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年俗文化

年俗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年俗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年俗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字:年俗文化 保护开发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market economic conditions, reasonable economic exploitation is not only the demand of protecting year customs and developing the needs of annual customs, but also the requirement of transferring our folk culture resource advantages into economic advantages, enriching people and guaranteeing a flourishing cultural market to meet the needs of contemporary people's growing spiritual and cultural. This paper is to start from a survey around Beijing Folk Culture, exploring the present protect and develop situation of Beijing surrounding folk culture ,and thus to provide reasonabl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Beijing surrounding area ,hoping to refer other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work significantly.

Keywords: Folk CultureProtectDevelop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北京周边地区年俗变化的基本情况

(一)春节所传承的饮食文化发生变化

年节是祭祝祈年的日子。人们心怀敬畏和希冀之情,为各路神灵准备丰盛的美味佳肴,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每年农历的最后一天叫做大年三十,这一天家教户户都要吃团圆饭,寓意一家团圆和美。团圆饭不能吃光,要剩下一部分,象征家中富裕,年年有余。除夕守岁吃“饺子”,“饺子”又名“交子”,是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是必须要吃的一道美食。正月十五要吃元宵,以纪念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如今,传统年节食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密云为例,过去当地的腊八粥由芸豆、豌豆、小豆、绿豆、小米、高粱米、枣、栗子来熬制,但现在人们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和养生之道来选取食材,数量也不限于8种。在密云大年三十这一天只吃两顿饭的传统依然保持,但对“八碟八碗”的要求不再像以前那样苛刻,菜肴的食材更加更富,而除夕的素馅饺子也多被荤馅取代,只有密云的一些满蒙等少数民族还保持这一习俗。而在大兴,几十年前“年三十午餐为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主食为馒头、米饭,猪肉炖粉条白菜是必备的一道大菜。”现在由于人们大都忙于工作,团圆饭改为晚上吃,菜品也更加丰富,而且人们对一些剩菜剩饭也采取科学地处理态度,不拘泥于“年年有余”的传统观念。

北京周边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过年日趋越简单化,城镇居民准备年货的时间已由过去的大半个月减为一周,过去家里自制的年货,如年糕、茄盒、炸鱼等已逐渐被超市和商场中的成品取代,有些家庭甚至省去“劳作之苦”直接到饭店预定年夜饭,这使得家人共同准备年夜饭、边吃边聊的温暖和美、团圆祥和的年夜氛围黯淡许多,而一些对天价年夜饭的报道亦反映出当前以金钱置换文化的风气。

(二)传统节日所传承的节日仪式发生变化

我国传统春节的节日仪式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祭神仪式上所用的神辞、祭祖仪式上的礼仪等。在旧社会密云地区,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时,要由家中男性率领全家先给“灶王”烧香上供,后将“灶王爷”的画像从龛内或墙上取下来焚化,谓之“送灶王爷上天”,全家人都要磕头,祈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除夕夜时,家家在堂屋烧香上拱,祭神祭祖。在大兴地区,“除夕夜12时(旧时一般以三星为准,有‘三星正南,家家拜年’之说),辞旧迎新时刻到来,家家开始拜佛拜祖,燃放鞭炮,庆祝新的一年开始。全家拜完佛、拜完祖之后,晚辈给长辈拜年,行跪拜礼,长辈给未成年晚辈压岁钱,然后全家围坐吃团圆饺子(素馅)。”而如今,出于环保、防火安全的考虑以及受无神论教育的影响,人们几乎不再给灶王爷上香、上供,除夕夜也只是简单地祭祖,有些地区甚至不再祭祖。就拜年来说,见面时多是互致问候,至多双手合十行拜礼、鞠躬礼,不再跪拜。而且由于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快、人们难有空闲时光和闲适的心情去一一登门拜年,对一些疏远、距离远的亲朋,人们多采用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络拜年等形式联络。

(三)春节所传承的娱乐活动发生变化

春节是合家团圆、娱乐狂欢的日子,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狮子会、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逛庙会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但如今这些传统的年节活动“日渐凋零”。笔者在门头沟三家店调研时了解到,门头沟传统花会的种类、表演的人数和观众人数都在逐年减少。而且随着现代新媒体的兴起,许多传统的年节娱乐活动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脑海中。

年俗既始自远古,历经岁月的洗礼,在“除旧迎新”的时代要求下经受革变。我国年俗在新时代也有了新的表达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走过三十冬夏的的春节联欢晚会。对于现代人来说,除夕之夜全家人围坐电视机前,边享用美食,边看“春晚”已成为过年最好的象征。“春晚”已很好地融入人们过年生活中,成为百姓过年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年俗形式普遍被大众认可。其他娱乐活动如看贺岁电影、参加年节展会、与朋友聚会等受到很多青年人的喜爱,这表明继过去以庄重、严宁的家族祭祀为核心内容的年节活动之后,休闲放松的年节形式成为当下小家庭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新追求。近年来,国内还兴起了过年出游的新时尚,一些小家庭在春节期间利用假期外出旅游,在异国他乡享受春节的休闲与娱乐。总之,如今过年越来越简单化,重娱乐轻传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二、北京周边年俗文化的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年俗文化范文第2篇

没有期盼,没有悬念,没有惊喜,当然也没有埋怨……电视开着,微博也开着,目光在二者间游移,更多些在后者的视屏上流连;说不上精彩,也说不上平庸,有一搭没一搭地从演员的台词中听出网友的“吐槽”,也有一搭没一搭地从熟悉的耳音中瞄一眼镜头的切换,还有一搭没一搭地从主持人抖落的“机灵”过渡到演员怀揣的“神圣”。当时没想过何以“心不在焉”,也没有想过“心何求焉”,后来看到“春晚”的品尝者和烹调者都热议“收视率”,我想到的却是“收视率”可能统计不了“注意力”!

的确是“众口难调”!在这个需要“欢度”的夜晚,小品、相声等语言类节目一直是“春晚”大餐的主菜。蛇年“春晚”,观众也的确记住了小品《想跳就跳》、《大城小事》、《你摊上事了》和相声《败家子》、《这事不赖我》。说实话,这些节目给人的感觉是“有味觉没味道”。为什么“有味觉”?如有些观众所认同的,这些作品贴近生活、接通地气、顺应民意。从老年人的孤独到大保安的“原则”,从农民工的讨薪到败家子的“招摇”,但稍加琢磨,你会发现这些节目主要是让浮光掠影的人物去混搭网友“吐槽”的语言。于是,人们从两个视角来挑剔节目的“味道”:艺术批评家认为,节目因“婉而多讽,谑而不虐”的缺失而走向了扁平尴尬的说教;普通观众则认为,过分追随“吐槽”的“口无遮拦”,有可能堕入低俗粗鄙的泥淖。真的,我们好像不应用“口味真重”的“腹黑体”话语来调剂大众的“众口难调”。

二、“春晚”曾是强势媒体助兴古朴年俗的文化举措,30年来的“与民同乐”使其成为一道“民亦乐其乐”的文化景观。“春晚”作为新年俗使除夕之夜更温馨、更喜兴、更敞亮也更时尚,它曾是大众“一年盼一晚,一晚嚼一年”的念想。

以除夕团聚为核心要素的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只有它才担得起“年俗”这个字眼。研究者们认为,包括“年俗”在内的中国传统节目,是民族情感的凝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维系国家统一与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也就是说,伴随我国传统节日的历史仪典和文化符码,通过辞岁敬祖、拜年访亲,团聚联欢等仪式所传递的,是诚心正意、修身齐家、和亲睦邻、聚族爱国的情怀。而对于“春节”这一年俗,我总以为它与我国古老的“蜡祭”有某种内在关联,是基于“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认知而产生的“感恩报本”之心,所谓“大报本,反始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春晚”作为新年俗,30年来通过“为民添乐”来“与民同乐”,通过“难忘今宵”来助兴“爆竹声中一岁除”,通过“冬天里的一把火”来给力“总把新桃换旧符”,通过“常回家看看”来祝福“天增岁月人增寿”……因此,自打“春晚”洞开央视的“视窗”,在相当一个时期内都成神州大地乃至海外华语社群的一个念想,也成为全球华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一个期盼。在那样一个时期内,电视开着,闲话唠着,瓜子磕着,饺子煮着,看着赵本山忽悠范伟,看着蔡明折腾郭达,看着宋丹丹抱怨黄宏,看着朱时茂“修理”陈佩斯,看着赵丽蓉“智斗”巩汉林……那年复一年的“开心一笑”,使百姓忘却了一年的辛劳,舒解了一年的郁积,积蓄起一年的正能量,培育着一年的“益生菌”!实际上,除了这些“春晚”大餐的“主菜”,歌舞类节目也大大吊起了大众的胃口,仅以舞蹈而言,2004年的《俏花旦》、2005年的《千手观音》、2006年的《俏夕阳》、2007年的《小城雨巷》……就既喜兴又温馨,既时尚也敞亮,通过“一晚嚼一年”的回味满足了大众“一年盼一晚”的期待。

三、大众需要欢度年俗,需要沉浸于一年一度的“中国式狂欢”。虽然先前只有广场社火“放浪形骸”,只有民间戏班“调笑草台”,但一俟 “春晚”洞开“央视”,引得各路传媒“扮靓竞秀”――电影院线“满档贺岁”,网络在线“吐槽狂欢”……

对于“春晚”的无期盼、没悬念、少惊喜、不埋怨,或许并不全然是“春晚”自身的缘故。在我看来,“春晚”烹调者近年来的煞费苦心没有取得预期的效应,在于我们谋求“超越自我”之时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应对语境”。30年前“春晚”问世时,电视传媒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它率先进入了千千万万的家庭,而以“家庭”为单元正是欢度年俗的一个基本特征;二是它具有极强的节目网罗和观演互动功能,满足所有“家庭”喜兴祥和、熬夜守岁的需求。但显然,当“春晚”步入而立之年,电视作为传媒“一家独大”难在,“春晚”既便作为电视节目也呈现“百鸟争鸣”,更不用说电影院线以“满档贺岁”跻身年俗,网络在线以“吐槽狂欢”彰显个性……

传统的年俗欢度,在乡村是将“社火”闹得“红红火火”,在城镇是将“戏班”捧得“热热呼呼”。如今,“社火”随着乡村的“空巢”日甚而式微,“戏班”的“老戏老演”也难免遭遇“弦也调不准了”的尴尬。不过电影院线的“满档贺岁”和网络在线的“吐槽狂欢”却挤兑着“春晚”:前者用“造星”挤兑“做秀”,用“无厘头”挤兑“真性情”;后者用“酷辣”挤兑“机灵”,用“围观”挤兑“和睦”……这其实还只是“春晚”需要应对的“言说语境”。我们需要应对、或者说需要正视的,还有大众的“接受语境”,用研究者的话来说:这是一个传统神圣价值受到严重挑战的时代,也是精神生活高度开放的时代;这是一个精神生活越来越等同于文化消费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们越来越有条件过一种不受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拖累的精神生活时代。我们需要关注这个接受语境的改变。

四、而立之年的“春晚”不能一味地“笑逐颜开”,也得想想何以“安身立命”了!30年来,“春晚”在助兴古朴年俗的同时也提升了年俗文化,“春晚”形成了一道文化景观就意味着要使这一景观更文化。“春晚”要顺应民心也要团聚民气,要尊重民意也要激发民力,要欢悦民情更要开启民智……

对于刚刚过去的蛇年“春晚”,“说三道四”的不多,“吆五喝六”的没有,但没有“挑刺”的也少有“献花”的,没有“抹粉”的也罕有“涂脂”的。这大概就应了那句“有味觉没味道”。但其实,有些街谈巷议还是值得我们去“锣鼓听声”的。一种说法是,“春晚”过去是服务于北方农村的,现在好像面向北方的城乡结合部,所以讲上海方言的总是被讪笑,讲广东方言的总是被捉弄;另一种说法是,“春晚”的主持人比表演者还更富有表演性,表演者让作品无光,主持人令表演者逊色,所以作品往往经不住咀嚼,表演者也往往架不住品评。在我看来,前一种议论关涉到“春晚”的价值取向,后一种议论关涉到“春晚”的美学定位。与后一种议论相关的,是我听不少人说蛇年“春晚”没有中国文联主办的“百花迎春”耐看,要知道这几年“百花迎春”仅仅是交由4个省区联办的。

年俗文化范文第3篇

美国的过年习俗

新年是全美各州一致庆祝的主要节日之一。但在美国,新年远不如感恩节或圣诞节那样热闹。美国人过新年。最热闹的是除夕晚上。在美国的过年习俗中,各地教堂都举行隆重的礼拜活动。人们聚集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祷、祝福、仟悔,并一同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午夜12点整,全国教堂钟声齐鸣。乐队高奏有名的怀旧歌曲《一路平安》。

在费城,有长达10小时之久的化装游行。这种活动的起源要追溯到17世纪中叶定居于特拉华河沿岸的瑞典与英国移民的习俗。当年他们总是身着盛装在乡村举行新年庆祝游行。

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聚集了大约三万名手持香槟的狂欢者。

加利福尼亚州的元旦习俗庆祝别有特色,新年来临之际,大街小巷到处摆着玫瑰花,几十辆鲜花装点的彩车载着身着礼服的妙龄少女徐徐而过。

对于身居美国的华人而言,过年不仅是乡情的寄托,更意味着丰富的文化意境。

美国华人庆祝新年的年俗,可谓兼容并蓄,很难一言盖之,广东移民的年俗最为讲究,与来自台湾、福建、山东、北京等地移民的年俗千差万别,就算是广东移民本身,来自台山、中山等地移民的年俗,也有差别;“越是远离故土,越想传承故国文化习俗”,每逢春节,华裔寺庙的香客络绎不绝,中餐馆总是人满为患,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更以此传承中华文化。

中国的过年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过年要做的准备:

1、扫尘

2、贴春联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4、年画

5、守岁

年俗文化范文第4篇

如今,在城市里过年,清一色是现代都市模式:年味淡、节时短、风俗弱,而陕北的年俗就像热恋的男女,风情万种,奇美无比。

神秘

陕北年俗处处充满神秘色彩。时间进入腊月中旬,磨白面、压糕面、做豆腐、做黄酒、蒸馍馍、炸糕角、炸油面炸炸、做肉丸子、做酥鸡、做烧肉、做冻肉、做豌豆杂面,不管做下什么食物,那些老爷爷、老婆婆们总是口中念念有词,先敬献给各类神灵。有的还在天黑时上到玉皇庙、龙王庙、山神庙、娘娘庙敬献。

过年前,乡村里的孩子、大人都要理发,谓之“不管有钱没钱,不能连毛过年”。同时,还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吊个鞭炮,挂在孩子们后背上,既是祝福,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也是辟邪的吉祥物。

临近年关,走到陕北的每一个村庄里,无论是“茂格腾腾”的后生,还是“俊格旦旦”的女子,无论是挪着小脚的老婆婆,还是头裹羊肚子手巾的老汉,他们都会在逢集日疯狂地采购,除生活用品之外,家家户户少不了采购香、纸(黄纸、麻纸)、鞭炮、日历,不论穷富,家家都少不了这四样物品。

一过腊月二十,赶集、排练秧歌、推碾压磨、做年饭、打扫卫生、清洗衣被、贴年画、剪窗花、写对联、穿新衣成了每个村庄共有的主旋律,男女老少都开始忙碌起来。

最忙的是大年三十,陕北人称这一天为“月尽”。早上一起床,大人们忙着炸油糕、油馍馍、油炸炸、油麻花。年轻一点的婆姨、女子要擀豌豆杂面,擀得要像纸一样薄。这天中午,一般吃油糕、油馍和杂面烩菜。吃之前,照样要先献天、献地。

吃完烩菜,大人领上孩子象征性地带着各种吃食、奠酒(一瓶冷水里放着小米)、铁纸钉打好的麻纸(上有铜钱印)、香、黄表纸,上山给已经亡故的祖先和亲人烧纸上香,然后到山上的庙里上香。家家户户世代如此,这场面实在是陕北过年的特大奇观:早上10点到中午12点之间,满山满洼,凡是有坟头、有庙宇的地方就有烧纸、上香、放鞭炮的人们。

回家后,贴对联、贴窗花,清扫院落以及土神窑、地神窑,还要把水缸添满。到了黄昏,到冰滩里掏一筐冰放在每孔窑洞口的两边。陕北十年九旱,此举意在期盼来年多降雨水,更有驱邪之意。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窗外吊挂的灯笼把整个山乡照得一片通明,山头上、庙门前的火塔燃烧得正亮,满山村的鞭炮声噼噼啪啪地响个不停。

家家户户吃过杂面后,大人一晚上要烧三炉香,烧第一炉香时,领着娃娃们叩头、打醋坛。随后,长辈把刀斧擀杖立在门后镇邪。

对老人们而言,除夕夜最重要的一个风俗就是上山观天象。在人们都入睡后,老人们悄悄地走到山梁上仰望星空,观测天象,看来年的收成好坏以及乡村的吉凶。

初一清早,晚辈给长辈拜年,问候语清一色是“某某长辈,强健着”。这一天,村里一般都要拿出锣鼓敲打一番,以祈求吉利。“忙月尽,闲初一”,初一这天是陕北人一年中最清闲的一天。初二走亲,初三、初四,乡下的秧歌就闹腾起来了。闹腾前,自然少不了先到庙里闹一番,然后逐家逐户“排门子”,唱吉庆秧歌,有求平安之意。晚上多是搬水船、转九曲。其中,搬水船中坐头船的、转九曲中偷灯的都是谋求早日生孩子的。初六、初七过小年,吃食与除夕、初一类似。

正月十五、十六、二十三这三天有个奇特的风俗:挂灯笼、燃烟火。晚上要跳烟火,每家每户都自觉地在跳烟火的同时拿出各家的被褥、枕头、衣服等在火上扬一扬,嘴里要说“燎百病,燎干净,燎得满年四季没有病”。此时,大人会仔细查勘窑洞墙壁上的小虫子,通过对小虫子的观察,预测来年收入的好坏以及村庄的吉凶。

红色

红灯笼、红窗花、红对联、红鞭炮……陕北的春节是用红色染成的,陕北年俗的主旋律是用红色音符谱成的。

除了窗户、门框两边外,驴圈、羊圈、猪圈、大门、墙头、庙门、碾子、石磨、窑洞墙壁上的土神窑、天神窑以及不住人的窑洞窗户上、院畔的树上、家中衣柜上、灶马怀前、炕壁上方、米囤上、面囤上、井台上、各种车辆上、大鼓上,都贴满了有吉庆内容的红对联。

红色体现在生活的每一处,红灯笼、红被子、红鞋垫、红裤带、红内衣……吸烟喝酒用的是带红字的红盒;闹红火(社火)用的是红旗、红战鼓、红绸子、红扇子、红伞、红腰带、红袄子,姑娘抹的是红口红,后生抹的是红脸蛋,唢呐手用的是红手套,长号上、鼓槌上系的是红布条;人们吃的是红烧肉,喝的是红西凤,唱的是《红太阳》,扭的是红五角图案;给闹红火的人们赏的是红苹果、大红枣、红皮鸡蛋;给娃娃的压岁钱是用红纸包的……这是红色的世界。

这年俗为何成了红的山河、红的世界呢?一方面,是驱邪、镇邪之意,因为在陕北历史上有太多的苦难、太多的苦焦,这些需要用大红色来抵挡、来驱除;另一方面,红色本身是传统文化中的喜色、暖色、吉庆色,这是陕北人对美好生活的大期盼和大渴望;同时,大红色是大热闹、大娱乐、大快活的先兆、底色和衬托,哪里红色最艳丽,哪里的年气就最浓重,哪里的社火最热闹,哪里的人们就最快乐!大红之心培育大红之色,大红之色呈现大红之情,大红之情寄托大红之日。

燃烧

陕北的年俗仅用红火、热闹来浓缩实在是不够的,而用燃烧来提炼,则恰如其分。陕北的年,是真正快乐的年、真正激情燃烧的年。这种快乐、这种激情在闹秧歌和搬水船这两种娱乐项目中体现得最淋漓尽致。

闹秧歌是陕北年俗中别具一格的风情。过了初一,秧歌队在伞头的带领下给每家每户拜年。主人早早把自家的院落打扫干净,敞开门,提前备好瓜子、花生、红枣、黄米酒、烧酒、香烟、洋芋丝做的凉菜、炒肉菜,迎接秧歌队的到来。

走进院落,秧歌队便跳起活泼欢快的秧歌,伞头往往会随机应变,见景编词,花伞一点,锣鼓住音,张口就唱:

进了门,抬头看,

这院地方修得端,

背靠金山面向南,

祖祖辈辈当富汉。

男的在外挣金砖,

女的在家把金马拴,

孩子工作在大使馆,

坐着小车把家转,

领着外商来参观,

全庄男女齐夸赞,

满院秧歌跳得欢,

一年四季保平安。

在陕北秧歌中有一种阵型――枣核子乱开花,摆这种阵型时,所有的男女分成一对一对,然后对踢二人场子。

还值得一提的是“转九曲”(陕北人称之为“转灯”),这种社火形式具有神秘的宗教特色,专在庙会、秧歌的夜场举行,是陕北春节特有的活动。布阵时,要将桑条或高梁秆等身裁367根,每秆一盏灯。九曲开始后,锣鼓敲起来,唢呐吹起来,秧歌队扭起来。伞头唱着秧歌请诸神观灯,请亡故魂灵观灯,请观众观灯。唱毕,又是一阵鼓乐声,开始在由青松翠柏搭成的彩门口祭风,所有队员跪拜。礼毕,队员在伞头的引导下绕九曲外墙走一圈,一边唱,一边撒施祭食、水酒,以告慰各方孤魂野鬼,然后复请诸神、观众进入灯场。这些愿望都是通过伞头唱的秧歌词表达出来的,有时两队的伞头还要进行对唱。

当地人说,转过九曲会平平安安、消灾避难。这话当然是一种希望和寄托,可这热闹、这红火是不容错过的。

在陕北社火里,搬水船是引爆人们激情的又一绝佳娱乐方式。搬水船一般需五个人,坐船的为婆姨或女子,有老稍公、小稍公,船两边有两个扇扇子的女子。搬水船好就好在说、唱、跳结合。开始出场时,老稍公来个鹞子翻身,翻进场地:头戴破草帽,挂着白胡子,反穿羊皮袄,说、唱结合地表演起来。

年俗文化范文第5篇

年 俗

中华文化的传统节日形式多种多样,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历代诗人着力描写的重要内容。传统意义上的新年一般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人们都要举行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敬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相传新年起源于古时年头岁末的祭神祭祖活动。据《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就有新春扫尘,除陈布新,祭拜天地等过年风俗。新年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更新,草木复苏。祭神、祭祖、拜年是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确证,这些仪式也是我们中国文化开端的象征。由于在人类任何一种文化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无疑是信仰,而年节的本质意义在于开端,因此新年本身既是岁月又超越了岁月,所以从除夕开始,也是一种感恩的开始,是一种庆祝的开始,感念天地化育,感念风调雨顺,祈福和祝福,表示人们对天地充满感恩和敬畏,这源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源头:“天人合一。”而要达到“天人合一”,人们只有扫净心灵的灰尘,才能和神明沟通,和天地同在,才能“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所以传统中国人在新年到来时都要祭拜天地,敬奉神明,新年各种民俗仪式中都有祭神的内容,人们的庆祝活动也使年俗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又是一年春节时

江苏省如东县长沙初中

港口之星文学社 丁 薇

往常过年都是老一套,贴春联,吃年夜饭,看春晚,我早已腻了。而今年,我却意外地有了盼头,因为我要到湖南外婆家过年了。听妈妈说,外婆家过年可有意思了。

腊月二十三,我和爸爸、妈妈踏上了前往外婆家的火车。当到达外婆家的时候,已是腊月二十五了。好不容易从人流中挤出来,我大大地舒了口气。一下公交,我便跳跃着向外婆家跑去。奔到外婆家门口,我按捺不住兴奋喊了一声:“外婆!”外婆跑出屋,看到我和爸爸妈妈,不禁怔住了。边拿我们的行李,边欣喜地说:“怎么来了?也不事先说一声,我好去接你们。”外婆依旧喋喋不休,我打断了她的话:“外婆,刚刚您在做什么?”外婆摸了摸我的头说:“准备过年喝的糯米酒,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好啊!”我欢呼雀跃地跟着外婆走了,早已把爸妈扔在了脑后。

外婆在一个罐里掏了半天,我忍不住问:“外婆,您在掏什么?”“掏糯米,用来做酒。”掏了足足10斤,她把糯米放上水,然后反复清洗,浸泡。外婆告诉我,糯米要浸泡到手可捏碎为止。我拿了一粒饱满的糯米,一捏就碎了。接下来,外婆将糯米捞出来,沥干。蒸锅里注入水,烧开后放入糯米,大火蒸30分钟左右。糯米蒸熟后取出,晾温。同时将酒药丸碾成粉末,用温水化开,当糯米晾至不烫手时,均匀地将酒药丸水淋在糯米上,拌匀。然后,外婆又找来一个缸,将糯米倒入了缸中。中间掏了个“酒窝”,撒入剩下的酒药丸水后,便用棉被包好缸。外婆告诉我,一个星期,自酿的糯米酒就可以开缸喝了。那个香啊,能馋得我直流口水。

接着,外婆又带着我还有弟弟、妹妹往东边院子里跑去。一看,外公、舅舅他们正忙着呢!“外公、舅舅你们干吗呢?”“扎兔灯给你们呢!”“我也要扎!”“我也要扎!”几个孩子迫不及待地帮着忙活起来。“不要着急,先分下工……”“呵呵,外公还懂‘战术’呢!”“我来剪纸,我剪得可好了。”我自告奋勇道。外公负责原材料采集,舅舅负责扎,外婆则赶紧烹调糊浆去了,弟弟妹妹们围着我,你一言我一语,真像天上的小鸟一样,欢快地叫个不停。不一会儿,外公将几根新绿的细毛竹,削得平平整整。随后,舅舅像变戏法似的,将几根毛竹篾用细铁丝扎成了三个长方形,兔头那边扎成一个椭圆形,尾后面插上一根细短的竹竿。现在轮到我们了,“用糨糊糊纸,快!”弟弟妹妹和我手忙脚乱,没想到看着容易做着难,最后艰难地做出了一个不像样的兔灯。唉,真是“技不如人”啊!

年俗文化范文第6篇

1、对联是不可以贴在门内的,根据我们的习惯,春联一般是贴在门外面的,是展示给别人看的。

2、对联也叫春联、对子,贴对联是我国庆祝农历春节中最要的风俗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3、贴对联是有讲究的,对联是分上下联的,我们的右手边贴的是上联,右手边贴的是下联。

4、对联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贴对联是中国传统年俗,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来源:文章屋网 )

年俗文化范文第7篇

镇西・巴尔库尔・甘露川

农历腊月初八清早,我乘坐由乌鲁木齐发出的列车经过一夜行驶后抵达哈密市,又在哈密客运站坐上了开往巴里坤的班车。人们都说:“腊八腊八,冻掉下巴。”腊月时节,雪落天山,对于巴里坤而言,因位于高寒地区,年平均气温只有1℃,在史书上便有此地“寒不可耐”的记载。尤其是在常人素称的“西域三绝”之中,与“安西的风”、“吐鲁番的热”而并称的,便是“巴里坤的冷”。

从哈密北行,翻越白雪覆盖、雪松林立的天山之后,便踏上了丝绸之路新北道――从伊吾(今哈密)沿天山南麓西行到七角井,北穿天山到木垒;或自伊吾翻越松树塘达坂到蒲类海(今巴里坤草原),沿天山北麓西行到木垒、吉木萨尔、乌鲁木齐、伊犁,然后出境。这条路线,西汉时期已经存在,隋唐以后其地位更加重要。

由这条古道所贯通的一片山间盆地,便是东天山主脉、支脉环抱之中的巴里坤。它呈条状由东南向西伸展,低山、丘陵纵横起伏,草茂水丰,因此在六千多年前,诸多古代民族便相继游牧栖息于此。

在秦末至西汉初,经由游牧业向农耕业发展之后,巴里坤境内的蒲类国已有“户三百二十五,口二千三十二,胜兵七百九十九人”,位列《汉书・西域传》所记载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中,成为古丝绸之路北新道进入新疆的第一重镇。

历史上,巴里坤曾有过蒲类(西汉)、甘露川(唐代)、巴尔库尔(元代)、巴里坤(清初)、镇西(清代)、宜禾(清代)等不同称谓,一直是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交通中心。

巴里坤大河乡干渠村、东头渠村一带,曾是唐代大规模集中屯田之地,甘泉纵横,水草丰美,土地肥沃,是屯田放牧的好地方,由此被称为“甘露川”。而“巴尔库尔”一名,则有说法称其为蒙古语“形似虎脚”,也有说法称其为哈萨克语“有湖”之意。及至“镇西”之名,则自清代中后期作为府、直隶厅、县的名称延用过一百多年。

岁月交替,地名更迭,巴里坤从古牧地、军事重镇发展到后来的文化重镇,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语言文化、饮食文化、庙宇文化、遗址文化、城池文化,2006年被命名为“新疆历史文化名城”。

经过了将近三个小时的行驶,班车于正午时分抵达了巴里坤县城。我记得天气预报说巴里坤当天最低温度是在-30℃,但当我跳下车时,竟然在刺目的阳光中不得不眯起双眼,路途的劳顿、周身的寒意也在瞬间消散。

是什么让我感到了温暖和轻松?我依然眯缝着双眼,而晴朗湛蓝的天空、清凉洁净的空气和来自于乡土乡情的气息,使我禁不住笑了起来――我摸了摸脸,下巴还在。

在地藏寺喝到的腊八粥

巴里坤是新疆汉文化保存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地域之一,因此“纯正年俗”也正是当地人的骄傲之处。巴里坤县的传统乡俗中,四季有节,以农历计算,主要节日有春节、初五、初七、元宵节、正月二十、二月二、清明、端阳(又称端午)、六月六、七月七、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九月九、十月初一、冬至、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在当年的镇西,一年十二个月里,月月有庙会,“今日此庙香烟缭绕,明天彼观歌吹悠然,晨钟暮鼓,全城共闻”。

如今,在新疆各地于农历春节前后沿用的各项年俗之中,也只有在巴里坤才能真正感受到过腊八节的纯正年俗。

当我急急忙忙赶到县城的地藏寺时,“礼佛祭祖,尽孝感恩,放赦腊八粥庙会活动”已经开始了。穿着厚实棉服的人们,兴致勃勃地围在地藏寺门前,观看着威风锣鼓、武僧棍术的表演。阳光明丽,操练之中,如果不是有哈气不时从围观和表演的人口中呼出,恐怕有不少人会忘记这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呢!

由寺庙放赦腊八粥,这是在巴里坤沿袭千年的传统年俗。据记载,“腊”在古代本是一种祭礼。在商代,每年人们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后来称为“腊祭”。因此,人们就将农历十二月称为“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八,称为“腊八”。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每到腊八节这一天,人们总要吃上一顿香甜味美的“腊八粥”。后来,腊月初八这一天广为施舍乡民的善举,逐渐演变成熬煮腊八粥的习俗。

“喝粥了!”随着这一声吆喝,人们相继涌入地藏寺,在放赦腊八粥的桌前排起了长队。随着偌大的锅盖被掀起,一股热气夹带着香气顿时在地藏寺里四溢开来。无论是大人、孩子、老人还是妇女,人人手里都端着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一边聊着天,一边你一勺我一口地享用。

巴里坤的腊八粥不同于其他地方。也许是为了体现东天山一隅的大气与包容,也为了保护文化宝地的本土特色,这一天的腊八粥由地藏寺用两口大锅熬出了两种口味:一锅是用核桃、松子、莲子、枣子、芡实、桂圆、豆、麦等煮成,类似于平时人们常吃的“八宝粥”;另一锅却是只有在巴里坤才能喝到的腊八粥――用扁豆熬成。

改“八宝”为“一宝”,改香甜为微咸,这是腊八粥在巴里坤的演变。用扁豆熬粥,据说是因为巴里坤当地除了豆类和青稞再不出产其他的五谷杂粮,当地人便想法变通。扁豆虽小,但十分坚硬耐熬,头天晚上开始下锅熬煮,经过一夜慢火细煨,终于熬出了紫红色的糊糊,再调上清油和葱花,便成为一道别致的地方美食。

待品过甜粥,再品咸粥,发现成粥里不仅有谷豆的清雅,还有清油的香浓和葱花的素淡,伴着唇问的微寒,进人心脾之间,竟是一重又一重的暖意。

站在喝腊八粥的人群中,我一边品着粥,一边想着小时候长辈们在喝粥时总少不了的教诲。恰在此时,耳边传来一位老者的声音:“过腊八节,喝了粥,就不冷了,要记住这粥的味道,走正道,做正事!”再看,一个清秀可爱的小男孩正端着粥碗,仰起冻得红扑扑的小脸听着老者的训导。这孩子,喝着扁豆粥长大,想来以后不管走到哪儿,都不会忘了这粥的味道吧!

过去腊八节时,巴里坤当地人讲究还要给竖在粪肥堆上的冰碑恭敬地浇腊八粥,俗称“甩扁豆汤”,如今自然是无人再“甩扁豆汤”了,而冰碑也已经演变成各种形式的冰雕。在地藏寺喝过腊八粥的人们,纷纷前往蒲类大观园看雪雕冰展,玩溜冰滑雪的游戏。这看似偏僻的小城,便在腊八节这天,热热闹闹地开始走进新春大年了。

你来了吗?

腊八节喝粥的人群散去,地藏寺里便渐渐恢复了往日的静雅。在一位老者的引领下,我们由北向南逐级而上,走进地藏寺深院之中。

在镇西,自清康熙年间开始建造第一座庙宇,到清同治年间的近两百年间,共建造各类庙宇多达100座,因此也有了“镇西庙宇冠全疆”的美誉。在镇西庙宇中,不仅有佛教寺院观音阁、地藏寺,还有道教宫观老君庙、关帝庙以及儒教庙宇孔庙、岳飞庙等。之所以有那么多庙宇,是因为镇西当年有来自于各地不同籍别的人口和不同归属的行业,而各不相同的文化习惯与风俗,融会在镇西宝地之上,便有着以兴建庙宇、讲究年俗而繁衍传承之势。

世事交错,往昔不复,在保存至今的地藏寺、仙姑庙中,古柳、楼阁、壁画、神像,依然在印证着丝绸古道上当年的繁华喧嚣。灵息拂过之时,终有回音,只是需要你自己静心聆听罢了。

在地藏寺大殿中,东西两侧是十殿阎王殿,敬台下是泥塑着幽冥地府的十八重地狱,上刀山、下油锅、过奈何桥……逐一看来,让人不免有些寒意逼人。这些抑恶扬善的劝谕,恐怕在今人们于纷纭世事的演绎中,添加了许多世俗的道理,也许有人由此得到了不少释怀和解脱,但只默立静思,归于自己的内心,一定有着无从回避的去向。

年俗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东北方言;影视文化;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202-01

一、文化和方言的含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地域分支,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方言是地域文化形成的载体,地域文化使方言更具有语言魅力。

二、“土”的掉渣的美

东北方言是隶属我国七大方言区之一的东北方言,主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由于“东北板块”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大风大雨、大山大水、大江大河,造就了东北人粗犷豪放、热情爽朗又不失幽默风趣的“东北大汉”和“东北辣妹子”的性格特点。东北这块独特的地域所形成的文化的载体则是富有生命力、鲜活可爱的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相比,东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尤其是语音和词汇方面,东北方言语音高亢、铿锵有力、抑扬顿挫―“钢钢地”!词汇幽默、生动、诙谐,还带有一点夸张。作为一个东北人,我认为,与普通话相比,东北方言更生动、更活泼,而且极具亲和力,让人听了倍感亲切―“老妹、大兄弟、冻坏了吧,快来炕上暖暖……”。有人说,东北方言土、粗鲁、没文化,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正是这种“土”的掉渣的美把东北人热情豪放的性格表性的淋漓尽致。作为一个东北人,“我骄(jiao 阳平)傲!”(一小品语)

三、东北方言与影视文化

“俺们这噶都是东北人,俺们这噶都是活雷锋……翠花,上酸菜!”(雪村歌曲《俺们这噶都是东北人》)

“那就拿着吧,要多(duo阳平)少是多呀……要啥自行车”(小品《卖拐》)

“你让大伙瞅瞅你那张老脸,长的和鞋拔子似的我能上赶子追你呀”(小品《昨天、今天和明天》)

“谁告诉你打电话地,你胆怎么这么匪(阳平)呢(ni阴平)?我怀疑你这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行为,其产生的后果老严重了,你知道不!整不好就得(dei上声)弄个海湾战争、开个六方会谈、爆发个金融危机啥地。你瞧你干那(nei去声)点事儿,我都不惜说你,你说你没事老实儿看点二人转多好啊,瞎得瑟!诶呀呀……”(小沈阳歌曲《小沈阳教训人》)

近年来,用东北方言表演的小品、影视剧、部分歌曲,还有极富东北特色的二人转,红遍大江南北,有很多的词语甚至成为社会的流星语,如“不差钱”“忽悠”“你说这是为什么呢(ni阴平)”。小沈阳、赵本山、范伟……这些家喻户晓的明星,可以说,是东北方言成就了他们,同样,他们也成就了东北方言。

以东北方言形式所表现的影视文化虽然看起来很直白,很“土”,但却能够直通人心,不矫揉造作,不留余地。正如东北人常说的那句话:“可着劲造,多着呢”。正是这种充满了地方情趣和富有张力的影视作品让人永远感到一种丝毫没设防的亲切和真诚。

四、东北方言与民俗文化

民俗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种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现象,是一定地区的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中相沿而成的表现在生产活动、交行方式、家庭称谓、社会组织、婚丧嫁娶、节日庆祝、文艺活动和服饰用具等方面的习惯。

在诸多的民俗中,婚俗和年俗是民俗中两个代表性的方面。在我的那些亲戚里,我算是很小的了,所以参加了很多次哥哥姐姐们的婚礼。东北农村结婚可谓是热闹非凡,而且有很多讲究和避讳。在布置婚床时在床上撒上枣、栗子,这是利用“枣”谐“早”“栗子”谐“立子”,而取“早立子”的吉祥意向新婚夫妇祝福,如果再加上花生,那就是“早生贵子”之意,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五、东北方言与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