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寓言诗

寓言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寓言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寓言诗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乐府民歌;思想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65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169-03

两汉王朝,总共四百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昌盛时期,也是一个建国时期最长的封建王朝。经济异常繁荣,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给汉代的文学创作创造了有利条件,虽然在政治体制上汉代沿袭秦朝,但没有象秦朝那样实行文化专制。因此汉代文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对后世影响很大。乐府原是古代音乐机关的名称。汉乐府原指汉代的音乐机关。是汉武帝刘彻设立的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辞和训练乐工。后人把这个机关所收集整理和演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汉乐府民歌以其独特的思想性、艺术性在乐府诗歌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乐府民歌是汉代诗歌的精华,它根植于民间沃土,充溢着清新纯贞的气息。乐府民歌大大发展了我国的叙事诗,它的以事成篇、即事见义的表现方式和叙事写人的技巧都被后代作家继承和借鉴,成为乐府诗的共同特征。

一、生动的故事性

乐府大都是叙事诗,非常注意故事的生动性及情节场面的描写。如《孤儿行》中通过叙事写一个被兄嫂虐待,奴隶般受罪的孤儿形象,反映出他前路茫茫,苦海无边的生活处境。全诗通过孤儿对自己悲苦命运和内心哀痛的诉述,真实有力地暴露了封建社会家庭中兄嫂虐待孤儿的严重社会问题,并愤怒谴责了这种不道德行为,是一首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感染力的优秀诗作。全诗的描写细致形象,对不公平社会的控诉更是鞭辟入里。为了独占家财,兄嫂把亲弟弟看成奴隶,看成仇人,役使他,折磨他,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让他不是在外四处行贾,便是在家挑水、烧饭、看马、养蚕、种瓜,什么都得干,而大冬天却连一双草鞋都穿不上。其中一个细节是孤儿因为生活艰苦,在收瓜回家的途中体力不支,瓜车翻倒,周围的人非但没有帮他捡,反而哄抢偷吃他的瓜。在家中他受尽兄嫂的欺凌,在外又遇到不幸的事情,这些更加让人同情他的悲苦遭遇。

二、鲜明的人物形象

乐府诗非常注意描写人物,为了刻画人物,使用的有些手法是具有开创性的。打开《陌上桑》,开篇便给读者以美好的感受: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让我们闭上眼睛,仿佛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春和日丽的早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一抹朝阳温柔地照在林间的一座小楼之上,秦家漂亮的罗敷姑娘从小楼中款款走出,来到城南的桑林之中,又开始了她一天的采桑工作。朝阳下的罗敷给读者的感觉是青春、明快、亮丽,“好女”二字道出了罗敷的美丽与可爱,当然“自名”二字却说明了罗敷也以自己的美而自负。“自名”乃自比、自命之义,非自己取名。因从东汉其他的民歌和后代诗歌中,我们可以断定罗敷并不是我们诗中女主人公的原名,它是当时美女的代名词,所以《为焦仲卿妻作》一诗中也说: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正如先秦两汉时代到魏晋时代称美男子为“子都”一样。如果说开始几句只是让读者看到罗敷的背影的话,那么接下来,作者就让我们走近了她: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罗敷确实美,并且美得超凡,美得脱俗,以青丝做提篮的背带,桂枝做提篮的把手,好像能让读者们闻到一丝淡淡的桂花的香味。杏黄色的绫罗裁成轻柔的裙子,紫色的绫罗做成合身的短袄,和谐的色调搭配,好似芙蓉出清水,一尘不染。更独特的还是他那头上的装饰,头上梳的是当时从日本传过来的最流行的发式,耳朵上带的是从西方传到中国来的明月宝珠。使她在高雅中透出几分富贵。

这些都是罗敷的外在之美,是我们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如果作者只是着重表现这些外在的美,那么罗敷充其量只是一个“美人儿”,绝对不能成为中国文学长廊中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然而罗敷的美是内外统一的,是全方位的。“罗敷喜蚕桑”一句,表现出她的勤劳,这是百姓对做人的最基本的人格要求,也是在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和男耕女织的家庭模式里,对一个家庭妇女最基本的要求。但这还不是罗敷最可贵的品质,最能体现罗敷高尚人格与品质的是她面对权贵时的杰出表现。当诗中的“反面”人物“使君”出场之后,罗敷的形象才真正得到升华,面对“使君”的厚颜,罗敷首先是不畏权贵、义正辞严,其次是沉着冷静、机智勇敢,斥责“使君”,使显赫的“使君”无言以对、无地自容,最后罗敷大获全胜,不仅保全了自己,也打击了权贵。《陌上桑》中为了烘托罗敷的美丽,不去直接写罗敷的容貌,而是通过旁观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举止来表现罗敷的美,写别人在她的美面前的种种反应,就“美的效果来表现美本身”,精彩至极,显现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句式自由,变化多样

与以四言为主的《诗经》相比,乐府诗的句式有所不同,乐府诗采用杂言体和五言体形式。汉代乐府形式上的最大贡献是开创并完成了五言体诗歌的形式。汉乐府作品中,以《孔雀东南飞》最为杰出,推动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为建安时期五言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应该说,民歌的作者,只是按照内容的需要写诗,并不是有意要创造一种新的诗型。但它的杂言形式,确实有一种特殊的美感和艺术表现上的灵活生动之便。汉乐府诗的篇幅有长有短,最长的达三百五十多句,短的则数句。如最长的《孔雀东南飞》,有三百五十多句,短的《杂曲枯鱼过河泣》只四句,而《江南可采莲》只有七句。

四、汉乐府诗押韵、自由,灵活多变

有句句押韵的,如《平陵东》: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也有隔句押韵的,如《东门行》、《燕歌行》等;还有隔两句和三句押韵的,如《陌上桑》的“日出东南隅”和“自名为罗敷”相隔两句押韵,又“照我秦氏楼”和“桂枝为笼钩”更隔五句押韵。这都显出押韵的变化多端,增加了诗的生动性,读起来朗朗上口。汉乐府诗还善于运用比兴、拟人、夸张、铺陈和烘托手法。如《白头吟》以“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比喻女子的爱情纯洁;《陌上桑》以铺陈手法表现罗敷的美丽等。汉乐府诗多用对话或独白叙事。诗歌巧妙用对话刻划人物,有生有情,让人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上山采蘼芜》几乎全是弃妇同故夫的问答,表现出妻子的善良性格;也有全篇采用独白的,如《孤儿行》中用独白写出孤儿所受的痛苦。虽然汉乐府是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但也不缺乏浪漫主义的色彩。如《上邪》的那如山洪爆发似的激情和极度的夸张,写出了女子对恋人爱得真挚热烈,对爱情毫不掩饰;《乌生》中乌鸦的魂魄向人们申诉;《枯鱼过河泣》中腐臭了的鱼会哭泣、会写信等。还有写神灵的,像《练时日》写灵之游、灵安留等渐渐向自己靠近及与神交接的欢喜,想象着自己能飞上天成仙。这些浪漫的想象,这些丰富奇特的幻想,都显示了汉乐府诗的浪漫主义的特色。汉乐府诗的排偶句较多,如《陌上桑》中:头上倭角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罗为上襦。回环往复,音韵和谐也可以是汉乐府诗歌的一个特色。如《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写鱼在荷叶下面来回的游嬉,暗写采莲人们的欢乐。此诗回环往复,形象鲜明,音韵和谐,文字活泼,语言自然流畅,意境含蓄。

五、语言朴实凝练,善于叙事言情

基本上都是口语,朴素自然,没有什么人为的雕饰。它的现实主义传统一直被后代许多杰出的作家们所继承,他的风格形式,具体的表现方法深刻地影响着后世。可以说它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新风,贴近生活,语言通俗,多采用叙事手法,刻画人物细致,个性鲜明,故事情节较为完整,独具特色。

如《陌上桑》中罗敷和使君的对话,《东门行》中那个妻子和丈夫的对话,都能表现出人物机智、勇敢、善良等各自不同的性格。如《采莲》中,尽管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语和一点着力的痕迹,但却勾勒出一幅生动活脱的水墨画。另外,汉乐府还有寓言诗。寓言诗也是汉乐府叙事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寓言的形式叙事,成为两汉乐府诗的一个特点。两汉乐府寓言诗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假托动物之口进行自述,鼓吹曲辞《雉子班》,相和歌辞《乌生》、《豫章行》,都是属于这种类型。另一类寓言则是植物和人的对话,诗中出现两个角色。宋子侯的《董妖娆》虚拟桃李树和洛阳女子的对话,诉说折枝花落的不平,责备人为力量使青春早夭。这些寓言诗多有奇特的想象,鱼鸟花木也会作人言,而且出人意表。

汉乐府诗歌,在我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出现的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以其匠心独运的立意命题,高超熟练的叙事技巧,灵活多样的体制,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真实地反映了汉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对后世的许多诗人起过示范性的作用,它以五言和杂言为主的形式,推动了诗体的发展。时至今日,依旧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为人们所熟知传唱,汉乐府的艺术魅力也将随岁月流逝而日渐浓郁。

参考文献;

[1]卢捷.略谈汉乐府民歌的修辞美[J].中国科技信息,2012,(18).

[2]庞国太.浅谈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1,(1).

寓言诗范文第2篇

1、小说的三要素是()

A.人物情节结局

B.人物情节环境

C.开端发展

D.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特定环境

2、《张中丞传后叙》中所说的“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是指()

A.汴州

B.睢阳

C.洛阳

D.长安

3、《灯下漫笔》向青年阐明的最重要的道理是()

A.如何读书

B.创建新时代

C.改造国民性

D.如何绘画

4、郁达夫创作的散文名篇有()

A.《白杨礼赞》

B.《荷塘月色》

C.《故都的秋》

D.《箱子岩》

5、《氓》是一首()

A.抒情诗

B.叙事诗

C.哲理诗

D.寓言诗

6、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的行为中蕴含着()

A.道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人本思想

D.民本思想

7、《史记》中,用来记叙诸侯事迹的是()

A.世家

B.本纪

C.列传

D.书

8、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提出者是()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荀子

9、《选择与安排》中,作者以“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为喻来说明()

A.选择要恰到好处

B.安排要有条不紊

C.层次要清晰明了

D.轻重要分明得当

10、《张中丞传后叙》的作者是()

A.韩愈

B.柳宗元

C.王安石

D.欧阳修

11、 王维山水诗突出的艺术特点是()

A.旷达飘逸

B.慷慨雄壮

C.沉郁顿挫

D.诗中有画

12、 白居易的文学主张是()

A.惟陈言之务去

B.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C.文以载道

D.以适用为本

13、 下列各句依次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①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③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A.夸张比喻拟人

B.拟人比喻夸张

C.夸张拟人比喻

D.拟人夸张比喻

14、 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A.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列:职位。

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兵:士兵。

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疲惫。

D.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中:中间。

15、 梁启超的《论毅力》贯穿全文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16、 苏轼的《前赤壁赋》的语言特色是()

A.夹叙夹议

B.欲扬先抑

C.骈散相间

D.感情充沛

17、 《门槛》一文是()

A.抒情诗

B.散文诗

C.寓言诗

D.哲理诗

18、 “五十步笑百步”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

B.《寡人之于国也》

C.《大同》

D.《段于鄢》

19、 苏轼的《前赤壁赋》主要描写了哪三种景物? ()

A.明月、江水、秋花

B.江水、明月、清风

C.清风、黄花、梧桐

D.清风、明月、芦荻

20、 《李将军列传》一文中不与李广构成对比关系的人是()

A.匈奴射雕者

B.李蔡

C.程不识

D.王朔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21、(一)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21-29小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羞:

箸:

安在:

直:

22、 如何理解诗中比喻句的含义?(4分)

23、 诗中运用的历史典故有何内涵?(2分)

24、 (二)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4-32小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

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盈虚者:

适:

肴:

核:

25、 第一段话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道理?(4分)

26、 第一段话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2分)

27、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7-35小题: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将“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孔子用这两句话作为论据的性质、所表达的观点以及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4分)

28、 将“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两句话的双重喻义。(4分)

29、 本段选文运用了哪些修辞?举例说明其作用。(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30、阅读《再别康桥》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0-38小题: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在这段文字中,诗人选取了几个意象来渲染和表现对康桥的眷恋?(4分)

31、 结合这段文字,举例简析诗歌融情于景的特点。(4分)

32、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表现了什么意境?(2分)

33、 (二)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3-41小题:

我匆匆地来,也匆匆地去。用留恋的眼光看我出生的房屋,这应该是最后一次了。我的心似乎想在那里寻觅什么。但我所要的东西绝不会在那里找到。我不会像我的一个姑母或者嫂嫂……对着园中的花树垂泪……我没有跟着那些人走一条路,我当然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脚迹……

……

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吼叫……驱散了我的离

愁……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了广大的世界中去!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所展示的两条不同的生活道路各指的是什么?(4分)

34、 作者重回故里和离开故地的心情有什么变化?(4分)

35、 这种心情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36、(二)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6-44小题: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这段文字的描写方法是什么?(4分)

37、 这段文字中的人物具有什么性格特点?(4分)

38、 沙子龙“叹一口气”的原因是什么?(2分)

四、作文(50分)

39、题目:业精于勤

要求:

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寓言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狐狸和乌鸦》;语文教材;不良暗示

语文教材编写必须从各种书报杂志中选取符合教育需要的文章加以改动,根据某一教育主题去构思和创作。理论上,教材编写必须充分考虑不同角度的教育影响,可是实践中,编写者往往只专注于某一教育目的或需要而忽略其他方面的效果,从而产生了不良暗示。自语文独立设科以来,语文教材中的不良暗示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致使教材常常出现超出编写者设计意图的种种意义和效果。

小学课文《狐狸和乌鸦》就存在这样一种超出教育本意的不良暗示。这篇课文取自伊索寓言故事。17世纪法国诗人拉封丹曾把这个故事写成寓言诗,在法国广为流传。这个故事的意图大致有两个:一是告诉人们,所有阿谀奉承的人都靠他所吹捧的人生活,所以要善于识破他们的嘴脸;二是花一块奶酪(小学课文把“奶酪”改成了“肉”)学一个教训,也算值得!这两个意图都是从乌鸦身上去考虑的。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看到这个寓言诗以后,触动很大。他从狐狸身上去考虑,认为小孩子不应该读这样的寓言故事。他指出,当孩子们有机会把这个寓言拿来应用时,他们的所作所为差不多同这些意图完全相反,也就是说,你想借故事来纠正或防止他们因轻信而受骗的缺点,结果会是他们“一面嘲笑乌鸦,而另一面却非常地喜欢狐狸”,喜欢像狐狸那样为非作恶,从别人的缺点中得到好处。当然,喜欢狐狸肯定会选择狐狸的行为方式作为模仿对象。

狐狸和乌鸦这一则寓言故事改编后进入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最早见于清末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国文教科书》第四册,课文标题为《鸦好谀》,全文字数不多。

鸦衔肉,止树梢。狐过而欲得之。仰颂之日:“君躯既壮,而羽复泽,吾素闻君善歌,请奏一曲。”鸦悦,张口欲鸣,未发声而肉已落。狐疾取之,复语鸦曰:“他日有无故谀君者,君其慎之。”

显然,课文意图是想让小孩子从乌鸦身上吸取教训,并借狐狸的口警告人们不要上“无故谀君者”的当。但是,狐狸的轻松成功和敏捷动作无疑对儿童更有吸引力。

这个寓言故事伴随语文独立设科而来,在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演变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可谓经久不衰。它有许多版本,不同版本的素材大致相同,都围绕狐狸骗取乌鸦嘴里的肉而展开,但是由于教材编制者对这个故事不良暗示的认识态度和深度各不相同,因此,这一故事在不同版本中的叙述思路、形象刻画和细节描写等方面各有千秋,由此带来的不良暗示及故事隐含的正面教育价值也显得轻重不一、大小各异。下面从这个故事的不良暗示切入,选取百年来该故事的三种版本进行分析,以展示教材编制者处理不良暗示的认识和经验。三种版本分别是1951年初级小学国语课本第七册(山东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语文课本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江苏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山东版、人教版、苏教版。

一、角色与关系

乌鸦和狐狸,谁为主角,谁为配角,这种思路安排决定了突出哪个形象的问题。山东版和人教版都把乌鸦当作主角,先说乌鸦,再引出狐狸,突出了乌鸦形象。

一只乌鸦,在一棵大树上,做了一个窠,住在里面。大树底下,住着一只狐狸。(山东版)

乌鸦在大树上做了个窝。大树底下有个洞,洞里住着狐狸。(人教版)

乌鸦和狐狸,一个住在树上,一个住在树下,抬头不见低头见,这种布局传递了两者作为邻居的熟悉关系。不过,由于人教版删去了“住在里面”的描述,就有可能使学生产生“乌鸦有许多窝,这只窝只是它偶尔来一下的窝”的想法。有了这种想法,就难以确定乌鸦和狐狸的关系到底是熟悉还是陌生。一般来说,关系熟悉不容易产生欺骗行为,关系陌生才容易产生欺骗行为。因为熟悉者之间的行为,很有可能是闹着玩或有其他意图,不好把狐狸和乌鸦的交往定性为骗与受骗的关系。

这一点苏教版注意到了,明确表明两者不是邻居的熟悉关系,而是萍水相逢的陌生关系。

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他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狐狸馋得直流口水。(苏教版)

不过,正是这种布局改变,一方面把主角转换为狐狸,先说狐狸,再引出乌鸦,乌鸦是狐狸找食物时遇到的―个猎物,另一方面也为狐狸欺骗行为的展开作了铺垫。这两方面的写法无疑聚焦、突出了狐狸的形象,有可能强化卢梭所指出的这篇寓言故事的负面影响,使孩子们更倾向于效仿狐狸的行为方式。

二、乌鸦、狐狸与肉

乌鸦和狐狸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干,但是,因了一块肉,两者联系起来了。“肉”是两者追逐的对象,它既是现实的,指满足口欲的美味,也是象征的,指满足某种需要的物质存在。乌鸦和狐狸都为了追寻这种物质存在而于同一场景出现。

一天,乌鸦从窠里飞出来,想找一点东西给它的孩子吃。它飞来飞去,好容易在肉铺的棚子里,找到了一片肉。它便把肉衔着,高高兴兴地飞回家来。站在窠旁的树枝上。

这时,恰好狐狸也出来找食物。看见乌鸦嘴里衔着一片肉,馋极了,可是想吃又够不着。(山东版)

有一天,乌鸦飞出去给她的孩子找吃的。她找到一片肉,叼了回来,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心里很高兴。

这时候,狐狸也出来找吃的。他抬起头来,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人教版)

他来到一棵大树下,看见乌鸦正站在树枝上,嘴里叼着一片肉。狐狸馋得直流口水。(苏教版)

虽然乌鸦和狐狸都在追寻这种物质存在,但其动机则完全不同。乌鸦找肉是为了孩子。为此,山东版、人教版都在尽力刻画乌鸦的母爱形象:乌鸦关爱孩子,为孩子有肉吃而高兴。山东版甚至还刻画出乌鸦为孩子找食物的辛劳:

它飞来飞去,好容易在肉铺的棚子里,找到了一片肉。

乌鸦如此艰辛地找到一片肉,她肯定也饿了、累了,何尝不想直接吞进去?但她不能吃,她要给她的孩子,于是她只能把肉衔着。乌鸦对于肉的动作,山东版用“衔”,其他两个版本都用“叼”,前者比较平淡,对刻画乌鸦母爱形象有利,后者容易让人产生类似“叼烟斗”“翘起来”的动作联想,有过分做作、炫耀之嫌。

尽力刻画乌鸦可亲可敬的母爱形象,可以增加孩子们对乌鸦受骗后的同情,减少对乌鸦的嘲笑,从而发挥这篇寓言故事的正面引导作用。

狐狸对于肉的追求,则完全为了自己。它出来

找食物,如果以正当途径去找,那么它看见乌鸦嘴里的那片肉,就不会产生非分之想,只能是祝贺乌鸦。问题是,狐狸的心术本身就生歪了,所以看见乌鸦嘴里的那片肉,就表现出“馋极了”“馋得直流口水”,三种版本都刻画了狐狸的自私和贪婪。但是,力度都不够,其实,还可以增加一些体现狐狸贪婪形象的词句去描述,把它刻画得越可恶越好。

此外,苏教版还有一个不足,那就是关于狐狸馋的对象表述不明,狐狸馋得流口水是因为乌鸦,还是因为那片肉,抑或两者?让人费解。因为,乌鸦也可以是他的捕食对象。关于这一点,山东版和人教版就描写得很明确,直接点明了狐狸馋的对象就是乌鸦嘴里的那片肉。

三、问话与回应

面对一片肉,狐狸馋得流口水,乌鸦则是叼在嘴里而不吃。这种对比,一方面可以贬低狐狸的形象,另一方面可以凸显乌鸦的母爱形象。教师在讲课时除了课文中“馋得直流口水”这类刻画反面的、丑陋的狐狸形象的词句之外,还要继续增加能引起孩子们抵制和反感狐狸的描述。把狐狸形容得越狡猾、越卑鄙、越贪婪,把乌鸦描述得越高尚、越伟大、越无私,这篇寓言故事的正面教育价值就越大。苏教版在这方面就关注得少一点。

由一片肉,狐狸和乌鸦联结起来,引发了一场冲突。冲突的起点和过程离不开两个关键词:馋和叼。没有狐狸的馋,就没有狐狸想方设法的三次问话;没有乌鸦的叼,就没有乌鸦三次无奈的回应。假如狐狸不馋那片肉,就可能继续去其他地方找吃的;假如乌鸦把那片肉吃掉了,就可以轻松自由地与狐狸对话,也就不会有那么尴尬的回应了。

狐狸由“馋”到“想”和“问”的情节,三种版本的具体展开各不相同。

第一,先说对“想”的描写。

(狐狸)便想了一个办法,悄悄走过去,坐在树底下说……(山东版)

狐狸想了想,就笑着对乌鸦说……(人教版)

他眼珠一转,对乌鸦说……(苏教版)

山东版计划性比较强,“一个办法”类似于一套实施方案,仿佛乌鸦是一个弱小、无反抗之力者,一切都在“办法”的掌控之中,“办法”推出后一定会成功,没有考虑到事件和情景的变化性、复杂性。人教版“想了想”“笑着”,写出了狐狸对结局的成功骗取胸有成竹的儒雅风度。这两种版本都好象透露出,狐狸从一开始的“想”中就已经暗示了以后的成功。苏教版用“眼珠一转”体现狐狸的狡猾性和随机应变性,对结局的暗示性没那么浓重,而是一步一步走,每一步的结果如何难以预料。这种写法对于刻画狐狸的反面形象有利。

第二,再说对“问”的描写,狐狸总共有三次问话,相应地带出了乌鸦的三次反应。

狐狸第一、二次问话都是礼貌性的―般甩语。

“你好吗?乌鸦先生!”

乌鸦没有作声。

狐狸又说:“乌鸦先生,你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一下,还是不作声,仍旧衔着那片肉。

(山东版)

“您好,亲爱的乌鸦!”乌鸦不作声。

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不作声。(人教版)

“亲爱的乌鸦,您好吗?”乌鸦没有回答。

狐狸赔着笑脸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没有回答。(苏教版)

第一次问话是见面的问候语。作为问候语,听到以后必然要有所反应,除非乌鸦已经认定问候者不怀好意了,否则就是不礼貌。回应的方式不一定非要开口,可以点点头、看一眼、鼻孔“嗯”一声等,但是,三种版本都笼统地采用“不作声”“没有回答”。这种描写把乌鸦当成了一个不懂交往礼貌的无教养者,不利于凸显乌鸦的正面形象。其实,问候语本身就不用回答,只须回应,有所回应就是礼貌的行为。

第二次问话是深入交谈后的拉家常。这次是要开口回答的,但由于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不方便回答,因此,三种版本都描述为:乌鸦看了狐狸一眼,没有回答。

其实,要想凸显乌鸦的正面形象,应该让乌鸦摆头示意它的孩子在窝里很好,因为乌鸦本身就是站在窝旁边与狐狸对话的。不过,苏教版让乌鸦站在一棵树枝上,不一定是窝旁。这可以说亵渎了乌鸦的母爱形象。试想你叼着一片肉,不吃掉它,而是站在高高的树枝上,干嘛呢?炫耀、招摇?让人猜疑。

狐狸的第三次问话明显是阿谀奉承、拍马讨好的表现。

狐狸想了想,望着乌鸦继续说:“你的羽毛真漂亮啊!我知道你的嗓子很好,唱起歌来一定很响亮,你能唱一个歌给我听吗?”

乌鸦听了这些赞美它的话,高兴极了,就开始唱起来。(山东版)

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唱几句吧!”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得意极了,就唱起歌来。(人教版)

狐狸又摇摇尾巴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乌鸦听了狐狸的话,非常得意,就唱了起来。(苏教版)

第三次与前两次有本质不同,是体现狐狸狡猾、卑鄙的重要问话。

如果说第一、二次的问话和回应要重点凸显的是乌鸦的高大形象,那么第三次问话和回应就应该重点突出狐狸那令人鄙视的奸诈形象。虽然三种版本都是从夸羽毛到夸嗓子,导致乌鸦最后按捺不住开口了、肉掉了。但是,从贬狐狸褒乌鸦的角度来说,三种版本都不是很好。

贬狐狸方面,应该对狐狸的形象进行一贬再贬,可把上面的描写分别改写为:

狐狸心里嘀咕,盘算着怎么才能让乌鸦上当,于是,望着乌鸦诡谲地继续说:“……”

狐狸垂涎漫流,湿了一地,它仿佛闻到了那片肉的香味,又说:“……”

狐狸眉头一皱,又生出诡计,摇摇尾巴说:“……”

褒乌鸦方面,应该把描写乌鸦听了好话后得意忘形的描写,如“高兴极了”“得意极了”“非常得意”等去掉,可以分别改换成以下几种表达。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心想:

“是呀,孩子这么小,整天忙忙碌碌,自己的嗓子都不知怎么样了。”这样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地就开始唱起来了。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后,若有所思,心想:“是呀,现在整天忙着给孩子找吃的,羽毛都顾不上打理了,可嗓子应该还好吧。”于是嘴巴不自觉地唱起歌来。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觉得有道理,心想:“当初我可是高音段歌唱比赛的冠军,现在忙于照看孩子,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唱。”她准备试唱一下。

总之,不管怎么改动,都要力争让学生明白,狐狸和乌鸦的冲突是卑鄙与高尚的冲突,尽管最后的结局是狡猾的狐狸得逞、高尚的乌鸦嘴里的肉被骗去,但权当是乌鸦由于劳碌于抚养小孩,很久没有练声的结果,千万不要让她成为被可怜的对象。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许多人明知是拍马奉承,都愿意当事实来听,不要对这个终日为家庭操劳的乌鸦求全责备。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多元反应必然存在超出教材编写者预想的意义和效果,如果是正面的、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相一致的意义和效果,就应该弘扬,反之,则会成为不良暗示。就《狐狸和乌鸦》的寓意来说,告诉孩子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会吹牛拍马或撒谎骗人,希望他们识破并从中吸取教训,避免上当受骗。这是从成人的角度把儿童预设为将会上当受骗的对象,也就相当于把孩子们推到了被逗着玩或傻里傻气的人行列,试想,哪个孩子愿意成为这样的人?他们宁愿成为被人谴责的欺骗者形象,也不愿成为被人耻笑的傻瓜。于是孩子们从中学到的就不是预防受骗的教训,而是欺骗者的伎俩。这就暗示了故事在教育孩子成为欺骗者。这种不良暗示在教材编写的整体构思上就已经存在。有时整体构思的教育意图是好的,但实际效果却是不良的。自语文独立设科一百多年来,与《狐狸和乌鸦》相类似的课文还有很多,如课文《笨孩子》。

寓言诗范文第4篇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而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并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反复四次叩问,一次次触痛儿童柔软的内心,这是儿童对战争的控诉与抗议。其实残酷的战争摧毁的岂止大海、沙漠、星空、草地,还有山川、平原、森林、田野……它无孔不入,它摧毁了我们身边的每一寸土地,生活的每一个空间。于是,诗人在最后一个小节发出了内心的希望与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读读诗尾这个省略号吧,有人说从中还读出了诗人希望给孩子们一场快乐的球赛,一顿幸福的晚餐,一个温暖的家……是啊,我们多么希望孩子们能拥有这美好的一切。但此时此刻,诗人希望与祈盼的只是一张平稳的课桌,一间洁白的教室。课桌原本就是平稳的,教室原本就是洁白的,可如今这成了诗人心中的希望与祈盼,那是多么揪心,多么酸楚啊!

基于以上解读,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自由朗读,读准4个生字,读通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

2.通过“角色对读”“台阶图示阅读”“师生改编读”“模仿练笔”,体会诗歌表达的方式与表达的情感。

3.通过质疑与拓展朗读,感悟“春天”的特殊含义。

围绕以上目标,我预设的教学板块如下:

第一板块:课前聊读,走进“春天”

1.提问:看到“春天”一词,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2.阅读几首关于“春天”的童诗。(《春天》《春天被卖光了》)

(设计意图:“春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词语,儿童对于春天有一份发自内心的亲近与喜爱。课始,让儿童与“春天”对话,唤起流淌在他们心中的那一份甜甜的欢歌笑语、追逐嬉闹……在这份暖暖的积蓄之下,再推荐儿童读两首关于“春天”的童诗:用“开火车”的方式读金波先生的《春天》,感受童诗里“连环扣”的乐趣;以猜猜题目的方式读金子美铃的《春天被卖光了》,感受童诗的奇思妙想。)

第二板块:课始预学,读准字音、读懂内容

1.出示课文题目:《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请学生读题。自由朗读。指名分小节朗读。

2.交流讨论: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

(预设意图:踩着“春天”的步伐,走进一首题目带着“春天”的诗歌,开启“春天”之旅。)

第三板块:课中探学,读出感情、读会形式

1.品读诗歌第1~4小节。

(1)分组听写词语。

A组:大海、沙漠、夜空、草地。

B组:战舰、水雷、坦克、大炮、导弹、地雷。

(2)同桌对读,发现这两组词语背后隐藏着的诗歌表达的特点。(板书:对比)

(3)比较,画出“这究竟是为什么”,结合男女生对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板贴:这究竟是为什么;板书:反复)

(4)依着“词语卡片台阶图”,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小节及第2~4小节,体会不同朗读方式下情感表达的不同。

如“上楼”的台阶:

(5)追问想象:战争摧毁的岂止是大海、沙漠、夜空、草地,还有……请学生模仿练笔。

(预设意图:诗歌教学始于“读”,也成于“读”。两组词语对读,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美好的景象与四起的硝烟形成的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体验对战争的恐惧;四次角色对读,学生感受到四次追问形成的非同寻常的反复,在反复中体验对和平的渴望。“台阶图”式的导读,通过“上楼”“下楼”“忐忑楼”的朗读,让原本抽象的朗读指导变得可视、可思,继而在朗读中提升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语文思维。)

2.品读诗歌第5小节。

(1)引言朗读。请学生齐读第5小节。

(2)聚焦词语。师:如果聚焦一个词语,你会把目光定格在哪儿?(请学生圈词并说说理由,学生板书词语)

(3)师生合作朗读第5小节。

(预设意图:在学生交流写作内容之后,教师蓄势而引:战争摧毁了原本美丽、宁静的家园,战争夺走了原本自由、快乐的童年。据统计,从1990~2003年,在这短短的13年间,就有200万儿童因战争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平均每天有400多个孩子因战争离我们而去。让我们走进诗歌,听听这一刻我们共同的心声……于是在这五分钟的教学板块中,学生从朗读到定格词语,再到朗读,经历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真真切切的阅读体验,最后在教师引领下回环诵读,感受作者对“春天”的呼唤。)

第四板块:课末拓学,读懂“春天”

1.回读题目,教师质疑,引导学生读懂“春天”的含义。

2.拓展阅读《春日》,感受这个“春天”的梦。

寓言诗范文第5篇

读者不难看出我们的“雄心”:《诗歌读本》的对象涵盖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我们的编辑理念是:“让诗歌伴随一生。”

读者自然要问:你们为什么要编这样一套书?你们如何编这套书?

我们的编辑灵感,来自中国的“诗教”传统。其实,不仅是中国,世界许多民族,特别是希腊、印度这样的古老民族,都有一个诗教传统。

所谓“诗教”,按我们的理解,它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从大的方面说,也是更接近本义的,就是要以诗来管理、教化社会,以诗治国。这就是《诗大序》所说:“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莫近于诗。”这里有一个核心的治国理念,即对人心、民心、民情的重视,观人心、民心、民情的最好途径,就是听其声,所以又有“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之说。这就是所谓“诗可以观”的功能。按儒家的理念,诗的最大功能还是对人的精神的引导、教化,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也就是要通过诗歌的吟诵,发泄不满和悲苦,使情绪得以平复(“诗可以怨”),然后,通过诗的移情兴发、潜移默化的作用,涵养人的中和之性情(“诗可以兴”),由个人心灵的净化、性情的温柔敦厚,进而发展为人与人关系的融合,弥漫于家庭、社会以至国家,就可以达到天下的长治久安与和谐(“诗可以群”)。

对这样的儒家的以诗治国观,历来是有不同看法的,也有尖锐的批评,这里不作讨论。我们注重的是其中的一个合理因素,即对人的心性、内在精神世界以及人伦关系的重视,强调诗歌对提升、净化人的心灵的作用,移风易俗的作用。由此,我们想起了人们已经熟知的“人诗意地栖居”的理念,这样的联想大概是有道理的。

一位中学教师对这一理念作了这样的阐述:“人生活在两个世界里。首先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生活在一个世俗化的世界里,生活在一个充满着丑陋和污浊的世界里。但这绝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每一个人还拥有另外一个世界,那是一个意义的世界,是一个诗意的世界。”这位教师说,“为了一种诗意的生活”,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阅读诗歌的“第一条理由”。(马小平:《走近诗歌》)

这自然是有感而发:今天的中国,人的情感的沙化,趣味的粗鄙,精神的沉沦,心灵的扭曲,人伦的丧失,人际关系的敌化、毒化,都到了崩溃的临界点,而且是全民性的,构成了真正的民族精神危机,社会危机。面对这样的现实世界,我们作为普通的教师、学者,普通百姓,总体上是无能为力的;但我们还可以“救出我自己”,这就是我经常说的,我们至少可以在自己和周围的小圈子里,创造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诗意的生活”。这绝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恰恰是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和精神失落的现实社会对抗。而要创造有意义的诗意的生活,最重要也是最简捷的途径,就是阅读诗歌。这也是我们提出“让诗歌伴随一生”的理念的最基本的意义:在不间断的诗歌阅读中,人将永远保持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永远保持不断提升和净化自我心灵的态势,这确实是一个人“一生”的生命命题,也是我们面对假、恶、丑的现实,必须坚守的最后的人生底线。

我们不仅自己读,还要和朋友一起读,至少要和家人一起读。这样,我们不仅有充满诗意的生命个体,还有读诗写诗的家庭,读诗写诗的朋友圈,在这无诗、排斥诗的时代里,坚守一种诗的个体与群体的“存在”,哪怕是十分微弱的存在,这本身就是一首“诗”,一种意义。我们编选这一套《诗歌读本》,也是为了创造一个由编者、出版者、读者共同组成的诗的精神共同体。至少在我们拿起这套书时,能够感受到一点诗意,感受到现实中所稀缺,因而不免有些怪异,但却是超越时空,永恒的美好的诗歌,美好的人生的“存在”,这就够了。

“诗教”,还有一层意义,就是重视和强调诗歌在儿童和青少年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这也是诗歌的教化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首先是基于诗歌和儿童、青少年本原性的亲和力,诗与童心的内在契合。如一位儿童文学研究者所说:“人天生即具备歌唱的本能”,“在声音与节奏、韵律与情感之间,儿童天生地即与诗有一种最亲密的联系”,诗的创造“植根于这种原初的天才的想象力和本质性的儿童精神生活中”。(李咏吟:《诗教与儿童精神生活的自由》)如一位中学教师所说:“几乎在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段诗意盎然的岁月,那是多愁善感、混沌初开的青春期,迷惘执著的深情,敏感纤细的心灵,仿佛只有诗歌才能诉说满腹的心思,书写对生活的最初的感应,因而,每个年轻人天生地就是诗人。”(严凌君:《人间的诗意――人生抒情诗读本・前言》)

于是,就有了阅读诗歌的第二条理由:“诗歌是教育,而且是最好的教育,它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因为诗歌是诗人灵魂的产物,灵魂的交谈方式是最能抵达根本的交流方式”,而且“诗歌能够使我们获得对世界最好的理解”。(马小平:《走近诗歌》)

而儿童教育学者们更看重诗歌的两个教育功能。首先,诗教“不仅适合儿童的天性”,而且“有助于激活(孩子自身潜在的)人类本原的精神自由与想象力”;而儿童心灵自由的保护与培育,又是人的“生命中最伟大的事件”,这不仅对儿童个体生命的终身发展,而且对民族精神的健全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其二,诗教“有助于儿童建立个人与古典文明或民族思想文化价值传统”,以及人类文明传统之间的“亲和联系”。(李咏吟:《诗教与儿童精神生活的自由》)这也是由诗歌的本性、本质所决定的:诗在文学的文类中,是最具精神性的,因此,杰出、伟大的诗人的诗,总是集中了时代的个体精神、民族精神和人类精神。在这个意义上说,读诗,特别是经典诗歌,是承接民族和人类文明精神成果的最佳途径。编选中国和世界最出色的诗歌,促进文明的传承,正是我们这套《诗歌读本》的一个重要动因和目的。

这当然也是有感而为。正值诗意年龄的儿童、青少年却不读诗,他们的生活也了无诗意: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教育现实。究其原因,首先是在应试教育的狂澜下,诗歌也以应试的面目出现,“那种非生命形态,是肢解后的残句片语,接受着一种指令性的观赏”,知识的灌输,解剖式的分析,使得最应亲近诗的孩子,望诗而生畏。(原珠海市第一中学曾宏燕老师语)

对诗的挑战,还来自电影电视动画。如研究者所分析,“对于儿童来说,生命经验有限,观看动画艺术自然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但电影、电视、动画的想象是“直接的,确定的,图像化的,它具有一种特别的强制性,即让接受者没有自我创造和自我独立想象的空间,只有被动接受和感知的自由”,因此,“我们如果只重视动画艺术,那么,很可能全世界儿童的想象力将来都是一样的”。这就会导致一个“十分可怕”的后果:“儿童的精神想象没有了自由和无限的可能性”。这样,通过诗歌的阅读来保护儿童的自由的想象力和个人创造力,就具有了特殊的重要性。可惜,至今中国的教育界和诗歌界,还很少有人注意到这“诗与视觉艺术本质上的对抗性”(李咏吟:《诗教与儿童精神生活的自由》),还不懂得越是面对教育手段的科技化,恢复诗教传统就越具有迫切性。我们编辑这套《诗歌读本》,为“诗教”而大声疾呼,实在是出于诗歌教育因应试、因视觉艺术的冲击而被边缘化的隐忧。

但我们也有自己有限的信心,还是基于前面所说的诗歌与人,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本原、本质上的血缘关系,即所谓“人在,诗在;青春永在,诗永生”。我们甚至觉得,教育的所有领域: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以至大学教育,成年教育,老年教育,都是诗歌“展翅飞翔”的广阔天地。这些年,诗歌界一直在讨论如何走出只有诗人读诗的小圈子和困境,却很少注意到诗教给诗歌发展和传播带来的巨大空间和可能性。而在我看来,一个时代的诗歌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要看诗歌能否进入年轻一代的精神生活。因此,编选这套《诗歌读本》,也是一次沟通诗歌界与教育界,大学与中小学教育的自觉努力,因此请来了诗歌研究的专家洪子诚教授和我共同担任主编。本书的编者也大都是诗人和诗歌研究者,这样也就同时增强了这套《诗歌读本》的学术含量。

我们确实是把《诗歌读本》的编选当作学术工作来做的。这就说到了我们“如何编”,即按照什么原则来编选,其理论依据是什么的问题。大体有两大依据和原则。

我在编辑工作一开始,就提出“人类个体发生和系统发生的程序相同,儿童时代又经过文明发达的历程”的人类学基本原理,这是我们编选这套《诗歌读本》的理论基础”(《〈诗歌读本〉编选杂想》,文收《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我们强调,人对诗歌的阅读是一个生命的成长的过程;也就是说,人在生命成长的不同时期――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和诗歌发生不同的关系,有不同的诗歌阅读的需求和期待。因此,我们要根据人的生命成长、心理发展的不同需求来编读本,在人生命和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诗教要求,也就有不同的选文与编排。

我们正是根据这样的编辑思路,将全书分为六卷――

学前卷。分两个阶段:从出生到进幼儿园之间的诗歌,是父母吟唱给孩子听的,是所谓“母歌”。其特点是诗教与乐教的统一,突出的是“歌”的特点,只为好听,意义并不重要。孩子在聆听、歌唱中学习母语,培养孩子的听觉思维,在听中感悟生命的欢乐、自由和神秘。

从孩子进幼儿园开始,就意味着进入一个群体,进入了“儿戏”阶段。其最大特点,是群体的歌、舞、诗、画的统一,是更接近原始艺术的。我们在这一卷里,编选的“游戏歌”“问答歌”“数字歌”“连锁调”“谜语歌”“拗口令”“颠倒歌”等儿歌,都有这样的特点。这一时期的诗教的主要功能是在语言游戏中培育孩子对语言(特别是语音)的感觉与趣味,对五官,特别是听觉、视觉、躯体的感觉,培育孩子的自由想象力。

小学卷。和学前相比,这一阶段的诗教有三大特点:一是直接面对文本,逐渐和歌、舞、画分离,成为独立的文字阅读;二是由群体的游戏性阅读变成个体的阅读行为;三是除声音层面外,开始注意诗歌的意义层面。

因此,本卷的编选突出的是“儿童的思维”“儿童的情感”“儿童的生活”(包括儿童家庭和集体生活和儿童在大自然中的生活)“儿童的智慧与德行”等,其功能在培育童心、童趣、童思、性情、情感、智力和品德的全面发展。

本卷虽不分初小和高小,但特地编选了主要供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的《少男少女们的歌唱》和《祖国土》两个单元,突出“成长”的主题,表现少年意气和精神,并引导孩子的视野由家庭、学校,扩展到祖国与世界。

本卷诗歌的诗体也很丰富,除儿童诗之外,还有童话诗、寓言诗、哲理诗等。

初中卷。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感觉最敏锐,情感最丰富,想象最活跃,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适应这样的成长特点,我们将本卷的诗歌定位为“生命幻想曲”,以生命母题组织单元,展现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自我、他人、社会,以及历史的关系,这些都是少年期最基本的生命命题。所选的诗歌,大都充满浪漫主义的激情和丰盛、无羁的想象,并且充溢着生命的亮色,这是为孩子一生的精神成长垫底的。

少年也是诗的自觉意识觉醒的时期。为此,我们特地组织了诗的要素单元,对每首诗都作了详尽的导读,引导学生鉴赏诗歌,并撰写了介绍诗歌基本知识的专题,引导孩子自己朗读诗、写诗。

高中卷。学生从少年逐步走向青年,思想、感情都趋于复杂,这是接触“现代诗”的最佳时期。因此,本卷以现代诗的阅读与鉴赏为中心,分别展示现代诗的多义性,风格和抒情方式的多样性,以及现代诗的结构和层次。除导读之外,还编选了有关的分析、讨论文章,以引导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逐渐进入诗学的层面,在感性的激发之外,也多一些理性的沉思。

高中卷我们也设置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部分,试图引导学生从中国古诗词的特点入手,去鉴赏中国传统诗歌。每首诗后面,都附录了研究专家精到的点评和相应的阅读提示,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诗本身,更提供鉴赏方法,以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大学卷。大学和大学以后阶段的诗歌读者,大都本身就是诗人或诗歌研究者,他们对诗歌有一种迷恋和探索热情,因此,本卷的定位是:“诗道寻踪”。从表面上看,似乎更偏向于对“诗”本身的理性思考,所展现的是“诗歌在现代社会的位置及诗歌文化的多个侧面”。但诗的背后,仍有人、人的精神世界;诗学所要追问的,最终是诗道,人之道。它涉及精神与身体,个体和社会、历史,语言和人的思维,古与今,中与西,以至纯与不纯,小与大,自由与规范,少数与多数等社会、历史、美学、哲学问题。如本卷编者所说:“读一首诗,同时也是接近一种生活方式和想象方式;理解诗歌的目的,最终在于理解自我,理解那洋溢在语言之中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创造力。”――这样,对诗的理解,又回到最初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与创造:这也是诗教的本质。

老人儿童合卷。这是人的生命的一个合题:老人与儿童相遇。这也是诗教的一个合题:老人和孩子一起读诗。本卷命名为“憩息诗乡”,诗分“天道”“人心”“童心、童趣”三篇,而且全选中国古典诗词,这都有返元、归根之意。

这样,本书的编选也就此画了一个圆圈。

这套《诗歌读本》编选的第二个原则,是追求“家庭诗教”“学校诗教”“社会诗教”的合一。因此,本书定位为这三类诗教的阅读读本,它的预设读者是家庭的祖、父、孙三辈人,学校教师与学生,以及社会上热爱诗歌的老、中、青三代人。

我们特别注重的,是家庭诗教。这是一个至今没有引起充分重视的教育问题,却又存在着巨大的需求。家庭诗教的最大意义,在于为家庭营造一个浓郁的诗性空间,让亲情在诗中得到升华,研究者甚至说:“当每个家庭都自由地传出诵诗声与音乐声时,中国的现代文明就会产生真正的变化。”(李咏吟:《诗教与儿童精神生活的自由》)《诗歌读本》编选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要为家庭诗教提供一个切实可用的文本,具体可操作的途径。我们设想,家庭诗教可以以不同方式贯穿一生的阅读。学前阶段,以“母教”为主,由母亲(或父亲)给孩子吟诵诗歌,或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儿戏”,在游戏中读儿歌。小学(尤其是初小阶段),由家长和孩子一起读诗,家长给以适当的讲解。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的诗教,应以孩子的自主阅读为主,但家长也要自己读诗,这既是自我精神提升的需要,而且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诗,交换彼此阅读的体会,这应是父母和青少年时期的孩子进行精神交流的一个较好方式――在这一时期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常有障碍,一起讨论诗,是最容易沟通的。最后,是老年的祖父母和幼年的孙子、孙女一起读诗,这既是彼此的精神需要,也是沟通祖孙辈的较好途径。

寓言诗范文第6篇

关于高考作文的“深”,《考试大纲》有三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其中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要求考生透过现象的迷雾作深入思考,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写记叙文,就应着眼于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世界的发掘;写议论文,就要在纷纭复杂的事物中,剥去现象的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高屋建瓴地确立自己的观点。

[写作指导]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事物的本质往往通过表象反映出来。每一种客观事物,都是多种特性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些复杂的特性通过丰富多彩的现象表现出来。人们接触一个事物,总是先认识到它丰富多彩的现象,由感觉、知觉而到表象,取得关于这个事物整体的感性认识。分析事物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

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认识的开始,但是,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象上。要想把认识导向深入,还需要进一步探求事物的内在特征、本质属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此,动笔写作前须仔细审度,深入探究,不可贸然作出判断。具体应做到:

一、独具慧眼,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

对阅历尚浅的高中生来说,观察时不能放过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凡人小事。如果能放宽眼界,开动脑筋,透过“芝麻绿豆”的小问题发现其中蕴涵的深刻含意,同样可以得到“寻常中显本质,微尘中见大千”的卓尔不群的立意。

二、掌握必要的“理论武器”

事物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往往真假交织,鱼龙混杂,不易分辨,而事物的本质往往有一个逐步显露、逐渐展开的过程。因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加强积累,政治课本里的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要注意消化吸收,其他一些理论书籍和文章里的精彩论析,也得时时留意。这样,带一点“理论武器”进考场,根据需要适当地、妥帖地加以运用,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把握一些“深入本质”的方法

要善于用理性的睿智之光,对观察到的表象下一番“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的功夫。作文时,应注意用好比较的方法,对事物的现象进行概括,进而“上升”“飞跃”,形成对事物理性化的认识。比如1995年高考作文提供的寓言诗《鸟的评说》,描述了一群鸟儿互相揭短、互相攻击的怪现象。在审题时,首先须提取共性,揭示这群鸟的本质特征:不能正确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否则,议论深刻也就无从谈起。同时,注意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探求事物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比如写“坚强”,就可以使用过程分析的方法,逐步剖析自我走向“坚强”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特质,以及由脆弱转化为“坚强”的各个方面的因素,等等。在探究事物的本质特征时,还要注意:相同、相似的现象可能反映不同的本质,不同的现象则可能反映相同的本质。比如有一年的高考作文,要求把试题提供的两则材料结合起来思考,联系实际展开议论。第一则材料讲的是大多数青少年最赞赏“助人为乐”的品格,第二则材料讲的是别人有麻烦时,不少人会“悄悄走开”。粗看起来,这两则材料反映的现象截然相反,然而,透过现象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两种不同现象的本质恰恰是相同的:那就是自私心理在作怪,不少人总是希望别人帮助自己,而当别人有困难时却不肯伸出援助之手。

四、文体不同,“深入本质”的方法有别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现方法的,在文章中一般通过议论与抒情来体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虽然篇幅有限,但在体现“深入本质”上有其独特的作用。比如通过它可以深化叙事的内容,可以让情感得以升华。无论是饱含哲理的抒情,还是赋予议论以形象化、情感化的色彩,都能透过所叙内容,揭示这些内容的本质意义。

议论文是诉诸理性的,最好能有深刻的哲理性,当然更得做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因此,文中不仅要有正确、科学的理,而且这个“理”还要尽量讲得深入、切实;说理,还要有周密的论辩性,理不能自明,不能自现,要明理、阐理和扬理,就要论辩、阐发和证明,通过周密的论辩,道理的深度、广度和力度才能被发掘出来;说理,还要有强烈的说服力,这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根本目标,以理服人,以理取胜,循循善诱,让读者真正接受作者所揭示的“本质”。

五、事物“本质”的核心是“人心”

说到底,事物“本质”的核心是人们的思想根源。任何不良的社会现象,穷根究底,最后一定能追到“私心”上;任何好的社会现象,追根溯源,一定能追到“公心”上。比如环境问题,似乎与“私心”没什么联系,是人类的共性问题,但如果刨根问底地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草原为什么会衰退?不是因为过度放牧吗?人们为什么要过度放牧?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牛奶、牛皮、羊毛等越来越大的需求,是为了多赚钱。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越来越大的贪欲。由此推想,所有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贪婪的欲望。所以,每个人对环境的破坏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类把本属于这个地球所有生命的环境,当成了只供自己消费的资源。如能分析到这一点,就是找到了问题的本质,文章也就深刻了。

[考场佳作]

感受乡村

2008年浙江一考生

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它也许是凡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游然。

然而,那只是诗中、画中的乡村。当我们真实地走进乡村,用心去感知乡村,便会发现,我们的乡村始终经历着苦痛。那里也有阳光,但那阳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远远望去,土地上那个佝偻的背影,在朝夕间,在春秋中,在这片土地上耗尽心力。他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他的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坚强,他的脚步坚实了这片土地;他生于黄土又归于黄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风暴来了,他的心如那田间摇曳的庄稼般颤动,他的泪水在他满是沟壑的脸颊上纵横,如那淹没田间的水,层层漫过他的心田,浸没他的呼吸。干旱来了,庄稼如他枯瘦的身体一般摇坠,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丰收,他混沌的眼干涸而空洞。

当然,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只是这种幸福仿佛如此卑微。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丰收,饱满的谷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宝,他们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们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风调雨顺,他们只想也只要这样平凡的生活。

这样的乡村会不会让我们失望,当我们面对如此这般的图景?其实,乡村正因这份残酷的美丽而更见真实。感受乡村,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在体味它的宁静与纯净的同时,给它的苦痛多一点目光,给它的辛苦多一点理解与悲悯。

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上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淳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我们是否想过是他们用血汗带给了我们生的希望?

看中国的农民用自己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的历史上站成了永恒,且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