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爬山虎的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爬山虎的脚范文第1篇

爬山虎的脚(精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均、柄”等5个生字,会写“操、占”等13个字。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重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资料导入。

教师口述:大自然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奇妙无穷!下面我们举行一个“植物资源”共享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实物或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

(1)

大家初步了解了爬山虎,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近大作家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去细致的了解爬山虎,欣赏爬山虎。(板书

《爬山虎的脚》)

【设计意图:图片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二、相关资料介绍

作者简介:

叶圣陶,名绍钧。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稻草人》《小青石》《记金华的双龙洞》等。

爬山虎简介:

爬山虎:一种攀爬在墙壁上的供观赏的植物,也叫巴山虎、地锦、常春藤、属葡萄科。高攀的落叶藤本植物,卷须前端有吸盘。夏季开花,花蕊小,黄绿色。产于我国各地,日本和朝鲜半岛也有。茎和根可以入药。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均匀

叶柄

蜗牛

弯曲

操场

嫩红

重叠

空隙

茎上

瞧不起

牢固

(重点指导生字:均:不要只读一半,不要读成“yún”;

柄:不要读成一声,应读“bǐnɡ”;

蜗:不能读成“guō”,应读“wō”;萎:不要读成一声,应读“wěi”。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2)学习多音字:曲(qū

qǔ)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②读一读:他用弯曲(qū)的乐器,吹出了优美的乐曲(qǔ)。

(3)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均匀

结实;坚固。

(2)

(3)

(4)

(5)

(6)

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

痕迹

物体留下的印儿。

牢固

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时间的间隔相等。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学习“会写字”

1.学生字

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操、隙、均、柄、瞧”,左右结构,左窄右宽;“茎、萎、叠”它们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叠、占”是上下均匀。“固”,全包围结构,书写时要注意笔顺;

“嫩”,左中右结构,左右匀称。)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叠、萎”

和左右结构的字“瞧”,学生练写。

“叠”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又”比下面的“又”要大一些,中间的宝盖要宽一些;

“萎”是上下结构的字,下面的“女”一横要长一些;

“瞧”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部分占三分之一。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五、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

(2)梳理课文思路。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

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

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

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7)

(8)

(9)

(10)

(11)

(12)

(13)

练填空:

课文先写了(爬山虎长得很茂盛),接着写了(爬山虎的叶子),然后重点写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怎样用脚来爬墙),最后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5.自主探究,理解第1、2自然段 。

(1)读第1、2自然段,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爬山虎长得很茂盛,能爬;嫩红到嫩绿,一顺儿,铺得均匀,不留一点儿空隙。

(2)思考: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爬山虎长得茂盛和它叶子的美丽这两个特点?

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特殊位置“墙”。爬山虎是爬墙成片生长的,那么它是怎样爬墙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七、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八、课后作业

(请课后完成《典中点》本课的“基础练习”板块的习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重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难点)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荣德基课件页码

一、课前导入

导入方式:设问导入。

教师口述:爬山虎不是动物,可它有脚,而且会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爬山虎会爬的秘密(板书

《爬山虎的脚》)

【设计意图:用问句来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二、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轻声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叶子、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爬墙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观察叶子的时候,作者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

预设: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

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

①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

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

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

3.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朗读指导: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

这句话写了爬山虎的叶子怎样的美?(动态美)

有没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呢?

预设:“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

4.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1)

(2)

(3)

(4)

(5)

(6)

(7)

(8)

(9)

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

预设:茎上。

5.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课文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

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很具体啊!作者写爬山虎的脚更能看出他观察十分细致了。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不仅体会到语言的生动,还了解作者的观察很细致。教给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6作者从哪些方面观察爬山虎的脚的?

从位置、数量、形状、颜色等方面。

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爬山虎脚的样子。

板书

茎上

如新叶

细丝

像触角)

过渡:来,我们一边跟着画面一边读这段话。

小结: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很独特之处。你们知道爬山虎更独特之处是什么吗?

7.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这样”是指什么?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可以吗?

“这样”是指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表示爬山虎爬墙过程的词语有:触、变、巴、拉、贴,这些动词准确、清楚地描述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一脚一脚”不可以换成“一步一步”,

“一脚一脚”更加贴切说明爬的动作。

想看到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情景吗?【课件出示爬山虎生长的视频】

自由朗读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动作的词句。(

板书

触、变成、巴住、拉、贴)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轻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小结:原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有一股不断向上的攀爬劲呀!

生齐读。

(10)

(11)

(12)

指导朗读:注意动词稍微读重点。

8.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说明爬山虎的脚巴住墙很牢固。爬山虎的脚具有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

四、引导发现,总结课文写法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

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学完这一课,你知道如何进行观察了吗?

(1)观察细致。(2)要抓住特点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4)连续观察。

小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外让我们到校园的东墙边,去看看爬山虎是不是真的像叶圣陶爷爷写的那样,也学着叶圣陶爷爷一样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发现,好吗?

四、课堂小结

罗丹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我们学习叶了圣陶爷爷是怎样细致观察事物的。希望同学们课下可以学着去观察周围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五、当堂检测(选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优美的词句。

2.课外练笔。

请你仔细观察一种攀爬植物(如:葡萄、牵牛花等),仿照课文写一写,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

(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注意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具体地写出来,要注意连续观察。)

【设计意图:学会运用抓住事物特征,把意思写清楚的写作方法。】

六、课后作业(选做)

1.推荐阅读有关植物,完成《点拨》1+x阅读攻略的练习。

2.请完成本课《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板块的习题。

(13)

(14)

(15)

板书设计

10

爬山虎的脚

位置

颜色

样子

墙上

嫩红

嫩绿

朝下

均匀

不留一点空隙

茎上

如新叶

细丝

像触角

触、变成、巴住、拉、贴(牢固)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在讲之前,我要求学生收集爬山虎的资料。学生对爬山虎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爬山虎的脚有了感性认识。

2.在教学中我把课堂和自主权还给学生,把读书和说话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感悟、思考、质疑、解疑,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让学生改变被动学习的坏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与此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小练笔,使课文中的观察和写作知识实现迁移,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再现过程,突破难点。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以及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在学生自己读、画、议的基础上,找准时机恰当地出示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样子和它向上爬的过程,这些形象直观的画面,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难点,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爬山虎的脚范文第2篇

关于爬山虎的散文佳作:爬山虎

秋天来了,大地上所有的一切将要进入睡眠状态,生长的步伐放慢了。秋风一吹,街边大树上的叶子发黄了,那一片片金黄色的叶子飘落下来,成了一棵棵光秃秃的树干。草坪里的小草也黄了,干枯了。大地上到处是一片萧杀的景象------可是我们校园还有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美丽的爬山虎,还在展现着他那迷人的生命力。

你瞧,西墙上那美丽的爬山虎还是那么茂密,只是脱去了绿衣裳,换了一身红装,远远望去,仿佛美术家用浓彩重重地画了一笔。等走近一看,才发现它的叶子原来是那样的多姿多彩,有的红,有的深红,有的嫩绿,还有的一半红,一半绿,美丽极了。等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就更美了,天空泛出浅红色。夕阳的红色和爬山虎的红相互映衬着,可真是夕阳无限好呀!

爬山虎除了点缀风景外换可以做药、消除噪音、绿化······它那不畏严寒,不怕秋霜、茁壮成长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思考。

关于爬山虎的散文佳作:爬山虎

遥望高山,你畏惧,畏惧那触不可及的高峰;

仰望太空,你渺小,渺小的如一颗尘土:

回望伟人,你自卑,自卑自己一无是处:

这样的你能做什么?无法想象……

我:虽然我在别人的眼中是多么清高、多么自傲,但是我深知在骨子里总流淌着一股自卑的血液。我总是习惯用“也许”、“可能”一系列不缺定词语,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贻误大事;我总是过分的考虑种种我将面对的不利的因素;我总是怀疑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于是,我痛恨自己,痛恨自己为什么不能彻底抛掉懦弱与自卑。

我迎着夕阳走着,双脚也不时交替踢着路边的小石子,狠命地踏着由阳光所构成的光影,嘴中不时的嘀咕着。

“碰!呀,痛——”不知何时我的脑袋与它——一块宽大的长满绿叶的墙壁——来了个亲密接触。“唉,真是的人倒霉起来连冷水也会塞牙缝。”我摸着额头说。眼前被一片绿吸引了。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爬山虎呀,我情不自禁地握住了它小小的手掌…………

爬山虎:我是所有枝蔓中最弱的一枝,当我的兄弟姐妹早早地攀上高峰时,我不停地玩着恶作剧般的游戏。因为我知道恶魔以前也曾是天使,只是被上帝遗弃后,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为了引起上帝的注意。我也是如此。每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独自一人哭泣,可渐渐的我不再依赖眼泪,因为它无法改变现实。那一天,我看见了一位和我一样迷茫的女孩,她握住了我的手。于是我用碧绿的手掌擦去她晶莹的泪珠。因为我听见我们共同的心声:“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我:它是所有枝蔓中最弱的一枝,当它的兄弟姐妹早早地攀上高处时,他却在底下痴痴地仰往着。我关注着它的成长,期望着它的努力有所收获。仿佛间我似乎看见了自己。

爬山虎:我默默地生长、生长,努力往最远处舒展着我的枝条,阳光越过我的兄弟们的头顶,照耀在我的身上;雨水流淌下来,滋润着我的根须。希望就在前方,因为我从不曾放弃。

我:今天的它似乎长高了许多,超出了我原先的所画的标记一大截,虽然还没有达到最高出,但是那努力伸展的枝蔓以及那小小的绿叶好似勇往直前的攀登者。

我们总是生活在不断的抱怨中,却忘记其实只要蜕去身上的硬壳,擦尽自己身上的灰尘,也同样是个强者。有人说“如果心灵强大,那你才是真正的强者。”卢梭曾说过:“对自己现在的力量感到满足的人,就是强者。”鲍里索夫曾说过:“要相信,你是多能的,那样,许多东西就成为可能的了。”……

遥望高山,我用坚实的脚印丈量着峰顶的距离;

仰望太空,我用探索的勇气发现着新的秘密:

回望伟人,我以谦逊的精神学习着,开创新的天地。

相信自己,我能!

关于爬山虎的散文佳作:爬山虎

你细细长长,

犹如一条绿色的丝带,

从天上飘下来,飘下来--

就算,

没有飞鸟的鸣啼,

就算,

从未有人关注过你,

你还是默默地在那里,

一步一步,

从未停歇过……

不需要别人的扶持,

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凭着自己的小手,

凭着自己的小脚,

在悬崖中攀登,

在绝壁中游走。

走到哪儿,

就在哪儿,

将绿色的诗行写就;

走到哪儿,

就在哪儿,

将绿色的生命之歌高奏!

 

看了关于爬山虎的散文的还看过:

1.关于瀑布的散文推荐

2.描写绿色家园的散文

3.描写爬山虎的日记作文

爬山虎的脚范文第3篇

《爬山虎的脚》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利用脚爬行的,启发人们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是本课的难点。

片断一: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爬山虎叶子的?(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批画)

生1:作者是抓住爬山虎的叶子的形状和动态两方面来写的。

生2:作者是从刚长出来的叶子和长大了的叶子两个方面来写的。

师:刚长出来的叶子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读书、汇报)。

电脑屏幕展示1――

视频画面:刚长出来的叶子长大了的叶子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注意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

学生再读课文,重点理解课文怎样写长大了的叶子,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几个词语体会。

电脑屏幕展示2――

视频画面:“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了波纹,好看得很”一句的画面及意境,配乐让学生欣赏感受。

师:爬山虎的叶子给了你什么印象与感受?

生1:很美。

生2:很有生命力。

生3:十分惹人喜爱。

师:那么就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片断二: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师: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爬满墙壁,跟它的脚关系密切。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请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爬山虎脚的有关句子来。

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样子,用自己的话与同桌互相交流。

教师指名发言,学生读出相关句子。

电脑屏幕展示3――

粗大的茎上有爬山虎的叶柄和叶片的静画

师:爬山虎的脚到底长在哪儿呢?请一位同学上来用鼠标点按出来。

生1用鼠标点按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电脑出现提示语“错了,再试一次!”

师:仔细读读课文中写爬山虎脚位置的句子,看看到底在哪里?(生再次读句子,思考。)

生2用鼠标点按长叶柄的反面。该位置出现的爬山虎的脚由六七根细丝慢慢长大,头上变成圆片的动画。同时出现语音提示:“对了,你真聪明!”

(让学生齐读这段文字,并试着用简笔画画出爬山虎脚的生长情况。)

片断三:爬山虎怎么向上爬

师:爬山虎是如何用自己的脚“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呢?读课文第4自然段,划出写爬山虎爬墙动作的词语。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词语。

四人学习小组互相交流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电脑屏幕展示4――

主界面上包括:动画展示区,播放爬山虎用脚爬墙的动画;文本出示区,内容为本段文字;移动文本的交互操作区,将相应动词拖入其中并点击观看动画。

学生从文本中找出6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触、变、巴、拉、弯、贴,并用鼠标按顺序拖至交互操作区。在教师的提示下,分步点击交互区文本中单个动词,观察分解动作,也可完整观察连续的动画。

片断四:爬山虎的资料拓展

师:同学们,爬山虎在我们生活中是极其常见的,大家还想了解到更多关于爬山虎的信息吗?

生:愿意。

电脑屏幕展示5――

八组形态、颜色各异的爬山虎及其所攀附建筑的图片;四组反映爬山虎所属、形态、习性和价值的视频及文字资料。

教师提议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校园局域网或互联网上浏览、搜集有关爬山虎的图文资料,以获取更丰富的信息。同学间展开交流、分享成果。

相关网址:

1.

3.

7.省略/kjjx1/1015_kj_3.htm

解读

当前,在学校教学中应用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特点的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标,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二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三是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

一、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观察和思维能力。在教学爬山虎的叶子部分,教师先呈现静止的爬山虎叶子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和长大了的叶子的颜色、形状,从而感受到叶子的鲜嫩、茂盛。满墙的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漾起层层的波纹,这样一幅优美的情景,则是静止的插图和单纯的文字描述难以表现的。

二、借助多媒体呈现内容丰富,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的学习能力。在学习爬山虎的脚的生长情况一段时,学生若不仔细读书,难以准确地弄清楚脚的位置和形状,所以在这里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在电脑上通过动手操作,找准生长点的环节,既使学生通过训练牢固掌握,深化了对教材的认识,又有利于激发他们参与探究的兴趣。

三、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在学习爬山虎如何利用脚“一脚一脚”地向上爬的部分时,先让学生读书,抓住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的词语,并在电脑上将这一组词语按顺序排列。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了爬山虎的脚在攀爬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系列的动作变化,更为巧妙的则是教师将整个动作过程制成了动画,分步点击单个的动词,可以分解动画,逐幅观察,同时也可以完整地演示动画,从而有效地突破了学习难点,使课文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

爬山虎的脚范文第4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将作者描写爬山虎外形的语句勾画下来。

(学生读文,勾画出相关语句。勾画完后,教师指名读该段第3~5句。)

师:读读这几句话,请评价一下作者写得怎么样。

生1:我觉得作者写得很清楚,他既写了脚长在什么位置,又写了脚的样子和颜色。

生2:我觉得作者写得很形象,他把那些枝状的细丝比作了蜗牛的触角。

生3:作者写得细致、认真,读了这些句子,我好像清楚地看到了爬山虎的脚。

……

师:同学们很会欣赏和评价,作者的确将爬山虎脚的特征很准确地写出来了,正如刚才一位同学说的,读了他的描写,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爬山虎脚的形象。现在,我们就依据作者的这段描写把爬山虎的脚画出来,好不好?

生:好!(很期待)

师:谁来画?

(指名一学生到黑板前准备画。)

师:现在全班同学为他读作者描写爬山虎脚的语句,大家读慢一些。(对画画的同学)请你根据我们读的文字来作画,好吗?

(全班同学读第3自然段第3~5句,该生画画。)

师:(对画画的同学)好了,谢谢你!同学们看看,他画的对吗?(如图)我们应该用什么来检查他画得对还是不对呢?

生:用课文中的句子来检查。

师:很好,现在我们就一句一句读,一处一处检查他画得对不对!

(学生读一句就对照所画的“脚”检查一处,并进行评价。)

师:这位同学画得基本正确,请问你以前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

生:没有。

师:那你怎么能把它画出来呢?

生:我是根据大家读的句子展开想象画出来的。

师:哦,原来是作者的描写帮了你的忙。如果没有作者如此准确的描写,要画出爬山虎的脚还真不容易呢!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这几句话,欣赏一下作者的描写吧!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再次感受作者描法的简练、准确、朴实。)

师:作者在描写爬山虎脚的外形时,先写脚长的位置,接着写脚的样子,最后写脚的颜色。作者这种刻画事物的写法就像是中国画中的工笔白描,笔墨不多,却栩栩如生。这种白描手法应用到写作中,就是对事物作简练、准确、朴实无华的描写。在这里作者简短几句话,就准确勾勒出了爬山虎的脚的形象,值得我们写文章时学习和借鉴。你们想把这段描写背下来吗?

生:想!

师:那好,现在开始背吧,如果你看着黑板上的画来背,可能会背得更快!

(大多数学生果然很快背下来。)

评析:白描也叫素描,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它的特征是用简练的墨色勾勒画面,塑造形象,不施加色彩和渲染。这种绘画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描写上,就是不用华丽的形容词和繁复的修辞语,也不精雕细刻,大加渲染,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寥寥数笔就写出活生生的形象来,表现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本文中叶圣陶先生对爬山虎的脚的描写就运用了这种白描手法,他仅用了三句话,不足六十个字就把爬山虎脚的形象活生生地表现出来。四年级学生对景物及事物特征的描写本身就是一大难点,要想运用简练而准确的语言去描写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本文中的这处描写无疑是指导学生准确描写事物特征的范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评价作者的描写,以作者的描写为依据画出“脚”的形象,用作者的描写检查画的正误,再朗读欣赏并背诵作者的描写,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充分对话中,细细品味“白描”,慢慢咀嚼语言的魅力,在关注语言内容的同时,习得语言形式,实现“言”、“意”兼得。

爬山虎的脚范文第5篇

《荷花》这本书的作者是叶圣陶。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是中国现代着名作家、教育家。我们三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课文《荷花》,就是选自这本书。

《荷花》这本书分为散文辑和小说辑。散文辑中主要介绍了人和物;而小说辑,则写了很多小故事。我很喜欢散文辑中的《我的侄儿》和《爬山虎的脚》这两篇文章,从《我的侄儿》中,叶圣陶先生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刚满三岁,正在学说话、学走路的可爱幼儿形象,我看了这篇文章,不禁想起我那天真调皮的小表弟,可我就没有细心观察,当然也不会写得这么详细、逼真。再说《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是一种会攀爬的植物,我也看过,没发现有什么稀奇的,可作者却通过细致的观察,把爬山虎当成了一个可爱的小娃娃,生动准确地记录了它的生长过程,尤其是描写爬山虎爬墙的动词:“触”、“巴”、“拉”、“贴”、“爬”,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片正在努力向上生长的爬山虎。作者还写出了爬山虎叶子在不同生长阶段颜色的变化,从嫩红长成嫩绿,再长成鲜绿,使爬山虎这种植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看这本书,我觉得像在听故事。生活中,我们只要多观察,就能像叶圣陶先生一样,发现许多有趣的人、物,有意思的事。

江苏镇江润州区七里甸中心小学五年级:2012zyt

爬山虎的脚范文第6篇

每到夏天,爬山虎换上了耀眼的绿色新装。远远望去,人们的烦躁和炎热全被赶到了九霄云外,留下的只有清新、亮丽的绿色。鸟儿也都飞到爬山虎上,停下来歇歇脚。如果有人经过爬山虎,鸟儿便警惕地朝空中飞去,这时,鸟儿齐飞的景象,真可用“壮观”二字来形容。

夏日的午后,太阳烘烤的大地上,只能见到零零散散的几个人,人们都怕热啊。我就不用怕热,不用躲在空调房,门前有一面天然的遮阳墙啊。每到午后,我便拿一条小椅子,坐到院子里,手上捧一本书,静静地看。这样,不仅没有刺眼的阳光伤到眼睛,而且可以呼吸爬山虎带来的清新空气,甚至还有鸟儿们演唱的一曲曲古典音乐,再加上一抬头便能看到使人神清气爽的一片绿,别提有多少惬意了。

我本是不怎么喜欢绿的。但在不知不觉中,我喜欢门前的爬山虎的同时,也喜爱上这充满活力、清新亮丽的色彩。只要风轻轻吹过,墙面上就泛了一层层绿色的波浪,爬山虎就是一片缩小了的绿色海洋。

小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爬山虎总是向上爬,而且拔爬山虎时,总觉得它长了脚似的,得用力财能拔下,不像别的花花草草那么脆弱。妈妈对我说:“我觉得向上爬的是种精神,是种上进心,只有努力攀爬,才能进步。拔爬山虎觉得困难,是因为它很踏实啊!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牢牢地站稳,人生才会有光彩啊!”那时,妈妈的一番话我只是似懂非懂,可我却记住了“踏实”和“上进”。爬山虎能绽放出那耀眼的绿,都是它努力上进的结果。

爬山虎的绿色,好像颜料似的要滴下一样,原本光秃秃的墙,被爬山虎涂鸦成了碧绿,根本不用人工再去修饰。旁边破损的墙和这面涂鸦墙,是一个枯燥,一个生机勃勃。

我和小伙伴喜欢摘爬山虎的叶子,它的叶子与世隔绝枫叶落归根有几分相似。但一个是清新的绿,一个是热情的红。我们挑出大大小小的叶子,一片一片摘下来,摘下来后,就可以拼图了。这所谓的拼图,就是把这些叶子摆出各种形状,粘贴到纸上,再把每个人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评出最好的,奖励两片爬山虎的叶。拿到第一名的,虽然只奖两片叶子,但是心里仍然喜滋滋的。

爬山虎的脚范文第7篇

在学校西边的一堵墙上,静静地长着一墙的爬山虎,它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榜样。

放学时间,我总爱去看这位朋友。每一次走近它时,我都会眼前一亮,那一抹抹脱俗的红,似火焰在燃烧,红中还透出一股俏皮的绿,却一点儿也不土气。层层叠叠,挤挤挨挨,一双双手舞动着向我打招呼,掀起红色的叶浪。鲜艳的红色,亮丽的红色,仿佛在灰蒙蒙的墙壁上涂抹了一层亮妆,显得非常生动明丽。这满眼的爬山虎,如同一位大书法家挥毫写下的一个“梦”字,刚劲有力。

这位朋友的头发一顺朝下,杂乱而井然有序,有“心”形、“手”形,再细看,这头发染了好几种颜色呢!红、绿、黄、紫,红代表春,绿象征夏,黄表示秋,紫寓意冬,这是爬山虎走过的季节。

爬山虎之所以能爬在墙上是因为它的脚。茎上的簇簇细丝便是它的脚,它的脚上有一个个小圆盘,像吸盘一样紧贴在墙面。别看这脚很小,吸力大着呢!不使劲儿还撕不下来呢!

爬山虎——我的朋友,它梦想着能继续向上,拥有一片更广阔的天空,它的梦也融入了我的梦,让我更加努力向上!

六年级五班:胡蓉

爬山虎的脚范文第8篇

一天放学回家,我发现在我家窗前长出了两三根藤蔓,它们从楼下的草丛沿着水管的缝隙爬到了我家窗前。

咦?不会是我们刚学的课文上的爬山虎吧?这种植物从楼下草丛是怎样爬上来的呢?原来它是靠自己又细又长的藤蔓一圈一圈绕着水管爬上来的,这可跟爬山虎不同,爬山虎是有脚的。这植物的茎上还带点小刺,他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绿的,逐渐变深变大,并且叶子的形状像是羽毛,比爬山虎的叶子小多了。叶子长大了会开出花朵,花刚长出的花骨朵是粉红色的,花苞下面是空心的。花长大了就变成大红色了,花瓣中间凹下去,一个个竖起来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叶丛中翩翩起舞,那舞姿真是美极了。可是这植物的这么多特点和爬山虎却不一样啊。难道爬山虎还有其它品种?

我把这个发现告诉了爸爸,爸爸说这会不会是蔷薇呢?可一查资料,蔷薇是长在花丛中的,并不会爬墙。那到底是什么呢?同过一晚上的查资料,我终于知道这种植物叫羽叶茑萝,在各国都有,在欧洲等地很常见,正因为叶子很像羽毛,所以叫羽叶茑萝!

原来,这并不是爬山虎的其他种类,而是美丽的羽叶茑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