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山行课件

山行课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山行课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山行课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多媒体 增强趣味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体会意境

当前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常见现象,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已成为语文教学的常用手段。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课堂气氛,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利用多媒体,增强趣味,进行汉语拼音、识字教学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汉语拼音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汉语拼音的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如何让低年级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喜欢学习语文,这是每位语文教师探讨的话题。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应用教学策略,增强汉语拼音教学的趣味性。我们应运用普通话进行识字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我们应赋予课堂活力,尊重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观念。应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把拼音教学和说普通话及识字教学有机结合。汉语拼音教学是一个基础内容,拼音学习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既要使学生学得愉快,又要使学生学得扎实,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汉语拼音,树立学习自信心,喜欢学语文。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虽然内容枯燥乏味,但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积极合理地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弥补内容的缺陷,就能让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成为欢乐的海洋。利用多媒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就弥补了这一不足,它不仅能使学生快速记住汉语拼音,而且能顺利使用汉语拼音。有了拼音作基础,要认识、了解中国的汉字就简单得多了。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阅读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引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更新,带动师生角色的转化。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材中有情节跌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小说,有文质兼美、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歌、散文、童话、寓言等。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这样就能使学生对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庐山的云雾》一课作者以优美的语言,采用比喻和联想等手法,描绘出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动态云雾图片、配上音乐和语言解说为一体的课件,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绘云遮雾绕的庐山之中,就会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仿佛置身于庐山之中,欣赏千姿百态的云雾,把情境的“形态美”和文章的“语言美”结合起来,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很好的凭借。学生已经充分融进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了,他们对瞬息万变的云雾产生浓厚的兴趣。奇幻、美丽的庐山云雾,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画面促使他们想继续了解,主动探索,这就为下一步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利用多媒体,置身其中,进行说话训练

传统的说话训练,一般是教师出示某一句式,让学生训练,其结果往往是学生煞费苦心也难以想出恰当的句子。教育专家李吉林提倡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一幅制作精美的图片,一曲悦耳的音乐,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起他们的思维灵感。如果学生眼前有了活生生的情境,有了真切的感受,就会有表达的欲望,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句式,就会水到渠成。引领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学生很快就融入口语训练情境中。

四、利用多媒体,渲染画面,进行古诗教学

有的学生对古诗意思不能完全理解,甚至对古诗学习有畏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巧妙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学习。

如在教学《山行》一文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一幅美丽的风景图:一条弯曲的石头小路向远处伸展,在白云深处,隐约可以看见有人住的房子,路旁有美丽的枫树林,这时正在赶路的马车停了下来,从车上走下一位诗人。我就此发问:“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呢?到底是什么吸引了这位诗人呢?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笔下的《山行》。”在学生充满好奇、情绪兴奋之时转入新课学习,无疑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利用多媒体,体会意境,强化朗读训练

山行课件范文第2篇

由此可见,“情景”创意是搞好古诗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创意,必须根据诗文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即利用投影,计算机课件、光盘、录音等媒体)进行。如:在教学李白诗《早发白帝城》时,为了让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教师可采用生动有趣的音像教学,使学生自然融入“情景”之中:一个空气清新的早晨,诗人怀着愉快的心情,乘坐一叶轻舟离开了彩云缭绕的白帝城;小舟顺流而下,李白独立船头,悠闲地欣赏着两岸的风光,挺拔峻峭的万重大山、风声、水声、鸟鸣声、猿叫声,瞬即抛于身后;白帝城到江陵路遥千里,但不知不觉已走了很多路程,仿佛一日之间就回到了故乡。情景、讲解、朗诵融于一体,把李白被贬遇赦,返回故乡途中的愉快心情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又如教学杜牧的《山行》。根据诗的内容投影不同的画面,播放优美舒缓的轻音乐,同时教师轻缓抒情地吟诵诗词,引起学生遐想:朦胧中,学生感觉自己就是画中乘着牛车之人,在夕阳映照下顺山道缓缓而行,只见前面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向山的高处延伸,白云飘浮的高山上隐约可见居住的人家。这条石头小路可能就是这些人家出入的通道。我为什么停车不走呢?那是因为夕阳映照下的晚秋枫林实在太迷人,令我陶醉,我能不好好欣赏吗?虽然此时山上有点寒意,但我感觉心里却暖呼呼的,请看那被秋霜打过的漫山枫叶不是比二月的鲜花还红吗?

为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进教材中的部分古诗有一定的故事内容,可表演性强。让学生把古诗编演成一个故事,学生则能展开丰富的联想,充实内容。如学生表演《小儿垂钓》一诗中“蓬头稚子”的挥手动作时,我就让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不同的学生对童子当时的神态、动作的设计都有所不同,学生的种种表现不正是创新的表现吗?求新、求异,就是创新精神的所在。

山行课件范文第3篇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丰富想象能力;引导其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提高欣赏和评述能力;便于其理解美术作品内容、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展示美术教学的内在规律,有机地与其他学科联系和交互影响,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认知和学习途径。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提高教学质量效果作用,要做到适时、适当、适度,使美术教学发展为简易、新型、交互、愉悦的模式。但不能忽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关键词】美术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高中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让学生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多媒体教学的介入为提高广大学生的美育素质和创造能力的美术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的保证,它作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手段,为美术教学带来了“教”与“学”的重大改革,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它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各种功能为一体,把教学素材逼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优化了美术教学,改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增强了艺术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整合能够使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通过将多媒体引进课堂,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具有时代性,既丰富多彩又充实完整。这种学习内容直观呈现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信息素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为教学快捷地提供课题所需的各类信息,使课堂的信息量增加,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欣赏需求,从而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高中美术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条件。初中生的形象思维丰富,他门对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事物最感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能保持新鲜感和参与热情,同时有一个宽松的表达空间及治学的民主气氛。由于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从知识点和新颖性、趣味性方面作了缜密的思考和精心的策划,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例如美术课本中《在美术世界中遨游》,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美术课件,一一展现在大屏幕上,以意传神,各种艺术特色就一览无余了,不但使学生学习起来容易,而且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也可让学生结合作品发挥想象或展开讨论,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热烈的争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发挥其主体精神、培养思想品德,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

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将音乐融入美术教学,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例如欣赏中国画作品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时,我在教学课件中以古筝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描述作品那种巍峨、崇高的意境,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作品中所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真理,体会到作品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在欣赏课中,学生在纯洁、高尚内容的感召下,会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对高年级的学生,引导他们学会在网上浏览欣赏适合自己的艺术作品,学会在网上收藏自己喜欢的优秀作品,反复感受、认识和理解,开阔其视野,拓展思维空间,加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达到培养欣赏与评述能力的目的。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内容美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美术作品的内容美是指艺术家通过塑造形象,生动地再现作品中的现实生活,并再现当时所寄寓的思想感情。美术作品的内容十分广泛(天文的、地理的、人文的、自然的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内容美的能力。例如学习董希文的作品《开国大典》时,我剪辑了《开国大典》的相关影视资料片段,先让学生目睹开国大典的伟大历史场面。通过片段学生不但对作品的内容美容易理解,而且对其形式美的认识也达到一个更深的层次。

高中美术教学中,综合性是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突破的重点与难点,体现了高中美术教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借助多媒体技术的有利因素,教师在课前可根据美术教学内容,设计制作必要的教学课件,开展形式灵活,多元化的美术教学。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让学生认识与理解美术要素,运用电脑、投影、录像等多媒体组合的教学,引导学生按教师引导收集信息,主动进行造型活动,任意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兴趣的素材,进行简易的电脑绘画、设计等,着重于认识、理解和参与,激发持久的学习兴趣,还可让学生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开展综合性的学习。通过对各种美术教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与实验,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山行课件范文第4篇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魃魅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多种多样化的特点,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在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我们设计的CAI课件总是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效果逼真的音响,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趣奋点”,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例如:《雷雨》一课,教师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制作精美的,趣味盎然的多媒体课件。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回忆观察到的雷雨景象,接着让学生回忆自己观察到的雷雨的景象,乌云压下来,狂风吹得树技不断摇晃,雨哗哗地下起来,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空......活动的画面中夹杂着风声、雷声、雨声、蝉鸣声、蛙叫声。在声、光、色、像创设的情境中,学生的性被调动起来,对雷雨这一自然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学习课文的有利的心理因素被激活了,求知欲也就自然而然的转向课文内容的学习。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展个性

语文教学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提高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提高学生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艺术地引导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善于,善于参与,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师可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以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加获取知识过程与途径的意识,发展学生个性。

如《雷雨》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计算机中的图像、声音、动画,从表现形式上唤起学生对语言的主动感悟,积累词语,表达思想、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得到发展,体会词语运用的精妙,“渐渐,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小了”一句中“渐渐地”一词,学生理解上有难度,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先听两组声音:一组雷声由大慢慢变小;一组雷声突然变小,学生马上指出第二组声音不对,可见学生主动领悟到雨的变化是从小到大,慢慢变化的。接着我又出示几组图像:花儿慢慢地开放,太阳从海上慢慢升起......学生马上举手用“渐渐”说话,不仅说了老师展示的画面,而且还马上联系生活实际说了很多渐渐变化的事物。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学生主动感悟词语,

积累词语、表达思想、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三、运用现代技术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把握,从而突然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如:《蝙蝠的雷达》一文,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了解蝙蝠和雷达飞行探路的复杂过程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有相当难度的,为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教师设计了以下的动态画面:夜空中,一史蝙蝠边飞边从嘴里发出声音,用“>>>>>”代表声音,“>>>>>”碰上一棵大树,“>>>>>>”反射回来到蝙蝠的耳朵,蝙蝠巧妙地避开大树,安全飞去,在此基础上,展示第二幅画面,蝙蝠变为飞机,嘴变成雷达、天线、耳朵变成接收器,大树变成一座高山,飞机依靠雷达安全飞行的画面形象地展现在同学眼前,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蝙蝠飞行探路的复杂过程,而且体会到雷达正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发而发展的,这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使教学难点得到了崐有效的突破。

四、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尤其语文教学更应引导学生报之入情,悉心品味,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以达到情感共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山行课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多媒体 美术作品

计算机自产生以来,便以最快的速度影响着全世界。教育领域自然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作为教育实现现代化的载体,已经走进了教室,实现了“班班通”。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美术教学,改善教育环境,活跃课堂气氛,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美术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自动化、增强艺术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样也是中学美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内容的能力

美术作品所描绘的内容十分广泛,天文的、地理的、人文的、自然的无所不容。这么广泛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了解作者的绘画意图,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更是十分的困难,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这个难题解决起来就容易的多。例如,七年级美术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以前的教学方法是学生自己观察自然,然后欣赏一些美术作品,体会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而教学时的自然环境在现实生活中非常的单调,我所在的城市树没有绿,草没有长,花更没有开。这样的情况下,硬让学生实际联系作品进行畅想是非常困难的,他们更不理解为什么艺术家笔下的春天和现实生活有如此大的差距。而在教学中应用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内容的能力。首先,教师在课前收集一些春天的影音资料,(尤其是学校所在地所没有的自然风光,而艺术家笔下所描绘的自然情景)整理成连续播放的文件,在课堂上展示。

其次,学生看到真实的自然风景,感受到春天的美丽,自然走进了自然环境的世界中。学生思想和自然融合后,再出示一些艺术家描绘的春天的美术作品,作品与真实自然景色对比,教师再配以文字的说明,不管艺术作品是具象的、意象的还是抽象的,学生们都能很容易得接受,同时加深理解了作者的绘画意图。教学目的,自然得以实现。

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源泉,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条件。初中生的形象思维丰富,他们对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事物最感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正可以给学生造成以上的情景。例如,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五课《陶艺创作》。提起陶瓷,我们首先就会想起我国古代先民创造的许多精美绝伦的陶瓷珍品,并为它们感到自豪。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美术课件,一一展现在大屏幕上,再配上古代戏曲音乐。中国古代陶瓷造型含蓄、意义传神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就一览无余了,这不但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而且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学生在欣赏了艺术品之后,更迫切制作出自己喜欢的陶艺来。教师在加以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会更加的浓厚了。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诱发学生良好的情趣和唤起学生的情感

良好的学习情绪在课堂教学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对感兴趣的事情总是投入积极的情绪,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这种情感。例如,将音乐融入美术教学课堂。音乐与美术具有天然内在的联系,音乐除了形象特征外更具有情感性,更容易打动人,引起情感共鸣。在学习八年级美术下册第二课《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欣赏范宽的中国画作品《溪山行旅图》,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教学课件,以古筝名曲《高山流水》作为背景音乐。作品那种巍峨、崇高的境界,随着音乐《高山流水》时而平缓、时而激越、时而悠远、时而高尚的旋律变化。再加上教师语言的描述,作品局部、整体在电脑上随时产生的变化,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作品中所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真理、体会到作品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再例如,将动画制作融入到美术教学课堂。Flash制作的动画、音乐作品、彩玲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生活中,也越来越多的被中学生接受、喜欢。所以,这种形式出现在美术教学中,所起到的效果显而易见。在学习八年级美术下册第十一课《体育场馆设计》中,用Flash把体育场馆的造型制作成动画片,一层一层地出现在画面上,像搭积木一样的垒起一座大型的体育场馆。学生欣赏后即觉得有趣,又了解了体育场馆内部、外部的不同造型和特征,同时还学会了设计建筑物的方法。这样在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体育场馆,学生们一定能把自己的想法和情趣融入到作品中。

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增大授课量

山行课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多媒体,现代技术,美术教学

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又称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每节课都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让学生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意识。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使枯燥、呆板的教学模式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欣赏到更多更美好的物象,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发掘创造性思维方面的潜能,使美术教学从教授传统绘画技法转变为全方位的智力开发,特别是对创造潜意识的开发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利用幻灯片及动画课件,不仅给学生视觉器官以色彩美的享受和听觉器官以音乐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它不仅让课堂上充满了儿童情趣,而且使课堂教学效率大为提高。

1.运用多媒体开启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好即获得知识的第一步。”教师要想成功的教好每一节课,必须教学一开始就创设优化教学环境,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正如谚语所说:“高兴学来的东西永不会忘记”。只有充满兴趣的学习才是主动的,所学知识才是巩固的,情感才是快乐的。电教多媒体正以其强烈的趣味性、多样的色彩性、悦耳的音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以动静结合的生动直观、内容丰富的教学环境,使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然地步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中。例如:在上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实验教材第二单元第四节《色彩基础》一课伊始,随着一阵轻盈欢快的音乐,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把学生带入一片花的海洋——嫩黄的油菜花,紫色的薰衣草,火红的玫瑰花,“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绚丽的色彩,变化无穷的花海,以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在这种学生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的状态下探究新课,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油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2.融合现代技术,使教学过程丰富多彩

2.1 达到师生互动的良好效果。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仅凭一本教案和一本教科书上课,学生被动地听,而且,师生之间由于年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心理、生理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一味地灌输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的发展,教师本身也存在知识老化的问题。所以我一方面通过电脑利用PPT、FLASH等软件制作出生动、形象的课件存供课上使用;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查阅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和交流环境,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形成了多形式的信息反馈途径,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这样,把现代技术运用于美术教学中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形成,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习质量。这种师生互补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中所积极倡导的。现代技术的运用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也为美术教学闯出了一条新的路子。

2.2 活跃课堂气氛。

在传统教学中,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单一教学模式教授课程,根本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学生学不下去,教师教不下去”的沉闷气氛。然而,在现今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教师可以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例如:上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实验教材第四单元第二节《幼儿装饰画》一课时,我先出示熊猫图片,以脑筋急转弯导入:“熊猫一生当中的两大愿望是什么?”同时,播放背景音乐营造学习的氛围。而后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黑白装饰画和彩色装饰画,并进行对比。用四季做比喻,那么黑白画应当属于冬,象它一样的纯洁,平静;彩色装饰画如同春天般的生机,夏天般的多彩,秋天般的绚烂。接着,播放课件展示给学生大量的多种风格、多种材料的装饰画作品。再配上柔和的音乐,将电脑多面体的图片、音乐、色彩、交互及直接参与等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一般课堂所收不到的效果。直接而快捷的视觉效果冲击力强,课堂气氛积极热烈,同学们一个个兴趣昂然。

3.现代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1 提高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

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艺术家通过塑造形象,生动地再现作品中的现实生活,以及再现这一现实生活时所寄寓的思想感情。美术作品从其再现的现实生活看,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天文的、地理的、人文的、自然的无所不容。现代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的能力。例如:在上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实验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节《中国古代雕塑》一课,〖JP+1〗如何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代雕塑进行欣赏?我们可以引入几个典型中国古代雕塑的历史资料,从当时的社会分工、习俗到国情等综合因素分析,都为雕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的优越条件,从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图片展示,教会学生从比例和谐美、运动力量美、人体美、悲剧力量美等多方面来欣赏、评价古代雕塑作品。同时展示外国的雕塑作品与之比较,加深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产生不同的艺术作品的理解。

3.2 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现在有了现代技术的帮助,通过现代技术能够直观地把各种图形动态显示在同学们眼前,构图新,素材广,主题突出,色彩鲜艳,学生特别愿意听。把现代技术引入美术课的教学,让学生利用画图程序、photoshop等软件进行美术制作,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电脑美术作品创作,学生电脑绘画创作在电脑作品比赛、环保绘画比赛、明信片设计等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通过多媒体把音频、动画和色彩引入美术教学中使原本平面的内容变得更为立体有趣,突破了课堂的狭小天地,大大加深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中国优秀绘画作品》的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印制精良的范图,通过搜索和扫描仪扫入制成CAI软件,除教材的范图外,还可以增补一些内容,徐渭的《黄甲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吴昌硕的《神仙福寿图》等著名历史佳作。结合教学来显示整体、局部,中国优秀绘画进行山水、花鸟、人物的分类,并置于显示屏上,比较异同,使学生获得对中国绘画艺术风格的直观认识。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3.3 利用多媒体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尤其适合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它可以增加同学的趣味性,可以帮助同学们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图文并茂,化抽象为具象,很容易使问题明朗化。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多设定一些动画,可以说是妙趣横生,趣味盎然,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理想的艺术教学境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的现代教育特色。例如:在讲《幼儿美术作品欣赏》这一课时,课件就是用幻灯片制成的,里面用了大量的图片,设定了动画,利用多媒体多样的变化教学手段,妙趣横生的媒体转换,美不胜收的图片变幻,轻松愉快的音乐,把同学们置身于了“幼儿作品”的世界里,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并对自己的创作有新的启发。

总之,在当今信息时代,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美术欣赏课教学,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展示作品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形成时间、空间、立体式的艺术审美教学氛围;运用多媒体制作精美的课件使学生产生由衷的赞美、感叹、引起兴奋、热情等一系列的审美心理变化过程,从而积极参与情感体验与艺术思考,达到提高艺术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滕大春.美术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编委会[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10.

山行课件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兴趣 课堂情境 直观教学 快乐教学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我国古人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在《教学集注》中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现代教学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这些精辟论述无不反映这个道理:激趣是快乐学习的理论依据。

“美术鉴赏”则是普通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模块。上好美术鉴赏课不但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人文素养、人格素养,乃至影响学生的一生。但美术鉴赏课设计不当又容易陷入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味台上讲学生台下被动听的误区,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很快就会对这种课失去兴趣,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新课改下,我们每位美术老师不得不思索,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创设课堂情景,架设桥梁,激发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美术”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实践证明学生处于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学生的大脑处于时刻接受相关信息的兴奋状态,对于任何知识的接受既快捷又轻松。一节课中,不论是导入还是新课教学,经常采用新课程中提出的用“音乐、讲故事等各种方法创设各种情景”,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情境导入法

例如,在上外国美术鉴赏第七课从传统走向现代――后印象派美术时我设计这样一个“抛砖引玉”的情境导入法,这节课要了解的是外国绘画从传统走向现代这样一个大的变革,而我在多媒体课件上首先展示的却是一组从旗袍到牛仔服的服装过渡图片,还有一组从古代民居到现代摩天大楼的房屋过渡图片,而后我再出示了一组有代表性的外国绘画作品,由于创设了情境,学生很轻松说出了原本不一定一下子能看出的这一组画的特点――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过渡,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很快进入了课题,为新课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2.音乐渲染法

在介绍凡•高的一课中,正当学生知道了读凡•高的画要用心读才能读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凡•高,我在合适的时机恰到好处地用多媒体播放了一首为纪念凡高由美国著名民谣歌手唐•麦克林词曲唱的歌曲《繁星之夜》,图文并茂的画面,深情的演唱极大了渲染了此时的课堂氛围,同学们发自内心地赞叹凡•高的艺术天材以及对凡•高坎坷身世的深深同情。

3.故事深化法

高中美术鉴赏中有些课程内容距离现代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这样的课程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也感觉知识不能顺利接受,这时如能结合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来讲述,学生就能比较轻松愉快地学习。如赏析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蒙娜丽莎的微笑,我就给学生讲了当时达芬奇画这幅肖像时传说中的背景故事,从而学生就更能理解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会是忧伤中带着神秘的微笑,学生由这个故事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二、运用直观教学,生动形象,激发求知

1.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或叫做视觉艺术,每节课都离不开具体的、可视的形象。形象的视觉效果,往往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我自学了一些软件制作方法,把中国和外国美术鉴赏大部分课程内容都自制了课件。由于课前教学资料准备得充分,操作简便,画面、文字、音乐、画外音等配合得浑然一体。教师上课时情绪好,师生互相呼应,同学们对这种上课形式反响强烈,很多学生表示:“用计算机上课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无限宽广。”多媒体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课堂的容量,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学生的情绪变得高涨,在这种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下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2.教师当场演示

教师当场演示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他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如赏析中国画时,我在黑板上演示了中锋、侧锋、逆锋等笔法,在宣纸上演示浓、淡、干、枯等墨色,并且还当场画了一幅花鸟小品,学生看到教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画出了这么一幅让人愉悦的花鸟画,求知欲顿时被调动起来了。这时再来讲中国画的分类呀特点呀原本有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

3.把实物带进课堂

实践证明实物带进课堂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如在赏析中国古代玉器、陶瓷器等工艺美术时,我虽然没有古代的珍品,但我仅把在家中能找到的玉佩、各种陶器花瓶、瓷器餐具带进课堂,学生就已经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学生原本只能赏析平面的图片,现在可以走到讲台上来通过触摸感受质感,通过敲击感受不同的声音,此时的赏析变得更立体更全面,这样的教学学生更易于接受而且终生难忘。

在比较中西绘画的异同时,我把自己临摹的一幅高两米的油画《蒙娜丽莎》及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挂在教室。在学生们止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之际,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此时我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油画与国面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介绍油画与国画的技法,学生非常容易掌握。

三、有效方法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应尽量争取让学生外出参观或实地考察,使学生的课本知识与现实得到联系,在亲身体验美中去领略文化的内涵,并潜移默化为内在的人文素养。

搜集整理是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中国民间美术鉴赏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课前到社区、农村去搜集旧的年画、剪纸、民间玩具、草编、竹编等。金坛是刻纸之乡,同学们在搜集过程中亲眼见到民间艺人熟练的刻纸工夫,不用草稿,一幅生动活泼的《奥运福娃》就出来了,又一幅代表喜庆气氛的《五谷丰登》跃然纸上;这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课堂教学,学生获得甘醇美酒般的民间艺术的熏陶,更重要的还有劳动群众质朴热情和醇厚的情感,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的心,这是无穷的影响。

举办学生作品小型展览能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并在互相欣赏最亲近的同学的作品的过程中吸取彼此的经验。

实践证明,运用了以上教学方法进行激趣快乐教学,学生深深地喜欢上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我们美术教师最感到欣慰的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好学”进而”乐学”,相信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山行课件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多媒体 运用方法

多媒体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能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多媒体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中,它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显著提高学习效率。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做了以下方面的尝试。

一、多媒体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影响了学生想象力、阅读能力的发展。

多媒体工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影响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常常会使用影像,但如果过多使用影像,甚至用影像取代语言文字,就会影响学生的想象力、阅读能力和语感培养,这与小学语文教育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2.课堂上缺少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在使用多媒体工具时,老师往往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操作多媒体工具上,而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少。在课堂上,老师要操作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的提问减少了,对学生回答的思考也变少了。学生往往被丰富的多媒体画面吸引,更专注于画面,老师只顾展示课件,忽视了教学内容和目的,久而久之,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方法

1.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兴趣。

多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其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能让学生融入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由此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存动力。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创设一种意境,让学生在全身心投入、兴趣盎然的最佳情绪状态下,学习和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审美情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兴奋,提高教学效率。

2.创设情境,增长见闻。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面较窄,表象储备匮乏,因此往往对课文中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在这种情形下,多媒体技术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帮助学生感知,增长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例如,在教学《回声》一课时,涉及自然界中的一种物理现象,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知识了解不够多,多数学生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因此,我在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把回声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理解回声这一现象就容易多了,不仅初步了解了回声形成的原因,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3.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最能本质地、集中地表现全文内容的是文章重点部分的关键词、句和段落。因此,重点段的词句往往牵动全篇,课文的重点一般是集中表现主要内容、主题思想、主要事件的段落,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通过语言表述、讲练结合、挂展示图、板书解析、手动操作等途径。然而,当多媒体与其进行了有机整合后,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充满生气,活了起来。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向为主要手段,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可以获得清新明快的感受。

例如,教学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这一课时,教学重难点是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在教学中,我播放了这则故事的动画。学生很直观地看到了农夫种完禾苗后焦急等待禾苗快快长大的表情,了解了“巴望”、“自言自语”这些重点词的意思,学生自然就能体会到农夫拔苗后的“筋疲力尽”,以及回家后得意洋洋的样子,故事的结局是禾苗都枯死了,这些场景在学生眼前展现得淋漓尽致。由于观看了直观的动画,学生就能够很清楚地懂得做事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不需要教师多加讲解。

4.再现情境,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语文没有唯一的答案,中国语言文字的模糊性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它已不再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是在更新知识和利用新知识的过程中体现的创新意识,表现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能够做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课外延伸,发散思维,导引创新,拓展探究空间。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5.增加信息量,拓宽学生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