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父亲不写信

父亲不写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父亲不写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父亲不写信范文第1篇

中考我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益阳卫校。当邮递员把烫金的录取通知书送到我手里的时候,刚从地里回来的母亲竟情不自禁高兴得跳了起来,挽着裤腿的赤脚上的泥巴也被甩掉了好几块。细细地看完通知书,一算才知那大笔的学费对我家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为了凑学费,母亲把能想的办法都想了,把能做的都做了。那时城里人爱吃田螺肉,母亲便起早贪黑地卖起田螺肉来。白天,母亲只身到河沟湖港去摸田螺,只要是有水的地方,便有母亲弯腰拾田螺的背影。笨重的田螺需要母亲一大桶一大桶的提回来,煮熟,然后一个个的把田螺肉挑出来。母亲是用纳鞋底的锥子来挑田螺肉的。由于长时间的碰戳,左手的食指都被锥子戳得由红变紫,又由紫破溃成一个洞,久久都没有愈合。禾场边上的空田螺壳一日日堆积,竟似一座小山了。乡亲们说,村里的田螺都被你母亲捡光了。不知道这期间,母亲曾几次掉进水里,又曾几次被水蛇咬伤。我可怜的母亲啊!

开学的日子终于来了。带着些许期盼更多的是紧张和无奈,母亲怀揣着七拼八凑的学费(实际上还不到第一学期学费的一半),不顾严重晕车带来的恶心呕吐,带着我第一次远离了家乡,来到学校。母亲用地地道道的家乡土话艰难地跟校领导沟通,也许校领导是被眼前这位简朴的劳动妇女坚强执著的精神感动了,破例收下了我,允许我实习前将学费交清(否则不予实习及扣压毕业证)。母亲终于吁了一口气。

在校的日子我只是偶尔写信回家,为的是节省买邮票的钱。母亲从来不问我的学习情况,而我也从不写信向家里要钱。冥冥之中我和母亲有了一种默契,我懂得母亲的勤劳,母亲更懂得我的发奋。我省吃俭用,尽可能地节约每一毛钱。那时学校的馒头是两毛钱一个,早上我一起买6个,这就是我一天的粮食了。一到冬天,馒头变得硬邦邦的,实在难以下咽。作为一个女孩子,起先因羞涩而常常要等到同学都吃饭去了我才像小偷那样偷偷地吃。每次经过食堂,闻着那诱人的饭香味,我都要狠狠的跟自己做一番思想斗争,大多数时候我是捏着几乎被捏碎的几毛钱逃离食堂的。一想到母亲我就什么都不怕了,就好像母亲对我说过那贴满一土墙的奖状是她拼命也要送我读书的支柱,而我呢?母亲也是我的支柱呀!

由于成绩优异,表现优秀,我被留在了实习单位,成为了无影灯下的一名白衣天使。我依然省吃俭用,用自己的工资还完了所欠的学费。

父亲不写信范文第2篇

对于爱因斯坦来说,1915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虽然早在10年前,他就已完成了相对论的理论构想,但直到这一年,他才真正提出了最终使自己功成名就的广义相对论。为了论证它,爱因斯坦几近疯狂地工作。而那时,他和妻子米列娃的婚姻已出现了严重裂痕。米列娃带着她和爱因斯坦的两个儿子一11岁的汉斯·艾伯特和5岁的爱德华离开了当时身在柏林的爱因斯坦,前往苏黎世生活。

与此同时,由于一战期间食物匮乏,爱因斯坦的胃病也加重了许多,只有表姐埃尔莎·爱因斯坦(后来嫁给了爱因斯坦)在身边照顾他。

父子间靠信件联络

爱因斯坦的私人信件揭示了这位天才在1915年这个特殊年份中,在情感和科学上的挣扎。最早的两封信写于1915年4月初,是爱因斯坦的大儿子汉斯·艾伯特(爱因斯坦昵称他为阿杜)写给父亲的。他在信中央求父亲,在春假时,前往苏黎世看他和弟弟爱德华(小名泰特):

亲爱的爸爸:

你知道吗,泰特已经会乘法和除法了,而我现在正在学几何。我准备了一个小本子,平时妈妈会给我出题,到时候我也可以跟你这样了。可是最近你为什么都不写信给我们了呢?我一直在想:“复活节的时候你会来这里,到时候我们就又能有爸爸了。”

阿杜

由于战争,爱因斯坦无法前往苏黎世看望儿子,不过他给儿子寄去了明信片,答应他会在7月份带他去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度假。爱因斯坦还对自己的儿子喜欢几何表示高兴,并说自己像他那么大的时候,“最喜欢的消遣”就是几何学了,“可是那时候没人可以演示给我看,所以我只能通过看书学习”。

爱因斯坦希望能和儿子在一起,教他数学。但这个愿望却无法实现,这让爱因斯坦感到非常遗憾。于是,他希望通过信件来多少弥补一点,“如果你每次写信的时候都告诉我你学会什么了,我可以给你出题目让你来解答呀”。他还给两个孩子各寄了一个玩具,并叮嘱他们要好好刷牙。“我也是这样做的,所以现在我的牙齿才能保持得很健康。”

夫妻嫌隙影响了父子关系

然而,一家人的关系还是恶化了。爱因斯坦和米列娃在通信中,因为钱和度假时间的安排发生了争执,1915年6月,汉斯·艾伯特给爱因斯坦寄了一张简短的明信片,对父亲提出的度假计划进行了答复:

亲爱的爸爸:

这种事情你应该跟妈妈商量,因为在这里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不过,如果你对妈妈的态度那么不好,我也不想和你一起去度假了……

A·爱因斯坦

从署名完全可以看出,在这封信中,儿子态度冷淡。汉斯·艾伯特再也不用爸爸对自己的昵称“阿杜”了,而是用了和父亲在写正式信件时同样的签名“A·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相信,这张明信片一定是米列娃教儿子写的,于是他决定和表姐埃尔莎一起去度假。他在写于1915年7月的一封信中,向自己的朋友、苏黎世的医学博士桑戈这样解释了自己的决定:亲爱的朋友桑戈:

我的好儿子这几年来。因为我前妻,已经和我越来越疏远了。我前妻是个爱报复的人,而且她很狡猾,外人尤其是男人经常都被她欺骗了……本来我早已决定要在7月份去苏黎世,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即使我去了,我也根本别想见到孩子们。所以在最后一刻,我决定,在格延根进行广义相对论的演讲时,去塞林放松放松,我的表姐和她的孩子已经在那里租好房子了。

A·爱因斯坦

用诺贝尔奖金换离婚

1915年11月4日,爱因斯坦在格廷根做了关于广义相对论的第一次演讲。他在这次演讲中,阐述了自己的新方法,尽管他承认还没有得出精确的数学公式。当天下午,他一结束演讲,就给大儿子写去了一封百感交集的信:

……以后每年我都会尽量和你们待上一个月,好让你们能有爸爸的陪伴和爱护。你们可以从我这里学到很多好东西,这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给你们的。我通过如此艰辛的工作所得到的东西,不应该仅仅对陌生人有价值,更应该对我的孩子们有着特殊的价值。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完成了我人生中最精彩的一份论文。等你们长大以后,我会把它都告诉你们……我经常太专心工作了,连午饭都忘了吃。

之后,爱因斯坦接连提交了三份报告,并最终提出了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科学理论之一——广义相对论。然而,在与家人的关系上,爱因斯坦却无法得到自己期望的和谐。他最终决定和米列娃离婚,并提出:只要米列娃同意离婚,他将把自己以后获得的诺贝尔奖奖金全部给她。尽管当时他还没有获得这一殊荣,但爱因斯坦对此非常自信。米列娃在考虑了一个星期后,同意了爱因斯坦提出的条件。几年后,爱因斯坦果真获得了诺贝尔奖,米列娃用他的奖金在苏黎世购买了三套公寓。

父亲不写信范文第3篇

对于爱因斯坦来说,1915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虽然早在10年前,他就已经形成了相对论的理论构想,但直到这一年,他才真正提出了最终使自己功成名就的广义相对论。为了论证这个引人入胜的理论,爱因斯坦几近疯狂地工作。对于爱因斯坦来说,那是一段非常痛苦的时期。他与妻子米列娃的婚姻已经出现严重裂痕。米列娃带着她和爱因斯坦的两个儿子――11岁的汉斯・艾伯特和5岁的爱德华离开身在柏林的爱因斯坦,前往苏黎世生活。

与此同时,由于一战期间的食物匮乏,爱因斯坦的胃病加重了许多,只有表姐埃尔莎・爱因斯坦(后来嫁给了爱因斯坦)在身边照顾他。

父子间靠信件联络

爱因斯坦的私人信件揭示了这位天才在1915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中,在情感和科学上的挣扎。最早的两封信写于1915年4月初,是爱因斯坦的大儿子汉斯・艾伯特(爱因斯坦昵称他为阿杜)写给父亲的。他在信中央求父亲,在春假时前往苏黎世看他和弟弟爱德华(小名泰特):

亲爱的爸爸:

你知道吗,泰特已经会乘法和除法了,而我现在正在学几何。我们准备了一个小本子,平时妈妈会给我出题,到时候我也可以跟你这样。可是最近你为什么都不写信给我们了呢?我一直在想:“复活节的时候你会来这里,到时候我们就又能有爸爸了。”

阿杜

由于战争,爱因斯坦无法前往苏黎世看望儿子,不过他给儿子寄去了明信片,答应他会在7月份带他去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度假。爱因斯坦还对自己的儿子喜欢几何表示高兴,还说自己像他那么大的时候,“最喜欢的消遣”就是几何学了,“可是那时候没人可以演示给我看,所以我只能通过看书学习”。

爱因斯坦希望能和儿子在一起,教他数学。但这个愿望却不能实现,这让爱因斯坦感到非常遗憾。于是,他希望通过信件来多少弥补一点,“如果你每次写信的时候都告诉我你学会什么了,我可以给你出题目让你来解答呀”。他还给两个孩子各寄了一个玩具,并叮嘱他们要好好刷牙。“我也是这样做的,所以现在我的牙齿才能保持得很健康。”

夫妻嫌隙影响父子关系

然而,一家人的关系还是恶化了。爱因斯坦和米列娃在通信中,因为钱和度假时间的安排发生了争执,1915年6月,汉斯・艾伯特给爱因斯坦寄了一张简短的明信片,对父亲提出的度假计划进行了答复:

亲爱的爸爸:

这种事情你应该跟妈妈商量,因为在这里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不过,如果你对妈妈的态度那么不好,我也不想和你一起去度假了……

A・爱因斯坦

从署名完全可以看出,在这封信中儿子态度的冷淡。汉斯・艾伯特再也不用爸爸对自己的昵称“阿杜”,而是用和父亲在写正式信件中同样的签名“A・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相信,这张明信片一定是米列娃教儿子写的,于是他决定和表姐埃尔莎一起去度假。在此次公开的一封写于1915年7月的信中,他向自己的朋友、苏黎世的医学博士桑戈,这样解释了自己的决定:

亲爱的朋友桑戈:

我的好儿子这几年来,因为我前妻,已经和我越来越疏远了。我前妻是个爱报复的人,而且她很狡猾,外人尤其是男人经常都被她欺骗了……本来我早已决定要在7月份去苏黎世,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即使我去了我也根本别想见到孩子们。所以在最后一刻我决定,在格廷根进行广义相对论的演讲时,去塞林放松放松,我的表姐(埃尔莎)和她的孩子已经在那里租好房子了。

A・爱因斯坦

用诺贝尔奖金换离婚

1915年11月4日,爱因斯坦在格廷根发表了有关广义相对论的第一次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阐述了自己的新方法,尽管他承认还没有得出精确的数学公式。当天下午,他一结束演讲,就给大儿子写去了一封百感交集的信:

以后每年我都会尽量和你们待上一个月的,好让你们能有爸爸的陪伴和爱护。你们可以从我这里学到很多好东西,这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给你们的。我通过如此艰辛的工作所得到的东西,不应该仅仅对陌生人有价值,更应该对我的孩子有着特殊的价值。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完成了我人生中最精彩的一份论文。等你们长大以后,我会把它都告诉你们……我经常太专心工作了,连午饭都忘了吃。

父亲不写信范文第4篇

进入盛夏的一天,同室的雅文从街上买回来一条洁白的连衣裙,几个女孩子一下子围了过去,又捏又揉,争着试穿,赞叹之声此起彼伏。最后,大家商定,她们宿舍的每人都买一条这样的白裙子。想想看,7个清纯漂亮的女生,身着一色的白裙子在校园里穿行,怕是要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呢!她们征求婉的意见,婉把目光从书上移开来,极不自然地对大家笑笑,不置可否。两周后,宿舍里便有了6条那样的白裙子,只有婉,出入还是那身土里土气的衣服。

她们催婉快些往家写信要钱。写,还是不写?婉的心里非常矛盾。她清楚家里的情况,父母为供她上学已是债台高筑。180块钱的裙子也许不算高档,但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婉很清楚。一想到父母疲惫的身影,婉怎么也不忍心开口向他们要钱。可婉真的想要一条那样的白裙子,上天赐给了她娇美的容颜和亭亭玉立的身材,只要稍作打扮,她马上就能脱颖而出。

信还没来得及发出,婉却收到了家里的来信。父亲说,为了能让婉念完大学,打算让她弟弟辍学,外出打工以补贴家用。

婉将刚刚写好的信撕得粉碎,然后重新写了一封,告诉父亲无论如何也要让小弟继续上学,她在这儿花不了多少钱,况且期末还可能拿到奖学金。

信咚的一声进了邮筒,关于一条白裙子的梦想也随之沉入婉的心底。

那晚,婉失眠了。上铺的雅文在睡梦中翻了个身,她的裙子飘然滑落下来。婉轻轻地捡了起来,那柔软的布料丝一般光滑,贴在脸上是那么的柔。她突然想穿上它试试,哪怕只是一小会儿,她也会满足。这种欲望驱使着她悄悄起床,将那条白裙子穿在身上。婉对着月光左看右看,心里不胜惊喜又万分紧张……

她想在屋里走动走动,又怕惊醒她们,于是,蹑手蹑脚地出了寝室。校园里寂静无人,月光如水一般倾泻在草坪上。婉穿过红漆长廊,又绕着花坛转了一圈,荷叶边的裙在她脚下飞扬。

今夜婉是月宫里出巡的嫦娥。

婉想:自己该回去了。她不敢奢望太多的幸福,这一会就够了!

婉提着裙摆轻轻上楼,又轻轻开门……

突然,啪的一声电灯亮了。“这么晚了,你……”雅文的话只说了一半。所有的人都已醒来,看着婉 。婉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接着一片空白。雅文反应快,伸手拉灭了电灯,她们又不声不响地睡下了。屋里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婉呆立着,两眼一闭,那一刻她知道了什么是入地无缝。过了好一阵子,婉才走到床边,很平静地脱下了裙子,叠好放在雅文的枕边。接着,她钻进被窝,蒙上头,任泪水恣意流淌。

第二天,雅文她们好像是商量好似的,都把裙子悄悄藏了起来,换上了平时穿的衣服。

从那以后,原本就孤独的婉就更加形单影只。她每天早出晚归,一个人低着头来去匆匆,白天泡在图书馆里,晚上熄灯以后才偷偷溜回宿舍,一整天也不说一句话,对任何人都抱着一种敌对情绪,总感觉她们在嘲笑自己。

婉想:也许我不该到这里来,自己就像花园里的一株玉米,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浑身上下透露出卑微和可怜。婉甚至想到过退学。

不过,有一点令婉很感动:这段时间以来,宿舍里谁也没有再穿过一次白裙子。

一个多月后的某个星期天,雅文她们都上街去了,婉像平常一样在图书馆里待了一整天。晚上,她独坐在花坛边,双手托腮,任思绪与月光一起流淌,这一天是她19岁的生日。回去的时候,宿舍里已没了灯光,想必她们都睡下了。她悄悄开门进屋,突然,一道火光点亮了一支红烛,6个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孩围坐在桌旁,笑地看着婉。桌子上摆放着一盒精致的蛋糕,雅文走过来,将一个包装精美的纸盒递给她说:“生日快乐!”婉愣了好一阵子,然后用颤抖的手解开红丝带,打开纸盒,是和她们身上一模一样的白裙子!原来,这一个多月里,她们牺牲了所有的课余时间(两个人到食堂打扫卫生,3个人到校门口的餐馆打杂,雅文则找了一份家教)辛苦了一个月,挣到300多元钱,为婉买了这条白裙子。

婉能说什么呢?她什么也说不出口,一切的苦恼都不过是她的自扰罢了!婉将那条白裙子轻轻捂在脸上,任泪水把它浸湿……

宿舍里有了第七条白裙子,校园里从此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从那以后,她们七个一起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一起到校外勤工俭学。

在校3年,除了那条白裙子,婉的确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但她再也没有因此而自卑过。她曾穿着土里土气的衣服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并取得了名次;也曾穿着母亲做的布鞋,和系里最潇洒、最帅气的男生跳舞。从来没有谁因为她的衣衫而忽略了她的美。

父亲不写信范文第5篇

当我们的父母老了的时候,我们只需用当初他们待我们的方式待他们就行了。当我们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不就是这样被他们疼着、哄着的吗?

每次回家,看到父亲戴着老花镜看电视,半张着嘴跟着电视节目哭哭笑笑的样子,就有些心疼,有些怜爱,有些后悔……如果在我少不更事的时候能够想像到他今天苍老的样子,我就不会和他唇枪舌剑地理论,不会没大没小地抢白他了。

记得有一次我要和一帮同学去看通宵电影,父亲横挡竖挡的,还说: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我回敬他:我要是像你那么老了,当然会觉得没什么好看的了。当时他的表情有些愕然,那一年,他快六十岁了……

第一次觉得父亲变老了,是我念大学的最后一年。

那年夏天燥热异常,正赶上“动乱”期间,三个星期没接到我的信,父亲便急得跑到锦州来看我。见我安然地躺在寝室里,他生气地说:“兵荒马乱的,不写信回家,你妈都急坏了。”听父亲用了那么严重的词儿,我忍不住笑,笑得他消了气。我说,我们不上课了,我陪你去海边看看。父亲说哪有工夫,晚上就得回去了。

其实,二十几岁的人,应该懂得心疼父亲了,可我那时竟犯了糊涂,以为眼前的人依然健壮得可以背着我走路,竟然将自己不常用的衣物塞了满满一皮箱,要父亲带回家。父亲同我一起到学校食堂吃了两个黑糙的馒头便扛着那只大皮箱去火车站了。

我将父亲送至学校大门口,看他倾斜着身子走上公路,背微微地驼了,脚步竟也有些蹒跚。渐浓的暮色里,他负重的背影像一幅沧桑的画。泪水涌出眼眶的那一瞬,我忽然记起,父亲已是五十几岁的人了。

后来我曾婉转地向父亲说起那一年的愧意。父亲却不经意地说,那箱子倒不重,只是那晚进错了候车室,等到半夜也没听到广播里叫检票,一打听,说是车早开走了。只好坐在箱子上等,幸亏揣了半口袋旱烟……那一夜,我的父亲竟是独自坐在那只大皮箱上,垂着花白的头,一口一口地吸着烟叶,挨过一个又一个钟点……

三岁的那一年,记不清是冬是夏了,模糊的记忆里是一段干燥、混沌的日子。连续几天的高烧后,我的双腿再也不能随意蹦蹦跳跳。医生说,没办法治好了,是小儿麻痹后遗症。妈妈哭哑了嗓子,泪也干了。父亲只是不声不响地吸烟,吸了一盒又一盒。不知吸了几天几夜,他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说,去外地治吧。那时候家里可真穷啊,穷得亲友都疏远了。他将家里仅有的钱一元一元、一角一角地数了带在身上,背了他可怜的女儿去四处求医问药。

钱花光了,他便去挣,挣了钱,又背着我去乘汽车、坐火车……有一回,再次失望了的父亲背着我下了火车,在站台上竟遇到了一个亲戚。那位亲戚说她要去北京出差。她从手袋里扯出一根香肠给我。那是我们家几个月都吃不上一次的东西,小小的我禁不住伸出手去。父亲却连连推托着说,刚刚坐了火车,孩子吃不下东西。说着竟背起我小跑着出了站台。

父亲问我,你真的很想吃香肠吗?我说想吃。

父亲便到小卖铺买了根香肠塞到我手里说,吃吧,孩子,这根香肠全是你的了。那天我们没有坐公共汽车回家。为了我手上的那根香肠,为了穷人的自尊,父亲背着我走了五站路;而为了女儿的病,他不知走了几百个、几千个“五站路”了。令我引以为荣的是,他的倔强与坚忍丝毫不走样儿地遗传给了我,使我成人之后,在独自行走的道路上,无论是面对污秽的唾液还是凄冷的风雨,都能站直身子挺过来。

二十年前的一个燥热的夏夜,一户寻常人家小院里的一棵老樱桃树下,一对夫妇既忧且喜地谈论着他们的小女儿。当妈的说:“虽然是重点中学,离家太远,还是别让孩子去念吧。”做父亲的说:“她只差2分就考了满分哩,不念怪可惜。只要她愿意,我天天背她去上学也行呀。”我听见他们掀了门帘,悄悄走到我的床前,见我“睡着”,又悄悄地离开。黑暗里,我紧闭着双眼,泪珠儿爬满了脸……

此后,在我六年的中学时光里,父亲每个周末都要到学校将寄宿的我接回家,而后再在星期一的早晨将我送回学校。

逢着雪天,他便执意将长得几乎同他一般高的女儿背在背上,走上一段路就要停下来大口喘气,胡须上凝了霜,洁白洁白,我轻轻抚去那层霜,竟发现胡须中夹杂着星星点点的抚不去的白色了……他就这样用他的肩膀驮着我,从小学驮到了大学。

父亲认不得几个字,却希望他的女儿能多读几本书,然而他并没有太高的奢求,没有让女儿光宗耀祖的家族意识或使命感,他只是希望残疾的女儿能捧一只供自己衣食无忧的“铁饭碗”。为了这只铁饭碗,在7月无遮无拦的阳光下,他陪着我东奔西走。我和父亲一次次穿过那铺天盖地的阳光去敲一扇扇冷酷的门。

我至今仍记得某局一楼最西端的那间办公室。门玻璃上涂了厚厚的油漆,敲了门我便将耳朵贴在门玻璃上等候那一声游丝一样的“请进”。

那扇门每次都发出同一种声音:咯吱――拖着不耐烦的长腔,像办公桌后面远远投过来的目光。我和父亲每日一次的光顾不能不使他们熟视无睹。父亲说:麻烦您了,她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就为有个谋生的出路。人家说:难哪难哪,她这种情况,哪个单位肯要呢?父亲便站起来,又说:麻烦您了,麻烦了……

人家不再理他,悠闲地打着聊天电话或把目光转向一本杂志,再不看我们一眼。父亲便一直僵立在那里……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不是为自己,真的不是,我是为父亲,那一向倔强、为了女儿却如此低声下气的父亲。

后来父亲不再去敲那扇门了,他踱到厕所旁边静静地等,等那间办公室里的人来上厕所。等了一上午,跟随着人家进到厕所里,把自己口袋里的500元塞进人家的口袋,人家不理,他就再塞500元……那是我们家惟一一张存折上仅有的数字,它为我换来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父亲的一生似乎就是完成照顾、引领我的使命。

当我有了工作,能自立了,他却患上了脑血栓,瘫痪在床。我常常想,父亲的衰老,有一大半是为劳累的。父亲患病后,一直是我替他剪手指甲和脚趾甲的,每次把他干枯得像树枝一样的手脚抱在怀里,细细地把他的指甲剪短、磨平,我心中便涌起一种母性的情感,就仿佛他是个好小好小好弱好弱的婴儿一般。那一刻,我感觉他不仅是我的父亲,还是我的孩子,他需要我。因为人老的时候,的确更像一个孩子,这一点,在我父亲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我时常会给父亲买些零食吃,他对一种果酱馅的油炸小面包情有独钟,吃过一次便念念不忘,要我再给他买,我满口答应下来,许诺第二天中午便给他送回家。可是那天单位里事情多,我就把这件事给忘了。结果,下午的时候老妈打来电话说:你怎么还不把油炸小面包送来呀?你爸从早晨开始就坚持不吃饭,说是要等他老闺女的油炸小面包,中午饭还是没吃,说你马上就会送面包来的。你再不送来,你爸就饿坏了啊。我哭笑不得,急忙买了面包给他送回家。他大口大口地吃着,像个饿坏的孩子。

我想对妈妈笑,妈妈,你看爸爸多像个孩子,可是话没说出来,我发现自己的眼泪流了满脸,我哽咽着对父亲说,爸,对不起。

父亲患病后,变得特别脆弱,动辄就哭鼻子。开始的时候,我和哥哥姐姐们还苦口婆心地开导他,结果越劝他哭得越厉害。后来,我索性就调侃他,直到把他逗笑为止。

前一阵儿电视里播一个叫做《感动中国》的节目,我不知道中国是否被感动了,可是我父亲却是看一回感动一回、哭一回。那天他注视着电视屏幕,在主持人煽情的解说词中,竟然一撇嘴,又要哭了。他抽抽搭搭的,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我和侄子在一旁笑他。我对侄子说:快,你爷宝宝又哭了,快去拿颗糖来哄哄他。侄子笑得前仰后合,父亲也破涕为笑,一边笑一边擦眼里的泪花,那副样子,真是让人怜爱呢……

父亲不写信范文第6篇

傻儿与苕父

编剧鄢德明

(一)

【旁白】俗话说:“富不庶三代,贫不出五户。”尽管潘旺的智商并不低,但他生了三个儿子,个个都不争气。大儿子长到10岁了,连一句正儿八经的话也说不清楚;二儿子8岁了,也是一个糊涂虫;三儿子还小只有6岁半,更加“不懂事”。可他毕竟是财主,又不能叫别人笑话,于是就请私塾先生到家里来教他们识字。

【场景】 (财主家书房)一张桌子,三个小孩坐在桌前看一个教书先生在白纸上用毛笔划了一笔,告诉他们这念“一”,三个小孩坐在桌认真地看着老师的一举一动。

【场景】(晚上,财主家)财主忙问儿子们:今天,先生教你们什么了?。“一——”三个儿子齐声回答,并把学到的字写给父亲看。财主看了满脸喜滋滋的。

【场景】(财主家书房,重复)一张桌子,三个小孩坐在桌前看一个教书先生在白纸上用毛笔划了二笔,告诉他们这念“二”, 并反复教他们写会。三个小孩坐在桌认真地看着老师的一举一动。

【场景】(晚上,财主家)财主忙问儿子们:今天,先生教你们什么了?。“二——”三个儿子齐声回答,并把学到的字写给父亲看。财主看了满脸喜滋滋的。

【场景】(财主家书房,重复)一张桌子,三个小孩坐在桌前看一个教书先生在白纸上用毛笔划了二笔,告诉他们这念“三”, 并反复教他们写会。三个小孩坐在桌认真地看着老师的一举一动。

【场景】(晚上,财主家)财主忙问儿子们:今天,先生教你们什么了?。“三——”三个儿子齐声回答,并把学到的字写给父亲看。财主看了满脸喜滋滋的。

【旁白】 第四天,财主家的三个儿子都嚷着不去上学了,齐声对父亲说:这学字太简单了,我们已经学会了,不用先生教了。

【旁白】财主一听,大喜。我儿们果然有出息了!命家人拿来纸,想让儿子们露一手。儿子们果然摆开架式,只等父亲开口。

【场景】(财主背着手,思考了片刻,一字一顿地说):万百千老师——(刚念了五个字,就被儿子打断):父亲,你念慢点。

【场景】 财主转向一看,只见大儿子用笔在纸上拼命画横条,二儿子甚是聪明,从母亲房里拿来了一把梳子,沾上墨水,拼命地划着横条。老三更绝,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把篦子,在纸上画呢!

【场景】 (财主一脸糊涂,忙问):儿啊,你们在干什么?

【场景】(大儿子正忙着“写字”,头也没抬地答道):帮你写信啊!

【潘旺】(不解地看着儿子们):这是写的么信?

【老大】你还怪我们?都怪你的这位朋友,姓什么不好,偏偏姓万,还叫什么百千先生。别吵我,我还没写到五百呢!

【潘旺】(财主气不打一处来,狠狠地踢了儿子一脚骂道):一群蠢猪!

【旁白】 财主知道自已的儿子们不争气,只得找教书先生说好话,并许诺,如果把儿子们教好了有重赏。

(二)

【场景】财主家书房(场景同上)。

【旁白】有一天,财主心血来潮,让家人通知教书先生说,过几天想看看儿子们是如何读书的。可他的儿子们生性蠢笨,先生教了几个月,连孔夫子的“孔”字都不认得。先生急出一身汗,好不容易想出个好办法,告诉他们“明天你父亲来问这个孔子的‘孔’字时,你们如果还没记住,对面墙壁上有一个孔,你们往那里看一下,就可以读出来,千万不要忘了!”孩子们答道:好!我们记住了!

【场景】财主家书房(场景同上)。

【旁白】 这一天,财主来到书房,先和老师谈了谈孩子们的学习情况,随后打开孩子的书让他们读,当他们读到“孔子曰”一句时,孩子们都念不出来,先生在旁边也暗示他们往对面看。

【旁白】还是大儿子乖巧,朝对面墙壁上的洞看了半天,恍然大悟,高声读出:“洞子曰……”

【潘旺】(气得拍着桌子大骂):我只听说过孔夫子,还没有听说过有个什么洞夫子,你们这些蠢才!(转身责问先生):你是怎么教我儿子的?

【先生】(辩解道):这你要问你的儿子们,他们可没有你来时这么听话,不信,你看他们桌子下面——

【场景】财主一看,果然看到孩子们桌下有不少玩具,有泥土做的泥鸡、木头做的弹弓、河边的石头还有鸭毛、鹅毛、狗毛……,财主知道儿子们有“几斤几两”,忙向先生赔不是,并许诺,只要教好了儿子,就重重有赏。

【旁白】没过多久,财主的儿子们又都齐声对父亲说,自己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不用先生教了。财主不信,认为儿子们又在夸海口,可儿子们齐声答道:孩儿若答不上来,任凭爹爹处罚。财主见儿子们既然敢和自己打赌,便来了精神。于是给他们出了一道题,让他们各自做文章。

【场景】财主家书房。(财主在房内转了几圈,还不见儿子们交卷。(旁白):你们都还蛮用功哩!说罢,走时了老大的房间。

【场景】财主推门一看,只见老大在床上蒙头大睡。

【潘旺】你不做文章怎么睡起觉来了?

【老大】先生说过,“李白梦中成诗”,我的梦还没有开始做,你怎么跑进来了?(气得财主转身向老二房里走)

【场景】 老二的房间。只见房内满地都是破书,而且他还在不停地撕。

【潘旺】(急忙拉住老二的手):你不做文章,怎的撕起书来?

【老二】先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现在还没有撕破百把本书,你怎么就跑进来,快出去。(气得财主径直往老三房间里跑)

【场景】 老三的的房间,只见老三口含一块墨条在闭目养神。

【潘旺】(奇怪地问儿子):你不写文章,含块墨做什么?【老三】(从口中取出墨回答):先生说了,“肚中有墨水,文章自然来”,待我把这条墨吃进去后,文章马上就能写出来了。

【潘旺】(财主气得差点吐血,但又无可奈何,只得把气撒到先生身上,找先生抖狠):你看看你教的什么学生?耽误了我儿子们的学业。到年底,如果我不满意,这年薪五十两的酬金,你甭想拿回去。”

(三)

【旁白】 转眼到了年底,财主三个儿子,没有哪一个能把《三字经》、《百家姓》、《孟子》、《礼记》等文章背下来,财主硬说老师的学问不行,坚持要扣他的工钱。这先生是一个老实本份的秀才,气得直打哆嗦:

【先生】我教过这么多家的私塾,还没有哪一家赖帐的。

【潘旺】(指着先生的鼻子道):你不服气是不?那好,我出个题目考考你,你要答得上来,我双倍给你酬金,答对一题加薪十两,你若答不上来则扣银二十两。

【旁白】先生没得法,只好硬着头皮来应对。

【先生】那好,你问吧!

【潘旺】(财主嘿嘿两声笑后问道)请问天有多高?

【旁白】 先生一下子竟被他问住了。说实话,先生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还真没有哪一本书上说到天与地之间的距离。【先生】(羞愧地)学生才疏学浅,实在回答不出这个高难度的问题。

【潘旺】(奸笑一声后)可惜啊!先生出师不利,按约,应该扣除你银子二十两,你的年薪只有三十两了。(停了一会后又问)先生嫌这个问题太高,那就提个低的。请问地有多厚?

【旁白】秀才又傻了眼,吭哧半天回答不上来,急得直抓后脑勺,潘财主洋洋得意,说开了风凉话。

【潘旺】(洋洋得意地)人们都说读书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么简单的问题,你怎么回答不上来呢?

【先生】(羞愧地红着脸辩解道)唉,天太远,地太大,摸不着边际,所以不好回答。

【潘旺】(奸笑两声后)那好,我就问一个眼前的问题吧——(摸了摸自己下巴上浓密的胡子摇头晃脑地)你说我这胡子有多少根?

【先生】这个——

【旁白】先生又被这个既实际又具体的问题难住了。他干啧嘴没得话说,又羞又气又伤心,真是斯文扫地。

【潘旺】(把脸一板)先生,你这个赌彻底输了,把你的年薪扣完,你还欠我十两银子。不过我潘某最讲仁义,也最富有同情心,这十两银子我不要了,你明年还来给我儿子们执教,然后偿还。

【旁白】先生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得扛着行李,唉声叹气地走出了潘家大门。

【旁白】(一段悲伤的音乐起)先生又羞又气,满脸泪痕回到家里。

【场景】先生与他的老婆李芳草抱头大哭,先生不断地诉说着自己在财主家的不幸遭遇。(悲伤的音乐止)

【李芳草】(听完先生的事情经过后安慰他道)我和你去把银子讨回来!

【旁白】 见妻子要帮自己讨回薪水,秀才心存顾虑。

【先生】 娘子,那财主诡诈之极,提的问题刁钻的狠,不好对付啊!

【李芳草】(用指头戳了他的额头)你啊,只会死教书,教死书,真是个书呆子。对付他那样的角色,根本不用什么心思,我知道他潘财主碟子里泡的豆芽儿——晓得他的根底儿。

【旁白】潘财主正为刚才讹了私塾先生一年的工薪而高兴不已,见一妇人陪着书呆子又回来了,于是没好气地翻翻眼皮问道。

【潘旺】先生为何去而复返啊?

【李芳草】(抢先回答)是我要他回来的。你为啥赖他的薪俸?

【旁白】潘旺见一个妇道人家还敢到他家里讨债,便没好气地吼道。

【潘旺】胡说,我什么时候赖他的薪俸了?是他自己打赌,输了他的薪俸,怎说是我赖他的账呢?

【李芳草】那好,我今天再跟你赌一赌,你说怎么个赌法?”

【旁白】潘旺一想,你一个妇道人家,也敢跟我打赌?于是大胆地说。【潘旺】拿你一年三十两的工钱作赌,如果你输了,明年你给我白干一年的活计。

【李芳草】我要赢了呢?

【潘旺】你要赢了,你的三十两薪俸和他的五十两一并发还!

【李芳草】好,那就这样定了。

【旁白】潘财主根本没有把这个妇道人家看在眼里,斜眼看了她后问:【潘旺】天有多高?

【李芳草】(反问他)你家里的马一天能跑多少里?

【潘旺】(不加思索地回答)二百里。

【李芳草】(略加思索后道)你听清了,天有七百里高。

父亲不写信范文第7篇

一、“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写作概述

从命题写作、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到新材料作文,高考写作题型在不断地改进,作文材料也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因为新材料作文写作角度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增加了宿构、套作的机会。对此,2015年高考由在新材料作文题型中增加了驱动任务型指令,使新材料作文题型与其他作文形式包括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限制性存在的矛盾得到有效的解决。试题给出的材料通常以特定情境的形式出现,然后提出一个具有对立性的问题,多为贴近社会生活的问题,目的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与传统型的议论文写作相比,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作出了三个方面的改进,一是说理要求方面,由传统的空泛的议论转变为就事论事、深入分析、深化思维的议论,就某一事件和话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二是说理范围方面,由传统的广泛议论、面面俱到转变为集中精力,就所选角度与一个论点展开论述;三是说理态度,由传统的简单论证、轻易定结论、封闭性自圆其说转变为入情入理、开放式交流、深入阐述论据、不偏激。

二、“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指导策略

1.材料分析指导

阅读材料并审题是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的重要内容,也是写作的第一个步骤,因此需加强对学生阅读材料与分析能力的指导:第一,认真阅读材料,正确理解材料范围、内涵、主题;第二,确认文体驱动任务,明确规定的写作文体;第三,明确内容驱动任务,即材料内容规定的写作范围与方向,在定写作提纲时不超出材料限定的范围;第四,思维驱动任务,即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关键词语,明确争议的对象、焦点,从这一着眼点入手深入地剖析材料的主旨;第五,对象驱动任务,即在阅读材料时对争议事件的感受、观点。比如2015年高考全国1卷的驱动任务材料写作中,以“家人屡劝总在高速公路开车过程中接听电话的老陈却未取得成效,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借助警方给父亲进行相应的惩罚与教育”这一新闻报道作为写作材料,完成给材料中的人物或相关方写信的写作任务。首先该材料选自新闻报道,贴近现实社会生活,因此无理解难度;二是材料简洁却充分概括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后续,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很高的思考价值,比如父亲老陈开车听电话反应出的社会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比如女儿通过法护情这一打破传统观念的行径等等。

2.材料核心指导

任务写作是驱动任务型写作的第二部分,而在这部分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如果未经过材料的认真阅读与深入分析,很难抓住材料核心,容易出现立意脱离材料的情况。只有紧扣材料核心立意,才能根据核心词拟题,进一步设置论点、设计写作的思路。如2015年全国卷1中作文材料中,首先要明显材料所表达的多层意思:一是小陈父亲存在高速路开车听电话的不良行为且屡劝未改;二是小陈出于对陈父生命安全的考虑,无奈之下选择向警方举报其不良行径;三是警方在查明核实后给予陈父相应的教育和惩处;四是网友对小陈与警方双方的行为褒贬不一;五是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讨论的角度与范围均有扩大。而在以上几层意思中,前三者为核心事实,而后两者为核心事实发生后所产生的影响,在写作时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

3.写作注意要点

高考写作对材料作文增加任务型指令的改革,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材料引导学生写作的重要功能,使写作更具有针对性,进而使学生在材料给予的真实、简短的情境中快速理解关键内容,促进学生多角度思考、说理与论证的能力。在指导学生进行驱动任务型写作的过程中,需注意几个要点:第一,不可“广泛议论”:驱动任务型写作的任务指令别作出了“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要求,但大部分学生在理解时容易出现偏差,认为综合材料内容就是要全面分析、面面俱到,进而出现议论空泛的写作问题。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需指导学生充分地立即任务指令的意义,充分认识到集中精力对选取的角度进行论证才是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写作任务指令的主要目的。比如2015年全国卷1的以“女儿举报父亲违反交通规范”的情境材料驱动任务写作中,核心角度应为小陈,而材料中的“情”、“理”、“法”3个议论方向可以着重写一个或综合写两个进行比较,但是应避免每个方向均衡用力。第二,不可“空泛议论”: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的任务指令均会明确作出“对以上事情……”、“这件事情……”“这三人中”等任务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时不可偏离材料所给的事件,应以任务为核心,“就事论事”。如果学生未能明确这一指令的含义,在写作时抛开材料,就自己所选中的议论角度空泛议论,就会因脱离要求、任务指令而被视作未完成任务、离题作文。因此,教师需指导学生在写作时正确理解材料的含义以及任务要求。第三,注意辨析是非并文明阐: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写作所选取的材料越来越贴近社会生活,所揭示内涵包括道德、情感、法律等各方面的内容,回归生活中的交际轨道,更侧重读者意识与对象意识,侧重文明地交流和沟通。同时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写作的改革特点就是从传统写作中的封闭、粗糙论证转变为开放式、入情入理的说服,从轻易下结论、简单否定转变为多角度、入情入理地阐述。因此应指导学生意识到“阐述”重在“说服”,强调辨析、沟通以及人与人的相互交流,在表达交流时会出现分歧,而明确自己的观点、立场是进行论据阐述的关键,即理解材料含义并辨析关键概念。除此之外,在选取阐述角度使应通过多维度思考和比较进行选取角度的细化与深化,即深化思维,从而避免陷入封闭说理、轻易否定以及树立态度简单粗糙等写作误区。比如《中国青年报》中曹林发表的《有一种爱可能无须别人的理解》便很好地体现了入情式阐述、文明说服这一特点,注重读者意识地渗入,真正做到开放式的文明交流。

4.写作能力训练

为了更快地提升学生驱动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应根据此类此类作文题型的特点与要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方案,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因为驱动任务型材料写作的前提就是对材料的分析。可以在每次语文课前5~10分钟给学生们阅读一则最新的新闻报道等各种类型的短篇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之后用简洁的语言分析概括所读内容的要点。其次,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第一,鼓励学生每天有1个小时左右的阅读时间,充分地利用饭后、周末等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第二,指导学生扩宽阅读的范围,除了名篇名著,还应多阅读一些报刊、杂志,关注科技、娱乐、民生、教育、环保等时事,为写作积累素材。再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平时教学中积极采取小组合作教学,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小组讨论,使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扩宽思维,提高思维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审材料立意时能够快速抓住核心角度。比如通过提问开放式问题、主题辩论赛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另外,在每次写作训练之后,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可以是结队互评,也可以小组互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审题立意以及写作中的误区、不足,还可以起到互相分享、取长补短的效果。最后,培养良好写作习惯:第一,每周至少进行2次写作训练,“刀不磨会生锈”,同理,如果学生长时间不写作业会生疏,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安排写作训练,同时规定与考试相同的写作时间,避免学生养成拖延、态度不认真等不良习惯;第二,鼓励学生写日记、读书笔记,这样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写作水平的提高;第三,鼓励学生勤练书法,每天花15~30分钟临摹字帖,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保持良好的书写习惯。

父亲不写信范文第8篇

卡米拉致雅纳切克,皮塞克,1924年7月25日

昨晚我梦见了你,醒来时连自己都不敢相信。我梦见我是你的妻子,你怎么看这件事?从哪里跑出这么傻气的事?当我跟妈妈说的时候,她大笑起来。她说我的头脑里满是些幼稚可笑的东西,我必须承认她是对的。……请你把这愚蠢的信烧掉。某些人一定认为我是个十六岁的姑娘,没有理智。

雅纳切克致卡米拉,布拉格,1924年10月14日 (应为10月15日)

我从未听过如此华丽漂亮的诠释,捷克四重奏那么棒地演释我的作品,不可思议!

连我自己都兴奋不已,距离我开始创作这部作品已经有一年了。在我的脑海中,有一个可怜的女子,令人痛苦的、被击败了的、憔悴而死的女子。就像是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在其作品《克莱采奏鸣曲》中描绘的那样。他们将于17日及下周一再次上演这部作品。很有可能,他们将带着它环游整个世界。

雅纳切克在布拉格的系列庆典音乐会继续着,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场要数12月8日的音乐会,上演了雅纳切克的大型合唱及交响乐作品,甚至连马萨里克(Masaryk)总统也到场欣赏。唯有这一次,卡米拉才被作曲家说服,到布拉格参加这最后一场庆典音乐会。

卡米拉致雅纳切克,皮塞克,1924年12月13日

我现在回到我的老日子,你把我“拖出轨”的几个小时很美。音乐会就是火车上人们相互之间的推搡,不过到目前为止,你已经打败了所有的敌人。你站在那里,像一个胜利的拿破仑。不过你得当心,他们可不会把你从台上拉下来,带到“圣·卡米拉”小岛上来。这很有趣,是吧?我必须写信,再一次告诉你这场音乐会是多么的美,感谢你给我带来美丽的精神之旅,除了一件事。你不该开口,不过它已经发生了。

雅纳切克致卡米拉,布尔诺,1924年12月15日

我几乎没从你的上一封来信中认出卡米拉来!看来那个富丽堂皇的音乐厅确实对你起了不小的作用,那样的灯光,无与伦比的音响,是不是?

不要以为你说的这些会让我头晕目眩,我永远不会丢失自己的冷静和判断力。我可真想去卡米拉小岛,那是个什么样的小岛?漫不经心的、炙热的沙滩?

不过在小岛上,我不需要圣人卡米拉,我要现在这个爱讲闲话的饶舌卡米拉,时常穿插着小魔鬼姿态的卡米拉。在遥远的地方,我偷偷地凝视着那个卡米拉,充满活力的、兴致高涨的她。

我需要一次心跳,一次热血奔涌。噢,当无比沮丧的时刻来临,叫我如何创作。我可以想象现在的你也同样热血沸腾。

雅纳切克致卡米拉,布尔诺,1925年1月7日

对于我今天信末的签名方式,你一定会惊讶的!我从胡克瓦尔德回到布尔诺。途径一些车站,他们大叫着“《人民报》咯!《人民报》”。我买了一份,读过之后,它差点从手中滑落!“教育部长之类人士已确认,马萨里克大学哲学系(相当于在英语世界国家的“艺术系”)授予莱奥什·雅纳切克博士学位称号……

剩下的你可以在信的结尾知晓。

我现在满脑子都是这件事。

我将邀请你参加毕业授学位的庆典活动,在布尔诺。

那将是一次愉悦的褒奖。

我并不只创作音乐,我书写所有相关的事,真的,他们觉得同样具有价值的东西。

你的假期过得怎么样?可以肯定的是你一定在忙着其他的什么事情,以至于把我抛在脑后忘得一干二净。

你全心全意的,

莱奥什·雅纳切克博士

我自己第一次这么如此署名,因为我知道不会有其他人看到。

雅纳切克致卡米拉,布尔诺,1925年1月12日

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有诗情画意了起来!你不知道你的进步有多大,我把你的第一封信和最后一封信拿出来比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现在情况更好了,你有哲学系博士作为导师,将来会成长成什么样的人啊!只要是你,所有的指导都是免费的。

《小狐狸》5月18日将在布拉格上演,我很肯定你一定会到场。

我将像以往那样署名。相比较冠上长长的名头,我更愿意精简一些。

亲爱的快乐灵魂,好好保重自己!

你全心全意的,

莱奥什·雅纳切克

卡米拉致雅纳切克,皮塞克,1925年1月20日

缺席你在布尔诺的毕业典礼,我们其实是不想打扰您妻子的平静。

我们将把庆典留在皮塞克,等你下次来的时候。只要您愿意,您可以随自己喜欢署名。

对于我,你永远是来自卢哈乔维采的一个老朋友。当我回忆起这些的时候,我都会对自己微笑,我多么不愿意把这些告诉你。我不知道是否会有人比你更有耐心。想起来这已是一段久远的日子,一切都将慢慢褪色,而我们除了回忆以外将别无其他。

据雅纳切克夫人的回忆录,从参加毕业授学位典礼的前一天起,雅纳切克就开始长时间地持续性干咳。一周后,康复的作曲家才开始着手继续《马克罗普洛斯事件》的创作,并提笔给卡米拉写信。信中描绘了《马克罗普洛斯事件》的一些创作细节。

雅纳切克致卡米拉,布尔诺,1925年2月5日

我很快就康复了,重又是一个快乐的家伙,努力工作。我那个三百多岁美女的故事,已经临近尾声。

她已经因恐惧而变得冰冷。当她看见我们如此快乐,如此短暂地活着,她一点都不想多眷恋生命一天。我们期待一切,我们想让每件事都有所用处,我们的一生是如此短暂。

我的歌剧就这一部分内容是动人的。我想我将带着这种感动把它完成,在复活节以前写完。

现在你的住处是不是忙得天翻地覆?如果你忙不过来,你知道我很乐意帮忙。事实上,我愿意帮你做任何事。

雅纳切克一直坚信卡米拉将出席5月布拉格《狡猾的小狐狸》的首演,并安排着双方于布拉格的会面。不过当预定的日子到来,雅纳切克在车站等候卡米拉夫妇的时候,他只等来了卡米拉的丈夫,他很遗憾地告诉作曲家,卡米拉病了不能到场。在随后的信中,雅纳切克向卡米拉描述了首演的情况,他发现自己很难抑制苦涩的情绪,甚至拒绝了卡米拉的邀请。

雅纳切克致卡米拉,布尔诺,1925年5月21日

我现在算是明白了,你是那种家养的猫。倘若有人想把你从家中带走,就只能用麻布袋装着走,即便如此,这只猫依然会跑回家中。原本那个星期一我们可以好好地吃上一顿午餐,散会儿步,然后一起去听《小狐狸》。

……

说实话我期盼这次相聚已有好几个月,不过它并没有如设想般出现。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你永远不会透过艺术去相信某人。这就好比用拳头击打鸭绒被,它们总是歪向一边。在这里,人们对任何事都报以掌声。当然,在音乐中唯有一个真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懂。每个人都只想着“他自己的”真理。

虽然卡米拉没有出席《小狐狸》在布拉格的首演,但她邀请雅纳切克到皮塞克家中做客。然而,作曲家断然据绝了这个盛情邀请,并列出了自己不能去的理由。雅纳切克并没有说真话,其实从后来的信件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拒绝邀请仅仅是因为某种愤怒的情绪,因为作曲家本人提到邀请卡米拉夫妇参加布拉格的首演并不仅仅是为了见她,更重要的是,雅纳切克希望卡米拉能够看到整个世界是如何重视自己,及自己的作品。

卡米拉致雅纳切克,皮塞克,1925年6月1日

我收到了您的来信,我真的是对您有一些不高兴,直到今天。因为我真心期盼着您和您太太的到访。我并没有什么其他企图,只是现在我总是自已一个人吃饭。

雅纳切克致卡米拉,卢哈乔维采,1925年6月3日

你的信在此地向我招手问候。这是一个好兆头。

不过你真是一个懂得“生气”的家伙,能持续生气好长一段时间,我根本就没有那本事。

至少你自己承认了,没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我会写信告诉兹登卡你所准备的一切。

不过你依然有过错,原本在布拉格,我可以瞬间医治好的病。

天啊,已经九年过去了!(实为八年——注)

这是真的吗?为什么时间不能停留下来,我要锁住时间。

噢,亲爱的卡米拉女士,那些是多么美丽的时光啊。

经过九年(同上——注)的时间,兹登卡和我终于相互和解。她现在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看待每件事情也不再带有忧郁悲观的情绪。

1917年,因为雅纳切克与戏剧女高音赫瓦托娃的绯闻,他与妻子兹登卡的关系面临崩溃的境地,甚至进行了“非正式离婚”——两人依然居住在一起,但各过各的,互不干涉。这里的“相互和解”指两人终于就此事达成了某种协议和共识。

雅纳切克致卡米拉,卢哈乔维采,1925年6月11日

你以为我就不备受折磨吗?不过我事先并不知道她(指兹登卡)读了你的其中一封来信。你在信中说,你明白我痛苦的感受,但却永远会为你的丈夫保持恰如其分的、令人尊敬的妻子的形象。

她对你并没有猜疑,不过你在精神上更靠近我的事实可能会令她觉得不太舒服。

然而,我仍想用美好的话语来谈论你,经常地谈论你。因为你值得拥有这一切!

这也是为什么我和兹登卡能在布拉格达成最后和解的原因!我们已经离婚了。我们的友谊,我朝你走去的灵魂,正如你所知道的,这种深入的情感。我需要它令我心满意足地、快乐地生活下去。因此,最终,我们总是能相互理解的。

事实上,雅纳切克至死都未有勇气与兹登卡解除婚约,而兹登卡也在雅纳切克过世后,坚持自己是他遗产名正言顺的第一继承人,并一再要求其他人对卡米拉的存在保持缄默。

雅纳切克致卡米拉,胡克瓦尔德,1925年7月15日

今天,是在此第一个称得上“美丽”的日子。我走了出去,走进了森林。我们在高高的山顶放了长凳。从那里放眼望去,多么难以形容的景色!阳光一整天都在我的村舍周围漫步,它从小灌木丛越过。今天的太阳是火红的,整个森林看起来好像着了火。有一天你应该来这里亲眼看看!

兹登卡写信告诉我说你邀请了她。她肯定也会反过来邀请你,这样我们就可以全部到这儿集合了。

八月的后半月我将出发到威尼斯,捷克四重奏将在那里演奏我的作品。那儿离你夏天居住的地方很近,到时我们可以过去找你。

白天,我工作;中午,我就等送信的邮差;下午,我守护我的森林。我在这里种上年轻的小树苗,不过有一群流氓总是驱赶山羊到森林里吃草木,这令我很生气!

我们在这里养了一只十分讨人喜欢的小猪。它在这里可谓应有尽有,它喝得到牛奶,吃着素菜包子,现在已经长成白乎乎、圆滚滚的胖娃娃了。

我在这里还算是能解闷,转移自己不好的情绪。在布尔诺,我几乎可以说是不知所措。

快快写信来。

十二天后,雅纳切克才终于收到卡米拉的回信。此时,他已经完成了《马克罗普洛斯事件》第二幕的修改。三天后,作曲家出乎意料地开始创作他的《童谣》(Nursery Rhymes),雅纳切克称其为“某种搞笑的东西”。一直到八月初,他才最终决定出发去威尼斯。

1928年1月至2月间,雅纳切克开始酝酿创作《第二弦乐四重奏》,他人生的最后一部室内乐,最初被题为“情书”,最后更名为“私信”。这是雅纳切克所有作品中最直接受卡米拉·斯托斯洛娃灵感而成的一部,是两人最忠贞的纪念。

雅纳切克致卡米拉,布尔诺,1928年2月1日

我亲爱的卡米拉,

我走到信箱,看见你的信躺在那儿。我高兴地大声叹了口气,还未打开你的来信就提笔给你写这封信。如果没有你,我的生活将是干枯的牧场。每走一步,我都会很肯定地说,花儿在这里盛开,花儿在那里盛开……不管被折断哪一支都令人忧伤。我现在就读你的信!我相信这是令我愉悦的一封信,只因为那是你写的信!

我把两封信都读了,真是太高兴了,我的卡米拉又回来了!我从信中认出了我的卡米拉!卡米拉,请一定写信。只要你简单地写上“我很好”,就令我快活,让我想着你。不写信的话,一切就会变得更糟。

一定告诉我真实情况,你有没有咳嗽,后背疼不疼,是不是有阵痛或者刺痛。等春天一来,你应该去温泉疗养区待上一阵。我很高兴你已经原谅了我。我深知我的信令你痛苦,但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现在起我开始写些高兴的事儿。我们的生活应该在这些信中,它们将被称为“情书”。

我想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可爱。我们之间经历了那么多令人怜爱的曲折冒险,不是么?它们是我灵魂中的一丝火焰,伴随着最美妙的旋律,它们的火花将得以闪耀。

想想看,我已经在胡克瓦尔德完成了第一乐章。那是我初次见到你时的全部印象。

我现在正在进行第二乐章的创作。我想这一定会让卢哈乔维采闪耀起火焰。会有一件非常特别的乐器将一切贯穿起来,这件乐器的名字叫viola d’amore,抒情维奥尔。噢,我是多么期待啊!在有你的地方总是充满念想与思慕之情,那是我们的天堂!我很乐意这么做!你知道,我眼中的世界只有你,你对于我意味着一切,除了你的爱我对其他皆无所奢望。你知道吗?

当你来信说想要忘掉我们之间的一切美好往事,我是多么的悲伤。我对自己说,我的卡米拉怎么可以忘掉这一切?这可能吗?我想我们不可能忘记。我们已经在不可回头的天堂之地,我们只能更加亲近!请从中汲取力量吧,你将找到平静。所以,我亲爱的卡米拉,不要再让一切责备你的神经,支气管炎会令人心情糟糕透顶。一切都会过去的。

另外,不要为你自己的个性感到害羞。对于我而言,它是如此可爱,非常可爱。你是一个快乐的人,只是有时候会流泪。你周围的人恐怕都强硬厉害,而卡米拉却缺乏勇气,所以最好避免落入那些硬石头中间。

我亲爱的卡米拉,一定给我写信,即便是两三个词都能使我满足。

当你写道“我永远只属于你”之时,你向我开启了天堂之门。所以我们就此决定,站在这里永远不要想着回头。亲爱的命运将对我们仁慈,引领我们前行!

你永远的,

莱奥什

雅纳切克致卡米拉,布尔诺,1928年2月8日

我们来奏响这个愉悦的音符。我现在正在创作《情书》的第三乐章。它很美,你的肖像画逐渐在其中浮现而出,透明的,就像在薄雾里。可能会令人错当成一种对母爱的怀念之情。天色已晚,睡个好觉。

你永远的,

莱奥什

雅纳切克致卡米拉,布尔诺,1928年2月20日

我亲爱的卡米拉,

今天的信不会很长。几场音乐会之后,我又被拉去参加会议,现在提笔给你写信已是晚上十二点。

今天一整天都没有工作,应该说是工作后的休息阶段。在这里我总是像小提琴上绷得并不太紧的琴弦。周围的那些人我都不在乎,现在每个人都想极尽可能地吹捧我,事实上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都很蹩脚。再说,这些又和我有什么关系!

天气又开始冷了,我捡了一些紫罗兰,扎成花束寄给你。那些紫罗兰低垂着头,你喜欢吗?

……

你星期天都做了些什么?

今天周一,我已经买了明天离开的车票。在这里的家中我感觉坐立不安。你明白这里并不是太温暖,不像我们的天堂那么暖和。这里我没有可以在乎的人,而现在的我需要爱!

因此我如此寂寞。

而你竟然认为我若是在布拉格就会为那里围绕着我的人所动?

不,一点也不!当你不在身边时,对我而言都一样。我一点也不在乎他们那些人。这好比在说同一个时刻没有你也就没有我一般。

噢,请驱散我的忧伤吧!我明天能收到你的信吗?

我像一头迷途的羔羊般来回走着,它咩咩地叫着,不像一头环顾四周、在高处翱翔的鹰般找到它的出路!我不再是我自己,我并不完全属于你!有一天,我一定向上仰望并找到出路!我多么想写一封快乐的信啊,可是我现在不能。你知道,经过疲惫的工作之后我实在写不了。我已经把作品更名为“私人信件”。

我不能把坏情绪传递给温柔仁慈的小傻瓜。

你现在正在睡觉吧,保重,我亲爱的卡米拉

你永远的,

莱奥什

雅纳切克致卡米拉,布尔诺,1928年3月8日

今天,我完成了四重奏《私信》的修订本,我们俩的“私信”。我对兹登卡说:“作品最终将呈现出无与伦比的美,你不得不承认卡米拉对我灵魂的重要影响,对我作品的重要影响!”哦,小灵魂,我们将在光芒中摇曳生姿。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会是徒劳。很难说,我在《私信》中放入了哪些故事和插曲,到处都是令人颤抖的情绪,我将所有感情都放置于作品之中。音乐仿佛把我和你带入空中,周围总是欢乐,我们渴望飞翔。正是在这样热烈的情绪中,《私信》诞生了。

创作它时,我的笔仿佛正燃烧着!多么流畅!多么不愿意停下来!

我恳求命运,恳求上帝,你我之间细小的瞬间都不该被淡忘。看着这些文字,眼泪不禁在打转。我如此地深爱着你,因爱你而格外快乐。

你永远的,

莱奥什

卡米拉致雅纳切克,皮塞克,1928年3月14日

亲爱的大师,

真不知道如果没有你的信,这么糟糕的天气该怎样度过?!我把你的信反反复复地读了好几遍,它们真好,即使我不愿意,我也不能不想着你。读着信,我想起很多我们过往的事。你曾说过认识我之前与之后的日子大不相同,那么我自己呢?我对生活从不有所期盼,只是没有爱与快乐的日子一天天过罢了。现在觉得似乎是上帝在试探我们,当他觉得我们值得获得这样的爱时必会给予我们。可能我这一辈子就只是在等待你的出现,我从未找到你这样给予我爱的男子。这么说恐怕周围的人都无法相信,别人对此一定是一笑而过,将信将疑的。但我必须说,你要是再年轻些,我们会更加亲近。我向你保证现在的生活十分快乐,我不会有更多的奢望,而对于你的一些歉疚,我总是心存感激。

雅纳切克致卡米拉,布尔诺,1928年4月13日

我亲爱的、心爱的卡米拉,

现在该正式地谈谈我最新的四重奏作品《私信》了。

今天,摩拉维亚四重奏的负责人对我说:“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一周后他们将试奏给我听。首演计划在皮塞克。问题来了,谁来演奏?如果是捷克四重奏就再好不过了。这是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室内乐,他们能将作品传遍整个世界。卡米拉,我的小灵魂,我真高兴你终于被卷入音乐之中。干杯吧,喝下属于你的庆功酒!

雅纳切克致卡米拉,布尔诺,1928年4月15日

心爱的卡米拉,

向你汇报些关于《私信》的情况。我希望把“你-我”共同的创作交给捷克四重奏,他们欣然接受了。关于首演,我有一个条件,第一场演出必须在皮塞克。

最近,布尔诺剧院正在上演一出有名的戏剧《大鼻子情圣》(Cyrano de Bergerac),说的是一男子长相丑陋,鼻子很长,唯一可取之处便是他善于用美丽的语言表达爱意,常常这爱意还是毫无希望的、无私的爱。他给某位女士写情书,美丽的情书,一日一封,有时甚至是一日两封,这故事令我想起了自己:男子带着浑身的伤用心记诵着写给“她”的情书,最美的情书,最终他对女子吐露燃烧的爱情,而后死去。我想到了我们俩的这些信,它们在布尔诺与皮塞克之间来来回回。该怎样形容我们之间的爱?它沸腾着,如烈酒。我不停地加温以至于爱都要满溢了出来。不,这是一座火山!你甚至不知道激情的出口来自哪里。来自你深邃的眼睛,你躯体的每一道曲线。喔,上帝的火焰永不会熄灭。

我好奇我的《私信》将创造出怎样的神奇。这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亲密的感情,诉说我们从相识到今日的每一次成长。音符背后站着你,强有力地存在着,爱着。你身体散发而出的清香,你滚烫的亲吻——不,应该也是我滚烫的亲吻。你柔软的唇,音符是我的吻,热情地渴望着你。

你永远的,

莱奥什

4月22日,雅纳切克抵达布拉格参加民歌会议,第二天一早便出发至皮塞克,与卡米拉度过了两日。

雅纳切克致卡米拉,布尔诺,1928年4月25日晚

亲爱的卡米卡(Kamilka),

你终于对我说出了你爱我!这三个字,我不知对你说过多少遍了,而你这一次远胜过我的千万次。我们那两天一起沿着皮塞克的街道散步,那些碰见我们的正统家伙一定在想:他们现在如此淡定地走在一起,他们一定是订婚了!

正好让他们想去,命运在恰当的时候会书写下我们的关系,我们只管往前走无需躲避。

雅纳切克致卡米拉,布尔诺,1928年5月18-19日

我亲爱的卡米拉,

摩拉维亚四重奏来我这演奏“我的-你的”作品!卡米拉,它美极了,奇特的、不受拘束的、充满灵感,超越所有的凡俗与条条框框!总而言之,我们将迎来一场胜利。这是我首部完全从感情经验中脱胎而出的作品。在此之前,我只从记忆中搜寻创作的可能,而这首“私信”却是在火焰中写成的。与之相比,以前的作品都只能被称为冒着热气的灰烬。作品将题献给你,你是它的起源,创作它给我带来从未有过的快乐。

我很高兴你同意一起去卢哈乔维采,随后再去胡克瓦尔德,我们就先这么定下来了。

你永远的,

莱奥什

卡米拉致雅纳切克,皮塞克,1928年6月2日

亲爱的大师,

我们刚从主治大夫那回来,腿脚都在不停地发抖。我的母亲确诊患了癌症,只剩下五到六个月的时间,一切都完了。下周一她将接受手术。我无法去卢哈乔维采了,如果我不再给你写信请别担忧,因为我正被悲伤笼罩着。

保重,

卡米拉

雅纳切克致卡米拉,布尔诺,1928年6月27日

我亲爱的卡米拉,

今天,摩拉维亚四重奏在家里把《私信》从头到尾演奏完了。他们充满激情,仿佛是他们自己在书写这些情书。

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你的母亲怎样了,是否还有些进展?

我似乎已经完成一生的作品了。很奇怪,似乎一切都在匆忙地奔向终点。我似乎再不会拿起我的笔了。

听着他们的演奏,不禁疑惑,这真是我写的吗?快乐的欢呼,还有摇篮曲之后忽然发出的恐惧的呼喊。得意洋洋的一场爱情宣言,哀求着,难以抑制的渴求。当你第一次出现在我面前时,我是如此惊讶,似乎一股脑儿地掉进了井底,井水灌进我的嘴。混乱中,有一个高声的胜利之音在说:你已经找到了命中注定的女人!这真是一部从活生生的肉体中雕刻而出的作品,我想我再也写不出比这更深情、更深刻、更真实的音符了。所以我决定就此搁笔。

你永远的,

莱奥什

卡米拉致雅纳切克,皮塞克,1928年7月21日晚

亲爱的大师,

经过剧烈的痛苦与挣扎,我亲爱的母亲于7月17日去世。我不能再多写些什么,等周五或周六我们到布尔诺时再面谈。我非常需要平静,而只有在你的陪伴下才能找到平静。

亲切地问候你,

卡米拉

依照计划,卡米拉和丈夫及儿子于7月29日抵达布尔诺。雅纳切克亲自到火车站迎接。第二天中午,雅纳切克与卡米拉一家前往胡克瓦尔德。他随身带着歌剧《死屋手记》的第三幕,打算再顺一遍乐谱。临走时,他合上钢琴,自言自语道:“一切都准备好了,似乎再也不会回来。”

胡克瓦尔德的天气很好,雅纳切克每天都带母子俩去乡间散步,返回时总要在Micanik酒店落脚吃些点心。8月8日,雅纳切克第一次感到耳朵、喉咙的阵痛,所有人都催促他去医院接受治疗,但他有些不信邪,坚持等到病情恶化了再去。

关于雅纳切克临终前的故事,为人所熟知的版本是:卡米拉的儿子在森林里走失了,雅纳切克出去寻找,由于暴风雨染上了风寒,病情急转成肺炎。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音乐学家Robert Smetana在雅纳切克死后发表的重要文章,还是最后服侍在侧的Krskova小姐的回忆都未曾提及此事,这只是雅纳切克的妻子兹登卡心中认定的一种“官方说法”而已。

8月10日,雅纳切克被确诊为肺炎,隔天晚上病情急转直下,呼吸十分困难,心脏几乎要停止跳动,但他拒绝注射强心剂。在镇静药的帮助下,雅纳切克于8月12日上午9点入睡,一小时后去世。卡米拉一直守在他的床边,人们把她错认为雅纳切克的亲人。8月15日,在布尔诺举行了雅纳切克的盛大葬礼,他的遗体被陈列在国家歌剧院,卡米拉并未出现。

依照雅纳切克夫人的指示,卡米拉变成一个不被人提及的“影子”,在此后关于作曲家的书中,她的名字被小心翼翼地略去了。1938年,卡米拉患癌症逝世,享年四十三岁,她的去世几乎无人知晓。同年,雅纳切克题献给卡米拉的四重奏《私信》印刷出版,但题辞被尽数抹去。时值纳粹侵占捷克斯洛伐克,与一位犹太人交往过密总是危险的,于是人们便不再提这位犹太女子的事。“避而不谈”的态度持续了近四十年,直到莫拉维亚博物馆拿到了这些私人信件,卡米拉的故事才渐渐浮出了水面。卡米拉死后,她的丈夫设法逃到瑞士,她的两个儿子与非犹太裔结婚并在战争中幸存,而她的其他亲人,包括父亲均葬身于纳粹集中营。

1928年,在去往胡克瓦尔德的旅途中,卡米拉随身带着一本纪念册。从1927年10月2日起,雅纳切克总会在这本纪念册上写下他们的相逢时光。纪念册里尽是美好的文字与雅纳切克随手记下的音乐灵感,包括他们在胡克瓦尔德充满温暖爱意的最后时光。8月10日,浑身滚烫的雅纳切克在晚间记下了他对卡米拉最后的感激。纪念册在纯粹的快乐中画上句点:

我,亲吻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