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师调走家长感谢的话

老师调走家长感谢的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老师调走家长感谢的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老师调走家长感谢的话范文第1篇

这位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就是北海市第五中学初中部的英语老师冯筱玲。在23年的教育工作中,冯筱玲具有使学生从不爱英语到最爱英语、使学生从潜力生转变为优秀生、使差班转变为优秀班的能力。而这能力,源于她对学生深深的爱。她说:“师爱是一种魔力,具有那些严斥重罚的教育方式所没有的神奇力量。”

无悔的选择

1990年,冯筱玲毕业后,分配到北海市海城区地角中学。当时的地角中学破烂不堪,教室连玻璃窗都没有,桌椅缺胳膊少腿,学校周围到处是死鱼烂虾,一年四季臭气熏天。学生几乎全是渔民子弟,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当时,冯筱玲的母亲陪她到学校报到,看到这种情况就对她说:“调走吧,我给你找单位。”三天后,她母亲还真帮她找到了一个政法系统的指标,但冯筱玲不愿改行。她对母亲说:“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希望能做一个好老师,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冯筱玲不仅留了下来,还担任了地角中学初一(4)班的班主任。期中考试后,她和两位科任老师召开第一次家长会。没想到,她们3个老师守候了1个多小时才来了一个学生家长,这个家长还是住在学校隔壁的。望着月朗星稀的夜空,冯筱玲哭笑不得:“还真有这事,三个教师和一个家长开家长会!”后来,一位老师告诉冯筱玲,地角的渔民靠天吃饭,天气好时,男人出海,女人晒鱼干和贩海鲜,只有刮风下雨的时候,开家长会才有人参加。

他们不能来,难道我们就不能去吗?冯筱玲和科任老师决定去家访。她们先去南万村,那里有6个学生。下午5点多,她们来到一名女生家门口,女生的妈妈打量着这3位比她女儿大不了几岁的姑娘,惊讶了好一阵才明白是老师来了,便用土话冲着屋里喊了几句。里面的人立刻倾屋而出,又是倒水拿糖,又是擦桌摆椅,热情伴着紧张,仿佛是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

不知是谁传递了消息,不一会儿工夫,屋里屋外就挤满了人,另外几名学生的家长也赶来了,一个个热情地邀请冯筱玲到他们家去。这些目不识丁的村民,仔细聆听着冯筱玲她们的每一句话,没有一个插嘴,没有一个交头接耳,一个个像听话的小学生,这让冯筱玲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神圣。

从家长们殷切的表情和只言片语中,冯筱玲读懂了他们:他们都是文盲,他们的理想就是让子女多认几个字,能完成初中学业。而要实现这个理想,老师是他们的全部希望。

20多年过去了,冯筱玲始终忘不了那一幕。那是一位初为人师的少女班主任所得到的最纯朴的尊敬与信任。也就是从那时起,冯筱玲不再把教书育人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了她终身追求和奋斗的事业。

这些年来,冯筱玲年年担任班主任,她笑称自己是“班主任专业户”,“最喜欢班主任工作,最适合班主任工作了”。凭着对教育教学的兢兢业业,冯筱玲在工作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她先后被授予“北海市优秀教师”“自治区优秀班主任”“自治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标兵”“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系统中国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不少朋友见面时都问她:“冯筱玲,你现在当什么官了?”冯筱玲笑道:“还是主任——领导60多名学生的班主任。”在近10多年里,冯筱玲并不缺少升迁的机会,也产生过调离教育战线的想法,但心动归心动,“要做好班主任”的理想使她选择了坚守。她说:“学生们一声声挚诚的呼唤,一双双清澈的眼睛,一颗颗纯真的心灵,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念。”

做好班主任

冯筱玲说:“做一名好的班主任,就意味着吃更多的苦,付出更多的真心,同时也要更加严于律己。”

在1992年,她接手92(8)班,当时班里有个学生叫小雷,入学时只有11岁,因年纪小,个子矮,读小学时长期都得到家长、老师的特殊照顾,未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上课时爱看小人书,玩玩具,不交作业是常有的事,而且,他有一个坏习惯——撒谎。

由于那时还没有普及电话,他家地址不详,冯筱玲决定和他一起回家进行家访。那天下午快6点多了,冯筱玲和他骑自行车来到屋仔村,这是一个正在建筑的住宅区。在一幢新房前,小雷停下自行车,说要到后门叫妈妈开门。冯筱玲等了好几分钟没动静,绕到屋后一看:这屋都还没住人,这哪是他家啊!当时,冯筱玲想小雷的自行车还在,肯定会来取车的,所以就在原地等候。半个小时后,天已经黑了,冯筱玲开始着急了:“这小不点该不会出事了吧,我得找到他。”冯筱玲把两辆自行车锁在工地的铁栅栏上,然后一边找一边大声喊他的名字。天全黑了,这里多是空房子,很少有人来往。冯筱玲心里充斥着紧张、着急、气愤的情绪。她想转身取车回家,可又想:“这才11岁的孩子,该不会出事吧?”也不知走了多少路,喊了多少声,终于传来了一个女人的声音:“谁找小雷啊?”——终于找到小雷家了!小雷一见冯筱玲进门,猛地双膝跪下。原来,小雷真的是溜回家了,并且告诉家长自行车在书店门口丢了。冯筱玲这时真想揍那小子一顿。但理智告诉她:这经历也许能换来学生的诚实和成熟,以及家长的支持。于是她控制住情绪,开始进行正常的家访。面对疲倦不堪的冯筱玲,小雷的家长十分感动。后来事实表明,这番经历改变了这个学生,冯筱玲也成了他们家永远也忘不了的朋友。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冯筱玲十分信奉这句话。她认为,要做严师,首先教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多年来,每接一个班,与学生见面的第一天,冯筱玲都要求自己能准确地叫出全班五十多个同学的姓名,并能随口说出每一位学生原来就读的学校、特长、优点以及家长姓名,这已经成为冯筱玲的“绝招”。冯筱玲说:“20多年的教师生涯,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第一天、第一次、第一声,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往往轻轻的一声名字,就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尊重,就能让一个新生马上融入班集体中。”因此,每次新生入学前,接到学生档案的当天晚上,冯筱玲都会利用学生入学档案中的相片仔细辨认学生的相貌特征,熟悉学生以往的表现。对于档案记录特别的学生,冯筱玲甚至会马上通过电话与该生的小学班主任联系,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

冯筱玲时时刻刻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她自己首先做到。为彻底纠正某些学生在小学里形成的迟到、不完成作业等不良习惯,营造人人奋发向上的良好班风,她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每当初一接收新生头两个月,她天天起早摸黑,比任何一个学生到校都早,检查学生的作业,督促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中午,每当发现有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她就饿着肚子陪学生完成作业后再回家。她用自身的榜样感染学生,用实际行动教育学生。她十分清楚,辛苦几个月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后面的两年半时间,班级管理就得心应手了。

冯筱玲说:“在从事教育事业的道路上,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老师付出真爱。作为老师,不仅仅是带领着一个个学生,还承载着一个个家庭的希望。”

北海市英语教坛的“旗帜”

冯筱玲是北海市英语教坛上的一面“旗帜”,她所教班级的英语科目,在历次全市统考中都成绩优异,并且连续23年获得学校教学成绩一等奖。截至目前,冯筱玲辅导的学生参加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有36人次获全国一、二、三等奖,有87人次获广西一、二、三等奖,冯筱玲本人多次荣获全国、广西中学生英语竞赛优秀辅导教师奖。

平时,其他班的英语教师最“怕”冯筱玲来代课。这是因为,每当冯筱玲交班离开时,学生都依依不舍,甚至向学校“抗议”。2002年,由于一位英语老师休病假,冯筱玲在继续担任两个班英语教学的同时,接手了这个班的英语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在学期末的全市学科质量检测中,这个班成绩进步巨大,英语平均分从原来的54分提高到了76分。

凡是冯筱玲带过课的班级,英语课都成为最受学生欢迎、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2006年,冯筱玲担任初06(3)班班主任,在学习方面,这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班级,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为此,她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创新,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06(3)班韩昊同学说:“冯老师上课,从来没有‘一言堂’的现象。教室里,有时笑声如潮,有时鸦雀无声,我们都听得很认真。”在科任老师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06(3)班的学习成绩逐渐领先,2009年中考,该班59人参加考试,有34人考取了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北海中学的公费生。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后,冯筱玲和曾广燕、吕英明等3位英语老师组建了名师工作室,将自己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传授给其他教师,并开展了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程下名师导教模式实验研究》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了“四导五创”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为最终实现“低负高效”课堂教学目标奠定基础。

老师调走家长感谢的话范文第2篇

禾莉是养女。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有小朋友说,禾莉不是他爸爸妈妈生的,她是养女。

到上小学时,再有同学这么说,就有语文老师来纠正语法错误,李老师说:“应该说禾莉不是她养父母生的,因为她肯定是她的爸爸妈妈生的,但是――”说到这儿,李老师觉得有点儿绕,把自己都绕糊涂了。

听到别人这么说时,禾莉总是端坐在凳子上,一句话也不说,也没有表情。她是个大眼睛的女孩子,长得像谢海龙为希望工程拍的那个大眼妹。

(2)

禾莉有一个特别爱她的爸爸禾伟,是一个派出所的所长,转业军人。

禾伟的妻子蒋凡是天津一个资本家的女儿,衣着讲究,裤线笔挺。他们结婚五六年,一点动静也没有,两口子都是话不多的人,日子过得实在是冷清。别人就劝他们,抱个孩子吧,老来也有个依靠。

蒋凡最初不同意,但是禾伟很动心,最后托了一个小姨子在县里做妇产科大夫的同事帮着打听着。半年之后来了信儿,蒋凡和同事坐了一天的长途车抱回来一个女婴。

回来的路上蒋凡晕车晕得要命,孩子一直让同事抱着,喂水、喂奶粉、换尿布,累得要命。同事回到单位就对别人说,蒋凡不吃苦,孩子得受罪。

禾伟请了假在家炖好了鸡汤等着,准备好了奶粉、藕粉等等。

孩子睡了一路,进了禾家就醒了。禾伟抱过来,女婴忽闪着大大的黑眼睛,直瞪着禾伟看。

禾伟后来对别人说这孩子一点儿也不生,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样,人家就说那你们就是有缘了。还有人开玩笑说,前世就是你女儿吧!

为了这个孩子,夫妻俩想办法搬了家。

蒋凡身体弱,还有神经衰弱,睡眠非常不好,啥活儿不干都头晕,孩子几乎都是丈夫带。

禾伟一米八的大老爷们,带孩子却非常细心。夏天的晚上孩子闹觉,人们看到禾伟抱着孩子在窗户前走来走去,蒋凡在里屋叫他:“你就让她哭一会儿,哭累了她自然就睡了,哪有个不能让孩子哭的道理呢?”

禾伟就说睡你的吧!别操心啦!

禾莉在爸爸怀里睡得好好的,一放到床上就哭,像针扎着了一样。爸爸马上又抱起来,一怕大热的天哭坏了孩子,二也是怕吵了邻居。人人都说这孩子怪,难养!那时候人们哪懂得心理学,那么点儿的孩子离开了母亲,缺少安全感,所以才会哭,才会闹个没完没了。

最后都是孩子哭累了,趴在爸爸的肚皮上睡着了。

禾伟非常惊奇地发现,女儿趴在自己的肚皮上就会安静下来。

(3)

禾莉慢慢地长大。爸爸喜欢把她扛在肩上,蒋凡说让她下来,一个女孩子家家的,文静点儿好。丈夫说,坐在爸爸的肩上也是文文静静的,又不是在老猴的身上耍猴!

禾莉就会拍着手说:“猴子!猴子!”

禾伟两口子都是干部,要孩子又晚,又只有这一个女儿,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生怕委屈了她。

女儿上幼儿园是打扮得最漂亮的,爸爸妈妈都会给她梳小辫,给她买好看的裙子穿。

到大班,小朋友阳阳突然说:“禾莉不是她爸爸妈妈生的,她是个养女!”幼儿园的阿姨马上扔掉手里的拖把,蹿过来问阳阳:“你听谁说的呀?”阳阳说我妈妈昨天晚上跟我爸爸说的。阿姨像个侦探一样又问:“你妈和你爸还说啥啦呀?”阳阳皱着眉头想了一想说:“没啦!”

禾莉下午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问爸爸:“阳阳说我不是爸爸妈妈生的,说我是养女!”

禾伟猛地一下捏了闸,差点儿没把车子翻到马路边的沟里,他跳下车子瞪着女儿说:“谁说的?谁说的!”

女儿马上就哭了起来:“我跟阳阳说我不是养女,我就是我爸爸妈妈生的……”

禾伟当天晚上就找到了阳阳家。那家的父母赔了好多笑脸和好话,当着他的面就踹了儿子一个跟头。直到下楼时,还能听到男孩嗷嗷的哭声。

这个晚上过得很不平静。禾伟抽了大半宿的烟,蒋凡说当初我怕的就是这个才不同意抱养孩子。早晚瞒不住人,早晚有这一天!

禾伟说早晚咋啦!孩子还是咱的孩子,又没跑又没走。你对她亲就能养住。我就不信咱两颗心换不来她一颗心。蒋凡说孩子还小啊!到人大了心也大了的时候,难说不去找她的亲妈呀!

禾伟突然一阵心痛,不由得提高了声音:“什么亲妈不亲妈的,你少唠叨几句好不好!”但是他真的是心虚,心里没有底也没有谱。几天之后和派出所的同事喝酒,就是那个帮着要孩子的同事。他说:“我就不明白,你看那些作践孩子的家长,就因为是自己生的,下了狠手的怎么打怎么踹都行。一旦是抱来的孩子,供着养着都心虚,都怕给供跑了。你说孩子大了真的不会去找她的生身父母吗?”

同事劝他说不会不会。我那小姨子说那家是乡下的,盼着个儿子,这丫头是他们合了的。更何况,家里穷得很。禾莉在你这儿享福呢!是她的造化啊!

禾伟压根儿没听进去。他有了心病。

什么秘密到了女人的嘴里,尤其是那些闲人的嘴里,都会像风一样流传开来,禾莉的身世就成了公开的秘密。

转眼间上了小学。禾莉慢慢地改变了性格,变得有点儿沉默寡言。她觉得自己和别人不太一样了。老师讲灰姑娘的故事,说到后妈时,有意无意地斜了一眼禾莉,她的心里就像针扎了一下。

虽然禾伟和蒋凡一如既往地疼她、爱她,甚至是更加疼她,但是她越来越少开口叫“爸爸”、“妈妈”了。为了避免这样的称呼,她甚至减少了在家里说话。

禾伟和蒋凡简直是无计可施。这样的抑郁加上工作的劳累,禾伟患上了心脏病。躺在医院的床上,每天眼巴巴地盼着女儿来看他。

禾莉下午放了学一定会去医院陪陪爸爸,她是个好姑娘,还是懂事的姑娘。她会给禾伟削个苹果,沏个蜂蜜水啥的。还会说:医生不叫抽烟啦!您别抽了!

禾伟听到那个“您”字就别过脸去想掉泪。

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就对禾莉说:“你叫一声爸爸我就好了,好多天没听到女儿叫爸爸了。”

女儿低头,用小手揪自己的衣角,拧来拧去,拧来拧去的,最后站起来说:“我还有作业没做完呢。”然后就走了,头也没有回的。

禾伟对蒋凡说:“要不咱们就跟孩子说了吧!”

蒋凡拿眼睛一瞪:“说啥?怎么说?”

禾伟说:“就说怎么抱的她,说她不是咱们捡来偷来的,她家不要她了……”蒋凡说:“你趁早算了吧!她若问打哪儿抱的,你还告诉她不成?她要找去看你怎么办?”

禾伟哪里有啥办法。赶紧往嘴里送速效救心丸,怕心痛杀了。憋了好半天才能长叹一口气――哎呀!痛煞我呀!

蒋凡知道他合不下女儿,她又何尝是舍得下的呀!不是自己养的,没有奶水,吃牛奶上火,孩子也不愿喝,后来熬小米粥、大米粥,用米油子喂孩子,用藕粉喂,过去的点点滴滴,倾心倾血的养育,那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怎么就抵不过一个血缘呢!

后来禾伟出了院,他惦记着女

儿整天去食堂打饭吃,从医院出来直奔菜市场,买了禾莉喜欢吃的武昌鱼,还买了小站米。

女儿放了学正掏钥匙的时候,禾伟开了门,说爸爸好了,给你做烧武昌鱼了。

禾莉愣了一下,就扑到了爸爸的怀里。

(4)

禾伟一家又搬了家,给禾莉转了学。一切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但是在这个家里是有禁忌的。电视里放的《水晶鞋与玫瑰花》,他们家是不看的,《白雪公主》是不提的,日本热播的连续剧《血疑》也是到了那个点就换台的。

女儿看起来还和从前一样的亲,但是亲得有了点儿分寸,少了小孩应该有的任性,于是就有了一点距离感。虽然非常微小的感觉,但是因为一家人都敏感,就会在各自的心里放大这种感觉。于是,就有点生分,那个亲也就有了距离。

禾伟和老婆都无比怀念女儿撒娇甚至是撒点儿小泼的过去。但是又害怕连现在的好都失去,于是变得更加客气。好在,没人再提起过收养的事情。他们想,会好起来的,慢慢地就好了,就更好了。

可是,会更好么?

禾莉五年级的暑假,跟着爸妈去了天津的姥姥家。

姥姥家有个白胡子的舅姥爷,是老南开的毕业生,留过洋,早年间有自己的企业,相信实业救国。解放以后公私合营,他安得做一个寓公,后来企业让国家收了。的时候穷得一日三餐吃窝头,也没影响了他遛弯、养金鱼。后来退赔财产,又锦衣玉食了,他太太和他一块儿参加有一年的国庆招待会,让胡椒面给呛死了,舅姥爷说她是乐极生悲,从此留了胡子。

舅姥爷这一生呵,真真叫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他带着禾家三口去起士林吃冰点心。禾伟吃不惯奶油味,倒喜欢狗不理包子,蒋凡说你就是个包子,土包子。禾莉在一边儿抿着嘴笑。

舅姥爷在一旁观察这孩子,他知道她的身世,也懂得禾伟的纠结,蒋凡写信没少给他诉苦。

有一天晚上禾莉睡得早,八点就上床了。到底是小孩子,白天玩狠了,觉来得早。舅姥爷温了一壶花雕,招呼禾伟吃酒。

禾伟抿了一口便说,这热的天还喝热酒?白胡子说这你就不懂喽,这么热的天才喝热酒呢,为的是把陈寒给逼出来。

酒过三巡就说到了禾莉的身世。禾伟说您是有年纪的人,又经的事儿多,求您点拨点拨。

舅姥爷说,嗨,是你的就是你的,若不是你的还就得放手。禾伟听了有点儿犯懵,心想都说这老家伙有智慧,就给这么个主意?心凉了一半儿。便问那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又怎么说呢?

“可丫头还陪了您十几年不是?还给了您十几年的快乐,叫了您十几年的爹不是?”老头眯着眼看禾伟。

“再说了,从您身上掉下来块肉,您就能保证像那丫头一样给您带来这些个福?她大了还不是得嫁人。您说她跟了她的男人去过生活和跟了她的爹娘有嘛两样呢?您还是个不合啊!”

禾伟低头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不禁红了眼圈。

老头又说:“您就当是替她爹娘养了她一场。看着她大了,好了,您心里就美了。难不成您还打算卖了她换酒喝么?”

禾伟说:“还是想着老来有个依傍么。”

“您疼谁,就别傍着谁!您看我这样不好么?”

“可谁能像您一样啊!闲云野鹤的!”

白胡子老头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才说:“您行!”转过头瞅瞅屋外,又说:“她不行!”那是指蒋凡。

(5)

初中的一天晚饭,禾莉没有准时回来。家里以为老师拖堂了或是学校有什么事耽误了,可是到了晚上还没回来。禾伟急了,骑上车子去学校找,哪里还有人,早走空了。他找传达要了校长家的地址,又找到校长要了班主任的住址,等骑到班主任家把人家砸醒时,已经半夜了。班主任说禾莉一早请假走了。“你们不知道吗?”

禾伟回到家里时天都快亮了,他冲到女儿的房间就是一阵乱找,在抽屉里发现了一封信,女儿写的:“我去霸县找我爸爸妈妈去了。”只看了这一行字,禾伟就一头栽倒在地上。

蒋凡给禾伟嘴里塞上药,过了一刻钟的工夫,禾伟才缓了过来,叹了口气,那封信还死捏在手里,接着往下看才知道,女儿一直在循着蛛丝马迹找亲生父母的线索。

前天放学以后,禾莉到书柜里翻书时看到妈妈的书里夹着一封信,是已经调走的早年间与蒋凡一起去抱孩子的同事写的,信里说到她出差去了霸县,经过了县医院,信中只有一句话引起了禾莉的注意:“转眼间12年过去了,不知孩子长成什么样了,挺惦记的。”

晚饭之后,禾莉一直在研究这封信,她相信自己找到了线索,她12岁了,“转眼间12年过去了,不知孩子长成什么样了”――那孩子就是她,禾莉。“霸县县医院”就是自己的出生地。

她一晚上只迷糊了几个小时,到学校请了假就去了长途车站,她要去霸县,去那个医院。

她拿着自己平时积攒的零花钱,买了车票和面包,坐了快一天的长途车才到县城,然后打听到县医院,她去了妇产科,问12年前有没有人在这里送给别人了一个女孩子?人家问干嘛?她说我就是那个孩子,人家说没有,如果说有就犯法了。但是她不走,就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坐着,晚上人家下班开始轰人了,她又钻到了住院处,找了个椅子坐着。在那儿没人搭理她,以为是哪个病人的家属。

禾伟看到信就骑车带着蒋凡去派出所,给同事在霸县医院妇产科的小姨子打电话,说还没上班,这里的值班民警一直挂电话。禾伟又回到家收拾东西,准备下县。

还没动身时那边已经有了消息,小姨子在病房发现了禾莉,一切都还好,孩子坚决表示要找到亲生父母,在电话里问怎么办?

禾伟下了大决心,他不打算再难为孩子,12岁的女孩几百里的长途,他心里疼得要命,他打算听天由命,不挣扎了。要不,孩子就出事了。他宁可把女儿送还给她的亲生父母,也不能忍受禾莉受一点儿委屈了。他在电话里说:“告诉孩子,我们同意了,我去送她回家。”他对蒋凡说:“孩子走了,由了她吧,舅姥爷说得对,就算咱们代人家养了12年。”

(6)

蒋凡找到了一切孩子喜欢的当季衣服、文具,小时候的娃娃,打了个硕大的包,让带给女儿。禾伟还没出门,蒋凡已经哭晕过去几次了。

禾伟单位的同事和他一起去找孩子,老同事说咱穿上警服吧,不知那边是啥人啊。于是开了车就出发了,家里的派出所还联系了县公安局的人,说明了情况让配合一下。

禾伟一行到县医院见到了女儿。禾莉见到父亲后一脸坚定的表情,那意思是说我就这么地了。禾伟见到这样的表情心里拔凉拔凉的,想着这一天终于来了,终于来了。

他说你妈给你装了你的衣服,冬天的以后再寄给你,说到这儿心想不知冬天女儿会在哪儿,这个冬天可怎么过!不禁流下两行清泪。

禾莉低下了头,啥话也不说。一旁的老民警心想这就是收养别人孩子的下场,孩子心真狠啊!

禾伟还能想起去县上的商店买了

一网兜子水果罐头,听说那边好几个孩子,到这时候还能想着别人,想着那个他在心里说不上是怨还是恨的那一家人,可见他是个多么善良的人。

一行人马不停蹄地往乡下赶,禾莉一点儿也没有心情吃饭、喝水。

两个小时之后到了一个村子,他们下了车,早有村里的人带着,找到禾莉从没回去过的家。她快步走到前面,几步就进了门。

刚从门外亮晃晃的太阳地进来,她的眼睛看不清屋里的人。到禾伟也跟进来,看到地上、床上4个孩子,有男有女,一个黑瘦的男子手足无措地站着。那就是禾莉的亲爹,一个沉默的男人。

禾莉有点慌张,亲生父亲没像她想象的那样把她揽到怀里,一地的姊妹远远地打量着她。

禾伟不知道说什么,于是拿出个起子开罐头,打开一个就给一个孩子,大家在等孩子的母亲回来,她去赶集了。已经有人去找了。

终于听到了快速的脚步声,一个女人冲进来,站在禾莉面前,孩子已经和自己一样高了,她抓过禾莉的手说:“闺女来看妈来了。”然后上上下下打量着禾莉说:“俺女儿长得怎好,长得怎好哇!”转过头对禾伟说:“谢谢你把俺闺女养得怎好!”

禾莉小心地从书包里拿出一块粉红色的条绒布,放到她妈妈的手里,又拿出一双红色的毛线袜走到她爹的面前,放到他的手上。女人就把她抱到了怀里流下了眼泪。禾伟赶忙拿出速效救心丸含到嘴里,他怕接下来看到女儿滂沱的泪水。

但是女儿没有哭。

然后发生的一切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禾莉给妈妈鞠了一躬,又给爸爸鞠了一躬,然后走到禾伟面前抓住他的手说:“爸,咱们回家吧。”

就是外星人从天而降砸到禾伟的头上他也不会有如此的震惊、幸福、喜悦。他恢复了一个派出所所长的知书达理和善解人意,说了好多好多道别和感谢的话。

然后,他带着失而复得的女儿回了家。

心理学家海灵格说:如果父母不是迫不得已将孩子送给了别人,孩子会理所当然地怨恨他们,可怕的是,养父母会成为替罪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养父母清楚地表明自己只是亲生父母的,那么孩子就会把怨恨还给亲生父母,而对养父母充满了感激。

错误的做法是:养父母自认为比亲生父母好得多,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负和优越感,孩子就会无意识地表现出要站在自己亲生父母的一边。要知道孩子总是在心里对父母表示忠诚的,但是当他们明确地知道父母放弃了自己,而养父母爱着自己宠着自己,并且不以此而自负,你想他们会怎么做?当然是感激养父养母了。

禾莉的父母是好人,他们怀着谦恭的心,怀着感恩的心养大了女儿,他们顺从了女儿的愿望,让孩子见到了亲生的父母;他们相信一切皆有定数,又对孩子的父母保持了尊重,就这样,他们留住了孩子。

禾莉在回来的路上说过一句话:“他们有那么多孩子,为什么只把我送人了。为什么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