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范文第1篇

今天早上,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我在草丛中捉蚂蚱,想消灭这些害虫。就在这时,我发现一只螳螂在津津有味地享受着它的美餐——蝗虫,完全没注意到我的一举一动。我连忙拿来透明瓶子蹑手蹑脚地把螳螂罩住,可真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我趁这个机会好好观察了它,平时只在书上看过,今天,终于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了!

这只螳螂披着浅绿色的衣服,只是翅膀和两把“刀”上有星星点点的白色。它鼓着大大的“啤酒肚”,像一位大将军。细细的脖子上有一个旋转自如的脑袋,脑袋上瞪着一颗圆溜溜的眼睛,就像一颗小小的玻璃球。他的嘴巴很小,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头上有两根长长的胡须。它有三对足,最前面的足又粗又长,像一把刀,上面还有锯齿,看起来十分锋利。他像个持刀的勇士,显得十分威武。后腿长,跳起来很高。

我在书上看过,螳螂是蝗虫的“克星”,螳螂遇到蝗虫时,就像个高大的战士,两尺斜斜地伸向旁边,后足把自己撑起,然后把蝗虫一网打尽。想到这些,我把它放了,让他帮农民伯伯消灭更多的害虫,做庄家的好卫士!

墩南小学五年级:中国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范文第2篇

那一天正是傍晚。在灯光的照耀下,壁虎在我家的墙壁上爬来爬去,寻找着猎物。我当时对壁虎可以说是非常陌生的,因此,我一心想着捉一只壁虎来观察观察。

终于过了几十分钟以后,一只壁虎为了它的“美餐”----一只蚊子跑了下来。那只壁虎一步一步地逼近了蚊子,而我则一点一点的准备攻击壁虎。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觉得已经到了发动攻击的时候时,那一只蚊子转眼间消失在我的视野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壁虎享受蚊子的美味之际,我立刻抓住了壁虎的尾巴。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范文第3篇

“你的一些文件被我加密了。”

“我敢保证,没有我们的解密服务,就算老天爷来了也不能恢复这些文档。”

“想要恢复文档,需要付点费用……最好三天之内付款,过了三天费用就会翻倍……一个礼拜未付款,将会永远恢复不了。”

“对了,忘了告诉你,对半年以上没钱付款的穷人,会有活动免费恢复,能否轮到你,就要看你运气怎么样了。”

……

从5月12日开始,这段心平气和又略带诙谐的文字,以包括中文在内的多国语言,呈现在全球150多个国家近30万终端用户的电脑屏幕上,告诉这些用户他们的电脑已经染上一种名为“想哭(Wanna Cry)”的勒索病毒,要么以比特币的形式支付赎金,要么就放弃电脑中的所有文件。一时间,中毒的用户欲哭无泪,没中毒的用户提心吊胆,先断网再备份、补漏,忙得四脚朝天……

作为一个勒索软件,“想哭”病毒的目标在于经济上获利。由于比特币难以追踪,所以对该病毒爆发到底讹诈了多少钱尚无法准确评估(根据美国思科公司的估计,获利仅为5.5万美元),但其传播速度与广度均为同类“勒索软件”所无法比拟,特别是其引发了医院、交通、教育部门的服务网络瘫痪,让人们切身感受到基础设施受到网络攻击后产生的恐慌,对社会乃至国家安全都不失为一种威胁。更有甚者,这种病毒还打破了通过隔离内外网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的“童话”。因此,有网络问题专家将其形容为一场“准网络战”,也有人推测这是一起有针对性的组织或国家行为,甚至可能是一次有国家背景的网络攻击预演。有西方媒体把矛头指向朝鲜,也有网络公司散布消息称“想哭”病毒的设计者“很可能是讲中文的人”。

“想哭”病毒并不像它的中毒界面所说的那样“就算老天爷来了也不能恢复这些文档”。病毒出现不久,包括中国的阿里云安全、360、天安等在内的全球网安公司纷纷推出了拦截、查杀、补救措施和程序。一个名叫马库斯・哈钦斯的英国专家发现了“想哭”病毒中的“断路开关”。根据他的分析,“想哭”病毒是一款设计简陋的蠕虫病毒,“就是各部件零零碎碎凑到一起的产物,支付系统更是粗劣到不忍直视的地步”。

单纯从病毒程序本身来看,“想哭”还进不了计算机病毒的“名人堂”,但其背后的故事却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震动,至今仍在发酵。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想哭”病毒出现后不久,一个名叫“影子经纪人(Shadow Brokers)”的黑客组织宣称,该病毒是根据其对外披露的“永恒之蓝(Eternal Blue)”漏洞开发的,而这个漏洞是从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网络“军火库”里窃取的。根据“影子经纪人”的消息,美国国家安全局下属的“方程式组织”主要负责挖掘系统漏洞、开发网络攻击程序等,而“影子经纪人”入侵了该组织的数据库,获取了其中一些重要信息。“影子经纪人”本希望“方程式组织”能“回购”这些信息,但却未能收到对方的任何回应。于是,“影子经纪人”对外披露了部分信息,以期引起“方程式组织”的重视,这其中就包括那个名为“永恒之蓝”的漏洞。

当根据“永恒之蓝”开发出的“想哭”病毒名声大噪之后,“影子经纪人”又放话称,将从6月开始,逐月出售从“方程式组织”盗取的浏览器、路由器、手机等的系统漏洞及相关工具,以及针对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导弹和核弹计划的内部网络数据。较之“想哭”病毒,这些“私贩货”更具危险性,有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感觉。雪上加霜的是,“维基解密”近日放言,下一步将公开一份取自美国中央情报局内部网络的秘密文件,内容是一种名为“雅典娜”的针对“视窗”(WINDOWS)操作系统的攻击工具。

拷问全球网络治理能力

“想哭”病毒的肆虐为终端用户的网络安全敲响了警钟,但其背后的故事却在拷问当前的全球互联网治理能力。如果国际社会不对无节制的网络攻击工具开发行为进行管控,各种全球范围的网络病毒袭击事件还会层出不穷,“永恒之蓝”过后还将会有“永恒之绿”“永恒之黄”……

遗憾的是,当前的全球治理体系还远不能适应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空间是一个人造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有着很大差别,人们尚未充分理解和掌握网络空间的特性和规律,而且,由于技术更新过快,网络空间的发展走向有很强的不可预测性。与此同时,网络空间又并非完全孤立、虚拟的存在,它实际上是实体空间的延伸,网络空间的全球治理同样存在大国博弈、地缘政治、非国家行为体犯罪等因素,甚至比实体空间更为复杂多变、更具挑战性。

目前国际社会对“应该进行全球互联网治理”已经达成共识,分歧在于由谁来治、怎么治,特别是卡在“谁来治”这个问题上。虽然现在多利益攸关方(“多方”)的治理体系正在形成,但在“多方”中是否应该包含国家或政府以及国家或政府是否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的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进而引发了围绕“网络”的争论。

美国坚持纯粹的“多方”,排除国家的参与。如果当前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均衡,关键资源配置平等,那么这种方法确实可以体现互联网的自由精神。但现实是,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关键资源的分配,美国都占据绝对优势。最具象征意义且关系全球互联网正常、稳定、安全运行的资源是以根服务器、根区文件和根区文件系统为典型代表的关键资源,它们共同支撑着域名解析服务器,就像它们的名称一样,是网络空间物理意义上的“根”。因为技术发展和历史原因,全球目前使用的域名解析系统呈树型结构,处于最顶端的是13台“根服务器”,分别处于12家运营商的控制之下,其中10台位于美国境内。此外,在互联网骨干架构以及互联网交换节点等骨干设备方面,网络名称、IP地址、顶级地理域名等关键性软资源方面,美国均占有绝对优势。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排除国家加入治理体系,实则是引入了丛林法则,最终令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更加无法实现网络空间的公平与自由。

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平等”来对冲技术能力资源不对称分布造成的弱势地位,主张采取多边协商手段,由政府间组织制定互联网治理规则,其对“”的强调是出自于一种自卫本能以及对美国政府无节制地使用自己网络安全能力的强烈不安,特别是在“棱镜门”事件发生之后。2014年,印度在国际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会议上提出颠覆性的调整方案,核心内容是将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主要职能转交给国际电信联盟,数据资料置于本境内而非跨境流动。俄罗斯也提出了在联合国框架下建立政府间组织以取代“多方”治理的方案。中国的态度则相对温和,既不全盘否定“多方”模式的作用,又强调“网络”对全球共享共治网络空间的重要性。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范文第4篇

嘿嘿,说到阿杜,那可是及让我好笑,又让我头疼之人,啥?你不信,那就听我慢慢道来吧!

有一天大课间,天上正下着牛毛细雨——我们最喜欢的天气,因为可以玩20多分钟,室内操一做完,我立马蹦出座位,大叫着:“僵尸!”马上有我的好朋友来到我身边,那傻小子——阿杜也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阿杜的真名叫杜俊江,外号哈儿杜,他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脸很白,活像个白面秀才,但总像是得了痴呆症似的看着你,你说左,他偏往右。唉,你说,这阿杜是不是让我很头疼呢?游戏开始了,首先是猜拳划僵尸,输了的人当令人毛骨悚然的生化僵尸,我和阿杜划拳,我想:“阿杜这小子这么傻乎乎的,一定会输。”果然不出我这个“军师”所料,阿杜输了,成了僵尸,而我变成了抵挡僵尸的人类,我便一溜烟跑了,躲在了一个角落,准备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坐收渔翁之利。留下僵尸阿杜和人类连浩越激战,只见连浩越拿着把“MG3机枪”不停的扫射着阿杜,阿杜还是傻傻地连浩越冲,扫了一会儿,阿杜听到连浩越说:“你被我爆头了。”阿杜百思不得其解,这时,何伟枫冲过来说:“对啊,你被我打了好多HP呢!”唉,“可怜”的阿杜,就这么“英勇牺牲”了,其实,何伟枫才刚“逃亡”过来呢!

有一次综合课上,老师让我们拼装电子积木,两人一组。我非常“荣幸”地和阿杜分到了一组,(其实是悲剧啊)阿杜他既不会做,还经常添麻烦,沮丧之后,我便着手开始拼装。我对阿杜叫道:“阿杜,快把图纸拿过来。”阿杜听了,似懂非懂,拿了一张纸过来,我一看,纳尼!(日语:什么)“你怎么拿上节美术课画的画啊!”我对阿杜叫道。我欲哭无泪,只有自己去拿拼装图纸了。呼,终于开始了,我对阿杜说:“阿杜,拿3号过来。”阿杜听了,拿了个3号——电池过来,我一看,差一点儿气得吐血,呃,是3号拼装组件!啊啊啊!阿杜看我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知道自己拿错了,拿了个3号拼装组件给我。拼装在顺利地进行着,我马上就要超越极限,拼装完最难的一个了!我兴高采烈,可是,我并不知道,失败在向我一步一步地靠近。在最后的时候,我叫阿杜装好电池,没想到,阿杜把电池装反了,造成了短路,哇,短路了!电池开始烧起来,好在老师及时切断了电源,这才保住了我的小命。这时,阿杜举着个“忽略”的牌子,想逃跑,我顿时大发雷霆,向阿杜冲了过去,还拿着个扫把,叫着:“死哈儿杜,你给我站住!”

唉,这个阿杜,不知什么时候脑袋才开窍呢?

珊瑚实验小学六年级:小瞿123123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范文第5篇

1928年,美国司法部状告派拉蒙等8家发行方同时经营制片和影院业务,涉嫌垄断,其中包括“五大”“三小”:“五大”是派拉蒙、米高梅、华纳兄弟、二十世纪福斯、雷电华,它们同时控制制片、发行、放映三个环节;“三小”是哥伦比亚、环球和联艺,只做制片和发行。

这8家大片厂在20年代大举收购豪华影院,在票房份额上取得美国电影市场垄断地位。小制片商和独立影院受到排挤,小制片商的影片很难打入被大片厂控制的首轮影院,独立影院也拿不到由大片厂生产的热门影片。

大片厂垄断策略包括打包发行、延长轮次间隔时间、按地域排他性授权旗下影院等。为维护市场良性发展,美国政府司法部数次针对大片厂和院线发讼。1930年,最高法院依据1890年制定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Sherman Antitrust Act)判定垄断,主要理由是大公司在自己的影院里,用大片捆绑放映自己的B级片,达到强制销售的效果。这种方式极大挤压了小制片商和小放映商的生存空间。但因为经济危机,这一判决被搁置。直到1938年美国司法部重新提讼,最终跟大制片厂达成和解,限制了一系列权利,但保留了大制片厂的自有影院。

反托拉斯案改变了好莱坞电影公司的经营模式和产业格局,片厂不仅剥离了旗下院线,整个发行体系相当于再造一遍。1948年“派拉蒙裁决”后,美国电影公司和手里的院线、影院被迫拆分,电影院、院线、制片公司互不干涉、三足鼎立。

到了80年代,信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罗纳德・里根登台执政,更加凶猛的垄断兼并卷土重来。里根任期内对托拉斯垄断监管非常松弛,《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被重新解读,垄断行为重新抬头。这带来的恶果是出现大量公司合并,数据显示,1988年,美国发生了3487起公司合并案,但审查这些合并是否构成垄断的司法部却大开绿灯。

好莱坞蠢蠢欲动,1980年,Loew’s院线申请重新开展电影发行业务,获得法庭批准,但附加了不允许Loew’s放映自家影片等附加条件,避免与当初的“派拉蒙裁决”发生冲突。Loew’s迈出了电影业上下游重新整合的第一步。1981年,哥伦比亚影业购买Walter Reade院线48%的股份,同样获得政府许可。

政府内部开始重新审查此前产生的各种反垄断裁决,认为许多裁决已经过时,不再符合新形势下对垄断的认识,“派拉蒙裁决”遭废除。

1983年,CBS、HBO和哥伦比亚影业联合创办三星影业(TriStar),之后三星影业购入Loew’s院线,获得司法部鼓励。独立影院经营者感到威胁迫在眉睫,开始呼吁废除“派拉蒙裁决”将危及电影业自由竞争,并最终损害观众利益。然而,产业再次整合已势不可挡。此后,华纳兄弟购入多家连锁院线股份,派拉蒙以近3亿美元收购100多家影院,华纳再次向派拉蒙拥有的院线注资,30年代的垂直垄断格局重现好莱坞。对于独立片商和独立影院来说,生存更加艰难。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范文第6篇

一、以内容丰富的成语故事激发幼儿口语表达的愿望

处于幼儿期的孩子都特别爱听故事,且大班的孩子们已经对成语故事产生了兴趣,开始喜欢听成语故事了,而许多成语都来自于一些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传奇,这些故事不仅情节生动而且寓意深刻。选择生动有趣、贴近幼儿生活的成语故事,借助生动形象的教具、结合声情并茂的讲述、丰富的肢体语言能激发幼儿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从而聚精会神地去倾听,使他们的形象思维与创造性联想得到充分的调动。如:“井底之蛙、狐假虎威、对牛弹琴、惊弓之鸟”等与动物相关的成语故事内容;如:“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等有名的历史成语故事以及一些易于理解接受的、和实际生活接近的成语进行教学。在这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厚,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成语故事不仅可以扩充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语言的内容,更能激发幼儿口语表达的兴趣。

二、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1、教师可以采用音乐表演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学习成语故事“狐假虎威",这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为了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兴趣,更好地叙述故事内容,一开始以音乐导入,吸引了幼儿,以“听音乐来讲这个故事”,把音乐和故事有机结合起来,幼儿听得特别认真,当听到第二段时,小朋友的表情发生了变化,有害怕的,紧张的,还有身体抱成一团的……到了第三段幼儿的表情又恢复了刚才的平静,欣赏完配乐故事后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当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故事中的老虎和狐狸吗,为什么?”时,幼儿发言特别踊跃,有人说:“我喜欢狐狸,它很狡猾但是也很聪明……”还有人说:“我不喜欢老虎,因为它太笨了……”接着,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着狐狸和老虎之间的对话和较量,孩子们都能积极投入,在联想故事中的相关情节中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二遍让幼儿分段欣赏,让幼儿通过看图谱一边欣赏音乐一边模仿狐狸和老虎的动物形象,通过表演来感知两个动物的个性特点,幼儿分组模仿老虎翻越高山、走过小桥、跨过小沟等动作。让幼儿的参与兴趣为百分百,从而也让幼儿在说说玩玩中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第三部分让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请幼儿扮演狐狸、老虎、等其它动物,幼儿兴趣异常浓厚,在音乐游戏中自由表演,大胆表述。

2、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在充分理解成语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完整的叙述故事内容,正确的理解故事含义,积极的表达个人想法。如学习成语"盲人摸象"。先进行游戏:我请几名幼儿上来扮演盲人,然后再拿出一个他们不熟悉的物体,请他们摸一摸。在幼儿摸的时候,我让他们摸的部位是不同的,结果他们在说摸到什么的时候,他们说出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于是我就提问幼儿:"为什么他们说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他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导入,对幼儿的印象特别的深刻,而且活动中,幼儿们活动的氛围特别的浓厚。于是我再让幼儿们通过看看、听听、说说成语故事内容,在理解成语故事的意义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让幼儿明白观察事物、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的道理。

3、为避免在成语教学的过程出现枯燥无味的现象,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进行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这些视频有个直观、生动的画面。在这些生动有趣、色彩艳丽的动画中轻松地理解成语所蕴涵的意义,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积极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想法,老师也能事半功倍。如学习成语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幼儿对螳螂和蝉是什么很好奇,教师先播放这个成语故事的视频,让幼儿对螳螂、蝉和黄雀都有了直观正确的认识。接着老师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使幼儿感知动物的食物链现象,同时了解生态平衡的浅显道理,使幼儿明白食物链的概念以及动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最后运用谈话的形式让幼儿说说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哪些是朋友,哪些是天敌的关系,让孩子在看中学、学中说、说中议的教法,最大限度的去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大班幼儿在理解故事意义的基础上学会小组交流,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探讨。

此外,成语故事的学习还可以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对孩子来说,生活是最好的学习契机,在一日活动中随机渗透学习成语,对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有较好的效果。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词汇;熟语;对比

1 词汇

什么事词汇?词汇学界对此理解不一。胡裕树认为:“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中的词和词的等价物(固定词组)的集合体。”。武占坤、王勤对词汇的表述是:“词是构成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中所有的建筑材料(包括语素、词、熟语)的总汇。这个总汇不是众多的成员之间彼此孤立地简单堆积,而是一个互相对立、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完整的体系。”。许余龙的看法是:“某一种语言的词汇是该语言中词位的总和。词位可以分为词位和短语词位两种,前者一般称为‘词’,后者是指熟语等一些作用于词的语言单位,或称‘词的等价物’。”哈斯额尔敦、贡其格苏荣、松日布、斯琴、达瓦达布格、陶告、那仁巴图等人编著的《现代蒙语》中的看法是:“

CRCIN CAG-VN M0NGG0LC0D-VN HELE YARIY_A-BA N0M J0HIYAL-TAHI B0I BUHUI UHE NUGUD-BA HEBSIMEL H0LB0G_A UGE NI 0RCIN CAG-VN M0NGG0L HELEN-V UGES-UN SANG B0LHV Y0M.”

由此可见,语言学家们对“词汇”的理解各不同,总的来说我们可以理解为词汇是由词和固定词组构成的。言中有些词常常固定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较大的语言单位。这样稳定组合的词组叫做固定词组,一般又称熟语5。熟语是词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我在这里从熟语方面对蒙汉词汇进行了对比。

2 蒙汉熟语对比

“熟语”是从国外语言学输入进来的术语,指人们熟悉的,现成的短语或语句。熟语是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可以信手拈来,它们是比词大的、现成的“建筑材料”,而不是临时“组装”起来的。熟语具有固定性,不能随意改变其组织;整体性,只能整个运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的成分;约定性,语言活动中约定俗成,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习用性,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经常运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思想性,有健康与不健康,精华与糟粕之分,我们应该取其健康和精华部分;生动性,生动活泼,通俗浅显,群众喜爱,充满活力,幽默风趣,具有风采和魅力。蒙汉熟语都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蒙古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两个语系,汉语属于独立语,蒙古语属于黏着语。所以他们在构词法上有一定的区别。汉语中的成语大多都是由四个字构成的,例如:杯弓蛇影、销声匿迹、微不足道等。还有一少部分是由六个字和八个字构成的,例如:百闻不如一见、万变不离其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而蒙古语]有这样字数限制的。蒙汉两个民族自古以来,在生活环境、生产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有所不同,

形成了两个不同文化系统的民族。歇后语是汉族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贴切。这种语言形式只有在汉语中有,在蒙古语中没有相应的表达形式。我们在翻译时只能采取归化和异化的策略,尽量把汉民族的语言文化保留的介绍给蒙古族读者。例如:使用异化策略的例子:脚踏西瓜皮-滑到那里算那里 “HAMAGVTV DAG_A-BAN HATVRIGV/LVGAD HAMIG_A HURBEL TENDE SITA”,擀面杖吹火 D 一窍不通“HOLDEGUU TARIHI ERGIGUU TENEG”等。使用归化策略的例子:瞎猫碰着死老鼠D碰巧“S0H0R MVVR-TV UHU/GSEN HVLVGAN_A TAGARILDV/GSAN HEREG”,蛤蟆不长毛 D 天生的“LAG MELEHEI-DU USU VRGV/DAG UGEI-TOROLHEI TEIMU”,等。

由于文化背景、审美心理和历史传统的不同, 各民族对事物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了不同的文化意义。蒙汉语惯用语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与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可见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不同,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范文第8篇

一、把课堂带进自然,在自然中寻找美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尊重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只有激发出学生探究的欲望才能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学生才能自主地发现问题的根源。人教版第四册《拓印树叶真有趣》一课,学生对肌理很陌生,用图案、纹理解释他们又不懂。上课了,我对学生说:“大自然中有许多不同的物体,每个物体表面都有一张美丽的画,那就是肌理给我们的礼物。”然后,我带他们走出教室,让他们找找大自然给了我们多少种不同形状的树叶,用彩色铅笔磨印的方法把它们画出来。学生们别提有多高兴了,趴着、跪着、蹲着……平时没见的动作全来了。小结时,学生告诉我:“肌理就是物体表面的纹理,树叶表面有的摸上去毛毛的,他们有的粗,有的细……”“有的有齿轮,有的象细针……”。

没有多花时间,学生自己找到了答案,并且还得到了与他人所不同的亲身感受。于是我又鼓励他们:肌理除了树叶上有,我们的生活也无处不在,而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好处,大家课后再找找,比如车轮、鞋底等,想想它们的肌理还有什么作用?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究,发现了大自然中的每一种物体的表面都有美丽的肌理,而且每种肌理都是不一样的。

二、把自然带进课堂,在课堂中体会美

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教版第三册《昆虫》一课,在上课之前,我预先让学生观察昆虫,并且搜集有关昆虫的资料。呵,没上课,学生就已经知道许多昆虫了。一问,都是书上看到的。我说:“有没有更形象直观的?”几个学生拿出了他们的“宝贝”,透明的瓶子里装了他们放学后捉来的蚂蚱、蚂蚁、苍蝇、螳螂……有的学生还拿问题来考老师。在考问与观察中加深了大家对昆虫的认识,紧接着,我给他们提出了不能伤害我们的昆虫朋友及进一步了解昆虫的要求。于是大家一起坐下来翻阅资料,同学们知道了昆虫中有的是益虫,有的是害虫,要区别对待……随后,我又带他们来到操场,在草丛中、泥地上观察不同的昆虫或跳跃或低飞或找食的情景,学生很投入,观察也很仔细。我要求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画记实表现;也可画想象画来表达你对它的喜爱,总之作业中要有你对昆虫的感情。作业一交上来,我越看越激动,竟然没有一幅画雷同!宋超画了昆虫联欢会,小昆虫们也在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庆祝“六一”儿童节;江恺同学的作品再现了公蚁的忙碌和蚁后的聪明美丽;胡斌的作品表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故事……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表现生活逐渐成为了一种自觉行为,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这样学习,培养了自主探究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与习惯,密切了与大自然的联系,对动植物充满了爱心。

三、在课前观察自然,在自然中了解美

探究学习主张从书本上的学习走向生活学习,走向以学生为主的兴趣学习。在教《会变的树》一课之前,我就通知学生要仔细观察树,并且明确告诉他们:“我们教室门口的香樟树会变颜色,而且一年要变几次,春天到了它的衣服就要换好几次呢!”课上,有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有的绿叶开始变红了,掉了。”有的学生说:“老师,树上冒小芽了,草绿色的。”“老师,树上的叶子长大了,颜色变深绿色了!”我追问:“我们学校的还有什么树也会变颜色?”学生告诉我,操场前面的红杆木先长红叶子,然后慢慢变成绿色,深绿……开始动手了,我结合树的生长规律和形态特点,引导学生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设计树。学生想象丰富,移花接木,变形夸张,用上了他们的所有招数,画出了他们心目中的“会变的树”。实践使我体会到:丰富多彩的探究发现,个体各异的实践体验,能克服老师讲、生被动接受的弊端,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富艺术性。

四、在写生中比较,在比较中感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