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的手抄报

心理健康的手抄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心理健康的手抄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理健康的手抄报范文第1篇

为普及幼师生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我校由校团委组织发起,心理咨询中心老师指导,全校师生参与的525“中国梦 校园情 快乐心”大型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于5月中旬拉开帷幕。

普及常识 人人参与

随着近几年我校心理健康活动的有序开展,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老师同学们的重视,然而如何将心理健康常识普及度每一位同学心中仍是一道难题。经校团委和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们反复思考商定,借此机会让同学们以人人参与的方式,自己把网络资源和生活中的心得体悟的心理健康常识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

经过老师们的积极动员,学生们的广泛参与。5月12日——19日校团委记者团征集到同学们的作品XX余份。后经过层层把关,于19日——28日在办公楼前,教学楼广场,文艺厅集中展示。在同学们的手抄报上,有用文字书写的心理健康常识,有用漫画形式表现的对生活友谊的思考,更有通过剪纸、绘画表现的对心理健康的寄托。其形式多样、题材新颖,再加上学生们自己的亲身参与,每每课堂之余,总吸引着无数师生驻足欣赏,学习提高。

情景剧场 启迪精神

心理情景剧是将学生们通过将自己生活学习中的情景、片段以话剧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来体验人物心理,启发学生思考,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心理健康活动形式。本次宣传周中,经过层层选拔的5个心理情景剧于5月23日在校礼堂演出。

1218班的心理剧“我的天空”演绎了一名靠课余打工挣取生活费的贫困幼师生,从内心彷徨挣扎到自立自强的心理历程。11级大专2班的 讲述了全班同学共同帮助一名身体有缺陷自卑弱小的幼师生克服困难,积极努力的同学友谊;11级大专1班的 更是通过讲述一名幼师大专班学生由于沉溺网络不能自拔,后来在母亲老师的感召下改正错误努力奋发回报亲人的感人事迹等等。[ ]

同学们的表演不仅演得好更演的准,从各个侧面放映出幼师生活中常出现的问题情况,更展现了幼师生在成长中不畏困惑、团结一致、努力成才的时代风貌。演出了自己,展现了精神,更启迪着校园的每一位幼师生。

心理电影 励志前行

幼师生喜欢电影,更善于从电视媒体中学习成长。针对这一特点,校团委与咨询中心的老师经过反复筛选,在5月24日通过全校闭路电视播放了经典励志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电影中讲述了一名高中未毕业的落魄业务员,为追求理想与幸福,忍受着夫妻离异、流离失所甚至在火车站卫生间住宿的痛苦仍百折不挠、不断进取并最终获得成功与幸福的故事。

心理健康的手抄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社会) 主动权 实践 自主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已经建立了初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但还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不断引导和帮助,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意识,使学生健康成长,是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一大重要目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方法,这些方法或多或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进步有很大帮助。

第一,教师把握课堂教学,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实施有效教学。

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培养,教师只是穿针引线,从旁协助学生学习。教师要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多思考,多发言,教师可组织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如小组讨论、演绎小品、辩论赛、做游戏等,让学生交流体会、自主学习。

第二,实践出真知,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更为直观、生动的领悟道理,应重视实践活动,深化学生道德认识,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是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更应重视和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书本知识只是起到辅助、引导及纠正等作用,应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有所获。

例如,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 一年级上册的《我自己会整理》一课,这节课的主题就是要小学生学会自己动手,学会整理自己的东西。这就要小学生自己实践一下了,教师除了在课堂把整理自己东西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原则教会学生,还要布置课后作业,就是学生自己动手整理东西的实践活动,要求在家长监督的情况下,学生试着整理自己的房间,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与快乐,最后家长评定打分,汇报给老师,进行表扬。这样,学生有了自己的实践体验,也会为自己学会整理东西而骄傲、自豪,体会出劳动的不易,就了解了父母长辈的辛苦,就初步达到了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的目的。这节课教师还有很多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实践,比如限制时间让学生整理自己书包或课桌,也是不错的实践体验。

第三,教师要合理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应让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教师可先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这预习作业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例如,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四年级下册的《浓浓乡土情》一课,这课在于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针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让学生考察和了解自己家乡,感受家乡美,初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围绕家乡有什么地理特征,有什么名胜古迹,有什么特产名扬海内外,自己家乡出了哪些名人伟人等问题,教师可以布置学生画本课的手抄报,学生将自己知道的家乡知识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现出来,贴在班里,组织手抄报展览,让学生互评,得出最佳作品,合理的竞争有助于学生进步。课上,教师再将搜罗到得家乡风情以及各地区不同民族的风情的文字、图片、音像等知识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示出来,更具体、更形象、更有效地教给学生。

第四,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实际教学中合理把握好学生心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师应该思考也应首先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现行的思想想品德教材,都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的方法也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如果能在这方面有重大突破,肯定会对小学生的道德能力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因此,研究、探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许多品德与生活(社会)老师的工作重点。我认为,以小学生的接收知识的能力与程度,应该以将道理为主,让学生明事理。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以他们的道德认识为基础。讲道理,明事理,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和荣辱观,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心理健康的手抄报范文第3篇

儿童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

1、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像力丰富,善于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

2、爱父母,爱老师,爱小朋友。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对人有礼貌,会用礼貌用语,有同情心,适度怕羞。

3、跌跤或受点轻伤都不哭,游戏输了不胡闹。不惧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异的小动物。

4、不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过分的要求。热爱劳动,爱惜物品。喜欢种花和饲养小动物,喜欢听音乐、看图册、唱歌、跳舞、绘画和参加各种智力游戏,并能从中感到快乐。

5、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具体、简单的评价,能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东西。服从约束。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6、与大家在一起时比一个人独处时愉快,能遵守游戏规则和顺序,在玩法上服从大家的意见,懂得同伴的感情和需要,不故意找别人的麻烦,肯帮助其他小朋友,能为小朋友取得成绩而高兴。

7、在新环境或不熟悉的人面前 ,不过份的拘束害怕。不向小朋友、客人要东西吃。能自己到商店去买一些简单的生活日用品,能在车辆较多的马路旁的人行道上独自行走。

儿童心理健康十项注意

一、注意不要过分地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

利。

三、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四、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五、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六、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七、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十、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儿童心理不健康的十种表现

1.常年情绪低落

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2.过度怕羞

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3.拒绝交朋结友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4.难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5.经常疑神疑鬼

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6.过分追求表扬

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7.贬低、妒嫉他人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家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8.自暴自弃

占大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家长指责,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辩解。

9.回避竞争、竞赛

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由此,绝大多数自卑儿童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甘当"逃兵”。

10.语言表达较差

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看过“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简短”的人还看了:

1.儿童的心理健康知识

2.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

3.少儿心理健康手抄报内容

心理健康的手抄报范文第4篇

在学校的健康工作的进行中,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小学生心理健康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已有的心理健康干预研究则证明,要从学生自身、学校教师和学生家庭三个维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学校心育环境营造,多学科渗透,开设心育课程,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等多途径进行效果更为理想。但我们现有师资的实际情况是,能够配备心理专业背景出身的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极少,大多数学校的心理教师都是中途改行的兼职,而教师整体的心理健康知识也极为有限。因此以往的这些研究成果在推广上会受到学校教师心理专业素质的限制,这大大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为了更科学、更有效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我校决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课题同时开展。2007年6月我校与华北煤炭医学院申报立项了《心理干预活动对改善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于2009年12月顺利结题。2011年我校又与河北联合大学心理学系共同申报立项了《小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调查与干预研究》省级“十二五”规划课题,于2014年7月顺利结题。两个课题的研究都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低年级(一至三)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版)对其社会能力及行为、情绪等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在169份有效(11份无效)问卷中,筛查出12名小学生可能存在行为问题。高年级(四至六)采用华东师大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对其情绪、行为进行评定,在228名学生中有效问卷215份,其中35人可能存在一项或多项心理健康问题,总分检出率为15.82%。其次,根据前测数据对筛选出来的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实验。对二年级部分行为问题较多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共进行了6周。主题由团体意识、注意力训练、愉快情绪和悦纳自我等方面组成。四、五年级也分别对心理健康指数较低的部分学生开展了团体心理健康干预实验,分别进行了8周和6周。通过课题的开展,我校学生在文明礼仪、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合作意识、团队精神、集中注意力等方面都有了改进,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课题主持人还完成两篇心理论文《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统计分析》、《谈小学4-6年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调查分析》并在《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上发表。

2丰富多彩的心育活动助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1完善心育设施,打造“爱心小屋”

最初的心理咨询室十分简陋,只有两把椅子和一张茶几,也没有其他的相关设施。几年来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对心理咨询室进行了扩建改造。划分了办公区、咨询区、阅读区和情绪疏导区四大区域,添置了沙盘、沙具陈列架、宣泄人、团体辅导箱等设施设备,安装了心理测评软件,力争做大做强学校心理咨询室,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走进“心语小屋”这里是面谈咨询的主要机构,重点是解决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心理困扰;设有“心语”热线,主要是针对部分不愿面谈的学生建设的,同时也对家长开通,解答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或难题;设有“心语”邮箱、信箱,部分学生更愿意以信件的形式进行交流,也可回避部分学生的尴尬。

2.2健全心育网络,加强培训

学校倡导“让心灵的天空一片蔚蓝”的教育理念,提出给师生以绿色人文关怀,树立“人人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保护学生绿色心理环境,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学校健全了心育网络,成立了心理教育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完善了交互的立体的心育网络,打开了全面铺开、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保障。因此,学校重视并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和辐射工作。学校积极邀请河北联合大学心理学院高志华、张郢、王岩等教授对学校老师进行讲座指导,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班级设置男、女两名心理健康联络员,称为“心语大使”,每两周一次定期培训,指导他们在学生中发现、识别心理困扰,并能对一些轻微的困扰予以简单干预;对部分学生予以引见介绍来咨询,并负责在各个班级内宣传有关心理知识,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得力助手。

2.3利用“阳光心语”广播站,传递心语,播洒阳光

多年来,我校的“阳光心语”广播站,一直成为孩子们的知心伙伴。广播站里的“阳光使者”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正是他们,架起了一座学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阳光心语”里的“心语传递”、“我谈我心”、“校园拾贝”、“成长烦恼”等专题栏目深受学生的喜爱。它们像一阵和风,更像一场细雨,抚慰滋养着学生的心灵。另外,把心理的问题以书信的形式写给“阳光使者”,针对学生的来信,有些涉及学生隐私,就采用回信的形式,直接回复。有些不涉及隐私,反映的是一些共性化的心理倾向,就利用广播站这一阵地进行专门的辅导。以期排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指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

2.4发挥《春蕾》校报以及手抄报、黑板报的宣传功能

我们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校报的编辑,我们还引导更多的学生撰写“心育小论文”,让他们成为小报“匿名”的主人公,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郁闷与苦恼。我们更因地制宜地利用手抄报、黑板报的宣传效应,加大对学生心理教育宣传的力度,取得了良好的实效。

2.5开展相关的心育活动的主题班、队会

各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写心灵日记,设立心语本;学生和老师说悄悄话,班级设立“心语箱”;开展“我自信,我能行”、“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挫折是一道坎”等班队主题活动。

2.6家校结合

除了常规的各年级家长会、每学期开展“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心理教育指导外,我们还举办了“家长日”开放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参与学习,亲子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增进了孩子与家长的融洽度,而且还积极开发了“家长”这一有效的教育资源。我校多次聘请河北联合大学心理学院心理系的高志华老师,来我校通过视频直播就《家庭中如何进行心理疏导》等主题进行讲座,指导家长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同时指导家长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孩子的潜能、动机和能力,来创建健康家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地发展。

2.7开设心理活动课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看到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较多,我们除了按照课程设置由班主任完成每学期的4节心理健康活动课外,为了让学生学习心理有更健康的发展,我校聘请了50名河北联合大学心理学院的大学生作为我们的课外辅导员,来校深入课堂进行心理活动课的辅导,给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些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开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2.8创设安全和谐氛围,培育健康心理

心理健康的手抄报范文第5篇

一、发挥班主任的角色优势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者中的一支特殊队伍,他们担负着对学生管理、教育、指导、爱护的职责,加之与学生的密切接触,使得他们有别于一般的任课教师。他们与学生感情深厚,在学生心目中德高望众,在教育中有很强的说服力。这一角色优势决定着班主任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示范引领

作为班主任,首先应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为己任,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其次,要自觉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认真学习,大胆实践,不断增强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敏锐性、解决心理问题的科学性;再次,班主任自身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维护和调节自我心理健康的能力。班主任必须时刻意识到:我是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一面“活镜子”。在工作中,应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与人相处宽容大度,真诚相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做事负责、与人为善、意志顽强的学生,发挥好教师示范引领的作用。

2.联系沟通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纽带,是与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沟通的桥梁。为及时了解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班主任应定期与家长联系,通过家访、电话、家长会、书信等形式与家长交流有关教育孩子的信息,交流孩子的家校表现,及时捕捉教育契机,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有效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切不可把这种沟通变成告状,否则,它将会严重影响师生关系,使学生丧失对班主任的信任和尊重,导致师生关系恶化。

另外,班主任还应积极主动地与其他任课教师联系,增强学生与各科教师的相互了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氛围

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生心理健康的程度,它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潜在因素。在班级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它们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必需的条件。

1.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

班风是指正确的集体舆论在班级里持久地发挥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班级风气。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通过强化集体荣誉感、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等品质,协调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形成民主型班风,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的养成。首先,班主任和全体学生应仔细分析班级的优缺点,确定科学合理的班级奋斗目标,并得到全班学生的认可,以期大家共同努力。其次,还要正确分析班级中每个成员的长处和短处,使他们在班级活动中都能扬长避短,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再次,还要重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意义、学习方法的教育,结合时代特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勇于争先的良好风气,促进学生心理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健康发展。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应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蕴含着丰富的潜在教育资源,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完整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去爱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的个性,真诚地帮助他们进步,对学生宽容而不纵容,严格而不苛刻。其次,应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尤其是优秀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态度,教师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甚至对特困生更加偏爱。除此之外,还要在学生之间开展爱的教育活动,开展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的教育活动,形成互相关心、互相尊重、民主平等、和谐发展的班级氛围。惟有如此,学生才能在被爱中学会爱人,在尊重中学会自尊,在宽容中学会谅解,在鼓励中学会自信,在健康的师生关系中形成健康的心理。

三、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活动

皮亚杰指出:“活动,尤其是协作活动是儿童思维和道德发展的根本动力。”把道德的发展变成学生自身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能动地改造自我、创造自我、完善自我,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1.上好心理活动课

上好心理活动课,首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教师要根据班级中学生共同存在的心理问题确定好活动课的核心,活动设计既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又要符合心理学原理,在活动中坚持团体互动原则、经验分享原则和自助助人原则。根据活动内容确定活动模式,是选择认知模式还是活动模式,是以训练模式为主还是以调控模式为主。在活动形式的选择上力求多样有效,将游戏、情境创设、角色扮演、问卷调查、问题讨论、辩论会等六种形式有机地融合,力争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上好心理活动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理体验,切不可以教师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

2.开辟多种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还可根据情况的需要开辟多种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如教师对班级中全体学生的辅导,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可发挥学生的教育潜力,就某一问题开展以学生为主的知识讲座;可根据某一主题举行手抄报展览,供大家参观交流;可通过班内的“悄悄话信箱”、“心灵之窗”广播站、主题队会等形式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也可组织学生写心理日记,在师生无言的交流中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还可利用每天的十分钟时间通过读书、讲演、故事等形式来进行汇报交流,主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既可由教师确定,也可由学生确定,只要持之以恒就会让师生受益。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次心理辅导、一次心理活动课就能解决问题的,它需要班级中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融入到班级的每个日常活动中,渗透在师生的一言一行中,也许一个灿烂的笑容、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个亲切的动作都会产生巨大的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精心呵护学生的心灵之花,让它在班级这块沃土中绽放得绚丽多彩。

心理健康的手抄报范文第6篇

一、大力开展德育活动

本学期根据九年级学生的特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开展德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努力刻苦学习。

1、组织学生参加开学典礼。各班可利用身边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纪律教育,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2、各班组织学生收听收看《开学第一课》。要求各班利用适当时间组织学生畅谈观后感想,级部将对各班上报的优秀观后感进行评比

3、继续贯彻落实“一周一主题”教育活动,做到每周有主题,每班有活动,人人都参加,个个有收获。

4、大力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根据政教处的安排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努力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立志为国读书。

5、在国庆节前后组织开展班级风采暨中考动员报告会,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二、继续开展安生卫生教育活动

本学期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安全卫生教育活动,做到安全卫生工作,人人讲、个个抓,事事讲、时时抓,警钟常鸣,毫不松懈。努力打造安全平安级部,为建设平安校园做贡献。

1、继续贯彻落实“一周一提醒”安全卫生教育活动。各班主任可根据政教处的“一周一提醒”的安排,结合本班的实际,利用主题班会或晨会,对学生进行“一周一提醒”教育活动,并在级部相应的主题帖后跟帖,报告活动的开展情况。

2、组织学生参加安全防空演练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重点加强交通安全、用电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教育工作。

3、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拟采用讲座、知识竞赛、办手抄报、征文比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卫生教育,预防秋季传染病。

三、文明行为习惯教育活动

级部将把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作为本届政教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努力建设一个无男生留长发、染发,无女生穿金戴银、涂脂抹粉,学生衣着得体,言谈举止文明大方的级部。

1、继续开展文明行为星的检查评比工作。

2、在检查小组对各班级学生进行检查评比的同时,级部将组织级部管理人员、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不定时地进行全面检查。坚决杜绝不文明的行为习惯。

3、开展“什么是美什么是快乐”的讨论。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励志教育

1.本学期拟请有关专家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的手抄报范文第7篇

和谐不是单一的模式,不是单调的色彩,和谐的校园有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有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有安全健康的校园体系,有真挚温馨的师生情谊,色彩斑斓,润物无声。

红色――让人放心的平安校园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的火对应的颜色就是红色,许多警告标记都用红色的文字或图像来表示。校园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它像一个红色的标记时时警醒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因此学校应当始终把安全工作始终摆在首位,用一颗火红的心,维护着校园的平安。

1.提高认识 制度到位

学校无小事,事事有安全。为了切实做好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学校应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校长亲自抓,安保处、德育处等具体实行,建立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追究制。各处室和班主任都要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责任。学校还应与家长签订了安全协议书,明确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同时建立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定时巡逻、消防安全管理等规章制度和防火防灾等各类应急预案,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在思想认识上要努力树立“二个观念”。一是“平安建设,人人有责”的观念。校园平安事关全体师生的幸福乃至家庭社会的稳定。学校各部门要自觉地把本部门工作放在建设“平安校园”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从履行本部门职能职责出发,努力从源头上抑制和消除产生各种不平安、不稳定的因素,共创校园平安大局。二是“积极应对,保持警惕”的观念。平安校园是一种稳定化、秩序化、理性化、和谐化的校园运行状态,它包括政治稳定、教学稳定、校园生活秩序稳定、人心稳定等等。而这样的稳定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和认识的高度,需要长抓不懈,时时用心。

2.加强宣传措施到位

“安全重于泰山,学校安全重于喜马拉雅山。”学校要把创建宣传工作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宣传平安校园的任务,纳入年度宣传规划,宣传内容长计划,短安排,精心选取体裁,融教育、启迪和警示为一体,提高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借助媒体、广告、宣传栏、校园网等阵地,深入宣传,不断拓展“平安校园”的宣传空间。

为了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保卫科、德育处、团委、各处室当齐心协力,积极配合。通过举办法制、交通、消防讲座,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教育。安全教育就像那长流的水,不断地流进了师生员工的心里,增强了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下,人们不用担忧温饱问题带来的困难,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生命的重视和高扬。在顺昌二中,严密的安全保卫制度是对每个生命的郑重承诺,我们不仅仅把校园安全当作工作,一种呵护生命的使命感在召唤着我们红色是生命的勃发与热烈。

绿色――沁人心脾的健康校园

绿色是植物的颜色,五行学说中,绿色是木的一种象征。生命就是森林中那一棵棵树木,强劲的体魄是其外形,良好的心理是其内在。学校当如森林,有充足的阳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郁郁葱葱。

1.身体健康精心呵护

促进人的成长、关注人的发展是教育目的,也是学校发展的终极目标。

对于威胁到身体健康的饮食安全,学校应紧绷着一根弦。不少学校有大量的寄宿生,学校应加大对食堂管理的力度,由专职管理人员每天检查食堂的物品,并做到每天签字,严把进食渠道,严查食物质量,要求食堂做到所有的碗筷消毒后方可使用。我校的医务室实行24小时的服务,任何时候只要有病人就有校医。学校的医务室一方面积极向同学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加大了设备的投入,具备了所有的急救措施,在校园和宿舍区都有氧气设备。严格把好进药渠道,按药检局要求进药,杜绝假药,定期地进行校园环境的消毒。在疫情突发的期间,启动应急预案,科学有效地防治,为学生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2.心理健康春风化雨

当前,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日益成为在校生的主体。不少独生女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部分独生女成为留守少年,他们或自负焦虑,或自私狭隘,或孤僻抑郁。学校不仅应该充当好管理者的角色,还应了解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努力。

建立心语室是当今校园的一大特色,如何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呢?首先心语室的布置应当温馨舒适。咨询间里简洁明亮,浅色的窗帘,可以带来宁静;透明的玻璃桌,橙色的椅子带给来询者一些自信。其次心语室的开放时间要保证,每周开放时间要固定,还可设立24小时热线,通过心语信箱、心语QQ、论坛、E-mail等形式进行咨询。另外在师资配备上要保证。应当配有专职的心理教师。师资的充实,方可提高此项工作开展的科学性、有效性。

在我校,心语室先后做了《高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校本心理健康教材的编定》等相关的课题研究。我校心语室还利用节日契机,与校团委、学生会一同举办特色的活动,提供学生锻炼的机会,促进心理健康的宣传,心理健康工作正逐步走向成熟、丰富、有效。

橙色――催人奋进的文明校园

橙色,具有太阳的发光度,浓郁而不失活泼,温馨而令人振奋。漫步在校园,可以感受到不仅井然有序,而且礼貌文明,这样的校园才是活力校园,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1.以优美的环境陶冶人

美的环境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它无声陶冶着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具有潜在育人效应。我校充分认识到环境教育的渗透作用,提出了“让每寸土地都成为教育资源”的口号,开展了环境育人工程,努力建设特色明、情感浓的文化环境。不论整体规划,还是局部装饰,都力求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德的启示。学校提出了“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的目标,加大投入,种草、植树、栽花,校园里青草成片,花草飘香。整洁、优美的环境胜过呆板的规章制度,它无声地陶冶着师生情操,生活在如此美丽的校园中,净化环境,亮化校园,成为广大师生自觉行为。

2.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人

未来的学校管理应是一种价值化的管理,应致力于精神的、文明的建构。学校应始终坚持全方位开展育人活动,融德育教育、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审美教育于一体,拓宽校园文明建设的天地,由平面型走向立体式。

我校坚持每周一的国旗下的讲话,每一次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坚持每学期举行全校的开学典礼。同时有德育知识讲座,有辩论会、演讲赛、征文比赛、看电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这些活动既增强了德育效果,也使校园文明建设具有浓厚的思想性。学校每年都把办好“艺术节”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师生联欢晚会、读书活动、征文比赛、书法摄影美术作品展、手抄报展览、板报评比、广播体操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象棋比赛等等,节目丰富,形式多样。多彩的校园生活留下了学生青春的风姿,更唤起了青年一代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

教育不应当是一潭死水,而应当是一条江流,永远向前,永葆活力。在一个充满浮躁和功利的社会,我们更提倡一种能够沉下心来办教育的从容和执着,从而使校园文化象阳光一样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成长为一位文明人。

蓝色――温馨怡人的和谐校园

蓝色是充满梦幻的色彩,蓝色更是万鸟翱翔后的天空和千帆过尽后大海的宁静、明亮、深邃、美妙……和谐校园既是景的和谐,也是事的和谐,同时更是人的和谐。无论是浓郁的师生情,还是舒心的同事情,交融在一起才是一曲和谐的乐章。

1.文化的引领和感召

校园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校创办于1982年,学校秉承了优秀的文化积淀,又大胆创新,以优秀的文化引领着,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校园中名人名言、美德宣传牌随处可见,除了班级、阅览室内有显赫的标语,就是食堂、停车棚也能让你感受到名言的力量,宣传画廊定期展览学生书法、美术作品、手抄报。这样的校园,时时处处净化着学生的心灵,是学生熏心启智的无声的教科书。校园的建筑面积是有限的,但校园的育人空间是无限的。在我校,学生眼界是开阔的,心灵是自由的,成长的舞台是宽阔的。

2.真情的流淌和浇灌

马克思曾经提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发展自始自终都是在群体的影响下进行的。学校应树立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办学思想:“教师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关注成长;“学校以教师为本”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

在关爱学生方面,不仅要济困助学,还当奖励善学。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可设立了“英才奖”,为家境贫困的学生设立“扶贫奖”,为基础薄弱的学生设立“进步奖”,为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竞赛的学生设立了“竞赛奖”,让优秀学生迸发出更大的潜能,让贫困的学生摆脱经济的困境,进步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落后的学生帮助他们走出失败的樊笼。

心理健康的手抄报范文第8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优势

英语是让不少学生头疼的科目,据了解,没学好英语的这部分学生对英语不太感兴趣,上课听不懂,无法独立完成作业,导致厌学。有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长期得不到成功体验,变得对自己没信心,学习热情减退,学习责任心、学习毅力、注意稳定性及情绪稳定性降低。有的学生学习焦虑程度增加,成绩愈差,造成恶性循环,进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成长。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进行自我心理健康的养成。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能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的事业,能面对现实积极地去适应教育工作要求。其次,教师还需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向上,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再次,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教师平时心境良好,乐观开朗,充满热情,适应教学环境。最后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人交往,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有充足的精力从事社会交往活动,有一种了解别人、参与社会、开放自我的强烈倾向,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挫折产生焦虑时,能够运用各种理性的应付策略和心理防御机制加以调节,及时转移、摆脱不良情绪,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事实上,教师在英语学科探索和英语知识传授过程中完全能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做到自我心理的健康塑造,这也是本学科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在英语教学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问题是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一部分。当教学内容中出现与现实的矛盾时,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受到家庭的宠爱、社会的宠爱等,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校园周边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使心理异常甚至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已占了不小比例。如果我们用心观察,会发现我们的周围有许多这样的学生:他们有的性格懦弱、孤僻,缺乏进取心,意志薄弱,没有自制力,做事没有信心;有的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漠不关心或蛮不讲理,从不考虑他人,平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遇事迁怒于别人,产生一种性的人格,一旦受到外界的激发,便会爆发出来,做出正常人认为不可理喻的事;有的则异常活跃,常常不分场合过分地表现自己;有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暴自弃;有的则过于追求分数、名次,以至于心理失去平衡;还有些学生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大大咧咧,满不在乎;有的凡事斤斤计较,生性多疑,过于敏感等等。因此,结合英语学科自身既从自我发展出发又注重集体团结协作,既关注知识又关注文化,既了解国内又着眼国际的特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其他学科替代不了的优势。

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重大,教育工作者创造良好的环境完成自己的教育职责至关重要。

首先,创设教育教学物质环境。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室的布置方面,张贴中英文世界地图、英语名言,配置英文报纸、杂志。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坚持有感情地使用全英教学,并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建立愉悦有安全感的英语课堂,创设机会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课外,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话剧、英语手抄报等活动,播放英文影视节目等,激发起学生学英语的浓厚兴趣。给孩子一片天地,让孩子自由描绘,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其次,创设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学生生活、学习的人文因素。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平等相待学生,消除“代沟”。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近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其二,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