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央车站影评

中央车站影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央车站影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央车站影评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影;艺术特色;父爱;情感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6-0148-01

人们常说,母爱无边,那父爱又何尝不是呢?张艺谋导演的《千里走单骑》就是讲述了一个曾经伤害过儿子的父亲,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不远千里去完成儿子心愿的故事,影片巧妙的运用各种电影手法向观众们展现出了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伟大的父爱。然而这父爱的背后,实际上是父亲的自我救赎。他想用自己的一次真诚之行来缓和父子之间的关系,让儿子在有生之际与父亲和好如初,这种行为是在父爱的驱动下产生的,这足以体现父亲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使儿子感受到自己是爱他的。虽然爱的深沉,爱的隐忍,爱的内敛……

影片运用以下特色增加了内容的厚度,使人物形象丰满,主题突出。

首先,在叙事中三对父子关系线索是影片的特色之一。以高田和健一的父子关系为基础引出李加民和杨杨,高田和杨杨这两对父子关系。其中高田和杨杨的关系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升华。高田是在完成儿子的心愿的途中遇到的杨杨,他和杨杨从相见、相知,到相亲,再到相离,他仿佛在杨杨的身上看到了儿子的身影。他想通过对杨杨的付出来填充自己心灵的空缺,让自己得到稍微的安慰。就在他俩接触的过程中,完成了一个典型双人关系的流程。这一手法与《中央车站》中老女人与小男孩的关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中央车站》的开端部分,影片用一种极为贴切可信的方式让两个主人公不打不成交,然后矛盾百出,频频争执,在一路南下的过程中两人关系通过微小事件和细节向积极方向转变,而朵拉的离开引出了故事的情感,也预示了两人关系的结局。虽然高田和杨杨的关系没有老女人和小男孩关系转变得微妙,但作为一部影片中的“插曲”,也不失为闪光的一笔。正是以这多重父子关系为线索,才能使父爱的主题具有立体感,让影片拥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其次,相得益彰的视听语言是该片的又一特色。首先全片惯用大全景,来刻画人物内心,比如在影片的开始,一个老人站在海边夹在天与海之间的他显得微不足道,此景向观众渗透了老人的孤独,寂寞和满腹心事,而他和杨杨迷路在怪石嶙峋的山崖中时,悲怆的背景使他显得沉着,冷峻。影片没有用特写来呈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目的在于父爱是深沉,内敛的,若刻画过于详细而感动得观众泪流满面,那么这就是慈祥的母爱了。其次是环境音乐和后配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叠化的效果,这一点在影片将要结尾时得到了充分体现:李加民在唱戏,虽然高田在看但思维停止,一个抬头看天的动作,是告慰儿子的在天之灵。最后是精妙的剪辑,在高田和儿媳对话,他和杨杨的交谈中形成了声话对位,使声音和画面的结合产生更加丰富的表现层面,揭示了高田心里更加深刻的内涵。

最后,《千里走单骑》中的细节也为影片增加了价值表现力。其一是事与愿违的哲理体现:高田为了完成儿子的心愿去拍《千里走单骑》,等他拍完时儿子却去世了。也就是说他达成了表面目标。而他真正的目的却是和杨杨的交流中得以实现,即凑成了他真正想要的东西;其二是民俗景观的表达:在整部影片中,日本的海岸风格建筑和中国云南地区的风俗习惯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眼前,这种别具一格的地域特色,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效果。其三是影片的完整性,开端在蓝蓝的天空下一幅老人与海的画面和结尾同样的画面相互照应,表现了高田作为父亲的一个硬汉形象,使人物性格更加饱满,让观众对主人公有更深刻的了解。

作品往往意味着导演要表达某种情感和观念,反映当时的文化背景。此片便是导演张艺谋观念的一种改变。在一开始,他有着远大的抱负,狂放的欲望,他要张扬蓬勃的生命力,于是他导了象征酒神品质的《红高粱》,接下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等他毫无保留地揭示了与权威的对抗和欲望蓬勃到最后就是毁灭的信条。随着时代的变迁,他逐渐适应时代的潮流,创作了《我的父亲母亲》一系列洋溢着温馨回忆的作品,直到《千里走单骑》的诞生,预示着他在政治意识上已没有强烈的反抗斗志,开始召唤父亲的形象归来,这也暗示了当时第五代导演的集体转型。以上表现了张艺谋作品的流变从历史寓言到现实主义风格,也流露了社会的文化发展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特色。

《千里走单骑》一部充满艺术特色的优秀作品,通过独树一帜的表现,将父爱的主题娓娓道来,在一幕幕平淡、细腻却又触动心扉的场景,完成了一次现代人捕捉爱的羽翼的真诚之旅。

参考文献:

[1]李洁.解读电影艺术中的色彩情感效应[J].作家,2009年12期.

中央车站影评范文第2篇

[关键词]立春;孔雀;出类拔萃;回归庸常;宽容

雪莱诗云: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么?

中国二十四节气歌日: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应该是这个时段。

顾长卫第二部独立执导的影片《立春》,续《孔雀》结尾之画外独自:“我记得爸爸走的时候,离立春不远了。”于是“立春”来了,从影片中出现的倪萍与杨澜主持新春晚会的电视屏幕,清晰地显示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这也是老实人顾长卫的实事求是的影像风格。顾长卫言:《立春》讲述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发生在我国北方一个工业小城中的故事,依然延续着《孔雀》中“普通人梦想与现实碰撞”的主题。但是,人物命运结局大同小异,无他,这是顾长卫的深刻之处,人类的命运大都如此,出类拔萃者永恒的是少数,所以才有“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和“生命重在过程”的哲理之言。

影片彰显的是小城中一个个孤独又纠结的另类人物,但归根结底仍属底层大众――城市平民。是“边缘人”么?是,也不是。把他们称作“理想主义”者,高抬了一点;或曰“活得不耐烦”,又贬低了一点。因了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的钟情爱好,又总做着出人头地的白日梦,“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于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结局自是绝大多数向凡俗人间妥协,因为“将军”不可能太多!人生,到底就是这么回事。

蒋雯丽只因戴上假牙变成“吃里扒外”的龅牙、脸上装点了黑斑,肥了肚皮和臀部便变成了丑女王彩玲,从而反证美容广告的可行性。当然,蒋的气质犹在,尤其是一双会说话的咄咄逼人的眼睛,倒也符合女主人公外形与内涵的要求。虽丑陋,但对音乐的痴爱和狂热使自命清高的她一遍遍往京都跑,想用三万元买个北京户口,再一遍遍往中央歌剧院跑,想进中国音乐的最高学府做甚都行!说她是痴人说梦,也不尽然,她的歌喉的确美,但这美在她生活的小城中知音甚少,在雪花轻飘的街头义务演出时,人们对跳芭蕾的“二尾子”胡金铨报以轻蔑不屑,给她也无甚好果子吃,是纷纷散去的冷漠。也许,她与胡金铨是“同病相怜”的一对,但是,当胡金铨迫于世俗无处不在的沉重压力,哀求她假结婚时,却遭到她斩钉截铁的拒绝,原因是“因为我是个女人”!这个女人也有“知音”――一个酷爱朗诵,朗诵也是包头普通话的老粗男人周瑜赏识她,且以菠萝、呼机等来“巴结”她,在她崩溃之时欲娶她,她却瞧不上眼,答曰:“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然而“鲜桃者”何许人也?一个跟她一样发“艺术高烧”的狂热者黄四宝,他每年都要进京考中央美院,每年都名落孙山后,每年都喝成酩酊大醉倒在家乡车站等处。对这样的“艺术疯子”,连他的母亲都费解,而王彩玲理解,并懂得。透过窗口,盘腿坐地上的黄四宝将一长纸条卷成筒状放地上,那随风或缓或急舒展的纸简便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当然,这是因了顾长卫的捕捉和感觉,将艺术情趣落到了实处。因为懂得,她对他是慈悲式的“一见钟情”!并且在他又一次从京都失魂落魄归来,深更半夜主动到进她的房间后,她与他结合了。怀着无限美好瞬间记忆走向课堂,她给学生上的这堂课也分外美好。然而,美梦并不只是昙花一现,而是被这个疯狂的男人疯狂地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煽了个粉碎,他吼叫――“我的感觉是你了我!”他有什么资格说出这样不要脸的话?!就因为他长得有这么个样?就因为她是一个丑女?!即便如此,不是他自个儿送货上门的吗?她自杀了,从高楼坠下,却没有死成,于是活着,成了一个名声极不好的女人,度日如年地面对她所生存的世界。

年轻的、漂亮的、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的、自身条件也不错的女人出名就很容易吗?非也。当一个自称患了癌症、将不久于人世的光头女孩高贝贝与其母来到她的陋室,且卟嗵一声跪倒在她的面前,说,她临死前的最大心愿就是上北京参加青年歌手大奖赛,拿个名次。丑女被感动了,她从买北京户口的人手里要回了剩下的一万多元钱,全心全意帮助这个光头女孩,光头女孩的传奇――不,是神话变成了现实。王彩玲自己为自己所感动――艺术生命的链条是这样地环环相扣!光头高贝贝却又是卟嗵一声跪倒在她的面前。坦白说这只是一个骗局,她没有病,母亲也不是她的母亲,但是她的男友患了癌症,男友又是她的音乐老师,这是男友的心愿云云――鬼晓得是真是假!难道说人世间一切都是假的,只有假话才是真的吗?

然而,这种种挣扎、拼搏、奋斗、探求,总能在观众的心里引起共鸣,“少年不识愁滋味”,哪个没有过不切实际的抱负和梦想?以至老了也难以忘怀?然而在与现实的抵牾磨损中,哪有不跌跌撞撞,乃至头破血流的?无奈中的回归更见无奈!当然,也总有个别的在经过久久的等待之后,梦想成真。就像《孔雀》结尾,你以为它不再开屏时,它却在瞬间绽放!就像王彩玲终于突兀地在北京音乐厅堂皇高歌,真让人目眩神迷。可是,不要悦这只是导演的一厢情愿,即便如此,孔雀开屏之时,自己亦毫不留情地展示出了自己的!有时尚名字的高贝贝如是;恶俗名字的黄四宝如是,终沦为开婚介所行骗的油子;与英姿勃发周瑜同名者如是,竞以讹诈黄四宝老母的钱买一对呼机送王彩玲一只自留一只!王彩玲同事兼邻居小张发的是“爱情高烧”,总在丑女前炫耀!事实就是这么残忍。而王彩玲也并非一味善良单纯,对周瑜的居高临下,对胡金铨的断然拒绝,对爱情破灭、前来哭诉的小张的冷酷:你想找我做垫背?!只因为外、张说了:我就要变得比你还不如了!还有她面不改色的“谎言”:我马上就要去北京了,中国歌剧院就要调我啦!这些都只能归之于丑陋。

所以,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理想与现实”主题的影片,不如说是一部人与人之间难以理解、沟通、宽容却又仍要理解、沟通、宽容的影片。从情感的角度来看,还是哈代说的那句话:呼唤人的和被呼唤的,很少能够相互应答。

如果说《孔雀》聚焦于一个小市民家庭,那么,《立春》在散点透视中专注王彩玲,平民家庭淡化为背景。女主角王彩玲农村的家――善良的言语不多的老母、痴呆症的老父成了人生季节的意象背景,老母放鞭炮迎春已成经典镜头。男角黄四宝的绘画房间与蛮不讲理的恶俗母亲代沟对抗之张力。王彩玲与修复好兔唇的养女在天安门前游览的画面是人生链条总得环环相扣的象征,也是回归“家”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