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季羡林谈人生

季羡林谈人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季羡林谈人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季羡林谈人生范文第1篇

他,阅尽人世沧桑而成就从容不迫的气度;他,冒险下海经商,从一贫如洗到身家亿万;他,参政议政,数次政协提案切中大国发展的关键;22年劳改生涯,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成就传奇人生;当人们习惯清谈,他却创出了一条中国文人的另类道路。

这本书的开篇第一章《一切为了人性的解放》写于2008年1月底,是他刚刚完成的新作。本文以洋洋洒洒近三万字动情地讲述了曾经荒诞的历史,分析了中国的现状,展望了充满光明的未来。他以参与者和过来人的心态,以回顾和前瞻相结合,恳谈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得失。

财富幻象/车耳

美元贬值,次贷危机,谁在掠夺我们的财富!股市震荡,资产缩水,如何保住手中的财富!揭秘货币战争,透析资本战争,探源次贷危机,厉以宁教授倾情作序!

富有学术精神的生动阐述,逻辑清楚、人人都能读懂的金融评论。

全书旁征博引,以美国的货币政策、经济现状、消费观念、金融政策、信用体系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大量实例,指出了繁荣而富足的美国经济所呈现出的衰落趋势,分析了目前他们健全而完善的信用制度中所隐藏的危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财富和信用幻象之下真实的美国社会。同时,重点讨论了这些变化和危机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和映射。

忆往述怀/季羡林

人世多悲欢,珍重生命的人,会寻求一种较合理的人生态度。

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素以学术造诣深厚而著称,且有大量散文随笔问世。本书收集了大师近年发表的散文随笔,其蕴涵大师一生的追求、理想和人生观。

领略大师风采,传承智慧文明,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经典散文全新结集出版。全景展现学术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谈对人生世事的感悟。

图书排行榜

书名作者出版社定价

何以笙箫默顾漫 朝华出版社 18.00

忆往述怀季羡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5.00

用一生去忘记张欣作家出版社 25.00

记忆的红皮书朱大可花城出版社 34.00

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张贤亮中国海关出版社 23.00

沉思录马可・奥勒留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20

中国骑兵王外马甲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6.00

财富幻象 车耳 人民邮电出版社 35.00

此去经年 庄羽 文汇出版社 20.00

季羡林谈人生范文第2篇

季羡林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老人“三辞”的美谈却光芒四射。在96岁时,他一辞“国学大师”。他说,我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二辞“学界泰斗”。无论是在教育界,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面,像我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

他说: “在一次会议上,北京市的一位领导突然称我为‘国宝’。我浮想联翩,想探寻一下起名的来源,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这种事情,痴想无益,也完全没有必要。我来一个急刹车。”

【品读】

一个人的胸襟怀抱,气节情操,境界高低,往往能从他对待名誉上看出来。 “宰相肚里能撑船”,那是“肚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钱财如粪土,富贵如浮云”,那就能“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一个人,如果能像季羡林先生那样虚怀若谷,不图名利,他的精神脊梁一定会因此而挺立,人生之路也一定会因此而轻松。

【适用话题】

谦虚、胸襟、境界、气度、实与虚

缺了一点的“心”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但其赚钱后便掺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郑板桥挥毫题定“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原来“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庚请求补写一点。但郑板桥却说: “没有错啊,你以前生意兴隆,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清淡,正因为‘心’少了这一点。”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经营人心的重要。从此以后,李沙庚痛改前非,终于又一次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市场。人心是一笔无形资产,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

【品读】

《孙子兵法》中讲: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千百年来,无数事例证明:人心背向,决定成败,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是一笔无形的资产,上至国家大事,下到生意经营,想要赢得成功,必须先赢得人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是也。即使人心缺一块也可补救。

【适用话题】

诚信、良知、热与冷、人心向背、知错能改、那也是一种财富

猎狗的悲剧

有一次,一个朋友送给亚历山大大帝两只大猎狗。亚历山大非常喜爱运动,所以他迫不及待地带着那两只猎狗去一片有很多野兔出没的荒地里打猎。亚历山大看到不远处有一些野兔跑过,他想看看两只猎狗有什么表现。让他意外的是,两只大猎狗躺到地上,很快就呼呼大睡了。亚历山大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他又想: “也许它们刚刚经过了长途跋涉,累坏了吧。明天再试试看。”第二天,亚历山大把猎狗带到一块有鹿群出没的荒地上,放出了那两只猎狗,这是个振奋人心的时刻!那两只猎狗却丝毫不为所动,它们打着哈欠,躺下来,很快睡着了。亚历山大暴跳如雷,把两只猎狗当场杀掉了。

几天后,亚历山大的朋友来看他。朋友问: “我送给你的那两只猎狗还行吧?”亚历山大就说了两次打猎的经过。朋友摇着头说: “你让它们两个看野兔和鹿,它们能不睡觉吗?如果你让它们看狮子和老虎,就会发现它们有多么勇猛了。”

【品读】

没有对手看似一种快乐,其实是一种寂寞;没有好的对手看似一种幸运,其实是一种悲哀;与其战胜无能的对手,不如输给更强劲的对手;与其轻松战胜平庸的对手,不如艰苦击败卓越的对手。正所谓“自古无故最寂寞”。所以,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要忘了感谢对手,也许正是他成就了你的事业。人的能力有一个弹性原则,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对手是你的压力,也是你的动力。他给你的压力越大,你由此而激发的动力也越强;他给你的压力越小,你自身激发的动力也不足。遭遇的两端,是一种对立,也是一种统一。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压制,又相互刺激。在人生的竞技场上,没有了对手,也就没有了活力。

季羡林谈人生范文第3篇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其作品语言朴实,却充满智慧,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启迪。

【一号美文厅】

神奇的丝瓜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长大。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绝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量活力与生机。

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长,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了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地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的两个大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落叶归根,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抗震加固时筑上的紧靠楼墙凸出的一个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凸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绝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的。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选自《美文》)

探究练习

1.文章的题目为何取名为“神奇的丝瓜?

2.读第一段和第二段中的画线句子,作者两次强调对丝瓜没有过高的期望,目的何在?

3.文章第四段结尾写道:“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想象一下,作者此时此刻可能想了些什么?

4.对于丝瓜的神奇表现,作者百思不得其解,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二号美文厅】

知足知不足

曾见冰心老人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言简意赅,寻味无穷。特写短文两篇,稍加诠释。先讲知足知不足。

中国有一句老话“知足常乐”为大家所遵奉。什么叫“知足”呢?还是先查一下字典吧。《现代汉语词典》说:“知足指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则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太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社会上总会有一些人不安分守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样的人往往要栽大跟头的。对他们来说,“知足常乐”这句话就成了灵丹妙药。

但是,知足或者不知足也要分场合的。在旧社会,穷人吃草根树皮,阔人吃燕窝鱼翅。在这样的场合下,你劝穷人知足,能劝得动吗?正相反,应当鼓励他们不能知足,要起来斗争。这样的不知足是正当的,是有重大意义的,它能伸张社会正义,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除了场合以外,知足还有一个分(fèn)的问题。什么叫分?笼统言之,就是适当的限度。人们常说的“安分”“非分”等等,指的就是限度。这个限度也是极难掌握的,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勉强找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约定俗成”。我想,冰心老人之所以写这一句话,其意不过是劝人少存非分之想而已。

至于知不足,在汉文中虽然字面上相同,其涵义则有差别。这里所谓“不足”,指的是“不足之处”“不够完美的地方”。这句话同“自知之明”有联系。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暗示我们,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否则这一句话就用不着说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就拿现在来说,我所见到的人,大都自我感觉良好。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点小聪明――这能算得上聪明吗?――狂傲恣睢,骂尽天下一切文人,大有用一管毛锥横扫六合之概,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这种人往往没有什么出息。因为,又有一句中国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有一句中国老话:“学海无涯。”说的都是真理。但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已经穷了学海之源,往前再没有路了,进步是没有必要的。他们除了自我欣赏之外,还能有什么出息呢?

古代希腊人也认为自知之明是可贵的,所以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要了解你自己!”中国同希腊相距万里,可竟说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话,可见这些话是普遍的真理。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选自《季羡林谈人生》)

探究练习

1.文章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中国的一句老话“知足常乐”为大家所遵奉?

3.文章第三段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冰心的题词“知足知不足”中的“不足”具体指代什么内容?

5.这篇文章对你有何启示?请简要说说。

【相关阅读】

在季羡林先生家做客(节选)

秦维宪

当我们走进季老卧室兼书房的里屋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屋里简朴至极,根本谈不上装修,除一桌一床一把藤椅外,就是四壁满满的书架。这间仅13平方米的屋子光线不好,白天要开灯。屋里看上去比较零乱,甚至床上的被子也没有叠,但老先生哪本书放在哪排书架的哪一层,他却清清楚楚,从中也可看出他对生活随意而对学问专心的秉性。想不到,当代中国首位学术大师居然在这间屋子里写出那么多光辉灿烂、远迈前古的著作。而季老本人更令我吃惊,他微笑着从藤椅里站起,握着我们的手,以一口山东普通话表示欢迎;他的一身装束全然不像学者,倒似一个山东老农民,然而他却自得其乐。只是在我们交谈时,我才真正领略了季老心骛八极、思绪翱翔九天;其言语充满了哲理和历史深邃感;其为人之热忱、谦逊、豁达的风采。

希望别再为难季老(节选)

季羡林谈人生范文第4篇

徐华,任教于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该校系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徐老师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州市教研室教学研究中心组成员,广州市特约教研员,多次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作文大赛中获奖。2013年,辅导学生获得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特等奖。

大凡表情达意的文字,不外乎三端:一种是纯粹源自胸中的情思,一种是借鉴他人的奇思妙想、隽永精华对经典的沉淀和化用,一种是呈现结构和逻辑的卯榫焊接性的语言。

诚然,凭内心修养与生活阅历,成一己之思,胸中丘壑可致华章。然而,对中学生而言,阅读对于作文的影响可能更为实际,灵活而有创意的求异思维可以使积累的素材熠熠生辉。因此,作文时,注意素材的区分取舍、重组转述、想象还原等,定能更充分、更巧妙地表情达意。

一、借点引入,求异延伸

在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泛滥的今天,我们在报刊或网络,甚至在试卷中,经常会读到一些自己特别有感触或领悟的短文,尤其是名家之作。写作时,可以巧借这些文质兼美的短文,以所阅读的对象为起点,去借力行文,阐释自己的思想认识。具体做法就是简笔勾勒所读,然后围绕中心进行思想情感的延伸,使自己的感悟站到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让思想的表达更有意蕴。如,下面这段文字:

小时候看过季羡林的《不完满才是人生》,把里面引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一句记到了现在。然而,我更愿意说“人生不需要完美”。从这样的角度去想,人便是主动的,不必把自己交给命运,用所谓的“人生必经之路”去安慰自己。人生不需要完美。少了完美,便多了一份憧憬,多了一份神秘,多了一份保持一定距离的美好。正如橱窗里的衣服、暗恋着的异性,这时的任何事与物都是美丽的。所以考试不是每次都要拿第一,比赛不必“奔着冠军”去,生活中的一点小挫折也不会带来一整天的失落。人生如戏,完满的总无法成为经典。

季羡林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一文,其内涵其实比较简单,但文中“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能给人更多关联的思考;同时,作者又从“不完满才是人生”的客观述评角度,转到“人生不需要完美”的主观追求角度去看待问题,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和感悟。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素材不仅是对读者的唤醒,更在于唤醒读者后其能在生命中去回溯与寻找,寻找自己的过往中“那些具体时空里不息的生命激荡,终归有其相似的涟漪”,并将其写成文字,以待再次共鸣。

二、串点成线,反复强化

当根据中心选取有表现力的素材后,要注意在思想的阐释中巧妙地将不同的相关素材散布于行文之中,赋予突显中心的材料更丰富的意义,并以灵活的形式不断地再现。如,学生在写《我在》这一题目时,这样写道:

《圣经中》有一句话:“他要像一棵树,立在溪水旁,按时开花结果,叶子也不枯干。”我在,正如这树一般,在这世界中寻得自己存在的一隅,活出自己的格局。

自由,是“我在”的前提。在乔治・奥威尔的《1984》中,人是被关在无知中的困兽,而思想便是异端。“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思想的自由是“我在”的先决条件。然而,现代社会中,人们却懒于思考,静不下心,慢不下脚步,依赖程序有条不紊地生活着,却鲜有人想“为什么会这样”。人们疲于思想的冒险,安于单调的稳定,不甘放逐自己的思维。思想失去了自由,人变成了按规则行动的机器,何谈生命的存在?熊培云曾说:“有一种鸟儿是关不住的,它身上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辉。”拥有自由的思想,才能感知到生命的价值,尝到“我在”的快乐。

行文中,作者反复紧扣“我在”这一抽象概念,选取了《1984》《圣经》与熊培云的名言进行编织行文,强化“自由”对“我在”所具有的深远意义,情感、思想表达灵活而富有新意。

作文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优秀的作品首先是完成自己、觉悟自身。在具体选点时,除要紧扣写作意图外,还要考虑点的角度变化,这样也可以串点成线,反复强化。

三、择点一端,舍弃其余

一个高质量的素材,无论是事实性的还是理论性的,往往内容丰富,含义深广,从不同角度可以作不同的理解,近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善用素材者应准确选取素材和作文立意的“契合点”,懂得精彩转述出与行文联系紧密的一个侧面,大胆舍弃其余,进行遣词达意。

如《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失街亭”,涉及人、事、物诸多方面,从不同预设的角度就可以得出不同的感悟和认识。若从诸葛亮“理智战胜情感”角度,可以将素材转述为:

街亭之役前,马谡夸下海口,说自己如何胸有成竹,结果关键一役由于他的粗心大意,使街亭这一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隘口丢失。面对蜀国将领缺乏的现状和群臣的竭力劝阻,诸葛武侯深知军令如山,不能凭私人感情行事,于是挥泪斩马谡,这是理智战胜情感的义举,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若从马谡“偏信自己”的角度,则可以将素材转述为:

带着几分侥幸的心理,他(马谡)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料敌军却轻易打败了他。是因为他不懂兵法吗?不,是因为他偏信自己,认为自己的才华盖过军中上下,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若从“出入意料与情理之中”的辩证角度,又可转述为:

马谡自告奋勇,愿守街亭,并立下军命状,可见其胜券在握,然而面对魏军却不堪一击,痛失要塞,这实在出人意料;可是只要看一看马谡纸上谈兵、骄傲轻敌、一意孤行的所作所为,其失街亭自在情理之中了。

因此,对于信息量丰富的素材,写作时必须善于转述材料,突出与中心思想紧密相关的一个侧面,其余的内容、含义则要大胆舍弃。如果面面俱到,无异于蜻蜓点水,反而削弱了表现力。

四、定点渲染,细节还原

事以文展,情以事显,情深处必见细节。有些素材本身是一个干枯的点,尽管真实,但总缺少一份生趣。正如余秋雨曾说:“在很长的时间中,一种历史和文化常常会变形、扭曲,由具体变为抽象,由活体变为标本,由多面体变为单面体,有时甚至变得面目全非,让人无法想象它本来的模样。”所以,作文时可以根据素材的要点,在合乎情理与史实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想象还原,细节再现。

在余秋雨的历史散文里,大家可以看到许多史书上没有的细节,这些细节是想象而来的。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大家可以大致了解人物在特定环境下会有怎样的想法,继而又会有怎样的行为。如余秋雨《遥远的绝响》一文:

刑场在洛阳东市,路途不近。嵇康一路上神情木然而缥缈,他想起了一生中好些奇异的遭遇。

他想起,他也曾像阮籍一样,上山找过孙登大师,并且跟随大师不短的时间。大师平日几乎不讲话,直到嵇康临别,才深深一叹:“你性情刚烈而才貌出众,能避免祸事吗?”

他又想起,早年曾在洛水之西游学,有一天夜宿华阳,独个儿在住所弹琴。夜半时分,突然有客人来访,自称是古人,与嵇康共谈音律,谈着谈着来了兴致,向嵇康要过琴去,弹了一曲《广陵散》,声调绝伦,弹完便把这个曲子传授给了嵇康,并且反复叮嘱,千万不要再传给别人了。这个人飘然而去,没有留下姓名。

嵇康想到这里,满耳满脑都是《广陵散》的旋律。他遵照那个神秘来客的叮嘱,没有向任何人传授过。一个叫袁孝尼的人不知从哪儿打听到嵇康会演奏这个曲子,多次请求传授,他也没有答应。刑场已经不远,难道,这个曲子就永远地断绝了?――想到这里,他微微有点慌神。

季羡林谈人生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理念;更新

一、教师的理念要更新

首先,学习新教学理念,从素质教育出发,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多种活动。学生做人的品行,都与父母和教师有直接的关系,他们的行为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父母和教师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要对教师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如老师对思品社会课的教学方法,对思品社会在学生人性教育中的地位,老师掌握学生所喜欢的科目,特别是老师对学生的性格进行问卷调查,加强思品社会等学科的教学。

再次,教师选择方法并以文学泰斗――季羡林先生为榜样,结合自己谈体会。教师要播种爱心,开启心灵,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言行规范,做到表里如一;要诚实守信,无私奉献。

二、领导干部的理念要更新

领导是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校内教师的教师,他的人格直接影响到老师的方方面面。因此说真正的人性化教育应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心灵距离的最短时刻,存在于无言的行动之中。领导、教师之间也应如此。

首先,领导干部要公道正派,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这种魅力感染教师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缩短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用真诚去关心他们,自我做起,树立自己的形象。

三、家长积极参与到人性化教育中来

人性化教育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家长不只在家庭生活中要注重学生的衣、食、住、行,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要注重引导孩子个性,如果方法不得当,人性化教育仍难以实行。所以,对孩子要真诚,为孩子着想,做孩子的表率,让孩子从自己的父母身上学到高尚道德情操,在日常生活中端正自己的行为,真正受到人性教育。家长与教师相沟通,谈心得体会,为管理孩子储备知识和经验,这也是双管双教的必经之路。

季羡林谈人生范文第6篇

为什么读书是天下第一件好事呢?

培根曾讲过:“读史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读书的好处,还有很多。只要你认真去读,就可以真正感受到读书的好处。有人讲,书中自有黄金屋,非读之,怎能住其所、居其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非读之,怎能观其貌、赏其容?豪宅之奢逸、美女之妖娆,如此读书,未免功利色彩太浓。然而,避开读书的功利因素,我想它还应有其他几点好处:一是益知增见,开阔眼界;二是培养情趣,改变气质;三是修身养性,平衡心态。

高尔基说:“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而富兰克林对读书的看法是:“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人生短暂,精力有限,不可能什么事都亲身感受一下,什么地方都去走一走。而读书,就是我们将古今中外优秀人士的经验、智慧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的过程。当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问群臣:“天下何物最益人智?”对曰:“其惟书乎!”,于是下令求书天下。

读书可以培养情趣,改变气质,这也是为无数人所证实的。培根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确实,读书可以潜移默化,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因为读一本好书,就是在与一位智者对话,他讲着,我们的灵魂答着。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放在这里也是适用的吧。

而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平衡心态,那就更不用多说了。科学研究已经证明,经常读书用脑的人,他的脑力衰退比一般人要慢得多。所以古人说:“养心莫如寡欲,至乐无如读书。”而孟德斯鸠认为:“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季羡林谈人生范文第7篇

【关键词】责任 担当 落实

其实每个人都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有极好的期许,渴望在自身的领域中成为佼佼者,得到自我职业价值的最大体现。做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也想桃李芬芳,也渴望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一员。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教师?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在2014年的开年有两件事给了我启示:第一件:2014年2月13日索契冬奥会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决赛中,100米过后,前三位选手跌倒,落在第四位的中国选手李坚柔意外获得金牌。第二件:2014年1月25日澳网决赛中李娜经过7:6,6:0的艰苦比赛后,获得人生第二个大满贯冠军。这是她在2011年获得法网冠军后,经历941天的艰难等待后又一次绽放。

有人说李坚柔是运气够好,赛后采访的时候教练和她本人都提到了运气。但转念一想,如果她没有进决赛,还有可能获得金牌吗?是因为她在之前比赛中的努力,顽强拼搏,让自己挤进了决赛四人组,才有了最后的“运气”。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教师,也不是光在心里想想、嘴上说说就可以的,我们必须要作出相应的努力,对自身的职业做好规划。

首先明确何为优秀。

吉姆・科林斯认为优秀是卓越的基石;季羡林大师认为有成就的人是优秀的;在曾国平教授的理解中,优秀是责任、能力、业绩。在我的理解中优秀是在工作岗位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性,是比他人拥有更多、更强大的生存技能的才能。一名优秀的职业教师,应该是不仅仅是能够圆满得完成课堂教学,在教研教改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个人的一套完整、系统的科学体系。同时作为职教教师在学生的德育素养的教育上更是应该有个人的方式方法。套用一句俗话说的:“上得了课堂,做得了课题,搞得了科研,劝得了学生。”

其次如何才能优秀?

对于职业人来说,本职工作的积累,知识的储备,能力的训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在这个当中是需要我们不断做好量的积累才可能有质的飞跃。

明确责任。在期末培训中我从曾国平教授的演讲中深深体会了一个词“责任”。责任是什么?第一:分内的工作;第二:应尽的义务;第三:对过失的承担。教师的责任是什么?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然而我们中职教师除了完成教师基本职能外,更为重要的是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们做好职业素养的培养,让学生们在进入工作岗位的时候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工厂环境。所以我们平时除了对基本备课的完成之外,还应该结合时事加强对学生素养的养成。同时要以身作则,做好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比如教师也应该佩戴工作卡、不在公共场合内吸烟、认真对待每一次上课,绝不敷衍了事。每个老师都想教“听话”的孩子,这样我们的工作开展就相对来说很顺利,对于我们职业教师而言,现在社会的大环境已经决定了我们学生的质量相对普高的不过关。我们不能决定学生的素质,可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态度。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仍然要忠于对教师使命的信守;对教师角色的认真演绎;对教学工作的出色完成。是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敢于承担。承担是什么?是对责任的不回避,是对工作的勇挑重担,是对困难的迎难而上。要想成为一名优秀职教教师,不是被动的按部就班,上好自己一节课就行,而是要主动迎接挑战,各人善于发现问题,开动脑筋,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解决问题。在教学工作中,面对较大的工作量,我从不多言,总是主动承担,积极分担教学任务。同时在面对示范校建设中,积极主动把数学教学任务与化工专业建设相结合,做好基础文化课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工作,积极参与学校工作。同时积极参与各级课题研究,提升自身科学素养,知识储备。

季羡林谈人生范文第8篇

当然,阅读的积累也是要讲究方法的,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我们的写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腹有诗书气自华”――常读古文锤炼语言功底

古文、古诗语言简约、精练,意蕴丰富,有极强的节奏感,如音乐一般,这是“字”的意义逐渐褪色的现代汉语所不具备的,因此我们应把古诗文作为常读常背的语言素材。南师附中让学生背诵和词典差不多体积的《古文观止》是有道理的。读古文是快速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读上三年就是大学中文系的水平了,这话并不夸张,在阅读一段时间的古文之后再看现代文,你会明显轻松很多。不仅要常读,而且还要常抄。“抄书”是古人常常运用的读书方法之一。明代宋濂,年幼时依靠“笔录”而得以“遍观群书”。还有张溥读书必七录,苏轼三抄《汉书》,鲁迅抄《晋书》、《嵇康集》等。这种方法看似蜗牛般费力费时,但是效果却很好。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有多角度鉴赏文章的习惯

董桥在《文字是肉做的》一书中说到:“文章讲内容、讲逻辑,讲修辞。内容要有物,逻辑要有理,修辞要有方,三者兼而顾之,文章自然可观。”好文章各有各的不同,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亮点。对于以议论、思辨见长的文章,我们要着眼于逻辑去鉴赏它;对于语言形象、深邃的文章,我们要着眼于语言运用的技巧去分析它;对于构思独特而巧妙的文章,自然要着眼于构思方法去积累、总结;对于思想深厚、分析深刻的文章,我们应进一步思考、探究进而内化它。

三、“观千剑而后识器”――在阅读中归纳写作方法

大量阅读的过程是一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过程,阅读过后,我们将逐渐具备比较、鉴赏的能力。比如,我们在散文阅读中可重点比较、归纳散文的构思行文技巧。

1.从自己的经历谈起,行文亲切自然

读叶延滨的《灯火的温情》,他在文章开头讲述了走夜路经历的“荒野无灯”的恐惧,这时候看到一盏荒野里的灯是那么的温暖而感动;进而写到人生之旅中,我们在热闹的人群中、在朋友中却也会有“荒野无灯”之感;最后作者说我不怕冷,却怕人生的旷野里没有一盏唤我回去的灯。最后的“灯火”指的是人间真情、灵魂的自我救赎。行文由浅入深,自然而无斧凿之痕。

2.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中挖掘出人生哲理

周国平的《记住回家的路》,作者由生活中出门游逛总会留意记住回家的路,进而阐发了这样的道理: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3.以物为线索,以小见大

比如王充闾的《碗花糕》,质朴而深情,艺术感染力极强。究其原因,除了情感真挚外,其构思的巧妙也是此文能使人催人泪下的一大原因。全文围绕“碗花糕”叙写了嫂嫂初进家门、遭遇丧夫之痛、再嫁、不幸去世等短暂一生的几个片段,写出了嫂嫂对自己的疼爱有加、对公婆的孝敬、对家庭无私的奉献,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作者对嫂嫂的敬爱、留恋、怀念、痛惜之情。那么多的内容,那么丰富的情感却用一块小小的“碗花糕”来浓缩,从而产生了行文集中、情感浓烈,让人久久回味的艺术效果。

4.一波三折,情节曲折

比如范伟的《我的三个爸》,初读题目还以为他有三个爸爸,其实不然。此文通过三个生活片段分别写了小时候对爸爸的误解,认为这个爸肯定是后爸;再到偶然间发现爸爸原来对自己是深爱的,认定这个爸是亲爸;最后自己工作了,爸爸与自己的交谈之间让我悟到了深刻的人生道理,觉得这个爸还是很懂人生哲学的爸,是个老子爸。文章一波三折,充满趣味和吸引力。陆川的《而立之年读懂父爱》也有相同的艺术特色。

散文常用的写作技巧不一而足,有穿越时空、思通古今的联想、想象;还有真实、丰富而感人的细节描写;更有以景衬情,情景交融等写作技巧。善于发现,勤于归纳总结,灵活运用,就能使自己的文章不断超越。模仿、借鉴是开拓、创新的第一步。

四、“绝知此事要躬行”――以读促写,学以致用

阅读中习得的经验,要在写作中加以应用,把阅读这条河流的水浇灌到写作的田地来。并且语言的表达能力、鉴赏体悟的感受力也要通过写一写才能让你的笔成为一口宝刀,常磨常新,削铁如泥。

1.课前写一点阅读初体验

例如一学生喜读《红楼梦》,上《黛玉葬花》(选修课本)这篇课文时,写下这段文字:“数声,玉管飞声,正人间春别。潇湘馆外,雨轻风细。更远去,探芳孤蝶。/当此际,红瘦处,游丝缕缕飘春榭。飞絮翩翩落贾府,遍地横斜三月暮,惟恨无计留春住。/子规空啼湘妃竹,浪萍徒叹难长驻,纵赋香冢歌无数。倚花锄,人长伫,脉脉此情谁诉?”

2.课后做点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内容简短,易操作,易坚持。读书卡片可着眼于所读文章的内容概括,可着眼于阅读后的感受,可着眼于对文章的评价。做读书卡片的阅读积累方式尤其适合时间紧张的高三学生,学过的现代文都是很好的素材。通过写读书卡片既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又能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一段时间下来还能积累很多的素材,可谓一举三得。

笔者就有这样的习惯,评讲过的现代文,习惯随手把它写一写,回味一下。季羡林《园花寂寞红》读书卡片:“曾经比邻而居,朝夕相见,共赏繁花,共话家常的老友,一次不可预测的意外,转瞬间一切竟成前尘幻象,从此天人永隔。寂寞的叹息如落红般凋零一地。生命无情的流转,让我们倍加懂得要珍惜拥有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