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两种不同的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你还在流泪吗?喔!宝贝,不要再浪费自己晶莹的,透明的,纯洁的眼泪,这儿的我快乐无比,不需要你整日的愁眉苦脸,更不需要你感情的压抑,因为这儿的爱让我无比的甜蜜与欢愉,这儿没有任何的无可奈何。因为这儿是天堂,这儿充满的是天堂的爱。
千般的不忍,万般的无奈,不愿再见你艰难的命运,不忍窥视你沉死的脸孔,这让我从头到脚地颤抖,这让我至身心地泣述。人间的一切是否都具有俗化?是否都在竞争?是否也有更多的淘汰?流浪的心无法平静,跋涉的脚步从未停留,而命运的坎坷更无从消逝。你的心已伤痕累累,你的脚步声该离我越近,不用再听你沉重的叹息,但生命神却无法不让你生存,而死神也不能阻止你存活!
这儿的爱期待着你,这儿的人渴盼着你。但你如果没有历经风雨过就无法体味这爱,就会玷污这爱的天纯!
四川射洪复兴镇中心小学校 5.2班 何乐喜
上一周,我们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文中主要讲了巴迪七八岁时写的一首诗,得到父母的两个截然不同的评价。而这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是为什么呢?
带着疑惑的心,我认真地默读了课文一遍,初读课文,我知道了巴迪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他们同样都在关心和爱着巴迪。母亲总是鼓励、赞扬巴迪,常常说:“这个,精彩极了!”而父亲恰恰相反,他总是不考虑巴迪的感受,总是批评、警告巴迪说:“这个,简直糟糕透了!”也许,我们会认为母亲太娇生惯养或父亲太严格、太不通人情了!
经过我反复朗读理解后,我不得不承认巴迪确实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幸运,因为巴迪不仅有一个慈祥的母亲,时常给予巴迪鼓励、表扬和赞美,这种爱是鼓励式的爱,会使巴迪信心倍增。而且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总在母亲赞扬的同时,适当地批评和警告巴迪,使巴迪不会因骄傲自满而走向歧途,这两种爱的形式虽然不一样,但两种爱却成了巴迪健康成长的基础和动力。聪明的巴迪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在这两种爱的风暴刮来之际,谨慎地把握生活的小船,平衡地向前驶去,使自己健康地成长成才。
同巴迪一样,我也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和严厉的父亲助我健康成长。
爱总是七彩的,像天边的彩虹,五光十色,五彩斑斓。又像一颗颗璀璨的宝石,不同的方向能映射出不同的光彩,不同的韵味。
爱不是唯一,她总有一层层更深的含义。毕竟岩石也有一层层的硬质,当爱表现出来时,你准能追随出她更深更感人的一种意义。不同的爱准能系起不同的含义,爱情的一束薰衣草,一朵玫瑰花并不总是代表不易不舍。他可能还会带着情人的一颗牵挂的心。亲情的意味是最难用语言表达的,因为她就像是一个五味混杂的瓶子,不论咸还是甜,总是为着亲人着想,那颗感情真挚的爱的心,始终是伟大的。爱有许多,但珍惜爱的人却少之又少。写到这里,我一些沉思......
有些时候,爱就像奶油冰激凌,很甜很甜,甜得让人有些腻了。这种爱,容易让我们的心灵里长蛀牙,慢慢地脱离人生正义的轨道。爱有时候又是巧克力冰激淋,酸辣交杂的苦中又夹杂着一丝丝的甜。这种冰激淋吃到嘴里时,很苦很涩,但滑到肚子里时,舌尖又引起浓郁的回味与念想。
——《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今天,我读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文章,我被文中父亲那博大坚强的爱所震撼。
文章主要讲了发生大地震后,一位普通而平凡的父亲冲向儿子的学校,当他看到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时,想起了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跟你在一起!”这使他坚定的站起来,动手清理废墟,寻找儿子。好心人、救火队长、警察……一一劝告和阻挡,都无法改变他心中的念头“儿子在等着我”。经过38小时后的清理、挖掘,终于救出了他的儿子与14名儿童。
正是“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极为普通的话,才让父亲从悲痛中清醒,变得坚强,有信心,正是这句话,才给了儿子勇敢、期待与坚强。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充满精神力量的父亲啊!这是一个多么无所畏惧、意志坚定的儿子啊!正是由于这种精神,才使得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经过巨大灾难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是啊,在我们成长的世界里,父爱是天空,母爱是大地,父爱与母爱是不同的。父爱给我们以坚强,母爱给我们以爱心,父爱支撑着我们的世界,母育着我们的成长,这时,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
那天,我与爸爸妈妈一起玩游戏,一不小心,我把膝盖摔破了,妈妈连忙安慰我:“孩子,瞧你摔成了这样,疼吗?以后要小心。”爸爸却是微微一笑对我说:“孩子没事,自己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这就是生活。”两种不同的言语,体现出两种不同爱的方式。
关键词:对称性 人物性格 社会环境 爱情
世界文学名著《呼啸山庄》是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有“全世界最奇特的爱情小说”之称。故事讲述的是发生在远离尘世喧嚣的两个山庄中男女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简单的爱情故事,却让读者深深地感叹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那痛苦和残忍的复仇。人们实在惊诧,这是一部关于“爱”的小说,女作家为什么让“恨”占据了小说的主要位置?然而,正是这爱与恨的强烈对比,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深刻,使我们深刻地体会了书中那饱含激情又令人窒息的爱情。女作家在描述故事的自然社会环境、人物性格以及人物爱情时都运用了文学对称性的手法,它强烈刺激了读者的双目,震撼了读者的心灵,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书中人物,也更好地认识《呼啸山庄》的文学价值。
一、自然社会环境的对称性
《呼啸山庄》中的故事发生在两个典型的自然社会环境: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让我们来看一下女作家对这两个山庄的自然环境的对称性描写:
石楠丛生的荒地中矗立着呼啸山庄。“‘呼啸’描绘了一种喧嚣纷乱的气氛,那就是山庄完全暴露在狂风暴雨之下。”“你能猜到那呼啸而过的北风的威猛,它扫过房头的几株矮小的枞树,然后再沿着一片枯瘦的荆棘刮过去。那荆棘的枝丫全都倒向一边,好像是在乞求太阳的恩赐一般。……窄窄的窗户深嵌在墙中,墙角都用凸出的巨石防护起来。”
呼啸山庄象征着一个原始的自然世界,它代表着原始暴风雨般的生活原则;而画眉山庄则象征着一个典型的文明世界,代表着平静文明的生活原则。这里的对称性文学手法可见一斑。正如费吉妮亚・伍尔夫所说:“她们(艾米莉和夏洛蒂)笔下的风景,她们笔下的荒原,都不是用来点缀一页沉闷乏味的文字,或卖弄作者观察力的装饰品――它们饱含着情绪,显示了全书的主旨。”
二、人物性格的对称性描写
(一)两个山庄的人物性格对称有别:
两种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造就和对应两种不同性格的人。在呼啸山庄生活的人们疯狂、冷酷、粗暴;而画眉山庄生活的人们却温顺、善良、文雅。书从一开始我们就可以从拜访者洛克伍德的遭遇感受到这一点。漆黑寒冷的夜晚,雪花铺天盖地,山庄主人既不肯为拜访者指路也不肯留宿,何等的冷酷!由于拜访者的愤怒,主人不得不留下他时,仆人却将他带进了一个任何人进入都足以被激怒的房间,何等的险恶!而当他来到画眉山庄后,先是看到仆人的担心,接着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两者的对比使读者直接清晰地感受到两个山庄中的人物的品性。更重要的是,它让读者急切地想要知道,到底在这个原始的山庄里发生了什么事,使它的主人竟如此冷酷粗暴?而优雅秀丽的画眉山庄及其善良纯朴的仆人怎么会属于这样冷酷粗暴的人?于是,好心的纳莉开始了她的讲述,也为读者拉开故事的序幕。随后出现的恩肖和林顿两家人,使我们感受到了人物性格的巨大不同。老恩肖的暴躁,凯瑟琳的顽皮,亨德莱的专横,甚至连那时得宠的希斯克利夫也颇有心计,以告状为威胁得到亨的马;而老林顿夫妇的涵养,伊丽莎白的温顺,林顿的文雅与前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迥然不同的人物性格,展示了希斯克利夫、凯瑟琳和林顿的生活背景,暗示了他们所处社会的世俗观念和道德标准,预示了他们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二)小说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本身就是一个爱恨交织双重性格反差极大的人。希思克利夫,Heathcliff, 如同呼啸山庄一样,给人强烈狂暴的听觉感受,使人有种颤栗之感。Heath是荒原上一种长满荆棘的植物,而cliff则是陡峭山崖之意。作者艾米利・勃朗特之所以赋予男主人公这样一个名字,必定会给他定义一个和名字相符的扭曲倔强的性格。希思克利夫这种扭曲的性格是通过他疯狂复仇的行动表现出来的。对凯瑟琳极度的爱和对其他人极度的仇恨,将希思克利夫内心撕扯得十分痛苦。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我们首先可以看到的就是爱和恨的对立。希思克利夫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做法,疯狂的爱和疯狂的恨正是他双重人格的体现。
凯瑟琳对希斯克利夫忠贞爱情的背叛,是希斯克利夫转“爱”为“恨”的根本原因。为了这份爱,希斯克利夫忍受亨德莱的权威,约瑟夫的教条,林顿的蔑视,寄希望于凯瑟琳能够不屈世俗,忠于爱情。当这唯一的精神支柱垮掉的时候,剩下的就只有爱的煎熬。这种煎熬折磨着他的灵魂,造就了他强悍的意志,也锻造了他病态的心理,使他由一个绝望痛苦的恋人变成了一个憎恨一切的反叛者和复仇者。即使是他深爱的凯瑟琳,也因无法阻止他的复仇而深深地自责当初错误的选择,最终导致神经分裂而死。对比希斯克利夫最初的为爱牺牲与后来歇斯底里的报复,女作家有意将“爱”与“恨”这两股极端的感情放在同一生命体里燃烧,鲜明地表现了“爱”与“恨”的对立冲突。小说中,“爱”与“恨”既互不相容,又密不可分。就像是万物生长的太阳既可造福人间,温暖大地;也可以施展,把大地变成千里荒旱的焦土。
(三)希斯克利夫与林顿的性格反差
在这部小说中,最突出的两个人物对比就是林顿和希斯克利夫。希斯克利夫是自然的孩子,他以一个野小子的身份出场,虽然后来生活在一个有钱的家庭,也得到老恩肖的宠爱,但仍无法改变他天生的执著与狂野。林顿则是文明的产儿,温文尔雅,当他第一次看到凯瑟琳因撒谎被拆穿变得暴躁时,他感到非常震惊并为她感到羞耻。他的思想忠实地反映了文明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这种观念决定了林顿需要一个门当户对的伴侣,而凯瑟琳就是最理想的人选。林顿的现代文明观念也影响了凯瑟琳。她从画眉山庄养伤回来,就和以前完全不同了。“从前那个披头散发,一进屋就抱得我们透不过气来的野丫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从一匹漂亮小黑马上下来的气派非凡的贵人儿,……需用双手拢起衣裙,才能大摇大摆地步入家门。”这个变化正说明文明在凯瑟琳身上起了作用。后来,林顿频频的拜访,使她清楚地意识到希斯克利夫与林顿的差别。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鲜明的对比就像是满目凄凉、荒山野岭的产煤区一下子换成了美丽富饶的山谷。”凯瑟琳彻底被文明征服,她的地位和尊严使她放弃希斯克利夫,决定嫁给林顿。
(四)女主人公凯瑟琳对比鲜明的双重性格
凯瑟琳是小说中真正的女主人公,她是作者精心创造的人物。凯瑟琳具有对比鲜明的双重性格,一方面,她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标准淑女,有着人间世俗的爱情观――嫁给一个门当户对,有身份,有家产,有修养的绅士,这是十九世纪英国女孩的奋斗目标,因此凯瑟琳选择了林顿。但卡瑟琳是在与希斯克利夫耳鬓厮磨、两小无猜的环境下长大的,她与希斯克利夫之间的那种充满自由、炽热奔放的爱情是那个文质彬彬的林顿所无法给予,也无法理解的。凯瑟琳没能战胜自我,她顺应了社会,抛弃了与希斯克利夫刻骨铭心的爱情。
三、人物爱情纠葛的对称性刻画
《呼啸山庄》描绘了许多人的爱情,这些爱情无外乎两种类型:自然之爱与文明之爱。最典型的自然之爱是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之间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是在共同反抗亨德莱的暴虐时产生的。老恩肖死后, 亨德莱成为了山庄的主人,他将希夺取父爱的仇恨通通演变成对希的疯狂虐待。当希斯克利夫被赶去做粗活的时候,凯瑟琳意识到她与他精神上的一致,一个是通过反抗争取做人的权力,另一个则是通过反抗争取自由的生存空间。可以说,他们的爱情是精神上的一致而非外貌上的吸引,是心灵的契合而非欲望上的需要,是彼此灵魂的结合与统一。正如凯所说:“我对林顿的爱就像是林中的一簇树叶,时光会将其改变,我很清楚就像冬季改变森林一样。而我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却像脚下永恒的磐石――其中的欢乐虽然不多,却是必不可少的。”
凯瑟琳与林顿之间的爱属于文明之爱、理性之爱。从世俗的角度来讲,林顿年轻、富有、温柔敦厚,是一个很好的婚配候选人。凯瑟琳还认为,她可以借助与林顿的婚姻帮助希斯克利夫走出困境。然而她错了,他们的结合只让林顿享受了甜蜜幸福的婚姻生活,却无法满足她的“野性”。这种爱经不起考验,但却是现实中人人羡慕的人间之爱。在现实中,文明之爱必然战胜自然之爱,因为它符合社会规范,得到社会法则以及道德、习俗的捍卫。小说结束时旷野中矗立着三块墓碑,凯瑟琳居中,林顿和希斯克利夫相伴左右。正是女作家暗示我们文明之爱和自然之爱都争得了一席之地。人性既然有两个不同的侧面,他们的爱情自然应该是两种不同的模式。
两种不同模式的爱情,是女作家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表现她对人性两个对立面的认识与探究。文学对称手法的运用,使读者深刻地体会到人性中互相矛盾、互不相容的两个侧面的对抗。自然之爱比文明之爱更触动人的灵魂,更让人震撼。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及创作家毛姆这样评价这部作品:“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其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着,曾经如此令人吃惊地描述出来。”也许,《呼啸山庄》非比一般的价值正在于此,它那充满了激情和力量的爱情深深地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艾米莉・勃朗特带着西方传统的宗教理念,在《呼啸山庄》的写作中,以她特有的手法对人的心理进行了透彻的剖析,对人生的价值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她的这部不朽之作在问世一百五十多年后,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艾米莉・勃朗特得到了世人的认同,《呼啸山庄》也奠定了她在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艾米莉・勃朗特,杨苡译.呼啸山庄[M].译林出版社,2001.
[2] 陈和芬.浅论《呼啸山庄》中希克厉的复仇形象[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01).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卡拉马佐夫兄弟;对话性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一书中提出了复调小说理论,认为生活的本质是对话,思想、语言、艺术的本质也是对话,多种声音共同参与到对话中来,从而构成了对话的最高形式——复调。复调小说将对话作为小说创作的原则;小说作者视角的独特性,不再以全知全能的视角进行叙述;“定格”式的结构处理,打破传统的线性时间结构,通过各种倒叙、插叙的手法,有意识的将时间“定格”在焦点上。复调小说中的对话性特点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得到了突出的体现。
一、作者与主人公的平等对话
在巴赫金看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中,作者并不是居高临下的玩弄主人公的,也不是作为小说主人公的崇拜者仰视他,而是以交流者的形象平等的与主人公进行对话,通过对话,作者成为与主人公具有同等价值的对话主体。
作者通过叙述者的身份转换了全知视角。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作者就以“我”的身份,进入剧中,成为和主人公们生活在一个小镇中的市民,以“我”之口,叙述“我”所知道的故事。就像小说的一开头,第一句话就是“我居住的县城,有一位叫费尧多尔·巴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地主,他的第三个儿子是阿列克赛·费要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作者煞费苦心的创造出一个转述者“我”的身份,向我们叙述着发生的一切。
看似是一种人称的转换,实质上这就是一种视角的转换。作者转换了通常小说作者的全知视角,以一种和主人公平行的视角,向读者展开叙述。这一点和独白小说作者以全知视角讲述事情的方式非常不同。因为作者的平行视角,因此,在小说中就不会出现一个所谓正确的价值标准,来引导读者的思考走向,而是以一种平等对话的形式,让读者以一种局外人的视角,通过旁观他们之间的对话,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判断,从而达到让渡话语控制权的作用。
二、小说人物之间的平等对话
与独白小说不同,独白小说中人物没有自身独立的思想,他们只是作者的传声筒,所谓不同的思想个性,最终都是为指向作者想表达的唯一价值观。而复调小说中,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思维主体,他们可以自由的带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其他的小说人物进行话语,似乎人人都是哲学家,各种思想在对话中得到不断地碰撞。在这些对话中,每个人都是平等而自由的,并没有一个一元的价值标准在背后统领着他们。
这里所指的对话性,并不仅仅是一问一答的日常交流,也不是什么语录体,如果是这样,那么除了复调小说,其他任何的独白小说都包括对话,也就没有所谓的独白小说与复调小说的本质区别了。对话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形式,复调小说的对话性,其实质是指向一种不同价值观世界观的交流,而独白小说的对话,仅仅只是为了配合作者表达一种思想的需要,写作上采用的表现形式而已。独白小说的对话最终都是为指向一种价值取向,而复调小说最终是指向不同的价值取向。
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人物间的对话并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反映的是基于对立意识的矛盾冲突。例如在《反叛》这一章,表面上看就是伊万和阿辽沙的对话,而且似乎这些对话是游离于情节之外的,但实际上却是决定着人物的行为,而且通过这些对话可以明显的看出,这是一次对于上帝和信仰的讨论。伊万代表的是否定神创造世界,“我一直不能理解,怎么会去爱自己的邻人,我认为要爱一个人就应该吧那个人藏起来,只要他稍一露面,爱就消失了。”而作为一个见习修士的阿辽沙这是笃定的基督教信徒,他从根本上认同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他认为“人的面孔会变成很多没有施爱经历的人去爱其他人的绊脚石,但人类还有许多爱,而且都和基督教的博爱一样,这一点我明白。”
可以看到,这些人物之间的对话,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日常交流了,而是一种截然不同思想观、价值观的碰撞,谁也无法说服谁,各自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能将其糅合。就是到作品的最后,都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各自沿着自己的方向,像两根平行线一样的延伸下去。而在独白小说中,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独白小说中的人物对话,都是为阐述作者最终希望表达的意志而展开的,不是平行而是相交的关系,最终都会相交与作者意志的终点。
三、小说人物内心的平等对话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主要人物都具有两重性,总是有两种对立的思想融于人物之中,并在对话中发生碰撞、显露,并且出现交替和更新。比如,大儿子米嘉内心中充满了信仰和无信仰的矛盾,是一个集崇高与卑鄙于一身的人物,小说中的主人公总是在特殊的事件中,思想意识发生自我碰撞,表现出种种复杂而又痛苦的心理感受,特别是两重人格的心理。二儿子伊万,坚信无神论,否定上帝创造世界,但又没有信心改造世界,渴望生活却又缺乏信念,否认博爱却又不愿儿童受到伤害;三儿子阿辽沙是个信仰上帝的人,他一方面想要消除人间苦难,另一方面又肯定苦难,认为人在苦难中能更为深刻的认清善与恶。所有的人物都在内心多种声音的纠结中不断进行着自我对话和自我反思。
在小说中,伊万和魔鬼进行对话之后,接着就是他的一段对阿辽沙的自白,同时用两种不同的语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一种声音是坚持自己原本就有的“如果没有灵魂不死,那么一切作为都是允许的”的信仰,将自己与父亲被杀撇清关系;另一种声音则是伊万的深深自责,因为他不得不承认正是由于自己对斯麦尔佳科夫的暗示,才导致父亲被杀,他无法原谅自己。这时主人公的意识是分裂的,内心被两种声音的对话占据,这两种声音不分高低,因此使他心神不宁。可见这两种声音是始终是平等的对话着的。
具体在表现手法上,这种人物内心的对话总是通过别人的转述来实现。比如,因父亲受到侮辱而感到痛苦愤怒,但又无能为力的伊柳沙,煎熬的心理是通过他父亲与阿辽沙谈话时转述父子俩对话来实现的;米嘉与老卡拉马佐夫和格露莘卡的矛盾,由此而引起的他内心折磨和难以忍受的痛苦,他的两种思想激烈斗争,都是在与阿辽沙袒露心扉的时候,直接叙述出来的;格露莘卡对米嘉和伊万的感情,她过去所受到的精神伤害,都是通过法庭上的证词形式呈现出来的。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故意不直接对人物内心做描写,而是放任以对话形式叙述出来,以此来体现一种平等的对话性。
【参考文献】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8.
[2]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3]冯增义.陀思妥耶夫斯基论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4]张竹筠.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孤独意识与对话艺术[J].外国文学研究,2000(2).
《红与黑》被誉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小说描写的是于连·索雷尔的个人奋斗历程,但作者却用“红”与“黑”两种颜色来命名,关于书名,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热衷探究的一个谜。在我看来,“红与黑”可以阐释为:于连同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的爱情。
相传卡娜米雅岛上是爱与生命相激荡的天堂,这里遍地都生长着一种名为两生花的植物,她的花朵迷人芬芳,仿佛可以嗅到爱情的味道,最为奇特的是所有的两生花都是一蒂双花,两个花朵亲密无间,却始终朝相反的两个方向开放。《红与黑》中的两位女主人公的爱情就好比这双生的并蒂花,她们生活在同一个黑暗的封建势力复辟的时代,并且爱上了同一个男人——于连,但是她们为“爱情”的表现又是那么的截然不同,一个为爱真诚的奉献,被司汤达称作“心坎里的爱”;一个为了虚荣与征服而爱,被称作“脑子里的爱”,两种鲜明而不同的爱情观在小说中竭力的诠释着“红”与“黑”。
已婚的德·雷纳尔夫人同于连的爱情是隐秘的、深沉的。德·雷纳尔夫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可以概括为“真诚和善良”。于连的出现,使她的生活泛起了涟漪,爱情在她的心中被唤醒,连带她的机智和勇敢也一同被激发。但是于连对她的爱最开始不是出于单纯的目的,“他的爱情,完全是野心造成的,这是一种占有的狂欢”,即便如此,她仍然以诚相待。于连伤害了她,她没有丝毫的怨恨。心灵的爱情是“真正的、单纯的、不自己看着自己的爱情”,正因如此,于连终被德·雷纳尔夫人的纯真之情融化。
与德·雷纳尔夫人截然相反的另一位女性是玛蒂尔德姐。她对于连的爱是火热的、虚荣的、轰轰烈烈的。这个被先祖不平凡爱情故事影响的贵族小姐,生性傲慢,厌恶平庸的爱情,渴望热烈的追逐。在玛蒂尔德看来“敢于恋爱一个社会地位离我那样遥远的人,已算是伟大和勇敢了”,从这里能够看出她对于连的爱的初衷也是偏离了纯真贴上虚荣标签的。为了成全自己不俗的爱情,她执拗的要与于连结为连理,但是除了能给连带来高贵的地位和丰硕的财富这样的虚荣以外,她没能真正赢得于连的爱。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过去哪一种统一要求、单一指导的阅读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令阅读教学缺乏灵气和生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有着强烈的个性特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耐心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放飞学生的个性,努力让课堂成为彰显学生个性的广阔天地。
一、创设情景,诱发阅读热情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课堂是没有生气的。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诱发学生的心灵言语。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刺激、调动、诱发学生思维创造的热情,唤醒学生探索新知的内在动力,从而使学生的阅读个性得以充分彰显。
如学习《凡卡》一文,由于凡卡悲惨的生活离学生的日常生活甚远,学生都没有亲身体验过,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带到教材中所描绘的画境中,通过课件让学生目睹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情景,耳闻老板和老板娘打骂、伙计戏弄的声音。当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活跃,充满了对凡卡的同情和关爱的时候,教师就适时提出导学要求:“凡卡过着痛苦的学徒生活,请大家读读这部分课文,读完以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时,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发表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有的学生说:“凡卡的生活实在太悲惨了,上帝保佑他快点回到爷爷身边!”有的学生说:“我在朗读这段文章时,全身心都碎了,凡卡,你太可怜了。”有的学生说:“读到这里,我想大声向这个黑暗的社会控诉,为什么要让这个年幼的孩子遭受这么悲惨的命运!”……学生入情入境,真正走进凡卡悲惨的生活,感受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
二、开放时空,激活阅读火花
传统的阅读教学过分强调“步调一致”,教师在备课时想方设法“预设”,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生成”,以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思维“陷阱”为目的,严重钝化了学生的个性。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鱼跃”、“鸟飞”的前提条件是“海阔”、“天高”。因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开阔的学习时空,让他们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或朗读,或争论,或表演,或游戏,调动多种感官激发他们阅读的火花,全方位地感受并理解文本,与文本进行“亲密接触”,从而获得独特的体验,进而释放出创造的潜能。
如教学《索溪峪的“野” 》时,引导学生感受索溪峪的天然的野性美,教师先要让学生讨论自学中所收集到的有关资料,接着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交流的形式与对象,如可以口述、可以朗读,也可以根据索溪峪的录像资料,设置一个游览情景,当一回导游,还可以画一画索溪峪山的“野”图……这些多样式的交流各具色彩,激活了学生阅读的智慧,他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自由演绎,尽情展现个性,从容释放出创造的潜能。
三、捕捉契机,启迪阅读智慧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潜在的教育资源,就象金子一样,要挖出来才能看到它的闪光。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契机,深挖文本的“金子”,进而跳出文本限制,拓展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比如,可以抓住文章的留白进行发问,可以抓住情感发散点进行思考,可以抓住文章的表面看透文本本质。引领学生依托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启迪学生阅读的智慧。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当学生读到文中“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探究阅读——
师说:“如果小女孩生活在我们中间,她会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生1:“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果生活在我们中间,她会和我们一样背着书包来上学,而不用去卖火柴。”
生2:“她要是生活在我们中间,她会和我们一样在下雪的大年夜快快乐乐地打雪仗,堆雪人,然后,合家团圆吃年夜饭。”
生3:“我真想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说,快到我们家来,做我的小妹妹吧,我有的,你也会有!”……
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之情溢于言表。这一引,把学生的思维带到挖掘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上,更能启迪学生的智慧,任其大胆想象,自由发挥,积极畅谈自己的独特感受。
四、尊重体验,享受阅读乐趣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是客观存在的,值得我们珍视与尊重。因此,我们应关注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平等心态和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允许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读文本,允许他们拥有不同的阅读理解,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当学生的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就能享受到个性思想被肯定的乐趣,从而充分调动学习自主意识,发挥他们个性化的创造潜能。
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生在交流作者童年时和成年时对两种评价的不同理解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辩论会。
[案例]一学生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可以感受到两种爱,一种是严厉的爱,一种是宠爱,这两种爱是缺一不可的。”他刚说完,另一学生就反驳:“如果在你的生活中,得到的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爱,说不定会被宠爱引入歧途,但也会常常在宠爱后面躲避严厉,因此而沉迷不前,如我们班的某某…… ”又一学生发表观点:“所以呀,我们在这两种爱的面前,要保持清醒,谨慎地把握好这两种爱,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被哪一种爱轻易击倒!”……
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老师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既尊重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又使他们在交流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放飞学生的阅读思维,使学生的个性更飞扬。
个性化阅读是创造力的源泉。教师要通过教材这个文本载体, 精心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 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空间,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耐心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珍视每个学生的富有个性的独特见解,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在阅读这片广阔的天地中自由飞扬!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