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第1篇

蒙古族,分布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人口480。6849万(1990年调查)。以畜牧业为主,兼营农业,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

蒙古族就像一支驰骋在茫茫草原上的庞大军队。在族中,每个成年或青年男子都热爱骑马、射击、摔跤等多项体育运动。因为他们历经多次迁移,所以他们发明了便捷的蒙古包,运载货物的勒勒车。蒙古包一般高1米5到1米色,长2米多,门朝东南方向,有天窗。看似外面小巧,里面实用体积却很大。不怕风吹雨打,冬暖夏凉,拆装容易,搬迁简便。蒙古族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优势,并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法的领导下攻占了许多城池,并打败了南宋王朝。

蒙古族也是一个拥有许多节日的民族。传统节日有蒙古族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还有在农历八月下旬的马奶节,还有丰富多彩的那达慕,也是汉语游戏娱乐的意思,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具体时间在夏秋之交。蒙古族喜爱红色,在日常生活中,蒙古族喜欢红色的袍子、帽子、首饰、马缨等物品。“蒙古”在蒙古语中表示为“永恒之火”的意思,表现了他们对火的崇拜。

蒙古族还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如果你去做客,他们一定会端上美味的牛肉、羊肉和奶茶给你们享用的。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耕;游牧;东蒙古地区;风俗;汉化

一、东蒙古地区衣食住行变迁

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中,蒙古族人口约有480万(1990年),其中大多数聚居在东部的通辽市、赤峰市和兴安盟等地区。据1995年的统计,仅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就有蒙古族367219人,占旗内总人口的70.59%以上。除此之外,如科尔沁左翼中旗(359359人、68.92%)、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192486人、82.78%)等兴安岭东南麓地的三盟市的蒙古族人口共计约256万人,使该地区蒙古族的人口高于现今蒙古国总人口(约240万),①可以说已成为世界上蒙古人最为密集的地区。然而这一地区现在也是内蒙古汉族人口流入最多的地区之一。随着汉族人口的不断流入,东蒙古地区汉族人口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对东蒙古地区造成了很深的影响。

其一,民族服饰变化。西部游牧地区的蒙古人称中东部农耕地区的蒙古人为“短袍蒙古人”。由于农耕文明在经济类型上对东蒙古地区的影响和农业生产模式向东部蒙古地区的扩张,东蒙古地区从传统游牧经济转变为半农半牧经济。众所周知,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分夹、棉、皮三种。由于纺织品传入较早,而且元代、明代蒙古族与中原汉族建立了广泛的经济联系,所以丝绸等纺织品供应较充足。由于气候和日常生活的需要,蒙古人一年四季都喜欢穿蒙古袍,春季和秋季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则穿皮袍和棉袍。蒙古袍的颜色和样式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男子蒙古袍要比女子蒙古袍宽松一些,男子的蒙古袍颜色以棕色和蓝色为主,女子穿的蒙古袍颜色则以红色、粉色、绿色、天蓝色等为主。随着牧区变为农耕区,草场变为耕地,从前从事游牧经济时牧民们所穿蒙古袍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与汉族农耕经济相对应的褂子和长裤。蒙古族传统的长靴已经被短腰的鞋子所代替。服装店里蒙古族服饰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长袖、短袖、短裤、长裤等。

其二,日常饮食变化。众所周知,蒙古族的传统饮食是“白食”和“红食“白食”指奶制品,包括乌日莫、黄油、奶酪、奶豆腐等。“红食”指牛羊肉,有牛肉干、烤羊排、羊蝎子等。这是由于蒙古族人民长期从事游牧经济,食物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牛羊。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其饮食习惯。由于蒙古高原平均气温低于中原地区,所以需要高热量的食物来抵御寒冷。奶制品和牛羊肉富含蛋白质和热量,成为蒙古人主要食物。汉族人喜欢喝白酒,而草原上的人们喜欢喝马奶酒。蒙古人渴了不会喝水,而是大口饮酒,妇女和小孩子则喝奶茶,或牛奶。随着农耕经济的影响,蒙古人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饮食习惯也有了很大变化。蒙古人也开始像汉族人一样,食用稻米和小麦,辅以蔬菜以及豆制品。

其三,居住方式变化。近年来,随着蒙古人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居住方式也发生了改变。生产方式由移动畜牧到定居农耕,居住方式也模仿中原汉人,修造固定房屋。“农业蒙古人的聚集生活与东北汉族的居住方式完全一样,几十到上百户人家聚居在同一个村庄里,每家每户有长方状高高的围墙,围墙门向南,修得很讲究,几乎都要修成屋顶状的飞檐门楼,有条件的还在门楼两旁修建库房,除了靠围墙北端正中间修面积可观的正屋外,正屋两侧稍靠前沿围墙方位还要修左右厢房,正屋背面有后院,在正屋与厢房之间的正屋两侧空间修建猪圈、驴马棚、鸡窝、厕所等,从门楼到正屋一般20米左右的距离,宽约二米的通道连接门楼和正屋,小径两旁是宽敞的庭院,井然有序的分布格局形成了国字式家园和国字式村落。”②

其四,出行方式变化。草原上蒙古族的传统交通工具是马、牛。在草原上所有人都会骑马,小孩子从学会走路开始,大人们就教他们骑马、射箭。草原上有一种说法就是“不会骑马的人就不是蒙古人”,蒙古族号称是“马背上的民族”。草原上另一个代表性的交通工具是勒勒车,也就是俗称的牛车。这种牛车的特点是能承载多而重的货物。草原上牧民们逐水草而牧的时候,从一个草场搬到另一个草场就用勒勒车搬运行李。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农耕文明的影响,虽然牧区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马,但摩托车、吉普车、轿车等交通工具日益增多。在有些半农半牧地区,马匹和牛等草原上传统的交通工具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自行车、摩托车和轿车。

二、对蒙古族节日风俗的影响

草原上最盛大的节日是那达慕大会。那达慕是蒙语“naadm”的音译,意为“娱乐”、“游戏”。目前,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那达慕进行了研究,大体上分为四种种:一是将其作为传统节日集会进行研究;③二是从文化层面将其概括地界定为文化活动;④三是从体育、教育入手,将那达慕作为民族体育活动进行研究;⑤四是将那达慕界定为综合型社会活动。⑥那达慕在每年阳历7、8月份举行。在汉民族看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前一天为“除夕”。在蒙古人看来,每年阳历7、8月份,草青一次就算作是一年。宋代孟珙的《蒙鞑备录》所记:“其俗每以草青为一岁。人有问其岁,则曰几草矣,亦尝问彼生月、日,笑而答曰:‘初不知之,亦不能记其春与秋也。’”⑦所以在这一时节举行的那达慕可算是蒙古族的过年了。起初,那达慕是附着于敖包祭祀,具有宗教性质。那达慕大会的主要内容是“男儿三艺”,指赛马、博克和射箭。一般为期三天。

随着农耕文明的影响,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的形式、内容和功能都有所变化。在清代有重要的发展。不仅其娱乐和商贸功能得到强化,娱乐形式和内容都有了一些变化。而且那达慕从敖包祭祀的宗教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节庆活动。这一时期,那达慕不单是一种节日庆典,还具有商业集会的性质。这种商业集会在形式上已经非常像汉民族的集会,来自各地的牧民或者商人在那达慕场地周围进行商业买卖。交易的货物琳琅满目,牛羊、翡翠珠宝、奇珍异石、玩具、各类服饰应有尽有。近几年,在那达慕结束之后还有外来的马戏团和杂耍。而那达慕内容在传统的“男儿三艺”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歌舞表演。歌舞的形式除了蒙古族传统的安代舞以外,还有汉族的大型体操表演。如今,那达慕大会功能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性,都是农耕文明影响下东蒙古地区风俗演变的一些具体表现。

三、结语

如上所述,农耕文明影响下东蒙古地区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语言、风俗、衣食住行等方面。在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在学习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保持和传承自己的文化是蒙古人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也是每一个蒙古族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汉化”不仅存在于蒙古族,而且是中国每一个少数民族共同面临的问题。

[注释]

①孛儿只斤・布仁赛因著,娜人格日勒译:《近现代蒙古人农耕村落社会的形成》,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②曹道巴特尔:《蒙汉历史接触与蒙古族语言文化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95页。

③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变迁》,《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 5期。

④纳古单夫:《蒙古“那达慕”文化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2年第6期;萨仁高娃:《蒙古族“那达慕”及其文化意义》,《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⑤李凤新:《那达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⑥赵永铣,巴图:《那达慕文化的由来与流传》,《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1998年第5期。

⑦宋・孟珙:《孟鞑备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页。

[参考文献]

[1]盛洪.长城与科斯定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

[2]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孙鸿烈,Bernard Sonntag.中国关键地区的农业发展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5]黄健英.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6]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节日;传统;服饰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184-2

中国,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在传承了千年的文明之后,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这其中,节日作为这个古老文明的重要产物,是人类社会化的象征之一,它集中了人类的创造、想象、精神、信仰等各种美好的信念。

服饰,作为一个民族对外最直接的象征和标志,同时也是节日活动中最主要的道具。我们通常说的“节日盛装”,不仅是为了展示服装的美感、传达节日的氛围,更多的是传递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这其中,从色彩、纹样、饰品、工艺等各个方面层层堆积,包括了图腾标志、纪念祖先、追忆历史等文化的传承和原因,最终将自然、历史、社会等“穿戴”在身上,从而直观地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特性。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中秋等等,不仅种类花样繁多,同时伴随着各种不同的信仰和礼仪。在古代,节日期间还需强调服饰礼节,据《后汉书・安帝纪》记载:“皇太后御崇德殿,百官皆吉服。”唐韩愈《祭穆员外文》:“我归自西,君反吉服。”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御史方伯相殴》:“王奋拳击之,顾不能胜,堕冠弛带,以吉服而盘旋于地。”《红楼梦》第十三回:“贾珍令贾蓉次日换了吉服,领凭回来。”由此不难看出,中国人认为服饰作为重大节日的一部分,应当得到极大的重视,在有条件和能力的情况下,应当最大程度的对其进行完善和制作。

一、汉民族

在中国,大部分的节日是快乐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欢呼雀跃,庆祝美好生活,通过歌声、肢体语言或者类似活动表达着内心的欢乐,而这一切,又怎能离得了服装所提供的美?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可谓是汉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 在这段时间里,通常有穿新衣、戴新帽的习俗,而这一习俗和一种名为“年”的怪兽有关。相传,“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时便上岸,伤人食畜,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便要携家带口的逃离村寨,躲避“年”的伤害。一年除夕,村里来了一个乞讨老人,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对村民说他有办法将“年”赶走。他让大家给门上贴上红纸,并且在“年”来的时候放爆竹。果然,“年”来了后,看到红红的纸,听到爆竹的声响,只得狼狈逃窜。恰好第二天是正月初一,村民为了庆祝,纷纷穿新衣戴新帽,并奔走相告互相道喜,久而久之,这便成了每年除夕的习俗。其实有关“年”的传说有多种说法,但不论是哪种,“年”已经成为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每到年末岁首,人们就会穿上红色衣服,点放爆竹,以此驱邪消灾。而有些地方过年时除了穿新衣,换新帽子之外,姑娘们还要在发顶上插两朵红绒花或红头绳洗浴辫梢,以增加节日喜庆气氛。就如民谣里说的“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孩要炮,老头要顶新毡帽”。

同时,春节时期还有各种各样的着装禁忌。大年初一,忌将新衣弄坏。另外姑娘媳妇忌动剪刀、针线、裁衣缝衣等,否则会被认为是不吉利。

除此之外,汉族还有许多其他传统节日,如元宵节穿着白色衣物、端午节着五毒衣、女儿节的女红、重阳节插茱萸等等,而这些节日也有着不同的穿衣讲究。在这些节日里,人们按照传统节日的装扮穿戴好,一方面是为了展示节日喜庆气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保留节日的意义,在穿衣的同时纪念先祖。

二、少数民族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所包含的民族也十分丰富。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和习俗,在此期间,还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典及活动,而其节日服饰也十分具有民族特色。

春节不仅是汉民族的重大节日,对于蒙古族来说也同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在这期间,分布在内蒙、青海、河南、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区的蒙古族同胞,会在新年时穿上白袍以示庆祝。同时,还要献上只有在高规格活动时才用到的白色哈达。据史书记载,古时每年元旦,大汉和其臣民,都要按照惯例穿上白衣。这一天给大汉进贡的金、银和宝石等贵重礼品都要配上白布。这看似和在春节时穿着大红色的习俗相反,但确是蒙古族表示吉祥、幸福和纯洁的意思。蒙古袍的颜色鲜艳悦目,男子以蓝色、棕色为主,女子则以红色、赫红色、蓝色、天蓝色、绿色、米色等为主。夏天时袍色略暗淡些,有浅蓝、乳白、粉色、淡红等。而像乳汁一样洁净的白色,则被蒙古族视为最为圣洁的,故在盛典、节日时多穿着白色长袍。

其实在中国众多的民族当中,每个民族都有其特色的服饰和佳节,在节日庆典时,人们会将自己打扮得最为隆重。如景颇族的目脑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和阿昌族的泼水节、藏族的雪顿节、土家族的跳马节、白族的三月街节、纳西族的龙王庙节、壮族的拜山节、黎族的三月三节……有些民族一年多达十几个节。每逢这些佳节,人们或载歌载舞,或男女对歌,或举行驱鬼仪式,或谈情说爱……参加节日活动的男女老少,都穿着自己民族最美、最华丽的服饰加入到节日的盛典中。不同的年龄之间的装扮方式的区别、已婚的和未婚的区别、不同支系之间的区别、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煞是好看。这些服装与各个节俗息息相关,每一个装饰、图案、色彩该怎么去做、做成什么样的、用多少材料、材料的质地是什么,都有着极其讲究的方法。因此,各民族的节庆活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仅是一场本民族服饰展览的盛宴,还因其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因此也可以说是一场是本民族历史文化展现的盛宴。

三、结论

随着现代化节奏的加快,很多传统节俗正由于得不到人们的重视而逐渐离我们远去,甚至一些传统的重大节日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味道。而中国自古以来的服饰有六次重大变革,每一次变革都会对当时的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满族统治一纸剃发令让多少人丢了性命,但是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和发展。现代人在忙碌于生活和工作的同时,已将很多看似“累赘、繁琐、复杂”的东西丢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更西式化、更简便快捷的一种生活方式。中华服饰文化里固有的很多服饰正在逐渐消失,或者成为商业化表演的道具,更有甚者需要到外国的博物馆或收藏家那里才能看到,自己民族的东西反而成了书本上的一张图片。我们不知是否应该用“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这类表示变化的词语来形容这一切,但是当我们回过头,体味曾经孩童时光,是否能还能回忆起自己当时的快乐。我们穿着传统的服装、吃着老一辈所做的应景的吃食、感受传统习俗带来的快乐时,是否想过有一天这些习俗会因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淡化,甚至消失。

节俗时期的服饰是一个文化的象征,它不仅仅是出于节日的需要,更多的是超出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的含义,是人们对生活,对美好吉祥事物的一种向往。它基于社会生产力,反映当下人们的生活文化,丰富了节日内容,更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象征,与节日节俗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在不断发展自身的同时,是否也应当多回头看看,记住和保留那些美好的传统习俗,这对我们发扬和继承传统节俗,以及服饰文化都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华梅,纪向宏.服饰与节俗[M].北京:中国时代出版社,2010.

[2]袁仄.中国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华梅.服装美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第4篇

关键词:蒙古族文化景观设计蒙古贞文化、绿化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蒙古贞”是其中的也有悠久历史的古老部落。本姓之源是从孛尔只吉歹蔑尔干与忙豁勒真得姓受氏开始的。“蒙古贞”部落也早已从那时得姓受氏了。蒙古贞部与土默特部同为一个万户。在蒙文著作中,则采取“土默特・蒙古贞”或“蒙古贞・土默特”两种称谓。1629年土默特部终于落脚于水草丰美的大凌河流域的朝阳、北票地区。蒙古贞部仍继续东移,落脚于今阜新地区。蒙古贞地址,在医巫间山之北,库昆河(今北大河)之南,伊柯翁格勒古山(今大青山)之东,鹞鹰河(绕阳河)之西的广阔的地域上,居住着一个蜚声漠南的蒙古族古老部落一蒙郭勒津,后逐渐演变为地域名称,俗称“蒙古贞”。一山一水的由来:在此地域上,有一座功德弥隆、极天际地的圣魂之山翁衮山(今称关山),有一条微波荡漾、泽润大地的细日塔拉河(今称细河)。这一山一水成为居住在这里的北方民族历史文明的见证。清代蒙古贞蒙古贞地区修建藏传佛教寺院大都是在顺治、康熙、乾隆时期。

1 蒙古族文化总结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蒙古族文化总结:敬茶、敬酒、敬神、待客、问候,蒙古人起名习俗;蒙古人的婚礼习俗;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打鬃节、鲁班节、燃灯节;蒙古包、马奶酒与手扒肉、服饰文化非常丰富,蒙文、蒙药也是一直沿用至今。把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把传统民族风格吸收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让人们了解、亲近蒙古族文化,赋予景观小品新的理念、新的文化内涵。表达现代设计观念,传递现代信息具有新的使用功用,从而使传统图案符号的局限得以开阔,为民族个性的现代设计趋势成为可能。依靠民族传统,依靠本土文化精华,领悟传统的民族特性,吸取世界优秀的文化、艺术,再运用蒙古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广泛,在构筑小品、雕塑、路牌、照明灯具、铺装、栏杆、垃圾箱、指示牌、绿化植物、水景等载体上呈现出来。

2 设计区域概况

位置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阜蒙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政区沿革阜蒙县史称“蒙古贞”,1904年设阜新县,1958年成立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政区人口面积总人口74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20.3%。全县总面6246平方公里。政区自然特征县境内西部有医巫闾山和努鲁儿虎山脉交汇,东部为辽河平原区,总体为低山丘陵地貌。本项目为阜新市阜蒙县细河带状公园景观设计,长度约2公里,包含规划路北侧及南侧沿河道路景观设计。

3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带状公园景观设计中蒙古贞文化的展开应用

蒙古贞文化我们通过从历史篇(原始部落、游牧文化、宗教文化)一健身运动区,当代风貌(文化广场)一集会活动区、人文生活(生活风貌)一娱乐活动区三大篇来贯穿,蒙古贞文化从起源到发展、壮大、现代人文感受。我们去吸收文化精华,,开拓创新基础上把文化演变新的设计思路。把景观带做成一个历史长廊,通过景观绿化展现蒙古贞文化的点点滴滴。

3.1 通过从历史篇用景石、远古图腾文化石刻小品把远古蒙古族历史有个呈现,通过敖包广场把古代敖包文化一一呈现出来,既有历史痕迹又有现代的使用功能。蒙古贞的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历史纪事通过用蒙文、楷书、小篆三种不同书法的雕刻设计成铺装文化大道得以呈现,人们走在小路上,欣赏着湖边美景,边认识和思考远古祖先的历史纪事。同时通过设计历史人物雕塑小品,来展现着蒙古贞人的自强不息顽强精神和民族气节。

3.2 通过当代风貌篇,中央文化广场把蒙古族远古的苍狼白鹿图腾文化设计为主雕塑,在这里得到作为标志性雕塑。一山一水文化在广场里得以寓意体现。广场通过铺装图案、景墙上浮雕文字、壁画、灯柱构筑物让当代人感受蒙古贞的历史,感悟人生真谛。文化广场通过再现蒙古族的蒙古贞人过去、战争、侵略及生存的艰辛;把过去的历史拉近了,现代人在广场上跳舞、戏水、集会、人感受到和平的安逸和生活带来的富足,古代与现代人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蒙古包、服饰等的元素符号在广场铺地和景墙得以演变和表达出来;其中广场的灯柱模仿的是斯布洛克长矛的造型。

3.3 儿童区的游戏小品都体现着远古文化的历史,羊拐子小品,摔跤人的摔跤服小品器具,牛头小品大地艺术,狼脚印小微地形嬉戏空间。文化区的展廊景墙文化,文化区的蒙文、蒙药、及马的起源驯化与马的渊源一一展现出来。蒙古贞文化也是蒙古族历史一个缩影,勤劳的蒙古贞人,奋进的蒙古贞人。通过蒙古象棋广场即可学习古代象棋文化,了解传统蒙古象棋游戏文化;参与象棋游戏带来的乐趣,是一个互动的设计,人可以在棋子上坐着休闲休息,可以是充当棋子。

3.4

由人文生活篇设计主人口广场,设计成蒙古包的造型符号强化标示性和趣味性。树阵景观大道、马经广场、临水木栈桥,亲水平台等造型设计,每个构筑物都体现着文化符号的设计景观。通过每个细节的符号表现出文化内涵,赋予景观小品新血液。

3.5 在绿化地形设计上也做成草原文化的丘陵地形,局部设置景石小品,设计开畅的草坪,有点设计成有趣围和小空间,绿化植被选择一些乔木如黑松、云杉、桧柏等常绿乔木,白蜡、国槐、垂柳、臭椿、五角枫、银杏等落叶乔木,选择榆叶梅、连翘、丁香、红瑞木等花灌木,水蜡篱、沙地柏、紫叶小檗、桧柏球等作为陪衬,设计魔纹图案造型用绿篱植被做修饰,如蒙文图案;蒙文符号来设计成绿色组团小品,使公园呈现出围合遮挡,移步异景的效果。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第5篇

内蒙古的过年习俗有哪些

内蒙古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这天是送火神爷的“年火”之日。除清扫环境外,还要合家团聚,燃放鞭炮,喝好酒,吃好饭,并把牛羊肉、糖块、面饼、奶食品供奉在神龛前,向灶神焚香叩拜热闹非凡。

大年,也就是春节。蒙古族取奶食洁白无垢之意,称春节为“白节”。除夕,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围着火塘吃饺子。饭罢,还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头),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通宵达旦地唱歌、玩耍。次日拂晓,男女老幼便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装,由长辈带着全家人祭天,并在堆积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接着,开始拜年。

由晚辈向长辈叩头敬酒、献哈达,祝愿老人健康长寿,一生平安。初一到初四,他们一般不远行。初五以后,他们才骑着骏马,兴高采烈地带着礼物到亲友家拜年,共进全羊酒宴。每逢节日期间,草原上到处都充满了欢歌笑语,各族群众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

中国传统节日的节日时间介绍

在民间,特别是农村地区,有过小年和大年的习惯。

小年

即农历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王爷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画火化),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要供奉糖瓜,送行时还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让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来,就是请(买)一张新的灶王画(画上画有灶王爷和他的太太灶王奶)供在厨房。画的两侧通常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

大年

从腊月最末一天开始,一直到正月三十或二月初二(龙抬头)。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第6篇

关键词:那达慕;文化产业;发展

一、 那达慕起源、发展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那达慕是蒙古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祀、竞技、娱乐、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娱乐活动。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族的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族人民向天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的祭祀活动。祭祀结束后就会举行那达慕盛会,主要进行赛马、射箭以及摔跤等“男儿三艺”比赛。据研究,“男儿三艺”早在匈奴时代,就已成为北方游牧民族娱乐和习武的手段。在金代那达慕有了对三项比赛的优胜者给予奖励的制度。到了十三世纪,蒙古族首领们每年都会举行较大规模的那达慕,奖赏十分丰厚。在清代,那达慕更是成为了官方定期举办的有组织、有目的游艺活动,它的规模、形式和内容比以前有了较大发展。

自1947年成立后,那达慕得到空前发展,成为了蒙古族人民庆祝丰收的欢乐盛会,是以民族体育比赛为主,兼有文化娱乐、艺术欣赏、信息交流、经济贸易等内容的多功能的盛会。在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的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达慕的举办形式分为政府举办、民间举办、家庭举办等,举办时间一般为每年7、8月的水草丰美、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需求的增长,近年来有些地方也开始在冬季举办冬季那达慕。

二、 那达慕文化产业经济效益

随着那达慕的规模逐渐变大,它成为了一个民族品牌,被国内外人所熟知。

那达慕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传统的蒙古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丰富草原人民的文化生活,同时还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能够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一是那达慕作为一个大型的体育文化活动,需要进行大规模投资,改善周围环境,完善和建设比赛场地、配套基础设施等。这些投资扩大了那达慕举办地区的投资需求,拉动本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二是那达慕能够拉动消费需求。那达慕将提高民族地区居民的消费倾向,同时,随着那达慕参赛者和旅游者的到来,产生了餐饮、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大量需求。三是提高就业率。那达慕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就业率,它可以提供短期和长期就业机会,短期来看由于那达慕大会的“峰聚效应”,会出现如旅游接待、引座员、检票员等;长期就业机会是由于那达慕大会举办所产生的如那达慕大会场地维护、管理和运营等长期的就业机会。四是推动民族产品传播推广。随着那达慕大会的举办,外来游客必然购买一些具有当地民族特色商品和服务,从而扩大了本地民族特色产品的传播。同时,由于国内外对那达慕大会一些相关权利的购买,如电视直播权、赞助商权利等;还有一些外地新资金的注入,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效应更加明显,会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三、“那达慕”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那达慕是一个体育竞技、文化旅游贸等多种文化资源相结合的文化大宴,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前景良好,但是那达慕文化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1、体育项目

那达慕最主要的体育赛事为“男儿三艺”。其中,摔跤一直以来广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是那达慕的必备项目,同时也在国际上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2004年7月28日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举行的2048名跤手参加的搏克比赛被记载于世界吉尼斯记录。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赛马项目也是那达慕传统竞技比赛中的一大亮点,比赛项目也有了多元化发展,增设了马术、马球等赛事。相较于摔跤和赛马,射箭比赛却一度面临着消亡的危机,不过在自治区政府和民族工作者有意识的保护下也在逐渐恢复中。除了“男儿三艺”,现代那达慕还增设有拔河、武术等其他体育项目。那达慕体育竞技项目大多是观看型项目,缺乏互动型体育赛事,群众参与度不高,而多数游客又不是十分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吸引力不足,多是参观游览,没有切实参与到其中,了解文化底蕴。

2、文化旅游

传统蒙古族歌舞在那达慕主要表现形式为表演。通常召开大型那达慕时会举行开幕式或者晚会,以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为例,在2010年首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开幕式上,我国著名歌手德德玛、腾格尔等众多民族艺人进行了精彩演出,向全世界展示了蒙古族绚丽多彩的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参加那达慕时,许多蒙古族人民都会穿着民族的传统服装来参加,同时也常设有民族服饰展厅,并有时会举行蒙古袍服装服饰展演,展现蒙古族民族服饰的华美。那达慕也通常设有手工艺品、民族饮食展厅来展示民族手工艺品、蒙古族特色饮食制作过程并销售民族特色商品,游客可以参与制作、品尝并购买相关产品。虽然那达慕上有销售一些民族特色文化产品,但许多周边产品品种单一、档次不高,还没有形成文化精品。同时,民族音乐舞蹈、手工艺品、民族饮食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不足,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旅游者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那达慕音乐舞蹈表演多是当地乌兰牧骑和一些民间艺人和团体组成,而这些民间艺人和团体都是自发性参与到那达慕文化活动中,缺乏专业的训练和资金支持,表演相对不够成熟,后续的发展也很难保证。

四、那达慕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1、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对外宣传力度

发展那达慕文化产业首先要挖掘那达慕的文化内涵,利用国内外各种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导向作用,将那达慕“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理念传播出去,让人们更加了解那达慕文化底蕴,增加那达慕的文化吸引力,并对那达慕进行全方位的包装,将那达慕打造成大型民族文化产业品牌。

2、增加投资,打造民族文化产业精品

那达慕文化产业发展初期阶段存在文化价值更高,经济利益较低的现象,所以在起步阶段必然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一是政府需要进行大量投资完善那达慕场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打造好那达慕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二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以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来开发,强调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使那达慕形成国有、集体、外资、个人共同开发的旅游项目新格局;三是以那达慕文化节为题材,结合蒙古族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开发那达慕主题旅游项目,或者开发那达慕体验园区,推出各种类型的那达慕文化旅游纪念品、玩具和体育产品,形成一个产业链,带动当地其他产业发展。

3、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保留好作为那达慕核心文化的“男儿三艺”等传统习俗的同时与世界体育接轨,借鉴和学习世界主流体育项目的成功经验,使蒙古体育文化项目发扬光大,增设一些游客可以互动的体育项目,让游客们可以亲自体验和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增加那达慕旅游的参与性和趣味性,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加那达慕。民族服饰、手工艺等民族传统文化也要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但也并不是一味守旧,而是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高新技术进行创新开发,将这些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充分开发,推进那达慕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4、加强文化教育,培养专业人才

优秀的、专业的文化产业人才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发展那达慕文化产业首先要在各大院校设置民族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和专业,使知识青年更加了解民族文化,提高他们的民族意识,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保护和开发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推进那达慕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其次,要引进人才,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留住专业人才;最后,扶持蒙古族一些民间艺人和团体,提供一些政策支持和培训,培养和鼓励更多的民间艺人进行文化创作,使他们的文化创作产品更加成熟完善。

结束语

那达慕,是蒙古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中一簇灿烂的花丛。那达慕文化产业是内蒙古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增长点。那达慕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保证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开发,作为一个民族节庆文化产业也有着它自己的独特性和困难之处,但是凭借着国家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那达慕文化产业的崛起指日可待。(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阿拉藤敖其尔.传统那达慕[M].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6.

[2]嘎林迪布、乌苏呼巴雅尔.草原三艺[M].内蒙古教育出版 1984.

[3]高娃.蒙古族传统体育现代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9.

[4]徐坤. 旅游那达慕大会开发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09.

[5]贾瑞光. 蒙古族传统体育――那达慕文化变迁研究[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02:107-109.

[6]姚海霞. “那达慕”大会市场开发模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7]浩布尔. 那达慕的发展及其创新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8]阿拉腾巴特尔. 蒙古族那达慕文化发展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12-15.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第7篇

1.传统的教育观念不再适合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中国教育传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的精华,为人类教育宝库和世界教育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当理性审视传统教育时,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教育在培养现代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缺失。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占据着主动,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所以传授知识变成了灌输知识。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之下,学生很少会主动去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学习。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能够应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难题,这显然是传统教育所不能提供的。素质教育的观念自打提出后逐渐深入人心,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与之对立的应试教育则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这也表现出人们对传统教育的不满。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所以教育也应该因文化而异。因地制宜的发展道路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少数民族区域多处在偏僻之处,交通不太发达,经济相对滞后,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更是不能和其他地区相比。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区域发展不平衡会极大影响中国实现全面腾飞。只有少数民族区域的教育事业得到发展,才能够培养出适应新社会的人才,全面提高人民的素质水平,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目标。

2.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有待挖掘。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各少数民族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和精神世界。我国的德育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挖掘程度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中所含的德育观念开发和利用还十分有限。中国传统教育价值观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伦理道德教育。所谓的“修身”之说,指的即是提高品德的修养。例如:少数民族对家庭教育很重视。从何看出呢?满族谚语有云:“树木从小剪枝,儿女从小教育。”蒙古族也有格言——若家教慌乱,奋斗依靠,上进的目标无从会有。类似这样关于家庭教育的谚语与格言数不胜数。少数民族很早就有了家庭教育这一观念,他们注重对后代的教育,强调从小教育,也十分注意教育的方法,认为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所以父母事事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出榜样。他们还强调严格教育,如他们所说的“教子如训虎”。这些正说明了少数民族注意到了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反观现在的某些家庭,父母为了工作事业,将孩子扔给保姆管,对孩子的身体心理健康、学习情况也是不够关心,导致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还有一些家庭存在教育孩子方法不当的问题,有的极度溺爱、放任不管,有的则是棍棒教育。这些方法都是不恰当的,没有注意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对孩子的意识形态、社会认知进行初步的定型。少数民族的德育内容及价值,不仅仅表现在家庭教育这一方面,还表现在礼仪礼节,宗教信仰,民间传承,风俗习惯等方面。文化由于地域、宗教、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多样性,但多样化的文化并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呈现出交汇融合的状态。德育是指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包括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严格的法制观点、崇高的道德品质以及良好的个人修养。德育的内容涵盖很多方面,且必须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程教育和全面教育。少数民族的德育与该地区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德育在传承、选择、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向其中注入新鲜的血液,使之能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所谓教育,是通过健全人的思想品德去实现服务社会、服务人类的目的。德育通过言传身教,从而使受教育者能够提升素质水平,健全人格,提高道德觉悟。

二.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教育与德育存在的问题

1.对于传统民族区域传统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不少人持有比较片面的观点,不能够从整体对两者的关系做出分析。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传统教育不仅占据了过去、现在,还将影响未来的教育,所以说传统教育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的。传统教育中的某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仍旧在现代教育中传承与发展着。这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其存在的意义。所以德育的目的不是将其与传统教育完全隔离开来,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就拿传统节日来说,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彰显着少数民族的哲学观与道德观。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来源有实际的生产生活、古老的神话传说、传统的宗教信仰、天文历法和节气。它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和社会发展一样,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传统节日中含有为人处世之道,有着深刻的道德内涵。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吸引着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到节日当中去。人们在欢快庆祝节日的时候,不仅能够将其中蕴含着的德育价值观传承下来,还能够激发少数民族对道德价值的认同感。例如:藏族比较著名的节日有沐浴节、藏历年和转山会。在藏历的七月六日至十二日,藏族人民会迎来“沐浴节”,藏语称“嘎玛日吉”,意为洗澡。藏族人民认为洗浴可以洗去疾病,带来吉祥和好运。单单是这种美好的期盼与愿望,就展现出藏族人民平静宁和的内心世界。在沐浴节期间,人们带着帐篷、青稞酒、酥油饼等食品来到河边嬉戏游泳,沐浴在自然世界的风和日丽之中,享受着悠闲舒服的时光。藏历年是藏族最为隆重的节日。人们常说的“三十晚上回家过年”,这里的过年指的是汉族农历的春节,藏历年则是西藏人民的“春节”。从藏历十二月中旬开始,藏族人民就为过节准备各种各样的吃、穿、用的东西。过节的时候,人们会举行插新经幡、驱鬼、转山拜佛、赛马等活动,欢庆节日会从藏历初一一直持续到藏历正月十五,这点和汉族“春节”很像。藏历新年作为辞旧迎新的节日,既是一次欢庆团圆的盛会,也表达出“对过去的总结以及对新年的展望”的愿景。在转山会到来这一天,藏族人民会相邀结伴,带上茶酒饮食,到郊野的山上和寺院去踏青、朝佛。人们一路游玩、待到太阳西下,才载歌载舞,尽兴而归。除了藏族,其他少数民族也有属于自己的节日文化,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蒙古族的“旧历新年”、布朗族的“厚南节”、苗族的“苗年”和哈尼族的“扎勒特”等。庆祝传统节日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还能够通过传统活动来表达对文化的深刻认同感,促进了人们之间的融合,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从少数民族的传统教育之中,可以看出,教育深受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其中传递出来的传统美德也应该成为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传统教育之中蕴含的道德理念,通过适合的方式加以推广,使这些优秀的文化思想得到发扬。我相信,道德价值观只有融入到实际的生产需求上,才会有所价值。而推广的过程不仅是一个传承的手段,我们更应该看到在推广中不同文化思想之间的交流碰撞。在教育理念中,也应该注重不同教育理念的交流融合。所以传统教育作为德育的载体,同时德育又将发扬传统教育中的崇高道德思想这一关系是不容置疑的。

2.对德育的认识及定位缺少清晰的认识。在我国的传统德育教育中,德育被定义成“管理”与“约束”。作为学生,要遵守学校的学生手册以及日常行为规范。可是这样的手册是否起到了教育作用呢?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管理约束而不是教育。只是通过书面的形式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完全起不到德育的作用。很多人可能都没有看过这个手册,或者说有些人会有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逆反心理,越是不让做的就越要尝试。而德育是在无形中对心灵进行熏陶与洗涤,达到精神思想上的教育,是一个持久永恒的过程。所以,关于的德育的定位,确实存在比较大的争议,但我们都知道,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够被运用到实际之中,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三.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教育与德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1.认识到文化差异,做到结合实际文化的创新德育。少数民族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其中所蕴含的道德理念早已是根深蒂固的。在推广德育工作时,应当做到尊重当地文化习俗。所以德育教育不只是针对大部分群体的教育,更应该考虑到地区文化的差异。只有结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才是良好的发展道路。所谓的创新教育,只是将德育教育推广发展的方法。在教育领域,我们离不开创新。

2.注重不同文化观念的融合。传统文化中呈现出来的不同道德观念就注定这些思想之间是有摩擦碰撞的。特别地是,当今世界逐渐趋于全球化,对于优秀文化思想,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到将其发扬光大。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的道德理念是思想浪潮中的一大瑰宝。对教育来说,各种观念也应该是互相促进吸收的。想要全面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就不能忽视少数民族思想的文化价值。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教育与德育是不可分割的。虽然传统教育有着一定的弊端,但其中蕴含的思想却能够在德育工作中得到发挥。德育工作培养人格,感悟人文情怀,提升素质水平,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化也能得到推崇和发展,进而转化成融入民族血液中不可替代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曹能秀.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5)

[2]杨其勇.浅论学校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09(4)

[3]马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4]莫雪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2011(6)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901.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范文第8篇

[关键词]青海省 民族体育旅游 现状 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268-01

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高海拔,高寒、缺氧成为青海省自然地理环境最显著的特征。青海省自然景观的独特,时代繁衍生息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个民族。其中,土族、撒拉族是青海省特有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藏、回、土、撒拉、蒙古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独特的高原资源,也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旅游项目。

一、青海省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现状

1、青海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及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所赋予的独特文化内涵,孕育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如藏族、蒙古族的赛耗牛、举重(藏语叫“角杂毛”)、拉巴牛、倒立牛脊吃酸奶;土族的轮子秋、筒鼓;撒拉族的皮筏子、赛瓦;哈萨克族的姑娘追、拉羊皮等。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如能加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并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包装,将是快速发展青海省民族体育旅游业的重要手段[1]。

2、青海各地区主要传统节日、地区分布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青海的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基本上保持着各自的民族传统喜好、风气、习惯和禁忌,这些节日中蕴涵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2]。各少数民族文化项目成为游客极感兴趣,参与性与观赏性极强的项目,湟中塔尔寺酥油花灯会、互助土族擂台会、达日县祭阿尼玛卿山神会、海西蒙古族那达慕会、海北王洛宾艺术节、玉树赛马节、青海湖等地祭海活动等。这些原始古朴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经过不断的挖掘整理、改造包装后即可推向市场,成为一种民族体育旅游资源。

3、季节性民族传统节日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农历五月至九月。各民族的节日在东部农业区和西部牧业区之间有较大的差别,东部如西宁、海东各地区的花儿会、民和的花果节等,其中也夹杂一些游牧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西部牧业区的节日主要反映以游牧为主的民族传统文化,如赛马、摔跤、赛牛、射箭、射击等,这主要是青海东西部之间两种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的结果。少数民族风情与青海省独特自然风光相结合,构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旅游氛围,是青海旅游业向纵深层次发展的重要依托,这是青海民族体育的旅游的资源得以发展壮大的又一内在驱动力。

二、青海省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青海省经济的制约因素。青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实力薄弱,投资规模、消费水平有限,缺少优化体育旅游业生存的环境。民族经济落后是影响青海省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青海省又地处高寒缺氧的地理环境,经济更为落后使少数民族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尚处于原始、自发、规模、不规范状态,这些不利因素是青海省民族体育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瓶颈[3]。

2、青海省民族众多,民族特色浓郁。青海是多民族的省份,语言、文字、民族风情、等文化障碍,回族、撒拉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语言,通用汉字,藏族、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在文化交流上有一定的困难,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所禁忌的活动、节日或其他习惯。这对交流沟通都是有一定的障碍。

3、民族体育旅游的观念和政府的重视程度。现代文明与传统共存,观念、行为反差强烈,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脆弱,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差,基础设施落后,缺乏有效的宣传,缺乏合理的规划与开发,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难以招商引资。政府对民族体育旅游业的管理也有待提高。

4、民族体育旅游项目与旅游资源协调发展。青海省民族体育旅游项目虽已初具规模,前景看好,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民族体育旅游人才匮乏,专业民族体育旅游市场滞后,民族体育旅游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所以必须发挥青海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化的发展,使民族体育旅游产业与旅游资源协调发展。

三、青海省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性策略

1、发展民族地区经济

加快青海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促进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以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与传统体育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从而达到青海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和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双丰收的局面。

2、大力扶持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游客最感兴趣的、最想参与的和有极强观赏性的项目,如民族歌舞、骑马、狩猎等传统体育项目都己融入旅游过程之中,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旅游内容极具地方民族特色和传统体育文化的原始生命气息。

3、 政府要统一规划,合理开发

民传统体育要想在旅游活动中起到应有的文化与经济作用,就必须联合体育、民族、旅游企业等相关部门。在政府监管调控下,做到合理开发利用,遵循不影响民族团结不破坏民族文化的原则,根据国家的政策,从市场的角度对项目进行选择,包装、经费管理统一规划,力求低投入,高产出。要和当地的自然景观配套,要符合当地的民族特色,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4]。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体育旅游服务质量

青海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发展要与旅游地的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等基础结合起来,既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同时还要满足其旅途生活中的住宿、饮食、通信等需要。同时培养既能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又要突出民族特色,适应性和综合素质较高的的民族体育旅游人才[5]。

小结:青海少数民族众多,资源丰富,民族风情多样,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充分利用青海省民俗民间活动,开展节假日和双休日民族体育表演和体育旅游活动,以新、奇、特、休闲健身取胜[6]。还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体育活动项目繁多的优势,把少数民族优秀的体育表演、比赛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满足国内外游客的运动健身、娱乐和观赏民族体育、民族风情的身心需要。利用民族体育旅游的形式,进一步展示青海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体育等浓厚的民族特色,吸引更多游客,促进民族体育产业化。

参考文献

[1] 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06).

[2] 殷生宝.“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体育旅游资源与开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0).

[3] 宋积萍.关于青海民族体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的几点思考[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04).

[4] 刘少英,赵志强.西部民族体育文化与民族地区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