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圆的认识课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通过对“人教版”、“北师版”、“西师版”三套一至六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研读,发现教材在编写“圆的周长”时有以下两方面的共性:
一是“圆的周长”编写在教材的第十一册. 是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以及圆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知识. 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曲线图形,本课不仅总结研究曲线图形“化曲为直”的基本思想,同时为进一步研究圆的面积、以及圆柱和圆锥体积做好知识、能力、数学思想方法的准备.
二是按“具体情境——测量方法——测量计算——认识‘π’——推导公式——理解运用”呈现内容. 首先教材出示一个具体情境,或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含义、或为圆镜镶边框、或小朋友滚铁环等,理解圆的周长的意义. 编排测量圆的周长的活动,呈现测量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滚动法、缠绕法. 组织学生开展实验研究活动,测量大小不同圆的周长与直径,计算出周长与直径的商,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经过分析、归纳发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进而说明“任何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叫做圆周率,用π表示”. 再根据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 = 2πr. 最后出示一个用公式解决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公式.
二、透视问题
(一)过去教学的阵痛
1. 教学设计概述
回顾过去,我曾二十余次执教“圆的周长”,无论是“人教版”、“北师版”,还是“西师版”,都是根据对教材内容的解读和学生情况,将教学的导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六个环节:
第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意义.
第二、探索测量方法,渗透转化的思想. 安排测量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缠绕法、滚动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第三、激活元认知,研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回顾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让学生观察、比较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类比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
第四、测量计算,认识圆周率. 学生确定好测量对象,实际测量圆的周长与直径,算出周长与直径的商,并将结果填入准备的表中.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商的规律,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从而认识圆周率.
第五、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根据圆的周长 ÷ 直径 = π,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圆的周长公式.
第六、解决问题,拓展运用.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
2. 课堂教学表象
我每教学一次,反思一次,改进一次,下次教学仍受伤害一次,带来教学的阵痛. 其尴尬在“测量计算、认识圆周率”这一环节,症状为:
一、大多数学生在测量时,操作方法不当或确定的测量对象选择不妥(如纸上画的圆、用纸剪的圆),测得的周长、直径误差太大,特别是测得的周长与实际数据相差太多.
二、数据测出后,要算出周长与直径的商,计算量特别大,有时需进行两位或三位数的除法运算,浪费大量教学时间.
三、因第一步数据不准确,商与π相差太多,甚至不在3与4之间,最终教师告知学生周长与直径的商在3.14至3.15之间. 同时给学生认识造成干扰.
(二)透视出的问题
1. 操作繁琐,测量的数据缺乏精确性.
2. 测量计算结果不同,对认识“π”产生干扰.
3. 计算机械重复,量大耗时.
三、设计思路
针对以往教学存在的问题,本期我经过调查思考,拟重新进行教学设计,思路为:
(一)保留合理内核
在设计前,对“人教版”、“北师版”、“西师版”三套教材进行了对比研究,决定在教学设计时保留过去导学过程中“一、二、三、五、六”环节,“四”环节重新设计.
(二)“三管齐下”认识“π”
回顾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类比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感知到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左右;推理论证得出3d < C < 4d;告知数学家的理论研究成果:任何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叫做圆周率,用π表示,π≈3.14.
四、目标定位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意义;知道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
2. 通过观察、类比和论证,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3.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会推导圆的周长的公式,能正确运用公式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 了解圆周率的记号“π”和常用的近似值.
5. 感知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辩证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法思想;同时结合介绍圆周率的研究历史,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推导并总结出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五、教学资源
ppt课件、圆形实物、直尺、一段绳子.
六、导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引新
1. 狗、兔赛跑
播放课件 小狗与小白兔赛跑,小狗沿正方形路线跑,小白兔沿圆路线跑,结果小白兔获胜,小狗心里很不服气. 师: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创设狗、兔赛跑的教学情境,既扣住了教学内容,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学习,探索比赛不公平的原因.)
2. 认识圆的周长
再次播放课件.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小狗和小白兔跑的路线,为什么说这场比赛不公平?
师:小狗跑的路程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的意义是什么?(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3. 了解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师:如何测量圆的周长呢?
教师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然后要求在小组内交流.
师:哪些小组愿意到前面来把你们的方法告诉大家?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共同总结出测量的方法:缠绕法、滚动法. (副板书:缠绕法、滚动法)
师:运用这些方法测量圆的周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是将曲线转化成直线”测得的. (副板书:曲转化直).
师:我们头上的吊扇转动时形成一个圆,用上述方法能测出它的周长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探索,总结出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然后教师问“头上的吊扇转动时形成一个圆,用上述方法能测出它的周长吗?”,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的状态. )
(二)研究决定圆周长大小的因素
1. 激活元认知结构
师:既然用上述方法不能测出它的周长,那我们能找到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我们知道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边长越大,周长越大,周长是边长的4倍. 那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
2. 直观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
课件展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 师:请同学们观察后回答.
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分析,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
师:请同学们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存在什么关系?
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观察、估测,会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左右.
(设计意图:用“那我们能找到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自然过渡,也使得下面的学习有了驱动力;由“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过渡,进行提问,同时课件展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组织学生观察、比较、估测,留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合理猜想的时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推理论证理解“π”
1. 确定“π”的范围
师:刚才同学们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左右,到底是比3倍多或少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课件展示下列问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列问题,然后逐一解答.
(1)如图所示,在半径是r的圆内有一个内接正六边形,这个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等于多少?与圆的周长比较,他们的大小怎样?
学生经过探索得出:正六边形的周长 = 6r = 3d,正六边形的周长 < C,即3d < C. (板书:3d < C)
(2)如图所示,在半径是r的圆外,有一个外切正方形,这个外切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多少?与圆的周长比较,他们的大小怎样?
学生经过探索得出:正方形的周长 = 8r = 4d,正方形的周长 > C,即4d > C. (板书:4d > C)
(3)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圆的周长、外切正方形的周长比较,大小怎样?圆的周长大致在什么范围?
分析、归纳得出:3d < C < 4d. 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板书:3d < C < 4d)
2. 理解“π”
师:事实上,数学家的理论研究表明:任何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叫做圆周率,用π表示. (板书:任何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叫做圆周率,用π表示. )
视频展示: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及取得的伟大成就,让学生明确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计算时取两位小数:π≈3.14. (板书:π≈3.14)
(设计意图:在这里,精简了用刻度尺量和做除法的操作,以推理论证替代;避免了因测量误差和除不尽、各组或各人算得的商不尽相同,导致对认识“任何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产生的干扰. 从研究“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左右,到底是比3倍多或少呢?”开始,激励学生研究三个问题,推理论证自己的猜想,从理论、逻辑的角度认识、理解“π”,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研究问题. 同时渗透数学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四)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师:我们已经知道:C ÷ d = π,请同学们独立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探索完成. (板书:C = πd、C = 2πr)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给学生提供了探究活动的时空,让学生独立探究、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学生亲身经历形成数学知识的过程,建构数学知识. 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
(五)学生质疑
师:孩子们,我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其间,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
(设计意图:在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后,教师抛出“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理解程度提出质疑,师生讨论释疑;实现共识、共享、共进,有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查漏补缺. 同时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促进教师进行调控性反思,改进教学. )
(六)解决实际问题
师:老师相信你们已经掌握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请用所学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
1. 如果头上的吊扇叶片外边距中心长90厘米,吊扇转动时形成的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 判断并说明理由:π = 3.14.
一、设疑引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家指出,疑能唤起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自觉的学习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集声、形、图等于一体的特点,可以在教学中创设疑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学习“圆的认识”,引入时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一辆小车的几个轮子做成扁圆形、正方形等,车上的小猴被颠得东倒西歪。在学生的笑声过后,老师提问:小车为什么会这样?怎样的轮子才不会颠簸?为什么圆形的轮子不会颠簸?这一演示在愉悦中创设了情境,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教学中有些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是教学的重点,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优越之处,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就能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1.针对难点,比较分析。
难点就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地方,多媒体课件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发挥其优势。如学生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概念以及相关计算时容易混淆,为此可设计课件:先依次出现长方形的四条边,展开是一条线段,指出长方形四条边的总和是长方形的周长;接着将长方形逐步着色成面,指出面积是图形所占的平面的大小。通过这样的演示,学生就能真正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计算时也可以避免混淆。
2.显示过程,化难为易。
空间与图形中的很多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但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把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往是通过教具的演示把圆切割成近似长方形的图形推导出来的,而圆的面积公式不是近似计算公式,这一点让学生难以理解。为突破这一难点,可设计: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16、32个小扇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使学生能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在此基础上,比较长方形的长和圆的周长、长方形的宽和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和归纳,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3.直观展示,构建结构。
知识系统的建构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至关重要。只有在这种系统中去掌握知识,才能牢固,而数学知识的关系对小学生来说比较复杂,因而采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的“动态演示”,会收到较好效果。如引导学生建构平面图形中四边形的知识系统时,可出示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然后用动画的方式使其中一组对边平行,得到梯形。以此类推,分别得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直观地展示这些图形的种属关系和联系差异,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系统。
三、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课件可以使练习变得形式多样、趣味横生,也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活跃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
1.提供范例,指导操作。
练习中,有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操作,课件可在学生操作的要领处提供范例。如图形的拼组、角的度量方法等不清楚的地方,可用“放大镜”放大提供正确直观的范例。
2.多变形式,激发兴趣
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往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上的,课堂上容易疲劳,这时可用课件变换练习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三角形的认识”练习中,可设计游戏。放三个篓子(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随意摆放些三角形,看谁投得准。这样使学生耳目一新,提高了学习效率。
3.化少为多,加强训练密度
综合练习课,复习课中习题,并以课件形式演示,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四、使用多媒体的注意事项
1.弃形式而求实效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各级各类公开课上教师们各显神通,但有些多媒体课件未用到实处,为用而用,拘于形式,结果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应注意到多媒体课件有其适用性,应从教学内容出发,需则用,不需则弃。
2.弃复杂而求简单
随着教学辅助软件越来越多,制作技术也越来越高,演示的画面越来越美,学生“兴趣”大增,然而“精美”的图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的是外在的形式,而非实质的内容,这样制作的课件就会喧宾夺主,与教学目标相悖。
3.弃演示而求交互。
《认识分数》是学生在掌握了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新内容。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对数的概念的扩展,是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意义上还是读法与写法上,分数与整数差异都很大。所以,教师应借助多媒体演示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意义,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产生的。
二、教学目标
(1)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事例和直观图形进行探讨,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
(2)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平均分在分数中的作用,进行单位“1”渗透。
(2)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
四、教学准备
学生用纸、水彩笔、直尺,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推进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分过东西?分过什么样的东西呢?
生:分过西瓜、蛋糕等。
师:今天,就利用同学们分东西的经验来研究数学问题。老师这儿有四个蛋糕,要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怎么分?还可以怎么分?(课件出示蛋糕图)你认为哪种分法能让这两个小朋友都满意?为什么?
教师明确:像这样,每人分得同样多,我们把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谁来说说,怎样分叫“平均分”?
师:如果把两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几个?
师:如果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几个?
“半个”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1、2等数来表示吗?那该用哪种数来表示呢?
教师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会遇到分得的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这就需要一种新的数——分数。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1)教师用一个圆来表示一个蛋糕,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个圆是怎么分的?(课件演示)平均分成几份?
(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就是这个圆的,那另一份呢?
也就是说,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这个圆的。学生像教师这样说一说,相互之间交流一下,说一说这个问题。
(3)如何表示出来呢?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条横线叫做“分数线”,然后在分数线的下面写上2,这个“2”叫“分母”,最后在分数线的上面写上1,我们把它叫做“分子”。
(4)刚才我们在圆上的表示方法,你能在其他图形上也表示出来吗?
①先拿出长方形、等腰三角形和圆形纸片,任选一个。先折出它的线,然后在其中的一份上画上斜线,最后在斜线上写出。
②折圆的同学请举手。你是怎样折出圆的?为什么这样对折?
谁折了等腰三角形?你是怎样折的?
折长方形的学生请把长方形纸片举起来。还有没有其他的折法?为什么都可用来表示?
③纸片的形状不同,为何画线的部分都可用来表示?
(5)有一名学生也折出了几个图形,其他学生判断正误。(课件演示)
①通过前两个小题你知道了什么?
②第三小题平均分了,为什么不对?
2.认识几分之一
(1)要说红色部分是圆的三分之一,必须要把这个圆怎样分?(课件演示)
(2)那橙色部分呢?
(3)你还能想到些什么?
(4)谁能说一说表示什么?
(5)分子、分母各是几?
(6)练习:(课件演示)
①前两个小题分数的分母为什么都是5?
②后两个分数的分母为什么不同?这三个分数的分子为什么都是1?
(7)像这样分子都是1的分数我们称之为“几分之一”的分数。你还能举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吗?
3.分数的大小比较
(1)让学生折一个自己喜欢的分数。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小组的学习效率高,先在组内比一比正方形纸片的大小。
(2)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①折分数,画斜线,写分数。
②比一比分数的大小并说出理由。
(3)学生分组活动。
(4)小组学习成果汇报。
(5)练习:先按照分数涂上颜色,再比较分数的大小。(书上的“想想做做”第5题)
六、作业
(1)课后练习“想想做做”第6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圆的认识;原点;本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3-0055-06
近期我参加教育局组织的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的任务是执教研究课,课题是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圆的认识”这一课许多名师、特级教师都有过或唯美、或深刻的经典教例,现在让我再来执教这一课,如何才能独辟蹊径,创新教学思路,上出新意?我将研究的视角投向学生和课程标准,试图沿着这两个路径寻求教学思路的突破。基于对学生和课标的研究,我调整教学设计的思路:与其追求教学形式的新意,不如努力探寻数学的深意――引导学生从对平面图形认识的原点出发,向圆的本质特征迈进,给学生一个数学意义上的圆的认识。
一、由点到线,连线成面,观察比较――初相识
数学学是从简单到复杂,对图形的认识也是这样,点是学生认识的最最基本的几何图形。
用直尺连接这两点,就得到什么图形?再在作业纸上画三个点,顺次连接这三个点(不考虑这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能得到什么图形?如果画四个点呢?
例如,5个点、6个点、16点、32点……分别得到五边形、六边形、十六边形、三十二边形……,还可以画出无数个点,还能得到这样的图形,认识吗?(见图1)
(图1)
1.上面一排这些平面图形虽然形状各不一样,但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2.圆和我们以前所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3.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图2中也有曲线,它们是圆吗?为什么?看来圆不仅仅是曲线围成那么简单,能从众多平面图形中辨认出圆,还不能说就认识了圆。让我们用专业的视角继续观察研究圆。
【教学思考】学生能依据原有的经验从众多平面图形中辨认出圆,说明在学生的经验世界中有关于圆的模糊认识。引导学生动手画出点、线段、线段围成的多边形……观察比较圆形与多边形的不同,让学生理解圆是由曲线形成的平面图形,同时,也让学生感悟到围成圆的曲线也可以看作是由无数个点形成的。学生的认识从最基本的平面图形“点”开始,由简单到复杂,初识圆形时通过比较凸显圆的特点。
二、分层递进,尝试操作,探究辨析――渐感悟
(一)第一次画圆
要研究圆,首先让学生任意画一个圆,可以借助任意工具。
展示学生用不同工具所画的圆:
1.展示学生用圆形物体描出的圆,肯定学生的画法,并让学生借助物体上圆形的面,能描出圆。
2.展示学生用圆规画出的圆,让学生介绍画法,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圆规组成部分:笔头、双腿与两个脚尖。
3.你能用老师的这只大圆规教其他同学画出一个圆吗?教师协助学生画圆。看了这位同学画圆的全过程,大家觉得在用圆规画圆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如果要让画出的圆在不同位置,怎么办?圆的位置不变,要画大一些的圆该怎么做呢?
(引导学生感悟:画圆时,圆的位置与针尖固定的一点位置有关,圆的大小与圆规两脚尖叉开的距离有关。适时板书:位置 大小)
(二)第二次画圆
所有学生用圆规画出一个圆,要求同桌两人画的圆要一样大。
学生同桌两人商量,动手画圆。选取符合要求的学生作业展示,请他们汇报是怎样做到“两人画的圆要一样大”这个要求的,引导所有学生再次感悟:圆规两个脚尖叉开的距离决定了画出圆的大小。
【教学思考】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究圆的画法,学生可以借助物体上圆形的面描出圆,也可以用圆规画出圆,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画圆工具和圆的画法中蕴含了圆的特征,在此过程中虽然没有揭示圆各部分的名称,但适时变化画圆的要求,学生能真切感受到影响圆的位置和大小的因素。如第二次画圆要求同桌两人画得一样大,同桌两人自然地将圆规脚尖叉开进行比对,叉开的距离相等,才能保证画出的圆一样大。
三、依托画法,丰富表象,形成概念――建认知
(一)认识圆心
当圆画出来以后,这一条封闭的曲线,在数学里叫做“圆”,而这个曲线里面的区域叫做“圆内”,那曲线外面的部分叫“圆外”(多媒体配合演示)。
1.学生观察课件(图3)。我们可以在圆内画出许多的点,哪一个点是比较特殊的?这一点特殊在哪里?你能给这一点取个名字吗?追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点的位置在哪儿才是圆的中心即圆心?联系刚才画圆过程,圆心的位置还可以怎样描述?(板书 圆心O 的位置)
2.其他图形我们也能找到它们的中心点,连接中心点到边线的任意一点,得到的线段长度相等吗?(图4、图5)从这个角度比较圆与其他平面图形,你有什么发现?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说:“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二)认识半径
再次联想画圆的过程,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引导学生再次将圆规在画出的圆上比划一下。如,问学生能画出一条线段,表示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吗?(图6)如何确定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
小结:像这样,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OA)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
板书:半径r,适时要求学生画出多条半径,你能画出多少条圆的半径?
在刚刚画好的圆上画出一条半径,并量出半径的长度。现在能用半径的长度描述你画的圆的大小吗?再次运用度量半径长度的方法,验证同桌两人画的圆大小是不是一样(指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三)认识直径
课件出示(图7),教师引导:在圆上也可以画出许多点,如果把圆上的两个点联系起来,可以得到很多的线段。你们看一看,在所有这些线段中,哪一些线段是比较特殊的?特殊在哪儿呢?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后发现:经过圆心的这些线段比较特殊。
揭示概念: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板书 直径 d )找圆的直径,学生首先会关注哪些点?(画出几条直径,能画多少条?)
(四)练习
图中哪些线段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不是,为什么?判断并说明理由
【教学思考】苏教版教材中,介绍圆各部分名称时都是基于圆的画法进行描述,比如,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借助这样的描述学生虽然也能接受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但是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却是单一和肤浅的,学生不能结合具体图形深刻理解这些数学概念的本质内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圆基本特征的把握。我在教学时,虽然也基于圆的画法,但力求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究,借助课件演示,给学生数学的视角,有意识地关注这些概念的数学本质内涵。
四、动手操作,思考交流,沟通联系――促深化
知道圆各个部分的名称与含义,我们对圆的认识更进一步了,想不想继续深入研究圆的特征呢?接下来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完成学习单。
(一)利用手中的圆,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同桌互相讨论
1.关于圆心,你有什么发现?说说你的理由
2.关于半径、直径,你有什么发现?说说你的理由;
3.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多少条对称轴?说说你的理由;
4.你还有什么发现?
(二)操作探究,交流汇报,即时呈现与调整
1.关于圆心,你有什么发现?说说你的想法
2.关于半径、直径,你有什么发现?说说你的想法
3.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多少条对答轴?说说你的想法
【教学思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深化对圆特征的认识。小组汇报时创新性地运用课件中对话框,即时性地输入每个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感悟,借助图形说理,及时修正完善学生的表达。如,“圆的半径有无数条”这个结论,学生既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怎么画也画不完”来感悟;也可以借助图形进行说理――因为圆上有无数个点,连接圆心到圆上的无数个点,就得到无数条半径。再如,“同一个圆内,直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学生既可以联系画圆过程来阐述,也可以通过度量用数据来说明。引导学生分别建立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后,此教学环节重点是引导学生借助操作工具,自主探究,发现并阐述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圆心和半径、半径和直径、直径和对称轴之间的关系,通过师生、生生对话,丰富深化学生对圆的认识,优化学生的数学表达。
五、梳理小结,变换画法,回归本质――妙延伸
这节课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了圆,认识了圆心(确定了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和直径(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还学会用圆规画圆,想象一下,如果用直尺能画出圆吗?比如用直尺能不能画出一个半径5厘米的圆?
学生思考,给予提示: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了关于圆的精确记载,思想家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到:“圆,一中同长也”。你知道“一中”指的是什么吗? “同长”呢?如果用直尺画圆,如何先确定“一中”即圆心,怎么确定同长呢?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圆的特征,还认识了东西方古代两位数学家、思想家毕达哥拉斯和墨子。他们说的“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和“圆,一中同长也”有着共通之处,为我们撩开圆神秘的面纱,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探索圆的更多秘密。
【教学思考】由鼓励学生利用直尺画出圆,引出墨子的“圆,一中同长也”。画圆工具和画圆方法的变化是对圆数学本质认识的回归,与课开始无数个点形成一个圆遥相呼应。引导学生比较东西方两位思想巨人关于圆的表述,巧妙延伸。让学生初步领悟到两种表述相互印证,阐因释果,正是因为“圆,一中同长也”,所以“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六、整体教学思考
好的数学课,课已停,意犹存,余味(数学味)无穷。一节具有生长性的数学课,一定会在学生心中播下数学知识本质的种子。随着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入,这粒种子会继续萌芽、生长、拔苗,长成根深叶茂的数学大树。
(一)以“退步”的方式前进――从原点出发
五年级学生对于圆形有着较为丰富的直观认识,但学生的这些认识往往是零散肤浅的,有数学的也有非数学的,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学生在认识数学意义上的圆之前,已经掌握哪些平面图形的知识和技能(知识背景)?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该掌握哪些关于圆的知识(认知目标)?我研读课标:在小学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集合体;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圆。我更加关注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哪些能力得到训练和发展,积累到怎样的数学活动经验。
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个平面图形。我在教学圆的认识过程中,力求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学生认识圆的有力支撑,在“退步”中前进。我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平面图形“点”开始,连点成线段,连线段成多边形,从多边形的角度引出圆(初步渗透极限思想),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在初识圆形时,能通过比较感悟圆的本质特点。课中,认识圆的半径是借助线段的端点,比较圆的大小借助线段的长短。学生自主探究圆的特征时,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旧知等等,都是学生在“退步”中前进。课尾,学生已学会用圆规画圆,再一次 “退步”,引导学生思考尝试“用直尺能画出圆吗?”引出墨子的“圆,一中同长也”,从点的视角,感悟圆的本质特征。
(二)用“透视”的方式思考――向本质迈进
教学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我力求给学生更宽广更深厚的平面图形知识背景,借助直观手段,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深刻理解概念的本质内涵,而不是仅仅知道一个名称那么简单。
1.关于圆心
圆心概念的揭示,是在揭示圆上、圆内和圆外概念基础上,展示圆内的几个点,观察这些点的位置,让学生找出其中哪一个点位置特殊。学生凭直觉指出圆心所在的点位置特殊,是最中心的位置。追问学生点的位置在哪儿才是圆的中心即圆心?此时虽然没有“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精确数学表达,但借助课件演示,学生对这一数学本质的认识却是非常到位的。再次引导学生以这样的视角(中心点到边线距离是否相等),将圆与其他平面图形进行直观对比,学生不仅对圆心的认识更加丰富,对圆(区别于椭圆)的本质特征有更深的感悟。
2.关于半径
圆半径概念的引入,基于圆的画法,产生于表征圆大小的需要。学生在画圆时,首先体会到圆的大小与圆规两脚尖叉开的距离有关。让学生画出一条线段,表示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学生在确定线段的端点时,必然要关注圆心与圆上的任意一点(线段的两个端点),而画出的线段实际上就是圆的半径。学生在理解半径概念的同时,也感悟到半径长短决定了圆的大小。
3.关于直径
圆的直径概念也没有采用课本上对照图形直接描述的方式揭示,而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多条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找出哪一条线段比较特殊,特殊在哪里,由此引入直径概念。在实际教学时,学生阐述这一条线段“特殊在哪里”时,学生不仅仅会发现这条线段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这一本质特点,还附带着发现在同类所有线段中这一条最长,这条线段将圆“一分为二”,这条线段就相当于是两条半径……学生视角多变,发现多样,生动表达,对直径特征的认识也更加丰富和深刻。引导学生用“透视”的方式思考,促进学生向数学知识点本质迈进。
4.关于美
有不少教师在执教“圆的认识”时都会引用毕达哥拉斯的名言“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但往往肤浅地认为在建筑设计、工业制造、工艺品设计中运用到圆形,圆就是最美的,并没有真正理解圆均衡、对称、和谐的数学美的本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探讨美的本质的学派,他们从数学研究中发现和谐之美,称“一切立体图形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用现代物理学中对称操作来证明,它们是最完美的。对几何球形来说,通过球心的任何直线都可以成为旋转对称轴,转动到任何角度都可以和原图重合。任何通过球心的平面,都是把球分成两半的镜像对称面,这就证明球是最完美的对称。同样,在圆所在的平面,通过圆心竖一根对称轴,按此轴旋转至任何角度,都与原图重合,就像没有转过一样;含对称轴的任何平面都是镜像对称面,可见,圆是平面中最完美的对称。圆的这一本质特征,我国战国初期的思想家墨子简捷形象地归纳的“圆,一中同长也”,这与古希腊学者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文献:
[1]曹才翰,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二、教材分析
在平面图形的学习中圆安排在最后一个,是在学习面积的认识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基础之上安排的。
本单元安排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圆的面积》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难点,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教材中介绍的把圆通过等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形,这里体现了极限的思想。另一种思路是在圆内画正内接多边形,使多边形的面积越来越接近圆,这也就是刘徽的割圆术,体现了极限的思想。在这个化圆为方的过程中,加强了转化思想的渗透。与此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的优秀数学成就,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
三、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等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认识了圆,会计算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课前调查,有20%的同学知道圆的面积公式,但只知道公式却不知道怎么来的,有10%的同学认为知道,但写出的公式不正确。针对以上情况,我把化圆为方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把公式的推导作为重点,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发现圆的面积公式。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圆的面积的意义及公式的推导过程。
2、在自主探究中体验转化思想和极限思想。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习刘徽、祖冲之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
理解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六、教学难点
化圆为方体会极限思想。
七、教学准备
PPT 圆片剪刀
八、教学流程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课件:小马吃到青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求圆的面积。这节课咱们就来研究圆的面积,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圆的面积的概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回顾复习,总结方法
1、我们在推导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时是怎样研究的呢?复习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
2、前面的学习对研究圆的面积有什么启发吗?
小结:你能把前面学习的方法用到圆面积的研究中,这说明你很会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找到学生的原有认知,运用正迁移寻找到研究圆面积的方法。)
(三)尝试转化,推导公式
1、圆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呢?请你大胆猜测一下。
2、请你先想一想圆能转化成什么图形,然后再动手剪。
活动要求:
(1)圆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
(2)圆和转化后的图形有什么联系?
(3)通过转化后的图型你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啊?
提示: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同桌讨论一下。
预设一:圆内正多边形
1、圆内只剩正方形
(1)指名说想法
(2)对于他的想法你有什么想法吗?
2、圆内画正方形
(1)出示:把圆转化成正方形和4个小部分
你看前面同学把这4个小部分去掉了,你为什么粘在这了呢?
(2)方法同上,但是在拼成的椭圆形上画正方形。
请第二个同学说一说。
(3)圆内正六边形
指名说想法。
比较这正四边形和正六边形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想象一下,如果继续分下去,正十二边形、正二十四边形会怎样呢?
(4)介绍刘徽的割圆术和祖冲之。
预设二、沿半经剪
1、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1)展示学生作品
指名说想法。(分的份数少的)
比较沿半径分的几种方法:观察一下这几种方法,你有什么想法呢?
(2)渗透极限思想
如果继续顺着大家的思路往下分的话,想象一下:16份,32份呢?。
出示课件:电脑演示由8等分到32等分
小结:我们这几位同学沿着半径把圆剪开,因为圆的半径有无数条且相等,所以圆分的份数就有若干份,分的越多拼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
(3)圆和转化后的图形有什么联系呢,你能独立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预设三、展示其他图形
指名说想法
1、转化成梯形、三角形
2、推到面积公式
小结:你们的想法独具匠心,思维与众不同。刚才我们努力的把圆转化成其他图形,虽然方法不同,但是殊途同归。咱们同学可真了不起,自己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学生提供独立探究的空间,调动多种感官使学生在动手剪、开口说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通过比较、课件演示,渗透极限的思想。)
(四)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1、当这个圆的半径是1米时,小马吃草的面积是多少?
2、当这个圆的直径是2米时,小马吃草的面积是多少?
3、当这个圆的周长是6.28米时,小马吃草的面积是多少?
十、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转化图形 建立联系推导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 宽
圆的面积 =周长的一半×半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93-0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多媒体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然而,在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停地点击鼠标,过度使用多媒体技术代替了学生的思考,阻碍了学生的数学潜能的发展。如何走出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误区,让多媒体技术成为数学教学的“点睛之笔”?笔者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
一、在知识关键处应用多媒体技术
数学知识的关键点是指数学知识的诞生点、生成点、生长点、生发点以及数学知识之间的联接点、整合点、转折点等,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显现数学知识鲜活的诞生历程。传统的媒体如黑板、粉笔以及投影等只能表现静态化知识,而电子白板、实物投影以及虚拟实验平台、交互式授课系统等设备和软件具有超强的交互、仿真功能,能够展开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有效凸显数学知识形成的关键。
例如,教学苏教版“圆的面积”时,在学生动手将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拼成近似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后,笔者再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圆被平均分成64份、128份、256份的动态过程。学生在用眼看、用脑思、用手操作的多感官整合中生动经历了“圆的面积”公式的诞生过程,从而理解了圆被分割的份数越多,所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由此深刻体会到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数学思想。多媒体课件将复杂的知识形成过程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知识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学生思维障碍处应用多媒体技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学中,教师泛滥式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会削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束缚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在适当的时间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在学生思维的短视处、障碍处、模糊处链接多媒体技术,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探究的空间。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角形的面积”时,对于知识点“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许多学生难以理解。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测量三角形的底和高,学生虽然也能通过操作进行验证,但是留在学生心中的印象并不深刻。基于此,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让两个“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底完全重合,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平移”与“闪烁”的手段,形成两条高重合的视觉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展开直观、形象的数学思考。接着,让学生在两条平行线之间,以给定的线段为底,运用几何画板,自主创造出许多“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由此为学生建立了清晰的数学概念。
三、在教学瓶颈处应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特质,多媒体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在教学中,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特有的声、光、电等效果和优势,给学生带来感官刺激,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学生的大脑,唤醒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例如,教学苏教版“认识平方千米”时,由于“平方千米”是面积单位中的一个大单位,学生很难感知。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区分“公顷”与“平方千米”,保持解决问题的数学理性,做到“三思而后填”。基于此,笔者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九寨沟、鄱阳湖等地的图片,帮助学生建立“平方千米”的概念表象。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如台湾日月潭、杭州西湖等,笔者借助网络,输入地名即时查询,搜索相关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的疑问便一一得以解决。
[关键词]准备先行 经验分享 问题研讨 反省总结 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0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5~97页的例1、例2和随后的“练一练”及练习十三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通过准备性活动,激活学生有关圆的经验,并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圆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有关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备学先行――激活圆的各类经验
课前设计三个备学引导题:
1.观察车轮,试着用不同方法画出车轮的圆形,并说说怎样画圆更准确。
2.如果将车轮做成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等形状,会出现什么情况?请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
3.提出三个有关圆的问题。
让学生课前独立完成备学作业,教师浏览学生的作业情况后进行教学的二度设计。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圆随处可见,学生熟悉圆形物体,并对圆有初步的感知。以车轮问题作为切入点,激活了学生关于圆的经验,同时也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这一朴素的问题,直抵圆的本质属性。这样的备学,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经验分享――探索圆的主要特征
1.引出话题
师:说起圆,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昨天我们还画了圆、剪了圆。生活中,圆随处可见,你能举两个例子吗?
生:碗、硬币、闹钟、旺仔牛奶罐……
师:生活中,人们经常把圆的东西说成是圆,区分得不太严格。比如,球、滚圆的苹果,人们常会说它们是圆的。但是,在数学上,“圆”特指平面图形。譬如,在纸上画的圆。
师(出示碗、硬币、闹钟、旺仔牛奶罐):请你找出这些物体表面的圆。此时,我们只能说这些物体的某一个面是圆。
2.备学讨论
师:最近,楠楠家买了一辆新车。有一天,他突然问我:“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我当时就愣住了,车轮当然是圆形的,这还用问吗?要说理由,还真不太好说!但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关于汽车车轮的特点,我们前几天已经进行了的备学。现在,请四人为一组讨论备学作业,每个同学都要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并试着解决他们的问题。组长要分好工,召集大家提炼出典型的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试着提炼出主要的发现和问题)
3.交流展示
(1)分享画车轮外形的方法
师:请一个小组代表介绍画车轮的方法。
生1:可以沿着实物的边画,也可以徒手画,或者用圆规画。
师:怎样画更准确?
生1:用圆规画更准确。
师:怎样用圆规画圆呢?
生1:捏住圆规的柄,针尖定在纸上,两脚叉开一定距离,另一只脚旋转一周,就能画出一个圆。
师(示范画圆,假装不小心失败):用圆规也不能成功画圆,问题可能出在哪里?
生1:圆规的两脚距离发生了变化或针尖移动了位置。
(学生演示用圆规画圆)
师:在画车轮外形的过程中,你能感受到车轮做成圆形的原因吗?
(2)指出圆的本质
师:如果车轮是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的,又会怎样呢?
(课件演示四种轮子的汽车行进的场景,让学生再次感悟)
生1:圆没有角,正方形、三角形有角。椭圆形虽然没有角,但一面长,一面短,不便于滚动。
生2:如果车轮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或椭圆形,车子在行进的过程中会高低不平、忽上忽下,而且前进的阻力会很大。如果车轮是圆形的,车子的轴都经过圆的中心,而圆心到圆周上的任意一点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所以在行进的过程中,车轴到地面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车子自然就能走得很平稳。
生3:由于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圆心)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坐在车上的人就会觉得很平稳。由于正方形、椭圆形等边上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一样,使得在运动过程中,中心点运动的路线不是一条直线,人坐在这样的车上就会感觉到颠簸。
(课件出示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圆形等车轮形状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展示点到边的一些线段,让学生判断中心到边的距离是否都相等。通过对比,使学生理解圆的中心到边上任何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师(揭示圆心、半径的概念及字母表达式。让学生在圆中标出圆心,用字母O表示;画出一条半径,用字母r表示):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它们的长度怎样呢?为什么?
生4:可以画无数条半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生5: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变,所以半径都相等。
师(揭示直径的概念,并用字母d表示直径):直径可以画多少条?它们的长度怎样呢?为什么?
生6:直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师:请从数学角度说说为什么车轮是圆的。
生8:因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生9:因为半径都相等。
师: 两千年前,伟大的思想家墨子说过:“圆,一中同长也。”请读一读这句话,说一说“一中”指的是什么,“同长”指的是什么。
生10:“一中”指的是圆心,“同长”指的是从圆心到圆上各点的距离一样长。
师:“一中同长”高度概括了圆的特征。
(3)与以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进行对比
师(出示图形,引导学生比较):圆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怎样的联系?
生1:以前学过的图形都是直线图形,而圆是曲线图形,但它们都是平面图形。
【设计意图:介绍车轮画法以及由此引出的画圆过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圆的特征。画圆时,圆规的针尖需要固定(即为定点),两脚间距离不变(即为定长)。借助车轮是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的假说,反向揭示了圆的特征。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后,教师通过课件演示不同形状的车轮,让学生明白了车轮做成圆形的道理。最后,将各种车轮抽象成几何图形,对比各种图形中心到各边的距离,巧妙突出了圆“一中同长”的特征。】
三、问题研讨――凸显圆的本质属性
呈现学生备学中产生的主要问题。
问题1:怎样找到圆的直径呢?
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演示。
问题2:怎样找到圆的中心呢?
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交流。
生1:如果是圆纸片,只要对折两次就能找到圆心。
生2:如果不能对折,画两条直径,就能确定圆心,或者画一条直径,找到中点即为圆心。
师(随着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更多共性问题,如:圆的面积怎么计算?圆的周长怎么计算?圆周率是什么?……):这些问题留给大家课后思考。
【设计意图:学是从产生疑问开始的。小组交流过程中,一些简单问题已解决;全班研讨时,一些共性的重要问题也基本解决。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将心中的疑问提出来,针对典型的问题进行研讨。随着怎样确定圆的直径、圆心等问题的解决,学生对圆的特征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反省总结――完善圆的知识结构
师:学习了圆,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圆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同一个圆的半径长度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圆,一中同长也。”这句话反过来说是“一中同长,圆也”,对吗?
师(课件出示球体):如果不限于平面内,球是不是也“一中同长”?在一个平面内,“一中同长”的就是圆,在立体空间里,“球”也是“一中同长”。数学就是这样严谨而又奇特!
【设计意图:总结能回顾所学知识,并促使知识形成体系。此处的反思,跳离了圆之本身,并随着对“一中同长,圆也”的辨析,将视野从平面的圆向立体的球延展。】
五、拓展延伸――开阔圆的知识视野
师(出示正方形车轮的自行车):车轮一定要做成圆形吗?带有正方形车轮的自行车看上去有些不切实际,但实际上它仍可以驾驶,只是它在平坦的道路上有些“大材小用”了,它更适合在像齿轮状的非平坦道路上行驶。
师(出示太极图,如下图):你见过这样的图吗?
师(出示大圆套小圆的图,图略):小圆半径是3厘米,大圆半径是几厘米?直径呢?请大家课后思考。
【设计意图: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研究的终止。教师继续追问:“车轮一定要做成圆形吗?”这一问题变换了一种思路,为学生打开了新的视野。让学生课后继续研究数学名题,带着问题走出教室,课的张力可见一斑。】
【教后反思】
这是我第二次执教“圆的认识”,跟第一次相比,思路有了很大变化。第一次执教“圆的认识”时,我紧扣“一中同长”,突出了圆的本质特征。而这次,我将学习放在了一个“大问题”背景之下,通过分析车轮是圆形的优势,突出了圆“一中同长”的特质。
源于事实的剖析。从熟悉的车轮入手,让学生在画车轮、研究车轮的过程中掌握圆的特征,真正做到了“让数学源于生活”。画车轮时,因为车轮是实物,学生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师生重点研究用圆规画圆。画圆时,定点和定长的把握,正好与圆心和半径的特点吻合。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对这一司空见惯现象的追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随着其他形状车轮的假设和演示,学生在对比中再次认识到,长方形、三角形车轮都会使汽车在行进过程中产生颠簸,从而深刻领悟到圆形车轮的优势。
基于直观的抽象。将不同形状的车轮抽象成相应图形后追问:“为什么其他形状的车轮会产生颠簸?”能够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这一问题。学生在相互启发下发现,其他图形中心到边的距离并不完全相同,而圆的中心到边的距离都相等,这是圆形车轮行驶平稳的原因,也是圆的重要特征。从直观的车轮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不断追问和对比,学生成功探索了圆的特征,建构了圆的模型。数学模型的建立,基于直观又超越了直观,这样的抽象是有根基的,这样的教学也是有深度的。
陈世举
新课改教材的最大特点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当今,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为数学这一“思维的体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表演平台”,使数学教学获得“效率高、印象深、氛围雅、感受新”的效果。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本身,对学习科目有兴趣,就可以激发积极性,促使其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要对学生“减负”,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有兴趣的事对他们来说不会感到有压力。要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把教学过程组织得生动、有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正好满足这一需要。多媒体课件声、光、形综合表现力强,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重复、定格,色彩的变化及声响效果,可以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运用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运用公式计算面积,学生感觉比较厌倦,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路,可以运用多媒体出示一道思考题。把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剪成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之和与正方形周长有何变化?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又有何变化?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想象,然后再用电脑演示。演示过程中,画面不断闪烁,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了周长的变化。
2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数学概念、定义等知识都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有一定的难度。传统的教学手段,遇到的最大难题莫过于课本的知识远离了学生的生活,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师牵强附会地讲解这些知识点,结果学生还是没有真正理解。把现代化教学技术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形成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显现出来,而且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促使学生理解、把握他们的本质属性。让教师讲得少、学生思考多,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光靠教师讲解,或用传统的教具教学,学生会感到非常枯燥,笔者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原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首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数字、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 h等于60 min,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通过多媒体动画创设了一个小学生一天作息时间的生活情景,来巩固新知,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
3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的效率
小学生的感知比较笼统,总是满足于观察事物的整体,获取对事物的综合印象,而忽视对事物更为具体、细致的把握。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最后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使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
习活动的效率。这种功效,不但能使学生对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