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湖心亭看雪课件

湖心亭看雪课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湖心亭看雪课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湖心亭看雪课件范文第1篇

选作中学语文教材的诗、词、文等古代作品,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综合来看,这些“文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文言的词汇和语法。这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直接呈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文言以先秦汉语为基础,有一套相当严格的词汇、语法系统。学习文言文,前提是学习文言词汇和语法。

文言文中涉及的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民俗风情等古代文化常识。对这些常识学生要有所了解,但这不是文言文学习的主要方面。

文言文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思维方式。如庄子的寓言式说理、孟子的排比式论辩……无不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语文不仅是思维的工具,同时也影响和制约着思维。学习文言文,要学习古人独特的章法考究。

文言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古代仁人志士的“志趣”。集中表现在以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学习古仁人的这种精神,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完善学生的审美人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方面。

朱自清先生说:“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因此,学习文言文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反思。教师要善于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渗透”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

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真正的文化“渗透”呢?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渗透”本义指液体渗透多孔物体。后比喻一种事物逐渐进入到另一种事物里去,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交融。运用到文化方面,主要指一种文化在不经意间对另一种文化产生影响作用。

据此,笔者认为,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应做到三点。

首先,从目的看,强调不着痕迹。在语文教学中文化教育和传承应当是不露痕迹地渗透,就如檐前的雨水静静滴落,却有滴水穿石之功效。这种渗透,起初只是触及表皮,再者混入血液,最后深入骨髓,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无声”的效果。

学习文言文,诵读既是文义理解的重要方法,也是体验情感的重要途径。有些教师虽然重视诵读,但常常是为读而读,“读”不能有效地为理解服务,更不能让学生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魅力。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如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揣摩文气,体会神韵,从而对学生进行不着痕迹式的文化渗透。

经典神话《夸父逐日》,全文仅有37字,余映潮老师在传统文言文教学基础上,巧妙地挖掘其核心价值,细化朗读的形式和层次,给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精妙地朗读”这一环节中,第一次朗读抓住“分号和句号”,通过对文中分号和句号的处理,巧妙地分析了神话的结构层次。第二次朗读,侧重情感的把握,读出“雄壮和悲壮”,通过对语调和重音的处理,引导学生逐步体味作品的情感。读到分号处,停顿较短;读到句号处,停顿较长。就在这一“短”一“长”的停顿中,学生读懂了文章的层次,明白了神话的情节。前两个句子用抑调读,后两个句子用扬调读,就在这一“抑”一“扬”的处理中,学生读懂了文章的内容,悟出了文中的情感。在整个朗读过程中,老师的范读精准而富有感情,学生的试读热烈而高昂。就是在这一次次反复诵读中,一个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英雄夸父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出文言的妙处,强烈地感受到神话的文化魅力。

实践证明,课堂上老师以朗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读出“文言味”,读出“复杂多变”的情感变化,从而带动对“文”的理解,再落实到对文气的体会,这样的课堂显得更有生气,学生面对的也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语言材料,而是一个个鲜活依旧的生命,而只有这样的诵读渗透才能最大化地感受古人的精神智慧。因此,渗透不等于刻意,凡刻意的渗透必露出马脚。只有与作品产生了共鸣,学生的思想情感才能得到升华,文言文中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心田里。

其次,从过程看,强调深入文本。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对文化的渗透,教师要有滴水穿石的耐心,要学会引导学生到“字缝”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因“言”解文,以“言”带文,将字词与文章的内涵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是文言文教学中渗透文化的重要途径。

陈钟樑老师在《卖油翁》一文教学中,分析康肃公的性格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文章写康肃公只有三句话,找出来。(生默读,圈点勾画)

生:第一句直问,汝亦知射乎?

第二句反问,吾射不亦精乎?

第三句责问,尔安敢轻吾射?

师:这里的三个“射”字,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句是射箭,第二句是箭术,第三句是箭法。

师:这三个字从“射箭”到“箭法”,意思一层进一层。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区分。

老师示范读,学生表演朗读。要求读出人物的身份、地位,读出康肃公自矜、自夸、自傲的感情。

陈老师抓住描写康肃公的三句话,引导学生聚焦三个“射”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然后让学生读书,圈点勾画,细细品味,引导学生向文本深处钻探,努力让学生与文本相共鸣、相震荡,进而有所思悟。最后让学生在演读中注意区分、比较、体验三句话的不同语气(直问、反问、责问),得出人物自夸、自傲的形象。可以说,深入的文本解读,为很好地渗透文言独特的文化魅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光潜先生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文言文中的有些字词句,看似明白,却蕴含丰富的文化因子。教师要学会在这些一望而知的地方,引导学生深入品味。如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书下注释:“歇:消散。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这仅是字面意思,要真正理解,还要引导学生充分想象所描写的画面情境,否则,下面的“实是欲界之仙都”就无法有着落。古典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时间久了,离“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也就不远了。

因此,渗透不等于速成。凡想速成的渗透必得不偿失。前一阵子,语文教学中盲目渗透德育,置文本语言于不顾,最终造成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这是盲目速成带来的恶果。学习文言文,教师要通过不经意的一字之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体悟作品中渗透的优秀文化。

再次,从结果看,实现水融。教学的实践证明,适时的拓展,是进行文化渗透的必要方法。教师需要在教学的关键处适当引入资料进行拓展,或知人论世,或类比拓展,以深化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和认识,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王君老师教学《湖心亭看雪》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张岱的独特个性,感悟明末士大夫的文化情怀,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师:读完课文,请同学们静静地看,细细地想:50多岁的张岱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回忆20多年前夜游西湖的的旧事,并会把什么样的情感注入文字呢?

师:【展示背景图片资料】(介绍作者张岱及其代表作《陶庵梦忆》,具体内容略)

生:我想,张岱一定是忧郁、孤独的。

生:我想,张岱也有逃避的心理,他还活在过去的世界中。

生:我觉得当时张岱还是坚定的。他在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我张岱,绝不媚俗失节,一湖寒冰,就是我的志向!(生鼓掌)

师: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所以苍茫天地就成为了他们必然的心灵归宿。同学们,在历代文学作品中,这样的痴人和痴文很多,你们还能想起吗?

生:柳宗元的《江雪》。

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生: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生:曹雪芹写《红楼梦》也很像。

(师引导学生齐诵《江雪》、《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名句)

师:【课件展示】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

师:和张岱同时代有一位文人叫张潮,他曾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所得之浅深耳。”《湖心亭看雪》一定还有更多的滋味,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地感悟吧。最后让我们动情地朗诵《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全文围绕一个“痴”字,表达了作者对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的痴迷,对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的痴爱,对故国的千般眷恋、万般钟爱的一片痴心。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之“痴”,如何引导、传承古代文人士大夫这种独特的文化心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此,王老师在引导学生对文本反复咀嚼的基础上,通过两个活动进行文化渗透。一是及时呈现背景资料,即作者张岱和《陶庵梦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年张岱的人生处境和其作品的主要情感,为下面师生的对话铺路搭桥。二是将张岱和其他“痴人痴文”进行类比,以进一步深化理解。两处拓展渗透自然、适时、恰合,凝聚匠心,毫无雕琢痕迹。

湖心亭看雪课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兴趣

一、抓住文题,激趣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二、巧设圈套导入

无论是道理还是知识的学习,如果能让人亲身体验,定会长久不忘。这种注重学生体验的思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因此,如能在导入环节中运用新奇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一番知识的内涵,势必会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快乐。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前,我先做了个调查:“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下面请本着实事求是态度,没预习课文的请高抬贵手。”几个同学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叫起了其中一位:“很好!请根据文章标题猜猜本文的内容。“他果然中了我的圈套说写了作者到山中拜访了一位隐居的好友,并和他作了愉快的交谈……我郑重其事地总结道:“说得很好,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流畅生动。可是大家说本文作者所拜访的朋友是人吗?”“不是,是自然界的景物!”……这样一来,那些没预习的同学都恍然大悟,明白了今天所学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联系旧知,揭示新知”导入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所以,我们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能够巧妙地联系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情境。如:我在讲授《醉翁亭记》时,首先让学生迅速地回顾我们前面学过的课文《岳阳楼记》,再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上。

四、“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导入法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即“丢包袱”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课,我一上课就说:“今天语文课,老师考大家一道科普题。”语文课考科普题,一下子吊起了学生“胃口”。于是,我问大家:红色的花朵热情,奔放,令人赏心悦目,精神振奋。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经过讨论之后,引入新课《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课重点内容自然迎刃而解。

五、“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导入法

青少年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经常动手,可以刺激思维发展,提高智力水平。课堂上采用“动手操作”导入,可以大大活跃课堂的气氛。如:学习诗歌《湖心亭看雪》,事先叫学生准备好画笔、颜料。正课开始,我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比赛画画,请根据诗歌《湖心亭看雪》的内容,画一幅画,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可来劲了,勾描的勾描,涂彩的涂彩,忙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迎刃而解。

六、“直观演示,提供形象”导入法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如学习《卖油翁》一课时,我就拿着一瓶油、一个漏斗、一个空瓶进课堂导入新课,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七、解题导入法

解题,顾名思义就是从分析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接触教材的中心内容。文章的标题就是对全文中心的集中概括,通过分析课题,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这就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天上的云千奇百怪,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你们经常观察天上的云么?说说都有什么形状的?(学生们纷纷说出不同形状的云)。那你们知道么,不同形状的云里隐藏着不同的天气知识,也就是说通过不同形状的云及他的变化能够识别天气。(学生们,这么神奇)好,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究《看云是天气》。这样的导入可以迅速牵住文章主线,抓住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讲故事导入法

我们教师大概都有这样的感受,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我们就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使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斑羚飞渡》一课时,我为学生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在南美洲的大森林里,突然发生了火灾,大火迅速包围了森林,烈焰腾腾、火势凶猛。就在这火海里一大片黑压压的蚂蚁,被熊熊大火逼得节节后退,火的包围越来越小,渐渐地,蚂蚁似乎无路可走。然而,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蚂蚁们迅速骤拢起来,紧紧地抱成一团,很快就滚成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蚁球滚动着冲向火海,尽管蚁球很快就被烧成了火球,在噼噼啪啪的响声中,一些居于火球的蚂蚁被烧死了,但它们依然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内部更多的蚂蚁却绝处逢生,生存下来。这小小的蚂蚁能做出这样的壮举,同样,这群温顺的斑羚也做出了令人震惊的伟大壮举。几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沈石溪的《斑羚飞渡》。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把学生带入了新的教学情境之中,很快进入新课。

湖心亭看雪课件范文第3篇

    一、自主探究,激发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都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很狭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和认识倾向,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定向、推动和激励作用。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就会乐意学习,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敏锐的感知。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堂上应听不到指责声,感受不到压抑感。哪怕学生得出的是不正确的结论,教师都应满腔热情地予以引导和纠正,切忌生硬否定甚至讽刺,以免泯灭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比如学习《月亮上的足迹》时,课前可以设计一项开放性的预习作业——“走近月球”:(1)关于月亮的传统故事你知道哪些?(2)有关月亮的成语、对联、诗词名句你知道多少?(3)月球上的环境和我们地球一样吗?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4)人类什么时候首次登上月球,我们国家的登月计划叫什么?(5)你认为人类该如何开发利用月球?这些问题的设计,给了学生查找资料、合作交流的机会。课堂上,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就有了探究兴趣,就能达到既立足于文本又跳出文本,进行迁移性、发散性的多角度的探究的阅读效果。

    二、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情境是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情景对人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利用情景教学,往往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里驰骋想象,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文章。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展示。优美的散文、古诗可配以乐器、图画,说明文设置电子课件,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悟出作者的情感,陶冶情操,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学习课文《贝多芬》可以让学生聆听《命运交响曲》,领悟“命运在敲门”的韵味;学习课文《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可以唱国歌,体验爱国情怀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把握和体会。学习《安塞腰鼓》一文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置身于黄土高原鼓声震天的场景中,学生内心因擂鼓那冲劲和节奏鲜明的隆隆鼓声而兴奋,为安塞腰鼓而深深震撼。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程度,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学习愉悦感。

    三、比较阅读,提高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通常可以运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如,朱自清的《背影》、茅盾的《白杨礼赞》、林清玄的《光之香》,先让学生从这三篇文中找出共性,它们都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语言都很优美。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叙事性的散文是通过事件直接抒发感情的,抒情性散文是通过象征意义的手法表达感情的,哲理性散文语言意味深长,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当学生掌握了这些不同特点以后,再从课外寻找相关散文阅读进行比较。

    此外,我还将相同或相近主旨不同作者的文章进行比较,如:杜甫《春望》与张岱《湖心亭看雪》,同样是“悲”,杜甫表现出的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而张岱更多的是面对历史走向的无奈。还可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鲁迅,教材中收录的鲁迅作品计有:小说《社戏》、《孔乙己》,散文《藤野先生》,杂文《最先与最后》等。这几篇作品,体裁不一,主题各异,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一个多面的鲁迅形象。还有梁启超,他的两篇作品《少年中国说》和《学问与趣味》被收录进语文教材。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可以对梁启超的文风有更深入的了解,对这位文学大师的人品有所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和品味语言的能力。有时,还可以将中外同种体裁的不同文章进行比较。

    四、开展课外活动,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一种以理解为核心的思维训练,思维的工具是语言,思维离不开语言,因此思维训练必须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开展一些[LUNWE.1kejian.com ]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活动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新的语文标准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怎样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呢?

    1.扩大阅读量。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创办图书角、剪贴材料、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会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交流。还应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把读书的感受写下来,并摘录精彩的词句。

    2.注重独立性。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只有提供给学生个人活动的机会,如采访、出黑板报、自编手抄报、自编童话故事书等,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实践能力。

湖心亭看雪课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传承与开拓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镇”,但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新课程背景下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笔者将从如今的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出发,寻找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出路。

一、异化:文言文教学改革之痛

新课标除了要求“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对文言文教学的价值有了新的定位,即“提高学生文化素养”,“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新课标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性和人文性因素,注重语文学科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于是有的教师积极与新理念接轨,跳出传统教学中字字讲解句句逐条翻译的窠臼,在文言文教学中独尊人文性,结果矫枉过正,完全忽视了文言文的工具性,忽视了语文知识的积累,大谈思想教育、人文熏陶,语文课变成了政治思想课,这样的例子不一而足。

二、传承:文言文教学坚守之美

我们要培养的是现代人,并不意味着语文课程不需要教学文言文。文言文既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瑰宝,一个有文化素养的现代人更应向优秀的传统文化靠拢。万丈高楼平地起,在教学中更要注重古文化知识的积累,那么传统教学中的语文知识教学有必要传承。

1.将字句落实进行到底。根据新课程标准所编订的新版初中语文课本的一个十分明显的改进,就是课文当中的古诗文的比例大大增加了,这实质上也是对语言的工具性的深层次的理解和对文言诗文中丰富的人文因素的高度重视的结果。新课标在古诗文教学方面给出了明确而且具体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因此,文言文教学中,字词句的落实、课文的背诵和默写是必需的。

2.将美文美读贯彻到底。传统教学中的一大法宝就是朗读,朗读有多种方法,对于文言文来说,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古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文迥异,所以最基础的是要学生读准句读,读顺课文,只有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辅以教师的引导,才能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笔者在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贯穿文脉的导读、解疑破难的领读、辅以提示的背读,给学生营造了一种诵读氛围,学生在多种朗读中走进苏轼,触摸苏轼的脉动,感受了文豪的复杂心境。

3.将文言积累坚持到底。有“言”的积淀,才有“文”的熏陶。文言文的积累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字词的积累,二是经典诗词、名篇佳作的积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求学生及时整理、积累文言词语,在反复诵读过程中掌握虚词的用法。积累文言词语应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法,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如古今异义词尽量结合语境理解记忆、一词多义的词则联类积累、古今使用广泛的词则采用内外勾连的方法。对于难以理解的句子一定要对重点关键词反复记,才会掌握。二是多背诵经典诗词、名篇佳作。这对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开拓:文言文教学的创新之路

文言文不是古板的代言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教学手段的变化,多种方法的并用,让学生在愉快学习知识的同时,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乃至背诵能力也有所提高。

1.灵透的文本解读。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汲取文言文的精华是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而灵透的文本解读是积淀学生文言知识、濡染学生情操、提升人文精神、增强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我们在教学中要针对文言文文体的特点,把握好文言文“言”的解析与掌握,鉴赏品味文言文“文”中的诗情,让文言文焕发生命力。如笔者在教学《陋室铭》一课时,组织班级同学讨论:你认为刘禹锡的人生选择是陶渊明式的还是周敦颐式的?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讨论,学生一致认为刘禹锡本来想表现的是一种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生活状态,但是,他是在不知不觉中暴露了自己真实的想法:他是想过隐居的生活,可他的内心深处却向往着建功立业。这样的讨论,学生始终立足文本,这样的文本解读,是对教参上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刘禹锡形象的挑战,这样的解读把学生引领进了一个自由思想的空间,使课堂有了一丝新意。

2.灵动的语言品味。古人特别讲究“炼字”,经典文言作品往往惜墨如金,唯有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文言的文采才会凸显。语文的课堂,你要让学生与文字亲密相拥。如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文,让学生比较去掉“与”字后和原文的不同,通过交流发现,改了后,没有味道,原文给人的感觉是张岱仿佛想把自己也融进苍茫宇宙中,原文的句子写出人很渺小,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所以张岱这个人是不顾世俗世界,一心想把自己融入自然的。就文本而言,一词一句总关情,通过教师的引导,努力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透过对文字细致入微的玩味,就能让学生领略到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语文课就会充满语文味。

3.灵活的教学形式。语文教师应该尽量让工具化的知识变成生命的世界,激起学生表现的欲望。要让文言文的课堂多一点欢笑,多一点畅想,多一点创造,因此,灵活的教学形式非常重要。如笔者听一节文言文《狼》的公开课,老师为了让学生巧妙地掌握字词,创新思维,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杀狼图”,这两幅图被老师有意设成错误的,老师由此引导学生学习:

生:狼的眼睛画得不对,图上是睁开的,按照课文眼睛是闭着的,从课文中“目似暝”看出来。“暝”的意思是“闭眼”。

生:狼的神态画得也不对。文中写的狼为“意暇甚”,即装出悠闲的神态,而图中狼的神态凶形毕露,不符合“黠”的特点。

生:刀的位置也不对,刀不该劈在狼的头颈,原文中说“以刀劈狼首”“首”是头的意思。

生:最后应该是砍在狼的大腿上,“断其股”,“股”是大腿。

这样的教学设计,让文字与形象立体交流,让观察与判断悄然璧合,哪怕是学生畏惧讨厌的文言文,也能借助这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走进文字的世界,让文言文的学习焕发青春的活力。

总之,文言文教学需要不断去探索,但可以肯定的是优秀的教法必定要传承与坚守,加上有机融合创新,这样文言文的课堂才有“文言味”,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徐庆龙.让文言文教学奏出和谐的音符[J].语文教学之友,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