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信工程就业前景

通信工程就业前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通信工程就业前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通信工程就业前景范文第1篇

就业前景好的理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数字逻辑、数字分析、通信原理概论、模拟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系统分析与控制、信号处理原理等。

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发展起来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使计算机的功能不仅仅只是替代人脑的一些脑力运算工作,还成为了信息时代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环境工程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知识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去向:主要至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

通信工程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通讯技术、通讯系统和通讯网等方面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从事通讯技术开发与应用、管理与决策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去向:适合邮电部所属各邮电管理局及公司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经营及管理工作,也可到军队、铁路、电力等部门从事相应的工作。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绘图、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等。

就业前景:该专业是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机电一体化的宽口径专业。

建筑设计专业

培养方向:培养能在设计机构、科研单位与专业院校从事建筑设计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与设计研究,具有人文精神、艺术自觉的创新型建筑专业人才,以美术的艺术氛围和艺术学科的综合教学资源为依托,强调以实践的精神展开对建筑现象的深度思考与设计创新实践。

就业方向:建筑设计单位、企业从事建筑装饰设计工作;建筑装饰公司从事装饰设计、装修施工技术与管理等工作;建筑公司、房地产企业从事设计咨询、技术与管理工作;胜任室内外建筑设计师、建筑工程制图、虚拟现实制作、建模模型制作等岗位。

1、考虑自己的兴趣。在选择专业时既要考虑是否感兴趣,又不能仅凭兴趣。虽然未来就业不一定会专业对口,但大学所学的专业与将来从事的工作还是有一定关系的。

2、考虑未来的就业方向。大多数人都把是否容易就业、将来工作的工资多少作为选择专业的参考,虽然这些是可以作为参考因素,但是也不能绝对化。一来容易就业、工资高的行业必然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再者就业形势也会经常变化。

通信工程就业前景范文第2篇

“软”“硬”兼修的工程专业

通信工程是电子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通俗一点可以理解为通信就是实现信息的传递。

通信技术以现代的声、光、电技术为硬件基础,辅以相应软件来达到信息交流目的。比如在军事作战中,光纤通信和通信编码可以安全地传输话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为现代战争提供了保密性好和生存能力强的通信线路;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手机、座机、基站等通信设备则承担着人们语音、视频的通信需求;在民用航空系统中,通信雷达与导航可以正确地为飞行员导航,保证飞机安全起落。由此可见,通信工程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同时也推动了诸多行业的发展。当今社会通信十分发达,几乎每个人都有手机,但你知道手机是如何传输语音信号实现通话的吗?这就是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的范畴了。由于我们说话的语音属于模拟信号,手机作为通讯终端,首先会将产生的模拟语音信号通过内部系统转换成数字信号,再与其所在网络中的基站通过电磁波来通讯,由基站负责手机跟外部的通讯,基站对手机传过来的无线信号承担调制、解调、均衡、纠错、译码,最后与另外的通讯终端以同样的电磁波形式实现通讯,最终双方实现手机通话。这种通讯方式可以简单理解为终端到基站再到终端,具体传输的奥妙就有待大家进入学校去深入学习了。

通信工程专业的学习内容横跨计算机、电子学科,可谓“软”“硬”兼修,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课程就属于计算机类,而信号处理、高频电路、电路原理等课程则属于电子类,此外,还有本专业独有通信原理、信道与编码、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课程,所学范围比较宽。像通信原理课学习的是理解语音以及视频信号是怎样传输的,我们平常手机打电话是怎样实现的;而信道与编码这门课程主要会介绍一些编码知识,教授我们如何将信号更安全地传输。学习这些课程都要求具备较好的数学、物理基础以及较强的动手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它特别适合那些理解力强、善于分析的同学。

在我国,通信工程专业一直非常热门,历年高考基本上都是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在众多高校中,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算得上是该专业的翘楚了,清华大学综合实力最强;北京邮电大学的网络通信比较好;上海交通大学重点研究的是智能交通系统;电子科技大学主要专注于光纤通信方面,通信抗干扰是该校一绝;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则在通信编码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另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85工程”高校的通信工程专业也都不错,具体报哪个学校要看个人选择及高考分数。

朝阳产业造就三大出路

由于近年来国家大力建设通信技术,特别是3G技术的研发,使得该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很大,就业前景非常乐观,中高级工程师的年薪大概能达到10~30万元。通信工程专业对口就业方向主要分为:

1.技术研发人员

职业发展道路:研发工程师项目经理高层市场或管理人员

该领域比较好的外资企业主要有,思科、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等。中国的企业主要有,华为、中兴、大唐、UT-斯达康等。

技术转市场(管理)是很多研发人员的归宿。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能力的下降,加之企业在研发部门职位设计的瓶颈,另外也是拥有强大技术基础的“底气”,工程师们会选择做一段时间的技术支持、客户服务和技术部门的管理岗,技术出身对这种管理的优势非常明显。

2.产品销售人员

职业发展道路:销售助理销售工程师销售(市场)经理

近年来,通信产品销售人员需求大,对专业功底要求不是特别深,适合一般本科生从事。最重要的是,职业发展空间足够大,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转行去别的行业继续做销售。

3.运营商工作人员

职业发展道路:职员主管中高层管理人员

目前几大运营商的基层员工主要以校园招聘为主,每年都会一个相对有规模的校园招聘计划,这也给应届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主要有市场销售以及网络维护等几个方向,整体来看,电信运营商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通信工程就业前景范文第3篇

专业如此之多,虽然有些专业通过名称可以大体了解它,但也有一部分专业仅凭名称无法了解到它的真实情况(如培养目标、学习课程和就业方向等)。

首先,应该了解学科门类的划分。

当你去研究一些院校的时候,可能更多看到的是对某个专业的介绍。

那么,学科和专业之间是什么关系?

识专业,从专业体系开始

学科是一种学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

中国普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的学科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注:本科未设置军事学学科门类,其代码预留。)

每个学科门类下包括若干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又包括若干个二级学科。

研究生招生基本上都是按照学科进行的。

专业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的发展和分类状况而划分的学业门类。

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设置的各种专业,体现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制定各自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从这个专业目录里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大学本科分设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学科门类。

每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专业类,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

专业类下是各个专业,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本科招生基本上都是按照专业进行的。

(当然现在随着招生改革的不断推进,很多高校已经按照大类招生,只有少数不适合合并同类项的还在继续按照专业招生。这是后话,这次暂且不表。)

学科和专业是不同的,但也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专业以学科为依托、为后盾;学科的发展又以专业为基础。

学科为专业建设提供发展的最新成果、可用于教学的新知识、师资培训、研究基地;专业主要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和发展的基础,更主要的是为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

另一方面,从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学科的作用是间接的。

在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专业口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与使用、教材、实验设计与开设、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学科建设是无法替代的。

因此,将专业与学科混淆,或主张学科建设代替专业建设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以学科建设代替专业建设的结果必然是削弱专业特有内容的建设,不利于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学科与专业的区别在于学科是偏知识体系而言,而专业偏指社会职业的领域。

因此,一个专业可能要求多种学科的综合,而一个学科可在不同专业领域中应用;学科的第二个含义是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

学科建设中“学科”的含义偏指后者,但与第一个含义也有关联。

长期以来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经常被混淆,专业被等同于二级学科,这是不正确的。

当然,如果某所高校在某些学科具有较强的实力,那么与这些学科相关的专业也一样会具有较强的实力,无论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还是硬件条件、师资队伍方面。

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实力一直很强,在全国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全国排名第二,与之相关的本科专业如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也都具有很强的实力。

识专业,注重专业内涵

认识专业,考生和家长要深入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

所谓专业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

通过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发现该专业是否符合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

通过主干课程设置情况,可以了解不同大学的相同专业的一些区别,判断哪所大学的对应专业更加适合自己。

通常某一个专业会有多所高校开设,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而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不尽相同。

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前,应该先了解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来确定专业。

就业和研究领域等则可以更加深入地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专业的内涵,更加具体地为我们指明就读该专业后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专业教育,高考报志愿时选择的专业,可以说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的第一次选择。

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对口工作,既可以将大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也可以更快地适应职场生活。

如今出现不少大学生毕业“转行”的现象,往往是当初选择专业时了解不够造成的。

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必须要认真地了解该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

要了解这些内容,可通过访问高校招生网站,那里会有关于学院和专业的介绍。

识专业,这些误区要避开

1、按名称认识专业

不能仅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望文生义,也不能道听途说。

以往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

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事实上,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相关的职业。

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计算机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有较大区别。

还有一些专业名称很难从字面上了解其专业性质,比如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属于化工与制药类,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类。

另外,有的专业侧重于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

专业之间的细微差别,有时候通过名称并不能清楚地区分,所以考生和家长一定不能仅凭名称来认识专业。

2、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一般意义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但是考生报考时,往往还是愿意选择好大学的优势专业。

对于一个专业来讲,很多大学都有设置,但是不同的大学之间,同一个专业的实力是不一样的,这也直接体现在录取分数线上。

好大学的优势专业,往往录取分数线每年都相对较高,考生报考时,要量力而行。

但反之,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却不一定是某所大学的好专业,首先录取分数高有可能是因为该专业当下比较热门而导致报考人数多形成的,其次还有的专业录取分数高可能是因为前一年该专业由于录取分数低而使当年报考人数较多形成的。

3、专业等同于职业、行业

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

行业一般是指其按生产同类产品或具有相同工艺过程或提供同类劳动服务划分的经济活动类别,如饮食行业、服装行业、机械行业等。

如前所述,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也有大体的就业方向。学生如果想毕业后进入某些行业,从事相关职业,那么大学期间就读与之相关的专业,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就业就会相对要容易得多。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会提出对毕业生所学专业的要求,尤其是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和行业。

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专业,其目标是培养通信技术领域高级研究开发型人才,强调“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培养学生掌握通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从事通信理论、通信网络、通信系统、通信设备以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运营和管理等工作。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华为、中兴、大唐等骨干通信设备制造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行商,国防军工行业骨干科研院所以及各类IT企业。如果学生有志于进入这些行业,从事相关职业,那么就可以选择通信工程专业。

以后到某某行业就业,是否就一定要读与该行业对口的专业?

一般来讲是这样的,但是也不绝对。

有的行业对口专业很多,例如银行业,需要金融、财会等经济类、管理类相关专业人才,但是也需要计算机、信息安全等信息技术类相关专业人才。

而有的行业对于专业来讲要求比较严格,例如电力系统,有一个需求专业目录,考生可以首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之类的专业。

如果考生对某个行业感兴趣,还是尽可能选择相关对口专业报考,这样毕业生进入该行业的难度就小得多;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未能考取相关专业,也可以通过辅修、考研等其他方式学习相关专业,从而达到进入该行业工作的目的。

4、只要专业名称相同,在所有大学都一样

虽然专业名称相同,但是由于每所高校在办学特色、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差异,相同专业之间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都有设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学习电子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制造工艺和测试技术等,专业方向为光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等;

而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以微电子、信息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集成以及计算机应用的融合为专业特色。两校的专业各有侧重。

如果考生对某个专业感兴趣,还要去了解拟选择高校的该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是否也与自己预期一致。

5、热门专业就业率高

面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已经成了众多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导向。然而许多考生和家长却容易陷入一个理解误区:只要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就一定看好。

事实上,表面看起来热门的专业,就业率不一定高。

一项调查显示,近几年本科大学生就业率排名前十位的专业为:

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类。

这十类就业率高的专业,有的为报考时的冷门专业,甚至在一些专业中,90%以上为调剂生。

而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就业时却遭遇尴尬,比如法学、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

在选择时,紧盯热门不如参考由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等。

但同时,也要注意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通信工程就业前景范文第4篇

1.1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特点

从专业特性谈起: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是针对我国移动通信事业发展,对人才需求量增多而新增的专业。不属于传统专业。因为移动通信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量大,比如移动手机软件开发人才、移动设备维护人才、移动通信的相关企业需要的人才等。所以,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广阔。但是有利必然有弊,弊端是,迅猛发展的移动产业,使得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变快。一些主流技术在3,4年后,可能就会很少使用,甚至被淘汰。这对学校的教学内容发起了极大的挑战。

1.2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存在的不足

首先,专业创建时间短,造成该专业软硬件教学环境还不十分完善。实验室、实训室、教学基地等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其次,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高职如果不实时与企业保持联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就容易被知识甩在后边。出现教学与岗位技能脱节的情况。再次新兴专业的教学资源匮乏。教材、教辅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料不足,更加不能适合于每个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侧重方向。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式方法探索

2.1侧重实践教学锻炼学生技能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鉴于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态势,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完成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开发思路,按照移动通信主要岗位群能力培养要求,完成职业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以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课程体系。

2.2深入与企业合作,工学结合

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育,归根到底是为培养高职类型的通信企业移动技术类岗位蓝领人力资源。构建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适“材”的最佳选择。职业教育需要工学结合,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专业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实现,目的是使工作系统与学习领域相结合,在适合的机制体制创新模式下完成纽带联结,最终实现变工学割裂为工学结合、变无效学习为有效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压迫式教学为任务式教学、变传授知识教学为学生行为导向后总结知识点的教学、变理实分离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

2.3打造过硬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这就要求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师不但理论知识丰富,更需要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尤其是擅于将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来解决工程实践的教师,所以师资队伍的培养应以“双师型”教师为目标。具体采取用了以下几个措施:第一,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由有经验的教授和专家做导师,从青年教师的教学、工程实践及学科方向、科研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和培养,针对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青年教师不仅能从导师那里学到教学经验,而且导师的思维方式、人格魅力都会对青年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举办课件制作大赛,提高教师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能力;选派青年教师到省内外高校盯课、学术交流;有计划地选派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或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2.4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教学研产一体平台

通信工程就业前景范文第5篇

同济大学

位于上海的同济大学,建筑学属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级特色学科。该专业拥有一套与众不同的艺术理念,不盲目跟风,教师团队实力雄厚,在国内建筑领域有一定的社会影响。报考该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学制五年。

土木工程原隶属建设部,在桥梁、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地下建筑等方面云集了很多重量级专家。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会掌握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桥梁工程、岩土工程、铁路与城市铁道工程等多方向的知识。

车辆工程在全国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它下设6个方向,学生可以任选。在课程安排上,学生除了学习汽车专业知识(双语教学)外,还必须掌握英语和德语。学校与多家企业、社会机构设立了专项奖学金,国内外的企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非常大。 同济大学的三好坞

临床医学有着百年的历史,学校依然对其加大建设。现与多所德国大学有着实质性的合作,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提升软硬实力。

艺术设计专业方向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同济大学的优势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常与同领域的各机构合作密切。

德语专业实力较强,科技德语方向是特色,学生还需要学习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机械识图、计算机应用等理工类基础课程以及外贸、经济管理类相关课程。

北京邮电大学

北邮由单一的邮电学院发展成现在的综合性大学,形成了完整的电信类学科群,在邮电、通信领域,绝对是一块金字招牌。

电子工程学院的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社会需求较大,颇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位居全校第一。

信息工程学院和许多大公司联合建立实验室,与法国电信北京研发中心、美国ADI公司、天津移动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计算机学院在宽带网络方面非常出名,以通信软件为特色,计算机技术(软件、硬件和网络)与通信技术相结合,也是响当当的,每年许多大公司都会来这里招人。

此外,学校还有一些综合性的特色专业,像经管、文法、英语等,这些具备通信背景的学科在社会上也是很有竞争力的,在电信法、电信产业经济等方面也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以电信产业为依托发展自己的长项。

天津大学

建筑学专业在国内国际上都可堪称是一流的,是综合研究建筑、建筑群、室内外环境等方面的学科,培养学生不仅能打造出科学的建筑,而且能打造出艺术的建筑。它是该学科目前全国仅有的3个重点学科之一。教学亮点是挑选部分高考成绩非常突出的学生,单独组成一个班进行为期一年的集别培训,一年以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点自主选择任何专业。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的专业特色方向是现代传质理论与分离工程、生物信息学与生物化工、新型催化材料与反应工程、绿色化学新工艺与产品工程等。 天津大学的北洋大学堂纪念亭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属国家特色学科,十分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拥有数台价值上千万元的现代化先进仪器设备和国内一流实验室,设有现代化的“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北电力大学

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

现拥有热能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个国家重点学科,核工程与核技术、自动化、工商管理3个国家特色学科。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动力工程和自动化控制学科是华北电力大学最具特色的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设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等6个专业方向,是我国电力人才的重点培养基地,毕业生大部分都投身于我国的电力事业,就业前景良好。

动力工程主要与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节能理论技术、新能源和新能量转换、状态检修等领域的科学和技术打交道,从这个专业学到的知识可以广泛运用在各大发电厂、供电输电单位,毕业生就业形势不错。

自动化控制是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品牌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程序控制、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等工作,学院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而且还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解决能力。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位于成都,通信学院是电子科大最牛的学院,除了它本身师资力量雄厚外,实验室就撑起了“半壁江山”,其中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于1990年,中国的海底光缆多半都是出自这个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该学院下属的通信工程专业被评为第一批特色专业。

电子工程学院是电子科大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学院。学院的微波工程系、电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许多老师都在意大利宇航局、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Intel公司等交流过。这个学科的人很容易进入各大通信公司、手机生产商。

光电信息学院在光通信、光纤传感等方面独步“武林”,每年都有西门子、强生等大公司来招聘人才,也和四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一个工程中心有联系。许多同学研究各种医疗器械,比如心电图仪、内窥镜子类等。不要小看这些东西,在电子仪器里,这一块的利润超过手机和相机,而且市场巨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是全国37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校之一,也是全国20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之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特色专业:通信工程、信息安全、网络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方向)、软件工程(WEB工程与信息系统方向)、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和电子封装技术。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座落在沈阳,材料与冶金学院是国家重点建设学院,设有轧钢技术与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是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覆盖的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

软件学院设有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两个专业。一些信誉好的IT认证课程已纳入课程体系,学生通过认证考试既可获得奖励学分,又可获得奖励补贴,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比例达到 60%以上。

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具有很大影响,毕业生可以从事多领域的研究和建设。 东北大学的校标取“白山黑水”之意

日语专业从对日语的听、说、读、写、译全面掌握,到熟悉日本文化、社会,毕业后,除了攻读研究生外,还可以到外经贸部门与企业就职。

矿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采矿工程实验室是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作为该专业的毕业生,同样可在深造和就业两个方向上,根据自身条件加以选择。

冶金工程在众多开设冶金工程专业的院校中,算是资历、实力最强的了,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学生有获得“专业奖学金”的机会,就业率很高。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位于南京,水利水电学院是我国水利学科专业设置历史悠久、水利特色最为显著的学院,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三峡、小浪底、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中,都有河海大学水利工程学的优秀学子的参与。

土木工程是河海大学的另一个传统优势专业,在国际国内都颇有影响,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不计其数,足可见其雄厚的学科实力。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是河海大学和江苏省的品牌专业,也是这个学校一直以来就业率很高的专业之一,就业领域十分广泛。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拥有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由多名院士、教授、博导组成的雄厚的师资队伍。

通信工程就业前景范文第6篇

1.《求学》杂志:贵校2013年的招生政策相较往年,有什么变化?

河海大学招生办:学校2013年的招生政策与往年相比,主要有以下三点变化:(1)在编制招生计划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地区人才需求特点,加大了特色专业、强势专业以及就业前景好的专业计划数量;(2)我校2013年总招生计划数较往年有所增加,增量部分投放至外省,特别是中西部省份;(3)经教育部批准,2013年起我校新增和英国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面向天津、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6省招收环境科学专业学生。

2.《求学》杂志:这几年,高校的招生竞争相对还是比较激烈的,学校在吸引优秀生源方面有没有比较好的政策?

河海大学招生办:河海大学在举办多年基地强化班的基础上,于2009年7月成立了大禹学院。大禹学院以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是学校培养本科拔尖人才的专门学院。学院在课程贯通的基础上,实行本硕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小班化教学,实行导师制,并注重国际化交流和培养,旨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术精英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学生前两学年按水利土木大类(徐芝纶班为工程力学专业)进行培养,后期经双向选择分流至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等品牌专业培养。该院近几年录取学生均为各省尖子生。

3.《求学》杂志:贵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特殊的办学举措?

河海大学招生办:长期以来,我校坚持“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路径,狠抓数学、物理、力学等方面的教学,为同学们的发展拓宽专业基础。同时,为培养基础宽、重实践、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学校2013年在商学院、环境院、理学院、港航院4个学院12个本科专业实行按类招生。学生入校后按类在统一的教学平台上培养,在一到两年基础课程培养后再进行专业分流。此外,学校还在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多探索,如“1442”工程、青马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为同学们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各种平台,提供各类条件。

4.《求学》杂志:学校有哪些特色专业?这些特色专业在2013年招生中的录取情况如何?

通信工程就业前景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招生;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9-2057-03

Study on Undergraduate Enrollment and Knowledge System of Building Electrical and Intelligent

WANG Xiao-long

(Anhui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Intelligent-Building,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Hefei 230022,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situation of Building Electrical and Intelligent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in our country, and the concise knowledge system is given. Analysis of the enrollment, cultivation and employment demand,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are given on the basis of graduate employment unit, industry the status quo. We presented a solution, and prospected the prospect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building electrical and intelligent; enrollment; knowledge system

“智能建筑”[1]是以建筑为载体,同时需要自动控制、通讯、办公系统、计算机网络,以及为建筑服务的与能源、环境有关的各种建筑设备;不仅需要各种IT硬件,而且需要对整个建筑设备系统进行优化管理的软件。因此,智能建筑是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目前我国智能建筑技术总体水平已接近21世纪的世界水平,即国际上最先进的智能建筑技术设施在中国建筑物中都有应用。然而,对我国“智能建筑”现状的调查表明,其智能化系统的无故障运行率、节能增效的实际情况与预期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各个层次的智能建筑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的专业化人才。由于智能建筑是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而我国高等学校各相关专业培养的学生,不具备掌握以上跨学科知识的能力,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是阻碍我国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2]。

该文分析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现状。剖析了招生、培养与就业需求、行业发展的矛盾,提出了矛盾解决方案并展望了专业发展前景。由于该文作者长期在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小组中承担服务和管理工作,参与指导小组的全部工作过程,表述内容曾与很多专家共同讨论,在此对各位专家表示感谢。由于结合教学管理实践和个人理解进行了凝练和调整,相关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供教学参考。

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许多高等学校在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开设了与智能建筑相关的专业方向,以适应蓬勃发展的智能建筑工程对人才的需求。2005年底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专业代码080712S),并于2006年开始招生;另外一个类似专业“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代码080710S)也于2003年招生。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修改意见的通知》(教高厅函〔2011〕28号)中“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与“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代码080710S)合并为目录内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代码081004),在该文后面的内容中,如无特殊说明都将称作“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

到2012年3月,我国大陆地区共有39所院校获批进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招生,另外4所暂时按照“建筑设施智能技术”名称继续招生。在现有43所招生院校中,江苏10所,上海、湖南、吉林、河南各3所,北京、广东、山东、安徽、陕西、河北、重庆各2所,浙江、天津、四川、江西、辽宁、广西、黑龙江各1所。除了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有单独的教育体系外,全国仍有湖北、福建、内蒙古、山西、云南、新疆、贵州、甘肃、海南、宁夏、青海、等12个省(市、自治区)未实现该本科专业招生。从地缘分布看,招生院校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

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存在问题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毕业生就业的单位主要有设计院、科研机构、智能化工程公司、信息监理公司、智能化工程预决算公司、政府节能机关和事业单位、节能量审计单位、合同能源管理单位、节能教育机构等[3]。由于涉及智能大厦、智能园区、智能路灯和市政 管理、智能交通与停车场管理等各类型智能化工程的设计、施工、预算、管理以及节能量的监测、评估和改造[4,5],具有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目前全国高校每年毕业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生将近4000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来高校招收该专业的就业需求数不低于2万人。由于人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抢夺毕业生的现象非常明显。与很多高新技术专业类似,人才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孔雀东南飞”趋势明显,这不符合国家的城镇化大趋势和产业转移政策。而非省会的地市及县级单位获得“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毕业生的机会极少,整体技术人才水平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不平衡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a)总体数据

(b)独立学院数据

图1招生院校数及增长率

在教育部开始批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招生的07-09三年,建筑类高校投入极大的热情,招生院校数增长率在30%以上。而随着传统建筑类高校的陆续获批,这种增长率急剧下降。从长远来看,由于鲜明的行业特色和较广的知识体系,“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不太可能实现计算机、电子、通信、网络、自动化等信息类专业的普及性,市场的缺口不太可能在若干年内得到弥补。

3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人才培养知识体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外语综合能力;具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其应用能力[1]。培养的人才应在知识、能力和素质诸方面协调发展,尤其要体现人才培养的宽口径、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5]。该专业知识体系凝练如图2所示。

图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

4总结与展望

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专业方向发展成独立专业,到最近整合“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而成为目录内专业,完成了华丽蜕变。初步的成就一方面得益于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得益于部委、指导小组、兄弟院校的共通不懈努力。大家的努力抓住了行业发展的机遇,促进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的诞生和发展。

目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培养人才的数目不能够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而该问题受限于地域经济不平衡和专业特殊性对招生院校数的限制。随着经济发展和观念更新,通过指导小组的积极沟通和兄弟院校的有效交流,中西部地区院校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认识将逐步深化,招生的地域不平衡问题会得以逐步解决。

而专业的特殊性问题,不但是一个限制招生的问题,更加是培养体系逐渐完善过程中的主要抓手。专业特色培养体系的完善过程,是整个“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教育领域共通努力、不断凝练、充实、修正、发展的过程。有效的专业特色培养体系,将极大地推广“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的招生,更会培养出适应、促进行业发展的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小组《专业规范》编制组.高等学校本科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规范(征求意见稿), 2010,03

[2]寿大云.中国高等学校智能建筑学科教育的发展状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9):117-119.

[3]郭福雁,黄民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5):23-26.

通信工程就业前景范文第8篇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8-0114-02

1 引言

数字图像处理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如今,数字图像处理涉及农牧业、林业、环境、军事、工业和医学等方面,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1-2]。然而,困扰学生的问题是所学的知识不知如何运用到实践中。因此,面对枯燥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可兴趣却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数字图像处理这门课程理论性、系统性强,知识面广,不仅需要较强的数学功底,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矩阵论等,还依赖于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的学习和了解[3]。然而这些要求和学生所掌握的现状是矛盾的。数学基础薄弱以及相关先修课程掌握不扎实,使学生学习起来力不从心,因而也提不起兴趣。教学内容按部就班,重理论轻应用,课堂学习枯燥无味。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学期的学习只为应付考试。以就业为目的的学生觉得似乎跟以后的就业前景也没多大关系,社会需求较小,学习没有动力;以考研为目的的学生只重视考研科目,对这门课也没有兴趣。实验内容简单枯燥,偏重验证性,学生实际扮演打字员角色,无法发挥积极性和创新性[4-5],也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实验内容和实际应用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共鸣。

2 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是随着计算机和数学的发展而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为就业打下基础。本文以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以达到教学目的,拟作如下改革探索。

教学内容改革 该课程主要讲授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包括数字图像基本理论、图像增强、图像变换、图像恢复和重建、图像编码和图像分割等图像处理方法。该课程涉及多种算法数学模型、公式等,并有大量的理论和程序讲解,内容多,理论性强,应用面广。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力求纵观全局,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在实际教学中应区分主次,有侧重有取舍,使教学内容精致化。

为避免教学的纯理论化,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讲授基本理论时,增加相关背景知识和前沿动态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知识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在具体讲授图像处理基本方法的章节时,适度弱化数学推导过程,针对具体的图像处理方法,安排相应的实际应用案例。如图像增强,可以利用电视影像为例,说明利用图像处理可以提高影片中图像的质量,减低图像中的噪声,优化观影效果;图像变换,可以讨论雷达图像质量的提高,利用图像重构算法提高雷达图像分辨率,便于更好地表征目标;图像分割,可以讨论医学影像,如CT图中对于病灶区域的识别,提高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图像识别,以人脸识别为例,介绍图像处理算法在人脸识别中的运用。在生动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出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在此基础上适度地深入相关的理论推导过程。

在应用技术层面,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安排相应的专题报告。如:生物医学方面CT技术,显微图像分析和超声波图像处理等;通信工程中的编码和压缩技术;工业工程中的自动检测、工业视觉;以及军事公安、文化艺术、电子商务等。

在作业和课后习题方面,精选习题,改进传统的做题方法,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避免重复做相似的习题,重质量轻数量;相应增加应用实践专题型课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选择一个专题,充分利用教材和教辅,以及图书馆和各种网络资源,做相应的小论文,将理论知识与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结合起来,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有了实践能力,还能增强兴趣,提高学习动力,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在传统教学中,以教材、教师为中心,近乎是教师讲、学生记的模式。改革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来改变这种“讲听式”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研讨问题教学法、过程导向教学法、项目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实例解析法、练习指导法等组织教学,理论实践并进,“教、学、做”三位一体。

在课程介绍时,可结合视频和图像的方式介绍目前已经运用在社会实践中的实例,增加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串联,介绍已有成果的同时穿插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适当地组织专题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思维变得活跃,兴趣变得浓厚,能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学习并进行探索创新。在教学手段方面,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背景介绍以及实际应用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用视频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在理论基础及公式推导上,多采用传统的板书模式,引导学生一步步跟着教师思考,加深印象。在实验仿真和程序设计指导时可采用屏幕录影教学,有利于学生熟悉界面,可以把学习时间更多地放在设计程序上。还可以建立网络学习辅导与交流互动平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此外,合理安排学时,将保证在有限的学时内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增强教学效果。

实验内容改革 如表1所示,传统的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学生把大量课时花在敲程序和调试程序上,只为得到一个验证性的答案,缺乏思考及自己对程序的理解,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传统实验的不足,拟做以下尝试。

1)一般性验证实验,可以用屏幕录影的方式,在授课过程中演示,一方面有助于理论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起到实验预习的作用,节省此类实验时间。

2)重要的验证性实验,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情境,修改一些参数,以观察它们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中的关键因素。

3)在完成大纲实验的基础上,增加开放性实验设计,引导学生兴趣。实验内容由浅入深,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创新能力。学生可以自由分组,鼓励编程基础好的学生作为小组负责人,带动其他学生一起完成,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考核内容和方式改革 目前的考核方式还是沿用传统的课程考试方法,主要分期中和期末考试。形式上为笔试,内容上知识性、记忆性的东西占了绝大多数。然而每学期厚厚的一本教材,试题的覆盖面是有局限性的,而且这样的考核方式也导致学生应试现象的出现。虽然把考试应付过去了,但没有真正学到多少东西,自身能力没有多大提高,违背教学目的。

基于这样的现状,拟对考核内容和方式做如下改革探索:考试内容要与时俱进,摒弃传统、老旧的题型。在考核的内容以及广度和深度方面,任课教师有着决定性作用。任课教师应该提高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力,把握好重点、难点,跟进学科前沿动态,对课后习题认真揣摩。出题既紧扣教材重点又新颖灵活,能够达到测试考查的目的,避免试题与历届试题及课后习题重复,有机会给部分学生投机取巧。

考核形式方面,除了笔试,可以增加对实验环节的考核,考查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提高考核的有效性。还可增加以小组为单位、以报告为形式的相关应用型课题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