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类招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类招生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类招生 培养模式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大类招生的优点

(1)有利于“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按文理大类招生培养,一方面,可使高校培养的人才,专业口径拓宽、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具有一专多能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由于每大类包含了多个专业和专业方向,通过2年的按大类培养,加强学科间的渗透、交叉、组合,将“普通教育、基础教学、专业教学”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延缓学生对专业的选择,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动态和市场就业信息,从而避免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同时,对学生总体而言,在专业选择上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真正体现了按需培养的原则,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2)有利于改善学科专业结构。按大类招生能有效地在学校内部利用多学科的优势,克服原有院、系的框架,打通相邻专业的基础课程,实现多专业的有机组合。同时可以有效地使专业向复合型转化,进一步促进和加强新专业的建设,在学科或学科群的范畴里,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教育培养,以顺应科技发展综合化的趋势。

(3)有利于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按大类招生及培养使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对学校的学科及专业,对社会的人才需求都有了更明确的了解,减少了报考大学时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内在潜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2大类招生的缺点

(1)专业分流无法体现学生自愿和社会需求。大类招生显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专业分流冷热不均。热门专业人人争报,冷门专业无人问津。成绩好的学生,未必就是热爱该专业、打算从事该专业工作的学生,他们或许是趋众心理而选择。“根据学生意愿、成绩、社会需求”分流的原则就变成了“根据学生成绩”分流,长此下去,不利于专业建设。

(2)弱化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学科齐全是实行大类招生的基本要求,按大类进行培养,加强了基础教育,拓宽了专业口径,学生的适应性增强。但同时,由于前两年学生并非明确自己未来所学专业,学科归属不一,所以对专业基础课本着知其然即可。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变得尤为困难,专业课程只能后移,课时减少,授课减弱,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业教育,针对性降低。

(3)教学资源无法合理配置。如果完全按照学生的志愿进行专业分流,致使各专业不能协调发展。这种专业分流方法,不可能事先知道最终的专业人数,当一个专业选的人很集中,师资力量、管理实验设备等都可能跟不上,无法提供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而选择人数少的专业,可能会造成师资、设备闲置,造成浪费,对学校办学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大类招生与分流培养,需要实行相配套的选课制与导师制,教学资源需要新的组合和分配。

3大类招生的建议

高校如何将学生培养成既具有精深专业技能又具有较强综合专业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大类招生模式下实施“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十分必要。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值得注意。

(1)以相近的专业组成一个大类比较合适。目前有些学校是按照学院招生,一个学院就是一个大类,如果同一个学院里的专业相近还好,而有的学院专业大相径庭,则大类招生无法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于相近专业的学生而言,前两年甚至前两年半修读完规定基础平台规定课程学分,后面两年或一年半针对专业的侧重点加强相关专业的深入、精细化学习。

(2)以尊重学生兴趣为基本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专业分流首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尊重学生选择,志愿优先,同志愿的学生按学业成绩择优满足专业志愿;分流限定在就读的学科大类所含专业和专业方向内,不得跨学科大类选专业。

(3)形成一种系统的优质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必须形成一种优质教学体系。比如说通过资源的统筹配置体系,实现师资、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统筹安排,充分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再比如说建立全方位的教学考核体系,将传统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环节适当地引入验证、演示性实验内容,考核方式在实验考核、期末考试基础上增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即建立教学过程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 甘火花.完善高师院校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之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大类招生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类招生;专业导论;课程改革;专业分流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1-0112-04

一、我国高校大类招生的源起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高校大类招生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提出并实施以“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即“元培计划”。随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也都相继实施大类招生培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后国际间高等教育的广泛合作与交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已成为高校本科教育体制改革的热点。“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渐被我国高校所采用,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211工程”院校中综合性大学有40所,其中31所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比例达到了77.5%;理工科类大学32所,其中12所或多或少实施“大类招生培养”;财经类大学有5所,其中2所开设少量的大类招生;农业类大学有7所,其中5所开设少量的“大类招生培养”。[1]

二、河北经贸大学“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实施现状

财经类院校实施大类招生起步较晚且数量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以下简称“会计学院”)多年来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于2010年开始实行“按院系招生”的大类招生模式。具体操作方式是:学院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三个专业,招生时按“工商管理类”大类招生。新生入校后首先进行三个学期的基础通识培养,第三学期采用“志愿+成绩”的方式进行专业分流,第四学期开始分专业培养。

为了增强学生对三个专业的认识,学院在新生入学后的第四周到第六周专门开设了《专业导论》课程。课程分为两个模块:大类综述和分专业介绍。首先由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针对学院基本情况、会计学科特点、三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等内容进行综合介绍;其次,由三个专业的教研室主任分别就本专业的特点、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就业领域和职业规划等进行介绍。通过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不断对大学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专业的发展历史、课程设置以及社会对各专业的需求情况,了解专业动态,从而加深对专业的热爱,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科学的专业学习方法,明确今后专业学习和就业的方向,使学生对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形成一个较为明确及科学的规划。实践证明,2010级学生表现出了比往届学生更加端正的学习态度、更强烈的学习欲望、更积极的学习主动性。可见,《专业导论》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目前大类招生后专业分流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专业导论》课程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在第三学期的专业分流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让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困惑的问题。

(一)专业选择“一边倒”现象严重

2010级工商管理类共计453名学生,其中第一志愿填报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的学生分别仅有17名和19名;2011级工商管理类共计507名学生,其中第一志愿填报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的学生分别仅有11名和49名。很显然,专业选择呈现“一边倒”现象较为严重。事实上,会计学院三个专业的师资水平相当,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也不逊于会计学专业,《专业导论》课三名专业教师的讲授同样精彩,按照会计学院的估计,三个专业的报名人数不应有太大差异,这样的志愿统计结果的确始料未及。

(二)部分学生专业认同感不高

按照学校制定的本科专业大类招生与培养实施方案(试行),专业分流遵循的是“志愿+成绩(高考成绩×40%+入学后前两个学期成绩×60%)”的标准。这样一来,在大学一年级参加各类社团活动较为积极踊跃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相对处于劣势而未能进入自己理想的专业。这部分学生通常又具有较强的个性,对新专业不认同,于是开始出现厌学、抵触情绪,甚至在心理上出现自卑感,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这种情况虽然在辅导员的教育引导下情况有所好转,但这部分学生短时期内很难完全调整好心态,在一段时期内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部分学生对新班级的集体活动参与度不高

因志愿得不到满足的学生被调剂到其他专业,而成绩好的学生大多留在会计学院较为优势的专业当中,于是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在由调剂生组成的新班级中,学生相互之间又较为陌生,交流甚少,课堂缺勤情况较严重,班级集体活动参与度低,班级凝聚力不强,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新问题。

四、影响专业分流原因解析

为深入剖析大类招生后专业分流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本课题组采取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90份,调查对象包括会计学院2010级和2011级的学生,生源遍布河北省内和省外;同时,对任课教师、相关部门进行了访谈。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专业分流中存在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专业分流依据的科学性有待商榷

调研中发现,39.3%的学生对分流依据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比如由于各省高考标准不同,各省招生分数线不同,同省份也存在文理差异,在专业分流中参考高考成绩这一标准就不尽合理。另外,“入学后前两个学期成绩×60%”这一分流标准很容易造成学生只注重课程学习而忽视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由此,持疑问甚至排斥情绪的学生在专业分流后表现出对专业的不认同或融入不到新班级的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二)《专业导论》课程的实施步骤不完善

从人类对事物认识的一般规律来看,一般而言,人脑对于事物的印象会有一个时间效应。一次性的教育很难给人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所以该教育能够发挥效用的时间不会很长,一些观念的形成只有依靠不断地刺激、教育、强化才能顺利形成。新生入学伊始,个体差异较大,对自己所选大类及其所属专业普遍知之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一些专业术语、专业知识对这些新生来说可以说是闻所未闻,尽管他们当时感觉很新鲜,但由于大一期间接触的专业课程很少,因此对所学专业仍然是知之甚少。可见,仅仅在入学初期进行《专业导论》课程教育,并不能使学生对专业有深入的了解。

(三)《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不够充实

从办学历史和社会认可角度看,会计学院乃至全国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历史远早于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社会对会计学专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较高,受“先入为主”的影响,学生选择会计学专业也无可厚非。在我们的调研中,有59.4%的学生表示不选财务管理和审计学专业的原因是因为“陌生”,这充分说明了《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还不够充实,加上从众心理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专业分流中出现会计学专业受追捧的“一边倒”的现象也就十分正常了。

(四)专业教育宣传滞后

会计学院对于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时期,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也十分模糊。大多数学生只是知道何时进行专业分流,其他情况知之甚少。为了做好各专业的分流工作,确保专业分流顺利开展,会计学院基本上是在专业分流前才对学生进行详细宣传与动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详细了解各专业的情况以及分流的标准并尽快确定好专业选择。由于学生对专业现状、分流的情况及专业发展前景了解太晚,时间太仓促,以至于某些学生望文生义、道听途说,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偏差以及盲目“追风”现象。

五、解决大类招生专业分流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分流依据

1. 以“志愿+综合考评”方式进行专业分流。鉴于目前“志愿+成绩”的标准存在较多异议,因此在专业分流中除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专业选择需求外,在教学资源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学生前两个学期的综合测评成绩。综合测评成绩涵盖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能力发展等,是综合素质的体现,以“志愿+综合考评”的方式进行专业分流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引入科学测评手段,对学生进行专业测评。目前各高校大多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会计学院也不例外。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些基本理论如MBTI理论、RIASEC理论等,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和环境状况自评,确定所报专业是否与其个人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等相匹配,尝试用相关理论指导自己的职业规划和职业行为。

(二)围绕“三感”打造《专业导论》课程阶段化、模块化

《专业导论》课程虽然仅是一个专业引导性质的课程,但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将授课内容划分为不同模块,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丰富、层次的不断提高分阶段进行讲授。调研数据显示:66.5%的学生对《专业导论》课程阶段化持支持态度,有61.8%的学生认同《专业导论》课程模块化。因此,有必要对《专业导论》课程进行改革,将课程内容模块化,授课时间阶段化,逐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

1. 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专业认同感的培养。调查结果显示:怀揣着大学梦想的新生刚刚入学,带着高考胜利的欣喜与兴奋会表现出超乎寻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入校两个月以后,其对大学生活的兴奋感会逐步消失,甚至开始产生对大学学习生活的疑惑,此时的他们急需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引导将影响学生的一生。[2]因此,在入学后不久就开始安排《专业导论》课程很有必要。这一阶段的《专业导论》课可以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向学生介绍学院基本概况、师资力量、专业设置等,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热爱学院、热爱学科,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基本熟悉并适应大学生活,这时要进行《专业导论》课的第二个模块――具体专业培养情况介绍。这一模块的主要内容是学科特点及专业设置,需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介绍专业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除了专业教师的讲授,还可聘请专业辅导员介绍各专业历年毕业生考研和就业情况。第二阶段《专业导论》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从而为第三学期的专业分流工作奠定基础。

2. 第四学期初:专业归属感的培养。第四学期是开始分流培养的第一个阶段。科学的专业学习方法指导至关重要,这时进行《专业导论》课的第三模块――专业学习方法指导。这一阶段可主要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分不同专业分别邀请高年级优秀学生(如奖学金获得者、专业学科竞赛优胜者)现身说法,为低年级的学生提供活灵活现的例子。这种同龄人现身说法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专业归属感。

3. 第四学期末:专业方向感的培养。此时,大学生活已近中期,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基本上已经学完,体现个性化培养的专业选修课即将开始。那么,在众多的专业选修课中究竟要选择哪几门来学习呢?专业学习的具体方向在哪里?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在接受调研的学生中,有70.7%的学生认为专业方向感对今后就业具有积极作用,这就需要进行《专业导论》课的最后一个模块――专业选修课选课指导。我院在2010级学生第四学期末开设《选课指导》,聘请专业教研室主任就所开的各门专业限选课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本课程所需的前期和后续课程、学习收获等方面进行介绍,大大增加了学生对专业限选课的了解,提高了选课的计划性,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方向,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培养自己的专业优势。事实证明,学生对这种导论课反响强烈,例如,会计学专业某学生在导论课感想中写到:感谢学院为我们设计了此次专业选修课选课指导。在我迷惘徘徊于十几门专业选修课不知如何选择时,它就像一盏指明灯,照亮了我学习的方向。我喜欢英语,而且基础不错,所以我选择了国际会计方向,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定了一系列体现国际化方向的选修课,相信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会增强我的专业方向技能,有助于我在外资企业或是大型上市公司找到理想的工作。

(三)进一步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

1. 完善《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灵活,但内容包括专业基本情况(专业性质、国内外人才培养情况、课程体系设置、学科发展方向)、专业学习方法、后续发展相关知识(考研、出国、就业形势)等。根据专业的具体情况自拟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完善课程简介、教学讲义、教学进度,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大纲的拟定需要群策群力,不仅需要请教专家及听取专业教学骨干的意见,还应注意调查了解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完善修订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搜集日常教学管理中的相关资料,比如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发展状况,本专业与相关专业、学科之间的关系,专业教学资源介绍,专业竞赛的开展情况,往届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介绍,历年毕业生的考研、就业情况等。这些资料和案例有助于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2. 创新《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把知识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授给学生,关键在于正确的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会计学院《专业导论》教学实践可以总结出以下三点:(1)运用传统的讲授法时描绘、陈述要生动,富有启发性,由浅入深,给学生思考的机会。(2)运用讨论法时应注意事先拟定具有一定讨论价值的讨论题目。(3)采用演示教学法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特点,可以适当穿插一些视频、Flas等,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习兴趣。(4)充分发挥网络课堂的作用,开发建设《专业导论》网络课堂,学生在课余时间随时登录即可查看,将之与课堂讲授、分组讨论等方式相结合,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

(四)加强专业宣传与引导

1. 夯实本科生导师制。导师制以因材施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旨在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发挥教师在育人与专业辅导上的优势,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关系。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的专业辅导作用,指导学生了解专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动态、社会需求,有助于帮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较全面的认识,并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好地选择专业发展方向。

2. 加强信息预测。大类培养的优势之一是可以把学生的专业与将来的就业结合在一起,避免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因此在专业分流的前半年,就要对各专业近几年的就业信息、社会需求、所拥有的教学资源、学生的专业选择意向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依此对学生专业分流的意向、各专业未来几年的就业状况等进行科学的预测,将这些统计信息通报给学院领导和学生,以供专业分流参考。

总之,大类招生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大趋势,是当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性选择。在“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实施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培养出更多合格优秀人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卓奕源.地方重点本科院校推进人才大类培养的研究[D].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杨景常.成功的《专业导论课》将影响学生的一生[J].高等教育研究,2007,(3).

The Research of Professional Shunt Problems under the large-class Enrollment Context

Zhang Shimin, Cai Yang, Wang Pengjun, Rong Lai

(School of Accounting,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大类招生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科;大类招生;通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汪毅能(1969-),女,湖南岳阳人,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盛志琴(1986-),女,河南周口人,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12-02

一、大类招生现状及意义

时至今日,“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改革方针已深入人心,“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已成为各高校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有77.5%以上的211工程院校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按类招生”的通才培养模式,大类招生势在必行。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就是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时面对的不是单独的某一个专业,而是同一个学科内几个专业合在一起的大类,高校实施的是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即是学生在经过1至2年的大类培养后,根据自身兴趣进行专业的选择,按照某一个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分流培养。

从学校层面来看,大类招生有四个作用:第一是提高生源质量,由于大类招生过程是不分专业的,大类学科中包含着不同专业,这种招生模式可有效整合学院招生名额资源,使各个专业趋向平衡;第二是促进专业建设,大类招生后的专业分流,学生有自主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权利,因此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各专业需要思考如何提高办学水平,增强学科实力,专业教师更需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第三就是大类招生能促使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加快课程模块化建设,降低办学成本;第四是大类招生利于培养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1]

武汉大学首次实行大类招生是在2002年,生命科学学院将生物学基地班、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专业合为两个基础班进行大类招生,随后新闻与传播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等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大类招生。目前全校已开设19个大类,涵盖了54个专业。[2]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是一个以培养能源动力、机械设备方面人才为目标的传统工科大院,专业学科门类众多、专业间交叉性强。学院有能源与动力工程(以下简称“动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以下简称“机械”)、自动化、材料类(包括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水质科学与技术(简称“水质”)、核工程与核技术(简称“核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分属于6个一级学科;其中机械专业又分为四个模块,动力专业分设热动、水动和流体机械三个方向。学院每年的招生规模在450人左右,机械、动力两个专业的办学规模较大,每年的学生数量在120人左右,其次是自动化、材料类,较少的是水质和核工程,每年是30人左右。

更为复杂的是,7个专业的办学历史、学科水平不尽相同:沿袭最初的“电厂化学”建设至今的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已有50多年的办学经验,而新建设的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在2008年才开始招生。虽然武汉大学推行大类招生已近10年,但是作为学科情况复杂的一个本科教学大院,动力与机械学院依然不敢贸然前行。面对大类招生带来的改革与机遇,学院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对各方面进行统一协调,需要处理的问题也更加棘手;真正实施大类招生之时,学院更应该认真对待、考虑周全,提前准备好应对各种复杂问题的对策。

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面临的问题

1.专业分流

“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首先必须解决的就是学生如何分专业的问题。专业分流,涉及到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影响到高校二级学院的自主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学生选择权利的落实和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3]专业分流能否合理进行将直接影响到大类培养的效果,如果分流方式不合理,有可能导致整个大类招生计划的落空。同时,分流也将对同一学院的不同学科产生较大的影响,一些弱势学科势必面临着生源少的问题,对于这些学科,学院是否实行保护政策,并且如何协调各个学科专业之间的学生比例,都是学院在实行大类招生的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2.转专业

近年来,各大高校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纷纷开展转专业工作。武汉大学的规定是:新生入学一学期后,可提出跨学院的转专业申请,转出转入学院根据学生成绩、转学指标等情况来批复能转否、能接否。动机学院是个工科大院,每年申请转入经济管理等热门学科的学生约为12%,超过了学校规定的10%的比率,而转入的却不到3%。武汉大学是有120年历史的综合性大学,强势的文科群对工科学生有着极大的诱惑,一些学生在并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随波逐流地选择转入热门专业,到毕业时的严峻就业形势让他们不得不怀疑当初的选择。因此,学院需要在一开始就对学生加强专业教育,做大量细致入微的引导工作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热情,改变转专业逆差。

3.课程模式

大类招生培养的是通才,因此它的课程设置更偏重基础性、广泛性、综合性。如何在学科大类构架内并行培养不同专业的通用型人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常见的大类招生培养有1+3模式和2+2模式,课程体系的打通是只有第一年还是前两年,具体的课程设置是怎样的,学院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协调各方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模式。

4.学生管理

在按照专业进行招生的时候,学生进入学校后就有唯一的班级与团体,这个班级会一直持续到毕业。学生也是按照专业培养计划统一上课,管理方面实行的是班主任加辅导员制。实行大类招生后,这种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因此,学生进行专业分流之后,专业班级与原先自然班级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下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也是管理人员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应对措施

对于上述可能出现的问题,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专业分流工作

大类招生时期,转专业的工作在专业分流之前,因此,学院要统筹做好各专业学生的引导教育工作,同时各专业需要积极参与,做好专业介绍工作。本科教学是办学之本,本科生源为优质硕士、博士选拔提供保证,是学科发展的基本保证。大类招生实际上是教育产业市场化的一个过程,面对竞争,迎接挑战,各专业只有加强学科实力,加大投入,提高办学水平,才能吸引学生投身本专业。

(1)做好分流前准备工作。

1)在分流前一学期学院应该开设各专业方向的概论课程,介绍专业的学习内容、社会需求、专业优势、就业形势等情况,让学生对相关专业有较深的了解,并为专业分流做好准备。

2)充分鼓励学生旁听高年级课程以加深对自己感兴趣专业方向的了解;举办学生座谈会,邀请高年级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3)组织学生到各专业教学场地、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地参观,了解各专业教学现状。

(2)制定专业分流方案。由教学院长、各系主任、教学管理办公室、年级辅导员组成专业分流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大类招生学生专业分流实施方案。分流方案细则可参照如下:

1)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可以参照学生的学分加权平均分排名或者学生在本大类中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综合排名(参加各类活动获奖、学科竞赛获奖、优秀学生工作者、等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

2)组织专业分流考试,包括笔试、面试,按照考试成绩进行排名。

3)针对某些特殊专业对相应课程的特殊要求,参考学生该科目成绩排名。

4)扩大学院不同大类间学生的转专业比例。

(3)专业分流领导小组指导实施专业分流。专业分流领导小组需要依据整个学院的专业设置情况、招生规模,组织专业宣讲、专业介绍,安排专人负责解释详细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就业深造形势等,为学生答疑解惑。具体可参见如下:

1)专业分流领导小组制定出具体各专业接收人数,年级辅导员进行公布,组织学生填报专业申请。

2)统计专业申请情况,如果出现申请人数超出接收人数的情况,结合学生排名,与学生沟通协商后适当进行调整。

(4)重视分流后的学生疏导与学科建设工作。一些对专业不满意的学生,容易出现思想波动,严重的甚至可能厌学。对这部分学生班主任与辅导员需要重点关注,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专业课老师要在课堂上进行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专业信心,促使他们从思想上认同自己所读专业,只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毕业后一样可以得到良好的就业机会。

分流势必对学科产生很大的影响,生源不足、就业不佳的学科专业面对的将是严峻的考验。即使学院实行保护政策,对于学科的长远发展也是不利的。因此,对于社会需求量小、学科水平不高的专业,学院可以适当调整招生名额。同时,各专业一定要有极强的专业忧患意识,不进则退、优胜劣汰是整个改革的大趋势。

2.课程建设体系

(1)实施1+3的课程体系模式。由于我院专业分属6个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很难打通,因而1+3的模式比较可行,即1年的通识教育加3年的专业培养。第1年的通识课程包括公共必修和通识选修两类,其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3年的专业教育应加强相近学科的知识渗透,提高选修课程比例,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即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两个层次不同但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构成必修课程体系,以确保培养基础扎实的人才;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全校通识选修课构成选修课模块,以实现宽口径的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4]

(2)将创新学分引入培养方案。为了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本科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掌握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我院在2013版的培养方案里面加入创新学分一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培养为导向,建设开放式的课外综合训练大平台,学生只需选择一项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CCTV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等)参与,即可获得创新学分,这一学分计入学生的必修总学分之中。此外,在竞赛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读的本科生可以选择参与并完成一些创新实践性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通过完整的项目训练,学生的专业兴趣将得到培养和强化,实践能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项目成果,可以申请专利或者,也可以为后续扩展成综合论文提供课题来源。

(3)重启课程组再建设。课程组是学校组织教学和教学改革研究的基层组织,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新版的培养方案整合优化了十余门课程,面临教材、教师、课程内容的衔接等诸多问题,我院重新启动课程组再建设工作。学院在2005年即进行过课程组建设工作,成立了26个课程组,在责任教授的带领下,为本科教学发挥着重要作用。此番重启课程组建设工作,是学院适应“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课程组的再建设工作将有助于整合教学资源、促进课程间有机衔接、方便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效率。

3.学生管理

(1)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培养人才有其特殊性,新的培养模式势必会对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冲击。就动机学院来说,大类招生共分三个大类:机械类,能源动力类,自动化类,其中,自动化类由于本身就是一个单独的专业,因此不存在学生重新分班的问题。但对于另外两个大类,专业分流后学生的自然班级势必被打破,那究竟是组建新的班级团体还是维护原有的自然班级,同时,是否按照专业班级调整学生宿舍,也是专业分流之后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以组建新的专业班级班委,鼓励班委利用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联络同班级的学生,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工作。同时,可以根据学生意愿对宿舍做适当的调整,原则上不鼓励大范围的依据专业班级调换宿舍,一方面是原有的宿舍学生已经住了一年,磨合已基本完成,新调换宿舍后学生需要重新适应环境。另一方面,不同的专业学生住同一宿舍也有助于学生加强对其他专业的了解、扩大人际交往圈、积累人脉。

(2)不同阶段配备不同的指导教师,方便学生管理与引导。专业基础课程时间(一般为第一年),配以辅导员加助理班主任(由大四学长担任),辅导员主要统筹管理全院新生的学生工作与生活,具体的分配到每个班级则由助理班主任进行实施,包括学校学院通知的部署安排、学生日常生活问题的答疑解惑、学业问题的咨询反馈等。由第二年开始配备导师,主要指导学生的学习与科研工作。我院积极响应武汉大学倡导的“烛光导航”工程,由一名导师指导帮扶四至五名学生,全程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科研能力、人生规划,是实际意义上的导师制。除了配备导师,助理班主任及辅导员还需提醒学生及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同时学院要开放实验室,促使学生产生专业学习兴趣,自主探索该领域的专业知识,达到自主学习、开拓创新思维、提升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4.教学管理

在现行全学分体制下,给予学生充分选择课程、教师、学习时间的自由,实行弹性管理制度,改变过去培养模式单一,教学计划千人一样的封闭式管理。我院依据武汉大学学生选课办法指导学生选课,在学期期末进行预选,在下学期开学前两周进行课程试听,学生如果对课程不满意可以撤课,重新选择其他课程。对于选课人数过少的课程,学院与任课教师沟通协调后取消该门课程本学期的开课权。弹性管理引入了竞争机制,可以促进学院教育资源的整合,使学生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

四、结语

高校实行按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已成为一种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转变的必然趋势,这是一种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它既为高校提供了一种新型有效的“通才”培养模式,也给高校带来了相应的挑战。实施大类招生的过程中,各个高等院校需从各方面积极准备,全方位协调处理各种矛盾与冲突,如何更好地实行这种新模式并克服其带来的困难则成为高等院校必须不断探索的长期课题。

参考文献:

[1]熊凯,褚法政,韩仲志.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2,(6):97-98.

[2]雨石.忽如一夜春风来――2003年高考新气象[J].求学,2003,

(10):40-42.

大类招生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类招生;人才培养;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2-0108-03

一、大类招生的内涵与产生的背景

所谓大类招生是指在高校招生录取时,不再按专业或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是按学科(也有按系或学院)制订招生计划而进行招生录取的一种新的招生模式。学生进校后前一年或两年不分专业,低年级时在学科(或系,或学院)的范围内共同实施基础课程的学习,高年级时学生对学科、专业有了进一步了解后。学校再根据学生的综合情况,考虑其个人意愿、教学资源、社会需求等因素,进行专业分流并组织有针对性的专业教学直至学生毕业。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按计划统一招生,按计划专业培养”,这种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选择和合理流动;过早的定向难以体现学生的志愿和专长,不利于因材施教。为此,众多高校纷纷调整院系设置和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构建“宽专业、多方向、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类招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欧美一些国家的大学,本科阶段的前三年或四年全部学习广泛的基础课程,在高年级或者研究生阶段再选择所学专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院系甚至学校。例如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在上主修课之前,必须上通识课程,要求文理并重,了解掌握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学术流派。哥伦比亚大学规定,理、工、医科学生需必修包括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等学者的经典著作的核心课程。综观世界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的改革,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专业之间的界线逐渐淡化,理工结合、文理结合、人文结合。按此思路,我国高校也相继进行了按大类招生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按大类招生与培养的优势分析

(一)有利于促进院系调整和专业改革,提高办学质量

高校扩招使专业建设面临巨大压力,以往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针对性过强,导致学生,创新性不足。按大类招生及培养,能有效地利用校内多学科的优势,打通相邻专业的基础课程,拓宽专业覆盖面,构建新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实施模块式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学分制的实行,也利于师资、设备等各项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使用,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此外,按类招生后学生实行合班上课,教师可竞岗上课,能够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优秀人才

按大类招生及培养使学生对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对学校的学科及专业。对社会的人才需求都有了更明确的了解,减少了报考大学时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培养方式对学生的课程学习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既可以实施跨学科选修攻读双学位、主辅修,又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实施多层次、多规格的因材施教,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使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有机结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三)有利于平衡“冷”、“热”专业生源

首先,一个学科大类包含“冷”、“热”若干专业,对学生进行宽专业、通识性的基础培养,能淡化因过分强调专业而造成的种种矛盾;其次,学科大类包括多个专业方向,在人才培养的后期,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专业选择,避免了过去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由于考生和家长对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够了解。而造成“一报定终身”的窘迫状况。

(四)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促进学生就业

近年来,学生在录取后要求调换专业的现象逐年增多,但教学计划的相对稳定性制约了专业的调整。而按文理大类招生培养可以有效弥补这一缺陷。由于每大类包含了多个专业方向,通过l~2年的大类培养,可以延缓学生对专业的选择,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态和市场就业信息,从而更理智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选择自己将来愿意从事的职业,这无疑缩短了专业教育与用人市场的距离,真正体现了按需培养的原则。

三、大类招生面临的问题

大类招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规律,但是,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样也存在许多亟等解决的问题。

(一)单科性专业较多

学科齐全是实行大类招生的基本要求,但目前单科性强的专业较多,学科归属不一,缺乏相关支撑专业,配套性差,不宜实行大类招生。

(二)教学资源紧张

大类招生与分流培养,需要实行相配套的选课制与导师制,教学资源需要新的组合和分配,没有完备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计划而盲目推行将给教学管理带来极大困难。

(三)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传统的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大多各自为政。管理手段落后,高级管理人才缺失。大类招生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若管理跟不上,则难以形成合力,无法整合资源,必将导致各部门的矛盾进而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

(四)教师认识不足

一些教师认为大类招生只是招生形式的改变,对传统教学影响不大,因此。仍然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只是将原有课程简单叠加和删减,不能达到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的目的。

(五J弱化了专业教育

按大类进行培养,加强了基础教育,拓宽了专业口径,学生的适应性增强,但同时专业课程后移,课时减少,授课减弱,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专业教育,针对性降低。

(六)后期专业分流冷热不均

专业分流不能保证学生人人如愿。热门专业人人争报,冷门专业无人间津,最后只能根据学生成绩分流。“根据学生意愿、成绩、社会需求”分流的原则就变成了“根据学生成绩”分流。长此下去,不利于紧缺专业建设。

四、实行大类招生的配套改革措施

(一)优化课程体系和学科专业建设

按大类招生,各高校应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专业建设要能够反映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符合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需要,高度重视专业群的培育。在课程体系改革上,要重视“平台+模块”的培养方式,重视平台的搭建,淘汰原有适应单个专业培养的课程内容,设置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基础课程。英国牛津大学现有的1/3的课程都是由两种以上科目结合而成,诸如“经济学与工程学”、“文学与数学”课等。北大在全校范围内也开设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由资深教授任教,每年300多门课涵盖五大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文学与艺术,学校规定学生选课时必须涉猎这五大领域。国内外名牌大学综合课程的开设启示我们,课程改革须科学地寻找不同领域间的联系和规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的立体思维能力。

(二)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密切相关,没有一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使学科专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按大类招生的要求,综合性大学应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需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业务水平。例如,浙江大学实施青年教师“新星计划”、“交叉学习计划”,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同时还需改革教师考核及晋升制度,鼓励在第一线教学的教师。大类招生还要求教师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向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发展。

(三)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

实行大类招生,要求各高校应改变以往刚性的教学管理制度,要以学生为本。以学习需要为导向。给予学生选择专业、课程、教师、时间的自由,要有弹性的学制、弹性的计划、弹性的课程和弹性的管理。因此,高校须建立教学、管理、后勤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同时,建立督导评价制度,对按类招生的教学计划、专业课程进行认证、监督,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指导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大类培养从形式到内容。从表面到实质上有效开展。

大类招生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类招生;电子信息类;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1-0168-02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和综合素质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人才的必要条件。2001年北京大学推出了“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实施宽孔径专业教育”的“元培计划”。随后,许多高校推行按学院、学科,甚至是跨学科的“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1,2]。“大类培养”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被我国高校普遍采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教学实践中形成“3+1”人才培养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如何适应“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新形势,则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国内高校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大类招生,即“按学科大类招生”,是一种不按专业或者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按照院系、学科等大类制定计划进行招生的招生模式[3]。分流培养,则是指对大类招生的学生,经过一到二年的基础课学习,通过对学科、专业的进一步了解,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根据与院系的双向选择原则进行分流培养。大类招生本身涉及到从教学、学生管理等在内的一系列变革。不同的高校在大类招生的过程中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学科建设、专业布局和院系建制等,均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模式,彼此之间的特点也不尽相同。浙江大学工信大类专业分流时间为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中山大学计算机大类的专业分流时间为第三个学期,上海交通大学工科平台和电类平台的专业分流时间在第一个学期,存在学生专业意识薄弱导致专业分流时间点提前,出现“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大类培养”趋势。

1.大类招生存在的问题。专业冷热不均现象明显。弱势专业的招生虽然有所改善,但在专业分流时由于认可度低导致缺人现象,低分学生聚集在弱势专业,出现自信心不足,保研名额没有人报名等情况。大类招生虽然简化招生环节,但是加大学生管理环节的难度。学生对进入大学后第一次组成的班级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对专业分流后重新组合的专业班感觉陌生,新班级缺少凝聚力;宿舍安排也面临同一问题。大类招生的问题关键出在专业分流环节。原本希望给学生提供理性思考和选择的机会,却带来学科两极分化的结构性矛盾、学生等级分化、学生管理复杂化的弊端和挑战。如何最大程度的规避这些问题是专业分流环节设计的关键所在。

2.应对的措施。针对专业分流所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学生选专业之前完全凭借以上公共课为主,无法体会到平台建设及专业培养上的良好初衷,反而使得一些按专业招生的非热门专业生源更为稀少。教师也应注重大类中不同专业之间的融会贯通,在课程调整、教学手段改进及学生引导上积极主动,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学科大类观”。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积极引导学生。针对学生班级归属感的缺失:建议管理仍然以行政班为主,教学班为辅的原则,不更换辅导员,在教学班推行导师制+学长制的辅助措施。制定完备的分流方案,避免存在暗箱操作的空间。

二、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信息类将培养从事各类电子与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相互交叉融合的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该大类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三个本科专业。首先进行通识教育和大类培养,统一授课,而后进行专业选择,按专业进行培养,与原来“3+1”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见表1。由表1可知,在大类人才培养模式下,原来的“3+1”培养模式变成“1+2+1”培养模式,不同之处主要在第一学年,其他没有改变。

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顺应时代背景、符合社会需求的。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当代社会需要本科高校培养综合性的人才,而过去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是典型的专才教育,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窄,从而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用人单位的需要。大类招生提倡注重学生的大类学科培养,其“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特点能够为学生的均衡、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地避免了专业教育在这一方面的缺陷。

2.减少了考生报考志愿的盲目性。大类招生为不了解大学专业设置的高考考生及其家长提供了一个先了解后选择的机会,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盲目选择专业又“一选定终生”的矛盾。通过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再深入的了解所在学校的专业特点与发展方向,避免了学生入学前对专业信息了解的片面性和专业选择的盲目性,也提高了弱势专业的生源质量。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前两年不分专业,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地了解自己,结合社会发展与需求,从容地选择专业,使专业与自身的兴趣、特长、技能的契合度大大提高,拉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发展的动力,促进了学生毕业时的竞争力。

3.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大类招生以后的专业分流,使学生在入学以后仍需要参与学院乃至学校范围内的专业竞争,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加大。并且由于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以及各个专业的优劣势和选拔分流的需求,所以能够针对性的在所心仪的专业上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以及选修指定的课程,从而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而课程体系的设置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因此,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是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关键。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包括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大类招生的核心是大类培养,与大类培养相对的课程是通识课程、大类课程。

1.通识课程。通识课程是由人文社会科学课群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群构成。人文社会科学课群包括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体育和英语等课程。文化素质教育课群包括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艺术、军事理论、普通话语音常识及训练、创业基础、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献检索和科技文献写作。

2.大类课程。大类课程由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群和工程技术基础课群。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群包括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线性代数、概率论与随机过程、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工程技术基础课群包括计算机引论、C++程序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和电路原理。

结论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专业化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又强的交叉型复合人才。在此背景下,改革电子信息类专业传统培养模式,构建适合大类培养的课程结构和体系,符合本科院校教学发展与改革的趋势,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变革,也是新世纪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理性选择。结合现有专业培养机制,筛选出考研率、就业率、出国学生比例、薪资等重要指标,并与实行大类招生以后的数据进行比对关联分析,并通过学生、老师的调研、座谈等丰富形式,及时反馈和掌握大类招生培养的新现象、新问题,从而敏锐的跟踪和了解大类招生对学院乃至学校的影响,并及时进行干预,改善大类招生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艳琳,洪长昊.大类招生模式下本科生课程体系的探索-以H大学实践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3):42-44.

[2]祝洪章.对高校“大类培养”模式下“个性化”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3):54-56.

[3]吕慈仙.高等学校按学科大类招生的现状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1):65-68,78.

The Explor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lass Training Mode In Classified Enrollment

LIU Zhi-gang,LIU Zhi-kua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t Qinhuangdao,Qinhuangdao,Hebei 066004,China)

大类招生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类招生;新生;思想教育;策略

为了培育出新型本科人才,高校实施了大类招生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大类招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促进高等院校的发展,为祖国培育出优秀人才。良好的思想道德是高等人才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高校在大类招生模式下,应该高度重视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本文从大类招生的含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点、思想教育工作在大类招生体制下的特征以及大类招生背景下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研究四方面展开介绍。

一、大类招生的含义

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将相同的或者相近的学科门类合并,按照一个大类招生。对学生而言,他们在填报志愿时只需要选择好“大类”,不用立即选好专业。在入校的前一两年,主要对学生进行基础培养,之后再根据双向选择原则分专业。目前,多数高校已经开始实施大类招生模式,这种把选择专业环节推后的方法,能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前景,选择出与自己兴趣相符,并且有能力进行研究的专业。

二、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点

(一)以社会目标为主

大学生承担着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背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应当培养他们的民族使命感,教育他们把社会目标作为主要的目标导向,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大学老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要让学生在大学阶段了解并明白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期待以及他们对社会的价值所在。大学是学生从“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关键时期,为了巩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思想基础,让他们接受系统的思想教育至关重要。

(二)以价值体系为重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多样性。虽然大多数学生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心态,但有一些学生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念也越来越扭曲。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价值体系教育至关重要。大学老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像对待小学生那样,每件事都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这对于已经具备较高思维发展水平的大学生来说很有必要,也有利于加速学校从规范体系教育向价值体系教育转型。

三、思想教育工作在大类招生体制下的特征

就新生思想教育工作而言,大类招生模式为其带来了新的挑战,使他们在思想教育工作上形成了新思路,有了新思考和新举措。受大类招生模式的影响,新生入学不细分专业和学院,学校仅对其进行通识教育,这避免了传统专业划分所带来的弊端,学生不会再面临专业划分太细和就业口径太窄等问题。但是,在对各专业有了详细的了解之后,今后专业的选择成为大类招生体制下学生必须面临的问题是,这就迫使学生在学习通识教育课期间,加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未来的发展与专业的选择息息相关,在大类招生模式开展通识教育课,可以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理性科学地选择专业。就学校而言,在新生专业选择上扮演者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责任。学院要设置专门教室向学生详细介绍其专业,以便于他们可以提前了解专业的设置和就业的方向。学校和老师之间要做好协调工作,尽心尽力地帮助学生选择一份适合的专业。另一方面,通识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比重没有达到较高水平,大类招生模式下,学校需开展多种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四、大类招生模式下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一)开展户外活动,提高思想认知

大学的平台不仅是校园,校园外的社会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及思想;大学的任务不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参加户外活动既可以开阔眼界,又可以培养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学校可以以社区学院为平台,开展切实有效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知识层面、专业选择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教育,着重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开展的户外活动需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挖掘新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精神需求。班级之间要多进行一些有益的活动,像团日活动、政治理论学习等,对深入理解通识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学校应该不断地完善学业指导、励志教育、适应性教育等体制,形成一套适合大类招生模式的,对学生专业的选择和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制度。

(二)加大思政类课程设置力度。

学校适当地增加与思政相关的课程,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日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通识教育的一种可行方案。课程的设置上不能过于单一。灵活多样的课堂不仅能使学生正确地认知社会,也能让他们了解国情和民情,通过理性地分析社会上的问题,从而形成多元价值观。明确理想,坚定信念,把握好自己未来的发展。

五、结语

大类招生制度是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与突破,对学生专业的选择起着重要作用。不断探索和完善大类招生制度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当前的重要任务,这样才能培养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促进高等院校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虽然大类招生制度现在还没有全面地完善起来,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产生的新事物,经过足够的时间和过程,一定可以发挥其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思想教育工作者是学生发展和思想提升上的重要导师。如果可以要做好大类招生背景下的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前行,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就可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晓娟.大类招生背景下的新生思想教育工作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2

大类招生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类招生 高校 学生管理

近年来,高校正在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已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方向。安徽理工大学自2005年开始进行了大类招生的试点,主要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电气信息大类招生为主,电气信息大类主要包括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个专业,每届学生16个班级,约590人左右。

1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信息大类招生的概况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自2005级开始实施电气信息大类招生,按照大类培养,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新生入学后前两年不分专业,在完成规定的学业要求后,根据自身的生涯规划目标、兴趣特长和学习成绩等因素,在第四学期在电气信息大类中重新选择具体专业,按照“2+2”培养模式进行。经过4年的大类招生及培养的探索和实践,顺利完成了2005、2006、2007和2008四届学生的分专业工作,整体概况如下:

综合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四年来的学生在分专业选择时大多数集中在自动化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人数较少,更是出现了在2006级只有34人选择的极端现象。学生在专业选择时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客观实际的加以分析才能逐步总结分专业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专业的调整积累科学的经验。

2 电气信息大类招生环境下给学生班级管理带来的新挑战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自2005级开始实施电气信息大类招生以来,在强化基础教学、强化通识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创新人才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实施大类招生的5年中,也给大学学生教育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学生教育管理者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概括起来主要有低年级学生专业认知性差、专业分流导致学生趋于优势专业、高年级学生专业班级凝聚力不足、分专业后专业班级宿舍管理难度加大、分专业后辅导员变动给学生带来的重新熟悉配合等等。综合看来,电气信息大类招生与以往的按照专业招生培养已经发生了很多的不同,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者逐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并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思路。

3 新挑战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对策分析

依据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信息大类招生工作多年的实践,我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有效地解决了大类招生背景下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学习动力方面 学业教育方面存在挑战主要集中在大学一二年级时专业认知方面,由于大类招生,学生进校以后前两年实行统一平台模块授课培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具体专业的界限、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面,但是大家接触专业的机会不多,就会导致低年级学生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四个专业认同感不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局面。特别是近两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四个专业列入一本招生,使得一些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就为后续专业选择留下了一丝疑虑。

针对以上情况,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实行了“低年级辅导员+专业班主任+辅导员助理”的新型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引导并行,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低年级大类培养平台的课程教育背景下,低年级辅导员重点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做好新生的心理辅导和日常行政工作,使得辅导员的工作重心真正落实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上。专业班主任对于低年级学生专业认识不深、专业方向感模糊的情况可以起到积极的工作,他们对本专业的情况了解全面,对专业的发展掌握着较多的信息,在班主任工作的开展中就能够填补思政专业毕业的辅导员专业教育的盲点,使得低年级学生的教育管理更加完善。辅导员助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地补充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辅导员助理大部分都是高年级专业素质较高的学生选拔担任的,他们和低年级学生之间的朋辈教育是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有益补充,为低年级学生学习方向确立和专业方向选择提供了客观实际的现实范例。

大类招生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53-02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各大高校对于本科招生的培养问题成为新一轮改革的焦点和热点。结合国外高校和国内高校的办学来看,越来越多的学校倾向于通识教育的做法[1],2001年北京大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实施“元培计划”。之后,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都相应地做出了调整。作为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和要求,专业设置覆盖面广。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需求,我校于2010年开始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其中,化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四个专业为自然科学类进行统一招生。

经过四年的试点,在学生的专业培养、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研究将以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为例,讨论在大类招生模式下化学专业的培养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一、大类招生模式下化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我校作为依托河北师范大学成立的本科院校,在具备师范类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照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思路,对化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形成“通识模块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学生在入学第一学期期末按照个人志愿进行专业分流,按照大类招生所辖专业进行分流,之后学期进入所选专业进行学习。

“通识模块课”即学生入学初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自然科学类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如:化学导论、物理学导论和生物导论等通识类课程,使学生在接受专业初步教育和引导的同时,对专业形成直观的认知和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未来职业形成定位,降低了高考填报志愿的风险[2]。

“专业必修课”是学生在专业分流之后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开设的课程,在学生对专业有整体认识之后,进入到细化学习的阶段。

“专业选修课”是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辅助开设对学生有益的实践性课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相对接,更好地将知识用到未来的工作中去。

“公共选修课”是全校开设的选修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通识模块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对化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形成了有利的支撑,摒弃了原来的直接进入专业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形成整体认识后再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大类招生模式下化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

由于课程设置的变化,调整后的教学计划专业课学时数明显下降,对于任课教师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大力推进探究性研究教学的实施。所谓的探究性研究教学是指教师依据专业发展需要和学科特点,从自然、社会和生活实践中选择和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性教学,同时激发学生自主性地对学科知识的探索和思考的教学过程[3]。

化学专业作为实验性学科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探究性研究教学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理论和实践要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通过几年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研究,在探究性研究教学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要求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构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类招生模式下化学专业实习实践环节的改革

我校化学专业为师范类专业,主要的培养目标是中小学校的师资,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教学能力素质的培养。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和河北师范大学的安排,我校学生参加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实践活动,即由原来的实习九周延长至实习一个学期,这样实习实践环节的变化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中小学教学一线情况的把握,同时受到广大中小学校的欢迎,自2010级开始参加顶岗实习学生数已突破600余人,80%以上的学生在实习结束后被评定为实习优秀,通过这个数据可以很明确地说明加强实习实践环节后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带来的可喜效果。

四、化学专业考核方式和方法的改革

随着化学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对学生的考核和考查相应地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我校逐步实施学分制管理改革,自2009级开始逐步过渡为学分制考核管理模式,学生毕业的要求是155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