首页 > 文章中心 > 贺敬之的诗

贺敬之的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贺敬之的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贺敬之的诗范文第1篇

王怀让远离世俗的情操早就定格于我的脑际。1979年,我还在郑州二里岗某国营企业当丁人,当时王怀让已声名鹊起。记得当年9月末,我写了一首《国庆寄情》的诗慕名去报社拜见王怀让。我说明来意,他让我坐下,匆匆浏览一遍诗稿,说“写得不错,放着吧。”我随即告辞,心想或许是老师的鼓励吧,对诗稿的下落也不抱什么希望,三天后正是国庆节,我们在车间加班,却见厂党办主任抱着一叠报纸笑眯眯走来,径直问我:“省报上今天登了一首《国庆寄情》的诗,作者姓名跟你一模一样,是你写的吧?”我夺过报纸一看,正是拙作!工友们围上来边看边祝贺,我却陷入困惑:我与王编辑素昧平生刚刚认识,不到三天就刊出拙作,可见他与文坛流行的世俗之风毫不相干。

王怀让摒弃虚荣的人格也令我久久难忘。1989年秋,我策划一个大型文化活动,将王怀让列入拟邀的名人中。开幕当日,因车辆有限,接送嘉宾成了问题,原计划要接住得较远的王怀让,但一位家距会场仅一街之隔的戏剧名家忽然提出一定要派车来接。眼看时间将到,分身乏术的我只好硬着头皮致电怀让,谁知他却说:“不要紧,我自己‘打的’来!”果然不一会,王自己搭出租车来了。进来后他并未去贵宾室,而是静静坐在一旁与熟人叙谈,跟那位非要专车接送、一来就昂首扎进贵宾室的“名演员”形成鲜明反差。会上,我请王怀让致辞,他不卑不亢上台,针对活动主题发表了极有见地的精彩讲演,博得了满堂彩。

王怀让追求完美的精神让人感慨。1998年9月,名诗人贺敬之来河南考察,顺便重游他当年生活过的三门峡。贺老邀请王怀让同行,王则邀我作陪,当晚我们驱车赶到灵宝与贸敬之会合,一周的时间里,我们登函谷、游古刹、赴运城、探三门,途中贺、王二位谈笑风生,气氛极为热烈。笔者与王同住一室,某晚酒后微醺,王对我披露心迹,说有人对其诗作颇为不屑,认为“只有政治而无诗意”云云。翌日我悄悄墒此言转告贸老,74岁的贺老竟当面称赞王怀让,说他的政治抒情诗“已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其创造力之旺盛“国内罕见”,感动得王紧紧与贺老相握。细想之,王怀让作品并非“只有政治而无诗意”,他也在不断全方位多层次地上下求索,有不少纯艺术的涛作问世,有些亦足可传世。

贺敬之的诗范文第2篇

步入山佳国画工作室,那雄奇、伟岸的秦岭,层峦叠嶂的巴山蜀水,雄浑、壮阔的黄土高原,苍凉、旷远的大漠戈壁,一一展现在眼前。那磅礴的气势,独具特色的构图,绚丽的色彩,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流连忘返。

山佳祖籍山东,生于文化底蕴深厚的陕西三原,1960年考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艺专,师从国画大师蔡鹤汀、赵望云、何海霞、黄胄等,主攻山水、花鸟。为了探究国画这个中国文化瑰宝的真谛和奥秘,他牢记“长安画派”创始人石鲁提出的“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口号,一面刻苦钻研传统国画,细心揣摩古代名家珍品,一面虚心向当代著名画家刘文西、王子武、王西京、李世南等大家请教,同时还深入陕北高原、关中农村、秦巴山区体验生活,多次远赴西北五省实地采风,不止一次地登上西岳华山、山东泰山、新疆天山、青藏高原昆仑山、甘肃麦积山、浙江雁荡山、台湾阿里山、辽宁千山以及井冈山、庐山、云台山、崆峒山,践行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夙愿,不断开阔视野,积累创作素材,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领略民族风情的多姿多彩。

他创作了大量的山水画作品。当一幅幅生机盎然、题材多样、风格迥异的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随着他笔下的水墨做梦幻般的神游。在他的笔下,巍峨高耸、飞泉挂瀑的秦岭,江流蜿蜒、空灵险秀的巴山蜀水,云雾缭绕、帆影点点的峡江烟云,刀削斧劈般的长江三峡,雄浑、苍凉的大漠骆驼,各具形态,让人目不暇接。无不表现出他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给人以写山则情满于山,写水则情满于水的感觉。他把自己的真挚情感诉诸笔墨,把使他感动的自然山水和盘托出供大家共同分享,而不想迎合市场获取名利。

从这一点讲,他是一位以艺术为人民服务的人,是真正执著于艺术的艺术家,也是他穷数十年光阴,不断探索艺术真谛,不断吸取、借鉴古今大家的经验和学养,从自然到自我、再到自由的艺术生命的升华。

山佳先生的山水画构图洗练、简约,别具一格,追求一种空灵、如梦如幻的诗的意境。这也是从繁复到简约,从造型到内在精神的一种跨越。

他笔下的山水,层峦叠嶂,又疏疏朗朗,突出空间的纵深。如《巴山蜀水》《峡江烟云》《高山流水》《云横秦岭》《大漠云烟》等等。在秦岭系列山水里,则高山深涧、形成强烈的反差,突出秦岭的雄伟、高大。从他的山水画中隐约可以看出范宽的雄峻、王维的诗意、山樵的秀润、米氏的烟云、石涛的清新、“”的简约。

最耐人寻味的是他的《在水一方》,一汪秋水,几湾堤岸,数枝芦苇,一只鹭鸶,别无他物,笔墨简练到了极点。作者采用泼墨写意,不用线条勾勒,在水墨深深浅浅的晕染中,秋水共长天一色,岸上草木影影绰绰若有若无,远处一群水鸟掠过水面,有动有静。近处,则用浓墨,远近层次清楚,给人一种辽阔、旷远的纵深感。一只鹭鸶缩颈敛神,迎着瑟瑟秋风兀立于水边沙滩上,意境悠远,引人遐想。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笔法上,他肆意皴擦,在《巴山蜀水》里尽情点染,突出巴山蜀水温润、柔婉之美。南柔北刚,尽收眼底。不仅如此,他随着画面线条的抑、扬、顿、挫和浓墨的晕、擦、点、染,山石、林木、峰峦、云海、溪流、渔舟,在淡墨的晕化中深深浅浅,阴阳向背,极具质感。时而具象时却虚远,笔法老道、气韵天成。表现出他深厚的艺术素养和娴熟老辣的笔墨技法。

贺敬之的诗范文第3篇

一是据英国权威报纸《泰晤士报》披露:1882年英国著名医生西摩・布利曾用《爱的深化》诗集为“诗药”处方,让病人尽情朗诵,结果治愈了多例抑郁症病人。

二是据美国《纽约时报》载:1959年,美国妇女马茜・辛普森思患乳腺癌,手术后,遵照医生开的“诗药”处方,坚持吟诗疗疾,并学会写诗,以此来消除癌魔造成对身心的阴影,一年后,果然得到了康复。

三是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在拥有5700万人口的意大利,会写诗的竟拥有百余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人,写诗并不是为了向报刊投稿或结集出版。而是以诗言志、言情、助兴、消愁、治病。凡是到过意大利的人,就会发现当你走进书店,就可以买到如药品一样装潢的“诗药盒”,上面有标明经国家医疗卫生部门核准的字号及“主治”、“禁忌”、“日服量”等字样,盒内装的是印刷十分讲究的精美诗篇,其中不少名家作品,有的则是诗药制药厂自制的产品,一个疗程往往要服用一个系列的诗药,其精心设计的配方均出自著名病理学家和文学家之手。这些诗药主治失眠、健忘、神经衰弱、食欲不振、情绪紊乱、精神分裂、抑郁症等病症。服诗药,主要是吟诗,犹如做健身体操,它既要求发音准确,又要求有正确的站立挥臂姿势,反复吟诵多少篇多少遍都有严格要求。

其实,“诗药”并非洋人“首创”。对悠悠中华诗国来说,本不是陌生的事。

最早见于西汉淮阴才子、著名辞赋家、官居弘农都尉的枚乘的名赋《七发》。记叙了吴客不是用“药石针刺灸疗”,而是采用“要言妙道”,即精深的言辞、美妙的哲理诗赋来治病,终于使“楚太子据几而起,海然汗出,霍然病愈”。

另见《全唐诗》载:东川才子、新乡县尉李顽的《圣善阁送斐迪入京》里有“清吟可愈疾,携手暂同饮”之说。

三见于《陆放翁全集》载: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晚年在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家乡隐居,“身杂老农间”,十分关心百姓疾苦,一边在村头树下与乡民饮酒吟诗,一边为老农看病施药,在他的《山坟经行因施药》诗中就留下“儿扶一老候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药,吾诗读罢自醒然。”的名句。身为诗人兼名中医的陆游,他鼓吹以诗药来治疗头风痛,显然是有一定根据的。

在当代文坛上也有以诗药疗疾的趣闻。那是著名诗人贺敬之,1992年5月于杭州作《富春江散歌》,其小序云:“我于去年体检发现重疾入医院治疗,今春出院赴杭州疗养。行笔仍如以往不拘旧律,因此以‘散歌’名之。待向方家求教前,姑自书、自诵之,抑疗病之一法耶。”诗中有两句“长啸畅笑消病颜,云月八千有此缘”,真可谓深得其中三昧。

贺敬之的诗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诗体;羊羔体;大众审美期待;非俗化

中图分类号:I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004-02

对于新诗体,近代以来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但提法很多,大体包括以下三种:(一)指符合当今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诗体。这一提法首先体现在由贺敬之先生提出的“创建中国特色新诗体”观点中,要求当今的中国诗歌应该是现代的与古典的、西方的与传统的诗歌的完美结合。(二)对于过去的诗歌形式、格律的解放。中国文学研究学者丁芒在《建立新诗体刍议》中就指出“新诗体”即指“新诗的体式”,确指诗歌形式随时生适当的改变,但研究形式的时候仍不免牵涉到内容,以求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三)指新出现的、对其语言形式和内容还未界定分明的诗歌。诸多学者也曾将屈原的“骚体”称为该时代下的“新诗体”;后郭沫若的《女神》也曾被称为新时代的“新诗体”。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的《一次真正的对话与交锋》中,诗评家谢冕和台湾当下著名诗人洛夫在提及“羊羔体”和“梨花体”等事件时就曾用到新诗体这一概念,并进行了如下阐述:“‘羊羔体’等新诗体现象是当今诗歌边缘化、诗人写作自我化、庸俗化的一个表现,诗人不能忽略自己的社会责任,只会自言自语,编写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的文字密码。”①本文中笔者拟采用此种定义,以方便操作。

近百年来关于新诗体价值好坏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但大多数争论止于文学界和文艺批评界。“羊羔体”、“梨花体”、“台湾地区的新口语诗”正是新时代下出现的、我们对其诗歌内容和性质的评判还未达成共识、并且争议巨大的代表。2010年的羊羔体事件则将这种讨论送入,关于新诗的讨论走入一个全民参与的新局面。一时间对羊羔体褒贬不一的评论就遍布网络,有骂其是单纯的官员写作事件,将其贬斥为“口水诗”②的,也有认为其也算温暖纯情的评论③。与之性质相同的还有现存的对我国台湾地区口水诗泛滥的批评,《作家》杂志主编辑宗仁发认为我们的新诗建设缺乏规范,尽是盲目的模仿新体诗的赝品。

综合各种观点,笔者对于纯粹将其贬斥为口水诗的观点是不赞同的。车延高的《向往温暖》的组诗中其实也不乏温暖感动的句子,《徐帆》也是其零度抒情创作的一种尝试,我们应该将其从大众对于知识权威的厌恶和官本位制度的误读中解放出来,看到其作品不同于口水诗,高于口水诗的诗歌情感和创新方面的价值。而对于大众认为其缺乏文学价值,不是诗的观念,笔者也不完全反对,诗歌作为艺术之冠,绝不是随意的按回车键追求最表面的自由诗歌形式,现代口语诗则应该在使用日常口语的同时抓住现代汉语文字内部的韵律,形成新时代的文字内部和语义上的韵味和律动,鉴此“羊羔体”确有太白之嫌。故笔者将“羊羔体”界定为比口水诗有价值,但还没成熟到口语诗的新诗体。

为确切研究大众对于“羊羔体”这一新诗体的关注度和态度,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做了初步的考量:调查的对象包括各个年龄、职业、学历层次的人群,调查的核心是大众对于新诗体的了解度和看法,故采取的是大众文化中大众愿意接受和消费的文化这一概念进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因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对于新诗体现象关注度极高,66%的人群听说过这类诗歌并且持明确态度,认为新诗体不属于诗,也有17%的人群认为这是一种诗歌创新,对其中白话式的手法、平民化叙述的方式表示肯定和期待。第二、56%的大众对于诗歌的认识更多倾向于传统意义上的诗歌形式,是否押韵、是否讲求形式美、意境美、音乐美仍然是大家评价诗歌的依据。

结合当今已初步达成的杨春时、闫延文等学者所持的大众审美媚俗化和低俗化的趋势④。分析调查结果,笔者发现对羊羔体事件中存在诸多悖论:当下的大众审美趋向中已经呈现出非俗化的倾向――即对经典文字的期待和追求。从传统意义上的美出发,结合现今共识的审美趋势,当今审美期待中非俗化的变化倾向主要有以下几个体现:

(一)形式美――大众对诗歌语言的要求

贺敬之的诗范文第5篇

所谓语流音变,高明凯、石安石的《语言学概论》里明确指出:说话时,语音并不是一个个孤立地发出,而是连续发出的,在这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往往由于邻近音的影响,自己在语流中所处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发生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叫做语流音变。也就是说两个以上的音连着读称为语流。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互相影响等使得有些音节的发音情况发生了变化,语言学中称这种变化为语流音变。语流音变在口语中有很多种类型, “啊”的音变在汉语普通话中就是特点比较鲜明的一种。

“啊”是一个表达语气情感的基本声音。它在现代汉语中做叹词和语气词使用,当它做叹词用在句前作为独立成分,朗读时仍读作“啊”(声调可根据不同情感而确定)。例如《西去列车的窗口》:

啊,大西北这个平静的夏夜

啊,西去列车这不平静的窗口

啊,祖国的万里江山

啊,革命的滚滚洪流

当“啊”作为语气词用在句尾,就会受其前面音节末尾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例如《西去列车的窗口》:

①西去列车这几个不能成眠的夜晚啊

我已经听了很久,看了很久,想了很久

②我不能,不能抑制我眼中的热泪啊

我怎能,怎能平息我激跳的心头

例①中的“啊”在“晚wan”的后面,受音节末尾音素“n”的影响便读成“哪na”,而例②中的“啊”是在“泪lei”的后边,受音节末尾音素“i”的影响,读成“呀ya”。

那么,“啊”作为表达语气的语气词,其音变的规律有哪些呢?根据语气词附着性的特点和口语表达中咬音扣字的要求,把“啊”在语流中的音变归纳为两类。首先是因“连音同化”而增音。也就是把前一音节末尾的音素作为声母或“头母”加在“a啊”前,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i、u的,变读为“ya”或写作“呀”。例如《西去列车的窗口》:

①啊,大渡河的流水啊,流进了扬子江口

②收回挥动的手臂啊,紧攀住老战士肩头

例①中的第二个“啊”前是“水shui”,这一音节的末尾音素是“i”,受其影响,“啊”便读成“ya呀”。例②中的“啊”在“臂bi”的后边,受其末尾音素影响,读成“ya呀”。而“u”音素后出现“啊”本应变成“ua”,但语气词“啊”是轻声,弱化后影响唇的圆度,所以,事实上也变成了“ya呀”,比如说“这任务真艰巨啊”时,“巨”后“啊”也就自然读成了“ya呀”。

2、当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u时,“啊”就读成“wa”或写作“哇”。例如《西去列车的窗口》:

①以后,以后·……那南泥湾的镢头啊——

开出了今天沙漠上的第一块绿洲

②我们有这样的新战友啊

是的,我们——能够

例①的“啊”在“头tou”的后面,受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这个“啊”就读成了“wa哇”。例②中的“啊”在音节“友you”的后面,受音素“u”的影响,也必须读成“wa哇”。另外,处在韵母“ao、iao”后的“啊”,受复韵母动程中舌位升高、拢唇等影响也变成“wa哇”。(事实上,ao、iao的实际音在收音时的高度为u,用国际音标标为[au]、[iau])。例如,《西去列车的窗口》:

①你可曾听到啊,在车厢里

仿佛响起井冈山拂晓攻击的怒吼

②悄悄打开针线包啊,给新兵们缝缀衣扣

两个例句中的“啊”前面音节的韵母都是“ao”,所以“啊”也读成“wa哇”。

3、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的,变读为“na”音或写作“哪”。例如《西去列车的窗口》:

①祖国的万里江山,万里江山啊

②年轻人的心啊,怎么能够平静

③他们啊,打从那里来

以上三句中的“啊”分别处在“山shan、心xin、们men”音节的后面,末尾音素都是“n”,所以一律读成“na哪”。

4、前一音节末尾音素如果是ng时,“啊”就变读为“nga”,仍写作“啊”。例如《西去列车的窗口》:

①接着讲吧,接着讲吧

那杆血染的红旗以后怎么样啊,以后

②来,让我们高声歌唱啊

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以上两句中的“啊”是在“样yang、唱chang”两个音节末尾音素“ng”的后边,因此两个“啊”都变读为“nga”。

5、如前面音节是zhi、chi、shi、ri的,“啊”就要变读为“-ia(ra)”。例如《西去列车的窗口》:

啊!是这样的家庭啊,这样的骨肉

是这样的老战士啊,这样的新战友

例句中的第三个“啊”受“shi士”音节末尾音素-i影响读成“ra”。这实际是把元音-i加在“a”前,由于是音节的开始,自然肌肉稍紧,气流增强,于是就变成近乎辅音“r”。如前面音节是zi、ci、si的,“啊”就要变读为“-ia(za)”。如:“写字啊,填词啊·……”“啊”在zi、ci后,读成“写字za,填词za”。

上述五中音变情况,都是前一音节末尾音素加在“a”前,稍稍加强肌肉的紧张程度,就成为声母或“头母”,从语音学角度讲,这是属于“增音”现象,而增出的音,是由同化作用来的。

“啊”在语流中音变的另一类是因“异化”而增音。这种异化增音主要表现在,当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a、o、e、ê”时,就在“a”前加上一个“i”的音素,变读为“ya”或写成“呀”。例如《西去列车的窗口》:

①……戈壁荒原上,你漫天的走石飞沙啊

②沸腾的热血啊,汇流在几代人心头

例①中的“啊”处在“沙sha”这个音节后,受“a”音素影响,这个 “啊a”便读成了“ya呀”。这种“异化”增音现象由于前面音节的主要元音“a”和语气词的“啊a”连续发出而又区分为两个音节,中间又不许停顿,发音自然很困难,因此客观上产生了异化的要求,发完“a”音后,楔入高元音“i”,使舌面上升后再降落发“a”音,这样就把两个“a”音划分开了,至于“o、e、ê”虽不如发“a”音的困难,但舌位的距离也和“a”接近,于是习惯上采取了增音i的形式。如例②中的“啊”在“血xue”这个音节后,受“ê”音素影响,这个“a啊”也读成了“ya呀”。

《西去列车的窗口》中语气词 “啊”的音变,让我们更加明确,现代汉语语气词“啊”在语流中,本不读“a”音,是由其出现的环境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变化,这变化是客观的,是汉语语音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我们掌握了这个音变规律,并且在朗读及其他口语表达实践中遵循这个规律,准确地读出其音变,就能做到规范朗读。宋欣桥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中的几个问题》一文里,对“啊”的语流音变指出:朗读篇目中语气词“啊”,汉字写作“啊”的,应试者未按规律音变的,应判定为发音错误。说话项中并非列举事物,也没有表示什么强烈的语气,而把语气词“啊”一律说成“呀”的,可以按发音错误处理。可见,“啊”的语流音变是普通话语音的明显特点,是现代汉语规范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目前有些人在口语表达时却忽视了“啊”的音变,自然不顾及其出现的场合、环境,或随意去读,或一律读成“a”,甚至有些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某些影视剧的配音也是这样,这在当今国外汉语热、国内普通话热的语言大环境中,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另外,“啊”的语流音变规律又使我们反思另一个问题,目前的书面语言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往往在他的诗文表语气的地方直接用 “呀”“哇”“哪”等语气词,在运用这些词的时候有没有个规范问题,是不是可以随意使用?如果单从通过阅读掌握其内容这一点来提出这个问题意义不大。但不能不承认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还有一个朗读让人们欣赏的问题,对文章来说还有一个念给别人听的问题,因此,对语气词“呀”“哇”“哪”的使用就不是随意的了。具体来说,使用其中的哪一个应以前一音节末尾音素为依据,也就是按“啊”的语流音变的规律确定。

目前,在汉语口语实践中,人们对“啊”的语流音变的淡化表现,使语言规范化产生不协调因素。笔者多年从事现代汉语及普通话口语教学,撰写本文旨在提示运用汉语作为交际工具的人们,准确运用口语,特别是从事影视工作、汉语教学工作的同志更要规范“啊”的音变。这对于我国普及普通话也必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2004.10.

②李如龙.《汉语应用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10.

③徐世荣编著.《普通话语音知识》.文字改革出版,1983.5版.

④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版.

贺敬之的诗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政治抒情诗 胡丘陵 历史意识 人性光辉

诗歌的“宏大话语”受到拆解是20世o90年代以来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诗歌的个人化、内心化、知识分子化甚至“身体化”①写作进入了诗歌写作。在这样的写作语境下,该怎样谈论有着明显本质主义倾向的政治抒情诗,值得关注。

提起政治抒情诗,多数人都不会陌生。作为中国当代诗歌中最特殊的一类,“政治抒情诗”的提法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尽管它实际出现的时间可以再向前推进到20年代与30年代的“左翼”作家蒋光慈、殷夫等人处。

一般而言,对于第一代政治抒情诗人来说,政治抒情诗主要强调诗的政治性,即在主题上,诗歌必须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必须与人民群众,尤其是工农兵相结合,必须表达无产阶级的建设热情与社会主义祖国的伟大成就,必须歌颂党的领导等;艺术风格上,必须明朗纯净,不允许晦涩难懂;对于作家个人来说,他必须融入革命群体之中才是关键的,即如张继红所言,在“人民性”的阶级话语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双重规约下,“十七年文学”则集中地表达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建构,并在个人/群体、民族/世界等二元关系中,书写诗人见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的主人翁精神②。换言之,第一代政治抒情诗人的任务,是以文字的方式参与到意识形态的阐释之中,诗是意识形态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③,比如郭沫若的《新华颂》、贺敬之的《回延安》、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等。这些诗歌曾经轰动一时,因为它们是战歌,是颂歌,是充满建设热情与战斗精神和鼓动性的。

有趣的是,当人们谈论“十七年”期间的政治抒情诗时,谈论的重心往往落在“巨大的热情”“伟大的奉献”等话语上,而非诗的审美特性。笔者认为,这些政治抒情诗实际上并非建立于“诗”,而是建立在异于诗的“其他性”上。

即使是那些被认为“经典”的“十七年”政治抒情诗,依然存在二元对立。比如臧克家的《有的人》,整首诗依然是在好人/坏人、奉献/剥削的二元对立的框架下写作的,只不过情感有所节制而已。“十七年”政治抒情诗为这一状况开了这样一个头。

那么,政治抒情诗是否就已经缺失了诗的价值而难以彰显于当下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胡丘陵的长诗《2001年,9月11日》和《》可谓给政治抒情诗带来了一股活力。

由于“十七年”政治抒情诗中大量“包罗万象的词”④占据了本来就狭窄拥挤的诗歌公共空间,要打破读者偏见与政治抒情诗自身的局限性,从而写出一种新的,尤其是有一定长度的政治抒情诗是不易的,就连胡丘陵本人也坦言这是一次“精神历险”⑤。但从创作实绩来看,胡丘陵的这次“精神历险”是颇有收获的。

蓝棣之、谢冕等著名学者把胡丘陵称作“第三代政治抒情诗人”的典型代表。胡丘陵擅长写长诗,他的诗紧扣当代生活现实又能超越其中,用诗人的精神观照和关怀现实与历史。《2001年,9月11日》和《》就是其中的代表。

《2001年,9月11日》和《》虽然被定义为政治抒情诗,但由于诗歌本身较长及诗歌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实际上也是叙事的。与第一代政治抒情诗人所不同的是,胡丘陵这两部长诗的对象要么是媒体的镜像,要么是历史的尘埃,严格来说,胡丘陵并没有亲身经历过与“9・11”。这种“无经历的写作”固然在某种程度上会损害诗歌叙事的真实感,但正是因为这种“缺席的经历”,使胡丘陵能够摆脱僵一些束缚,创作出具有历史意识和人道情怀的诗歌。

不得不说,胡丘陵具有较强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主要体现在他的历史参与意识之中。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对译,而是“通过对这个复杂的文本化世界的阐释,参与历史意义创造的过程,甚至参与对政治话语、权力运作和等级秩序的重新审理”⑥。也就是说,一个具有高度历史意识的诗人在描写历史事件时,并不会把历史当作客观的事件,而是把它当作文本,把历史文本化,这种“文本化”绝不是肆意篡改历史,把历史当作玩具,而是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中发掘人性共通之处,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观照历史。在《2001年,9月11日》中,有这样的诗句:“那股通过卫星传来的浓烟/呛得我喘不过气来/小女孩美妙的琴声/被戛然撞断/老奶奶菜篮里的西红柿/滚落在地/流出血的汁液/……我的那些从海中打捞的整整齐齐的诗句/也被撞倒在海里/东一行,西一行/至今,还不知所经的旅途/到处流浪。”⑦而在《》中则有这样的诗句:“将军们,看着自己精心培养的战士/一个一个长成草/自己的头发、眼睛和心都长出草来/手挽手,走过若尔盖/走过这片世界上最不踏实的土地/以后走什么样的路/都踏实无比了。”⑧

胡丘陵本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9・11”的现场,更不可能看见“老奶奶的菜篮”和听见“小女孩美妙的琴声”,他所了解到的关于“9・11”的一切,都来源于媒体报道,也就是说,胡丘陵诗歌所面对的历史,本身就是文本的。如果诗人用客观的标准处理这些素材,那么诗歌势必会显得幼稚可笑。胡丘陵把目光从宏达的历史事件中移开,利用想象,塑造了在“大历史”背景下受难的普通个体的形象,他似乎并不在意历史事件本身,而在意事件中的人,尤其是没有抵抗能力的鲜活的普通人。

胡丘陵似乎有意在历史文本中重新塑造一个“人”的历史文本,比如上文提到的《》中的诗句。过草地一向被塑造为“艰苦”和“牺牲”的代名词,如果胡丘陵继续以此为写作基点,则难免使诗歌流于重复。好在胡丘陵避开了某些代名词,新写了这一历史文本,用细腻的情感替代了持续的呐喊,既维护了诗歌的想象,写出了独特的历史体验。

伊丽莎白・鲍温在《小说家的技巧》中说:“小说不只是叙述一下人们的经历而已,它还要在经历之外添加一些什么……小说决不是新闻报道,它写的并不是什么耸人听闻的重大事件……小说家的想象力具有一种独特的力量。这种想象力不只能创造,而且能洞见。它是一种强化剂,因之,哪怕是平凡普通的日常事物,一经想象的渲染,也具有了力量和特殊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真实,更富于内在的现实性。”⑨

尽管鲍温谈论的是小说,但诗歌的真实亦是如此。对于诗歌,尤其是以历史事件为对象的诗歌来说,想象的真实比起新闻式的真实,更具有艺术的力量。胡丘陵这两部诗的写作,可以说是“想象的胜利”。他完全不拘泥于“客^”,而是尽情发挥想象,构造富于情感的“历史诗句”。《2001年,9月11日》中有这样的诗句:“听一听小珍妮稚嫩的童声/妈妈,我才俯瞰这/美丽的城市/为什么要成为最后的一瞥/妈妈,我要摘取红红的太阳/可太阳,一下子/就倾斜了/太阳好热,我好热/原来不是太阳在燃烧/许多吊灯都成了他的玩具/只是小手/来不及动弹/听一听爱丽丝的电话/‘妈妈,我爱你’/然而,这是最后一次。”⑩想象的小女孩与想象的母亲不一定在灾难的现场,但诗人却把他们放置在了现场,通过与暴力行径的对比,这种女性和孩子的柔情更能唤醒读者内心深处的同情与忧虑,这也就是鲍温所说的“内在的现实性”。

胡丘陵曾说:“诗人必须是人类命运峰值的独行者,但又必须与芸芸众生共享空气、雨露和阳光。诗,永远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歌唱。”???从表面上看,胡丘陵要说的似乎是诗歌的社会性和现实性问题,但实际上,他强调的是与芸芸众生的共生性问题,是诗歌的人性问题。在胡丘陵看来,诗歌必须是人性的。

在《2001年,9月11日》中,胡丘陵写道:“如果你感到这寒冷的冬天有些漫长/请用我的诗歌取暖/如果你感到被撞的地球还在疼痛/请用我的诗歌疗伤。”???诗歌能否用于“疗伤”我们并不清楚,但是诗人的人性意识是清晰可见的:“养老院里/一位朝鲜战场短腿的老兵/露出了他一生中,最为灿烂的笑容/另一位曾用机关枪击毙过15名美国大兵的老兵/愤怒地表示/如果需要,他将与50年前的敌人一道/走上反击恐怖的战场。”???昔日因政治原因而枪炮相加的敌人,在胡丘陵的笔下,成了为人类共同利益而奋战的团体,也许在胡丘陵看来,人类的命运本就是一致的,人们只该为共同的敌人而奋战,诗人是关怀人类的。在《》中,胡丘陵写道:“为了这一山石头/两个用不同刺刀刺倒对方的战士/四只鼓胀的眼睛,发现对方是自己的兄弟/一个被抓走的,不得不上战场的哥哥/一个因为哥哥被抓走/毅然上战场为哥哥报仇的弟弟。”???战争中每一个活生生的人都是胡丘陵所同情的,这也是胡丘陵诗歌人性光辉的所在。

胡丘陵好像是一个矿工,坚定地在现实的不完满之中挖掘黄金,并把这些历尽千辛万苦挖掘出来的闪闪发亮的黄金,一个个放到读者的面前,饱含深情地向读者介绍这些小石头的美好与光亮。

从第一代缺乏象征的政治抒情诗到胡丘陵充满历史意识与人性光辉的政治抒情诗,这一类型的诗歌似乎已经走出模式,走向了一个更开放和优秀的未来。但政治抒情诗似乎不易摆脱“主题先行”。创造诗的天然意象,将有助于政治抒情诗的创作与传播,而胡丘陵给出了自己的方法与手段――把历史意识穿政治内容之中,用人性的光辉照亮它们。

注释:

①“身体化”写作实际上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所谓的“身体化”写作主要指的是对女性身体的直接,甚至的描写,比如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极受欢迎的余秀华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身体化”写作并不是强调作品中“身体”的在场,因为没有“身体”在场的作品是不存在的。

②张继红:后革命时代,政治抒情诗何以可能?――从胡丘陵的“后政治抒情诗”创作谈起[J].芙蓉,2013(3).

贺敬之的诗范文第7篇

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敲响了警钟!然而,初中生阅读现状令人担忧。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大家探讨。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课外阅读收到明显实效,关键是唤起并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以课内学习带动课外阅读

教师把语文课当作阅读课,将课内的课文作为范例和引子,并积极的进行“诱导”阅读――对比拓展阅读。启发诱导学生进行积极阅读,帮孩子开启通往课外阅读的大门。

例如,讲到的《沁园春・雪》时,让孩子们了解的人生经历及其自信、豪迈、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在文学、政治、军事上表现出来的卓越才能,引用其大量的诗句、名言,列举多篇著作,让学生深刻体会的人格魅力,引起孩子对的仰慕和崇敬之意,激发学生查阅相关书籍。我在讲《孔乙己》课文时,让学生阅读了《孔乙己离开酒店以后》,还让学生对比分析了《范进中举》,拓展学生的思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争相表达自己的见解,直到下课还争论不休。

长期的对比阅读和拓展阅读,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更好地提高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这要求教师要多读书,尽量丰富语文课堂语言,掌握教学艺术,上活语文课。

2.尊重学生阅读兴趣与推荐阅读书目相结合

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兴趣,老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自由。但是,中学生缺乏辨别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

在阅读课上,学生都会拿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看。有名著,也有天下趣闻类的杂志,还有一些比较流行的穿越小说。我不会明确的告诉学生哪些书可以读哪些书不能读,但是我会积极引导,让他们发现在众多的书籍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最有价值的书籍。这样,既表达了对学生的尊重,又实现了阅读指导的教学任务,学生都乐于接受。有时候还积极地让学生相互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在对比中受到启发。

例如:北师大于丹老师做客《百家讲坛》讲《论语心得》,她积极的人生态度,渊博的学识,温暖如春的话语,一时间引来众多人的崇拜和敬仰――当然我也不例外。我积极地向学生介绍于丹老师,介绍她《论语心得》,并积极推荐于丹作品,班级一时间出现了“于丹热”:谈论她的为人处世,探讨她的书籍……在这样的带动下,同学们也通过《百家讲坛》,走近了纪连海、易中天、余秋雨等老师。现在,余秋雨老师的《山居秋暝》《文化苦旅》《借我一生》《千年一叹》,我们班的同学几乎都已经读过。

阅读成了我班学生的最爱。

我向同学们推荐这样的书籍:

(1)课标要求中学生必读的课外书。

(2)课文涉及到的主要人物或课文作者的作品。例如学习《孤独之旅》时我向同学们推荐课文作者曹文轩的作品,《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再见了,我的星星》等。

(3)与课文体裁或主题相关的作品。例如:学习了戏剧,我向学生推荐贺敬之的《白毛女》,的《雷雨》等。

(4)流行作家的作品。例如:我在不同的时期向学生推荐过韩寒、郭敬明、罗琳、莫言等人的作品。

(5)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性的作家作品。如余秋雨、毕淑敏、莫言、等人的作品。

(6)学生们平时很少涉猎的作品。例如:有时给同学推荐司汤达的小说,拜伦的诗集等。

我向学生推荐书目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2)趣味性与深刻性相结合

(3)时尚和经典相结合

(4)中外作家相结合

(5)阅读和影视相结合

3.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结合同学们的阅读,班级会定期开展以某一人物或某一作品为主题的讲演会、故事会、辩论会、讨论会等活动,例如:学课文《杨修之死》同学们掀起读三国的热潮,及时开展“三国人物我评说”活动。学习古文单元孟子、老子、墨子的作品,结合原来学习的孔子的作品,开展“诸子百家讲坛”演讲会。同学们精彩的演讲和点评,勾起更多同学们阅读的渴望,既丰富了学生的阅读内容,也是对学生阅读内容作了指导。

4.树立榜样,用榜样带动全体

我班有位学生成绩平平,但思想却非常成熟,作文语言功底更是班内很多同学无法企及的。在和学生的聊天中,发现了这个学生嗜好――读书。每次作文评讲课念他的范文时,我总是把他语言的灵活、幽默,构思的精巧,思想的深刻和他平时热爱阅读结合起来表扬,并且让他谈自己的读书经历,以此让学生明白:想要提高作文水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就一定要加强课外阅读。我们班在他的影响下读课外书的同学渐渐地多了起来,并且,作文由原来入班时只能挑出一两本范文,到后来一学期下来,能跳出来十多篇范文来。看到他们阅读的热情高涨,写作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心里感到很欣慰。

另外,我经常还向学生介绍名人读书的事例,以此激发同学们的课外阅读的热情。我向同学们介绍读《资治通鉴》的故事,欧阳修马上、厕上、床上――“三上”读书的故事……同学们听后受到了教育和感染,在不知不觉中也爱上了阅读。

二、指导学生科学阅读方法和科学安排阅读时间

很多同学甚至语文教师会抱怨,课业作业那么多,哪有什么时间去课外阅读。最初我也有这个困惑,课标要求的十大名著要看完都不可能,更不用说看各类书籍了。后来我发现只要有科学方法,并巧妙安排时间,就可以让学生实现课外阅读的要求。

1.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

(1)不同的阅读书籍,不同的阅读方法

书籍繁多,即便是推荐书目,让学生有效阅读也得有一定的阅读速度,阅读方法指导就必不可少。

初中课本上介绍了很多种阅读方法,都只是作为课后自读内容,老师一定要归纳总结,对学生进行案例式指导,让学生懂得何种书籍需要精读,何种书籍需要快读。还要用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和测试,在短时间内让大部分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为以后大量的课外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2)找准阅读突破口

不同的书籍,有不同的体例安排,这就需要我们找准突破口,尽快抓住阅读核心。例如《西游记》小说的阅读就要告诉同学们要从回目、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自己的阅读体验感受、对主要人物事件的点评等方面去阅读。阅读诗歌要从诗歌的背景、诗歌的内容、作者表达的情感、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节奏等方面阅读,还要告诉同学们抓住诗歌的关键词、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的内容等。读不同的体裁文章或书籍,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体裁的文章或书籍,学生自己就能把握阅读的角度了。

(3)不动笔墨不看书

必须掌握四种动笔墨的方式:摘抄式、批注式、心得式、索引式。

摘抄式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主要摘录阅读材料中的原始内容以备后用。我要求学生必须有摘抄记录,在早读的时候背诵一些优美诗词和语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他们写作水平。

批注式主要是对自己的书籍或者剪辑收集到的资料做批注,以备自己查阅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相关内容。

心得式是一种阅读和写作完美结合的一种方式。我要求学生每周都要写自己的阅读心得,可以从文章赏析角度,也可以从内心感悟角度,这样不但是学生对阅读有更深的认识,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索引式是快速做阅读笔记的方式。这类一般适用于较长的阅读材料。如果还做摘抄就会浪费很多时间,这时,就可以对阅读材料做归纳总结,用自己的语言将内容概述出来,在自己需要此类材料的时候能够及时查阅。

对此,我要求学生必须有阅读笔记本。我也会及时检查,学生使用哪种方式我都会及时予以肯定,很受学生欢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逐渐形成了。

2.巧妙安排阅读时间

阅读课和假期是学生阅读时间。科学安排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是这么安排的:

阅读课,提前定下阅读主题,让学生提前准备阅读书籍。因为有良好的阅读氛围,是阅读收效较大的时间。阅读主题我常常安排阅读与课内学习有关联的阅读内容,或者是学过课文的拓展,或者是新课文的相关内容阅读。这样既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了课文,也拓展了知识面,增强了阅读能力,实现了课业学习和课外阅读双丰收。

例如,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五单元小说单元,我会以名著中的人物为阅读主题,既实现了名著阅读,也让学生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再如,我们学习九年级下册现代诗歌的之前的周末,安排学生阅读有关舒婷的生平介绍并阅读《致橡树》等诗歌,阅读有关戴望舒的生平并阅读《雨巷》等诗歌,阅读了解朦胧诗和象征诗歌的特点等。待讲到这些诗歌的时候,由于同学们在周末都做了充分的预习,我们在加强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积极性特别高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也相当的到位。

我们一年内有很多假期,有周末、五一小长假,还有寒暑假。利用小长假读200页以内的书或根据需要推荐名著的某些章节。寒暑两个假期,给学生们布置课本上推荐的名著,

例如九年级上学期课文有选自《水浒传》的《智取生辰纲》,根据需要,我们分章节读《水浒传》的前20回,要了解的重要的人物基本都在阅读范围之内。在此基础上再学习《智取生辰纲》,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深刻解读,对人物性格有全面的分析和把握。

贺敬之的诗范文第8篇

果。作为积极修辞手段,辞格在文艺语体中使用频率最高,对文艺语体的生动性、具体形象性、情感性的形成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语言艺术化的重要手段。然而,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不能充分发挥辞格的特有功能

、有效地表达思想感情甚至成为累赘或消极歧格的现象随处可见。如何使所用的辞格能尽善尽美,充分发挥其

生动感人的魅力,引起人们较大的审美兴趣?本文将对此作具体的探讨。

笔者认为,运用辞格,首先必须切合“内律”,方能成其为格,这是优化的基础;其次必须适合“外律”

,即适合外部各种关系,方能尽其善;三须具有美感性,即所用的辞格若能形音义皆美,独具韵味,则能获得

极大的审美效果,达到尽善尽美的最优境界。此可称为高级辞格。

一、切“内律”

“切内律”,便是切合辞格内部的结构规律。使用某种辞格时,首先必须注意各辞格的要素特点,注意选

择搭配内部构件,使辞格准确地发挥其特有的修辞功能,否则不成其为辞格,或若有所违背偏差,也会造成语

病和歧格,更谈不上语辞的优化了。比如“比喻格”,其主要“内律”有两条:一是比喻和被比喻的两个事物

必须有一点极其相似;二是比喻和被比喻的事物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事物,倘缺一个,比喻便不成立,或有所

偏差,便成歧格。例如:

(1)〔原句〕公路上是走不下了,……军队夹着老百姓,老百姓夹

着军队,只见两头不见完,山一样的拥上来。(陈登科《活人塘》甲版)

〔改句〕公路上是走不下了,……军队夹着老百姓、老百姓夹着军队,多远一望,只见人动不见头尾,如

同潮水一般,拥上前去。(陈登科《活人塘》,乙版)

(2)〔原句〕又是一阵羞愧通过小草的全身,篦笄样的叶子立刻合拢,而且垂下了;正像一个害羞的孩

子,低下了头,又垂直了臂膀。

〔改句〕:又是一阵羞愧通过小草的全身,破梳子般的叶子立刻合起来,并且垂下了;正像一个害羞的孩

子,低下了头,又垂直了臂膀。(叶圣陶《含羞草》)

例(1)原文被比喻的是人群夹杂“拥上来”的情景,是动态,而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却是“山”、静景如

何“拥”?二者相矛盾,不切合比喻的“两个事物必须有一点极其相似”的规律,因而这里所用的比喻不仅达

不到生动具体的效果,反而使表达不恰当。为歧格,改文的喻体与本体较相似,避免了疵瑕。

例(2)原文用“篦笄”作比喻体比方含羞草的叶子,但“篦笄”齿密而细,改文用“破梳子”来作喻体

,更相似更贴切,更切合“比喻”内律--“有一点极其相似”,因而改文的比喻较优。再如:

(3)他知道星儿怎样扬他们的美眼,月儿怎样独笑。(叶圣陶《稻草心》,见《叶圣陶选集》)

(4)在高原的土地上种下一株株的树秧,也就是种下了一个个美好的愿望。(《植树歌》)

例(3)作者用拟人格来描写自己对星星和月亮的印象,但使用时忽略了内部构件的搭配,动词“扬”与

后面的宾语“美眼”搭配不当,则使句子达不到预期效果而成为病句。后来作者在《稻草人和其他童话》一书

中作了修改,改为“他知道星星怎么样眨眼,月亮怎么样笑。消除了搭配不当的语病,比较贴切了。例④为拈

连格,后一分句中“种下了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孤立地看,“种”的宾语应是具体有生命的东西,与抽象的

“希望”不能搭配为动宾关系,但由于它是从前一分句“种树秧”的“种”拈来“希望”上的,合拈连格的内

部规律:(1)必须是甲、乙两项事物连说;(2)用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连出变句。因此这个句子不仅没有

语病,反而使表达巧妙含蓄,别具一格,故此处所用辞格达到预期效果,准确地发挥了其特有的修辞功能。

二、适“外律”

“适外律”,就是使用的辞格要适合外部各种关系,包括切合题旨、语境等,这样才能取得尽善尽美的艺

术效果。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说过:“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又说修辞“不应是仅仅语辞

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意的修饰。”故运用辞格必须注意辞格的外部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一)切合题旨:

题旨,即说写者的中心思想或话题、意图,运用辞格一定要与题旨相适应,相切合,做到意与言会,言随

意遣,使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切之则为贵,传神则至佳。例如:

(4)各种各样的冰块,大的小的,高的矮的,东倒西歪,形状各异,有的像卧地的骆驼,伸着长长的脖

子;有的像丛生的蘑菇,茂盛圆润;有的像一群水鸟,在海面上飘游嬉戏;……在“内拉顿”的冲撞下,它们

动了起来,或左右旋转,或上下波动,加上浮冰块互相碰撞发出的冬冬响声作伴奏,简直就是一场其势无比的

舞蹈表演。(《董兆乾《我所见到的南极洋》)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例(4)作者意在介绍南极洋上冰块的各种情状,选用了多项比喻来描写,具体形象,生动传神,每项比

喻都恰当无多余,故为瑜。例(5)要表达“愁”绪,而愁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事物,作者巧妙地只用了

十六个字,却兼用了设问、夸张、比喻等辞格,把自己的离别故国、愁思不绝的感情突出而又具体地展现出来

了,言简意赅,又使辞格有效地表达了主旨,成为千古绝句。因此,若能做到修辞手段与信息内容的完美统一

,言简意赅,便能产生极好的修辞效果。反之,若不顾主旨,只求形式华美,则文不达意,或冗赘多余,表意

不明确等,便不能发挥辞格的特有功能。例如:

(6)我对于使别人痛苦,使别人悲哀的人,我也就恨得比以前更加深刻、更加执扭、更加普通。(郭沫

若《筑》甲版)

这里运用了排比,但排比的后二项表意不明确,因而显得生硬,作者在《沫若文集》里便将后二项删去,

改为平语,更简洁明确。再如: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8)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骄嫩嫩,停停当当人人。(乔吉《天净沙》)

上面两例都运用了叠字格,但李运用它的复叠声韵倾诉自己追寻难觅,凄恍抑郁的心情,恰切感人;而乔

句无法明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显得娇柔造作,失去应有的修辞功能。

(二)适应语境:

语境大体可分为:情境、景境、文境。辞格选用若能切合它,便能情景交融,恰当严密,使辞格产生独有

的魅力。反之则以辞害义,出现形式主义的毛病。

1、情境:情境包括喜怒哀乐和爱憎之情,以及作者的情感、想象和感受。陈望道先生说过,辞格运用应

“侧重在应合情境”,尤其应“侧重在情感。”〔①a〕刘勰亦言:“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

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应文之本源也。”〔②a〕主张“为情而造文”。辞格运用离不开感情,若能注

意与之相适应,便能有效达意并渲染情绪,相反,辞格若与“情”不合,读者便难于接受信息。文不畅达,亦

不能达到辞格的特定效果。

(9)〔原文〕:武震一到桥头,先听见一片人声,鬼哭狼嚎地从桥

南头滚过来,转眼就有无数朝鲜人从烟火里涌出来,……

〔改文〕:……先听见一片人声,连哭带叫地从桥南头滚过来,……(杨朔《三千里江山》)

(10)〔原文〕:你看,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波浪滚滚,前呼后

拥,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两丈高的浪花。……

〔改文〕:瞧,那茫茫无边的大海上,滚滚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杨朔《雪浪花》)

例(9)原文用“鬼哭狼嚎”来描写朝鲜人民,带有贬义,不符合人们感情习惯。改文为中性,较恰当。

例(10)原文把波浪的翻滚比拟为“前呼后拥”,用于象征劳动人民的诗情画意,感情分寸不当,易使人想

起前呼后拥的官僚老爷,改文删去它,便避免了疵瑕。

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反语、双关等辞格时,特别要注意切合人们的感情习惯与感情分寸。

2、景境: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包括辞格所取的景物特点,景物所处的时间、地点。(1)所用的辞格

若愈能景,效果愈佳,反之有损于主旨的表达。比如贺敬之的诗《回延安》有一句:“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它运用生动的拟人格,切合景物特点。“红旗飘飘”如同招手,若是写“新建的楼房频频

点头招手。”便不切合景物特点,不可想象那将是怎样情景,使用的辞格便有暇。对比以下两例:

(11)走遍全国,

山也乐来水也乐,

峨嵋举手献宝,

黄河摇尾唱歌。(河北民歌)

(12)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

(袁鹰《井冈翠竹》)

例(11)中“嵋嵋举手”与峨嵋山的奇峰突起的特征很相符。“黄河摇尾唱歌”与黄河上的曲折细长的

特点很相似,而与河水汹涌似在唱歌相似,因而这里运用的比拟格能切合景物特点,又与人们欢乐的感情相协

调,因而所用的辞格生动形象而又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旨,便为瑜。而例(12)作者要歌颂井冈山军民的坚

强不屈的品格,选用了井冈山特有的翠竹来象竹,并赋于毛竹于人的动作,作者这里也采用了比拟格,但没有

注意到毛竹的特性,毛竹会折腰,李阳冰云:“竹得风其体夭屈如人之笑。”这样,所用的辞格便有暇。

(2)辞格所选用的景物愈能接近彼时或彼地的特点,效果愈佳。古人云:“取譬不远”,即比喻最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