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媳月月

儿媳月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儿媳月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儿媳月月范文第1篇

前面站着一位又矮又瘦的老人,她苍老的背影在那群人中显得触目惊心。

那头发灰白的老人不停地朝柜台张望。后来有一个民工去她面前夹塞,她才叫了起来:“排队排队!”她转过了身,我见那是个面色极其苍白的老人。她手里提着个花布兜,干净利落,气质不俗,看人时努力睁大着眼睛。

“您多大年纪了?”我问她。“83了。”她说。前前后后的人听到这个数字,都啧啧地望着她,夸她身体硬朗。有人说:“83还能来取钱,您将来肯定能活100岁。”她一撇嘴说:“我活够了。”于是就有人笑。

她并不在意别人的笑声,只是连连说着:“站得我的腿都麻了。”我们便建议办事员先给这位老人办理取款。

办事员瞟了一眼老人,不耐烦地说:“把你的单子和证件拿出来。”老人便将花布兜放在水磨石的台子上,她解开兜带,从中取出一个咖啡色手绢包,又打开手绢包,身份证和取款单才显现出来。她把它们递给办事员,口中连连说着:“同志,谢谢了,同志,谢谢了。”我注意到,她在做这一系列动作的时候,手指一直颤抖不休,哆哆嗦嗦的。

她回过头看了我一眼,突然说:“年纪大了没意思啊,还得靠人给钱吃饭。”我问:“你儿子给你寄的钱?”她的脸上有了愠色,说:“哪是儿子,是儿媳妇!我儿子去了美国不管我了,去了8年,8年还有个好吗?原先儿媳妇月月给我汇100块,这不这回汇少了,是60块了。”

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插话说:“你就一个儿子?”老人叹口气说:“两个儿子。小儿子现在厂子有半年不开支了,我还得贴补他,一家人都闲着,愁死我了,唉。”

“那你儿子做什么工作的?”我问。“是拉小提琴的。”老人有些沾沾自喜地说,“那小提琴拉得好呢,原来在中央乐团是首席小提琴。”老人竟知道什么是首席小提琴,我有些吃惊。

她又絮絮叨叨地说:“我白白养了他,他去了美国就不管我了,扔下他的媳妇管我,真是丢人。我要上美国与他打官司去!”

她的话使一些人发出笑声。这时办事员将她的钱取了出来,她将那60元钱数了又数,把身份证和钱放到咖啡色的手绢上包好,然后再把手绢放入那个花布兜中,系牢兜口,用手紧紧地攥住。我再次注意到她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手一直哆哆嗦嗦的。

她拱手对办事员谢了又谢,直到将人家谢烦了,不再理她,她才讪讪地出了队伍。

她走路的姿态可不比她站在队伍里显得那么硬朗。她驼着背,一拐一拐地慢慢走着,样子仍是哆哆嗦嗦的。在熙来攘往的人中,她显得那么与众不同。经过她身边的人都望她一眼,但望过也就各行其是了。我们也在注视着她,但当她缓缓出了邮局,被更稠密的人流淹没的时候,我们也就不再注视她。

一个人走到生命尽头时大约就是这副样子,可以跟最陌生的人讲最知己的话,可以毫不避讳地倾诉苦难和不平,没有任何禁忌和障碍,就像儿童一样心灵自由。还有,一个人走到生命尽头时手会不由自主地颤抖,也就是哆哆嗦嗦。

儿媳月月范文第2篇

在法兰克福,我的房东是一位退休教师,名叫珍妮,70多岁了,身体很好。她对中国很感兴趣,常常拉着我聊天,一来二去,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珍妮的儿子、儿媳都在柏林工作。只在每月月底来看望母亲,珍妮和10岁的孙子戈丹一起生活。

戈丹在读小学三年级,很喜欢玩电脑游戏。这天恰好是周末,晚饭后,我闲得无聊,就去找珍妮聊天。我们从中国的秦始皇聊到德国的威廉一世,一老一少侃得昏天黑地,戈丹则全神贯注地在玩电脑游戏。

珍妮站起身去倒水喝,不经意地扫了一眼戈丹的电脑屏幕,立即生气地大喊:“戈丹,你疯了!你怎么可以这样?”

我被珍妮的喊声吓了一跳,赶忙去看戈丹的电脑。戈丹玩的是两军对垒的战争游戏,他在游戏里扮演一个将军,正在屠杀俘虏。

听到珍妮的呵斥,戈丹停止了虚拟的“屠戮”,不解地望着奶奶。珍妮很激动,脸色很难看:“他们已经放下了武器,你为什么还要杀他们!”

我第一次见到珍妮发这么大的火。

戈丹有些不知所措,喃喃地说:“我……我错了。”

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不就是玩个游戏吗,干什么发这么大的火?我连忙劝解:“珍妮,用不着这么生气啊,他不过是玩游戏,又不是真的去杀人。”

珍妮连续大声说了好几个“不”。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平静下来,缓缓地说:“杀戮是非常残酷的行为!屠杀那些没有反抗能力的俘虏,是最不可饶恕的罪行!难道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因滥杀无辜得到的教训还少吗?如果当初盟军攻陷德国,也像希特勒一样大肆屠杀,戈丹的爷爷根本不可能从战俘营里活着出来。”停了一下,珍妮接着说,“其实我们对待游戏的态度,正是我们内心深处对待人生的态度啊!”

儿媳月月范文第3篇

司仪感恩父母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朋好友:

大家好!

今天是20XX年12月18号,是 先生和 女士新婚大喜的好日子。今天是宾朋满座,热闹非凡,是酒好,菜好,人更好。今天我也是热血沸腾,激情澎湃,诗兴大发,我给大家来两句怎么样?

* * 宾馆彩灯照、是喜气洋洋真热闹、

良辰吉日百年好、是幸福的日子全来到、

春风送爽人欢笑、亲朋好友嘉宾到、

争先恐后往这跑、跑来干嘛呢?喝喜酒、放鞭炮、来把新娘瞧一瞧,最主要都是带着红包把喜道。

对不对?好那就伸出你们祝福的双手,用最热烈的掌声请出我们今天的主角,有请我们的新郎新娘闪亮登场!(播放婚礼进行曲)

沐浴在幸福甜蜜之中的佳人,在新郎的相拥下,伴着幸福的婚礼进行曲肩并着肩心贴着心手牵着手面带着微笑向我们走来。经过了久久的期盼,今天终于和自己的心上人走进了婚礼的殿堂。从今天开始,一对新人将携手步入他们人生中一个崭新的历程。

在此把掌声送给这一对新人。

(第一项:两位新人向父母敬酒)

天上四时春为首,人间百行孝为先。父母为了儿女的成长染白了青丝,费尽了心血。再来之前两位新人特别的跟我说呀,说在今天这个日子里面,什么内容都可以简化,什么仪式都可以减少;有一个特别的仪式绝对不能少,什么样的仪式哪?那就是两人要亲手为爸爸妈妈斟上一杯酒,说上一句祝福的话,再甜甜的叫上一声爸爸妈妈。 来,有请爸爸妈妈上前。

鸦有反哺义,羊有跪乳恩。爸爸妈妈一定要满足两人的愿望好吗?咱们武安有个风俗,儿媳妇改口要有改口费,爸爸妈妈准备好了吗?准备了多少呀?好的玩笑啊,这个保密。

下面我来安排一下,新郎斟酒,新娘端着酒杯要上前叫一声爸爸妈妈,然后敬上这杯酒。

敬酒之前我们先来问一下新娘,此时咱们就要改口了,不再叫叔叔阿姨,要叫爸爸妈妈了。我们武安还有一个风俗,改口时“先叫爸后叫妈,明年抱个胖娃娃;先叫妈后叫爸,闺女小子满炕爬。”咱问一问新娘是先叫爸还是先叫妈呀?好咱就一块叫,咱明年抱个胖娃娃,后年闺女小子满炕爬。好不好?

问一问妈妈:“这杯酒甜不甜?” “甜就赶紧发喜钱。”问一问爸爸:“这杯酒香不香?”“以后的日子响当当。”

好的,喝完孝顺酒请新人再向爸爸妈妈鞠上三次躬,再次感谢养育之恩。好的请爸爸妈妈休息一下。

(第二项:喝交杯酒)

问我爱你有多深,喝酒咱就一口闷。听说新郎也是海量,下面就让他们喝交杯酒,看看他们究竟爱得深不深。

第一次交杯酒:喝下这杯酒,幸福生活到永久。

第二次环颈交杯酒:喝下这杯酒,生生世世不分手。

(第三项:感谢宾朋)

儿媳月月范文第4篇

——题记

暮色时刻,我走出门,好像很久都没有出来的感觉。觉得,一下子,这个世界变了颜色,可能是因为阴天吧,总让人内心失落。

眉目横扫间,视线终于定格在某处。这片刻的停留,心思也终于集聚在前方那片小竹林上。那片还是记忆中的颜色,在这个荒芜的冬季中仍是那般惹人眼。翠绿的,稠密的,生机盎然的样子。偶然看到了几片微微泛枯黄的叶,在这么多的青翠之中,显得有些萧索伶仃,而它还仍是那般高高伫立在枝头,仿佛要和别的竹叶争宠般,在这稀疏的空间中,想要得到风的亲吻与。无喜无忧的竹杆,也正安静地指向天空,指向空中最灰蒙处,好像这样的姿势一直都是这般,不曾停息地挺着,挺着——

看到这竹子,便想起了这种竹的人。

那天输水的时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听她讲话。那时我就想,也只有她这般性格的人,才能受得住这个年纪所发生的磨难吧。

她六十多岁,个子矮小,那时她搀扶着她老伴过来,只到老伴肩膀的她,就那般一点点小心翼翼地挪步。老伴的一条腿残废,只能倚靠她的扶持才能勉强支撑行走。她扶他坐在床上,让他躺下,才转身说话。她戴着一顶毛线帽,穿着木红色的棉袄,整个人显得干练,利落。近了,才看清楚,她那双眼睛,虽然都眍?进去了,但仍从那里看到精神与活力。她扭头又对老伴寒暄了几句,把被角又往上拉了拉——爱是这般,弥散开来,从一个又一个细微动作中溢出,霎时温暖病房。如同竹叶中散发的清香,平缓而又耐人寻味,需要你认真地,静下心来对待。那便是你所要坚持的,所要保留的,哪怕只是片刻。

她讲话的时候,始终都是笑着。那神情,语言,姿态。仿佛讲述的不是一个多么让人心痛的故事,一个不是会让她日日担忧的人。说着像是一个别人的经历,镇定而又平静地娓娓道来。又像是说着某个笑话,让人笑的刹那,却又瞬间心酸。明明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但从她的一言一行之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激情,便显得神采奕奕。她每说一句,就装作责怪地看她老伴一眼,可那神情分明带着疼惜:“他呀,老年人的三高都让他得上了,好了一个又得一个——‘’

她还说起老伴那年冬天摔断了腿,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月,一下都不能动,腿就吊起来,吃饭呀,都是一勺一勺地喂进去的,老伴的泪,就一滴一滴流下来。她说,老伴得什么病时都没哭过,躺在这,实在是难受的。她又讲起过去的事,讲得云淡风轻,讲得让我们听起来很轻松,而真正再去想的时候,便要思考思考了。

回来后,我一直在想,她和她老伴究竟谁更勇敢,谁更懂得坚持,谁更为有毅力。心中给予更多的,是她。对她,是那种肯定的赞扬。她对生活种种态度的包容,她对在困境中的乐观,向上,豁达,她倾注对生命的热情活力,不放弃。

她只有一个儿子,儿子与儿媳离了婚,留下一个孙女,由她照养。我不知道,那些年她是怎样熬过的,怎样一个人寸步不离地照顾她老伴的日常生活。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我知道,她现在只能寸步不离地守着她老伴,那次她去买菜回来后,她老伴又从轮椅上摔了下来。

也许,消极与积极之间只是一种态度问题。平凡如我们,在踟蹰不前的时候,只要肯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那么许多困惑便会豁然而解。而她便是,依旧乐观,依旧辛苦,依旧忙碌。

究竟是几年了,是从2007年到现在的2010年,可我总感觉时间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漫长。因为我常常能看到老人坐在门口择菜,而她的老伴坐在轮椅上,前方是那片翠绿的竹林,过完一个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在那的每一个春天里,都沉浸在安静,祥和之中。偶尔风吹走他们说的几句话,细细碎碎的,点缀着温暖。

每天清晨,会见她自己提着菜回来,脸上溢满精神。有时,会见她推着她老伴,在这狭窄的道路口散步,宁静而和谐。这个时候,天地之间,狭小而温馨,时间定格在上面,落日的余辉洒满,掩映下的那些干枯的竹叶,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仿佛正有着生命般,托着自己垂危的身体,一点点地变绿。风吹动竹叶的声音,演奏着最动听的音乐来。

我们要时常拥有乐观的心态,尤其是在受磨难的时候,因为有希望之处,生命就会生生不息,生活便会多姿多彩。‘久旱逢甘霖,才倍觉奇珍贵’,我想,生命正是在这一个又一个的波折中唤回我们的珍惜,重视与希望。

如竹般坚持,如竹般坚韧,如竹般焕发活力。

儿媳月月范文第5篇

大家好!

今天我们花好月圆婚庆中心,来到了富饶美丽的安达市火石山乡太山三队老王家。今天是王利和潘英结婚的大喜子。我们的接亲车队和迎亲特使团已经整装待发。站在我身旁的这位就是我们今天最大的官---王利先生。旁边这位小帅哥就是我们的男宾相周永先生.我叫刘艳梅,是今天婚礼的司仪。好,本司仪现在宣布:迎亲车队出发。让我们随着摄像师的镜头去一睹新娘潘英的丰采。朋友们一会儿见!

(庆典开始)

唱:哎---大红的喜字贴出浓浓的喜庆,鞭炮的响声带来阵阵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呦,美好的祝福在我们的心。今天是个好日子,百年的佳偶今朝成,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大开那家门咱迎亲朋。。。。。。

亲爱的好朋友们,一曲欢快的好日子拉开了我们今天婚礼庆典的惟墓.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先生们,女士们,现场的来宾朋友们,我们太平山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今天是公元2011年2月20日农历正12,今天阳光灿烂天降吉祥我们王家大院人来人往,兴高采烈,喜气洋洋。

今天的来宾真不少,有上级领导有,各业同行.有亲朋好友.有邻里老乡,有春风得意的经理厂长,还有干劲十足的书记村长.有英俊的小伙,还有美丽的姑娘.有活拨的 少年儿童。还有白发苍苍 的大爷大娘。本司仪愿用美的思想,美的智慧,美的语言,为象往美、追求美、渴慕美的每一位朋友,营造美的生活,美的瞬间,美的氛围,为美好的未来留下美好的回亿。 亲爱的好朋友们大家好。我们隆重而热烈的婚礼庆典已经 正式拉开了帷幕。我们的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女方代表都已经应邀前排就座。下面我简单的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我们。

今天的东道主王先生。这位就是新郎的妈妈李女士。这位就 是我们今天的大红媒黄女士。这位就是德高望重的证婚人张先生他一会将代表国家和政府为2位新人庄严证婚。。。。

亲爱的好朋友们。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让我们以史无前例空前绝后的掌声,请出我们才华横溢的新郎。国色天香的新娘。在米老鼠和唐老鸭的陪伴下。走进这神圣的婚礼圣堂。 奏婚礼进行曲 在这终生难忘的时刻。在这难忘的一天。所有爱你们的人心中都怀着一个共同的祝愿。祝你们在爱的海洋里扬起爱的风帆,愿你们用无数的爱去迎接无数个美好的明天。

亲爱的好朋友们。此时此刻一对新人立堂前、两心相映似密甜、三生有幸皆良縁、四方亲朋来得全、五福临门合家欢、六六大顺庆团圆、七星高照全家福、八仙过海来祝愿、九九相依又相伴、十分美好到百年。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我们德高望重的证婚人张先生代表国家和政府为2位新人宣读结婚证书。 亲爱的好朋友们,爱情是古老而年轻的话题。也是不朽的人生主题。许多人已经拥有。更多的人正在追求。2位新人有着初恋时月上柳梢人约黄昏的热烈心跳。也有着热恋中冷落清秋伤离别的难舍难分。经历了似水揉情如梦佳期的浪漫与温馨。终于迎来了这携手共赴爱情红线毯的美好时刻。古往今来有多少美妙的爱情故事令人赞叹不已。但是无论是泪洒斑烛。还是魂断萧香。不论是天河凝望还是情系西相比这2位新人的爱情故事都要逊色三分。只应书上有却到俗尘无的爱情故事今天真实的呈现在我们眼前。这真是红尘自有真情在。到底人间喜事多。王先生年轻有为事业有成。似大江东去滔滔凶涌卷起千堆雪。潘小姐纯美善良。小鸟依人。似小桥流水娟鹃细流滴滴润心田。这真是云配月月配花。佳女配奇男。鸟恋林鱼恋水。情哥恋情妹。看我们的新朗多么威武,多么健壮。多么萧洒。多么大方。这真是:唱--- 千里难寻是新郎。新郎是个好儿朗。英俊潇洒仪表堂堂。公关小姐见了都心潮漾。新郎爱新娘情深意更长。让我们共祝愿他们地久天长。

在看我们的新娘。

这真是千金难卖是新娘。新娘是个好姑娘。温柔美丽落落大方/老和尚见了都想的慌。新娘爱新郎情深意更长。让我们共祝愿她们地久天长。 夸完新郎夸新娘。男女宾相别着忙。来男女宾相象前来。你们认不认识。来握一下手认识一下。请问女宾相你管我们的新娘叫什么?啊,叫姐姐。那末从今天开始管我们的新郎叫什么。叫姐夫。那么你大点声叫一声姐夫。新郎你听见了吗。听见了。那么你大点声叫一声姐夫。新郎你听见了吗。听见了。你答应一声。哎。新郎你啥意思。哎,是爱的意思。姐夫不能爱小姨子。你看你媳妇怎么看你呢。开一句玩笑。 来,男宾相我问你你管我们新郎叫什么。叫哥哥。那么从今天开始。管我们新娘叫什么。叫嫂子。那么你大点声叫一声嫂子。新娘你听到了吗。听到了新娘你答应一声。嗯。也是爱的意思。姐夫也不能爱小姨子开句玩笑。好我们的婚礼继续进行。来男宾相你说从今天开始你哥都管你嫂子都叫什么。你给我说出几个爱称。老婆。爱人。妻子太太。孩子她妈。老伴。亲爱的。老筷。那么女宾相到你了。你说从今天开始你姐管你姐夫叫什么。老公。爱人。丈夫。孩子他妈。老伴。亲爱的。老灯。今天这老灯和老筷喜皆良缘了。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老灯和老筷白头协老。好谢谢男女宾相的合作。回到原来的位置。。。。。

亲爱的好朋友们。我们的婚礼继续进行。水有源树有根养儿育女倍艰辛。成全儿女终身事。了却爹娘一片心。今天我们的小利终于娶媳妇了问一问他老妈你盼娶儿媳妇盼多少年了。我盼好几年了。新郎你盼娶媳妇盼多少年了,我盼20多年了。那你怎么没娶呢。我妈不让啊那时候他还画地图呢。他今天终于娶媳妇了。新娘上前给婆婆带上那朵盼望已久的小红花。然后在叫妈。大家向这看。带花可有讲究。带左边生姑娘。带右边生小子.看我们的新娘多么聪明.我都没告诉她.她就把花带在了婆婆的头中间了.下面让我们大家以热烈的掌声祝福他们明年能生一对龙凤胎.花带完了.该叫妈了.新娘我问你你是先叫爸还是先叫先叫妈,为什麽先叫妈,妈有钱。那你就先叫妈,然后再叫爸。这声爸妈叫得好,红包一定小不了。老婆婆掏红包吧。哎呀,这个红包可真不小。啊/这是一千元。本司仪告诉你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小两口什么也不用干了。星期六去那边叫爸妈,星期天到这边叫爸妈 。一周就挣两千元,这个买卖多好啊。来,新娘别光高兴了。鞠上一躬。说一声谢谢爸妈。

儿媳月月范文第6篇

紧接着,你还发现,孙子们就像出林的笋子,见风长一般,用不了多时,就高高耸立起来。不知不觉中,你的腰身也着魔似的迅速弯了下去,头发与胡子,一夜间染上霜色,于是你终于成了名副其实的老人。再从村里走过,你突然就觉得,时间是真的快了些,就像孙子们翻跟斗的瞬间,稍不留神就把你摔在了身后。

一旦成了老人,你的另一扇生活之门就静静开启了。家里的一切大小事不再由你做主,你不再为柴米油盐操心,也不用下地干活。唯一可做的,就是呆在家里,子女们都说你是一把锁,替他们守住家门。你一个人坐在那里,有时候,你甚至觉得,你其实更像门口安睡的大黄狗,一个乡村老人与一条看家狗,或许有些殊途同归。太阳一截截爬上来,又一截截落下去的过程,你总觉得有一些虫子,不断吞噬自己的内心――有点缓慢,也有点迅疾。时间制造的景象,像一潭浑水,早没了明暗的界限。

而你,也就像一堵黑白消失的墙,或者一张失掉颜色的纸。

往往是,在某个屋檐下,你一个人蹲在那里,夏日的阳光像一幅层次纵深的留白,知鸟的声音被风拉长,又缩短,最后无声无息,仿佛失踪的音符。你的目光在远方呆滞无比,往事在阳光下一点点泛滥,一杆烟斗或一根拐杖,像盛放岁月的容器,但没有谁看得见、摸得着――时间有点不着边际,没人从此经过,子女和孙子们都很忙,无暇顾及你的内心。没有谁,会在意那心上,只留下了一个人的残席和剩宴。

村里的老人大多是孤独的。一般情况下,当子女们结婚后,老人们就要搬离老屋,临时搭起一间小屋,独自生活,直至死亡――这几乎成了一种风俗,标志着老人在时间中的“让位”。不用任何仪式,也无需任何仪式,从此屋到彼屋,一份更替,就已悄然完成。此后,老人们的生命,也就多了一份忽略与遗忘。

在这样的小屋,儿子是很少来的,媳妇是很少来的,女儿女婿也是很少来的。最多是,爷爷奶奶的一帮孙子,为着一碗油炒饭与一颗糖果的诱惑,到这里来,愿望得到满足后,又像鸟儿一样飞走了。再后来,要不了几年,孙子们真的就像鸟儿飞走了,飞到了各自的枝头,有的甚至飞到了远方,远得只能遥望和猜想。孙子们飞离的过程,苍老很快爬满小屋,孤独迅速聚集。直到有一天,爷爷奶奶死了,小屋也拆掉了,一个老人的一生,最终以一片废墟的形式,零落在记忆之外。

不过,在我的乡村,每一个老人的孤独,却是各自不同的。他们各自的孤独,就像一幅乡村生命的百态图,引人沉思和叹息,直至多年后,你仍然走不出那份伫立内心的忧郁。

记得有一个陈姓老人,老伴早逝,儿子夭亡,一个人守着一间木棚过活。他会说点古书,但经常张冠李戴,总是把张飞跟岳飞混在一起。说书时,表情生动,眉目飞扬。但一说完,马上就像一个霜打的茄子,神情萎顿。更奇怪的是,有一次,他甚至摸着我的头说:“要是我儿子不死,我孙子也该这样大了……”我甚至还记得他挂在睫毛上的两滴泪。我当时倒不以为然,多年后回想,却似乎有所悟,如铅般的孤独也尾随而至,就像一颗心面对沉沉黑夜,漫无边际……

像这样孤独的乡村老人,每一代人,都会有那么几个。他们中,有的因为没有生育;有的则是没有儿子,又不愿跟出嫁的女儿一起过活;有的则是儿女早夭……只剩下一个人或是老夫妇俩,表面上看去,他们的生活跟一般家庭无异;但在内心,只要你稍稍留意,就会发现深藏其中的孤独,风雨般肆虐,直到多年后,仍注满你的身体与心魂。

我就记得有一对姓郑的老夫妇,他们不是村里的原住民,解放后搬过来的,至于从哪里来,一直是个谜,也没谁去追究。他们来时还很年轻,到我有了记忆时,却很老了。据说他们有个女儿,住在上海。上海是什么地方呢?他们说上海是很大很远的城市,在那里能吃上香喷喷的肉食和糖果。这个说法一直让村人羡慕不已。我们一帮小孩,则年年月月盼望他们女儿的到来――那时我们每天都想看看城里人的样子。在我们想来,城里人跟农村人应是不同的,从衣服到眼睛到鼻子,城里人肯定都是新奇和异样的。只是我们终于失望了,一直到老夫妇死去,那个女孩都没来过。关于老夫妇以及他们的女儿,一直像个梦,被时间安放在我的身体里。记得到了某年冬天,夫妇中女的先死了,村人问男的:“你女儿该来了吧?”男的说:“已打电报过去,过几天就来了。”男的似乎还到村口眺望过,人们也相信一定能看到他女儿了,只是一直到出殡,到最后,愿望终没达到。再后来,有好几次,都说他女儿就要回村把他接走了,人们也看到了他为离开所作的准各,但结果照旧……到最后,男的也死了,村人将其埋葬,关于老夫妇以及那个女儿的传说,就成了永远的秘密。关于他们,若干年后,我突然怀疑其中或许隐藏着一个深深的谎言。我想,或许他们原本就没什么女儿,有的仅是一份深植内心的渴望与孤独?也终于明白,孤独一定是有多种形式的,在一句谎言的背后,那孤独,是希望,也是刀子;像暖暖的光,也像冷冷的冰,让一颗心,在时间里不知所终。

在村里,除姓郑的老夫妇外,其他老人,都知根知底。他们的孤独,就像一潭清澈的秋水,一览无余。他们就那么敞着,着,即使一丝波澜,也毫厘不差。他们的孤独,跟姓郑的老夫妇截然不同,更多的是来自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琐碎、抬不上桌面,却顽强并真实地存在着。

他们有儿有女,孙子成群,却跟儿子媳妇处不好,儿子媳妇对他们成见不断。在村里,经常听到:某家儿媳先是买了双鞋给婆婆,因家务事闹翻后,媳妇按着婆婆的脚强行脱掉了鞋;某家儿媳先是给婆婆买了套衣服,一阵吵闹后,婆婆把衣服抱到村口的千年古树下,又是哭诉又是烧香又是磕头又是诅咒;还有某家媳妇虐待公公婆婆,老人们就说养儿养女是报应……到最后,老人们就很少说话了,不管谁对谁错(也没人评判谁对谁错)。总之你就看见了一个个老人,在时间中沉默了,就像一头老牛,独自卧在夕阳下咀嚼,几十年的光阴,终于只剩下一个人在牙齿间的回味。

当然,村中老人,也还有另样的孤独。比之于以上老人,他们内心是沉实的,也更让人遐想的。他们或许还是冷静的,也更能打动心灵并让你愿意去述说的;他们就像一株开放在时间里的花,无论是肉体还是心灵,即使多年后,仍让你唇齿留香。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叶姓老人,身体硬朗,乐观开朗,一年四季,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即使吃不饱饭的年月,仍像春天的花朵荡漾。但我还是发现了隐藏其下的孤独,多年以来,那孤独,在一脸花朵的遮蔽下,总引人怅然。

老人参加过中国远征军,去过缅甸,队伍打散后,只身回到村里。跟他一起上战场的,还有他弟弟,但一去之后,彼此再没音信。他的孤独,从此而生――后来的每个月圆之夜,他都要在圆梦花上挽下一个又一个的结,据说此举能让梦想成真。他不断地挽结,藉此祈祷弟弟平安在世。一直到他离世,他为此一直马不停蹄――而我,则看到了一群经年不息的孤魂,在一簇圆梦花上奔驰,像一条跨越千山万水的河流……

再后来,乡村老人的孤独,一下子来了个急转弯,你似乎从一条看家的老黄狗,忽而变成了一头至死不休的老牛。自上世纪90年代,村里的年轻人就都出门了,即使是孩子,只要稍稍有了点劳力,就纷纷外出打工了,就像一种逃亡,义无反顾地奔赴。老人们一下子都疑惑并无所适从了,他们不明白土地究竟出了啥问题,为什么突然就留不住人了?走空的村子,就像冬天的鸟巢,孤零零地挂在叶子落尽的枝丫上。开春了(只有春天还是要来的),土地哪能丢荒呢?于是,老人们似乎又回到了从前,带上孙子扛起犁耙,重新回到土地上。只是土地也不是先前的面容了,在春天的深处,那些佝偻的身子,让土地显得有精无神,离开年轻人怀抱的土地,就像失血的一张脸。而老人们也真的老了,他们已无力进入土地的深处他们此时的身影,更像村庄跌落的一声叹息,或者就像春天掉下的一滴浊泪,一下子,时间与面容,都面目全非了。于是,孤独就像春天遍野的草木,覆盖所有内心;于是,老人们就一次次对着远方怀想:“儿子媳妇们究竟何时才回来啊?……”

儿媳月月范文第7篇

先天没有手臂,女孩沦为弃婴

1982年4月26日,这天天气不错,山西省清徐县清源镇吴村的罗老三去自家地里查看刚浇了水的地干了没有。半路上,他差点被一个石块绊倒,就在这时,他听到了“哇哇”的婴儿哭声从路边的水渠旁传来,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个没有双臂的女婴。罗老三没有多想,把女婴抱在怀里,转身回了家。

罗老三把孩子交给了弟媳贾秀。贾秀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将这个被父母遗弃、没有双臂的可怜孩子留下来,并给她取了名字:罗凤枝。

在同龄人异样和同情的目光中,在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罗凤枝一天天长大了。她不仅学会了用脚穿衣、洗脸、梳头、吃饭,还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会了用脚穿针引线、缝衣服、钉扣子。罗凤枝从小就很懂事,很懂得感恩,父母下地干活,她就坐在灶台上和面、切菜、烧水,把自己能干的活都干完,然后,坐在院子里练字。长年的艰苦练习,让罗凤枝脚上的血泡,好了又破,破了又好。寒冷的冬天,脚丫子被冻伤了,她也不停歇,咬牙坚持练习。一到春天,冻伤的地方就会裂开口子,常常疼得她整晚睡不着觉,但她从没叫过一声苦。

说起罗凤枝用脚生活的艰辛过程,贾秀心疼不已。虽然女儿学会用脚做很多事情,但唯独“解手”这件事是必须靠人帮助的,每到这时,贾秀才觉得自己是在照顾女儿,除此之外,女儿几乎不让她操心。

1994年6月,万家寨引黄工程牵动着所有山西儿女的心,也让罗凤枝非常兴奋。她听说,只要把黄河水引过来,村里就不再缺水了。当时,上小学4年级的罗凤枝用脚写下了一封捐款信,寄给了当时的山西省省长孙文盛,随信寄去的还有她攒下来的11.9元的零用钱,希望孙省长替她捐给引黄工程。罗凤枝的举动感动了省长,也感动了所有山西人。山西省授予罗凤枝“张海迪式的好少年”称号,号召全社会学习罗凤枝身残志坚的精神。

2001年,罗凤枝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西省财贸学校,学习商贸英语。到了一个新环境,没有了妈妈和哥哥的照顾,罗凤枝有点害怕。她怕在拥挤的食堂里买饭,怕在厕所里找不到一个能帮助她的人……当罗凤枝一个人蜷缩在宿舍的小床上发呆时,同学们给她端来了香喷喷的饭菜,为她脱鞋、洗脚……尽心地照顾着她走过了难忘的3年时光。

错发短信,意外“牵手”爱情

23岁,多么美好的年龄,走上工作岗位的罗凤枝却没有同龄人那般浪漫的生活。除了工作,她喜欢和朋友们互发短信聊聊天,日子虽平淡无奇,但有了朋友们的关心和问候,罗凤枝感觉很快乐,很知足。她怎么也想不到,收发短信竟然意外收获了一份美好的爱情。

2005年4月的一天,罗凤枝下班回到家里,一个人有点冷清,就用脚拿起手机准备和朋友聊天。这时,她发现手机上有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未读信息:“下班了吗?工作了一天累了吧?晚上好好休息,看电视别太晚了。睡觉记着关好窗户。”这是谁发的?出于好奇,罗凤枝拨通了手机号码。接电话的人问她:“你是哪位?”罗凤枝告诉对方:“我刚才收到你发给我的一条短信,估计是你发错了吧。”对方沉默了一下,就说:“哦,对不起!不过就当是我对你的关心吧,注意好好休息。”对方温柔的叮咛让罗凤枝倍感亲切。

打那以后,罗凤枝开始莫名地期待那个号码能发新短信过来。 经过了解,罗凤枝知道了对方叫徐进,是忻州市五台县人,在太原市一家网络公司上班。25岁的徐进一表人才,谦虚随和,人缘很好,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把那条短信错发给了罗凤枝。

频繁的手机短信和电话让两颗心渐渐走到了一起,爱是不需要理由的,未曾谋面的他们恋爱了。

徐进几次提出见面,都被罗凤枝婉言拒绝了。罗凤枝担心,对方如果看到自己没有胳膊,这场美妙情缘也许很快就破灭了。她也明白,见面是迟早的事,就试着暗示徐进:“如果我突然没有手了,你怎么办?”“那我就做你的手,照顾你一辈子。”虽然知道徐进并没有把这句话当真,罗凤枝还是非常感动。

一次,徐进又提出见面,推不过,罗凤枝只好答应先寄给徐进一张照片。收到照片的徐进很奇怪,为什么寄来的是一张一寸照片呢?但能看到梦中情人亲切的笑容,他还是很高兴的。有了初步的心理准备,他们再也不满足于虚无缥缈的短信恋爱了,急切地想要见到彼此。

2005年6月的一天,徐进终于敲开了罗凤枝的房门。在开门的一刹那,徐进惊呆了!站在他面前的这个亭亭玉立的女孩儿、这个让他心仪已久的姑娘,竟然没有双臂。徐进简直不敢相信几个月来的几百条短信,是出自一个无臂女孩之“手”。他缓缓地坐下,看着罗凤枝用脚提起茶壶泡茶,然后“端”到他的手里。看着蜷缩在床上用脚拨弄头发的罗凤枝,想到他们几个月来的相知、相恋,想到罗凤枝对他的关怀,徐进突然从内心感到一种莫名的冲动,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照顾这个女孩一辈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开始谈婚论嫁。徐进本想先和罗凤枝结婚,随后再找个合适的时机告诉父母,却在和父母通话时不小心说漏了嘴。父母听说儿子找了个女朋友,心里乐开了花儿,一定要来太原看看未来的儿媳妇。这下可难住了徐进,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他生怕他们见到罗凤枝以后接受不了她。该怎么办呢?徐进想了一个缓兵之计。

徐进说,他很忙,希望父母过段时间再过来。他认认真真地给父母写了一封信,描述了自己生活得很幸福,并随信寄去了那张罗凤枝的一寸照。

看着照片里女孩俊俏的笑脸,徐进的父母乐得合不拢嘴。

虽然一时瞒了过去,但徐进并不感觉轻松。媳妇见公婆,这是早晚的事,马上国庆节就要到了,他怕父母再次提出见面的事儿。果然,父母又催了起来。徐进再也编不出任何理由,只好答应了。

身残志坚,终结幸福姻缘

2005年9月29日,徐进鼓足勇气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如实地说了女友的情况。电话那头一阵沉默后,徐进听见了父母低沉的话语:“先带回来看看吧。”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罗凤枝踏进了徐进家的大门。让罗凤枝感动的是,徐进的父母并没有刻意为难她,而是亲切地招待了她。

第二天早晨,徐进的父亲在外面打扫院子,不经意间抬头看到罗凤枝竟然用脚夹着梳子梳头,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那么自如,似乎她用的不是脚,而是一双灵巧的手。看到徐家没有嫌弃自己,罗凤枝试着提出帮徐进的母亲做饭。为了一试究竟,徐进的母亲答应了。看着罗凤枝熟练地用脚洗菜、切菜,徐进的母亲不禁感叹:“这孩子,真不容易。”

2005年11月27日,罗凤枝与徐进结了婚。他们在太原市北张村租了一间小民房作为他们的婚房,房间布置得简单大方,充满了幸福的味道。罗凤枝也一心在家做起了家庭主妇。

2006年10月初的一天下午,中国网通山西分公司的总经理听说了一个无臂女孩,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了爱情,但却赋闲在家的故事后,经过多方打听,终于联系上了罗凤枝,并告诉她:从这一天起,她就是中国网通山西分公司的一名职员了,负责在每月月底的时候,打电话通知用户续交话费。考虑到罗凤枝的特殊情况,总经理特意安排公司技术人员在罗凤枝家中安装了一部电话、一台电脑,让她在家里办公,平时只需通过网络和公司保持联系就行了。罗凤枝高兴得像个孩子,连连说:“我终于有喜欢做的工作了,感谢社会上的好心人!”

就在这时,另外一个好消息也在等待着罗凤枝,她怀孕了。2007年8月,罗凤枝在山西省武警医院顺利产下一名男婴,一家人高兴极了。罗凤枝和徐进给儿子取名:徐怡铭。其意饱含着他们的希冀,同时提醒孩子铭记所有好心人的关爱。不幸的是,孩子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夭折了。

儿媳月月范文第8篇

晚年丧妻乃人生一大不聿,8年前我的结发妻患脑血栓突然去逝。生命怎么会是这样,不等你明白怎么回事,就把灾难突然横加在你的身上。回想我们47年的夫妻生活,虽无波澜起伏,但也相濡以沫,平平静静,同甘共苫。以我微薄的工资养育了我们5个儿女。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我一时难以承受,一下子把我这个乐天派的“老来少”变成失魂落魄的真正的小老头。书渎不下去,电视看不下去,就想去看录像,还想看点言情的。

不到半年时间,我的体重骤减了十多斤。我深深感受到了没有老伴心灵上的失衡。

(二)

在我身处孤独痛苦之时,不少好心的朋友规劝我再续弦。“人老丧偶不能不再娶个老伴。”“再好的子女也代替不了贴身的老伴儿。”一时间大家都帮助我,给我介绍了种种样样的对象:有的是嫌我子女多、有的是嫌我赚的少、有的是大学教授,我还配不上……

有一天,正在家发呆,一位老同志来电话说要给我介绍一个人,是某大工厂的幼儿教师。说她为人善良、老实厚诚、能歌善舞,还未婚。我一想,人家是未婚,我是二婚,能合适吗?就说:“我钱少、孩子多,恐怕够戗。”朋友说:“处处看吧,没准儿人家不嫌你呢。”

第一次见面,例行公事。只是印象不错,看她长得面善、好看、挺顺眼,留下电话就分手了。

第二天,介绍人打来电话说:“你们直接打电话联系吧。”真没想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葛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栅处。”从那以后,我们开始了约会。不久,我们的感情都得到了双方的认可,随之而来的就是我的第:二道坎儿了――如何过好子女关?

我为这件事夜不能寐,在床上反来复去地“烙了好几夜饼。”当时的心情确如十五个吊桶¨水――七上八下,,我和对方说:你再给我一点时间,我想征求他们同意,得找个机会和他们谈才行,她同意了。之后的两个星期,我们没通电话。说实话,我心里{‘分憋得慌。她心里也没底。她母亲给介绍人打了电话,介绍人和我说,你的情况可以理解,佃我相信你家儿女个个都孝顺,又都通情达理,你只要和他们沟通,就一定会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转眼,三个丹的时间过去了,又到了和子女说这件事的时候了。我想来想去,找到了一个突破口:我的儿子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心理咨询师,他应该更懂得老爸的心理需求。一天,我和儿子面对面地坐下,还不等我开口,儿子就说:“爸,我早就知道你要和我说啥,你的事我们几个都沟通过了,从刘我妈的感情上说,我们一时还难以接受,但要从理智上来讲我们能同意,只要老爸能过得幸福,我们都高兴。”那――刻、那一刻,我的心情难说出感动的滋味是什么……只觉得男人的眼泪、父亲的眼泪在心里流……儿女们大了,懂得爸爸的心了,这真是我晚年最大的幸福!

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对方的母亲时,她说:“真没想到,孩于们这么开通,你家的子女真是善解老人的心意。”听她这么说的时候,我心里又小出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儿子还在以后的――篇文章中以这样的标题写过“悦纳继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并发表在《家庭生活指南》杂志。

(三)

1995年,我前妻去逝一年后,我们高兴地办理了结婚手续。我内心喜悦的同时,想起老朋友说过的一句话,“你老苏要能把丽君娶到家(我现任妻子的名),你就偷着乐去吧。”此时此刻,当我把这话说给她的,我们都开心地笑了。

我们的婚期就要到了。如何办喜事,是我们的焦点,我主张从简,她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她妈妈想让姑娘体体面面地嫁出人。在这―点上,我们第―次出现了分歧。我想,这么大岁数,也不是年轻人,穿着礼服结婚,有点可笑。但终于足感情通路路通,最终我们互相让步,互相协商,把婚礼办得范围不太大,既热烈又不俗,在主持入的精心策划下,办得十分成功、友人们说:“你们的婚礼热闹、大方,不落俗套。”

这一天,我们从举办婚礼到畅游“哈尔滨文化公园”,一整天下来,没吃什么东西,但也不觉得饿和累,自己现在想来,这可能就是应了那句话“人逢喜事精神爽”吧。

现在我们每次闲下来,拿来当初的照片和录相时,每看一次,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感受。感谢我现在的妻子,要不是她当初坚持留下美好的瞬间,我们定会感到非常的遗憾。而这些纪念,又随时间的流逝,弥足珍贵起来。

(四)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一晃,我们的日子已经过了八年。八年来,我们相濡以沫,幸福快乐得就像刚刚开始,我们的生活虽不富有,但我们彼此关爱,相互都比过去身体健康,连孩子们都说“我爸看起来比以前还年轻了,上楼都不再拖泥带水的了。”七八年没见面的同志们都惊讶地说:你这是“苏老头儿”变成“苏小伙儿”了,这不是戏说。她的朋友都问:“你俩的小日子过得不错呵!”我想,只因月月年年杏花开,皆因源头活水来。

(五)

人们常说现在这个社会,看钱不看人。再婚之间,最敏感的问题就是谈钱。佃我们俩好像没在这个社会里活似地,从不为钱这个字而发生不愉快。当时,我们的月工资只有700元钱,但当我过生日时,她却给我买了100元钱的衬衫做礼物。还有一次,她乐呵呵地回来了,手里拿着180元钱说:“这是给你的喜幸钱。”我问她咋回事儿?她笑着告诉我说:“我去给人家婚礼上伴奏得的。”俗话说:钱不在多,在于情;话不在多,在于诚。

每年清明,我都要给前妻扫墓,她说:你真是个有情有意的人呵。而且每次都和我一块去。前年,她的工厂破产,她下岗了。她很苦恼,想来想去,她想在家开一个美容屋。我在经济情况不宽敞的情况下,坚决支持她,经过十多天的各种筹划,美容屋终于办成了,她当时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而我们的情感电随之升温了……

过日子,俩人不揣心眼儿。如有大的支出,我们都是主动商量;买日常衣物,她总是给自己买便宜的,为我买贵的。我当然乐意让自己的妻子穿得更好些,买衣服时总要给她上―个档次。她知道我学习书法和其他的学习用品需要―个文件柜,她就跑遍了全市家具市场看哪个最合适,最后选中一个非常可心、适用的文件柜。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和儿子家一墙之隔,当初,我住大的,儿子家住小的。我想:我们只有两口人,儿子家三门人,我就和她商量,“咱们和他家换一下,咱们住小的,他们住大的。”没想到她竟然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并月-没有半句怨言。在以后与儿子相处的过程中,只要儿子家有个大事小情,她都主动帮助。感动得儿媳妇直说“王老师人真好!”(儿子们一直这样称呼她)女儿们也都说:“原来以为她是冲我爸的房子来的呢,看来我们真是错了”。

2001年,她母亲原来的房子要动迁,考虑老太太就一个人,没地方住,我毅然决定,让她母亲搬过来一起过。我虽然知道她的母亲有些个性,较难相处,但我还是把她接过来了。这样虽然多了很多麻烦和不便,但她也就安心了,不再因为她母亲孤苦而担忧。

(六)

协调志趣,共写晚情。共同的志趣、爱好,也是我们能够和睦相处的重要一条。我们俩共同上老年人大学,她学民族舞,我学写作和打乒乓球。我打乒乓球时,她就数球。其乐融融,共沐春夏秋冬。

我们都爱好旅游,途中的乐趣让我们回味无穷。每一处山花野草,都能激起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一起去采蘑菇、一起去钓鱼、一同去摘菜、一同去森林……那种幸福和快乐,真让人感觉自己仍是白叟童年。

生活中的小插曲也无处不在。一次,我的女儿在街上看见王老师手搀一位小伙儿,当时就想:坏了!她有婚外情!!我女儿三脚两步追上来,想抓住一个“现行”。走到跟着一看,立码儿“气”得够戗,她身边的小伙儿不是别人,正是本人我也!

类似的笑话还有很多,三年前我们去北京游长城。拥挤中,我们被冲散了,妻不知情,习惯地挎着原以为是我的别人边走边和人家说话,见人不答应,回头一看,是一个真正的小伙儿,正手挽他的对象偷偷在笑呢。妻子闹个大红脸。就此我写下一首打油诗:

烈日炎炎情意浓,

老伴与我携手行。

满眼春风观不住,

醉心赏景乐无穷。

如织游客行匆匆,

风火楼门手放松。

老伴忙挽别人手,

错把别人当老公。

小伙低头偷着乐,

姑娘一旁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