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鸿门宴的故事

鸿门宴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鸿门宴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对文言文教学提出来新的要求。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并能将其运用到写作当中,是新课程的标准。因此,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记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要求,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进势在必行。

关键词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新方法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一般是教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讲解、学生埋头奋笔疾书,课后按照要求进行背诵,教师检查,最后顺利通过考试。如此一来,本优美凝练的古代美文就被分解的七零八碎,不仅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激发不起学习的兴趣,想必教师面对这种学习景象也难以激起太大的热情吧。面对新课程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应该怎样改进教学方法呢?下面,本人将结合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并结合案例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

预习在整个文言文教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课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课堂的学习扫清障碍;另一方面,充分的课堂预习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跟随教师讲课的脚步,良好的吸收课堂知识。针对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教师可以在预习阶段起就将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改变以往一味灌输的做法,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查阅资料,学会独立解决阅读中的难点和重点。布置预习作业时,要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提出一两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去思考,并标注出疑点难点,留待课堂一一回答。

例如《鸿门宴》这篇课文,只交代了故事的原因而没有大背景的介绍,那么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时,就可以问学生:“这则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什么内容?发生在什么时期?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如何评价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自觉地查询历史材料,以了解鸿门宴发生的历史背景,并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中通过故事情节的进展去判断刘邦项羽的性格,最后通过对全文的了解和自己的思考,给出各自的判断。而为了做出正确的判断,就需要学生细心预习,运用工具书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难点。经过如此详备的预习工作,学生对《鸿门宴》的大背景、故事情节、一些重难点词语句子、还有课文主旨和人物形象就有了比较细致的了解。

二、课堂讲解,鼓励学生活跃发言

须知仅依靠学生的自学来完成整个课程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了解,帮助他们在预习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课文。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诵读,一方面考察预习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发现学生在预习中的问题,如对多音词的错误阅读、对课文的语气把握等。

如《鸿门宴》中有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中,第一个“为”读wèi,表示介词“给”,第二个“为”读wéi,表示动词“做”。显然,这两个读音的差异,就会导致意义上的区别。同时,通过读课文的诵读,还可以让学生再次熟悉并梳理一遍课文脉络,当学生对课文达到一定的熟悉度时,教师的课堂分析会更顺利,学生也会更好的吸收消化。

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另一难点在于对关键句子和重点词语的讲解,有了前面的基础,教师的课堂讲解可以分环节并以提问的方式来进行,如此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鼓励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不知不觉记下了知识点。课堂环节的设置可以词、句、段三个部分分别开始,词语方面包括重点词、古今异义词、多义词还有一些重要的虚词,如《鸿门宴》中“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意为接纳)”,“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是使动用法,表示‘使……活’)”“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等等。重点句子部分,包括常用的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等等的分析,教师讲解这类型句子时,可以适当让学生找出并分析。再次以《鸿门宴》为例,文中“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一句,就是非常明显的一句省略句,完整结构应为:“欲呼张良与(省介词宾语“之”,指项伯)俱去,曰:‘毋从(省介词宾语“之”,指刘邦)俱死也。’”对于能够找出并解析此类句子的学生可给予适当鼓励,让学生展现主体性,使他们从以前对知识的被动接受状态自觉转化为主动探求状态,提高文言文学习能力时也提高课堂的利用率。

课文的具体分析结束后,教师应该再次从整体出发,用整体来推动部分。如讨论预习作业中留下来的问题,检测预习和课堂教学成果。前面我们以《鸿门宴》的预习为例提出的问题“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如何评价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在课堂尾声时就可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又完整的复习了一遍所学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说明,如张良告知刘邦项伯的通知时,刘邦问:“君安与项伯有故?”可见刘邦的多疑性格。

三、课后复习,升华学生掌握的知识

对于文言文教学而言,虽然课程讲解是最核心的部分,但想要使学生完全掌握我们渊远流长的古代知识并与现代思想相结合,课后的复习和加深是必不可少的。再次以《鸿门宴》为例,教师讲解完毕后,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影片,在视觉上加强对故事的记忆,也可以推荐相关的书籍,如《史记》中对刘邦项羽鸿门宴以后的进展的描写,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也扩展了他们的知识面。而对课文中比较重要的段落,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背诵,强化记忆,这样不仅满足了考试要求,也丰富了学生的学识。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趣味生动的比赛,如针对刘邦和项羽谁的性格更好的辩论赛、改编《鸿门宴》的戏剧表演比赛等等,无形中又让学生得到了复习,也收获了快乐。

也许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只需要注意些细节的改变,却能给学生带了极大的变化。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不能不说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努力探索追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成婷.文言文教学之我见[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9期.

[2]刘滨.让文言文教学成为一道风景[J].魅力中国,2009年第17期.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第2篇

一、为恭维讨好,故意抬高对方,贬抑自己。

“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双方兵力相差甚大,项羽兵40万,刘邦兵10万。在这一场力量悬殊的外交战场上,刘邦一方处境极为不利,作为谋略家的张良深知只有恭维对方,贬抑自己,才是摆脱困境的上策。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尽管此时的项羽为诸侯上将军,还没称王,但他和樊哙也称项羽为王。同样,他们的统帅刘邦,与项羽同为诸侯且有兄弟之约,在项羽面前完全可以平辈自居,可是他对项羽所说的不到50个字的一段话竟一连用了三个“臣”,称呼对方则连用了四个“将军”。在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也称项羽为“项王”。从刘邦的称呼中可以看出他为了骗取信任,不惜牺牲个人尊严来委曲求全、善于韬晦权变的性格。但也正是这种能屈能伸、以退为进和善于应变的性格,最终使他在鸿门宴上躲过了杀身之祸。

刘邦的这一性格特点在与张良的交往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文中刘邦对张良称呼了五次,三次在宴会前,两次在宴会后。宴会前,项羽即将大军压境,刘邦感到自己的功业将毁于一旦,惊恐万状,无计可施,三次称张良为“君”。“君”是对对方尊敬的称呼,且常常用于平辈之间。而刘邦是主,张良是仆。很显然,这里的称呼是极尽屈身拉拢之能事,降低身份,进一步密切双方关系,以求得张良献计的目的。宴会后,刘邦经历了鸿门宴上惊心动魄的场面,心有余悸,因还未脱离虎口,想借故逃脱。但如不留下张良搪塞,恐难脱身;而留下张良,张良可能要冒杀头的危险。要使张良愿意留下冒险,只有好好相求了。正因为这样,所以刘邦改换以前称谓,两次称呼张良为“公”。“公”也是尊敬的称呼,且往往用于尊长者。很明显,为了活命他不惜再降身价,语气近乎哀求。在此生命攸关之际,只要保全性命,哪顾得上其他。

二、为树立信心,有意捧高己方,相互鼓励。

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在“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他也没有称王。但作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张良却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也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的雄心壮志,他们虽在项羽面前称“臣”,却同心协力,雄心勃勃,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只不过当时他们势力还很弱小,这种雄心千万不能让项羽方面察觉,所以张良在项伯、项羽面前五次都称刘邦为“沛公”,即使与樊哙谈话,因为是在项羽军营,也只称刘邦为“沛公”。至于面对刘邦的一次称之为“沛公”,是在“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的语境中,这是张良教刘邦如何对项伯说话,同时也是迫于势力弱小,自然不好说“言大王不敢背项王也”。张良的几次“大王”的称呼,无疑给刘邦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使他在处境已完全被动,如丧家之犬,不知“计将安出”之际,给了他及时的鼓励,使他增加了信心,稳住了阵脚,最终躲过了鸿门宴这一劫,从而使他能在后来成功登上帝王宝座。

三、为引起重视,特意变换称呼,流露感情。

作为项羽的重要谋臣范增,当他发现项王“为人不忍”,便亲自召来项庄,要他在舞剑之际杀死刘邦,并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一句晓以利害。“若属”(你们这些人)特指项氏一族,也就是说现在项庄的任务关系着项氏一族命运的兴衰。这里用此称呼,意在提醒项庄注意此次任务的重要意义,坚定项庄杀死刘邦的决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范增的老谋深算。同时他显然将自己排除在项氏集团之外,有对项羽短见的失望愤懑,更有自己的自负――届时我自有退路(后来他确实愤然出走)。及至其知道刘邦已“间至军中”,范增这才清醒地意识到大势已去,无力回天了。此时的他除了剑撞玉斗解解气外,也只能发出长叹:“吾属今为之虏矣!”“吾属”一词又将自己归在项氏集团之内,并对本集团利益发出无可奈何的哀叹。由“若属”到“吾属”的变化,写出了范增在这特殊场合由自负到自叹、由失望到绝望、由愤激到悲哀的心理变化过程,令人回味。至于他最后当着张良的面大骂“竖子”时,更是其心胸狭窄、气急败坏的真情流露。

四、无意而为之,称呼随情而变,坦率真诚。

在鸿门宴上,项羽与刘邦只有一次直接对话:“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在这儿项羽称刘邦为沛公,称自己用自己的名字“籍”。对人称自己的名字,含有谦卑之意。可见,项羽听了刘邦的解释后已把他当成兄弟,最起码也是当成平辈来看待的,对他并无敌意。因此当范增数目项羽,举玉示之时,项羽不应。项羽性格率真,胸无城府,缺乏政治家的谋略在此可见一斑。当樊哙闯帐后,项羽先称其为“客”,对他含有警惕戒备之意,听了张良的介绍后,接着两次称其为“壮士”,表现了项羽英雄惜英雄的本质,流露出对英雄敬重之情,也说明了他作为一军主帅不能辨明敌我、感情用事的弱点。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第3篇

《鸿门宴》中的哑巴仙女

孟瞳迪是宁夏人,高考那年,家人为她选择了海口经济学院。上学的时候,孟瞳迪因为身高“鹤立鸡群”,顺理成章地加入了学校的模特队。孟瞳迪没想到这个学生社团为她开启了职业之门。孟瞳迪接的第一个活儿是为车展做模特,她站在一辆豪华奔驰跑车旁边,记者照相机的灯光噼里啪啦地闪得她眼睛直冒金星,恍若一个大明星。第一次做车模,孟瞳迪挣了1500块钱,瞬间成了同学中的小富婆。毕业以后同学们奔赴各自工作岗位,孟瞳迪却从来没想过朝九晚五的生活,她说,即便今后不做演员了,也会自己开个小店,绝对不会去上班。

毕业以后,孟瞳迪的父母不想让女儿当职业模特,认为模特是抛头露面的工作,女孩子做这样的工作太让人操心。但是孟瞳迪反复争取,父母又看到女儿非常独立坚强,最后终于点头默认。没过多久,孟瞳迪幸运地与公司签约,成为一名专职模特。签约以后,孟瞳迪参加了一个叫“越跳越美丽”的平面模特比赛,并获得了冠军。她所在的模特公司隶属于一个更大的影视公司,每年投拍好几部影视剧,同时也有影视演员经纪部门。后来,孟瞳迪索性转行做演员,她的第一个角色便是李仁港导演的电影《鸿门宴》,她在其中饰演南宫三姐妹之一。

在电影的开头,南宫三姐妹说出了有关“鸿门宴”的寓言。第一次登上大银幕,孟瞳迪的压力很大,好在南宫三姐妹被导演设计成“聋、哑、瞎”的组合,她扮演的哑巴小妹,干脆连台词都没有,她把想说的话,写在姐妹们的手上,然后再由他人传达出去。在孟瞳迪眼中,导演李仁港是个既温和又刻苦的人进剧组之前,他是全剧组皮肤最自的男人,等戏拍完,他成了晒得最黑的一个。拍戏的时候,李仁港还会在胳膊上写只有自己能看懂的文字,时不时对着它们念念有词,激励自己。

爱上“大叔”

电影《鸿门宴》在各大影院上映以后,孟瞳迪特意请爸爸妈妈去影院看。回家之后,孟瞳迪的爸爸“严肃地”表扬她:“演得像个仙女。”《鸿门宴》刚刚下线不久,孟瞳迪已经在为她的第二部电影《乐翻天》做准备了。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第4篇

    《项羽本纪》教学实录

    冯为民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项羽本纪》吧?

    生:预习了。

    师:既然大家都已经预习了,现在我们就搞一个小活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前后两桌,每位同学把你预习中觉得有难度的一两个句子或者是词在组内交换、交流一下。现在开始。

    (生小组交流,师巡视)

    师:刚才肯定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不一定能解决全部问题。今天这节课,大家看这四个字,叫“自能”和“探究”。(板书:自能·探究)

    师:大家看一下,中间的这个符号叫什么符号?(指着间隔号)

    (生议论,没有正确答案)

    师:不知道?这也是标点符号,叫“间隔号”。这中间加了“间隔号”表示什么关系?

    (有极少的议论声)

    师:表示并列关系。如果在“史记”“项羽本纪”间加一个“间隔号”,你们说说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生:包含关系。

    师:他说“包含关系”是非常内行的,是一种逻辑关系。是总与分,领属关系。间隔号有时很重要,大家要注意。

    师:大家都学过《鸿门宴》,《鸿门宴》出自何处?

    (生议论,不知道)

    师:《鸿门宴》就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这篇文章很长,我们学习的是节选,大家看讲了哪些故事?

    生:巨鹿之战、破釜沉舟、霸王别姬、乌江自刎。

    师:你确实了解得很多,不错。还有哪位同学再来补充一下?

    师:从传记的角度看,从《史记》的完整的体例角度看,首先要有一个人物介绍,这就是家世、身世,最后还要有一个司马迁发表自己主观感受的部分,叫论赞。刚才他讲了主要的,你能不能补充一下?比如这篇文章前面就有家世介绍,还有他少年时的事,然后再写到“巨鹿之战”,然后再写到“垓下之围”。还写了什么?

    生:项羽死后的情形,最后还有个论赞。

    师:《鸿门宴》大家都知道,但还不知出自何处,这不行。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鸿门宴》出自《项羽本纪》。如果把《鸿门宴》放在这篇文章里,你们认为,应该放在哪个部位比较好呢?

    (生议论,有生高声说:放在3~4段之间)

    师:就是放到(停顿)“巨鹿之战”(生应和)与(生齐说)“垓下之围”之间。

    师:因为这篇文章记载了项羽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写了他的四个阶段:他的起点,吴中;他的顶点,巨鹿之战;他的转折点,鸿门宴;最后是他的末路终点。看了这篇文章后,你们觉得哪一个故事写得最为惊心动魄、刻骨铭心呢?

    生:垓下之围。

    师:好的。我们这节课就从“垓下之围”入手,来看看这篇文章是怎么写的。“垓下之围”在文中占了一千多字的篇幅。下面老师有一个比较难的题目,大家马上开始做:请将课文所写一千多字的“垓下之围”压缩到300字左右。就在书上把它画出来。现在开始。

    (生看书、压缩。师提示:认为应该留下来的就在书上画下来)

    师:(PPT)下面请大家看屏幕,这是我压缩后的文字,请大家一起读一下,读时想想与你的压缩是不是差不多。现在开始!

    生齐读:

    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项王夜闻四面楚歌,大惊,起,帐饮,顾虞姬骏马,自为诗,歌数阕而泣。

    项王乃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至阴陵,迷失道,田父绐之,陷大泽,汉乃追及之。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数千人追之,项王困,不得脱,度固死,为诸君快战,三胜,溃围,斩将,瞋叱赤泉侯,与其骑会为三处,杀数十百人,仅亡两骑。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之,乃拒渡,以骓赐亭长。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身被十余创,顾见故人,为其德,自刎而死。

    师:我所缩的跟你们所缩的是不是差不多?

    生:差不多。

    师:但是这里有点变化,比如说这个“军”,在原文中是什么意思?“项王军壁垓下”,那个“军”是什么意思?

    生:军队。

    师:这里的“军”变成了……

    生:驻军、驻扎。

    师:再看看,我这里说“帐饮”,原文怎么说?

    生:“饮帐中”。

    师:“帐饮”与“饮帐中”这两个“帐”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不一样在哪里?

    生:“饮帐中”中的“帐”是名词,“帐饮”中的“帐”是名词用作状语。

    师:很好,说明同学们基本功很好。这里最多的一个字就是“乃”字。这个“乃”有哪些意思比较特殊?

    (生看屏幕,自言自语)

    师:“乃有二十八骑”,这个“乃”是……

    生:只,才。

    师:“乃”较常见,“乃拒渡”中的“乃”是什么意思?

    生齐说:竟。

    师:对,出乎意料。我这里的浓缩,从史的角度来说已经相对完整,但是司马迁为什么还要写其他的内容呢?这就是《史记》的特点。《史记》属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停顿)

    生:纪传体通史。

    师:什么是纪传体?纪传体就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所以大家要注意这8个字,为什么这样写?就是:借史写人,以人显史。(PPT)这样写的好处在哪?不仅能看到史的兴衰成败轨迹,而且人的形象也非常丰满。书上说,这种写法达到了怎样的境界?哪位同学能告诉我?

    (空翻书)

    师:大家看我们这个专题的标题。

    生齐说:摹形传神,千载如生。

    师:对!达到了这样的境界,叫“摹形传神,千载如生”,这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也就是说,从史的角度完全可以压缩,但《史记》既是史学巨着,又是文学巨着,从文学的角度又写了另外的内容。有人说了这样一段话(PPT),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子弟散,匹马逃亡,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即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

    ——钱钟书《管锥编》引清代周亮工语

    师:是“代为传神”。这段文字是清代人讲的,有没有与我们书上内容不吻合的地方?要发现,要有发现的眼睛!

    生:没有“逃”,还有那些事都不是在“大泽”中。

    师:还有,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在书上是……

    生:在前面,不是在后面。

    师:时间颠倒了。但作者这样写的关键是为了突出什么?太史公的……

    生:笔补造化,代为传神。

    师:“造化”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就是“创造演绎”。(板书)既然是创造演绎,也就是说,我们刚才压缩掉的那部分,就是作者最重要的创造和演绎部分,所以我们下面需要做的事就是……(PPT)

    小组活动:品读“垓下之围”,重点评析被我们删改的部分司马迁原是如何“摹形传神”,让其笔下人物“千载如生”的?

    师:现在开始。注意:被我们删改掉的部分,每个同学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找出一些实例来。

    (生活动,师巡视)

    师:好,现在开始交流。一边交流一边再看看自己有没有读出来。不过在交流之前,看看这个标点符号用得是否正确?(指着屏幕上的“?”)

    (生议论,答不上)

    师:语文在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

    (学生继续看屏幕,拿不准)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第5篇

“生彘肩”的“生”何解?课文没有注释;现行《教师教学用书》把“生彘肩”翻译为“一只生猪腿”,显然是认为“生”义为“不熟”;标有“配人教版教材”字样的《高中文言文完全解读》(牛胜玉主编)译作“一条没煮熟的猪腿”。这肯定会误导学生。2012年1月13日《光明日报・鲍参燕翅与“原配的蟋蟀”》一文有如此句子:“鸿门宴上樊哙盾载剑切,瞬间吃下一个生肘子,项羽大赞:‘壮士!’这事现在恐怕也不可复制――至少我们的饮食也要讲点科学嘛。”作者也臆解“生彘肩”之“生”为“不熟”。《光明日报》素以文化底蕴深厚著称,其文影响自然不一般。为此,笔者作一点辨析,以期能纠正臆解,消除误导。

1990年第9期《中学语文教学・<鸿门宴>的“生彘肩”和两个“再拜”》一文写道:“在那秦汉之际,‘茹毛饮血’早已成为历史传说了。项王举行宴会,更不会吃生猪肉。再从前文看,项王已经赞赏樊哙为‘壮士’,他的左右也不敢给樊哙吃生肉。说‘生’是‘全’之误,在其他古籍中是有例证的。如《庄子・养生主》‘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吕氏春秋・精通》、王充《论衡・订鬼》都是‘全牛’作‘生牛’。因为雕版的腐烂,或经历了两千年左右的传写,‘全’因形近讹误为‘生’,于是注释者就从‘生’的意义来曲解‘生彘肩’,没有考虑到项羽赏赐樊哙的是整整一腿猪肉。”笔者以为,这样的辨析具有说服力。人教版高中教材就有节选自《庄子・养生主》的《庖丁解牛》,还有《论衡・订鬼》,前文写有“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后文写有“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后文的典故无疑出自前文,为什么前文的“全牛”在后文中变成了“生牛”呢?这就印证了上文的论断――“因为雕版的腐烂,或经历了两千年左右的传写,‘全’因形近讹误为‘生’”――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再从故事的情节看,项王对樊哙闯帐有惊但无恐,先赞之为“壮士”,“赐之卮酒”后又“赐之彘肩”,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因而在被樊哙斥责一番之后虽理屈而“未有以应”,但还是赐之以“坐”。项王为什么这样善待樊哙呢?原因大概有二:一是项王这时霸主地位已经确立,其军事实力大大强于刘邦,自然以为胜券在握,一个樊哙即使能耐再大也改变不了刘邦的弱势,不如放他一马,还可以博得仁义之名,以抵消理屈之影响;二是项王眼见樊哙勇猛豪爽,而他正是这样的人,惺惺相惜,怎么会做出以不熟的“生”彘肩蓄意挑衅的举动呢?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第6篇

后来在工作岗位上,自己试着给学生讲故事,却发现自己讲故事的能力还不到火候。2013年暑假,自己没有选择出去旅行,而是在家专心听起了百家讲坛,特别是与高中语文课本相关的内容,如有关四大名著、刘邦、李世民等的讲座,我往往会听上两遍,听后还会适当做些笔记。一个暑假下来,也听了几百集,一集40多分钟。经过这样的训练,自己大致了解了一些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也可粗略讲出来,有时忘了,还可以看看笔记,温故一下,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自己也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深意了。

经过百家讲坛名师的传授后,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讲故事往往会用掉很多时间,不再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且尽量将故事完整地讲给大家。记得讲《鸿门宴》时,我将项伯与曹无伤两人的结局做了一个比较,梳理了一下项伯与刘邦的交集,其中项伯在鸿门宴这节帮刘邦获得了解脱,还与刘邦结为了儿女亲家,曹无伤则因项羽出卖被刘邦杀了。因《鸿门宴》是《项羽本纪》的节选,没有将项伯与刘邦的交集全部展示出来,我又给学生介绍了一些内容,如项羽分封诸侯时,项伯再次请求项羽多给刘邦分一些土地,项羽答应了,这为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还有项羽在准备烹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时,又是项伯在旁斡旋,使得刘老伯和吕后安全回到了刘邦身边。最后项羽乌江自刎,项伯投了刘邦,刘邦还给项伯封了一个侯。补充了这些内容,学生对于项羽最终为什么会失败就有了新的认识。课后,有个学生和我说,他从小家里就有一本扉页已泛黄的小人书,讲的就是刘邦与项羽争天下的事,他现在回想起来,还十分幸福。我也感到十分高兴,因为一个故事唤起孩子童年的美好记忆。

随着五花八门的故事洋溢在课堂上,学生也逐步发生了变化,他们更期待语文课了,不再对课本感到枯燥乏味,有时还会主动和我聊一聊读书的疑惑,尽管有些问题还显得幼稚,但说明他们已经开始喜欢阅读了。没有阅读的语文课,永远无法实现师生的平等,更无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学生读书的热情,也让我忆起了当年大学的美好生活。我课后都会给学生开一些书目,让他们去图书馆借来阅读。天长日久阅读终会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49-01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对文言文中优秀作品的学习,可以让今人了解其中的民族文化,体会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继承民族优良传统,同时文言文也是今人与古人进行文化交流的桥梁。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文言文阅读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断丰富教学的方法,以便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营造教学氛围,运用情境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场景,每篇文章都有特殊的情感内涵,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能够充分的运用文言文不同的内容来营造不同的教学氛围,以便能够运用情境教学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要让学生喜欢读,能读懂文言文,我们必须缩短这二者的距离。课堂上,运用声情并貌的朗诵,一则有趣的奇闻轶事,一段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与文章有关的影视剧、歌曲等都可以营造一个浓厚的走进文章的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带着审美的愉悦投入到挖掘美的阅读和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鸿门宴》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楚汉争霸”的故事,引导学生从大背景入手进行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文章中的人物性格、人物情感,进而感受作者的写作特点、精妙笔法。通过教学情境、教学氛围的营造,就能够很好的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对于课文内容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参与,在表演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翻译、阅读、背诵,单调的教学形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课堂参与热情不足。在新时期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就可以采用多种“读演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学生通过亲身“表演”,加深对课文语言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教学《鸿门宴》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进行“分角色表演”,学生在表演中,为了逼真,他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在人物动作、语言(尤其是语气、语调)的把握上都很用心,特别是项庄、项伯二人的舞剑动作,对于学生理解课文、理解人物心情都有较高的要求,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互相点评,参与的热情很高,表演的效果也很好。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准确理解。

三、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生活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手段。文言文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最好让学生能拉着腔调、摇头晃脑地来读,出声有感情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直接与古人“对话”。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诵读、带领他们正确地诵读。除了诵读,我们还可以对一些文质皆美的短篇文言文(特别是一些精短的古诗词或名句)进行配乐,让它们插上音乐的翅膀,让学生用歌唱的方式记住文言文的内容,领悟古诗文的意境,进而获得一种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尤其是教师利用一些广为传唱的古诗词来让学生学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例如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课堂上就可以播放王菲的歌曲《明月几时有》,让学生去读、去学唱,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全词的内容,同时,在曲子的旋律中,学生对全词传达出的意境也有一定的感悟。语文课堂上有了音乐的元素,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浓厚。又例如在教学《鸿门宴》的时候,教师还可以播放胡彦斌的《鸿门宴》一歌,引导学生通过今人的视角来感受鸿门宴的内涵,运用现代歌曲的引入能够很好的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现实意义,引导学生通过古今观照提升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都认为文言文展现的都是古人的一些观念,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今天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学习的过程中认为“文言文无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于架起古今的“桥梁“,让古为今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开掘文言文中写作素材方面的价值,让学生寻找合适的作文话题、辩论话题。例如,教学《归去来兮辞》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提炼出“今人应该积极入世”、“今人应该积极出世”这样的辩论话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辩论,或是进行作文。通过这样较为持续而有意的训练,相信学生从课本中取材的意识和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学有所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

五、成立学习小组,通过丰富学习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鸿门宴的故事范文第8篇

陆川新片《王的盛宴》里扮演虞姬的女演员杜鹃一露脸,竟因为不够漂亮而惹起事端,甚至有传言说杜鹃是携资入组,或说跟陆川有一腿什么的。先不说事实究竟如何,人们对此事的反应之大令人奇怪,况且这位杜鹃尽管算不上绝世美女,但也绝对谈不上丑―杏眼尖颌,眉宇间颇具古风;身材也很匀称,确实高大了一些,但也没到攻讦者所讲的“膀大腰圆”的地步―退一步说,史载项羽高八尺余,也就是一米九几,他的女人自然也不能过于娇小。

人们对虞姬的相貌之美有如此高的预期,或基于三个原因。去年年底,陆川为虞姬选角时,他的朋友封新城问他选得怎么样了,他说已初选了几个美女―美到什么程度呢?美到“男人看了基本妻离子散”的程度。这番对答被封新城发到微博上,大伙儿继而对能够令男人看一眼就妻离子散的美充斥着憧憬,而最终杜鹃的出现令这股憧憬泡了汤,并没有妻离子散的围观者们甚至有点被骗的感觉。此为一。

再是同期拍摄的影片《鸿门宴》里虞姬的扮演者是黄圣依,她当然是一名有口皆碑的美女,而《鸿门宴》和《王的盛宴》题材相同,档期又撞在一起,多少有一点对垒互掐的意思,黄圣依可看做某种倾向和暗示,人们看到第一个虞姬美成这样之后,也就不由自主地去估猜第二个将要美到哪里,显然没美到哪里。大伙儿的憧憬再次落空。

第三个原因最简单,也最叵测。大伙儿众口一词、众志成城地认定虞姬本来就是美女,好像大家就算没亲眼见过她本人,但都翻阅过她的写真集似的。请允许我问一句:为什么虞姬非是美女不可呢?尽管她在《史记》中被提到时被冠以“美人”―“有美人名虞......”但就像“同志”这个称号的意思在不过区区几十年所发生的巨大变迁一般,“美人”在两千多年前也不一定非指“美丽的人”不可,据考证,它极可能指某种身份,即妃子,就是小老婆。“项羽有一个姓虞的小老婆......”就这么简单草率,司马迁根本没说她好看与否,一切都是后人YY。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里并没有虞姬,这四位的人生故事的一切曲折、和意义皆建立在她们的美貌之上,虞姬则不然,她凭借的是性情和价值观,所以还真没必要美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