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夏感梁衡

夏感梁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夏感梁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夏感梁衡范文第1篇

夏感梁衡范文第2篇

春--朝气

读着朱自清的《春》,好一曲朝气蓬勃的赞歌,它道出了生命的力量,于是在幼小的心灵中萌生了一个新的人生信念。品味冰心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感受春带来绿的新意,生命的气息 。在秦观的《春日》中看“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在《南园》“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窗含远色通书幌,鱼拥香钩近石矶。”中感受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

春的诗意引领我开启了梦的精灵。

夏--张扬

《水浒传》中武松赤手空拳打虎的英勇,李逵救柴进的无畏,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的智慧,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不禁惊叹。《西游记》中孙悟空打闹天宫的无惧,大战牛魔王的机智,使天不怕地不怕的神猴成了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在梁衡的《夏感》看到了一种“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伟力的奔突,一种由孕育到丰登的“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律动,一种印着人类巨大的钤记的创造之波的流泻。

书以夏的激情奔放给了我力量与勇气。

秋--深沉

绚烂多变的个性,是秋最美的符号。每一片飘零的落叶,都是大自然的奇迹。

徐志摩的《私语》,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一颗憔悴的秋柳里, 一条怯懦的秋枝上,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听他的亲亲切切。于 《独吟秋潭》中品味一泓清冽的休止符,凝住了九曲回肠,秋去也,谁惆怅?又有顾城的“秋风摇荡繁星,哦,那是永恒在天空书写。”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成就了千古不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李后主的无奈愁苦只能是随着春水向东流。

秋的伤情离别牵动心灵。

冬--傲骨

浪漫的飞絮,是新生命即将到来的曙光!

梅花香自苦寒来,冰肌玉骨,独步早春,傲雪凌寒,多么坚强的个性精神呵!《钢铁》中主人公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凭着坚不可摧的意志,成就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形象。《海伦凯勒》展示了一个坚毅女子成功背后的血与泪,苦与难。走过《名人传》,贝多芬的不屈不饶,在肉体和心灵的双重打击下,死死扼住生命的咽喉,最终成就了不朽的著作。

冬让我在风雨兼程中磨炼地更加坚定不移。

夏感梁衡范文第3篇

曾几何时,我拥有了你——文学。

伴随我走过这几年的,是你——文学;教会我明白人情冷暖的,是你——文学;让我学会自强的,是你——文学!

我挚爱你,一点儿也不假,尤其是你的诗词!

喜欢与李白畅谈诗文,和苏轼把酒临风,更喜欢与泰戈尔讨论人性的伟大。

因为你的诗词,让我明白了事理。我听到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明白了珍惜时间;听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明白了自强;听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明白了亲情。

同样的,我也挚爱你的名著。

在宁、荣二府理,我看到了封建时代的悲哀;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我看到了人性的真、善、美;在梁山泊上,我更被梁山好汉的壮志豪情所吸引;在战场上,我为战争而平白无故死去的人感到悲哀!

我着实欣赏你的散文,有一种韵味美却不失外表美。

沉浸于朱自清的《背影》,为他的父亲声声叫好;陶醉在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羡慕他幼时的乐园;徘徊于梁衡的《夏感》,体会夏天特有的景色与毫不逊色的底蕴。

拥有了你,心突然变得明亮起来,也开阔了许多。文学,你的魅力,感染了我,使我快乐起来;你也是不折不扣的魅力之神,用文字感染全世界!

夏感梁衡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是获得理想教学效果的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指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展示风度,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课外交谈和日常生活中,给学生展示一个语文教师特有的风度,使学生认识到认真学好语文的极大重要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有文雅风趣的语言,能说善辩的口才,挥笔而就的文才,端庄朴素的仪表。教师是学生的表帅,是学生模仿的楷模,教师的言行仪表常常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感化着学生。试想,学生遇到一位仪表端庄、朴素并能用简明文雅的语言,生动有趣的实例有条不紊的阐述道理的语文教师,怎能不油然而生敬意!怎能不对他的语文课感兴趣呢?

二、点拨欲望,引发兴趣

语文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密不可分,要想成为社会的弄潮儿,就必须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学生明白了这点,就会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这就是心理学中讲的“兴趣与需要密切相关。”同时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作品立意深、构思巧、语言美、感染力强。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做到教法灵活,语言生动有趣,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对学生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新学期一开始,教师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灵活的方式,有目的的向学生介绍新书的全册概貌和特点,引发兴趣,使学生自觉浏览全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如在介绍七年级上册散文单元时,老师可以说:“我们将欣赏几位名家的散文,如朱自清的《春》、梁衡的《夏感》,何其芳的《秋天》,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在这些散文中,我们不仅将看到花枝招展的‘春姑娘’妩媚动人的风姿,将感受到整个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我们还将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赏到济南的冬天旖旎奇异的风光。”就这样,用不太长的时间,抓住要点,有针对性地介绍每个单元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有了学好这册书的欲望,于是就产生了学习本册语文的兴趣。

三、关爱学生,唤起兴趣

全国特级语文教师葛朝鼎说过:“教师没有对学生深切的爱的感情,就难以收到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师只有做到了“爱生”,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因此,教师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关心爱护学生,密切师生关系。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微笑鼓励;在学生做作业、办板报时,教师走到学生当中,不时给他们个别指导;重视对后进生书写、写作、阅读理解等方面的辅导,处处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等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用语文教师诚挚的爱去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讲练结合,鼓励成功

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为学生的主体作用服务的,因此教师的讲,一定要起到“导”的作用,一定要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充分发挥起主导作用。教法要灵活多变,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读、说、写训练。如开展课前五分钟讲演,进行普通话讲演比赛,分角色演小品,召开讨论会、辩论会、编写课本剧等。这些形式的训练,对思考能力、说话能力和论辩能力的培养,对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作用,因而也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夏感》时我先让学生齐读“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充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这个佳句,然后品味,分析这个句式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或发挥想象,写一写“夏之色”和“冬之色”。提问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了,纷纷回答仿写的例句,学生们取长补短,互相修订,终于仿写出最理想的句子。

夏感梁衡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堂 不要随意 鼓掌

在一次县级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中,我有幸听了八位老师执教的梁衡先生的《夏感》。八位参赛老师精巧的教学设计,精美的多媒体课件,高超的调控能力,活跃的课堂气氛令笔者折服。授课老师尊重学生,赞赏学生,启发学生鼓掌,以致课堂上学生的掌声此起彼伏,其中有一节课掌声多达六次。难道学生的发言真的有那么精彩?真的需要不断用掌声鼓励?静下来细细思量,觉得未必尽然,而是觉得老师对学生的赞美有点言过其实,掌声似乎有蛇足之嫌。本文摘录几个掌声响起来的教学片断,并据此谈一些个人感受,以期引起老师们的注意。

片段一:朗读有错处的掌声。有一位老师请学生朗读全文,朗读的学生将“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中的“挑”读成第一声,在此应读第三声,将字音读错了,将最后一句“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读成“金黄的夏季”,把语序读错了。然而学生读完后,老师紧接着就说“这位同学读得非常好,给点掌声。”于是教室里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接着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在此老师对学生朗读出错处没有适时纠正,对生成的很好的教学资源没有运用,反而要求全体学生用掌声鼓励朗读的同学,这种虚假的热闹,不仅掩盖了学生朗读中的错误,而且会使朗读出错的学生沾沾自喜,对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有害无益。

片段二:仿写雷同处的掌声。有一位老师在仿写训练中,要求学生仿照“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的格式写“夏之色”“冬之色”。学生一见到这个训练内容发言踊跃,举手者众多,其中一个学生朗声答道:“冬之色,如冰雪、如云天,孕育着新的生机。”执教老师一听喜形于色,大声说:“写得太美了,掌声鼓励!”于是教室里面又是掌声一片。这位老师接着问:“有没有其他同学愿意将自己仿写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听?”这时教室里再也没有一个同学举手发言。我心中疑惑,刚才那么多同学举手,现在为何却一片寂然。第二节第三节课,不同执教老师的课堂上竟然出现同样的场景,令人费解。课间我问一同听课的老师才知道,原来学生回答的是《教材全解》中的例句,而《教材全解》中只有这一个例句,大部分学生手中都有这一本书,不知授课老师对此种情况是否了解,如果知道学生的这种做法,却只是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仍用掌声鼓励,对受表扬的学生来说,尽管会得到一时的“欢喜”,但长此以往对于没有付出多少努力就换来的掌声,他就会习以为常,对没受到表扬的学生来说,会让他们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助长学生弄虚作假之风。

片段三:回答一致处的的掌声。有一位老师设计了一个课堂练习,大屏幕显示“给加点字注音,看拼音写词语”。老师给学生两分钟,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学生在做练习时,老师只是站在讲台上,并没有到学生中巡视检查,两分钟后老师直接在屏幕上展示正确答案,然后老师说:“请写全对的同学举手。”班上所有同学都齐刷刷举起了手。这时老师说:“很不错!请用掌声给自己鼓励一下!”于是教室里面掌声又响起来。到底学生写得怎么样?是否每个学生的练习都全部正确?有没有滥竽充数的学生?真实情况不得而知,我坐在学生边上,就看到有一个学生将“贮”注音成“chǔ”。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这个教学环节这位老师没有调查就笼统鼓励,这种简单的流于形式的掌声在笔者看来是无效的,也许还会滋生一些新的南郭先生。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说过:“赞美具有摧毁性!赞美具有建设性!”告诉我们言过其实的赞赏,具有摧毁性,适度的赞美具有建设性。赞赏是一门艺术,它讲究运用的方式、方法、场合,更需要赞赏者在付出赞赏的同时能有真情实感,而非言过其实或空洞无物。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适度赞赏和鼓励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带动课堂学习气氛的确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夏感梁衡范文第6篇

通变是《文心雕龙》中重要的理论范畴,这不仅在于刘勰以专篇来作详细阐述,而且还在于这一观念时时贯彻在他对作家、作品的观照和论述之中。《文心雕龙》在总结前世文章创作规律基础上,讨论文章作法,指导文章写作,通变就是刘勰在总结各体文章递延流变基础上提炼出来的重要的理论、美学范畴,因而对于《文心雕龙》文体论部分,甚或周秦汉魏各文体递延脉络的考察,自然应当遵循这一概念或原则,但这似乎并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关于通变之意旨,旧有复古说,影响甚大。清人纪昀实肇其端:

齐梁间风气绮靡,转相神圣,文士所作,如出一手,故彦和以通变立论。然求新于俗尚之中,则小智师心,转成纤仄,明之竟陵、公安,是其明征。故挽其返而求之古。盖当代之新声,既无非滥调,则古人之旧式,转属新声,复古而名以通变,盖以此尔。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又申述之:此篇大指,示人勿为循俗之文,宜反之于古。又云:彦和此篇,既以通变为旨,而章内乃历举古人转相因袭之文,可知通变之道,惟在师古。二人皆着眼于纠正时弊,故称彦和属意复古。又有以通变为因果关系的认识,所谓通变,实以通和变为二事,而彼此并非并列,有着因果关系。换言之,变为因,通为果,由因致果,从变生通,故通变即西晋陆机《演连珠》中通于变,于有从的意思。故在变则通,变是通的先决条件。以上是片面强调复古或 新变的两种代表观点。对于前者,刘永济先生已予以纠正:

然舍人首言资于故实,酌于新声,赞语复发文律日新,变则可久,趋时乘机,望今参古之义,则竞今疏古,固非所尚,泥古悖今,亦岂所喜?

对于后者,通、变恰是并列之关系,刘勰既意以通,亦在于变。《文心雕龙通变》云:

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然绠短者衔渴,足疲者辍途,非文理之数尽,乃通变之术疏耳。故论文之方,譬诸草木,根干丽土而同性,臭味晞阳而异品矣。

刘勰于此谈得极为清晰明白,所谓文事实含两端:一者设文之体有常,故名理相因,体资故实,须通;变文之数无方,故通变则久,数酌新声,须变。需指出的是,这里的通变一词实为偏义,刘勰特言变,而并非如上引观点通变特指变之一端。不可变者须通,可变者则须变,故论文之方,譬若草木,根干丽土而同性,如文之通;臭味晞阳则异品,如文之变。通、变二者,皆乃势之必然。刘勰接着又以此为准,讨论前世作品之优劣得失。黄歌《断竹》,质之至也;唐歌在昔,则广于黄世;虞歌《卿云》,则文于唐时;夏歌雕墙,缛于虞代;商周篇什,丽于夏年。至于序志述时,其揆一也。商周之前,虽愈加文、丽,但序志述时,其揆一也,该通者通,该变者变,遂为后世之典范。而暨楚之《骚》文,矩式周人;汉之赋颂,影 写楚世;魏之篇制,顾慕汉风;晋之辞章,瞻望魏采,汉以后作品仅执着于变,而迷失于通,故弥近弥澹,究其根本,则在于竞今疏古,风末气衰之故。

刘勰通变之适用于文体,即在于揭示其名理相因之须通与文辞气力之宜变者,并举前世作品为证,以言其优劣得失。今试以诗、乐府、赋为例略作考察。如《明诗》:

诗言志,歌咏言。圣谟所析,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三百之蔽,义归无邪,持之为训,有符焉尔。

诗言志、诗者,持也,持人情性,所谓应物而感,感物吟志,诗为情、志自然之抒发,此即诗之名理相因者;而四言五言、逞气雕采,随时变迁,亦当有取。以言志抒情为主干,兼以文辞气力之强调,这样的诗歌才合乎通变之准则。以此为准则,上古顺美匡恶之诗自不必言,后世诸家亦多有可称道者,如张衡怨篇,清典可味;仙诗缓歌,雅有新声、嵇志清峻,阮旨遥深、应璩百一,独立不懼,辞谲义贞,亦魏之遗直之类。而有些诗篇则因多崇变而乏于通,而为刘勰批评,如宋之山水诗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至于乐府,刘勰称:

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匹夫庶妇,讴吟土风,诗官釆言,乐胥被律,志感丝篁,气变金石。是以师旷觇风于盛衰,季札鉴微于兴废,精之至也。

乐应感人,亦应由此观盛衰兴废,此为乐府之名理相因之通;后随世流转,亦现新声之因素,可酌以吸收、利用,如刘勰所称魏之三祖,气爽才丽之类。但刘勰对秦之后乐府多所批评,如称暨武帝崇礼,始立乐府,总赵代之音,撮齐楚之气,延年以曼声协律,朱马以《骚》体制歌,《桂华》杂曲,丽而不经,《赤雁》群篇,靡而非典。《宋书乐志》云:

汉武帝虽颇造新哥,然不以光扬祖考、崇述正德为先,但多咏祭祀见事及其祥瑞而已。商周《雅》《颂》之体阙焉。

可与刘勰丽而不经、靡而非典之评相参照。此为乐府不合通变之例,即仅逐新声,而忽视了乐府应当体资故实之处。而前引魏之三祖例,虽气爽才丽,但因志不出于,辞不出于哀思,故虽三调之正声,实韶夏之郑曲也,则亦归为违忤通变之类。

再看赋。刘勰称,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赋之源,出自诗,故而铺采摛文,意在体物写志,这是其名理相因之须通之处。刘勰又称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屈赋之声貌华采为新变因素。综合二者,赋也者,乃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也,即赋之通变之内涵。与此相应,刘勰又云:

原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文虽杂而有质,色虽糅而有本,此立赋之大体也。

夏感梁衡范文第7篇

在很多次教研活动中,我们都提出“做一个会思考的语文教师”。有时,我就不断的问自己,现在的课堂是否就是最理想的课堂?是否这就是语文学习的本真?古代的一位位国学的鸿儒,在给他的弟子授课时,他的弟子是否也是不断的记录,不断的背答案,抑或不断的讨论?我想找到答案……

我深信: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提升有赖于他读了多少书并在脑子里留下了多少。我相信语文诵读和品鉴很重要。

语文课“预习―诵读―品鉴”三步教学法,在这三个步骤中,预习环节是基础,诵读是核心,品鉴是升华。在运用过程中,我抓住诵读牢牢不放,通过形式不一的试读、听读、再读、诵读,让学生的朗读和理解梯次推进,让诵读充当了预习和品鉴的纽带和桥梁。

(一)、预习环节:

1、“授之以渔”:教会学生预习方法,在开展学生预习活动前,以备课组为单位,任课教师集体编印学科预习方法指导提纲,内容包括年级学科特点、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分类、预习内容及目标,预习方法及步骤等学生人手一份,任课教师利用上课时间进行具体指导,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预习什么,怎样预习。

2、课前预习:在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针对周预习笔记,对第二天所学内容进行有重点的预习,该环节要求学生明确在第二天课堂上要向老师问什么,跟学生讨论什么问题。对特别难理解的问题,第二天在学科上课前,有学生本人写在黑板上。这样教师就能及时掌握学情信息,有针对性的导学。

3、预习检测:为更好的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更为了帮助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的习惯,每堂新授课,对学生预习的检测必不可少。方式多样:可以多媒体展示检测题,以全体学生小测的形式;可以组长出题,异组互测的形式;也可以抽查几个同学,我更多的是让学生以“知识树”的形式展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诵读环节:

1、初读文章:根据预习对课文的初步感知,确定出读文章的感情基调,深情诵读。形式多在小组内读,在组长的带领下,诵读和评价都在小组内完成。

2、听读文章:老师搜集多个版本的课文朗读音频,优中选优,让学生多次听读训练。如先看课文听读,再闭上眼睛听读,再跟随课文边听读边朗读。多次听读适用于篇幅较短的文章,诸如:莫怀戚的《散步》、朱自清的《春》、梁衡的《夏感》等等。听读环节,意在让学生把自己的初读和名家的范读作比较,看看自己的朗读基调是否准确,停顿和重音是否恰当,让朗诵名家的示范榜样作用引领学生。

3、再读文章:让学生模仿名家的音调去读。组织形式:小组内分读课文,推荐出小组的“播音明星”,“播音明星”再进行PK,评选出班内的“金话筒”,“播音明星”PK的内容,是文章最核心、最精彩的段落,这是学习的重点,也应该是诵读的重点。

4、诵读文章:老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出文章的精彩章节,在课堂内背诵识记。如果很长,可以延伸到课外。对诵读的章节,教师要及时检查背诵和默写,确保诵读环节的成效。

(三)品鉴环节: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经过形式不一的多次诵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越来越深,品味鉴赏文章,可谓水到渠成。

合作探究:在老师的主导下学生的参与下,出示需要合作探究的问题,小组内解决。这些合作探究题目,可能来自课后的“研讨与练习”等经典题目,更有可能来自学生的个性化题目,如在课前预习环节,学生板书在黑板上的题目,什么样的题目能上黑板,老师要筛选和把关,确保师生讨论的都是有价值的问题。

赏析精彩:精彩的语段有着永恒的魅力,是“千淘万漉”的金子,它们为什么好,好在哪里?老师应教会学生赏析的角度和方法,让学生更精准更细致的剖析文章,学习起来有的放矢。

夏感梁衡范文第8篇

内容提要: 《白石道人诗说》历来被认为是姜夔所作,但姜夔却在《诗说自序》中说此书得自山中“异人”。通过对姜夔及其友人的诗词分析,可知姜夔在淳熙丙午遇见隐士一事为真。《白石道人诗说》有可能是姜夔在他人的诗学思想影响下完成的。这与姜夔诗学思想的转变以及南宋中期诗坛风气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 姜夔 白石道人诗说 伪托说 南宋诗坛 风气演变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2-79-82

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但对这部书的作者和来历还存在着一个疑问。因为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自序》中讲了一个神奇怪诞的故事,他称《诗说》一书得自“异人”。这种说法由于太过荒诞不经,以致后人皆以为白石伪托之辞。笔者以为,通过对姜夔生平经历的考索,可以证实姜夔在衡山遇隐确有其事。传说中包含的真实性因素可以揭示出姜夔诗学思想转变的轨迹。因此,淳熙丙午(1186年)是《白石道人诗说》的形成期,也是姜夔诗学理论转变的关键期。这与南宋诗坛风气由江西转向江湖诗风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自序》云:

淳熙丙午立夏,余游南岳,至密云峰。徘徊禹溪桥下上,爱其幽绝。即屏置仆马,独寻溪源,行且吟哦。顾见茅屋蔽亏林木间,若士坐大石上,眉宇闿爽,年可四五十。心知其异人,即前揖之。相接甚温,便邀入舍内,煎苦茶共食。从容问从何来,适吟何语。余以实告,且举似《昨日望岳》“小山不能云,大山半为天”之句。若士喜,谓余可人。遂探囊出书一卷,云是《诗说》:“老夫顷者常留意兹事,故有此书,今无作矣,径以付君。”余益异之,然匆匆不暇观,但袖藏致谢而已。问其年,则庆历间生。始大惊,意必得长生不老之道,再三求教。笑而不言,亦不道姓名。再相留噉黄精粥,余辞以与人偕来,在官道上相候。告别出,至桥上马,遍询土人,无知者。惟一老父叹曰:“此先生久不出,今犹在耶?”欲与语,忽失所在,怅然而去。晚解鞍细读其书,甚伟。常置枕中,时时玩味。好事者有闻,间来取观,亦不靳也。昔轩辕弥明能诗,多在南山,若士岂其俦哉?

因为这则故事讲的太过于迷离恍惚,令人难以置信。如姜夔所遇之人自称生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到淳熙丙午(1186)则已一百四十多岁。还有山下老父“忽失所在”之事,显然如同传奇。前人多以为这则传说过于荒诞不经,实为杜撰。如陈思《白石道人年谱》云:“《诗说》叙云若士庆历间生。案黄子耕《山谷年谱》云:‘庆历五年乙酉,先生是岁癸未月丙寅日壬辰时生于分宁县修水故居’,故若士云庆历间生。白石诗学山谷,得法于千岩。《诗说》一卷,谓为若士所授,渊源有自,谓得于南岳,尊之极矣。”[1](P618)夏承焘《姜白石行实考·著述》称:“白石自序谓丙午游南岳云密峰,得异人传授,盖其托词。姜虬绿录入《年谱》,张羽以之为传,皆误信为实事。陈谱谓黄庭坚生庆历五年,自序问其年,则庆历间生,异人实指庭坚。今案诗集自序,自谓初年学诗三薰三沐师黄太史氏,篇中亦以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赞黄诗。又自序末曰:昔轩辕弥明能诗,多在南山,若士岂其俦哉?前人考昌黎石鼎诗序,谓轩辕弥明,实韩愈自寓,并无其人。此足证成陈说。白石甚重黄庭坚,而不满当时西江派之流弊,其故为廋辞,殆以此耶?”[2](P239)郭绍虞先生亦云:“此书《自序》谓淳熙丙午得之于南岳云密峰头一老翁,其为托辞固不待言。” [3](P92)J.Z.爱门森认为,姜夔伪托《诗说》为神仙所作是为了自高其说。[4](P8) 但前人很少对这则传说包含的真实因素进行认真的考察。笔者认为,这则传说包含了两个重要的信息,其一,姜夔于淳熙十三年丙午(1186)在衡山密云峰(即云密峰)见到隐士。其二,《诗说》为隐士所作,传于姜夔。对这两个信息的真实性的考察对于了解《诗说》的成书和姜夔诗学思想的形成与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姜夔的诗词与韩淲的《书姜白石昔游诗后》可知,姜夔淳熙丙午(1186)确曾到过南岳云密峰,见到了隐士。姜夔的《昔游诗》中有三首咏及在衡山的经历。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下两首:

昔游衡山上,未晓入幽谷。欲识所坐舆,横板挂两竹。状如秋千垂,高下不倾覆。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一峰高一峰,峰峰秀林木。仰看同来客,木末见冠服。高台石桥路,寻常云所宿。下方雷雨时,此上自晴旭。紫盖何突兀,万里在一目。余峰六七十,仅如翠浪矗。北有懒瓒岩,大石庇樵牧。下窥半崖花,杯盂琢红玉。飞云身畔遇,揽之不盈掬。祝融最高绝,紫盖不足录。俯视同仰观,苍苍万形伏。惟余岣嵝峰,南睇半空绿。仿佛认潇湘,向岳流屈曲。高处惊我魂,翻思宅平陆。其东有雷穴,灵异谨勿触。云来绵世界,云去一峰独。僧窗或留罅,云入不可逐。绝顶横石梁,仙人有遗躅。山多金光草,夜半如列烛。灵药不可寻,吁嗟归太速。

衡山为真宫,道士饮我酒。共坐有何人,山中白衣叟。问叟家何在,近住山洞口。殷勤起见邀,徐步入林薮。云深险径黑,石乱湍水吼。寻源行渐远,茅屋剪如帚。老烹茶味苦,野琢琴形丑。叟云司马迁,学道此居久。屋东大盘石,棋画今尚有。古木庇覆之,清泉石根走。因悲百年内,汲汲成白首。仙人固难值,隐者亦可偶。追惟恍如梦,欲画无好手。

二诗可证姜夔确实到过衡山。第一首诗中提到了紫盖、祝融、岣嵝等峰,而岣嵝峰以东“云来绵世界,云去一峰独”,与《诗说自序》对照,可知指的就是云密峰。诗云:“绝顶横石梁,仙人有遗躅”,与唐李冲昭《南岳小录》所载:“云密峰……又有禹溪及隐真平、断石源、朱陵洞、丹崖仙人石室存焉”相合(唐李冲昭《南岳小录》)。而且姜夔还有两首词序证明其淳熙丙午(1186年)游历衡山的经历。如《霓裳中序第一》序云:“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白石道人歌曲》卷三)《一萼红》序云:“丙午人日,予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白石道人歌曲》卷三)由此可知姜夔游南岳云密峰的经历是真实的。

“若士”是实有其人,还是凭空杜撰呢?姜夔的《昔游诗》其他篇章记载的都是早年游历各地的真实经历,这两首也不会是凭空杜撰的。第二首诗中的“白衣叟”,可能就是《白石道人诗说自序》中所说的“若士”。如果将二诗与《诗说自序》对比,还会发现许多相符之处,如《诗说自序》云:“余辞以与人偕来,在官道上相候”,而诗云:“仰看同来客,木末见冠服”,都说明姜夔与多人同游。第二首“问叟家何在,近住山洞口”与李冲昭《南岳小录》所载云密峰有“朱陵洞、丹崖仙人石室”相合;“顾见茅屋蔽亏林木间”与“徐步入林薮……茅屋剪如帚”相合;“叟云司马迁,学道此居久”与“问其年,则庆历间生”相合。此外,姜夔的好友韩淲的《书姜白石昔游诗后》云:“平生未踏洞庭野,亦不曾登南岳峰。因君谈旧游,恍如常相从……钱唐山水亦自好,奈何薄宦难从容。南高北高一千丈,潮头日夜鸣灵踪。应有隐者为识赏,青鞵布韈扶杖笻。君无诧彼我愧此,急还诗卷心徒忪。”(《涧泉集》卷六)韩淲为自己不曾登过南岳峰,身在钱塘却不曾遇见“隐者”而感到惭愧,这从反面来说可以证明姜夔淳熙丙午(1186年)在衡山遇到隐士之事并非凭空杜撰。但是《诗说自序》确实有夸诞不实之处。如诗中的白衣老人是在衡山真宫众道士处相遇,而《诗说自序》改成了在林中大石上。又如山下忽然不见的老人,也可能是姜夔杜撰的。姜夔在诗中说:“仙人固难值,隐者亦可偶”,可见他认为所遇见的只是年寿较长的隐士,而非仙人。

由于姜夔淳熙丙午在衡山遇隐之事为实,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诗说自序》所云老人授予白石《诗说》一事并非完全是托辞。首先,姜夔后裔姜虬绿将此事录入《年谱》,明代张羽将此事写入《白石道人传》,皆以为实事。虽然传说比较荒诞,但老人授予白石《诗说》一事并非绝不可能。其次,南宋以《诗说》为名的诗话并非只有一个,据郭绍虞先生《宋诗话考》,宋末吴陵也有《诗说》一书,《诗林广记》也曾引《诗说》材料一条,《诗话总龟》后集卷四十三也引用《诗说》一条。据郭先生考证,《诗话总龟》引者为《诗说隽永》一条。[5](P215)所以,衡山隐士有《诗说》一书也并非完全不可能。笔者由此推测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是山中老人《诗说》一书的基础上写成的。白石称“晚解鞍细读其书,甚伟。常置枕中,时时玩味。”白石在对《诗说》的反复阅读中受到启发,将书中观点与自己的诗学思想融合起来,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白石道人诗说》一书。

由于文献不足,以上论述目前只能停留在猜测的阶段,并不能当作确定的结论。然而,如果跳出《诗说》一书作者是否伪托的问题,而去思考这则传说所包含的真实性,则会发现新的意义。白石的《诗说自序》虽然写得迷离恍惚,看来荒诞不经,但也并不是凭空杜撰,因为前文所列的文献已经证实了姜夔《诗说自序》的时间、地点和人物都不是虚构的,他可能在遇隐之事上有所夸张,也可能将自己所作的《诗说》伪托于衡山隐士,从而抬高自己《诗说》的地位。但无论伪托说是否成立,我们都不能否认这则传说中所存在的真实性因素:姜夔确实在淳熙丙午(1186年)到过南岳云密峰,见到了隐士。因而前人认为“异人”指黄庭坚或纯为虚构之说皆不能成立。再由这则传说中的真实性因素可以做出进一步的判断,即淳熙十三年丙午(1186年)为《诗说》一书的形成期,也是姜夔诗学理论转变的关键期。

如果把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一书的形成与南宋中期诗坛风气的转变联系起来,可以看出淳熙末年有一种强烈的要求脱出江西诗学藩篱的风气。而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郭绍虞先生在《宋诗话考》中说:“但此书论诗,脱尽恒蹊,在当时诗话中,亦确能独树一帜,于江西诗论披靡一世之后,《沧浪诗话》尚未流行以前,欲于诗话中窥当时诗论转变之迹者,当推此书矣。尧章虽从萧千岩学,顾又请益于同时前辈范成大、尤袤、杨万里等。《诗说》所言,当以得之杨氏者为多,特尧章更加以发挥耳。”郭先生对姜夔《诗说》在南宋诗论转变中的作用论述非常精辟。但他认为《诗说》受到杨万里的直接影响,是继承杨万里诗学而来,这个观点还值得商榷。据夏承焘先生《姜白石系年》,淳熙十四年丁未(1187年),姜夔以萧徳藻为介,首次袖诗谒见杨万里,杨万里许其文无不工,甚似陆天随,并以诗送往见范成大。姜夔作《次韵诚斋送仆往见石湖长句》。[6](P432)而据前论所知,淳熙十三年丙午(1186年)姜夔的《诗说》就已经形成。所以,与其说姜夔的《诗说》是从杨万里诗学变化而来,不如说是受到了此前诗坛上那种脱出江西诗学藩篱的风气的影响。姜夔在《白石道人诗集自序》一中称:

近过梁溪,见尤延之先生。问余诗自谁氏,余对以异时泛阅众作,已而病其驳如也。三熏三沐师黄太史氏,居数年,一语噤不敢吐,始大悟学即病,顾不若无所学之为得,虽黄诗亦偃然高阁矣。先生因为余言:“近世人士喜宗江西,温润有如范致能者乎?痛快有如杨廷秀者乎?高古如萧东夫,俊逸如陆务观,是皆自出机轴,亶有可观者,又奚以江西为?”余曰:“诚斋之说政尔。”昔闻其历数作者,亦无出诸公右,特不肯自屈一指耳。虽然,诸公之作,殆方圆曲直之不相似,则其所许可亦可知矣。余识千岩于潇湘之上,东来识诚斋、石湖,尝试论兹事,而诸公咸谓其与我合也。

这则序文正作于淳熙十六年己酉(1189年),姜夔过梁溪与尤袤论诗之时。[7](P620)姜夔在序文中提到诗坛上“近世人士喜宗江西”的风气,又提到以“中兴诗人”所兴起的那种超出江西诗风束缚而自成一家的风气。姜夔说“东来识诚斋、石湖,尝试论兹事,而诸公咸谓其与我合”,可见他的诗学观念是在形成之后才与杨万里、范成大等人进行讨论的。他的诗论是先自得于心,后来又受到他人影响的,而非如郭绍虞先生所言:“得之杨氏者为多,特尧章更加以发挥耳。”

一方面,姜夔《诗说》的形成发生在淳熙十三年丙午(1186年),如果我们将这一时间与当时诗坛风气的变化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姜夔的诗学思想显然受到当时诗坛风气的影响。如尤袤曾编订《全唐诗话》,其序称:“余少有诗癖。岁在甲午,奉祠湖曲,日与四方胜游,专意吟事,大概与唐人诗诵之尤习。间又裒话录之纂记,益朋友之见闻,汇而书之,名曰《全唐诗话》。”[8](P46)甲午为淳熙元年(1174年)。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对南宋诗坛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其序称:“淳熙庚子秋,迈解建安郡印,归时年五十八矣。身入老境,眼意倦罢,不复观书,惟时时教稚儿诵唐人绝句。”淳熙庚子为淳熙七年(1180年),洪迈自言此时教儿唐诗绝句,亦可见此时风气。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在编纂之初还受到孝宗皇帝的大力支持,这对当时诗坛风气的转变是一个有力的推动。淳熙初年(1174年以后),杨万里就在《双桂老人诗集后序》中对诗坛上专守江西派藩篱而轻视晚唐诗的习气表示不满。[9](P434)此后的整个淳熙年间,杨万里一直对晚唐诗进行有意的学习,即使他号称“脱离江西及晚唐”之后的“诚斋体”,也没有能够完全摆脱晚唐诗风的影响。陆游的诗歌也受到诗坛风气的影响。后来他出于对文风与士风衰落的忧虑,极力反对晚唐。但是从他反对晚唐的哪些诗歌中,正可以看出淳熙年间是晚唐诗风的日渐炽烈的时期。如陆游作于淳熙八年(1181年)的《谢张时可通判赠诗编》云:“尔来士气日靡靡,文章光焰伏不起。” [10](P270)他淳熙十年(1183年)所作的《记梦》云:“晚唐诸人战虽鏖,眼暗头白真徒劳。” [11](P283)一直到嘉泰元年(1201年),他在《追感往事》其四中又说:“文章光焰伏不起,甚者自谓宗晚唐。” [12](P463)由此可知,整个淳熙年间,整个诗坛风气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突出表现为从宗尚江西转向了宗尚晚唐。

另一方面,我们从《诗说》的理论渊源也可以看出当时诗坛风气的变迁。《诗说》中的观点一部分来自于姜夔自己的领悟,另一部分是从江西诗派那里继承而来的。从江西诗派继承的观念如:白石《诗说》云:“乍叙事而间以理言,得活法者也”,又云:“波澜开阖,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是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显然与吕本中的“活法”说是一脉相承的。其“思有窒碍,涵养未至也,当益以学”显然也是江西诗派对于“诗歌要从涵养和学问中来”的观点。“《三百篇》美刺箴怨皆无迹,当以心会心”与“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也与江西诗论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另一方面,姜夔的诗论与前人相比更显得辩证和神秘、抽象和玄奥,给人故作高深之感。这是姜夔与前人不同的。如姜夔称:“气象欲其浑厚,其失也俗;体面欲其宏大,其失也狂;血脉欲其贯穿,其失也露;韵度欲其飘逸,其失也轻。” 又称“雕刻伤气,敷衍露骨。若鄙而不精巧,是不雕刻之过;拙而无委曲,是不敷衍之过。”(《白石道人诗说》)这显然不是江西诗派诗论,而是姜夔的诗论。这种神秘化和玄奥化的倾向是与姜夔的道家思想分不开的,代表了其独特的认识和阐述方式。这种变化也可能与诗坛风气的转变有关。

姜夔的《诗说》形成于淳熙十三年丙午(1186年),是在整个诗坛风气变化的影响下产生的。杨万里为南宋初期首举晚唐大旗的代表,而姜夔则是将晚唐诗风深入推扬的先锋。他是南宋中期诗坛风气由江西向晚唐转变的关键性人物。他的诗风入于江西,出于晚唐。他还与当时的江西派诗人和晚唐体诗人有着密切的交往。如他与“永嘉四灵”的前辈,也是永嘉晚唐诗风的开创者潘柽过从甚密,也与公认为“江西后派”的韩淲有密切的交往。因此,姜夔诗论的转变在整个南宋中期诗坛风气转变中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7]陈思.白石道人年谱[A].丛书集成续编: 第37册[C].上海:上海书店,1994.

[2]夏承焘.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5]郭绍虞.宋诗话考[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J.Z.爱门森.清空的浑厚——姜白石文艺思想纵横[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郭绍虞《宋诗话考》,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15页。

[6]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8]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