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测量仪器检定

测量仪器检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测量仪器检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测量仪器检定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量检定 计量确认 异同

一、计量检定和计量确认含义不同

计量检定和计量确认在定义上我们要进行严格的区分,只有这样才能对他们有个清楚的认识。计量检定即“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我国这个定义与国际通用化的词汇定义是一致的;计量确认即“为确保电子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从定义可以知道,计量确认是根据电子测量设备的使用目的,在测量电子设备的使用要求已经明确的基础上进行的活动。通过计量确认,可以确定该电子测量设备是否符合预期的使用要求。”

二、计量检定和计量确认适用范围和作用不同

计量检定规程是由政府根据保护公众利益的需要。对在规定应用领域的测量仪器或电子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技术要求和准确度等级进行的规定。其中对测量仪器的可靠性、防欺诈性等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定,通过型式评价进行控制。对于每台用于法制计量管理领域的测量仪器是否符合上述法定要求,需要通过检定活动进行查明和确认。计量确认是为测量电子设备用户确保电子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而检定是为政府确保电子测量设备符合法定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前者是企业的用户行为,后者是政府行为。其目的,一个是满足质量保证的需要,是自愿行为;一个是保障公众利益,是法制管理。保障公众利益的活动无法直接获得经济利益,因此需要通过政府行为进行支持;质量是企业在市场上的立足之本,直接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能力,因此企业自身有动力推动计量确认活动的进行。

三、计量检定和计量确认相同点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知道,计量确认和计量检定都是完整的测量仪器管理过程。即通过对测量仪器进行技术评定,评定结果与计量要求比较,确认测量仪器是否满足使用需求。

在计量检定和计量确认过程中都要经历校准过程,(见图1)校准是一个技术过程,是计量确认和计量检定过程的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测量仪器的技术评定确定测量仪器的示值或示值误差。校准结果与计量要求比较,才能够确认被校仪器是否达到使用要求。因此,校准为后续的测量仪器适用性评价奠定基础。

校准是计量确认中的一个过程,是计量确认的第一个阶段,需要将电子测量设备与测量标准进行技术比较,目的是确定测量仪器示值误差的大小。校准还包括出具校准证书或报告,说明校准结果,必要时贴校准标识。计量验证是计量确认的第二个阶段,通常包括:使用校准结果与计量要求进行比较,判定该测量电子设备是否符合预期的使用要求。当校准结果表明测量仪器准确度不满足计量要求时,进行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而当测量仪器准确度满足电子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时,出具计量确认报告或文件,按照要求进行适当的标识,如进行封印或标签。因此,校准是计量确认的技术基础,计量验证是校准结果与计量要求比较的过程。计量要求与测量仪器的预期使用目的有关。明确的计量要求与合理的校准结果进行比较,才能完成计量确认,确定该测量仪器是否适合用于特定的应用。

计量检定也离不开校准这个过程,这个内容在我们的实践工作中也是深有体会的。校准是评价测量仪器计量性能的技术过程,而确认测量仪器是否使用,需要测量仪器用户利用校准结果与计量要求进行比较,进行计量验证。为了保证测量仪器的计量确认,用户必须通过生产过程管理和测量过程管理,提出测量仪器的计量要求。通过委托具有能力的实验室进行计量校准,获得具有足够准确度的校准结果。由于传统的影响,少数测量仪器用户不分析自己的计量需求,将测量仪器按照检定规程送检,拿到检定证书后即投入使用;或者将测量仪器送校后,不进行计量验证,往往造成超差仪器的误用,影响产品的质量。这些现象说明用户没有掌握计量概念,无法通过计量活动保证产品质量,其质量活动是失控的。

总体说来区分电子设备计量检定与计量确认是十分简单的,只要区分好两个的区别之处和理解好相同之处,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以后我们的技术监督工作中要善于思考,努力提高理论水平。

参考文献:

[1] 袁先富. 产品质量与计量检测[J]. 中国计量, 2008,(02) .

[2] 王凤玲. 计量检测的作用应如何发挥[J].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 2010,(07) .

[3] 黄庆森. 浅谈产品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提高途径[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6) .

[4] 折金芳,常艳萍. 浅谈如何抓好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J]. 榆林科技, 2007,(06) .

[5] 郭若虚. 计量也是一个战略问题——兼谈计量与质量的关系[J]. 江苏现代计量, 2008,(02) .

[6] 翟乃山. 提升计量检测能力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1,(10) .

[7] 马维新,黄穗华. 如何保障计量检测设备管理的规范和实施[J]. 牙膏工业, 2009,(02) .

[8] 贾宝宏,李相芝,郭晓姝. 加强企业计量检测工作[J]. 品牌与标准化, 2009,(12) .

测量仪器检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期间核查检定校准 计量基(标)准 测量仪器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期间核查。期间核查是指对测量仪器在两次检定或校准的时间间隔内,为保持其检定或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计量基(标)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所进行的核查。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检定或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是指利用期间核查的方法提供证据,可以证明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修正值或修正因子保持在规定的最大允许误差或扩展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内。期间核查对于计量技术机构保证工作质量具有现实意义。期间核查不是缩短检定或校准周期后的另一次检定或校准,而是用一种简便的方法,对测量仪器是否依然保持其检定或校准状态进行的确认。无论期间核查的结果有多满意,也不能代替检定和校准。因为核查标准不具备高一级计量标准的性能和资格,因此不具有溯源性。

1.期间核查对象的确定

1.1 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包括参考标准、传递标准、工作标准)。

1)当被检定、校准的对象为实物量具时,可以选择一个性能较稳定的实物量具做核查标准实施期间核查。

2)当基准、标准和被检定、校准的对象均为测量仪器时,如果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则可用该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如果不存在合适的实物量具作核查标准,可不进行期间核查。

3)当基准、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而被检定、校准对象为测量仪器,由于实物量具的稳定性远优于测量仪器,可不必进行期间核查。对于性能稳定的实物量具,如砝码、量块、玻璃刻线尺等,通常不需要单独进行期间核查。这是因为从材料的稳定性而言,通常在检定、校准间隔内不会出现大的量值变化。可以根据每次检定校准的结果画出标准器的校准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即计量标准器稳定性曲线图。但同样是砝码,量块等实物量具,如果经常要带到现场工作,使用条件较差,使用频繁,就应该进行期间核查。

4)对于一次性使用的有证标准物质,可以不进行期间核查。

1.2 配套设备及其它测量仪器。

1)对测量结果的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具备相应的核查标准和实施核查条件的;使用频繁,使用环境恶劣且不够稳定的;经常携带到现场检测的;出现过问题经过修理的;有特殊规定或使用说明中有要求的配套设备及其它测量仪器,应该进行期间核查。

2)如果存在合适的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或被测物品,可以用它们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如果不存在合适的实物量具或被测物品作核查标准,可不进行期间核查。

3)没有量值要求的设备不必进行期间核查。

2.期间核查标准的选择

2.1 具有需核查的参数和量值,能由被核查的基准、标准、仪器测量。

2.2 标准物质或实物量具,如砝码、量块、标准电池等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提供稳定的的量值,是期间核查标准的首选。

2.3 稳定性良好的日常被测对象,由于测量条件与日常工作一致,也可以作为期间核查的标准。

2.4 特定的仪器也可以专门设计核查标准。

3.期间核查时间的规定

期间核查分为定期和不定期的期间核查。

3.1 定期的期间核查。期间核查的定义对时间的规定是在两次检定校准之间,但是不能理解为一个周期内只做一次期间核查。应根据被核查基准、标准、仪器的使用条件、使用频率和计量人员的经验规定两次核查之间的最长时间间隔,在规定的最长时间间隔内可以随机地选择时间进行。首次期间核查的最佳时间是在刚刚完成检定校准之后,以后视情况隔一段时间(大于一个月)进行定期期间核查。

3.2 不定期期间核查。不定期期间核查的时间一般包括:即将用于非常重要的或非常高准确度的测量;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数据可疑,对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测量对仪器的准确度要求已经接近极限;即将用于外出测量或刚从外出测量回来,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碰撞、跌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维修或搬迁后等。

4.期间核查方法

4.1 期间核查不是重新检定或校准,不需要对被核查的基准、标准和仪器设备的所有测量范围和所有参数进行核查,只采用其中需要核查的部分。参照检定规程、校准规范,或设备使用说明书及产品标准或供应商提供的方法。原则上对关键测量参数应进行期间核查,但对于多功能设备,应选择基本参数。选择设备的基本测量范围及其常用的测量点(示值)进行期间核查。必要时,可选择多个测量点进行期间核查。

4.2 对每一类被核查的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及其它仪器设备,应制定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其内容应包括:被核查的仪器设备;使用的核查标准;核查方法及核查参数;核查的范围及常用测量点;核查记录形式及保存方式;核查时间间隔。

5.期间核查实施

5.1 编制有关程序性文件,明确期间核查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及要求;期间核查记录的保存方式及保存时间;并规定期间核查不符合结果的处理。5.2编制年度的期间核查计划。 期间核查计划应该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编号、期间核查的日期或频次、核查方法依据来源、执行人、记录方式等。

5.3 每次的期间核查,都应记录并保存,以便提供被核查仪器设备在某个时刻是否处于检定校准状态的证据。

期间核查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1)被核查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编号、生产厂家等;

2)核查标准的名称、型号、编号、生产厂家等;

3)核查方法或所依据的技术文件;

4)核查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

5)核查日期、核查人员、审核人员;

6)原始数据记录、数据处理过程、核查结论;

测量仪器检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绘;质量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占据着主导的位置。测绘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建筑业的发展。虽然我们在质量的控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测量中,测绘的质量控制要求比较严格,我们在这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在经济突飞猛进的新时期,建筑施工中设计合理的测量方案,以保证建筑工程的精度与质量。

二、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测绘质量控制现状

建筑工程施工测绘质量控制是一门将管理学与控制学结合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模式,是在近年来实现的一种新的工作方式。而建筑工程项目生产管理实践却是与人类发展史紧密相连的环节,可以说建筑是一项与人类发展历程密切相连的工作流程。也是最古老、最值得人们尊敬的工作成就之一。施工测绘质量控制与管理是现代化科学管理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的一门新的课程体系,从那时起截止今天,建筑测绘质量控制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与效果。纵观我国过去多年的项目管理与测绘质量控制措施,其在工程项目中是通过对工程各环节,各因素进行全面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一般而言在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进而实现全面、系统科学的管理流程和管理理念。就目前的工程施工企业工作而言,多数企业已经将工程项目测绘质量控制作为整个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工作的利润中心,而工程测绘质量管理作为树立企业信誉的窗口,逐步成为企业管理工作的落脚点与占据市场的制高点。

三、工程建设测绘程序、方法

1、操作程序

(1)放线、定位、引测、复核、敷设保护;

(2)设置控制点、控制网、高程测绘;

(3)设置工程平面内控制点。重点是针对高层建筑测绘,同时由于客观环境复杂,操作需要不断移动控制点位,力求不受环境和施工条件制约,力求测绘数据误差小和精度高。

2、具体方法

为确保工程平面定位精准,符合设计,应采用内部控制方法。具体如下:

(1)开挖基础前,按设计单位要求,复核、控制建设、城建等单位提供的工程坐标点,依据施工图设计的有关数据先定位、再检查、后引桩、全面建立控制网。敷设、保护好控制基准点;

(2)根据设计的纵、横轴线,综合考虑基槽础宽度、深度、长度、坡宽度等其他因素,确定坑、槽的开挖尺寸;

(3)开挖基础后,设置龙门板控制建筑物方位,即将纵、横轴线和0.00标高标记于龙门板上,从而确立工程三维位置;

(4)制定施工放线方案,复核基准控制点,在0.00标高上,平面,选定控制位置,埋设预埋标记板件,复测后,用软水管、水准仪(或全站仪)等设备将高程(相对标高)引测控制点上,校正高程误差后,控制工程层高、总高度;

(5)孔洞的预留应设置在每一层楼板结构的控制点位置上。施工时,可用铅锤仪支于控制点上,调平对中后向上投设控制点;同时将磨砂玻璃置于每层预留洞上,将经纬仪(或全站仪)支于其上,用铅锤仪投上控制光点,放出轴线控制线,用钢尺细分其他轴线。以此方法类推各层工程测绘;

(6)控制高程测绘,用基准控制点向平面引入相对标高,校核标高误差,施放水平线,逐层传递控制层高,最后用首层平面标高与各施工层的高差校核高程误差,用GPS仪器测绘校对工程总高。

四、建筑工程测绘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在建筑工程测绘的过程中,对质量进行管理及控制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测量仪器、人员以及测量过程中的管理。

1.测量仪器的管理

(1)测量仪器的运输及保存

①测量仪器的保存:应在处于通风、干燥且温度相对稳定的房间内对测量仪器进行存放。避免测量仪器受到压力、冻害、潮湿以及高温的影响,防止在火炉或暖气片、管附近对测量仪器进行放置,以及不能在与强磁场附近进行测量仪器的存放。在对测量仪器进行存放的过程中,特别是处于天气炎热的夏天以及车内,应使温度必须保持在(-20℃~+50℃)范围以内。避免未经允许的人员对测量仪器进行接触。

②测量仪器的运输:在对测量仪器进行长时间的运输过程中,应对测量仪器做好碰撞、防潮、防震等保护工作。在装车的过程中,应确保测量仪器箱处于正放的状态,避免出现倒置的现象。测量人员若与测量仪器一起乘坐汽车时,应在双腿上放置仪器并用双手进行保护,为了防止测量仪器出现颠簸振动导致损坏,应采用双肩背的方式对测量仪器进行保护。若在测量仪器过程中,出现人员对测量仪器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运输过程中的责任人进行处理。

(2)检校测量仪器

通常在生产的仪器设备进行测量,应严格按照计量法规的要求对其进行定期送检,待检查达标以后即可投入使用。避免有未经检定即进行使用的测量仪器出现。在工程施工现场,应对测量仪器进行台账的建立,应做好仪器型号、精度指标、使用状态以及检校情况等进行记录,促使测量仪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要求测量仪器每年都应通过国家授权的计量检定部门实施年检,其次还应对测量仪器做好日常的检校工作,通过日常对测量仪器的检校,从而对测量仪器的进度状况进行掌握,尽可能将测量仪器的精度指标下降而导致对测量成果质量造成影响的现象得到避免。

2.施工人员的管理

(1)项目总工程师的管理

要求项目总工程师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测量的质量目标进行确定,并对测量内、外业工作标准进行制定,并制定出合理的测量仪器管理制度、测绘资料管理制度、测量技术人员自身的工作职责等,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促使工程测量人员的责任得到落实,进一步将测量工作的实施达到与规定要求相结合。

(2)测量主管工程师的管理

要求项目总工程师应任命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并达到较高测量技术水平要求的人员进行测量主管工程师的担任,其上任应对施工测量方案的实际应用状况进行负责,应及时向项目总工程师对测量仪器的年检、日常检校及维修等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报。

3.测量过程中的控制

测量过程的控制主要包括外业过程的控制以及过程跟踪监督的检查。要求作业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确保在对地表及地物进行调查的过程中都做到合理到位。避免有错、漏、差的现象存在。采用便于携带的计算机或掌上电脑对自动传输观测数据进行图形的转换,并采用实时编辑的方法,尽可能将测绘过程中存在的差错进行避免。进一步对采集过程中外业数据的质量得到保障。

五、建筑工程中测绘的质量控制的意义

工程建设测绘控制是工程建设施工中较为复杂、较为系统的关键性技术工作,其作为基础和分项工序的导向工作,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施工工期、施工质量,是项目工程建设中较为重要的决定性环节之一。所以,现实施工中既要重视关键部位的测绘控制也应加强细部的测绘复核,从而以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结束语

建筑工程测绘的质量问题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在建筑业的后续发展中,要不断提高测绘质量的控制,加强对质量控制的重视,严格质量管理体系,促进建筑业测绘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云锋 测绘质量控制在现代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科技资讯 2010年

测量仪器检定范文第4篇

期间核查是指为保持对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两次检定(或校准)的间隔期内的核查。包括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在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和JJF1069-2012《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中都有要求。

1 期间核查的必要性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准确度是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按规定和要求对仪器进行期间核查,可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结合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数据说明期间核查是维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的重要手段。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是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的一项重要的质量活动,是实验室量值溯源计划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仅靠周期性的检定和校准,无法及时发现检定周期内由于漂移、意外情况或其他不可预知的因素所导致的测量设备的失准,一旦检定或校准时发现测量设备的准确度超出计量要求,由于不能判断仪器是何时失准的,只能判定该仪器从上次检定合格后开展的所有测量工作都存在质量风险,按照规定对整个检定周期内的测量工作都要进行追溯复查。工作量和追溯成本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开展了定期和不定期的期间核查,就可以及时发现计量标准和测量设备量值失准的情况或趋势,确保仪器设备量值的准确可靠,最大限度地减少实验室和顾客利益的损失。

2 期间核查对象的的确立

对于性能稳定的实物量具,如砝码、量块等,在校准间隔内不会出现大的量值变化,通常不需要单独进行期间核查。一次性使用的有证标准物质可以不进行核查。对于辅助设备及其他测量设备,要从以下方面考虑,合理制定期间核查方案。

1) 对测量结果的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测量设备的关键量值。

2)具备相应的核查标准和实施核查的条件。

3)不够稳定、易漂移、易老化且使用频繁的测量设备。

4)经常携带到现场检测的工作标准或测量仪器。

5)使用频次高的和使用环境恶劣的检测设备。

6)曾经过载或被怀疑出现过质量问题的测量设备。

7)有特殊规定的或仪器使用说明中有要求的。

8)首次投入运行的。

期间核查无需对仪器设备的全部功能和测量范围进行核查,核查参数和量程的选择参照以下原则:使用最频繁的参数和测量点;分析历年检定校准证书显示变动性较大的参数和量程;新购设备选择基本参数和基本量程。

3 期间核查的方法与实施

期间核查的方法很多,可以从测量设备的特性以及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虑。也可以参照测量设备使用说明书提供的方法进行。常用方法如下:

1) 传递测量法:用高一精度等级的计量标准和被核查的标准设备同时测量某一稳定的测量对象,当实验室具备或容易获得更高等级的标准设备时采用。

2) 比对核查法:用同等精度的计量标准、测量设备进行比对,当实验室具备两台及以上相同准确度等级的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时采用。

3) 标准物质核查法: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核查,当实验室具有被核查设备的标准物质或标样时采用。

4) 控制图法:采用统计技术对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实施过程控制。对于准确度较高且重要的计量基准、标准,若有可能,建议尽量采用控制图进行长期和持续的统计控制。

5) 核查标准法:又叫留样测量法,选用一个稳定的被测对象作为核查标准的核查方法,是实验室最常用的较简便易行的核查方法。

上述方法各具特点,实验室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选择。核查标准法是实验室在期间核查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只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核查标准就可以随时对设备进行核查,尤其适用于小型实验室;标准物质核查法其实就是核查标准法的一个特例。下面论述一下核查标准的选择要求

1) 应具有需核查的参数和量值,并能由被核查的标准、设备所测量。

2) 核查标准是用来监测测量结果变化的,所以其提供的量值不一定准确但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3) 标准物质或实物量具能够提供稳定的量值,是作为核查标准的首选,其次选择稳定性良好的被测对象。核查标准要按规定保存,一般不做他用。

期间核查的实施

1)首先实验室要编制期间核查的程序文件,其中包括实施期间核查的计量标准或测量设备;核查方法和评审程序;职责分工及工作流程;对测量过程失控或有失控趋势时的处理程序。

2)制订每一类被核查的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及其他测量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内容应包括被核查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使用的核查标准;测量的参数和测量方法;核查的位置或测量点;核查的记录信息、记录形式和记录的保存;必要时,核查曲线图或核查控制图的绘制方法;核查的时间间隔;需要临时增加的特殊情况;检查结果的判定原则与核查结论。

3)被校准对象为实物量具时,可以选择一个性能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

4)参考标准、基准、或工作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而被校对象为测量仪器,此时可以不进行期间核查。

5)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和被校准的对象均为测量仪器,若存在合适的实物量具,则可用该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若不存在,此时可以不进行期间核查。

6)对于检测设备的期间核查,若存在合适的稳定的实物量具,可用它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7)对于检测设备期间核查,若存在合适的稳定的被测物品,也可选用一个被测物品作为核查标准进行期间核查。

8)若对于被检查的检测设备来说,不存在可作为核查标准的实物量具或稳定的被测物品,可以不进行期间核查。

9)一次性使用的有证标准物质,可以不进行期间核查。

4 期间核查结果的处理

当通过期间核查发现测量设备出现异常时,应重复对核查标准测量,如果产生连续失控的情况,应立即停止该测量设备的使用,分析产生异常情况的原因。例如测量设备性能发生变化,测量系统连接不当,人员操作失误,环境条件失控,辅助或配套设备性能下降等,查出原因,立即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5结束语

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与检定校准相结合,可以有效实现对测量质量的过程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只有真正将期间核查纳入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才能保持计量标准、测量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实现对测量质量的过程控制。

参考文献

测量仪器检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人员;设备;控制网;复测

中图分类号:P25 献标识码: A

工程测量在工程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主要是为工程建设提供详细地形图。测绘主要地形、地貌,从而为建筑工程设计提供图纸资料,明确占地的范围和周边环境状况等,对建筑工程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为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施工阶段测量工作是根据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在建筑工地范围内建立施工控制网,并根据控制点按照设计在实地标出建筑物的轴线位置。它是建筑工程施工与安装的基础和依据,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起着指导的作用。经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及其重要性。经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是为了监控工程建筑物的现状,为保障其安全运营所进行的变形监测。变形监测能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是保障建筑物使用者人身安全的重要工作。因此,我们应当及时解决测量中存在问题,为工程质量做好保障。下面就测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施工测量人员水平问题 

由于施工作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一,部分施工作业人员业务水平较低,对常用测量仪器的功能,操控和测量方法了解不深,对施工测量图纸认识不清,在施工测量时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隐患。由于经验不足,测量人员在处理问题上顾此失彼,在测量结束后记录数据也仅仅是简单地把测量结果通知给施工人员,经常遗漏一些重要的测量条件,一些测量人员只是简单地认为把点位从图纸上移到实地就完成任务,没有考虑到实际施工测量的现实条件。

在测量时,为了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状况,在平时测量人员要多加练习,熟练掌握读数、估读、检测的技巧,即使在有雾、强光或者灯光暗淡的情形下,也能准确的读取数据。观测者要和立尺人不断交替进行操作,避免一个人长时间做单—工作而产生的疲劳。不同的时间观测的数据也会不同,所以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准确读取数值,时间拖延过长,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测量人员还应当做到:(1)熟悉图纸,了解各部尺寸,多学施工规范,明确知道什么部位怎么防线。(2)手工记录防线材料以备考察,雨天或停工天气要整理上交资料员。(3)做好测量记录,算好相互关系,确定虚铺标高和要控制标高,有问题及时与监理和项目经理部总工沟通。 

二、测量设备问题

测量设备问题主要包括:(1)测量仪器设备落后,且数量不足。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足够的测量仪器,甚至不少施工企业没有测量仪器。在施工时,由于测量仪器落后而严重影响了测量的精度。而且由于仪器不够,也影响施工的进度。(2)测量仪器的操作不当,一般来说,测量所用的仪器都属于精密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测量人员的水平有限,没有严格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导致测量仪器的灵敏度降低。(3)测量仪器保养不能按规定规程进行,损坏、丢失严重,往往是出现明显错误的测量数据时才采取措施甚至有些施工企业把测量仪器设备划归物资部门管理,保管不合规程、记录不清,一套仪器再使用时已支离破碎。 

以我所参与的工程测量中出现的错误为例,这个错误就是由仪器引起的。1月初,我们将仪器请人送到专业机构去检定,检定回来后看了一下合格证,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于是就用于放样,第二天他们告诉我说在放样点与成型砼整体往一个方向偏了约3CM,当时问他们是否有测站校核?校核情况如何?他们告诉我说没有问题,校核方位角只差2秒。当时没想明白,看了看体型图,也只是个别点差得较大,以为是浇筑时有问题。但心中总是有点什么一样,不知道是什么?  

过了一天,在一次验收模板的时候也是说整体向一个方向偏2CM。当时一听,不对啊!现场出错不应该是这样的啊?一定是那里有问题。放样的是一个很负责,很认真的兄弟放的,放的过程与数据不会有错,那么就一定是仪器有问题了。第二天,我们对仪器进行了自检,后来发现仪器的视准差差了近20秒。现场测站点与放样点间距在200米左右,点位差也就是2CM左右。这个事在我的工作中是没有出现的,仪器检定合格后,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通过这个事例,请大家注意:不要对权威机构的资料太相信了,仪器在检定、运输、维修后一定要记得进行一次自检。

对于仪器引起的错误我们一定要重视,加强测量设备的使用与保养:

(一)使用:施测前,所用仪器和水准尺等器具必须要做定期检校。仪器要安稳。选择比较坚实的地方,三脚架要踩牢,高度要适合观测者身高,观测过程中不要触碰三脚架。经纬仪架头如果不水平连接螺栓倾斜会造成垂球线偏离读盘中心,影响对中精度。架头每倾斜5mm,垂偏离度盘中心约1mm。经纬仪队中要准确。如果测设矩形控制网很可能造成周边不闭合,超出允许误差,队中误差不要超过2-3mm,后视边应选在长边。仪器要调平。仪器不平时,望远镜绕横轴扫出的为一个斜面,读数时水准管泡要居中。在强光照射下,要撑伞遮住阳光,防止起泡不稳定。水准仪前后视距尽量相等,以消除仪器误差和其他条件因素的影响。水准尺要立直,防止尺身倾斜造成读书偏大,要经常检查和净尺底泥土,水准尺要立在坚硬的点位上(加尺垫、钉木桩)作为转点前后视凑数尺子必须立在同一标点上。塔尺上节容易下滑,使用上时要检查卡簧位置,读数是否连续完整,防止造成尺差错误。了解水准尺的刻划规律,读数应由小到大,数值增加方向(不管上下,由小到大)。如果是倒镜,读尺要从上往下读数。仪器目镜、物镜要仔细对光,以消除视差,使用经纬仪时要十字丝交点照准目标中心,照准花杆底部时,投点时铅笔要竖直,以十字丝双线交点照准铅笔尖。

(2)仪器保养:仪器从箱内取出前,必须记住在箱内的位置,以便工作结束后准确地放回原位。仪器从箱内取出时应轻拿轻放,应拿机座或下盘部分,不要拿望远镜。仪器取出安装在三角架上后,应及时将仪器和三角架的固定螺旋拧紧,以防仪器摔下。使用中平稳地转动仪器,不要急剧转动仪器,尤其是带有阻尼功能的仪器。各种絷动螺旋不可拧得过紧,只要能微动就可以。如发现仪器工作异常或小问题应及时维修处理,不能带“病”工作。物镜和目镜表面禁止用手触摸,若有灰尘或污垢要用细毛刷、镜头纸擦拭。不要用粗布或毛巾擦拭,以免损坏镜面。定期擦拭仪器、察看仪器箱子锁扣是否牢固,避免提拿设备过程中仪器脱落。

三、控制网质量控制问题

(一)平面网的控制 

首先对平面控制网进行合理的设置,既要满足模拟施工建设控制网的点、边和方向的各个数据的精确度,又要需要相关规定制订控制网的等级的依据。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前,要做好这一重要工作,根据现场的情况来采集数据。然而,控制网的测设,对于不同的建筑工程,还存在对限差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建网时,要充分考虑好各个建筑的限差,最后要根据放样预测的条件和方法来确定最高建筑限差。控制网的形状是根据依据建筑的形状来确定的。因此,或许是三角形或四边形,也可以是五边形。设计还要有稳固的控制桩,需要注意的是控制桩不能设在交通要道之上。 

(二)高程控制网 

行业对高程控制网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与规定。要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单位再设计的图纸,再来根据建筑单位已经给出的高程水准点,使用高超的技术和计算,使三个以上的水准点的布设合理,以保证水准点距离,大约都在基坑边在30m~100m之间。所以布设高程控制网的要求必须更高,才能保证众施工人员的安全。首先要水准仪依据业主给出的现场水准基点进行反复检测。合格后,再需要测设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抑或是闭合的水准路线。同时,为了控制施工的竖向精度,所以还要对临时平面水准线进行联测。如果用附合路线闭合差,再加上偶然中误差公式来对水准路线进行计算,能够将误差稳定在工程测量能控制的精度范围之内。

四、工程的复测问题

工程勘测设计阶段,对某些测量错误有时觉察不到。因此,复测时应对中线控制桩测设护桩,增设必要的水准点和里程桩,注意发现勘测设计的不合理之处。而有些施工单位对复测很不重视,往往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做好施工前的复测工作。

(一)中线控制桩的位置要明确

中线控制桩是勘测设计和开始施工之间可能相隔较长时间,中线上的主要控制桩的位置,可能被破坏或移动。而在比较繁华的地区,还有一些不同性质的桩位与之混淆不清,容易认错。因此,在施工之前,一定要详细地对照设计文件上的点位和地面上相应的位置是否相符。检查时,除了用交角外,还应与桥、涵轴线方向或其它构造物相对照,看其是否一致,最好用坐标法恢复控制桩。在施工中如果发现桥涵工程已竣工,而偏差又不大,这时应适当调整交角,稍微改变路中线方向,使其与桥、涵轴线方向一致,保持路线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恢复中线控制桩时还要特别注意各类构造物的控制点、相邻标段间中线及纵断的衔接点的坐标和高程是否一致和准确。以上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应再三核对,如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上报有关部门,以便会同相应单位进行协调,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二)高程的复测要仔细

应严格复测水准点高程。复测前应仔细对照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水准点成果表上的高程与平面图、纵断面图上所注相应水准点的高程是否一致,然后再到现地验证该水准点的地面位置,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复测。水准点高程要进行往返测量。若高程闭合差不满足要求,应查明原因,确定原因后,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再重新计算水准点高程,同时应修改相应受影响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在高程的复测中,中桩控制点(特别是在高填深挖处)最好用两个水准点推导高程,这样,可再次校核。

结束语

测量工作是工程施工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若在测量中发生错误,接下来按着错误的测量数据放线,那么,建造的实体也必然是错误的。因此,在测量工作中,测量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养成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采用优质设备,确保测量精度。

参考文献

测量仪器检定范文第6篇

【关键词】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表的选择;检定精密压力表

1.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概述

1.1概念

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计量器具,它是由测量系统(包括接头、弹簧管、传动机构等)、指示部分(指针、表盘)和外壳部分(包括表壳、罩圈和表玻璃)等组成。仪表有较好的密封性,并设有检封装置,能保护其内部测量机构免受机械损伤和污秽侵蚀。

1.2工作原理

在被测介质压力的作用下,迫使弹簧管的末端产生相应的弹性变形——位移,借助于拉杆通过齿轮传动机构传动并放大。由固定于齿轮轴上的指针,逐渐将被测压力在分度盘指示出来。

1.3性能要求

精密表允许的误差大致等于精密表测量上限乘以准确等级,在测量时会出现示值误差,回程误差,指针偏转平稳性。在读取时,要注意保证精密表的零部件装配牢固,无任何松动现象,新制造精密表的涂层均匀光洁,没有任何脱落痕迹。读数部分清晰可见,分度盘表面光洁,没有什么污染物。

2.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检定中精密压力表的依据

在一般在基层的计量技术机构,我们进行测量时,多采用精密压力表作为标准装置。但对于精密压力表,也有很多种,选择时必须根据精度要求跟使用情况来判定到底该选用哪种精密压力表。

2.1精密压力表的种类

根据精密度可以分为0.4级,0.25级,0.16级,0.1级。首先是仪表测量值小于0.1MPa的仪表,通常都被称为微压表。其次对于测量值在0.1MPa到6MPa的仪表,通常被叫做低压表。对于测量上的限值在10MPa到60MPa之间的称为中压表。而仪表测量中上限大于60MPa小于160Mpa的仪表叫做高压表。大于160MPa的则称为超高压表。有时也根据量域分为量域为负值的真空表,量域为正压的压力表。

2.2环境条件校准

如在检定(校准)室进行,则环境条件应满足实验室要求的温度、湿度等规定。校准如在现场进行,则环境条件以能满足仪表现场使用的条件为准。对于精密压力表:测量上限不大于0.25MPa的精密压力表,工作介质为清洁的空气或无毒、无害和化学性能稳定的气体。测量上限大于0.25MPa的精密压力表,工作介质为无腐蚀性的液体。测量上限不大于2.5MPa,实际是用于测量气体压力的精密压力表,检定时也用气体作工作介质。

2.3选择时主要依据

首先我们要考虑的是使用弹簧式一般压力表时允许的误差,在压力表检定的时候,精密压力表的选择一般是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以及真空表检定规程中的标准器的所有无拆,绝对值应该小于或等于被检测表误差值绝对值的四分之一。其次,我们在选定时,还需要考虑到一些计量资料中关于在固定的或均匀变化负荷下,应该在仪表上限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三范围内使用这一重要要求。

3.选择精密仪器的方法

一般在选择精密仪器时,都是要看仪器的上限,在此我们举个实际例子进行计算说明。例如我们手头有一块0~1.2MPa,准确度为2.5级的压力表时,则我们在选择精度压力表时,一般会用0~2.5MPa,0.4级别的精度表,下面我们通过计算看看选用精度表是否合适。

我们要检定1.6级以下的压力表时,选择比其测量上限比其大一规格的0.25级精密压力表作为标准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用上限是1.0乘以10MPa的标准表来检定量程为0.6的精度表,如所计算的那样子,表量程有百分之九十以外的其余部分不满足规格要求。量程为6MPa的1.6级准确度的精度表中,允许的误差在规定表中比精度度等级低一级,即1.6级表所公允许的误差是按加或者减百分之二点五来计算的,所以这部分误差应该为0.15Mpa,误差的四分之一也就是0.0375MPa。对于量程为10MPa的0.25级精密度的压力表来说,允许的误差为10MPa的四分之一,也就是0.025MPa,很明显0.025Mpa小于0.0375MPa,完全满足我们对测量工具的要求。但是如果我们按照1.2Mpa来计算,那么量程6MPa的偏值肯定就小于0.025MPa,不能满足规程中标准器的允许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被检表允许误差绝对值的四分之一的要求。对这一特殊情况的处理,一是送检0.25级精密压力表时要求上级检定机构给出1.0×10nMPa系列表的检定数据,在检定0.6×10nMPa系列1.6级一般表时引入修正值。这样,既满足了前面所述的1/4和3/4的要求,又为计量标准器稳定性考核提供了计算依据。二是参照JJG49-1999《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和真空表》中5.2.1.1注“检定0.16(0.06)级精密压力表可选用相应测量范围的二(一)等标准压力计”的方法,直接用测量上限1.0×10nMPa的标准表检定量程0.6×10nMPa被检表。由于两个规程对标准器允许误差的要求完全不同,虽然用二(一)等标准压力计检定0.16(0.06)级精密压力表不满足标准器与被检表允许误差1/4的关系,但JJG49-1999用加注的方法予以解决,所以检定一般压力表时可以参照执行。而且,这样处理也符合JJF1094-2002《测量仪器特性评定》规范 5.3.1.4测量仪器示值符合性评定的基本要求“评定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U95与被评定测量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MPEV之比,应小于或等于1∶3,即U95≤(1/3)×MPEV,被评定测量仪器的示值误差Δ在其最大允许误差限内时,可判为合格,即|Δ|≤MPEV为合格。”

另外锅炉工作压力小于2.5MPa的锅炉,压力表精度不应低于2.5级;工作压力≥2.5MPa的锅炉,压力表的精度不应低于1.5级;工作压力>14MPa的锅炉,压力表的精度应为1级。压力表盘上刻度值,应根锅炉实际工作压力选用,压力表量程的选择应根据锅炉工作压力来选择,量程刻度的极限值应为工作压力的1.5~3.0倍,最好是2倍。压力表的直径大小,应保证司炉人员能清楚地看到压力指示值,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一般高度达5m的锅炉选用压力表的直径应不小于200mm;超过5m时,压力表的直径应不小于300mm。高度较高时,最好用内径10mm的无缝钢管(如φ14X2),从锅炉顶上压力测管接口处引下,到锅炉前方或前侧离地1.7m处,固定在锅炉外壳便于观察、又便于定期冲洗操作、装卸更换压力表的位置。

综上所述,选弹簧管精密压力表作为检定一般压力表的标准器时,首先应满足JJG52-1999规定的1/4的关系,若不满足其要求则必须满足JJF1094-2002规定的1/3的关系,最后再考虑计量参考书中3/4的关系。

测量仪器检定范文第7篇

1存放时间

电子天平作为精密仪器,存放时需特别注意。在电子天平的保管上,为保证电子天平的检定的精密度,一般都会存放在检定室内。电子天平在使用后,由于开箱时间较短或检定室内环境不适等等原因,均会导致电子天平的检定结果出现差异。针对电子天平因保存时间所产生的差异,建议在电子天平检定前至少在检定室内保存24小时以上,只有达到合适的保存时间,电子天平内部的机械结构才会达到真正的平衡,再次使用时才会避免检定结果差异的出现。除此之外,对于检定室的环境也要进行改善,要保证检定室内温度与湿度的平衡,使整体环境达到真正的平衡。

2预热时间

为保证电子天平示值的稳定性,在电子天平进行检定前都会对其进行预热。虽然预热只是使用过程中一道简单的程序,但这却是检定过程中的关键一步。预热时间要考虑不同电子天平的性能,一般在使用前至少预热半小时以上,但因厂家不同,预热时间也有所不同。例如,在METTLERAG系列的电子天平说明书上,要求使用前需预热半小时;上海天平仪器厂的电子天平说明书上,要求使用前需预热一小时;更有电子天平需要预热四小时才能进行使用。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电子天平的检定分度值及检定分度数,保证预热时间,避免差异的出现。

3预压

电子天平在出厂前虽然就其精密度可以给予保证,但仪器如同人的器官一样,长时间不使用后可能会进入休眠状态。因此,长时间闲置后,如不对电子天平进行预压,势必会导致检定结果出现差异。针对电子天平因预压所产生的差异,建议在电子天平使用前用砝码多次进行加载,减小电子天平的进程示值与回程示值之间的差距,在进行加载时,不必过多考虑称量结果和回零情况。只有保证预压效果,才能使电子天平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从而避免差异的出现。

4读数时间

电子天平在检定时示值是否稳定,一般都会在显示屏上作出指示。所出现的反映即稳定指示灯亮起或不稳定灯消失。电子天平从加载到稳定的过程实际也是一个从振荡到平衡的过程,当振荡的幅度逐渐减小至消失时,便达到了预先设定的稳定范围,显示屏上也会提示稳定的信号。但实际中,真正的稳定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的长短不仅与原先设计的稳定范围有关,还与天平的检定分度值有关。假如在进行检定时,没有等到电子天平真正的稳定,所出现的检定结果必然会出现差异。针对电子天平因读数时间所产生的差异,建议当电子天平显示屏上出现稳定符号后,将时间进行顺延。在进行读数时,每次顺延的时间要保持一致。读数时间的顺延对于电子天平的检定至关重要,对于分度值较小的微量天平及超微量天平的检定则更为重要,这其中一丝误差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在实际操作中,当分度值大于或等于1mg时,读数时间顺延3秒较为合适;当分度值等于0.1mg时,读数时间顺延5秒较为合适;而对实际分度值小于或等于0.01mg的天平,读数时间顺延10-30秒较为合适。对于读数时间的掌握上,要不断进行时间操作,最大限度的避免误差的出现。

5检测人的鉴别力

测量仪器检定范文第8篇

关键词:力学;计量仪器;检定;相关问题

计量学的发展是在力学的推动下才实现的,它主要要以力学为基础,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需要不断的罗冲的,当前我国的力学计量体系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同时力学计量仪器在这一过程中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同时在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也将更加先进的技术融入其中,一方面大大的提高了仪器检定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大大的减少了误差数值,这对我国的力学检定工作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力学计量概述

1.1 流量计量

根据流体区,可对流量计量进行划分,将其分为气流量计量、油流量计量、水流量计量三种类型流量测量介质不能互换,不过在计量方法上基本一致。现阶段流量计量发展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分别为动态流量校准与介质流量计量、极端量值标准研发。

1.2 压力计量

在工程施工技术测量中所谓压力也就是指强压在压力计量内,压力也同样指的是强压。压力计量的主要工作就是校准与鉴定压力模块、压力变送器、精密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等,同时还要负责检测与校准数字压力计。压力计量包含动态检定与静态检定两种类型,静态检定又分为祛码检定与对比检定;动态检定分为正弦压力法与激波管法。在静态检定中,活塞式压力计较多,它可分为液体式、气体式两种类型。动态压力对传感器的检定工作主要依靠正弦压力法与激波管法完成。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河将电子信息技术融入力学计量中,便于采集与处理被测数据减少人工操作提高计量的准确性。

1.3 振动计量

振动描述通过速度、位移、频率、加速等完成振动测试的结果是否准确主要在于计量结果是否精准。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很多国家得出了不同的振动校准结果这表明校准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经过不断研究后校准误差逐渐降低主要原因在于校准技术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1.4 质量计量

在工作中质量是力学计量的基本单位,利用ka符号表示。在质量计量过程内,需利用天平对祛码质量进行测量质量计量水平可依据天平与祛码研究情况作出判断。质量计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尤其环境对其的影响较大,空气对流会影响计量结果。另外磁化对计量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因此,现阶段应该着重研究如何降低其他因素对质量计量的干扰。

2 力学计量法

实际上,计量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容易,在力学计量法应用的过程中要综合使用武力知识和力学知识等等,而且其在力学领域当中所发挥的作用非常的明显,这是因为力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计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占的位置尤其重要。在应用的过程中,其能够有效的减少或者是避免一些误差的产生,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联,所以它可以很好的对多种力学计量法进行高度的统一。通常我们所说的力学的统一性通常就是指在力学计量法应用方面的一些问题,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防止误差产生,同时其可以很好的保证计量结果的可靠性,所以如果想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就一定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充分的考虑到力学计量方式的统一问题。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力学计量标准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其在实际工作中所采用的计量方式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我国的力学计量工作中通常使用的都是采用自主定制的标准,在需要的时候也会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力学计量标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比较常用的还是我国自主定制的力学计量标准,通常只有在科研工作中才会使用国际的标准。这样一来,我国和国际间的距离也会大大的缩短。

3 计量检定中的相关问题

在计量仪器坚定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了提高检定的质量,我们必须要对其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更好的保证工作的有效性,以下笔者对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般情况下,力学计量鉴定仪器对实体的力学测量工作进行评价之后会对仪器整体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评定。力学计量仪器的检定工作通常都是由国家来规范和执行的,在实际的工作中通常是需要有主管部门的认定和盖章的,只有满足了上述的条件之后,才能按照其所制定的标准去执行。在我国的相关规定当中,对力学测量仪器检定有着非常明确的要求,所有的仪器都需要通过主管部门的严格检查,其他和该工作无关的人员不能参与到这项工作当中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对力学测量仪器进行检定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可靠,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制定出一个非常严格的计量和规定制度,在实际的工作中,检定人员也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去执行,这样就可以十分有效的避免在检定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操作上的失误。从而也使我国的力学测量仪器的检定工作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另外,计量检定人员在进行实际的计量检定工作时,常常会应用到力学计量仪器,因此本文这部分就具体对力学衡器计量检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们都知道,衡器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天平,其在现代力学计量研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衡器最早是由一位德国科学家发明的,并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经过不断的改造与完善,逐渐定性,在目前的力学计量检定工作中,主要采用了两种计量鉴定方法,在一种是部分检定法,另一种则是整体鉴定法,其中,整体检定法由于具备操作简单、计量结果可靠性较高的优点,因此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这种检定法还可以对检定结果进行再次检定,最终得出所需的调整数值。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问题是,为了避免产生误差,必须采用多次计量的方法,简单来说,当其需要测量2次时,要将测量次数增加值3-5次,这样才能减少随机误差的发生。在对整体进行检定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了基准计量、仪器计量等方面的内容。其中,部分检定称之为分项检定,其是指对计量仪器的检定,而遵守的原则就是需要对计量仪器进行反复的检定验证。通过将多次得到的计量结果进行对比,从而确保最终计量结果的精准性,还从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了整体检定中存在的缺陷因此.在实际的力学计量仪器检定过程中,需要交叉使用部分检定与整体检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实际的力学计量仪器检定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存在着较大的复杂性。其不仅与我国现行的力学计量标准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更是对力学计量的统一性问题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我们只有对力学计量仪器检定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分析,才能确保其检定规程真正满足于国家相关标准要求,进一步提高力学计量仪器的精确度。

参考文献

[1]李燕华,悦进.JJG2071-2013《(-2.5~2.5)kPa压力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解读[J].江苏现代计量,2013(10).

[2]马力辉,高永阳,孙辉,李国.基于量纲分析的测试计量仪器创新设计[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