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桃花心木课文

桃花心木课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桃花心木课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桃花心木课文范文第1篇

如此说来,这一类叙事性作品在教学中又该注意些什么呢?结合教学实例,浅要谈几点观感。

一、言之有物:感知“物”的特性

明月寄相思,寓高洁,似乎约定俗成,自然而然。但这需要一定的认知阅历和言语积累。教学中,从学生角度出发,仍需要从事物本体说起,引导学生从形貌、内质和特征等方面来认识它。因为只有对本体的了解和认知,才可以由此及彼,更完整地理解其所寄寓的“意义”。

【片段一】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直接描写桃花心木的句子。读后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学生反馈,教师板书:树形优美,高大笔直、优雅自在、勃勃生机)

师:读一读这些词语,请大家想象一下桃花心木这种树的模样,或者联系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桃花心木。

生:我知道桃花心木生长在非洲,后来台湾也有了。这种木材适合做家具。

生:我觉得这种树亭亭玉立,很漂亮。

师:又实用,又优美。你很有审美的眼光啊!

……

【解析】

林清玄先生笔下的桃花心木并不是一种普遍的树种,学生对它的认知又有多少呢?课文是怎么描写的,自己在预习中又了解到什么,综合起来就是对桃花心木的认识。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而探寻由桃花心木某一特质而被寄寓的“寓意”,才是坚实的,否则就舍本逐末了。譬如《落花生》中,父亲引导我们评议花生的“好处”,并不否认它“味儿美”“可以榨油”“价钱便宜”等,从而得出“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即“虽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所谓“有用”就涵盖了以上的优点。试想,不认识白杨“高大挺秀”、耐寒耐涝等特点,又如何理解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奉献青春的可贵品质呢?所以,此类作品的教学,首先需言之有“物”,对“物”有所认知,进而寻求作者的寄寓所指。这既是作者表情达意的基础,也是教学的基础。

二、目中有“人”:探究“人”的情怀

体验作者抒发的情感,探求作者表达的主旨,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这是不言而喻的。借物喻人的作品尤其如此,其意蕴或浅显或深奥,或直白或隐晦,如之奈何?这就需要目中有“人”,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连接“人”与“物”、“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探究作品寄寓的情怀,理解作品蕴含的旨趣。

【片段二】

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师:在你的理解里,“独立自主”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生:自己的事自己做呗!

师:噢,假如自己的事不能解决呢?

生:请大人帮忙!

师:那还是“独立自主”吗?谁可以补充?

生:请大人指导一下,尽可能自己去面对!

师:我很欣赏你们的观点。合起来,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能独立完成,请别人帮忙或指导,但勇敢面对。在作者的认识里,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是需要在“不确定的生活”中锻炼出来的。大家又是如何理解“不确定的生活”的?可以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生:以前是妈妈送我上学的,后来我自己乘公交车上学了。有一次我的公交卡掉了,我借手机打电话给我妈妈,让她来接,可是她没时间,让我自己解决。于是我借了钱乘车回家了。

师:呵呵,你举这个例子想说明什么?

生:其实我原来想只好自己走回去了,但很远啊,我也不敢向别人借钱。但是后来想想这经历还是不错的。

师:锻炼了你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以后再碰到这样的事你就不会着急了。其他同学呢?……

【解析】

《桃花心木》以树喻人,说明人需要在不确定的生活锻炼下独立自主地成长起来。作品言简意赅,学生则需要具体化乃至具象化地进行阐释和描绘,也许才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以上关于中心句的教学中,从“独立自主”“不确定”等方面予以分解和讨论,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有相对准确、清晰地体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本是生活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浅显明了,用以阐释“独立自主”,再贴切不过了;用丢失公交卡而面临的困境来说明“不确定”,由此想到多种解决方式并作出适当选择,不正是说明“经得起生活考验”,从而“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吗?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来阐释作品简约而深刻的道理,教学至此,已保无虞。事实上,诸如《落花生》或者其他类似作品的教学课例中,教师也往往会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理解、说明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可见,此类作品主题山重水复,但放置在生活背景下则柳暗花明。

三、叙之有“节”:联结彼此关系

跳脱或割裂“物”与“人”之间的联系,直接指涉“寓意”,大讲该做一个怎样的人、该怎么做人之类,那么,所谓的以物喻人也就堕入了说教的窘境。只有建立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发现和认识过程,才可能引导学生深切体会其间的意趣。

【片段三】

师:好的,这姿态!这精气神!老师仿佛看到一棵高大笔直的桃花心木,生机勃勃。(请看投影)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

师:眼尖的同学应该已经发现老师把其中的两组词语调换了位置。联系课文,你觉得可以吗?你有何感想?

生:“树形优美”和“高大笔直”是写桃花心木的外貌的,而“优雅自在”和“勃勃生机”是写它的精神的。我觉得外貌应该放在前面……

师:为什么要先描写外貌形态,而后再写内在的精神特点呢?

生:……

师:联系课文,作者对桃花心木的认识是一步到位的吗?还是……

生:作者先看到桃花心木的外形,“树形优美”“高大笔直”,通过和种树人的一番对话才发现了树的精神,“优雅自在”“勃勃生机”!

师:是啊,这里是有一个发现的过程的!是一个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的发现过程!现在你觉得这两组词语可以调换位置吗?换回来(投影出示)。对于作者而言,这是一次令人喜悦的发现啊!你们呢?再读一次!(生读)

师:先前我们已经知道,课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法。通过写桃花心木的生长过程,告诉我们人更要学会“独立自主”。一个人仅仅有体形优美的身材是不够的,更要有一颗――

生:独立自主的心!

【解析】

《桃花心木》蕴意的开掘就遵循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法则。先记述桃花心木的形貌,进而认识到其“生机勃勃”的精神风貌;再由树的生长过程联想到人的养育和发展,告诉读者,“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教学中,通过语序的置换,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认识过程,也发现文章的表达程序,更为重要的是,还点明了树与人之间的对应联系。在作品和生活中同时走一个来回,出入之间,领会文章的意蕴所在。同样的,在《落花生》中,也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起对花生的一个认识过程,而后再建立花生与人的联系――做一个不讲外表而求实用的人。至于在过往的教学中出现对桃子、石榴、苹果一类予以批判的情况,也正是对作品理解的偏颇和未建立与生活的联系所致――仔细解读作者笔下的桃子、石榴、苹果之类,是指涉“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吗?所以,此类作品的教学需要打通事物表里、作品内外的联系,节节推衍,彼此关联,才不至于高头讲章空洞说教!

桃花心木课文范文第2篇

————读《桃花心木》有感

在“三·八节这一天,我和妈妈一起读了《桃花心木》这篇文章。

读完,我们聊了很多,其中,妈妈还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反对去给孩子施加压力,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培养他们的能力,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而不是成长成书呆子。”

桃花心木课文范文第3篇

文章讲的是一位种树人,为了是桃花心木长成百年大树,运用了科学的办法但作者一开始不明白,当种树人说了“谜底”的时候,作者才恍然大悟,并悟出了做人的哲理。

是啊,每一次的困难对于我们来说是生活的考验,而每一次的失败对于我们来说是下一次的经验,再不确定生活的人,会培养出一颗独立的心,并会把很少

的养料转化为巨大的力量,努力生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要有长时间的磨炼,就会又很大的收获;只要你勇敢地面对困难,不怕挫折,成功永远属于你!

我羡慕冒险小虎队中三位“小虎”,无拘无束,并经历无数次考验,我羡慕德国才14岁的小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我羡慕……

我羡慕的人虽然不多,但我能做到吗?全中国的小学生能做到吗?中国虽

然有随发展,但中国能比上美国吗?为什么,为什么比不上美国?因为中国,因为中国的少年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被家长管着,浪费了童年,这个大好时光,童年无忌啊!

大家都听说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吧!为什么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呢?因为那些穷人的孩子从小就开始过独立的生活,根本没有半点依赖家长的心,他们就像桃花心木树苗一样,靠着自己找到它们必须拥有的水源,才能生活下去!

桃花心木课文范文第4篇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课文《桃花心木》,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种树人的话,使作者受到感动,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听了王崧舟老师上完这节课,感受颇多:

文化语境下的品读指的是对课文文本本身的学习。王崧舟老师从本课最耐人寻味的道理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孩子体悟文章讲述的道理,抓住“不确定”指导学生理解“层层递进设置悬念”写法的好处。文化语境下的悟读则跳出了文本的圈定,从学生挖掘自身遇到的生活中的那些琐碎的“不确定”,引出林清玄所敬佩的三个著名人物人生中的“不确定”,体悟如何直面不确定的生活,从而揭示“无常”的道理。

王崧舟老师曾说,让他倍感痛心的是当今中国居然是“去中国传统文化”最严重的国家,因此,他着力开发以“儒”“释”“道”为主线的系列课程,试图重新审视并恢复中国文化的基础。在上《桃花心木》这一课前,他研读了林清玄的诸多著作,结合林清玄的经历,挖掘了其希望“用佛教里的一点点旨意,带现代人走向安定之途”的深厚内核。

王崧舟老师将本课中的“不确定”与佛教的“无常”相联系,指引现代人以“修心”来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最后一曲《无常》的歌让在场所有师生沉醉其中,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也体悟到了一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意

管建刚老师是江苏吴江爱德双语实验小学副校长。他的讲座虽然没有华丽的词句,但很实在,他将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大胆实践和用心良苦一一道来。虽然时间并不太长,但给我的思想冲击力却极大。原来作文教学也可以如此生动、丰富、精彩纷呈。

他的著作《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是他八年来致力于作文教学的思考、实践与经验积累。管老师以自己刻骨铭心的经历,深切体悟到:作文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命状态和生活行为;作文就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真实交流;作文是在发表中体验写作价值和尊严的生命化行为。

从他对作文本质的理解中,可以感受到他渐离了传统的“作文观”,重朔起一种全新的“作文观”:作文不再是和学生生命成长无关的纯粹的写作技能的训练,而是是学生“生命的独白”,和老师同学的“心灵对话”。 在这种生命化的“作文观”的引领下,更可敬的是管老师构建起“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有效的作文教学实验”,构筑了一套较为完备而又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实验操作系统。践行了他的作文教学理念,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引发了一场作文教学革命。

他坚持8年在班级办《评价周报》,逐步构建了作文改革的“动力系统”“助力系统”和“保障系统”。先后推出“等级评奖”“积分活动”“稿费活动”,这三大活动是管老师“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三大动力活动,这三大活动不断地点燃、维持、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写作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影响着学生的生命尊严。学生在持续的、想得到它的追求中,获得持久而又新鲜的“我要写”的动力。

其实关于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值得学习的还有很多。虽然他提到的许多策略、方法,我们不可能完全模仿着去做,但其中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去思考、选择、内化为适合自己的东西,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参考、运用。

许嫣娜老师的课堂清新自然,语言亲和力很强,很有感染力;许老师最吸引我们的不仅仅是她甜美的语音,更主要的是她精心的课堂设计和循循善诱的语言。许嫣娜老师的课,优点不胜枚举,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有如下几处:

1、课前互动十面埋伏。没上课以前,黑板上画了三个大小不一的圆,接着以变魔术的方式,用大大小小的圆在黑板上画了蜻蜓、水滴、青蛙和脸谱。让听课教师意想不到的是,这四个简笔画,成了课中主要内容的板书的组成部分。这招儿,的确一箭双雕。

2、师生比赛其乐融融。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一句话:荷叶圆圆的,绿绿的。为了让学生读好这句话,教师先让学生充分练读,接着自己示范读,和学生比赛看谁能把荷叶读的更圆更绿。学生的读书热情被激发,上课的氛围也变得其乐融融了。

3、态势语言淋漓尽致。许老师能够把握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以及课堂的学情,巧用低年级学生易于接受的态势语,用夸张语言动作,和孩子一起徜徉在文本中。

4、积极践行随文识字。低年级的课文,生字较多,孩子需要时间来学习这些生字,许老师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来教学。听完她的课,我想到了“活泼”和“灵动”两个词。我终于在这一堂课中找到了以懂非懂的“随文训字”教学。

桃花心木课文范文第5篇

同学们一定都读过《桃花心木》吧,那个种树人的话,你是否又留在了心里?

文中有一句话令我非常感动:“不止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的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是的,我们不一定都能经的起生活的考验与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是面对挫折,我们不能退却,我们要挺身上前,去消灭这个“拦路虎”。

爱迪生有一句话说的好:“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自己灰心丧气。”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在失败和挫折面前,只要我们不灰心,不气馁,把失败作为前进的阶梯,就会一步步走向成功。

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我们不能从小养成一个有依赖心的坏习惯,如果有了这个坏习惯,就会像文中说的那样,“风一吹就倒”。我们应该从小养成一个坚强、不软弱、能独立自主的好作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遇到困难而不退却,遇到挫折奋勇向前!

六年级:1483200461

桃花心木课文范文第6篇

《手指》这篇课文通过描写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和作用,说明了团结力量大这一道理。

看到这,我想起一个故事。有三个士兵从战场上归来,到了一个小村庄,那些村民们推脱年成不好,并不招待他们。后来,三个士兵想了个办法,说是会用石头做汤村民们很好奇,纷纷拿出食物,交给那三个士兵,让他们拿去做汤。汤做好后,有人推来一桶酒。人们欢呼在着,跳着,笑着分享着那锅汤和那桶酒。第二天,士兵醒来,村民们拿着一些自己家仅有的食物,送给了士兵。并感谢他们。士兵们说:“这没什么,只要每人都拿出一点食物,就可以办成可以供大家分享的宴会。”

是呀!只要人人都奉献出那一丁点儿微不足道的东西,那合起来,那发挥出来的力量该有多大呢?

《手指》这一课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团结,力量才能大,难道不是吗?

2008年四川地震,我们中国人坚强起来,团结起来,我们冒着大雨,踏着泥泞,去救那些被困的人们。终于,我们熬过了这一关,我们挺过去了!如果我们团结的话,我们能救出那么多遇难者吗?我们能过挺过这一关吗?被困的人们能坚持这么久吗?

桃花心木课文范文第7篇

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其实是很难做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得到重视。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传统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两千多年的经学强调的是“述而不作”,不光是学生处于被支配地位被动接受灌输,就连教师在教学中也很少掺杂个人的思想与见解。

2.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教学模式。师生之间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学生是随时等待储存的罐子;教师是权威的评价者,学生则随时被评价。学生与文本之间是记住与被记住,肢解与被肢解的关系。教师与教参之间是遵循与被遵循的关系,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被教育体制支配的地位。

3.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人,知识、经验、技能、思维与思想都有待发展,在不被尊重的情况下很难做到与教师和文本平等的对话与交流。

而新课程强调,阅读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师生双方相互对撞、激发、批判、吸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与探究,交流彼此的感悟与体验,丰富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共同建构,实现教学相长。既然是交流互动,教学就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合作学习,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当中,

“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流互动意味着师生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思想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互动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彰显、批判性的解放、创新能力的生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突出和重视。例如高年级阅读目标有如下的表述:“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表述中诸如“推想”、“体会”、“领悟”、“自己”、“探究”等词语所传达的阅读的主体性和个性化色彩极其明显。

有鉴于此,我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积极投入到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改革之中。

一、让学生走进文本,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要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应该零距离接触,学生对文本熟悉而不陌生,相遇进而相互交融,形成“我-你”关系,而非“我-它”关系。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要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这是实施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着一种“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充分交给学生读的权利,保证学生读的时间,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细致的阅读,让学生走进故事中,走近小女孩,走近安徒生,走进安徒生和小女孩生活的社会。真切体会小女孩的寒冷与饥饿,进而产生同情和憎恶,同情小女孩悲苦的命运,憎恶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安徒生通过现实和幻象的对比描写,强化了现实的冷:天气的冷和人情的冷。幻象展现了小女孩的渴望,现实与渴望的强烈反差,加上凄惨的结局,强烈冲击人的心灵。

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

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活动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其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起到想到作用,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引导学生实施阅读活动中如果教师表现出权威的姿态,俯视学生或者让学生仰视,师生之间就形成障碍,不可能实现有效的对话。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

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教学《鲁滨孙漂流记》时,我相信所有学生都能程度不同地对课文有自己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教师设问――点拨――简评,学生阅读――思考――自由说。整个教学顺利解决了一下问题:1、快速阅读梗概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2、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3、浏览精彩片段,找出表达上与更改相比有什么不同;快速默读,了解主要内容,感悟精神光辉;4、拓展延伸,及法学神阅读原著的愿望。

三、创设轻松、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生生对话

课堂阅读教学在一个集体中实施,与完全个人化的阅读毕竟不同,这里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十分重要,在一个刻板呆滞的课堂氛围中,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难以实现,轻松、活跃、和谐的环境气氛,当然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与他人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我常常依据阅读教学的需要,为孩子们创设交流、合作、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生生对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展示自己,教学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放手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展示自己。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储备。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教学《桃花心木》,我指导学生探究性阅读,让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学生提出课文最后一句话:“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为什么桃花心木不会枯萎了?为什么在不确定中会找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大树就不成问题了?教师指导学生带问题精读有关句段,并展开讨论,此时引导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在激烈的交流碰撞中形成结论。然后联系实际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解作者悟出的人生哲理。

四、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桃花心木课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阅读;语文;教学;思维

一、巧设问题,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精神,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巧妙的问题。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中,使他们参与对问题的理解,让他们充当探讨问题答案的主人。必要时教师可有意识地提出似是而非的答案,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为创造性思维作铺垫。例如,讲《匆匆》一课时,针对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局限,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能把时间留住吗?”这一问题立即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产生了探讨的欲望。有的学生说能,因为钟表可以叫停;有的学生说让时间锁定,因为这是电视里说的;有的学生说时间供人来利用,因为时间对人来说最宝贵,留不住时间就失去了一切……学生都在积极想办法。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答案求异,诱导思维的发散性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老是书上怎么说,老师就怎么讲;老师怎么说,就叫学生怎么说。我们应该把开发小学生的智力,培养求异思维能力,渗透到阅读教学中去。教材有不少课文给我们提供了求异教学的好机会。

如,《桃花心木》的结尾写道:“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首先围绕“不确定”展开讨论,“不确定”的因素有哪些?其次,在总结课文之前用对几句名言的理解来将课文内容进行一下延伸,“自古英雄出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梅花香自苦寒来”等。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考虑问题,使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散。

三、鼓励质疑,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的教更具有针对性,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热情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如,讲《顶碗少年》一课时,教师明确提出要自己阅读,自己发现问题。结果学生在接触课题后,就提出了少年顶碗的过程有多长,共几次,每次结果如何?一下子就成功了吗?有失败吗?失败了他又怎样做的?等问题。教师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读课文,勾画出重点句,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在不懂的地方画上问号。在学生独立思考以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华清,韩夏明.语文阅读教学的思维训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