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哲理励志故事

哲理励志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哲理励志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哲理励志故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感恩励志;课堂教学

教师要在设计课程中引入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共同处于相同的环境,全面沉浸在自己设定的情景之中去感悟感恩,理解感恩产生共情,放大课堂中的情感效果,使学生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感恩的情怀。

一、感恩励志教育要注重小学生身心特点

感恩教育的效果不是一天两天出来的,想要感恩教育有良好的效果,教师要针对不同年纪学生的发展特点、身心健康程度,多角度展开感恩励志教育。

(一)开展感恩励志教育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小学有六个年级,语文教师在授课时要牢牢掌握自己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语文授课中,明白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模式、认知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牢牢把握住感恩励志教育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例如,一个语文教师教的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此时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对家庭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姊妹之间的亲情励志教育;在面对三、四年级的中年级学生时,可以利用书本内容对学生集体意识进行感恩励志教育;在面对高年级的学生时,教师可以灵活根据书本知识和时事热点,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勇敢承担社会责任的初步感恩励志教育。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方面的感恩励志教育,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是很有必要的。

(二)感恩励志教育活动要适应小学各个年级的个性心理需求小学六年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势必会发生变化,心理需求也是呈一种上升趋势的。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受到家庭、社会环境多方面因素影响,他们的情感、兴趣、爱好、性格和气质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感恩励志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应该与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发展阶段相适应、相吻合。单方面的感恩励志教育的输出不仅得不到学生的好感和学习,反而会引起学生的不适与反感。例如,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授课时,面对低年级的学生可能是直接点出学生对家庭应该时常怀感恩之情,教导他们如何在家里去表现自己对父母等亲人的感激;在面对中高年级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课本或者课外文章的阅读,启发学生去寻找文中暗藏的感恩之情,而不是一味地单方面灌输。这样根据不同年龄的心理需求阶段去进行感恩励志教育,效果将会强很多。

(三)感恩励志教育活动要贴合不同年级学生的体力水平小学一到六年级,学生身体都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虽然只有几年的差距,但是学生体现出来的体力水平是大不一样的。语文教师在走出课堂进行感恩励志教育的时候,要符合学生的体力发展水平,不能冒进。如在对于低年级采取身体力行的教育时,可以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如打扫卫生、捡拾垃圾、为家人端茶倒水、为父母洗脚等做起。在面对高年级的学生时,教师可以多多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出家庭,积极融入到社会中去,比如进入社区中参与社区卫生劳动、去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等具有一定社会性的活动,助力学生的感恩励志教育。

二、感恩励志教育要注重学生认知、感情与行为同步发展

感恩励志教育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效果,不仅要从学生的认识方面下手,也要注意学生在情感行为方面的发展,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情感与行为的综合协调发展。

(一)故事感化促进学生感恩认识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思维都是以形象的方式为主,这和他们的身心特点还有大脑的发展状态相适应。小学生普遍都比较喜欢看故事、听故事、讲故事,这是他们学习的一种方式。利用故事感化进行感恩励志教育,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促进学生对感恩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传统的,带有感恩励志性质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感恩的认识、认知。例如,在讲到论语有关孝顺的语录时,语文教师就可以引用传统的二十四孝中的小故事或者童话故事去进行有关孝顺的感恩励志教育,用生动的语言去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使学生在感恩教育的课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语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谈谈自己心理感受,在故事中引导学生体会背后的哲理,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明白故事中的道理,体验人生的哲学,而不是呆板地、机械式地讲大道理。这样的课堂效果远远比直接说的效果更好,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使感恩励志教育融入学生的心中。在针对不同年级进行感恩励志教育的时候,我们可以层层递进,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心理能力重点展开。在面对高年级的学生时,教师可以不再主动讲故事,而是通过学生自己去讲解故事,让他们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去感受感恩,或者教师开展一些有关感恩故事的小比赛、小活动,让学生在竞争中更加深刻地把握感恩,促进学生对感恩励志教育的学习。

(二)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感恩情怀提升感恩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认知上的教育,他也是一种精神教育,一种情感教育,感恩教育的成效是通过教师的情感输出为主。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授课中更应该注重情感的传递、情感的投入,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去丰富他们的感知能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自觉地融入课堂。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课文有关亲情的主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回味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如父母每天早上给他煮的早饭,还有每天给他洗衣服,由细节引导学生理解背后的感动和关怀,让学生对父母的不容易产生理解,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这份细腻的关怀,促进学生增加对感恩这种情感的理解能力。又或者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具有感恩意义的集体活动,比如清明节去扫墓。在扫墓的过程中,采用心灵情感的策略对扫墓这种行为背后的意义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先烈的付出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感人。感恩教育活动中情感的层层递进,才能使感恩励志教育活动达到预想的效果,切勿急于求成使效果大打折扣。真实有效的情感体验,也需要激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的支持驱动才会使感恩励志教育更加有效地落实。教师在举行感恩励志教育活动的时候,应该注重学生本身兴趣的选择和偏好,激发他们对感恩教育的向往,激发学生和感恩励志教育之间的火花,开启学生感恩的心灵之窗,大力引导学生在周边的平凡事情中去体验感恩,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去领悟感恩,鼓励学生对所进行的感恩活动展开分享,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相互交流,激发他们心灵中的感恩情怀,放大他们对生活中感恩的发现。教师在上课时也应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大力引入感恩励志教育内容,这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书本内容以及背后的哲理问题,还要求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把握有一个良好的设计,对教师本身的要求也有一定的难度。一个好的课程设计,离不开教师在课下的精心研究和对学生状态的整体把握。这也就要求教师上课时将学生作为上课的主体,而不是自己作为主体,不能将自身摆在一个我讲你听的传统教育状态。只有将学生摆在感恩励志教育的中心,才能让学生的感恩思想、感恩行为有质的提高。

(三)实践锻炼促进学生感恩行为发展感恩励志教育活动的进行从来都不是纸上谈兵的,而要通过具体的落实实践,让学生切实参与进来,引导学生积极践行,在实践中去感恩,激发学生的自主感恩、感谢能力。感恩励志教育的实践有很多种形式,具体可以归纳到以下几种方式。

1.让学生为自己的感恩对象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单元的总结时,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或者课外活动。如在学习到有关感恩教育单元的总结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一份带有感恩之情的小礼物,送给自己周围想要感谢的人,鼓励他们对感谢方式进行积极创新,如可以送给想感谢的人一张小卡片,上面写满感谢的话;或者是给想要感谢的对象进行歌曲的演唱;也或者是对想要感谢的对象表演故事等。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去给感恩对象表示感恩。

2.鼓励学生将自己身边周围的感恩事迹讲述出来。生活中总是不缺乏一些感恩的事情,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其记录下来,以周记或者作文的方式,写在本子上,然后再在班上交流讨论演讲。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也能够通过交流的方式使学生二次回忆起发生在周围的感恩事件,加强对感恩的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够分享自己的感恩,也能收获更多份的感恩。利用学生生活中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进行感恩励志教育,可以使感恩励志教育的效果更加深刻。

3.创设利用各种感恩情景,引导学生去锻炼,去实践。感恩教育的开展形式多种多样,亲身经历的一些特定环境下的实践能够有效促进感恩教育的实施。语文教师在进行感恩励志教育的时候,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介绍“保护鸡蛋”的活动,让学生在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带上一颗生鸡蛋,并保护鸡蛋到下午放学时不能被损坏。通过这个小活动,让学生去感受保护这颗鸡蛋的不容易,并且通过保护鸡蛋这个活动,去理解父母在培养他们时的用心和辛苦。感恩励志教育不仅只是书面上的一种教育形式,而是有效的、切实落实下去的真正的感恩励志教育实践活动。

哲理励志故事范文第2篇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与杨红樱老师的密切合作始于2010年。基于对图书出版品质由内到外的追求,李兵社长亲自主持组建了一支由10余人组成的优秀年轻绘画团队,专门制作杨红樱画本系列。《杨红樱画本——科学童话系列》《杨红樱画本——好性格系列》和《杨红樱画本——校园童话系列》相继出版,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在多家媒体的采访中,杨红樱老师对这些精美的本土优秀原创图画书,能体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品位的作品表示非常满意,高度推崇。有这样成功而美好的合作基础,2012年元月,在众多经销商的共同见证下,杨老师将其最新创作的散文集《爱仔仔的理由》授权湖北少儿社出版。

定位:温馨的励志故事

杨红樱老师在儿童文学界所取得的成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杨老师的作品在市场上拥有相当的品牌号召力,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她总怀着一颗真诚的童心,用儿童的视角去观察生活,从而创作出与孩子心灵产生共鸣的作品。《爱仔仔的理由》也是这样一部满怀童心的作品。更难得的是,摄影作者还提供了大量杨老师和仔仔的真实照片,与文字相互映衬,让这部作品更加别具一格。李社长非常重视杨老师这部珍贵的新作,亲自组织由资深文字编辑和美编带头的编辑制作团队专门负责该书的制作。拿到文稿和摄影作品之后,文编和美编对文与图都反复阅读、分析领悟其内涵,又多次与发行人员坐在一起讨论其定位的问题。在对文章的研读中,编辑制作团队发现这些故事中融会了许多杨红樱老师对于人生的独特感悟,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仔仔就像一个爱的使者,带着善良、勇敢、忠诚、智慧等优秀品格,从她的笔下悄悄地走进读者的心里。

在看到最初的图与文交相辉映的图书雏形时,编辑制作团队对这本书的定位就更加明晰了:这是一部励志作品,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语重心长的说教式的励志故事,杨红樱笔下的这些故事是她与仔仔生活中的点滴,于平常之中见真情,于温馨之中见深刻。与那些用严肃甚至沉重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的励志故事相比,她娓娓道来的这些故事是充满情趣的,温馨动人的。所以说它们是温馨的励志故事。

制作:真实、清新、自然

因为配有大量的摄影作品,杨红樱一开始就给美编提出了要求——真实、清新、自然。整个设计团队接下来的工作也是遵循这个原则展开的。

真实、自然就是要忠实于表现照片的原貌;但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清新就真正考验美编对照片的使用技巧了。参与设计的几位美编一开始拿到按故事分好类的图片时,发现很多照片可能受拍摄条件的限制,色彩、光线差异较大。有的还有可能是抢拍的镜头,清晰度很受影响。为此,美编通宵达旦地修补照片的不足。我们秉承“杨红樱画本系列”的精品出版理念,力图为小读者打造内容优秀,制作精美的品质童书。装帧设计者为了保证摄影作品的表现力度,采用了16开的开本,在故事中穿插使用满版的照片。仔仔或英俊潇洒、或娇憨调皮、或温顺可爱的照片与温馨的故事相映成趣。最后,考虑到小读者的阅读感受,印制人员经过调查和比较选用了表面光洁平滑,柔韧度好的玉龙纯质纸来印制本书。这种纸与其他图片摄影书采用的铜版纸相比,在色彩和图片精度的还原上毫不逊色,但相对比较轻便,而且避免了纸张反光对阅读的影响。

打磨:细节会说话

如果只是文字中穿插满版照片的话,整本书看起来未免会显得单调呆板。为了增加儿童情趣,美编开始在一些细节上做功课。比如在每个小标题上放上一张最能体现故事主题的题图,既起到点题的作用,又增添了儿童情趣,一举两得;细心的小读者会发现,每个故事的页眉也不同的,各种姿态的仔仔与主体相呼应,让小读者在图文共融的意境中,从各个细节感受仔仔的动人风采。

哲理励志故事范文第3篇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是关于奋斗的演讲稿,首先,请允许我给大家讲一个哲理故事。

从前,有四个非常瘦弱的男子,他们走进了非洲的一片茂密的丛林中,他们一起扛着一只非常沉重的大箱子,在丛林中艰难的一步步往前行走,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跟随队长探险,他们对大箱子里面的东西也并不知道,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走出丛林,将箱子交给队长的一个朋友。在路途中,因为队长突然患疾病,却因为没有医生救治,不幸长眠于丛林中了。在弥留之际,他意味深长的对同行的三位伙伴说演讲稿:“这是我亲手做的箱子,我现在没法行走了,只能拜托你们把它交给我的朋友手里,到达之后,你们会得到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

说完之后,队长就去世了,他们在埋葬了队长之后,就扛着箱子继续赶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体力越来越耗尽,粮食也越来越少,当然,道路也越来越难走了。但是,他们总是在困难的时刻,想起队长的嘱咐,他们最终还是鼓起勇气,继续艰难的往前行走。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们最终还是战胜了困难,走出了丛林,将箱子交给了队长的朋友。可是,队长的那个朋友对他们的突然到访感到很惊讶,原来,他根本就不知道队长会给他送去东西。于是,他们一起打开箱子一看,箱子里面装的居然是一堆无用的木头!

故事讲完了,同志们,听到这个故事,您有什么感触呢?故事的表面看起来爱岗敬业演讲稿,队长给他们的只是一箱无用的木头。其实,他却给了他们行动的目的,使他们获得了“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奋斗。从哲学角度上讲,人不同于其它动物之处,就在于人会励志向上,有奋斗精神,也具有高级思维能力。我们人类不能像其它动物一样浑浑噩噩地活着,人的行动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奋斗的目标。

哲理励志故事范文第4篇

一、准确的市场定位塑造个性化的期刊品牌

在目前市场销售较热的青少年文摘期刊中,《格言》是以提高青少年语言修养为主题,这就是它的定位。颠覆经典,重塑格言,语言风格个性鲜明,青春气息浓。唯美、清雅、幽默是它的基本特色。《格言》2003年创刊期发行量为3万册,2006年期发行量就飙上90万册。“格言”二字本身就以激励的意境为主。

《意林》号称中国励志第一刊,它用一则则故事,改变读者一生。封面上一行“励志、感动、启迪、提升”开宗明义,既不孤傲艰涩,也不鄙俗琐屑,像智者哲人那样为疑虑求知的学生解惑释怀,似真诚挚友那样与骚动不安的朋友心灵相通,从而成为广大中学生课外读物的首选。

《读者》的成功原因除了它的准确定位,就是几十年来持之以恒的精品意识。正因为它宁静清淡、不媚世俗、饱含哲理、智慧幽默,使其具有了令人神往并难以抗拒的魅力而渗透到中国的千家万户,从学生到老人,从男人到女人,从国内到国外,总有成千上万的读者对它情有独钟。

有研究者认为:美国的《读者文摘》离“地面”最近,内容生活化,实用性强,语言朴实无华。看过该刊的都会有类似的感觉。例: 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2001年九月号封面标题有《谈民主、论法治,探讨两岸关系细说亲情》《提防减肥惹来杀身之祸》《妙策教导儿女明辨是非》《戒陋习永不嫌迟》《应付资讯泛滥之道》《血战美洲狮》等。中国的《读者》离“天堂”最近,内容理想化,哲理化,语言也更加精雕细琢。如:《读者》2008年五月号(10期)封面标题是《列车五点二十二分进站》《别人的生活》《投降》《一个逃兵》。

我国文摘类期刊排行前几名的依次是《读者》《意林》《格言》《青年文摘》。当我们希望提升自己刊物的品质,加强核心竞争力,寻求差异和个性,尽快走出同质化的夹缝时,不妨回望和研析一下《读者》《格言》《意林》《青年文摘》等同类刊物的发展实例和作为,或许能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二、打造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文摘第一刊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社会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时间和效率成为人们选择阅读的基本条件,由此,博采众长,荟萃精品的文摘类期刊成了阅读的首先选择,从而拥有稳定而庞大的文摘刊群和读者群。

我社主管主办的《好同学》杂志因创新思路不够,内容枯燥而不合时宜,形式死板、呆滞陈旧,逐步淡出读者的视野。如何以清爽悦目的形式和新鲜生动的内容,给刊物注入青春的活力,使刊物焕发勃勃生机。我们经过反复的调研和论证决定把《好同学》杂志更名为《启迪》,基本读者是初、高中学生,定位为国内首家青少年智慧类文摘杂志,并对《好同学・ 启迪》(以下统称《启迪》)进行了改版尝试。

近期我们对西安市的东、西、南、北和城区内、外的报刊摊、亭做了随机走访,调查了批销商和零售摊点,了解了一些《启迪版》的销售状况和信息反馈。

摊主们反映如下:

1.《启迪》内容感觉还不少,彩插设计印刷也可以,但看后总的感觉是,栏目不活泼,文章缺乏吸引力;

⒉读者对象是初高中生,要注入生活哲理,前卫观念和励志元素以迎合中学生的阅读兴趣;

⒊文章配图尽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照片,照片让人觉得更像新闻时政刊物,多用插图,这样版面可以更轻松活泼些;

⒋《启迪》互动性不够,有些文章太过于传统;涉及启迪智慧的栏目和文章较少;

⒌《启迪》要解决雅俗共赏的问题,要有思想性。关键是要有自己的风格,《格言》《意林》就比较好,读者认同。

⒍《启迪》每期可尝试封面上有个主题词或主要推介的文章,总之要与《格言》和《意林》有所不同。“名家”这个栏目设置就不错,人无我有。

⒎ 文摘杂志是有市场的,中学生的购买力很强。

中学生时代基本还处于朦胧混沌之中,正处于一个敏感、丰富、骚动的年龄和心理活动期,求知欲望极强,渴望知道未来,了解大千世界。随着他们心理的不断成熟,迫切需要阅读能引起思考耐得住回味,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文章。因此应该让广大中学生了解《启迪》与《格言》《意林》定位的不同,认可《启迪》在内容板块设计的侧重、栏目的设置、价值观念的取向、语言风格和情感境界等方面新的创意,使阅读者的天赋和智慧得到启迪和提升,使阅读者的精神和心灵得到抚慰和放松。所以,《启迪》除了具备趣味元素、流行元素和幽默元素外,还应进一步拓展读者的思维和视野,适当增加博弈、悬疑、推理、奇思妙想以及语言修辞、描写和参与性、互动性等内容,真正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也许中学生会更喜欢这一类的课外读物。要在众多的同类期刊中脱颖而出必须独树一帜,要成为中国青少年智慧文摘第一刊,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

三、刊物的品位是成就品牌的关键

在期刊市场日益成熟和有序发展的今天,刊物发行量大幅度增长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期刊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换言之,就是说期刊界的“春秋时代”已经过去,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已经形成,大刊、名刊对市场的垄断使得新刊、小刊的生存空间受到日益严重的挤压。文摘类期刊的市场更是如此。要使《启迪》杂志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就需要我们在思维方式、办刊手段上,区别于其他刊物,尤其是与同类的励志、智慧文摘期刊的差异。一个刊物的品位是其取得成功的关键,眼下我们紧迫要解决的是如何得到读者的认同,逐步消除与同类期刊的同质化问题,使刊物的发行量得到稳步的提升。

《启迪》要想赢得读者,首先要赢得读者的两只眼睛,在期刊的定位、编辑理念、整体风格等方面得到读者的认可。一个期刊品牌形象的创立,意味着拥有了读者的认知度,标志着读者对它的信赖程度、心理偏好及潜在的购买动机。

有专家把美国《读者文摘》的编辑精要概括为“编辑三戒”即:

⒈适于引用的――它可以被引述吗?是读者会记得、思索和讨论的吗?即有益,体现刊物的开阔视野,启迪心智。

⒉能够应用的――它实用吗? 是大多数人的兴趣和谈话的题目吗?即有用,体现刊物的励志求知,益思向善。

⒊值得记忆的――它有永恒的趣味吗?一两年后仍然有意思吗? 即有趣,体现刊物的知识哲理,情趣文采。

我认为《启迪》在编辑方针上就是要解决“适于引用、能够应用、值得记忆”的问题。文摘刊物的编辑工作也是创造性的劳动,绝不是剪刀加浆糊的东拼西凑,在“摘”和“编”的过程中,体现编辑的匠心和再创造。我们的编辑就是要通过对信息的“二次加工”和集纳,使这些信息按照办刊人的意志进入新的思想层面,新的情感境界和新的智能活动。

这里强调一下如何在体现《启迪》 “趣味性、实用性、连续性、系列性”的基础上,在突出特定栏目文章珍藏性的前提下,强化与读者的互动和服务功能,以深阅读和实用性取胜,增加刊物的独自拥有力。突出情感和实用――“情感”即感触、感动、感知、感念、感化;“实用”即好用、便用、即时用,以增加刊物的“回味”力,最忌讳把刊物办成“经典故事”、“大而空”的说教,让青少年感到离自己太远而产生一定的逆反。这也是期刊与图书出版的不同之处。

强调和诠释《启迪》办刊的理念,就是企图达成这样一个认识,如果我们把《读者》《格言》《意林》《青年文摘》喻为离“天堂”最近,《启迪》就要像美国的《读者文摘》那样离“地面”最近,生活气息浓,实用性强,语言朴实无华,凝练出自己的风格,风格就是特色。有了风格才能有稳定的读者。

哲理励志故事范文第5篇

假如我是作家,我会写许多励志故事,让那些因遭遇了失败而心灰意冷的人重新走到希望的阳光下,朝着新的方向拼搏,打开自己的一片天空;我会写许多童话故事,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找回属于自己的天地;我会写许多哲理故事,告诉人们人生的真谛;我要写许多寓言,让人们从寓言中找到真经。我要把寓言写得更有趣,让孩子们也爱上寓言。

假如我是作家,我会写新的《变形金刚》,把剧情写得更有趣、更惊险、更可怕。我要让堕落金刚东山再起,汽车人爵士起死回生。拍成大电影,让每个人都看得津津有味,让正义永远战胜邪恶的说法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我还会写新的《哈利·波特》,让哈利的冒险更加刺激、惊险和精彩!

假如我是作家,我会写新的现代版《三国演义》,用现代人的思维角度去写。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三国演义,也明白了历史典故,不是很好么?

假如我是作家,我会以赛尔号为背景,写许许多多的短篇小说、长篇小说,让赛尔号里的小赛尔看个够,不再迷恋网络游戏,而是合理地安排时间,玩会儿赛尔号,看会儿小说,劳逸结合。这样赛尔号没有电池大家也能控制住自己了,家长也不再反对玩游戏了。

假如我是作家,我会写许多知识故事,把一个个科学常理变身为一个个有趣、好玩的小故事。这样,只要大家看一看我的故事,就可以记住一个科学常理。大家不用再死记硬背了,而是巧记——巧妙的记住,家长再也不用犯愁孩子什么也背不下来了。

哲理励志故事范文第6篇

――林书豪

学习之余,我是个十足的篮球迷。

在NBA,有这样一位黄皮肤的球员,他曾为了进入这个联盟而苦苦挣扎,几度起落。但最终,他用自己的成功向世界证明,并不是只有像姚明这样的大个子才可以进入NBA。他就是目前联盟中唯一的华人,湖人最得力的控球后卫――林书豪。

1986年,林书豪出生在美国洛杉矶的一个华人家庭,在父亲的感召下,他从小酷爱篮球。尽管母亲极力反对,但林书豪仍把篮球视为挚爱,正是这时,进入NBA的伟大梦想开始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身高成了最大的麻烦,直到初中毕业,林书豪也只有一米六多,这使他十分难过,但他从未放弃梦想。高中时,坚持不懈的林书豪身高猛长到一米九。作为高中校队的队长,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在篮球界也开始崭露头角,并凭着自己的表现,进入了哈佛大学。

好景不长,在2010年NBA选秀大会上,没有任何一支球队选择林书豪。林书豪没有放弃,他每天照常训练,甚至比平时还要努力,终于在那一年的夏季联赛里大放异彩,而他也以优异的表现打动了家乡的金州勇士队,并签约两年。

勇士队给了林书豪一个美好的开端,却并未给他带来好运,因为林书豪根本没有上场的机会,并且多次被下放到NBA发展联盟,在这期间,林书豪甚至没钱付房租而睡在队友家的沙发上。

后来,林书豪辗转到了火箭队,同样没有站稳脚跟,直到进入新东家纽约尼克斯队,林书豪才开启了属于他的“林疯狂”时代。由于多名后卫受伤,本来要再次被裁掉的林书豪获得了上场机会,难能可贵的是,他抓住了这次机会,不仅自己打出了高分,还率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2012年,火箭队为林书豪提供了一份大合同。两年后,林书豪来到洛杉矶湖人队,成为伟大球星科比的队友,继续着他在NBA的追梦之旅。

从选秀夜的无人问津,到沙发上的绝对替补,再到今日的励志球星,林书豪的NBA追梦之路,也是蛮拼的。

哲理励志故事范文第7篇

牵绊《以为不会想你》

作者:[日] 原田舞叶

摄影:[日] 秋元良平

翻译:刘波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

定价:29.8元

若说导盲犬是使用者的眼睛,导听犬是使用者的耳朵,那援助犬就是使用者身体的延伸,专为手脚不便的人服务。小狗伊都作为援助犬候补犬出生,有日本援助犬协会、寄养家庭、领养家庭三个家,经历了努力成长、辛苦训练、耐心陪伴三段“狗生之旅”。过程中让寄养家庭变得融洽,让人类姐姐变得开朗,让患不治之症的领养妈妈变得快乐,让素昧平生的人们得以相识。它虽因性格问题没能成为专业的援助犬,却在与人们的相互陪伴、相互治愈中成了人们心中百分之百的“援助犬”。

推荐理由:

《以为不会想你》是一本让人心变得坚强的书。在可爱的援助犬相继诞生和残障人士逐步回到社会的现状背后,是援助犬事业的艰难发展和残障人士的不懈努力。

推荐人:朵朵 报社记者

这不是一本以催人泪下为目的的书,因为里面无论是人还是狗,传达给人的都是积极的力量。

温情指数:

《妈妈,我是你的眼》

作者:陈燕

出版社:求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7月

定价:25.00元

她是中国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它是中国第18只导盲犬;她从小被亲生父母抛弃,它却有三个深深爱着它的家庭。当她失去活下去的信心时,一只黑色拉布拉多导盲犬走进了她的世界。她们分享喜悦,一起担当,时刻不分离。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给人温暖、力量和信念的励志书。它告诉每一位读者,世间存在的每一个生命皆有价值和尊严,只要坚持,人人皆能采撷属于自己生命中的那抹彩虹。

温情指数:

《狗狗心事4》

作者:[英] 简 · 费奈尔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

定价:28.00元

讲述简· 费奈尔驯服不听话狗狗的不凡经历的著作《狗狗心事》已成为全球畅销书。简对人如何与狗狗相处以及如何驯养狗狗提出了颠覆性的观念,令宠物业界耳目一新。

推荐理由:

如果说《狗狗心事》是“理念篇”,《狗狗心事3》则是“实战篇”,而这本《狗狗心事4》则是“情感篇”。既有深刻共鸣,又感觉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温情指数:

《在轮回中找你》

作者:[美] 布鲁斯 · 卡梅隆

翻译:王黎娜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5月

定价:25.00 元

这是一本轻松幽默、温馨而又充满哲理的小说。以一只名叫“贝利”的狗狗的第一人称,讲述了一只狗不断转世、在四次生命中不断体验、不断观察,寻找自己 “狗生意义”的故事。

推荐理由:

哲理励志故事范文第8篇

思想品德课程的总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1]这就明确了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价值导向、主要任务和最终目标。而国学教育的精髓也同样是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公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国学渗透凸显重要性。

“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清朝末年,“西学”随着坚船利炮传入我国,“国学”由此而产生。它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历经数千年演变,形成了以儒学为核心,兼容道家和佛家思想的文化体系。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载体,是在五千年文明发展长河中我国劳动人民为促进人类进步、社会发展、谋求生存和追求幸福的生产生活进程中创造的一切学术文化的总称,承载着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折射出深邃的哲理,闪烁者人性的光辉,塑造了中国人的特质,影响中国几千年。

十七大报告强调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国学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2] 国学教育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由收集整理

学校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对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重任,对于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新时期的民族精神、重塑伦理道德根基、奠定和谐社会基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在学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中国人的公民道德素养,以培养明确的国家民族认同。这需要借助思想品德课堂形式传承优秀的传统道德。

思想品德渗透国学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途径和方式。

一、结合教材内容,搜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精选典型案例。根据思想品德内容分热爱祖国、孝亲尊师、诚实守信、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关爱生命、守法维权等搜集国学中精粹部分,励志怡情,明理启智,激发民族情感和神韵。

二、诵读经典,感悟道德,陶冶情操。国学中有许多灵活的形式可以为学生记诵,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诸子百家、四书五经、诗词等语言精炼、语句简洁、格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朗读经典美文,记诵经典名句,耳濡目染,润物无声通过诵读,学生可以从简短的文字中感悟人生哲理,规范自身言行“腹有诗书气自华”,诵读,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增长见解,提高修养,提升品格;让国学走进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熏陶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感受科学文明的精神和优秀文化的气息经常诵读,在生活中把圣贤的教诲贯彻于生活中,落实到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可以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爱国精神,培育民族感情。

三、开发以诵读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国学校本课程,弘扬民族精神。国学是我国古代对人进行人文、道德教育的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至今仍值得借鉴。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3]开发国学校本课程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校本课程要求把经典名言名句名段、经典美文、古诗词欣赏、励志故事、国学常识等分类辑录编订,为思想品德教学服务。国学经典校本课程作为思想品德课的重要补充,为学生的道德发展、人文素养的形成提供了丰富道德教育素材,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道德行为形成上各种不同层次和发展水平的需要,这样不仅使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真正使道德教育成为有源之水、有林之木,而且又继承了优秀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艺术熏陶和人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