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梯子阅读答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集体教学活动的中间部分,提问的目的是将教学活动重点落实与幼儿的思维相结合,激发幼儿主动探求知识,达到教学活动目标。教师问题设计应依照教学目标理出思路,紧扣目标,指向明确。提问的语言要生动,表述应简洁清晰。例如,中班数学《认识梯形》,教师提问“:梯子是干什么用的?梯子是什么形状的?梯子与长方形一样吗?比一比,哪儿不一样?”这样的提问充分考虑了幼儿已有经验与思维特征,围绕幼儿的思维过程,让幼儿的思考有层次、有条理,通过问题的解答,为幼儿学习提供了支架。在集体教学活动结束部分,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幼儿学习达成情况,检查评价教学效果。例如,大班绘本阅读《狼大叔的红焖鸡》,教师提问:“狼大叔是想吃掉母鸡的,为什么后来改变了想法?”“故事中的这只狼是一只怎样的狼?”“小朋友们猜一猜狼大叔和鸡太太一家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提问进一步深化了故事的主题思想,使幼儿对故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问不但对教学活动效果进行了反馈,也引发幼儿思考与感悟,使人感到意犹未尽。
二、关注差异,面向全体幼儿
“幼儿园教育要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的机会,促使他们在已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难易有度,依据幼儿“最近发展区”让幼儿“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关注、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例如,大班科学《沉与浮》,教师设计提问:“你认为哪些物体会浮?哪些物体会沉?”“为什么有的会沉有的会浮?”“你能使一个会浮的东西下沉吗?你能让一个会沉的东西上浮吗?”低、中、高不同层次的提问既尊重了幼儿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和学习速度等方面的差异,又使每一个幼儿感受到愉快和成功。
三、开放与挑战并存,利于幼儿的思维发展
开放式提问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幼儿充分自由发挥的机会,不同学习程度的幼儿可以选择问题的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回答,满足了幼儿的个性学习。例如,中班社会《头上跟着一朵云》,教师提问:“小朋友,你听说过仙女吗?请你来说说你心目中的仙女是什么样子?”“你什么时候感到最快乐?”“你的小伙伴遇到不开心的事,你会怎么帮助他?”幼儿心情放松、畅所欲言,很快参与到活动中。同时,幼儿的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幼儿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思考的能力。“挑战性”问题是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碰到的学习困难,它能引起幼儿的深入思考,引发幼儿强烈的思维活动。如养殖角放着幼儿捉来的一只蝴蝶,值日生给蝴蝶喂水果、花草,几天后蝴蝶死了。幼儿非常难过:“为什么喂蝴蝶东西吃,它还会死?”教师及时抓住机会,提问幼儿“:蝴蝶吃什么?”“冬天蝴蝶去哪儿了?”幼儿通过问父母、查阅资料等方式陆续找到答案。挑战性提问培养了幼儿自主学习、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幼儿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四、提供机会,鼓励幼儿提出并解决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创新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引导学生克服思维的封闭状态和对所学知识的僵化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力创设充满求知欲望的教学情境,提出富于启发性和批评性的问题,善于调动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例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的判定这一节时,讲完勾股定理逆定理后,我让学生判断哪三个数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继而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些常见的勾股数:3,4,5;5,12,13;7,24,25;9,40,41……请同学们讨论这些数的特征,开始学生们只注意到每组勾股数的前一个数都是奇数,后两个数是一奇一偶,之后课堂归于平静。我启发道:一奇一偶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们进而发现是连续数,忽然一名学生更是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急切地说:“这两个数的和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这个完全平方数就是前一个数的平方……”这样,在思考、观察中发现规律,灵感一触即发,学生们在盎然的兴致中找到了勾股数的特征:即大于1的奇数的平方分成两个连续的自然数,此奇数与这两个连续自然数成勾股数。
通过对问题的情境创设,促使学生去研究和发现书本上没有的或隐含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思维的封闭状态和对知识的僵化理解,让学生能真正地走进数学。
二、引导问题延伸,培养创新意识
阻碍创新精神发挥的另一障碍是思维的惰性,对问题的理解满足于一知半解,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因此教师在讲解教材的习题时,一定要发掘这些题的潜力,在解决所有的问题后有意识的将问题延伸,引导学生意犹未尽地深入进去,这样才能起到优化思维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九年级下第22页问题3:“画出函数y=x2-x-3/4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①图象与x轴交点的坐标是什么?②当x取何值时,y=0?这里x的取值与方程x2-x-3/4=0有什么关系?③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学生不难完成这三题,但这仅仅是让学生巩固了课本知识,学生知道了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方程x2-x-3/4=0的根,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般地,y=ax2+bx+c(a≠o)何时与x轴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没有交点?学生理解了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不难得出,当b2-4ac>0时,与x轴有两个交点,当b2-4ac=0时,与x轴有一个交点,当b2-4ac
这使学生既巩固了原有知识,又有了新发现,同时他们懂得了对问题只要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敢于深入进去,善于归纳总结,就会有所发现,哪怕是不起眼的,不能只满足从课本上获得现成结果,更要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这就是发明,就是创造,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心,大胆地创新。
三、重视一题多解,拓展创新空间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同一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教学中适当的一题多解,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运用,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发现创造的强烈愿望,锻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水池有甲、乙、丙、丁四个进水管,甲、乙、丙三管同时打开,12分钟可注满水池;乙、丙、丁三管同时打开,15分钟可注满水池;甲、丁两管同时打开,20分钟可注满水池;如果四管同时打开,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注满水池?班上几乎大多数学生能都能按常规方法,先设未知数后列出方程组,再解方程组去解决问题,然而一名学生迅速报出答案是10分钟。学生们都很惊讶,他讲了他的思路是:甲、乙、丙、丁管各两个同时打开,一分钟可注满水池的1/12+1/15+1/20,即1/5,所以四管同时打开一分钟可注满水池的1/10,因此,注满水池就需10分钟。这种解法跳出了常规思维的模式,而根据题中的隐含条件,利用整体思想,使得解题过程简捷、明快、易懂,可以说这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这种问题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打破习惯的思维模式,发展思维的“求异性”,一题多解,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四、巧用一题多变,激活创新思维
“一题多变”既改变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又改变解题方法,是命题角度和解法角度两个方面同时发散,其发散性更强,适当地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更能激活学生思维,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
例如:一架2.5米长的梯子,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①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②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
变题一:如果梯子的底端滑动了2米,那么梯子的顶端滑动了几米?
变题二:当梯子的顶端下滑的距离和梯子底端水平滑动的距离相等时,这时梯子的顶端距离地面有多高?
通过这种训练,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适当变式,使学生从中探索命题演变的思维方法,它是发展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五、设计开放习题,激发创新欲望
开放题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明确,从而蕴含着多种可能,它因为有很大的挑战性,此类习题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也能给学生提供较多的独创的机会。
例如:多项式4x2+1加上一个单项式后,使它成为一个整式的完全平方,则加上的单项式可以是。一般很多学生想到加上的单项式可以是+4x或-4x,但也有个别同学能想到加上4x4,思维非常活跃,这样既复习了两数和的平方公式,又为学生才智的发挥和创新提供了机会。
解决一个个开放性问题,实质上就是一次次创新演练。
六、习题引入生活,强化创新能力
数学既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科学,又是一门应用极其广泛的科学,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应用也具有创造,它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尽量挖掘一些背景应用题给学生练习,将抽象化的数学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体现出来,使学生更具解决问题的兴趣,同时又强化应用意识。
例如:引入二次函数时,给出这样一题:一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一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售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约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学习了二次函数,同学们就可以解决此类问题。
用学生在生活中熟知的,常见的实际问题引入,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讲解中用实际应用问题作为例题,可以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索,练习中更多的设计些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努力解决问题,完成作业的欲望。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应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重要概念的含义”即“重要概念”的属性、内涵和外延。综观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对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部分“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这个考点的考查,从命题形式看,多为单项选择题。由于一般论述类文本的选文多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艺术、文字、审美、建筑等诸多领域,这里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文中主要阐述的专业性的概念。重要概念是作者论述说明的重点,考生要注意把握它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尤其要注意辨别与其相近的概念。
【解题技巧】
一、借助语境推断概念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考查概念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含义。因此考生要学会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句中的“重要概念”。如《历史的先见》一文中,有这样两段文字:“第一是要有负责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而是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思想即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文后的阅读题中问:“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同意思。”第一段话解释了“负责的思想”指的是什么,由此可以提炼概括出第一个“负责”的具体含义: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第二段中说到,“负责的思想”“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可见,第二个“负责”指的是“对负责的思想即真理进行推进和扩充”。
二、利用上下文辨析概念
一般论述类文本中的某些概念运用非常灵活,指代的范围极为广泛。要辨析概念的意义,考生应从概念的上下句入手,由近及远地从上句到下句中找到它指代的具体对象,从而理解它的指代义。辨析那些非代词类概念的指代义,也应该利用上下文。一般来说,在这类概念的上下文里,一般会有阐释这些概念的句子,找到了这些阐释性语句,答案也就出来了。如:“在诗人的最重要的几部文学著作之间的长长间隔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怎样匍匐到土地上,与庄园里的农民,特别是孩子和农妇们打成一片,割草、缝鞋子、编识字课本、收割、种植……他做他们所做的一切,身心与土地紧密结合。他可以融化在它们之中,融化在泥土之中。”要求回答文中的“它们”指的是什么?联系上下文就不难明白,“它们”指的是大地以及大地上的人和事物。
三、把握内涵理解概念
文章中一些概念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述的概念比较复杂,替代了一些必要的内容,换句话说,概念的意义不仅有概念本身的意义,同时也蕴涵有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等。阅读文章时,要分析词语出现的段落的意思,分析具体的描写所阐释表达的思想意义,如果没有准确完整地把握住概念的内涵,就可能对概念所包含的对象作出错误的判断。
此外,在回答问题时,考生要注意规避以下误区:
1.注意概念范围是否被扩大或缩小。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会故意漏掉限制词或混淆某些范围的界限,造成概念范围的扩大或缩小。
2.注意是否混淆时空。事物的发展总有先后,但不符合文意的选项会故意混淆时空,颠倒先后顺序,以迷惑考生。
3.注意是否胡乱组合。文章在解释某一个概念或表述某一个对象时,会使用比较多的事例,而命题者则会故意把几个事例的内容加以组合,并且使组合后的信息与文本信息相左,以迷惑考生。
【同步突击】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关于重阳节的来源,向来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南朝《续齐谐记》所载的东汉汝南人桓景经方士费长房指点登山辟邪躲过一劫的故事。不过这个说法,并不可信。《齐谐》是一部志怪书,连作者自己也没有把它视做史实。晋葛洪《神仙传》说,费长房在东汉时曾做过汝南市掾,后来跟仙人壶公入山修道去了。而桓景,在有关东汉、三国史事的文献资料中都寻觅不到影子,仅仅在《宋书・符瑞志》中提到东晋成帝时有个太守叫桓景。
春秋战国时期对山神的崇拜已很普遍,并形成了一套祭祀礼仪,而这种登高祭祀活动,在人类早期是作为最直接的生存需求出现的。原始先民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群居穴处,辗转山林。山林间生长着各种植物,隐栖着许多飞禽走兽,物产丰饶,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山上云雾弥漫,而人们又观察到云气能致雨,以为山岳为神龙居所,有降雨的能力。而且,山峰插入云霄,高不可攀,人们以为是登天的梯子或撑天的柱子,上面是神仙的居所,并且虔诚地相信,只要登上它,就能超越芸芸众生。原始先民领略了莽莽群山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因而滋生了“万物皆有灵”的神秘自然观念,崇拜、敬畏山岳山神,并且激发了登临神山圣境的强烈愿望。“崇”字从“山”从“宗”,说明“崇拜”原来就是专对山岳而言的。
秦统一中国后,一直到汉朝,皇帝对山川祭祀都非常重视,每年都要巡狩、祭祀或封禅名山大川,各地登高的活动也随之兴起。据史料记载,约于刘邦在中原创立汉朝之时,割据岭南的南越王赵佗就曾登临越秀山,君臣饮宴游乐。与刘邦同时代的汉闽越王无诸,也在九月九日率领臣属登上福州的于山,插茱萸,饮酒,宴集游乐。这些登高活动,比桓景的所谓“登高避祸”要早200多年。最早明确记述九月九日登高习俗的是三国初期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九是最大的阳数,“九九”相重,又与“久久”谐音,故认为是适宜于长久、十分吉利的节日。
稍后,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述了当时的重阳节俗:“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北朝杜台卿的《玉烛宝典》进而解释说:“其时黍秫并收,因以黏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这些记载都说明重阳节的最初涵义并非辟邪避灾,而是欢庆祈福。农历九月,夏季作物已经成熟,晚秋作物也丰收在望。黍秫收割后,各家各户满怀丰收的喜悦,品尝以黍米或秫米做成的新米饭,娱神又娱人。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人,成群结队到郊外铺草为席,设宴饮酒,欢乐相庆,答谢山川大地赋予的恩惠,并祈求神灵继续保佑,使人们丰衣足食,得以长寿。
古人说:“重九须登高,不高无节气。”自各地开山建刹以来,重阳登高便由人类原生态山岳山神崇拜,过渡为朝觐山神与菩萨的朝山活动,并最终演变为群众性的登山娱乐体育活动。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面有关“重阳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重阳登高源自原始先民对山岳山神的崇拜,他们在领略群山千变万化的过程中,滋生了“万物皆有灵”的神秘自然观念,并激发了登临神山圣境的强烈愿望。
B.古人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而“九九”相重,又与“久久”谐音,因而“重阳节”被认为是一个适宜于长久、十分吉利的节日。
C.重阳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在重阳佳节登高祭祀,汉朝时南越王赵佗、汉闽越王无诸等也曾在这一天率群臣登山饮宴游乐。
D.重阳节的最初涵义并不是辟邪避灾,而是欢庆祈福。这从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和《玉烛宝典》等著作的有关记述和解说中可以得到证明。
2.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说《齐谐》是一部连作者自己都未将其视做史实的志怪书,言外之意是《续齐谐记》中关于桓景登山辟邪一事的记载也不宜作为可信的史实来对待。
B.山林物产丰饶,能为依靠采集和狩猎谋生的原始先民提供最直接的生存资料,这是他们崇拜山岳山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注重知识的机械重复,忽视知识的运用技能。
有些老师的复习,仅仅是将初中一至六册的基本课文重讲一遍。小到字词音形义,大到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也都一一重讲;也有的老师将基本课文按照体裁分类,然后逐篇细致讲解分析。以上两种复习方法大同小异,教者不管学生以前是否掌握或掌握到什么程度,多是将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了简单的重复讲授,殊不学生花两三年的都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能在短短的一两个月的复习中完全掌握?教者的愿望不论多少美好,其复习结果是会与之背道而驰的。通过这样的一轮甚至两轮的复习,学生只能获得一些机械的死知识,还是没有把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复习时间越长,学生思维越僵化,钻进了死记硬背的怪圈中不能自拔,哪会有什么复习效果?
(二)热衷于知识的专题讲座,忽略了语言的整体感受。
我们有的老师将语法知识、文体知识的复习,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复习,如语法知识的复习分为:语音、语义、词类、短语类型、句子分类、句子用途、修辞等若干个小的课题,教者每节课精讲一个专题,以期达到加深学生理解的效果。从打牢基础来看,这样做也许十分必要;但从初三总复习的要求来看,这样只能是给知识划清界限,不能给学生以整体感知语言的基本能力。这与近年来侧重于考查学生语段阅读能力的中考趋势相背离。初三的总复习,应是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语言实际运用中一些具体的问题的能力,是由掌握理解阶段向运用阶段的飞跃。教者所要完成的任务不是继续打基础,而是为学生搭设一架通向运用阶段的梯子,让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转化。
(三)走进“题海战”误区,迷失学生的主动性
新学期伊始,各种复习资料和配套训练铺天盖地而来。诚然,其中不乏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试题。但绝大多数所谓的配套试题都只是出题者东拼西凑和剪刀加浆糊的产物,粗制滥造痕迹斑斑,大多是一些常见题的简单重复。有些试题甚至根本背离新课标的要求。学生被埋在这样的题海中,应接不暇,精神疲惫,整天被讲义试卷牵着鼻子走,哪还有自学的时间,更不用谈“广泛的阅读”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丧失殆尽。难怪一些对语文本来还感兴趣的学生,也对语文丧失了信心。
那么,如何克服以上弊端,真正把初三的语文复习工作做好,做到位呢?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我市近年来中考语文遵循的“重视积累,突出读写,强调运用,鼓励创新”的命题思路,进人总复习阶段,要提高语文学科复习的效率,应当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恰当的复习策略和方法,真正做到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着眼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分别就初三语文总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想法。
(一)应该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
(1)语文是一门注重能力的学科,知识在语文学习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复习时应以能力训练为主;
(2)语文不属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不像理科那样直接、紧密,因此复习时不应以主要精力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从而费时费力,加重学生的负担;
(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性的灌输作用并不大,应当以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为主。语文学习主要在于积累和感悟。总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充实语言材料的积累,特别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名段、名句要真正落实;进一步提高理解、运用语言和初步鉴赏言语作品的能力。
(二)应当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能触类旁通。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
学生积累的内容主要有:1、字词积累,2、古诗文积累,(3)名言警句积累,(4)名著积累,(5)语文常识积累等。学生在积累方面主要的问题是记忆不清晰、不完整,表现在试卷上,要么是写不出,要么是书写时添字、漏字、写错别字、笔画不清等等。要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在复习时应强化如下四个环节:1领悟含义。对背诵的诗文,要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要真正弄懂。2圈点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3边诵边写。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写出上下句或句中的关键字,以防“口是手非”。4规范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为了提高识记效果,可采取如下措施:1分块切割,化整为零。可将要求背诵的诗文或按朝代或按篇幅大小切割成若干块,然后规定自己几天完成一大块,这样化整为零,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2定期检查,强化落实。让学生自记、自测、自查,也可让他们互查,然后教师抽查。
(三)应当突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阅读写作能力的考查始终是中考语文试题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因此在复习阶段,老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地对三年来的阅读写作实践进行感悟反思和理性思考,从中产生一些顿悟,明白一些阅读写作的道理,归纳出一些阅读写作的规律和技巧。
1、阅读训练的策略。
(1)了解阅读的能级和层次。根据阅读水平的不同,阅读可分为三个能级和层次。各类体裁作品的阅读首先都是以理解为目的的,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之上发展为鉴赏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能力层级。我们在复习时,要从这三个层面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明确阅读的基本思路和步骤。虽然学生每天都在阅读,但未必都清楚有关阅读的一些程序性知识,所以在复习时,让学生了解一点有关阅读的程序性知识还是有必要的。有的人将阅读的程序步骤概括为: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练语言得出答案。
初中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抓好并抓牢学生对字词的积累这一教学环节,因为丰富的字词积累既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写作能力。所以,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以应用促进认知通过应用把认知结合起来。
一、初中语文字词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1.初中阶段,学生掌握的字词难度增加。这些字词的难度除了字型复杂外,更是指字词意义的多样化。而我们的字词教学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认知上,叫学生读几遍就放在一边了。从七年级起,笔者就让班里的学生积累每课字词。每册语文课本,包括文言单元的基本字词,笔者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后巩固,一册书结束时,让学生以练字的方式反复摘抄积累,作练习册上每课课前的字词练习,再把整册书的字词以试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查,加强学生对字词的积累。
2.在作文和语言表达训练时,不太注重对字词错误的纠正。在习作中,师生往往把重点放在对文章的谋篇布局和表现手法的思考上,而对文章中的字词应用这一基础环节忽视,不注意纠正学生习作中的错误和运用不恰当的字词。或许教师也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流畅度,但是在指导上往往不到位,常以“语言流畅,如行云流水”、“表达生动,用字传神准确”等套话带过。
从这两种现象中发现,在对字词学习的认识上,师生都极为重视语文字词的认知方面而忽视综合运用。
二、如何应对初中语文字词教学不良局面
针对字词教学的特点和在现实教学中的不恰当做法,笔者认为,初中字词教学应该摆脱低效率的训练,而应使初中语文字词教学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要实现这一目的,其根本途径是以应用促进认知,把应用和认知结合起来。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应关注以下一些方法:
1.从现实生活世界中积累字词
现实生活是学生语文学习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是语文学习时的参照物和体察揣摩的情景场。我们可以利用电视、广告、商标等帮助学生积累字词,这种途径自由、分散,随时随地都可学习。笔者每周安排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写出自己见到的商标名称或广告用语,以此帮助学生积累词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人的交流中不断培养识字兴趣,不断丰富字词积累。
2.从民族文化精髓中积累字词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民族先进文化、民族优秀品质的过程,识字教学同样具有传承、积淀文化的功能。学习语文离不开诸如课文一类的语言材料,而这些语言材料往往积淀着丰厚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由于语文学习的文化内涵及其教育意义在教材、课程中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渗透于语文教学、识字教学之中,从而让学生在积淀民族文化底蕴中积累字词。
3.从大量课外阅读中积累字词
在众多识字教学体系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特点符合识字与书面语言学习互相促进的规律。生字新词的出现和讲解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为记忆提供了一定的线索。我们应善于利用课外阅读积累字词,让学生在读课外书时注意通过图画内容揣摩句意,积累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请教别人、查字典等办法认识生字,以此达到积累字词的目的。
4.从多读、多写中提高记忆效率:
学生对新的字词的最初认知还是由说写开始。适当的读写是识记的最直接方法,这是掌握字形最直接的途径。
5.从作文评改中的纠偏字词
习作是学生对字词的具体应用,忽视习作中的字词纠正,等于放弃了对字词应用的检验。重视学生对字词的“认”、“辨”,而忽视“用”,这是本末倒置。
6.从课堂教学中,应把字词教学?与课文内容教学?联系起来,作到一举两得
在课文讲解结束后,可以将文中的关键字词挑选出来,让学生积累这些字词,如笔者在讲课时出了以下题让学生做:填字组成词或短语。
()然泪下()然发动进攻()然若揭
()然悔悟()然若失()然无声
填写首尾的成语
精()()精神()()神痛()()痛
贼()()贼举()()举防()()防
做了这些题,笔者就可以发现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字形,是否真正掌握了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文本的掌握情况。
7.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积累记忆法
主要做法是,将平时教师讲授或自己学习时遇到的一些字词的音、形、义和一些名篇名句随时记到自己的笔记本上,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总结,将这期间积累的东西进行归纳,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掌握很多零散的、不容易集中记忆的知识。
8.对字词的把握要放到具体语境中
听过很多课,有的教师一上课就检查字词,尤其是文言文,学生还没有走进文本,教师一上课就进行20分钟的字词大检查,学生能会吗?即使是会,那也是一种机械记忆,效果很差。教师的关键作用是怎样引导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怎样开启思维,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如笔者在教读《范进中举》时,文章的结尾部分胡屠户收银子时的几个动词用得非常好,分析这几个词时就要和胡屠户的性格特征结合起来。这样才算是真正掌握了。
9.引导学生掌握造字法
妙趣横生的汉字有它特殊的造字法,引导学生掌握造字法有助于对汉字的掌握。笔者在讲解“好高骛远”的“骛”与“趋之若鹜”的“鹜”时,让学生知道“骛”是追求,“鹜”是“野鸭”,因此下面是“鸟”。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可以说受益匪浅,默写中的同音字就用这种方法解决,事半功倍。文言文、诗歌中词语的理解,学生可以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用这种方法推敲,这也是很有效的。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怎样把学生不集中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呢?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含义深刻的课题图,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学习何其芳的《秋天》时,我向学生展示一幅幅“乡村秋景图”的课题图,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背景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渲染下,更是洋溢着欢乐的季节,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阅读欲望
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创设往往取决于一堂课的起始和导入环节。教师如能精心设计一段导入,那就会犹如磁石吸铁一般,紧紧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思维的知识之门,为新课内容的顺利教学作好铺垫。如教学《俗世奇人》一课,课件开头设计的是动画图片——民间艺人的杂技表演:蹬梯子、吹糖人、顶碗、翻跟斗……印入了学生脑中。配着《洛桑学艺》柔和的古筝乐曲,把学生的心由紧张而引向舒缓,听着播音员那抑扬顿挫的朗诵,感受着作者对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的赞美之情,从而把学生引入了课文情境之中。
如何不失时机地把计算机激发起来的学习兴趣及时诱导到研读文字教材上来,诱发学生较高层次的阅读愿望呢?为了突破这个语文教学上的缺陷,要加强导向、调控作用,结合画面形象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研读原文,高效地去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如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我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首先在屏幕上展现不同类型的云层图片,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并让学生根据这些图片找出文章所描写的云层以及各种云层的特点。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老师提供的资料寻找答案,从而把学生引到了反复研读课文中来。
由于答案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学生当然就有强烈的探究精神,学生经过思考在文中找到答案时的那种喜形于色的愉悦感,就是最好的见证。 三、创设艺术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各种艺术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进行创造性思维,受到人性、人格的熏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学习《秋天》这首诗时,我先把自己做的课件展示给学生,课件的第一部分在背景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的烘托下,屏幕上出现了丰收的画面;学习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先给学生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使其充分感受歌曲中蕴涵的浓浓亲情,然后多媒体展示一组表现亲情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感。
四、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
我们正处于现代信息社会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果、恰当扩大信息量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据有关专家的研究表明,人们学习知识时必须依靠人的生理器官,对客观事物的感觉是人认识的基础,听和看是主要的学习器官。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用它构造各种教学环境,如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等。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素质。
五、激愫,产生写作欲望
1.抓住关键,注意针对性
教师要吃透教材,抓住关键,做到有的放矢。提问要重视设问的多角度、多层次,又要明确目的,突破难点,有针对性。如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只要抓住主人公鲁提辖的性格来分析提问,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另外,还可找准突破口,找准文章的“文眼”或“课题”,打开这扇窗,就能窥见全文。如教《变色龙》一文,抓住一个“变”字,提问:变色龙在文中一共出现多少次“变”?每次“变”有何不同?教师亦可结合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水平,针对重点,精心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达到预设的效果。如教《回忆我的母亲》时,我设计了一组问题:1.作者精挑细选了母亲生平的那几件感人的事迹?2.本人安排材料的线索是什么?是行踪.写景还是情感?3.作者在文章开头写道“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他与上下文哪些地方关联着?这三个问题分别涉及到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对主旨、结构的理解,对全文感情基调的理解把握。问题提纲挈领、高屋建瓴,学生则纵观全局,心领神会,全面准确地掌握了知识点。
2.难易适度,注意渐进性
在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讲究课堂提问的设计,所提问题要难易适度。太深太难,学生瞪目结舌,无从下手,会丧失寻求答案的信心,挫伤学习积极性;太浅太易,学生凭条件反射,不假思索就能作答,只会助长学生思想惰性,养成不动脑筋的坏习惯;提问不能杂乱无章,不能太琐碎,应主次分明,先后有序,前后贯通,相互配合,有渐进性。如教学《犟龟》时,学生熟读课文后,我提出:“听鸽子传来狮王要举行婚礼的消息后,小乌龟有什么惊人的决定?”学生答后,又问:“从什么地方可见要参加狮王的婚礼是十分困难的?”最后再问:“犟龟的成功说明了什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既学了知识,又拓展了思维,认知也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当学生思维停滞、启而不发时,就要设计一些铺垫性的问题,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一个坡度或者梯度,如教《孔乙已》结尾时,我问:“孔乙已为什么会落下生死不明的结局?这说明了什么?作者这样写能否揭示主题?”不久,我发现问得太笼统,学生难以把握,便做了如下提示:“孔乙已为什么落下生死不明的结局?为什么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就极少在咸亨酒店出现,极少人谈起他?如果不被丁举人打,他的命运会不会更好些?”这样一搭桥化难为易,学生茅塞顿开,顺畅作答,同时加深了对孔乙已悲剧命运的认识。所以在“问题”到“答案”的中间地带搭桥铺路,步步启发,可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因此教师应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由学生的反馈,调控问题的角度、难易、深浅。
3.巧设内容,注意选择性
教师要灵活巧设形式各样的提问,激趣创境:如探究型提问、矛盾型提问、辨析型提问等。恰当的提问是燃起学生求知的圣火,使学生思绪纵横驰骋,能激发发散思维,既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又让学生尝到多途径、多思维所得成果的快乐。提问后要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适当停顿供学生思考。有时教师可以创设“搭错梯子爬错墙”的错误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反思探究,寻求真知的迫切愿望。提问不宜没经过思考随便就问,不宜在学生还未进入思维状态就急问,不宜过频过杂。要抓住契机,掌握火侯,科学地灵活施问。如果说“主问题”有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起“一问抵许多问”的作用。那么适时地选择一些具体、细小的“子问题”,学生容易入题,思维不易阻塞,同样能推进教学效果。如学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没有设计“作者是怎样进行动作描写的?”而是设计“沙利文老师与海伦·凯勒会面时为什么有这两个动作?猜想一下'拉、搂'这两个动作发生时老师在想什么?”问题提得新奇巧妙,有启发性,学生思维活跃,回答踊跃,课堂也灵活开放起来。
4.反馈评价,注意积极性
教师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可驱逐学生心灵的阴云,树立起他们的自尊,自信,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发问时,有些学生会产生紧张感,甚至有恐惧心理。造成学生"本来还能答出一些,一紧张就全忘记了"的现象。因此,老师提问时一定要态度和蔼,面带微笑,营造平等、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反之,板着脸去提问,就可能加剧学生的紧张心理,影响思维。若是碰到学生反应比较慢,有的暂时没有想到而不开口,这时老师要耐心相机启引、点拨。千万不要流露出急躁的情绪,更不能讽刺、斥责学生。教师的评价要有民主作风,以激励、肯定为主。当学生答对问题时,就及时评价说:“真棒”“回答得真好!”对有创造性的回答,就说:“真聪明”、“你的想法很独特”、“真了不起”、“值得大家学习”等;对一时答不上来或答错的同学就鼓励说:“别急,再仔细想一想”、“相信你一定能答对的”等。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来听取,忌自以为真理在握,以法官身份判定一切,不用现成的答案去匡正学生,要包容多样性,鼓励独创性,且尽可能地引用学生的回答来作结,由此产生的成就感是鼓舞学生投入新一轮学习的动力。
总之,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败。作为语文教师应潜心钻研,既要备素材,又要备学生,精心设计好各类型的课堂提问,不断提高提问技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练茂香,《中学语文教学探索》,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12第一版
“二”:就是从必要性和拓展性两个方面,充分认识语文课后练习“不可缺失”的地位。
课后练习要不要?答案是肯定的。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课后练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是语文课文的补充和自然延伸,是学习语文“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能不能发挥好课后练习的最大效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阅读、理解、感知和运用等语文能力的提高,因此语文老师要从自身出发,认识到有效运用课后练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和引导学习自觉、正确的对待课后练习,通过课后练习起到“举一反三”和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至少要从两个方面认识到语文课后练习不可取代的地位。只要认识提高了,才能从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步地更好地发挥其潜在的效能。其一,充分认识课后练习的必要性。语文教材基本上都是由课文、语文知识练习三部分组成,其共同特点都是以课文作为教材的主体,知识作为一个体系,按知识体系组织课文,少量的练习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理解知识的。课后练习是对通过选文所学到的语文知识的阐释和补充,有助于检验学生一课学完后的小阶段成果。科学的练习应该是一座桥梁、一道梯子,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彼岸。所以只要从认识上解决问题,才会更加重视课后练习的运用。其二,充分认识课后练习的拓展性。一般情况下,语文课文练习是少而精,富有启发性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组织和编排比较灵活多样,给教学留下了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其中练习题的设置都有一定的启发性,其实只要认真对待,并不太难,而且留有学生思考的余地,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性。
“三”:就是把握好预习、感知、吸收三个环节,充分发挥课后练习的“珍珠串链”的功能。
语文课后练习是学习好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必要手段,是架起课文内涵和课外延伸的桥梁纽带,更是学生从预习、感知、吸收三个方面,增强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
一是善于运用课后练习预习课文。课后练习是学生预习课文的一种有效引导,根据练习的提问,循序渐进,步步深入,逐步了解课外的各方面知识。在预习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好工具书。课文里的生字词,要教会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解决,而且必须养成习惯,这就是一种能力。在课文“预习提示”里有使用工具书的要求,在课后练习题里也有不少训练题。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首先给学生作一些趣味性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使用工具书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使用工具书的兴趣,帮助学生运用工具书解决课后练习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高学生探究释疑的能力。
二是善于运用课后练习感知课文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后练习,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板书,把一些重点内容以板书的形式与学生形成互动,增强学生对解决课后练习的能力。以《再别康桥》为例,教师板书“作别 金柳 青荇 潭水 放歌 沉默 告别”,再板书“低沉,,低沉”,再用箭头标出情感发展思路。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作者对康桥的眷恋之情。课外板书的设计,既精心考虑了课文内容的科学性,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又巧妙地把课后练习的答案以条线的形式予以勾勒,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其中的内涵。
三是善于运用课后练习吸收知识。职业教育中的课后配套练习《单招零距离》,是唯一的省编与现教材配套使用的学生助学读物。其内容简明扼要,练习部分按教材课文或选段精心编排适量的练习题,作为教材习题的补充和扩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或掌握相关的知识。但是如何使用,则是一门艺术,也是教法和学法的问题。笔者在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利用助读读物的方法。这主要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或课堂使用,或课外练习;或集中使用,或分散使用;或利用训练丛书处理教材,理解教材,或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使用,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而且,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或间断穿插利用“练习册”进行课堂训练,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既可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又避免了课堂的单调、乏味的形式,克服学生疲劳或不耐烦而做小动作、开小差的现象。
“四”:就是结合训练重点、语言特色、预习提示和延伸练习四个重点,充分把握好职业中学语文教材“雅俗共赏”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结合课文的训练重点、语言特色、预习提示、课后练习四个重点,发挥课后练习的作用,帮助学生学习好语文,让职业中学的学生语文内涵和素养得到真正的有效的提高。
一是在运用课后练习中要注重结合训练重点。语文教材中,“训练重点”往往提得很精简,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须在老师充分备课的前提下,才能把训练重点在教学中落实下来。
二是在运用课后练习中要注重结合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还是以第一册《荷塘月色》一课为例,在解疑释惑的过程中,重点让学生体会动词“泻”“浮”“笼”,感受荷塘上的月色的朦脓。一些美妙的比喻、通感的运用,让学生读读,议议,品味其语言的优美动人。
三是在运用课后练习中要注重结合预习提示。如果把课文内容比作一把锁,那么“预习提示”便是这把锁的钥匙。“预习提示”中包含文体、文学、篇章,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阅读的思路和基本方法。“预习提示”的文字学生几乎都看懂,但如何抓住提示中的关键词关系着学生能否真正地全面地领会“提示些什么”。例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预习提示”中,三段文字分别交代了背景、主旨、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