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主题班会案例

主题班会案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主题班会案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题班会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主题班会 感恩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90

1 班会背景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对很多事情冷漠,缺乏感恩意识。现在社会需要感恩意识。针对现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具备感恩意识,回报社会,回报所有人。

2 班会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努力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父母、老师、朋友、社会对于他们的关怀、照顾,唤起学生的感恩意识,引导学生通过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懂得爱的无私、伟大,激发学生情感,理解感恩,学会感恩。

3 班会过程

3.1 导入

班主任:在生活中,我们总会碰到艰难险阻和曲折坎坷,总会有人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面对帮助,我们不应视而不见或认为理所应当,应怀有感恩之心。而这正是现在很多学生欠缺的,所以召开这次《天地之间 感恩常在》主题班会,希望大家理解感恩,学会感恩。

3.2 什么是感恩

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应常怀感恩之心。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感恩?

讨论:什么是感恩?(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从小时候起,我们就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等到上学,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工作以后,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纪大了之后,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都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所以,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报恩,则是在这种正确认识之下产生的一种责任感。感恩是真诚,它应该来自心灵的深处。感恩是爱,它是幸福的另一种表达。感恩是细心呵护,它应该来自平凡的生活。

考一考:感恩节是什么时候? 母亲节是什么是时候? 父亲节呢?

请大家记住这些日子,在适当的时候要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

3.3 学会感恩

4位学生纵队排好,戴上眼罩。请组里的同学牵起手,千万不要放松,由一位同学牵着第一位学生的手,绕过教室的障碍物。后面的同学要紧紧抓住前面同学的手。不能说话,只用手告诉后面的同学向左向右向上向下。

同样条件,没有学生牵引情况下,绕过障碍物。

当别人带领你绕过一个个障碍物时,你的感受?没人带领时你的感受?玩了这个游戏,你最想说些什么?对刚才一起游戏的同学,你最想说些什么?

小结:人与人之间需要信赖,人与人之间更需要帮助,而作为受到帮助的人,要学会感恩,感激所有关怀你、帮助你的人。

3.4 常怀感恩

3.4.1 父母

提到感恩,我们一定会想到许许多多人和事,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们的父母。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Flash。

小时候,自己感受最深的是父亲的严厉与母亲的口罗 嗦。直到离开父母,才发现正是这些严厉与喋喋不休让我们没有迷失在人海之中,……看图片体会父母辛劳。

拿出纸笔,算一下你一年学费、书本费、生活费、交通费、零花钱等支出。今后大家的工资就算2000块,你算一下你多少年才能还清父母这几年为你花的钱?(学生回答)

小结:这还不算你大学前和结婚等的费用。父母为我们不辞辛劳,无私奉献,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父母之爱是如此无私、伟大、不计回报。

观看视频。

看完视频,相信一定勾起同学们的很多记忆。

提问:父母为你做过什么?我们该如何去感恩父母?(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我们的父母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努力拼搏,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创造条件,关心大家的一切。其实我们感恩的方式有很多,不要总想以后我怎样报答父母,应先从小事做起,哪怕是帮妈妈洗头,帮父母洗脚,都会让父母很开心。

3.4.2 老师

有人说他们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古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们,也是我们的父母。上学时,感受最多的是老师的苛责与教导。直到现在,才发现正是这些苛责与教导,才使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或许我们曾经不理解老师的严厉,就像我们还记得老师的批评。以前最害怕的老师,可能是我们最想念的人,我想各位同学也一样,请几位同学们和我们分享老师和他的记忆?(学生发言)

小结:我们的老师,把一生的时光都献给了我们,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让我们衷心说一句:“老师,谢谢你们,辛苦了!”

3.4.3 朋友

从小到大,从陌生到相识,从争吵到友好,从幼稚到成熟。他们的陪伴让我们的世界充满了色彩,让我们的世界不再孤单,他们就像空气,包围着我们。还记得那首熟悉的歌,朋友一生一起走,一句话,一辈子。(学生同唱)

唱了这首歌,大家会不会想起自己儿时的玩伴,还有现在的朋友们呢?请同学们说说你们之间的友谊趣事?(同学发言)

小结:友谊犹如燃烧的烈火,使漂泊而孤独的心竟瞬间温暖起来。珍惜我们的朋友,尤其是我们身边的朋友,我们班永远都是好兄弟好姐妹。

3.5 《感恩的心》,学生唱歌学手语

小结:感恩父母的关心、爱护!感恩老师的谆谆教诲!感恩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感谢他们的帮助!感恩是发自内心的无言的永恒回报。

只有一首歌能代表我们的心,请唱着《感恩的心》,一起用手势来表达我们对所有人的感恩之心吧。

3.6 感恩在行动

我们都有感恩之心,不仅要回报父母、老师、朋友,更要回报我们的社会。我们已经在行动――图片展示养老院之行。

在养老院,我们看到很多老人,那里条件很一般,服务人员也不多,老人不可能受到很贴心的照顾。我们帮他们打扫卫生,梳头,和他们聊天,老人们都很开心。尊敬照顾老人是社会全体人员的责任,我们受到了社会给予的很多条件和机会,就应该怀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论大小。今后,我们还会继续这样的活动。

主题班会案例范文第2篇

一、遵循成长规律,整体规划高中主题班会框架,科学设计主题序列

主题班会作为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其设计规划也应遵循这一规律,合理构建整个教育阶段的框架。高一第一学期,主题班会注重宣传校纪校规,加强思想教育,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系列主题班会。高一第二学期,主题班会重培养责任感,强目标确立,开展《追寻生命的意义》系列主题班会。高二,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贯穿高二整个学年,主题班会注重学习动机的激发,加强学法指导,开展《好好学习》系列主题班会。高三,高考的压力让学生的身心备受煎熬,主题班会注重心理疏导,加强自我教育,开展《高考――人生的成人礼》系列主题班会。一学期或一学年围绕一个大的主题开展主题班会,大的主题下还有分支主题的设立,每个分支主题的内容紧紧围绕大主题,而分支主题之间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样形成系列的主题班会就成为创建班级文化的潜在课程,经过三年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学生高尚的道德、健康的情感、坚韧的意志便慢慢培养起来了。

二、贴近学生实际,精心选取素材,拓宽学生视野

中学生活,尤其是寄宿制中学生活,其内容非常丰富,因此,主题班会的主题确定后,社会形势、学校活动、生活问题、时事热点等都可以成为很好的班会主题素材。选取的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所关心或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是教师发现学生中急于解决的问题。2011年11月3日笔者在执教的班级开展了《我与校服有个约会》的主题班会,这是《好好学习》系列主题班会的一个分支主题班会。学生讨厌穿校服的问题由来已久,穿校服在学生眼里已经成为管束的代名词。学生对于校服陈旧的款式和的服装色彩怨声载道,而忽略了校服是学生的身份象征,它体现了学校的纪律性,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它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在班会举行之前,笔者以《心目中的校服》为主题,让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以书面形式上交,以此掌握学生对于校服真实想法的第一手资料。班会以造句游戏导出学生不喜欢穿校服这一话题,展示相关学生讨厌校服乱扔校服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随即又以图片形式展示现今我校的校服也有其青春靓丽的一面,以此让学生从外观层面重新审视校服。然后以三名学生所写的《心目中的校服》中的文字片段中反映出对于校服的服饰和色彩很排斥的心理,结合蜚声世界的伊顿公学的古老校服传统,逐一探讨校服背后所蕴藏的深层含义。

通过班会,学生不在讨厌穿校服了,而把穿校服看作是一件光荣的事,穿出了自豪,穿出了骄傲。成为了一种自觉行为。

三、丰富主题班会展现形式,增强主题班会的活力

主题班会是一种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类德育课程,其形式要不拘一格,活泼多样,要用恰当的形式表达最完善的内容,承载最丰硕的教育成果。

(1)表演讨论式主题班会。由于整个主题班会过程由始至终都有学生的参与,教师只在其中起到指导、点拨的作用,学生在之前已投入了时间、精心排演情景剧,在班中已预先形成一股讨论的热潮,所以在课堂上学生都能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2)辩论式主题班会。分正方和反方对问题进行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确是非,统一思想。

(3)交流式主题班会。笔者曾组织06届学生在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之后开展《五月里,我们要飞翔》交流式主题班会,班会主要回顾和分享同学们紧张准备小高考的那段日子里的心路历程,启发学生对于老师辛勤培育的感激之情,进行感恩教育。

(4)案例式主题班会。案例式主题班会是依据教育要求,先让学生阅读或观看相关案例,然后在班会上交流发言。交流的方式可全班式的,也可以小组式的。

(5)心理辅导融入型主题班会。它以人本主义为认知基础,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的核心,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人本主义者主张从健全发展的人身上去观察人的基本属性,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人是什么样的”这一根本属性。

主题班会案例范文第3篇

Situation Analysis of Students' Moral Thinking Training in Class Meetings

TANG Yu

(Chongqing Shapingba Teacher School, Chongqing 400030)

Abstract Class meeting should focus on students' moral thinking. Develop students' moral thinking is effective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 meetings, both consistent goal. Students develop ethical thinking the current class meeting there thinking single goal of free, body missing and other issues. It should enhance teachers 'moral qualities from a focus on reasonable blend, integrated use of various modes of inquiry and moral aspects of learning to develop students' moral thinking, and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 meetings.

Key words class meeting; moral thinking training; relation; problem

新的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注重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主题班会中,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思维,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思维主要包括道德思维、情感思维、认知思维、操作思维等诸多方面,作为以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为根本目标的主题班会课,首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道德思维。在主题班会课中,教师应该通过对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使学生在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学会自主、学会判断、学会选择,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1 道德思维与主题班会的关系剖析

道德思维是主体依据道德感知进行的理性思考和推理,是对道德对象的本质、特征、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在此过程中,道德主体对道德实践活动对象进行感知、判断和推理,形成某种道德观念和道德理念,并对自我的处境,道德观念和理念进行内在的反馈与调度,从而使道德实践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主题班会与道德思维有何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首先,道德思维与主题班会具有目标的一致性。鲁洁教授指出“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在于引导生活的建构。”道德思维能力是道德实践者在道德目标引领下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这种过程,是一种德性的思维能力,是一种融合了理性与情感的情理交融的思维活动。迟希新老师在《有效主题班会八讲――设计理念与实施策略》中指出: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的主导下,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为解决班级或学生成长中存在的教育问题,围绕某个主题而实施的班级活动。这一表述的字面意思是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其实质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建构一种道德的生活。因此,二者具有目标的一致性。

其次,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是提升主题班会实效的有效策略。古希腊哲学家普洛泰戈拉曾经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肯定并强调了人的价值。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主题班会中已经逐步得到体现。在主题班会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已经不是那种精品式、表演式的活动,而是能够引发思考的如讨论、辩论等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生踊跃发言,认真思考,大胆展示,往往形成课堂教学的,使全班学生达到“忘我”的境界。究其原因,在于这样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凝聚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参与欲望――这才是学生主体性的真正体现。因此,在主题班会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是实现学生主体,达成教育目标的最有效策略。

2 当前主题班会中学生道德思维培养的问题探析

2.1 思维单一――道德思维培养的片面化现象

这堂“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课源于班上发生的一件真实的事情:一男生觉得学校管理严格,不想再住校。父亲苦口婆心,想让他继续住校,他却无动于衷。父亲问其不愿住校的原因,他始终不答。父亲一生气就扇了儿子两耳光,儿子感觉受了委屈,随口说出一句“我要报警”。这可把父亲激怒了,又是几个耳光扇来。针对这一事件,班主任召集全班同学上了一堂主题班会课,全班同学对该同学顶撞父母的事情进行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该同学的行为是完全不对的,表明他对父母没有一点点感恩之心。在课堂上,该事件的男主角自己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自我批评,表示以后再也不这样对父母,一定要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这是一个涉及学生、家长、学校的复杂教育案例。学生不愿住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不愿意说出来?是怕老师还是怕家长?如果怕老师,那是否表明学校管理和老师有问题?如果怕家长,是否是因为平时家长的教育方式就简单粗暴?(这一点从家长打学生耳光中就可以看出来)学生的“我要报警”的言辞,也许只是学生挨打后的一句气话,不见得是真的要报警……这么一个复杂的多维的问题,老师没有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就草率地将其简单归因到学生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孝顺上,并试图通过一堂课,以观看视频、听故事的形式来感动学生,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声讨来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此情此景,学生也许感动,但这种感动必将是短暂的,因为没有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相同类型的问题将会继续发生,父子俩还将会就类似的问题发生冲突。该学生也许是“被感动”,因为老师和同学们都说他不对,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他不得不“感动”,但其内心却抱有不同的看法。所有人,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只有一种认知――该生不对,没有一个人对学校、老师、家长提出质疑,没有一个人去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师道德思维的单一导致了学生道德思维的片面化,思想的整齐划一导致了行为的盲目跟随,其实质仍然是教师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对学生的管理、灌输和批判。

2.2 目标游离――道德思维培养的逻辑混乱现象

这也是一堂“感恩父母”主题班会课,老师首先以这样的情景导入:小东是家里的独生子,爸爸身体不好,没有工作,全家靠着妈妈在工厂的微薄工资生活。虽然生活比较苦,但只要是小东学习需要的,父母都会尽量地满足她。班上许多同学买了学习机,小东也想买一个。妈妈打听了一下,发现最便宜的学习机也要六七百元,而近段时间家里经济困难,就没有给她买。小东却认为学习机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缠着要妈妈买。妈妈不答应,小东就在妈妈面前又哭又闹,使妈妈非常伤心。案例呈现之后,老师就“小东又哭又闹的方式好不好?”“应该怎么和父母交流?”等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了辩论和讨论。

本堂课中,教师的本意是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真实道德情景的思考、辨析和讨论,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最终使学生体谅父母的关爱,加深对父母的理解。但是,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却出现了目标游离的现象。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发现,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家庭的困难。老师首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去理解、体谅父母,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在此基础上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决定买还是不买。其次,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体谅父母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去帮助父母,回报父母。但是,在这堂课中,老师却把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上。试问,如果交流沟通得好,妈妈就会给小东买学习机了吗?老师思维的混乱导致了教育目标的偏离,自然弱化了教育的效果。

2.3 本体缺失――道德思维培养的模式化现象

这是一堂典型的以道德思维培养为目的的主题班会课:老师以“1991年江淮暴雨,父亲洪生在只能救一个人的情况下,为了从滔滔洪水中救起自己的女儿,狠心掰开了紧紧地抓着自己衣服的邻居小孩英子的手”为案例,引导学生(小学四年级学生)就洪生的行为的对错展开讨论。

本案例中老师使用了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法”。道德两难法的优点在于使学生一次次面临道德的“两难”并做出抉择,这对于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道德判断能力、思辨能力等方面都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但是,在运用道德两难法时,这位老师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德育的本体问题。脱离了德育的本体――“学生生活实际”的两难问题的探索,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知、情、信、义、行的转化吗?这种僵化的借鉴,缺乏真实性和情感体验,对发展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具有一定作用,却因为缺乏情感的共鸣,难以真正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并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3 改善学生道德思维培养现状的策略探析

在主题班会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可以使学生摆脱片面性、偶然性,进入全面性和必然性领域。它是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在道德上的集中体现,是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有效途径。要转变当前主题班会中道德思维培养的种种问题,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加强学习,以专题研究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

长期以来,我国德育中存在着重智轻德,泛政治化,假大空的现象。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老师,尽管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育理念有所转变,但长期以来接受的灌输式教育形成的思维惯性使教师在德育中一时难以实现角色的真正转换。因此,应当通过加强道德理论的学习,开展德育的专题研究等方式,促使教师以一种全面的、批判的思维对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理性思考,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

3.2 立足生活,以探究性道德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

道德教育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只有在对真实生活的体验、感悟、实践、反思与批判中,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发展。在主题班会中,教师应以生活作为学生道德学习的基础,通过案例研究法、道德论谈法、角色换位法、自我反思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对道德知识或道德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以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及道德选择的能力。

主题班会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主题班会;班级凝聚力

所谓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委会组织领导开展的一种自我教育自学成才的班级活动①。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班主任要把一个班级搞活,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建立一个具有强凝聚力的集体,就得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引导作用。本次主题班会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涉外文秘13301班大一学生为主要教育对象,以“相亲・相爱・一家人”为主题。在本文中详尽介绍了主题班会设计思路并详细描述了班会活动开展过程,希望该案例对奋战在教育一线的班主任们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班会背景

涉外文秘13301班隶属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是由32个女生和1个男生组成的一个小集体。由于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男女同学平时沟通渠道不畅,再加上大家来自全国各个地方,地区的差异也使同学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为此,当班级面临一个学校或学院分配的班级活动时,经常就会听到同学有很多诸如“班上那么多人,少我一个没什么问题” ,“别人都不主动我凭什么主动。”之类的抱怨。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笔者特针对该班具体情况设计了“相亲・相爱・一家人”主题班会活动。

二、班会主题释义

本次主题班会由“相亲”、“相爱”、和“一家人”三项前后呼应的活动构成,其中“相亲”活动是为了让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相互亲近,消除陌生感,距离感;“相爱”活动是为了让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如果能在这个“家”“相亲”“相爱”,那我们就是“一家人”。

三、教育目的

1.认知目标:通过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相互认识,增强彼此的亲密感和信任感,强化班级的向心力。

2.能力目标:通过对活动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带着喜悦和责任心主动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并逐渐形成肯定自我,接受别人,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四、班会活动设计

活动一:“相亲”

时间:2013年-2014年第一学期第一周星期五

地点:凌峰楼下草坪

内容:合力吹气球

目的:消除同学之间不曾说话的尴尬,体现团体意识,加强沟通与协作。

活动细节:

1. 早上7∶30全班同学在凌峰楼下草坪集合,并简单用气球装扮活动场;

2. 全班同学共同准备道具:给每组准备六张标签。上写:嘴巴、手(二)、屁股、脚(二);气球(每组一个)

3. 根据抽签将全班同学33人分为6个小组;

4. 8∶00由班长宣布活动正式开始,背景音乐响起;

5. 班长请每组组长抽签;

6. 抽到嘴巴的人必须借助抽到手的两人帮忙把气球吹起(抽到嘴巴的人不能用手自己吹起气球);然后抽到脚的两个人抬起抽到屁股的人把气球坐破。

7. 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组坐破的气球最多,赢了会得到小礼品,输了将表演节目。

活动二:“相爱”

时间:2013年-2014年第一学期第二周星期五

地点:凌峰楼A608

内容:礼物大派送

目的:加强同学、老师之间的情感,友谊之花遍地开

活动细节:

1. 早上7∶30全班同学在凌峰楼A608集合,并简单用气球装扮活动场;

2. 8∶00由班长宣布活动正式开始,背景音乐响起;

3. 班长给每位同学发一张同样的便条,要求每人写上自己的名字,叠好后放到一个盒子中,然后再从盒子中抽出一张便条(如果是自己的名字就得重新抽);

4. 抽便条的同学将自己精心准备好的DIY礼物送到被抽中同学的手中,并表达自己对他的真情实感;

活动三:“一家人”

时间:2013年-2014年第一学期第三周星期五

地点:凌峰楼B303主播室

内容:微型晚会

目的:不管我们是否熟悉,当我们坐在一个教室,我们就是一家人

活动细节:

1. 晚上7∶00全班同学在凌峰楼B303主播室,并简单用气球装扮活动场;

2. 由全班同学共同推荐的两位仪态端正、能唱会说的同学担任主持人;

3. 晚上8∶00主持人宣布晚会正式开始,全班同学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

4. 播放班级PPT,展现同学自去年入学半年以来的风采;

5. 各个宿舍轮流表演节目,并根据针对性、创新性和团结性的原则对节目进行排序;

6. 主持人用缓慢、深情的声调给大家讲述一个可以引进大家深入思考的故事:一位智者和他的徒弟正漫步于河边,智者问徒弟:“怎样才能使一滴水永不干涸?”徒弟大惑,然后曰:“将它托入掌心”。师父笑曰:“非也、非也!将它投入大海之中”;

7. 主持人提问同学:自入学以来感觉怎样?哪些事是开心的?哪些事是不开心的?

8. 主持人总结:咱班就是一片大海,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正是大海中的一滴滴水珠。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挥自己,一个集体也正因有了我们才生发光芒;

9. 主持人请班长来总结:近段时间班级的表现情况,表扬做得好的同学,并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对同学的要求;

10. 颁发本次晚会比赛节目相应奖品;

11. 全班同学重新合唱“相亲相爱一家人”,晚会结束。

五、班会效果

这次主题班会结束后,笔者作为班主任能明显地感受到学生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不仅开始积极主动参加班级各种活动,对其他同学也多了更多的关心,还把班主任当作一个值得信赖的家人,愿意跟班主任分享成功的喜悦。

反思这次主题班会,之所以能收到这种良好效果,关键在于本次主题班会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但作为班主任除了认真考虑主题班会的选题、组织形式外,还要认真考虑主题如何深化?成果如何巩固?怎样让学生进入并保持最佳状态?等问题,才能让主题班会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体活动中受到更好的教育和熏陶。

[注释]

①百度百科:http:///link?url

[参考文献]

主题班会案例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讲故事;班会;润物无声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90-03

白岩松是我非常喜爱的一位主持人,而20年前的他还是一名默默无闻、刚出道的央视“东方时空”栏目主持人。1994年的初春乍暖还寒,我与白岩松通了一次电话,目的是要开一次班会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从此,我和白岩松结下了不解之缘,更是和班会结下了不解之缘。

事情是这样的:1994春节前夕我工作刚刚半年,担任初一的班主任。放寒假在家看电视时,我在白岩松主持的一期“东方之子”节目中了解到了武汉的一位小学六年级女孩“肖想莉”的感人故事。肖想莉是一个弃儿,她被一对好心的盲人夫妇所发现并领养,上小学后她自立自强,学习成绩优秀,一边是学校的大队长,一边还在照顾年迈多病的那对盲人夫妇。肖想莉的故事让我很是感动,于是萌发了给学生开班会并向她捐款的想法,于是就有了和白岩松的电话通话,就开了一场为肖想莉捐款的主题班会。我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们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肖想莉的故事,学生们深受感动,纷纷发言,并最终以汇款的方式向她捐了款。钱虽不多,但激发了学生们乐于助人、发愤图强的决心。

从此,我感受到了成功班会对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巨大作用,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常抓不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开好班会。

一个人乃至一个学生的行为是由他的内心,也就是思想决定的,只有抓住了学生的内心思想,才能抓住他的情感和心灵,才能最大限度地把握好学生,使得学生不断受到鼓舞,不断践行班主任的意图,不断的前进和成长。而班主任召开有针对性的主题班会以及在班会中的讲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行之有效的有利手段。

后来我所带的高一八班是文科普通班,好多学生学习基础和习惯都不好,学习目标和态度也不明确,整体状况与实验班和推荐生班都差了很多。我对学生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思想教育,而以讲故事的方式召开班会,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和影响。下面我就以一些实际班会案例对此做出阐述。

案例一:“不抛弃,不放弃”

在高一学生正式上课之前,学校组织了全体高一学生去绿岛训练营进行了军训。在军训结束进行总结的时候,我趁热打铁适时地召开了“不抛弃,不放弃”的主题班会。我首先对全体学生进行了表扬,并表示为他们与教官依依惜别、热泪盈眶时的情景所感动,然后强调军训的最终目的是对顽强作风积极向上的强化训练,那么几年前风靡中国的一部军事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很好地反映了这一思想。

接着我给学生播放了《士兵突击》的精彩片段,每个学生都看得聚精会神,时而发出笑声,时而神情肃穆,时而慷慨激昂。播放后,我说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该剧所宣扬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这也应该是我们八班的精神,在学习上、纪律上、生活上、追求上、成长上从不抛弃自己、从不放弃自己。学生们大受鼓舞,纷纷发言表态要在崭新的高中生活里不畏困难、努力奋发、顽强拼搏。这样,我给学生召开的高中第一个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激发了学生们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的斗志和热情,并在整个高一的第一学期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状态。

在高一上学期结束的寒假里,我给学生布置了观看《士兵突击》的家庭作业,并让学生写观后感并由家长签字,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观看了整部电视剧,并写出了具有真情实感的观后感。

在高一下学期开学的第二天,我及时召开了《士兵突击》观后感的主题班会,学生们热情踊跃地表达了自己的观感,从不同角度对剧中人物“许三多”、“成才”、“高连长”、“史班长”以及A大队队长“袁郎”做出了高度评价,并表示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并努力贯彻到日常的学习中去。这样,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们真切的领会到了剧中所提倡的“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活着,好好活着就是做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和“不抛弃,不放弃”的美好精神。最后,我总结说,当下对学生来说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就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对于学习和人生追求一定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这样,关于“不抛弃,不放弃”主题的后续班会开得十分成功,因为精彩的故事和剧情起了很好的作用。

案例二:“一个都不能少”

在高一正式开学后,以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为媒介,我在班级召开了“一个都不能少”的主题班会,目的是要鼓舞学生在高中三年里积极奋斗、不断成长,提出班级建设理念,并对班级的管理和未来有个整体规划。

在播放《一个都不能少》的片段后,我给学生们介绍了该片。此片反映了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是张艺谋第一部完全采用非职业演员的作品,真挚感人。它描述了农村中一个十三岁的代课女老师“魏敏芝”通过自己的努力,没有让一个学生流失,并找回了失学学生“张慧科”的感人故事。我说:既然大家选择了高中,就要有电影中“魏敏芝”的精神,都要努力学习,尽最大努力争取上大学,所以八班的短期目标应该是“我要上大学,一个不能少”。我又接着说学习的目标是要成才,而要成才就要先成人、做个好人,成人成才了,人生也就成功了,所以八班的终极目标是“成人,成才,成功”。

我让学生们围绕电影进行讨论,学生们畅所欲言,对自己丰衣足食、条件优越的环境与影片中农村学生缺衣少食、条件恶劣的环境进行对比,纷纷表示要珍惜优越的物质生活和学习环境,并努力进取,绝不逃课、逃学,绝不掉队。

然后以“一个不能少”班会为契机,我给八班制定了学风和班风,学风是“书香门第”,班风是“知书达理”,目的是要为学生们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总之,班风要好,学风要正。最后,这一切都离不开一种执着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每个人都要“成人,成才,成功”,一个都不能少。这样,通过这个主题班会,班级形成了具体的班风、学风和目标,班级的凝聚力和正能量空前强大。

案例三:“知识改变命运”

在高一下学期刚开学的第一周,针对有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习品质不佳的状况,我召开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主题班会。在讲话中,我拿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女主人公的扮演者魏敏芝与多年前央视等媒体报道的肖想莉的人生不同轨迹和命运做比较。

肖想莉是1994年由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进行报道而出名的一个武汉小学六年级女孩。肖想莉4岁时被亲生父母遗弃,一对盲人夫妇收养了她。5岁起,小想莉就承担了家务并照顾养父母。10岁时,经养父母的奔走联系,小想莉告别“黑户”,背上了书包。在莲花湖小学读书期间,肖想莉学习勤奋,助人为乐,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14岁那年,肖想莉在厕所里发现了一个2个月大的弃婴,共同的命运驱使着她将女婴抱回了家,并取名肖梦艳。

这些感人的故事被汉阳区教委、团委得知后,一致认为“这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顽强坚韧的素质能够教育同龄学生”,她的事迹立即被推向全市,先后被授予“武汉市十佳少年”、“中国百名好少年”称号。1994年,《东方时空》播出了肖想莉的事迹,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肖想莉也由此成为全国闻名的“年龄最小的东方之子”。那年春节前,肖想莉给白岩松寄去贺年卡,上面写着:“我一定要考上大学。”但上了初中后不再努力学习,后辍学去广州打工,之后就杳无音讯了。

而因出演张艺谋电影出名的魏敏芝在结束“一个都不能少”的拍摄后又回到了原有的生活,但仍然执着地走在求学求知的路上,她先是去了闻名石家庄市的精英高中,接着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西安外国语学院的影视传媒学院编导专业,之后又作为校际交换生去了美国夏威夷的杨百翰大学读研究生,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毕业后,魏敏芝留在美国,并收获了自己的爱情,还自己当上了导演,经常回国拍片,可以说在学业、事业和婚姻硕果累累。

在分别讲诉了肖想莉和魏敏芝的故事后,我对她们进行了对比:当记者问肖想莉,“你是否认为自己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她选择了沉默不语。而魏敏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能够跟张艺谋叔叔拍戏真的太幸运了。拍摄《一个也不能少》的经历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才可能有机会读大学,出国深造……如果没有这部电影,我可能会在家养猪、结婚、生孩子,做家庭妇女。”

我对学生们说,魏敏芝的成功当然离不开她的贵人张艺谋,但更重要的是她在求知的路上一直坚持不懈而走的更远。肖想莉的半途而废是因为她中途辍学,离开了求知进取之路,也就离开了成功之路。通过对魏敏芝与肖想莉的鲜活对比,我告诉学生是知识改变命运,是求学和知识让魏敏芝由一个农村女孩成为在美国发展的讲着一口流利英语的高素质的人才。而肖想莉因为放弃了求学和求知,就在很大意义上放弃了人生高品质生活和美好的梦想。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大好时光,奋发图强、不懈努力,度过无悔青春,考上大学,让知识改变命运。

学生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班会,在思想上和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震动,甚至震撼,畅所欲言,立志要在漫长的求学、求知的路上奋勇前进。

案例四:“努力,坚持,自律”

在高二上学期开学初,结合学习学生行为规范,我召开了题为“努力,坚持,自律”的主题班会。因为自己曾经在美国工作和生活过一年,所以在班会上通过中美文化比较,做出了中美行为举止方面的异同对比,同时我讲述了美国NBA华裔球星林书豪的成长经历。

林书豪毕业于哈佛大学,带领哈佛大学篮球队取得常春藤联盟分组冠军,进入NCAA64强,后与金州勇士队签约,成为自1953年后首位进入NBA的哈佛大学学生;首位进入NBA的美籍华裔球员。2011年12月,先后被勇士队、休斯敦火箭队裁掉。2011年12月27日,他签约纽约尼克斯队。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六个字,即“努力,坚持,自律”。

林书豪的故事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我对学生们说,曾有一项哈佛大学所做的跟踪研究显示,只有3%的人能不惧挫折,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多达60%的人不能长久地坚持自己的目标,随遇而安,只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所以,学生们无论从行为规范和个人素质培养,还是学习和人生追求上,都要像林书豪那样努力,坚持和自律,这样才会取得进步和成功。

分析与总结

主题班会案例范文第6篇

主题班会是学校教学中除课堂授课以外最重要的补充形式之一,是一种集体参与、集体互动的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主题班会目的明确,内容相对专一,可以在主题班会设计中围绕班会目的,针对学生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设计,深入传达辅导员老师关于专业引导的意图, 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深刻的印象;其次,主题班会形式灵活,不拘一格,让辅导员老师设计实施有更大发挥空间和更好的操作性,同时,也符合学生们求新求变的心态,可以很好的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主题班会更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亲自动手组织实施主题班会,既可以锻炼他们团队合作意识、社会实践经验等等这些专业课程难以实现的目标,同时又可以激发年轻人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并让他们在紧张、兴奋的主题班会中接受职业文化的熏陶和洗礼,从而达到利用学生工作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目的。

每一个主题都是一种思想的一种代表,每一次班会对学生都是一次无形的教育和鼓励。经常性的主题教育可以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如此,对刚入职的高校辅导员来说,更加需要和学生之间有共同的探索和研究。开展主题班会让他们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心声,也更容易和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进而找到学生工作的有效切入点,提升个人的职业修养和学生工作管理水平。

二、主题班会的形式内容

1、一般性班会与主题班会的比较

一般性的班会主要是总结学生工作, 部署近期要开展的班级活动,解读学校通知事项,点评学生学习、生活表现等等日常性班级事务,它更侧重日常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常规性任务。

而开展主题班会就会起到有的放矢的作用。首先,主题班会目的明确,内容相对专一,可以在主题班会设计中围绕班会目的,针对学生情况作出有针对性的设计。比如专业讨论的主题班会, 就会在班会中集中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专业话题, 配合丰富的专业背景材料以及辩论、 观看视频等方式,深入传达辅导员老师关于专业引导的意图,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深刻的印象。其次,主题班会形式灵活,让辅导员老师设计实施有更大发挥空间和更好的操作性,好的主题班会不是简单的内容灌输,它需要具备科学的主题、严谨的设计、有效的组织、多样的手段,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参与班会主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新时期主题班会的主要内容

新时期,因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移动电视、 网络、数字杂志等卷帙浩繁的新媒体也开始极大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在新媒体背景下,主题班会的内容和形式也开始逐渐发生着变化。

首先,开展形式有所创新。传统的班会召开是大家所熟知的, 在统一的时间、统一的地点进行面对面的会议交流。但是在新媒体背景下,主题班会还有很多的形式,比如主题报告会、辩论会、社会调查报告、文艺汇演等形式。在召开主题班会的时候,可以通过QQ、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远程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学习和生活动向。另外,也可以用多媒体的课件为班会提供学习材料,方便学生们下载和学习。

其次,方便老师跟进教育。在主题班会召开以后,可以把主题班会的成果让学生们写成报告,并通过微信公共账号进行推出,对一些好的学习成果报告可以放在公共邮箱里供学生学习和交流,让主题班会真正的起到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对于不同的主题班会学习资料可以进行分门别类的储存,形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库,以便于日后的查找和纠正。

最后,注意增强舆论引导。新媒体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水平,不同的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高校辅导员面对一些不同的舆情要有鲜明的态度,并能一定程度上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们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接受积极向上的信息。

三、主题班会课程化建设的必要性及内涵

1、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必要性

主题班会课程化是要求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要有教育计划和整体安排,对主题班会的准备、实施、质量监控等环节要予以制度化。只有课程化,主题班会才会更受重视,也才会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更好地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在辅导员职业定位和身份认同中的作用。因此,主题班会课程化有利于辅导员回归教师身份。使辅导员真正如专业教师一样走上讲台,使学校、社会重新认识并更加重视辅导员的教师身份,进而而不再仅仅将辅导员当成通知事情、服务学生的“管理者”。

其次,主题班会课程化,能够为辅导员提供时间、场所的保障,使辅导员有了上课的“讲台”,同时,有了教学大纲、教材等核心要素的支撑和保障,能够更加积极的发挥一名大学教师的作用,有利于平衡辅导员的“管理者”和“教师”的双重身份。以此,高校辅导员在育人的过程中往往更容易获得职业价值的认同。也因此,才能使辅导员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并从工作中找寻不断创造创新的乐趣,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辅导员这一职业也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主题班会课程化的内涵

主题班会的课程化,不应是简单的借用“课程”的上课形式,而要从引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引导思想方面,各个学校可以结合本校的学生特点和办学特色,制定符合实际的指导思想,对主题班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进行基本的规范。结合不同时期、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进行不同专题内容的授课。

主题班会案例范文第7篇

以往,我的班会课问题多多。要么,班会形式单一,教师讲,学生听;要么,主题与内容脱节,内容空洞,泛泛而谈;要么流于形式,准备不充分,效果不理想;要么重视程度不够,班会课被用来赶赶课或处理班级日常杂务。自2014年我校每学期组织开展主题班会评比,尤其是2016年以来“班主任论坛”的高调举行,促使我们这些班主任不断完善班会内容,大力推进班会创新,主题班会开始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也逐渐成熟起来。本学期我已成功组织了“莫让年华付流水”、“告别坏习惯”、“成长的乐趣”、“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积极乐观,做生活强者”等七期主题班会。现以“积极乐观,做生活强者”一期主题班会为例谈谈我对有效开展主题班会的几点肤浅的认识。

〖案例〗 积极乐观,做生活强者

邱晴,黑闷闷的女孩,学校大多数老师都认识,八(3)班班长,我的得力助手,干事积极,乐于助人,学习用功,特孝敬老人,精神积极乐观。乍一听,你肯定以为这孩子生在一个健全的家庭里,其实不然,她的家庭很是不幸:父母离异,爷爷偏瘫,奶奶严重风湿,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弟弟,家庭生活重担全部落在她的肩上,而且日复一日。这对于一个十五岁的孩子来说,实在太不公平了,可她不但没有被现实生活压垮,依然顽强地面对苦难的生活。

说来也巧!就在十二月初,中新社陈主任来岔路中心校采集中学生自强不息的典型素材,向海外报导一期关于孩子逆境成长的内容,经中心校研究推荐了我班邱晴。借助镜头,我们也自然而然地记录下邱晴一天真实的生活情景:早晨帮爷爷奶奶洗脸擦手、喂爷爷吃饭;中午洗菜做饭;教室里用心学习、尽职尽责管理班级;教室外大方接受专访谈话。各个情景声情并茂,催人泪下,感人至深。于是我就决定趁机用这作为“积极乐观,做生活强者”的主题班会。精心安排如下活动:第一步,生活委员谈如何理解“积极乐观,做生活的强者”;第二步,交流讨论,由学生自由例举生活中强者的实例;第三步,集体合唱《自立歌》;第四步,播放关于邱晴的长达35分钟的生活视频,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同学们起初刚看到邱晴洗菜做饭画面时,觉得很蹊跷,当看到邱晴洗好热毛巾帮爷爷奶奶洗脸擦手时,眼睛开始红了,尤其是看到邱晴喂爷爷饭,用稚嫩而又沙哑的声音对爷爷说:“阿爷,这饭硬吗?菜对胃吗?你别担心,没事的,我已是八年级的学生了,这些手头活我承受的起,算不了什么,没有影响到我的学习,偶尔缺点课,上晚自习时同学们就帮我补上了,另外,老师同学们对我都很帮助,只要爷爷奶奶你俩好好的活着,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和依靠,有你们在,家就在,温馨就在……”视频中,爷爷奶奶老泪纵横,视频外,听着、看着的我们热泪盈眶。只见许多同学冲向邱晴,抱住了她,还有的同学上台抱住了我,哭成一片。“柴老师,我想叫你骂我打我,相比邱晴,我好惭愧……”,“柴老师,我好想去邱晴家看看,帮她分担一些家务,照顾一下老爷爷,行吗?”,“柴老师,我暂时已经不想学习海迪姐姐、保尔叔叔和海伦凯勒奶奶了,我只想学习邱晴!”此情此景,同学们的泪珠早已连成了线,交织在一起,汇聚成爱的海洋,海洋的深处沉淀着反思、自责、感动、向往。

下课铃早已响了,可我一点都不想惊扰这幸福宁静的画面。就在我即将离开教室,我激动有力的说出了这句话:“同学们,当你们以后在学习中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或对亲人嚷嚷时,就想想这段视频中的女主人公。每个人的青春都不可能是在红地毯上走过,请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了安逸!”

以上是我班主题班会的真实再现,它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不仅“纠正反偏”,促进正确的班集体舆论的形成,还起到鼓舞士气、推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通过几次主题班会的成功开展,我认为要想高质量地组织好主题班会必须抓好主题酝酿、组织实施、总结提升三个环节。

一、主题酝酿

主题是班会的核心,只有选好主题,才能开好班会。那么怎样才能选好主题呢?一般来讲,主题的确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主题要有鲜明的针对性、教育性。班会主题必须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自始至终要贯穿、渗透着极强的教育性,班主任能针对学生中近期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及时作出分析,并能够正确归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班主任还要有意识地将教育内容“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选择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情可触、有感可发,以调动每位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可以说,一节成功的主题班会还应是师生之间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频繁交流、双向互动的结晶。学生的心灵世界不同于成人,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一个贴近学生心灵的话题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共鸣。

再次,主题要有新意,有较强时代感。现在的中小学生都生长在开放年代,他们思想活跃,乐于思考,对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喜欢参加新颖、活泼、知识性强、富于幻想的活动。因此组织班会必须要考虑中小学生的这些特点。

二、组织实施

在组织实施阶段,班主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要合理安排时间。因为主题班会只有40-45分钟时间,所以主题班会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我们必须对它进行准确的时间规划,这样才能使主题班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预定的目标。

2.要准备好媒体介质。引入多媒体工具可以加强主题班会的直观效果。现代社会到处充满了诱惑,五光十色的电视、电影节目五花八门的电子游戏、杂志无不吸引着青少年的注意力。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还只用干巴巴的说教来进行教育,则很难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而使用多媒体工具可带领学生到不轻易到达的地方或重温过往的历史,甚至通过音乐能渲染气氛,带动活动的,促进学生接受新的观点,提高班会的教育效果。

3.要设计好实施步骤。主题班会通常包括以下环节:(1)主持人做开场发言;(2)播放或展示与班会主题相关的影像或图片;(3)组织学生针对班会主题所反映的问题进行讨论;(4)师生之间相互交流;(5)学生代表发言;(6)班主任、老师作总结发言等。

三、总结提升

总结提升是在班会的结尾由班主任和同学共同所做对整个班会的体悟,是对班会主题的深化和拔高,使学生的认识有提高,行动有准则,前进有方向。一个主题班会必须有提升的阶段,没有这个点睛之笔,班会主题就很难突出,很难让学生获得一种清晰的感觉和体验,自然也不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主题班会案例范文第8篇

1.精选主题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选择和确立主题是班会取得较高成效的关键所在。

1.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为选择点。主题选择应关注学生当下的情境,从现实生活中找寻对自身健康成长有普遍价值的主题,满足成长需要;要有适当的前瞻性,对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适当预测并正确指导引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2以学生的兴趣与思维水平为选择点。主题应符合学生心理需求,使教育意图蕴藏其中,这能激发他们热情参与、深入思考;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关照他们的思维水平。只有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深层思考的兴趣,才能促使他们深化认识,提升境界。

1.3以成长的阶段性与连续性为选择点。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特点,主题的选择既要纵观学生三年整体的学校生活,又要注意不同阶段的特殊性,建构有层次且逐步推进的班会主题体系。

2.精心准备

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贯穿活动始终,活动准备过程是学生自我教育过程。应根据活动目标、内容、情景、活动形式,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准备,主要有学生和老师两方面。

适量的调查。根据活动内容和提炼的主题对某一特定情况进行专题调查。可以是查资料、问卷、走访等。通过调查为主题班会提供第一手资料,丰富课堂表现形式,促进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思考。

知识和技能的准备。它是班会课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项准备。课前学生要对班会课涉及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或学习、或查资料、或编排小活动、或拍摄制作视频等。在准备过程中,学生的特长不仅得以发挥和培养,而且受到教育。

班主任的准备包括长期准备与短期准备。长期准备是指班主任长期的学习、思考和实践,这是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促其成为优秀班主任的积淀准备,这样的准备能让班主任在班会课活动开展过程中游刃有余。短期准备是指在班会课前从人力到物力的准备,既包括软硬件设施的准备,又包括对可能选用的调查结果等情况做出科学理性分析和总结,有时还要根据需要准备一些个人才艺展示,如朗诵、唱歌等。

3.活动内容与呈现形式

在主题的指引下选择具有积极导向性和鲜明教育意义的班会活动内容。呈现形式是内容的载体,选择丰富多彩、新颖多样、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好的内容得到很好地表达。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可创新班会活动呈现形式,如会议、辩论、竞技、才艺表演、展览、情景剧、娱乐、读书、欣赏等。

4.活动中的师生定位

4.1学生是主题班会活动的主体。首先,主题班会课活动的开展应以学生的视角呈现内容和主题,采用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规律的方式建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才能,通过真实的活动体验和活动经历实现成长。其次,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尊重,包括思想尊重和行为尊重,重视活动中学生的反应及收获。

4.2班主任在班会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渗透在整个过程中,渗透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但一定不能替代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在活动中班主任要根据班会的发展状况把握方向,及时引导活动的价值导向。

5.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手段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为班会课技术手段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PPT展示让班会课声情并茂、信息量丰富;数码相机的普及让学生可以自编自导拍摄VCR供课堂使用;互联网为班会课提供大量的案例、图片、音乐等素材;无线通讯技可实现远程通话,提供实时画面同步直播,万里同课,这一切大大拓宽了班会课的宽度和深度。

6.班主任的点睛之处

班主任在班会课活动中与学生同喜同悲,共同体验、平等交流,当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碰到各种困难时,班主任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盲点”,及时为他们设置“路标”,还要对学生中的问题“纠偏”。班主任要根据活动需要及时归纳总结,在对一些问题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升,增强班会课活动的思想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7.实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