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纳兰容若纳兰性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采桑子古诗词原文: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2、译文:现在才知道当初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后来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勉强自己说很快乐,像这样别离,梨花落完了 ,月亮已经在天的西方。
3、作者介绍:纳兰容若,字性德,原名成德(1655-1685),满族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家世显赫,清康熙大学士明珠之子。纳兰性德自幼勤于修文习武,18岁中举,22岁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扈从于康熙身边。辑有《全唐诗选》和《词韵正略》。词集《侧帽集》问世,时年仅24岁。另有《饮水词》、《通志堂集》。擅书法,精于书画鉴赏。纳兰性德性澹泊,视功名权势如敝屣,视相府长子、御前侍卫的地位为难以解脱的束缚。
(来源:文章屋网 )
摘要:悼亡是中国古典文学殊的题材。悼亡词作经历了千年演进,成为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清初词人纳兰性德创作了大量感人至深的悼亡词,以情真意切和充满诗性的语言,展现了人性最美的精神世界。本文重点对纳兰性德的悼亡词的艺术特点进行分析梳理。
关键词:纳兰性德;悼亡词;艺术特点
悼亡是中国古典文学殊的文学题材。悼亡本指生者对亡者的哀悼之意。在我国古代,悼亡特指悼念亡妻,历代文人则约定俗成地将“夫妻间丧偶后,生者哀悼亡者的诗篇”1视为悼亡之作。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最受人推崇的是爱情词,而爱情词中又属悼念其亡妻卢氏的悼亡词最具文学价值,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以其独特的感伤之美和凄婉之致,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一、真挚深切的情感是纳兰性德悼亡词的灵魂和魅力所在
自古文人配得上“多情”二字的不乏其人,但纳兰悼亡之真情较之于其他人更深一层,是交织着夫妻之情与男女之爱的深厚情思。在中国古代,“夫妻”被列于传统五伦之中,夫妻之间的爱往往在情爱之外,偏向一种互相依赖的亲情。因而文人所作艳诗情词的对象往往不是相伴左右的妻子,更多的是“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欧阳修《踏莎行》)的歌伎。他们的悼亡之作所流露出来的情感,与其说是男女之间的相悦相爱,不如说是一种感恩。如元稹《遣悲怀》中有表现夫妇共患难的诗句:“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纳兰性德对卢氏的感情去不同于传统的“夫妻”之情,仔细品味纳兰性德的爱情词不难发现,他对妻子的爱是一种热烈的男女之爱。如:《于中好•别绪如丝睡不成》。这首塞上怀远之作,写出使边城对闺中妻子的思念。边塞将士面对漠漠风沙,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纳兰尤甚,倾听帐外雨声潺潺,心思飞回千里之外的家中,首先想到的是闺中的妻子。于是挑灯写信,诉尽相思,抒发离愁。一种真诚的爱,触发对妻子的思念,化成词,结作“偏到鸳鸯两字冰”,相思空无计,遂心如寒冰,一个小细节、小动作,体现出纳兰夫妇之间的浓情。正是从爱情出发的抒写角度,构成了纳兰性德悼亡词的独特魅力。
二、纳兰性德悼亡词不仅情感自切,而且自然清新,不事雕琢
纳兰性德词清新自然,集中表现在口语、叠字与第一、二人称的巧妙使用。“清水出芙蓉”的赞词用在纳兰身上亦是贴切。王国维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又说:“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2一部纳兰词给人深刻印象的不是华丽的辞藻,不是纯熟的技巧,而是一片自然真纯,无繁复刻画,不刻意雕琢,纯任性灵,无论写景抒情,皆由肺腑流出。如《南乡子•为亡妇题照》,全词语言平易,好似一位平凡人家的年轻男子向人娓娓诉说着丧妻之痛,聊聊数语,却如山涧流淌而过的清澈小溪,所经之处沁人肺腑。叠字在纳兰词中俯拾即是,如“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语”(《生查子》),“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减字木兰花》),“凄凄切切,惨淡黄花节”(《清平乐》)。叠字的使用不仅能更好地描画环境事物的特点、人物的情感特征,并且造成音律的婉转回环,加强了音乐性。纳兰性德喜用第一、二人称直接叙述,从而拉进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使读者有感同身受的效果。词中巧妙运用“我”、“伊”、“卿”、“侬”等人称代词,使得自己与亡妻之间虽然天人相隔,但仍然仿佛近在咫尺,从而将对亡妻的哀悼表达得淋漓尽致。以《南乡子•为亡妇题照》为例,词中有“盈盈”、“更更”,前者形容举止、仪态之美好曼妙,后者形容长夜之漫漫,两者相对照,夜长无眠,睹物思妻,忆得生前姿态,心伤不止。
三、悼亡词之凄美,悲凉的意象和虚渺的意境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意象是诗词构成的基本元素,意象的组合能很好地展示诗词的基调风格。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中的意象呈现出凄淡灰暗的特点,这种意象特点反照出词人内心不可抑制的悲痛。青衫、寒雨、清泪、残阳、落花、寒夜、西风、空阶、秋坟等意象在词中出现频率甚高,这些意象也常常出现在其他词人的作品中以表达作者悲凉之情绪。独具纳兰特色的是“梨花”意象。纳兰性德似乎对梨花有着别样的情怀,“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采桑子》),“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清平乐》),“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青衫湿遍•悼亡》),“满地梨花似去年,却多了、廉纤雨”(《秋千索》),“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虞美人》)。梨花一般是纯白色,“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萧子显《燕歌行》),“雪为天上之雪,此是人间之雪”。3“梨花”这一意象,既可见出纳兰与卢氏之间纯洁的爱情,又有天人相隔的寓意。天上之雪人间之雪,一者冰凉无情,一者洁白氛香。逝者在天,再不能体会独存者弥漫整个灵魂的思念,生者在世,也不得感受死者之悲戚,“天上人间俱怅望,经声佛火两凄迷”(《梦江南》),在纳兰悼亡词众多意象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当属“月”与“梦”。“梦回酒醒三通鼓,断肠啼花飞处”(《菩萨蛮》),“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成到谢桥”(《采桑子》),“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采桑子》)“新恨暗随新月长,不辨眉间心上”(《清平乐》),“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蝶恋花》)。无论月或梦,都是虚无飘渺的意向,梦中所梦不可成真,月挂枝头却终不可触。正是这种梦与月意象的观照与折射,使纳兰词具有了如梦般的意境,从而赋予词梦一般的语言。在所构建的意境中,“隐约可见苍凉旷远深邃的宇宙情结和宏大开阔广袤的情怀”4。
四、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使事用典十分特殊
纳兰性德善用典故表现夫妻情深谴绻,如“不辞冰雪为卿热”(《蝶恋花》),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个典故。荀奉倩和妻子的感情极笃,一次妻子患病,身体发热,当时正是十冬腊月,荀奉倩情急之下脱掉衣服,赤身跑到庭院,让风雪冷冻自己的身体,再回来贴到妻子的身上给她降温。这个故事在《世说新语•惑溺》里被当做反面教材,但纳兰却喜欢这个故事,只因他也是这么一个深情之人。悼亡词中还多处引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典故,以喻“天上人间一样愁”(《减字木兰花》),独特而贴切。如《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全篇以李杨二人之事为线,渗入词人自身情感,表达词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又如《鹊桥仙•七夕》:“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纳兰性德悼亡词中的典故都有着相恋双方一生一死或生死相随的特点。韩凭的典故在纳兰词中常常出现,如《减字木兰花》:“若解相思,定与韩凭共一枝。”干宝《搜神记》卷十一载,战国时韩凭娶妻何氏,因何氏的美貌,引来康王抢夺。韩凭随后自杀。于是妻子阴腐其衣,一日与康王登台,自投台下。遗书中希望尸骨与韩凭合葬。康王怒,反使两冢相望相隔。然而,一夜之间,有大树生于两冢之端,第二天两树相抱,根交于下枝错于下,又有鸳鸯,恒栖树上,晨夕不去。后人常以此典故喻男女相爱、生死不渝,纳兰性德以此典寄寓对妻子生死相依的深情。
五、善设色点染是纳兰词的又一艺术特点
纳兰性德喜用表达色彩的词汇。描写女子外貌特征和闺房物件时,多用暖色,使词作呈现出温暖平和的气质。如“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相看好处却无言。”(《浣溪沙》)纳兰词中从来不乏色彩,哪怕是感人至深的悼亡词也不尽是一片素色。色彩的点染使人读词如赏画,于浓淡中味出真意。其实并非在字里行里明确嵌入表示颜色的词才可见出色彩,纳兰词中更多的是在景物事物的设计中,使人自然而然地想到那般绚烂。以《蝶恋花》为例。“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全词以素淡之色为主,月光清淡,月轮皎洁,只见青白月色。再见帘前双燕依然,春天的燕子,带着过去春天的艳丽展现在读者面前,已是十分美好的景色,最后又让我们看见春丛双蝶的想象中色彩绚烂的特写,相衬之下,更显得分外美丽,而纳兰性德就是在这份美丽中注入了对亡妻的深深悼念,美丽中透着忧伤。
六、纳兰性德善于化用前人佳句入词
古之大家有不少化用他人成句而造就千古名言之人,纳兰性德大量化用他人诗句,但绝非滥引乱征,而是恰如其分,契合词境,紧扣题旨,从而达到了增强词作的说服力和意境美的效果。纳兰词中多化用李商隐、晏几道、元稹等人成句,且多是以情见长的诗句,李商隐、元稹也写有数首缠绵凄婉的悼亡之作。纳兰词多化用,如“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采桑子》)化用晏几道《清平乐》:“梦云归处难寻,微凉暗露香襟。”又如“几时相见,西窗剪烛,细把而今说。”(《青玉案》)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蝶恋花》)化用李商隐《偶题二首》:“春丛定是双栖夜,饮罢莫持红烛行。”三百余首纳兰词中“化用前人诗词文语句的有131处,数量之多,比例之高,实属罕见。”5
通观整个清代词坛,纳兰性德可谓独树一帜,这个生于富贵之家、有权有势的马背名族的后代,却显露出许多汉族文人所不及的婉转愁肠,万千惆怅化为一声长叹,动人心魄。纳兰词以其真挚的感情和自然脱俗的表现力广受后人青睐,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成为清初词坛甚至中国词史上的美锦奇葩。(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参考文献:
[1] 纳兰性德.纳兰词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9.
[3] 王国维.人间词话[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1.
[6] 严迪昌.清词史[M].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7.
[14] 李晓明,王喜伶.论纳兰词的化用之美[J].中国韵文学刊,2008,22,(2):84-90.
[4] 叶嘉莹.清词丛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关键词:锅炉房,燃气系统,供暖方式
在实际运行中,传统的燃煤锅炉热效率低,浪费大,烟尘排放浓度高,并且烟气含硫量高,对大气污染严重。特别是近年来,能源供需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而燃气锅炉的热效率高,对大气污染又低,经济环保性能突出。现在发达国家的燃气锅炉已经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如美国占98%,日本占99%,发展燃气锅炉是大势所趋。但是由于燃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后,一旦遇上高温和明火,便容易发生爆炸。往往造成燃烧设施或建、构筑物的破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损失巨大。同时,可燃气体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所以在燃气供热系统的设计中,锅炉房燃气系统的设计是关键。
一、燃气锅炉房通风系统设计原则
1根据国家标准《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锅炉间、凝结水箱间、水泵油泵间等的余热,宜采用自然通风排除,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通风。锅炉房内的余热主要来自锅炉本体、汽水管道、烟道、水箱等散热。所以这就牵涉到锅炉房内各房间保持什么温度比较合适的问题,因为房间温度的高低对于采用什么样的通风方式和通风量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尽管当今的燃气锅炉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人员一般都在设有空调的控制室内,但其他房间的温度也不宜太高,因此对于通风量的大小的确定首先应从消除余热来考虑。
2根据设计标准,设在其它建筑物内的燃气锅炉间应有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少于3次,并且锅炉燃烧用气量不计算在内。燃气调压间等有操作危险的房间,每小时的换气量也不应不少于3次,当锅炉房内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要设置机械通风装置,并且还要设置在出现事故时能达到每小时换气量至少8次的通风装置。
3由于锅炉间、燃气调压间一般采用气体灭火系统或水喷雾系统,一旦发生火灾,在启动灭火系统工作的同时,要关闭通风系统已以及出入这些房间风道上的阀门。如果要启动排风系统,排除残留气体则必须确定火已熄灭。为保证灭火后能从室内下部地带排除残留废气,房间的换气次数应不少于每小时4次,并且在房间下部要设置排风口。同时燃气锅炉运行时,必须有充足的空气才能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所以要通过计算确定所需的通风量。
2、燃气锅炉房供气系统设计原则
锅炉房供气系统,一般由锅炉房内配管系统,调压装置以及吹扫放散管、燃气报警通风系统等组成。
1.锅炉房的设置。按照《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燃气锅炉房可以设置的地方很多,如单独建筑物内以及高层建筑的裙楼、地下室、半地下室、或者在首层、中间层、顶层都可以设置。由于各个城市的所供应的燃气种类不同,有人工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所以在设计锅炉放燃气系统时,应根据锅炉房所在地燃气供应种类确定合适的燃气。同时应注意,当锅炉房设置于半地下室或者地下室内时,不能采用密度大于空气的燃气作为燃料。
2.燃气调压装置的选择。应选用直接式调压器,根据设计,锅炉启动时需要的燃气流量在瞬时即可达到额定流量。而间接式调压器虽然出口压力较为稳定,但不能满足锅炉瞬时启动的大流量要求。在运行时,由于锅炉燃烧器所需的燃气压力相对较高,一般达0.005MPa―0.03MPa,且每小时流量较大。保证锅炉燃烧器前的燃气压力稳定,对燃烧的工况与安全运行有重要作用。燃气流量的增减受到燃烧器前的压力增减的影响。所以为了减少其他用户负荷的变动造成锅炉燃烧器前的压力波动过大,造成事故,设计时应设置专用调压装置,和民用气分开设置。燃气系统的调压装置宜设置在单独的建筑物内,但也可以设置在有围护的露天场地内。
3.燃气管道设置。对于非常年运行的锅炉房,燃气管道较常采用单母管。而常年不间断运行的锅炉房,由于要保证连续、可靠的供气,宜采用双母管。在采用双母管时,每条母管可以按锅炉房最大计算耗气量的75%考虑。同时,锅炉房内的燃气管道应采用架空设置,因为这样设置有利于泄露的燃气扩散,避免在室内或室内死角处聚集形成爆炸性气体。
三、锅炉房安全防范设置
因为如何完美的设计也不可能保证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所以在出现问题时,锅炉房安全防范设施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锅炉房安全防范设施的设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切断气源、电源对事故处理十分关键,所以为了当锅炉房万一出现事故时,能迅速切断气源、电源避免事故扩大,锅炉房应该设置总电闸和总气阀,并且此类装置应该设置在安全和便于操作的地方。
2.供气系统除了设置总阀外,每台锅炉的燃气干管上应设置关闭阀和快速切断阀。在干管上安装快速切断阀是为了防止锅炉在运行中熄火,来不及迅速切断气源而引起锅炉爆炸,而安装关闭阀是为了切断气源和调节流量。同时每个燃烧器前的供气支管上,也应装置手动关闭阀,该阀后再串联装设两个电磁阀。
结语
鉴于目前的能源形势,以及燃气锅炉燃料输送方便,操控性好,计量准确,运营管理工作量小等优势,燃气锅炉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锅炉房燃气系统的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本文从通风系统、供气系统以及安全防范措施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对设计者进行此类设计工作时有所帮助。
这些凄迷的落花不只凄美了离别,还将纳兰对爱人的眷恋、对人生的无奈钩画得鬓角飞扬。纳兰性德与结发之妻卢氏恩爱有加、情笃意切,但婚后仅仅三年,妻子便撒手人寰。 这给了纳兰致命的一击,他把自己的悲、苦、愁都写在词中,这些词作表现的不仅是对妻子的挚爱,也是对自己年少爱情的悼念。此后,纳兰性德的侍妾沈宛迫于外界的压力与他分开,纳兰的爱情屡次失败,不由发出“我是人间惆怅客”的感叹。
2.梨花“冷”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们关于梨花的文字不仅散发出浓浓墨香。还“冷”气袭人。岑参的诗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把梨花与雪花联系在一起,竭尽张扬其“冷”的特性。在纳兰词的花意象中,梨花也占据了不少的篇幅。这些梨花经常与“夜”、“月”和“冷”字出现在一起,着意描绘心中的那份冷情。如《青衫湿・悼亡》: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共银。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咫尺玉沟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斜阳。判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尽寸裂柔肠。
此诗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两组画面,一组是“青衫”、“空房”、“病书生”组合成的“现在”,另一组是“剪刀声”、“银”、“密誓”组合成的“过去”,今昔对比,病中人倍感冷清。尤其是“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一句,用“独”、“冷”、“凄凉”等词渲染“梨花”,将爱人离去后独自一人赏花的孤寂凄凉表现地淋漓尽致。此处的“梨花”哪里只是“梨花”呢,它是爱人拈花微笑的身影,是爱人发间的那股清香,是并肩赏花的温馨之情……独自一人品味往昔,故冷冥冥、尽意凄凉。
3.梅花魂
梅是坚强的、不屈不挠的象征。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才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们的敬仰与赞颂。“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陈亮《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咏梅》)都是千古的咏梅名句,诗人借用梅花来表现自身的高尚情操。
纳兰容若也以梅自喻,在言辞中展现了他如梅花般洁白高傲的心魂。请看《眼儿媚・咏梅》:
莫把琼花比澹妆,谁似白霓裳。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
在这首词中,纳兰通过与琼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的“别样清幽”、“自然标格”、“冰肌玉骨”,也写出了白梅的凄凉、孤寂。纳兰托物言志,借梅花的皎洁凄凉表现自身孤高的格调和凄凉的景况。我们可以透过梅花看到纳兰的灵魂,他有远大的抱负,但一等侍卫的琐碎公务无法实现他的理想,他寄托于物外,钟情于梅花以寄志,独苦酒。
4.芙蓉情
在纳兰所有写芙蓉的诗中,有一首词特别令人难忘,那就是《减字木兰花》: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它表现的是有情人相遇的心理状态,有人认为这是写容若与其表妹悲剧爱情的。容若与表妹青梅竹马,但表妹被选进宫,一如侯门深似海。容若在国丧皇宫大办道场时买通了进宫诵经的喇嘛,偷混进了宫。本来有多少知心话要说,但他们只能偷偷相望,深情恐人见,于是只能“在回阑轻叩玉钗。回廊九曲,心思九转,千言万语只化作颊上红潮、钗头脆响、眉眼无声”[6]。这首词抓住了人物极其细微的举动和表情变化,含蓄地表达出青年人无法言传的心境,刻画出若即若离、苦乐交织的情景,这正是纳兰性德爱情词“哀感顽艳”的格调。
纳兰性德是生活在“花”中的人,他的悲伤寄托到花魂里后,成就了一首又一首凄美的词,也演绎了自身无尽的悲欢离合,让我们触摸到一个真实的、多情的纳兰性德。而且从以上这些“花”意象的表现手法我们可以触模到他清丽自然的词学审美观及词学表现观。纳兰挣脱了传统词学思想,用他的花意象表现他的人生哀思离愁,在词史上留下了一笔重彩,被喻为“满清第一词人”。
作者简介:
於昕熙,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2010届毕业生;翟恒兴,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注释:
[1]杨玉军.论纳兰性德词中“泪”的意象.沧桑,2007.(6)
[2]在花意象统计中,如“花铃”、“妙莲花(经)”、“莲花漏”等中的“花”不计入内。
[3]朱晓慧.诗学视野中的宋词意象.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74
[4]刘峰杰.张爱玲的意象世界.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45
闻得瑶台去步迟。
回首相看愁不绝,
满天飞雨满天思。
——题记【《七绝·飞雨》快乐公主】
一、雨润心湖静沉思
穿过清晨,昨夜那纷扬的丝丝细雨湿润了大地。极目瞭望,映入眼帘的,给了我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世界……
垂柳,柔枝秀影,悬着水粒,翠欲滴;月季,淡粉素靥,嫣然浅笑,莹如晶。
清晨,雨依未停歇。如精灵般的雨,从天滴滴而降,喜欢雨的清新,脱俗,灵净。雨中漫步,雨中思索。如天使般的雨,从伞骨滴滴滑落,喜欢雨的淋漓,畅快,尽致。伞下憧憬,伞下期望。雨润百花,正当芍药盛开,玫瑰含笑,樱桃红了之时候呢。这场雨无不是一场难得的甘露。
薄雾如丝纱,朦胧雾里看花开,色彩缤纷而迷离。清浅淡薄的心境,却也令惯看浊尘的眼眸一瞥惊鸿……
独自撑把小伞彳亍前行,把思绪放逐于雨中。正如那忙碌的七月,好像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和留下什么,就那样消无声息的远去了,必将永远地去了。
我知道,自己骨子里是属于追求浪漫和完美人生的女子,多愁并易感。一花,一云,一雨,一溪流都会让我感慨万千。总感觉,有时候那空中飘着飞雨,犹若诗人的泪,两者都太悲都太凄美。一卷书里的故事有多凄美,缘于读书人的感知,宛如伯牙抚琴,子期尽解其味。相望一片月光的温暖,相守一曲琴弦的欢喜,相悟一简旧词的默契。
有时候的心情,不想说,只想听……我有烦恼与谁说,我有沉默与谁共?在很多个夜晚,有一个声音穿过黑夜,来到我的窗前,她告诉我,你在想我,这声音穿透了我的心膜,在我的脑子里印得太深了,可是,是不是我的声音太微弱,让你听不到了?
有时候我会累,有时候我困惑,有时候只想静静的,静静的沉默独处……
二、才子佳人入墨来
1·品读林薇因
若说,完美女子是什么样子的,那完美女子的标准又是如何呢?那么我想,那个女子可能就是林徽因吧。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是的,她已经是个传奇,是个令仰望的女子。她早已隔着如许烟波岁月,隔着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
所有人都知道她与徐志摩的故事。徐志摩为她写下那么多的深情的诗句,然,最终她还是没有选择他。可是,比起徐志摩那样激烈的爱,金岳霖的脉脉深情更令人动情。
林微因是灵动的精灵,不但冰清玉洁,还口齿伶俐。她爱恋着和她年龄相仿志趣相和的梁思成。当梁思成知道徐志摩也疯狂爱恋着林微因时,并没有责怪林微因,只是更加怜惜她。为此,林微因感动万分对梁思成说了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的行动来回答你!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一首由徐志摩的小诗《偶然》改编的歌曲,将人的思绪突然带到徐志摩、林微因和金岳霖三个人的故事中去了……
2·品读张爱玲
穿过如云烟的江南烟雨,我似乎看到另一美丽女子的身影——张爱玲。再仔细品读这个民国才女,和品读她那曾经倾城之恋的男主角胡兰成的传奇爱情故事。
写一折《金锁记》,谱一场《倾城之恋》,再造一部《传奇》。
张爱玲把她的绝代才华奉献了她的观众,留给了她深厚的无尽时光。可是她的爱,她有关爱的誓言,对爱的期许,爱的渴望,爱的幻想,全给了这个男人。她为她耗尽了一生烟火,一旦真爱,无尽无悔……
你看她写: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奥,你也在这里吗?”
人生的相遇,是一件多么美丽的事,而我们却总要为美丽,扮演一个深情与无情的角色。胡兰成用一盏茶的时间,就可以忘记许下一生的诺言,而张爱玲却要为一段爱情负责到底。她为他低到尘埃里,在尘埃里开出花来。这朵花,开错了时间,在他背离的那一刻,她甘愿独自萎谢。
慧而不媚,是她的悲剧,又焉知不是幸运呢。
张爱玲本身就不是一个世俗之女子,她不以尘世的价值观去品评一个人,她没有什么政治观念,只是把胡兰成当做一个懂她的男人,而不是汪伪政府的汉奸。她只在乎当下对她的爱,其它的,她不愿多想。于是,她倾尽了自己的全部,在世人诧异的眼光中爱的那样的超凡脱俗。
可是,最终胡兰成还是辜负了她得一往情深,因为胡的滥情。张爱玲是委屈的,胡兰成的确配不上她,她的心里只有这一个男人,而胡的心里却装着几个女人,并且在这样的移情别恋中反反复复,让这个心气高傲的女子一次又一次的低下了头,叫她怎么能不感伤?离别时刻,胡兰成送她,天下着雨,这场雨,也冲刷了他们的“倾城之恋”,一生最美的爱情,已经走到了尽头,早早地谢幕了。
3·再来浅品一下三毛
金黄如火般的炙热性格,云般流转清逸的辗转历程,成就了三毛的异域漂泊人生。将亲身经历赋予笔端,真挚淳朴的语言,使她的文字里,带着撒哈拉沙漠里炽热的风,吹过心头,不留痕迹……
4·品读纳兰容若
容若是一个被后世称之为传奇的人物,一个才华惊世、风度翩然的才子,一个令无数红颜倾倒的旷世情种。他出生的时候,就有着不同凡响的故事。
曾经“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纳兰容若的《饮水词》,曾被万千世人搁在枕边,伴随月亮一起吟诵。纳兰容若喜欢的莲荷,还长在渌水亭畔,那满池的荷花应该有三百岁了。三百年,一生一死,一起一灭,看过凡尘荣辱,知晓世情风霜。就让我们静静地听它讲述,曾经有一个叫纳兰容若的才子,一段若只如初见的开始,还有秋风悲画扇的结局……
当乾隆皇帝看《红楼梦》时,就断言贾宝玉的原型就是纳兰性德。纵观纳兰的境况与宝玉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偏偏酷爱《红楼梦》并不独独是它的主人公及故事,却是故事时代背景中的繁华似锦,还有那江南园林、树木、花草和诗歌,其中梅花和荷花入景入诗。
此时,每日时近夜晚休息时分,总要给上小学的女儿念上几页红楼。名著那么多,不知因何她怎么就独独喜欢了这个呢。
品读纳兰,又让我想起了一个隐世才女白落梅,记起了她曾咏和纳兰的那首临江仙。
5·品读白落梅
一只素笔,写尽山水风情,百态人生。当读了白落梅的作品,即使是仓央嘉措的凄美爱情故事也会变成感人至深的思绪,手捧白落梅的作品没有烦恼,有如兰草相伴,品静好人生……其和韵一阕《临江仙·秋荷》可谓点滴才情皆展露,令人叹服!
绿阔千红无处觅,缘何只遇凋残。一声诗韵锁窗寒。由来舟不系,因果总相关。
本是云台清净客,相逢怎在秋山。来时容易去时难。任凭风做主,长伴月儿弯。
三、留得雅心听雨声
爱情是个古老而又传奇的话题,许多人拥有,还有许多人正在寻找……
我们知道,有一种爱,明知道是煎熬,却又躲不掉;有一种爱,明知道无前路,心却早已收不回来,爱情不是游戏,因为我们玩不起它,爱是彼此的真心付出。沥沥飞雨飘落,这样的雨季,是适合用来怀念的。也许一生中注定要面对一些磨难、注定有些不舍情感要经历错过,痛苦的抉择、本真的苦乐。忆起拉马丁的诗:“人世浮华,你的奢侈是你的,我只要一屋一烛,还有一只秃笔,书写性情。人群穿梭,你的忙碌是你的,我只要一空一静,还有一方蓝天,畅想桃源。前路苍苍,你的风光是你的,我只要一饭一浆。还有一寸光阴,苟延余生。”收拾过往,我浅浅地蹙眉、淡淡地微笑。快乐依然与我同行。
八月的天气,迷蒙中带着清晰。八月的烟雨,唯美中带着诗情。倚窗拾一片幽然,品一份恬淡,心若烟雨,伴着若隐若现的梦,借雨浇愁,美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可见,最让男人动心的,是女人的某一种性情吧。
当雨珠任风打落于脸颊,轻轻划过的刹那,感觉一丝微凉。忧伤的风中依旧低吟浅唱着我曾经熟悉的曲调,我半喜半忧,半醒半懂地走出了如梦思绪的世界,梦后总是要回归现实,依然要继续品味尘世间的酸甜苦辣,依旧要继续感受世间的人情冷暖,一点一滴,似水流年。
当悲喜已过,往事如烟,终于明白“生活不是等待风暴消退,而是学会在风雨中从容起舞”。感悟人生的点点滴滴,也愿每个人在波折起伏的婚恋中成熟,成长,成就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