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香港自由行游记

香港自由行游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香港自由行游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香港自由行游记范文第1篇

今年,是祖国十周年。这十年,越来越多的大陆居民赴香港旅游。而随着香港教育政策的开放,也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去香港读大学。今后,香港和大陆只会更紧密地联系和交流。无论你是否去过香港,对于这颗祖国的东方明珠,我们都有必要了解它。它的文化、它的习俗、它的个性、它的特点……今天小编就和你一起,展开一次香港人文之旅。

小河弯弯向南流

你肯定知道,香港,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自由港,被誉为“东方之珠”、“动感之都”。它在地理上分为九龙、香港岛、新界(包括离岛)三个区域。

可是你又知道吗?九龙和香港岛隔维多利亚港相望,两者的面积虽然只占整个香港的一小部分,却是香港最繁华的区域。在这个弹丸之地上,九龙的尖沙咀、港岛的中环,是全港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最繁荣之地。而新界则占了香港的大部分面积,包括众多的离岛。新界生态环境好,有很多郊野公园,著名的大屿山就属于新界,迪斯尼乐园、青马大桥、宝莲寺大佛、香港国际机场都在大屿山上。

曾经,香港新界和大屿山的不少地方都被发现有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的遗址。而香港名字的由来,大概与很早以前在岛上制造檀香和香烛所散发出的香气有关,意为“清香的海港”。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香港电影

相信很多人和小编一样,最早接触和香港有关的,是香港的电影。

香港电影是电影史上的“成功者”之一。20多年来,这个约600万人居住的城市,输出电影的数量,在全世界也名列前茅。香港电影还是中国电影行业的发源地。1896年,电影传入香港;1898年,开始有商业性电影放映;1901年,出现第一家电影院喜来园。随着香港电影的发展,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人涌现,数不胜数。如导演王家卫、徐克等,还有大家最熟悉的功夫巨星,像早期的李小龙,以及后来的成龙等等。在香港,每天有100多家电影院上映着世界各国的新片电影,票价在港币60-120元之间,可谓是影迷们的天堂。

很多香港电影都在本地取景,这也顺势造就了不少经典的取景场地,被广大影迷津津乐道,如果你去香港,还可以去这些取景地“故地重游”哦: 香港大学的陆佑堂外景

香港大学

黎明、舒淇主演的《玻璃之城》是以香港大学为故事背景和拍摄场地;李安导演的《色戒》中,学生们演戏的剧场取景地,则是香港大学本部大楼的陆佑堂。

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

港片《重庆森林》中,饰演警察的梁朝伟搭乘自动扶梯上班,女主角王菲就从公寓窗口窥视着他,成为经典场景。 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

都爹利街

都爹利街位于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以欧洲色彩的煤气路灯闻名,浪漫的气氛是香港电影取景的热门地。

都爹利街的煤气路

关于香港电影,还有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地方,例如星光大道,你在观看众多名人手印同时,还可欣赏到著名的维多利亚港景色、香港岛沿岸特色建筑;香港电影资料馆,收藏电影拷贝超过5600部,数据馆还存有实物藏品,例如萧芳芳和周润发捐赠的奖座,关德兴的双刀、神鞭等,都非常珍贵。 星光大道

香港电影影响着一代代人,在我们看过的电影清单中,一定珍藏的有经典的香港电影。香港电影将我们中华民族血液里的“侠肝义胆”传播到了全世界。如果说香港是祖国的东方明珠,那么小编认为,香港电影便是这明珠中的明珠。我们值得骄傲,还要珍惜,更要发展!

附上一则有趣的游记,让你感受一下香港影视的逗趣和可爱。

香港无线电视台的清水湾电视城,穿越感十足,小镇上一个人都没有,走在里面的惊奇感就好像在看TVB剧时忽然给吸到了电视里,如果你是个TVB迷,说不定还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刚刚走进电视城,忽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条宋明时代的街道,路两旁是蔬菜瓜果的小摊子,小贩不见,但是筐子里的瓜果却很新鲜,拿起来一瞧,原来是蜡做的。每次大侠们在小路相逢,最后给踢得人仰马翻的倒霉蛋往往都是这些小摊子。

再往前走,赫然一座寺庙,似乎依稀还闻得到香火味,转过去竟然是家相国府,门口石狮子目光炯炯,若是在看电视,这时里面应该走出个白胡子相国爷爷或者他家美丽的千金小姐,可是如此真实的场景,却除了自己没有别人。

正沉浸在古时候的气氛中,一转身已经是民国,黄包车就停在路上,美美百货的大海报贴在墙上,这边有上海租界的府邸、警察局,那边有上世纪30年代流行的法国餐厅、百乐门舞场,对应起电视来,应该是《情深深雨蒙蒙》,不过仍旧一样,除了自己还是没有别人。

走着走着,倒是担心起来,如果这时忽然出现个什么人,那才叫可怕吧。

香港人讲起电视城,则说它自从无线电视台搬入西贡电视城之后,不断传出鬼故事,有人就在古装街,看见一队身穿古装的鬼魂,在深夜举行婚礼。又有传在五厂附近的女厕,里面有鬼手可对入厕的人送上厕纸,看样子,灵异界的朋友们也爱穿越感十足的电视城呢。

(南方都市报)

“二楼书店”和“打书钉”

在香港,有一种书店被称作“二楼书店”,这不是书店名,而是一种香港书店的精神。

“二楼书店”创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一些香港的知识分子深感香港文化土壤的贫瘠,于是就办起了书店。因为总是销售一些非畅销书,只能将店面开在租金低廉的二楼、三楼,甚至还有开在十一楼的。

香港自由行游记范文第2篇

有些事情说起来很偶然。

可能你在同一条路上走了20年,不会有任何奇遇发生,就此度过自己平凡且安全的青春时期;而有那么几个身高腿长的幸运小子或小妞,本来只是观光客到这里走马观花,可下飞机没多久就被星探在马路上捞到,从此显身扬名。前面一个故事闷到让人灰心,而后面那个,则成就了今天的Daniel Wu。

很多人说他是“花样美男”,因为他帅,也因为他的第一部电影《美少年之恋》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很多人觉得他是个不多话的人,因为他酷,总给人亦正亦邪的感觉;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多情、感性的人,因为在电影中,总能让一个个绝色女子为他神伤……他究竟是怎样一个男人?

坐在记者面前的吴彦祖穿着白衬衫牛仔裤,谈笑时可以清晰地看到他额头和眼角的纹路。他毫不讳言自己的年龄,谨慎地提起女友,又说到自己喜欢的“非主流电影”和刚刚解散的乐队以及他曾扮演的角色……他说简单、快乐的生活是他所希望拥有的,夜夜笙歌的日子已经离他越来越远。

此时的他,少了20岁男孩的阳光羞涩,更多了30岁男子的成熟味道。

我像刘德华?

可我不想做刘德华!

当吴彦祖面对记者轻轻转动他橄榄一样精致、窄小的脸庞,把目光缓缓落在我身边同事的身上时,我感觉到旁边女孩的手抖了一下。难道是屋里太冷?出了门,那年轻女孩兴奋地吐出一口气,毫无悬念地说:“……他太帅了!”

男人要帅到什么程度才会让人如此心动?刚刚出道的吴彦祖被人说外形酷似刘德华,也常常被人拿来和刘德华做比较。现在,已经升级为娱乐圈资深人士的吴彦祖,他的帅已经不仅仅停留在那张面孔上,也不再需要倚仗“刘德华”这个名字来打拼江湖。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不管他是否曾作为一个被人赞叹的漂亮符号,在时间慢慢打磨的过程中,他的面容和身体都将渐渐成熟,自身风格也会显现出来。

入行9年,《门徒》还是让Daniel遇上了刘德华。戏后,吴彦祖认真地说:“我们像么?不像吧?可能就是鼻子侧面有一点点像。这个电影,证明了我们俩个完全不一样。”他兴奋地告诉大家,在拍摄时悄悄跟刘德华学了几招魔术:“都不知道他怎么有那么多时间来学习这些东西。”吴彦祖一边感叹刘德华的努力,一边坏笑着调侃“可能他平常都不用睡觉吧”。刘德华不仅教他魔术,还告诉他应该和谁合作,这让吴彦祖有了很大的改变。

尽管拍戏时结下了私交,可吴彦祖并不觉得自己要成为下一个刘德华:“我不想做刘德华,他会的东西太多,而我除了演戏之外只想做导演,至少都是和电影相关的东西”。因此,不会唱歌的吴彦祖从未想过去当歌手,可我明明记得在他自己导演的电影《四大天王》里还曾经组过乐团,吴彦祖大笑道:“他们当初找我去组团,就是因为我不会唱歌,而且就是要做出那样一个效果……”

为什么要当导演?

我不想看着香港电影死去!

在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公布的提名名单上,吴彦祖并没有获得表演奖项的任何提名,但却凭借担任导演的小制作电影《四大天王》获得了“新晋导演奖”。原本他以为自己的电影只会以DVD的形式和观众见面,没想到却能在影院播映,还获得了很多人的肯定,实在是他意料之外的收获。

“我是受了冯德伦的影响,那时我们经常在一起拍DV,后来他拍了自己的电影,常在我面前炫耀,我就想,我有什么不可以呢?”朋友间的笑言,没想到竟成就了吴彦祖新的舞台。他说他会继续拍下去,但不会匆忙行事,因为对于当导演,他更想展示他对电影的理解,而不是去迎合和奉承。

问他做演员和当导演更喜欢哪一个时,他说:“我最大的兴趣是演戏,但是我太爱电影了,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不可能不当导演。”拍了这么久电影,他自己也对香港电影的未来非常关心:“现在,香港没有那么多新导演,技术方面的新人更少,下一代会怎样没人知道,我很怕再过几年香港就没有新导演了,演员没有戏拍,香港电影也就会没了。我不想眼看着香港电影死去,因此我要加入到这个队伍里去。”

最爱干什么?

旅行是对生活低调的反抗!

Daniel说他之所以喜欢旅行,是因为他在人群里始终有异类感:“在美国长大是个奇特的事,因为在华人区里,你很难逃避别人的期望,亲朋好友总在讨论你的学校名次与未来,尤其我高中读的是个很好的学校,若申请不到长春藤名校,就是个Loser(失败者)。那时,我觉得很烦闷,如果人生中只是这样,那我宁可当个美丽的失败者。”

由于在人群中找不到归属感,吴彦祖说他心情不好时,就会逃到海边:“在海水里就好像在母亲的羊水里,那是一个感觉很自由、没有边际的世界。”对吴彦祖来说,脱离常规生活是他抵抗现实的方式,这其中包括一趟随性的旅游。“后来我上了建筑系,建筑本身固然是有趣的,但现实中能够让你主导的空间很少。于是我开始旅游,那一年从美国开始,一直到了泰国与香港。我后来想,旅行对我来说应该算是一种低调的反抗。”

这两年,吴彦祖开始调整自己的工作步调:“我不喜欢节奏太快的事情,更不适应忙完后仍然有成绩不好的空虚感。因此,我宁可减少戏量也要拿回我对生活的掌控权。”他说他在读村上春树的游记《远方的鼓声》时就很有共鸣:“作者能在希腊的一座小岛上生活二三个月,每天与当地人钓鱼4个小时,那感觉真的很好。”他的口气中相当羡慕村上的旅行:“书上讲的是一个男人面对人生转折时决心展开的漫长旅行,我想我有一天也可能会这样做。”

我的恋情?

我的女友要比别人多一条标准!

鲜亮的圈内女友大大方方带出来,反倒熄灭了狗仔的好奇火焰。从Maggie Q到Lisa,他都高调亮相,让我们看出Daniel具有“香蕉”特质的审美――要做吴彦祖的女友,首先得是一个模特,另外还要有一张“中西合璧”的脸。

说起现在和他相处了几年的女友Lisa,吴彦祖如实道来:“我们都是很随意的人,不会刻意过情人节,两个人都能在家里就已经很好了。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浪漫计划,我们俩人刚刚在非洲待了一个月,现在时差还没倒回来,那是个特别真实和安静的地方……”

香港自由行游记范文第3篇

摘要: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一直被年轻人奉为经典。对于《大话西游》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图从电影《大话西游》对传统文本《西游记》的颠覆、沿袭和创化的角度来谈其对现代社会的讽喻。

关键词:大话西游;颠覆;沿袭;创化;讽喻

一、《大话西游》对传统文本的颠覆

(一)对主要故事情节的颠覆

电影《大话西游》主要分为《月光宝盒》与《仙履奇缘》两个部分。影片颠覆了传统文本《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只是借用了经典名著《西游记》的背景设定,保留了《西游记》当中的几个知名的主要人物名称。但是《大话西游》并没有像传统文本《西游记》那样把过多的笔墨用来描写师徒几人的西天取经之路以及路途上所遇到的艰难险阻,甚至没有从原著中提取一个故事片段进行描写。而是将笔墨都转移到至尊宝、白晶晶和紫霞三人的感情纠葛上,通过对三人情感纠葛的描写来展开故事情节。影片故事情节的位移导致了其对传统文本的颠覆。

(二)对主要人物形象的颠覆

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西游记》原著中的主要人物的话,这个词一定是“英雄”。《大话西游》对传统人物形象的颠覆表现在把主要的英雄人物颠覆为“非英雄”的人物。

在原著作品中,孙悟空被刻画为一个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英雄形象,而《大话西游》完全颠覆了孙悟空的英雄形象,他不再是会七十二变会腾云驾雾的神仙,他具有人性自身的缺点:懦弱、狡诈、却又善良可爱,与传统齐天大圣的凶相大庭相径。影片一开始就表现了孙悟空对唐僧的厌烦和愤怒:

“大家都看到了,这个家伙(指唐僧)没事就长篇大论,婆婆妈妈,唧唧歪歪,就好像一只,是一堆苍蝇围着你呀!飞到你的耳朵里面,救命啊!救命啊!所以呢,我就抓住苍蝇,挤破它的肚皮,把它的肠子扯出来,再用它的肠子勒着它的脖子,用力一拉。各位,整条舌头都伸出来了。我再手起刀落,哗!整个世界清净了。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我要杀他了吧。”

开篇出现的猴子是彪悍的,他一开始不知正义为何物。从神到人的位移,从不解风情的石猴到拥有丰富情感的至尊宝,影片成功地完成了对孙悟空形象的颠覆。

(三)对传统语言使用上的颠覆

传统的《西游记》在语言的使用上可谓是中规中矩,而《大话西游》把大量无厘头现代化的语言运用在古典名著改编的电影中,在语言的使用上可谓是对传统语言使用的一个极大的颠覆。比如影片中唐僧的这一段话:

“On――ly you――!别怪师傅嘀咕;戴上金箍儿,别怕死别颤抖;背黑锅我来,送死你去,拼全力为众生!我们师徒四人这次取西经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原因是我们不同心协力,所以被妖魔得逞。既然是这样,我在这监狱里跟在外面有什么分别呢?外面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个大一点的监狱。你们先出去,我有话跟对大师兄说。”

影片把“On――ly you――!”这样的英语作为现代化的语言运用在句子中,又把“背黑锅”、“监狱”、“把风”等犯罪专用语当做日常的口语使用,配上现代化的音乐制造出幽默的效果。另外,一些“不合时宜”的音乐元素的加入,运用背景音乐的颠覆也不断带给观众惊喜。

二、《大话西游》对传统文本的沿袭

《大话西游》并不是一部彻底颠覆的作品,影片在颠覆的同时注重了对传统文本的沿袭。它沿袭了传统文本对责任和美好情感的肯定。

比如,虽然影片开篇就传达给了我们孙悟空受不了束缚不愿去西天取经的意愿,并在影片中多次对主流价值观及所谓的责任、衷心、义气等进行否定与嘲讽,但孙悟空最终还是选择放弃自由、放下爱情、承担责任,影片总体上还是肯定责任的。

又如,影片中的紫霞和青霞同是如来佛祖座前日月神灯的灯芯,虽然生前争斗不止,但在最后一刻她们都为救对方而不惜牺牲生命,亲情的联系终究没能割裂,影片对美好情感也是肯定的。

三、《大话西游》对传统文本的创化

创化是一种变异性的模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在变异性模仿里最常用的就是“戏仿”,即“滑稽性模仿”,它可以把你的尊严化为一笑。如《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关于爱情的一段独白就是: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影片将传统作品中的权威都反过来戏仿,通过颠覆和沿袭来创化出新的元素。比如影片中至尊宝的形象就是对《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变异性模仿,至尊宝反叛的特性是对传统作品中一切经典和权威的否定,他讨厌条条款款的束缚,他要追求自己的理想。甚至反叛者自身也成了嘲笑和破坏的对象。《大话西游》通过至尊宝这个形象,将传统的伦理道德全部颠覆了。

四、《大话西游》的讽喻含义

《大话西游》通过对传统经典名著的颠覆、沿袭和创化极具反讽意味,在某种程度上讽喻了现代社会的状况。

第一,它讽喻了“宿命论”。相信宿命论的人认为人间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注定的,由上帝或上天预先安排,是人无法改变的。影片中的至尊宝,可以说是才华横溢又无法无天的青年,他根本不喜欢世人摊派给他的伟大事业(西天取经),他尤其受不了长辈(唐僧)的唠唠叨叨,世俗条规(观音)总是不放过他。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比如爱情总是阴差阳错,比如为了事业可以放弃感情,比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最终我们只能像至尊宝那样主动屈服于世俗条规,为自己狂放不羁的灵魂套上了命运的枷锁(紧箍咒),背负起责任,抛弃那些无用的理想,干好世人摊派的事业。

第二,它讽喻了现代社会“金钱主导了群众的价值取向”这样一种状况。如同至尊宝一般,当青年们向往自由时,社会给予他们的是束缚;当青年们追求爱情时,现实教导他们走上“取经路”。高节奏社会的残酷竞争,物欲横流的社会,同事朋友相互攀比的风气给他们带来生存的压力,以金钱为成功标尺的社会价值观,正在一步一步地吞噬青年对自由和梦想的追求,现在的青年们不得不辛苦挣扎在自我与社会,叛逆与平庸,生存与爱情,压抑与反抗之中。在这样的挣扎之中,他们努力抗争,也不知不觉地迷失自我。

五、结语

《大话西游》带给我们的不是它对经典的颠覆和它无厘头的搞笑,它要传达给我们的是对这个社会和现实的思考。它对经典《西游记》“责任”这一主题的沿袭,通过一种荒诞不羁、无厘头的方式诠释了理想与命运的关系,揭示了年轻人内心本质的痛苦,从而为他们化解自身的矛盾,寻找自身的存在感指明了方向。在影片结尾处,紫霞仙子即将离去,她在孙悟空怀里说:“我猜中了前头,却猜不到这结局。”是的,生活给予我们的道理就是,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前头,却永远猜不中自己的结局。

参考文献:

[1]刘镇伟(导演).电影《大话西游》.香港:1995

香港自由行游记范文第4篇

上太空 随时可以

想必常留意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的人对有“外星人”之称的班杰绝不感陌生,在他口中经常会出现“太空漂浮舱”这词,听似神奇古怪,甚至对里面所说的“无重感”甚觉匪夷所思。其实这是一套源于欧洲的spa方式,灵感来源于“死海”,通过高盐份密度的水让身体达致无重力的漂浮效果,科学证明人体最能放松的状态是在漂浮的时候,用以城市人舒缓紧张与压力。少了地心引力,人体的各个肌肉都能够完全的休息,仿照太空人上太空后的效果,让人达致零感正是这个项目的最原始目的。

2

天空之镜 心灵之镜

第一次看到“天空之镜”的图片时,可能你第一个想法是“假的”,原来不用冲上云霄也能感受身处云端之乐,这个位于玻利维亚西南部乌尤尼小镇附近的盐沼因为其地表的极高反射力,形成了这犹如天地为一体的美景,让人有着置身天地尽头的感觉。这面镜子像一面心灵之镜,在感叹天地之大的同时审视自己。提着简单行囊出走这地的香港著名编辑黎坚惠更以这地推出同名游记《天空之镜》,完整的诉说了这种除去物质快乐心灵的方式。

3

冲下云霄

高空跳伞,又称高空跳伞运动,是一种极限运动,跳伞者乘飞机升至高空后跳下,在张开降落伞之前和开伞后在空中做动作,并利用降落伞减缓下降速度在指定区域安全着陆。冲下云霄需要胆量,高空跳伞正如人生,让人内心挣扎不已,索性一声咆哮,纵身飞出机舱门后--带来的是放空在无边无际的高空,感受自由落体带来的有惊无险、怦然心跳,开伞后悠悠飘浮,享尽自在翱翔!

4

树下躺一趟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树似乎天生就与佛教渊源颇深,据传说,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罗卫王国为寻求人生的真谛在菩提树下禅定四十九日,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还有伊甸园里的生命树与智慧树,树仿佛就像人类的根,蕴藏无穷智慧与拥有传承能力,近年,世界各地也开始流行一种灵修方式,就是在树地下放空思考,甚至有人追朔到释迦牟尼成佛的菩提树下灵修,其中不乏来自欧美的追随者们。

5

香港自由行游记范文第5篇

电视广告的表意过程和行为就是一项文化实践活动。广告把人们从现实生活中带出来,带入到一个图像的世界,又将图像的世界带入生活。在这样的实践循环活动中,文化被广告图像符号表征(representation),广告图像符号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本文将通过对香港大陆、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对广告创意的影响的分析,揭示差异生成的原因。

关键词:广告创意意识形态文化差异

Asatypeofculturalpractices,thesignificationofTVadvertisementcirculatesmeaningsbetweenimaginationandeverydaylife.Advertisementhasbecomeakindofculturalrepresentation.Thispaperattemptstodiscoverthedifferencesofculture-ideologybetweenChinesemainlandandHongKong,theirinfluencesonconceptionofadvertisement,andtomakeclearthecausesofthedifferences.KeyWords:conceptionofadvertisement;ideology;culturaldifferences

(一)

一、问题的提出

文化作为一种“表意的过程与行为”,其“包括的范围广泛,由语言、艺术、哲学,一路直到新闻、时尚与广告。”[1]按照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将文化理解成为“一个表意的系统”[2]。随着电视这种具有现代性标志的媒介深入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获知各种信息,享受多样娱乐,接受教育的主要传播工具后,看电视的行为实践本身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内容。电视多样、日常与随意的性质,使它在图解我们文化生活的过程中,也将其自身所形成的意义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与其它符号一起建构起现代文化的含义和解释的系统。

广告在电视传播中的重要性除了经济原因,即作为商业促销的手段为受众提供商品信息,现代广告也像一面镜子,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及思维方式的差异。电视广告图像伴随着所有的电视节目进入家庭生活,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这种日常性较至于其他文化实践就更为明显了。广告图像记录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的文化意义,它利用业已成型的文化观念把人们从现实生活中带出来,带入到一个图像的世界,又将现实生活中的诉求转移到广告图像创造的平面世界,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

作为广告的创意者,立足于一种文化环境,这个环境中话语支配权在其创作实践过程被实施,即一种不得不接受的、代表了主导阶层利益的意识形态对广告实践过程产生影响。

香港和大陆虽然有着共同的文化历史渊源,但是,由于香港与大陆一直实行的是两种制度,不同的制度形成不同的社会管理系统和证明系统合法性以维护系统运作的意识形态。作为生活在不同体制下的人们,在适应体制的前提下,在接受正统的思想教育为必须的同时,发展每个人所认可的传统、民间传奇和道德故事。正是这种意识形态、生活历史、社会结构、个性发展的不同,构成了大陆和香港不同的广告文化。

二、理论观点

本文主要的理论依据是霍尔的文化循环论。霍尔在其著作《表征》[3]中对文化循环理论作了如下论述:

(1)文化循环理论提出,“文化”生产就是符号生产。文化已经从原来要根据另外一些因素才可得到实体性解释的东西,现在变成了与社会文化基础或社会“深层”文化符码相关的原文化问题。[4]

意义事实上产生于几个不同的情景,并通过几个不同的过程或实践进行循环(文化循环)。意义给我们自己的身份、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归入哪类人以一个概念。

(2)意义持续不断地在我们参与的每一次个人及社会的活动中产生出来,并得以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文化与意义的最具特权的场所。

(3)意义还产生于我们用文化“物”表现自己的意思,利用、消费和占有文化物时,也就是说产生于我们以不同的方式把它们结合进每天的日常定规仪式和实践活动中,以及这种方式给它们以价值和意义之时。

(4)意义还规范和组织我们的行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建立起使社会生活秩序化并得以控制的各种规则、标准和惯例。因此,意义也是那些想要控制和规范他人行为和观念的人试图建立和形成的东西。

三、研究方法

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主要采用电视文本分析方法。从具体文本——图像符号的研究入手,进入电视广告图像意义的生成场所,给这些图像一种理解,这个理解不是对作品要再现的表层观点和目的的重复性的表达,而是把图像的创意当作一个已经被“规范和组织”的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透过图像表层的意义(广告的意图),揭示它在进入到广告文本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即进入到文化循环的过程中,探讨香港、大陆广告图像符号文化的差异。

(二)

一、文化——意识形态差异之比较

意识形态是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意识形态是指建立在某种经济、政治的理论或体系基础上的,或某些阶级特征基础上的各种观念、价值和信仰。用霍尔的话来说,作为意识形态——观念规范和组织我们的行为和实践,包括建立各种规则、标准和惯例,使社会生活秩序化并得以控制的。因此,意义也是那些想要控制和规范他人行为和观念的人试图建立和形成的东西。意识形态不仅组织人们关于现实的观念和形象,而且使人们形成关于自己在社会中的形象认识,并据此在这个世界占领一个位置。即通过意识形态,人们获得一种身份,成为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意志、自己好恶的主体。除了关于自己形象的认识外,意识形态也提供他人的形象。不仅一个人自己的身份是以这种方式形成的,而且意识形态还能勾勒出其他人的身份。[5]

对大陆和香港在各自意识形态形成过程中不同之处进行分析,我们看到:

香港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英国人将西方的一套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照搬到香港,加上香港人(中国人)独特的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传统,二者的结合,使英国殖民者在东方的行政管理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同时,香港人也在语言和文化诸方面接收着殖民者的教育,与大陆的中国人形成差距(以与香港语音最接近的广东人比较,香港的语言中多处有英语音译出现,如草莓叫士多啤梨,打球叫打波,警察称作沙展等)。香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形成了即不同于台湾、澳门,也不同于大陆独特的中国人的文化景观,这些景观既可以看作是香港社会——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的具体影像。又是形成香港文化独特性的主要因素。香港学者对香港文化身份的形成及其特点做了如下的分析:

1、香港意识形态的特点

香港人的意识形态的形成颇为复杂,有来自大量的颇为完整和系统的民间传奇、宗教学说,以阐释善恶,印证报应。这些意识形态成份比较成形,有系统的看法和判断,牵涉生活各个层面。各种成份由于牵涉范围和题旨有别,可以并肩而存,互不拖欠。市民按能力、兴趣、机遇和利益各取所需,接纳改良,形成一套或多套个人理解事物原因和行为对错的、较明确可辨的认知和道德地图。[6]

复杂的意识形态形成过程,使香港的市民对政治的兴趣和热情低于大陆的市民。市民社会认定的靠个人努力改变生存状况的价值,形成香港人的生活风格。即香港这个群体经年累积下来的自卫生存姿态是“走精面”、“无执输”、“弱肉强食”等。这些风格更多地见证于香港人到圣安娜“挤提”西饼,地铁车箱空无一人仍然坚持要飞身上车的拼搏精神。这是香港社会的调子和素质(toneandtimbre)。

由于意识形态的非一统化,香港人的日常意识由即时、片断、零散的观念构成。港人日常生活竞争激烈,危机接踵而至,市民守成应变唯有事事拼搏。一些配合、解释和理性化了此类生活经验的意识,变成了民间的智慧,广为流传。能“走精面”和所谓精面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实践的。日常意识来自日常生活实践,又成为日常实践的指南。它们的特征是:实用、自然、浅薄、反方法、通俗。同时也具备认知和道德判断的成分。

2、大陆意识形态的特点

大陆与香港相比较,除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生活传统的一致方面,大陆博大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一直实行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为了保护这种视社会为优先的制度,建立起的一整套理论和体系,建立起的有效实施这种制度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机构等,结合在一起形成大陆主流文化场域。张扬党的政治理想、目标和价值一直被有效的坚持下来。党和社会确立的一致关系,使得社会优先意识在公共场合被认可。这种认可通过从上至下党的组织和政府机构宣传、落实(政治表现的考核、媒体的宣传、各种会议的传达),潜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其作为一种被社会肯定的价值转化成知识,融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继而成为一种知识体系——意义。这种意义形成过程,“有助于建立起使社会生活秩序化并得以控制的各种规则、标准和惯例”,它“给我们自己的身份、我们是谁以及我们归入哪类人以一个概念”。(霍尔1997年)

大陆市民长期接受着较系统的、政治色彩较浓的观念的影响,这种观念和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结合,使大陆人在处理日常事物时,体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至少在公共场合。这一套知识和道德地图久而久之成为传统漫游在大陆的文化景观中。因此,这种“意义”对于创造的实践形成控制和规范,显示出了力量和权威。长期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生活的人们,其作为创意的动机和基础获得与这样一种政治、经济知识体系价值取向的一致性,生出别样于香港的广告文化是必然的。

不同的意识形态对广告创意的影响如何呢?

二、文化——意识形态对创意的影响

西方把把文化解释为有权利者和无权利者争夺领导权的场域,这是目前文化研究最有趣的一种潮流[7]。当本文在分析两地广告作品时,从创意的实践中看到优势意识形态如何不着痕迹地获得支配权并被普遍表现的事实。

1、文化差异对“颠覆”[8]的限制

在文化研究者的视野中,一个社会存在着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所谓的亚文化也就是被视为“反文化”的社会现象。[9]作为“反文化”的实践,具体现象有身着奇装异服招摇过市,或表现一种离经叛道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带鼻环、舌环、跳街舞、剃光头、穿破牛仔裤等。总之,这种亚文化对于主流文化而言是一种颠覆性的对抗。电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实践场域,当它将自己置于大众的范畴时,自然会代表大众的利益,表现他们的观念。广告从其诉求对象(这些亚文化的实践者往往是主要的时尚消费者)和创作者本身来讲(广告创作队伍年轻化),与这种亚文化有着直接的经济利益上的联系和一致性。就此而言,电视广告由于与经济的同步发展,较少政治意识的控制,成为亚文化的活跃场所是自然的事情。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仍然看到这种颠覆必须保持对优势意识形态的敏感,必须在其规则下操作。

作者在分析大陆和香港的电视广告图像时发现,尽管广告内容很少涉及到政治意识形态方面意义,但是在具有颠覆性的创意里,却看到了社会政治意识的强弱对创意者颠覆企图的接纳和包容的不同尺度。虽然,这种尺度不是硬性的规定,但是创意者仍然自愿地遵守规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臣属”[10]于此处。因此,通过对颠覆尺度之差别的分析,可以描述出造成差异的“最具特权的场所”[11]。

区别在于:大陆的颠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实现的,也就是说,大陆所谓的颠覆有一个政治的前提是不能越过的,加之在这个政治前提下被培植的思考习惯本身,象是一种警号自动(至少表现为自动)地强调着不能越过的事实。与之相比,香港电视广告在创意上是“自由”的(此处主要针对有无政治意识控制而言),不受束缚,唯新唯奇,不拘理念,想象力出格。

如香港电视关于一家餐厅削价的广告画面:黄昏,僻静的巷道,一位大妈手拎一个提袋行走。突然,一名年轻男子冲到大妈面前抢夺她的提袋,大妈与之争夺并且大声喊人捉强盗。街坊闻讯出来,将强盗制服;一家餐厅大堂内,大妈等人围坐在餐桌旁美餐,个个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从大堂往外看到,刚才的青年人被警察反扣了手,他的脸贴在玻璃上被压得走了形,看着大妈一家人美餐,垂涎不已。这时观众看到的画面是:玻璃窗上一张被压得变了形的脸和这张脸旁边的关于削价的内容。这个广告涉及到三类人:警察——国家政治的象征;市民——被国家保护的对象;小偷——警察、市民的对立面,破坏力量。同时,小偷也是警察存在合理性的证明。广告意义的第一个层面表达了警察捉小偷,警察保护市民的利益这样一个符合主流社会利益的价值观念。第二个层面上,小偷的破坏性消解了,警察的意义被颠覆,小偷和大妈(市民)成了同一类人——到削价餐馆美餐一顿的强烈欲望者。这时候画面的所指转移为对美食的欲望,它给拦路抢劫者一种新的解释:即餐馆的美味食品和价格太诱惑人了,使他不得不用抢劫的手段满足被深深刺激起来的食欲。这样强调抢劫行为的动因,冲淡了抢劫行为本身,使观看者把大妈的美餐与强盗的馋相联系在一起,对抢劫的愤怒也被忽略了。大妈的欲望满足了,另一位与大妈有同样欲望的强盗不仅被捉牢了,捉牢后心思还在吃美餐上,令人生出同情。这时候,抢钱和被警察捉住都没有吃这件事重要了。消费在先,其余不在话下。这种对社会已有制度以及这种制度确定的关系的颠覆性的展示,是通过对强盗的同情取消现实中对与错的判断界限。为了达到突出餐馆的美食和低廉的价格,不惜颠覆事件本身的主要意义,或者说随意间将主要意义消解了——抢东西不再与犯法的有关。

类似的颠覆还可以用另一个“垃圾虫”形象意义先后倒置的例子来说明。在香港清洁运动中,为了配合政府的行动,公益广告设计了一个“垃圾虫”形象。垃圾虫是乱扔垃圾的人制造的:一片草地,经过此处的男男女女随手将吃剩的食物或包装材料扔在草坪上,草坪渐渐从里面凸起,变成一个绿色的可以行走的动物,其身上的垃圾变成一个个红色的凸起的粘状物,垃圾虫蹒跚走出镜头,原来的绿地成了的水泥地。广告的意义不言而喻,垃圾虫是一个被否定的形象。以后,在街头张贴的清洁香港的广告画中,虽然出现了与垃圾虫相对立的形象——清洁龙,但是其影响无法与当年的垃圾虫相比,因此,许多清洁香港的广告还是以垃圾虫为清洁标志:一个绿色底上带有红色块的垃圾虫,头戴一定高筒礼帽,向上摊开双臂,旁边立有垃圾箱。在这样一幅宣传画中,垃圾虫站在中间,作为主角进入清洁香港运动的实践,被清洁的对象这时成了清洁的标志。同一个形象,其意义在介入了时间的因素后,发生了变化。对此,香港的广告人士李悦说:这正是广告宣传中“正不胜邪”的最好例子。[12]

上述两则广告在大陆可以播放吗?

大陆的意识形态以及这种意识形态所维护的政治体系——标准和价值不论是在何种场合,都要维护其严肃性。在大陆的政治意识形态中,法庭、警察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政治的稳定,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生长在大陆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人们会自觉遵守这个规则,即使有违规,电视媒体作为的责任也不允许表现这样的颠覆内容。

虽然在大陆人的生活经验中,上述“垃圾虫”反面变到正面的现象会发生。但是,对这种变化表示公开的认可,并由垃圾虫——“邪”告示市民应该清洁香港,“以邪胜正”大反串式的意义颠覆,在一种被养成正反界限分明,不可倒置的大陆政治文化环境里是难以实践的。例如,“红桃K”(补血的药物)曾经登出一则广告:在红桃K形象标志下,写着“呼儿嗨吆······”。它套用了大陆妇孺皆知的歌颂的《东方红》歌曲的句式:“呼儿嗨吆,他()是人民大救星”。这样一个形式被政治化后,意义的转移难以实现。这则广告刊登在一家报纸上,没过多久即被取消了。它违反了政治规则。红桃K广告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本文后面将再次提起这则广告)。

[page_break]大陆广告创意对于传统文化意义的颠覆实践生出的是另一种样式。例如有一个跨国航空公司的广告,模拟了孙悟空与太上老君的对话。孙悟空让老君把自己放回到炼丹炉里,因为“家事、国事、单位的事,烦死了。”而老君则笑着指点道:“快快加入××航×日游吧”。这是一个广告版的《西游记》。还有SONY牌walkman广告语更有意思,它把《长恨歌》中的“天长地久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改为“天长地久有尽时,此乐绵绵无绝期。”能否由“恨”转“乐”,只看有无walkman。“小糊涂仙”酒广告特意用传统的酒坛子作为广告的背景,让一个身着古装的美女作为广告人物,她眉清目秀,面带微笑,使人想起古人豪饮以及美女为英雄斟酒的情景。[13]

大陆与香港“以邪胜正”似的颠覆的不同处在于:1、这种颠覆的基础还是传统文化(人们熟知的文学作品、典故、成语等),只有对这些文化的内涵有认识和理解,对它的颠覆才生出新的意义来。这种“颠覆”严格讲只能算是“篡改”。香港市民的生活风格中较少有这种文化的因素,因此,这种类型的颠覆意义难以生成。2、意识形态化对大陆人思想的导向较强,如果一种意义表达方式有政治色彩的话,对其的颠覆会受到官方制止,如在在公开场合(媒体)上“邪”与“正”是不会被“颠覆”的。

2、文化差异对隐喻的影响[14]。

在广告创意中隐喻是最具有个人风格的。但是,隐喻的过成也是漫游于社会文化环境中的。

隐喻在香港电视广告图像意义生成中具体表现为夸张、虚构的倾向,这种夸张、虚构建立在一种大惊小怪的反应方式上。前面提到香港人的生活风格中有“大声”“招积”的特点,与广告中的这种风格不谋而合。这类广告在叙述事件常常寻找令人惊讶不已的对应物以解释其目的。效果是强烈刺激观众。如香港一家电视台播放的广告出现了女鬼的形象,以女鬼吓煞人的效果形容手机使用价格骤跌给人们带来的惊讶程度(这则广告后来因为观众的投诉其过于恐怖而被取消)。广告画面:夜静时分,在一处停车场,一位司机正在发动汽车,突然一位身着红色衣裙的女鬼飘然而至,女鬼把脸贴在汽车的玻璃上,其恐怖的表情吓昏了司机。这时候,画面才出现与手机有关的内容。在汉语的词汇中,人们经常使用“见鬼了”来表示对某事发生的不可思议之感觉。但是直接把鬼的形象搬出来时,形象本身的刺激导致的效果,并不只是话语“见鬼了”的感觉。当人们说“见鬼了”时,并没有一个具体的鬼的形象相伴这句话而出现,说这句话既不会吓昏自己也不会吓昏别人。

这一则广告完全符合“新潮、搞怪、难懂、无厘头”[15]的后现代特点,选择女鬼形象出现的效果以对应广告要表达的“价格低至吓死人的程度”的意义,说明在香港广告创意者那里,它们可以归为一类。这种认可体现出了香港生活风格的某些方面。就“鬼”的形象而言,在香港的文化环镜中,“鬼”在人们的“日常定规仪式和实践活动中”[16]没有经历过被彻底批判的实践,鬼的形象没有到过政治的话语系统里。因此,它的出现与大陆相比较而言,是独特的。

大陆文化发展中,有过对迷信的批判,鬼在的话语中又被阶级阵线统统划到人民的对立面,牛鬼蛇神等于了地富反坏右,所以鬼曾经是臭名昭著。通过了对鬼形象的这种认识后,鬼的形象难以归如正面符号类别。在组合一个正面完整意义时,也不会给它留下位置。

接下来分析另一则广告:一位着一袭黑色紧身衣的蒙面女子,脚登旱冰鞋在一家超市的货架之间来往穿梭。一条胳膊前伸,手做削割状。手到之处,物品的价格统统被削价。用女杀手削价,意味着超市的价格削得彻底。电视画面唯有以加强视觉的冲击力,才能引起观众的注意。为达此目的,追求感官刺激不必在意与参照物的相像(对应性)问题,即广告要告诉的意义与它用来表达这个意义的物的出现是否符合已经形成的理解模式,已经不重要了。上述两个广告就是靠画面令人吃惊、不知所云的感觉引起人们的注意,广告要告诉观众的总是最后才出场。当削价的意义出现时,反视广告对削价本身所作的解释——犹如女杀手出现,其形象与杀得狠之行为给人一种过分的感觉——选择的不可思议与组合的出人意料(这也许就是广告希望的效果)。

这两则广告画面的共同特点是观众因为摸不着头脑而产生了注意力,对画面生出的惊讶和广告内容的逻辑关系已经不重要了。如果说这两者之间有逻辑联系的话,就是让杀价能获得如同见到女鬼或女杀手一样的效果。尽管这两种惊讶(杀价、见到女鬼)有质的区别:一是恐怖引起的(女鬼与女杀手形象),一是对购买欲望的刺激。但是在香港广告人的隐喻中,把这两者联系在一起又是自然的,即追求图像效果与效果之间的相似,不是经过思考以后对两者之间意义的认可。不追求画面之间的逻辑性,只在乎对画面的注意力形成香港与大陆广告图像的差异。这样一种现象可以从香港人接收知识习惯的分析中,找到解释。

3、文化差异生成不同的解读习惯

前面提到香港人的生活节奏非常快,即使是空车,也要飞身而上。他们每天要作许多事情,物质的诱惑使他们不得已而为之。阅读文字作品与这种快节奏生活不相适应。这也可以作为香港人喜欢阅读漫画的一个原因。另外,有学者对香港人接收知识教育时状态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香港的现代人读书时经常耳听音乐,眼睛一边看电视,一边读书。在地铁或公共交通车上随处可以看到一边读书,一边打手机的人。就是说香港人自小养成一心二用甚至三用的习惯,因此,大学的课堂也应该创造这样的氛围,以适应学生自小养成的读书习惯,否则他们读不好书。

以上两种解释,为本文提供的答案是:香港大众文化的消费与制造者习惯于对画面连续的逻辑性产生注意力。因为MTV或卡通跳跃闪烁的画面,使人们紧张地跟着变化迅速的电视图象走,每一个画面跳跃闪烁时,吸引住你的眼球就可以了,至于吸引你眼球的物与想利用这个物表征的另一个物之间有没有逻辑上的联系,在这种解读方式中不被注意。当他们仅仅陶醉于那些由众多画面连接闪现的萤幕图像所造成的紧张与观光刺激时,[17]难以把那些形象的所指,连接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叙述。久而久之,培养起来的对这种跳跃性画面的接收习惯遮掩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大陆在此方面与香港有较大区别。大陆承袭传统的教育方法,对子女从小灌输读书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关于小猫钓鱼的寓言故事十分流传,它告诉儿童三心二意是办不成事情的。加之大陆实行计划生育,家长对子女的成才寄予更大的希望。望子成龙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同时也是一种压力,伴随着一个人求学的全部阶段。年青人被要求苦读书,以应付应试教育,甚至会被要求在开学阶段不看电视等。这种教育的目的养成了阅读文字的习惯,训练了逻辑思维的能力。尤其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阶段,针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各种质疑题和思考题,都在训练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

尽管大陆的年轻人也喜欢卡通片,但是尚未达到香港普及程度——除了少年,青年也是漫画族的一员,也许年龄还有上升的趋势。此外,大陆人接受电视图像的历史比香港人晚,也可以作为一种解释的依据。香港在60年代初期就开始做电视广告。大陆在80年代初期购买彩色电视机还需要凭票,电视机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可以说,“跳跃闪烁”画面对大陆人观看习惯的培养比香港人至少晚了20年。大陆传统的阅读习惯,虽然也受到挑战,与香港的相比较,还是有很大差距。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差距会逐渐消失。

与香港的广告相比,大陆的广告十分注意其画面的逻辑性,如果因为画面本身的说服力受到限制,影响叙述的逻辑性时,就用语言来说明。例如关于“严迪”(一种抗生素)的广告:一位带眼镜,着西装的男士手拿教鞭指着身后写有“严迪”的药盒说:感冒是由大肠内的支原体和因原体······病毒引起的,严迪可以有效地消灭以上各种病毒······这一条广告画面突出的有三点:一是介绍药品的知识分子(这种衣着在公共场合作为知识分子的符号),二是关于病菌的专业术语。三是把这种典型的课堂教学的方式搬上广告屏幕。这三点联系起来产生的意义是:肯定知识分子在大陆知识领域的权威地位。涉及到专业问题时,知识分子有发言的权利,知识分子说的可信。知识分子又是以追根问底为特色的;肯定课堂说教的有效性。希望产生的效果是:这种药的疗效是可信的。

另一条广告为了突出这类意义,一开始就说:全国有多少教授、院士、博士研究生、科学家、学者的研究证明这种药好。尽管广告词的作者并不十分清楚这些头衔哪个大?但他尽可能把社会上对知识分子各种称谓都罗列出来,以显示权威性。

这种说服力主要靠概念——社会上的某种共识讲述一个意义支持,有赖于观众对画面的“良苦用心”的理性解读,而不是靠“闪烁跳跃”的画面吸引观众的眼球。这类广告如果离开了大陆的文化环境,同样令人费解。

(三)

以上分析得出四点结论:

1、意识形态并非一组静态的世界观,而是不断由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日常运作中复制出来的动态社会实践。实践过程也是个体对自身、对其他人与社会关系的认同过程。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在意识形态的管辖下,臣属于它。[18]也就是说,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运作过程中将人们塑造成符合优势团体利益的意识形态主体。大陆和香港有着同种文化传统(汉语言文化)的血脉,这是两地文化相同的前提。同时,也存在较大差异。政治制度以及与这种政治制度相关的意识形态是这种差异的生产前提。当我们把差别放在文化形态层面寻找原因时,意识形态的差异凸现出来。在有可能对广告创意形成影响的诸多因素:地域差异、语音差异和习俗差异等中,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最大。

2、在大陆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政治观念由于和国家的行政体制的一致性,使其在意识形态的范畴:价值体系、日常生活观念、行为规范等中处在了支配地位,其他方面都向政治观念自然妥协。

3、这种自然妥协也可以理解为受政治控制,但是这种控制和国家利用政治机构强行控制不同,它主要靠贯穿在大陆泛政治化的话语环境中实现其目的。在这样的话语环境中,任何的文化实践都有一个不可突破的底线——国家的政治目标。

4、随着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继续实施和大陆,政治“向北望”[19],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力量在社会构建过程的不断增加分量,香港、大陆两地政治会逐步沟通、妥协,因此,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有可能减弱。

注释:

[1]《文化帝国主义》第20-30页汤林森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

[2]同上。

[3]《Representation:culturalrepresentationsandsignifyingpractices》P1-10StuarthallSAGEPublications97

[4]《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16-17页麦克·费瑟斯通著刘精明译艺林出版社2000年5月版

[5]《文化研究读本》罗钢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

[6]《阅读香港文化》第87-90页吴俊雄等编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

[7]《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第268-269页RobertCAllen编李天铎译远流出版社1993年版

[8]“颠覆”在此处是指对传统和习惯的反叛。可谓“反其道而行之”。

[9]《文化研究读本》第22-23页罗钢等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第266-267页RobertCAllen编李天铎译远流出版社1993年版

[11]《Representation:culturalrepresentationsandsignifyingpractices》P1-10StuarthallSAGEPublications97

[12]《广告!广告》第145-146页李悦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版

[13]《为我所用:广告中的文化资源盗用》陶东风《中华读书报》2001年6月3版

[14]隐喻:根据罗兰·巴特的解释,隐喻是指在完整意义的构建过程,在同一类符号(意义相近、相似、相对)中选择一个适合在此处安置的符号的能力。参见《神话——大众文化诠释》p169-17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作者注:由于文化的差异,能够归入同一类的符号也有了差别。

[15]《后现代文化导论》第1-4页康纳著唐维敏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16]

[17]同上第6-8页

香港自由行游记范文第6篇

关键词:穿越;时空;电视剧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3-0091-03

一、什么是穿越剧

(一)穿越剧的定义

穿越剧是对穿越时空这一类型题材电视剧的简称。而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通俗的是指就某人物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所在时空(A时空)穿越到了另一时空(B时空)展开一系列活动的事件。穿越剧如《寻秦记》,剧中主人公项少龙乘坐时光穿梭机,从2001年的香港穿越到了公元前251年战国时期的赵国,并参与和见证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二)穿越剧的产生

穿越剧是怎么产生的,如果要溯源,那么源头可以归结为长久以来人们对于人类生存世界的思考和探索。从古代古希腊甚至更早的时候,人们就对时间进行了很多种思考,但是真正从科学上把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并提出一种时空理论,还是从1905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开始。爱因斯坦曾指出,当一个物体达到光速,那么时间就会变慢,这一现象称为“时间膨胀”。而当这个物体的速度超过光速,那么时间就会倒流。但是1905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指出:光速无法超越,时间不可能倒流。但是另一位大物理学家霍金却力证穿梭时空是有可能的。不管这些推理论断是否成立,从穿越剧的形成与发展来看,大胆的设想与高深的物理知识为编剧们日后的创作提供了根据,埋下了伏笔。其次,穿越剧的产生得益于科幻小说中穿梭时空的奇思妙想。1895年英国小说家威尔斯发表了一步《时间机器》的科幻小说,引起了人们对于时空旅行的极大兴趣与关注。一百多年后,这部小说被改编成为同名电影搬上了大荧幕。之后,关于时间旅行的科幻小说层出不穷。日本漫画《漂流教室》在上个世纪70年代问世,叙述主人公高松翔在一次莫名的大爆炸中,连同整所大和小学师生862人一同来到了荒芜的未来世界。这部漫画于2002年被翻拍成同名电视剧。而中国香港第一部穿越剧《寻秦记》则改编自黄易的同名武侠仙侠小说……因此,如果说物理学家们的时空观为穿越剧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想象可能的话,那么文学作品则为穿越剧的生根发芽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但是长久以来,“穿越”并没有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单独提炼出来,而是融入在科幻小说、恐怖小说、探险小说、武侠小说、魔幻小说或神话小说当中。直到最近几年,中国内地网络文学声势浩大,穿越文独树一帜,成为网络小说题材的一种,然后穿越文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文体。于是顺理成章,穿越剧的提法应运而生,在今天可以视为电视剧的类型之一。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穿越剧归属为科幻剧或奇幻剧(如美剧《迷失》)。某些悬疑剧中也会带有穿越情节,不过其中的穿越只是作为点缀,而非主线。在日本,穿越剧可划在灵异剧的范围之内(如《漂流教室》)。在华语圈里,台湾电视剧《超级女巡按》(1993)可算是穿越题材电视剧的鼻祖,之后《寻秦记》(2001)《穿越时空的爱恋》(2002)均掀起收视热潮。可见穿越剧在港台较之内地是要先行一步的。直到2006年《魔幻手机》的播出开启了中国内地穿越剧的先河,而2010年的《神话》则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地第一部穿越剧。

二、穿越剧的形式

关于人类是否需要“虫洞”(连接宇宙遥远区域的时空细管)来进行穿越,或这个虫洞是否真的存在不是编剧们要考虑的问题,想象力才是实现穿越的关键。在电视剧中,这个虫洞的存在可以是各种方式的,穿越的形式也是五花八门的。

(一)按穿越的表现方式分为直线式穿越和往及式牙越

1.直线式穿越:如果把时间看做一条轴线,把人看成是在这条线上能够自由活动的质点,把这个人所在的时间点看做原点,那么这个质点一旦在这条轴线上发生位移,就会发生两种情况,一种是提前,即回到过去,一种是置后,即来到未来。这类穿越是最广义上的穿越,表现手法也很简单,华语圈的大多数影视作品都在此之列。如《穿越时空的爱恋》是主人公从2002年穿越到明朝朱元璋时期,《九五之尊》中则是主人公从清朝雍正十三年穿越到2003年的香港。

2.往复式穿越:主人公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然后再从另一时空穿越回当下所在的时空,这种往返交替式的穿越就是往复式。如美剧《迷失》就是往复式穿越的代表。广义上的时间穿越并不是《迷失》的核心内容,但穿越却从第一季到大结局到六季无处不在。这种穿越并非实际上的身体穿越,而是心灵闪回、意识流在过去和今天之间不停地穿越的穿越,每次看似无关的“昔日回忆”和“今天的遭遇”总是能在每一集的最后找到一个交点,将这一集的主题进行升华。从第三季“闪前”(一种向未来的穿越)的出现,到第四季闪前闪回交替出现,人物关系和剧情的铺垫逐一明朗,但在明朗的过程中却又不停地编织出新的线索和铺垫。如果说《神话》《寻秦记》的穿越是一根穿过时间的线,那么《迷失》的往复式穿越就有如一张纵横交错的巨大的网,交织在整个时间和空间的长河里。

(二)按穿越的自觉性和目的性分为有意穿越和无意穿越

1.有意穿越:剧中角色根据某种目的自觉进行的穿越,而非盲目穿越或者意外穿越。

2.无意穿越:是指穿越剧中角色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由一定的刺激引起的,不由自主的穿越,是意外穿越,带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如《九五之尊》中吕四娘欲行刺雍正皇帝,两伙人正在船上打斗,不料突然风云变幻,龙卷风将雍正皇帝和吕四娘卷到了2003年的深广公路上。这种令人始料不及,没有任何征兆和准备的穿越,就属于无意穿越。

(三)按穿越对象分为肉体(原身)穿越和精神穿越

1.肉体(原身)穿越:即人物完整地从某一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其体态、容貌、服装等都没有变化,思维方式和智商水平也没有任何改变。穿越剧中多数是这种穿越形式。

2.精神穿越:主要是指意识、灵魂或者心灵意念的穿越。日剧《追梦人》(2007)中,原棒球选手小木骏介曾因伤退出棒球界,却在下定决心重返赛场的时候意外死亡。在神的帮助下,小木“借尸还魂”,附体在年轻的社长朝日奈孝也身上。“借尸还魂”或者“附体”就是灵魂的穿越。而美剧《迷失》前四季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心灵的闪回,意识流的穿越。

(四)按穿越媒介分为“科技”穿越、“异能”穿越、“自然力”穿越、“事物”穿越

1.“科技”穿越:即借助科学的力量实现穿越,比如科学家

或发明家发明创造的时间机器或者时光穿梭机帮助主人公实现穿越(《寻秦记》),或者是利用医疗器械,移植脑细胞从而介入另一个人的超时空世界。

2.“异能”穿越:即借助神仙法宝或者妖魔鬼怪这样具有异能量的物质实现穿越。如《神话》中易小川和高要被虎型坠与宝盒带到了秦朝;《穿越时空的爱恋》中小玩子和张楚楚则是被游梦仙枕带到了明朝。

3.“自然力”穿越:即穿越的达成是受自然现象或者某种灾害的影响,如风雨雷电、地震火灾等。在《穿越时空的少女》中,和子经历了地震与火灾之后拥有了穿越时空的能力;而在《漂流教室》中,是一场地震让主人公们穿越到了未来。

4.“事物”穿越:就是主人公通过物质实体完成穿越的过程。如港剧《巴不得爸爸》(2010)中,楚慈莫名其妙地被困在电梯,然后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衣柜钻出来,穿越到了他父亲的时代。

(五)按穿越的时空关系分为时间的穿越、空间的穿越及时间和空间的同时穿越

1.时间的穿越:也就是穿越时间。而穿越时间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时光倒流,回到过去;一种是时光前进,穿越到未来。《穿越时空的少女》(1994)中,女中学生和子在一次地震和火灾中意外的拥有了超能力,她渡过了完全相同的一天――上同样的课,做同样的事,经历同样的地震和火灾。穿越到未来的穿越剧则有《九五之尊》(香港)《漂流教室》(日本)等。

2.空间的穿越:也就是穿越空间。关于穿梭时空有一个“外祖母悖论”:一个人穿越到过去,在其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就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么这个跨时间旅行者本人还会不会存在呢?霍金在这方面提出了观点:一旦发生“时空穿梭”,那么时空便会进行分叉,以那个穿梭时空的人到达的时间起,产生一个与原有时空平行的时空,新产生的时空与原时空互不干扰,各自进行发展。12J这种多个或者说是平行时空,在美剧《危机边缘》就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力证。

3.时间与空间的同时穿越:多数穿越剧属于简单的时空穿越,那就是主人公从所处的时代穿越到了某个时期,穿越后发现所处地点也发生了改变,从A地变成了B地。复杂一些的还属美剧。《迷失》中前4季的主角,被分散到了两个时间点,分别进行两条非常重要的故事线,而这两条故事线隔着30来年的时间,彼此影响,而他们所处的时空关系总在变换着。

三、穿越剧的内容及比较分析

各地穿越剧因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在剧情上必然也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一)中国的穿越剧

首先,主人公穿越后,一定会在其穿越后的那个时代有所作为,要么建功立业,要么辅助他人,总之就是在有意无意中影响身边的人和事。《寻秦记》中诸如“完璧归赵”“秦皇登基”“焚书坑儒”等重大历史事件是项少龙的帮助参与下或是因为他的关系而形成的。

《九五之尊》中,雍正皇帝穿越到现代,尽管不再是至高无上的王者,但是具备帝王非凡智慧的他依旧能够在二十一世纪大展拳脚。其次,如果剥离‘‘穿越”这个概念,那么会发现剧集的内容可以归结为言情、武侠、职场、商战等题材。所以,中国的穿越剧,“穿越”得还很表层很外在。尤其是内地的穿越剧,编剧在编写穿越时空的故事时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逻辑错误颇多:主人公穿越到了距离自己非常久远的时代却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现代人的特性,且穿越到古代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拥护历史,挑起一肩重担来捍卫历史,而不论那历史是好还是坏。很多时候,内地的穿越剧,情节发展依靠的不是严密的逻辑性,而是历史的巧合,甚至很多东西编剧也解释不了,所以内地的穿越剧还有待提高。中国香港地区的电视剧多半是胜在节奏和重点的把握上。即便布景服装简陋,但剧情的设计和节奏的把握上却依旧很有心思。《寻秦记》结构紧凑环环相扣,即使删除了原著中的诸多女人,但40集的长度依旧被填充得十分充实。而台湾地区的穿越剧,其实更像披着穿越外衣的偶像剧或言情剧。观众收看《终极一家》,被吸引的不止是剧情,更多的是对“飞轮海”等帅哥们的拥趸。

(二)日本的穿越剧

日剧很大的特点就是无论故事怎样,整部剧集都充满着浓浓的励志情结,而这一特点在穿越剧中也同样显露无疑。穿越也好,现实也罢,日剧其实换汤不换药,打动观众的永远是人心。不同于《迷失》眼花缭乱的穿梭轮回和时空往返,而是认认真真的讲好故事的本真――穿越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而已。不论是《重返少年时》的亲情主题,还是《求婚大作战》的爱情主题,“穿越”都是感情的随附品。也许正是因为那沉甸甸的感情才让日剧里的时空之门为之打开。在东方,情感线索永远贯穿全篇。穿越剧也不过是借助“穿越”的外壳,核心讲述的依旧是情感问题――弓杀情、友情、爱情。

(三)美国的穿越剧

一般涉及穿越题材的影视作品多为喜剧或冒险类的浪漫主义题材,也就是整个故事为这个概念服务,这一点在国产影视剧(包括港台)中尤为明显。但是在近年的美剧里已经很少使用这种老套的方法了,即便有也不会作为主要卖点。华语剧中那些接近无厘头的剧情和表现形式更像是肥皂剧。而涉及穿越的美剧,一般都是很严肃的推理、冒险、悬疑、科幻、灾难剧等,编剧们一般不会玩弄这个概念,而是会更务实地将概念好好服务于剧情,打造一些实实在在的精彩的美式“穿越剧”。

(四)穿越剧的差异性

如果说在东方主人公的穿越多数是依靠神仙法宝来实现,那么在西方主人公则多数是凭借严谨的科学探索来穿越的。除了要应对穿越带来的各种问题之外,还会孜孜不倦地探索导致穿越产生的原因,抑或穿越工具根本就是主人公自己制造出来的。这种区别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传承千年,日韩等国也深受其影响。而以美国代表的西方,更崇尚科技的力量和人的要素。在美剧里,那些玄妙的理论与推测似乎真的如同一种科学预见。如果说内地剧多是以情为主,那么美剧就像一场“brainstorming”。美剧的穿越背后,有庞大的科学家、物理学家等专家学者支撑,而内地的穿越剧似乎凭借编剧的想象就足以完成。

四、穿越剧的特点

(一)新:题材新鲜,形式新颖,内容创新

穿越剧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电视剧(如武侠、言情、伦理、悬疑等)是个新生的题材,时空交错的情节更是让观众耳目一新。

(二)奇:编剧奇思妙想,带领观众畅游时空隧道

科技发展的今天,电视特技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因此我们看到了多种多样千奇百怪的穿越方式,而那些穿越方式效果逼真,如同身临其境。

(三)特:穿越剧不同于常规的电视剧种,好像带有魔幻的色彩,但是又不同于神话剧,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神话剧是以神话故事为题材的戏剧。这类戏剧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都有出现。在欧洲,古希腊的题材,大都取自希腊神话,悲剧诗人给神话以新的解释,赋予它以现实意义的内涵。在中国古典中,这类剧目也很多。如《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天仙配》等。穿越剧则不必以神话故事传奇传说为基础,具有随意性和任意性。

五、穿越剧走红的原因及价值功能

穿越文是当下网络小说最热门题材的一种,更被很多网友们奉为必备读物。而穿越剧也因为它的新奇特备受瞩目。尤其在中国,每一部穿越剧都会赢得高收视率和热议。《寻秦记》是2001年香港TVB台庆大戏。

《九五之尊》让女主角张可颐捧得2003年度TVB视后桂冠。内地《魔幻手机》(2006年)《神话》(2010年)在中央台播出,均为收视冠军。夸张地说,人人都爱穿越,人人都有穿越的梦。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源于人人心底深处的美丽“白日梦”。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默默无闻平凡无奇,但是内心深处却充满英雄情结,渴望出人头地,渴望成功。然而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因素制约着人们不能完成“理想”,于是人们会将情感寄托或者转移。在文学作品中或影视剧里,人们将自己代入其中,和角色或者把自己想象成为角色去叱咤风云,建功立业。

另一个原因,很多人希望时间能够倒流,回到回去,是为了“追悔”,去弥补昔日的遗憾。另一部分人则渴望穿越到未来,则是想提前见到未来发展成为何种状貌,从而满足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香港自由行游记范文第7篇

旅行的目的不一,有的颇为严肃,是为了增长见闻,恢宏胸襟,简直是教育的延长。台湾各大学例有毕业旅行,游山玩水的意味甚于文化的巡礼,游迹也不可能太远。从前英国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常去南欧,尤其是去意大利“壮游”:出身剑桥的米尔顿、格瑞、拜伦莫不如此。拜伦一直旅行到小亚细亚,以当日说来,游踪够远的了。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司马迁二十岁“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也是一程具有文化意义的壮游。苏辙认为司马迁文有奇气,得之于游历,所以他自己也要“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值得注意的是:苏辙自言对高山的观赏,是“恣观”。恣,正是尽情的意思。中国人面对大自然,确乎尽情尽兴,甚至在贬官远谪之际,仍能像柳宗元那样“自肆于山水间”。徐文长不得志,也“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恣也好,肆也好,都说明游览的尽情。柳宗元初登西山,流连忘返以至昏暮,“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游兴到了这个地步,也真可以忘忧了。

但是许多人旅行只是为了乐趣,为了自由自在,逍遥容与。中国人说“流水不腐”,西方人说“滚石无苔”,都因为一直在动的关系。至于旅行的方式,当然不一而足。有良伴同行诚然是一大快事,不过这种人太难求了。就算能找得到,财力和体力也要相当,又要同时有暇,何况路远人疲,日子一久,就算是两个圣人恐怕也难以相忍。倒是尊卑有序的主仆或者师徒一同上路,像“吉诃德先生”或《西游记》里的关系,比较容易持久。西方的作家也主张独游。吉普林认为独游才走得快。杰佛逊也认为:独游比较有益,因为较多思索。

独游有双重好处。第一是绝无拘束,一切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去做,只要忍受一点寂寞,便换来莫大的自由。当然一切问题也都要自己去解决,正可训练独立自主的精神。独游最大的考验,还在于一个人能不能做自己的伴侣。在废话连篇假话不休的世界里,能偶然免于对话的负担,也不见得不是件好事。一个能思想的人应该乐于和自己为伍。我在美国长途驾驶的日子,浩荡的景物在窗外变幻,繁富的遐想在心中起伏,如此内外交感,虚实相应,从拂晓一直驰到黄昏,只觉应接之不暇,绝少觉得无聊。

独游的另一种好处,是能够深入异乡。群游的人等于把自己和世界隔开,中间隔着的正是自己的游伴。游伴愈多,愈看不清周围的世界。彼此之间至少要维持最起码的礼貌和间歇发作的对话,已经不很清闲了。有一次我和一位作家乘火车南下,作联席之演讲,一路上我们维持着马拉松对话,已经舌敝唇焦。演讲既毕,回到旅舍,免不了又效古人连床夜话,几乎通宵。回程的车上总不能相对无语啊,当然是继续交谈啦,不,继续交锋。到台北时已经元气不继,觉得真可以三缄其口,三年不言,保持黄金一般的沉默。

如果你不幸陷入了一个旅行团,那你和异国的风景或人民之间,就永远阻隔着这么几十个游客,就像穿着雨衣淋浴一般。要体会异乡异国的生活,最好是一个人裸地全面投入,就像跳水那样。把美景和名胜用导游的巧舌包装得停停当当,送到一群武装着摄影机的游客面前,这不算旅行,只能叫做“罐头观光”。布尔斯丁说得好:“以前的旅人采取主动,会努力去找人,去冒险,去阅历。现在的游客却安于被动,只等着趣事落在他的头上,这种人只要观光。”

古人旅行虽然倍尝舟车辛苦,可是山一程又水一程,不但深入民间,也深入自然。就算是骑马,对髀肉当然要苦些,却也看得比较真切。像陆游那样“细雨骑驴入剑门”,比起半靠在飞机的沙发里凌空越过剑门,总有意思得多了。大凡交通方式愈原始,关山行旅的风尘之感就愈强烈,而旅人的成就感也愈高。三十五年前我随母亲从香港迁去台湾,乘的是轮船,风浪里倾侧了两天两夜,才眺见基隆浮在水上。现在飞去台湾,只是进出海关而已,一点风波、风尘的跋涉感都没有,要坐船,也坐不成了。有些豪气的青年骑单车远征异国,也不全为省钱,而是为了更深入,更从容,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世界之大,道路之长。这种青年要是想做我的女婿,我当会优先考虑。

香港自由行游记范文第8篇

过去的儿童可没有现在这么多玩具,泥塑的玩具就成了儿童们的最爱。泥娃娃、泥公鸡、泥响猫、泥果果、泥饽饽……别看这些玩具简单古朴,却是小商贩们、挑货郎担的走街串巷的畅销品。而现在,只有在庙会上才能见到这些普通的泥塑,并且有些是现场制作泥捏人物塑像,无不惟妙惟肖、形神兼备。

泥塑俗称“彩塑”、“泥玩”,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一种雕塑工艺品。其色或素或彩,其形以人物、动物、神话传说为主。无论是色彩艳丽、线条流畅。造型夸张的财神爷,还是赋予美好希望的泥娃娃预示吉祥富贵的牡丹、虎头,折射出的都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其质朴而传统的图案纹样与那些厚重的历史一起传承至今。2D06年明,泥塑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有关泥塑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千年前,可以确认为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泥塑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考古工作者从两汉墓葬中发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也有模制。

泥塑艺术在宋代得到蓬勃发展,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出现了许多专门从事泥人制作的作坊,将泥塑作为商品出售。北宋时东京著名的泥玩具“磨喝乐”在农历七月七日前后出售,不仅平民百姓买回去“乞巧”,达官贵人也要在“七夕”期间买回去供奉玩耍。形态各异的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

至清代,泥塑形成南北两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泥人张”,南方有无锡惠山泥人。“泥人张”指天津泥人张长林,是捏塑世家,作品以写实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装饰,无不强调一个“像”字。其子张兆荣、孙张景桔继承祖业,为中国彩塑艺术作出贡献。

惠山泥人又可分两类:一类“泥要赁”供儿童玩耍,“大阿福”是最典型的作品。其造型丰满活泼、浑厚简练,色彩明朗热烈,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另一类为“手捏戏文”,主要塑造戏曲人物。这类泥人很注意神态刻画,造型适当夸张,表现技法精练,色彩纯朴、深厚,实有江南地方特色。此外,山东高密、陕西凤翔、河北白沟、河南浚县、淮阳以及北京皆为泥塑艺术兴盛之地。

泥塑的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实则十分考究。其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选用带些黏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或蜂蜜以增强泥土韧性。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之后行脱胎工艺,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把和好的泥压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使泥人中空外严。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虽然泥塑并非以科技含量而论,但泥塑作品朴实、直观、真实和更加的“零距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欣赏角度也极为丰富和多样化,更能贴近人们的生活。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是人们追求返璞归真的具体写照,同时也是当今人们追求时尚、个性的一种体现。不同的土地。不同的时代,诞生了神采风韵各不相同的中国泥塑;不同的表现技法、不同的艺术特色,源自中华文化的博大,又呈现出她的多彩。泥塑就像贝壳里的明珠。在中国艺术的殿堂中放出迷人的熠熠光彩。

在齐鲁大地,泥塑艺术更是遍地开花。山东民间泥塑色彩鲜艳,热烈欢快,寓意吉祥,既增加了生活情趣,又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人的美好祝福。山东省主要泥塑产地有高密聂家庄、惠民“河南张”村、临沂褚庄、苍山小郭庄、潍坊、安丘等地,其制作工艺各具特色,泥塑玩具更是千姿百态。

山东泥塑最有名的当数高密姜庄镇的东、西聂家庄人。民间流传“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之说。其源于明朝初年,雏型叫“锅子花”,用泥土做成反扣的锅状,内放烟花,上面接一火捻,点燃后冒出烟火以供节日观赏。后来人们逐渐将形态单调的外壳做成动物等形状,继而又开始涂上颜色,使锅子花外壳的制作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聂家庄泥塑的雏形。

经过数辈先人的不断改进、创新,聂家庄泥塑制作工艺和种类得到较快发展。到目前,其泥塑品种已多达百余种,有叫虎、叫鸡、摇猴、仕女、罗汉、戏曲历史神话人物、吉祥娃娃及脸谱等作品。并成为声色并茂、造型优美、乡土气息十足的民间艺术品。其制作的目的也由单纯的为谋生计向观赏、收藏、娱乐、馈赠等方面发展,社会影响和人们的喜爱程度也不断增强,作品远销日、美、韩等国及香港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