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愁席慕蓉

乡愁席慕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乡愁席慕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乡愁席慕蓉范文第1篇

赏析: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叶落归根。

席慕蓉将这份乡愁用简短的七行三节诗进行概括:第一节写乡音的清新缭绕,笛声“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试想一年四季又有几个晚上没有月光啊,这就隐隐喻出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第二节写乡情的怅惘,对故乡的怀念渐渐遥远,时间的推移摇落了故乡的轮廊,仅剩一种模糊不清的怅惘,如雾里别离,浓似血却又隔着一层迷蒙的云雾。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来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是用一种可观可感的具象来描述抽象的主观感受,可谓生动形象、贴切自然。

第三层写乡愁的永恒。是从上两层的乡音缭绕和乡情缠绵过渡而来,这在形式上极具新颖意味。层次的渐递使主题由模糊逐渐鲜明。诗人用没有车轮的树永驻游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发了深似海洋的愁绪和怀恋、怅惘的情感。

情感抒发与意象选择的融合,使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悠远。比喻的贴切自然、语言的朴素优美更使整首诗具有牧歌式的情调。

2、 《乡色酒》舒兰。

赏析:这是一首有色有味、又淡又浓的现代小诗。说它淡,淡在诗景,淡淡的酒香,淡淡的月色;说它浓,浓在诗情,浓浓的相思,浓浓的乡愁。仔细品尝这杯《乡色酒》真是又甜又苦,又醉又醒。

诗句的行列布局完全是对宋词小令的发扬与创新,对称均匀,简约精纯。自然地想到了《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乡愁席慕蓉范文第2篇

乡愁是李白诗歌中的那轮明月,乡愁是范仲淹词赋里归去无留意的大雁,乡愁是余光中笔下那张小小的邮票,乡愁是席慕蓉心中那棵没有年轮的树……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摘自余光中的《乡愁》)。乡愁是不少游子内心最为柔软的一部分。而如何守住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乡愁”,或者让它不仅存在于记忆里,还存在于现实的生活里,这是一个大命题。

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这是一个千年小镇四面围着土夯的城墙,城墙很厚,街上铺着青石板路,路两旁长着绿茵茵的香椿树,下雨后听得见青石板下面哗哗的流水声;镇的中央有个大戏台,戏台旁边有一棵古槐,树冠巨大,枝叶茂密。”全国政协委员董恒宇曾经用这段文字描述自己的故乡。可再次回到老家,他发现这些景象都变了。“持续千年的村落品相荡然无存,心中的悲哀无以言表。”有统计显示,2000年我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减少到270万个,十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了,等于一天消失300个自然村落,这其中包含不少古村落。所以,乡愁,不仅仅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人与文化传承之间的感情。

大拆大建,不但古老的乡村原生态和山水资源被人为地破坏了,不少地方也失去了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精神家园。听朋友说,北京的朝阳区有一个最美的村庄,而这个不大的村庄之所以吸引了大批欧美跨国公司高管的入住,就是因为完整地保存了村庄古朴的风貌。从这个层面上看,乡愁不是消极的情感体验,“记得住乡愁”,实质是地方认同和文化认同。所以,不让城镇化化掉“乡愁”,所保留的正是我“心灵里的大槐树”,以及我们每一个人挥之不去的“失落的乡愁”―――“老妇的背影仿佛映出了一个时代的乡愁,而那一格格废弃的框架竟像纪念碑,永恒悼念着逝去的美好时光”(阮义忠《正方形的乡愁》)。

乡愁席慕蓉范文第3篇

三生石的幻映

云梦之地,流水柔情。广阔的湖水挽留了一团团棉花似的白云,蕴藏了一道又一道幻彩的梦迹。我和朋友一起去秋游,驾着小船,撑一支长篙,让云让梦载起我们的放歌,我们的潇洒。把在学校里如指间的呼吸般承重的压力溶进这绵绵的秋水中,消融,消融……和进平日的不快,消失得无影无踪!

泛舟于静谧微凉的秋水之上,悄悄地嚼着如诗如画的千里清秋。在清澈的湖水下面,是沉淀了千年的云梦诗句。长篙细致地插入湖水中,秋水便拥抱在一起。软泥上冒出地气泡,那是水神在将她地诗句吟唱。长篙一抽,湖底便混浊起来,带起了细小的诗的片段。诗句沉寂了千年,早已醉倒在温柔乡里,经长篙一拨弄,倒乘着醉意舞起剑来。语字妖舞,平仄乱撞,然后舞得没有力气,再次跌跌撞撞地跑回去,在夜晚如练的月华里,做起了英雄霸气或是儿女情长的佳梦。

小船游在湖面上,在如玉的湖面上画下了一道道凝碧的波痕。船两旁枯槁的荷杆颤动,拨响了游者心中的古筝。昔日遮天的荷叶仿佛是风烛残年的老人,皱起了古色的皮肤,一半浸在水里,一半浸在萧瑟的秋风中,和着风儿摇曳,跳起一支残美的舞,惹得秋水也死了心。银白的鲫鱼穿插在湖水中,配合着凄清的伤感,游姿也显得沉重。从远处游来,又向远处游去。游者心中

的古筝也慢慢的滑为平静,荷杆继续拨动,幽幽地弹出了一曲属于秋悲凉地曲子。思绪辗转于柔肠,无奈地觉悟,隐没了意图,在湖底刻下了一道深深地孤独。

明镜台的自身

为美好的回忆而高唱的歌者消失了,我再一次猛然醒来,溶进了现实的名词中。抬头,窗外低压的暗云下触目惊心地刻着一条条粗粗的伤痕!呜呼!这哪里是江南水乡,这里分明是黄土高原啊!难道是沧海桑田之变?!不!不!我此刻确实身在雁门,远离心中的云梦已有两年之期了!心痛,接着惆怅如铅一般,灌满了我的全身。恍惚间,我仿佛看到同时天涯沦落人的席慕蓉向我摇头,用沙哑的嗓音吟道: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乡愁?乡愁!

同样是沦落在秋天,如今的雁门关上,是否有古老的城墙在祷告?如今的云梦水中,是否有漂亮的鲤鱼在摆尾?罢!罢!罢!我自以为坚强,不会在红尘中思念故乡的景。但两年已过去,积压在心中的乡愁,却还是被铅色的记忆唤起。

清浅色的遥想

握笔而痴,故乡湖边的柳树应多了两圈年轮吧!

握笔而想,故乡湖上的野鸭一定又在嘎嘎戏水!

乡愁席慕蓉范文第4篇

庭院里杂物堆得很多,但很整齐,看得出是刚刚打扫过的。柴屋里奔出喜笑颜开的奶奶:“看看呢,大孙子来啦!”她扔下手里的柴棒,揽我入怀,粗糙的手轻抚我的头,拍打着我的后背,菊瓣似的笑容从奶奶满是皱纹的脸上绽放,她的眼里泛着亮光,不知是眼泪还是柴烟熏的......

大门外有几颗小脑袋晃来晃去,不时地向院子里张望着。“是邻家的孩子们吧,进来玩吧。”爸爸招呼着他们,我拿出带来的零食分给大家,他们高兴地蹦着跳着,拉起我的手,前呼后拥地来到村边的小河旁。抠螃蟹、打水漂、赶鸭子......那孩童的笑声、鸭鸣声打破了这片寂静的梧桐树林,惊起飞鸟无数......

爷爷奶奶养育了六个儿女,在那个年代,他们白天在地里干农活,晚上回来照顾孩子和老人,生活很艰苦。奶奶是一位坚强的老人,她靠自学成为当时镇上唯一的一名“接生员”,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她接生的足迹遍布十里八乡,亲手接生过上千个婴儿,得到乡亲们的交口称赞。那郁郁葱葱的梧桐树林啊,棵棵都包含着艰辛而美好的记忆。

乡愁席慕蓉范文第5篇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生动、有趣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启他们学习兴趣的大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情境中。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艺术性导入教学呢?

一、故事导入法

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在激发和满足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简要讲述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皇帝的昏庸无能、大臣们的阿谀奉承、老百姓的愚蠢与怕事、小孩子的天真无邪。教师在用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更好地对学习和掌握课本知识起到促进作用。又如在教学《端午的鸭蛋》一文时,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关于“端午节”的风俗民情,以及在“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贴五毒”的故事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音乐导入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音乐导入法,营造轻松的课堂旋律,促使学生快乐地学习知识。例如:在教学《贝多芬传》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段《月光》,让学生沉浸于动听的音乐声中,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问题:贝多芬的曲子是优美的,但是“贝多芬的一生却是 ‘苦难’的,他又是怎样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呢?”“这对你又有什么启示呢?”学生在被这幽美、动听的音乐吸引的同时,也会想着去探究贝多芬的人生经历,试图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被教师带入到了课文学习中来。

三、简笔画导入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简笔画导入新课,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高尔基的《海燕》一文时,教师首先在黑板上画出一片大海,勾勒出“海燕”“海鸥”“海鸭”“企鹅”等动物的形象,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四种‘动物’在遇到‘乌云’‘狂风’‘闪电’‘暴雨’时会表现出怎样的态度?如果海燕是一个革命先锋的话,其他动物又会在社会上充当什么角色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一探究竟吧。”这样的导入语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文的阅读中去寻找答案,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体形象与主题思想。

四、多媒体情境导入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欣赏图片、影片、音乐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叶圣陶先生《苏州园林》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有关苏州园林的音像资料,带领学生走进“苏州园林”,欣赏沧浪亭、狮子林、留园……还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从“花草树木”“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墙廊子”“门窗栏杆”等进行观赏,让学生感受园林设计者“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匠心独运,用多媒体所展示生动、形象的园林景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学习园林的整体特点,感受作者对苏州园林的特殊感情。

五、诗歌朗诵导入法

乡愁席慕蓉范文第6篇

那么如何搞好课堂的有效教学呢?

一、解放思想,更新理念

有些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早已习惯了一本教科书,一本教案的教学。课堂上“满堂灌”,唯恐自己讲落下什么。这样一节课下来,教师往往口干舌燥,学生亦是身心俱疲,收效甚微,其效果也不尽人意。这样“填鸭式”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的产生。

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学会“放手”。要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还他们以学习的主体地位。古语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就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到导师的作用,而学习的主体则是学生。每每我们有些教师只是把自己从别处看来的东西告诉给学生。如此鹦鹉学舌只能使学生心生厌倦,而且还浪费了时间。莫不如指导学生去自学,也许效果会好得多。教师在知识方面不能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要放手让学生去自学,使他们能够多渠道获得知识,而不局限于课堂所学,那么他们的视野会更加宽广,知识会更加丰厚。

其次,要关注“对象”。我们不应该把学生看成装知识的容器,他们是实践知识和理论的 “生命个体”。我们每天教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一群有思想的人。因此,对于知识传授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他们能力的培养和个体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我们教会学生学习的技巧,那么他们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自主的去学习,我们的教学也就大大的提高了有效性。

二、提升素养,完善教学

教学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并非每个教师都能领会到这门艺术的技巧所在。有人曾经说过:学生要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我认为不然,有些学科一桶水足矣,而语文这门学科其内容可以说博大精深。这也就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使自己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才能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

三、分层次教学,让学生各取所需

一个班级当中学生的智力水平是有着个体差异的,因此成绩也会良莠不齐。对于这样一个群体,我采取的是分层次教学。一节课中,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任务的设置是从他们的现实水平出发的。这样一节课下来,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会有所收获。成绩好点的有了深入的探究,差一点的也有了基础性的收获,整个课堂是和谐的、愉悦的。同学们各取所需,就不会使差距变大,也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样学生的成绩就会有一个整体性的提高。

四、横向教学与众向教学相结合

横向教学就是将某一知识点向横向延伸、拓展。比如讲余光中的《乡愁》时,我们就可以联想到席慕蓉的《乡愁》、李白的乡愁、崔颢的乡愁……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知识的含量,拓展了其知识面。有利于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众向教学就是如何把教学内容向前推进和发展,达到牵一发以动全身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采取的众向教学的方法就是顺向推理和逆向追溯两种方法。顺向推理可能是大多数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这是常规的教学。而逆向追溯就是由果溯因法。这种打破常规的教法,会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正反相结合,就会使学生辩证的去思考问题,进行理性的推理和感性的认识相结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五、情境式教学,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好奇心是获取知识的第一步。情境式教学就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当中去,使学生达到心灵上与文本的一个契合,产生情感上的一个共鸣,这样设身处地的去思考,更容易理解文本,贴近写作者真实的情感体验。达到作者、编者、读者和文本之间一个共同的目的和理解效果。比如我们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文章的第二部分――三味书屋,其中寿镜吾老先生摇头晃脑自我陶醉式读书的情景。如果我们可以利用视频在课堂上重现古人读书的情景,是否会为课堂增添一丝情趣与乐趣。能更好的去体味古人读书的那种奥妙所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带有趣味性的教学也是最有效的教学。

六、辩论式的教学方式,引发思考,激发斗志,进行有效教学

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着较强的好斗、好胜的心理。在教学中对于某一问题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这种分歧,展开正反方的辩论。他们各执一词时,要求他们能够找出充足的论据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这样,在辩论时他们就会搜肠刮肚的进行思索,论据不足败北时,好胜心又会促使他们不甘于失败,课下他们就会广泛去阅读、去搜索、整理资料,为下一次的辩论蓄势。这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还增加了课下的积累,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

“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学”是为了将来的“博学”。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课堂的45分钟,让学生每一秒都有所收获,每一寸光阴都不虚度。这样也就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良华.《有关“有效教学”研究的文献分析 》

乡愁席慕蓉范文第7篇

那一刻,似乎正有一条流淌着的溪流从我的面前流过。我突然间觉得很开心,因为即便在我匆忙行走的时候,它们还是那样温柔地留在我的身边。

白色:海子

安妮宝贝说过白色是这样刺眼和锐利的色彩,白色像没有遮掩的伤口,裸的,所以很疼。在我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仿佛面前正是一片无际的白色,没有一丝杂质,却又让人觉得很疼。一直疼到心底。

我曾经以为,如果你用清澈的眼睛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清澈的;如果你用混浊的眼睛看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混浊的。而现在,恐怕只有用一句“单纯”来慌张地带过吧。从哲学的角度来说,这个世界是否清澈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其实我是多么高兴,知道这一点,我可以告诉自己,不是我的眼睛变混浊了。

我在想,海子是不是也曾这样告诉过自己,然后他轻轻地抬起头,静静地看着天空,像一个受伤的孩子。

我想,当海子抱着《圣经》听到列车已经驶过来时,应该是怎样的一种表情?是悲伤的痛苦的,还是安静的?我想应该是安静的吧,安静得像一片白色。我想那时他一定看到了他的那所房子,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忽然间想起有一个杂志社的编辑曾回信过来说,我的诗有一股海子的诗的味道。我知道那句话有点夸张,但是我是如此高兴他那样说。我希望我的诗是白色的,白到,让人觉得刺眼。

淡紫:席慕蓉

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掉那一个从我面前一闪而过的人,那时我正在公交车里,殷红如血的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细很长。我一直在想,是什么信念让他每走三步就要下跪一次呢?后来我终于明白,那需要一颗心,一颗朝圣的心。

而我常常觉得,席慕蓉就在用那样一颗朝圣的心,凝视着她的岁月。于是,她的爱情,她的人生,她的乡愁,在她的神圣的诗行里谱出了淡雅剔透和灵动。她的诗似乎总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紫色意味,让人觉得静穆而神秘。“一棵开花的树”“七里香”“一个画荷的下午”“白鸟之死”等等都是很漂亮的名字,我常常会感觉到有一些美丽如歌的画面从我的心中流过:千层万层的荷叶,一棵开着花的寂寞的树,浪花拍打着船只的渡口,在山月下纯洁着的山茶花。

以及,会飞进我的天空,在我的头顶优雅盘旋着的白鸟。每次当我捧着让我心寒的分数时,都能感觉到那一只白鸟正停在我的肩头,用无比温柔的眼神看着我。

我想我应该感谢席慕容,感谢她陪我走过任性叛逆而孤独的2004年,那时我正拒绝着一切的成长,拒绝着即将要来临的明天。有人说成长是孤独的,而我认为拒绝成长会更加的孤独。因此我常常抱着一本她的诗集,一个人走过长满香樟的小巷,轻轻地读着那首读过了无数遍的《向鸟之死》:你若是这世间唯一/唯一能伤我的射手,我就是你所有的青春岁月/所有不能忘的欢乐和悲愁……诗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宿命的味道,让人感觉有一些悲伤,像一片片的樟叶优雅而伤感地在空中旋转,然后悄然落地。

我就那样紧紧地抱着她的诗,直到我相信我已经找到了回家的路。

灰色:伊沙

不知道你有没有爱过那些属于摇滚的东西,那些歇斯底里的呐喊,不知道你听到它们的时候脸上是什么表情,是安静,是张狂,还是什么。

伊沙的诗我读得很少,只在《十年灯》里看过几首,但从那之后就没有忘记过。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他的诗,张狂、锋利还是尖锐,也许都不对,那更像是一种释然,用一种特殊的文字表现出来,就像是一个呐喊的动作被拍摄下来,从一个极致到了另一个极致,直中心脏地抨击着人们的心。

譬如《饿死诗人》里的一部分:我呼吁,饿死他们/诗人/首先饿死我/一个墨水污染土地的帮凶/一个艺术世界的杂种……我记得当时读这首诗的时候是安静的,比任何时候都要安静,我相信那时伊沙也是安逸的。我相信一个人奔跑的时候,正是他孤独的时候。

曾有一段时间,我那样不可理喻地爱上了篮球,我喜欢空荡的篮球场,喜欢一只倔强的篮球撞击地面的声音,那样铿锵有力,又那样突兀。不知道你有没有觉得,当篮球在空中留下弧线穿过篮球框的时候,真的很像是一首诗,正在奔跑的诗。

我一直觉得,其实下雨的时候最适合打篮球,看篮球摔在地上,然后很不服输地弹起,一下一下,最后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弱,似乎要被雨声埋没了,最后终于没有力气了,那样寂寞地滚开。那时雨珠正在我的发际汇合,流淌,然后无比落寞地摔落下来。有雨滴撞击我的镜片,于是我眼中的世界似乎沉在了水底,然后水从历史的脚背上流过去了。

我在想,伊沙的诗真的很像那一只倔强的篮球……不过不同的是,它正在很有节奏地弹起,我不希望,永远也不希望有一天,它会寂寞地滚开。让时间成为相机吧,拍摄下更多的释然。

后记

乡愁席慕蓉范文第8篇

光阴如梭,父亲年事渐高,尤喜怀旧。几次我从外地回家,父亲总要对我叙起往事,悠然神往中常露几分黯然伤怀。老父早就与我和大哥商定,要在有生之年,带我们去拜谒祖辈生于斯、长于斯的那块土地,那个村庄,那段历史。似还愿,似朝圣,抑或是寻根。

2010年9月,当我陪伴着父亲一同踏上宁德市蕉城区虎贝乡的山村土地时,一种陌生而又亲切、久远而又神秘的感觉袭上心头。这里山溪纵横,炊烟袅袅,稻香弥漫,我仿佛走进一种虚幻的画面里或是属于童年的记忆里。这就是与父亲有着血缘关系的故乡吗?在我心生这个疑问的瞬间,一句经典俚语也在瞬间浮现于脑际:“所谓故乡,不过是祖先漂泊中的最后一站。”

这个叫梅鹤的小村庄,位于地势陡峭的鹫峰山南麓。这里曾住过我的林氏祖先们,他们在这里休养生息,繁衍后代。上世纪初叶时,祖父和祖母就在这里生养了两儿两女,然后迫于生计所困,举家搬迁到叫霞浦的滨海小城。离开故乡的时候,我的大伯、大姑、细姑都对生于斯的村庄有了深深的印记,只有我的父亲,那个不到4岁的林家老幺,端坐在祖父的挑筐里,懵懂无知,就在一摇一晃的颠簸里走出了故乡的山坳。我的父亲,这一走就是67年。当71岁的老父携妻挈儿重返故乡寻根,我看到他的眼里焕发出童年时代的光彩。他那么兴奋,又是那么忐忑,他甚至为自己没有留存故乡的些许记忆而感到羞愧。当跪在我曾祖父的冰凉碑刻前,父亲激动得老泪纵横,我为之动容的心不由绵软到疼。

父亲想回故乡的念头,在多年前就开始了。那是1999年的一个寒冷冬天,73岁的大伯从霞浦独自一人踏上回乡的路。也许是天意使然,也许是命中注定,大伯竟意外地去世在回家的路上。那年他一路辗转,乘长途客车转了两站再步行,他兴致勃勃而满心欢喜,他看到那个无数次梦回的小山村了,他就要圆他回家的梦了,然而就在距离生养他的村庄还有五里之遥的路上,大伯无奈地停止了奔波的脚步,梦断故乡门前!大伯至死不能瞑目,说不清他是叶落归根,还是终生遗憾!为了料理伯父的后事,父亲百里迢迢赶来,并打听着找到了曾经令大伯魂牵梦绕的故乡,替大伯走完了他没有走完的路。还好,在父亲的故乡里,还有他同族的哥哥和弟弟,也许大伯就是为了寻他们而来?

那次匆匆邂逅故乡,点燃了父亲乡愁的火种,那粒火种先是冒出火星,后来就噼噼叭叭地炸响,让父亲的周身都热血沸腾。自从和故乡的人有了关联之后,父亲就像一个急于想知道答案的孩童,他想把所有关于故乡的人和事统统揽入自己的脑海,以及从祖父母那里听到的故事,他都想一一得到印证,这似乎是一种对生命的探源。

而父亲因家族中的一些变故,在大伯离世后的十多年间,思恋着老家却未能回乡。

但故乡向父亲发出的讯号不但没减弱,还在逐年增强,在一次次地召唤着游子返乡寻祖。

当我和哥嫂陪同着父母来到梅鹤村,这曾经只写在个人籍贯栏里的故乡时,这里已经没有多少亲人了。父亲在两年前找到的那两位同族兄弟,其中一位已经病逝,还有一位健在的老人,已经81岁高龄,我们称他为三大爷。三大爷得知我们探亲的消息,早早地派出家人去村口迎接着。前来迎接我们的堂兄骑着一辆崭新的电动车,飞快地在前头带路,我们的小车迎着打谷场上村妇们诧异的目光,在村子里左拐右转,路过了十字架标志的基督教堂,路边的黄毛狗愣愣地盯着我们还喘着粗气,村道边的一扇又一扇杉木门紧锁着……

我们的车子在村子的东南角一家红漆门的大院前停下了,一位高个子老人站在门前。不待父亲介绍,我脱口叫出:“三大爷!”他与我们家族的人长得实在太像了,尤其像我的亲大伯!他的额头,他的眉眼,他的胡须,居然有好多相似之处!这让我们原本对故乡的隔阂一下子消除了,感觉就像回到了家里一样亲切自然。初次相见,三大爷把儿子儿媳从忙碌的稻收现场召唤回家,一一相认。我们尚未出五服的兄弟们聚在一起,按着家谱自我介绍,发现“文”字辈重名者众。当说起有一个与我同名的、年龄且相仿的哥哥前年竟出意外去世时,我心里一惊,感觉脊背发凉。因为前年的那一段时间,我莫名其妙地有一种恐惧感,无缘由地感到害怕和担心,是那种对死亡的惧怕和对生命的担忧。没想到,千里之外,竟有未曾谋面的同名哥哥殒命。

那一晚,父亲不顾旅途劳累,三大爷也忘记年事已高,两位老人交谈甚欢。三大爷是父亲在故乡里唯一的同族。他在这个村子里生活八十来年,每家每户都能沾亲带故,他储存的记忆像个故事汇,每一个故事都能吸引着我们听得入神。老人虽年过八旬,但口齿清晰,说话干脆利落,声音洪亮。他能说出我大伯、父亲以及姑姑们的乳名,还能说出我祖父的性格特征,还讲了他二十年前到霞浦访亲的经历……三大爷一边说得起劲,一边从他家进户的门镜后面取出一张卷着的旧挂历。打开那张挂历一看,原来是一张手抄的林氏族谱,我的列祖列宗们,他们的名号就在这里一一地排列着。

这张林氏族谱从上至下,像一个几何图形,更像一棵倒悬的大树。最上面的,是大树的根,是我们的高祖。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枝枝杈杈的,越排越多。我先是自上而下,寻找我的祖父,当我终于找到了祖父的名字,又逆流而上,看到祖父的祖父那代共有5个兄弟,他们的最后一字分别是“忠”“孝”“仁”“义”“礼”。那一瞬间,我对先人们油然而生敬意,表情不由得肃然起来。在这张手抄的族谱上,并没有列入祖父的后代们。在这个矩阵的最后,有一处用括号标明的注解,注解上详细说明了未列名单的后人,原因是祖父早年带着他的家眷迁入了霞浦县州洋乡下塘村。在这张泛黄纸上,我们很清晰地看到祖父的迁徙之路,也找到了父亲生命的源头。

回乡的父亲,像极了一个刚回到家的孩子。他在这个曾属于他的小村子里转来转去,并找到了他的出生地。这是一个空房子,据说主人已经不在了。房子当然早已不是当年的房子了,但我们隔墙望去,还是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惊喜和满足,六十多年过去了,旧地不识新人,你认得墙外徘徊的老人吗?他是曾经在这块土地上出生的孩子啊!如果你不认得我们,总该记得我善良仁慈的祖父吧,那个虔诚的修佛居士,我们都是他的子孙啊!祖父祖母就是在这里相亲相爱,度过风云激荡的岁月;就是在这里与前来抢掠的匪兵以死相搏,然后为那个“匪兵的灵魂”救赎;就是在这里整理行囊别离乡亲,一步三回头地远走他乡……

人类在不断的迁移过程中寻找着最适合自己生存的家园,一个家庭的变迁也是如此。

祖先们跋山涉水,不断地为后人们寻觅着新的故乡。三大爷说,梅鹤村这片贫瘠的山区土地,也不过是先辈们漂泊过程里的一个落脚之处。真正追溯起来,梅鹤老家的这些人是来自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据说,从皖西迁到闽东的这一支林姓先民们,渐渐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家族,家境殷实,人脉旺盛,根基渐牢。有一位高祖母仙风道骨,活到116岁。高祖母临终前曾嘱咐儿孙,不要把她送回老家的祖坟,恐怕会冲了财运。老人116岁无疾而终,后人觉得不葬在祖坟里似乎有悖常理,便不顾路途遥远,举灵回到安徽。谁知道在老太太即将下葬的时候,墓地里突然涌出汩汩水流。而远在福建新址的亲人乡邻们,正在为百岁老人的喜丧大摆宴席的地方突发大火。肆虐的火龙左冲右突,蔓延了几个村庄,大火整整燃烧了二十多天,将刚刚兴旺的林氏家族烧得一无所有,满目疮痍。

虽是听说而来,而我并不认为这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是虚妄之谈,我相信这是发生在我们林氏家族的真实历史。一个人如果不回到故乡,似乎永远触摸不到一个家族发展壮大的根系,似乎永远也体会不到来自心灵深处的那种震撼,更不会接收到故园传递过来的那种暗含生命密码的符号信息。

这里虽然是父亲的故乡,但作为他的后代,我们还是心有灵犀,感受到了尘埃落地的踏实与安宁。在祖父的老厝门前踱步而行,伴着凉爽的秋风,看着左邻右舍墙头伸出来的老樟树,一切都是静静的,竟然恍若隔世。

父亲指着东南方向的一座山,像是对我说,也像是自言自语:“你大伯就葬在那里,看看,离老家才多远啊?”

那座山的所在地名叫“清水凹”,与老家的直线距离只有六里地。但我的大伯是永远也走不到家了,他的生命就在那里化成一捧骨灰,他把在人间的最后一丝温度都留给了回家的路上。大伯跌入了一个深如锅底的沟壑里,纵是一个壮汉也爬不上来的丧身之地。当家人们为伯父收尸回来,描述着老家恶劣的环境和险峻的地势时,我的母亲想起祖母曾对她讲过的一段儿时历险记――祖母小时候,具体年龄不详。曾与小伙伴们在山上挖野菜,突然刮过一阵黑旋风,竟将祖母卷走。惊异失措的小伙伴们赶紧跑回家报信,家里人四处寻找,后来竟在离家十余里的地方找到了毫发未损的祖母。家人高兴万分,还专门摆酒席请村里人以示庆贺。据祖母讲,黑旋风将她卷到了一个如锅底般的沟壑里。听母亲讲完,我们也想起了原来曾经听过祖母的经历,当时以为是吓唬小孩子的,没想到是真的。更没想到,那个深如锅底的清水凹到底还是吞噬了大伯,此凹和彼凹是同一道山凹么?不得而知。如果真是,那倒是有神秘的玄机了。

季节已然是深秋,打谷场上正忙。这里靠天吃饭,时有旱灾或洪灾,山路崎岖,车行其上,上下颠簸。父亲极力打听故乡所剩不多的亲人们,堂姐妹、表弟妹,想在有生之年见上一面,遗憾的是我们只找到了一位远房的姑姑。在这位姑姑家,保留着生火用的灶台,还有磨出豆脑花的石碾子。那乡俗味道,是十分本色的故乡味道,原汁原味、久远亲切,仿佛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了等我们回来。

待回到霞浦城关后,父亲像是掉了魂似的,叨念着老家的事。父亲的性格原本坚毅,这源自他的军人出身。或许是心头压着深沉的乡愁,他一改刚强的模样,变得多愁善感。有一天夜里,我看到他独自对着祖父的遗像喃喃着什么,而后是一阵的发呆。更为意外的是,父亲还静静端详着几张泛黄的叔伯兄弟合影的黑白照片。看着看着,他的手不自觉地往眼角揩着清泪。我知道,此时的父亲是想起老家,思恋起老家那健在或逝去的亲人了。

回想起来,我打儿时起,就感染着父亲的乡愁。而父亲讲给我听的,全是祖父年轻时说给他的有关故乡的故事,其中有老磨坊咿咿呀呀的歌唱、打谷场清爽的晚风,还有山岭上倔强抖动的一枝芦苇,或者寂静的夜晚村头的几声狗吠曾惊起屋檐下的麻雀叽喳声……祖辈的故事都是用血和泪浸泡过的,交织着战乱、天灾、饥馑的磨难情节。我将这些情节拎起来,便闻到苦涩的味道,还一滴一滴地落下红色的浆水。

大凡中国的父亲们,都寄望子女传承家族烟火,牢牢记着不要忘本。也许,对父亲这个古稀老人来说,故乡这个心结拧得太紧了。这个传递给儿孙的“籍贯”概念,不仅仅是停留在户口册上的一个地名,而是父亲出世的生命的源头。这源头,有风有沙,有花有树,有亲有邻,它们组成了维系父亲生长的根,是父亲终日记挂的心灵脐血,是城市烟火所无法替代的那个小小村落。

“当我在晚秋时节归来,纷纷落叶已掩埋了家乡的小径”。当我默念黑大春的诗作《当我在晚秋时节归来》时,我也感应了父亲的乡土情愫。何谓故乡?故乡,它是一扇门板堵住风的地方,是几溜瓦当遮雪避雨的地方,是疲惫倦怠时可尽情轻松依靠的地方。故乡,它是游子漂泊中牵魂的一根隐形丝线。无论你漂了多远,无论漂了多久,总是想着要用手来拉一拉、拽一拽这根乡情之线。

2013年秋日,我携八岁小儿,再次回到了梅鹤老家。站在村子的后门山上,村庄、田埂、炊烟、瓦檐、柴门,这些故园的原生态意象又掠过我的眼前,提示着自己是有根的人。是呀,父亲的根也是我的根,我也是一个长年在外的故乡游子,和它血脉相连。只因我们在外漂泊的时间太久太长,祖父、父亲、我们,颠簸飘荡,像离土的根苗,像离枝的树叶,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到了我们第三代,已是不辨乡音,难找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