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导游基础知识

导游基础知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导游基础知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导游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1 课程定位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是一门系统介绍导游从业人员必备的旅游文化基础知识,是一门集知识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导游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证的必考内容,在专门培养导游人员的专业课程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熟练掌握导游所需的浙江历史文化、民族民俗、园林景观、宗教建筑、饮食物产、旅游文学等知识,形成广博的文化视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更加注重将知识灵活应用到导游讲解的具体实践之中去更好地为游客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引导游客发现美、欣赏美。因此,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秀旅游从业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改革依据

“能力本位”是能力本位职业教育CBVE(Competence 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的简称,是一种以培养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必需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职业教育模式。该论点提倡职业教育应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获得岗位操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1]。导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方向为导游岗位、门市接待岗位、外联计调岗位等,而学习导游基础知识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化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2]。浙江省的高职院校需从导考要求出发,在《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之外再集合地方性,学习《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是的高职导游专业教育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增强导游专业服务地方的能力。

模块式教学模式是指以就业为导向,以从业岗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中心,按能力培养的需要组织教材,进行教学分析和设计,形成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块,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先进教学模式,该方法突破了学科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富有针对性[3]。

因《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课程在内容结构上的特殊性,目前省内各院校教师在此门课程上的教学手段还比较单一,结合课本的章节安排,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缺乏兴趣,难以熟练掌握,导致导考中该门课程的得分率不高,进而影响导考通过率。为了适应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求,基于导游专业学生的能力本位发展要求,笔者通过对内容的重构,将繁杂的十一章节内容进行具体模块化教育,并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路,提高学生上课兴趣,同步实现导游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教学目标。

3 改革模式

根据“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完善‘导游人员从业资格证书核发’行政审批事项有关工作的通知”,2016年导游证考试形式分笔试与现场考试两种,科目一(导游政策)、二(导游业务)、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四(地方导游基础知识)为笔试,科目五为现场考试。其中科目一、二合并为1张试卷进行测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科目三、四合并为1张试卷进行测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其中科目四占比不少于50%。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试的改革意味着课程教学的改变,尤其是地方导游基础知所占比重为四科之首,更要加大学生对地方旅游文化的熟练掌握。此外,浙江的现场考试内容由原来的各地市自主组织景点讲解改变为全省11地市5A级景点的抽选讲解,每个地市至少有一个景点入选,且需介绍该地市的概况,这恰恰是以《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中对浙江11地市的概况和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介绍为基础的。为了增加考证的通过率,也强化学生对于家乡文化的认知,可以就该门课程进行《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为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为辅,配合现场讲解的形式进行模块化教学。

《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由浙江地理与历史、浙江经济文化与旅游、浙江民族民俗与民间艺术、浙江风物特产与美食、浙江著名景点诗词、楹联、游记选读及11地市旅游共11章内容组成。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往往只对本人所在地市的内容及风物特产等部分章节感兴趣,且对诗词表示难度太大,无法全面掌握。高职高专培养的学生为技能型人才,而导游专业也正是培养既具备文化素养又具备职业能力的导游人员为主。

按传统方法讲授,高职学生对文化概念和现象不感兴趣,理解和接受能力差,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没有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4]。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模块化教学。将《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分为理论知识模块、实践技能模块以及文化素养模块,详见表1。

在理论知识模块中,以授课教师讲授为主,比如讲到浙江历史时,可与中国历史相结合,比较同一时期中国发生何类事件,而浙江此时又发生了什么,帮助学生记忆历史事件,也可将历史故事穿插其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甚至播放电视剧,通过抢答让学生来找茬,发现电视剧虚构情节中的错误之处,使学生把生硬的历史学活、学巧。

过去,大部分的学者把导游基础认为是理论大于实践的课程,但事实上,从高职学生能力本位的角度出发,与本科教育不同,更应注重实践操作,将课堂交给学生,尤其是在《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的实践技能模块,可运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因学生均来自于浙江省境内,因此,可以按生源地分成11个小组,每个组设置组长一名,小组成员自己分工,要求每个小组利用课下实践查找资料并制作PPT,推选一名代表在课堂上以导游讲解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其他小组打分和点评,老师做总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激发出来,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教学确立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明显。项目化教学对老师的要求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更高,要求教师更加全面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要求教师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课堂处理能力[5]。

笔者在讲授《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普高生还是三校生,往往对于理论性太强的旅游知识缺乏耐心理解,即便辅助以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夺人眼球,也不能满足学生对旅游专业知识的需求。与此同时,在讲授《现场讲解》这门课的过程中,仅仅把学生放在导游模拟实训室中进行操练不能与时俱进地了解景点,因此,在文化素养模块,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课堂外,也就是各地市的知名景区去参观考察,增加他们的直观感受,尤其是记忆难度最大的诗词楹联游记。如前往杭州灵隐寺的时候,可学习宋之问的“灵隐寺”一诗,让学生带着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寻找诗词中提及的飞来峰和灵隐寺风貌,感受佛教圣地的空灵神秘。通过学生的实地踩点,让学生去发掘楹联所在的具置,结束后,让学生自主从诗词游记出发,自主创作导游词,一来可以活学活用,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二来为学生在导游词协作方面提供素材,背诵起来更为得心应手。

导游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有效教学

一、引言

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必考科目之一,作为日后的文化宣传大使,学好本门课程是导游讲解知识的来源,成为导游实际工作不可或缺的讲解基础。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二、知识结构与学习难点

1.从教学内容来看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内容庞杂,知识覆盖面广,容易让学生“望而生畏”。该课程内容涉及旅游和旅游业知识概述、中国文史知识、古代建筑、四大宗教、民族与民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旅游景观等常识性知识,知识覆盖面广以及繁琐,例如在学习古建筑的基本构件中,分为台基、柱梁、斗拱、挂落、屋顶等九种类型,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较少接触,而且内容繁复,理解晦涩,普遍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兴趣不浓,导致学生“未学先厌”,给教师上课带来一定阻力。

2.从知识识记来看

识记内容多,规律性不强,容易导致“识记紊乱”。该课程所覆盖内容均不涉及深刻意义探究内容,看似浅懂的知识,但实际却抽象难懂,如文学常识中天干地支,古代建筑园林的构成要素,佛教寺院等专业知识,一方面内容繁琐,信息量大,平时鲜少接触,理解较为困难;另一方面难以整理成规律性的知识要点,识记有一定难度。

3.从学生认识的基础来看

本课程对一些学生来说知识晦辟,容易产生“应用受阻”。《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培养目标正好与要求导游“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一思想吻合,要求学生不但要识记要点,也要求有一定的运用能力。虽然学生在努力熟记知识,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是存在较大困难,出现很大误差,原因是学生尚未有实践性认识基础,只能背书记忆。例如在对中国古代建筑屋脊辨别中,学生只有在看着书本时候才能对古代建筑屋脊进行正确辨别,如果把知识点迁移到相关的古建筑,学生就不会判断,实际运用能力欠佳。

三、有效教学探讨

1.精心设计,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游基础知识初看内容繁杂,仔细备课会发现有较浓的趣味性。前提是在备课时,要搜集大量资料,精心准备,充实每一堂课。若单纯以考证作为主导,照本宣科,一笔带过,学生学习起来乏味,也会对这门课程失去学习积极性,无法调动课堂,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状态。例如在讲述释迦牟尼诞生时,笔者会以幽默的语言介绍释迦牟尼出生中发生的一系列神奇事件,学生听到这个故事后,从一开始对宗教有抵触思想慢慢地转变成想了解这一神奇的宗教;再如,在讲述春节的民俗,先让学生以亲身经历模拟广东人“卖懒”的习俗,让学生产生对中国春节各地民俗的好奇心等等。通过这些有趣的事例,学生能够产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设计表格,对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理清识记规律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作为考证课程,学生既想学到专业知识,也想教师能划出重点,但由于知识要点多,有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这一心理,随意划出重难点,笔者认为中肯方法是通过分析归纳,把书本上具有相似性或差异性的知识,以及涉及最多的知识点进行归类,从庞杂的体系中找到规律。为了使学生清楚地理解这类知识要点,可巧妙地设计一些表格,归纳所学知识,用表格呈现信息优于文字,它形象具体,简单直观,不仅能使教学重点突出,也能理清学生易混淆的知识要点,因此运用表格来呈现知识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加以区分和掌握。例如在宗教一章中提到的四大菩萨,可归纳如下:

通过表格,相关的知识点清晰地呈现出来,学生也能更好地掌握所要识记的内容,并能找出识记知识的相关方法。

3.实练教学,直观模拟,促形象识记

(1)实练解说,以说促忆。讲授式的教学方法,学生普遍是被动式入脑,也就是“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没有消化知识点,对学习的知识只是“半生不熟”“囫囵吞枣”,识记效果非常差,而直观形象的材料比枯燥抽象的材料容易让人记住。例如在学习第六章,“中国风物特产”,讲到茶叶种类、特点、代表茶等等,茶叶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抽象,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会经常接触到,但却很少留意到它的具体分类,如果机械记忆这些知识点效果不好,以后在带团中也很难向游客介绍茶叶基本情况。为了给学生带来真实的体验,教师可把不同品种的茶叶带到课堂,让学生逐一观赏茶叶外形,通过亲手泡茶品茶,不仅了解各种茶叶的色、香、味、形,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要学的知识内容。

(2)示范――练习,以练促忆。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例如在中国民族民俗中,介绍每一个民族,书中都有一条主题线索:基本情况(地理位置)―语言―宗教―文化―住房―饮食―婚姻―节庆―禁忌等。笔者先建表归纳,并利用相关知识结合导游语言进行实际模拟导游讲解演练,教师亲自示范,并授予方法,课后让学生利用这种方法来编写相关民族的导游词,在第二次上课抽查学生的现场导游讲解情况,教师进行点评,及时纠正。学生凭借自己的讲解和相关的学习方法,能更熟悉本章的教学目标和知识要点,这种以练促忆的方法可以增强识记度,巩固学习内容。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诱发兴趣,提高识记效率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本书涉及知识面和范畴十分广阔,由于中职生课外阅读量不大,知识面较窄,以及实际教学环境的制约,仅仅依靠传统模式进行教学会给本课程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合理利用多媒体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接而成,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使本来比较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丰富,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景手法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根据古典园林构景手法,如框景、分景、对景、夹景等等,结合苏州园林实景配图解说。例如在讲述菜系时,笔者借助日常外出吃饭的机会,拍摄了一部“舌尖上的广州菜”。利用这些视频讲述,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氛围良好,把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容易地展现出来。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在有限时间向学生传递更多专业知识,优化了教学过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提高导游考证教学效果,不仅需要任课教师提高自身的知识面,还需要教师长期积累和探索从而改进教学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机制,改变过去考证就要完全依靠学生努力的观点,为学生考证做好相关的辅导准备。

参考文献:

导游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 导游英语 教学改革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日趋国际化,出入境旅游业务大幅增加,对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尤其是英语导游的需求不断攀升,客观上为中职旅游导游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中职导游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英语接待能力、英语口语表达等方面却好像有着先天的不足,往往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1、导游专业学生英语现状:学生旅游英语知识贫乏,口语表达能力差,职业能力欠缺。

目前企业对职业学校不满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毕业生缺乏必要的工作能力,对企业所需人才来说仅仅是半成品。中国是一个旅游大国,随着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导游的服务素养、服务技能以及外语水平成为旅游行业的必备要求,然而不少学生经过旅行社英语面试后,难以达到导游录用要求,这说明导游英语教学滞后,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质疑。所以进一步提高导游专业学生导游英语综合素质、及时发现导游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十分迫切。

2、导游英语教学弊端:教学内容、方式脱离工作实际。

教学上,导游英语教学偏重于景点的介绍,对其他环节英语的学习需求降低,没有把导游的实际工作任务纳入到教学范畴之中,教学与具体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分离,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所学的理论和技能与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关系。其次,学校的教学只安排在教室这种一成不变的环境中,与真实的工作环境有非常大的差距。职业学校的导游英语教学内容、方式脱离工作实际,导致学生毕业时不能完成所学专业的具体工作任务。

3、企业需求与学生能力的矛盾。

从2005年到2011年职业学校导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只有30%的毕业生找到了专业对口工作。应届毕业生大都因其专业能力不足,未被用人单位选用。同时,学生在工作能力上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很多旅行社需要对刚入职的毕业生做长时间的“岗前培训”,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用人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

因此,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广州导游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改革,设置适合广州学生的导游英语课程,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依据

所谓工作过程是“工作人员在工作情境中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行动的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是以职业工作过程系统化分析为特征,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认为,职业课程反对复制知识,但不等于消灭知识、不要知识,而是重构知识。“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对“学科知识系统化”进行“有距离观察”,以解放与扩展传统的知识序列课程的视野,寻求知识关联与分离的路线,确立新的课程内容定位与支点。这是通过对实际工作过程的分析,确立课程的职业培养目标,明确课程模式,在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将职业行动领域转换为职业学习领域,再进行学习情境的具体化设计,实现课程体系与具体课程的内在统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不再是以传授学科知识为目的,应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强调职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并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全融合,以较好地体现中职教育的本质。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广州导游英语基础知识》教学改革探讨

1.打破传统教学架构,创新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传统的中职导游英语课程学科架构体系的特点是章节间的联系是基于理论知识的联系,或者彼此间的联系并不明显,这样的课程体系在实际的中职教学中存在很多弊端,因此需要对该课程结构进行必要的重构,打破原有的学科架构课程体系,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课程体系的思路是通过对行业企业和毕业生等进行岗位调查和研究,确定中职导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明确导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指导思想,以导游职业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环境为基础,以导游带团的工作流程贯穿整个课程,按导游工作过程总结出相关的学习性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框架,最后将行动领域课程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通过课程学习情境设计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教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如图一所示。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实施有效教学改革

(1)分析岗位要求,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人才市场走访、报纸招聘广告分析、网络资源调研、毕业生动态追踪、企业问卷调查等方式,我的归纳出行业企业对导游人才的要求为:熟练掌握旅游知识,熟悉旅游工作进程,掌握日常的旅游英语会话,具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活动能力,能胜任导游翻译、领队及其他涉外工作。毕业生可适应的岗位与就业方向有:导游翻译及领队、景区导游、涉外饭店、旅行社工作人员、涉外工作等。导游英语课程的学习目标是:在基础英语学习之后,培养导游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旅游专业文献阅读能力、翻译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培养导游专业学生能够熟练应用旅游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旅游、导游实用技能。

图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通过与行业相关机构和旅行社深入交流,我偿确定了《广州导游英语基础知识》的课程标准,确定以导游工作过程为主线,把相关行动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中的学习情境,构建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程式。基于工作过程的广州导游英语课程教学程式如图二所示。

图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广州导游英语课程教学程式图

(2)依据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在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核心不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学会如何工作,能够对工作过程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形成终身受益的职业素养,完成知识的建构与迁移。

《广州导游英语基础知识》课程以导游带团游览广州这一工作项目贯穿始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课程内容、设置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为载体进行学习情境设计,课程以学习情境为单元,借助模拟环境、仿真教学设备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学习过程从 “receiving the guests, check in, at the restaurant, tour arrangement,shopping,entertainment, check out, departure”采用逐个包容的学习情境,每个情境对应一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根据实际操作项目的不同,设置一项或多项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掌握工作岗位需要的各项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培养职业岗位能力,全面提高职业素质。

任务中按照工作行程安排学生扮演所需角色,使学习过程任务化、具体化、真实化,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重点以旅行团一次旅行的完成为主。在教学情境设置上,由导游接团前的准备到旅行工作结束为顺序,完成所有工作任务,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以学生为主体,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

《广州导游英语基础知识》的实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来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而不是一种外部的驱动。

在教学上,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导游带团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教学环节,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通过系统的基于工作工程的环境模拟学习后,应安排学生进入到企业中(即旅行社)进行顶岗实习和综合实训。通过到旅行社顶岗实习,让学生熟悉旅行社导游工作的实际带团流程,感受旅行社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了解旅行社对导游英语知识的需求,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实训,学生更深入、全面和系统地掌握了已学习的导游英语专业知识,并能将专业知识运用到综合实践当中。

以工作为导向的教学实施完成后,要对学生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考核。课程的考核是对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检验,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考核方式采用平时成绩考核与期末综合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表一、课程考核各部分所占分值表

平时成绩考核包括学生工作任务考核和职业素质考核,考核以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依据,注重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的考核。工作任务考核总成绩是将每项工作任务完成所得分值相加。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法律意识、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六方面,由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的方式进行。综合性考核在学期末进行,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环境模拟实操考核两个方面。理论知识的考核除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外,把大量平时训练的项目改造成考试题目,让学生不必死记硬背,而要强化能力训练。通过理论知识考核,检验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通过环境模拟实操考核,检验学生带团的实际操作能力。课程考核各部分所占分值如表一所示。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广州导游英语基础知识》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2010-2011学年度,笔者对2009级旅游班的《广州导游英语基础知识》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通过改革,对2009级旅游实验班学生在学习成绩、满意度、学习收效等方面与2008级旅游一班、二班学生情况调查对比发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对学生的成绩和满意度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产生了更好的影响。经过教改,本课程工学结合更加紧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高涨,教学效果理想。教学效果对比如图三所示。

图三、教学效果对比图

综上所述,基于工作过程的“广州导游英语基础知识”教学改革,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采用了先进的职教理论和方法,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工作实践活动。通过选取典型工作任务或项目,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进行教学实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实施中职英语课程的就业导向、教学做合一、课堂与岗位的“零距离”提供了可参考借鉴的操作。

参考文献

[1]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严中华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刘合群 现代教学论新稿.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6。

[4]秦晓梅 高职旅游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9(5):86~87。

导游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一、报名条件

河北省2011年春季外语导游人员资格考试面向全社会招考。凡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学历,身体健康,无违法和不良行为记录,有适应外语导游需求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均可报名。

二、报名时间及方式

三、考试科目、内容和分值

(一)笔试

1、导游基础知识:包括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河北省导游基础知识。参考教材为河北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编写委员会编辑、中国旅游出版社xx年年5月出版的《导游基础》。

该科目分值150分。其中客观题(标准化试题)100分,主观题50分。

2、导游综合知识:包括旅游政策法规、旅游职业道德、导游服务规范、短句短文翻译。参考教材为河北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编写委员会编辑、中国旅游出版社xx年年5月出版的《旅游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导游服务规范》和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的《河北经典旅游景点英语导游词》。

该科目分值150分。其中客观题(标准化试题)100分;笔译题50分,即用所报考语种进行短句、短文笔译。

(二)面试

笔试结束后次日即进行面试。

面试内容为导游模拟讲解、导游应变能力知识问答等.分值为100分。

考生须用所报考的语种进行面试。

(三)加试

已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申请加考其他语种的考生,须与初考人员同时网上报名。考试时只参加笔译和面试。

四、考试时间、地点

具体安排如下:

项目 日期 时间 科目 笔 试 3月22日(周六) 上午9:00—11:30 导游基础知识 下午14:00—16:30 导游综合知识 (加试考生笔译) 面 试 3月23日(周日) 上午8:30—12:00 下午2:00—17:30

(二)考试地点:石家庄市(具体地点以准考证所注明地点为准)。

五、收费标准

根据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物价局批准的收费标准,考试收费为300元/人。加试考生收费210元/人。

六、考试组织、资讯及咨询、监督

河北省2011年春季外语导游资格考试由河北省旅游局统一组织。考试相关资讯将在河北省导游考试网(网址:http/)及河北旅游网(网址:http/)。

联 系 人: xxx

监督机构:河北省旅游局监察室

导游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1、考全国导游证要用四本书。分别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政策法规》、《导游业务》、还有所在省的一本《XX导游基础知识》。

2、导游证是国家准许从事导游工作的证件,也是导游人员执业的必备条件,要求导游人员执业必须具有导游证,是为了保证导游服务质量和便于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监督检查,因此,《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导游活动,必须取得导游证。

(来源:文章屋网 )

导游基础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中职导游专业 历史知识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nout how to Cultivate the Knowledge of History of Guide

Professional Student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YAN Xiaorong

(Suzhou Taihu Tourism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uzhou, Jiangsu 215166)

Abstract Knowledge of history plays an important in the courier of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tour guides.The student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history, is to reform the history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updating instruction content and with the local historical culture, the strengthening of local history.

Key words guide professional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e knowledge of history ; capacity-building

有人说导游是将历史和山水结合在一起的职业,导游人员要“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这是对导游人员综合能力的要求。导游人员主要是为本地旅游产业服务,而历史知识在导游员的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将历史知识安排在中职导游的正常教学中。教学中,历史是通过《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涉及,一般没有系统的教学安排,安排历史通史教学似乎又没有必要。但是,作为一名中职导游专业的学生,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因此,在讲授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中职导游专业学生学习和运用历史知识的各种能力,这是历史教学任务之一,更是他们导游讲解需要的重要能力。

1 培养中职导游专业学生历史知识能力时所遇到的问题

1.1 涉及知识面广

《导游基础知识》历史章节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的历史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了中国历史概述和中国历史常识两大部分,中国历史概述部分内容有朝代的更替、各朝的重大事件、科技、文化成就等,中国历史常识部分涉及到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及其记录方法、四时、节气等等,知识点多、内容广。

1.2 与实际紧密联系

历史涉及的内容都是和旅游景点的讲解内容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对这种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要死记硬背,要结合景点的知识去记忆,才能更好的掌握。

1.3 学生兴趣不大

《导游基础知识》书上的中国历史概述这一章只有十几页的内容,却涵盖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知识。中职导游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在初中时已学过历史基础知识,对历史知识有一些了解,但是学生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如果还是像初中历史课一样去上一遍的话,就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讲坛上,教师口若悬河;讲坛下,学生死气沉沉。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已经对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兴趣,如何创造吸引学生兴趣的课堂,是中职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2 改变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融入导游技能的培养

导游人员有扎实的历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对景点进行讲解,还是解答游客提问,都需要导游人员运用自身的智慧和所掌握的知识来应对。这使得所需掌握的历史知识要特别丰富。

2.1 创设情境,营造现场导游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上创设现场导游情境,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增强导游服务技能。例如在上课开始时,以导游讲解的方式导入,“各位同学,下午好!欢迎大家乘坐某某号宇宙飞船(基本以班级命名)随我一起穿越时空隧道,现在,我们已来到了距今某某年前的某某时候……”结束的时候这样说:“各位同学,今天我们的时空之旅告一段落了,相信大家已经满载而归了,明天,我们还将会继续我们的时空之旅,感谢大家一路的陪伴”等等。再譬如说,在讲我国境内最原始的人类元谋人、蓝田人、山顶洞人和北京人这四种人的时候,笔者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四个同学分别来扮演这四种人,并讲解自己所扮演的这种人的与众不同之处,这种方式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并将四种古人的特征牢记在心。

2.2 巧用影像,培养讲解技能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还经常播放历史故事的视频,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组织和讲解的能力。例如上课时,播放动画片《上下五千年》来辅助教学,学生不仅喜欢看,还能根据老师的要求,记下一些关键的词语。看完后,根据自己所记的内容,分组讨论,组织导游词,进行当堂汇报讲解。记得在讲春秋五霸的时候,大家对宋襄公不是很了解,让他们看了《愚蠢的宋襄公》的动画片,所有的同学都了解了宋襄公,并对他的愚蠢还讲解得头头是道。

2.3 展示照片,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历史图片是史实某一瞬间的再现,它具体形象,能给学生形成直观的印象,并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历史图片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组织、编写导游词能力和锻炼导游讲解能力。况且对于一个合格的导游来说,就要求做到见人说人,见物说物。例如,在讲到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的时候,笔者就先给出了四幅图,分别是:重耳流亡、楚成王的礼待、晋军“退避三舍”和晋文公终成霸主。让学生根据四幅画的内容,分组组织、编写导游词,并进行导游讲解。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很好的讲解了这四幅画,这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2.4 活用历史,穿插才艺表演

对于一个导游员来说,在旅途中,除了讲解以外,调节旅游者的情绪,让旅游者一直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导游员需要有一定的才艺表演,当然,才艺有很多种,笔者在讲解历史人物和事件时,经常适当的穿插一些,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来参与表演,譬如说唱与历史有关的歌等等。这样,让学生觉得学历史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

2.5 举行竞赛,增强学生兴趣

鼓励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多加强课外阅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养成自学的习惯。而且在全校导游班中不定期地进行历史知识竞赛、历史小故事导游讲解比赛,对于历史知识及导游讲解能力进行考察,促进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3 与本地历史文化联系,加强地方史教学

3.1 加强地方史教学,提高中职导游专业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地方史所涉及的内容,是和学生生活的地区紧密相关的。学生具备的导游知识,大多源于他们周围的环境。对于关于家乡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传说、风俗习惯以至山水草木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学习家乡的历史,了解自己生活的地区,才能更好的来讲解他们。例如在讲授春秋战国历史时,课堂上可布置这样的情境,今天你带团从木渎出发,途径胥口,目的地是蒋墩(大多数同学上学的必经之路),请作沿途的导游讲解。学生课后利用网络、书籍等查阅资料,在查找和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已感受到,就在我们生活的地方,在我们经常走的大街小巷,曾经发生过很多轰轰烈烈的历史故事,有吴王夫差和西施的故事及留下的遗址、有伍子胥的故事,有孙武练兵及书写孙子兵法的故事,还有香山匠人蒯祥的故事等。了解了历史,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也能更加顺利地进行了。

3.2 加强地方史教学,拓展中职导游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地方史教学可以为发展学生的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条件,有意识、有计划地来组织教学,就能够使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的。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有关的吴中地方史料,对蒯祥墓、香山、穹窿山、木渎等地进行具体而形象的讲述,不仅让学生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家乡,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也无形中使学生在导游词编写中有了历史的素材。同时,由于地方史教学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因而也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力的培养和训练。特别是通过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地区出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收集、讨论和导游讲解等活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能力,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对于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组织和把握,特别是讲解能力得到了提高。

中职导游专业历史教学任重道远,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注意改变教学方式,学生便可以轻松掌握。

参考文献

[1] 王芳,章柏平,张晓玲.《导游基础》课程网络化的思考[J].中国校外研究,2008(1):107.

导游基础知识范文第7篇

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14级和往届学生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结果的分析发现,学生的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很低,这主要是因为广东省2015年2月对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进行了改革,难度增加,2016年导游资格证考试实行国家统考,又一次进行改革,难度又大大增加。具体表现如下。

1.国家对考证教材进行了修订,考试大纲变化很大

例如,《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增加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等内容,《政策法规》增加很多新法律、法规、规章作为考点。学生都对这些内容不感兴趣,认为这些内容难学、难记。

2.考试题型更为灵活,内容更为详细

完全按照教材某一个知识点出题的情况逐渐减少,更多的是对章节的内容进行组合,注重知识点之间的互相联系。客观题内容比较细,单纯靠死记硬背的考点比较少,考试的知识点比较分散,每个章节都有考点,每个章节都是重点。学生答题时需要灵活运用相关知识,通过对考题进行分析,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地理解,才能做出正确选择。这无疑是对学生应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如何提高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记得笔者大学时的教师对学生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读书不是为了父母,也不是为了老师,而是为了你自己。”作为教育者,要不断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认识到,好好读书考过导游资格证是为了自己,它是自己以后走向导游工作岗位的必要条件,同时也能使自己在带团工作岗位上树立信心,旅行社的领导也会重视自己、培养自己。如果发现学生思想有波动、学习不积极,教师要及时纠正他们,告诉他们端正态度是笔者所在学校历届学生考证的法宝,态度决定成败。

2.利用多媒体手段及案例分析

现在的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多以知识点形式展现,出现了学生学习起来吃力、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等问题,传统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表现出厌学的情绪,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这是一种很有实效的做法。因此教师要在授课时备好多媒体课件,找些现实案例在课堂上展示,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里有一个考点是中国菜系各地方的代表菜,教师在备课时,要找到具体的菜的图片做成课件,然后在教学时展示这些图片,这样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兴趣更浓,记忆犹新。又如《政策法规》导游人员的计分管理的实施,分为几种情况,学生说很难记。教师应找些相应扣分的案例进行分析,引起学生兴趣,加深学生记忆。

3.加强师资培训

应选好任课教师和考试辅导教师。考证课的任课教师是非常重要的,最好选派有责任心,同时又懂导游业务、导游基础知识、政策法规等的教师进行授课。他们了解考证的全类题型,这样可以全面辅导学生,但这样的教师少之又少,笔者学校也不多,所以要加强培养这类教师,多让专业教师出外学习,增强业务水平,加强他们的责任心、上进心。

4.建立新的导游考试题库

导游考试题库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后,要有配套的题目进行练习,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评。所以在新版教材刚出时,要组织教师按照国家新的教学大纲建立题库,这样可系统地辅导学生,事半功倍。

导游基础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导游 人才培养 创新教育 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

当今社会,人才培养正在从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的战略性转变,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旅游行业人才的需求将日益旺盛,对作为我国旅游业的“形象大使”的导游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游的素质代表着我国旅游业的形象,如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导游队伍,这与职业学校的导游课程教学是息息相关的。

一、推进创新教育

要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作为旅游教学者要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对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既有现实性同时又具有超前性的教学思路与创新教育,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旅游业对导游人才的需求。导游,被称为旅游业的灵魂、旅行社的窗口。导游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旅游人才必须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才能符合现代旅游企业发展的需求,正是以此作为目标和出发点。所以,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创新,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以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

旅游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强调知识的应用性是导游专业教学方法创新的一大特色。要解决好学校教育和用人单位要求脱节的问题,使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竞争能力,就必须创新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学工作的基本方法,可让学生对导游工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能尽快掌握导游工作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为以后采取其他教学方法强化导游知识应用和掌握导游的技能打好基础。运用讲授法教学,着重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知识归类”,如讲授旅游地理基础知识中的“山地风景”“水域风景”课程时,掌握岩浆岩、玄武岩、沉积岩等名山的景观特点和名山的地理位置和旅游名景等,掌握我国四大水域风景各自成因和各具特色的景观等,这样才能使学生易于理解并记得牢固。

2.案例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过程。运用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有助于增进学生运用学过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培养导游服务意识和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案例教学法既可以用于知识教学,也可以用于技能和态度的教学,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案例中注意运用旅游相关知识和有关导游服务规范来分析及解决问题。在个案分析中,应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实行互动性教学,再由教师归纳总结。

二、积极转变教学方式

要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教学者应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本位主义”概念,而是要将角色定位在如何引导学生学上。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历史、地理知识,又有传统文化、民族民俗、建筑园林知识,其内容的复杂性、包容性、丰富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可以在日常中引导学生收集地理、历史小常识等,让学生建立知识小手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将课程中高度概括化的各种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避免教师单向的“填鸭式”的灌输知识的弊端。比如在讲授《中国的古代建筑》一章节时,关于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如“斗拱”、“彩画”、“藻井”、“照壁”等名称,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以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使学生感悟祖先的智慧,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在讲授《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和历史名胜区》时给学生播放有代表性的景区视频,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热爱旅游事业。

三、理论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