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民风

民俗民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民俗民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俗民风范文第1篇

踏入苗家门坎,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挂在屋梁上的各种粮食,它们是苗家人的骄傲,是五谷丰登的象征。走廊上的木凳被苗家称作“每人靠”,意思是每个人都能坐一坐,歇一歇。苗家门口挂着的牛角是用于驱邪的吉祥物,也是苗家用来敬酒的工具。在苗家众多的迎宾礼仪中,最隆重、最具风格的莫过于敬牛角酒。传说到苗家做客时,只要摸摸牛角就会给你带来好运,同时还得踩踩堂屋中间的木板,这块木板称“平安桥”,能让人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苗族的礼仪有: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有的地方还要在寨前摆酒迎接。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还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兴。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人接待客人时,主人会穿上节日盛装。男主人到村寨外的路旁,恭迎客人光临。有时甚至还摆下酒席。客人到家门口时,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门,告知女主人贵客已经临门,女主人唱着歌开门迎客。

苗家人非常好客,来了客人要杀鸡宰鸭,由家长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老人将鸡心或鸭心敬给客人。按苗家风俗,客人不能马上一个人吃完,须与同座的老人分享,以示自己大公无私。

幼辈见长辈。凡是幼辈见了长辈,不管是男是女,是熟识还是初次相见,都必须说话诚恳,行为恭敬,笑脸相迎,并要用一定的尊敬词语相称。若是幼辈正在行走,见了老人或长辈,必须立定;若是幼辈正在坐着,长辈来了,应该立即起立让坐。眼睛要平视,双手要放下。如遇到自己不相识的长辈,对方年龄比自己大一二十岁的,男的称呼为“得讷”,女的称呼为“得目”。如年龄再大一点的,男的称呼为“阿打”(外公)或“阿内能共”“阿内能果”(老人家),女的称呼为“阿达”(外婆)或“阿内能共”。称呼完毕后,幼辈才能坐下或相辞而去。平辈见平辈。凡是平辈相见,必须点头招呼。若是相识的,要用固定称谓相呼;如果不相识,男的可称之为“阿郎”(大哥)或“把秋”(老表),女的可称之为“阿娅”(大姐)。长辈见幼辈。凡是长辈见幼辈,一般都要行点头礼。相识的按固定称谓相呼;不相识的,如果是壮年,男的可称呼为“得那”,女的可称呼为“阿娅”。如果对方是幼年.无论男女,都可称呼为“得苟”(小弟弟、小妹妹)。

杂礼。老人或长者与青年或幼辈一起走路时,青年人或幼辈必须让老人或长辈走在前头。老幼同桌吃饭时,上坐老人,下坐壮年,两边坐位一般人都可就坐。老幼同在地楼上的火坑边入座烤火叙谈时,靠近中柱的那一方,习惯让客人、长辈或老人坐。其他方面,随意自

民俗民风范文第2篇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五十六朵鲜花一齐绽放,每朵鲜花都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最吸引我的还是傣族。

对于我这种业余“吃货”,最先要干的事就是品尝傣族的独特小吃——竹筒饭。将新鲜的竹节砍下,将糯米放在竹节里,加水侵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将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轻轻敲击,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傣族的竹筒饭美味菜谱,将糯米放入竹筒里烤熟,融入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傣族是一个盛产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饭,就连他们住的房子都是竹楼。之所以用竹子,是因为竹子可以防酷热和湿气。

如果你是阳历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来游玩,那么你要小心啦,因为这是傣族在过新年——泼水节,所以稍不留神,就会成为“落汤鸡”!到了泼水节,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着节日的盛装,挑着清水,先来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在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泼水节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种姿态为基础,在去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集傣族儿女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的舞者尽情的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跳边唱,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不拘一格,连续跳上几天似乎也不会累。

民俗民风范文第3篇

而满族,就是这56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点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

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绣花装饰。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

满族妇女的服装十分漂亮,满族男子的服装也很不错。

历史上的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一种褂子。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马褂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

满族的男子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他们的衣服喜欢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民俗民风范文第4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吧!

凉茶

广东人最爱饮凉茶,认为凉茶是身体的保险公司,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个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认为身体健康没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广东凉茶之一,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凉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药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对平和一些。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咬牙等症。适用于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但是,喝过凉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我喝凉茶的时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进去好几片陈皮去苦。

广东迎春花市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O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 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诚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腊月初,市面上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大批水仙头,人们买回后,精心培植,通过对水温和日照的调节来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俗语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气袭人,所以家家必备。

民俗民风范文第5篇

良心的法则,我们自诩为出自天性,其实却源于风俗。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教化可以美风俗。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家风。

风气之变必以渐也。

风俗者天下之大事。

无论在哪里,只要风俗与时尚腐败了,语言也会腐败,它模仿公众的骄奢逸。

人类幸福的障碍是:民间风俗、宗教偏见和生存竞争以及相互间非人性的事。

文可以变风俗,学可以究天人。

性近如一家,习远如千里。

我虽然从小就熟悉风俗,我却以为把它破坏了倒比遵守它还体面些。

风俗弊坏,由于无教。

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

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一方面轻蔑一个时代的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又丝毫不破坏风俗习惯。

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

民俗民风范文第6篇

种棉花、营养坯育苗,家织布

沙朗土质属沙性壤土,地力肥沃,适宜种棉花。棉花是秋熟中的经济作物。民国初,沙朗就有几种大棉花(洋棉花)出现,特别是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零年),杨在田建绵丰镇、锦丰轧花厂后,成立“农业技术推广站”,在老沙东片地区推行种植“岱字”棉,让沙朗的棉花业得到大发展。沙朗原来的短绒小棉花,因产量低,上不了市场,只能自己纺纱织布。大棉花的出现,也让沙朗家织布的质量提高了,故到四十年代,沙朗基本没人再种小棉花。

种棉花有如下几个环节:

选种、拌种:棉种叫棉籽,要一棵一棵挑选。当年种棉籽前,已想到用草木灰拌棉籽,上世记二十年代,有人开始用六六六药粉拌棉籽防害虫。

下种:种棉花叫下种、点种、点布,小满前就要在麦仑头上点布种下棉籽,用小锹挖洞下种二到四粒一穴。在麦种子没有改良前,麦仑头要二尺宽。在立夏后、芒种前收麦,棉花已有尺把高。

均棵:麦一割,马上给棉花均棵,每棵留壮实的一枝,缺枝的棵,将有二、三枝一棵的均种空穴。同时将均出来的棉苗,先养种在一起,防止锄棉花时损伤了棉苗,好补苗。

补基肥:将猪、羊、鸡、鸭的粪和灶锅灰拌好,用小锹在棉花脚根旁挖埋入。

锄棉花,施追肥:锄头遍棉花,用手锄仔细护根,同时用大锄锄断麦根,助地,松疏麦仑头,头遍棉花锄过,点上水粪,在棉花窜支开花前,要多锄棉花地,起码七、八遍,点上水粪三遍以上。

打头、整支、清肉芽:这是棉花田间管理的关键活,时间最长。一般在棉棵最底一层枝上有了三个到四个棉铃时,即可将这棵棉花的头打掉,不让它再往上长;各支上长到三个棉铃、最上二层有二个棉铃时,即将这支上的支棵头打了,在主杆和每根支杆交接处,都会长出肉芽,要随时清除掉。

拾棉花、晒棉花、轧棉花:沙朗在棉花开的时节里,有雨、有风,还有台风影响,所以棉花朶(棉花朵采拾下来后叫籽棉)一开,马上要将籽棉拾回来,必须开一批抢拾一批,只要天不下雨,天天有籽棉采拾,天天有籽棉翻晒。这也是沙朗特有的自然条件影响所造成的收籽棉的办法。所以对沙朗人来说,满田雪白棉花朶是不可能出现的。巨著“沙上春秋”里,有人描写沙朗棉花田在棉花开时满地一片雪白这是不对的。包括南通州地面上种棉花的人,也不可能见到棉花开时满地一片雪白的这一自然景色。

这种直接在麦仑头上点布棉种的办法,一是缺基肥,二是躲在麦棵中间,缺乏光照,棉苗细黄不壮实,三是割麦时,棉苗遭破坏,影响棉花丰收。而且长毛小麦可采用宽一丈以上的畦种方式,产量高,只能种稻,无法种棉花。为克服这些毛病,就采用营养坯的方法先育苗,再搬棵。小满前,先在施足基肥的坯模上,用铁圈铲先割成三寸到四寸直径园型坯基,每只坯基植一粒棉籽,成棉苗营养坯。到芒种收麦时,营养坯的棉苗已长到三到四寸高。在麦割后的田里,尺量间矩,将营养坯棉苗搬棵种下。即便改良的麦种,麦仑头已经减小,由于在麦子割去后搬棵,可以精确的尺量间矩,成梅花式种置,保证棉花棵矩。

沙朗自上世纪开始推广大棉花后,就出现了专门收购棉花的商人,他们收籽棉轧成皮棉(去了籽的棉花叫皮棉),打包后运送上海。上世纪二十年代沙朗就有加工皮棉的脚踏轧花机出现,开始有专门加工皮棉的轧花作坊。其中以杨在田的大通交通贸易公司生意做得最好,尤其是民国19年(公元1930年)后,杨在田营造了锦丰镇、锦丰轧花厂、锦丰棉籽油厂后,沙朗的棉花加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规模,也促进了棉花种植和织布、染布工业。

历史上,沙朗因沙头被江隔开,交通、商业很不发达,历朝历代,都只能自己种小棉花、织土布、染土布做衣被。当年,沙朗有一支专业的棉花匠、织布匠、染布匠队伍,他们挑着弹花弓、织布机,染缸等工具,流转在沙朗的各沙头之间。即使在民国初,沙朗出现了厂布(沙朗人将铁机器织的布都叫厂布)后,即使段山二夹坝成,老沙连成片后,商业、工业也随交通的发展而发展后,沙朗也出现了织布厂、染坊,但沙朗人还是喜欢自己织土布用,特别是用上了大棉花,有了脚踏轧花机后,加工的绒棉绒头足、软、蓬松,手纺车也能纺出好纱,家织土布就变得又细洁、又薄,染纱后,也可织出花式土布。

早年制家织土布有如下几步骤:

搓制皮棉:用二块有把木板,将籽棉放在二块板中,双手搓动木扳,棉籽被搓出,成皮棉。

加工绒棉:将皮棉铺在专门加工绒棉的矮而宽长的条台上,棉花匠用撑在背后腰带上的一只木制弯头弹花架,吊着一张弹花大弹弓,一手扶弹弓架,一手用木鎯头,反复敲打粗而结实的牛筋弓弦,让皮棉在高频率的牛筋弦撕扯下,变成绒棉(直到现在,加工棉花胎,还有用棉花大弹弓弹的。)。

杆棉条:用有把木板一块,一支加工好的棉条杆(高梁穗心杆),将绒棉薄薄铺在桌上,棉条杆放在绒棉一边,用木板搓动棉条杆,绒绵被加工成棉条。

纺纱:用棉条在手摇纺纱车的纱绽子芯的尖头子上,拉纺出细纱。沙朗一般佃农家都有一架手摇纺纱车,是媳妇娘家的陪嫁。在沙朗,织土布的纱,基本是女人们,在冬闲夜长时纺出来的。

绷纱:将纱绽子上的纱,用手摇绷纱架绷纱,将纱绷成纱圈。绞纱圈成麻花状纱捆。

漂白、染纱:按布的花式要求,将纱捆染出各种颜色或漂白。

浆纱、晒纱:将纱捆放入大木盆里,浇上用面粉熬煮的有一定稀度、温度要求的纱桨,将纱捆浸湿透,再散成沙圈晒干。

经纱:将织布机上的纱轴、布轴、理沙绷架按一匹布(十二丈)长的要求,和土布宽(约二尺),固定好各自位置,将上好浆的纱捆夹上绷夹,按布花式要求,人拿绷夹,来回将纱排铺经编成上下二层经纱。

纺梭子纱芯:土布緯纱是在梭箱里来回穿动的梭子纱芯拖放完成。予先用手摇梭心车绕制梭子纱芯。

民俗民风范文第7篇

小葬礼仪,前后三天,吃一顿米饭。以佃农做小葬礼仪式为例:

人一死,先将死者床上的蚊帐,连同蚊帐的竹竿一起丢在自己住的屋顶上,这叫死后“出帐”。卸下一扇大门门板放死者,用二张长凳搁放在客堂间,脚向大门,头顶上点上一盏灯草芯长命灯,脚跟边放一只大兰花菜碗白米,代香炉,插香和插蜡烛,地上放一只烧纸钱、锡铂的器具,捉一只大公鸡,一只鹅或鸭,捉条大鱼,全用稻草捆好,放在死者脚后跟供着。死者生前用过的烟具和吃老酒的杯子,倒上自制的老白水酒,也放在死者脚后跟。用稻草捆做拜垫。这叫摆“灵堂”,死了老人叫摆“孝堂”

家里最长者领头“开吊”,点上一对蜡烛,开始烧纸钱和锡铂元宝,长者点一把香,自己先跪下磕了九个头,忍不住放声大哭,屋里家人立马响起一片痛哭声和呼叫声,接着自己插上三根香,接着把香从长到幼每人三支分好,家人依次跪拜上香。众人痛哭和呼叫约一顿饭时间,完成第一轮哭衰。邻居看到蚊帐丢在屋顶,第一轮哭衰过后,就有人来家拜祭、送人情,死者家属要行跪礼,再次痛哭呼叫,重点香烧纸钱,来一个,哭一次。这种哭衰仪式,做小葬的,要到棺材离家。接着邻居、亲朋好友可来上香,与死者告别。

接着马上由家里最长者上土地庙向土地菩萨冥告,叫“报土地”,主要是求土地公公到牛头马面、黑白无常面上说好话,在赴阴间的路上不要打、打轻点。去土地庙时,不论白天,晚上,都要点盏灯笼,带一些供品。马上安排人去“奔衰”(报死讯),去喊亲眷前来送葬。“奔衰”的人裤脚管要卷得一只高一只低,穿草鞋,戴草帽,束白腰带,拿雨伞,伞柄向前,挟在胳肢窝里,一路上不能坐下休息,不能吃喝,不能主动和别人打招呼,要快去快回。所以,当时在沙上,若碰到这种打扮、走快路的熟人,你都不要去打招呼,避避开。

大人看到自己细佬裤脚管卷得一只高、一只低,就骂他:你是“奔衰”去?少年人猛撞,走路快,不小心撞着人,被撞人就骂:你“奔衰”?不长眼晴!亲眷一接到死讯,马上丢下手中活计,赶快赶去送葬,这也叫“奔衰”去。“奔衰”者每到一家报死讯,要到这家喝口水,叫“避邪”。

家里主事者到保长家报衰,没有地落葬的佃农要申请葬义冢,向自己地主申请白坯薄皮棺材一只,并上义冢请葬头,请义冢葬工先生写魂灵牌,请葬工先生占卜,定坟穴地,定出棺材的时辰。叫“卜吉”。

安排人上街买白布、麻布、买香、买黄纸钱、买炮仗、鞭炮、买蜡烛、锡铂,叫人做元宝,买追魂仗、黄纸万民伞、黄纸符。请画师来家为死者遗象(若本来有小像可去画放大像)。叫人拿黄豆去做豆腐,淮备吃米饭用。叫人赶做孝子(孙)用的粗草绳、粗麻绳、白衣、白帽,麻外套衣,白布鞋子,做送葬人带的白头巾、白束腰。一做好就穿戴上。去请吃米饭厨帮,有时佃农请不起厨帮,加上吃米饭人少,自己动手、乡邻帮忙烧米饭酒席。

葬头来家为死者擦身,穿葬衣、化装,布置灵堂。小葬礼仪式的灵堂,主要是放一只案桌,放死者魂灵牌、遗像,前面供一碗白米饭,三小碟菜蔬。梁上、门框上、吃饭桌边上贴黄符,买来的追魂仗,黄纸万民伞,靠在墙边。穿葬衣有考究,但穷人没有条件做到九领九袖,但三领三袖要做到,尽量要新帽、新袜、新鞋。有女儿或寄女儿的,要负责买只新帽子。

当晚,第一夜守夜,家里主事者定吃米饭人数。第二天一早全家人一起来,就要孝装打扮,儿、孙、媳、孙媳、女、女婿等直系,要白衣、白帽、白鞋,儿、孙还要披麻衣,束粗草绳、身缠粗麻绳。白帽是一根长宽白布,用线缝一把,做成畚箕尖头帽,二根长白布条,拖在背上。其他人束白头巾、白束腰,女眷头插白棉花,鞋头上缀白棉花。

主家主事人一早要随厨师、案桌师上街置吃米饭菜蔬,素菜为主。回到家摆案桌、置灶头,开油锅。跑本将所用碗盆筷等炊具送到。一般第二天中午,亲眷都已赶到,开便席。第二天下午,葬头带了六个扛夫将棺材送到,带棺材钉,起码带四根招魂幡、二支锁呐。在葬头指导下,在二支锁呐的哀曲声中,在放开炮仗、鞭炮声中,在烧着的香、蜡烛、纸钱、锡铂元宝的烟雾迷糊中,在一片痛哭声中,由儿子抱头,女儿抱脚,在葬头、葬工(扛夫)协助下,将死者落放棺材中,这叫“落棺”,要请好出师木匠师父来敲棺材钉。葬头一般要向主家讨喜钱(除非是枉死者外)。棺材仍放在门板的位置上。死者落棺后,一直到棺材起身上路,棺材前的供烧纸钱、锡铂元宝一直不能断。

当晚,第二夜守夜,主家主事人按葬头要求安排第二天送葬时的各人所做工作。路远的要准备牛车运棺材。第三天一早起来,全家老小、来吊唁的亲朋好友,都披麻、结绳、带孝,也给牛车和老牛披麻带孝。

时辰一到,在葬头的指挥下,在锁呐的哀曲中,在放开炮仗、鞭炮声中,在烧着的香、蜡烛、纸钱、锡铂元宝的烟雾中,在一片痛哭呼叫声中,六个扛夫将棺材扛放到牛车上,这有考究,落葬、落葬,起码陆个人扛捾材,葬头又要讨喜钱。并带二条临时搁支棺材的长凳。

出衰队伍的走法有考究,大儿捧着画像走第一,二儿(或女儿)捧牌位走第二,招魂仗、黄纸大伞第三,招魂幡第四,二支销呐和准备逢桥就放炮仗、烧纸钱的人第五,一路抛纸钱的第六,接着运棺材的牛车,家人扶着棺材,走在牛车边,紧跟在牛车后面就是其它的亲朋好友,六个葬夫(扛夫)走在最后。

锁呐轮流吹奏着,圆纸钱不断散向天空、四周,家人一路哭不停,呼叫死者一同上路。一到挢前,送葬队伍要停下,逢桥就要放炮仗、鞭炮,烧纸钱,众人一齐高呼死者名字,大呼:“过桥哉!走好哇!”家里养的狗子,这时也会叫。这有说法,孤魂野鬼会躲在桥下阴势处,趁机钻入死者棺材,把死者魂灵赶跑,他好取而代之,去转世投胎。而狗子随大家一起狂叫,这也有说法,狗子白日看阴间,夜里看阳间,孤魂野鬼怕狗子。

有交情的乡邻,在送葬队伍走过时,会出来“路祭”,在停下的牛车前,要烧起香、蜡烛、纸钱,锡铂元宝,准备拜垫,轮流对棺材磕头,死者家属不断给路祭的乡邻跪下磕头还礼。待香、蜡烛、纸钱烧完,出衰队伍才能再上路。路祭有说法,叫送死者灵魂早投胎。出衰队伍在过镇上、街上时,在死者生前常光顾的地方,如酒店、茶店、庙、医生诊所、乡绅大门前都有人路祭,但只祭不拜,街上家家门上贴黄纸符。这有说法,叫“辞旧”,让死者灵魂早投胎。

义冢的坟穴,葬工早挖好,葬头指挥把棺材停放在坟穴边上的长板凳上,指挥主家在棺材前、坟穴前放好供品,烧起了香、蜡烛、纸钱。是有义冢安排的和尚或尼姑来敲木鱼念“上路经”,主家在葬头指挥下,跟在后面绕坟穴三圈,然后和尚或尼姑盘坐坟穴边团蒲上,继续为死者念“上路经”。

葬头向坟穴里洒上了刚杀的公鸡、鲤鱼的鲜血,将烧着的纸钱抛洒在坟穴里。这也有说法,抛洒公鸡、鲤鱼的鲜血,就是先请蛇、虫、八脚、蚂蚁的客,请他们不要去侵犯死去的亲人,叫“牺牲”。抛洒烧着的纸钱,这叫“暖坟穴”,意为不要让亲人受冻冷……。

接着锁呐吹奏“落葬曲”,葬工用六根粗麻绳兜底,十二个人把棺材提起来,葬头向主家又要讨“落葬”喜钱,其中会洒六只铜板或铜钿在坟穴里,这也有说法,叫做“葬头谢罪钱”。大家把棺材放入坟穴内,葬头马上在落葬的棺材上,洒上没有烧过的纸钱。此时义冢请的天主教分堂神父在二名教堂执事陪同下,拿着一本厚书,已来到坟穴前,招呼出衰队伍围站坟穴前,他开始为落葬的人做起了祷告。

二个执事对面单膝相向,跪在神父面前,二人同时高举二手,托着那本厚书,神父站在二个执事中间的厚书前,翻到厚书中一页,先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接着说了几句话,接着朗读了书中的一大段书,再接着指手划脚的演讲了一通,最后又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还大声说了声“阿门!”所有参加葬礼的人,也学他样,也在胸前划了一个十字,一同说了声:“阿门!”。最后神父把插在他胸口上衣口袋里的一支月季花,拿了下来,扯下花辨,分撒在棺材上,他这才去收回那本厚书,二个执事也站起来站在他边上。在葬头的关照下,死者家属派人出来向神父行单腿曲膝礼,表示对神父的感谢,神父把右手放在行礼的人头顶上,说了一句安抚和祝福的话。接着神父和二个执事就先走了。

接着死者家属从长到幼铲土埋棺材,接着所有送葬人都铲土埋棺材,接着在葬头的指挥下,葬工还有死者家属一起动手,在坟穴里填满土,踏结实,要做成一只三尺多高的圆锥坟头,上放坟帽子。坟帽子有考究,是二只圆锥型土块,为不让土块碎裂,都要在毛草地上挖成。坟顶上铺黄纸钱,坟帽子一顶一倒放,中间也要夹放黄纸钱。在坟前重又放供品,点上蜡烛、香,烧上纸钱、锡铂元宝,将带来的招魂捧和黄纸万民伞一起烧掉,这时又开始绕做好的坟堆走着圈,锁呐一直吹个不停,众家属,亲眷哭个不停。葬工们也一直在拍打着刚做好的坟头。等到和尚或尼姑“上路经”念好,带着团蒲离开时,送葬队伍才停止走圈,依然按送衰过来时的次序排列好,开始往家里走。

民俗民风范文第8篇

这是一节区品德的展示课——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的家乡在变化》中的第2课《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执教老师设计了“传统节日大观园”的活动,为了能在中国丰富多彩的节日中选取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就将话题集中在刚过去不久的“中秋节”上。让孩子们讨论中秋节喜不喜欢吃月饼、能不能取消吃月饼的风俗。

在他们的讨论,让我发现了一个意外:有些孩子在跟同桌说着悄悄话:“这些内容我们不是学过了吗?以前X老师都教过的,为什么现在还学呢?”

听着孩子们的话,我心里“咯噔”一下: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起点。

在品德这样一门颇被“冷落”“遗忘”的课程面前,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到以生为本呢?正如崔峦老师说的:“因为目标意识不强,目标的阶段性不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便同时存在。”为了避免低级的重复教学或漫无边际地拓展延伸,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必须“以学定教”,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是根本。

磨刀不误砍柴工———于是我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相同主题的“螺旋上升”内容及目标进行了梳理:

一、纵观教材,整体把握“螺旋上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采用“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设计思路。其中,“螺旋上升”指的是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主题思想是不断发展深入的。同一内容在不同年级(或年段)重复、循环出现,但又各有侧重,逐步提高。

二、揣摩教材,深刻体会“螺旋上升”

1、同一主题,不同梯度

通过对教材的整体学习,教师能最直接地了解各年段在相同教学主题的内容呈现上的区别。相同主题“家乡的风景与特产”在不同年级不是一个话题的简单重复,而是逐渐深化的过程。二年级是在搜集资料中在活动展示中了解家乡的风景、美食、特产等,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三年级要知道了解家乡人文自然景观和民风、民俗以及特产的目的就是对家乡的热爱,在此过程中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不同的表述正是反映了学生认知水平在逐步提高、生活经验在逐渐积累。这样一分析,我们才能把握相同主题在不同年级的递进目标,并以体现学生不同需求、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来指导教学活动。

2、同一单元,课课关联

教材的一大特点是每个单元有单元主题,这些单元主题一般都囊括了单元里每篇课文的主要方向,其内涵往往是它所涉及的全部教学内容的精髓,体现着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所以,当教师在备课时首先需要立足单元,了解本课内容所处的位置、瞻前顾后,关注目标的前后衔接性。如六上的“民风民俗知多少”这一单元由《民风民俗大观园》、《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三篇课文组成。第一课侧重于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第二课侧重于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的密切关系;第三课侧重于要辨证地正确看待民风、民俗现象。三篇课文的安排顺序从知识能力的学习到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都是连贯、递进的,层次分明,息息相关,通过这样的分析和学习,有利于我们正确把握单元目标。

三、细读文本,准确定位目标

细读文本是揣摩了整册以及单元的目标之后,“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考虑到本节课中处于螺旋上升的哪一个位置,这样才便于制定出准确的课时目标。

1、解读关键文字,把握课时重点。在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每一课都会出现关键词,是每课教材的“题眼”,它们比较概括地表明了各课的教学重点,在同一话题的展开过程中自然就引向不同的方向,课堂也不可能出现简单重复的现象了。例如由“节日”引出的话题,

如果我们能牢牢抓住课文中所提供的关键词,教学着力点就不会偏差太大,使教学定位更加准确。

2、挖掘图后深意义,丰富课时广度。《品德与社会》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课本漂亮,图片生动,文字内容却较少,似乎很“浅”,其实背后蕴涵着深意。教师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慢慢融入到教材背后的“深意义”中,这样才能丰富教学目标的广度、深挖教学目标的深度。

3、关注学生主体,符合课时实际。品德课程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作为教材,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个地区的特点和需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学生个体差异、学校差异、环境差异都决定了我们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所以,教材只是一个范例,关键是我们教师要联系我们学生所处的地域实际,灵活运用教材,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才能使我们的品德课堂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