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钢笔行书字帖

钢笔行书字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钢笔行书字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钢笔行书字帖范文第1篇

我多年研习毛笔书法并从事书法教育教学工作,最初对钢笔字能否上升为书法艺术也持过怀疑态度,认为它没有更大的可塑性,不可以同毛笔书法并行相提。后来我偶然用硬笔临古碑,便惊奇地发现,小小的钢笔竟也能毫不逊色地写出古朴的碑字来,用于临毛笔古帖则更不在话下了。由此悟得钢笔书法不但也是书法艺术,而且有着广阔的前景,而这前景又在于向毛笔书法古碑、古帖中学习。出于这个感受,笔者不但自己渐渐迷恋硬笔书法,而且还向同仁及自己所在学校的师范学生大力倡导、并推行硬笔书法临古帖“取法乎上”的教学方案,渐渐收到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硬笔书法只有这样才能“如鱼得水”。否则,硬笔书法仅仅单纯以学实用性钢笔字帖作为范本,缺少艺术含量,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些实用钢笔字帖当今仍然大量的流行于市面,其面目可谓“前后平直,上下方正,状如算子”,类似于“馆格体”,缺少对古碑、帖的师承,自然也就单调、乏味,不能称之为书法艺术,但这类字帖也有它的优势,至少很见功力的,作为一般的初学练字之用还是可以的。

当前,相当一部分书法爱好者自己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将硬笔书法向毛笔书法的古碑、古帖中浸润、渗透,这是一个可喜的局面,但看硬笔书法的一些作品,感觉到还不够力度,还不能充分显露硬笔书法的师承,由师承再创新的好作品还很少。当然,硬笔书法尚处在向古碑、古帖的过渡阶段,还须硬笔书法同仁共同努力,加快使硬笔书法走向成熟、走向完善。如何进行硬笔书法古碑帖的临习?笔者谈一点个人浅见:

1 硬笔,一般所指的是钢笔。我们就以钢笔书写为例,钢笔的应用与毛笔相比较在于一个“大”与“小”的关系,小必然在使用时特别注重一个“巧”,巧在于书者技巧的运用感知硬笔笔尖的灵活变化和“笔法”的体现。硬笔的笔法与毛笔相比较,除明显的起笔时用的藏锋、逆锋和浓、淡、干、枯等墨色的变化以外,其他的如提、按、转、折,轻、重、疾、涩、驻、过等笔法一应俱全,所以硬笔临碑是可行的。

2 临习传统的碑和帖,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临习真正意义上的墨迹,墨迹载体的纸张或绢帛是与现在钢笔书写载体大抵相一致的,故而用钢笔临古帖比较直接便当。这里着重强调一下钢笔临古碑应注意的问题。书写者要对运用钢笔的轻重技巧有很好的掌握,并在临写的过程,充分感悟碑的硬朗与质朴的美感,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切不可把碑的苍朴理解成剥蚀或抖笔,即便面对风化、剥蚀的字迹也要“透过刀锋看笔锋”。

3 硬笔在临习的选择上与毛笔书法学习路径没有多大区别,写帖仍然可以从正楷人手继而行楷、行书、草书等。写碑则建议也从比较规范、秀逸的如魏碑《元倪墓志》、《刁尊墓志》、《石夫人墓志》,汉隶《曹全碑》、《礼器碑》等着手。继而不妨再向结构奇崛的方向发展。临古碑帖也同样要求形神兼备。因为我们用硬笔临古帖的目的不在于走走形式,而在于向古人典范的法帖中汲取营养,使硬笔书法的艺术含量越来越高,路子也越来越宽,所以孙虔礼叮咛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仍然是学习硬笔书法的至真道理。

4 无论学毛笔书法还是学硬笔书法,往往都注重对字的书写和表面的技巧而忽视了读碑的重要性,读碑要分两个层面,一是读用笔、读结构、读风格;二是读碑文、帖文。前者是很多人能够做到的,后者则往往受到文言文的限制而回避了。不读碑帖的损失至少有二:一在临帖的环节中最后的一环是背临,如果不能背读帖文,则给背临整句带来不便,或者很难背临,二是在我们笔下所临的碑帖都是历代留下的经典或佛经、或颂文、或祭文、或题记、或记事、或诗章、或咏物等古文学作品,这对一个书法爱好者或书家都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增长古文知识修养的途径。然而在当今出版的字帖当中大多都不做释文断句,更不做相关的内容、背景说明,或者编者本身也和大家一样缺少相关的知识,如果将碑帖上升到学的层面,碑帖文、作者、书者、刻者、收藏年代、历史等都将成为核心内容。这也表明,如果硬笔书法作者想耍能够称其为“家’的话,应当是使这门艺术厚重的意义上的“家”,单纯停留在出几本楷行书字帖是不够的。

5 初学者或硬笔书法水平不高的爱好者,面临直接临古碑帖不易人手的问题,尤其是许多古代碑版由于年代久远,石碑经过风化、剥蚀,字迹不易辨e,因此就需要有高水平的硬笔书法家出版更多的硬笔临古帖的字帖。硬笔临的帖应当是形神兼备,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硬笔技法特点。笔者就尝试进行这样的硬笔教学导向,并获得一定的效果。我们深知,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硬笔书法也不例外。好在一些硬笔书法高手同时又是一些优秀的毛笔书法家,对碑帖的临写驾轻就熟,具有较深的造诣,这也是硬笔书法之所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发展迅速的巨大优势。

6 说到硬笔书法的碑帖学,也会使人联想到碑与帖的流派分庭抗礼的问题。历来就有南帖北碑之说,在书法发展史中,经历过刻碑的风靡时期,如唐以前;也有过漫长的帖学主导阶段,如宋、元、明三代;亦有过清代的宗董(其昌)期和宗赵(孟\)期;亦有过阮元、包世臣的大力倡导碑学的昌盛时期。所谓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今天人们的视野开阔,思维开放,全方位立体地认识世界、领略艺术才是现代人的精神风貌。我们看传统的勒碑刻石上的字是美的,书于帛书、纸上的帖也是美的,碑刻具有古朴、稚拙、凝重的特色,其线条耐人回味;帖具有隽永、润泽、飘逸的特色,其线条圆活、流畅给人以清新、洒脱的舒畅美感。在大千世界中阴柔美和阳刚美是并存的,所以笔者以为碑学和帖学是一个书家所应该掌握的必备的知识,偏废一方,都会使你的书学显现不足,更何况人的情绪不能总是处在一种状态中,如果说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那么在不同的情态中写字作书,书风、书品、书体就会与你的笔调、节律和你的心情合拍的。词论家刘永济说:“文艺之事言派别不如言风会,派别近私,风会t公也”,书法之碑、帖流派之见,也应“言风会”更好吧!

钢笔行书字帖范文第2篇

2006年岁中,从网络上得到消息,创刊于1996年的《钢笔书法报》已经没有正常出刊了。事物随着岁月的更迭,凄冷的寒风又捎来一道令硬笔书人伤感的消息《钢笔书法报》停刊并陆续退回报纸订阅款。一面民间硬笔书法报刊大旗经过整整十年的发展,最终于寒冬里凄然消失了。

忆往昔,1996年是硬笔书法江湖的特殊年月,一份硬笔书法内部发行小报《钢笔书法报》在湖北咸宁创刊了。创刊伊始的《钢笔书法报》的宣传理念轰炸着全国各行各业的硬笔书法爱好者的每根神经,几乎全国的高发行量的各类型报刊上都刊发该报的创刊、赠送、征订启事。铺天盖地般地毯式的广告宣传促使全国的硬笔书法爱好者都把目光聚焦到了《钢笔书法报》。是的,《钢笔书法报》于硬笔书坛一鸣惊人。创刊后的第二年从四开小报扩版成为对开四版的双色胶印大报。并且在创刊次年推出每年一届的以《钢笔书法报》为背景的品牌大赛“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段位大赛。硬笔书法江湖曾有过不少的民间报刊的创刊,但大都没经营上一二年就过早夭折了,由此可见其中的酸苦。《钢笔书法报》屹立于硬坛整整十年,影响了几代硬笔书法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的作者群,有哪位作者不受到该报的影响呢?如果说,《中国钢笔书法》对中国硬笔书法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钢笔书法报》仅次于此。

《钢笔书法报》从创办到发展经营,邹慕白先生以《钢笔书法报》为基地,把硬笔书法产业化的商业化行为辐射到了不同的点面上,创立了一套思想意识超前的经营方式,至今没人超越。我们很有必要读懂它、研究它,或许从中能够得到些许的启迪。

一、树立报刊为品牌形象,以大赛为互动

《钢笔书法报》至今举办了八届“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段位大赛,每一届都推出来大量的硬笔书法人才,为硬笔书坛培育了大量的精英,带动了硬笔书法的蓬勃发展。现实评奖操作与理想期望评奖程序的取舍中,邹慕白先生现实地选择了现实的方法,这是产业化的《钢笔书法报》商业行为的成功点。总结“文华杯”的筹划有两个亮点:1.评委费用零支出。每一届“文华杯”的举办,从征稿前期筹划、评选到后期作品集的出版,一直都是以《钢笔书法报》内部编辑人员为话语权者,聘请了大量的全国高层人物担任不到现场评选的顾问式评委,于表象上体现出权威人物担当评委的权威性大赛,以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参与其中。初评、复评、终评层层评选程序都是由《钢笔书法报》的几位编辑进行。别家的比赛的评委费用等整套评选程序的经费支出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数十万元,“文华杯”漂亮地做到了评委费用零支出。虽然“文华杯”每件参赛作品只须交13元的参赛费,但主办方从中可摄取的利益也可想而知了。2.把获奖名额扩大,奖项倾向于特殊的群体。在二十多年的硬笔书法发展史上,“文华杯”大赛独领了十年,为什么极少有人质疑文华杯评选的公平公正权威性呢?“文华杯”不断地增加获奖名额,有创作实力的作者获奖当仁不让了,开展硬笔书法培训教育肯定在情理之中,超大编制的获奖名额,一般活跃者都有份,满足了渴望奖项的躁动的心,安慰了不少人,平息了不少怨声。这是现实评奖操作的成功之处。《钢笔书法报》的经营过程始终把目光放在培训教育上,它所操办的“文华杯”届赛,大多数获奖者都是开展硬笔书法培训教育者,成功地做到控制一个人,诱导到一群人。某个人的培训班是一个点,一个省的培训群体是一个面,全国培训教育各个点面全面开花,赢得了硬笔书法整个世界。组织奖的奖牌还颁发给了积极参与组织参赛的培训教师,让开展培训的书法教师也有一个可以炫耀的资本在当地展开培训教学宣传,互利互惠,何乐而不为呢?!鼓励一个人,带动一班人,以一带多的发展模式,不但激发辅导者的培训教育激情,也扩展了硬笔书法基层爱好者数量的大幅增长,当然主办单位收到了满意的现实效果。不可否认,这种评奖机制有着很大的现实性,但也体现出了相当的投机性,只是过多的现实利益掩盖了参与者主观上不乐意探究的投机性,是以,纵横硬笔书法江湖没落骂声。

二、硬笔书法产业化的初期商业行为主要是出版书画作品集

把《钢笔书法报》打造成为硬笔品牌后,逐渐地以《钢笔书法报》为品牌背景开展各类的书画活动。如果说,“文华杯”届赛可以为主办单位增加不少的盈利的话,出版书画作品集系列更能增加经济效益。以《钢笔书法报》为基地的邹慕白先生的硬笔书法产业不断地开拓出东方书画家协会和彩印的《东方书画报》。以协会拢集硬笔书法的精英,以《东方书画报》集结硬笔、毛笔二栖书家,当然,这也是硬笔书法产业的商业化行为的雅化粉饰。世上没有不用交会费的协会,也没有不用付钱就可以订阅的报刊。产业化的商业行为形成了一条龙的服务。大赛作品集的出版为赛后增加了不少的经济收入,各类老年人的书画集的积极出版才是邹慕白先生早期硬笔书法产业的商业化主打行为。书画集的出版,首先是选择的参与作者群体十分准确老年书画爱好者。研习书法的老年人群体主要集中于城市,城市的老年人一般都是国家的离退休干部职工,这个群体的经济收入相对来说比较可观。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他们的学习动力很强劲,他们的参与意识很强烈。邹慕白先生为他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舞台,让他们有了更为广阔的展示才华的机会。在此类活动的扩展过程中,书法作者的个体得到了不少的实惠,积极参与的互动促使书画产业的商业利益不断膨胀。

三、硬笔字帖出版的大市场促使产业重心的转移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经营运转中,精明强干的邹慕白先生以敏锐的商业眼光意识到硬笔书法爱好者字帖的出版市场才是硬笔书法产业的经济收益根本。在鱼龙混杂的硬笔书法字帖出版市场短短的几年间,高知名度的邹慕白先生雅俗共赏的楷、行书受到了广大硬笔书法爱好者的极大欢迎。邹慕白先生出版了《3500常用字钢笔字帖(楷书、行书)》、《校园唐诗钢笔字帖(楷书)》、《唐诗精选钢笔字帖(行书)》等几十种面向硬笔书法爱好者的大众字帖。大市场高发行量的硬笔字帖出版促使邹慕白先生硬笔书法产业化的精力、人力资源发生了倾斜。是的,报刊、书画集的经营不再是产业的重心了,甚至可以说已经严重影响经济收入的产业了。编辑报刊是相当繁琐的事情,没有充足的精力、人才投入经营,《钢笔书法报》不正常出版一段时间后还是停刊了,老年人书画集出版也处于“冬眠”状态。都说该出手时就出手,反之,该收山时就收山,邹慕白先生的硬笔书法产业化的书法本体没有发生变化,但产业化的重心变动了,《钢笔书法报》的编辑出版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商业化进程的发展,在硬笔书法产业调整中“归隐”了。

钢笔行书字帖范文第3篇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姜夔《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循序渐进

学习书法,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还应该懂得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先正楷,后行草。苏轼说:“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就是说楷、行、草书三者如同人的立、走、跑,如果人连站都不能站,怎么能走和跑呢?如果没有楷书基础,直接写行书、草书,就会疏于法度,流于轻滑飘浮。行书、草书是楷书的流、便、疏、散,学好楷书之后,加强用笔的流动呼应,行草就容易上手。等到楷法熟练,再写行草时.便可悟到两者相通之处,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钢笔行书字帖范文第4篇

一、选好字帖

教育部规定小学阶段,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学生硬笔书写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通行规范的行楷。高年级学生对一些常用字的笔画结构都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练习的关键是字体,也就是所说的字要“入体”。这个时期,如果教师的书法水平较高,言传身教最好。但不是每个语文教师都是“书法家”,所以字帖就成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最好的书法老师。接下来面临的就是选帖的问题。选帖的一般原则是:(1)选自己喜欢的范字。这一点可以让学生在多种比较之后再结合自己的书写风格做出选择,因为自己喜欢就暗示所选的范本基本符合自己的情趣和偏爱,给自己带来长久兴趣和进步。(2)选择公认的优秀范本。不盲目迷信名家字帖,个性有余、规范不足的字帖往往不适用于小学生。选择的字帖必须做到点画应规入矩,字形平稳严整,市面上确实有不少字帖比较低劣,甚至有些无厘头,若以此为范本,会误入歧途,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可能沾染一些不良习气。可以讲习字能否进步,根本在于范字的好坏上。只有具备高水平的范字,才能事半功倍。否则用再好的方法,花再大的力气也只能徒劳无功。我们推荐田英章、邹慕白、司马彦的字帖,他们的字谨严端庄,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字足够规范。有的字帖还与教材同步,一课一练,练习内容就是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句段,学生在练字的同时还能帮助巩固语文基础知识,一举两得。

二、方法科学

首先,学会临帖。学生在临帖过程中应先进行描写,“手写心思”认真琢磨字的字形特点,笔画写法,牢记于心,进而进入仿写阶段。仿写时,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写完了比照字帖,看看自己写的和字帖上的标准字形有什么差距,进而改正,反复研磨,直到差距越来越小,相像为止。而后进入忆写阶段,回忆字形特点,把仿写的字默写出。学生在练好正楷的基础上逐步练习行楷,最后是练行书,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其次,定时定量。不能断断续续,时长时短,贪多求快,浮光掠影,这样达不到长期记忆的效果。原则上宁少毋滥,少则得,多则惑,提倡一个范字写十遍,而不提倡十个范字写一遍。我校规定每天中午有二十分钟的写字时间,应该讲是一节严格意义上的书法课,雷打不动,大多情况下没有老师指导,全部按帖练习,但要求每周上交一张最满意的作品。别小看这张作品,写完后他要学会认真审视自己的练习成果,在反思中初步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在反思中培养对汉字的审美能力;在反思中学会赞赏自己,增强自信心。

其次,调节心情。练字时注意调节好心情,心平气和则凝神聚力,善始善终。如若浮躁意乱,练字效果甚微。其实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应尽量保持平静,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练字就成了练人,练自己的情趣调控能力和意志品质。有的学生说:“我每天练字,自我感觉,字体没有多大的长进,但是心态变了不少。以前比较浮躁,现在开始觉得有种神定气闲的感觉,特别是在心情烦躁的时候,练练字,很快可以平静下来。”

最后,增强信心。学生在练字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两种情况:一是无论怎么练,进步也不大;二是开始时进步很快,过一段时间就停滞不前。前者一般来说是学习方法有问题,如不按要求练习,存在应付投机心理等,后者是因为眼力鉴赏力低于手写能力,失去眼力对手功的先导作用,看不出自己究竟有哪些不足。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暂停一段时间练习,多观赏一些优秀作品。因为除了练外,还要多读帖,把字的笔画、字形等牢记在心。看得多了,提高了眼力,就容易把字写好。同时,老师给予必要的指点,与学生深入交流,找出问题的关键,再有的放矢,打破这种停止不前的局面,产生质的飞跃。

三、注重评价

第一,定期举办书法展览。每个月,我们都把学生自己的优秀书法作品展览在教室后面的“擂台比武”上,在观摩欣赏的同时,相互取长补短。可以是某个字的神来之笔,可以是整体上的行款布局,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进步空间,还可在网络、杂志上整理出同龄孩子的硬笔书法佳作,打印出来张贴在“它山之石”一栏,在这些作品身上,有的学生清醒地找到差距,也有的轻松地找到自信,因为部分“获奖的作品”也“不过如此”。每次书法展览,我们在为高水平学生提供舞台的同时,也没有遗忘那些虽不出色但在进步的“后进生”,把他们的作业张贴在“在路上”一栏,就是对他们的肯定。请你相信,这群学生中间一定有“潜力股”,只要用发展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总有一天会登上“擂台比武”一栏,实现“逆袭”。

钢笔行书字帖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幼师生 三笔字 一体化教学 训练 考核

三笔字(指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作为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由于中等师范学校的转型,三笔字教学也在淡化。我校是一所刚升格的以培养幼儿教师为主的全日制大专院校,对于课程的设置、人才培养的性质等各项工作都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笔者多年来从事三笔字教学工作,下面就幼儿教师三笔字的教学、训练、考核进行阐述,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一体化教学与学时

三笔字是师范生的重要基本功内容之一,这一共识在我校承担的国家级一般课题《基于幼儿教师准入标准的研究》中,对全国一些省、市(县)用人单位的几千份抽样问卷调查中,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都希望幼儿教师能写得一手规范、工整、美观的好字,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大家希望的人才呢?古人云“字无百日功”,三笔字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书写技能需要一定时间的正确训练才能形成,必须得有时间上的保障。笔者认为:三笔字至少要开设一学年(36学时)的必修训练课,并保证每周1课时,因为课时安排均匀些,时间跨度稍长点,有利于学生练笔教学逐渐展开,打牢学生基础。然后树立正确的三笔字训练观,写字与书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写字是为了交流,字必须写得正确、规范、工整,同时注意美观。书法则是想象创作活动,重在抒发个人情感,求异、求变,讲究艺术效果。写字是书法的基础,书法是充分表达个人情感艺术化汉字。所以不要把三笔字课与书法训练完全等同,应牢牢定格在写好字,打牢“基础”这个层面上。

二、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开设三笔字训练课,是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突出师范性的举措。从学生的实际书写水平来看,三笔字必须从基础抓起,要在一学年内使学生达到训练要求,教学方法上必须创新。首先,笔者尝试的三笔字一体化教学,指的是不采取惯用的将毛笔、钢笔、粉笔字分阶段进行教学的方式,而是三者作为一个整体,结合进行,相互借鉴、促进,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这是因为,三笔字学习目的是相同的,都以汉字为相同的表现对象,三者之间以毛笔字为主导,钢笔字和粉笔字是在其基础上的一脉相承,这诸多相通之处为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可实行的保证。其次,是将三笔字教学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才是关键,第一学期安排毛笔楷书,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毛笔书法的基础知识,如中国书法的形成与发展,学好三笔字的目的意义,笔画书写,结构规律,章法分布,等等。但在教学毛笔字的同时,不是只单一地教毛笔字,而是以它为重点,将硬笔(钢笔、粉笔)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基本笔画横画时,先分析笔画的形态特征,书写时要做到三个不字的要求,即不水平、不等粗、不笔直,在运笔上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硬笔字书写是没有逆起与回收的),等等。这些是我们在教学毛笔字时要讲的东西,教硬笔时同样有许多相同内容要讲,因此,教学时将两者结合起来是可行的,学生用钢笔写一横画后再用毛笔来写,不仅能了解到书写时诸多相同的要求,还可比较出它们不同的地方,从而加深印象。笔者认为:为了不削弱毛笔字的学习,第一学期三笔字一体化教学只有在讲基本笔画与间架结构时结合进行。学生了解了硬笔字笔画的书写与结构后,进行课外练习,教师只加以点评。重点是放在毛笔字的有序、规范化的训练上。第二学期以硬笔字训练为主,重点应放在粉笔字上,这是因为粉笔字不仅是教师的招牌,而且是一堂课教学质量评判的标准之一。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对学生有很强的示范性,既要写得工整、美观,又要书写流利、规范。因此要在书写规范与速度上加强训练。一体化教学,既不是单独分割进行,又不能三者并重,同时进行。而是三者以其一为重点,其二辅之。要坚持从毛笔字中吸取养料,穿行毛笔字课堂教学辅导,并贯穿始终。

三、一体化教学与训练

一体化教学一方面缩短了讲授时间,又使学生更快地接触到钢笔字和粉笔字,三者该怎样结合起来进行训练呢?笔者的体会如下。

首先要培养学生练字的兴趣。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一个人对某一事情感兴趣往往是因为有某种欲望或需求。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直接原因,因此教师要在三笔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学习三笔字的欲望和需求呢?其一是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习三笔字的兴趣。第一堂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好,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非常重要。首先要营造出一种三笔字艺术的气氛。例如,展示一些不同风格的作品,学生通过观看作品,听老师的讲解,会产生好感、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再当堂进行书法表演,让学生亲眼所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讲解练习三笔字的好处:既可以把字写漂亮,又可以开发智力,修身养性。练好三笔字更是所学专业的需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后,兴趣自然产生了。其二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三笔字艺术的舞台。三笔字练习一方面应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提出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尖子,以点带面,结成对子,相互促查。同时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水平的舞台,如校内举行各种三笔字的竞赛,办展览和美化教寝室,等等。学生能在这些活动中看到自己的成绩,特别是能得到老师或同学的称赞,这样会激发他们更努力。其三是注重教学的实用性。要培养学生学习三笔字的兴趣,上好第一堂课是关键,而上好每一堂课才是保证。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到每堂课都学有所获,自己的书写水平在明显提高。上好每一堂课,要求教师教学计划要完整有序,教学方法要不断更新,注意增设每堂课的亮点。例如,教师在教学语言上力争做到准确、生动,要将抽象的理论化成形象的比喻,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挂图、实物,或通过幻灯、录像等手段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兴奋部分,练习三笔字时可放一些音乐名曲,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还可穿插一些古人勤练书法的故事及趣闻逸事,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这样学生会觉得学习三笔字既轻松有趣又陶冶情操,自然会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是采用“三笔一帖”的训练模式。长期以来,三笔字的训练在使用字帖上风格迥异,毛笔字多为唐楷这类古人字帖,而钢笔字用现代范本,粉笔字很少有较权威的范本,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初学三笔字的练习者带来了难度。笔者体会到一体化教学与“三笔一帖”正好吻合,也是最行之有效的训练。如选择“赵体字”楷书为“母本”,进行削繁就简、变古为今,融三笔字于一帖之中,有新意,有利于学生掌握一种字体,较实用,且能很好地贯穿一体化教学与训练。赵体楷书是较理想的“三字一帖”共同临习“母体”,因为其用笔去繁从简、避难就易,笔画平正流畅,无一点做作狂怪的习气,结构庄和而潇洒,将楷书当做行书写,在历代楷书中,最富有现代硬笔书写的点画韵味和节奏感,结体上亦最多接近现代汉字书写结构体式,其典雅、秀丽、简约、快捷,又具有钢笔字、粉笔字的书写特色,能从其毛笔字点画中提炼硬笔书写的点画,是硬笔书法的基础,可从其中丰富、完善和发展硬笔书写技能。这种训练方法能揭示三笔字内在的本质联系,追求三笔字教学一体化,在点画、结字、书体格调上的和谐统一,既加快训练进程,又使其训练更规范化、标准化。

四、一体化教学与考核

一体化教学与“三笔一帖”的模式,虽为学生三笔字的学习和训练找到了一条捷径,但学生能否课后自觉地进行练习,达到培养目标,这就要用考核的办法来促使学生坚持不懈,朝着目标奋进。

1.制定好三笔字过关考试的细则,让学生练习有明确的目标。总的来说,考试有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打分标准。毛笔字在30分钟内完成指定的20个以上楷体汉字,运笔正确,点画书写与结构符合要求,字有体和章法,整体效果较好方可过关。钢笔字在10分钟内用楷书写完120个以上指定的汉字,符合硬笔字书写要求,字有体和章法,整体效果较好方可过关。粉笔字在8分钟内用楷书写完一首指定的20字唐诗,无错别字,无笔顺错误,字有体和章法,整体效果较好方可过关。

2.规定每天30分钟的训字时间,(安排在新闻联播之前进行)并加强督促检查。

3.将训练情况纳入考核中,粉笔字每天分组在黑板上展示,由学习部检查评比,毛笔字和钢笔字作业打分情况占30%的期末总评成绩。

综上所述,三笔字一体化和“三笔一帖”的教学训练模式,在当前是较为科学和实用的,三笔字训练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笔者在此抛砖引玉,愿与诸位同仁共同深入探讨,把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陈振濂.书法美学教程[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1.

[2]徐良夫.三笔字训练教学初探[J].书法艺术,1997,(4):28-30.

钢笔行书字帖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硬笔书法 思考

硬笔书法是十九世纪末钢笔传入我国后应运而生的。首先是钢笔字,然后是钢笔书法。“钢笔书法”的概念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出现的,后由“钢笔书法”生发出“硬笔书法”。其真正的艺术源头则是中国的传统毛笔书法。硬笔书法运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热潮中得以迅速高涨,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程。而作为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当代大学生们来说,硬笔书法自然不会陌生。他们的书法知识来源或是学校里开设了书法课,或是父母望子成龙使其参加书法班等等。如今,他们已经步入了大学的殿堂,那么这些人的书法是否继承了祖先的经典,是否随着年龄、知识的增长有所提高了呢?

一、当代大学生硬笔书法的现状

当代的大学生是一个追求个性张扬的群体,因此,他们绝对相信“字如其人”的说法,并且还会充分发挥它的效应。因此,很多人写的字俨如明星签名一般,虽满纸飞扬,个性奔放,却看不出字的本来模样;还有一些腼腆的小姑娘的字倒是写得很清楚,完全工工整整,只是缺乏了功力磨练、技法的娴熟和个性抒发。肯用笔来完成作业的就算是不错的学生,更有的人干脆直接用电脑来写,除了内容的不同,完全看不到书法影子。一旦老师强调书写,他们就会错别字连篇。当然,也还有少数人在传承民族的精华,学以致用。

总之,在“书法热”的大潮中,大学生们虽有满腔热情却没有恒心的浮躁则表露无疑。

二、造成大学生不重视书法写作的原因

其一,书法是一门“积累的艺术”,要想写出一手技法娴熟、功力淳厚、风格独特的硬笔书法确非易事,没有一定的技法基础和时间做保证是不行的。而如今在一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外界环境下,能够心静如水地坐下来写上一会,恐怕很难了。现在的大学生所谓“练字”即照着字帖临摹上一两首小诗、写上一幅楹联便坐不住了,有的甚至是请人设计一下自己姓名的写法,只练自己的名字,完全谈不上什么基本功的练习或艺术的追求在里面。这是个人的主观原因也是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其二,传统人文精神并没有继承下来。古人练字是使“书法与中国文人的内在生命精神血脉相连,融为一体”,[1]钟情淡泊,承载寂寞,这样才能形成了一个优秀习书者的良好修养、气质和品格。而现代大学生缺少的正是这种“清静无为”、甘于寂寞和“十年磨一剑”的良好修为。很多的人写字仅仅是浮于表面,难以化用,只追求形式不追求内心神采。对书法一知半解或略知皮毛,心浮气躁却不知虚心学习。

其三,写好硬笔字对大学生来讲完全是用于实用的。随着电脑打字的普及,写字能否会被电脑打字完全代替恐怕是一个早晚的问题,但写硬笔字作为学校教育和信函交流的依托,将会长期存在下去。因而实用性书法才应是大学生们练习的重点。而他们在小时候被一些错误练字模式诱导,往往写出的字就像是不会走路就要跑那样跌跌撞撞,样子很难看。但要纠正这十几年养成的坏毛病却是很难的。

三、大学生写好硬笔字的必要性

首先,在练习书法的同时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欣赏能力。书法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以实用文字来体现,是否有神韵、有美感,是欣赏书法最基本应该注意的。那么在练习书法的时候,自然会注意字的线条和间架结构,同时也会有当时的心境、气韵浑然其中。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大多数的书法鉴赏家同时也是书法家,知晓书写技巧则可以真正体会书法之美,用笔之妙。大学生正是区分善恶美丑,知识汇集,提高欣赏能力的时期,因而,在这时进行书法的练习会增进个人的艺术涵养和审美能力。

其次,可以增强个人的文化修养。书法与文学、历史、政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字”是书法和文学的载体,一个是通过字的结构表现美,一个是通过字的含义表现美。两者都通过作者的所思所想表现思想和情感的波动。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在笔墨挥洒处倾注了作者的热情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写作方法。有许多文人骚客既是文学巨匠又是书法名家,如:王羲之、坡、黄庭坚、李白等。此外,在练习书法的同时还会了解到一定的历史知识,如各种字体的演变、书画历史、一些书法家的背景等等。而政治上的分分和和也是影响书法的一种因素,某一党派、某一国家的强盛势必影响着许多文人墨客的荣辱,因此往往在一个长期和平的年代中,会涌现出好的书法作品。

再次,练习书法会使人勤于思考,学会感悟。古代许多书法大家都有着他们独特的感悟,如,颜真卿看到水珠在墙上留下痕迹就感悟出“屋漏痕”,感悟出书法的中锋用笔,并用篆书写出了《麻姑先坛记》。张旭看到孙二娘舞剑就感悟出“剑法如笔法”,写出酣畅淋漓的大草。由此可见,在练习书法的时候多动动脑筋,不但有助于我们练好字而且还会培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而一种好的习惯的养成将会使人受用终生。

四、写好硬笔字的几点建议

(一)学会练功

所谓练功就是书法技术的提高和表现力的增强,技法正确就能够事半功倍,技法不正确,就会取得相反的结果。在书法的行笔中首先要学会用笔锋,因为笔锋具有弹力,写出的线条自然也有弹性,因此用笔时不能侧、不能过,否则写出的字就歪斜。其次就是要学会行笔,行笔时要自如不能有滞笔的毛病,好的用笔是在有节奏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对书法的好坏起着重要的作用,顺畅的行笔犹如一首动听的“行云流水”,而顿挫的行笔便如同嘈杂的噪音一样。

(二)学会观察

在书法学习中,我们面对的是字帖和各种书法作品,在学习中不难发现每天临帖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都会有新的发现。而每天新的发现就会成为一种进步,这种进步源于观察。如果只是一味地临摹而不加思考、不加观察,什么美也发现不了,久而久之自己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也正是各位书法大家们在不断的写作中有新的发现,从而使硬笔书法得以不断的进步,这也是硬笔书法在产生后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就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的主要原因。

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硬笔书法仅仅是作为实用,很少有人把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并起来。但大学生是未来各学科的栋梁,也是知识的继承者与传播者,书法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是需要大学生为之继承与发扬的。我们不但要实用书法,也要将这一传统艺术发扬广大,使之成为世界艺术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钢笔行书字帖范文第7篇

罗红胜自幼随父习书,那时条件艰苦,没有字帖,没有宣纸,他只能用文稿纸或报纸临摹父亲的手书。这种练习虽不甚正规,却在罗红胜小小的心灵中种下了笔墨的情愫。较为正式的书法学习是在中学毕业之后,当时罗红胜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入常德师范,由于学校特别重视“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的训练,课后还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由学校擅长书法的老师专门辅导。在老师的鼓舞下,罗红胜开始研习起字帖来,从黄自元的书法到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罗红胜写的不亦乐乎。慢慢的,他学习写字的热情越来越高,足可用痴迷二字形容。由于有书法上的优势,罗红胜毕业后直接留校任职。他仍然坚持练习楷书,从颜真卿的《勤礼碑》到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等,打下了扎实的楷书基础。

直到1994年,他开始临习《怀仁集王圣教序》,他马上察觉到,行书更适合自己的性情发挥,自此走上了学习行书之路。1995年他报名参加了当时设在青岛的中国书法进修学院举办的“行草书创作培训班”,得到曹宝麟、黄等先生的指授,罗红胜对书法的笔法等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996年,罗红胜又考上了陈振濂先生领衔指导的中国美院首届书法助教进修班。次年3月,他北上学书。这一年是革命性的一年,是他学书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在美院的日子里,罗红胜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子一行十六人接受了陈振濂、陈国斌、陈大中、汪永江、韩天雍、蒋进、吕金柱等老师的全新教学模式的洗礼。在这里,老师们以解构的方法理性地分析、临摹经典作品让罗红胜等人大开眼界。同时,在准确临摹的基础上,针对原帖的特点进行多角度生发,即写意临摹的多层面发挥,这种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拓宽思路,也便于学书之人寻找到适合个人风格的契合点,这一点对罗红胜也是多有启发。

在进修班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通过老师的科学教授,罗红胜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和启发,老师们打破书法传统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让学生的书写思路大开。同时,随着临摹的深入,创作的多元化,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切磋,他的书写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他每天临习、创作八到十小时,所费的笔墨相当于以前的十年之多。

美院结业后,罗红胜又在朋友的热情鼓励下,积极投身到迎考正式书法研究生的学习中去。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1年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学者、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在首都师大读研期间,罗红胜系统地学习了中国书法史论、美学与艺术学、文字学、诗词曲联格律、碑帖学、字体与书体、书学杂识、论文写作等课程,得到了欧阳中石、刘守安、张同印、卜希、叶培贵、甘中流、王元军、解小青等先生的亲自指导,获益匪浅。从诸位先生的言传身教中,罗红胜不仅增长了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学到了不少为人、为师、为学、为艺的道理。

2004年研究生毕业后,罗红胜便来到中南大学教书,主讲“大学生书法文化素质教育”,为推广书法艺术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如今,他已是硕士生导师,带了三位书法专业的学生。同时,他也还在不断提升自己,目前正在就读中国哲学方向的博士。作为师者,他除了教学生书与写齐头并进外,还很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更希望他们能在书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欧阳中石先生曾说:“书法不单是技巧的表现,更是书法文化的体现。”受其影响,罗红胜也一直在追求作品的格调。“采百家花,酿自家蜜。”罗红胜的书法效仿古人,“走进去”后又“走出来”,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貌。其书收放结合,大小相兼,疏密得体,观之如龙跳虎卧,跌宕起伏,浓淡相融,在二王风骨上又多了一份苍劲多姿。如他的书法作品《滁州西涧》,杂糅了行书及草书的写法,笔力遒劲,笔画极富变化,跌宕生姿。字里行间中既继承了二王及宋代书法四大家的风格特征,又展现出作者的个人风貌。

其扇面作品活泼而迅捷,舒展流动,却又表现出挺拔隽秀。可谓“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其行书作品少有牵丝,观之干净清爽,却又不失婉约,笔画圆转流畅,沉静典雅。一派天真自然之象,绝无半点矫揉造作。

钢笔行书字帖范文第8篇

一、小学开设书法课的优势

小学阶段很适宜开设书法课。首先,小学生手腕灵活,模仿能力好,可塑性强,书法教学效果显著。其次,相比较而言,小学生所学科目较少,作业负担较轻,时间上较为充裕,适合开展书法教学。此外,笔者发现,书法教学在整个小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不会削弱其他学科的教学,反而对其他学科的教学起着推动作用。小学是一生的奠基阶段,字写得好坏、书法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作业质量,更重要的是会对学生本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

书法讲究如何把笔画写得生动灵活并富有生命力,如何把字写得结构合理、姿态优美,如何布局谋篇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观察,通过观察找出每个字的书写要领并牢记,做到成竹在胸。因此,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自然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

2.能够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小学生在习字之初常常不会判断字体的美丑。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自己的模仿练习,他们会逐渐认识到字体的美丑及判断标准,在教师点评、自我评价及同学互评中,从无到有逐渐培养起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能够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书法练习本身要求其练习者平心静气,排除杂念,全神贯注地去观察、去临写。小学生有好动的特点,而经常练习书法能够帮助他们使自己安静下来,因此,书法对性情急躁、不求甚解、潦草马虎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实践证明,“久服”这剂良药可医浮躁,使学生学会沉思,并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4.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提高成绩

一般来说,书法水平的提高有个先快后慢的过程。小学生年龄小,模仿能力强,在练习书法之后,很容易发现自己的进步。进步的喜悦加上教师的表扬激励,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坚定克服困难的勇气,从而拉动学习成绩的大幅度提高。

二、如何开展小学书法教学

既然书法教学在小学教学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该如何开展书法教学呢?其实,开展小学书法教学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它是有方法可依、有经验可借鉴的。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开展书法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是提高认识,大力倡导。教师应在充分认识书法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在课上课下大力倡导,带领学生欣赏书法佳作并带头练习。同时,教师要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有关书法理论的书籍,从而提高自身的书法理论水平,以便指导教学。

二是精选字帖,确定用笔。平时的书写工具可以随便些,圆珠笔、钢笔、中性笔皆可。但书法则不同,书法选帖和选笔要认真谨慎。目前,市面上的书法字帖很多,教师应选择字体秀美端庄的手写楷体字,特别是带有田字格的,这样便于端正字形,注意要少选印刷楷体字,因为它很难临摹出效果,会让学生缺乏成就感、失去自信心。此外,选笔不宜过大,大小适中为宜。

三是初期面上泛临,重视观察模仿。教师在教学之初可稍做讲解,教给学生读贴的方法,然后开始描红或临帖练习,进行面上的初步练习,让学生对字帖字体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

四是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教师要抓住典型字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每日示范讲练几个字,积少成多,讲解应先点画后结构,把笔画练习和整字练习结合起来。同时要向学生讲授基本的书法理论知识,如笔画上的不同形态,结构上的上紧下松、布白均匀,语言要浅显易懂、生动形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可集中指导学生反复练习同一内容,如一首古诗,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效,让学生热爱书法。

五是以展促练,激发兴趣。在进行书法教学时,教师要及时点评、展评学生的书法作品,激励学生进步。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好的作品不仅仅是教出来的、练出来的,更是展出来的、比出来的。可在校园中开设书法专栏,定期举办优秀书法作品展,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进取心。

六是精心选拔,倾力指导。教师可精心选拔优秀的学生作品参加校外书法比赛,并把它作为推动学生练习书法的又一良机和措施。书法比赛能激发斗志、提高水平,荣誉证书则更能鼓舞士气。

七是重视自评互评,提高书写水平。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展出书法作品,笔者都不失时机地请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指缺点、谈收获,在培养学生赏评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提高他们的书法水平。

此外,教师还可运用实物投影仪展讲书写过程,展评学生作品,还可插讲书法小故事,强化教学效果,增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