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二本较好的医科大学

二本较好的医科大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二本较好的医科大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二本较好的医科大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础医学专业 教学改革 创新 人才培养

1 历史回顾

我国开办“基础医学专业”规模有限,历史不长。1996年,原国家教委在建立第四批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时, 批准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2]、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3]和哈尔滨医科大学[4]等成为首批开设并招收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大学,其中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为理科人才培养基地,而浙江大学医学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为基础医学专业试办点。2001年,华西医科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5]相继开设基础医学专业。

目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均为本-硕-博联读八年或九年制,哈尔滨医科大学为本-硕连读七年制,而浙江大学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均为五年制本科。

早在2001年,我们就向学校提出开办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的设想,2004年抓住学校转制移交(第一军医大学整体移交广东省)的机遇,再次申请获准,并于2005年正式招收第一届基础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40名,2006年又有40名学生入校学习。

这些年,尤其是近2年来,我们经过大量文献调研、实践和实地考察,逐渐形成了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体系。

2 基础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1 基础医学专业定位

开办基础医学专业的定位很明确,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富有创新思维,适应适应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现代生物医学科技和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发展,主要从事生物医药基础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知识基础固然重要,但在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 惟有创新才能适应,惟有创新才能发展。因此,创新性人才培养是基础医学专业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重中之重。

2.2 建立基础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意义深远

作为我校新开的本科培养专业,综合分析国内同行建设形势,大力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并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十分迫切而意义深远的大事。

首先,我校医学基础学科有比较好的科技实力和良好的人才培养条件,开办基础医学专业在华南、中南地区还是独我们一家,占有地缘优势。但国内开办这一专业的另外六所学校,都是教育部属综合大学或省建“211工程”学校,其中四家建成了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因此,按照名牌专业建设目标要求,着力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创建具有理工与医学相结合特色的研究型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是我校迎接挑战,提高人才培养层次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基础专业学科建设发展,主动参与国内同类院校竞争的重要标志。

其次,基础医学课程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处于基础支撑和前沿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医学基础类主干课程、理工主干类以及与科研训练相关的公共课程的建设。这类课程既是基础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我校其他专业学生培养的主干课程。因此夯实、建强这类课程,不仅对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对我校多个专业的学生培养工作同样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换句话说,通过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事实上是抓住了基础主干课程建设的牛鼻子,对全校课程建设将发挥极大的辐射作用。

第三,基础医学专业尚处于探索和发展之中,国、内外均没有现成的发展模式和十分成熟的培养方案。从教学目标来看,基础医学专业人才更需要强化科学研究素质,更需要创造性品质,更需要大学科综合交叉的节点。因此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这个核心课题,从新开设的基础医学专业和重新组合构建的四大实验平台(见后)作为突破口,将是十分可行,而且大有可为的路径。

最后,基础医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生物医药基础教学和科学的高级专门人才。从兄弟院校培养的情况来看,5-7年制基础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多选择继续攻读医学基础类硕士或博士学位,而本-硕-博连读基础医学专业毕业生半数成为医学基础学科教学、科研人员。结合我校实际,五年制基础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将是报考我校硕士乃至博士研究生的重要来源。

因此,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创新性研究型培养人才模式,是改善我校医学基础类研究生质量、优化我校师资队伍的重要举措,意义深远。

转贴于

2.3国内基础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况

按照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要求,各校在加强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较好成效,值得借鉴。

一是重视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拓宽理工科基础。主要是利用综合大学的优势,把学生并入其他理工类专业同步实施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均采用这一做法。

二是加强教学内容体系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浙江大学医学院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基地班”教学中,积极探索“以器官为中心”的整合式教学模式,把基础医学课“以系统器官为中心”进行课程整合重组,编写一套适合于基础医学专业的跨学科整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大纲和讲义。有利于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系统思维。

三是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训练。各校在组织学生开展设计性实验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同时普遍实行“导师制”,让学生早期深入科室实验室,早期进行科研工作训练。

2.4建立我校基础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我校基础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为牵引,在实践中推进基础医学专业的全面建设;通过改革实证,又反过来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通过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创建成在国内有影响的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2.4.1科学构建基础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组织修订和完善基础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全面论证并制定一套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方案。新培养方案要体现出,拓宽理工知识和人文知识,强化科学研究素质,强化创造性品质, 强化大学科综合交叉,强化动物实验操作和基础医学科研过程训练,明显提高英语应用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我们提出新开设科技史、科学学、科学研究方法论、创造心理学等系列科学研究素质课程,开设生物医学前沿新技术课程,以及以生物信息学为代表的跨大学科新课程。

2.4.2 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引,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优化基础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成5~6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其他主干课程全部达到校级优质精品课程。

2.4.3 加强系列实验技术平台为主的条件建设

按照解剖学(包括系统解剖、局部解剖和断层解剖等)、形态学、机能学以及细胞培养与免疫学等四大技术平台为主体,进行优化重组,建成系列的研究型综合实验室,并达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求。依据四大技术平台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开设并创建系列以研究和设计为主教学实验,新编配套的实验讲义,进一步拓展所有基础学科的研究型教学。

2.4.4 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以创评各类教学名师为契机,大力加强青年教师教学骨干培养,要突出双语教学和全英教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好老专家、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做好科研优势向教学优势的转化。提倡PBL教学法,使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6]。

2.4.5 巩固完善学生毕业实习和科研创新基地建设

以我院和相关学院现有的国家重点学科、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以及校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平台为基础,有计划分批次逐步完善学生的毕业实习和科研创新基地建设,并建立2~3家校外毕业实习基地。

2.4.6改革教学过程管理,建立配套质量保证体系

把好课程考核、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答辩等主要环节的把关。要在导师制的实施、学分制的完善、集中科研实习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措施和操作细则。

总之,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培养定位是研究型的创新性人才,不是临床应用型人才。因此,对这一专业的整体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必须始终贯彻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全程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张仲远、吴金兰、阮晓群等. 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建设一流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3):5-6

2、汪玲、郭慕依、胡锡琪等. 加强基地建设,探索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7,(6):15-16

3、林海燕、马英、陈季强. 教育管理国家基础医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5):27,81

4、程志、沃震钟、曹德品等. 努力建设国家理科基地,加速培养基础医学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 基础医学教育, 2002,4(3):253-255

二本较好的医科大学范文第2篇

院领导高度重视,是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和发展壮大的根本

二级医院是以医疗为主,只有在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的条件下,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设备投入、教学经费等方面才能得以保障,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开展。领导认识到位是开展教学的前提本院领导深刻认识到教学工作不仅能培养医学人才,还能提高医务人员基础理论知识、业务技能、思想品质、人文素养等,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从而对医院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一直高度重视教学工作。1落实人财物使教学工作成为可能本院的前身是企业医院,1995年仍处在计划经济时期(主要为企业职工服务),医疗工作任务繁重,承担教学的工作人员不够是最大的问题。当时,医院院领导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抓住了难得的机会,不计报酬、克服人员不足的困难,毅然承担重庆医科大学的内科学临床示教工作。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当时抽调20名业务技术骨干(大部分是科主任)脱产参加教学,返聘退休医生回医院上班,以补充临床医生的不足。这样,教学工作在本院有一个好的开始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教学工作一直是本院的重要工作之一,纳入对科室的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作为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职务晋级、评优的指标之一。就这样教学工作在本院不断地发展壮大。1999年医院重建,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新修了一个可容纳200人的大教室及可供100人住的学生宿舍,每一个临床科室都有一个可容纳30人的示教室,添购了多媒体、黑板、桌椅板凳等教学设施。随着新医院的落成,完善的教学设施也投入使用。重视教学地位的提升2006年年底,重庆医科大学开展了教学基地评估工作。本院全体教职工都深刻认识到教学工作对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教学评估和优秀教学基地的创建工作提升到关系医院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大家一致认为优质的教学工作不仅是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也能系统、规范地更新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医院的美誉度。优秀临床教学基地创建工作是对本院几十年来教学工作的一次集中检查和评估,本院以创建优秀临床教学医院为契机,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本院打造成学生满意、学校认可的教学医院,把迎接评估和创建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列入年度目标。2007年6月本院接受了重庆医科大学18位专家教授的评审,得到专家教授的高度认可,在参评的10家二三级医院中本院以第2名的好成绩被重庆医科大学评为“优秀临床教学医院”。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组织机构、规范教学管理与实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成立教学管理组织机构[2]从1995年开始,本院就建立了三级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由副院长分管,由医教科具体负责,下设内科、外科教研室,主要实施内外科临床示教工作。随着教学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增加,2001年成立了妇产科、儿科、护理学教研室,由各科室主任担任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担任教学秘书。拟定了各级教学管理组织的职责,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分管院长负责按重庆医科大学的要求下达教学任务;医教科负责布置和考核各教研室的工作、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各教研室工作的反应;教研室负责按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工作。成立了教学督导组织机构[3-4]本院成立了由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和医院督导组等层次教学质量监管体系。督导组人员对各教研室工作进行常规检查、指导新带教教师试讲、不定期听理论大课,检查示教和实习生带教工作,对教学查房质量、学生病历进行考核;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进行考核,听取学生意见并及时反馈给教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教学考核作为医生职称晋升和业绩考核的指标之一,进入个人技术档案,督促医生认真教学,确保教学质量。制定教学制度[5]本院制定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数十项,并编写了《重庆建设医院教学管理文件、制度、职责汇编》,并严格执行。学生考试严格执行考试制度按照医科大学的规定对考试、考核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要求。对理论大课考试成绩进行计算机统计分析,科学评价教学质量。对实习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临床分析能力、沟通技巧等出科考试,实习结束时对每位实习生的业务能力、服务态度、医风医德、尊师重教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出成绩优秀者,颁发奖励及“优秀实习生”荣誉证书,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学习,使医院培养出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人民健康卫士。培养教学管理人员为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本院对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如参加各种教学学术活动、吸取教学管理的经验与教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思想、新途径和新模式。还加强了与大学、临床学院的交流,形成了“院—院”紧密联系的临床教学管理体系。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悠久的教学历史、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管理、浓厚的学术氛围、领先的学科水平优势为本院提供了优良的学习平台。临床学院充分发挥“管理、指导、服务、协调”的作用,学院及教务处领导常来院指导教学工作,本院也通过各种活动加强与大学、临床学院的联系,虚心请教,克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从20世纪世纪90年代开始,本院每年参加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的教学联系会和教学工作会,多次参加全国高校的临床医学教育年会。使本院教学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本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培养青年医生。进行普通话培训[6]为适应教学需要,2002年邀请专业人员对全院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所有参加教学的医务人员普通话人人过关。教学方法培训[7]为了让临床医生能胜任教学工作,本院邀请临床学院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来院讲课、示范查房,传授教学方法和技巧;在医院医疗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本院派教师参加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举办的“教学方法系列学习班”、“临床教学方法学习班”等,3年共派出60名骨干医生参加了规范化师资培训,专业包括内、外、妇、儿、传染科、诊断学及医学影像学,通过参加听课、集体备课、撰写教案、示教、试讲、考务、教学管理等,教师掌握了教学基本技能,教学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全部通过考核,获得了“教师培训结业证”。还组织青年教师观摩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参加基地教师讲课比赛,在每届讲课比赛中本院教师均取得好成绩,获得了奖励。循序渐进参加教学,逐渐提高教学形式每个医生的教学活动都是从带实习生到带示教、从小讲座到全院大讲座、从讲座到理论大课,逐渐提升教学形式、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在逐渐提高教学形式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为临床医生提供教学条件医院购买了医学中文期刊数据库、电子图书2000册、考试培训系统、疾病诊疗系统、医学图谱系统、医学视频系统及医学课件系统等,通过局域网连接到全院医生工作站,临床医生可在办公室查阅最新资料,更新医学知识、准备课件等。经过严格的多年系统化培训,一大批中青年医生已成为合格的医学教师,每年都有数名医生被学生评为优秀教师,受到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表彰。

改善教学设施,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

在医院修建时,本院就规划了教学场地及设施设备。现有可容纳200人的教室,各教研室设有可容纳30名学生示教室,桌、椅等设施齐全,能满足实习、见习的需要。设有临床综合技能训练室,配有心肺复苏模型等技能训练用具,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造了条件。添置了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幻灯机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每一名教师配备有教学专用U盘。齐备的医学期刊数据库、电子图书、医学图谱等给实习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网上学习条件。医院食堂及学生公寓,为学生提供了较好的生活条件。医院按教学经费投入制度,每年投入教学经费30余万元用于教学补贴、奖励、教师培训、教学活动及教学设施的改善。

探索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开展多种形式教学活动积极参与临床学院的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新方法、新形式、新措施[9-10]。2002年课题“在教学医院开设临床理论课的探索与实践”获重医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年公开发表教学论文20余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全院定期开展教学查房比赛和查房质量评价、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会,加强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交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009年本院实施了“模拟诊疗教学法”[11],即对学生进行实战训练。在临床见习及实习教学中采取由学生查看患者,从询问病史、查体、辅助检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查阅相关资料,到作出诊断、提出处理意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全过程,最后由带教教师分析总结,指出对错,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出科考试和毕业考试率先实行实体操作、临床病例诊疗分析、笔试及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临床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实践性、主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本较好的医科大学范文第3篇

失落归失落,思考归思考

人生来就并非公平。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竟是在高考后填报志愿的那一刻。在河北一个小县城——望都长大的我,和北京、天津的孩子一样享受着华北的阳光。传说这里是“三皇五帝”中尧的母亲的栖居之地,这里地处华北大平原。空间上我们如此之近,想去看故宫、长城,几个小日寸便能到达。然而,同样一片水土中成长的孩子,却在高考填志愿——这一人生最重要的关卡中命运迥异。

北京和天津的高等教育资源,让河北难以望其项背。每年高考志愿填报时,北京和天津的考生们手中攥着的较低的成绩,面前却有“琳琅满目”的好大学可供挑选,而河北的考生,同样的分数,却只能选一所非常一般的高校。考生数量多,重点院校少。一入高三,班主任便严肃地说:“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你们才有机会进入北京、天津的考生触手可及的大学”。在老师的“恐吓”和一颗不安分心的激励下,我几乎披星戴月地学习,以求能够拼到一所理想的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我们实行的是考后知分填报志愿。高考结束后,与身边的大部分同学一样,我们迫不及待地对比着高考答案估分。可让我备受打击的是,几道原本做对的选择题,在一念之后又改错了。我的直觉告诉我,自己似乎要与华北电力大学擦肩而过。

那一段等待的时光,现在回想起来也还有一丝压抑的感觉。父母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我的一举一动,连说话都轻声细语,生怕不小心刺激了我原本就不太强大的心脏。我天天守在书桌前,摊开一本书却久久也翻不了一页,所有的心绪都集中在高考成绩上。心火油然而生,一时间无法平复。终于查询成绩的那天到来了,我在医院输液的时候得知了自己的分数。一个让人些许高兴、又些许惆怅的分数。高兴的是,尽管有些失误,却终究上了一本分数线;惆怅的是,尽管上了一本分数线,却只比一本线略咯高出几分。

少年的我虽然感性,但面对这种人生抉择,我还是冷静了下来,勇敢地面对现实,开始仔细查阅填报志愿的资料,在理性中掺杂着情感的复杂状态中,进行选择。

院校的选择

亲情的引导,理性地抉择

《安娜·卡列琳娜》里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套用这句话,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幸福的高分是相似的,不幸的分数各有各的不幸。在河北省,如果不比一本分数线高出二十分以上,就是不幸的分数,因为只有超过一本线二十分,才有十足的把握被一所“211工程”院校录取。

而比一本线高几分的我,就成了不幸之中的一员。虽然我进入了一本的行列,却最可能被一所河北省的重点院校录取,当然,被外省“211工程”院校录取也很有可能。但如果掉以轻心,不仔细研究,甚至会落到二本院校。

我在志愿资料上不断地勾画候选学校,也在不断思考和求索最终的答案。

首先,我针对省内的院校进行重点筛选。河北省重点院校在一本招生的院校主要有位于保定的河北大学,位于省会石家庄的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以及河北医科大学,位于秦皇岛的燕山大学。对于一个文科生来说,文科院系比较强的院校是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是专业的医科大学,而其他院校都是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

其次,我也认真思考了省外院校。在省外院校中,譬如贵州大学、海南大学、云南大学等,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压在一本线上,以我的分数,被这些学校录取应该是比较有把握。但这些大学所在地皆离家甚远,当时的我,从未离家太远,而作为一个女孩子,从情感上来说,也不想离父母的呵护、家庭的温暖太远,节假日能够马上回到父母身边是我所渴望的。因此,省外的院校虽然比省内的办学质量优良,却被我从情感上否决了。

最后,我还考虑了一个策略性的问题,可否填报一个京津地区较好的二本院校,比如天津外国语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等。但这样的填报。需要冒一定的风险。这些学校。由于地处京津之地,分数线在某些年会大大超过重点线,倘若不能被这些学校录取,就只能落到保定学院、石家庄学院这种地方院校,这又与我的理想差异太大。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没有背景的呵护,没有关系的支撑只能靠自己的奋斗,这个险是冒不起的,代价太大,且无法弥补。

总之,在情感和理性的互相渗透下,我初选了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北医科大学。但对于最后选谁作为第一志愿,我心里一直很纠结,这种纠结的心绪绵延到填报志愿结束前的最后一刻。我所居住的望都县属于保定市,而位于保定的河北大学是离家最近的,但河北师大在省会石家庄,去省会读书似乎对自身发展要更好一些。于是,我选择了河北师范大学作为自己的第一志愿院校。

专业的选择

兴趣的指引,自我的定位

院校初步划定后,我开始思考专业的选择。说来有点滑稽,在上高中以前,我最大的愿望并不是上大学,而是去护校学护理学,将来作一名护士。但懵懵懂懂考上高中以后,这个愿望慢慢消解。但到了志愿填报时,这个愿望的影子又浮现出来。虽然不能当护士,但到河北医大中医系做一名中医也是不错的选择。然而,经过四处的打听,我才知道。学习中医并非易事。想想村里那个备受尊敬的老中医——一个女孩子若以后成那番襟怀,似乎有点摧残红颜,该吟些《葬花吟》了。

二本较好的医科大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鼻咽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是将高能放射线汇聚于某一局限性的靶组织,而靶区外的组织因迅速的剂量递减而免受放射损伤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是目前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手段,但根治性放疗后,仍有13.%左右的患者有鼻咽局部肿瘤残存,10%~30%患者出现复发,而其中2/3的患者复发部位为鼻咽原发灶局部[1-3]。因此,鼻咽癌局部控制率的提高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现已被应用于鼻咽癌局部肿瘤残存和复发的治疗,我院自1999年5月至2005年5月用SRT(X-刀) 推量治疗鼻咽癌初治患者36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均为鼻咽癌初治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30~71岁,平均55岁。依据1992年福州会议制订的鼻咽癌分期标准。Ⅲ期29例,Ⅳ期7例。36例患者经颅底CT检查均未发现颅底骨质破坏,Karnofsky评分为60~90分,中位评分80分。均为经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为鼻咽鳞状细胞癌。

1.2 治疗方法 首次放疗病例,按常规设面颈野+耳前野,按常规分割方式放疗2Gy/次,5次/周,对肿瘤的放射量达65~70Gy后,进行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CT定位,3mm间距扫描,图象经美国SGI治疗计划系统三维重建,根据肿瘤体积,每个瘤体设1~2个靶点,反复选择射线入射方向,使85%的等剂量线包含85%的肿瘤体积。计划靶区体积(PTV)平均25.2cm3,BEV方向6~8个非共面照射野,采用铝制限光筒或多叶光栅适形,6MVX线,剂量4~5GY/次,总剂量12~20GY,3次/周。SRT总疗程3~4次。

1.3 疗效标准 于放疗结束后3~6个月复查CT和MRI,肿瘤完全消失,纤维鼻咽镜检鼻咽肿瘤消失,观察6个月~3年,未消失的放射性纤维化改变不认为是肿瘤残存;为完全缓解(CR);肿瘤缩小,但纤维鼻咽镜检察发现肿瘤残存,为肿瘤残存和复发。所有病人均随访至2009年5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13~36个月),无患者失访。

2 结 果

对治疗后全部患者随访。至末次随访,36例患者中5例局部复发,分别在立体定向放疗结束后13、16、17、22、29个月,除1例患者于放疗后13个月死于远处广泛转移外,其余4例至末次随访仍带瘤生存。无其他特殊并发症发生。其他患者均无局部复发的征象。全组1、2、3年的鼻咽局部控制率分别达到97.2%、91.6%和86.1%,

3 讨 论

鼻咽癌经常规放射治疗后,5年局部复发率报道在10%~34%,另有13%的病人在常规放射治疗70Gy后肿瘤仍残留[4]。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鼻咽癌局控率与照射剂量密切相关,而局控率是与远处转移及生存期密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5]。提高照射剂量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的主要方法之一。立体定向放疗较常规放疗定位准确.精确的计划靶区设计,与肿瘤的形状相符合,可给予肿瘤高剂量照射,使肿瘤中央的大量乏氧细胞得以高剂量放疗,而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减到最小,进而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常规放疗条件下,肿瘤剂量高于70GY后,发生放射性脊髓损伤、放射性口腔炎、放射性组织纤维化、软腭穿孔、鼻咽大出血等的危险性明显升高,因此常规放疗的剂量只能达到65~70GY,而应用立体定向放疗后,肿瘤的中央剂量可较周边剂量高50%~60%,使其中央剂量高达90~110GY,而周边仍然在70GY的安全剂量以内,肿瘤周围正常组织仅仅有45~50GY的受照剂量,以往局部高剂量主要靠提高常规外照射剂量实现。提高外照射剂量的主要问题是靶区周围的组织器官同样受到高剂量照射,造成严重的损伤和并发症。本组采用的前半程放疗使分割治疗剂量达65~70Gy。后半程用SRT推量12~20Gy,在达到较好的局部控制情况下没有增加患者张口困难、局部感染等放射毒性,使患者二程治疗后能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国内外近期报道[6-8]的结果也证实了外照射后加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提高了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与我们的结果基本一致。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肿瘤靶区的设计应避免过大,立体定向放疗的目的是肿瘤中央乏氧细胞得以高剂量,而应防止正常组织器官受到高剂量的危险,即使肿瘤的周边,亦应防止短期高剂量放疗。有关立体定向放疗的时间、剂量分割方法不同而所形成的不同生物效应,须待进一步的研究,而立体定向放疗能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尚待随访。

参考文献

[1] 胡逸民.x(r)刀立体定向(x(r)-刀)治疗的物理学原理和生物学基础[J].中华放射肿瘤杂志,1996,5(2):94-95.

[2] 胡逸民.立体放射治疗[A].//谷铣之,殷蔚白,刘泰福,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214-222.

[3] 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525.

[4] Lee AW,Foo W,Law SC,et al.Recurrent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the puzzles of long latency [J].Int J Radio Oncol BiolPhys,1999,44(1):149-156.

[5] 庞学利,蒋 勇,肖 红,等.立体定向放射加量照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24):2203-2205.

[6] 郎锦义,许 峰,文 浩,等.鼻咽癌外照射联合高剂量率腔内治疗[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5,6(3):164-165.

[7] Teo P,Leung S F,Choi P,et al.After loading radiotherapy forlocal persistence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Br J Radiol,1994,67(794):181-185.

[8] Levendag P C,Lagelwaard F J,de Pan C,et al.High-dose,high-precisionn treatment Options for boosting cancer of thenasopharynx[J].Radiother Oncol,2002,63(1):67-74.

[9] Cmelak AJ,Cox RS,Adler JR,et al.Radiosurgery for skull basemalignancies an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J].Int,J RadiatOncol Phys,1997,37(5):997-1003.

[10]Tate DJ,Adler,JR Jr,Chang SD,et,al.Stereotactic radiosur-gical boost following radiotherapy in primary nasopharyngealcarcinoma: impact on local control[J].Int J Radiat Oncol BiolPhys,1999,45(4):915-921.

[11]Le QT,Tate D,Koong A,et al.Improved local control withstereotactic radiosurgical boost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carcinoma [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3,56(4):1046-1054.

二本较好的医科大学范文第5篇

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这是王洁执著的追求。

联系王洁本人记者颇费了一番周折,拨打办公室的电话通常很难找到她,她不是去出门诊,就是在查房。真正见到她本人,已经是联系到她之后2个多星期的事了。

临床医生原本就是一个忙碌而辛苦的职业,王洁选择了这样一条道路,与家庭环境有关,家中陆续出了很多医药工作者,包括她的母亲、舅舅、姨妈、姐姐。母亲对王洁的影响很大,从母亲对自己工作的满腔热情中,王洁更多地看到的是临床医生这个工作的挑战和乐趣,而非工作的艰辛。家庭环境的熏陶以及母亲无形中的言传身教,让王洁在很小的时候就萌生了做医生的梦想。

自从梦想扎根心底的那一刻起,王洁就从未动摇过追求梦想的决心。迈入大学校门之后,她开始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践行着自己童年的理想。但是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挫折,却只有王洁自己心里最清楚。

1987年本科毕业以后,踌躇满志的王洁第一次参加考研却以失败告终,铩羽而归的她来到医院做了一名内科住院大夫。然而走上工作岗位的她并没有放弃自己对学业的追求。在各科室轮换的过程中,王洁渐渐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肾内科。经过4年临床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积淀,1991年,王洁再一次投身考研,这一次,她的目标是北京医科大学。

此时的王洁已经不是4年前那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了,4年的住院医生工作给予了她更多的实践经验,也让她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信心满满的王洁,带着优异的初试成绩,进入了面试的考场。

然而现实的残酷再一次狠狠地把她击垮,她又落榜了。得知结果的她不由得失声痛哭。但是,要强的王洁很快就重新振作起来,积极联系其他可能接收自己的学校。最终,在亲人的鼓励和建议下,她选择回到华西医科大学。

由于已经错过了大部分专业的面试时间,当时的王洁选择十分有限,在仅剩的几个专业中,她选择了肿瘤病理学,原因很简单:“病理是连接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桥梁,而我最后肯定会回到临床,因为当医生是我从小的梦想。”正是凭着这股执著的劲头,王洁最终成功地迈上了临床医生的职业道路。

1994年,她获得了华西医科大学肿瘤病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华西医科大学与协和医院呼吸内科联合培养博士学位,1999年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博士后出站后,当时年仅35岁的王洁顺利接任了北京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呼吸病区(现胸部肿瘤内科)的科主任一职。

如今事业有成的王洁经常跟自己的学生讲:“你们今天遇到的所有困难我都经历过,但是你一定要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认准了一个目标就要不断地往前走。”这朴素简单却又意味深长的道理正是王洁一路走来最深刻的体会。

肺癌位居全世界癌症死因之首,其可怕之处就在于,发病初期往往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因此很难被察觉,等到确诊的时候,病程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肺癌也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如不控制吸烟和空气污染,到2025年,我国每年新增肺癌患者将超过100万例,成为世界第一大肺癌国家。

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成为一名胸部肿瘤临床医生的王洁自然不会忘记自己身为医生的责任和使命,如何找到一种更为有效、合理的新方法来治疗肺癌,尤其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成为了王洁新的人生目标。

肺癌患者中有80%左右所患的都是非小细胞肺癌,而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方法仍然是传统的化疗手段。这种“敌我不分”的治疗方法,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大量的正常细胞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另外,化疗所带来的毒副作用,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中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稍有不慎,很有可能非但不能缓解病情,反而会缩短寿命。

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医学界也在不断研究如何能使抗癌药物更有针对性。于是,分子靶向药物应运而生。顾名思义,分子靶向治疗的药物,是专门针对肿瘤中异常表达的蛋白、酶以及突变的基因设计的,所以它们对正常的细胞损害很小。

经过长期研究,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物质,在癌症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一旦被激活,会促进细胞的分裂增殖,而在很多的癌症中,都出现了EGFR表达过多的现象。基于这一发现,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易瑞沙、特罗凯为代表的分子靶向药物得以问世,它们的出现,改变了化疗“敌我不分”的治疗方式,是晚期肺癌治疗里程碑式的进展。

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医患交流网页上,可以看到很多无法进行手术或化疗的病患在急切地咨询关于靶向治疗的情况。然而,靶向治疗每月上万元的费用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而且一旦开始治疗,就需要长期持续服药才能保证效果。更重要的是,分子靶向药物并不是万灵药,它并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因此,找准适合的有效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不会延误患者的病情。

对于非小细胞癌症来说,大量研究显示,在使用这类药物之前,对患者进行EGFR突变的筛选,有突变者给予易瑞沙或特罗凯治疗,将使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生存期比标准化疗提高3倍左右,且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王洁却发现,想要对病人进行EGFR突变筛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既往的临床实践中,基因筛选通常利用病理组织样本来完成。但是,对于大部分不适合手术的中晚期癌症患者,从他们身上取得的有限组织样本仅够满足病人进行病情诊断,最终仅有30%~40%中晚期患者能留下多余的组织样本进行基因分析。对于那些无法提取样本的患者,就无法判断他们是否适合靶向治疗,这也使很多人错失了治疗的良机。

明明生的希望就在眼前,却触不可及,王洁迫切地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既可行有效,又费用低廉的基因筛选手段,能让更多陷入绝望的病人重新找回生存下去的希望。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王洁判断可以利用外周血代替肿瘤组织样本进行基因检测。外周血相对肿瘤组织样本更容易取得,而且获取造成的创伤很小,不会对病人身体造成很大影响。而国际上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坏死的肿瘤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的游离DNA与肿瘤本身的生物遗传学特性相同。

为了验证自己的设想,在临床工作中,王洁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这种成本相对较低的检测技术,对上千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外周血和配对组织样本DNA进行检测,初步证实二者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这项新的检测手段,原来苦于没有样本,无法判断患者是否适合靶向治疗的难题得到了解决。虽然此项研究尚需进一步前瞻性临床试验验证,但它却为肺癌基因分型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指明了方向。

想要取得这样的成果,光靠临床经验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科研工作做支撑,这就要得益于王洁出国访学回来之后,一手组建的由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共同组成的胸部肿瘤转化研究实验室。提到这个实验室,王洁坦言,她非常感谢做博士后期间指导自己的老师,同时也是胸部肿瘤内科上一任主任刘叙仪教授。在海外学习、工作过的刘叙仪教授十分清楚科研对临床的重要意义,因此,当年在刘教授领导下的胸部肿瘤内科就很注重研究转化临床的工作,并且拥有自己的科室实验室。她也很看重同样具有研究功底的王洁,在退休的时候最终提议由王洁担任主任一职。

2002年,王洁来到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进行访学。在美国,王洁发现美国的做法是临床医生申请课题后,雇佣做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共同组成实验室合作完成,即所谓的M.D雇Ph.D。而在国内,虽然医院也强调临床与基础的结合,但是基本情况仍然是,医生在临床中发现问题后,临时聘请科研人员进行指导和研究。而在王洁看来,科研人员有自己的工作和研究,对临床医学也不一定有充分的了解,这种松散的、临时的合作关系显然并不能算是两者真正的结合。“真正的结合是要把研究室包含到科室中来,真正做到水融、荣辱与共。给科研人员提供医生的待遇,并灌输一定的临床知识。这样一方面研究人员没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整个科室的研究就是他的奋斗目标,他也会倾尽全力。”回国之后的王洁就是本着这样一种理念,一步一步开始重建胸部肿瘤内科的转化研究实验室,最终形成了如今成果频出的胸部肿瘤转化研究实验室。

除了临床与基础的紧密结合,王洁访学归来后另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加强肺癌治疗中的多学科合作。在M.D.安德森癌症中心访学的过程中,王洁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肺癌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肿瘤的发展、癌细胞的转移等多种因素,需要不同的科室介入共同进行诊疗,因此多学科的合作非常重要。为此,M.D.安德森癌症中心发展出了一套良好的临床治疗的多学科协作模式。

当时去M.D.安德森癌症中心访学的,除了王洁还有胸外科的主任和放疗科的副主任。接受过同样培训的3个人先后回国,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念头,就是将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协作模式移植过来。于是,2005年他们联手建立了多学科查房的模式,在每周二下午专门抽出时间,将各相关学科的医生聚到一起,就各科需要多学科协作治疗的疑难病例拿出来一起讨论,以给出最合理的治疗方案。这样的多学科查房制度一直坚持到现在。

而在当时,国内在遵循传统的严格的科室划分的医院中,很难见到这样的治疗方式。

对于这种各科室缺乏沟通的治疗方式的弊病,王洁感触很深。她曾接诊过一位从外省远道而来的肺癌晚期患者,病人已经出现了癌细胞脑转移,之前接诊的当地医院的内科主治医生坚持要让病人继续进行内科治疗。而在有着丰富多学科综合治疗经验的王洁看来,内科的化疗治疗已经没有办法控制病情,当前病人急需的是和放疗科合作进行全脑放疗。尽管当时的病人一时还难以完全理解和接受王洁的建议,王洁还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叮嘱病人,一定要把她的意见带回去。随后的事实证明,王洁的建议对于这位患者的治疗起到了明显改善的作用。

除了多学科查房,王洁与相关科室还尝试合作发展出了多学科联合门诊,多学科联合疑难病人会诊、多学科联合重大课题攻关等多种协作模式,最重要的是进行研究生的多学科联合培养:“从源头开始,让内科的研究生在起步的时候就不仅有内科的理念,同时对外科、对放疗也非常熟悉。这样日后他们真正进入临床以后,会具有一定的多学科基础,多学科协作对他们来说也就成为一种常态,不需要别人强迫他去做。”

王洁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除了依靠自己的执著与努力,更离不开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王洁办公室的墙上挂着父亲画的水墨画,办公桌上摆着女儿的照片,从中能感受到她对家人的丝丝牵挂。谈到家人,王洁感慨良多,尤其是回忆起出国访学的那几年。由于王洁和丈夫先后赴美访学,家中年幼的女儿无人照料,王洁只好将女儿带在自己身边。然而忙碌的她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孩子,于是王洁年迈的父母也来到了陌生的美国,帮她操持整个家。王洁颇有感触地回忆道,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情景就是每天晚上八九点钟,结束研究工作往家走的路上,她都会看见父母带着自己年幼的女儿,站在离家百米外有些荒凉的路上翘首盼望自己回家。

回国以后,考虑到父母在老家成都有着自己闲适的晚年生活,王洁不忍心再让两位老人继续为自己操劳,于是她改请保姆来照顾孩子。几年时间里,女儿身边的保姆换了一个又一个,自己这个做母亲的却很少陪伴在孩子身边。以至于女儿有时候会跟她说:“妈妈你别当主任了,把主任让给吴妈妈(王洁的同事)吧……你太累了!”虽然只是小孩子的一句戏言,但也透露出她内心一丝小小的委屈,和对辛勤操劳的妈妈的心疼。

这两年,王洁也意识到自己一心扑到了事业上,对家庭亏欠了太多。错过了女儿最重要的成长时期,先生偶尔也会抱怨她对家里照顾不够。她也开始逐渐调整,分出更多的时间陪陪女儿,照顾家里。“女人还是女人,必须要担当起贤妻良母的这一份责任。”王洁笑着说。

王洁凭着自己的执著与坚持,一路虽跌跌撞撞,却也终于得偿所愿。相信未来的她,也会凭着这份执著,在临床医生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好。

二本较好的医科大学范文第6篇

第一:论文能不能发表成功跟文章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一般给作者的第一印象就是你的命题,命题新颖有可考究性是留给评委的印象分,作者一定要把握住。

第二:很多研博的小伙伴都是跨专业考上来的,在进行新专业学习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原专业,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将原先专业知识和新专业知识相结合,寻找一个契合点,不同专业知识点的结合本身就是选题创新,而且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研究趋势。

下面小编推荐两本医学核心期刊好发:

《北京医学》

《北京医学》为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主办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系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以广大中、西临床医师、药师及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推广交流北京地区与各省市医药卫生科研成果和中、西医药防治疾病的实践经验,为提高医学科学水平服务。

二本较好的医科大学范文第7篇

完成全部教学内容后两组进行统一测评。测试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客观题和病例分析考试题成绩进行比较。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测评学生的满意度,包括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项,每项分5个等级,分别为非常好、好、一般、差和非常差,对应的分数为5、4、3、2和1分。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观测资料主要为计量资料,均通过正态性检验,采用(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试验组和对照组测评成绩比较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考试成绩无显著差异[(53.41±7.56)分vs(51.29±8.13)分,P=0.304];病例分析题方面,试验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28.76±5.45)分vs(34.42±6.38)分,P=0.0005]。

2.2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测评结果比较表2显示,在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方面,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P<0.05);但是在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PBL教学法的历史渊源是古希腊苏格拉底、中国古代以及西方近代等所谓的“问题教学法”,而真正的“问题教学法”这一命题是由前苏联的马赫穆托夫提出来的。1966年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Barrows教授提出两个假设[1]:第一个假设是通过问题情景学习比以记忆为基础的学习效果要好;第二个假设是最重要的看病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记忆。在此基础上,抛弃了以学科为中心设置课程的标准方法,标志着PBL的诞生。目前,这种教学方法得到全世界医学教育领域广发的关注。在我国,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最早引进了PBL教学法,陆续很多医学院校试行PBL教学模式,并取得较好的效果[3]。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方法,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主的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包括提出临床病例、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课堂讨论和教师总结等部分。PBL教学使学习不局限于课堂教学,学生为解答问题,会尽可能的利用其他时间和场合去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知识,掌握知识[4]。本研究显示两组学生之间的基础理论测试成绩没有显著差异,而在病例分析成绩测试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医学知识,理论系统性强,忽视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对学生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但长期以来学生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然转变使会使许多学生感到不适应,有学者认为PBL教学法不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法,而且SBL教学法也有自己的优点。因此,结合本研究的结果,我们认为应该在教学中将PBL教学法与SBL教学法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5-6]。研究表明[7-8],PBL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性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启发式的教育,能使学生主动对重点、难点内容消化理解,加强记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对教学法满意度测评中,试验组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显著优于对照组,但是在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两组没有显著差异。与徐海红等[9]研究结果不一致,考虑可能在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主观性较强,易受个人因素的影响。PBL教学模式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0];通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过程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通过寻找问题答案,学生掌握了文献检索和引用的方法[11];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会与小组其他成员分享,增强团队合作精神[12-13]。

二本较好的医科大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图像分割;细胞特征;人工神经网络

据统计,在各种癌症中,子宫颈癌对妇女的威胁仅次于乳腺癌。全世界每年因子宫颈癌死亡的人数为30万,确诊和发现早期症状者各为45万。虽然确诊病人的年龄一般都在35岁以上,但存在这种疾病诱因的妇女却往往远在这一年龄以下。如果及时得到诊断,早期子宫颈癌是可以治愈的。因此借助于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病理专家的实践经验,开发出计算机辅助细胞学诊断系统,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文从图像识别领域出发,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子宫颈癌细胞图像诊断进行探索。首先,对获取的子宫颈癌图像进行灰度转换。由原来的24位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在对灰度图像进行分割,主要采取基于门限阈值化的分割方法。分别对细胞,细胞核进行了分割。分割后转化成为二值图像,采用八向链码算法对包括周长,面积似圆度,矩形度,核浆比等15个主要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在取得了大量的数据样本后进行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

人工神经网络是在对人脑神经网络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对人脑神经网络进行抽象,用数理方法建立起来的某种简化模型[1]。通过模仿脑神经系统的组织结构以及某些活动机理,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呈现出人脑的许多特征,并具有人脑的一些基本功能[2]。1988年,Rinehart等人提出了用于前向神经网络学习训练的误差逆传播算法(Back propagation,简称BP算法),成功解决了多层网络中隐含层神经元连接权值的学习问题[3]。BP算法是由教师指导的,适合于多层神经网络的学习训练,是建立在梯度下降算法基础上的。主要思想是把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信号正向传播过程),输入信号通过输入层经隐含层逐层处理并计算每个节点的实际输出值;第二阶段(误差修正反向传播过程),若在输出层未得到期望的输出值,则逐层递归地计算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误差,并已据此误差来修正权值。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每一个输入样本逐次修正权值向量,若有n个样本,那么一次学习过程中修正n次权值。

但是BP算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多解问题、学习算法的收敛速度慢以及网络的隐含节点个数的选取尚缺少统一而完整的理论指导。为了优化BP算法,我们采用加入动向量的方法对BP算法进行改进。基于BP算法的神经网络,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改变权值,而权值是和权值误差导数成正比的。通常梯度下降方法的学习速率是一个常数,学习速率越大,权值的改变越大。所以要不断地修改学习速率,使它包含有一个动向量,在每次加权调节量上加上一项正比例与前次加权变化量的值(即本次权值的修改表达式中引入前次的权值修改量)。设计模型时,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变量是两个重要的参数。输入变量的选择有两个基本原则:其一必须选择对输出影响大并且能够检测或提取的变量,其二要求各个输入变量之间互不相关或相关性很小。我们将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值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输出变量代表系统要实现的功能目标,这里以TBS分类法为依据,确定了人工神经网络的三个输出变量NORMAL(正常细胞),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4]。在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确定后,就可以得到网络的结构图,从而对测得的细胞特征值进行分类。

本文中所设计的神经网络分类器,输入层15个节点、隐含层30个节点、输出层2个节点。细胞样本共161例,使用87例细胞样本数据对人工神经网络的权值进行训练。当误差小于规定值后,再用剩余的74例数据样本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测试。主要采取的算法是增加动量的BP算法。经实验,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识别每张图片每个细胞,选出128个最有可能的异常细胞图。通过大量实验对比训练样本识别率最高达96.6%,测试样本识别率最高达87.8%,总体样本识别率最高达92.5%。

由实验可以看出增加动量的BP算法(BP标准算法)的学习次数适中,分类基本准确。增加学习速率可以加快收敛的速度,但同时也看到由于学习速率过大,而导致系统的不稳定,引起震荡。所以在增加学习不长的同时,动向量不能够过大,否则会引起震荡,影响分类的准确率。使用增加动量的BP算法对子宫颈癌细胞的识别效果比较理想,这在医学研究以及临床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及比较广阔的应用背景。

参考文献

[1]何苗.径向基人工神经网络在宫颈细胞图像识别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35(1).

[2]刑仁杰.计算机图像处理[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32-67.

[3]时淑舫.计算机辅助细胞检测方法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