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国历史人物

三国历史人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三国历史人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三国历史人物范文第1篇

我从事的是初中历史教学,教科书中有很多形形的人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那些人物进行评价,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步达到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目标,为学生高中学习奠基。

初中历史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人物。中国历史里主要讲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张骞、孝文帝、林则徐、左宗棠、光绪帝、、等。世界史中有克伦威尔、林肯、华盛顿、希特勒等。教材中因为篇幅有限,对很多人物的评价是片面的,有的偏向正面评价,有的偏向反面评价。如果学生结合影视、小说等课外知识来认识历史人物,有时会发现很迷茫,例如对曹操的评价,从课本或从《三国演义》看,反映曹操反面的材料更多。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引导才能达到目标。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明白怎样做是好人,怎么做是坏人。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评价历史人物的教学设计呢?

第一、做到论从史出,避免空洞生硬的说教。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本上的阅读材料、图片,或引用课外的一些资料(故事、短片),学生在阅读或观看这些资料后,完成老师精心设计好的问题,就可以对人物进行评价了。

第二、设计问题的技巧。教师出示材料后,设计的问题要分层次,难度由低?――高――综合,就是有基础知识――整理课本知识――知识升华,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以史为鉴。即通过历史人物的评价,学生有何感想或者认识?在实际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品质?

以下是我设计的一个评价历史人物的案例

案例: 历史教学中如何认识曹操

课题来源:七年级历史上第14课

评价原因:

评价曹操不是本课的重点,但是曹操是历史名人,特别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很多学生通过影视了解曹操,并且把曹操视为反面人物,这在历史上是一个误区。作为历史课题来讲,很有必要使学生正确认识曹操。也是教学目标所要求。

材料一:课本81―82页有关学习资料。

材料二: 龟蛇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神至哉,歌以咏志。

材料三:《隆中对》中的“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问题:

1、有人认为曹操是三国时候的人,通过材料一,你得知曹操是什么时代的人物?他是怎样壮大自己的实力的?

东汉末年 (1)军事:建立了一支精锐部队,(2)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3)经济:组织军民屯田,保证粮食供应

2、阅读材料二,结合语文知识,谈谈曹操的“壮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曹操的“壮心”在当时有什么进步意义?

统一天下 可以结束军阀混战的局面,让人民安居乐业,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3、阅读材料三,“操遂能克绍”指历史上那次战役?结合材料三,概括曹操克绍的原因。

官渡之战 谋略正确。

4、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曹操是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

有政治远见、善于谋略;有远大理想、务实能干 ;心系天下

5、课本82页的赤壁之战中,曹操为什么会失败?

北方士兵不善于打水战、 天时对曹操不利 、曹操骄傲自满

6、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胜败,可以给我们学习上什么可借鉴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

经验:善于思考、要有远大理想、务实精神

三国历史人物范文第2篇

问题之一,是在我国电影史上,历史片并未真的发达繁荣,繁荣发达的其实是古装片。若把古装片全当作历史片,很可能大错,例如《西厢记》,就只是虚构的戏剧传奇,而非真实历史故事;更不用说,神话或武侠剧中的人物也着古装,但其故事和人物与历史并无关联。古装片把历史、传奇、神话和武侠剧一锅煮了,把它们统统当作历史的前尘往事,那只能表明,对历史的理解尚处于原始阶段,只看重“古装”的历史包袱皮,而不看重历史内容的真确性。电影人把古装当作魔术师的幕布,对历史玩李代桃僵,如此消费决定生产,市场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是电影初级阶段症候。鲁迅先生批评《三国演义》写曹操之奸、刘备之忠、诸葛之智概念化,而读者和观众偏偏对此简单化形象如醉如痴,有什么办法?

问题之二,是当代影坛不断有人挑战观众的消费心理习惯,试图对历史故事及历史人物作出新诠释,试作艺术提升,结果却不很如人意,有些叫座但不叫好,有些则干脆既不叫座又不叫好。从十几年前的的《秦颂》《荆轲刺秦王》到近几年的《孔子》《赤壁》《赵氏孤儿》《鸿门宴传奇》《王的盛宴》,票房口碑俱佳者如凤毛麟角。这有消费方面的原因,如观众受既定的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历史观念和历史片品味,电影作者轻易随性挑战观众的意识形态及其审美习惯,结果是观众不满,于是不买账。更深一层,部分观众或许患有遗传性“历史痴呆症”(有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为证),迫于环境压力及时髦风尚,一些人只活在当下,既不前瞻也不后顾,冷落历史片甚至漠视历史,又有啥办法?

问题之三,历史片不如人意,当然也有生产创作方面的原因,那就是电影生产者对历史、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及历史片缺乏确解、深思、卓识和创意,一些作者恐怕是错会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哲理,当真把历史当作“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乱抹胭脂。例如《王的盛宴》,作者让刘邦说“我的一生都是鸿门宴”,这句核心台词确实聪明伶俐,用于刘邦的生平概述或许也还合适,问题是作者让影片围绕刘邦内心的深度恐惧即自我观照展开,让刘邦沉浸于梦魇,甚至干脆出声呼喊“梦魇呀,有鬼呀”,把二千二百多年前的草莽枭雄变成了21世纪的文艺青年,其小资情调未免让人难以消化。刘邦作为侥幸获胜的赌徒,杀人害命是家常便饭,对付或明显或潜在或纯属臆想出来的争权劲敌,很难想象他会噩梦连连喋喋不休。“彼可取而代之”一说足以证明,刘邦的理想不过是胜者为王,而其为王之道亦不过是对前人的文化复制。至于刘邦晚年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那是纯粹个人心理层面的事,把杀韩信这幕历史大戏归因于刘邦心理恐惧的梦魇,难免让人摸不着头脑。为了演绎这场人造梦魇历史剧,把萧何、韩信等著名历史人物弄得面目模糊,更不考虑张良为什么“不再和刘邦玩”,难怪观众对影片的共鸣不那么强烈。

三国历史人物范文第3篇

秦朝统一中国后,三代相韩的韩国世家子弟张良,为替韩国报仇,准备策划一场刺杀秦始皇的“斩首行动”。但他们的预谋被当局的廷尉府察觉,在张良前往荥阳向韩国王孙和韩国的遗老们汇报行动计划时,他们遭到了廷尉府伏哨的突袭,然而张良却侥幸逃脱。原因是韩王孙一直以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为榜样,他要与会者每人吃一颗蛇胆,以示光复韩国的决心。身体赢弱的张良吃了性寒的蛇胆后,马上感到肚子不适,在他如厕时,廷尉府的伏哨冲杀进来,他在厕所躲过此劫。张良在功成名就后,前往黄石岗祭拜老师黄石公时,意外遇见曾和他生死与共的西门雁――西门雁是在韩王想封她为王妃时远走高飞的。两位有情人似乎有许多话要说,又不知从何说起,西门雁微笑而去,让张良心中留下那值得永远回忆的惆怅……

这就是《秦汉英雄传》所描述的历史故事,也是央视辉煌动画公司继《三国演义》之后的另一部英雄系列作品,故事根据史实改编,全集一共52集,每集25分钟,是以秦汉时期为历史背景的一部青春时尚的偶像化作品。对于当今青少年繁重的学习压力,或许这样的寓教于乐的方式更能帮助他们直观地认识历史。

动画是一门幻想而奇妙的艺术,它将历史书上的那些历史人物加以想象的空间,以动画的手法呈现给观众一种新的视角去解读它们,既能让新生代们不忘中国历史,又能通过动画来传承和发展,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方式。也许会有不少动漫迷将《秦汉英雄传》与《秦时明月》拿来比较,当然它没有3D的《秦时明月》那样具有震撼力,因为2D动画要一帧一帧地画好,它表现出来的效果是很考验原画师的思维的,但作为央视最具实力的动画公司,辉煌动画有着它一贯的优势,画风细腻有神,人物动作灵活、大力,服饰和发型也飘逸灵动,而这正是辉煌动画的特点,以手绘为原点,再在此基础上运用一些三维的技术。

《秦汉英雄传》由《三国演义》的原班团队潜心6年倾力打造,虽然与《三国演义》一样同是历史题材,形式可能会接近一些,但人物内心却完全不同。《秦汉英雄传》中的人物举止、动态、感觉都很传神,人物要比《三国演义》的画风更加细致写实一些,辉煌动画特别邀请了台湾著名漫画家游素兰来设计人物造型,主题曲也非常给力。片中镜头运用丰富,打斗画面也是一大亮点,颇具武侠风格,该剧的收视群体虽然锁定青少年观众,但其中宫廷争斗的场面同样也会吸引成年人,相信喜欢看历史题材的观众也一定会喜爱它。《秦汉英雄传》将于2011年春节期间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

剧 名:《秦汉英雄传》

总 导 演:朱敏、沈寿林

音乐导演:王继华

编 剧:王大为

造型设计:游素兰、陈联运

场景设计:俞臻彦

出场人物:秦王嬴政、西楚霸王项羽、

三国历史人物范文第4篇

走进大门,我看见了一块巨石,上面刻着:二乔公园。我来到公园里面,首先看到了两位姑娘的雕像,那是三国时期有名的美女——大乔和小乔。大桥拿着蒲扇,小乔靠着姐姐,两姐妹身穿水袖长袍,亭亭玉立地站在池水中央,多么端庄!多么优雅!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音乐喷泉就会开启,喷泉和音乐的高低一致,音乐的声音高,喷泉就开的高,音乐的声音低,喷泉就开的低。喷泉有的包着着大乔和小乔;有的排成一排。音乐喷泉开的时候,大乔和小乔仿佛在中间跳舞,又像在中间旋转,美丽极了!

走到边上的时候,你们就会看到雕像园。雕像园里有诸葛亮,刘备,关羽三国历史人物的雕像,这些英雄神气威武,栩栩如生。

双凤楼共五层,红色的瓦,白色的墙,有八个角翘起来的,但它只能拿来供人欣赏,不能进去,好可惜呀!如果能进去,那该多好啊!

三国历史人物范文第5篇

荆州的旅游景点个个都很有特点,很有优势,但现在缺少主线,如同散落的珍珠,没有项链的价值,白白浪费了旅游资源。

荆州旅游景点资源十分丰富,每一景点、每一处景观都具有浓厚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底蕴,例如:荆州古城墙、荆州三观、荆州二寺、荆州博物馆、楚纪南故城、八岭山古墓群、三国遗迹、关帝庙等等景观,数不胜数

但这些景点,有的是三国文化,有的是楚文化,有的是佛教道教文化,这些旅游文化与景点相互交错,如果仅用三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品牌定位,一方面会让景点与景点之间缺少关联性,让游客对除三国景点外的其它景点失去兴趣;另一方面也埋没了荆州历史悠久的楚文化,以及荆州其它的历史景点及历史人物,例如张居正、孙思邈、湘王朱柏等等。

所以,荆石文化传播公司张善凌认为,荆州的旅游景点不是没有历史背景,也不是没有观赏游玩的价值,而是受到三国文化的挤压,所有的风头都让三国文化占据,景点自身的发展及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局限与制约,为了和荆州城市品牌定位保持一致,不得不屈居三国文化的陪衬,同时,不同的文化之间缺少关链与联系,所以又都各自为政,自力更生,也就造成了如今荆州旅游景点众多但热门景点缺乏的现状。

误区四:旅游产品“泛”而不“特”

荆州旅游产品独具荆楚特色,特别是仿古工艺品在旅游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但却没有以荆州三国文化为背景或具有荆州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

荆州的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同时也是一块风水宝地,在荆州出土了大量的国宝级文物,件件都有历史研究及观赏价值,例如:玉石陶器、楚国漆器、战国丝绸、越王勾践剑、青铜宝鼎等等。这些文物都具有粉末浓重的春秋战国以及楚文化的烙印。

我们在荆州所有的景区都能找到这些极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可是问题也出现了。荆州是三国历史文化名城,却找不出一件以荆州三国文化为代表的旅游产品以及代表荆州的、独特的旅游产品,游客因荆州在三国的名气慕名而来,却只能买一些具有楚国特色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在其它地区的其它景点也能买,甚至在部分景区买到的都是一些其它省市地区的旅游工艺品。这让多数游客不由的感叹,荆州确实没有什么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不买也罢!

荆州是否真没有什么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其实不然,荆石文化传播公司张善凌认为,造成如今的现状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荆州的城市品牌定位,荆州打的是三国牌,而旅游产品都是楚文化特色的,就算打上楚文化牌,市场上看到的也都不是荆州所独有的,或者说都代表荆州的、独特的旅游产品。

二是创新意识和营销意识缺乏造成的后果。荆州历史源远流长,从历史典故或民间传说中随随便便都能找到荆州所独有的、有荆州特色的旅游产品,加以加工和润色,就能在市场上赢得人心、获得追捧,但大家都视若无睹,甚至无从下手。

误区五:旅游宣传“公”而忘“私”

荆州为发展旅游经济,在投入和宣传上很有力度。但现有的城市品牌定位,导致所有的投入都似乎只是在为全社会做贡献,虽然推动了全国三国旅游经济,但对荆州来说并没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荆州在大力宣传三国文化上颇有成效,在旅游景点的建设上也很有建树,不仅加强了对老旧景点的改造、景观的美化,同时深挖荆州历史文化,重现部分旧时古建筑及人文景观,为荆州的旅游经济及旅游硬件设施增加了砝码。

荆州为三国文化贡献颇多,不仅重建荆州六大古城楼、疏浚古护城河、修复古城墙,还大力宏扬关帝文化,重修关帝庙,承办关帝庙会及关公刀会,荆州的关帝文化得到了国内外及海外华侨的一致认可……

这些都是近几年来,荆州在宣扬三国文化上所取得的成果及所做的努力。

荆州推动了三国旅游经济,推动了关帝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了三国,再一次知道了荆州。可是三国文化也好、关帝文化也好,都并非荆州所独有,虽然三国有82回提到荆州,但三国很多重要的事件都并没有在荆州发生,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空城计等等。

关帝庙全国有也有成千上万,虽荆州关帝庙是关帝众多征战庙中名气最大的一座,但与关帝的祖庙和关帝两座古陵庙殿相比还略逊一筹。

所以,荆石文化传播公司谢付亮认为,荆州如今的定位与宣传是在为全国的三国文化做了贡献,全国所有与三国文化沾边的省市都应该感谢荆州才对,荆州在无意之中扮演了“活雷峰”的角色。

三国历史人物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三国演义》 《三国志》 曹操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两部作品对曹操的描写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定性为“乱世之奸雄”,是一个奸诈无信、自私残酷的反面形象。《三国志》又将曹操视为当世之英雄,有悬壶济世之才。其实无论是文学描写还是史实记录,曹操都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以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加上唯才是用的一系列政策,统一了北方。对于曹操的形象分析研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仍然有很广阔的研究空间。

一、曹操形象的对比分析

(一)史料对于曹操的记载

历史上的曹操是怎样一个人呢?首先,《三国志》中的曹操,机智聪明,有孝行,是个旷世奇人,有济世之才。曹操机警,有胆识。《三国志?武帝纪》中描写到:“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顒(yu)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这里的描写,给予曹操极高的评价,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肯定了曹操的军事才能:“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仿佛孙吴”。他还说:“先帝每称操为能”,说明了刘备对曹操的才能也是给予充分的肯定的。随后在《三国志?武帝纪》中,陈寿大力宣扬了曹操的文治和武德以及卓越的领导才能,原文这样写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 一直到西晋末年,人们对曹操的评价都是肯定性的,这即和当时作者和史学家所处的历史条件有关,也和魏晋时期人们的英雄观念有密切联系。

(二)两部作品中曹操的对比

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卓越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所体现出的曹操,在后世是颇具争议的一个人,《三国演义》将曹操塑造成了一个奸诈无信,自私残酷的性格特征的人。《三国志》不是这么描写,也不可能这样描写,前面说过陈寿是西晋的大臣,而西晋承袭曹魏,《三国志》就属于当代史,对曹操的描写则可能较为隐晦。我们暂且不论孰是孰非,且看两部作品的对比描写。

1、曹操的政治才能

首先,《三国志》中的曹操,机警聪明,有孝行,是一个旷世奇才。他的机警和魄力表现在他的执政能力和统筹全局的能力等方面,如兴平三年,曹操同刘表张绣战斗,“绣与表兵合守险,公(曹操)军前后受敌。公乃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会明,贼谓公为遁也,悉军来追。乃纵奇兵步骑夹攻之,大破之” 。建安十六年,曹操同马超,韩遂战于潼关。曹操“多设疑兵,潜以舟载兵入渭,为浮桥,夜,分兵结营于渭南。贼夜攻营,伏兵击破之”。 又用贾诩计谋,离间马超,韩遂,最终大破之。曹操对于全局的统筹能力不仅是在对战争的掌控上,也体现在曹操治理属地的方面。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政治上的一个很成功的策略和手段。

其次,《三国志》中的曹操还有着高超的政治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操政治上的一个很成功的策略和手段。建安元年八月,曹操亲自到洛阳晋见汉献帝,随后就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至此,曹操开始了他诛灭群雄,统一北方的战争。诸葛亮对刘备评价曹操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这段话可以看出,诸葛亮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是给予了肯定的。

2、曹操的军事才能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始终是“奸雄”的代表,作者对于这些经典的战争,更多的是在表现曹操的残暴,虚伪的一面。刘备为吕布所追,曹操的谋士荀彧曾劝他杀掉刘备以绝后患,他却待刘备如兄弟,且出兵助刘备攻吕布。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听听他内心的独白:“方今用英雄之时,杀一人而失天下心。” 而且当时在攻打徐州,刘备受万民拥戴,曹操自然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果不其然,徐州最后落入曹操手中。《三国演义》突出的不是曹操的军事才能,而是阴险狡诈的心机和谋略。我们对比《三国志?武帝记》来看,文中描写曹操具有孝行,“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曹操举孝廉为郎后,曾任一些地方官,为官期间,多有作为,政绩显著,“百姓喜悦”。

二、曹操形象被歪曲的原因

汉末,社会动荡,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达到一个顶点,人民生活疾苦,天灾,人祸,各种矛盾一触即发。在这历史关头,曹操以一己之力,运用高深的谋略,成就了一代霸业,化解了社会危机和矛盾。于是社会就把“英雄”的桂冠给了曹操。

到了唐朝和北宋以前,曹操在上层统治集团中的声誉都很好,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明确的称曹操为英雄:“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北宋时真宗命重修曹操庙宇,左丞相穆修在《毫州魏武帝帐庙记》中颂称曹操“建休功,定中土,垂先显盛大之业于来世”。

东晋末年至刘宋时期,封建正统思想得到确认,这个时期曹操的形象开始走向反面,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对曹操的形象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其中以《曹瞒传》和《异同杂语》为代表,二者的倾向十分明显,对曹操丑陋的一面加以扩大化,从此曹操“奸雄”“汉贼”的形象开始慢慢形成,这也成为《三国演义》中塑造曹操形象的基本依据之一,罗贯中为宣传封建统治者的正统历史观,就肆意歪曲历史,贬斥曹操。这是不公平的。

明代思想家郑思肖认为:“正统者,配天地,立人极,所以教天下以至正之道。彼不正,欲天下正者未之有也,此其所以不得谓之正统 。”“正统”观点是史学家评价历史是非的重要根据,三国历史本身就有着“正统”和“非正统”之分。虽然历史上关于曹操和刘备谁为“正统”谁为“非正统”,从西晋开始,不同时期的的史学家就有着不同的观点,到了罗贯中这里,《三国演义》指出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具有皇族的合法性,名正言顺,于是刘备就是汉室的继承人,而曹操就是乱臣贼子的形象。

近代的研究者在研究三国历史的时候,对曹操的评价才较为客观,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曾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到《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 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更是从历史的高度给予了曹操英雄的评价,1959年,发表了《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的文章,他认为曹操不仅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也是杰出的政治人物。正如前面提到的,我们要把艺术形象和历史人物真实分开来看。

作者简介:

三国历史人物范文第7篇

关键词:情景化呈现;系统把握;历史脉络;高效课堂

多媒体技术是集看、听、触多感官于一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为深刻透彻。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有力的学习工具。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感知起到了显著的积极作用。通过演示多媒体教学课件从而还原历史事件,学生的思维力度明显增强,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效果也明显提高。借助多媒体技术距离当今极其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及考古知识可以活跃了荧屏,从而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将传统刻板的历史课堂变得精彩绝伦。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课堂教学呈现历史事件情境化

传统纲要式的武断灌输以及生硬说教,,完全忽视了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生动形象的描述,造成了历史情境相对单薄,过去性以及不可再现性是历史学科的显著特征,同时这也导致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师制作的课件可以向学生展示直观生动的历史事件,提升了学生感知历史分析历史能力。化静为动,将精彩的历史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赤壁之战,促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基础,这些纯粹的初中历史知识点如果附加有视频资料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积极效果。视频播放之前教师可以设置相关问题,避免学生盲目看画面。比如,设置哪些人是赤壁之战关键参与者?官渡之战直接导致的后果?为什么曹操官渡之战能取得胜利而在赤壁之战中却失利?这样的问题引导了学生对单纯历史事件的思考。可以从这些改变历史发展的事件中学到自己受用的知识,不仅仅是简单的历史常识,更能够去模拟参与者的角色,站在历史的高度去领悟其中的深层意义。

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把握历史进程的脉络

在讲授“秦灭六国”这节初中历史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幻灯片包含有战国七雄的方位图,秦朝疆域统一图,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从公元前230至公元前221年,六国先后被秦灭,在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让学生通过幻灯片记住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教师可利用战国七雄的方位图这个幻灯片,边讲边删,灭一国,删一国,直到六国全被删掉,只剩秦国。指出在公元前221年,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同时借助幻灯片讲解在秦始皇统一国家后,进行文字、货币统一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从而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此举与巩固统一的关系,之后按照历史的发展依次进行“焚书坑儒”幻灯片的演示,讲明“焚书”“坑儒”的概念,这种做法不能片面地认为是错误的,点出从辩证的思维看此举是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措施。用客观公正的眼光一分为二地去评价秦始皇。

用直观形象作支柱特征的概念容易被初中学生理解。仅靠教师的讲述难以感受气势恢宏的历史画面,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将现实与历史的画面拉近,逼真再现历史人物以及事件,由无色变有色、无声变有声,给学生与众不同的感官认识,有助于积极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兴趣对历史知识的渴望,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教师应从历史教材内容、授课类型出发,运用多媒体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努力去设计一些人机对话类型的谈论性质、探索类型的题目。借助同学之间的讨论及师生交流,配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保证课堂的高效率。

三国历史人物范文第8篇

时至当代,周瑜籍属之争方兴未艾。庐江、舒城两县,除了在续修地方志书中,继续将周瑜列入本县历史人物载入各自县志中的“人物篇”,并相继成立了“庐江周瑜研究会”、“舒城周瑜文化研究会”(以下简称“舒研会”),对周瑜生平开展全方位的研究活动,以佐证周瑜籍贯所属。

应该说,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权衡,对历史名人籍贯存在区域争议是一种正常的文化现象。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深入研究,辨明出处,积极开发此类宝贵的文化资源,对于弘扬历史文化,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但是,在历史文化资源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愈来愈凸显的今天,历史名人籍属之争已不再是历史的专属问题,而是跨出了学术的边界,成为一种文化产业的竞争。2012年,“舒研会”在周瑜籍属之争未落尘埃之际,即抢先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周瑜故里”商标注册。其商标注册成功与否?笔者无意关注。因为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关于名人故里商标抢注案累见不鲜,并且把本是学术领域的观点碰撞与交流,主角演变成了地方政府。在这里,作为一名业余文史工好者,仅就“舒研会”所研究的关于论证“周瑜故里在舒城”的几个“重要证据”,浅谈一己之见,以就教于“舒研会”同仁并切磋。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即东汉末庐江郡舒县人)。在有关申报“周瑜故里”商标注册中,“舒研会”强调的重要证据之一:

“西晋・陈寿《三国志・周瑜传》……陈寿是西晋时期人,他所记载的周瑜庐江郡舒县人,是指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人,而不是汉时的庐江郡舒县,属于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

从这段记述中,“舒研会”告诉我们三个层次的小问题:

其一,认同《三国志》所载的“周瑜……庐江舒人”即为“周瑜……庐江郡舒县人”;其二,在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建置中,有汉朝(西汉、东汉)“庐江郡舒县”和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其三,《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西晋时期人,他所记载的庐江郡舒县,是指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而不是汉时的庐江郡舒县,属于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

在这三个层次的小问题中,应该说“舒研会”对其一、其二两项的阐述是准确的、符合史实的。但关键是第三个小问题:“作者陈寿是西晋时期人,他所记载的周瑜庐江郡舒县人,是指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而不是汉时的庐江郡舒县,属于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

这一点就值得商榷了。关于“庐江郡舒县”的建置沿革,《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记载的十分清楚――

庐江郡,乃秦分九江郡江南西南地区置,以境内有庐江水为名。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撤销江南庐江郡,在江北区以原衡山(今天柱山)郡东部与九江郡南部地区并,组建新庐江郡。这时的庐江郡只是沿用原庐江郡旧名,境内已无庐江水了。《汉书?地理志》载:“庐江郡领县十二:曰舒、曰居巢、曰龙舒……,郡治舒(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

东汉(25~220),沿西汉旧制,庐江郡属扬州,在今安徽省境内设有10个县(侯国)。他们分别是:

舒县(治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居巢侯国(治今巢湖市区东北)、临湖侯国(治今无为县湖垅百胜乡临壁村)、襄安县(治今无为县襄安镇)、皖县(治今潜山县梅城镇)、潜县(治今霍山县南岳乡上元街村)、龙舒侯国(治今舒城县龙河口)、六安侯国(治今六安市区北西汉故址)、安风侯国(治今霍邱县邵岗乡许集村)、阳泉侯国(治今霍邱县临水镇),郡治仍设在舒县。

三国时期,庐江郡一分为二,撤并部分汉时旧县。时魏国庐江郡设3个县,全在安徽境内:阳泉县(治今霍邱临水镇)、六安县(治六安市北区)、博安县(治六安市淠联乡);吴国庐江郡设2个县,也全在安徽境内:皖县(治潜山县梅城镇)、松滋县(宿松县柳溪乡)。时魏、吴两个庐江郡都没有设舒县。

咸熙二年(265)十二月,袭封晋王的司马炎逼魏主曹奂禅位,在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65~316)。西晋疆域和地方行政区划管理体制均继承两汉之旧,实行州、郡(国)、县(侯国)三级管理。合吴魏两庐江郡为一,恢复三国时期废除的旧县。合一后的庐江郡在安徽境内辖10个县,他们分别是:

皖县(治今潜山县梅城镇)、居巢县(治今巢湖市区东北)、临湖县(治今无为县百胜乡临壁村)、襄安县(治今无为县襄安镇)、龙舒县(治今舒城县龙河口)、舒县(治今舒城县城关镇,兼郡治)、潜县(治今霍山县南岳乡上元街村)、六县(治今六安市北城北乡张巷村)、阳泉县(治今霍邱县临水镇)、枞阳县(治今枞阳县下枞阳镇)、松滋县(治今宿松县北凉亭乡)。

由上可知:西、东两汉时期(前121~220),庐江郡舒县,治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西晋时期(265~316)庐江郡舒县,治今舒城县城关镇。这都是无可争议的史实。

周瑜(175~210),英年早逝,年仅36岁。他短暂的一生在东汉时期,乃真正的东汉“庐江(郡)舒(县)人”。“舒研会”却断言“陈寿是西晋时期人,他所记载的周瑜庐江郡舒县人,是指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人,而不是汉时的庐江郡舒县,属于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这与历史不符!

首先,《三国志》的作者陈寿(233~297),是晋臣,属实。但他出生和成长在三国时期,他是三国时人,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等职。蜀国灭亡时31岁。280年,西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48岁,开始撰写《三国志》。陈寿写《三国志》时,魏国已有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吴国也有韦昭的《吴书》可作参考,这给陈寿搜集史料提供了极大方便。

《吴书》是三国时期东吴官修的一部国史。关于此书的作者及编纂情况,《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中有收录:《吴书》,三国吴韦曜撰。五十五卷。记三国时吴国历史,纪传体。

韦曜(204年~273年),本名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东吴四朝重臣。他著作丰厚,有《吴书》(合著)、《汉书音义》、《国语注》、《官职训》、《三吴郡国志》等。在《吴书》里,记载周瑜就是“周瑜……庐江舒(庐江郡舒县)人也”。三国时期,魏、吴两个庐江郡都没有置舒县。由此足以证明:韦昭的《吴书》所记载的地理是(人物生活时期)汉时的地理。所记载的“庐江郡舒县”即汉时“庐江郡舒县”。

陈寿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十分真切。《三国志》里所记载的所有人和事,多取材于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和韦昭的《吴书》。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作品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可以肯定,西晋陈寿所记载的“周瑜……庐江舒人也”,是采用韦昭的《吴书》史料,其“庐江(郡)舒(县)”指的是汉时的庐江郡舒县,而绝不会是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

其次,如果说陈寿是西晋人,他笔下的行政建置及其人物籍贯是“属于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那么,在同一部《三国志》里,其《武帝纪》记述曹操:“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又如何来解读呢?!

“沛国”,东汉初为沛郡,永平四年(61)为王国,治相(今淮北市相山)。沛国,领21个县、侯国,在今安徽境内设14个县、侯国:

谯县(治今亳州市区,兼豫州刺史治)、郸县(治今涡阳县丹城集乡包河南岸)、相县(治今淮北市相山区)、虹县(治今五河县双庙乡董嘴村西南)、侯国(治今古镇县濠城镇)、谷阳侯国(治今古镇县谷阳乡)、向侯国(治今怀远县古城乡杨河村)、薪县(治今宿州市薪县镇)、符离县(治今宿州市灰古镇附近)、竹邑县(治今宿州市老符离集)、县(治今濉溪县临涣镇)、萧县(治今萧县郭庄乡欧村北)、抒秋侯国(治今萧县黄口镇西孙庙乡老黄口)、龙坑侯国(治今怀远龙坑集)。

其曹操“沛国谯人”,即当时的“沛国谯县人”(今亳州市人)。

但是,到了西晋时期,东汉的沛国一分为二,析原沛国之一谯县为谯国。两国建置分别为――

沛国:领9个县,在今安徽境内7个县:相县(治今淮北市相山市区,兼国都)、县(治今古镇县濠城镇)、虹县(治今五河县双庙乡董嘴村西南)、符离县(治今宿州市灰古镇附近)、竹邑县(治今宿州市老符离集)、萧县(治萧县城北2.5公里沙滩,今为郭庄乡欧村北)、抒秋县(治今萧县黄口镇西孙庙乡老黄口)。

谯国:领7个县,在今安徽境内有6个县:谯县(治今亳州市区,兼国都)、龙坑县(治今怀远龙坑集)、薪县(治今宿州市薪县镇)、县(治今濉溪县临涣镇)、山桑县(治今蒙城县坛城镇)、城父县(治今亳州市城父镇)。

时沛国、谯国地位平等,同属豫州。如果说陈寿著《三国志》所记载的行政区划建置及其人物籍贯“属于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所载周瑜“庐江(郡)舒(县)”是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舒(县)”,那么,所载曹操就不是“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而应该是“太祖武皇帝,谯国谯人也。”因为西晋时期,谯县是谯国的国都,沛国已无谯县了!

我们总不能说在一部《三国志》里,陈寿记载周瑜用的是西晋时期的地理,而记载曹操却仍沿用东汉的地理吧!

至于“舒研会”称:周瑜是哪里人,早在唐朝就已经非常明确了。这里最为代表的是唐朝史学家许嵩的《建康实录》。该书记载:“瑜字公瑾,庐江舒城人”,即“周瑜是庐江郡舒城县人”。

研究历史文化,必须了解所处历史朝代的体制。唐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是道都督府府(州)县。许嵩撰写《建康实录》的时候(唐肃宗时代),已经没有庐江郡,只有庐州,庐江县和舒城县同属庐州。

如果按照“舒研会”的理念,“当代人记载当代的地理”,《建康实录》所载就应该是“瑜字公瑾,庐州舒城人”,即“庐州府舒城县人”。而“瑜字公瑾,庐江舒城人”,就无法解读了。因当时只有庐州(府)、庐江县,而无庐江郡,我们怎不能把“庐江舒城人”解读为“庐江县舒城县人”吧!

由此可见:《建康实录》所载“瑜字公瑾,庐江舒城人”,沿用的仍然是《三国志》所载的汉时地理,即“庐江(郡)舒(县)城人”。只是许嵩的文风笔调之异而已。

我们十分赞成“舒研会”的观点,即“弄清楚今天的舒城县、庐江县与汉时龙舒县的关系,对于明确周瑜是什么地方人很有帮助,可以消除一些误区。”

舒县、龙舒县,均始置于西汉。《汉书・地理志》载:“庐江郡领县十二:曰舒、曰居巢、曰龙舒……,郡治舒。”即当时的庐江郡下辖12个县,有舒县、居巢县、龙舒县等等。舒县治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兼郡治;龙舒县治今舒城县龙河口。

东汉(25―220),沿西汉旧制。永平元年(58年)四月癸卯,明帝封楚王刘英舅子许昌为龙舒侯,改龙舒县为龙舒侯国(县级建置,治今舒城县龙河口)。咸熙二年(265年)十二月,西晋代魏,复置龙舒县(治今舒城县龙河口)。

“朝代变更,陵谷推迁。”几经沿革,《旧唐书・地理志》注舒城:“取古龙舒县为名”;《江南通志》载“舒城为汉龙舒县,汉舒县为今庐江县。”方志乃一方之全史,其史料价值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可是,“舒研会”却择其所需,推出宋《太平寰宇记》:“舒城为古舒县”,“舒城县,取古舒县城名。”以对《旧唐书・地理志》、《江南通志》所载予以否定。

首先,我们来看看史志界是如何看待《太平寰宇记》的这种记述――

早在清光绪年版《安徽通志・辨讹》一书中,所载《古舒县古龙舒考》专记:

“旧说及府县志皆以舒城为古舒县,而以庐江为古龙舒。按,萧《齐志》庐江郡舒县注:建元二年为郡治。《隋书》庐江县注:齐置庐江郡,梁置湘州,据隋志所云置郡之地与齐志合,是舒与庐江皆为郡治,而今之庐江即古之舒县明矣。又按,汉志庐江郡所领有舒、龙舒二县,杜预注庐江南有舒城,舒城西南有龙舒,明是舒县在东,龙舒在西。今舒城在庐江之西,则舒城之为龙舒尤为明证,且其县唐时所置,上取古舒城为名,后人泥其名,以为即古舒县,遂反以庐江为龙舒,误矣。”(重修《安徽通志》卷三百五十)。

专记引用西晋著名学者杜预(222~284)对《左传》的注释,以庐江(郡)“南有舒(县)城,舒(县)城西南有龙舒”的地理常识,有力地证明“遂反以庐江为龙舒,误矣”。

时至今日,庐江县西南为舒城县,舒城县境西南有龙舒山,山下有龙舒河(上世纪50年代末在龙舒河源头修建龙河口水库,今名万佛湖);历代《舒城县志》所载、被舒城县人民引以为骄傲的“龙舒八景”,全都分布在今舒城县境内东、西、南、北方,这些都是大自然的物证,亘古不变,并非笔墨所能杜撰。面对这样明显的地理位置和史实,“舒研会”却不分东南西北地说“龙舒县范围包括今天的庐江全境、舒城西南、桐城南、怀宁北等地区”,真的让人啼笑皆非。

其次,我们再参阅部分近现代、当代的志书和相关专著是如何记述汉舒县、龙舒县与今庐江县、舒城县的历史沿革(以出版时间为序):

一、《续修庐州府志》卷三十.(清)黄云修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

“庐江郡龙舒,今舒城……

舒,今庐江……周荣,舒人,举明经,有传。周兴,荣子,举孝行,尚书郎。周景,兴子,辟将军府。周尚,舒人,丹阳守……周瑜,舒人,有传。”

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年版――

P.933:“【舒县】春秋时舒国。汉置舒县。故城在今安徽省庐江县西。隋更名庐江县。”

P.934:“【舒城县】春秋群舒地,汉龙舒县,唐置舒城县,清属安徽庐州府,今属安徽安庆道。”

三、《安徽人物大辞典》.团结出版社.1992年版――

P.596:“庐江县,春秋时舒国地。秦属九江郡。汉置舒县,为庐江郡治。南梁天监末置庐江县。”

P.697:“舒城县取古龙舒县为名,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汉置龙舒县,属庐江郡。后汉改龙舒侯国,后复置龙舒县。南朝宋废。南梁时为潜县地,隋属庐江县地。唐开元二十三年(735)析合肥、庐江县地始置舒城县。”

四、《舒城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版――

P.1:“舒城,古为舒国,别号龙舒。西汉高祖四年(前203)置龙舒县,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置舒城县后,一千多年来,名称延用至今,疆域基本未变。”

五、《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

P.1055―P.1061:舒县,源于古舒国。春秋以前,对大别山以东的江淮地区氏族方国统称为舒。后为楚邑。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因邑建县,名舒,隶属庐江郡,兼郡治(治今庐江县城池乡城池村池埂)。西汉末,王莽篡位,改舒县为昆乡。东汉建武元年(25)废昆乡,复置舒县,仍兼庐江郡治。……南梁天监末(约519年)置庐江县。

六、《汉书地理志汇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P.145:“舒县,莽曰昆乡。【补注】先谦曰:后汉因。《一统志》,今庐江县地,故城在县西。【编者按】治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

“龙舒,所谓舒鸠、舒庸者也。《续志》,后汉因。有龙舒山、龙舒水。《一统志》,今舒城县地。故城今县治。【编者按】治今舒城县西南。”

七《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P.179:今地名:舒城县

沿革变迁: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析合肥、庐江二县地置舒城县,治今址。”

废置地名:龙舒县―西汉置,治今舒城县西南。

P.181:“今地名:庐江县

沿革变迁:南朝梁置县,治今县西。唐景龙二年(708年)迁治今址。

废置地名:舒县―西汉置,治今庐江县西南。

……

应该说,通过上述志书和相关专著的记载,已经清晰明了汉舒县、龙舒县与今庐江县和舒城县的历史沿革。即:汉舒县,今庐江县;汉龙舒县,今舒城县。

特别是《续修庐州府志》所载文字,更是十分清楚地说明了两点:一是龙舒即今舒城,舒即今庐江;二是当时庐州府管辖合肥县、庐江县、舒城县、巢县和无为州,《续修庐州府志》把周兴、周景、周尚、周瑜等周氏名人列入“舒人”(庐江县人),而非“龙舒人”(舒城县人)。

但是,“舒研会”却无视上述史志典籍所载之史实,竟然声称:“认为东汉时有龙舒县是错误的,把龙舒县当作今某个县也是错误的。”甚至连《舒城县志》所载史实内容也被全盘否定,实在令人不解。

开展历史文化研究,是为了进一步挖掘和丰富历史文化内涵,使优秀历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关于历史名将周瑜,其籍贯哪里、究竟何方人氏?作为历史文化研究机构,应本着尊重历史和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切切不可为某种利益所驱动而无视历史,恣意曲解史实,穿凿附会,误导后人。惟如此,才能不负一名历史文化研究者的社会责任和忠于历史的良知。

参考文献:

[1]《三国志・吴书》(西晋)陈寿撰。清武英殿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2]《旧唐书》清同治年间浙江书局刻本

[3]《江南通志》(清)黄之隽等编篡赵宏恩鉴修。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1992年影印本。

[4]《安徽通志》(清)吴坤修。光四年(1878)刻本。

[5]《续修庐州府志》(清:黄云修、杜之望等编纂),光绪十一年(1886)刊刻本。

[6](清)光绪《庐江县志》光绪十一年(1886)刊刻本。

[7]《安徽省志・建置沿革志》(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

[8]《舒城县志》黄山书社1995年版。

[9]《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年版)。

[10]《中国历史名人辞典》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1]《安徽人物大辞典》戎毓明主编,团结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