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乐游原古诗

乐游原古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乐游原古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乐游原古诗范文第1篇

例如:“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这是晏殊词中经常流露出来的一种极富人生哲理的人生态度。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则流露出一种悲凉﹑凄美的意境。诗人借登乐游原抒发了自己壮士迟暮之感,也强烈地宣泄了对国事盛衰之悲。诗人以其独有的才华和灵感将自己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不幸人生,妙笔生花成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夕阳”不仅是指落日这自然景物,还暗指诗人生当晚唐,目睹乱世,深患国家之内忧外患,曾想展一己之才,匡世济民,可惜其一生命运坎坷,至暮年都未能如愿。当然,这首诗千百年来撼人心弦,不是因为它的写景和诗人的自我伤感,而是因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升华的境界,给人一种哲学上的意义。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不仅抒发的是人去楼空的感慨和深重的乡愁,更是作者对自己以前那种狂放不羁、荒唐无常生活的终结。据说,崔颢早年好赌酗酒,更被世人不齿的是他择妻也以貌美为标准,且稍不如意即离弃,被称为“有俊才,无士行”。而晚年的崔颢,“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崔颢诗歌的“忽变常体”,其标志就是这首连李白都自叹不如的《黄鹤楼》。此诗之所以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轴之作,盖因作者以摇曳生姿的古歌行体入手,特别是后四句中“晴川”和“芳草”对仗工整,而“日暮乡关”和“烟波江上”又很随意,读来让人不仅想起汉末狂生祢衡被杀此地的警世典故,更顿生空茫之感及不如归去之叹。这种亦古亦律,大巧若拙的结构体制,便于表现高唱入云的雄健气格,也使全诗意脉贯通,形成清拔俊秀,寄情高远的超妙仙境。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把羁旅在外漂泊人对家乡的思念情怀刻画得淋漓尽致。马致远最好的作品,都写于一种“夕阳”与深秋的背景中,《天净沙·秋思》亦如是。这首小令名作之所以被称为“秋思之祖”,就其作品内容本身而言,简简单单,普普通通,重要的就是这“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点睛作用。夕阳西下使枯藤、老树、昏鸦这幅昏暗的深秋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试想,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他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在夕阳残照的荒凉古道上,孤独的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这是何等的凄美与悲凉啊!这首小令不仅写出了游子背井离乡的漂泊之苦,而且透露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而“夕阳西下”更增添了一层怆神寒骨的迷离孤立之意。赏吟完一曲《秋思》,让人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啊!

“黄昏鼓角是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益《上汝州城楼》)这里的“黄昏”在诗人的笔下是何等的悲凉,那惆怅的意境,感伤的格调反衬出诗人在国土沦陷后的悲痛情绪。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诗人由眼前的“日暮”景象,想起自己漂泊异乡的处境,把思乡的情感和“日暮”的景象糅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惆怅孤独的画面,深刻地展现了游子思乡的凄恻之情,给读者的心灵蒙上一层淡淡的惆怅。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以苍劲的笔触,深沉的情怀,勾画出边塞黄昏时特有的气象,给人一种雄厚的力度,有力地表现了壮士们防守边塞的艰苦和坚持抗战的决心。

当然,描写黄昏的诗句也并非都是苍茫、悲凉的,与之相反,也有格调清新、奋发向上的诗句。例如,徐元杰的:“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湖上》)诗人笔下的“夕阳”,简直是一幅诗的画卷。夕阳西下,箫鼓声声,人们驾着归船,一片欢歌笑语,整个境界开阔明朗,表现了劳动归来时的欢快、喜悦之情。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辛弃疾《鹧鸪天》)又给我们绘制了一幅恬静幽雅的图画:斜日柔光,细草青青,黄犊鸣叫,一片清淡的春色。

“日暮江亭春影绿,鸳鸯浴,水远山长看不足。”(欧阳炯《南乡子》)则呈现出另一种情趣:日暮江亭,春光碧绿,池塘中鸳鸯戏水,远山近水,斜晖脉脉,整个大自然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深厚情怀。

乐游原古诗范文第2篇

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原则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既要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原则,又要遵循古诗教学的特殊原则。

(一)从属原则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从属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要以古诗的语言文字为媒介,以指导学生理解运用古诗中的语言文字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实现古诗教学中的美育目标。

(二)渗透原则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渗透在初步的古代汉语知识的传授中,渗透在古诗的意境体验中,渗透在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中。同时,它还渗透于古诗教学本身。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课堂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疏密有致、节奏和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否切实有效,富于变化;教师的语言是否准确生动,富于条理性、逻辑性和启发性;板书是否简明扼要,富于美感……都将影响古诗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

(三)情感原则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以情感为基础。要重视古诗中的情感分析和情感体验,要做到导情、带情、动情、传情,情贯始终。

(四)趣味原则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注重情趣和意味。这种情趣和意味来自于古诗中语言文字的理解,来自于古诗意境的再现和情感的体验。

二、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方法

古诗的美是多方呈现的,语言、情节、意境、声韵,不一而足。因此,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其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因为古诗本身是一个整体,这些方法通常是同步或者综合运用的。

(一)在理解词句中领略古诗语言的美

古诗是用古代汉语写成的,与现代汉语的差距较大。要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必须首先理解它的字词句,读懂它的意思。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字词句的理解,有一个度的问题。随便疏通一下,让学生似懂非懂,不行;想要讲深讲透,让学生全盘掌握,又不可能。只能着眼于为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情感意味服务,让学生具有初步理解古代汉语的能力,从而体会古代汉语的凝炼、含蓄与变化,领略古诗的语言魅力。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初步认识古代汉语中的同源通用及通假现象,如《敕勒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和“现”,《鹿柴》中“返景入深林”的“景”和“影”;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代汉语中词的活用,如《别董大》中“千里黄云白日曛”的“曛”属名词活用为形容词,《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属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要让学生初步懂得古代汉语中的词义变迁。

古诗的语言美,集中体现在它的凝炼、生动、含蓄和变化。教师要在教学中帮助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体会。如教学《题临安邸》时,就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暖风熏得游人醉”中“熏”和“醉”的精妙用法。这两个字,将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确实生动形象、凝炼传神。而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则要注意让学生揣摩“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的意义。这里的“轻”,其实不只是小船的轻快,更是诗人心情的轻松。当然,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是需要适当介绍古诗的背景的。

(二)在融合情境中体味古诗意境的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多数是写景的。教学这些古诗,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融情于景、情境交融,进而体味古诗的意境美。如《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乍雨还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诗人先在船中,后在楼头,抓住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黑云翻墨、白雨跳珠、风卷地、水如天,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写得有声有色,有景有情,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

(三)在分析情感中感受古诗境界的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少数古诗叙事议论直抒胸臆,情感炽烈,思想境界较高,如《夏日绝句》《示儿》《题临安邸》《石灰吟》,至今仍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教学这些古诗,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深沉的情感,感受诗作崇高的境界。如《示儿》是陆游的临终之作。一个人临终之时有多少话想说啊!“死去元知万事空”,诗人什么也不挂念。只有一件事情让诗人直到死也牵肠挂肚,那就是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命运――“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唯一要嘱咐子女的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学《示儿》,必须让学生充分感受诗人浓烈的爱国情感,感受诗人相信国家一定能够统一的坚定信念。

乐游原古诗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古诗;夜雨寄北;赏析

一、引言

爱情,是唐代诗人经常歌咏的题材。诗人们将爱情中的欢乐与悲伤,那种焦虑、期待、思念、追忆……等等的经历和感受,写入他们的诗篇,时至今日我们读来依旧真挚深切,韵味深远。

在唐代诗人中,李商隐写的爱情诗是非常著名的,而且,在历代的爱情诗中也可以算是最负盛名、流传最广的,历来爱诗的人无不乐道喜吟。他的诗篇大多是难以明喻、扑朔迷离的朦胧诗,有人认为它们有政治寄托,有人认为是咏怀诗。其实,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没有什么寄托的纯粹的爱情诗。所以,谈起他的爱情诗应包括无题诗。

他的爱情诗写得深情绵邈、精纯华美,道前人所未道。有的以女冠为对象揭示了其内心世界(《嫦娥》、《重过圣女祠》等),有的抒写怀远之意而情真语挚(部分无题诗等),有的则发伤逝永隔之恨。它们的笔调也颇为独特,有的清新华丽(“沧海月明珠有泪”、“一夜芙蓉红泪多”),有的用典工切(“庄生晓梦迷蝴蝶”、“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有的构思奇巧(《无题四首》其一“来是空言去绝踪”、《碧城三首》其一“碧城十二曲阑干”),有的意境含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时人品评其诗也喜欢抓住李商隐一些比较难解的《锦瑟》等诗大加挖掘其绵绵不绝的千古幽思。但不可否认的是,李商隐有很多小诗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琅琅上口的,例如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谓妇孺皆知,其主要原因便是该诗用浅近直白的语言,以“吾手写吾口”的方式道出了一种言简意深的清幽之境和感伤之情。和那些含蓄蕴藉、艰深晦涩的典雅之诗比较起来,李商隐的这类小诗,可算是包容着浓浓的赤子之心,自然而率真。

本文这里所提的《夜雨寄北》也是如此。全诗没镶嵌什么难解的典故,也没罗织绮丽精工的语言,而是以平常语道出了一旅人回复书信的场景,但寥寥数语却带给读者时空周转、意味无穷的审美感受。该诗之所以能在自然平淡之中“发纤裱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是因为诗人对自己的现有生活和感情已经“入乎其内”了,所以诗虎虎有生气;“出乎其外”了,所以诗也有高远之致。

二、《夜雨寄北》全文及译文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在巴山雨夜中对妻子的深深怀念之情。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信里问我,几时才能回去,我也说不清。在这南国之秋,巴山之夜,窗外雨潇潇,水塘满溢。待到有一天,我们在京相聚,对西窗慢饮长叙。烛花频频地剪,话头连连地续,那时候再细说在这秋雨巴山夜我水涨池塘的思绪。

注释:①寄北:作者当时身处巴蜀,妻子居长安,写诗给妻子,故称“寄北”。②君:这里指妻子。③归期:回家的日期。④巴山:泛指四川东部一带的山。⑤何当:什么时候才能。⑥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三、品赏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诗人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他在长安的妻子的诗。李商隐对妻子的爱很真挚,他们结婚不到12年,妻子便死了。就是在这12年中,由于诗人到处飘泊,不能经常和妻子团聚,因而对夫妻恩爱、相思情长就体会得更深、更强烈。

首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像是一问一答:“你问我何时能回家?我很难确定一个准确的日期。”由此我们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达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使人想象在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在一起时的美好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已返家,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至蜡烛都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时空变换,情意绵长,感人至深。

这首诗,前两句写现实情景,含有离愁别绪;而后两句写未来相会时的景况,含有欢聚的喜悦。离愁是实,欢聚是虚。虚写未来的欢聚,正是为了衬托眼下的孤寂和思恋之情,对欢聚盼之愈强,当前的思恋之情便反映得愈深,愈难排遣。两相对照,更深刻地表达了现实的离愁和深切的思念。全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

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地位及影响很有必要,这也是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一个重要途径。《夜雨寄北》这首小诗写得明白如话,不用典故,不用比兴,直书其事,直写其景,直叙其话;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蕴无限深情于质朴无华的词语之中,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余地。而这一手法对后代的诗词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乐游原古诗范文第4篇

 

小学生朗读比赛计划1

 

一、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学生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③培养学生读书兴趣。④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二、诵读内容:

 

一、二年级主诵:《三字经》,优秀古诗文10首

 

《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清明》、《锄禾》、《一去二三里》、《游子吟》

 

三、四年级主诵:《弟子规》,优秀古诗文20首。

 

《游园不值》、《村居》、《春日》、《咏柳》、《回乡偶书》、《小池》、《山行》、《梅花》、《江雪》、《古朗月行》、《绝句—迟日江山丽》、《江南春》、《悯农——春种一粒粟》、《忆江南》、《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寻隐者不遇》、《早发白帝城》、《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竹石》

 

五、六年级主诵:《论语》,优秀古诗文30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夜喜雨》、《七步诗》、《滁州西涧》、《浪淘沙》、《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竹里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别董大》、《赠汪伦》、《独坐敬亭山》、《秋浦歌》、《宿建德江》、《长歌行》、《望天门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赠花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渔歌子》、《寒食》、《竹枝词》、《乌衣巷》、《望洞庭》、《元日》

 

三、活动安排和措施:

 

利用每天晨读课的30分钟时间,以及每周一节的班队课时间,组织学生诵读,语文老师全程指导,学生全员参与。

 

鼓励学生在家里每天诵读20--30分钟。让学生多接触优秀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每天早晨诵读形成常规,每班选一名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

 

2、每周班队课,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媒体,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陶冶情操。

 

4、设立“经典诵读之星”。学期结束,由各班级选出本班的“经典诵读之星”,学校的橱窗内集中展示各班的“经典诵读之星”。

 

5、各班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诵读雷人”、“诵读能手”,在班级内上公告栏。以此激发学生们诵读热情。

 

6、指导学生撰写诵经读典的体会和感受,评选优秀诵读日记。

 

7、学校开展一次经典诵读主题活动或读书节。

 

8、学生用一本笔记本抄写自己喜欢的古诗文,随时进行诵读,便于记忆。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对学生的要求应因人而异,重激励,忌强迫,不让学生觉得是负担。

 

四、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五、阅读书目

 

向全校学生和教师推荐阅读书目。推荐的书目中包括文学经典、思想修养、文学艺术、教师技能、现代管理等方面的书籍,推荐的书籍可以到图书馆借阅。

 

六、学习形式

 

开展读书活动可采取自由结合或个人自学的形式,学生可按班级、年级组织学习,教师也可按年级组、教研组进行集体学习。

 

七、具体实施办法

 

书香校园建设,要服务于师生高质量的阅读需求,要将校园建设成对每一位师生开放的图书室:充分发挥图书室、图书角的阵地作用,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师生读书活动的指导,继续将“阅读活动”纳入学校的课程计划,开设阅读课,使师生读书活动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工程。

 

(一)对学生读书活动的具体要求:

 

1.一条主线——熟读经典诗词。

 

一年级:熟读背诵比较简单、易理解的诗词20首;

 

二三四年级:熟读背诵经典诗词30首;

 

五六年级:熟读背诵有一定难度的经典诗词40首;

 

并为学期末的经典诵读比赛做好准备。(以新课标推荐小学生背诵的70篇古诗文为主)

 

2.必读书目——根据学校的推荐书目,组织学生开展“大阅读”活动。

 

一二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2本;

 

三四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3本;

 

五六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4本;

 

坚持写读书笔记,学期末举行读书笔记评比。

 

(二)对学生读书活动的具体措施:

 

1.凭借我校各班已有的图书角,每月作好一期新书介绍工作,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班主任要积极做好每日的图书管理工作,以确保读书活动的正常开展。

 

2.认真上好每周一节阅读课(一年级除外)。

 

3.每周一、周五中午早读时间为学生读书时间,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课业学习环境,学生阅读时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低年级可以老师读故事给孩子听,听后并请学生交流故事及感想,或者指导学生书写“小小读书迷”;中高年级可以老师指导学生书写“采蜜集”,并交流,也可以上阅读指导课。(见附件)

 

4. 每月完成三次“采蜜集”或“小小读书迷”。低年级的孩子主要是摘录书中优美的语句、用一两句写写感受;中、高年级的孩子则是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成读书笔记,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绘制精美的小插图。每月进行评比、展览活动,使阅读记录真正成为学生阅读的拐杖。

 

5.建立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成立班级图书角,图书不得少于100册,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

 

6.与大队部结合,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的作用,开展“好书介绍”、“读书笔记活动”、“读书小博士”“中华经典朗诵”等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7.学校教科室定期做好学生读书活动的检查工作,保证学生有计划有重点的读好每一本书,保证读书活动的实效性。

 

8.学校将对各班的阅读之星,不仅给以必要的表彰,而且还组织这些孩子到书店去,为学校购置书籍。这样做一是让孩子们可以购回他们自己想看爱看的书目,更是在学校中形成一种浓烈的阅读氛围。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孩子与书籍走得更近,更易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阅读场”。

 

9.精心布置班级黑板报“读书版面”,并及时更新,学校德育处每月将进行评比,并纳入每月班主任考核中。

 

10、校园文化长廊定期出刊,每月进行评比。

 

(三)教师读书活动的要求及措施:

 

1.鼓励教师多读书,每位教师每月至少到教师阅览室学习4次,并做好相关的摘录。

 

2.每年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阅读4-5本教育论著。

 

小学生朗读比赛计划2

 

中华经典诗文内容广泛,语言精辟,思想深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和用语用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做好“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目标

 

(一)抓住学生的最佳记忆期,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学生诵读诗文经典,培养学生博览群书的良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

 

(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更新知识,活跃思维,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活动要求

 

(一)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积极创设良好的诵读氛围和环境,提倡通过经常的、轻松的诵读,自然成诵。不定诵读指标,以保护学生的诵读兴趣。

 

(二)广泛宣传经典诵读的目的意义,不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取得社会、家长的支持。

 

(三)各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抓好过程管理。

 

(四)各学校要结合课外阅读活动,结合评选诵读小能手活动和诵读经典竞赛等,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不断深化。

 

(五)各学校要充分利用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势,发挥多种功能,让孩子在活动中诵读。

 

(六)各学校要定期更换篇目,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

 

三、诵读内容

 

主要诵读内容为《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优秀古诗文篇目、《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朱子家训》和精选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和《弟子规》。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20首和《三字经》。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和《千字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30首和《朱子家训》。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精选的《大学》、《中庸》、《论语》部分篇章。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精选的《孟子》、《论语》部分篇章等。

 

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论语》、《古文观止》及诸子百家等篇章。

 

四、活动安排

 

(一)编写校本教材。学校要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鼓励教师本着“扬弃”的原则编写适合学生阅读的古诗文诵读教材。

 

(二)纳入课程计划。利用校本课程的课时,每周1—2节课的时间和晨读进行诵读、赏析、评点。

 

(三)教学师资。语文教师要自觉担当重任,充分利用语文和校本课时引导学生诵读;音乐教师可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经典诵唱;体育教师可利用体育游戏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诵读活动的指导等。

 

(四)诵读方式。学校除利用校本课程时间外,还通过晨读、课间操、活动课、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学习沙龙、专题经典讲座、评比诵读等形式开展诵读活动。

 

五、组织开展全镇“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一)参赛对象

 

羊头镇中小学校教师和中小学学生

 

(二)比赛程序

 

1.初赛

 

初赛由各学校自行组织进行。各学校要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此基础上组织进行初赛,确定决赛参加对象(见各校师生名额分配表),并于11月30日前把决赛报名表上交到中心学校办公室黎立林处。

 

2.决赛

 

决赛由羊头镇中心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时间初定为:教师组12月16日;学生组12月17日,决赛地点:羊头镇中学

 

(三)比赛规则

 

1.抽签决定出场顺序。

 

2.诵读作品自选,但必须是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3.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诵读时可加音乐伴奏,伴奏音源由选手自备。

 

4.每位参赛选手比赛时间限制在8分钟以内。(超时将酌情扣分)

 

5.评分标准:

 

比赛采取100分制,其中:

 

a.作品内容(15分):选材内容符合比赛要求,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b.节目形式(15分):形式灵活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如有配乐,配乐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

 

c.语言技巧(40分):普通话标准,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嗓音条件较好,声音圆润悦耳,语言流畅,语速得当;

 

d.临场表现(30分):衣着得体,体态语适当,表演到位,台风大方,感情充沛,感染力强,现场效果好。

 

六、奖项设置

 

比赛奖项设置分教师组和学生组。

 

教师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若干名

 

学生组: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若干名

 

1.参赛教师和学生奖:①荣誉证书 ②奖品

 

2.指导教师奖:荣誉证书

 

七、组织领导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教育工程,贵在天天诵读,持之以恒。广大教育干部、教师要怀抱历史使命感,增强时代责任感,积极组织,真抓实干,确保此项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经研究决定,成立羊头镇中心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xx

 

副组长:xx

 

组 员:xx

乐游原古诗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格式塔原则;《天净沙·秋思》;意境

中图分类号:H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53-02

一、总述

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的逐渐兴起,认知语言学也越来越受到众多语言研究者的关注。我国学者对其研究也如火如荼,大量认知语言学著作问世,研究领域迅速向相邻学科扩展。包括认知心理学在内的许多学科都成为其研究对象并对其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912年格式塔心理学兴起于德国,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考夫卡、苛勒等提出,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格式塔”是对德文Gestalt的音译,意译为“完形”,表示统一的、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征的有意义的有机整体,因此,格式塔理论也常被称为“完形理论”。格式塔理论主要有整体性、闭合性及异质同构性等,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将这些原则运用于翻译、美学、诗学等,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理论

(一)整体性

格式塔心理学派最显著的特点是注重整体概念,主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整体性原则。格式塔学派否定元素主义简单相加论,认为对各个部分所进行的分析不能解释整体所具有的某些特征。[2]整体必然具有一种个体不具备的因素——格式塔质。这种能保证整体固有性质不变的第七种因素在格式塔理论中就被称为“格式塔质”。

(二)异质同构

自然界中的事物同人一样具有表现力,这种表现力的基础就是力的结构。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这种力的结构之于自然界,如同力学的“场”之于物理,决定着心理的运动方向,运动过程和运动结果。人看到物体后,大脑会自发的将其力的结构与人感情中力的作用相比较、对应,从而在生活实践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情感,并借此表现。如人看到垂柳就有悲哀之感,这并不是因为它从形态上像人,而是柳枝低垂的形态、柔软的枝条和随风摆动的样子使人想到了一个悲哀的人的外形。柳树的外貌同一个人悲哀时垂头丧气、无依无靠的的样子所展现出来的力的结构相一致。异质同构原则赋予事物本身所不具有的感情特征,基于此许多诗人借物抒情。

(三)闭合性

人在认知过程中,由于“完形压强”的存在,迫使大脑皮层活动,把看到的不规则、不完整的现实事物“完形”成一个理想的完美的事物。这是格式塔理论中的另一个核心原则——闭合性原则。如人们看到一个不完整的三角形,通常会在知觉中把它恢复成为一个完整的三角形或梯形。这一原则指出人脑在“反映”客观对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艺术化”倾向,它是创造性心理机制产生的源泉,而意义空白或者意义的不确定正是人的心理机制进行完形闭合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三、分析

《天净沙·秋思》全文仅5句,但是却描绘了12个意象。这些意象看似是孤立,实则不然。作者虽然仅是并列放置了这些意象,但读者内心存在的“完形压强”却会自发的将这些零碎的景物拼成一幅完整的图景。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枯藤缠绕着古树,书上落着乌鸦;第二组是由近及远的排列:近处的桥、桥下的水和水边的人家;第三组则是由远及近的排列,弯弯曲曲的古道和在上缓缓而行的瘦马,其中加入了西风这个意象,更具跳跃感;最后是正在下落的夕阳和行走在天边的离乡人。运用整体性原则能刚好的理解作者的感情。

第一组意象中“枯藤”是在深秋时节才会出现的景物,而“树”和“鸦”虽然不是秋季所独有,但与枯藤并列,前面又没有限制词,则根据关联准则,读者自然也认为是深秋时节的景物。“枯”字点出了秋天万物枯萎,百物萧杀的天景。“老”本是用来形容老人风烛残年。中国自古有落叶归根的说法,作者独自一人在外远游多年,思乡之情溢于言表,在异乡看到此景,感触愈深。且人若“老”就已近人生尽头,正如一到“秋”一年也即将结束。由一年结束影射一生完结,悲凉之情油然而生。“昏”字则更是精妙,它不仅可以指时间,与前文一年、一生相照应;还可指人到黄昏;更可以指乌鸦的精神状态。通过并列三个毫无生机的景物,暗示秋天的萧索与冷清,心境的凄苦与悲凉,这感情则是任何一个单独的景物所无法表达出来的。

第二组意象则一扫前文的萧条。“流水”暗示附近必有“人家”,建在“流水”之上的“小桥”又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小桥”之上既可以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一副繁荣的生活之境;又可以空无一人,加之桥下“流水”,给人以萧索破败之感;更可以有人凭栏眺望,思念未归之人。水边安静独立的“人家”既可以炊烟袅袅,又可以有农人“带月荷锄归”,一副恬淡惬意的村野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组意象与上文意象并不连贯,但“完形压强”会迫使读者寻找关系:承接上文,抒发悲情。“流水”的力的图示是从家而出,这与作者离家远游的图示一样。且“流水”向下的力与作者窘迫的生活一样,异质同构更显作者孤单、落魄之情。

第三组意象最突出的是“瘦马”,侧面暗示了游子离家之间之长,旅途之艰辛。“古道”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也是一副荒凉破败的景象,李白诗《忆秦娥》中“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抒发的亦是此感。“西风”并不是指从西边吹来的风,而是指秋风。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之义篇曰:“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是故木居东方而主春气,火居南方而主夏气,金属西方而主秋气,水居北方而主冬气。”“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中正是因此而以西风代秋风。这组通过并列三个意象,虽是写路、写马,但实际上是在写人,以物衬人,更显荒凉。

第四句中“夕阳西下”虽然与秋无直接联系,但夕阳已近黄昏,一年四季中的秋季正是由盛夏向寒冬的过渡时期,在时间轴上,二者的相对位置是一样的,所抒发的感情也相差无几。因此,“夕阳”意象所抒发的感情在此处就可以确定为悲凉、落寞。且“夕阳西下”过程中力的图示是向下的,与人到迟暮健康状况走下坡路一样。以物写人,借物抒情,异质同构原则使表面上毫无关系的二者相结合。

末句既是写人,又是写己。“断肠人”与“天涯”意象组合就表现游子离家,思念故乡的感情。思乡之情正是这首词的“格式塔质”,它建立在部分之上,存在于整体之中。这也正是元素主义简单相加论不能解释的。

四、结语

中国古诗词大都讲究意境,借景抒情是主要的抒情方式,基础则是异质同构原则。当自然界中“力的图示”与人的感情的“力的图示”相一致,作者便可以更好的抒情。而若要探索作者所抒之情,则必须在阅读诗词的基础上整体把握作品,综合运用格式塔原则细致探索。《天净沙·秋思》中,作者通过描写了一系列的景物,营造了一个凄凉、萧杀的悲秋之景,借物抒情,将在外漂泊的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乐游原古诗范文第6篇

关键词:隐喻 认知 情感 忧愁

一、引言

隐喻,最初只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大量出现于修辞学和诗学的研究范围。后来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涌入更广泛的研究领域,比如: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并与这些学科结合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同样地,在日常生活当中,隐喻也不再只作为修辞手段的身份出现,而是成为一种思维和认知工具广泛地为我们所使用。

Lakoff&Johnson(1980)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开启了系统研究隐喻的新时代。隐喻不再只是文学的宠儿,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它渗透到了日常交际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丰富发展了人类的语言。

“metaphor”(隐喻)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phora”,意为“由此及彼”,“此”和“彼”在修辞学上称之为“本体”和“喻体”。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此”和“彼”分属两个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关于这两个认知域,目前有很多种表达,Lakoff&Johnson分别称这两个认知域为“始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由A及B”在认知语言学中就是映射(mapping)的认知过程。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往往借助“始源域”来理解描述“目标域”。这两个域不是任意两种事物的随机拼合,而是必须具备的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否则,此事物根本就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彼事物,也就称不上是隐喻了。

亲情、友情、爱情,其中任何一种感情,都不是简单的喜怒哀乐所能涵盖的,这就需要借助其他事物来满足我们充分表达情感的需求。此时,隐喻在表示情感时是不可或缺的利器。以下结合隐喻分析汉语中有关“忧愁”情感的表达。

二、隐喻认知在汉语中表达“忧愁”情感的体现

隐喻是无处不在的,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Lakoff&Johnson,1980:5)。人们的思维由单一发展到多元,由具体发展到抽象。伴随着思维的成熟和多元化,人们对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也游刃有余。例如:

(1)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汉·秦嘉《留郡赠妇诗三首》(其一))

(2)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3)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晋·陶渊明《杂诗十九首》(其一))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5)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例(1)、例(2)和例(3)中的目标域均为“人生”,分别用具体的事物“朝露”“远行客”和“陌上尘”来隐喻。分别说明人生像清晨的露珠一样转瞬即逝,人生像羁旅流浪的远行过客一般来去匆匆,人生犹如没有依靠的尘土,四处飘落。例(4)用潭水的深,隐喻李白和汪伦无比深厚的友谊;例(5)是说游子就像那天上的云朵,居无定所,“我”送别老友的心情就如同落日一般,依依不舍、缱绻留恋;例(6)借助“比翼鸟”和“连理枝”的如影随形,隐喻唐玄宗和杨贵妃至死不渝的爱情。

通过使用隐喻,建立起两种事物的某种相似性,同时唤起解喻者对两种事物相似的认知经历,以此达到更好的隐喻认知效果。

(一)隐喻与解喻者的主观性

王文斌(2006)对解喻者的主体性做了详细论述。隐喻的解读建立在已有的经验之上,而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与社会经验都是有差别的。因此,看待同一事物的角度是有差异的,隐喻的解读也是有差异的。

哲学家康德说过:“We see the world not as they are, but as we are.”(我们看到的世界不是它本身的模样,而是我们眼中世界的模样)。意思是我们每个人所认识的世界是我们带着不同的态度,站在不同的角度理解的世界,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佛教说的“事无相,心有相”也是同样的道理:世间万物之所以在不同人的眼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景,是因为人心所想不一。

例(1)、(2)、(3)中,目标域都是“人生”,但因为三位诗人当时心情不一样,看待人生的角度也各不相同。这三句诗是典型的“一物多喻”。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代·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8)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五代·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例(7)、(8)都在写“愁”,例(7)中把“愁”比作江水,以其波涛汹涌之势隐喻“愁”之猛烈、“愁”之深。例(8)中的“愁”被隐喻成“柳絮”,轻柔绵软,经风一吹,四散开来,飘如雪花。这种隐喻让人觉得愁绪轻飘如飞,想要伸出手抓住它,却怎么也追赶不上它灵巧飞舞的步伐,只能任它在风中狂舞,任由愁绪占满整个思绪。同样写“愁”,第一句强调愁多,第二句重点在愁之乱。

(二)文学作品中关于“忧愁”的隐喻

“忧愁”是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散文中经常抒发的一种情感。例如:

(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游原》)

诗人借夕阳映照下的迷人景色稍纵即逝,阻挡不住黄昏的到来,隐喻了内心无限的忧伤愁思。文人表达“忧愁”情感,正是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方式,用始源域映射目标域,以达到更好的理解效果,读起来耐人寻味。

1.“具体”隐喻“抽象”

“Light the fire within”是2002年美国盐湖城奥运会的口号,“fire”作为一个具体的事物隐喻了心中对体育运动燃起的热情。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例如“燃起了心中熊熊的火焰”,就是用火焰隐喻人们心中热烈的情感。汉语中用具体隐喻抽象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

(10)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席慕容《乡愁》)

(11)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例(10)、(11)抒发的忧愁来自对故乡的怀念。例(10)中乡愁被隐喻为“没有年轮的树”,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无法忘怀的心情。当解喻者结合自身已有的认知经验,把“没有年轮的树”这个具象与“乡愁”糅合在一起理解时,感受到的将不再只有乡愁的厚重,还有像树一样不断生长的生命迹象,这时的乡愁就立刻有了灵性。“没有年轮的树”比喻乡愁将成为永恒,不随时间凋敝,也不伴年华老去。例(11)中的“乡愁”被隐喻成“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作者对乡愁的体悟不同。“邮票”是对母亲的想念;“船票”是对妻子的牵挂;“坟墓”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距离与无奈;“海峡”隐喻两岸的统一。同样的乡愁,与不同的始源域结合就“变奏”出不同的情感,这就是作者技艺精湛之所在。

(1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北宋《青玉案》)

(13)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宋·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14)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6)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宋·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17)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宋·李清照《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18)愁闷压住所有的新鲜,奇怪街边此刻还看见,混沌中浮出光妍的纷纠,死色楼前垂一棵杨柳!(林微因《过杨柳》)

例(12)中,“愁”被隐喻为“一川烟草”“满城风絮”和“梅子黄时雨”。“愁”像草一样茂盛,像风团柳絮似的密集,像四五月间梅子黄时的雨水,下个不停。例(13)和例(14)中,“愁”被隐喻为与水有关的事物。绵绵的忧愁堪比奔流不息的江水,无法排解。例(15)中,“愁”被隐喻为一团乱麻,表达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例(16)调动了味觉、触觉等感受,使“愁”变得饱满立体。例(17)和例(18)中,“愁”被隐喻为有重量的事物。好像有千斤的重物压在船上,让人喘不过气来;好像一重物堵住心口,整个心灵都被忧愁占去,别的情绪自然没有了立足之地。

2.“抽象”隐喻“抽象”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进化史上思维能力逐渐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过程。由“具体隐喻具体”到“具体隐喻抽象”,再到“抽象隐喻具体”和“抽象隐喻抽象”,都是人类语言进步、认知能力提升的表现。“认知能力不断发展,人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对事物物理和功能特性的认识,而是具有了创造性和联想性,这种创造性即从不同的事物中发现共同。”(赵艳芳,2001)

(19)乡愁是母亲心中那份永远的牵挂,是父亲眼神中遮不住的关爱。

(20)乡愁是游子相互取暖的温度,是远方爱人声声呼唤的思念。

(21)忧愁是一种如影随形的伤感,无声无息的沉沦,无力抗拒的痛。

(22)思念的忧愁是三伏天里降不下去的炙热,是滚烫的誓言。

抽象隐喻抽象,要求解喻者对始源域和目标域都要有一定的认知经验,否则将不能感受到它们之间是如何映射的,也就无法正确解读隐喻。

三、结语

世界因为有了不同种类的语言而变得多姿多彩,也因为有了隐喻这一重要的认知工具而丰富着我们的语言,提高了我们的认知能力。隐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应用,反映了人们情感的细微之处。汉语中与“忧愁”有关的隐喻认知在文学作品中颇为常见,有的用具体事物隐喻忧愁,有的用抽象事物隐喻忧愁,而对于始源域具体或抽象的选择,往往根据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决定。

参考文献:

[1]Lakoff,G.&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Ungerer,F.& H.J.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n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3]陈家旭.英汉语“恐惧”情感隐喻认知对比[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1).

[4]傅德岷,卢晋等.古代诗词名句赏析[M].成都:巴蜀书社,2011.

[5]林微因.林微因诗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6]束金星,徐玉娟.从隐喻式认知看情感隐喻[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4).

[7]王文斌.受喻者的主体性及主体自洽[J].外国语,2006,(6).

[8]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9]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10]魏在江.隐喻的主观性与主观化[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2).

[11]席慕蓉.时间草原[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12]赵彦春.隐喻的认知因素及隐喻本质—基于隐喻研究史的考察[J].天津外国语大学,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