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语全文翻译

论语全文翻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论语全文翻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语全文翻译范文第1篇

论语》阅读题题型会有变化吗?

古诗词赏析去年考了家喻户晓的纳兰性德的词,今年会继续考名人的诗词吗?

写作还是考新材料作文吗?

……

2012年的语文高考究竟会怎么考?试卷会有什么变化?这是高三同学最关心的问题。还有不少同学有这样的困惑:“答题时洋洋洒洒写了很多,为什么得不到好分数?”本期我们请到浙江省内几位语文名师,为大家独家分析2012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主观题部分的命题动向,并给出高分指南。

(由于基础知识部分及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以客观题为主,命题形式相对稳定,故本文未涉及)

文学类文本阅读

选文: 不论散文还是小说,都倾向“写人记事”

近三年来,浙江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小说、散文各有呈现:2009年考查小说《魔盒》,2010年考查散文《静流》,2011年考查小说《第9车厢》。不论是小说还是散文,这些文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写人记事的。小说自不必说,就是选用的散文,也是侧重于写人记事的叙事散文。从这个趋势看,今年文学类文本仍然选择写人记事类文本的可能性极大,所以,与其费心猜测今年是考小说还是考散文,不如在考前加强这类文本的阅读训练。

命题: 形式稳定,探究题重视考查个性化感悟

这几年来,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形式基本稳定,主要是问答题,有时也会要求补全文章内容,如2009年浙江卷的第14题。《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中的参考卷,也出现了补全文章内容的题型(第13题),所以对这类题型,同学们可以稍加注意。

此外,文学类文本阅读年年都有探究题,2009年和2010年分别考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同学们对文本的个性化感悟,2011年考查探讨作品的意蕴。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考试说明》“语文部分”唯一的变化,是在阅读部分增加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一条,可见高考会越来越重视对文本个性化感悟的考查。

高分指南

(1) 关注分值,预测采分点。

如果赋分是3分,答案很可能有三个采分点,一个要点1分。如2011年浙江卷的第11、12题均是如此。如果赋分是4分,答案很可能有两个采分点,每个要点2分。如2010年第12题,赋分4分,写对“景物描写的特点”这一要点,得2分;写对“景物描写的作用”这一要点,得2分。

(2) 分条作答,宁多勿少。

凡分值在3分以上的题目,应采用分条作答的形式,把答案的要点一条一条列出来,避免因回答不全而扣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宁可多写几点,这样,一来不容易遗漏要点,二来可以给自己挣得一些印象分。当然,多答也要讲“适度”,如果思考不周,胡乱多写,惹人厌憎,反为不美。

《论语》阅读

选材: 留意“哲学”

按思想主题不同,《〈论语〉选读》教材内容可分为政治、修身、教育、哲学四个板块。纵观过去三年浙江卷的《论语》阅读题,每年考查的主题各不相同:2009年考“教育”,2010年考“修身”,2011年考“政治”,没有重复。

若浙江卷要尽早覆盖全部《〈论语〉选读》板块,2012年会倾向于考查“哲学”板块。所以,同学们不妨多留意“哲学”板块的相关内容。

命题: 形式难创新,重视“论说”

除了2010年,几乎每年的《论语》阅读题都由“一大一小”两个问题组成:第一问问题简单,或要求概括成语,或要求默写原文,或要求概括观点,属识记背诵范畴,赋分较少;第二问是评析论说,属理解综合范畴,即《考试说明》要求的“准确解读和批判继承”,问题较难,赋分较多,是《论语》阅读题的重头戏。

《论语》阅读题在命题形式上较难出新,所以我们不妨将《〈论语〉选读》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如字词、名句、主要思想等掌握得更扎实一些,以免痛失不该失的分数,同时,将备考重心放到论说题上来。

高分指南

(1) “论说”分两步。

“论说”应分两步走,先在理解材料文字含意的基础上概括材料的观点,然后对该观点进行综合评价,表明自己的看法。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深化。

(2) 提出的观点应实事求是。

这是《考试说明》中“准确解读和批判继承”这一考点的要求。提出观点时应“继承”符合时代潮流的《论语》思想,也要“批判”违逆社会发展趋势的落后思想。

小编提醒:孔子的思想对后世文人影响颇大,在继承之余,也有人对孔子的思想提出了批判。请看本期“点点通文”栏目中《例说孔子思想的传承》一文。

文言文阅读

选文: 思想内容多元化,可关注议论类体裁

从思想内容看,浙江卷文言文阅读的选文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忠贞爱国、品行端正、勇于担当、崇尚仁德、勤政惠民、公正廉明等都是命题专家看好的素材。

从体裁看,这几年来议论性散文与人物传记交替出现。2006年的《蚊对》、2007年的《王定国诗集叙》、2009年的《宝绘堂记》侧重议论,而2008年的《白居易传》、2010年的《魏书・胡叟传》、2011年的《新唐书・张文传》则是人物传记。

在连续两年考查人物传记后,今年可以更关注议论类体裁。同学们应扩大议论类文言文阅读训练的范围,“录”“训”“疏”“序”“志”“记”“书”等都要有所练习。

命题: 题型、考点稳定,关注虚词“若、何、者”,重视断句以及省略句的翻译

文言文阅读包含客观题和主观题,题型、考点基本稳定。

客观题部分,主要考查实词的理解、虚词的辨析、信息筛选和文章内容的归纳评价。新课程改革以来,《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18个文言虚词中,浙江卷还没有考查过的有“若、何、者”三个词,同学们可以对这几个虚词给予特别关注。

主观题部分,2011年全国15套试卷中有5套考查了断句题,由此可见,断句逐渐成为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所以,同学们应加大断句训练。翻译题部分,自2004年以来,浙江卷每年都有省略句的翻译,同学们必须重视这一句型。

高分指南

(1) 断句只断有把握处。

2011年浙江卷断句题的评分规则是只看断错处,即错一个扣1分,直至扣完。因此,同学们应该只断有把握的地方,不要在没有把握的地方随意点断。

(2) 翻译以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文言文翻译,侧重考查字词的活用、异义、多义与特殊句式的理解。答题时应做到“字字(尤其是关键词)落实,句句(注意特殊句式)到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例如2011年浙江卷第20题要求翻译“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一句,要特别注意“抚”(安抚)、“无”通“毋”(不要)、“监”通“鉴”(教训)、“察”(省察)以及省略句“无使劳而生怨”。

小编提醒:如何理解实词、辨析虚词、准确翻译、正确断句?本刊曾刊登过相应文章讲解:《怎样理解文言实词》(2011年10月刊)、《虚词易混淆 辨析有诀窍》(2011年12月刊)、《文言文翻译:不可忽视的句式和语气》(2012年1月刊)以及《掌握方法 轻松断句》(2010年6月刊)。快翻翻手里的杂志吧,也可至新浪微博“中天C”(/zhongtianc)或者登录锐角网(省略)“锐学堂”板块查阅以上文章!

古诗词鉴赏

选文: 倾向非名家的名篇,再度考查名人或清代诗词可能性小

浙江卷近几年的古诗词鉴赏偏向考查非名家的名篇。虽然去年出乎意料地考到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纳兰性德的词,但这也许是命题者出于反押题的考虑,不等于2012年会继续考查名人或是清代诗词。当然,对备考而言,关注考什么作者、什么朝代的诗词是次要的,应该将备考重心放在答题技巧上。

命题: 延续去年两道赏析题的模式

2010年、2011年浙江卷古诗词鉴赏的题型,由前几年一道简单的基础知识题和一道赏析题这样“一大一小”的形式变为两道赏析题,不出意外,今年会继续这样的命题模式。

高分指南

(1) 读懂诗词。

鉴赏诗词的基础是读懂诗词。通过读题目、看注解、辨题材、析形象、品语言等方法,把握诗人抒发的情感。读懂诗词,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 答题先总后分,观点明晰。

答题时,应该先总说,提出明确的观点;后分说,结合诗句加以分析。如2010年浙江卷第22题“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答题时,先总说――运用拟人手法;再分说,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3) 恰当运用诗词写作、鉴赏术语。

合理运用“以景结情”“化虚为实”“意象叠加”等术语,能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提高得分。

(4) 要有分点答题的意识。

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相似,古诗词鉴赏在阅卷时一般只看答案的正确之处,所以答题时应分点作答,尽量做到要点齐全。例如2011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第22题“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共4分,由这个分值可看出答案一般会有两个要点,所以只答一种手法肯定得不到满分,答出两种手法,得到满分的概率就比较高了。

作 文

命题: 考查新材料作文,从命题着手抑制套话作文,审题要求“选准角度”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浙江卷的作文题均是新材料作文,命题注重同学们的个体生命体验,关注思维深度。2011年浙江卷的作文题“我的时间”便将这二者结合得很好。

在延续以上命题思路的前提下,2012年的作文题应该会加大对写作的限制以抑制套话作文。因为浙江卷近几年一直强调回归现场作文,体现同学们真实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011年浙江卷作文题的审题要求有个明显的变化――由以往“角度自选,立意自定”变成了“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011年全国15个高考作文题中,有5个有“选准(好)角度,明确立意”的要求,可见,这是高考作文审题要求的趋势。

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的专家也明确表示:一个考生的真实作文水平不仅表现在构思和表达能力上,还表现在审题能力上,表现在能辨认出命题者设置的种种限制的能力上。顺应全国趋势,强化“选准角度,明确立意”的审题意识,已经成为浙江卷作文命题时极为关注的要点,值得同学们给予足够重视。

高分指南

论语全文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得体会;整体感知;悬念;故事穿插;兴趣;拓展;提升

普高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必修与选修大概有40篇左右的文言文。职高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数量也不少。每次一上文言文的课,学生就昏昏欲睡,那些“之乎者也”让学生觉得无比厌烦。身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总想让这些古代经典的课文,如阳光一样射进学生的心灵空间,让圣人的智慧照亮他们,让古人华丽的辞藻感染他们,但是,学生总是觉得这些文言文面孔冷峻,不愿接近。在文言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遇到了不少困难,一难字词理解,二难背诵,三难文言考试……因此老师怕教,学生怕学,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变得有些枯燥,课堂气氛沉闷。怎样带领学生走进古代文学这座殿堂,让学生浸染古代文化时,传承文化遗产呢?

我在百家讲坛中有了惊喜的发现:借鉴名家阅读古代文学的方法和讲解的方式与风格,可以打破文言文教学的僵局。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曾播放“易中天品《三国》”,易中天把三国故事讲得通俗易懂,且趣味横生,就是文学水平不高的普通百姓,也能听得津津有味。后来又播出了于丹谈《论语》,原本高深的《论语》在于丹的口中变得浅显易懂,品味起来味道十足,我依然觉得不过瘾,又买了于丹的《论语心得》品读,为什么如此深奥的文字他们能讲得如此生动呢?在寻找原因中,我豁然开朗,找到了文言文教学的出路。

一、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不可照本宣科,要读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回想名家的讲述,他们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活解文本,对原本深奥的文字用自己的话娓娓道来,他们的娴熟先缘于对文本的熟悉,在对文本的研读中对知识有了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感悟。所以,要使自己的文言文教得精彩,首先要吃透文本,有些教师教一些课文,一看自己比较熟悉,书本往腋下一夹就走上讲坛;有一些老师匆匆读了一遍,教参一看就“胸有成竹”,这样讲解起来只能干巴巴的,味同嚼蜡。学生听得索然无味。要想像于丹那样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把古代圣贤思想的精髓传递给读者,只有研读文本。曾记得自己教《勾践灭吴》,给学生翻译课文,边看注解边翻译,讲得枯燥、乏味,我在台上“言之谆谆”,有的学生在台下“听之藐藐”,还有的学生“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后来再次教授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这样的讲解形式:我们中国古代社会向来是重男轻女,而在春秋时代的越国却重女轻男,生儿子只奖励两壶酒和一条狗,生女儿却能奖励两壶酒,一头猪。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请从文中找出答案……然后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入我预设的题目中,这样大大提高了他们对文言文的兴趣。

二、重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走出字词误区

名家们讲解,从来不会从字词入手,总是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说出整体意思,说出自己见解,再从原句中寻找依据,而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大致形成了几大板快:朗读、翻译、思想内容、结构层次、主题思想、艺术手法。更有教师逐字逐句翻译,教学进度极其缓慢。看了《百家讲坛》之后,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我认为这种传统的做法使文意支离破碎,课堂教学变得一潭死水,毫无生机。那么怎样改变这一局面呢?借鉴名家的做法,应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用粗读和复述法组织教学,先对照注释,粗读文章,理解大意。传记文应让学生了解事件的经过,人物的性格,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归纳烛之武的形象特点,让学生从文中去找相应的语句,把重点字词梳理一遍即可。而散文,应让学生体会作者真挚的情感,如《项脊轩志》《祭十二郎文》,让学生体会作者难言的创痛;议论文则让学生找观点,列材料,谈认识。如《逍遥游》,作者借“小大之辨”,把朝菌、蟪蛄和鲲、鹏,殇子和彭祖对比,表达出“圣人无己,神人无功,至人无名”的观点。夸美纽斯说“一切语言通过实践去学,比通过规则去学来得容易”。粗读和复述就是最好的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学生就会领会全文大意,就可以通过文意揣摩那些疑难语句的含义,通过句意把握那些难解字词的意思,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对字词理解不透的问题,又避免了肢解课文的毛病,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三、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自宋代以来,说书在民间很盛行,说书人说到情节精彩处,观众兴致最浓时,把醒木一拍,留下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便停住了,把观众的胃口吊得老高,对下回的分解非常期待。同样,易中天在说三国时,也利用了观众这一心理,常常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在课堂中,假如我们能很好地采用这一艺术,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穿插故事,开阔学生视野

翻开于丹的《论语》心得,你会发现里面有许多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旁征博引,帮助我们理解论语的内涵。如里面孔子提到交友一要“仁”,二要“知”,就引了晏子车夫的故事;为了阐述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的道理,引用了“和尚背姑娘”的故事。这些趣味横生的故事稀释了《论语》的浓度,于丹像一位优秀的调酒师把一杯杯酒调到恰倒好处,送到了观众的口中,观众轻松地品到了酒的醇香。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假如能适时引用故事,能增进对文章的理解,给课堂带来不少乐趣。

论语全文翻译范文第3篇

“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就是适应时代飞速发展的客观需要,采用高效率的教学手段,去加快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进程。”而文言文作为古人的书面语言,因时代阻隔,对初中学生来说,不易理解。长期以来,初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一些教师拘泥于传统,常采用逐句翻译的方法讲授,知识点过细、过繁,学生轻重不分,以为教师讲过的都必须记住,因此,不分主次,疲于读背。根据人的记忆规律,牢记知识要经过多次反复,是要用较长时间的,因此,学生在记忆中面面俱到,时间有限,反而会无所适从,导致厌学,更不要说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了。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做好学习文言文的铺垫工作

所谓铺垫工作包括教师上课之前的备课和课前对学生的讲解。现在很多学生甚至教师对文言文的理解都有些偏颇,认为查阅资料书、看看教参就能搞定翻译,忽视了文言文工具书的作用。文言文工具书的种类繁多,可供我们学习查阅的有:《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常用文言虚词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辞海》《辞源》等。教师要求初一学生一进校就必备学习文言文的工具书,引导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对学生自读文言文是十分重要的。

二、加强诵读,为深入理解打基础

依据文言文的特点,诵读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①破音异读的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说”通“悦”读“yu”6狡》“奖读“qiDng”等。②古音异读的字,特别是专有名词的读音,如人名、地名、官名等。比如“大夫”在表示官职时就读“d薄"鄱磷季涠粒灰疗贫炼狭司渥樱乇鹗浅ぞ渲械耐6伲邢刚遄糜镆夂徒峁埂N难晕闹械囊恍┬榇史旁诰涫拙哂辛炱鹑淠酥寥稳淖饔茫绶颉⒏恰⑷舴虻龋死嘈榇试谒卸潦币鞅匾耐6伲裨蚓兔挥卸炼囊狻"芏脸鲇锲9湃怂卸廖恼陆簿勘硐治恼乱盅锒俅臁⒌雌鸱慕谧喔校盐恼碌母星楹推贫脸隼础U庋焕矗终辉玻涠撩髁耍锏饔锼偾〉绷耍恼碌囊馑甲匀痪兔靼琢恕?

三、提倡学生以自学为主

查:首先要扫除文字障碍。要督促和引导学生自己运用字典词典或其他工具书查阅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对于作者的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也要督促学生自己去查找和分析。

读:学生读课文的方式主要有:朗读、默读、背诵。朗读时要求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有声有色。用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会正确地发音和断句。默读是伴随着思考和理解进行的默读的过程,是咀嚼字句、了解文意的过程。背诵是为了巩固记忆,便于随时回味,加深理解和感受,也增加了学生的语言储备。朗读、默读、背诵应适时使用,才能达到自读课文的目的。

译:翻译课文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开头叫学生译一般的句子,教师译疑难的句子;继而让学生译一段课文,师生共同订正;最后是让学生全文译出,教师提示疑难句的翻译。总之,要变教师的“一手包办”为师生“携手合作”。

析:文言文的分析的内容包括:1.逐段揣摩结构方式,寻找内容层次,探察各层关系,归纳段落大意。2.搞清全文框架、脉络,找出作者的构思线索和文章的交结枢纽,归纳文章的中心内容。3.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通过同题材、同体裁或同时代、同风格的文章比较分析,借以了解文言作品的写法特点。

练:通过课后练习让学生掌握古汉语知识,训练读、译等能力。一般结合课文的阅读、翻译,掌握学习的方法,普通难度的题课外做,难度过大的辅导提示。

结:总结又是反思的前提,让学生每学完一课都进行总结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学会的方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哪些还没有做到最好,应采取怎么样的方法去补救,还有什么好的方法,等等。

四、品析文本

教材安排的文言文,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语言语句上,都有值得我们品味的地方。教师在平时文言文的教学中,要注意系统地渗透一些品析文章的方法:如从品味同语,句子的修辞,写作方法、句子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作者情感等方面来赏析。学生有了这些知识的储备,在赏析课文时才知从何处着手。另外,初读课文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往往就是我们值得探究赏析的地方。

论语全文翻译范文第4篇

目前很多本科院校都增加了国学学习的内容,这是十分必要的。学习国学首先是对其内容的取舍,笔者认为由于本科教育存在着时间、系别、专业等的限制,可暂时将《诗经》、《论语》、《孟子》、《道德经》、《史记》几部典籍作为学习的备选教材。

1 选择这五部经典的原因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利用了赋、比、兴的修辞手法。诞生了无数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的名句。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论语》和《孟子》无疑在国学经典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一部《论语》里面蕴含了太多的知识内容。体现了孔子为政、治学、做人、孝悌等等多方面的思想。直到今天“半部《论语》走天下”仍然适用于我们的生活。例如:为了防止言行脱节,孔子主张“慎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1],说话迟钝一点不要紧,而行动必须敏捷,“敏于事而慎于言”[1]敏锐地发现那些被埋没而导致无法理解的人和事,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说废话和空话。孔子还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的意志锻炼。“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一个意志薄弱的人,是绝对做不出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的……《孟子》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里面教授给我们的仁、义、礼、智、信也是当代人应该弘扬的美德。

《道德经》是道家的中心学说,全文仅5000余字,但是几乎一个字就涵盖了一个观念,一句话就涵盖有好几个玄妙的意义,告诉我们许多法则,蕴含的哲学思想却十分深奥。几千年来,大家都在研究老子,名家著作,有数十家之多,文字也达到数百万字,一直研究不完,解释不尽;每个人的说法又各不相同。可见此书的魅力之大。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对今人处世为人都有很大的意义。

《史记》开创了中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记》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它展示了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详细地记载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内容。对于一些民族的起源、国家之间的交往、当时的服饰、住宅、生活习俗……都有详细的记载。已经成为今人研究那段历史重要的参考资料。

国学是个庞大繁复的文化体系,内容博大精深,对于非中文系的学生在本科四年中要接受系统的国学教育,笔者认为将上述五部书研读明白即可,由于课时有限,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篇章进行讲解。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文字的学习,其次要注意精神的提炼。修读国学最重要的就是加强文学素养,提高个人素质与修养。

2 课程设置问题

课程是教育内容的载体。在本科教育中开设国学课程要注意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不影响学生的普通课程的学习。

对中文系的学生要设立文献学类别的课程。国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等同于文献学,国学最重要的内容经、史、子、集都着眼于文献学。文献学包括:目录学、版本学、训诂学、考据学、校勘学等等,目前这些课程主要到了研究生阶段,学生才有机会接触,主要是中文系的古典文献学研究生以及历史系的历史文献学研究生,侧重研究这些专门学问。笔者建议在本科阶段就应该推动中文系学生系统的学习这些科目。现在有很多高校的中文系开设了国学班,总体来看就业去向很好。

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应该开设《论语》、《孟子》这些课程。教师不应该照搬课本,应该自己提炼两部书里面的内容,将其分类为,仁、劝学、修身、礼、孝悌、为政等多个方面,提炼出对学生有用的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学习兴趣。开设训诂学课程,使学生对古文字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如果不能开设训诂学的话,教师应该将一些常见的,比较容易混淆的成语,古文的涵义介绍给学生,例如:“颐指气使、高屋建瓴、差强人意、吊民伐罪”?甚至何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些词句没有一定的语文修养是说不明白的。理解这些词义有助于外语专业学生在翻译的时候更为准确的表达意思,与对方沟通。

对于理工、艺术类学生则只需学习一些儒家经典即可,向其普及国学的基础知识,品德情操得到陶冶、使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美德得以继承和发扬。一般高校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年都会要求学生早自习,那么针对非外语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将《论语》、《诗经》等书作为晨读的内容。首先这两本书每个章节的内容比较精短,朗朗上口;其次,内容比较易懂。学生通过诵读,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再结合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便于加深印象。

论语全文翻译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背诵法;自主翻译法;字词归纳积累法;课外阅读迁移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073-02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害怕写作文,更害怕学文言文,作文不会写,好歹还能胡诌几句,凑凑字数,而文言文读不懂,做题目就是牛头不对马嘴,乱蒙也没个方向。文言文枯燥,文言文难学,特别对于刚刚上初中的孩子而言,现代文中的许多词语尚未理解,又多了一种新的晦涩的语言表达方式,初中的孩子学起文言文来就越发惧怕了。事实上,初中文言文教学确实是一个挑战,但既然是挑战,一旦解决,其作用就越发的巨大了,如果在初中阶段调动学生文言文阅读的兴趣,就奠定了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就能很好地应对高中强大的文言文阅读压力,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能对古典文学的学习,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一片沃土。

要让初中文言文教学容易起来就要掌握学生学习的规律。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我总结了几条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更轻松更易于掌握的方法,具体如下:

一、背诵法

中国有句古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学文言文的首要方法就是朗读,熟读能诵。说到背诵,学生马上又会反感――语文就是死记硬背!其实背诵的方法有很多,而且掌握了就会发现,流畅地背诵并不难。

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几条有效又简单的背诵方法:

1.画图画法

例如,在教学《醉翁亭记》时,因为课文特别长,第一段的语言又不对称,学生难记忆,我就让学生根据课文第一段画一幅画,画上交代:“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望之而蔚然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一边画画,一边将第一段的介绍部分就轻易地背诵出来了。画画其实是一种形象记忆法,特别适合景物描写的课文。

2.关键字记忆法

例如,在教学《口技》一文时,因为文章长,对场景的描写细致,故背诵时容易混乱。我就把课文整理出一些关键字,如第一段是:善,大宴,施,坐,团坐,少顷,闻,满坐。第二段是:遥闻,妇人,其夫,既而,儿醒,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妇拍,大儿醒,当时是,妇,口中,儿,大儿,夫叱,一时齐发,宾客,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此类推,关键字实际上是在帮助学生梳理情节,关键字记住了,文章就很轻易地背诵出来了。

3.减字法

例如,《木兰诗》中的第三段背诵,第一遍减一部分容易记些的字词,“东市买骏马,西市买_____,南市买辔头,北市买_____。旦辞爷娘去,暮宿_____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_____ 。旦辞黄河去,暮至_____,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_____。”接下来,第二遍又减一些字词“东市_____,西市_____,南市_____,北市_____。旦辞_____,暮宿_____,不闻_____,但闻_____。旦辞_____,暮至_____,不闻_____,但闻_____。”简单的内容两遍就可以背下,难些的内容就多减几遍,背诵也就很容易了。

4.表演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些课文我们是可以使用表演法来促进背诵的。比如,在教学课文《孙权劝学》时,就可以根据课文角色吩咐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小组合作背诵。《孙权劝学》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人物,所以运用“表演法”是最合适的,文章涉及到以下几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另外再安排一个旁白,全文就能表演出来了。“表演法”不仅能使学生快速地背诵课文,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对人物性格的解读,更重要的是,对于初中生,课堂表演的形式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课堂趣味横生。

二、自主翻译法

当学生熟读能诵后就等于大脑里储存了大量的资料,也形成了一定的语感,有了背诵的积累,要想让学生学得容易,其次必须让学生学会运用,学生懂得了翻译的规律,就是没有老师从旁指导也能读懂课文。

在教学中,我会布置学生课前、课上自主阅读,指导学生自主翻译,我们可以提供以下几个自主翻译的方式:

1.搬运课下注释法

就是在学习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先作预习,预习时,要将课文下面的注释搬运到课文内。很多学生在学习古文的时候都有两种很不好的习惯,一是找参考书背翻译,二是忽视课文注释,认为反正在课文中,不会主动记忆。背翻译的后果就是离开了文段就不知道文言的翻译,或者生硬地套译,最后必然学不通。而忽视课文注释就等于失去了自主阅读的拐杖,自己不会翻译,又没有重点字词的指导,最后也必然以不懂终结!

学会在预习时搬运课文翻译,其实就是一种在预习阶段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有了课文翻译,学生就可以不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基本阅读课文,有了这一步,既有利于提高正式课堂的效率,又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值得提倡。

2.组词翻译法

在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组词翻译法是最简单,最容易掌握,也是使用最多的一种。例如:《伤仲永》一课“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这句话中“生”“识”“书具”“忽”“啼”“求”都可以使用组词法,“生”即“出生”,“识”即“认识”,“书具” 即“书写工具”,“忽”即“忽然”,“啼”即“啼哭”,“求”即“求取”。学生一旦学会组词法,翻译的问题就容易多了。

3.旧知识联系法

所谓旧知识联系法其实就是学生借助已学的文言字词知识解决在新的文章中遇到的同一文言字词或同类文言字词。例如,学生在七年级上学了“智子疑邻”的“智”是意动用法,接着在七年级下再学“邑人奇之”“奇”的用法相同,那么在翻译时学生就懂得如何翻译了。又如,学习了《河中石兽》中“求之下流,固癫”的“固”字是“本来”之义,那么在《伤仲永》中学习“固众人”的“固”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4.常用俗语、成语联系法

学生在课本上学习记忆的文言文的知识量实际上是远远不足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补充和迁移尤为重要。而补充迁移的知识最好就是使用俗语或成语,这样,学生既熟悉,又便于记忆,效果很好。例如,我们在教授“汤”一词的古代意思时如果能举出“金城汤池”或“汤泉”的例子,相信学生会很快记住“汤”为热水一义。同样的词汇还有如:“原形毕露”的“毕”、“亡命之徒”的“亡”、“岂有此理”的“岂”、“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是”“孰”等。

5.查字典法

此种方法其实也就是告知学生,只要想学,即使没有以上的种种办法,最笨的一种方法就是查字典,只要愿意学,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6.询问老师法

询问老师法当然是最直接的一种方法,不过,学生似乎大都不是很爱用,因为这是风险性最大的一种方法,遇上老师细心也耐心,可能很快就解决问题了,遇上老师心情不好或自己想偷懒的想法被老师破译,那后果恐怕又有些令人惶恐不安了。不过这一招却是最容易生效的。

三、字词归纳积累法

当学生学习的内容慢慢增加,词汇量也有了一定积累后,接下来在教学中就可以教会学生字词归纳积累法。

字词的归纳可以根据学习课文时遇到的字词作基础,学习新知识,迁移旧知识,,一边学习一边归纳,归纳的同时要学会迁移旧知识。

例如在教学《三峡》一课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归纳“绝”字、“虽”字、“素”、“自”等。归纳字词一定要举例子,且例子最好能遵从几类:

1.典型课文中典型语句

例如,学到《伤仲永》一课的“自是指物作诗立就”的“是”的翻译时,我们就可以举出《河中石兽》中的“如是再啮”和《论语》中的“是知也”的“是”的例子,当然,这时我们提倡学生多读多背其实也就用上了。

2.常见俗语、成语

这一点在翻译方法时已经举过例子,俗语与成语简短,易于记忆。例如,学到《孙权劝学》中的“孰若孤”中“孰”的翻译,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记住“孰是孰非”或“孰轻孰重”中的“孰”的意思。

3.古典诗词中的例子

古典诗词中的文言词汇虽然不硬性要求掌握,但事实上,学生背诵得最多、记得最牢的却是古典诗词,所以,古典诗词同样是积累文言词汇的极好词库,从古典诗词中找例子其实是非常有效的。例如我在教《孙权劝学》中的句子“但当涉猎”的“但”字的翻译时,我就会让学生归纳积累学过的“但”字的诗句,如“但余钟磬音”、“但闻人语响”、“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等,这些例子学生可以顺手拈来,其实这也就是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学习的素材,让文言文的学习更广泛,更轻松。

四、课外阅读迁移法

当学生轻松完成了以上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后,最后,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迁移拓展。

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以致用的收效是最好的。对于初中学生,我一般推荐他们读以下的文言文篇目:

1.《世说新语》

因为这本书故事短小有趣,学生容易读懂,故事性较强,往往能吸引学生。《世说新语》中的很多小故事简单而富含深意,学生易读懂,我会安排学生在每周一天的课前推荐阅读《世说新语》小故事,这样积累下来,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2.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学生熟悉,同样短小精悍,学生阅读时既能积累文言文语感,同时也是对成语知识的积累,一举两得,学生学得轻松。

3.名句名篇

名句主要指一些经典文言作品中的句子,这一类的在《论语》中能找到很多,名篇除了教材里出现的外,还可以是古典诗词,这样,学生学起来会更有趣味性。

课外阅读迁移能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成功感,而丰富有趣的课外篇目更为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文学素材,既充实了文言文的教学,更为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奠定了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论语全文翻译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翻译批评 彼得·纽马克 《弟子规》

一、引言

作为翻译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翻译批评所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是对众多的翻译作品进行评论,或对纷纭的翻译现象做出解释,还要通过这种评论或解释,对翻译活动进行影响,指导它向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对翻译重要性认识的日益加强,在翻译批评理论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正是鉴于此种情况,笔者认为,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其著述中提出的关于翻译批评的理论对我们具有相当的启发意义。

《弟子规》是中华文化精华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德风范的启蒙读物,该书是清代学者李毓秀所撰写的青少年道德启蒙读物,每三字一句,通俗易懂,内容合乎我国古代礼仪道德和人性真善美的体现,又合辙押韵,便于诵读,虽然已经过去了300多年,流传至今,但对于青少年思想品德熏陶及现代社会人际和谐交往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毫无疑问,《弟子规》的中心思想是“孝悌”,它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剔除其中不适合当今中国社会的内容,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相信这也是顾丹柯先生和郭著章先生翻译《弟子规》的初衷。

二、翻译批评的重要性

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一条重要纽带”。[1]纽马克认为翻译批评有五大目的:提高翻译质量;为翻译教学提供实例;阐明特定时期特定领域内的翻译观念;帮助理解名家名作和名家译作;比较原语和译语在语义和语法上的异同。另外,翻译批评应当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不仅要阐明对翻译进行批评的原则、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在批评的内容方面还要涉及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遵循的翻译理论原则与运用的具体翻译方法及译文的社会价值。[2]

三、彼得·纽马克翻译批评视角下的《弟子规》译本评析

按照彼得·纽马克的翻译批评理论,翻译批评应当包括五个步骤:分析原文,着重分析其写作意图及功能;分析译者对原文目的的阐释,翻译方法及译文的读者;选择原文和译文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对比;从译者和批评者的角度评价译文;评价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2]以下就依照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以上翻译批评方法对郭著章先生和顾丹柯先生所译的《弟子规》作简要的评析与比较,具体来说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分析原文

彼得·纽马克指出,分析原文应包括对作者写作意图、文本类型、语言特色及文本主题的分析。[1]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弟子规》以《论语·学而》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总纲要。[3]作为一本青少年道德启蒙读物,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是集中国传统家训、家规、家教之大成。[3]首先,从文本类型来看,彼得·纽马克借助于逻辑学、哲学、语言学等一些跨学科知识,按照语言的功能将文本类型分为诗歌、小说、戏剧等富于想象的文学作品、权威性的声明、自传、散文、私人通信等,属于表达功能型的文本;以科技、工商、经济为主题的一切格式文本属于信息功能型文本;能够感染读者并使其获得信息的所有文本称之为呼唤功能型文本。[4]按照彼得·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的分类,《弟子规》就属于能够使读者获得作者想要传达信息的呼唤功能性文本。其次,就语言特色而言,《弟子规》基本为三字一句,每句押韵,十二字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全文三百六十句,共九十行一千零八十字,内容浅显易懂。最后,就文本标题而言,“规”就是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弟子”即学生、子弟之义,人人都为人子女,人人都为人弟子,所以,“弟子”涉及所有的人。[3]现代的研究学者指出,《弟子规》的核心内容是倡导通过坚持修己爱人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是人生第一规,是做人的根本。

(二)分析译文

彼得·纽马克指出:分析译文就是针对译者的分析,重点是考察译者对原文意图的阐释,考察译者选择的翻译方法及读者的针对性。[2]

具体来说,就译者对原文意图的阐释来看,顾丹柯先生和郭著章先生的译文都能够做到忠实于原文作者,忠实于译语的规范。也就是说,《弟子规》这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作品的客观真实、材料事实和美学原则基本都在两个译文中得到了准确的再现。

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是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中最重要、最有特色的组成部分,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扩展了传统的直译法和意译法的概念。根据彼得·纽马克的理论,“语义翻译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而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2]就翻译方法而言,顾丹柯先生的译文力求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发挥了语言的表达功能,总体上看属交际翻译。郭著章先生的译文的关键在于传递信息,让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发挥语言传达信息、产生效果的功能,文笔流畅,从总体上看可归入语义翻译。

就译文读者的针对性而言,顾丹柯先生的译文特别适合搞语言研究和相当关注作品形式美因素的读者阅读;郭著章先生的译文因为更加流畅,注重译文读者的反应,不给读者留下任何疑点与晦涩难懂之处,因而应该拥有更广泛的读者群。

(三)原文与两篇译文的对比分析

作为翻译批评的核心部分,彼得·纽马克建议:“原文与译文的对比以语言形式为主,但无须从头至尾进行全面的比较,只需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就足以了解翻译的整体水平了。”[2]鉴于篇幅原因,本文仅以以下例证对顾丹柯先生和郭著章先生的译简单评述,以下简称顾译、郭译。

例1:《弟子规》

顾译:Dizi Gui:Dos and Don’ts for Children.[5]

郭译:Standards for Being a Good Student and Child.[6]

作为文本的标题,顾译采用了音译加注的方式,不仅让译文读者能够了解文本的原语名称,而且通过加注进一步阐释了该文本可能涉及的主要内容;郭译针对译语阅读者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兴趣的西方读者的现实情况采用了意译的方式。相比之下,顾译对原文意图的阐释更为清楚、准确,而郭译的读者针对性更强。

例2:首孝悌,次谨信。[3]

顾译:First,be dutiful to Parents and fraternal to brothers,And then,be strict with yourself and honest to others.[5]

郭译:First it teaches us how to be dutiful to your parents,and how to be respectful and loving to our siblings.

Then it teaches you how to be cautious with all people,matters and things in your daily life and how to be a trustworthy person and to believe the teachings of ancient saints and sages.[6]

作为《弟子规》总序中重要的指导性原则,“首孝悌,次谨信”的意思是做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是要对自己谨慎地约束,对人诚实可信。[7]原语中“悌ti”和“信xin”二字是押韵的,顾译兼顾了原语的这一特色分别用“brothers”和“others”来翻译,从而最大限度地向译语读者展示了原语的音韵效果,更传达了原作的风格;郭译在对原语正确解读的基础之上几乎用释义的方式对原语进行了翻译。二者比较,很明显顾译更精练。事实上,在音韵美的传达上,相对郭译,顾译在其他章节都做得比较到位。

例3:有余力,则学文。[3]

顾译:If you’ve done these and have time to spare,For search for knowledge you must care.[5]

郭译:When you have accomplished all the above duties,you can study further to learn literature and ar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your cultural and spiritual life.[6]

同样作为《弟子规》总序中另一个重要的指导性原则,“有余力,则学文”的意思是做好了分内的事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文”,这里的“文”原指文献典籍,尤其是指儒家经典著作,而用现代的观点来说,可理解为学习文化知识。[5]顾译直接将“文”译为“knowledge”即“知识”,而郭译则将“文”译为“literature and art”即“文学和艺术”,并对学“文”的目的做了进一步的解释说明:“...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your cultural and spiritual life.”在对这句话原语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不难看出顾译准确把握了“文”这一字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并用最简洁的方式翻译出来,从而更胜一筹。

例4:兄道友,弟道恭。[3]

顾译:Fraternal love in a family is great,And discord breeds nothing but hate;[5]

郭译:Older siblings should befriend the younger ones,Younger siblings should respect and love the older ones;[6]

作为《弟子规》第三部分“出则悌”中开头重要的两句,“兄道友,弟道恭”的意思是作为兄长对弟妹要友爱,作为弟妹要尊敬兄长,兄弟姊妹之间要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就包含其中。[3]通过对比以上两个译文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顾译为了阐释原语中“兄友弟恭”的准则没有受原语字面意思的束缚,而是采用了意译的方式说明:兄弟姊妹之间的和睦相处对于家庭是非常重要的,反之则会产生怨恨;郭译则忠实地传达了原语的内涵,从而使译语的读者透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兄弟姊妹相处之道的基本要求。二者相比,郭译因更忠实于原语而略胜一筹。

例5:财物轻,怨何生?[3]

顾译:If material things you depreciate, How could brotherly hostility generate?[5]

郭译:When siblings value their ties more than property and belongings,no resentment will grow among them.[6]

同样出自《弟子规》第三部分“出则悌”中的“财物轻,怨何生?”的意思是彼此把财物看得很轻,兄弟之间的怨恨又从何而生呢?[5]原语的句式为反问句,顾译更为忠实于原文沿用了这一句式,而郭译则完全用陈述句来传达原语的含义。因此,单就对原语句式的忠实程度来说,顾译显然更加形象生动,更能传达原作风格。

(四)评价两篇译文的总体质量

首先,从译者的角度出发,彼得·纽马克认为:“翻译标准必须能够衡量某种翻译方法是否正确,是否最大限度地重现了原文的意义。”[2]他的标准是:准确(accurate即内容准确,事实准确,风格准确)和简洁(economical)。就两篇译文来看,两位译者对于原文内容与译文语言形式辩证关系的处理是得当的,原文中的“恒定内容”即重要的“常量因素”都得到准确的再现。

其次,《弟子规》作为信息性、劝服性文本,顾译和郭译都能做到充分再现原语作者的意图,自然简洁,通俗易懂。笔者认为,顾译文,抓住了原作的特点,使原作内容与形式形成了一个辩证的有机整体;郭译则更多地重新组织句法,运用符合译语习惯的更常见的搭配和词汇,使译文更加流畅地道,简明易懂。

(五)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价值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为了古为今用,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逐渐从认知到认可,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的深入和扩大。作为《弟子规》核心思想的“孝悌”,一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理性的态度看待孝道,学习孝道,实践孝道,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3]因此,研究《弟子规》译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意义重大,《弟子规》的翻译是必要的更是重要的。

四、结语

翻译批评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价译文质量,彼得·纽马克的评价标准可以概括为:上乘的译文就是译文忠实地再现了原文的意图,恰如其分地把握了内容与语言形式的辩证关系。[8]本着这一评价标准,顾丹柯先生和郭著章先生的译文都能忠实再现原作的意图,传达原作寓于字里行间的意义,体现译文语用准确性比所指准确性更重要的特征。正如按照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许渊冲先生所说:“丹柯先生的译文英文流畅、通顺,表达准确、到位,充分体现了原文的音韵美,读来朗朗上口,确实达到了‘音美’;从意义上说,他的译作注意遣词造句,语言规范,很好地传递了原作的内容,‘意美’也做到了。”[9]

参考文献:

[1]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许均.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钟茂森.钟博士讲解弟子规[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4]刘金龙.文本类型、翻译策略与应用翻译研究——以旅游宣传资料英译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2007,VOL30(4).

[5]顾丹柯.孝经·二十四孝·弟子规[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0.

[6]郭著章.汉英对照蒙学精品(第一分册)[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7]李逸安.中华经典藏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M].北京:中华书局,2009.

论语全文翻译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古籍整理 中文信息处理 古籍研究

[分类号]G252.7

1 引言

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们的先祖利用文言撰写了大量的作品,例如:史书、笔记、方志、字书、诗词、杂考等等。这些浩如烟海的古籍记载了华夏民族的历史和辉煌,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因此如何对它们进行有效地整理和深入地研究是我们当代科研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传统古籍整理的方式一般都是人为的手工方式,这是一项极艰难极复杂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耐心。但当计算机出现以后,人们就期盼能用计算机来进行古籍整理研究,而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就是实现这一美好愿望的有效手段。

现在对中文信息处理通常的理解是:用计算机来加工处理中文的信息,属于涉及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语言学、信息学、数学、声学等多种学科的一门综合叉学科。中文信息处理包含汉字输入、文字识别、语音识别、汉语分词、语义分析、语言翻译、信息检索等多个分支。汉字输入就是指将汉字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常见的输入方法有键盘输入和联机手写输入;文字识别是指用计算机自动地识别出写在介质上的汉字,文字识别一般可分为印刷体识别和手写体识别两种;语音识别是计算机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文件或命令的信息处理技术,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主要有隐马尔可夫法和神经网络法;汉语分词就是指利用计算机自动地将一个句子中的每个词分开,即类似于英语中用空格将每个单词隔开,目前的分词方法归纳起来有三种类型:机械分词法、语义分词法和人工智能法;语义分析指的是在分析句子的句法结构和辨析句中每个词词义的基础上,推导句义的形式化表示;语言翻译就是用计算机来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被翻译的语言通常称作源语言,翻译成的结果语言称作目标语言;信息检索是指计算机通过特定的算法或模型从各种信息文档中搜索有价值的信息或知识的一种高技术。当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这些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于古籍整理研究中,尤其是在古籍的录入、标点、编纂等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成果。

2 古籍自动录入

传统的古籍录入方式多采用手工的形式,通过人为的键盘输入或是联机手写输入的方式将古籍中的文字输入计算机,这种方法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容易出错。因此要实现古籍中的文字信息高速、自动输入到计算机,目前多采用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来进行古籍的录入。OCR技术可以高速地辨别纸张上的文字,并将其转化为可编辑的文字。古籍自动录入大致要经过图像扫描、预处理、版面分析、文字区域提取、文字识别、后处理等几个步骤,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古籍自动录入技术运用比较成功的例子是“数码翰林”软件,该软件已经制作了保持原书排版风格的《四库全书》及《四部丛刊》等电子图书。古籍自动录入技术最主要体现在古籍的数字化工作中,而到目前为止古籍数字化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量的古籍数据库检索系统不断涌现,例如北京大学的《全唐诗》和《全宋诗》电子检索系统、陕西师范大学的《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系统以及台湾大学的中华电子佛典线上藏经阁大正藏全文检索系统等等。

尽管已经有了成功应用的实例,但是当前古籍的自动录入依然面临着如下问题:

・古籍自动录入的优劣依赖于文字识别的质量,然而文字识别本身就存在着诸如汉字类别较大、汉字结构复杂且相似字较多等困难。

・现在的计算机汉字字库中缺少古籍中经常出现的冷僻字和异体字,例如汉字的赋中,作家为了炫耀自己的才能,往往罗列很多生僻字,有“字林”之讥,如《上林赋》、《子虚赋》,等等。

・经常会由于仪器硬件设备的问题或古籍中的字迹不清晰,造成图像扫描质量差且存在大量噪声,从而使得文字识别率低。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研究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提高文字识别的效率和完善汉字字库上来,尤其是前者,鲁棒性更强的文字识别技术对于古籍的自动识别是至关重要的。

3 古籍自动断句

与现代人不同,古人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符号的,因此要正确理解古籍中文章的词义或句义,就需要断句。断句就是指把没有标点符号的文字,整理成为清晰可读的句子。传统的方式多为人工断句,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因此最近很多研究者开始尝试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古籍的自动断句。古籍自动断句的,大致要经过文本预处理、文本断句、结果反馈等几个步骤,如图2所示:

近年来,古籍的自动断句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献中不仅给出了农业古籍断句的系统结构图,而且还给出了一种基于模式匹配的断句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句法特征词法、同义语标志词法来进行初步断句,然后利用反义复合词、引书标志、时序、数量词、重叠词、动名结构及比较句法进一步进行断句,最后使用农业用语和禁用模式来提高农业古籍断句的准确性。文献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后N-gram模型的古汉语断句算法;N-gram模型又称作N元语法模型,它是一种基于统计的文本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将文本内容按字节流进行大小为N的滑动窗口操作,形成长度为N的字节片段序列,每个字节片段称为gram,对全部gram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和预先设定的阈值对文本建立模型。文献提出了一种以两个统计量互信息和测试差为特征的条件随机场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古文的自动断句;条件随机场模型是一种对数线性判别模型,它最早由Lafferty等人提出,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各种序列标注模型存在的标注偏置等问题,该模型在中文信息处理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尽管目前古籍自动断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如下的问题:

・当前的一些方法获得的古籍断句的准确率很低,例如:文献中的准确率大概为48%,而文献中的准确率则为52%。

・自动断句方法仅仅在少量的古籍中进行验证,因此方法缺乏较好的泛化性,例如:文献和文献中的实验只在《论语》和《史记》进行。

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古籍自动断句的研究才急切地呼唤着更多性能卓越的新方法的出现,汉语分词技术则可能是在今后会成为实现古籍自动断句的重要手段,而最近的文献中就已经给出了相关的古汉语分词方法。

4 古籍自动编纂

古籍的编纂就是指按照相关的主题来编辑古籍文献。与录入和断句一样,传统的手工编纂,劳动量巨大,且繁琐乏味的机械工作带来更多的是低效率和高成本,因此利用计算机自动编纂古籍已成为大势所趋。

古籍自动编纂需要确定编纂主题、文档分析、文档编纂等步骤,一般流程如图3所示:

到目前为止与古籍自动编纂相关的文献也有不少,文献中介绍了一种农业古籍自动编纂方法,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如果两个句子包含相同的单词越多,那么它们的关系越密切,然后根据句子间的密切关系划分出句群,如果发现某一句群包含编纂的主题,则将其摘录出来,在实际应用中,文献通过提取子句关键词、计算紧凑度和深度值等方式来最终实现农业古籍的自动编纂。此外,文献中以《道德经》语词索引自动编纂为例探讨了古籍索引机编的相关问题。文献中给出了一种基于N-gram模型、词频统计等算法的古籍文本抽词方法,该方法的功能是从古籍文本中提取出大量明确表达文献主题内容的单义词,主要的应用场合包括各种词表的编制以及索引的编制等等。

古籍的自动编纂是古籍整理的基础,高质量的编纂对于古籍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古籍自动编纂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这项工作还有更多需要解读的技术难题,例如:文档的分割、子句的划分等等。尽管文献中认为古籍自动编纂与中文信息处理中的自动文摘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并不通用。但是笔者认为随着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以及古籍自动整理研究工作的深入,在今后自动文摘算法的思想是可以为古籍自动编纂所吸收和借鉴的,例如:基于统计的自动文摘技术就可以通过改进用于古籍的自动编纂,而且有理由相信随着未来用户需求的变化,基于理解的自动文摘技术和基于信息抽取的自动文摘技术也将会对古籍自动编纂研究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5 古籍自动翻译

由于语言习惯的逐渐发展,现代人如果不经过专业训练,如果没有古汉语知识的积累,那么在面对古代文献时,总会感觉生涩难懂,而这些珍贵的古代文献中不仅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凝聚着古代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经验,因此要让更多的中国人认识和理解古籍文献、学习和传播古籍知识,古籍的翻译是至关重要的前提。对于汗牛充栋的古籍。人工翻译显然是不现实的做法,而与计算机相结合的古籍自动翻译则更为切实可行。简单流程如图4所示:

目前有关古籍自动翻译的文献非常少,仅文献和文献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文献中采用相对比较成熟的规则翻译方法和实例库相结合,利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一些研究成果,初步构造了一个古文自动翻译系统。文献中设计与实现了古今汉语自动句对齐及相似古文句子检索算法,并且提出从大量的古今互译实例中检索与输入句子最相似的源句子是基于实例的古今汉语机器翻译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尽管当前鲜有人进行古籍自动翻译的研究,但是并不表示这项工作没有可研究之处,在今后,古籍自动翻译的研究可以在如下方面做出初步的尝试:

・将最新的实用机器翻译技术用于古籍的翻译。机器翻译简单地说就是用计算机将一种自然语言在没有人参与的情况下翻译为另一种自然语言,目前机器翻译方法主要包括:基于规则的机器翻译方法、基于中间语言的机器翻译方法、基于实例的机器翻译方法和统计机器翻译方法。使用机器翻译技术可以对古籍自动翻译的研究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设计古籍自动翻译的评价方法。当计算机翻译了一段古文或一本古籍以后,翻译的质量如何是需要有一个衡量尺度的,因此研究古籍自动翻译的评价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其评价方法可以采纳或借鉴英汉机器翻译的评价方法,例如:基于句法结构的评价方法和基于测试集的评价方法等等。

・古文的英译,即将文言文翻译成英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文英译可以更好地向西方展现辉煌的中华文明,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6 其他方面

基于中文信息处理的古籍整理除了古籍录入、断句、编纂和翻译之外,还有如下方面值得今后进一步的研究:

・古籍自动校勘。一个古籍可能又有多个版本,各版本之间由于传抄、印刻中出现的差错,而造成内容差别很大,因此需要对古籍进行校勘。古籍自动校勘是指利用计算机自动发现并标记出古籍不同版本之间的文字差异,并提供各种辅助工具帮助专家勘误。尽管文献中开发了古籍自动校勘系统,但是其属于实验系统,缺乏实用性,并且自动校勘算法也有待改进。

・古籍自动笺注。笺注工作的目的是通过注释古籍中的一些冷僻字词、典故出处等等来增强古籍的可读性。文献和中提出用计算机来完成古籍的笺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辅助古典文学的研究。文献中运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将中文信息处理中的信息检索和语义分析等技术用于古典文学研究的重要性与可行性,而文献则更是设计了一个对联应对程序。

论语全文翻译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兴趣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文言文教学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和阅读水平,便成为了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这一部分教学问题,提出了教师首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还要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以及情感的投入的引导等方法。旨在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一、加强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章的要旨。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之所以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就是因为这样做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我们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一些难句、长句一时领悟不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就会逐步弄清其义,而且效果远比教师指点好。

二、注意文中通假字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对理解文章内容、正确解释句子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我们对句子解释不通的时候,就要考虑其中是不是有通假字了。如:《于园》中“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一句,其中的“步”通作“埠”,水边停船的地方。《黔之驴》中“虎因喜,计之回;‘技止此耳”’一句,其中“止”通“只”,仅仅的意思。《论语八则》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其中“说”通“悦”,愉快、高兴的意思。《梵天寺木塔》中“人皆伏其精练”一句,其中“伏”同“服”,佩服的意思。文言文中的这些通假字数量众多,如不好好掌握,翻译句子时将会出现错误,不利于学生文言文的学习。

三、感知内容,整体把握

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这是现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现代文阅读如此,文言文又何尝不是这样昵?在学生能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基础上,同样需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理解文章的意蕴。如沈复的《童趣》一文,第一节是文章的总写部分。这里作者强调自己有一双视力特别好的眼睛,加上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因此,少年时期经常获得事物之外的乐趣。接下来,作者以三件趣事为例,具体写了观蚊如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三趣,表现了童年的趣味良多且美好难忘。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些点去整体感知、把握,就能激发学生对自己童年趣事的美好回忆,很好的让学生融入课文并理解课文。

四、巧妙提问,适时点拨

对于文章中所绘之景、所叙之事、所抒之情巧妙的质疑,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与理解。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从标题入手,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记”表明本文是记叙文,“承天寺”是地点,“夜”是时间,“游”即“游玩”,从而解读了文章的题目。此时学生就会产生很多疑问:为什么为什么夜晚去承天寺游玩?他看到了哪些景物?他的心情如何?此时,教师只需要结合课文背景稍稍加以点拨,就能使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本文是苏轼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期间所写,被贬官意味着政治生活上遭受了很大挫折,但是作者并不悲观,在看到看到窗外美丽的月色之后,便起身去寻张怀民一同赏月。文章中有被贬谪的悲凉落寞,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淡然,表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达观处世的态度。”当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点拨的时候还要注意把握住文章的记叙线索以及全文的主旨,既要让学生自主探讨,又要有重点的进行指导,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五、展开想象,思学结合

想象能干使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文言文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如《小石潭记》一文中,理解“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句话,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幅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动,点缀于小石潭四周的画面。这样的想像,会使学生感到心旷神怡,乐趣无限。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可让学生用画画的形式来表现,让他们根据诗句内容想象画面。于是学生就兴致勃勃地去了解诗句内容,去讨论画面的层次安排等等。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在在学习中的兴趣,还使他们的学与思得以结合,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让知识借助想象力的翅膀,使教学效果得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巧记文言文,加快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