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杨万里的诗

杨万里的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杨万里的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杨万里的诗范文第1篇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生于1127年,卒于1206年。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54年)进士。他历仕高宗、孝宗、光宗三朝,为官清正,视金玉如粪土,一生刻苦简朴。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余首,现存四千余首,因构思精巧、语言通俗、风格清新而被称为“杨诚斋体”。其中不乏感怀国事之作,也多写景咏物之篇,各体皆工。尤以七绝见长。多达两千一百余首,占其全部存世作品的一半有余。在唐人绝句的前浪之后,杨万里的七绝是绝句创作的又一个,也是强劲的后浪。“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闲居初夏午睡起》)“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初入淮河》)仅从以上两首题材与主题大小不同的绝句。就可窥见后浪的声势与光彩。

绍熙元年(1190年)十一月,杨万里出任江东转运副使。时年63岁。他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市),但因公常到下层诸郡出差,看到过去为北宋交通运输要道的淮河,今日竟成了宋金两国的分界线,不禁悲愤交集,写有《江天暮景有叹》(二首):“只争一水是江淮,日暮风高云不开。白鹭倦飞波正阔,都从淮上过江来。”“一鹭南飞道偶然,忽然百百复千千。江淮总属天家管,不肯营巢向北边。”道经皖南山区,在山行道上作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一诗,这首写景咏山之诗,不仅显示了老诗人不衰的脚力,更表现了他不老的诗心。

中国的古典诗歌,历来就讲求“趣”与“味”。“味”暂且置之不论,“趣”细分之则有“天趣”、“妙趣”、“谐趣”、“机趣”、“理趣”等。所谓“理趣”,就是作者在对客观事物的审美描绘中,寄寓自己对生活与人生的哲理性思考,使作品具有一种妙不可言的诗化的哲学意味,从而避免只求形似毫无蕴藉的直白与浅露。杨万里此诗具有发人深思的理趣,就是因为他绝不满足于表面化地摹山范水,而是移情于物,天人合一,与山对话,与山交融,感悟人生的甘苦,揭示生命的真谛,在诗的意象中自然而巧妙地表现他独到的人生体验。一诗在手,展卷而吟,读者当会有柳暗花明别开天地的领悟和喜悦。

古典诗歌中写“登山”的诗很多。如杜甫青年时的名作《望岳》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写心理的登山;谭嗣同《晨登祝融峰》的“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则是咏实地的登山。杨万里也有一些登山之作,如《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首,我脚高时它更高!”在古典诗歌中,咏“下山”之作较少,佳篇更为罕见,然而,杨万里却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将咏登山的佳构与写下山的名篇,都收入自己的诗囊之中。

杨万里的诗范文第2篇

(2008江西卷14题)阅读下面的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初入淮河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至于鸥鹭无拘管,北区南来自由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试着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的腹地,先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一、注意诗题

诗题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诗歌类型有着不同的鉴赏路数。本诗是写景抒情诗,严格说来是间接抒情中的借景抒情,间接抒情中还包括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借古讽今、用典抒情等。其实2006年江西卷的诗歌鉴赏题就是杨万里的《三江小渡》意识借景抒情诗。

二、注意作者

知道作者,可调动个人知识积累,了解诗风。如李白的奔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杨万里性刚介,持身立节。其诗特点是语言自然活泼、想象丰富新颖,且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当时号为“杨诚斋体”。在南宋,与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是江西籍诗人,2006年江西卷就曾用过杨万里的《三江小渡》出诗歌鉴赏题,作为江西考生就要对杨万里有所了解。

三、注意文本

诗歌文本应该是鉴赏的主体。离开了原诗,鉴赏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据(注)提供的信息,可知,杨万里眼中的淮河,在北宋时是腹地,南宋时却是宋、金国界。淮河以北尽为金国疆土。诗人身临其境,禁不住黯然神伤,反映出诗人的伤时忧国之心。

先看《初入淮河四绝句(四)》: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玉人述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陆游有诗云:“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的过中原。”(《枕上偶成》)南宋人怀念中原,常借助北去的南来鸿雁起兴。杨万里也是如此。前二句说,出使到金国之后,沦陷中的北方人民定会偷偷诉说亡国之痛,可那又有什么用呢?后二句说,还不如不会说话的鸿雁,一年还有一次能够回到江南故国。这个结语表达了“中原父老”对南宋的向往。

上面做了这些铺垫,我们再来分析《初入淮河四绝句(三)》。第一句“各背驰",船驶的方向不同,目的地不同,淮河以北是金国,以南是南宋。第二句,亦难为”透着无奈。我反复对考生讲过,学习语文,鉴赏诗歌,鉴赏文言文,鉴赏现代文(尤其是散文),要对词语敏感。如果对重要的词语没有感觉,漠然视之,那是学不好语文的。第三、四句,与《初入淮河四绝句(四)》的第三、四句有异曲同工之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人民却要受“拘管”,不能自由往来。表面上的写景,却抒发了深厚的爱国之情。第一、二句与第三、四句形成强烈的对比,诗人渴望国家能统一、两岸人民能自由往来这种心情当能体察。

四、注意注释

高考题的注释绝非可有可无。本题的注释交代了时代背景,是解题的钥匙。尤其“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诗人北望中原,原是北宋腹地,今已沦为金邦领土,能不感慨万端吗?诗人感怀什么?绝不会是诗歌表面上的四句写景吧?有的注释解释关键性的词语,有的注释简介作者,有的注释交代诗人写该诗时的境遇,有的注释交代时代背景,有的注释甚至就可用来作答案的一部分。

五、注意提问

诗歌鉴赏题的提问方式值得注意:它隐含着思考答题方向。或鉴赏古代诗歌形象,或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或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或是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观点。如是开放性提问,“赞同”或“反对”任择其一,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要求: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在诗歌鉴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几类:

1.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映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 已逝之景之境

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 设想的未来之境

这类虚景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云:“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

杨万里的诗范文第3篇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夏日里除了雷暴雨是其特色外,荷花也是夏日独特的代表。荷花是被中国的文人墨客们反复题咏的花象之一,但一般是与高洁、美好、温情甚至男女情爱相联系的,总之是一个偏柔的物象。但是在杨万里的笔下,这荷花也被赋予了夏日的雄壮之美。

与苏轼通过四声平仄来展现夏日生命之力不同,这首诗里与夏日壮气最有关联的莫过于诗人选择的韵脚。东韵是一个音色洪亮的韵部,如铜钟大鼓般稳重与厚实,这是其他阳声韵部所不具备的——江阳韵的悠扬、庚青韵的清劲对于阳声韵之壮气都是一种削弱,唯有在东韵里壮气才能保存得这样完好。

起句“毕竟西湖六月中”便在“中”这个东韵字的收束下显得庄重大气。众所周知,西湖是秀美婉约的,从现存西湖十景的名称中我们就能够看出其与柔美的联系,柳岸的黄莺、花港的游鱼、三潭的秋月……无一不是幽秀柔媚的典型代表。但是这些景色都不属于盛夏,盛夏的西湖有着与平日里婉约不同的雄壮。故而杨万里在起句反其道行之,道出此时是六月,是盛夏,盛夏的西湖与春、秋、冬乃至初夏、残夏展现的风貌都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呢?前两句并没有给出答案,但是通过“中”、“同”这两个东韵的韵脚字,我们能不自觉地感受到一股与平日西湖所不同的庄重与雄壮。所以,我觉得在读这两句的时候应该用不紧不慢的庄重语气,在韵脚处略带延长,将音气在鼻腔中些许回荡一下,这样才能够体认到东韵的稳重与绵长。

写到这里,关子已经卖够,不与四时同的原因即呼之欲出了,整首诗的情感波动在第三句突然在庄重中震荡起来,略带上了激昂的调子,而入声字“碧”在句末的出现更是将诗的情感推上了顶峰。壮美的是什么?是湖里铺荡开的荷叶。诗人用泼墨的方式将这场景展开,当开阔的湖面上被碧绿色铺满的时候,怎会感受不到夏日生命力的旺盛,而在这旺盛的生命力下自然与平日里的温婉与柔情有所不同了。但西湖毕竟还是西湖,它的秀美是怎么也掩盖不去的,所以在高峰后的舒缓中,杨万里给这片茫茫的碧绿增添了一抹亮红。但是要注意,这色亮红与平常的西湖荷花不同,它不是以风中摇曳多姿的动态形象出现,而是承受这初升夏日的照耀下的静态。这一动一静的区别正是柔美与壮美的不同,杨万里并没有因为这抹亮色的出现而打破了全诗庄重磅礴的韵律基调。

到这里,全诗就在这一抹亮红中戛然而止了,我们似乎完全体认不出杨万里在这首送别诗中究竟要说些什么,似乎除了很好的描写景物的句子之外就没有什么可以言说的了。其实,这首诗也有一般送别诗都有的忧伤调子,虽然杨万里没有明说,也没有通过特定意象(诸如柳枝等)来传达。这忧伤调子的关键还是在于“中”、“同”、“红”这三个东韵韵脚字上。

如前所说,在读此诗的时候这韵脚处需要回荡延长一下,这种回荡延长目的不仅仅在于将夏日的庄重雄壮萦绕出来,更在于给诗人内心的惆怅提供了一个容纳的空间。阳声韵的特点之一就是音能够无限地向远方延长回荡,这种回荡往往又造就了苍凉郁勃的声情,而这声情又正是豪情下的柔肠最好的藏匿之所。

在前人的诗词中,用东韵来外现豪气实则内带忧愁的例子有许多:诗如老杜《咏怀古迹·其四》,即是用东韵兼表刘备诸葛亮君臣的往昔以及今日的破败苍凉,以及老杜由此而生的对自己对家国的丝丝惆怅;词如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更是平声、上声、去声三声同协,一气流转,正可谓奇情壮采,但在收煞处“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的东韵悠荡中,那种壮气之下的惆怅和柔情还是体现得非常明显的。

杨万里的这首诗也是如此。至于杨万里的惆怅是什么?当然与送别相关,自是对于友人离去的不舍。而这点也与对东韵的选择密切相关。诗题是《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净慈即净慈寺(有的版本干脆诗题就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伴随着杨万里送别友人的自然是寺院里每天早晨都要敲撞出的钟声。寺院的钟声每每与离别的惆怅相连,因为穷苦的举子们往往寄居寺庙里用功备考,天天得闻晨钟暮鼓。而今日即将离别,在清晨出发,寺院的钟声按时敲响,这是最后一次听这样悠扬的钟声,随着这钟声远去的是寺庙中的时光,无论是寒窗苦读,还是风流情事,都将随着钟声的消逝而零散在过去。至于前程,这一去自然是前程未卜的。人在面对未卜前程的时候,往往会对即将过去的往昔产生深深的眷恋,而寺院的钟声又恰恰敲中了人心深处那最柔软的一瓣,故而寺院或城楼上的晓钟就成了唐宋人送别诗里与杨柳分庭抗礼的一个意象。武元衡《送七兄赴歙州》中就有“车马去憧憧,都门闻晓钟”的句子,元稹更是直白地说:“何时最是思君处,月入斜窗晓寺钟。”

现在杨万里送别林子方也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在寺外,虽然我们不知道林子方究竟为什么而走,究竟要去向何处,是否如某些评家所说,他即将离京赴任知府,但总归他是要远行,是要离开杨万里了。我相信当晓钟再次准时敲响的时候,杨、林二人的心头同时充满了离别的惆怅。杨万里不想将这种惆怅直白地表露出来,他想借夏日的豪气将其掩盖住,但是一个东韵却又将他内心的情感袒露无遗。东韵延长地读上去的时候,不正如钟声那样回荡,庄重而又情思绵长么?三个韵脚正如晓钟响了三次,敲出了杨万里的内心,敲进了林子方的内心,也敲进了读者的内心。

杨万里的诗范文第4篇

学会倾听,善于思考;乐于表达,懂得尊重。——南昌市松柏小学三(3)班

(一)含“夏”字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二)不含“夏”字的写夏景的诗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8.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9.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杨万里的诗范文第5篇

嘉兴人吃臭蛋的历史很悠久,从文献记载来看,至少可以上溯到八九百年前的南宋。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说:“跳上岸头须记取,秀州城外鸭馄饨。”秀州即今日之嘉兴。

元人陶宗仪在《南村随笔》这本书上也说:“鸭馄饨,其名莫考所自,乃哺坊中烘卵出鸭,有半已成形、不能脱壳,混沌而死者。在他处为弃物,而秀州独以为方物。”这条资料也说明当时已有专门替人哺小鸭的哺坊了。

此后,关于鸭馄饨的记载,陆陆续续、不一而足,可见臭蛋一直有人吃、一直有人嗜臭蛋如命。如清初人朱彝尊《鸳湖棹歌百首》中有一首说:“鸭馄饨小漉微盐,雪后垆头酒价廉;听说河豚新入市,蒌蒿荻笋急须拈。”注云:“方回题竹杖诗:跳上岸头须记取,秀州门外鸭馄饨。”鸳湖在浙江嘉兴县南三里,与鸯湖相连,合称“鸳鸯湖”,所咏正是嘉兴风俗。不过朱注说方回题竹杖诗云云,恐怕是朱彝尊记错了,那两句是南宋初年杨万里的诗,南宋末年诗人方回(字万里)虽然也有咏鸭馄饨之作,却是题作《听航船歌》:“南姚村打北姚村,鬼哭谁怜枉死魂;争似梢工留口吃,秀州城外鸭馄饨。”原注:“秀之南门至海盐古塘八十里,人人带刀仇劫,十二年间,私杀官诛,骸骨如丘。”所以方回说这些为报私仇而死之人,反不如船夫有口福吃鸭馄饨哩!

杨万里的诗范文第6篇

活动过程:

1、全体立正,各小队检查人数。

2、出旗、敬礼,唱队歌。

3、中队长讲话,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古诗,你还记得吗?

同学们回忆所学过的古诗。

主持人:大家真棒!有的同学说的是我们所学过的古诗,有的同学说的是自己课外积累的古诗。那么在这些古诗中,有许多相同的作者,如李白、白居易、杨万里……。你最喜欢哪位古代诗人呢?

大家自由畅谈(说出喜欢的理由)。

主持人:同学们,对于你们喜欢的古代诗人,他的一生你又了解多少呢?

学生a——我喜欢李白。他自称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他(来源:文秘站 )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最后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学生b——我也喜欢李白。尤其是李白所写的诗,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

学生c——我们所学过的李白的诗很好背,琅琅上口,特别容易记得。

主持人:你们说的真好。那么接下来就请喜欢李白的同学一起朗诵他的《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这三首有名的古诗吧!

主持人:还有喜欢其他诗人的同学吗?

学生a——我喜欢杨万里……

学生b——我喜欢白居易……

学生c——我还喜欢……

主持人:从同学们所了解的这些诗人的平生事迹、趣闻所见,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还有大家那富有情感的朗诵,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诗情。现在我们就来做个小小的测验吧!

你知道这些别称都是指的谁吗?

诗骨诗杰诗圣诗魔诗奴诗鬼诗神

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讨论讨论吧!

主持人公布答案:

诗骨--陈子昂

诗杰--王勃

诗圣--杜甫

诗魔--白居易

诗奴--贾岛

诗鬼--李贺

诗神--苏轼

主持人:大家真厉害,猜对了那么多!我相信,只要大家保持这份对古诗的热爱,我们班肯定会出现更多优秀的大诗人!

杨万里的诗范文第7篇

是写景?还是送别?鉴于这种情况,的确该细细商榷了。诗里读不到送别的影子,好友送别,尤其是古人,总有一种淡淡的离愁萦绕心头。但这首诗中找不到,整首诗洋溢的是欢快,流淌的是美景。难道,杨万里,造诣极高的诗人,写作也有离题的时候。题目为送别,可诗中却只字未提离别情。情在何处?其实它就隐藏在碧绿的荷叶下,蕴藏在别样红的荷花中。翠绿的荷叶涌向天边,娇媚的荷花别样鲜艳,场面宏大,渲染天地之壮阔,让人惊叹。尽管有离愁也都被这满湖的荷叶荷花遮蔽了,彰显不出来。因为景美心情快乐,因为景美深受感动,因为景美掩盖离别情。所以诗人浓墨重彩地写了荷叶荷花,他们的离别之情则蕴含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句诗中。

这首七绝的名句是“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晋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前两句写感受,造句大气,使读者还未领略西湖美景,已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后两句写实景,诗人描了一幅接天荷叶、荷花在丽日下交相辉映的绚丽画面。全诗先赞后叙的手法,一上来就抓住读者,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用“碧”、“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效果,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接”、“映”又使整湖荷花、荷叶展现出动态之美。全诗虚实结合,动静相宜,情景交融,表现出浓厚的送别情。

杨万里的诗范文第8篇

    “妙悟”一词最初见于东汉曾肇的《长阿含经序》:“晋公姚爽质直清柔,玄心超诣,尊尚大法,妙悟自然。”妙悟此语一出,在魏晋南北朝的佛教中被普遍使用。(注:参见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以禅喻诗”一节。)

    由于禅宗和老庄思想对中国士大夫的巨大影响与渗透,因此,作为禅宗的“妙悟”说也同其它“自然”、“境界”等范畴一样逐步被中国的美学理论所吸纳、融化和发展,从而成为中国美学史上一个极富价值和生命力的美学命题。下面试从历时性的角度加以发掘,梳理,以期对这个美学命题作出比较准确的历史定位。

    纵观“妙悟”一说,以南宋严羽为界,可分为三个时期,严羽以前可称为“妙悟”说的发展期,严羽可称为“妙悟”说的成熟期,严羽以后的元明清时期可称为“妙悟”说的深化期。

    一、严羽以前的“妙悟”说

    严羽以前的妙悟说,如果从语源学的角度看,可以追溯到庄子的《田子方》:“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不过庄子的悟是使人醒悟到做人要纯真自然、无为寡欲的道理,而真正用悟或妙悟来表述审美活动和审美认识的,是在魏晋南北朝佛教东渐之后。如“深通内典”的刘宋时期大诗人谢灵运用悟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体察的审美感悟:“情用赏为美,事昧觉谁辨,观此遗物虑,一悟得所遣。”(《从斤竹澜越岭溪行》)而南朝齐梁时代的“山中宰相”陶弘景在《与梁武帝论书启》中则用悟来论述书法创造:“今圣旨标题,足使众识顿悟。”但谈妙悟比较多的,则从隋唐开始。这个时期的妙悟说,主要是针对“目击道存”的书画而言。代表人物有隋唐时期的虞世南,唐代的李世民、孙过庭、李嗣真、张彦远等。

    虞世南在《佩书斋书画谱》中指出:“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及乎蔡邕、张索之辈,钟繇卫王之流,皆造意精微,自悟其旨也。”作为一个着名的书法家,虞世南以其丰富的艺术实践和独到的眼光提出,书法艺术要依靠神遇而不可力求,书法机巧必须心悟而不可以目取,强调了心领神悟的重要作用。这对于作为“心灵艺术”的书法来说,是非常中肯的。而作为唐代着名书论家的孙过庭,对妙悟的理解又进了一步。一方面他指出可以通过用笔的领悟去掌握书法的技巧,另一方面,他认为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书法家的情感要符合书法内容的特点,同时要运用不同的书体来体现不同的情感。《书谱》指出:“今撰执、使、转、用之由,以去未悟。”“尝有好事,就吾求习,吾乃粗举纲要,随而授之,无不心悟手从,言忘意得。”由此可见,孙过庭所强调的悟,不但是指书法的机巧笔法,而且还包括“情深调合”的内容与书体。因此,它无疑比虞世南的妙悟说具有更具体丰富的内容。不过,他们的妙悟说,都还停留在心神领悟,心解神领阶段,还未涉及到比较深层的心理层面。而这一点,被中唐时期着名的美术史家张彦远揭示出来了。他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

    “遍观众画,唯顾生画古贤,得其妙理。对之令人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身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不亦臻于妙理哉!所谓画之道也。”

    张彦远这段话,旨在谈鉴赏。顾恺之是东晋一代绘画宗师,他以“迁想妙得”之笔,绘“传神写照”之像,在当时和后世影响极大。他的一生画迹颇多,其中以《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最着名。而张彦远所谈的正是鉴赏顾画时的心理感受,一方面是“终日不倦,凝神遐想”,另一方面是在鉴赏过程中“物我两忘、离形去智”。这就表明,张彦远的“妙悟”,不但含有“联想、想像的心理成分,而且还包含了老庄“虚静”、“坐忘”的思想(注:《老子》十六章:“致虚静、守静笃”。《庄子·人间世》:“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可以说,张彦远的“妙悟”说,是禅宗和老庄学说结合的产物。

    到了宋代,禅风大炽,文人士大夫谈禅说理,机锋四起,因此,“妙悟”便成了诗文评论的口头语,所谓“大抵禅道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便几乎成了宋人的共识,而且还深深地影响着宋诗文的创作和鉴赏。纵观有关资料,宋代谈妙悟的,有范温、吴可,吕本中、程颐、杨万里、陆游等人。他们的理论大抵围绕着以下有关内容进行。

    (一)强调学诗赏诗的悟入,而悟入的前提是饱参、活参。

    吴可说:“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藏海诗话》)范温说:“识文章者,当如禅家有悟门,夫法门千差万别,要须有一转语悟入。如古人文章,直须先悟得一处,乃可通其它妙处。”(《潜溪诗眼》)如果找不到悟门,就不可能领会到诗文的妙处。惠洪在《冷斋夜话》中以陶渊明及唐宋诗人的诗句为例,指出:“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句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不知者困疲精力,至死不知悟,而俗人亦谓之佳。”因此无论诗文的创作或鉴赏,必须找到悟入之门,而悟入的前提则是饱参和活参。所谓“参”就是专心揣摩,仔细玩味的意思。如能对各个时期的诗文深入体味比较,时间一长,功夫到家,自然有所悟入。这一点,宋代的诗文评论家和道学家的意见是基本一致的。如吴可强调:“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学诗诗》)韩驹《赠赵伯鱼》诗“学诗当如学参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所以吕本中说:“悟入之理,正在功人勤惰之间耳。”(《苕溪渔隐丛话》)“作文必要悟入处,悟入必自功夫中来。”(《宋诗话辑佚》)所强调的都是一个意思。而理学家程颐也强调这一点,《遗书》中云:“问:张旭学草书,见担夫与公主争道,而后悟笔法,莫是心常思念至此而感发否?曰:然。须是思方有感悟处,若不是,怎生得如此?然可惜张旭留心于书,若移此心于道,何所不至”。

    如果说吴可、韩驹、吕本中等人是强调学的功苦,那么程颐强调的则是思的功夫。程颐既是宋学的奠基人,又是陆王心学的先导,他是从格物明理的认识论角度来提出专思感悟的。《二程集》中指出:“人要明理,若止一物上明之,亦未济事,须是集从理,然后脱然自有悟处。”

    (二)妙悟的对象及内容。悟有深浅,究竟悟到什么,各人的领会是不同的。

    江西诗派诸君在黄庭坚“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影响下,所悟到的大体是一套谋篇布局,练字选句的艺术方法。所谓“后山(陈师道)论诗说换骨,东湖(徐府)论诗说中的,东莱(吕本中)说话法,子苍(韩驹)论诗说饱参,入处虽不同,其实皆一关捩,要知非悟入不可。”(曾季狸《艇斋诗话》)所说的都是形式技法的东西。当然,吕本中的所谓活法,本是指“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夏均父集序》)的意思,但从根本上来说,也还没有脱离江西诗派的诗律与句法的范围。倒是先学江西诗派而后又能跳出其藩篱的杨万里、陆游等,经过长期的曲折的艺术实践,则悟出了大自然和现实生活才是感发诗歌生命的重要源头。杨万里曾具体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和体会:

    “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又学后山五字律,又学半山老人七字绝句,晚乃学绝句于唐人。学之愈力,作之愈寡……戊戌三朝时节,赐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诗,忽有所悟,于是辞谢唐人及王、陈、江西诸君子,皆不敢学,而后欣如也……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予诗材,盖麾之不去,前者未雠,而后者已迫。”(注:《诚斋荆溪集序》,《诚斋集》卷八十。《诚斋荆溪集序》,卷二六《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注:《诚斋荆溪集序》,《诚斋集》卷八十。《诚斋荆溪集序》,卷二六《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杨万里悟到了摆脱一切规范束缚,师法自然,以耳目感观为创作诗材的天真创作状态,“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字了形形从没描过以及很难描写的景象”(注:参见钱钟书:《宋诗选注》。),从而创造了新颖活泼,独具一格的“诚斋体”。

    与杨万里同时的陆游,早年也学江西诗派,曾跟曾几学诗。中年以后,才感悟到感发诗思的是热气腾腾的社会生活。“中年始少悟,渐若窥宏大”。在《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中,非常具体地描写了中年始悟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