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九年级化学酸碱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过两年的不断实验,并结合初中九年级可能遇到的相关实验内容,我们对实验包器材进行了多次调整,最后确定了九年级酸碱盐实验包中放置的仪器和药品。
1.仪器:烧杯(50ml)、试管(短的2根、长的4根、大的1根)、带橡胶塞的弯管、120度弯管、橡胶管、酒精灯、集气瓶(60cm)、滴管、蒸发皿(90mm)、镊子、钥匙、试管夹、试管刷、石棉网、铁架台、毛玻片、火柴。
2.药品:红色石蕊试纸、pH试纸、生石灰、熟石灰、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氯酸钾、石灰石、硫酸铜晶体、双氧水、石灰水、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氯化钙溶液、氯化铁溶液、氧化铜、锌粒、铁丝、铁粉、铝丝、铜丝、石蕊、酚酞。
3.外包装盒采用的是有黑色工程塑料制作的专门工具箱,并通过本校木工的改装,采用了相应的固定装置,防止药品、器材在搬运、使用过程中遇到损伤。
二、九年级酸碱盐实验包在使用过程中的使用要求
1.分组与分工指导
实验是需要多人合作的,所以要对一个班的同学进行分组。分组的原则是家住得相对比较近的几个同学为一组,或周末可以聚到一起的同学为一组。为了保证实验包内仪器尽可能的不破损和药品不遗失,实验包必须要有专门的同学进行负责保管。这样有两个好处:第一,学生不会随便的去拿实验包内的物品;第二,当有仪器破损时能及时与实验员进行更换,药品不足时,也可以及时添加。
2.实验活动的时间与空间的协调
实验仪器原则上统一放在教室内侧的第一个窗台上;时间规定在部分化学课堂、周末,有必要让教师帮忙的,时间规定在周二的中午午休时间。
3.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每组必须有一位核心的组长,负责课外化学实验包的领取、使用和归还。同时还应有一位专门负责记录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同学,保证如实填写实验记录报告单。
(2)借用前必须由核心组长填写实验包借用记录单和家长的安全监护签名。
(3)归还时必须到实验员处及时补充不足的实验药品或被破损的仪器。人为故意损坏或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坏,则须按原价赔偿。
(4)实验过程中遇到需要理论帮助时,可以先查询书本,然后询问教师、查资料或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即教师在学生实在没法解决问题时才给予一定建设性的指导。
(5)实验操作时,缺少的仪器尽可自行想办法找生活中可以替代的物品,实验后也必须洗手,以保证身体的安全。
4.实验包使用原则
(1)从学生感兴趣的任务入手,吸引学生实验活动。
(2)教师坚持从扶到放,引导制定课外探究的具体计划。
(3)加强活动的评价与激励,多形式展示学生课外探究成果。
三、九年级酸碱盐实验包在课堂内外的实践尝试
1.利用实验包,结合课堂实验,重视实验操作
(1)课堂实验内容:加热硫酸铜晶体(要求正确完成加热操作)、物质酸碱性(度)的测试(要求正确完成指示剂的使用和pH试纸的使用)、鸡蛋壳与盐酸反应和盐酸跟生锈铁钉反应(研究盐的性质)、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要求正确使用蒸发皿完成蒸发操作)等等。
(2)强化课堂实验并且重视基本操作:我们设计了实验基本操作比赛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提高学生操作基本功。具体操作安排如下:
通过现场抽签确定实验测试人员。班长当主持人,9名核心组长当评委,现场打分,分数总分是10分,采用倒扣分法,每错一项扣1分。要求核心组长写明扣分的原因。
在比赛现场,气氛非常的热烈,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没有抽到的同学后来也积极要求上前比赛。最后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富阳市实验考试中,抽到化学实验的同学全部都以满分通过,事实说明,同学们通过实验包在平时的使用,对实验器材的使用好相关的实验基本操作非常熟悉,实验包的价值得以体现。
2.利用实验包,突破实验习题,开展解惑释疑
(1)动手实验,让习题“透”起来。现在课堂上有一些问题看起来似乎非常简单,学生听起来也不以为然,但是习题做起来的时候问题就很多,理论知识模糊。面对这些问题,实验包就能起很大的帮助。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实验,让习题“透”起来。
(2)通过实验,让习题“变”起来。在2009年的科学中考试卷上有一道关于制取氢氧化亚铁的考题,学生做了此题后对氢氧化亚铁的制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上关于氢氧化亚铁的知识写道:“……白色的氢氧化亚铁被空气里的氧气氧化成了红褐色的氢氧化铁……。”笔者在课堂上也做了演示,同学们发现氢氧化亚铁比想象中还要容易被氧化,在这样的情境下,笔者就顺势推舟,在班里提出到底能不能制取氢氧化亚铁这个问题。班里几个有兴趣的同学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就设计了几种实验方案,并组建一个研究小组,用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
(3)动手实验,让习题“准”起来。现在的很多实验题会采用一定的生活情境来引发相关的问题,体现出科学问题生活化的。在选择问题情景或设计问题情境时,其科学性是最基本要求。科学性是指应符合科学事实,不与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相冲突或违背。
如题:小聪看到铁匠把红热的铁器浸入水中淬火,有大量气泡产生。他从互联网上查到资料:3Fe+4H2O■Fe3O4+4H2。为此,他动手尝试制取氢气的实验:把带柄的铁块烧红后插入水中,用矿泉水瓶收集氢气的方法是 。
答案很简单,只考了氢气的排水法收集,但是红热的铁放入水中淬火所产生的大量气泡究竟是不是氢气呢?学生提出了怀疑,水遇到高温物体会沸腾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为什么题目中说是氢气呢?学生也尝试运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产生气体的成分,经过实验发现,所产生的气泡中绝大部分是水蒸气,只有极少量的氢气。因此题目中的问题情境是有错误的。错误的问题背景对学生的知识形成产生一种误导作用,误以为红热的铁浸入水中所产生气泡中的气体就是氢气。通过实验可以让实验习题更加严密、科学。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用实验包的器材和药品设计出了多种利用水蒸气和铁粉制取氢气的装置并进行了实验。
■
■
方案1和方案2实验设计虽然精巧,但是装置复杂,很多器材实验包中没有准备,只能放弃。同学们选用了方案3进行实验,实验非常成功,当酒精灯加热铁粉后,逐渐变红,随后肥皂水中不断产生肥皂泡并且在空气中上浮,用燃着的木条触碰肥皂泡出现蓝色火焰。
3.利用实验包,拓展学生思维,进行探究实验
科学知识是不能够传递给被动的接受者的。学生在课堂或课间头脑中经常会冒出一些问题,以前他们大多数不了了之。现在他们拥有了课外化学包资源,能够在课外完成一些平时想知道的实验,而这些实验在以前教学中教师都是以口述代替演示实验,更何况有些实验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
例如,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探究碱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这道题目在课堂上讲解过,但是有较多的同学都只是表面上的知道,并不真正相信或理解为什么是浓氢氧化钠使酚酞先变红,然后褪色,而不是稀的氢氧化钠溶液。此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去进行课外探究。通过学生的课外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渴求欲望。甚至,这组学生还进行了上网查阅资料,彻底了解现象的理论依据:酚酞的醌式酸盐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会发生反应。这样的课外化学实验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4.利用实验包,激发学生兴趣,尝试生活实验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泡一些果汁等冲剂。有一次班里的一位同学拿了一盒Vc泡腾片,对Vc泡腾片在溶解时会有泡沫产生,是什么气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就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个实验活动,反映出学生会因为发现生活中的一个具体现象,通过实验包研究获得解决,而激发他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的潜能,真正实现利用实验包来激发学生兴趣,尝试生活实验的效果。
四、对实验包开发和实践尝试的反思
1.对学生:还原实验的本来面目尤其是课外实验,让学生会动手,愿意动手,设计符合学生的本性,深受学生喜爱的实验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快乐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对课外实验的认可度。经过两年的尝试,学生的成绩与对照班相比也有明显的提高。学生真正喜欢科学。
2.对教师:调动教师对课外实验指导的热情和积极性,鼓动教师亲自参与学生的课外实验,增强教师实验的指导能力,设计有效的平台,评价和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初中化学;导入新课;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8-0091-0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若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脑力带来疲劳。”因此,导入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如何设计一个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形式呢?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结合实例,谈谈几点做法与认识。
一、实验激趣,引人入胜
【案例一】课题: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师: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在一起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化学。
师:下面老师用一种新的方法写出“化学”两个字。
演示实验1:在黑板上用双面胶粘上2张滤纸(事先用酚酞写好“化学”二字),然后用小喷瓶向滤纸上喷洒一种无色溶液(碳酸钠溶液),马上出现红色的字迹。
生:(表情惊讶、略带欣喜)好神奇呀!
师:还想看吗?
生:(急切的)想、想。
演示实验2:化学小魔术——魔棒点灯。用玻璃棒先沾取少量无色溶液(浓硫酸),再沾取少量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然后点向酒精灯,酒精灯立即燃烧起来。
演示实验3:化学小魔术——烧不坏的手帕。将一方小手绢放在某无色液体中润湿(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在酒精灯上点燃,稍过片刻,火焰熄灭,手绢完好无损。
生:(有些兴奋,争先恐后)真好玩!太有意思了!很神奇!……
师:有谁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生:(迷茫)……
师:其实这只是几个简单的化学小实验,个中的道理随着你学习化学知识的增多,会逐渐得到解答。比这更为神奇、更为深刻的化学正等着我们呢,你们有没有兴趣?
生:(异口同声)有。
师:那我们今天首先一起来走进奇妙的化学。
九年级化学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启蒙课,在起始阶段就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他们产生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一个人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利用化学学科的实验优势,创设合适的实验情境,是导入新课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创设情境,巧妙衔接
【案例二】课题: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创设问题情境:人的胃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假如我们取出一部分胃液,你用哪些方法可以证明它是一种酸溶液?
生1:用pH试纸测。
生2:可以用石蕊试液。
师:回答得很好。说明上节课学习的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同学们掌握的不错。
小翔同学感到胃不舒服,就到医院去看医生,大夫经仔细检查后给他开了一种药(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他吃了以后感觉舒服多了。你能猜出小翔胃部不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吗?吃药起了什么作用?
生:肯定是胃酸多了,起了中和作用。
师:在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过程中,说明了盐酸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生: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与碱反应。
师:利用酸和碱之间的反应除了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外,农业上还可以用于中和酸性土壤,工业上治理工业废水。由此可见,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你想知道盐酸还有哪些化学性质、还能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作出哪些贡献吗?
生:想。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在导入新课环节要帮助学生复习、明确已有的知识,重视新旧知识的衔接。同时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向学生渗透科学方法和观念,本节课的内容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明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学习性质是为在生产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服务的。
三、设置疑难,调动思维
【案例三】课题: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
师:同学们,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通过半年多的学习,你都了解了哪些物质?它们各属于哪一类物质?
生:回答出七八种。
师:谁知道教材为什么要引导大家学习以上物质?
生:因为是常见的物质?对人重要的物质?
(大部分学生思考,不知如何回答。)
师:(课件展示)
生:(顿悟)原来是每种物质选几个代表。
师:还需要了解哪类物质,你就会对各类物质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地认识?
生:(异口同声)金属。
师:非常好!目前人类知道的物质已经有几千万种,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学习,为了研究方便,人们根据组成和性质将物质分为几大类,同学们已经对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有了初步的认识。如果再加上金属,你就会对各类物质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你了解金属吗?
生:积极回答。
本案例的导入中设置了一个疑难:教材为什么引导大家学习以上物质?学生基本上答不出来,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没有意义呢?其实不然,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引发同学们做深入地思考,站在更高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对物质分类的观点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分类观是化学教学的重要观念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习。
四、声情并茂,激感
【案例四】课题: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和溶液》。
师:水是我们最熟悉的物质之一,同学们都见过哪些水?它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生1:海水、河水、雨水……
生2:自来水、汽水、冰……
生3:凉快、解渴……
师:(课件展示四幅精美的图片)你见过黄河的瀑布吗?它们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你到过九寨沟吗?那里的水色彩斑斓、如诗如画。你看过哈尔滨的冰雕吗?它们冰清玉洁、晶莹剔透。你看过庐山的云雾吗?它们仙雾缭绕、如梦似幻。大自然的水给我们带来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
(配乐视频播放:水鸟在池塘中嬉戏、庄稼花草茁壮盛开……干涸的土地、死掉的鱼群、拿着各种容器排队接水的老百姓、儿童和老人渴望的眼神……)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本27页第一段)人类赞美水,不仅仅因为水那浅吟低唱的姿态、势吞万里的雄魄,还因为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有了水才有了地球上的万物生灵,有了水才有了人类的灿烂文明。
师:让我们带着对水的感激与敬仰,来学习第二单元《水和溶液》。
一、思维导图特征分析
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在可感知的世界里进行化学学习,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借助思维导图可以较好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从而形成一种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思维导图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第一,思维导图的展开围绕核心关键词,学生能够围绕中心思考问题;第二,主题主干作为一种分支逐渐由中点向周围分散;第三,层次不同也就存在着不同逻辑关系;第四,思维导图中图形的利用使得整个思考过程更为生动形象。
二、思维导图在九年级化学问题教学中的运用
(1)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目标的展示。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往往是通过教师运用语言表达或者是在黑板上板书这些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师和学生在一个教学目标完成之后,再进行下一个教学流程。这种教学方式字符表述比较多,学生不易记忆,并且每个教学目标间层次性不突出,学生发散性思维无法得到进一步发展。而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的学习任务,并且教学目标较为明确,易于学生记忆。
①案例分析。比如,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有一章节内容是“氧气的制取”。进行这一部分内容学习时,需要借助实验室制取氧气这个实验过程,使得学生掌握制取气体的方法,其中包括药品选取方面、仪器以及装置使用方面、实验流程、气体收集、检验方面、实验注意事项等。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验仪器装置做好分析总结工作,促进学生更快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整个流程,为日后制取二氧化碳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目标表面上看是由零散知识点构成,然而其中存在着密切联系。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七连珠”思维导图,同时,需要事先做好书本预习工作。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步:首先,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在白纸中间位置用彩色水笔画出一个图形并且确定好主题(氧气制取);其次,在中间图形四面再画上六个分支,在这六个分支上分别写上实验过程应当考虑的一些关键词,例如,药品选取、仪器使用、实验流程、气体收集、检验、实验注意事项等;最后,用虚线将各个环节中具有因果关系、并列关系以及对比关系的图形相连。
②经验分析。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出现思维混乱现象时,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使得学生思维得到发散,促使学生进行有序思考,进行知识体系搭建工作。其中的层次结构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让学生系统学习知识。
(2)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框架的完善。实际教学过程中,复习课的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复习课都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主要做知识总结归纳工作,缺乏互动。而思维导图的运用就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由过去被动转为了主动,教师作用也发生了转变,成了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了更多沟通交流,学生通过画图方式进行知识总结、填充,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①案例分析。比如,在九年级化学学习中,有一个章节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盐”。此章节内容主要包含化学有关概念、性质、实验、常见的物质、离子检验与共存。在学习结束后,众多知识点、实验结果变得错综复杂,学生记忆就变得非常困难,因而,需要学生做好总结工作,完善已有的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中和反应、盐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之上理解溶液的酸碱度。酸碱通常都可以同指示剂发生反应,最终使得指示剂改变颜色:酸能够同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等。因而,思维导图中间位置是关键词(生活中常见的盐),在中间图形四面再画上五个分支,在五个分支上分别写上一些关键词,如,化学有关概念、性质、实验、常见的物质、离子检验与共存。最后,再用线条将存在关联的图形相连。
关键词:对比实验;科学探究;酸碱盐;教学实录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2)4003405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1 教学背景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是对原有的微粒和溶液等知识的系统和深化,涉及的物质种类及化学反应方程式较多。往往这一章教学完成后,学生们仍感觉头绪繁杂,对酸、碱、盐的性质及其相互反应难以清晰地认识和理解。
科学探究是新化学课程标准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1],初中阶段的很多科学探究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一般只能完成已设计好的对比实验,但自己设计对比实验完成科学探究却总是感到力不从心、不得要领。
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们从多角度完成对比实验――探究稀盐酸中的哪种微粒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并请学生们在此基础上仿照设计――探究CuSO4溶液中的哪种微粒使溶液具有蓝色?通过设计实验和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们较系统地掌握了自行设计此类对比实验的基本思路,加深了对酸、碱、盐性质的规律性认识及其综合运用。
2 实验仪器及用品
试管、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滴瓶装)、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稀醋酸、氯化钠溶液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配滴管)、硝酸银溶液(滴瓶装)、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硫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滴瓶装)、镁条。
3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已学完了酸、碱、盐的有关内容,请同学们回忆相关知识,完成能与酸、碱、盐反应的物质间连线。
[PPT]能与酸、碱、盐反应的物质间连线
师:同学们完成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所学的酸、碱、盐知识,通过对比实验来完成两个实验探究。
[板书]酸、碱、盐 实验探究――对比实验法
[PPT]对比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
生(大部分):有必要,这样才更严密,可排除H2O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的可能。
生(小部分):没必要,水肯定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生(大部分):没做实验,你怎么知道?
生(小部分):因为紫色石蕊试液中就有水,如果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那么紫色石蕊试液早就是红色的啦。
[课堂情景]理由说出后,取得了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可和佩服。这一小部分同学感到很兴奋,有一种成就感。其他同学也更积极地投入进来,跃跃欲试,争取在下面的探究中有一个出色的表现。课堂气氛掀起了一个。
[板书]实验结论:是大量的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师:你们刚才的探究方法是对比实验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归纳法。
[板书]归纳法
[PPT]方法一:归纳法
生:氯化钠溶液。
师:利用你们桌上的药品来完成你们设计的实验吧!
[实验现象]看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Cl溶液中还是紫色。
师:这就是对比实验中一种最可靠的方法――排除法,类似于反证法,清晰简洁,优于归纳法。因为归纳法的缺陷是有时无法穷尽调查研究的对象,只能要求调查研究的对象呈规律性,无反常,故而有一定的局限性。就像我要说今天早晨全苏州市的学生都未迟到,用归纳法证明是对的,则必须穷尽全苏州市的学生且无一例外,调查的对象量大且不能疏漏;用排除法证明是错的则只要找到哪怕一个同学迟到就行了,比较简便且结论可靠。
[板书]排除法
[PPT]方法二:排除法
生:用金属镁、铝、锌、铁,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锌,氢氧化钠、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钠等与滴加过紫色石蕊试液的稀盐酸反应。
师:很好,我们就把这种方法称为反应法。
[板书]反应法
师:你们想用哪一种物质来做实验?
生:用镁条。
师:为什么?
生:反应快,能很快地得出现象。
师:提醒注意,为了达到预期现象,必须把稀盐酸用完。
生:操作实验。在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后加入镁条。
[课堂情景]结果上来做实验的学生发现在红色液体中加入镁条后,红色只是变浅了一些,却始终不能褪为紫色。针对这一意料之外的现象,该同学分析到可能是镁的量不足,导致酸没被消耗尽。又加入镁条,结果还是得不到紫色溶液。她另取一支试管,倒入少许刚才的液体,准备再加镁条。
师:你为什么要倒出液体来做呢?
该生:可能是酸太多了,取出来做能快点把酸用完。
[课堂情景]可镁条加入到不再冒气泡后再加镁条,液体还是浅红色的。这时该生和其他一些同学同时感觉到不是简单的量的问题了。联想到老师曾简介过的盐溶液并不都是中性的,也有酸性和碱性的,作出了敏锐的判断,并大胆地提出来。
生:老师,生成物溶液肯定是酸性的,这个实验选择镁条好像不合适。
师:你们表现得非常好,既能发现问题,又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下课后我们去测一测MgCl2溶液的pH。那么综合考虑,选用什么药品能保证达到实验预期呢?
生:NaOH溶液,它稀盐酸反应后的生成物呈中性。
师:好,我们还是请刚才的同学来完成这个实验。
生:把NaOH溶液逐滴滴入加过紫色石蕊试液的稀盐酸中。
[实验现象]成功地把红色褪成了紫色!历尽艰辛终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师:回顾这节课的两个探究实验,请同学们对照和内化这类对比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
4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分析、讲解与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们感到收获很大,基本掌握了此类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加深了对酸、碱、盐性质的规律性认识及其综合运用。
在整个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学生们积极讨论,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亲自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教师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去引导同学们观察反应物的用量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应常灌输和执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每次演示实验,尽量考虑周到,严格注意实验用量及滴液次序,力争达到预期效果。但如果出现反常,也不避讳,而是坦然面对,告知同学们既然是实验,就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应尊重实验事实,然后和学生们一起认真分析原因。
这节课上学生们表现出了良好的科学素养,集中地体现了教师平时所贯彻的教学思想,并已内化为他们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在忠实于原有的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圆满地、深层次地解决了问题。
这样的教学设计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给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只要老师充分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学生的潜能是很大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6~7.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时应多考虑实践探究,这样既可以避免知识的生疏感,也可以强化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并不断地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让其从学习中找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的乐趣性。在讲解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运动过程的分析》时,为了更好地介绍“惯性”这个知识点,我利用活动课,带领学生到操场上亲自体验一些物理情景,并在体验中得出物理结论。比如,日常生活中跑步运动,停止脚步时人总会不由自主地往前冲出几步,而且速度越快越冲出去的距离越远;再如,在接近匀速行驶的自行车上,后座的同学竖直上抛一个排球,等球下落时并没有如同学们所想的落在自行车后,而是恰好落在后座同学手里。通过这些体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自动纠正原有概念中的错误认识,并积极地用惯性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现象。
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有科学知识是前人总结和发现的,并不代表该方面的知识已经很完善。教师应该允许学生合理地创造和求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个人的见解,促进学生科学学习潜能的开发和培养。比如,在九年级上册第一章《酸碱盐》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我用无色酚酞作为指示剂来形象地显示出反应中颜色的变化,并适当地拓展知识提出可以选择酚酞作指示剂来确定反应的终点。此时有学生提出:酸碱指示剂除了无色酚酞还有紫色石蕊,而且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其变色能力比无色酚酞强,也可以用来确定中和反应的终点。问题一提出,同学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我并没有轻易否定该学生的观点,而是用紫色石蕊做指示剂重新做一遍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仔细分析用紫色石蕊来确定中和反应终点是否合适。在一阵激烈的讨论后,不少同学都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并在我的引导下找到了不合适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求异质疑,鼓励学生开口讲、大胆想,让学生以研究者和创造者的姿态去独立思考问题,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
三、引导学生开展竞争合作的学习方式
不同的学生,其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个人的潜能也存在着差异。老师应当正确地掌握并且通过合理地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竞争合作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竞争合作能力的锻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讲解八年级下册第三章《串联电路的特点》这个内容时,我采取实验探究的方法,把全班同学按照强弱联手分成8组,组内同学分工合作实验,组间同学竞争各种奖项,如“速度先锋组”“巧手模范组”“解疑优胜组”等。在合作中,学生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扬长避短,不断地激发着学习潜能。在竞争中,学生的好胜心、动机都比较强,精神振奋,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率高。
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化学实验;改进;激发兴趣
在初中化学新教材(人教版)中,实验教学内容体现了《化学课程标准》的性质、理念和思路,在实验教学设施较薄弱的广大农村中学,把握以及实施好新教材实验探究教学,对实现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实施课程标准的理念,避免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的教学在新教程教学中再出现,笔者在实施新教材几年的实践中,对部分实验做了大胆的创新、改进,发现不但对加快学生掌握实验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有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充分利用身边有效资源,在仪器使用上的创新
现行的九年级化学新教材所要求的教师演示实验,特别是学生活动探究的实验很多,事实上要按课本要求完成每一个实验任务,对于基础设施较薄弱的中学,别说仪器、药品,就是实验室都是一个问题。而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可利用的东西,对我们完成教学任务,有着不可估量的开发潜能和空间。如笔者所在学校,九年级学生有500多人,化学教师三人,实验室仅有一个,每年投资化学实验室资金在500元左右,只能基本解决教师的演示实验,为了能开设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我启发引导学生不要墨守成规,大胆想象与实践,充分利用身边有可利用的东西,寻找仪器代用品。如九年级级化学新教材(人教版)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浓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教科书是用一个大烧杯罩着两个小烧杯完成的。为了使学生在实验室或仪器不足的条件下都能动手实验,我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尽可能多用身边的可利用的“仪器”,实现探究实验,通过我的引导,最后学生总结了很多种方法。有的用剪口的矿泉水瓶罩两支试管;有的用盛滴眼液瓶代替两个小烧杯;有的用包装药片(型如点滴板)的塑料片穴代替两个小烧杯等等。这样在完成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也极大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师的参与资源,引导学生在教材实验上的创新
教材中所用的实验方案、步骤、仪器、用品都不是唯一的,并且教材上所提供的实验方案有些也不是最佳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从本质上讲解实验外,还要从安全以及环保等方面来讲解实验,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学生的设计以及操作,以一个探究者的身份融入学生活动中,共同探讨实验中的预设和解决的问题,带领学生在实验操作上大胆创新。如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对教材的白磷燃烧的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总有一些“烟”逸走或产生的热往往使胶塞冲出,使质量发生变化。针对这些问题,课堂上我在讲清实验反应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实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案。学生的想法很多,有的在加热玻璃捧前先“量”其“度”;有的在仪器上系上塑料袋;有的将装好药品的仪器用于加热或放入热水中使白磷燃烧等等,效果很好。
三、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指导学生在实验形式上创新
新课标对化学科的理解是: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材中的许多探究实验均出自生活中,教师应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充分利用本校资源,寻找适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在组织实验时,要指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不违背科学性,注意安全性的前提下,对教材上的实验方式敢于大胆改进。如教材中的“测定生活中物质(如洗洁净、肥皂水、酱油、西瓜、牛奶、苹果、橙汁、鸡蛋清、牛奶等等)的酸碱度”,教学时我将PH试纸发给学生,让其在家中完成;再如“化学肥料的简易鉴别”,对家在农村的学生,我给其家长发给一封配合教学的建议书,并让学生在家完成实验,或将药品带到学校,与教师或学习小组共同完成。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不仅好,而且极大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充分利用教材实验资源,实施实验方案设计上的创新
关键词:新教材 拓展视野 学习 能力 发展
新课程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新教材的编写要体现作者的理念,要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此理念下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2006.5)中每章节中都设置了“你已经知道什么”、“观察与思考”、“联想与启示”、“交流与讨论”、“活动与探究”、“练习与实践”、“整理与归纳”、“本章作业”等栏目,而“拓展视野”栏目出现的比例是最少的,那么是否意味着最不重要,可有可无呢?我认为不能单一从课程标准或考试大纲决定是否使用,这样会弱化该栏目中知识的功能,而应在深入分析其与核心知识关系的基础上认识其功能,进而选择恰当的使用方式。本文重拾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拓展视野”栏目的应用与实践,进行探讨,以引起重视。
一、对“拓展视野”栏目内容的分类统计与地位分析
1.“拓展视野”栏目的内容的分类统计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共有九章内容,其中有34处设置了“拓展视野”栏目。主要内容可概括为3个方面。
(1)体现化学与生活主题(包括化学与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均衡的营养与人体健康、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2)体现化学与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的紧密关系(包括最新科技成果、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一些重大的发明创造等内容)。
(3)体现化学学科核心内容
2.“拓展视野”栏目的地位分析
一本好的教材不仅应为学生的活动指明方向,而且应在学生活动遇到障碍时提供知识及方法的支持,而教材以栏目的形式提供对学生的这种支持。传统教材所具有的文字介绍等单一方式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新教材增设的“拓展视野”栏目另外还采取了彩色图片、表格、实验演示、工艺流程等多种方式,发挥了教材的导向功能、对话功能,多方面培养了学生在阅读、观察、对比、思考、交流和总结等方面的学习能力。
由上表中还可以看出初中新教材中“拓展视野”内容大多为化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的延伸与拓展。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教学的“度”。更重要的是新课程强调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有些外延性内容虽然在核心知识的获取方面并没有明显作用,但它能引发学生的思维、促进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发展、情感的提升。所以“拓展视野”栏目起着独特的素材及载体功能。
二、对“拓展视野”栏目内容的全面应用
1.化学与生活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渗透STS教育
“教育生活化”是美国教育实践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要求教师要突破教材的课程观,从现实生活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与学生已有或正在进行的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生的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为背景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获取知识,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体验知识的价值,认识科学的本质。新教材栏目编排已经充分体现这一优势。作为教师,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应关注这些,并作出各种尝试和应用,以下通过两个教学片段探讨:
(1)第二章第四节《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的新课引入――俗话说:“人可三日无餐,不可一日无水”,取自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水”,我们都要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进行相关的处理。例如进入我们千家万户的自来水就要经过如下处理:(视频:自来水厂的水净化过程)。
(设计意图:把“拓展视野”栏目中“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创设情景教学引入,让学生了解每天接触的自来水,从而进入本课的学习重点:水的净化,体现化学学习能为生活服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第九章第三节《化学与环境》创设情景引入――播报员(学生扮演):今天我市空气质量优,空气污染指数为46(昨日74),空气质量级别为Ⅰ级,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预计明日我市空气质量良,全市空气污染指数51~71,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设计意图:把“拓展视野”栏目P30中“空气质量的检测和日报”设计成情景引入,但要注意内容的实效性,因此可让学生前一天采集近期某日本地的空气质量日报,并在课堂上扮演播报员的角色。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拓展了学习途径、学习方法。同时强化了同学们对生活、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心和积极的参与意识。)
2.化学与科学技术内容――闪亮学科思想,提高综合能力
新教材所设置的数个内容不同的“拓展视野”,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了客观条件,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了素材,另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栏目内容的隐含功能,并根据学情和教学目标围绕主题设计引导性问题。例如学习“如何从大豆中提取油脂”内容时,教师可提出大豆中提取油脂经过哪些步骤?将大豆研碎的目的是什么?己烷有毒,能用来提取大豆吗?水浴加热方式与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有何不同?哪一步操作得到了乳浊液?经过以上一些问题的交流讨论,最后自然得出提取豆油所依据的原理,加深了对油脂性质的认识。此时,有的学生会很自然地追问“我们吃的豆油就是这样榨出来的吗?”如此一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经课外的进一步学习了解后,深刻体会到化学生产工艺的奇特魅力,对化学的崇尚之情油然而生。
3.化学核心内容――承前启后,发展和张扬学生个性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编制上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及学生发展的需求,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多元化的需求。新教材中“拓展视野”栏目的设置顺应了课标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些核心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为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也为读高中学生的学习创造了一个新的平台。例如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P194页)内容时,通过以下教学环节的展开:
(1)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结合前面我们学习过的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思考这些反应中都有哪几类属于复分解反应,并各举一例说明。然后由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总结出酸+碱、酸+盐、酸+金属氧化物、盐+碱、盐+盐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2)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用认真观察你举例中的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从离子变化和化合价角度考虑),然后由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总结规律:双交换,价不变。
(3)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自学课本“拓展视野”的内容,然后总结出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实质是什么?然后由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归纳出此类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在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生成的沉淀是难溶性物质,要从溶液中脱离出来,生成的气体要从溶液中逸出,生成的水与溶液中原有的水合在一起。因此,可以认为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实质是至少要有某一生成物脱离反应体系。
(4)师生共同总结初中化学常见复分解反应:(加强理解和记忆)
CO32-+H+H2O+CO2Ca2+CaCO3Ba2+BaCO3
OH+H+H2OCu2+Cu(OH)2Fe3+Fe(OH)3Mg2+Mg(OH)2NH4+NH3+H2O
通过这样组织这部分拓展视野的内容,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实现了教学目标,同时也为学生步入高中进一步学习离子反应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另外,对于教材中的“拓展视野”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在预习时布置学生阅读,也可在课堂上设计教学环节中引用,还可以在课外布置学生自学探索。甚至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补充额外的“拓展视野”也是对教学的丰富和拓展,无论采取怎样的形式适时运用,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和为了发展学生。
总之,初中化学沪教版教材栏目的设置对新课程的实施起到了促进和帮助作用,作为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充分利用好栏目的素材,挖掘它们的教学价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最终使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5)
2.童宝康.《谈高中化学新教材中拓展形知识的运用策略》.《化学教育》.2005年第1-2期
关键词:多元导学;习题;酸碱盐复习;初中化学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2C0044C0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对“多元导学”的认识
“学案导学”教学是第八次课程改革过程中在本土进行的一种自发却又集体无意识的草根式教育改革实验活动,目前已遍及全国[1]。学案导学(又称导学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学生的学习习惯,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11]。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导学案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弊端也日渐暴露出来。不少实践者也意识到这些问题,如,导学案的研制及其使用主要由教师“操控”,并未体现真正的自主课堂[12];导学案的编制远离了课本、弱化了探究、压缩了空间、异化了教研、落套于形式[13];导学案的设计中结过于程式化、内容过于复杂化、设计缺乏系统化[14]。又如,导学案教学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促进并不均衡[15]……,即导学案在研制、使用、评价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提出了发展“多元导学“,它可以尽可能地降低“学案导学”的劣势,可以最大化实现“导学案”应有的效应。
“多元导学”是学案导学优化的一种全新做法,它突破了“导学案”对课堂教学的文本束缚,更加重视教师引领作用的发挥,更加重视学生个体的能动作用,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必须重视对课程目标的多元解构,对教学手段的多元选择,对教学资源的多元整合,对学生智能的多元发展,对学生发展诉求的多元关注[16]。基于“多元导学”的导学案设计将教师课前教学的预设和课堂中学生知识生成进行整合,强化学生“导读、导思、导做、导学、导练”过程的设计,旨向打造有效课堂,目的是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学习效果。基于“多元导学”的复习课模式旨在建立“以学生为本、轻负担、高效率”的有效复习与有效训练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温故知新、减负增效的有效复习教学效果。
2 对“酸碱盐复习”的反思
作为教师,我们普遍对复习课这种课型的准备感到非常棘手:既要回顾旧知识,又不能让学生感觉像在“炒冷饭”。既要夯实基础,又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突破、升华。酸碱盐的学习是初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概念多、物质分类多、反应规律多、记忆内容多、实际应用多、题型变化多,因此,精心设计并成功实施一堂“酸碱盐的复习课”的难度可想而知。
但是,有关酸碱盐的复习课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总感觉不给力。有些教师把它等同于单元测验前的演练课或习题课。采用反复、大量的习题训练的方式,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多数停留在回忆和再认水平,不能较好地辨认和建构概念及相关知识的命题框架,不能应用知识到新情境中解决问题,更不能灵活地进行知识迁移,普遍出现了“一听可懂,一看能做,一做就错”的现象[17]。有些教师把它等同于填写学案。学生填,教师对答案,课堂基本是静止的。而且学案的设计一般只是知识点的详细罗列,忽视了思维的培养,缺少方法的总结归纳,缺乏对问题的变化和拓展的分析。这样造成学生即使记住了大量的事实与公式,也不能灵活运用……凡此种种,从知识再现到网络梳理,从例题剖析到习题演练,依次展开,循序渐进,这成为许多教师惯用的复习模式。但这样的复习缺少鲜活的知识情境,缺乏培养能力的活动载体,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复习效率低下。
因此,结合酸碱盐复习课的特点和任务,笔者认为,“多元导学”的设计指向就是强化教学的“导读、导思、导做、导学、导练”过程,能更好地发挥“梳理线索,精练多思,温故更是知新”的复习功能。“多元导学”在这类复习课的设计的运用中仍然要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进入复习状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理顺和巩固,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将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引导学生思考疑难,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问题,并适度地将知识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据此,笔者在经过一些实践后,以“探究氢氧化钠变质”复习课设计为例,尝试运用“多元导学”对酸碱盐复习模式做了重新设计,在这里和各位同行共同探讨,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3 研究教材――寻找承载复习功能的素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复习中创设情境的目的,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为学生的复习提供认知的依托,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对知识重新认知、建构网络、化解疑难。寻找承载复习功能的素材,是复习课设计的良好开端,它将激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探究的热情,完成对主题意义的建构。在酸碱盐复习课设计过程中,笔者寻找到如下载体: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78页习题4:
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上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该溶液没有变质;假设二:该溶液部分变质;假设三:该溶液完全变质。
请设计实验方案,分别验证以上假设,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和现象,并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题是第11单元“课题1生活中的盐”的课后习题,该习题涉及:氢氧化钠变质原因的探究,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和变质程度,如何除去变质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等系列问题。这些知识点在各种测试题中屡见不鲜,经常以检验和鉴别、分离和除杂、工艺流程图等综合考核方式进行。它体现了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综合运用,为训练学生设计综合性实验方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提供了鲜活的知识情境,为酸碱盐复习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学会设计实验来证明氢氧化钠碱液的变质问题,需厘清的思路有:(1)分析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关键要看是否有碳酸钠存在,因此可以利用碳酸钠的性质进行检验;(2)分析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关键在于分析生成物的成分:如果是全部变质,生成物只有碳酸钠;如果是部分变质,生成物中既有碳酸钠,又有氢氧化钠[18];(3)要说明变质程度关键是要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存在,而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还需要考虑如何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即涉及共存的两种物质的鉴别与除杂问题)。
可见,该习题的处理已经不是简单的习题讲评,而是进行酸碱盐复习的很好的活动载体。它为学生对酸碱盐知识的综合运用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发展。
4 教学设计和探索过程
4.1 教学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见图1。
4.2 教学策略的分析
复习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梳理,而是需要将重心落在知识的整合、应用与提升方面,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9]。本节课貌似是解决“NaOH的变质”的习题,实质是以该习题为素材,分别展开“问题线、知识线、活动线”融合的酸碱盐复习教学,体现了“导读、导思、导做、导学、导练”的多元导学策略。
4.2.1 设计情境激趣――导读
在课前展示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如图2),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面前,学生往往乐于积极解读题目信息,把握解题的关键,建构解题的思路。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的复习提供认知的依托,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对知识重新认知、化解疑难。
4.2.2 设计问题串驱动――导思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是复习课能有序推进的关键。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不仅能引导学生复习巩固相应的知识、明确本课的任务,更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涉及的4个主要问题:(问题1)为什么久置后的NaOH溶液有可能变质?(问题2)如何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问题3)如何检验这瓶NaOH溶液变质的程度?(问题4)若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如何排除碳酸钠对氢氧化钠检验的干扰?
利用连续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全过程。一方面复习了常见的酸和碱、碳酸盐的化学性质和检验;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发现验证实验中的干扰因素并考虑如何排除干扰,在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过程中提升化学思维,形成应用化学反应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2.3增加实验探究环节――导做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被动的复制学习。显然,在复习课中,学生需要的是自己动手实践,而不是过多地接受讲解。因此,在本复习课的设计中能有意识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就本课的教学难点“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进行实验是难能可贵的,学生也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沿着“交流讨论、方案设计、实验验证、交流反思、得出结论”这样一条线索,增进对酸碱盐相关知识的整合与理解,进一步发展实验探究物质性质与检验的思路和方法。
4.2.4 活化导学案的呈现方式――导学
复习课中使用导学案是常用的手段。对学生而言,复习课不是新授课,复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查缺补漏、能力培养的过程[20]。对导学案的呈现方式可以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背景的合理转化,有助于培B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分散性,促进化学知识的灵活迁移。
本课中主要设计了以下实验报告和流程图进行导学。
设计意图:三个表格的能力要求是有递进关系的。表1是引导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证明新物质(碳酸钠),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复习酸碱盐间的复分解反应;表2是本课的难点和,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的部分变质问题,通过填空形式规范和提升学生实验方案的书写与表达水平;表3作为课后习题,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重新理清答题的思路和规范。
图3让学生初识流程图,了解到将实验方案用流程图表达,可以帮助形成清晰的思考问题的路径;图4则是让学生模仿和迁移图3的方法,尝试利用流程图分析更复杂的实验方案,并为完成中考题型――工业流程图的分析埋下伏笔。
4.2.5 共享典例,提炼方法――导练
复习课中穿插练习是复习课的重要特点之一。精选典型考题,既利于学生把握考点,提炼解题方法和规律,又在解题成功过程中也感受到化学复习课的愉悦。本课节选了2013年广州市中考题,学生在弄明白了NaOH溶液变质的相关问题后,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该中考题中KOH溶液部分变质的相关问题,成功感倍增,同时对工业流程图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13年广州中考题(节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封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只含KOH;假设2:含KOH和K2CO3;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 ,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
4.3.1 酸碱盐知识得到巩固与提升
以“NaOH的变质”为载体,将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钡)、碳酸钠、碳酸钙(钡)、氯化钙(钡)、稀盐酸等常见物质与相关反应建立关联,建立这几种物质的性质、反应、检验与转化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有联系的知识,促进知识的巩固、整合与系统化。
4.3.2 分析思路与方法的完善
以“NaOH的变质”为探究点,通过实验、实验报告填写、实验流程图分析等课堂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能快速提取信息、准确理解信息、合理迁移问题及规范表达结果。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完善分析思路与方法,注意到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融会贯通。
4.3.3 彰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本课的设计中,就“氢氧化钠的部分变质”进行实验探究是难点和。教师大胆地让学生设计实验与动手实验验证猜测,在此过程中,学生体验了“讨论分析”、“动手试验”、“倾听思考”、“归纳整理”,使学生在课内课外都动起来、学起来。
5 反思与总结
5.1 酸碱盐复习要重视教材习题的“二次开发”
复习课的任务是使学生对所学的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以巩固、总结,使之系统化。通过复习可以弥补和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与缺陷,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酸碱盐部分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的“重头戏”,还涉及金属、二氧化碳等物质,内容十分丰富。由于它的基础性、综合性、思维性等特点,是考查学生能力、体现选拔功能的必考内容,既是重点更是难点。而且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更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因此在中考总复习教学中如何利用好教材就显得格外重要。在中考总复习教学中“回归教材,进行教材习题的二次开发”就是发挥教材在复习中的积极作用的极好的措施。
教材习题的二次开发是指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对教材的原题进行一次或多次的改编,在习题的组合、变式、新颖化上下功夫,使之更加适应学生的需要,以期达到优化解题思路、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21]。以本课的设计为例,在以一道习题统领的酸碱盐复习课必须要有“战略性思维”,对互相关联的内容加以组织和提炼,将知识、问题、情境、活动等构课要素有机合成为一体,突出教学内容的关键属性,努力寻求落实三维目标的可操作途径,形成结构性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使学习素材具有一定的新鲜感和陌生度,有利于在新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让原本枯燥无味的复习课变得灵动起来。
总之,试题的素材和试题情境会不断变化和创新,教师唯有帮助学生形成在教材中进行“追本溯源”的本领和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复习的效率。
5.2 酸碱盐复习中重视学案导学功能的多元开发
复习课的目标是什么?很多人以为只要解决学生的知识遗忘,通过典型例题的合理归纳,再给予学生科学的解题技巧,就不难取得好的成绩。然而,却忽略了中考试题不仅具有典型性,更具有原创性,学生在陌生的情境下,如何调用既有的知识存储,迅速准确切入问题的关键?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解题能力。这种能力体现了学生顺利解决陌生综合题的4个要素:快速提取信息准确理解信息合理迁移问题规范表达结果。同时,这种能力是不能通过简单或重复训练实现的。
导学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载体,通过导学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整合相关资源,形成整体,融会贯通,同时也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学习[22]。导学案是一座“桥梁”,“导”是其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编制导学案的过程中若能围绕学生解题能力形成的4个要素,摆正知识、能力、技能三者关系,在复习目标的达成上就能有所突破。
如前所述,在本课的教学策略分析中,多元导学凸显了“导读、导思、导做、导学、导练”功能,最大化实现其“导”的效应。导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导思:引导学生思考疑难,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问题,并适度地将知识拓展延伸;导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实验验证,激活学生复习的兴趣;导学: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理顺和巩固,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将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导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5.3 酸碱盐复习课也应该重视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
化学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知识提升为能力的“桥梁”。然而,由于已有的教W惯性以及对新课程研究的缺失,使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在复习课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科思想方法与学科知识教学时常脱节[23]。化学学科思想方法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应注意内容适度、方法得当,通过具体化学知识、概念、化学反应的复习逐步将其渗透在教学内容之中,并随知识层次的推进不断发展与深化,贯穿整个化学教学的始终,最终促进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完善。
在本课的设计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这些具体素材所承载的学科重要概念、学科思想观点与方法,通过图片、表格、流程图、实验等多种手段,整合设计了一些比较,如检验碳酸钠时使用酸、碱、盐的比较、鉴别题与流程图题的比较等。试图帮助学生将学习重心从记忆事实转移到对更为根本的学科知识结构的深层理解。学生则通过迁移、联系、对比等途径深入理解知识本身及它们之间的规律,能够认识到知识间的关系和差异,促进在大脑中建构出结构化、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促进正确选择,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2][19]黄勤雁,许芬.“导学案”问题面面观[J].基础教育课程,2012,(4):42~43.
[3]孔凡哲.“导学案”与“先学后教”异化现象及其问题诊断[J].教育科学研究,2012,(9):27~30.
[4][12]屠锦红,李如密.“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学理分析、价值透视及实践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3,(3):24~29.
[5][13]渠东剑.关于数学“导学案”教学的冷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1~2):8~10,18.
[6][14]崔益林.导学案,究竟能够走多远[J].教育科学论坛,2012,(8):20~21.
[7][15]张D,蒙泽察.“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价值、限度与共生[J].全球教育展望,2013,(7):10~17,94.
[8][16]胡学发.“问题驱动、多元导学”教学法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2,(20):26~29.
[9]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252~263.
[10]孙天山.“目标导航、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教育教学版,2012,(4):23~27.
[11]朱卓君,孙承辉.为学生自然生长创造机会[J].创新人才教育,2014,(4):28~21.
[17]梁晓康,廖锐星.宏观把握微观掌握――利用思维导图上好化学复习课[J].化学教育,2008,(3):33~35.
[18]何彩霞.多角度地认识化学反应[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4,(9):3~7.
[20][21]康永军.基于“教材重构”的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的探索[J].化学教与学,201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