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节外生枝

节外生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节外生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节外生枝范文第1篇

记得年初的一节复习课上,按授课计划我复习的是: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其中涉及到洛伦兹力的做功问题。由于平时上课过程中多次提到洛伦兹力是不做功的,因此我想学生应该掌握的不错也就随口问道:“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做功吗?”大多数同学张口回答:“不做功。”但其中夹着一个响亮的异样声音:“那可不一定。”寻声看去原来是我们班的徐人杰同学,他还在座位上举起手示意呢。

在众多同学诧异的目光中徐同学站起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个人认为简单的说洛伦兹力不做功不是很恰当,应该说自由运动的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不做功,而受束缚的运动电荷受到的洛伦兹力则可能做功。”此言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回味过来的学生们开始纷纷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看到学生们因这个问题而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我意识到:不管这个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不管这个问题是否会打乱我的教学计划,我都不能轻易或含糊其词地搪塞了事。我决定先把问题交还给学生自己。一则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二则也给自己争取点思考问题的时间。于是我让徐同学上讲台来讲讲他的理由,我和其他同学则做起听众和评委,让徐同学的观点经受我们这么多评委的“挑剔”。

徐同学走上讲台将早已备好的稿纸投影在屏幕上:某空间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强度大小为B,方向如图1所示。一光滑绝缘空心细管MN,管内M端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A。开始时小球A相对于细管静止。当细管带着小球A沿垂直于细管长度方向以恒定速度v1向右运动时.设小球A的电量保持不变,不计其重力和其它阻力。问球受到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和运动形式?

很快就有不少同学在底下纷纷嚷道:“小球沿管壁加速向上走”;“向上运动,速度增大”;“力方向向上,小球加速向上”等等。徐同学听到这些回答脸上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不错,小球向上加速,动能增加,那请问是谁在做功?”此问一出,课堂上议论声小了很多,从大多数同学的眼中我感觉到了他们心中的迷茫和不解,个别同学则自言自语的嘀咕道:“洛伦兹力作功”?看得出不管是成绩好的同学还是成绩不理想的同学都在努力思考和消化这道题目。徐人杰等了一会儿见没人提出反对意见,于是将眼光投向了我,等待着我的评论。

徐同学的质疑令我高兴:学生没有屈从于思维定势、迷信课本和老师的说教,通过一道题目来质疑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结论。不论这个同学提出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们都应该看到这背后所表现出来的学生敢于思索,敢于怀疑,敢于质疑的精神。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一直在提倡、培养和保护的吗?

我正打算上讲台分析时,底下同学有了一丝“骚动”,原来有学生在怂恿班上的赵平阳同学起来发言。在我的鼓励下,赵同学站起来解释道:“我还没验证过自己的想法,只是觉得小球的运动应该没这么简单,我们刚才只盯着小球的水平匀速运动,但小球一旦竖直方向加速后小球的实际速度就不会水平了,有点类似运动合成与分解实验中玻璃管里蜡块的运动,只是我还没证明这种运动中洛伦兹力是否做功。”赵平阳坐下后,同学们给予的掌声由稀疏到热烈,看得出同学们都逐步察觉到了自己刚才判断的失误之处。

既然学生自己能分析出问题的关键,我索性将题目的分析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只是作了几个提示:小球的运动轨迹如何;怎样分析这种运动;能否证明球做这种运动时洛伦兹力不做功。由于在正确思路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变的异常活跃:“曲线运动”;“抛物线运动”;“类平抛运动。”;“水平匀速运动,竖直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等各种答案纷至沓来。在如何证明上很多同学提出了相近的观点:采用分析平抛物体的方法,先分析两个分运动方向上洛伦兹力的做功情况再叠加。很快,不少同学就发现了竖直方向上的洛伦兹力F1=qv1B做正功而水平方向的洛伦兹力F2=qv2B做的是负功而且这两个方向上洛伦兹力的功率数值上是相同的,即洛伦兹力F对小球的运动做的总功为零,如图2所示。

正当大家为解决这个难题而高兴时,又有同学站起来提出了新的疑问:“既然洛伦兹力不做功那么小球的动能的增加来自何方?” 我表扬了这些同学思考深入、细致,同时也把这个问题的回答权交还给了在座的同学。学生通过相互议论后发现了问题所在并提出了看法:“题中管要水平匀速运动则必须要有水平向右的拉力,而且拉力应随F2的增大而增大,不过这个拉力在题中没有提到。”我对学生的发现给予了肯定之后因势利导地做了小结:“洛伦兹力对运动电荷永远不做功的结论是正确的,本题中洛伦兹力通过一个分力F2做负功,同时通过其另一个分力F1做正功,从而将外界机械能传递到带电小球上,使其动能得以增加。可以说,洛伦兹力在能量传递中起到一个“中转站”的作用。”

上面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如何利用这个“节外生枝”的契机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动脑,多提问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我对学生说道:“今天的课中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了解了新的知识、拓宽了解题的思路。应该说每个同学都受益匪浅,饮水思源这节课我们最应感谢谁?”很多同学笑着回答:“徐人杰”。“对,我们应该感谢徐同学,但我们更应从他身上学到学习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质疑精神,不人云亦云,摆脱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独立的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发现问题并在质疑声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节外生枝范文第2篇

一、充分的预设是产生有效“节外生枝”的助推器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信息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于是不少教师对预设在教学中的作用开始怀疑,生怕预设束缚了自己的个性,约束课堂生成。因此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上,也不管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就

抛弃原来的预设,任由学生信马由缰。这种课堂看似热闹,但很可能连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以知识为载体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成为空中楼阁,生成因缺乏深度而毫无价值。

综上所述,站在儿童的角度来充分预设课堂就极其重要了。没有一个很好的预设,有效的“节外生枝”就可能无法产生,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预设固然重要,但我们的课堂又不能唯预设,所以预设要预留接口――生长点,因时、因事、因地、因人随时嵌入,让预设真正为学生服务,成为教学的助推器。

二、有效的“节外生枝”要如何利用

1.妙用倾听,适时追问

【案例】“圆的认识”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圆各部分的名称,半径、直径、圆心和对称轴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你可以继续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相信你有更多的发现!

交流:

生1:我通过折一折发现,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因为可以变换无数个角度对折。

生2:我还发现,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师:你发现了半径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是怎么发现的?

生2:我是用尺量的。

师:那黑板上圆的直径是你圆半径的两倍吗?

生2:不是。必须是相等的圆。

师:是啊,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两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3:我也有同样的发现!

还没等学生说完,师打断:相同的就不说了,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同学们的发言实在是太精彩了,有方法有结论。老师继续引导有没有不同的发现,一个孩子却出奇的要说一样,真是意外。但回头再想,说不定学生的回答即将可能成为本节课的亮点,教师为什么不让学生说完呢?无论这种想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动态生成式课堂中宝贵的教学资源,发现的方式可能是不同的

呢,可见教师的关注点还仅仅是结果,而非得到结论的过程,这是不可取的。

现在的课堂学生往往不顺着老师的思路走,使得我们的教学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面对这些“奇谈怪论”,实在挑战教师的理智和智慧,如果我们能敏感捕捉其中的有利因素,并充分利用起来,以学定教,就可能会有“柳暗花明”的意外收获。

2.善用错误,峰回路转

【案例】“认识三角形”片段

师: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头尾相接围成的图形,那是不是随便拿三条任意长度的线段都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生:可以!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三条线段分别是:2厘米、1厘米、5厘

米,用它们来围一围吧!

生:老师,不对,围不出来。

师: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所有学生都动起笔在画画验证,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师:要组成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有什么要求吗?

“言为心声”,学生的错误回答代表学生的初步理解,但错误又“错”得顺其自然,然而在操作中却感到困惑,困惑后产生的探究欲望是强烈的,这就是“错误”带来的附加值。教者没有急于给予纠正,将错就错,利用错误的结果进行引导,学生不知不觉中进行建构。教师的智慧恰恰在于凭借自身的教学敏感及时进行教学诊断,并灵活地对其进行转化、提炼。“错误”激发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发展。

3.妙用争辩,因势利导

【案例】“小数乘整数”片段

学生在尝试练习3.24×30中出现两种情况:一是0不要抄下

来,就在积上点出两位小数;二是算出结果9720,再点出两位小数,化简。教师发现第一种情况的人数还居多,将计就计,来了场辩论,看说能说服对方。“一”说:因为本来就要化简的,所以那个0就不要了。“二”说:刚才我们不是已经总结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了吗?先按乘数乘法来算,再点小数点。还有同学补充:难道324×30与324×3是一样的?这个0要不要都无所谓了?

孩子们的发言实在是太精彩了,瞧同学们那头头是道的认真劲儿,我不禁为自己的这个即兴设计暗暗叫好。学生因为0处理产生矛盾,教者巧妙地因势利导,把问题抛给学生,过程中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应用,问题意识得以培养,数学思维也被引向深入。在这里我们欣慰地看到数学的价值得以体现。

节外生枝范文第3篇

一、全面关注,溯源寻因

1.察言观色,练就一双慧眼

一般而言,学生在公开课上都是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神情是一本正经的。这时,碰到学生很突兀的回答,可能就是其独特的感受。比如: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时,我深情地总结全文:“天鹅们在生死关头表现出的无比英勇和团结,是多么伟大呀!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对吗?”期待着孩子们那肯定的回答时,我却听见了一个不同的声音:“我觉得中国人更伟大!”看着他那认真的表情,我觉得他有话要说。“为什么这样说?”“老师,今天是5月5日,距5・12大地震,马上要整整一年了。回想汶川地震后,我们全国人民在灾难面前不低头,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我觉得咱们中国人更伟大!”面对这样的回答,我还能说什么?只能神情激动地和全班同学一起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所以,教师练就一双慧眼,能更准确地读懂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生成精彩。

2.用心聆听,塑造一颗慧心

叶澜教授说:“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

【现象】《我不是最弱小》一文的教学片段:

师:在你们的家里,谁比谁弱小呢?

生1:妈妈比爸爸弱小。

生2:我比妈妈弱小。

“妈妈比我弱小!”突然有个学生一本正经地插话进来。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大笑声。见此情景,教师严肃地说:“大家别笑,听听他这样说的理由。”

师:请你说说理由。

生:老师,别看妈妈的年纪比我大,个子比我高,可是她身体不好,前阵子还开了刀,躺在床上不能下来。爸爸说,妈妈身子太弱了,是我们家的重点保护对象,我也应该照顾她。妈妈是不是比我更弱小呢?

师: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呀!让我们向他翘起大姆指,对他说声,“你不是最弱小的!”

可见,教者应该带着一颗慧心,以平和、耐心的态度倾听,让孩子把话说完,再作出恰当的评价,才能把握精彩。

3.仔细思考,铸就一个慧脑

“慧脑”指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决策有力的头脑。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梳理。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教育思想的高度决定了我们教育行动的高度。面对学生的“插话”,老师们有着不一样的感受,评价也会截然不同,这就是“善于思考”和“不善思考”之间的距离。

学完《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让学生谈谈对普罗米修斯的感受,他们都能感受到普罗米修斯的伟大,亚星突然发问:“普罗米修斯盗火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说真的吧,明摆着欺骗,说假的吧,课文的情感基础架空了,普罗米修斯的“伟大”马上犹如纸做的老虎,不堪一击。我说:“普罗米修斯盗火是希腊神话故事,不是真实的,但是故事中有一样是真的,是什么你能发现吗?”“故事中的精神是真的,含着的意思是真的。”有个孩子回答。“是的,你很会思考。”我肯定了那个学生,继续说:“读故事,我们一般不去关注故事的真假,而是关注故事令人感动或精彩的地方。神话故事最让我们关注的是丰富、奇特的想象和故事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我又问亚星:“这样回答你满意吗?”他点点头,满意地坐了下去。

二、巧妙点评,智慧引领

1.深入解读,点石成金

动态生成、流程灵活的课堂,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领,需要教师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点化。然而智慧引领的前提是什么?毫无疑问,必须是对教材文本的精确把握和深入解读,必须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深入地挖掘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性、艺术性。哪怕是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等等,都要做到准确的理解与把握,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堂教学越得心应手,当碰到学生的“节外生枝”时,就不会显得束手无策,而是能自如地把握和引领了。

2.巧用幽默,出奇制胜

“缺乏幽默是悲哀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睿智,可以使师与生和谐、使教与学统一,并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遇到有意插话时,幽默更是显出别具一格的力量,它不仅能委婉地劝诫,避免激化师生矛盾,还能使学生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使课堂气氛更为和谐。

3.因势利导,借力打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突兀的插话往往在大家的意料之外,有时甚至让人觉得牛头不对马嘴,如若处理不当,难免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歧途,或是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可同时,这一现象又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充满了张力。若教师能因势利导,巧妙地把学生的插话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也许会达到更好地互动、交流的效果。

4.义正词严,刚柔并济

《论语》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指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都应如此。面对学生的插话,有时就要“义正词严”。当然,在义正词严的教育之后,我们仍要给学生希望,仍要激励学生。我在教学《蚁国英雄》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老师提问:“蚁团冲进了河流里,向对岸滚去,想象一下结果会怎样呢?”“一定是烧焦了,变成了烤蚂蚁丸子了!”陈响笑嘻嘻地说。学生听了哄堂大笑。我严肃地说:“别笑。同学们,小小的蚂蚁在这生死关头,能这样团结、奉献,难道你们就没有一点感动吗?学习是一桩很严肃、很认真的事情,老师相信陈响同学的内心一定不是这样想的,能重新说一遍吗?”他站起来,一本正经地说:“我想,外层的蚂蚁肯定是牺牲了,而包在里层的蚂蚁们一定还会活着,它们滚到对岸后,会在那里筑巢安家,重新生活。”“为他的这次发言,掌声!”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5.委婉搁置,迂回突破

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适度,必须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面对学生的插话,教师有时需要懂得及时地抛弃或转化,从这一层面上说,面对孩子与众不同的见解,应首先在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保护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进行正面引导,搁置生成,寻求平衡,使教学因生成的搁浅而更加科学高效。因此,插话生成有时需要搁置,需要委婉拒绝。

当然对于游离了教学目标、脱离了文本、偏离了价值的插话,教师不能做放任自流的旁观者或毫无倾向的中立者,不能强行压制学生的思维,或者对学生进行呵斥,而应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课堂中解决不掉的问题放到课外去探究,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学生在教师的人文关怀下,必将主动、和谐、持续的发展。

插话,就是教学旅途中一次快乐的意外,是思维河流里一朵可爱的浪花,教师唯有善于捕捉这种动态的生成,溯源寻因、智慧引领、恰当评价,才能让这课堂上的“节外生枝”催生出无比鲜活的美丽!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2008(3).

[2]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7(6).

[3]小学教学设计:语思版,2004(4).

节外生枝范文第4篇

化解尴尬,让学生自信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欣赏课《最后的审判》,由于作品体现的是人文主义思想,画家以超凡的勇气,全部采用形象展示,来肯定人的意义。上课伊始,课堂上只有轻轻的议论声、捂嘴窃笑和害羞的眼神。忽然,有声音传来:“为什么不穿衣服呢?”教室里顿时一片哄笑。如果按中国传统观念来看,这就是,课堂教学无法按预设程序进行下去。这时,笔者灵机一动:“既然没有衣服披着,那让我们看看他们有没有残缺的,肌肉组织有没有畸形的?”学生纷纷说:“没有。”笔者接着引导:“画面上这么多人什么动作都有,作品传达给我们什么信息?”学生回答:“画家技艺不一般。”笔者赞同说:“从各种动作和肌肉的张力里感受到人的力与美。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看看画面上究竟表现的什么内容。”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离开了那个尴尬的话题,进入思考状态,自然接受了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

《美术课程标准》对教学实施过程倡导开放性,提高自主拓展能力,要求教师不能急于用简单的讲解来替代学生的认知和感悟,而应该采用比较和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思考、鉴别和判断,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这堂课的“偶发事件”,成为学生欣赏美的一次很好的生产资源。

在争论中让课堂活起来

“标志设计”是苏版八年级下册《一目了然》一课的内容,笔者与学生一起识读“禁止停车”的图标。笔者问:“此图是什么意思?”有学生只瞟了一眼就说:“这幅图表示两车追尾了。”又有学生说:“怎么看不出车辆相撞发生变形呢?”其他同学也是满脸困惑:但凡有驾驶经验的人都知道哪有追尾的标志,其实表达的意思就是――此处禁止停车,如有违停将被交管部门拉走。由于很多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大都比较粗心,只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泛泛而谈。笔者及时提醒:“再看看电线杆上挂着什么?”有的学生说:“圆里有个叉。”此刻,笔者任由学生自由争论,默默观察他们的反应,准备等一会儿再追问。渐渐地,答案就水落石出了。

每堂课都有争论,教师对争论的双方的观点不能全盘否定。唯有创造良好的环境,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深入思考,敢于表达,从而获得新知。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就的时刻。”错误回答无法藏着掖着,错误有时能让他们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在讨论中增强自主研究性。错误也能成为教学亮点,错误回答利用合理,它就是很好的动态的生成性资源。

借鉴非专业教师美术教学模式

在现实中,教师们时常由于某些原因而需要调课,小学科被动调课更是比较常见的事。若调课之前,教师没有跟学生提前说明,往往会出现“意外”。

有一次,笔者正准备上一节美术课《一目了然》,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和语文调课,由语文教师帮着代上美术课。后来,据笔者了解:那堂调课,学生们去美术室上课是满怀着快乐的心情的。他的教学流程具体如下:首先,让学生自己看图,自己对照标志题目解读,每人选一个标志用叙述性语言解释这个标志,接着归纳标志的特征;然后,去阅览室阅读阅览室制度,从中寻找创作的关键词(禁止大声喧哗、爱护书刊,不得在书刊上涂写、圈点、卷折,不得撕剪报刊资料或带阅览室外);最后,留作业――为阅览室创作标志。结果,笔者发现,这节课学生作业效果很好。

为什么非专业教师上得比专业教师的课堂效果还好呢?该语文教师把美术课差不多上成了“自习”,这样的课堂教学明显没有依照笔者之前的美术教学流程,但他在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策略,却是很好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在他的课堂里,学生们一整课都是安静的。有了安静的环境,学生们才能静静地思考,认真地交流,安心地创作;其次是作业布置,他选择了学生生活中的具体内容,作业虽然不具备多样性,但表达的内容准确。这既完成了美术教学任务,又让学生主动深刻地领会了阅览室制度,完成了品德教育的过程。

结束语

节外生枝范文第5篇

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就是“一议一话题,一话题一中心”。可是,在实际的议论文写作中,却有许多学生由于审题不仔细,不是开篇就转移话题,与命题意图和写作要求南辕北辙,就是写至中途便信马由缰,与文章的中心论点越来越远,或者干脆抛开文章的中心论点一气呵成,下笔千言却离题万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文中出现多个话题,论述平分秋色,面面俱到,没有重点突破。②中途转轨。写着写着,中途撇开中心,横生枝节,岔出别的话题,致使文章出现旁逸斜出的突兀之感。③在某一段里硬将几层意思塞进来,以致破坏了段意的单一性、内容的完整性。为此,在写作中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准确理解话题含义

一般性的话题要准确理解话题中涉及的各个概念的含义。例如“自信”,它的意思是“自己相信自己”。它与“自立”(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自强”(自己努力向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信条”(信守的准则)等话题有相似之处,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再如“诚信”,就不能理解为“信任”“忠诚”;“和谐”就不能理解为“团结”“合作”;“坚韧”就不能理解为“忍耐”;“位置与价值”,就不能理解为“位置与作用”。比喻性的话题要准确理解话题的比喻义,如写“清流与活源”,不是讲水利建设,而要联系社会生活中具有“源”与“流”关系的事物和道理进行阐述。再如“路”“根”“桥”等话题,都应注意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

二、严格把握写作范围

严格把握写作范围,有利于对话题的切分,有利于在话题范围内找到适合写作的最佳切入点。如“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就是微观和宏观、现象与本质、偶然和必然的结合,凡是针对“意料之外”的现象阐述其在“情理之中”的,都视为符合题意。这样,写作范围确定后,文章内容的构建,大体可以把握了:可采用描述判断式,说明某某事情是出人意料的,又是情理之中的;可采用说理概括式,论述某些出人意料的事,为什么又在情理之中的;可采用推论提醒式,利用情理的内在规律,减少不利的意外,创设更多的奇迹。再如“自嘲”,应该是对自己来一番解剖或幽默,而不应该将视点落到别人身上。

三、谨防话题无意转移

考生要按试题指定的话题作文,并要做到一以贯之。但有的考生却在写作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将笔墨转移到其他上面去了,再也收不回。例如,有同学写以“根”为话题的文章,由树根到树干,由树干到树枝,由树枝到树叶,然后写到小鸟和树叶一起欢唱,最后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写去,离“根”早已十万八千里了。

节外生枝范文第6篇

[摘 要]“以学生自学为中心,教师围绕学生的自学转”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抓住生成的资源,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相互学习,并适时放慢脚步,挖掘学生的潜力,放飞学生的想象力,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呈现无限的精彩。

[关键词]放慢脚步 节外生枝 思考 智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22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师生思维发生碰撞的探索之旅。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尽情地说、尽情地议,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不断深入探究。同时,教师要立足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善于捕捉学生的质疑,放慢教学前行的步伐,等待学生思维之花的精彩绽放,使教学更具智慧,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有效。

教学案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

师:刚才我们练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习题,大家的表现不错。下面,请认真思考一道比较的题目:30×3031×29。(学生自主计算,思考问题的比较方法)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自己的答案,并大声地说说这样判断的理由是什么。(学生交流思考的方法)

师:请说清楚30×3031×29的答案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生1:老师,这道题目很简单,因为30×30=900、31×29=899,所以30×30>31×29。

[这是一道很简单的先计算再比较的题目,我认为当学生能够算准、说明理由时,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了。然而,课堂上却出现了我不曾预设的生成,学生的不同见解和激烈的辩论,使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生2左顾右盼,手举起,又放下,再举起)

师(对生2):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生2:老师,我昨天预习这道习题时,我的表哥告诉我这类习题中存在一个规律。

师:噢!是什么规律?

生2:左边的两个乘数都是30,而右边的两个数则是一个比30多1,一个比30少1,这样它们的乘积就会比左边的乘积少1,所以很容易得出填写大于号。

师:有这样的规律吗?怎么证明你的发现是正确的呢?

生2: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如50×5051×49、20×2021×19等。

师:请研究一下,这两道习题和我们刚才思考的题目形式一样吗?

生:一样。

师:那就研究一下吧!(学生进行计算,并总结对应的规律)

生3:因为50×50=2500、51×49=2499,所以50×50>51×49。

生4:因为20×20=400、21×19=399,所以20×20>21×19。

生5:60×60=3600,59×61=3599,3600比3599多1。

生6:100×100=10000,101×99=9999,从中可以看出10000比9999多1。

……

生7:老师,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这样的算式,如a×a>(a+1)×(a-1)。

生8:是的,还可以是x×x>(x+1)×(x-1)。

生9:老师,他们的想法虽然很好,但我不太看得懂字母算式,我的想法比他们的要简单些。

师:噢!还有简单的思考啊!快点说给大家听听。

生9:我是通过乘法的意义来研究的。30×30可表示为求30个30的和,31×29可表示为求31个29的和或者是求29个31的和。(教室中出现了难得的安静,有的学生点头,有的学生在沉思,还有的学生眉头紧锁……)

师:从“31个29”去研究一下,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10:31×29可以看成30个29,再加上1个29。

生11:你这样说大家还是不太明白的,应该说成29个30加1个29,这样就可以得出29个30加1个30,最后再减去1(29=30-1),也就是说31×29等于30个30减去1,不就很清楚了吗?

师:你们听得懂他的解释吗?

生13:老师,我也想明白了。如51×49可以看成49个50加上1个49,所以51×49比50×50少1。

……

师:大家的研究很了不起,能够用活乘法的意义,并灵活地进行比较分析,值得大力推广!所以,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会思考,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探索问题中存在的规律,这样既能使我们的解题更加灵活,又能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有智慧。

……

思考:

课堂是释放人性的场所,也是精神放飞的乐园。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使出了浑身解数,让预设尽可能趋向于完美,使设计更加引人入胜,但始终无法避免“人”这一因素的干扰。因为学生的生活背景是有差异的,他们的感受也是有区别的,所以教师应俯下身子静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就会欣喜地看到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使学生品尝到获得成功的快乐。

上述教学中,学生的迟疑,让我放慢了教学的节奏,最终呈现课堂的精彩,使学生绽放智慧的光芒。尽管这样教学会耽误一些时间,也会让教学不那么顺畅,但我想这其中的价值胜过千万遍的重复训练,因为它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又催生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活力和创造力。面对生2“左顾右盼,手举起,又放下,再举起”的表现,我没有忘却自己的责任,也没有刻意追求教学预设的完美,而是时刻关注学生的点滴感受,亲切地询问生2:“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生成,又为学生的探索提供了条件,更为激活学生的智慧提供了保障。放慢教学的脚步,让我们看到了令人惊奇的一幕,学生的思维就像开闸的洪水喷涌而出,在举例中、在思辨中、在合作中,学生最终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收获了思考的喜悦。

“以学生自学为中心,教师围绕学生的自学转”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上述教学中,我放慢教学的脚步,为学生创新、探索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从而使课堂实现了“以思考、假设为中心,围绕学生的思考和猜想推理转动”的目标。从中,我欣喜地看到了学生不同层面的解读,看到了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考。这样教学,使学生在不断深入的探究中,逐渐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

上述教学中,我放慢教学的脚步,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探究空间,让他们在充满人性的世界内自由翱翔。从中,我们能够欣赏到那洋溢激情、充满智慧的精彩画面:“老师,我昨天预习这道习题时,我的表哥告诉我这类习题中存在一个规律。”“左边的两个乘数都是30,而右边的两个数则是一个比30多1,一个比30少1,这样它们的乘积就会比左边的乘积少1,所以很容易得出填写大于号。”“老师,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这样的算式,如a×a>(a+1)×(a-1)。”“是的,还可以是x×x>(x+1)x(x+1)。”……这里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智慧,欣赏到他们的可爱,因为自主思考催生了学生更多精彩的思维火花。我们深知,丰富的想象是学生的优势与财富。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我们会欣赏到学生超乎预期的那份睿智与精彩。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唯教案的预设,不唯教学程序的安排,放慢前行的脚步,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并敢于说出自己的思考。这样教学,学生不再是教师预设的附庸,而是个性张扬、思维奔放,既让学生拥有全新的思维视角,又逐步建构自己的思维方式。

节外生枝范文第7篇

教育家叶澜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可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对“生成”还普遍存在着误区:一种是“去生成化”,一味以设计为导向,追求环节完整,顺畅规范的过程,不太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缺少生生、师生、生本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学生真正探究的权利被侵蚀、剥夺;另一种则表现为“生成过度化”,为生成而生成,教师被学生牵着跑,生成得过了头,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事实上,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的开放性使数学课堂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方案机械地传授知识的线性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理想的数学课堂不应是打着“高效”教学的旗帜,进行指向性明确的训练式教学,而应是丰富多彩、充满理性、灵动有效的课堂,是能真实反映学生成长的课堂,是一个以动态生成的方式进行价值引导下师生互动自主建构的历程,这必然要求教师对动态生成了然于胸。

那么动态生成与预设有何关系,产生的机制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发现、捕捉生成性资源,怎样去关注生成性资源的变化,如何有效跟进课堂中产生的动态生成,如何对生成性资源进行科学评价,这些对教与学又有怎样的启示?以上都是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2 初窥“生成误区”原因

数学课堂教学若能为学生提供创造和表现的机会,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很好的“生长点”,教师应独具慧眼,及时捕捉课堂上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演绎课堂上“节外生枝”之美,但笔者在长期听课中却发现,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三失”现象(甚至包括一些省级、国家级的优质课),即教学“失明”、教学“失聪”和教学“失策”。

所谓教学“失明”,一是指教师看不到,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视觉“盲区”,对优等生、偏爱的学生和后进生格外关注,而对默默无闻的学生会不自觉地忽视,流失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信息;二是指教师看不懂,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正确解读学生的体态语言。

所谓教学“失聪”,就教师主体倾向性而言,有有意失聪和无意失聪之分,(有意失聪是指教师虽摆出倾听的姿态,接纳学生的声音,却又悄然流出,未能让其在内心激起涟漪,未能使自己的言行和态度发生任何与这倾听有关的改变;无意失聪是指面对丰富的学生话语信息,教师遗漏了对某些声音的倾听,或无法专注于学生的言语,就倾听结果而言,有选择性失聪和意义失聪之别,(选择性失聪指教师只倾听那些能满足其自教学需要的声音,对于期望之外的声音则加以排斥或压制,表现为过早地介入或打断不符合预设理想答案的回答;而意义失聪则指教师对学生的语言信息无法正确解读,“听不懂”或“曲解”学生的话语,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或仅是简单的肯定或否定。)

所谓教学“失策”,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注重学生的反应,一味迎合学生,师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脱离教学中心,这与新课程强调的动态生成是旨在实现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应互动共生背道而驰。

3 “为与不为”的实践探寻

节外生枝范文第8篇

【关键词】动态生成 绽放 政治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我们现实的政治教学中,有一些无法预约的美丽是极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往往在你无心插柳之际出现,但若能以灵动的教学机智捕捉,便能绽放政治课堂的精彩。

一、“顺藤摸瓜”——生成课堂知识的鲜花

面对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课堂和学生,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在预设中生成,更多时候在动态中生成,课堂上出现生成问题也是很正常的。

在讲授《生活与哲学》一书中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之时,我说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好比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讲台下第一排有个俏皮的A同学指着同桌说:“就她哦,她很有个性的。”说得并不响,可全班哄堂大笑,我看了看他同桌,也明白了几许,原来是嘲笑同桌长相比较有特点呢。

灵机一动,我来招“顺藤摸瓜”。请了包括A同学在内的6位学生,找了个B同学分别来认认同学们,他们也摸不清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接着问B学生:“你是怎么把这6位同学认出来的?”B学生被问得很莫名,窃窃的回答:“长不同,当然认得。”我手指着A同学问B同学:“那他呢?”B同学似乎明白了什么,爽快的答道:“也不同,长得有个性。”我笑了笑,微微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各归各位时,观察了一下A同学,不再嚣张了,他的同桌也抬起头来了。就这样,既擒住了那个挑衅又不尊重他人的A同学,保全了他同桌的面子,同时又很轻松地把共性个性的关系用学生长相的例子讲解透彻了,相信这根藤给这堂课绽放了不一样的花。

由此看来,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可能造成教学的“一波三折”,此时教师就要善于捕捉这种美丽。及时捕捉和善于利用一个个生成的契机,那么生成之花将不断绽放,课堂将充满灵性、充满精彩。

二、“就地取材”——激发课堂思维的浪花

设计教学往往被认为给学生挖个陷阱,等着孩子往里面跳,框住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教和学往往是一对矛盾,若可以就地取材,使得学生认知冲突、激起讨论、思维交锋,从而激发思维的浪花,也不失为提炼课堂生成的一种可行途径。

记得在讲授《经济生活》的“信用工具与外汇”内容时,学生眼神呆滞,毫无激情。这种状况是我之前预料到,因教学内容无法改变。随即我从口袋中拿出一个皮夹子,学生好奇,便也抬头了,看着我掏出一张又一张的卡,嘴里自言自语:“这张,是信用卡;这张,不是信用卡;这张,是……”

“老师,那张不是!”“是的,怎么不是?”当时我拿着一张校园卡。我说:“到底是不是,看书自行解决。”大家都很积极地去翻书,读含义,信用卡是指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沉默思考一会,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是信用卡。”

通过学生的争论,探究,分析,学生明确了“信用卡”的内涵,包括后面的特点及优点学生都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很轻松的解决了。这种就地取材看似偶然,但是背后隐藏着必然,没有预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与动态生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枯燥乏味又犯困的课上得别开生面,一个“冲突”激起了思维的浪花。唤醒自我,激活自我,调动情感,培养兴趣,就地取材使得课堂教学精彩纷呈,闪现出教学艺术的光芒,最终提炼出教学生成的理想教学光辉。

三、“节外生枝”——演绎课堂情感的火花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年龄、性格、兴趣等特点决定了上课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节外生枝”的课堂同样也需要我们教师多姿多彩的处理方式,彰显不同课堂的魅力,同时,也考量着教师的教学功底。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须具备良好的基本素养,善于将“节外生枝”变成“节外生姿”,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讲《哲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部分内容时,有一个学生正低着头看课外书。我本来想批评几句,转念一想,决定调整教学设计,以此为教学资源,实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我调转语调说道:“A同学,你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看了一本不错的书。其他同学也很想知道你看的是什么内容,你能满足同窗好友的好奇心吗?”这名男生很爽快得一口气将文章读完了。随接我组织全班同学展围绕课外书中“6岁小男孩成长经历”展开讨论,并让这名男生概括同学们的发言,悟出人生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