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际形势与政策

国际形势与政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国际形势与政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际形势与政策范文第1篇

(一)工作思路:

20__年,我市外事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优势,搭建平台,服务发展,努力提高科学办外事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服务于中央总体外交和地方经济社会事业,为推动自贡“三个发展”、在川南经济区次高地建设中加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服从于中央总体外交,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地方外事工作是中央总体外交的组成部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央本文来源:文秘站 总体外交政策。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要确保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传递新的国际形势和外交策略,为市委、市政府涉及外事方面的决策提供意见、建议,把好外事政策关。

(二)服务于自贡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围绕我市招商引资、文化旅游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等全局工作,利用好第十六届国际恐龙灯贸交易会、十一届西部博览会等平台,组织开展各种对外经贸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外国驻川、渝领事机构和我市常驻外籍客商、专家等的作用,推动我市对外招商引资和经济合作;在省外办和省友协的统一领导下,继续加大对外选派研修生工作力度,为培养我市经济、农业等各条战线的技术人才提供服务。

(三)服务于自贡充分对外开放合作。积极保持与俄罗斯、法国、美国等外国地方政府的联系,回应其对我市的友好关注,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国际友城工作;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办法,支持有实质任务的团组、对外开放合作和重要经贸招商活动的团组出访;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市级领导出访工作,通过高层出访推动自贡的对外开放和经贸合作。

国际形势与政策范文第2篇

1、制定谈判对策的依据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有大小之分:所谓大环境,指的是与谈判内容有关的经济形势的变化情况,如经济周期、国际收支、外贸政策、金融管理等;所谓小环境就是供求关系的状况。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商务谈判的影响也是明显的,在谈判前应对上述内容及其变化情况作认真的了解,并分析它的对谈判带来的影响。

2、制定谈判对策的依据政治环境。所谓政治环境,主要指国际风云和双方所属国的政治状况及外交关系。政治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对谈判的内容和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在国际贸易中,谈判双方都非常重视对政治环境的分析,特别是对有关国际形势变化、政局的稳定性以及政府之间的双边关系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的分析。

3、制定谈判对策的依据法律的规定。谈判的内容只有符合法律的规定,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因而,在谈判前,必须对与谈判内容有关的各项法律规定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解,并就这些变化对谈判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便根据这些变化来确定谈判方案。

(来源:文章屋网 )

国际形势与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形势 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 国际视野教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27-02

所谓国际视野,是指能从世界的高度去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正确评价本国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国际交往中有恰当的行为与态度。国际视野是个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所应具有的观念、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大学生国际视野教育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有国际化的胸怀,即意识到参与国际合作时既要维护本国的核心利益也要充分考虑到合作国的核心利益,积极寻找双方的共同利益点开展合作。另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学生熟悉国际化规则和惯例,即清醒地认识国际形势,明白现代国际关系的特点,能站在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问题,加强自我文化修养,主动提高文化素质和养成文明生活习惯,提升我国形象,理性面对国际纠纷和矛盾,维护好国家的根本利益、核心利益,从而真正做到爱国。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论和实践的不同层面上都面临着不少新课题,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化浪潮致使大学生认识问题的方式和角度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对国际形势及问题的认知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在中国和世界的互动中牢固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日益成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题。

一、国际视野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辨析能力

当前,随着国际交流的深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融合,不同价值观念碰撞更加猛烈;网络普及,深入生活,面对海量信息,真伪难辨,让人无所适从。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接受新事物更加迅速,信息来源更加丰富,但社会阅历浅,缺乏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容易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迷失方向,甚至会被一些错误的信息误导而走上歧途。因此,在实践中应根据新形势和学生展现出来的新特点改进工作方法,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优势,就国际形势、热点问题和国家的外交政策广泛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引导,尤其是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国际问题进行客观、科学和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说明,培养大学生的战略眼光和国际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自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和西方腐朽文化的渗透,而且可以提高他们对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的认识、辨别能力,从而建立和培养全面、辩证、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成为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民族文化包括民族精神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带动下,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交锋和融合更加广泛、深入,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在交流中不断得到强化。民族文化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得以发展,封闭只可能导致两种文化极端:夜郎自大和崇洋。因此,只有通过加强与外来文化的对话,广泛借鉴和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的营养,在交流中寻找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发现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才能形成富有个性和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因此,应强调对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不同文化差异,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既不会使青年大学生丧失民族独立性,又能激励他们增强文化安全意识,提高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有利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综观当前和今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环境、对象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均发生巨大的变化。在工作环境上,不再是相对封闭的教育空间,而是各领域、多方面与国际交流的开放环境;在教育对象上,不再是信息单一,容易教育灌输的大学生,而是个性多样,思想活跃复杂的群体;在教育内容上,既要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更要培养学生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意识和能力;在工作方式方法上,必须要化“堵”为“疏”,变被动防御为积极应对。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不仅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与世界交流,而且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拓宽视野,充实内容,提升国际化水平。这是人才培养上的国际竞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的一个契机。

二、大学生国际视野教育的内容构成要素分析

(一)观念维度要素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重要的是观念的改变。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正不断加速,在此过程中,国内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任何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这要求个人在看待问题时必须要有更加开放的眼光,站在世界角度认识问题,而不能紧紧局限于本国、本地区以及本部门。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教育引导更多的学生转变观念,树立规则意识和开放心态,用一种宽阔的国际视野准确定位自我,主动发展自我,自觉关注全球性问题以及全人类的共同命运,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的历史与价值,认识不同文明共生共存的时展趋势。

(二)知识维度要素

知识教育是培养国际视野的基础,大学生国际视野的知识储备应该包括:

1.基本国情。立足国情看世界,国际视野才不会显得空洞。近年来,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领域有很多被外界所误解的问题。青年大学生能否正确认识这些问题至关重要。如果学生自身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尚且存在偏差,那么在国际交流中就只能增加外国对中国的误解。因此,要加强学生对“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处在什么方位”等基本状态的认知。一方面,让学生全面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这一客观事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让学生正确理解当前国家基于国际形势与时代特征发展变化而采取的方针政策,增强他们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稳定大局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国际规则及惯例。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履行承诺,按世贸规则办事,大大推动了自身的市场化进程。在此过程中,中国信守规则,也受益于规则。中国要在世界上继续有所作为,就必须让本国国民树立起遵守国际规则的意识,而不能事事以本国的特色来回避国际规范和惯例。应通过加强国际规则和惯例教育,让大学生了解熟悉非歧视、透明度、国民待遇、公平竞争等国际经济贸易原则以及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国际规则和惯例。只有国民的规则意识、法制意识和市场意识教育得到明显增强,才能使“人世效应”从经济贸易领域向更宽广的领域拓展。

3.国际礼仪。国际礼仪是在各国相互交往中,各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判断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妥协的产物,包含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共同认同的基本的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生活越来越具有外向型的特点,我们不仅要在经济领域树立规则意识,与国际接轨,而且还要在交际往来中树立规则意识,与国际礼仪接轨。如果青年大学生了解国际礼仪并能应用得体,就能维护国家形象和自身形象,拉近彼此距离,增进相互了解,对国际交流和交往产生积极意义。

(三)能力维度要素

国际视野不应仅是一种观念和知识,更是一种行为能力,主要包括:

1.交流能力。在国际交往中,交流能力是表达本国诉求和价值观,保证正确理解他人观点的同时又被他人理解的基础。只有让青年大学生们在对本国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异域文化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培养扎实的语言功底与交流技巧,才能够以一种国际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式来传播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消除别国对我国的误解。

2.信息运用和处理能力。当今世界信息量呈几何级别的增长,并以海浪式四面八方涌人人类的生活。在此形势下,能否具有正确甄别、主动获取、有效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至关重要。这是因为,信息处理能力也是人们立足于社会、面向世界的重要能力和先决条件。如果不对海量信息的选择和分析方向加以引导,那么将无法与世界保持同步,甚至会引起思想的混乱与行为的失当。

3.专业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竞争与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未来国家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各行各业的国际化专业人才。因此,专业能力尤其是国际化的专业能力培养对青年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4.创新能力。由于国际环境千变万化,各国都在深度融入竞争的同时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青年学生要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视野开阔,认识新颖,学习积极主动,对新情况、新事物的刺激反映敏感,实践能力强,敢于面对挑战,能够把握时机,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7GZ330)

国际形势与政策范文第4篇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特点

来,国家预算内资金对投资资金来源的贡献率大幅上升,1999年达到3.39个百分点,2001年为1.39个百分点;1997年至2001年,国内贷款贡献率由0.86个百分点上升到1.46个百分点,变动情况与预算内资金相类;利用外资贡献率一度从1997年的-0.24个百分点滑到1999年-1.56个百分点的低谷,2001年外资形势好转,贡献率转升为0.09个百分点;自筹和其他资金贡献率2001年为12个百分点,比1997年大幅提升了4.6个百分点(见表3)。

从各个时段看,扩大内需政策每年拉动投资增长提高0.5~6个百分点左右。1998年上半年,我国仍然在采取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模型分析显示,1~6月投资相关政策影响实际投资增长速度下降5.86个百分点,而下半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后实际投资增长速度提高了5.46个百分点,有力地扭转了投资需求的疲弱态势,支持了经济增长;1999年上半年投资增长仍然较高,主要是由于上年发行国债效力仍然发挥着作用,拉动实际投资增长提高了0.83个百分点;2000年,由于国际形势不乐观,中央继续加大宏观政策力度,拉动实际投资增长提高4.04个百分点,为扩大内需、抑制通缩做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政策拉动实际投资增长提高了2.79个百分点;2002年1~8月提高了6.26个百分点。

有的投资增长空间束缚。

第三,实行公平合理的税收政策。调整不公平税赋,切实减轻民间投资者的负担。对企业投资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可部分抵免企业所得税,对个人的实业投资可全额或部分抵免相应的个人所得税,利用税收政策引导民间投资投向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西部地区。

国际形势与政策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 欧盟 经济一体化 欧洲模式

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上成立最早、成效最卓著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5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界展示了一个具有欧洲特色的经济合作模式,在区域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地区从欧洲模式中寻找经济合作的经验和灵感,通过分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特点来分析欧洲模式,以期对现实有所指导意义。 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欧洲经济一体化以“舒曼计划”为起点,启动了从煤、钢、原子能领域到共同农业政策领域,乃至货币联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机构也经理了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共同体,乃至欧洲联盟的一个过程。站在历史的角度,这一发展进程明显的分为四个阶段。

1.共同体建立到1968年关税同盟的建成以及1969年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一个阶段。1958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在意大利的罗马签订《罗马条约》,决定将他们之间的合作扩大到原子能和其他经济领域,决定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这样欧洲经济一体化就由一个领域扩展到多个领域,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机构也出现三个共同体共存的现象。特别是《罗马条约》规定了下一步一体化的新目标:建立关税同盟和实施共同农业政策,从而经济一体化进程有约可依,按照条约规定的日程进行。到1968年,关税同盟提前一年半实现,共同农业政策也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2.自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到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二个阶段。进入7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恶化,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共同农业政策执行难以为继。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石油国石油禁运带来的能源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使得欧共体国家纷纷采取自保的政策,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欧洲市场分割严重。在七十年代,欧共体国家提出的稳定货币汇率的经济货币联盟计划也最终流产。只是到了70年代中后期国际形势相对缓和时,欧共体才建立起稳定货币汇率的欧洲货币体系。

3.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和欧洲经济货币联盟的发动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第三个阶段。进入八十年代后,欧共体国家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加上世界经济区域化浪潮的推动,欧洲在次走在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前列。1987年签署生效的《单一欧洲法令》规划了欧共体到1993年实现成员国之间在商品、劳务、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通为特征的欧洲统一大市场。与此同时,为统一大市场的正常运作做准备,在欧共体执行委员会主席德洛尔的主导下,开始了实现欧洲单一货币的准备工作。可以说,在这个阶段欧共体变成了一个具有经济联盟性质的共同市场。

4.以90年代初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和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的启动为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走进其发展的第四阶段。冷战的骤然结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欧洲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特别是剧变后的中东欧开始了一个申请加入欧盟的“回归欧洲”的过程和统一后德国在欧洲地位的变化。最终欧共体国家选择了更深层次的一体化。1991年12月的《马约》是一体化进一步深化的表现,它确立了欧洲一体化的三根支柱,并以第一根支柱——经济与货币联盟作为其发展的重心。此后经过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条约》、2001年的《尼斯条约》和2011年的《欧盟宪法条约》,欧洲经济合作向一个完全经济体化的经济联盟更加接近。

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尽管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一体化或者迅速发展、或者徘徊不前、或者硕果累累、或者成就难觅,但是最终欧洲一体化还是得以顺利的进行,体现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独特的进程特点。

1.一体化过程的渐进性。无论是合作的范围、领域,还是组织协调机构的建立、运行机制的完善以及一体化程度的发展本身,都体现了一个渐进性的发展历程。而且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6国煤钢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到现在27国开始走向经济和货币联盟,每前进一步都是欧盟成员国反复协商、谨慎考虑后的结果。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给成员国一定的准备和过渡时间。

2.一体化过程的协调性和妥协性。欧盟是各国联合起来组成一体化 集团,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在一体化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分歧和矛盾,甚至是激烈的争执乃至对抗,但欧盟各国最终都能认识到一体化集团是他们获得发展的最快、最好的经济组织形式。成员国为了实现共同利益通过互相协商和互相配合,通过实施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原则来消除矛盾。这些原则包括:民主平等原则、共同受益原则、核心欧洲原则以及灵活性原则。

3.组织运作机制的超国家性和均衡性。为保证一体化顺利进行,欧盟设立了具有一定的超国家性质的组织协调机制。这些机构的设置和权力的分配上不但强调每个成员国参与,而且强调各机构在其管辖范围内超越各成员国政府的权力,以及各机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凸现出欧盟独特的组织运作机制。

4.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外部敏感性。这主要是指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深受世界外部环境的影响。一定时期的国际形势对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影响较大,欧洲经济一体化体现出明显的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依赖。如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和世界性经济危机不仅使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缓慢,也导致一体化步伐受到严重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使欧共体在20 世纪70年代就提出的在10年内分阶段实现经济与货币联盟的计划也因此受阻。 从一体化的进程和特点看,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这一发展模式的出现,既有二战后独特的历史条件——冷战的大环境,更有欧洲各国在应对来自外部环境时所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国际形势与政策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亚投行;国际机制;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6 ― 0034 ― 03

一、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内涵

由于国家间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在国际机制的框架下进行国际合作便成为新自由主义的主要理论内容。

在国际政治中,相互依赖即国家之间或不同国家的行为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新自由主义提出复合相互依赖这一国际系统的理想模式,是指国家之间存在着多渠道联系,各问题之间没有等级之分,各国之间彼此不使用武力。复合相互依赖的分析模式有力的论证了当前国家间关系的特征。亚洲作为具有巨大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加之其各个国家的多样性,使得亚洲国家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从而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深化。

基欧汉认为,国际机制包括国际组织、国际机制和国际惯例。国际机制,是指在国际关系特定领域里由行为体愿望汇聚而成的一整套明示或默示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①。相互依赖的深化,促使着国际机制的创立。基于目前亚洲地区的区域合作机制还处于整合发展阶段,要推动形成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与执行力的区域合作组织,则需要建设一套区域合作机制,以规则制度约束各方,实现各方的合作共赢。

国际合作,即通过国际谈判,国家之间的政策进行相互协调而达成的一种结果,也就是说当一个国家所遵循的政策得到了其他国家的认可,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也认为该国所遵循的政策能够促使自己的目标的尽快实现,从而形成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国际合作的实现离不开国际机制的保障,因为国际机制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汇聚各国政府的行为预期,提供信息沟通的渠道,改善信息的质量和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降低交易的成本,赋予行动和政策的合法性,改变行为者的利益偏好,协调和调整各国政府的政策和行动,减少不确定因素。②亚投行的设立正是为亚洲国家间,乃至欧亚国家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

二、亚投行成立的背景

(一)国际形势的变化

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的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态势落后于新兴市场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政治与经济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仍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与亚洲密切相关的三大国际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都是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发展中国家即使是成员国,其利益与愿望也很难得以实现。动态调整的全球经济格局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在客观上要求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在新一轮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战略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特别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贡献。①因此,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建立起一个平等、互利、共赢的金融机构――亚投行。

(二)中国对外战略的变化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与实力的上升,中国的对外战略发生了变化,以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上台以后,中国的对外战略逐渐由“有所作为”变为“奋发有为”,中国对于重要的地区和全球事务以及国际社会对于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期待不再一味采取“低调超然”的态度,而是表现出了积极参与国际机制构建、主动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强烈政治意愿。在亚信峰会上更是提出亚洲新安全观,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以实现可持续安全。成立亚投行,正是我国主动尝试外交方式创新,将自己的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与新设想、新方案等“软产品”更好的融合,通过构建多边国际机制的方式积极介入地区事务,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三)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现实资金缺口

从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就陷入了困境,地区内许多政府都减少了基础设施的投入。“亚洲世纪”需要亚洲国家可持续的快速发展,而亚洲国家基本上都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它们在基础设施方面都比较落后或相对滞后,迫切需要巨额投资。从当今全球经济发展格局来看,区域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低、缺乏互联互通问题是制约发展的一大瓶颈。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无论在质还是量上均低于国际标准,对亚洲经济发展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制约,即使把世界银行集团、发达国家开发援助都考虑在内,资金缺口依然很大。②

三、亚投行成立的意义分析

(一)对世界的意义

从经济意义来看,亚投行正式投入运行后,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就有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从短期来看,有利于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扩大,将拉动区域内和亚洲以外其他经济体的投资,从而加快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从长期来看,亚洲仍然是全球经济的引擎③,亚洲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便于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资源、区位等优势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为世界贡献更多的发展机遇。比如东盟国家可以通过亚投行这个融投资平台,推动公路升级改造、区域高铁、贸易港口以及通讯等基础项目的建设,在提升东南亚地区国家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同时弥补东南亚地区国家地域狭小的劣势,拓宽容纳产业转移的空间,以便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更好地接受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的产业转移,尤其是制造业资本的转移④。

从战略意义来看,一方面,亚投行投入运行后将与世行、亚行等现有多边金融机构形成互补,有利于缓解现有国际治理机制出现的治理赤字问题,完善国际金融治理体系;另一方面,成立亚投行,而且是专注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多边金融机构,虽然不能重塑国际金融秩序,但将推动现有金融治理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促进世界经济更加均衡、包容、可持续发展,最终推动建立公平、正义、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二)对亚洲地区的意义

第一,亚投行不是个纯粹商业性质的机构,是亚洲广大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协商一致、照顾各方舒适度基础之上服务于成员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具有亚洲特色的多边开发机构,成员国多为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因此更能理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便于用更加符合发展中国家的思路和方式扶持和帮助成员国的发展。同时,亚投行是一种多边机制性安排,无疑将会推动国家间合作机制化,有利于国家间长期、稳定的合作。

第二,亚投行的成立有利于地区国家加快交通上的互通互联,增强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同时,亚洲地区国家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能够明显改善地区国家的投资环境,便于更好的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区域经济潜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

第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投入运行以后将会推动泛亚铁路、第三欧亚大陆桥、贯穿亚欧的高铁项目、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中国与中亚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陆上和海上互联互通,促进区域国家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其他领域的合作,加快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三)对中国自身的意义

首先,亚投行为我国推动落实“一带一路”战略提供资金支持。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要义在于密切我国同东盟国家、中亚、南亚周边国家以及欧亚非之间的经贸关系,实现区域国家互联互通,深化区域交流合作。亚投行作为“一带一路”的投融资平台,能够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互联互通建设,加强我国与亚欧非国家之间的联系。而且,对于我国目前存在的产能过剩,外汇储备等问题,亚投行与“一带一路”可以帮助实现产业转移、资本输出,让外汇储备变成外汇资本提高其投资效益,以实现国家利益。

其次,亚投行是我国对“走出去”战略进行的顶层制度设计,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投资的安全保障系数,推动我国对外投资多元化。新世纪以来,中国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走向海外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2002年以来,中国海外投资驶入快车道。中铝收购力拓失败、TCL收购汤姆逊最终不得不因为巨额的损失而放弃的案例表明,中国对外投资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因为中外制度、环境的差异,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顶层制度设计①。国际机制的主要功能是汇聚各国政府的行为预期,提供国家间信息沟通的渠道,提高信息质量和减小信息不对称性。亚投行就是一个政府间多边机制性安排,我国参与对外投资的企业可以通过亚投行这个投资平台获取高质量的可靠的有关投资对象国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可以减小对外投资的不确定性,避免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而且,亚投行作为一个政府间多边机制,成员国政府在协商基础上达成的一系列有关原则、规则和规范的共识可以调节和约束成员国行为,可以避免出现投资对象国单方面终止合作和撕毁协议的情况。例如2013年中缅合资莱比塘铜矿开发项目被缅甸单方面停止②;2014年中国在济州道的多个开发项目突然被韩国方面喊停③;2015年斯里兰卡政府突然宣布暂停中方投资的科伦坡港口城项目。总之,亚投行通过向我国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的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或惩罚故意欺骗行为的方式来提升我国对外投资的安全系数。

最后,成立亚投行不仅仅是我国向国际社会提供一种公共产品,同时也是我国外交方式创新和创制能力提升的标志。一方面,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演变和我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我国在保持外交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也需要积极推动外交理论与实践的创新④,而成立亚投行就是我国外交方式的重大创新,是外交实践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投行是中国将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与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观念等软实力相结合的产物,表明中国开始通过构建多边国际机制,运用巧实力来追求自己的战略目标,是外交方式的重大转变。另一方面,中国要想成为一个真正受到国际社会尊重、支持、信任的大国,必须要敢于担当,要向国际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要通过主导国际多边机制的构建,掌握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比如,美国在二战以后,凭借其强大的政治号召力和经济、军事硬实力,通过构建多边制度网络来主宰国际秩序。即便是在21世纪,由于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和经济高速增长,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美国仍然极力通过主导构建区域性多边机制来维护自己的世界领导地位。比如,美国在积极推动TPP和TTIP自由贸易协定贸易谈判,就是想先发制人,加强发达国家联合,率先建立引领全球下一轮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新规则,以维护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领导地位。⑤虽然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不会谋求世界霸权,但是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可以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世界大国。亚投行是在中国倡议、组织、协调下建立的多边机制性安排,是中国创制能力提升的标志,标志着中国在通往世界大国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三、结语

亚投行,作为符合亚洲发展中国家意志和利益,同时具有亚洲特色的国际治理新机制,既是对现有国际治理机构面临的治理赤字问题的有效弥补,又是对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不平等的治理体系的矫正。因此,成立亚投行不仅可以为亚洲国家争取更大的发展自,搭建共谋发展的平台,而且有利于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对于中国来说,成立亚投行是中国主动适应外交新常态的尝试,是中国外交方式创新的重要实践,是中国创制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中国通过向国际社会提供多边机制以及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新设想等“软产品”的方式积极介入地区事务,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塑造力,而且这些外交实践最终会形成制度红利回流中国。亚投行的成立,将成为中国加强与亚洲国家以及域外经济体合作的重要制度载体,为我国营造和平稳定的周边和国际环境,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参 考 文 献〕

〔1〕〔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M〕.苏长和,信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2〕〔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M〕. 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

〔3〕倪世雄.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Stephen D. Krasner,“Structural Causes and Regime

Consequences: Regimes as Intervening Variabl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36, 1982.

〔5〕喻常森.亚太地区合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阮宗泽.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共有利益的塑造与拓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国际形势与政策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变局;新机;来华留学管理;后疫情时代

一、引言

在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高校要努力“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留学教育,将我国建成全球主要留学中心和世界杰出青年向往的留学目的地,吸引海外顶尖人才来华留学,培养全球精英。”[1]如今全球局势处于百年未有的变局,国际格局正面c临挑战,世界治理体系也在悄然发生重大变革。在此背景下,分析当前来华留学形势并把握好来华留学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至关重要,并对提升国际化水平,建设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高校配合国家整体外事外交的责任。

二、近年来华留学工作情况

(一)来华留学人数逐年递增,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事业发展迅猛,来华留学人数逐年呈递增趋势。截至2019年我国来华留学人数已达51.49万人,就读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06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比2018年增长4.62%,其中学历生总数28.1万,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54.57%,同比增长8.85%,生源学历层次不断优化。目前,我国来华留学生的生源国主要集中在亚洲,之后依次为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国内生源分布呈现东部占优、中西部增幅明显的特征,国际学生超过万人的省份共有16个,其中东部省份占2/3,增幅超过15%省份共有6个(贵州、河南、广东、安徽、山西和天津),其中4个为中西部省份,生源国结构逐步合理。

(二)各级各类奖学金引领作用日益显著

奖学金是提高生源质量、吸引外国学生来华留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2]。以中国政府奖学金为例,2019年共有6.6万来华留学生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资助,占来华留学总人数的12.83%,比2018年的比例4.78%大幅提升。此外,省市级、校级、企业赞助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都在吸引和鼓励国际学生来华就读、涵养生源、培养知华友华国际学生等各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来华留学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近几年国家不断建设健全政策法规体制,自2017年以来陆续出台了《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2017)、《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2018)、《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入境和居留许可审查办法》(2019),同时修订完善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工作管理办法》。此外,有关来华留学工作质量保障体系逐步成型,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各相关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外交、公安、移民、卫生等多领域联合规范管理,加强对一线人员和主管负责人的培训,为来华留学管理工作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保障及政策指导。

三、来华留学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一)国际环境更趋严峻

受肺炎疫情影响,国际经济态势发生了改变,加上部分境外媒体负面言论煽动,我国外交面对压力加剧,国际环境更趋严峻复杂[3]。在后疫情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需要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谐共生的高度下做好来华留学生工作,助力我国外交突围。

(二)舆论环境日益复杂

自我国开展来华留学教育工作以来,对国际学生的招收标准以及留学生入学后的超“国民待遇”一直被社会大众和媒体关注。如今媒体发展带来传播方式重大变革,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舆情容易短时间内发生。部分高校片面追求国际化和留学生规模而降低国际学生入学门槛,忽略生源质量的审核;部分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管理宽松、不作为,来华留学生享受超“国民待遇”;来华留学奖学金补贴过多及申请奖学金造假等。舆情中反映的问题也体现我国来华留学工作制度和管理问题亟待有效破解。

(三)后疫情时代教育转型的直接影响

受全世界肺炎疫情的影响,来华留学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包括招生录取难度加大,生源大幅缩水等。在后疫情时期高校同步开展线上线下教学,学生培养难度加大;部分在华留学生对出入境和卫生防疫等要求产生抵触情绪,在华留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也面临巨大挑战。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协调好以上教学和管理上各种各样的问题,是近期高校做好留学生教育的关键。

四、高校来华留学工作改进措施

2020年5月,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充分体现了对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来华留学生的亲切关怀,为下一步发展来华留学事业、加强优秀国际人才培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4]。在新形势下高校来华留学工作应当因势而谋,主动创新,开创新局面。

(一)不断完善法规政策体系,依法依规提升管理水平

大部分高校关于留学生的管理制度尚不够完善,缺乏面向留学生特殊情况和趋同化管理协调平衡的政策体系。这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统筹,遵循当前来华留学生培养规律及高校实际的管理制度制定管理制度,形成覆盖来华留学各个环节的闭合政策链条。在学校层面,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留学生的管理模式为“一生两院”,即由国际教育学院或国际处作为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来华留学生的日常管理,同时各个相关教学学院负责留学生各个培养、教学环节等;这就增加了信息共享难度,造成了部门间沟通和交流的障碍[5]。全校需通过顶层制度建设,进一步建设有效、科学的沟通机制;通过有效发挥合力作用,使得留学生综合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切实有效地做好来华留学生的各项培养和管理工作。

(二)坚持质量为先,完善来华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017年教育部、外交部和公安部联合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2018年9月,教育部《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等针对来华留学生的质量规范文件相继出台,来华留学教育已走向规则治理[6]。建立来华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保障高校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保证国际课程教学质量和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7]。在今后的来华高等教育工作中,如何搭建更完善的质量标准框架体系,细化质量认证标准,建立本科入学考试制度和研究生入学申请细则,强化高校问责机制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三)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形成综合治理合力

近年来,来华留学生规模持续扩大,信息化建设在来华留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在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中,由于技术、权限等方面的制约,学校在执行政策时无法辨别学生提供信息的真伪。学校不具备辨别证件真伪的专业手段,对于申请者的护照、签证、出入境记录等材料,只能根据经验辨别,难以完全精准识别造假的申请材料,且学校无法强制学生提供某些个人信息。今后应考虑加强部门配合联动和信息化综合治理,由指定或委托的官方机构负责审核申请人身份并通过高校特殊快速通道向出入境机关申请获取申请人信息,实施来华留学安全前置审核机制,加强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审核力度,协助维护我国公平的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来华留学氛围。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高校应始终坚持

“人才强校”理念,不断进行制度创新,采取招贤纳士与自主培养结合,建立国际课程师资库,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国际课程授课师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业务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此外,应当注重对学校特色专业和针对各校自身留学生特点,特别是应当建立完善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特色课程和留学生特色活动资源库,以及校际共享课程、跨校选修等联动机制,有力保障学校来华留学教育资源的充分运用,推动工作的发展。为做好来华留学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学校应重视留学生管理干部和国际学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留学生管理干部和外事队伍的培训,每年定期举办管理政策、管理基本功方面的培训,着力提高留学生管理队伍的大局意识、国际视野及跨文化交往能力;打造年龄结构合理、语言能力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为来华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时期的来华留学生管理

当前国外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如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做好留学生管理工作,是目前高校面临的首要任务。首先,对于境内留学生应坚持属地化管理,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留学生管理干部应及时梳理校外留学生的具体居住地址,加强对学生进行社区防疫政策、疫苗接种等重要防疫通知和防疫知识等方面的宣传,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使其配合学校、社区做好防疫工作;定期与学生一对一联络,关心学生身体状态及居住地的情况。对于身处境外的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进度及心理变化,尤其注重疏导毕业年级学生的焦虑情绪;做好新生的招收录取及入学资格审查工作。同时,应当要求管理干部实时关注外事部门的最新入境政策,研判全球国际留学生流动的趋势性变化。在后疫情时代的学生培养方面,高校应思考如何化危为机,将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结合线上教学经验,建立各培养环节的稳定协调管理机制;并通过“互联网+”课程建设,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资源实现永久存储和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优秀课程资源平台化、共享化,加强校际教学资源的共享。

五、总结和讨论

国际形势与政策范文第8篇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3套马车,对中国经济的推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出口在急剧地下降,占中国整个GDP的30%强;股票市场的连续下跌和企业不景气,整个投资和消费市场萎靡。目前情况下,中国整个经济开始下滑。政府此时调整货币、财政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现在城镇人口自有房的家庭已经占到70%~80%,如果房价急剧下降,很多百姓的资产成为负值,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也是一个威胁。

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板块中,房地产占据重要位置。如果房地产市场也像股票市场那样暴跌,老百姓的财富就会大幅贬值,所引发的社会海啸不亚于美国的金融危机。

顺形势保经济

政府出手组合拳的两大原因在于:顺应国际形势和保护宏观经济。毋庸置疑,在全球经济放缓、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特殊环境下,为应对国内经济的潜在风险,快速的宏观政策转向不仅表明了政府对待这次金融危机的积极态度,更有助于尽快稳定经济增长预期。这对防止国内经济的过快下滑有积极作用,是刺激经济较有力的手段。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16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9%,比2007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增速低于10%,降至个位数。其中,第三季度GDP增长9%。至此,GDP连续5个季度下降。这些数据已明确显示经济增速在放缓、企业投资不活跃等诸多问题。在这种环境下,降息对国内经济带来的直接利好作用已相对有限,其影响将更多通过信心传导,通过传递出刺激经济的信号来稳定市场预期。此时无论政府采取何种措施,都凸显出政府救市的意图在于保护宏观经济。

中央、地方各有侧重

从地方政府对楼市的“鼓励”到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救市的“默许”,中央与地方政府都积极出手,只是目的上却有着一些微妙的不同。

中央救市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目前的国际形势,通过刺激房地产消费,拉动内需,尽量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而并非是刺激房价上涨。采取的措施一是减少首付,二是下调利率,三是降低交易契税。这些政策的出台,目的是希望社会和谐。下半年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内需不足、出口减少、股市低速,经济局势发生了逆转,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出台政策的目的并不是公开扶持开发商,而是让老百姓受益。所以说政府救楼市就是救中国经济并不为过。

地方政府则有些不同,其动机较为复杂。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土地,二是市场配套。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刺激房地产消费,从而拉动当地财政收入,推高当地GDP指数;另一方面则为了缓解当地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寒冬,从而刺激土地的拍卖,增加地方政府收入。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细则,对于开发商的保护和支持较多,从短期来说缓解了房地产市场的惨淡;但从长期来看,依然会对市场有所不利,为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救市≠救价

对于楼市而言,降息对房地产的利好影响是肯定的。一方面,国际金融海啸迟早要过去。另一方面,随着央行不断降息释放流动性,几年后过剩的资金必定会追逐房地产。从长期来看,降息对保障房地产的投资价值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不过从短期来看,降息只是降低7购房者的贷款成本,房价高涨这一根本性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对于前几年一直上涨的房贷利率,降息对实际的贷款利息影响也很有限。从本质上说,目前造成市场低速,影响购房者心里预期的最大因素依然是房价本身,只有房价降到大多数购房者能够承担的区间,房地产行业才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复苏。此次降息对房地产业带来更多的是的短期的心理层面影响,而实质影响有限。

目前这种反周期的调控措施对平衡市场波动有着一定的作用,但由于经济形势恶化出乎市场想象,此次中国再度加入全球降息行列,救市效果会很有限,更不会逆转市场。尤其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更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短期内不可能看到明显效果。

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