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语文第一课

高中语文第一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中语文第一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语文第一课范文第1篇

论文摘 要: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助读系统又在教材内容中占重要的比例成分,具体在教材中可以把助读系统分为注释类、提示类、图像类、附录类、练习类这么五大类。然而这样的助读系统有其错在的优点,对语文课堂中的双主体的发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存在着局限性与不足之处,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的研究更新修改。

语文教材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大纲或语文教学需要而编写或制作的用于教学或与教学有关的材料,它是构成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纽带。语文教材由范文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助读系统四大系统组成,作为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之一,助读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语文教材的生命力,其作用不可小觑。那么究竟什么是助读系统?助读系统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哪些体现?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助读系统?它有什么样的作用?又有哪些不足之处呢?这里就让我们针对这些问题做一些浅显的分析。

一、助读系统概况

助读系统是指为帮助学生读解范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而设计的一系列材料。顾黄初先生在《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中评助读系统的作用:“如果说,教材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出声的教材’(音象教材除外)那么这位教师与学生联系的主要渠道是导学材料。”所以可见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课堂教学起着导向作用。那让我们来看一看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可分为哪几类?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具体有哪些体现?

二、助读系统在教材中的分类及具体呈现

在前人的助读系统分类基础之上,又经过对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的研究,我将这套教材的助读系统分为以下五类:

(一)注释类:课文中的字词注释和题注,作者简介、选文出处、课文背景简介等等。

(二)提示类:每册书开篇的编辑说明,单元提示等。如第二册第二单元的单元提示“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用建议性话语提出了本单元教学要求与学习方法,而且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审美体验。

(三)图像类:主要是课文中所配的相应的插图,这样直观的图像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及记忆,尽量避免单一枯燥的学习。如第三册《过秦论》一课中的“秦灭六国示意图”,清晰直观的呈现了当时各国的地理位置以及秦灭六国的全过程,有助于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

(四)附录类:比如一些资料附录、知识短文及相关的信息链接。如第一册第一课《林黛玉进贾府》课后附上了一个“贾府人物关系表”,《红楼梦》这样一部巨著,人物关系相当复杂,如果不是熟读《红楼梦》一般人不会弄请楚其中的人物关系,所以附上这样一个简单明了的人物关系表有助于学生们的阅读。还有第四册第一课《窦娥冤》,它是元曲,同学们可能对曲的一些基本知识并不是很了解,而且文中有很多专业方面的术语,所以编者在课后链接了关于元杂剧中折、楔子、本方面的相关信息,有利于同学们的学习。

(五)练习类:选文的课后思考与练习,练习题本应属于教材系统中的练习系统,但是各个系统都应是相通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练习这一设计同时就是很好的助读系统,二者有交叉的部分。如第二册第一课《荷塘月色》课后习题三“下面是一些有关朱自清散文的评论,各是从什么角度分析的?对于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你有什么看法?与同学们讨论一下。下面列出来很多的名家之言,意在开拓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使其养成自主思考的习惯。

三、助读系统的优点及对课堂双主体的的作用

助读系统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的颁布也明确的指出了对高中阶段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研究的必要性。首先完善助读系统是新课标的题中之义。新课改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日益加强,课标中也有写到“教科书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这样的课程标准也就要求加强教材的自学指导,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完善助读系统符合高中生学习语文的特点。由于语文这一学科可以说是中国学生的母语课,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而且他们的自主意识在不断提高,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学习目标的指导下完全可以凭借助读系统进行自主学习。这个是宏观的从课标的角度分析完善助读系统的必要性,那么究竟助读系统有哪些作用,多我们课堂学习的双主体的有效学习有什么好处呢?

(一)助读系统对教师主体的意义

1、启发教师的教学思路,明白教学的统一要求,作为教学参考。编辑说明是全书的结构编排与内容整理,单元提示是本单元的重点教学内容,这样的助读系统有利于教师对全书的整体把握,使教师的备课与讲授有章可循。

2、减轻语文教师的教学负担。如课文下面的重难点字词的注释、背景及作者简介,还有课后部分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知识链接在一定程度上都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进行掌握这些基本知识。 转贴于

(二)助读系统对学生学生主体的意义

1、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利于引领学生渐入佳境。(1)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像助读系统,包括插图、图表、音像、多媒体课件等视听觉效果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第一册第十一课《包身工》一课中的包身工形象再现,更多的体会到包身工生活的无奈与潦倒,让同学们真切的了解包身工这一社会特殊的不被人们重视的群体。(2)提示性文字对所学内容点拨,练习发问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趣质疑,增强学生阅读的欲望。如第三册第三单元提示,“聆听其中的济世忠告,感受古人的襟抱与睿智,我们更加体会到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宝贵。”(3)资料附录对相关知识背景进行再次补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梳理。(4)运用引发式语言,亲切活泼、富有感染力,如每册书开始的编者之言“致同学们”,图画色彩丰富,语言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让同学们在积极的状态中了解到了自己本学期的学习的内容及进度安排。

2、助读系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为学生自学提供了一些方法指导,促进学生独立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阅读材料、思考质疑,从而总结得到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获良好的自学语文的能力。如第四册第二单元提示“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2)为学生预习提供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与自学习惯。如第一册第三单元提示“阅读这些文章,要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显的情感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这很可能就是作品的‘亮点’,不妨加以圈点批注,认真揣摩。”通过这样的提示引导学生们进行自学、带着问题阅读。

四、助读系统现存的不足之处及建议

以上就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中助读系统的作用与意义,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研究这套教材的助读系统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1)提示,新课改之后的教材没有了课文提示,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究竟课文提示删去是否是合理之举?(2)插图,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但是教材中的插图类型过于单一,而且与文本的关联度不高。如第四册的《辛弃疾词两首》这一课的文中插图与这两首诗并不是联系很大,所以完全可以删掉或者换更适合的插图。(3)练习不新颖,目的性不明确,练习的设计缺乏差异性与针对性,如《荷塘月色》与《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不同单元不同题材,课后习题竟然惊人的相似。(4)注释部分应该掌握一定的尺度,尽量避免当注未注、无需注却注的情况出现,要留给学生适当的学习余地,要有保留,不需要注得面面俱到,否则会削弱了教师在课堂学习中的指导作用。(5)附录类,知识短文的链接可以更丰富些,信息更新及时些,由于高中生学习状态非常紧张,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品读经典名著,若知识链接部分扩展的内容丰富会对他们的信息量增加有很好的帮助。

当然这些就是我的一些小小的看法与建议,在这里提出来可以思考一下,当然每套教材的编排都是经过读者精心的安排的,时代在发张着,课改在进行着,我相信我们的教材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精致,助读系统的作用会有更大的发挥,同时四大系统的衔接与安排也会越来越紧密。

参考文献

[1]王文彦 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解读(实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4]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

高中语文第一课范文第2篇

[摘要]高中语文第一课非常重要,既关系到新老师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又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一定要精心准备,让学生在很高的层面上认识语文课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并从此爱上语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课前准备

高中语文第一课非常重要,既关系到新老师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又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一定要精心准备,一炮打响,让学生在很高的层面上重新认识语文课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并从此“死心塌地”地爱上语文。所以我每教一批新生,前两节从不忙于讲新课;而主要是调动学习兴趣,讲明学习意义,介绍学习方法等,我戏称之为“磨刀课”。而且,这节起始课还不能随随便便,要精心安排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细节。要让这节起始课上得既生动有趣又达到上课的目的。那么,应该如何安排起始课呢?

一、“拉关系”

刚刚接手一个班,老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都缺乏一定的了解与沟通,甚至连姓名都不知道。所以,我就从姓名着手,跟学生讲一讲古代姓名的一些文学常识,顺便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并且明白自己姓名的意义。这个环节我戏称为“拉关系”。

首先我会问一个学生:“你知道什么叫名字吗?”学生一听哗然,纷纷说到这还不简单,赶紧说了自己的名字。我就趁机讲了一下古代的时候名和字不是一回事,名是名,字是字。所谓“名”,是社会上个人的特称,即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是幼时起的,供长辈呼唤。“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往往供朋友呼唤。

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的做法,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女生的名字好多是“婧”“媛”“娟”“婷”……体现了女性的娇柔之美;男生的名字好多是“峰”“刚”“海”“浩”“宇”……又体现了男性的阳刚之美,看来,小小名字也有讲究,大多数读起来上口,洪亮,想起来意境优美,意义深远。哪一个名字是父母随手捡来的?哪一个名字不是推敲过的?同学们,请千万别小看了你的名字,不要说那仅仅是毫无疑义的标签,请珍爱你的名字,犹如珍爱一分永远的亲情,父母给予名字,自己打造品牌!请用你的一生擦亮你的名字。这些名字因了感情的依托,不再是一个个僵硬呆板的文字,而是一个个情感的见证,它是一个窗口,推开它,你可以感受到父母沉甸甸的希望、沉甸甸的感情。

接下来,我就叫学生一个一个地介绍他们的名字,并讲讲名字的意义,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非常踊跃,老师跟学生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

名字名字,字是名的增衍和延伸。人们取字号大多是为了表现自我期待和精神追求,这是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现象。古人取表字十分讲究,情况也非常复杂,但仔细考察、分析、研究,也是有规律可寻的。一般,古代名和字之间有如下几种关系:

名与字的意义相同或相近。此类最常见。例如:屈原,名平,字原。班固,字孟坚。固、坚义同。

名和字的意义相反或相对。此类较少。例如:曾点,字皙。《说文解字》:“点,小黑也;皙,人色白也。”二字义反。韩愈,字退之。愈、退义反。

名与字的意义相关或相联。例如:孔子,名丘,字仲尼。《史记·孔子世家》:“纥与颜氏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孟子,名轲,字子舆。《说文·车部》:“轲,本义为接轴车。”舆,古代马车车厢。

此时,学生的热情空前高涨,我就趁热打铁,布置作业:你想给自己起一个字号吗?翻检词典选几个你喜欢的词,推敲含义,选定最能表现个性和精神追求的字词,叙述选择的过程和原因。

二、明目的

我说,假如有这样一个人,他一直在行走,但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根本不知道他的目的地是什么?你们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学生大笑,有这样的人吗?我说:“如果你们不能明白为什么学语文的话,那就跟这个人一样盲目。”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也是回答热烈。有的学生说为了考试(高考),因为高考要靠语文,而且还是主修科目,150分的试卷;有的学生说为了沟通,因为人与人一直处在相互联系之中,有沟通的必要,有表达的欲望;有的说学好语文能够塑造人的气质,提升人的人格魅力,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三、指方法

1.对生活要有敏感度,体验生活

生活处处有语文。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叶落而知秋:从自然界一个细节探知季节变化;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密密针脚中读到浓浓的母爱;汽油涨价:印巴局势紧张,呼吁和平;……诸如此类,要关注生活中细节,学会感知生活,感知世界。广告词,方言中的古汉语词……发现身边的语文,如短消息、歌词、对联等。

2.课外阅读,开拓视野

高中语文第一课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 关注 起始课 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1-0046-02

作者简介:于彩芹(1964―),女,安徽滁州人,中学高级教师,滁州实验中学教研组长。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随着“高效课堂”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和广大语文教师的实践、探索,语文课堂的高效性在不断增强。然而在高效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偏差,那就是如何找准“教”与“学”的最佳契合点,即如何引领学生心甘情愿地踏进高中语文学习的圣殿。而关注高效课堂的第一课――起始课,则是一条必经之路。

所谓起始课,是指学生进入不同学段的最初学习时间。例如:小学学段的一年级、初中学段的初一年级、高中学段的高一年级这三个时间段的学习,均可称为起始课。它犹如一座桥梁,对前后两个学段的学习起关联作用,上好起始课将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以下角度对此加以阐释。

一、师生心态的衔接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及时了解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年龄段上说,他们仍然是初中生,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切忌用刚刚送走高三学生的心态对待他们。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首先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期和高一学生的心态相对接,从而引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高一起始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克服新环境、新教师带来的距离感、陌生感。教师要尽快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能力和智力以及他们学习语文的态度、兴趣和方法等。学生进入高一年级的第一个月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磨合期,这一时期教师的引领作用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三年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尽快使自己和学生互相适应,不能延长期限,否则沟壑难平,语文教学就会失去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初高中语文教材的衔接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尤其是高一语文教师,很有必要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而实际情况是,初中和高中是两个区别度较大的学段,它们几乎各自成为两个封闭的系统。这样不仅给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造成了障碍,而且对学生学习语文极为不利。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经常阅读初中语文教材,熟悉课文内容,争取在语文课堂中能适时地联系初中教材中的某篇文章的语言风格、艺术手法等,以期对现阶段学习中的重难点进行点拨、启发。这样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使初高中知识上下贯通、前后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同时熟悉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也可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详略得当、繁简适宜。

高中文言文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虚词,虽然课文注释中已加以说明,但有的已在初中教材中出现过,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微斯人之力不及此”和《荆轲刺秦王》中“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两句的“微”字,课文中分别解释为“没有,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或条件”,但这一用法与初中教材《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微”一样。如果教师熟悉初中教材,那么在讲授这两课的“微”字时便可一带而过,这样就可使学生自然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使初高中知识点自然衔接,教师也省却了重复讲解的麻烦。

三、语法知识点的衔接

黄伟老师的《语文知识教学的更新与重建》[1] (P.37 )指出:“语文知识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抓手,也是形成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主轴和基础。从近年来的语文教改实践看,语文教学不是要不要知识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知识、怎样教知识、教知识干什么的问题。只要不把知识教学当作语文教学的唯一内容和唯一目标,只要不是教学那些陈旧的僵化的死知识,语文知识就理应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而语法知识点则是高中语文学习的最大障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语法知识不作为重点内容出现,而是作为附录编写在单元章节后面。而《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就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基本上形成了“不考不上”的定势。可想而知语法知识已经被弱化到了何种程度,正是这一思维定势使学生的语文学习陷入了深深的断层区。这就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为高中语文知识的学习时刻离不开语法知识,例如修改语病、文言文的学习等,离开了语法可以说寸步难行。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采取措施及时弥补学生初中学习阶段比较薄弱的语法知识,使高一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教学要求,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让学生掌握词类、短语、句子、句子成分、句子类型,然后正确掌握句子分析法以及单句句子成分和复句结构法――这是句法基础知识的根。当然,教师在补充这些知识的同时,应遵循一个原则:精练、易懂、实用。中学语法教学的目标不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语法体系,而是给他们提供一个正确的学习语文的应手的工具。学生只有较好地掌握了词、短语、句的组合知识,才能在病句修改中和文言文的学习中游刃有余。笔者的做法是在高一教学每篇课文结束后补充一种语法知识,并配上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与提高,以确保学生后两年更好地学习语文,并最终愉快而顺利地完成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

四、教法学法的衔接

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不同,必然造成教学内容的差异和教法学法的差别。在高一的起始阶段,语文教师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进入最佳的语文学习状态。初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应因时而变。初中的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基本上是“接受型”,所以初中的语文学习方法相对简单,有许多内容在“读读写写背背”中即可完成。而高中的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是“自觉型”,所以高中的语文学习方法由对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转变为对课文的深入细致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强化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及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学生由初中学段的“学会”,要渐渐适应高中阶段的“会学”。这一转变过程,教师须在起始阶段让学生明白。

在教法上,初中语文教学重感性认识和积累;而高中语文教学更为理性一些,对学生语文鉴赏能力与方法的引导更为关注。教师不会去字字句句段段地分析,而是在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的意境上做文章。课堂上没有了初中课堂的那种热闹氛围,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教学和技能的培养。所以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学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迅速过渡到高中语文学习的轨道上来,从而使初、高中语文学习较好地衔接起来。这一转变过程同样需要教师不懈努力,让学生及时明白其中的重要性。

总之,初高中的语文教学就像是一场接力赛,接力棒就是“接点”。“接点”找准了,接力赛才能较好地完成。在这样一个系统完整的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将是一个知识系统完整且具有较高语文素养的人。

高中语文第一课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衔接

何谓“衔接”?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所释,它是指“两事物(或事物的两部分)前后相接”,也可以说是“关联”、“接轨”,也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结合”。所谓“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是指在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从语文教学的整体性、相关性、层次性、有序性出发,及时灵活地调节语文教学各要素、各教学环节的组合以及作用的方式,使语文教学过程处于动态的良性运行状态,使学生在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过渡中语文素养能得以和谐连续的发展和提升。

现阶段,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还存在着许多弊端。不少学生升入高中后,总觉得高中语文知识面宽,综合性强,容量大,难度大,与初中阶段相比有较大的跨度。一些初中语文成绩很好的学生,进入高中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准衔接点,加强初高中

语文教学的联系,采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要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认为高中语文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做好心理层次的衔接

许多学校对刚入学的高一学生常常要进行摸底测试,大部分同学 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同学们普遍觉得试题难度过大、现代文阅读材料篇幅长、考试时间不够用等,尤其是古代诗歌鉴赏题、文言文阅读题中的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等考题,在初中时根本没有接触过。而出题老师则觉得题量、试题难度只是高一语文测试的标准,已经很简单了,学生竟是这样的程度,于是老师对学生的语文基础很失望,学生也觉得高中语文和初中语文相脱节,对自己能否学好高中语文信心不足。

从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要求,学生自然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处于新旧临界点的他们,非常需要来自教师的宽容、理解和关怀,高中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易后难,先慢后快,循序渐进,要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引导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尤其是教过高三的教师更要降低教学起点,设计好教学的梯度,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下马威,不能一进入高一就用高考的标准要求学生,这样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二、以熟带生,温故知新,做好知识层次的衔接

虽然语文不是一门知识性很强的学科,而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它也有自身特有的知识,例如:语言知识(言语知识)、语体知识、语用知识、阅读知识、口语交际知识、写作知识、文学知识、古代文化知识等等,没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就难以建筑起语文素养的大厦。这些语文知识学生在初中是接触过的,但比较分散浅显。学生进入高中后,教师可以通过谈话、问卷调查、测试等各种方式,了解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具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把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知识储备作为学习高中知识的基础和铺垫,以旧引新,以熟带生,促进知识的巩固化,明晰化,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重新构建语文知识系统。

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及时“温故”。“温故”能缩短初高中过渡的不适应期。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能在新课堂中听到熟悉的内容,学生会觉得初高中语文的学习是有联系的,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便会大大增强。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可以用初中学过《沁园春·雪》、《七律·》导入,通过诵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诗词豪迈的风格,并在理解鉴赏词的时候,把两首《沁园春》进行比较,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作文教学中学到“必修一”的写人写事时,可以联系《背影》、《老王》、《散步》、《羚羊木雕》等初中教材中一些优秀的写人写事的课文,回忆写人写事文章的特点和要求,把高初中有关写人写事的写作知识整合起来进行训练,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学生的写作能力会逐步地提高。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多举一些初中学过的例句,如讲到文言句式时,可以举“微斯人,吾谁与归”、“甚矣,汝之不惠”、“莲,花之君子者也”、“一鼓作气,再而三,三而竭”等学生熟悉的句子来讲解,学生重译这些句子,容易找出规律,自然会对各类句式的特点理解得更加透彻。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以熟带生”“温故知新”的方法,梳理比较,沟通联系,整理归纳,点拨启迪,有助于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加快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步伐。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做好能力层次的衔接

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究初高中的语文课标和教材,明确两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初中语文主要是加强学生的识记能力和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的培养,而高中语文是在此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应用、审美和探究的能力。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它把课标的要求具体化了,老师要熟知初高中在语文能力培养目标上的差异,利用教材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在初中语文能力的基础上突出高中语文能力的培养,避免出现教学上盲目的重复或断层。

高中语文第一课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一、以情境为铺垫,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养成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高中生的情感依然处在可塑阶段,而语文学科可以充分起到丰富学生情感,端正其学习及人生态度,引导其正确价值观养成等作用,紧靠课本及教师的文字叙述,很难达成最佳教学效果,而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有效结合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创设情境,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同时,也可引导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1]。比如在讲授《边城》一文时,由于当时的创作背景,学生可能并不会真正体会到作者沈从文对自己悲惨的人生与对个人及民族的隐痛的这种心情。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边城》改编的同名电影为切入点,通过演员生动的表演使学生感受到作者传达出的对人性以及心灵上美好而纯净的描写。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说是语文科的一大优势,而现代教育技术在案例呈现以及语文再现等方式更直观的表达出文中作者与教师的意图,等方面也有着其独到的优势。

二、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想象力

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能有效改善我国学生创造力的发力不足的现象。比如,在讲授《兰亭集序》一文时,可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王羲之等数位东晋文人在兰亭聚会的场面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出来。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清新俊逸的文风,帮助学生加深对文中优美语言及整个作品的内涵的理解。同时在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东晋在其文学作品与文人的风骨上都十分有特点,其作品中的亲近自然等风格与特征很难仅靠文学作品来做呈现[2],通过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合理想象与联想东晋文人的生活状态,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力,使学生深入认识到《兰亭集序》的写作风格及其作品意境,使学生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培养更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条件。

三、考虑教学因素,优化教学设计

以《红楼梦》为例,其虽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难点便是很多学生都没有看过《红楼梦》原著,甚至也没看过电视剧,加之不少学校都是封闭式教学。因此,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教师在第一课可先给学生讲解其前五回的内容,并借助多媒体工具向学生介绍“女娲补天”与“木石前萌”等故事,使学生对文中的背景有大概的了解。第二回交代贾府人物时,因贾府人物众多,教师可通过课件制作贾府人物一览表,更直观的展示各人物的关系。在分析人物性格时,可直接给学生播放影视的相关片段,通过镜头使学生感受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作为《红楼梦》的经典歌曲,《枉凝眉》可以加深学生课文以及人物性格的理解,能为学生创设出优美的情景,使其能更快融入课堂。另外,教师还可将电视剧中第三集的《林黛玉进贾府》与大结局中的《贾府破败结局》剪辑在一起,形成大约三十分钟的教学视频,并配以图片与文字,通过一节课的时间,使学生感受到贾府由最初的繁盛到最后的衰落这种强烈对比,使其获得初步审美感受,并且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红楼梦》这本书的兴趣。

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传统教学模式由于形式过于单一已无法适应当下的教学,也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而现代教学技术集结了文字、图片、音像与动画为一体,能通过多媒体的功效摆脱传统枯燥的说教式教学,实现声像的有机结合,使其能更好服务于语文教学设计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最佳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雷雨》时,传统的教师方式是让学生分组朗读,而学生也多半是机械化朗读,很难深入理解与掌握课文内容,导致其失去兴趣。不过通过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技术,学生可以直接观看到视频资料,通过演员的表演,使学生融入其中,产生兴趣。

同时,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大量古文,教师以往都是采用读一句、翻译一句的形式做讲解,这种教学形式并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文中的内容与情感,不利于学生立理解,更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3]。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多让学生听古文朗诵的音频资料,又或是在讲解课文之前,让学生观看依据该文改编的影视作品,通过影视作品体会文章的意境及其氛围,体会作者的创作时的心情。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的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能以情境为铺垫,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养成、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想象力、考虑教学因素,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还应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从而促进现代教学模式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徐曙.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9:201-202.

高中语文第一课范文第6篇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可知,高中生在阅读小说时能够体验到人物的命运遭际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正确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小说文本独具特色的写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与主人公内心形成共鸣,感同身受人物的命运,将小说中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借鉴到写作中去。

【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编在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小说单元,课文选取的是原作中格里高尔刚变成甲虫时的情感流露部分,它虚实结合,荒诞与真实统一。学生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较陌生,在主旨寓意和表现技巧上,把握起来有难度,应让学生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大背景入手去理解。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西方现代派文学和表现主义的创作情况。

第二课时:把握小说内容,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

第三课时:理解小说荒诞情节和真实细节的统一,学习将细节真实、心理真实的写作手法运用到写作中。

本文呈现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格里高尔变形后的所思所感,掌握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

2.过程与方法:在赏析、感悟、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析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主人公变形的象征意义,理解人在现实社会中面对生存压力和困境时的迷茫感受。

【教学重、难点】

了解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心理活动,体会主人公变形的象征意义,理解人在现实社会中面对生存压力和困境时的迷茫感受。

【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突出一个“放”字,强调一个“导”字,让学生在赏析、品鉴、讨论、探究中实现对文本的解读。

【教学过程】

一、直接切入,进入课文

导入:曾有这样的两难选择:你是选择做一只快乐的小虫子,还是做一名痛苦的哲学家。如果可以让你选择变成一种动物,你会选择什么呢?格里高尔又变成了什么动物?(出示PPT图片:一只大的甲虫)

【设计意图】:直接切入,引出“甲虫”。

二、深入目标,培养能力

1.以问题激发思维

问:格里高尔变成的甲虫是怎样的?对应了他怎样的生存困境?

教师活动:提供动画方式生动演绎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之后行动笨拙的视频。

学生活动:快速浏览课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板书:

现代人的困境:

工作压力、生活重负(压抑感)

人情冷漠、世态炎凉(陌生感)

心理壁垒、怯懦逃避(孤独感、放逐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理解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一荒诞情节的合理性。

2.以赏析体悟形象

问:格里高尔是虫形人心,其人心想的是什么?由此可见他是怎样的人?

教师提示:找出描写格里高尔心理活动的句子。

学生活动:

1.快速找出相关句子。

2.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格里高尔的内心活动通过话语和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板书:

心理变化: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焦虑、自责绝望、空洞

人物特征:忠诚、善良、富有责任感、渴望自由

【设计意图】在赏析心理描写句子的过程中,亲身演绎理解人面对生存压力和困境时的迷茫感受,得出人物形象,落实教学重难点。

三、认同目标,构建知识

1.以探究理解主题

问:从格里高尔的现实境遇和心理活动,可见他变成甲虫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提示:从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去思考。

学生活动:分小组探究、讨论得出相关观点。

明确:在面对生存压力和困境时,人际关系“异化”,由此导致人自身的迷茫和“异化”。

【设计意图】马克思对“异化”的解释:“‘异化’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培养学生掌握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材料深挖小说主旨的分析方法,落实教学重难点。

2.以活动勾连现实

活动一:回忆过往

问:在学习过的作品中,有没有被异化的人或现象?

学生活动:回顾曾经学过的古今中外的人物形象。

教师举例明确:孔乙己、范进、别里科夫等。

活动二:直面当下

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碰到了“异化”现象,能否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异化”现象。

【设计意图】联系旧有知识和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对“异化”有更感性的理解,落实教学难点。

四、迁移运用,形成能力

布置作业:做通识小册子――“与焦虑同行”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会有焦虑的时候。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身的经验,上网和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做一份名为“与焦虑同行”的通识小册子。

【设计意图】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和小组合作,得到解决自身问题的办法。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第一课范文第7篇

“走到哪里,就在那里歇”是我们当地老百姓的习惯性方言,意思很简单,就是一个人走远路,走到哪里,天黑了,就在那里歇脚。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用在语文教学上,是我十一年前在初级中学任教的时候,那时我刚参加工作,在分配的学校上都德的《最后一课》的公开课。因为我串讲课文,课文还没讲完,就下课了。那些老教师在评价我这节课时,就说我没备好课,上的内容没有目的性,“走到哪里,就到那里歇”,导致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不但没有完成,而且显得杂乱无章,什么都在讲,却什么都没讲清楚,还说这是语文教师的通病。最近,我听了一位新教师上莫泊桑的《项链》的公开课,感觉他这节课不很成功,也犯了我当年的毛病――“走到哪里,就在那里歇”,他在第一课时就逐段讲解,既讲故事情节又分析人物心理描写,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下课了,他的情节没讲完,人物心理特点也没分析完――这看来真是语文教师的通病,从我们不知上几辈的教师开始,就在犯这种毛病。

郑渊洁在《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里说:教育如果千人一面,大同小异,将是人类的末日。好的教育是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学生,差的教育是用1种方法教50个学生。很显然,语文教师所犯的“走到哪里,就在那里歇”的通病是属于差的教学方法,是要不得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像这种“走到哪里,就在那里歇”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独特体验吗?也许你会说,我是积极响应新的阅读教学的方式观:变“肢解分析”为“整体把握”。“整体把握”的提法是针对传统的阅读教学的弊端提出来的,就教学方法而言,“整体把握”的方法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例如:有的课文可以采用诵读的方法,让学生整体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品味美妙的语言文字;有的课文可以采用思路教学的方法。所谓思路,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客观事物反映在作者头脑里,经过观察、理解、认识的过程,形成了他对这样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把这些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理出个头绪来,就是所谓思路。”因为理清文章思路的过程本身就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而“走到哪里,就在那里歇”的教学方法虽然是在理清文章思路,但是,这却是以教师“讲”为中心,一节课,故事情节、人物分析、修辞方法什么都在讲,讲的很多,却很杂,这是很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它违反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

其实,说白了,这种教学方法正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要么是照本宣科、填鸭灌输的传授式,教师变成了知识的“搬运工”,教师的职业活动变成了单调乏味的简单重复,对他们而言,30年的教龄,仍然只是1年的经验,只是把1年的经验简单重复了30次而已;要么教师课前准备好课堂上要提哪些问题,课堂教学时,教师常常把“预设”好的问题与结论,在课堂上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教学,尽管在答问过程中也采用一些谈话、讨论的形式,但是,谈话、讨论问题的主动权都掌握在教师的手中,因为教师的提问是有预定的“标准答案”的,学生的回答不过是猜测这些“标准答案”而已,最后还是由教师一锤定音。这些教学模式,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天赋被扼杀。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影响人的行为》一文中指出:“凡是可以教给别人的东西,相对地,都是无用的,对于他的行为影响很少,或根本没有影响。??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的发现并转化为己有的知识。”教学同样如此,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单纯传授式的课文分析基本上是无用的知识,它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独立创造能力。教师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传递者”,但是,如果过分强调了教师职业的“传递性”,就会走进“传递说”的误区,传递说使得教师工作缺乏挑战性,感觉是重复性的工作,从而导致部分教师对工作产生厌倦。没有创新体验的教师对自己无疑是一种折磨,对学生和教育更是一种灾难。而我们所犯的“走到哪里,就在那里歇”的通病,正是属于“传递说”的教学方式,这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关怀,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呢?

首先,在教学中,要突出一个“人”字。即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学会探索未知比掌握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比学会一门技能更为重要。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想说、直说、敢说的权利,给学生自我表达、交流看法的时间和场所。这样才能去创造学犹未尽的教学氛围。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知道如何学习,他们才能在广阔的语文世界里自由翱翔,才能在知识不断增长的社会继续学习。

高中语文第一课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有效性

首先,我来简单分析一下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不能够立竿见影,例如说,我们学习很多的现代文,我们逐篇去分析,鉴赏,可是考试中,却基本不出现书上所有现代文课文的内容,顶多有时候,出现一、两个个别字词而已。文言文的背诵,学生要将近背诵20篇课文,加上几十首诗歌,而在高考中却只考5句左右,所以,学生遇到难背诵的,就会说,"老师,这5分我不要了还不行么,有这时间我学点别的科目收效更大。"这令我们很无奈,我们总是耐心地引导,告诉他们语文学科是一个滴水石穿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可是学生还是一个天性好玩好动的孩子,他们似乎无法相信和理解。只有少部分同学按照课本和老师的要求完成。所以,这让我们的学科进行得举步维艰。

既然,我们知道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我们就应该研讨,怎样更好地引导学生来充满激情和热情地来学习语文学科呢?我认为分为以下几点。

一、情境式教学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我认为根据语文的学科特征,情境式教学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师的语言,一是老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给学生创造的学习氛围。在语文课上,本来就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教师不能以枯槁、平实的语言面对学生,最好做到妙语连珠,口吐珠玑,给学生形成一种文学审美的意境。尤其表现在导语上。如讲李白可以这样导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酒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样的导语既言简意赅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何乐而不为呢?其次,就是为学生创设情境,有的时候,人的阅历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理解能力,而我们的学生还处于少不更事的人生时期,很多内容是他们所难以理解和体悟的,那么我们只能利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去解决这些问题,比较直观的就是对音乐和影像的合理应用。例如,我在上《秋声赋》的时候,第一课时中学生都表示理解不到这种悲秋的思绪,搞不清楚古人为何悲秋?于是,课下我就找到大量关于表现秋天萧瑟的图片和作者的经历,以及一首古筝曲《细雨微风》作以背景音乐,第二课时中我将这些资料一一展示给学生,学生就能很真切地体会得到作品中的悲情,并能饱含感情地阅读,积极地去理解全文。当然了,创设一个好的情景也需要教师花费很多心思,教师要多思考。

二、教师要博学多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想要把语文课上好,教师本身就要犹如一眼汩汩流淌的的清泉。语文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靠传授教材的知识来应付考试,那就远远不够了。无论是从学生的角度还是从教师自身的角度,都应不断充实自己。首先,教师要钻研教材,并加以自己独特的见解,把自己理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告别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其次,经常阅读与教材相关的资料,如报刊或网络。假如要讲《阿房宫赋》,我在认真备好教材之外,上网查阅有关秦朝和秦始皇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再其次,读课文的原著及有关专业的书籍,充分利用课内外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课外知识的掌握也不可小看,教师要经常读一些好的作品,适宜学生的理解水平,然后推荐给学生,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用几分钟来换取学生课下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的自主学习。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丰富的知识、独特的见解、真挚的感情、生动的语言,定能叩响莘莘学子的心弦,既教活了语文课,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要时刻关心社会,因为我们的认识很容易就传达到学生那里去,首先我们要做一个通情达理的人,从阅读中提高自我的审美品味,对学生形成耳濡目染的教育。阅读社会这大书,观察生活的丰富多变,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不断地去接触社会,不断地阅读生活,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致于成为时代的文盲。如果教师自觉接受当代学生对教师知识的挑战,学习生活中鲜活的语言,那么语文课堂就能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