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牧童古诗

牧童古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牧童古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牧童古诗范文第1篇

一、朗读

我在古诗教学中首先要求小学生多朗读,而小学生的每一次朗读我都会给他们一个明确的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①“读准”。即要求小学生用普通话读课文,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进行这个环节,先让自己试读。要求小学生边看拼音,边读汉字,读准每个字,一句一句慢慢地读。然后,同桌对读;再老师抽样检查;对读错的和难读的字词,进行纠正和指导;最后,学生再读,达到读准的要求。②“读熟”。是在“读准”的基础上,要求小学生朗读时做到通顺流畅,有一定的速度。进行这个环节,我先示范朗读,读时注意速度和节奏感,便于学生模仿。然后,学生听录音划出节奏自读,读时要求小学生只看汉字,不看拼音,并注意一定的速度。最后,同桌对读检查。③“读懂”。就是要求学生再熟读古诗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再读,逐步理解古诗的内容。

二、自学

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古诗,边阅读,边划出不懂得字词,再查阅字典、词典,或者翻阅有关的参考资料,并结合上下文自己理解,还有不懂的,可以和同学讨论或者记下来,在质疑环节时,向老师、同学提出来。在自己学习钻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自己理解的内容写在课文的恰当处。比如“歌声振林樾”。学生通过查字典,就把字义抄在书上。“樾――树荫”。通过自学,弄清诗中词句的意思。

三、试说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地说,积极地表现自己;要求他们把古诗里会解释的字词和每一行诗的意思用自己地语言说出来。概括起来有三个步骤:先自己试说。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看老师提供的“牧童行歌图”、“牧童捕蝉图”、“山高楼高图”(课件出示);前两幅图让学生判别哪幅图写“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山高楼高”的课件出示时从山脚慢慢地往上看,借高耸入云的山体现“危楼高白尺”的气势。让学生自己试说;再同桌互说、讨论;最后,指名试说。其余的学生认真听,并及时作出评价;老师对说的好的同学给予充分的肯定,对难点重点给予指导。

四、质疑

在试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提出疑难问题,提出不懂得问题,展开讨论,互相交流。教师要注意学生提出的疑难之处,使教学更有的放矢;对学生实在不了解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点。这样,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起来,对课文理解得更透彻。

五、想象

老师配乐朗读古诗,让学生闭目想象,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艺术境界,沉浸在诗情画意的享受中。叶圣陶先生说过,古诗教学目标是陶冶性情和培养想象力。小学生思维活跃,正处在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教学时,《所见》和《夜宿山寺》这两课时充分发挥“牧童行歌图”、“牧童捕蝉图”、“山高楼高图”(课件出示)的作用。前两幅要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指导学生怀着快乐、激动地心情,进入诗的意境,仿佛听到牧童在引吭高歌,亲眼见到牧童沉浸在寻找、捕捉鸣蝉的愉悦之中;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补充诗句中的“空白”;想象牧童的表情、动作和内心活动。这样,在学生的脑海里就有一个牧童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仿佛自己也身临其境。后一幅要让学生把“楼”与“天”联系起来;想象“手可摘星辰”和“恐惊天上人”不同寻常的情境,这样就借山的气势,愈显楼高。学生也显得很激动。边想边用手比划。

六、表演(画画)

让学生根据诗意即兴表演,或乘兴画画,再现诗境,加深理解。如《所见》在上一个环节“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边说诗境边把牧童行歌、捕蝉的形态、动作表演出来;再同桌互相表演,再指名到讲台表演;最后,分组表演,看哪个组表演得最好。这时,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而且,加深对诗句内涵的体会。而《夜宿山寺》的“山高楼高”则适合用“画画”(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画出来,然后在实物投影仪放出来时,自己出来解说,大家来评价。这样,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愉快,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七、背诵

牧童古诗范文第2篇

最著名的当数李白的《长干行》中的诗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由此还诞生了两个象征真挚、纯洁感情的成语“青梅竹马”与“两小无猜”,至今仍广泛运用。

古诗词中也再现了许多儿童游戏场景,如钓鱼、捕蝶、捉知了、放风筝等。胡令能的诗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了小儿垂钓时的情景。杨万里的诗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中,盎然春意和孩童奔忙疾走的场面,相映成趣,让人不由心生向往。袁枚的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犹如一部简短电影,传神而有趣地再现了牧童捉知了的情景。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映衬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施肩吾的“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崔道融的“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选取的都是儿童日常生活细节,使人读了之后顿生怜爱之意。

牧童古诗范文第3篇

一、慢慢读——其义自见

朱熹在《诗序》里有一段话:“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又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作也。”古诗中,字字句句无不渗透着作者喜怒爱憎的情感。教者要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情,准确地通过自己的诵读表现作者的情感。如情绪是逐步上升的,声调就得由低到高;是连绵起伏的,就得分出轻重缓急。只有教师做到了正确、有感情地范读、领读,学生才会感受到古诗的节奏、韵律之美。

此外,古诗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的魅力和意义是和声音不可分离的,是和其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的,甚至和其“语调”“语气”都有一种不可分离的联系。反复诵读诗句的直接效果是可以感知诗中的特定氛围,引发学生的想象,以至沉浸到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之中,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共鸣境界。如教学《冬夜读书示子聿》,学生质疑“示”的意思。我没有直接释义,而是通过反复地听读,让学生进入诗人建构的情感世界之中,进而理解字义。

师:谁来帮助他理解“示”的意思?

(生纷纷举手)

师:不过,你不要直接告诉他“示”的意思?你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告诉他。

(生读得不够理想,师示范读,学生颇有兴致地练读,老师及时评析,学生越读越有味,他们语重心长地读,意味深长地读,读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殷切期望、谆谆教诲,读出了浓浓的父子之情,甚至有学生将诗句结尾处加了一个语重心长的“啊”!此刻,这些声音传递的已不再是言语,更多的则是感情信息。学生听在耳,感于心,他们不要任何推理,只需凭借语言本身散发的“味”就自然能嗅出“示”的真义。)

师:我听出来了,他们都把“示”的意思读出来了,你听出来了吗?

生1:“示”是教诲。

生2:“示”是教导。

生3(质疑的学生):“示”是教育。

师(高兴地):你看,不都是自己听出来,悟出来的吗?这里的“示”就是教育、教导、教诲的意思。

二、细细品——语语悟其神

我们读诗,正是通过品味诗中定格的细节,以补充或升华自己的情感经验,体验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从而更好地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因而,古诗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为古诗文本提供精确严密的意义阐释,重要的是教师应当设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中别样的情致和韵味。但这份情致与韵味,往往会因诗句的明白如话而被我们所忽略。它需要我们细细地品味,慢慢地激活。如教学王维的《杂诗》:

生:这首诗写的是思念故乡,但为什么作者只问梅花,而不问家里的亲人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师(惊诧):对啊!这不符合常理呀!既然是思乡,怎么会不问家里的亲人呢?这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下面,请同学们慢慢地品读这首诗,细细地找寻答案。”

(学生时而摇头晃脑地吟诵着,时而默默无语地冥思着……)

生1:这株梅花,可能是作者亲自栽种的,作者早已把它当作自己的亲人了。

生2:在作者心里,梅花不仅是亲人,还代表了故乡!

生3:其实家里的亲人作者早就问过了,因为只有知道家人平安、健康,王维才有心情问下去,一直问到窗前的梅花。

师:好一个“有心情”!不是吗?生活就是这样!

生4:王维连家里的梅花都关心到了,他怎么会不问家里的亲人?

师:同学们,隐藏着的乡思之情被我们发现了。现在再读这首诗,你会觉得这二十个字是温暖的、甜美的,是经诗人精心裁剪的,具有无穷魅力的文字。

(生读诗)

生5:读这首诗,一二句与三四句停顿时间要长。因为这中间有太多的问题要问,而问梅花是最后一问。

诗当细品,只有这样,我们在课堂上才能拥有一份自信与沉着。否则,我们只能游离于诗的边缘而不解“此中真义”。

一位老师教学古诗《所见》。他让学生对照插图,想象《所见》中的牧童是一个怎样的牧童,然后续编后面发生的事情。

生:这是一个调皮可爱的牧童,捉到蝉后,他会剪断蝉的翅膀,看它爬行。

师:可是,插图上那不知大祸临头的小东西仍在得意地‘知了——知了——’个不停”。

……

这首诗,表面上看,诗的一二句写牧童的歌声,三四两句写他意欲捕蝉。其实,它们之间,歌声与蝉声是互有关联的——正因为小牧童是个“小歌王”,他才能发现大自然的歌手——蝉,才会对它情有独钟。而忽略这一点,该诗的诗趣会大打折扣。执教的老师也正忽略了这一点,他的潜意识里蝉是“不知大祸临头的小东西”,而牧童则是“天然的破坏者”。这样一来,诗的前两句,成了孤立的诗句,而对后来的牧童形象没有任何的建构意义。要知道,一个热爱唱歌的孩子看蝉,有别于一个肆意杀戮生灵的人看“蝉”。

三、兼听明——诗无达诂

语文课堂教学的程式化,让我们麻木地觉得:教一首诗,最终不将诗的“主题思想”交给学生,心里便没法踏实。其实,对于诗而言,这些“主题思想”有如矗立在我们心灵与古诗之间的一堵墙,使我们再也无法与诗本身实现真正的拥抱。因为,对诗的任何一种主题思想的确定,都把诗的各种丰富的内涵简化了。如欧阳修的《画眉鸟》:

师:如果说画眉鸟在“山花红紫树高低”的林中,高唱的是响彻云霄的自由之歌,那么在金笼里,它会唱出怎样的歌声呢?

生1:它只能唱出低沉的死亡之音,因为鸟儿失去自由,就等于失去了生命。

生2:它会发出烦躁的怒吼声,它会诅咒人类的残忍——将它囚禁在狭小的天地里。

生3:它会吟唱出凄凉的悲歌。

生4:它会发出嘶哑的歌声,因为整天声嘶力竭地哭喊,嗓子自然会哑的。

生5:它会唱得更动听,更悦耳,以讨好它的主人。”

(师生都感到意外,师板书了“悦耳”。)

师:这是一个异乎寻常的发现!同学们,画眉鸟的歌声里多了几个美妙的音符,它的歌声里也必然会失去一些美好的东西。到底会失去什么呢?

师:动听的、悦耳的,难道就是美好的吗?

生1:金笼里的画眉鸟虽然歌声嘹亮,但它失去了真诚。

生2:讨好人的歌声是别有用心的,是打动不了所有听众的。它将失去大多数听众。

师(兴奋地):同学们,说到这儿,我倒想起了历史上的一只画眉鸟。他曾投身“金笼”,做了皇帝的御用文人。他也曾高唱了几首悦耳动听的曲子,写了几首赞美杨贵妃的诗。可没过多久,他就觉察自己“不及林间自在啼”了,所以他毅然地飞出金笼,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从而成为大自然最好的代言人,成为唐朝最具实力的歌手。他就是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

生(齐):李白!

……

牧童古诗范文第4篇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1

《与小女》 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词2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枝头花落末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与小女》

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在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村晚》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牧牛图》

午后顺着小河走,

河水清清,

在我脚下流。

水中石头大如斗,

石边鱼儿轻轻游。

小小牧童竟怕羞,

赤身蹲在,

田边和地头。

口中唤着大花狗,

手里牵着老黄牛。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花影》

【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牧童》

【宋】黄庭坚

牧童古诗范文第5篇

古诗词的画面有的恬淡自然,有的华美壮丽,有的安谧幽静,有的雄伟壮阔,怎样把诗词的画面美体会出来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一些体会意境美的做法,现列举如下。

一、绘画体味法

绘画体味法就是在读熟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把诗描写的景物画出来,通过图画体现诗的意境美。此法适合于小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弱,如果让他们在诵读理解诗意的过程中把诗词描写的景物画出来,这样体味诗的意境美就容易多了。

例如: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 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歌大意: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多么美好,雨中的山峦苍茫也很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不管淡妆浓妆总是如此多娇。

画面解析:从题目看,诗人用一首诗描绘了两幅画面,即“西湖初晴图”和“西湖后雨图”,“西湖初晴图”是“淡妆”,“西湖后雨图”是“浓抹”,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做到了恰到好处,如西施般婀娜妖娆。

绘图品味画面美:在充分朗读背诵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西湖初晴图”和“西湖后雨图”画出来,画完之后先自主将两幅图进行比较,体会诗作的画面美,再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在绘图展示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想象力特别强,“西湖初晴图”有同学是这样画的:天幕拉开,白云片片,湖中荷花盛开,荷叶田田,一片碧绿,湖水荡漾,波光粼粼,湖边大堤杨柳依依,远处群山苍翠,画面清新迷人。“西湖后雨图”更是超乎了课前的预想,“小荷青翠,雨滴点点,一艘小船停在湖边,三两行人撑着花伞驻足赏景,远处群山连绵,笼罩在雨雾之中,给人以虚无缥缈之感”,绘画鲜艳优美,令人陶醉。

二、文体转换体味法

“文体转换体味法”指的是在诵读理解古诗词的基上进行再创造,即把诗改成词,把词改成诗,把古体诗词改成现代诗,或把古体诗词改成文笔优美的散文。这种做法适宜于中学生。

例如:

清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画面解析:这首诗写的是清明时节,春雨绵绵,诗人赶路在外,心中伤感悲愁,于是想借酒释解,便问路寻找酒家,恰好遇一牧童。牧童热心告诉:远处杏花似锦,酒旗飘飘的村落就是。诗的前两句,画面凄迷感伤,后两句,画面鲜明生动。

将唐诗改为元曲的小令:原诗主体变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把改后的诗与原诗比较发现,“纷纷”由修饰限制“雨”变为了修饰限制行人,突出了路上行人之多,进而让“欲断魂”这种悲愁的画面更加厚重。“有”由修饰限制“酒家”,变为了修饰限制“牧童”,“有牧童用甜美声音,热心指点酒家的所在”,增添了诗作画面的暖色。通过文体转换,让读者近一步体味到了诗作的画面美,获得了情感熏陶。

三、概括评价法

概括评价法指的是在诵读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分析景物描写进而概括出诗词的画面特点。

例如:(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宋诗,回答问题。

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问题: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牧童古诗范文第6篇

1.古诗三首

1.我会读。

二类字:白昼zhòu

耘田yún

供gòng耕织

稚zhì子

银钲zhēng

玉磬qìng

水满陂bēi

浸寒漪yī

易错字:白昼zhòu

zòu

供gòng

gōng耕织

稚zhì

zì子

银钲zhēng

zhèng

玉磬qìng

xìng

水满陂bēi

pēi

浸寒漪yī

多音字:gòng口供

供品

供耕织

gōng

提供

供应

供给

2.我会写。

听写生字:白昼

耘田

桑树

春晓

(书写提示:“昼”的下半部分是“旦”,不要多加一横写成“互”,“晓”的右上角不要多加一点。)

默写古诗:略

3.我能翻译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zhòu出耘yún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gòng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①[昼]白天

[耘田]在田间锄草。②[绩麻]把麻搓成线。③[解]理解,懂得。

④[供]从事。

⑤[傍]靠近。⑥[阴]树荫。

译文: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

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稚zhì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zhēng。敲成玉磬qìng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①[稚子]幼小的孩子。

②[金盆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③[钲]一种金属打击乐器。④[磐}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⑤[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译文:儿童早晨起来,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线穿起来当铮。提着银锣似的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忽然冰锣敲碎碎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山衔落日浸寒漪yī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①[陂]池岸。②[漪]水中的波纹。③[腔]曲调。④

[归去]回去。[信口]随口。

译文: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4.课文重点梳理。

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作者是

代诗人

,通过对农村生活中大人

耘田

、绩麻,孩子

学种瓜

场面的描写,反映出农村的紧张劳动气氛和富有情趣的生活,表现出农村孩子的勤劳纯朴、天真烂漫。

②“四时田园杂兴”中“杂兴”的意思是

,没有固定的题材。题目告诉我们,这些诗写的是诗人在

居住时春夏秋冬四季的所见所感。(随兴而写

田园

③《稚子弄冰》作者是

代诗人

通过对稚子脱冰、穿线,敲击,冰块破裂等情景的描写,表现出孩童生活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孩童的尊重与喜爱之情。

④“稚子弄冰”中“稚”的意思是

,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诗写的是

(幼小的小孩子

取冰玩耍)

⑤“草满池塘水满陂”中写出了仲夏生机勃勃景象的词语是

;“陂”的意思是

。(满

池岸)

⑥《村晚》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描写了夕阳西下,牧童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吹奏的景象。表现出了牧童的无忧无虑以及作者对这种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⑦这三首诗都写了儿童的活动。《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童孙”

,《稚子弄冰》中的“稚子”

,《村晚》中横卧牛背、

的“牧童”,都给人以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感觉。(学种瓜

脱冰作戏

信口吹笛)

⑧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的意思是

,“供”的意思是

,读了这两句诗,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情景:

。从这两句诗可以体会到

(理解,懂得

从事

小孩子还不懂得耕田纺织的事,也在桑树下的阴凉处学习种瓜

在大人的耳濡目染下,孩子也在桑树荫下学种瓜,体现孩子们对劳动)

⑨敲成玉馨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磬“指

,“玻璃”不是现在的玻璃,指的是

,读了这两句诗,我仿佛听到了

。)下列对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描写声音为主,表现出“玉磐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

B.这两句诗表现出儿童以冰为磬、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C.这两句诗描绘了孩子从金色的盆子里取出冰,用彩色的丝线穿上,用手提着,颜色艳丽,充满情趣的情景。

D.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远远地看着孩子们戏耍、听着孩子们呼喊,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的景象。

(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一种天然玉石

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和冰碎的哗啦声

B

6.拓展延伸。

有关儿童的古诗: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我会读”答案:

zhòu

gòng

zhì

zhēng

qìng

牧童古诗范文第7篇

日常的教学,并不是每一堂课都能用上多媒体。对于偏远地区,特别是农村小学,通常是一支粉笔,一本书进课堂,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只能用“对话”这种最原始的方式来帮孩子构建他们内心美的天地。

广义上,“对话”的含义为“两个或更多的人用语言交谈。”在课堂上,教师用“语言”和儿童时刻在进行“对话”。然而,在著名物理学家、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的戴维·伯姆看来,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他在《论对话》中提出:对话是个多层面的过程,远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谈话和交流,它旨在探索对话中人们的思维作用方式。戴维·伯姆提倡的“对话”,从字面上讲并不意味着只是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它可以在许多人之间进行,也可以是在一个人内心深处进行的自我对话。“就意味着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

一、说“画”——看到的说出来

通常,教完一首诗,要求孩子为这首诗画一幅画,诗画同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诗配画是一种很巧的方法,从画中可以读出孩子对故事的理解,但孩子的绘画水平毕竟有限,涂鸦之余,很想给孩子另一种美的体验。于是,说“画”的念头应运而生。说“画”是指当你读完这首诗时,说一说你会画些什么来表现这首诗呢?以宋代诗人雷震的《村晚》(四年级)教学片段为例: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实录:

背景:整首诗意思学完了。

师:如果你是画家,你会怎么画《村晚图》呢?

生:我会画一座宁静的村庄,远方有连绵起伏的山,近处有树,有桥,还有牧童骑在牛背上。

生:不,我会在牧童的家门口画上牧童的母亲,正凝视着前方,等待牧童的归来。

生:老师,我还想在《村晚图》上画一群小鱼儿,用小鱼儿快活地游,表现牧童很高兴。

(响起了掌声。)

生:刚才大家说的,使我想起了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因此,我在夕阳旁添上一群小小的鸟。

(太好了!)

从这段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话”的痕迹。教师仅仅提问:如果你是画家,准备怎样画与诗歌相配的图画。然而,正是这一提问,使擅长形象思维的孩子们活跃起来,毕竟,“说画”比“画画”更容易些,儿童一边说一边想着画面。同时,其他孩子聆听,互相启发,思维彼此撞击,会产生更多的灵感。其他孩子在听的过程中,常常借助语句,在脑海中勾勒出他们心中的图画,给孩子更多美的体验。

二、猜“乐”——听到的说出来

再看一则教学实录片段:(《如梦令》六年级学生)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的词一直以“凄凄惨惨戚戚”著称,怎么理解李清照早期作品的欢快、清新、自然呢?教室里的插座已经坏了,音乐指望不上,老师的语言已经描绘得够多了,怎么把握这首词的情感呢?我突然想起前几日看的一则教学案例。我们没有音乐,就想象吧!

师:“同学们,如果让我们为这首词配乐,你们说该配什么音乐呢?舒缓?激荡?低沉?活泼?”

“活泼!”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因为整首词表现李清照轻松的心情。”

师点点头:“如果选择乐器,你会选择什么乐器?”

“二胡!”一生很快地回答。

“不行!二胡表现的是悲伤的心情。”另一名学生马上反对。

沉默片刻,一名同学轻轻地说:“还是我们的民族乐器好吧?毕竟是宋词嘛。”

“琵琶!”“古筝!”孩子们忍不住叫起来。

很妙的互相启发,我们就在想象的音乐中“配乐朗读”吧。

一遍遍的诵读,一个个沉浸在自己的乐曲中,每个学生都很投入,因为,音乐在他们心中。

牧童古诗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古诗教学语感情境想象兴趣

如何开展古诗教学便成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且与学生的认识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古诗自己具有多义性、跳跃性、形象性和音乐性的特点,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古诗教学就应运而生。内容极为丰富的小学古诗,被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没完没了的重复性抄写,各种名目繁多的习题以及不求甚解的机械背诵所替代,偏离了语文古诗教学的根本任务,造成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呆板、繁琐、片面、低效”的弊端,压抑了儿童的发展。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的一些浅显的看法。

1立足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下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今语文教学研究成果,也非常重视读的训练。于是笔者力求在“读”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语感。

首先,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学生在反复听读的过程中,初略地感悟到古诗的音韵、节奏、停顿以及大体的文意。

其次,教师教读,学生跟读。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古诗,仅仅让他们听几遍以后就自己读,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必要时,还要对一些难读的句子划分节线,以帮助学生停顿。如《学弈》中:“使/弈秋/诲/二人弈”,“为/是其智/弗若与?”学生在准确的反复跟读的过程中,对古诗的音韵、节奏、停顿以及文意的感悟逐渐加深。

再次,“丰富的积累”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指导多读多背,是积累的主要途径。十一册的两篇文言文,都严格要求学生背诵,渐渐形成文言语感。

2情境教学在古诗中的作用

2.1什么是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身处具体场境中,可以眼看、耳听、鼻闻、手触,通过各种感官吸收信息,从而获得了生动的形象,丰富了具体的知识,激发真的情思,学到活的语言,充分发挥了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由于情境教学所具有的特点,与古诗教学存在的难点可以形成互补,所以,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更感性的认识。

2.2精心设计,优化情境

首先要看古诗显示的基调是什么,是高昂的,低沉的,是欢快的,悲哀的,是宁静的,还是喧闹的。然后选择合适的手段:如欢快的,喧闹的就可以运用表演,体会情境,也可以运用音乐、剪纸、简笔画来创设情境;而那种高昂的、激奋的、或者低沉的,悲伤的,都不宜通过学生自己表演去创设,因为这些情感的基调都比较严肃,庄重,是儿童生活的经验中没有经历过的,情感没有体验过的。因此表现这些情感的古诗宜用音乐、图画,而不宜用剪贴画、简笔画。因为情境教学的纽带的“情感”,所创设的情境必须与教材的基调,抒发的情感相吻合,相协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展开想象,引导进入角色

小学语文古诗选材范围广,从时间来说,有宋代的,有唐代的,有清代的;从空间来说,有现实生活中的,也有未曾经历的;从内容来说,更是天文、地理人情风俗无所不包。简言之,教材的内容大多数都不是小学生阅历中的,有些与他们的生活空间有较大的距离,要把学生带入到教材描写的情境中,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首先进入角色,努力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自己的主观感受,这就需要我们展开心灵的翅膀,利用我们的想象,神而往之。

如小学语文第二册中《所见》作者是袁牧,内容为“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想象的翅膀首先要带我们到茂密的森林了,可以让学生骑在桌子上,想象自己就是那位小牧童,手里拿着短笛在吹,忽然耳边传来一阵“知了,知了”的声音,抬头望去,看见知了在枝头高唱。于是马上停止笛声,跳下“牛”背,轻轻地走到“大树”下。可以想象墙壁上有只蝉在鸣叫,所以停止笛声。此时也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小牧童心里在想些什么?在古诗教学中,要利用想象进入角色,才能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促进学生学得深,学得亲,学得活,学得实

4立足对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小学古诗教学,切忌让学生望而生畏。古诗里有丰富的知识,有优美的景物,有动人的故事。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办板报、讲故事、开读书会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现在的古装电视剧也很多,其中也有学生喜爱的。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讲其中的一些台词(虽然台词是今人所写,也含有一点点文言意味。)来提高他们的兴趣。课本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手材料,充分利用文言文教材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综上所述,在进行古诗中的教学中,教师情真,才能以情动情,教师心热,才能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师意远,才能在学生面前开拓其思路,儿童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阶段。以上所述几点,不是完全独立的,都是交叉的,相互联系的。切实把古诗教学与情境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过程中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2]戴军.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