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天人合一易

天人合一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天人合一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天人合一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     天人合一 ;美在自然;自然美之大美;自然美之生命美;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周易·易传》就提出:“夫大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1]这是古人在和自然的相处中,以及在对自然的感悟中所形成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一种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追求境界。这一思想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中国由古至今,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有着很强的包容性,中国的最主要的哲学流派儒、道、释都有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论述,并且都认可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这种相互亲和的关系中,把人的情感与精神,人的理想与追求,同自然的精气神紧密地结合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把自然的物质属性升华到了具有情感和精神的自然,使得自然的内涵得到了丰富和拓展。自然美除了自身的美感之外,更多地赋予了自然以人格之美,比如崇高、伟大等美感形式都可以在自然中找到体现的载体。这种人格化了的自然,也是天人合一的一种状态。通过这一状态,人的情感和精神与自然之生命状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生生不息的生命系统。这种人和自然的亲密关系也深刻地影响着绘画领域,创造了很多绘画方面的美学思想,自然美也成为这一思想指导下的重要的美学思想。

一、天人合一思想体现着人和自然的亲密关系,造就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自然美

天人合一思想侧重于表达自然与人的融合,尤其是与人的精神世界的融合,这种物我的融合,与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追求是一致的。《周易》是中国古人对天地自然变化和人类自身生活相互关系的一部理论着作,而“天人合一思想”则是《周易》的核心理论。《周易·系辞》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2]这是人在参悟天地运行后所形成的一种合一的境界。周易中关于天人合一的追求,在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都得到认可,并做了进一步的发展。老子也对天人合一的自然论观点做了阐释,《道德经》第二十五章里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并说自然中有四大,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3]老子在这里把人作为自然四大之一,把人同自然连为一体。在这个相互的关系中,可以看出一个脉络,那就是人法地,法天,法道,到最终的法自然,那么自然也就是人所追求和效法的最高的标准。这种理念表现在美学上,那就是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理论。宗白华1921年就指出,生命活力是一切生命的源头,也是一切美的源头。自然美所蕴含的生命内蕴,成就了自然美的美学价值和自身定位,自然美也就成为人类追求美的最高的标准,也是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人们在艺术追求上的最高的标准。

二、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表现,从来没有离开过自然

从原始社会的岩穴壁画,到对工具美的创造,再到生活中对工艺美的表达,始终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在书法和绘画成为主要的绘画艺术形式的时候,人们对美的追求也需要在人和自然的亲和关系中去寻找。其实不光是美学,中国的政治、思想、生活都受到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就连中国的三大宗教儒教、道教和佛教都是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相统一的。在这样的文化传统和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绘画美学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天人合一思想的烙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自然美也就成为了必然。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中的自然论观点和美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历来为画家和理论家所重视。这主要在于道家把人和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可分割。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老子将自然放在一个最高的位置,自然涵盖了人、地、天和道,这也是对自然的一个定位。而天人合一的最高追求就是顺应自然,或者说是合乎自然。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效法于自然,也因此,自然美成为美的最高追求,“美在自然”也成为画家们的自觉的追求。在道家的思想里,自然除了上述说的自然界之外,还包括自然的状态,即道家所认为的自然无为的状态,也就是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意思,这也是道家所追求的人生境界。老子崇尚这种自然观,老子反对伪美,即矫揉造作的美,他推崇朴素纯真的美。《道德经》里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也是一种大美的标准,大音若无声,大象若无形,就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境界,那就是至美的乐音,至美的形象已经到了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反倒给人以无音、无形的感觉。比如自然界的音乐,那可是最好的音乐了,可是有时你身在其中的时候,又可以听而不见,这时声音和自然已经融为一体了。与此哲学思想相对应,也产生了关于自然美方面的相关理论。比如,人们讲美的创造要妙造自然,浑然天成,这是对自然美的基本要求。唐代的张彦远把自然列为绘画作品的上品,自然之下依次为神、妙、能、谨细。《历代名画记》中说“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自然者为上品之上。”[5]这些都是古人在与大自然的相互交融和感知中经过不断地提炼和升华所得到的自然之美,历来为文人和艺术家所重视,形成了关于自然美的理论体系。

庄子顺承了老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自然为大,自然美也就是大美,最高的美。庄子认为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创造出天地之间的大美,其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6]这里提出了大美的问题,那何为大美?根据庄子的思想来看,这里的大美也就是指的自然之美,或者说大自然的朴素的本真的美。这种美显示着自然的纯真与朴素的特点,是美的本源,美的极致,也是对美的最高的追求。庄子在《山木》篇还提出了“既雕既琢,复归于朴。”[7]的美的观念,就是通过雕琢去掉表面的华饰,回归到朴实无华的自然的本真的美。庄子又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8]庄子把自然朴素之美看成是最本真的美,是一种内美,一种理想的美,任何形式的美都无法和它比拟。这里的大美可以和张彦远的“谨细”的标准相对比,谨细的美为绘画作品的末端,自然美才是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人们平常所说的绘画要大气,包括雄浑大气,要以小见大,画面要雅致,并且要有大雅之致,才能体现出绘画的大的气势和大的境界,大的意境。中国后来的大写意绘画,强调作品的精、气、神,强调抒发大的情怀,这也是对自然本质的内在追求,是追求自然美的重要的方面。有时绘画讲求大巧,力避小巧,小巧到谨细则为病态,而大巧才是美的,如同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就是一种不加雕饰的朴素的美。

三、自然美是一个生命美学系统

在美学的领域,自然美最根本的价值就在于自然美是一种生命美学,并且同自然一样,它也是一个完善的生命美学系统。

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不断地为自然美注入新的活力,呈现出勃勃的生机,这也是自然美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在绘画中生命的感染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来自于自然,浸润在人的心灵,是在人对自然的感应中所赋予的情感生命,是自然美依托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下所形成的人和自然相互交融的美学理论。现实中,自然又是纷繁和复杂的,在自然美描述中,人们往往关注具有生命感的自然之美,这种美感往往比较直观,很容易为人们所感受到。那么在自然中的没有生命感或者是缺少生命感的自然物象那里,人们又如何体现它们的生命感呢?首先,古人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不是简单地结合,而是全方位地融合,尤其是心灵的融合和精神的融合。这种融合在绘画领域体现得也很明确,比如自然中没有生命的枯藤,艺术上称为“万岁枯藤”的实例来说,万岁枯藤即使是枯死了,也因为它具有历史的沧桑感和用笔上的趣味性而备受画家喜欢。枯藤虽然是没有生命的物象,但是中国的画家们由于深受自然美的影响,所以在表现时就运用“移情”的方法,把枯藤的历史沧桑感和饱经生活洗礼的生命感充分地体现出来,使其获得了艺术性的再生。在运用笔墨表现的时候,将润泽的富有生命之感的表现技巧运用到对枯藤的表现当中,使枯藤如同沐浴在春风当中,赋予它以春的生命之感。

这里充分展示了中国美学的博大与精深,其中也蕴含着中国绘画中的另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那就是“移情说”。另一方面,画家们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找到了表现自然美的方法,当表达秋风冷冽,万木枯槁的景致时,在笔墨的表达上,一定会在枯笔焦墨中润含春雨之感,使之具有生的气息,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表达要求,其核心的思想是要体现出生命之内涵,呈现生命意味的自然之美。

天人合一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绘画美学,是中国绘画美学的哲学来源。天人合一的思想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一个自然的系统,也是一种自然的和谐的生命状态。在天人合一思想里,自然美作为一种生命美学,它是一个有着生命力的活的循环系统,意即自然美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总而言之,自然美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其内涵也很丰富,自然美也和很多的美学理论相联系,或者说中国美学的很多理论,归根结底都最终回归到自然美这一范畴里来,而其最终的理论基础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自然美的文化基础或者说是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思想,也只有天人合一思想里的自然美才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才具有深远的美学上的影响力,也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对于自然美及其相关的美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鹏昆中国画天人合-“思想研究[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2.

[2]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226.

[3]老子.道德经的智慧[M]丹明子编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85.

[4]老子道德经的智慧[M]丹明子编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85.

[5]何志明,潘运告唐五代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178.

[6]陆永品庄子通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230.

天人合一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 核心思想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214-01

《乐记》一书是中国传统音乐思想的典型著作,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全面和完整概况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书籍,在这部书籍中记载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思想,即天人合一思想,这一思想自产生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核心思想。下面就先从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开始说起。

1 天人合一的含义

关于天人合一这以思想的解释,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天与人本身就是一体的,认为天人应该合一;另一种解释是天人是相通的,显示中国析学在天人关系上的关注,而其中又以“天人合一”最为重要。这里所说的天指的是自然世界中的万物,而人则指的是自然万物中的生命,合的意思是两者之间是相互协调、相互融合的。

天人合一思想来源与气的一元论,不论是儒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都认为万物都是由气组成的,比如: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这里的一就是气。老子认为有生于无,无为道,有为气、宇宙万物都是气所成。由此可知,气是万物之根源,而天人合一就源于此。天人合一思想最早起源于汉代哲学家董仲舒思想中,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这就是最早的关于他天人合一的记载。其实在此之前,《周易》及先秦诸子的论述中也有很多天人合一思想的雏影,他们都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协调和统一的,是一种生命的共同体,不论是远古时期还是后来的先秦时期,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引导着人们。

2 天人合一思想在传统儒家音乐美学中的表现

中国音乐艺术中最重要的主题就是自然,从乐器的材质上看,琵琶、二胡等都是木制材质,这些材质都源自于大自然,且这些乐器的构成方式都是直接连接而成,没有任何的金属连接的方式。从中国古典音乐的表现手法及内容上来看,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流露出对大自然的态度和想法。就表现内容来看,中国古典音乐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描述自然与生命的,这部分内容的形象主要是回归大自然,在风格上往往强调山水以及田园的生活。另一种则是以描述花鸟植物为主的音乐,这类音乐更多的是以田园乐曲为主,重点描述田园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

天人合一就是回归大自然,那么为什么大自然能够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核心呢,其实这与中国长时期的农民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长时期的农业经济是的人们与自然搭成立紧密的联系。中国音乐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诚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般,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对应的,人与自然一直都是相互联系,互相关联,共生共存的,而人身为能欣赏万物的观照者,“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昔与子之所共适”,这种将生命回归于自然之中的审美态度,就是中国音乐艺术的精神所在。

儒家思想对音乐美学的核心是,和孔子在评价《关雎》时说:“乐而不,哀而不伤”,其意思就是关雎这个音乐给人的感觉是平和的,是适中的,没有超出一定的界限,因此,就能体现出和的思想。其实儒家思想中和的音乐核心,更多的是强调音乐的中庸思想。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另一位代表人,他认为音乐在动荡时期可以鼓励每一位将士英勇对抗,而在和平年代,更可以让每个人以礼相让,在古典音乐的内容和形式上,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往往将和放在第一位,其内容往往以不超越和这一思想为基础,而音乐的艺术形式则被摆在第二位。中国传统音乐的这一和的美学思想,对中国音乐的影响极为重要,儒家思想将和这一理论甚至当做音乐艺术的唯一真理。

受和这一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音乐主张将人的思想作为影响世界万物的主要动力,《乐记》作为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认为音乐是由间组成的,间是源自于人内心世界,认为人心想到的是世间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源,因此,儒家思想认为音乐一定要以人的主观思想为主。“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乐记》这句话就恰恰反映出儒家思想中对情感的重视,他们认为一部音乐作品最重要的是情感和品德修养,然后才是技艺,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当代的音乐教学中,专业的音乐人才固然需要但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扩展音乐素质,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更为重要。

3 天人合一思想在墨家音乐美学中的表现

与儒家思想中极力主张以“和”“善”的方式对待音乐相比,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学派墨家对待音乐恰好相反,他们将“非乐”作为音乐美学的主要观点。所谓“非乐”就是不承认音乐的价值,认为音乐不应作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方式,人们应该禁止各项音乐活动,他们认为音乐不仅不能很好的治理天下,反而会“其乐越频者,其治愈寡”,就是说长时间的进行音乐活动,会影响帝王治理国家,对国家的管理有百害而无一利。

从表面上看,墨家这一反对音乐的音乐美学思想看似不能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但从本质上看,也是符合的。墨家之所以提出这一美学观点,主要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当时的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很多音乐活动的开展都是一些社会高层阶级人们进行的一项活动,而这些人进行音乐欣赏时,就不能“兴天下之利”,更不能治理天下,因此,墨家大力制止音乐的传播。从这一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治理天下就是为了让天与人合二为一,治理天下就是让天与人处理好和谐的关系。另外,由于在当时音乐不可能为全部人民服务,因此,也就不能实现天人合一,所以墨家在自己的思想中大力提倡非乐思想。而这种非乐思想也正是天人合一的另一种解释,即为了实现天人合一而进行的非乐思想和活动。

总之,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音乐的影响非常大,至今影响中国音乐的核心思想美学是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这种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来美学思想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动力,作为现代人,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传统音乐中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才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的社会上进一步发扬中国音乐艺术,为全球音乐文化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进.中国不同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12(1):30-31.

天人合一易范文第3篇

一、“天人合一”蕴含的整体意识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天人合一”思想蕴涵着整体意识,主要表现在其肯定人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人与自然看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周易》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和万物一样,是天地的产物,人类社会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然而,中国古代哲人虽然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并不混同于一般的自然物,人是“万物之灵”。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既然贵为“万物之灵”,因而其在天地万物的生养过程中就担负重要的责任。“天人合一”的整体意识启发我们应该把世界看作是有机统一的、普遍联系的组织系统。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首当其冲的是要树立自然与人类整体统一的意识。这是因为:首先,把人与自然看成有机统一的整体是符合马克思辩证法的正确认识,是一种普遍联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人的生存与发展也必须以自然环境为载体。自然遭受破坏,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将是无源之水。人与自然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世界。再次,人类的历史经验表明,那种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无限征服自然、滥用自然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例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对内蒙古阿拉善荒漠草原地区环境的调研表明:由于对水、草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等问题严重,大片植被消失,严重制约了当地农牧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此外,人是“万物之灵”,因而人应该担负起“赞天地之化育”的责任。即是说,在保护生态环境过程中,人具有无可推卸的责任。

二、“天人合一”蕴含的和谐精神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表现在其反对将人类和自然对立起来上,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自然本身之和谐。《周易•乾卦》:“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意思是说,在天道法则的变化中,事物各以其本性,生育万物,赋予生命,事物以整体的法则存在,保持自然的和谐,才能使万物各得其所,各得其宜。二是人与自然之和谐。如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三是人与人之和谐。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以“和为贵”,才能使人类生活圆满,才能使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由此可见,“天人合一”之和谐精神不仅强调自然系统内部之和谐,而且更进一步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和谐的重要性。只有实现了三者共同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做到“与天地相参”。“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启发我们应该关注自然本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首先,解决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就要维持自然本身的和谐。自然界本身是有机运行着的统一体,春夏秋冬的更迭、各种生物的产生与消亡等都是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我们应该遵守这些自然规律,维持自然本身的和谐。维护自然本身的和谐是解决生态环境的基础,破坏自然的和谐将给人类带来灾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澳大利亚为了解决甲虫之害而引进了一种青蛙,然而这种青蛙吞食垃圾,排泄的毒液不仅伤人,而且还会使牲畜毙命。更为可怕的是,这种青蛙繁殖能力超强,目前尚无法找到它们的天敌。朋友变成了敌人,澳大利亚的“蛙害”引人深思。其次,解决当代的生态环境问题,要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发展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要既关心人类,又关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携手,生物与非生物的共进。再次,要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保障。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人的作用,人们之间的不和谐将破坏生态环境。战争是人与人之间冲突的最突出表现。人们为了掠夺资源而进行战争,战争又大规模地消耗稀缺的资源,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直至消灭人类的生命。海湾战争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将持续100年。因此,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我们首先要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天人合一”蕴含的平等价值观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人与自然平等的价值观,这种平等价值观首先表现为对自然价值的重视。自然的价值绝不仅仅意味着它能满足人的物欲需求,自然本身也具有价值。自然有“厚生”价值、道德价值及审美价值等。“厚生”价值是指自然作为人的生存环境,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以满足其生存发展的需要,即《易传》所谓的“天地之大德曰生”。道德价值是将自然景物与人的精神、道德联系起来,以自然景物来比喻、象征人的道德,促进人的道德修养,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种思想贯穿于中国文化之中。例如陶潜之“菊”、柳宗元之“山水论”等都是以物之精神来启示世人。审美价值即是以自然为对象,充分挖掘自然内在的审美价值。但是,当代人往往只看到自然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其生命支撑价值、遗传多样性价值、物种异质性价值、生态多样性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消遣价值、审美价值、宗教象征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及性格塑造价值等。“天人合一”的平等价值观还表现为它蕴涵着人与自然具有平等关系的思想。庄子曾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句话包含的正是这样两层价值关系:天地与我并“生”,生态系统与人类的平等价值关系;万物与我为“一”。只有重视这些平等价值关系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当然,在中国传统思想里,人与自然的平等并不是绝对的平等,而是应该有先有后、有厚有薄的,人在这种平等关系中居于主要地位。对此,王阳明做过独特论述,他认为,在利益分配发生矛盾时,家庭血亲处于中心的、优先的地位,先爱至亲、家庭,再爱路人,最后是禽兽、草木。这就启发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平等原则,不仅承认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也要承认自然的生存和发展权利,以“人—自然”共同体的共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人与自然平等观的建立,需要人类的更大勇气和自觉性。因为在人的巨大的创造力面前,自然是被动的,要维护人与自然的平等权利,说到底还是要依靠人类来实现。人作为高智慧的生物比其他自然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有主动性、创造性。因而,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是主动积极的一方,人与自然的平等最终还是要人来维护。

四、“天人合一”蕴含的生态意识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启示

天人合一易范文第4篇

孟子更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天人合一”思想:“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性”即人固有的仁义礼智,植根于“心”,人只要极尽其心以思行善,便可知其“性”;知其“性”,便可知“天道”贵善,于是心、性、天相通,融为一体。

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先秦道家同样主张“天人合一”。道家的“道”,同儒家的“天”一样,都是宇宙的本体,只不过道家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庄子更从道的观念出发,认为天地、万物和人是齐同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西汉武帝时期,适应加强国家统

一、实行朝政改革的政治需要,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先秦以来的“天人合一”观,明确地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哲学命题,使“天人合一”观念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天与人虽然是相互区分的,但由于人“类于天也”,同类相通,因此统一成一个整体,即天与人“合而为一”。

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理论的政治目的又在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学说统一社会思想,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帝国统一。他特别强调“大一统”,强调“一”,而实现“大一统”则要依靠国王。他在解释“王”字时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天、地、人是一个统一体,而将他(它)们串联、贯通起来的则是“王”。因此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要“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君是现实世界代替天统御臣民和万物的主宰。

天人合一易范文第5篇

“天”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是传统哲学的主要命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农耕是我国主要生产方式,这就要仰仗于天,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尽管在对待人和自然的具体态度上,各个学派有差异,但他们都主张“天人合一”,把这个作为处理天人关系的最高的境界和主导思想。

(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所体现的除了宇宙观更多的是道德观。在《周易》中也提出了天与人之间协调的思想,并将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表述为天、地、人的“三才之道”。这种思想一直作为中国哲学的基础而被不同的流派宣扬、诠释,从而得以不断发展并且日臻完善。

儒家《中庸》的“天人合一”主要表现在诚与明的学说中,并且突出了道与教的作用,也就是人文教化的作用。天道只是诚,在人则为性,即“天命之谓性”,并不是消极提倡人道合于天道,以此证明自然界的伟大及其目的性。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自然的杰作,也是自然界的“功臣”因此,人在自然界中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自然界本身就是以诚“生”物,以诚“化”物。

(二)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道教教义中包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已经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人们认为道教关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强烈热爱自然的倾向,对一切生命都给予热情的歌颂和赞美,具有重要的环境保护的价值。就道教的环境保护观而言,他包含的珍视生灵、关爱自然的思想都是以人为本的光辉。道教教义中充分体现环保思想的主要有:道法自然的原则、齐同万物的观点、重人贵生的理念和三才相盗的思想。表现出与万物和谐共处的环境保护思想。

道家主张天人合一,物我为一。老子最先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遵从自然之道,人也遵从自然之道。在道家看来,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万物的生存都离不开自然环境,万物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最后又自然而然地复归于大自然。

(三)佛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佛学理论遵循“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包含了丰富的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蕴。佛学以生态为中心代替了以人类为中心,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在人道主义与保护生态之间划上了等号,在佛的面前人与其它所有的生物都是平等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所有生命都潜藏着天赋的佛性。佛学从非人类中心主义和平等的立场出发,强调对地球上的生命和生态系统的保护,主张人类善待万物和尊重生命、普度众生,直到佛的境界,这样,人也在对万物的能动守护和成全中维持了自己的境界。

二、“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观的作用及其当代价值

(一)发展循环经济,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是发展。经济是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控制人口,走一条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保持社会具有长期发展能力。要实现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生产力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1、维护人和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环境因素是影响生产力结构、布局和规模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关系到生产力系统的运行和效益。这就需要在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之间寻求一种均衡与协调,找到一个适当的“尺度”,使自然环境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最优惠的条件,而又不损害自然环境。这就要在坚持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注意维护生态潜力,把经济增长限制在环境生态允许的限度内,使生态潜力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在生产和消费增长的同时增长生态潜力。发展生产力和保护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

2、注重内涵式的利用自然力。自然力是社会生产的自然物质基础,它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或大或小的可能性。我们所能控制和利用自然力越多,生产力发展也就越快。在社会生产力中,科学技术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过去,我们对自然力主要采用外延式扩大利用,导致了人们无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这种严重局面要求我们对自然力应采取内涵式利用,提高对自然力的利用效率,由一次利用变为重复利用,由低效利用变为高效利用,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产力持续向前发展。

3、确保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在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的过去,二者之间是矛盾对立的。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将保护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增长有效地统一起来,有效的解决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对立关系,既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的合理性,做到不为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环境,也不为保护生态环境而放弃发展经济。积极推广低能耗、集约型和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与当代经济建设“双赢”。

(二)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加快环境法制建设进程

1、制定和完善保护与建设生态的法律法规。建设生态文明,需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出台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政策。我们应当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发展经验,依据我国实际需要制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填补这方面法律空白,特别是在保护我国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方面必须加快立法,以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

利用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发展当代经济,必须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围绕重点地区、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统筹考虑。

2、提高法律监督水平,营造良好秩序。高效能的行政执法和完善的执法监督机制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各级环境监察机构的作用,检查和组织专项执法结合,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对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执法检查。

天人合一易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生态思想;天人合一;风水思想

收稿日期:2012-01-16

作者简介:荣 南(1992―),女,回族,湖北宜昌人,南京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学生。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003-03

1 古代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思想基础

“中国的传统是整体论的人文主义的,不允许科学同理论力学和美学分离,理性不应与善和美分离”。文化价值体系是一个惰性很强的系统,要改变它往往需要借助传统的力量。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上下两千年的澎湃历史长河中,人类任何历史现象都是在特定的文化领域内形成的。人类于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哲学思想、社会伦理、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民间风俗等文化现象更是引发各种社会历史现象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作为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历史现象,也自然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1 森严的等级制度与规整的城市规划

等级制度一直深深的渗透在我国封建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在把礼看作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指导思想的同时,也非常的讲究尊卑,“礼制尊,统于一”,用礼来“以统百官,以偕万民”,极力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名分与等级观念,十分重视“三纲五常”的社会道德及宗教伦理观念的作用。在古代中国,礼节无处不在,无时不存,衣食住行均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周礼•考工记》明文规定了古都规划布局的理论与模式:“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国都城市为正方形,长宽各九里,每边三座城门,经纬各九条街道,左边建祖庙,右边有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和政府办公的地方,后面是交易的市场。这样一个堂堂正正、四四方方,纵横如棋盘的城市,正是中国古都王权礼制的标准模式,其形态和格调一直沿用到明清。

1.2 古代城市规划中生态理论的初步实践

(1)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在山水交会处,使城市天然地具备自然山水要素,从而极其便利地形成浑然一体的“山水城”。且城市规模与山水聚结相吻合,具有科学合理的环境容量。城市形态与山水要素相互渗透、紧密配合,并赋予象征性。城市布局结构与山水要素相均衡与统一。城市空间组织与外部自然山水空间同构,共同营造一种围合重重、内敛向心的封闭空间。城市景观从自然山水之中取得佳妙的背景、衬托、层次、轮廓以及借景、对景,从而与自然山水建立呼应关系,突破其有限空间的限定。

(2)人地关系的确立。人地关系就是人们关于人类及其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认识,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利用地理的基本思想,很早就被人们所注意,早在先秦著作《礼记•王制篇》中,就提出了“广谷大川异质,民生其间异俗”的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而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则表现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到明代晚期,王士性阐述了对人地关系理论更深刻的理解,在他的思想中,蕴含了地理环境对文化影响的两种机制,即地理-经济-文化的间接影响机制和地利-文化的直接影响机制。

从古都长安、洛阳、北京等都城选址布局来看,基本上都位于河流冲积平原上,都城与山地之间广阔的山前台地均为皇家园林分布地带。在城市选址与布局中把最具有优势的土地作为园林用地,既能满足生活需要,又能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体现生态城市规划思想。且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在城市内的分布多数同城市水系密切联系在一起,常与城市河道疏浚、防洪、供水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山水环境的城市,使山与水网融入城市结构中,形成一种有机的城市肌理。比如隋唐洛阳多数私园均沿城市河道分布,在江南水乡古镇,河道是城市的命脉,因河居住,因河设街,因河成巷,“河道贯成像,水巷通家门”,山水环境与城市景观在整体设计中一体化,提高了城市的审美价值和生活价值。

2 古代城市规划中的指导思想

近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又焕发出生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以及对西方近代天人关系论批判和反思的结果。

2.1 “天人合一”的整体性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哲学思想,也是东方整体性思维的重要来源,它是中国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从“天人合一”思想出发,中国传统价值观追求的价值取向和伦理目标是“整体至上主义”。

在1999年国际建协就通过《北京》指出:“千百年来,整体思维一直是东方传统哲学的精华。今天它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成为地球村的福音,是我们处理盘根错节的现实问题的指针。”

“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其一,人与自然是统一体,认识自然的一部分。如《周易》将天、地与人并称三才,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大天地,认识一个小天地。《史记•乐书》中叶指出“天地一大生命,人身一个小天地”。借天例人,推天道以明人事,这就是“天人一理”。其二,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应与自然为敌。

“天人合一”是中国关于人与自然的理想状态,是对它们矛盾的克服,只有”和“才是人与天地关系的最高境界”。和“是和谐,它不是僵死的一致而是包含了差异的同一。儒家、道家和禅宗构成了中国思想的主体,对此目前已无可争辩。儒家的道是社会性的,道家的道是自然性的,禅宗的道是心灵性的,但道的自然性在中国思想中是主导性的,“天地君亲师”的顺序就表明了自然对人类的优先论。人和自然始终保持了一种不可分离的关系:“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论的新生,就中国文化自身而言,则是其自省和自我批判后的理性选择。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的世界观。钱穆认为,“'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2.2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在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就是对城市选址的影响。《管子•乘马》中就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总之,城市选址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生态环境要适宜人类居住与生活。其次就是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古代城市规划一般会根据不同等级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对其规模进行界定,体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生态规划理念。如《周礼•考工记》将城邑分成三个等级,即“王城,城邑,采邑”。

包括中国传统的建筑,讲究天圆地方,就是对这一哲学思想的特殊注解。最早可追溯到6 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村落形成圆形,房屋大门朝向中心广场,就是对众星伴月的认同和模仿。近到明清时期,天坛和地坛也是遵循天圆地方原则修建的。天坛是圆形,圆丘的层数、台面的直径、四周的栏板,都是单数,即阳数,以象征天为阳。地坛是方形,四面台阶各八级,都是偶数,即阴数,以象征地为阴。

在这一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古代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对自然界的尊重和维护,如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严格按照星宿布局,中轴线明显,结构对称严谨,南立天坛、北置地坛,日坛、月坛分列东西。规划强调群体意识,成为“星辰之都”。规划强调群体意识,呈现出完整性和协调性,透射出当时政治家、思想家和宗教哲学家对一种“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体现了“天道、地道、人道”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

2.3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价值

“天人合一”思想,相对于当今科学而言,它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的世界观,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系统的思想。中国学者季羡林说“这种思想是有别于西方分析模式的东方综合的思维模式的具体表现,它关系到人类的发展前途。”

当今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自然、区域、高效、和谐、人本”等生态城市建设的本质,其思想内涵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当前城市规划界所推崇和追求的可持续发展观也可以从这里找到思想的滥觞。

3 古代城市规划中的风水思想

城市生态学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人居环境的风水学说。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精神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想曾经在中国古代城市营建中得到充分体现,而在这些实践的背后,风水学说的具体指导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1 风水思想的概括

风水学说同以阴阳五行、脏象温病、气脉经络诸说为主体的中医一样,具有浓重的传统文化色彩,它是以传统哲学的阴阳五行为基础,柔和了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心理学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的内容,将山水文化与人类聚居地的选址营建融为一体的学说。它融逻辑与非逻辑,理性与非理性于一体,蕴含了中国传统之中的山水情愫和身后的山水文化积淀,在浓重的迷信色彩下闪耀着哲学的智慧与艺术的光辉。

摒弃风水的迷信色彩后,风水理论呈现给我们的是天人合一的人居理想和以生气为核心的技术路线,其中蕴含的合理内核和大量罗列的科学事实,以及笼罩在迷信色彩下的各种神秘现象,涉及到自然、人文等诸多方面,值得现代城市科学予以重视和研究。

风水是人类环境的客观存在,即天、地、…山川、土木等自然景现。选择风水的学问就是风水学,风水学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门学科,实际上就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宁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它起源于人类早期的择地定居,形成于汉晋之际,成熟于唐宋,完善于明清。

3.2 风水思想中的生态要素

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城市,均是经过慎重考虑而后定的。如北京城形胜为“北枕居庸,南襟河洛,右拥太行,左环沧海”,山川环卫,气候宜人,是“王者不得不可为王之地”(杜牧语),所以早在战国时燕在此设邑。后有辽燕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至今仍为首都。可见其选址的科学性。

在风水看来,“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阳宅全书》)。理想的城市环境应该是有山有水、背山面水或山环水抱;如果山、水要素缺一,即使城市内部布局形态再好,亦徒具吉形而无真意。其实,有山有水的地段,便于植树造林、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形成宜人的生态循环;此外,山水交会意味着阴阳(山阴水阳),刚柔(山刚水柔)、动静(水动山静)的对比与统一、相成与相生,符合“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的我国古代山水审美观念。因此,有山有水遂成为我国古代山水城市选址的必要条件,而古代山水城市亦必巧妙地嵌合于自然山水之中,形成城与山水、人与自然两情相依的最佳境地。

在古代中国,风水术作为一种山水文化观念,它直接地指导了我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形成了众多独具一格的古代山水城市。现在适时地探讨和总结风水及其指导之下的古代山水城市规划思想,既有利于我们继承优秀的历史文脉,完善地保存与保护传统的山水城市格局,更有利于我们当前规划建设生态城市。

我国古代城市从来就不是那种简单的、纯实用功能的建筑聚合体,而是一种充满了各种文化意蕴的古代生活环境,在其漫长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种种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的多重撞击。风水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关于城市、宅居环境选择的山水文化观念,必然深深地影响并制约着我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这正如吴良镛先生所云“中国传统城市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的要素,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显然与重视山水构图和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学说’的理论有关”。

4 结语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是基于整个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之上的,在规整的城市规划背后是等级制度的封建思想,依山傍水则是依据“天人合一”与风水思想。而我国古代城市规划通过“天人合一”的哲学指导思想,以及风水学说的经验契机,创造了宜人的人居环境,积累了一批又一批的资料。希望能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传统的力量,对城市规划的生态指导思想提供一些深化或者变革的基础力量。

参考文献:

[1]

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 杨荣金,舒俭民.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3] 汤天滋.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71~72.

[4] 李铁华.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影响[J].规划师,2002,18(5):63~64.

[5] 杨 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 [D].重庆:重庆大学,2005.

[6] 黄光宇.中国生态城市研究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Ecological Elements in Ancient Chinese Urban Planning Ideas

Rong Na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

天人合一易范文第7篇

摘 要: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造就了中西不同的自然观。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中华民族与自然保持着和谐的“天人合一”关系,人们顺应自然,对自然感恩戴德。而以商品经济为主的西方民族与自然处于“天人对立”的关系中,主张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对自然充满畏惧。这些都在中西的文艺作品、神话、宗教以及对待自然美的态度中表现出来。中西自然观各有所长,在全球化的今天,二者应当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造福于后人。

关键词:天人合一,天人对立,天人关系,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3-0000-02

一、 “天人合一”与“天人对立”

中华民族早在商代,或者在更早时期就萌生了天人“相合”的思想。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天道本性生养、赞化、共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整一、协调、有机的联系。[1]中国虽然也产生过为人服务的实用主义自然观,如以荀子为代表的征服自然说,但始终没能成为主流。占主流地位的是以《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这一学说,自汉宋以后,就逐步发展演变成“天人合一”思想。这种自然观将人置身于大自然中,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主导要素,《中庸》把“天、地、人”并称“三才”,[2]说明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3]儒家代表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不可一无也。”[4]董仲舒表达的就是“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念。不仅如此,“天人合一”的思想还主张人应该服从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如道家主张崇尚自然,顺从自然,追求对自然本性的回归。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庄子说:“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6]庄子尊奉无为而治,主张不以人力改变自然,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协调和感恩,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基础。

西方民族虽然也出现过短暂的“天人合一”时期,但他们对世界本原的探寻却意味着他们是将自然界客体化和对象化了的,并非像中华民族那样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时遭遇了大风大浪,所有的人都葬身海底,令人毛骨悚然。这些经过幻想加工的文艺作品折射出古希腊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在古希腊人看来,自然与人是尖锐对立的,自然界总是与人类作对。”[7]埃斯库罗斯的著名悲剧《普罗米修斯》中神鹰啄食普罗米修斯肝脏的悲壮场面,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中那震撼人心、不可抗拒、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中美狄亚痛不欲生、亲手杀死亲生儿女的惨不忍睹的情景……“这种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不正是大自然与人类尖锐对立的缩影么?”[8]在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文化中,征服自然、战胜自然是主导思想。在天人关系上,西方民族表现出控制与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在自然观上则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大自然是依附于人类而存在的。色诺芬在《回忆录》中借苏格拉底的口说出“人的所有东西都有其目的,而众神也为了人的利益而精心安排了所有的事物。自然界中的低级动物完全是为了人的缘故才产生出来和生长着的。”[9]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争辩说:“各种植物是为了各种动物而生长出来的。现在,如果说大自然把所有的事物都完成了,没有任何事物是无益的,那么推论出来的结论就是:她(大自然)是为了人的缘故才创造出了各种动物。”[10]

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观在神话以及人对待神的态度中也得到充分体现。中国的神灵与英雄都是对人类友善的,爱护人类的。盘古为人类开天辟地,女娲捏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伏羲教民结网,神农尝百草、播五谷,后羿射九日为民除害……这些都反映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友好的关系。因而,中国人对自然界总是怀抱一种亲切的态度,尊敬自然,感激自然界带给人们的恩赐。而在古希腊神话中,自然界的主宰者宙斯,处处与人类为敌,他拒绝给人类以火和希望,当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后,他残酷地惩罚普罗米修斯,还打开潘多拉盒子,将灾难与疾病带给人类……主宰自然界的神灵总是想方设法捉弄人类,整治人类,人与自然处于尖锐对立的关系中。在古代中国,神的权威是有限的,人们虽然信奉神灵,但同时也相信神不是万能的,周代奉行的就是敬天保民的思想,甚至还有“不畏于天”之言。大圣人孔子也说”不以怪力乱神”,《诗经》里很少有宗教神怪的描写,而是充满了浓郁的人间生活气息。《楚辞》里虽然有一些神怪的描写,但从未被看作“正言”,因而屡遭贬斥。正如范文澜先生所说:“两周以后,宗教在华族里,即使有时盛行,却不曾获得绝对支配的权威。”[11]中华民族对神灵充满敬意与尊重,以近乎平等的心态对待神灵,这也是“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反映。而在自然界的威力面前,西方民族则始终充满了畏惧,在惊涛骇浪中,人们总是担忧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只好乞求于神灵,因此,“古希腊的商业性社会似乎是由神灵主宰着的”[12]西方人酒神节狂热的游行,剧场中恐惧与哀怜的情思,全社会对神灵的绝对尊崇,就连最理性、最有智慧的哲学家们,也对神灵服服帖帖、五体投地。苏格拉底认为,神统治着世界,具有无边的权力。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神创造的,他奉劝大家都去敬神,“免得再度受惩罚”。在自然面前,他们感到畏惧,害怕受到自然的惩罚。

“天人合一”与“天人对立”的中西自然观还表现在中西方对大自然呈现的美所采取的不同态度上。中国的绘画多以花鸟虫鱼或山水为主,它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的。[13]中国的文学作品诗词歌赋也多以歌颂山水自然美为主题。文人墨客的理想就是游历名山大川,饱览天下自然景观之美,甚至于归隐山林、寄情山水。而在西方的自然观中,未经改造的大自然在人们眼中都是神秘的,恐怖的,是妖魔鬼怪的寓所和祭坛。人们总是远离原始的大自然,沉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中是一种羞耻的行为。柏拉图在《斐德若》中记载了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斐德若散步的故事。苏格拉底为郊外的风景所陶醉,显得非常高兴,斐德若问:“您从未出过城门吗?”苏格拉底说:“确实如此,我亲爱的朋友,我希望你知道了其中的缘故后会谅解我。因为我是一个好学的人,而田园草木不能让我学得什么,能让我学得一些东西的是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民。”[14]

二、 从物质生产角度分析中西两种不同自然观形成的根源

“物质生产决定了中西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民族性格特征,同样,物质生产的特征也形成了中国与西方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15]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基础。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西方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大多分布在江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或冲积平原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和因地制宜地发展家庭手工业的特征,人们经济上自给自足,并不需要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便可满足需求。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年累月按部就班地生活。自然界对人类亲切和谐,人们的生计全靠大自然的赐予,只要风调雨顺,人们便对大自然感激不尽。即便时有水旱之灾,也不被认为是老天故意与人作对,而多半是人类自己犯了错误,上天不过是警告人们,目的是让人们改邪归正。而西方民族则恰恰相反,西方文明发祥地位于亚欧大陆西侧的欧洲,它三面环海,“如果说中华民族之树是植根于一片为江河所滋润的大陆,那么西方文化之舟则是诞生在蓝色的波涛之中。”[16]农业无法在这里进行,只能通过海上贸易来谋求生计、获取财富。大规模的航海行动和海上贸易形成了西方民族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的物质生产方式。商人经常在崇山峻岭中艰难跋涉,在茫茫大海中与狂风暴雨搏斗,征服自然、战胜自然是他们对自然的态度。中西方两种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二者不同的天人关系。

三、 中西不同的自然观对现世生活的启示意义

不同的自然观对科学产生的影响也是存在差异的。西方民族出于“天人对立”的自然观,征服自然和战胜自然的欲望刺激了西方人们迫切地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利用自然的实践,促进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中国的自然科学则相对落后,原因就在于中国人与自然处于“天人合一”的关系中,人是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人们亲近自然,顺应自然,并不想过多地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某些早期的发明和自然现象也只是用来附会人事。“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这种有机自然观仍然显示出重大意义。由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们发展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而非征服,平等而非奴役的关系。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提倡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赖以生存的物质时,应当节制。它指出人应当惜生,爱惜所有动植物的生命,让整个自然界有机自然地生长,“不夭其生,不绝其长”。道家思想中的追求自然本性的回归,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等等,都是值得整个人类民族借鉴的。与此同时,人类也不能摒弃科学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应该建立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二者并不互相矛盾。因此,中西两种不同的自然观应该取长补短,一方面应发扬西方民族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一方面也要从宏观上吸取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思想。只有这样,整个人类民族才能与自然达到真正意义上高度文明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16]徐言行.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孔子思.中庸.湖北:湖北辞书出版社,2007

[3] 万丽华,蓝旭.孟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5] [6]刘庆华,陈方.老子・庄子译注版.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7] [8][12] [15]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 色诺芬.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0]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1]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天人合一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周易,建筑文化,运用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自有史以来,易学文化的影响覆盖了我们祖先思想和行为的各个方面。特别在最近几十年里,《周易》以实用性和系统性得到了不同领域的专家承认。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内卡斯·波尔在《周易》和现代物理学之间的发现了它们之间存在的平行关系,注意到现代物理学和易经最重要的特征都是变化和变革,并在他的《物理学之道》一书中给予了解释。同样《周易》对中国建筑的理论影响、堪舆相宅等影响意义深远。

一、周易的主要内容与学术价值

《周易》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易经》,《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说,认为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和爻辞。故《易经》共六十四卦,每卦内容包括卦画、卦辞、爻题、爻辞。每卦六爻,其中“乾”、“坤”两卦各多一爻,总共三百八十六爻。第二部分是《易传》,《易传》是孔子对《易经》的注释,共有十篇,又称“十翼”。《十翼》包括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七个题目,其中“彖”、“象”、“系辞”分上下篇,则共十篇文章。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也是我国古代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经典。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乃至自然科学许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自古代伏羲氏以极富辨证内涵的形象思维创造了中华易学,提示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的生生不息的天地、人间万物发展的规律,展示了阴阳消长的自然变化规律和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过程[1]。“物极必反”是《周易》的核心思想,体现了一阴一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法的思维方式[2]。《周易》表面看是一部卜筮书,实质是一部揭示万物变化规律的哲学著作。故西方哲学大师黑格尔说:《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

《周易》不但包含丰富的人文科学精神和价值伦理原则,还包含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法则,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型。现代经济和社会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在《周易》中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原则答案。例如《周易·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揭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又如《周易·大有·象辞》曰:“劂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这是经济交往中的诚信原则[1]。《周易》诞生于三千年前,从伏羲八卦算起,易学的起源则更为久远,其与中国建筑之间有何联系呢?笔者尝试着揭开这一面纱。

二、周易对建筑文化的影响

《周易》特别对于中华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括建筑文化在内,都有深远的影响。东方建筑体系中,中国建筑之所以能够成为独立发展的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体系,这同以《周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是密切相关。

在中国历史上,《周易》是最早论及建筑起源的一部经典。《周易·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周易》对中国建筑学影响极为深远。在古代,它以其“意”与“象”结合的思维模式,以及阴阳协调的原理,孕育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风水学。同时也使得这一学问,在中国的建筑学领域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周易在建筑文化理念中的应用

《周易》中所蕴含的象数、义理方面观念与内容,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更加深远。其在中国建筑文化中的运用则更为广泛。特举以下三个例子:

1、中国建筑追求的目标——内和外安

《乾卦》彖曰:“保合大和,乃利贞”。指最和谐的状态,在自然观上指天时节气的变化更迭十分和谐,风调雨顺。和谐美是由事物互补互济而引发的一种感受。《周易》很推崇和谐,在《周易》的作者看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组成的。阴阳是相互对立的,然而二者不可分离的,事物都是由阴阳二者的交合而产生的。因此中国美学又将阴阳交和刚柔互补作为判断美的价值准则。总之,在《周易》阳刚阴柔互补思维的启发下,追求和谐美,成为中国建筑传统文化理念中的一大特色[2]。

在《周易》以上思维影响下,反映在建筑的空间上,形成中国所特有秩序空间特点:一是均衡、对称。这是就个体来说的和谐。上天赋予人体的造型,基本是对称的,因此对称的空间与人的环境是相应的,中国建筑自始即应合自我的形象,建立空间秩序。二是建筑配置的坦然有序。中国个体建筑都是极简单的长方形。如四合院是最基本的长方形组合。在北方,建筑要坐北朝南,左右厢房围护。同时在住宅建筑中,按身份分配,有前后之分和左右之别,可谓秩序井然[3]。

2、中国建筑追求的理想——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观点最早出于《周易》,它认为天和人是统一与和谐的,人的规律可以在天的规律之中找到根据,天的规律也可以在人的规律中得以反映。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周易》之中,如“八卦”的基本模式体现天人合一的思维取向,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都与自然界与人类生命有关;每一卦中的“六爻”反映出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体和谐思维。

中国传统建筑表现出与自然相协调、相适应的意念,处处体现出追求天人合一。在建筑形态、色彩和布局设计上,建筑师们均表现出力求达到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的境界。一座建筑物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意象的转移来拯救人们的灵魂,其来源便是自然崇拜.在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色彩的应用被放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建筑布局设计及园林设计上表现出顺应自然、与自然亲和的态度和因地制宜、与自然融和的意识[4]。

3、中国建筑堪舆学—以故宫为例

故宫作为中国建筑的典型代表,周易文化对其影响可见一斑。《周易》乾卦曰:“九五,飞龙大天”。意思是皇帝是九五之尊,九五之尊一词就是从此而来。而故宫中的保和殿、天安门等这些重要建筑都是“九开间、五进深”比例。如建筑的正面宽度相当于门的九倍—九开间,而建筑的宽度与纵深的比例通常又是九比五。所以,长期以来,九和五这两个数字就被赋予了超出数学之外意义,成为封建等级制度的重要象征。在中国古代,九开间的房子是不能乱盖的,王爷千岁只能造七开间宅邸;接下去是五开间、三开间,分别代表不同的社会地位。

故宫内廷许多名称都是按照《周易》的卦名布局和命名的,如著名的乾清宫、坤宁宫、交泰殿,“乾”、“坤”、“泰”分别是《周易》中最重要的卦名。且故宫中的很多匾额题字,也处处体现《周易》内容。如“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为康熙亲笔所题,就是《周易》乾卦中的一句话[5]。作为首都北京城另一象征性建筑—天坛,暨天地日月坛,从方位等各要素均与《周易》先、后天方位等有着密切关联。

四、周易对未来建筑文化发展的意义

东汉易学家郑玄说:“《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是讲“日月之道普照周天”。就是说天地万事万物的变化,皆在《周易》之中。周易有关建筑的诸多记载,一定意义上说显得有些落后,但是,其中所蕴含的哲理,诸如崇尚和谐、天人合一等观念,对于当代乃至未来建筑文化的发展,依然有着重要意义。如世界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在20世纪80年代设计的香山饭店,无论总体布局,还是细部处理,设计者几乎都反复支农学的象数符号,强化建筑本身的民族文化与艺术的内涵。周易所包含的智慧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必将对未来建筑文化的发展与提升,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而《周易》的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等思想,依然在中国现代建筑学领域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李兆耀 运用《易经》提高现代管理水平[J] .安阳大学学报.2003.03:24-26.

[2] 朱伯崑 《易学漫步》[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6.11.

[3] 汉宝德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