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月初六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正月初六送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正月初六送穷范文第1篇

1、挹肥:挹肥这个词对于很多朋友说比较陌生,其实这个说法在古代就有出现了。因为初六是马日,这天开始生意和工作。这一天要把家里的污秽之物全部清扫干净,称之为“挹肥”。也代表中国劳动人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2、送穷:初六占马,送穷鬼。相传穷神是姜子牙的妻子,为了防止春节期间穷鬼进家,门上挂红挂笺可以防穷鬼。正月初六送穷也是我国古代民间的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意思就是祭送穷鬼(穷神),又称穷子。

3、开市:大年初六,大部分商家酒楼开始营业,要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热闹。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来源:文章屋网 )

正月初六送穷范文第2篇

2、大年初六,愿你在家顺在外顺,心顺意顺,事业顺前程顺,一顺百顺;天地顺人情顺,风调雨顺;现在顺将来顺,一帆风顺,恭祝你牛年一切顺利!

3、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祝愿你,工作顺心,大展鸿图,朋友顺眼,义薄云天,恋人顺意,恩爱缠绵,生活顺风,好运连连,祝你在新的一年里,一顺到底。

4、你好,朋友!今天是正月初六,2021年的第一个六六大顺日,正月里的祝福,都是最有魔力的祝福,祝打开微信的朋友,顺顺顺!送给所有朋友,祝你事事一帆风顺!

5、新年好,亲爱的朋友。大年初六,第一声问候第一句祝福,送给我最在乎的你。当你打开这个微信,你就打开了新年的吉祥和鸿运,所有的美好幸福和快乐,祝福都会涌向你!看看微信好运到,吉祥如意幸福到。祝福我所有的亲人朋友们新年新气象,事事都如意,大吉大利吉祥如意。

6、打开的是祝福,收到的是诚意,在今天这个美好的日子里,送你一帆风顺。

7、仕途顺,芝麻开花节节登高。

8、身材顺,魅力十足人见人爱;思想顺,足智多谋预见未来;事业顺,左右逢源吉星高照;仕途顺,芝麻开花节节登高;爱情顺,一见钟情白头偕老;祝福顺,友谊长青真挚美好;大顺日,一帆风顺一顺百顺。

9、2021年你和我一起,走过了365个昼夜,收获了365个祝福,今天已经是大年初六,666,顺顺顺,愿收到祝福的你,爱人千依百顺,事事顺心顺意,未来一帆风顺。

正月初六送穷范文第3篇

2、初一早早起来,相互拜年,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磕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3、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夫妇二人必须携带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讲究礼轻人意重。在过去,一家人也会在这一天拍张全家福。去年我们回家本想拍张全家福,但由于还有一个宝宝还没出生,就没拍,今年一定得拍一张了。

4、初三大年初三又称赤狗日,与“赤口”同音,通常不会外出拜年,容易与人发生口角争执。我妈还特意嘱咐我用红绳把剪子给扎得紧紧的,以免犯口舌。

5、初四相传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接神拜祭一般在下午太阳开始下山至晚上举行的民间俗语:“送神早接神迟”。

6、初五传说是“财神生日”,需提前一天准备好三牲、水果、糖果、茶等,拜祭意在“迎接财神”,同时各家置办酒席祝贺“财神生日”的到来,这风俗是民间正月最重要的拜神活动了。同时这日可拜谢“灶君”,听说民间风俗对“灶君”是奖罚分明的神之一,如旧年家中不如意可用“一碗清水三支香”拜祭“灶君”,如旧年家中顺景发有小财可用“三牲水果茶酒”拜谢“灶君”,希望今年胜旧年。 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迎财神,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每年的正月初五,包饺子,妈妈就嘱咐说,饺子皮捏住了,防小人多嘴。

7、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也有许多商店门户选在这天开张营业,大放鞭炮。每家每户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这叫送穷鬼。

正月初六送穷范文第4篇

您是二月二十四在我这里接着氧气回老家,您离开我家的那天有好多街坊邻居来送您,您总是说着吉祥的话语和老少道别:“您看到和您年纪相仿的就说‘祝你们健康长寿,看到年少的就说,祝您们幸福美满,财源广进。’”谁知您回家只有十三天,严重的冠心病和肺气肿把你送到了父亲的那里。

您虽然离开我们去了天国,但您好像还生活在我们的脑海里停留在我的心里。一切的往事历历在目。

您的一生为人忠厚而又刚强,待人真诚,你和父亲长年分居两地,在那个年代我们的家庭和别人的家是截然不同,因为您是父亲后迎娶的姑娘做补房。因为前一个母亲是病死,留下了一个哥哥和姐姐。您是我的姨妈介绍和我的父亲走到一起。姐姐十岁,哥哥六岁。然而您又是扬州纱厂下方的工人,在那个年代的农活您是不会干,再加上您在纱厂上班时常忍饥挨饿导致你的身体不是太好。你就是这样在这个家庭以坚强的信念和刚毅的耐力撑起这一片灰暗的天空,和父亲一撑着这个家。

我父亲长年在工作单位,很少回家。在农村的您是日做老子夜做娘,你在生产队里做工分维持家庭的生计,谁知道你对农村的的事情没有其他人那样娴熟溜滑,做的公分老是被黑心的记工员扣掉。家里粮不够吃是常事,您就回外婆家拿点回来。后来姐姐渐渐长大家里的粮食是勉强糊口,从我记事起您总是把干的给姐姐和哥哥,我们那个年代看到人家的桌子上雪白的米饭是多么的嘴馋啊!每当父亲回来的时候家里的锅里才看到肉那就是过年了。那个年代我们吃的是四季粮食,春天吃的是胡萝卜,夏天是大麦稃子,秋天终于有了大米,到了

冬天吃的是红薯。我的童年吃的就是这四季粮食。

过年的时候你总是把新衣服给大哥和大姐,而我们老是穿他们的旧衣服。

作为晚娘的您何曾对哥哥姐姐有过坏心。又有谁曾知道您尝进了常人难以所知的心酸。在您的心里大姐是您的心头肉。她不是您所生而您常把姐姐为我们这个家付出的幸苦铭记在脑海,刻在心田。姐结婚后,大哥就不一样了,他未结婚就带人回来和我们分家了,歧视您不是身强力壮,还有我们娘儿四个(最小的弟弟后来死了)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他和我们分家时,他在生产队里所做的公分早就所付一空,甚至还负债,都是父亲在单位带回的钱还清后才支粮食回来。人穷被人欺,在那个年代童年的我在夏天割草小队长总不把,他恶狠狠地说:“做工的人不多拾草的人反有呢,不准,这要给牛吃了耕地呢。”

分田到户了我家有了春天的起色,老二被父亲的单位招工了,父亲也离休回到了家里和我们务农由于我父亲在单位工作出色我也被他的单位招来做了工人。又谁知好景不长我父亲由于长年气管炎导致肺心病在我家有小孩不久,就去世了。当年七十岁,母亲从此落单在老家。你是出生姊妹众多的家庭,您在家最小是老九。几个舅舅他们都身居要职,但你从不向他们索要什么。你曾对我们讲:“在您六岁的时候外公就去世了,都是舅舅寄钱回来给您们生活和您读书,自从外婆去世后,舅舅每年都在北京汇款给您,您总觉得不过意,在我们面前叹一口气,讲他的待遇都是和你父亲一样自己拿命换来的啊,人穷不失志,富不癫狂。不要把别人的同情当着自己的宝贵财富啊!”

母亲虽然拿着父亲的遗孀补助,但还是拖着年迈的的身体在老家忙着自己家前屋后一亩八分旱地。她省吃俭用,在父亲去世后,在这些年每逢到春节前夕时就来到我们这里。而在今年在过春节哪里还有她来我们这里过年啊!

正月初六送穷范文第5篇

春节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认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结束,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结束为止。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常见的春节习俗吧!新年十日歌年初一 一寤觉(音告)来太阳照东窗,起身忙换新衣裳;家堂君亲天香点,祖宗尊像挂中堂。九子果盘装齐整,预备客人来来往;今朝叮嘱佣人莫扫地,小儿吃饮莫淘汤。 年初二 儿童更欢喜,昨口初一不出户,今日要到亲眷人家去拜拜年。哥哥弟弟手相牵,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临到走,还有二百压岁钱。 年初三 去拜丈母哉。姑爷带仔姑娘———同来,人得门。笑口开。拜见文人权道恭喜。拜见丈母说发财。茶又好,酒又好,隔壁伯婆含笑问姑娘。啥时候。踏月养个小宝宝。 年初四 夜不眠,家家接财神,处处放吉鞭。五路正神当中坐,招财利市分两边。斤头蜡烛煌煌亮,齐供羊头元宝鱼。回家拜跪忙碌碌,一心奉敬办至矣。呜乎,哪有千万财神爷,分身到你店堂里。 年初五伙友要吃开张酒。酒酣快猜拳;五对八马不离口。有个朋友聊下去,有个朋友要分手。来来去去各自忙。来者心欢喜,去者心悲伤。劝君莫悲伤,以后须要巴巴结结争个好面光。 年初六 仍穷新衣服。锣鼓声喧震耳聋。预借元宵习练熟。元宵闹花灯。各处有风俗。龙灯身袅袅,虹灯芒族族;叮嘱小儿勿买糖。省下钱来买蜡烛。状元及弟旧名词。要换共和称五族。 年初七 人生日。早餐餐毕取秤来,称出轻重最划一。哥哥称了六十斤,弟朗称了四十七,开口向哥道,休发诩。明年弟弟多吃肉。发个大块头超过你。年初八 麦生日,农户家家祈丰年。世间一日没了麦。将有何物柬充饥。一粒麦,种下田,待到秋成九秋天,不知费了气力几多许,才得摔掼稻吃新米。 年初九 天生日。世间人人都靠天。做事先求弗欺天。婆婆拜佛好修行。新华无事都念经,修得百年无毛病;交好运,退灾星,好行方便发善心。年初十 地生日。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脚踏实地。1.祭灶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我国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礼记·礼器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认为灶王上天向玉皇大帝打报告的事,在晋代早已有之。晋葛洪《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东京梦华录》:『都人至除夜,备酒果送神,以酒糟涂灶门上,谓之醉司命。后来祭灶移至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又称『小年。范成大《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中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在灶王像前供糖果、清水、料豆和秣草,然后将旧像焚之,谓之送灶;除夕又买新灶王画像供上,谓之迎灶。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风习,故祭灶仅限男子。旧俗农历腊月二十三为祭祀灶神的日子。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春节的序曲是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在古代其地位仅次于中秋节,古时在外做官、经商或读书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赶回家团圆,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来年全家平安。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祭灶日有详尽描述:“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诗写得真实细致饶有情趣,足见古代民风对祭灶的重视、食品的丰盈。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软”,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2.扫房、掸尘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传统习俗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其中,腊月二十三为传统小年,也称“祭灶日”,腊月二十四则为“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除旧布新、迎接新年。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由来已久。《吕氏春秋》记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迎新”的涵义,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庾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仇诸神、亵渎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大帝又命王灵官司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 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司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司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司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廷,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惊,隐藏旨押审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动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降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3.做豆腐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有趣的是,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究其因,是当地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传说归传说,其实吃豆腐渣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那么多好吃的,同时也是先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4.割年肉在腊月二十六这一天,各地就有了“腊月二十六,里外洗一洗”;“ 腊月二十六,洗净禽畜屋”之说。关于腊月二十六,民间还流传着“腊月二十六割年肉”的说法,也就是说,从这一天起要开始置办年货了。在各地乡村,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边各村的百姓纷纷前往赶集买年货,烟、酒、鱼、肉、鞭炮和走亲戚用的礼品一样也不能少,年味已渐浓了起来。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六,按老理讲“腊月二十六炖大肉”相信这天是所有孩子们的节日,终于可以吃到“年肉”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跟大家讲讲这个腊月二十六炖大肉的民俗。过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而且家里的人又都比较的多,因此往往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条件稍微好点的,也不过是能吃上点窝头野菜什么的。好不容易盼到快过年了,家里的劳力们纷纷开始杀猪,没有养猪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因此,腊月二十六炖大肉也被称为“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同时,由于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吃“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因为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而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的富裕十足,因此,一碗热气腾腾泛着肉香的红烧肉是多少人在腊月二十六这天期盼的。即使是到了今天,家家的日子都越过越红火,但是在腊月二十六置办点大肉也是成为了许多人都没有忘记的老传统。5.洗浴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6.贴花花月二十八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花花是泛称,包括春联、门钱、门神、春条、斗方、窗花、墙花、吉祥画等多种。春联是一种对联,因在过年时贴用,内容便多含有辞旧迎新、驱邪避秽、祈福纳祥的意思。写春联,雅称“挥春”、“书红”、“点染年华”。春联讲究用红纸,若有人家贴蓝、绿、紫或黄等素色纸联,必是在守孝居丧。门户是脸面,也是与外界沟通的道路,邪魔戾气、吉祥福气均由此出入,所以对它的装饰历来是重点,贴春联外,还要贴门神和门钱。门神有文武之分,一般大门贴“武”的,如神荼、郁垒或秦琼、尉迟敬德,都一身甲胄,威武勇猛;二门贴“文”的,如天官赐福、状元及第等,雍容华贵,喜气盈盈。门钱也叫“喜钱”、“福挂”,挂于门楣上,多有镂空的吉祥图案。窗要贴窗花,墙要贴墙花,顶棚要贴顶棚花,粮囤、厕所、牲畜圈等处也都贴上写着吉祥祝语的春条,或者写有“福”字、“合体字”(也叫团结字,是将一句吉祥话合成一字,如招财进宝、日进斗金、黄金万两等)的斗方。在萧索的冬日,那些大红的颜色,喜庆的词语,为辞旧迎新营造了一个红红火火的节日空间。 7.祭祖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死去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中国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动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但因各地习俗不一,所以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而台湾地区是在除夕午后,进行一年中最后一次祭拜祖先。还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还要去祠堂祭祖。也有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主要是在坟地烧香、上供、叩拜。近代一般是到亲人的墓地祭拜。祭祀分成祭拜祖先和祭拜各种鬼神二类。祭祀乃起源于商朝,商人认为鬼神有很大的权威,能够决定人们的命运,所以他们十分崇敬鬼神。他们把鬼神分为天神、地祇、人鬼三类,且以人鬼-祖先为祭拜的主要对象。他们认为祖先虽然死了,灵魂仍然存在,可以降祸、赐福与子孙,因此他们每天都排定日程,虔诚祭祀。这种崇拜祖先的观念一直延续到现今,形成我国文化的特色。再者,东汉时的丁兰(二十四孝之一)以砍柴为生,常因母亲未能按时送饭,而怨怒再三。一日因见乌鸦反哺恩情受感,见母前来便迎向前去,母不解其举,于惊慌之余,竟投河自尽。丁兰救援不及,只得一木,于是以之为母日夜祭拜,此一孝举流传民间,亦形成日后人们祭祖之习俗的由来。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节日。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之后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8.小除夕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 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9.除夕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 等史籍。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风俗一致,过年包饺子;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或做年糕、或包粽子、或煮汤圆、或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圆饭时,桌上的“鱼”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和“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是碰不得的。(少数地方风俗不同,比如贵州,桌上的鱼不是不能吃的,是要剩下一些,寓意“年年有余”)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10.贴门神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许多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所以,我国的门神永远都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怒目圆睁,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茶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 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垄,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茶、郁 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西游记》中叙述就更加详细于:径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厂夭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径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奕。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 打了一个脯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贵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在今天潮汕一些旧式门楼的两扇大门上,我们还可以见到神茶、郁垒或者两员雄赳赳的战将,形象似乎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其中一位手执钢鞭,另一位手执铁锏。执鞭者是尉迟敬德,执锏者是秦琼。农村的院子,院门贴武门神,如神荼、郁垒,秦琼、敬德,赵匡胤、李克用,张飞、关羽等武将;有影壁的要在影壁冲街门的一面贴钟馗;堂屋的门上则贴上文门神,如加冠进禄、五子登科等文官。室内,老人的屋门上要贴寿星;新婚夫妻的屋门上要贴和合二仙,或者麒麟送子;儿童的门上要贴刘海戏蟾、连中三元等儿童题材画,也有的地方在儿童门上贴赵云在长坂坡单骑救主的画,希冀保护儿童。床头可以贴一些戏曲题材的小画。从前农村炕头有两个小壁龛,放一些针线油灯之物,这两个小壁龛上要贴一种正方形的拂尘纸,遮住龛口。窗框两边要贴长条的花瓶画,上下要贴长条的戏曲画。至于神像画,正月初一早上要在厨房东墙或南墙请灶王爷,晌午在堂屋中心请天地全神,做生意的在店里请财神。还要在谷仓请仓神,在井圈上请井神,马厩里请牛、马王爷。年画上的财神分文财神和武财神 文财神:福 禄 寿不可对门窗。武财神:关公、赵公必须对正门。重新挂是可以的。

11.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窗花的样式,一般比较自由,除了贴在四角的“角花”和折剪的“团花”之外,其外廓都没有什么限制。由于适应一般的窗格,和避免影响照明,其尺寸都不太大,且要注意镂空透亮。为了增强艺术效果,创造浓烈的气氛,一个窗子往往贴许多窗花,或在内容上配套,或在形式上呼应。窗花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以戏曲故事数量较大。贴窗花北方较为普遍。

正月初六送穷范文第6篇

白血病女孩迎来甜蜜爱情

“苦命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切切实实地印证在河南女孩付振娟的身上。1986年她出生于河南省南召县太山庙乡,父母均务农。身为长女,她有弟弟妹妹,因此从初中开始就在渔具店打工,一放学就去店里补渔网、缝鱼漂,挣点微薄的收入。付振娟于2005年考上了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大学毕业后进入深圳平湖一家科技公司当质检员。好不容易等弟弟妹妹考大学了,付振娟正要松口气,命运却撕出了一条裂口――2010年8月,她腹痛乏力,高烧不退,10月15日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父亲拿到化验报告,顿时两腿发软。懂事的弟弟妹妹立刻辍学到南阳打工。全家只有一个信念:无论如何也要救治一直为全家付出的付振娟。两次化疗不成功,付振娟到河南省肿瘤医院做了第三次化疗。家人瞒着她做了骨髓配型,但都没配上。绝望之际,医生告诉父亲,付振娟也许能尝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全家人喜极而泣,父亲立刻告诉她:“妮儿,给你说实话,你不是贫血,是白血病。但是医生说可以治好。”付振娟大吃一惊,问道:“多少钱?太贵就不治了,把钱留着给弟弟妹妹读书。”此言一出,弟弟妹妹都放声大哭。

为节省开支,付振娟选择回家养身体。看到家里弟弟和妹妹的复习资料码在书桌上,小山一样挡住了半边窗户,付振娟什么都明白了,心痛得难以言喻。2011年5月,付振娟的身体进入可以手术的状态,父亲拿出全部积蓄,又借了8万高利贷,总算是凑够了手术费用。带着一家人的血汗与希望,付振娟含泪到肿瘤医院接受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主任医生符粤文主持手术,手术非常顺利。

因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新技术,适用率不高,因此手术成功引发了河南媒体的争相报道。付振娟对家庭的责任心、与病魔抗争的故事也感动了不少读者。6月23日是付振娟出院的日子,病房里忽然涌来不少陌生人。鲜花、果篮、友善的笑脸,让付振娟手足无措。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孩真诚地说:“我叫张强,和你同岁,我们是南召老乡。在网上看了你的故事很感动,能拥抱一下吗?”付振娟一愣,长这么大她还从没被男生抱过。张强大大方方地抱了抱付振娟,为她鼓劲道:“加油!”然后所有人都过来抱了抱她。一股暖流瞬间漫过付振娟的心田。

这天,好心人找了一辆车送他们一家回南召。临别时,张强主动和她交换了电话号码。估摸时间差不多了,张强发短信来问:“到家了吗?”想着他在南阳上班还一直惦念自己,付振娟被幸福强烈地撞击着。父亲发现女儿的娇羞样,提醒她:“咱情况跟别人不一样,不要连累别人。”

不料几天后,付振娟在家里看书,张强忽然拎着大包小包出现了。付振娟激动地问:“你怎么来了?”张强告诉她,自己每天忍不住想她,必须来看看。父亲见此心中五味杂陈,招呼张强进屋坐。他支走女儿后语重心长地对张强说:“娟儿身体不好,不能跟正常女孩一样谈婚论嫁,我们也欠了不少钱。这件事你得先考虑好,跟家里人商量好,别中途变卦,娟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临走,张强认真地对付振娟表示:“你爸爸说得对,我不能伤害你。我先和父母商量,他们如果反对,我再也不来扰你了。”张强走后,付振娟每天都坐在门口等他。

2012年农历大年初三,飘起了鹅毛大雪。付振娟坐在窗户边烤火,院子里忽然传来“咯吱咯吱”的脚步声,张强拎着厚礼笑吟吟地走进来,付振娟几乎飞奔着跑出去,在大雪中和张强抱在了一起。一家人得知张强的父亲说了:“她没病更好,有病咱继续治病。”付父听后很感动,觉得女儿值得托付给这样的一家人。农历三月十二,付振娟和张强在他的老家南召县柳山镇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冒险生女

婚姻破裂又遭女儿生命告急

婚后张强去广东打工。他刚走,付振娟忽然发现自己怀孕了,她兴奋不已,立刻上医院咨询怎么保胎。医生大吃一惊:“你自己都保不住,怎么保孩子?”她又到肿瘤医院找最信任的符粤文医生,哪知符粤文医生也强烈反对她生子。她一路哭回南召,她是一个被死神吻过的女孩,是张强给了她那么多美好。除了孩子,她对这个男人无以为报。为此付振娟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

9月底,父亲到柳山镇看她,但付振娟借故避而不见。父亲满心狐疑,第二天杀了个回马枪,一见女儿,他的头“嗡”一声大了,女儿竟然怀孕了!他打电话吼张强:“你不知道她不能生娃吗?”张强的母亲听到,不高兴地撇撇嘴,进屋后把门摔得山响。一下子,付父意识到,这桩婚姻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好,可天真的女儿还一无所知。因为心疼女儿,父亲将付振娟接回家亲自照顾。由于她负荷不了怀孕的压力,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频繁感冒发烧。父亲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你这个样子,张家能耐心伺候你吗?”付振娟笑笑说:“他们能要我这个媳妇就不错了,我要懂得感恩。”

幸运的是,2012年11月28日,付振娟在南阳中心医院早产生下5斤2两的女儿,母女平安。麻药劲儿过后,付振娟不顾全身疼痛,喜悦地打电话给张强:“给孩子取什么名字呢?”张强说:“你定吧。”付振娟吻着孩子粉嘟嘟的脚丫,给她取名张珍珍,寓意为最珍贵的宝贝。当天中午,张强从广东赶到医院,态度冷淡,逗了一会儿女儿就坐在旁边玩手机。付父心中冒火,把女婿叫出去斥责:“娟儿冒生命危险生娃娃,你好歹关心她几句!”张强无奈地说:“以前我们都以为白血病做了手术就好了,谁知她一辈子都是个病秧子!我们一家人心里都不痛快!”听了此话,付父心寒到了极点。趁张强出去打水,他提出让付振娟回娘家坐月子。女儿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下来,她坚定地说:“不,有孩子了,他的心肯定能被我捂热。”

出院后,付振娟又感冒了。她怕传染给女儿,便让张强去医院开点药。张强不舍得花钱,就在镇上的小诊所里开了一点药。付振娟吃过药,病情更重了,可张强不愿意再管了。付振娟头上缠着月子帽,半躺在床上艰难喘息,隔壁传来张强打游戏时地动山摇的音乐声。她的眼泪慢慢溢出来,她终于明白,这脆弱的恩情其实早不值得她拿生命去回报了。

生女后付振娟身体垮了大半,频繁地出现哮喘、咳嗽。一次在饭桌上甚至把饭全吐出来了,在一旁吃饭的丈夫立即站起来,一脸嫌弃地走开。女儿满月后得了肺炎,在南召县人民医院住院一周,花费近七千。婆家认为是付振娟照顾不周才导致孩子生病的,因此医疗费应由付振娟一人承担。可付振娟哪有收入?无奈之下她艰难地抱着孩子回娘家要钱。一进家门,她就放声大哭,家人肝肠寸断。付振娟决定把身体养好外出打工,此时她对家仍抱着一线希望,以为自己能挣钱了丈夫和公婆对她的态度便会好转。就这样,付振娟的身体慢慢调养好后,她狠心地把女儿交给父母,到中南钻探公司上班。

2013年正月初六,付振娟忽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说女儿被婆家抢走了!很快张强打来电话:“如果你同意离婚且不要抚养费,我们就将孩子给你送来。”仍在为婚姻而努力的付振娟当即震惊得说不出话。几天后,张强又催付振娟。她失声痛哭,不愿放手婚姻。2013年5月,付振娟的公公打电话告诉付父:“孩子昨晚哭了几声,没气了。”付父万分震惊,立马赶到张家,见张强一家有说有笑,他问:“孩子呢?”付振娟的公公说:“已经埋了。”付父气愤地跑到柳山镇派出所报案,民警来到张强家要求验尸。付振娟的公公这才把孩子抱出来,称此举只是为了逼付振娟离婚。付振娟闻讯气得浑身抽搐,事已至此,婚姻再无维系的意义。她决意要回女儿,遂回家离婚。

2013年7月26日,付振娟与张强离婚。办完了手续,付振娟在民政局一见女儿,就吓了一跳!女儿又黄又瘦,肚子特别大。她抱着女儿来到南阳第二附属医院做检查,结果诊断为:严重营养不良,肝脾肿大,必须赶紧住院。付振娟把孩子放在病床上,轻轻铺开她的小被褥,孩子一边吃手一边安静地看着她……

8月中旬的一天早上,儿科主任王荣林找到付振娟,神色凝重地问:“孩子爸爸呢?”“我们离婚了,有事您跟我说。”王医生叹息道:“孩子先天性胆道闭锁,一般活不过一岁,活到现在13个月已经是奇迹了。以现在的情况看,不赶紧换肝,她的时间不到三个星期。”犹如晴天霹雳!付振娟当即瘫倒在地。

惨烈救女

爱心集聚融化生命冰河

家人闻讯火速赶到了医院。已经清醒的付振娟神情毅然地告诉父亲:“珍珍还有一线希望,我要以命一搏!我把肝割给她!要是我不在了,你们照顾好她。我下辈子再来孝顺你们……”付父悲恸至极,一把推开女儿说:“我捐!”

可付父的配型失败。王荣林拿到付振娟的化验单吓了一跳,她的血小板很低,白细胞高得惊人。得知她患过白血病,王荣林无奈地说:“取你的肝就是取你的命,全国没有一家医院敢做这台手术。”绝望中,付振娟却从医生的口气中听出她是配上型了。她决定多找几家医院问问。9月4日,付振娟来到肿瘤医院找到符粤文医生。符粤文刚下班,一边和付振娟聊她的病情一边下楼。走到拐角,付振娟忽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将女儿的病历举到符粤文的面前。她表示愿和医院签合同,自己的死活与医院没有关系,乞求付医生帮她找个熟人做手术。符粤文难过地说:“医生只能治病救人,哪有生杀大权呀。”

事已至此,付振娟万念俱灰。回附二医院的公交车上,付振娟拿出手机贪婪地看女儿的照片,这是她的孩子,她身体的一部分。她的眼泪一颗颗落到手机上,因为她已经决定了:自杀,救女!

10月16日,珍珍病情恶化,腹大如鼓。付振娟让妹妹到医院照看珍珍,她回到家最后一次给父亲做了一顿饭,把屋子收拾得整洁明亮。而后她到镇上网吧给妹妹写了一封信:“一想到她只有一个月的生命,我恐慌得没法活了。她必须好好长大,读书、恋爱、结婚……作为母亲我别无选择……18日早上9点到住院部三楼女卫生间找我,请求医生把我的肝移植给她。”

付振娟把这封信设置在18日上午9点定时发送。回到医院,她叮嘱妹妹道:“我找到一个很有名的医生,他后天早上9点给你电子信箱发信,你准时打开看,那也许能救珍珍。”妹妹迷惘地点点头。18日上午8点半,医生查房后,付振娟把女儿哄睡着,吻了吻她的小脸,然后到三楼卫生间用锋利的刀片划开了腕动脉……

8点34分左右,一名女护士上卫生间,发现隔壁流出大片鲜血,顿时惊呆了!众人强行打开门后,付振娟被迅速送到了急救室抢救。此时妹妹也看到了遗书,全家一面报警一面疯狂赶往医院。经抢救,付振娟脱离生命危险。得知她自杀是为了把肝捐给女儿,医护人员无不落泪。

也许是付振娟救女的意志感动了上天,珍珍的身体竟有所好转。可没有肝源,珍珍仍然撑不了多久。她精神萎靡,除了痛苦,其它时间都在昏睡。上苍有眼。12月的一天,南阳爱心人士王青松和雷克探望病号时,意外听说了付振娟的故事,他们为之震惊不已,立即决定全力以赴伸出援手!他们立刻发动了募捐,总计18万元捐款在短短的三天就全部到位。同时,雷克又为珍珍联系到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2014年5月13日早上,仁济医院。沈从欢医生满面春风地走进病房对付振娟说:“有人给珍珍捐肝,配型配上了。”付振娟不敢相信耳朵:“谁?”沈医生说:“一个爱心人士,不想出名,和医院签了保密协议和无偿捐赠协议。他向你转达一句话:要坚强地活下去。”付振娟闻言,泪如雨下。

5月28日下午两点,沈从欢教授主刀为珍珍做了肝移植手术:3公斤腹腔积液被吸出来,珍珍的大肚子一下瘪了。供体31%的肝脏被取出,小心翼翼地移植到珍珍的体内。整整8小时后,移植成功。当见到沈医生一脸疲惫地走出,向他们比了个“胜利”手势,付振娟再也坚持不住,幸福得晕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