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喜根田的故事

喜根田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喜根田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喜根田的故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故事 写字教学 教学方法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因此,《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写字教学,把它作为低年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

学习写字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毫不松懈地坚持,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严格训练。但白纸黑字的反复练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浓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如何使枯燥无味的写字教学变得有滋有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呢?为了让孩子们学得更有趣,更轻松快乐,我们尝试让故事走进写字教学,发挥其神奇的魔力为写字教学服务。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则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积极地学习与思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看动画片是每个孩子的最爱,把孩子们所熟悉的卡通人物带进课堂,创设与卡通人物一起学习的情境,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执教《月字旁和舟字旁》一课时,就把当时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画人物喜羊羊作为学习伙伴组织教学。上课伊始,我告诉孩子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大家都熟悉的朋友,看看他是谁?”课件出示喜羊羊动画:“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喜羊羊,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写字的新知识,我想告诉小朋友们(课件出示):我们学写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书法家,但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喜羊羊的参与,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伙伴喜羊羊的引导下主动观察比较,发现“月”和“舟”做偏旁后发生的变化;在喜羊羊的组织下评价同学们写的字,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心得。这样,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跟着喜羊羊学写字,使写字课变得趣味盎然。

二、读书法家故事,学其品质

学习写字,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还是一个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质的过程,是一个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学会做人的过程。学写字就是学做人,习字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的过程。但在当今的独生子女群中,孩子普遍怕吃苦,容易急躁,缺少恒心与毅力。我们若能有效利用我国历史长河中那一个个书法名家的故事,为孩子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则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我国的书法灿烂辉煌,名家辈出。其中不少书法家都是从小开始练习写字,并在不断的学习中领悟要领,逐步掌握方法,坚持不懈,最终成名的。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使清水池变“墨池”;欧阳询露宿碑旁三天三夜,分析揣摩碑文的故事……听听他们是怎样成为书法家的,学生会被这些故事中主人公刻苦练字的精神感染,为他们高尚的人格所打动,从中明白刻苦出真才的道理,写字的劲头更足。

书法家,“字如其人”。柳体铁骨锌锭的风格正如柳公其人;颜真卿为官清廉直言敢谏,中正刚直;《王羲之遇妪书扇》的故事则体现了一代大书法家关心百姓,乐于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这都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典范。

三、创编童话故事,牢记规则

写字是一种枯燥的学习,笔画的写法、字的间架结构、书写规律等对于学生而言更是抽象乏味。实验表明:低年级的儿童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感知的,要求低年级儿童掌握概念中最本质的东西往往比较难。这必须经历一个“儿童化”的过程才能被吸收和掌握。若将这些抽象乏味的知识点的创编童话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则无疑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儿童化”过程。

对于这一点,西苑小学吴继华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下册《识字4》中对“蚂蚁”两字的书写指导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下面是其教学片断:

师:这些小动物怕小朋友把它们给忘了,我们把它们的名字写下来好吗?

生:(齐声答)好。

师:要写好它们的名字,首先要写好虫字旁。这呀,还有一个故事呢。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小虫子独自一人住在一间田字格房

子里(课件出示 )有一天,小虫子交了一个朋友“马”(课件

出示:马),于是它邀请马一起住。马看了看说:“你家只有一间房怎么住啊?”

“可以搭个上下铺!”一个机灵的小男生大声说。

“可是虫家里没有上下铺,该怎么办呢?”

“那就睡双人床!”聪明的同学们又有了办法。

你们的想法和“虫”的想法一样。虫说:“我们并排住,我住左边半间,你住右边半间,可以吗?”就这样,马住进了虫的田

字格房子(课件出示: )。可刚住下,马又大叫起来:“哎

呀。太挤了,太挤了!”虫想了想说:“这样吧,我们俩都把身子

缩一缩就不挤了。”(课件出示 )“这样可舒服多了,可我

的腿往哪儿伸啊?”马看着自己的长腿发愁了。虫爽快地说:“别着急,我把腿抬一抬,你的脚就放心地伸过来吧!”(课件显

示“虫”变成虫字旁“ ”,从而显示 )

随后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在故事中显现书写规则,自然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书写规则自然就能牢记于心。

四、汉字发展故事,演绎字理

“汉字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语)。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每一个汉字,都有一张表情奇特的面孔,一段源远流长的故事。每一个汉字都用它生动的结构,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动听而有趣的故事。写字教学中,如能通过故事的形式将作为汉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字理传授给学生,则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增加信息量,又能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

北京的孙莹老师在《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对“删”字的教学,就是这样操作的,下面是她的教学片断:

师:一个是“删除”,一个是“删改”,两个词都带着“删”字,这个字怎么来的呢?(课件出示画面)师讲故事般叙述:古时候,纸还没有发明以前,人们把字写在甲骨、龟壳上。后来,又写在了竹片上,字写完后用绳子一片一片穿起来,就成为一册。让我们看看“册”字的演变过程(课件出示“册”由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的演变过程)。

古人要是写错了怎么办呢?(课件出示古人用到锉字的图片)就要用刀把错的地方锉掉,这种方法就叫做“删”。那“删”字怎么写啊?

生:要在“册”上加个立刀旁。课件显示:册 刂

师:那要把“删”写好要注意什么呢?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怎样写好“删”字。

这样,通过“删”造字发展故事的演绎,既直观地学习了“删”字,了解了字义,学习了写法,又了解了中华民族丰蕴的文化,感受到了祖国文字的魅力,同时提高了学习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汉字是华夏民族文明的曙光,也是中华民族步入人类文明时代的标志,它是先民们“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见鸟兽蹄远之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创造的。汉字像“诗”像“画”是因其意性使然。写字课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应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让写字课变得像“诗”像“画”一般。“故事”是孩子们的最爱,我们要灵活运用,适时穿插古今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根据字形编写的小故事……使孩子们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写字,让“故事”为写字教学“增色添味”。

参考文献:

喜根田的故事范文第2篇

伍子胥是老河口史册上最早的一位名人。历代《光化县志》上均有所载。据明朝正德年间的《光化县志》记载“伍员,姓伍,名员,字子胥。初为楚国樊城守将。其父伍奢被奸臣费无极陷害,招致满门抄斩。伍子胥投奔吴国。吴伐楚。伍子胥带兵灭楚。吴越之战,伍子胥劝吴王夫差,拒绝越求和,并停伐齐,后吴王听信太宰伯喜否谗言,赐剑命伍自刎。”

光绪年《光化县志》也裁“富村乡,安古地方,距城三十,民多大族,为周伍子胥故里。”

从司马迁的《史记》上记载:伍子胥死在吴国,但他的坟却在他的家乡光化富村乡。何故呢?光化当地的群众流传说:伍子胥被吴王夫差杀后,故里乡亲将他的尸骨偷运回安葬。为防盗墓,共筑一百座坟,九十九座假坟埋在河西(汉水西边,现属谷城县,古时属光化),真坟埋在河东,并修有一庙。

关于伍子胥墓,明朝正德年间《光化县志》上也有记载“伍举墓在富村乡,今存石器。”

伍子胥之墓现仍在位于今老河口市付家寨镇陈家港村委会铁匠沟村(陈家港原历属富村乡)。墓长13米,宽10米,高3.5米,墓上仍有石器。

陈家港村委会靠近今丹江口市。1986年4月,丹江口市砖瓦厂在陈家港村委会上港村地取土时,曾挖出战国墓一个,出土铜器、陶器共七十多件文物。根据战国墓葬埋的方法应是墓群,故在其附近的伍子胥墓可见确系战国古墓。

除了墓今仍存外,老河口市现存有“周伍子胥故里碑”。伍子胥死后,故里历代官宦多次立碑纪念伍子胥。现存的一块碑系乾隆十六年(1751年),由安(康)、襄(阳)、郧(阳)道陈大文及县令李风云所立。碑文为:“鞭尸楚墓生前孝,抉目昊门死后患。”

伍子胥故里在光化县富村乡,并建有祠庙,历代名人骚客赋诗撰文,留下墨迹。其中较为有名的当数明朝襄阳府古长史储玉的一首:“富乡遗祖墓,忠孝两间无,慷慨生鞭楚,从容死谏吴,平生英气洁,万里怒涯呼,再拜荒祠下,刚风凛发肤。”

在老河口民间,两千年来一直流传着不少有关伍子胥的传说,内容大都是伍子胥投昊前的事情,这也可以作为老河口系伍子胥故里的佐证。如有关伍子胥出生的传说《石龙显灵》,说的是伍子胥的母亲田姬,三月三踏青来到一个深潭,见潭中有一石人兀立水中。田姬向石人祈祷。保佑伍家有个能文善武的后人。踏青回来,田姬果然怀孕,后生下一男孩。她觉得这孩子的降生和神龙有缘,就给孩子取名叫“伍缘”。后来喊着喊着,就成为“伍员”了。关于伍子胥的出生,当地还有一传说:富村乡双龙沟有一座哪吒庙。有一次田姬为求儿子,将哪吒庙里的哪吒像描绘在白绫上,揣进怀里。夜里田姬梦见哪吒从绫上飘下来扑入她怀中。后生下一男孩,似哪吒投胎。因哪吒乃兴周灭纣的开国要员,故为男孩取名为员。

民间传说中,还有石人教伍子胥习武、传兵书的故事;并有伍子胥得禹王剑。二救楚王的传说。

喜根田的故事范文第3篇

一、重价值引导的叙事内容

道德叙事曾是世界上伟大的道德教育家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中国,孟母用“断机杼”让孟子深悟学习的道理;颜之推、曾国潘等用亲身经历写成家训、家书来教育子孙后代;乡邻用蛟龙、猛虎的险毒劝喻暴虐周处浪子回头、建功立业……在西方,人们常用《圣经》中的故事传播教义、阐发做人的道理。到了近代社会,随着知识观的转变,道德叙事逐渐为道德灌输与道德说教所代替。道德叙述所要传达的诚实、勇敢、智慧等价值观念完全异化成了“亚洲山脉”一样的“事实知识”,讲蕴含道德价值的故事成了让学生记忆有关“道德的知识”。同时,故事的叙述只不过是促进学生更好地记忆的一种“快乐记忆法”而已。这种观念实际上是对“美德即知识”的误读,也是对道德叙事法的误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导德育流派价值澄清与道德认识发展理论试图跳出“道德灌输”的漩涡,去除道德叙事中过多的说教内容。因此,不做任何价值引导的“两难故事”成了首选。这类故事的突出特征是故事里的主人公没有“谁对”“谁错”之分,故事内容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引导的倾向,只是一个道德两难场景的展示。“价值无涉”的故事内容,给学生提供了更多价值选择的空间,有利于学生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但是,故事内容上的“价值无涉”,加之教师在学生自我选择过程中的中立立场,必然导致学生在价值选择上的“肆意胡为”。甚至会产生一种极端错误的观念,即“从客观上讲,任何事情没有对错之分;‘道德’意味着‘对我来说对的事情才是对的’”。[3]因此,这种基于道德相对主义的“价值无涉”很快受到人们的批判而衰弱。

如今,伴随着主张传授核心道德价值观的品格教育的兴起,承载着民族文化传统和伦理价值观念的道德故事再次成为西方社会追捧的对象:威廉•H・麦加菲的《麦加菲美德读本》几乎成了美国小学教育的脊柱,至今已售出1.2亿本,被誉为“人类出版史第三大畅销书”;另一本同类书,威廉•贝内特的《美德书》,也在美国创下了200万册的销量。而被誉为“故事的摇篮”的中国,此时却正在把自己的“珍宝”随手丢弃:有人基于所谓的“现代观念”,怀疑诸如“孔融让梨”“愚公移山”等历史典故的道德价值,甚至将孔融让梨等同于道德虚伪,将愚公移山的精神阐释为固执、愚笨;更可怕的是大众传媒上的“故事新说”“英雄、伟人揭秘”,只考虑故事内容的神秘性与娱乐性,根本没有将其负面道德影响考虑在内,更谈不上对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念的引导。

最近,笔者一直在思考,如果《喜》讲的不是善良的小羊战胜邪恶的大灰狼,而是狡猾的狼吃掉了善良的羊,或者小羊面对大灰狼也慢慢地变得邪恶,那会对这一代儿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一边庆幸《喜》的制作者心存良善,一边又为当今媒体对许多故事的“新说”而担忧。我们无法控制大众传媒,但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课堂。学生在校外接受的故事内容是随意的,而在德育课堂上,我们的教师却可以为他们“精心挑选”道德故事,作为“善”的最后守护者。我们的德育课教师在道德故事的选择上必须严把“黑白之门”,为学生选择“善良的种子”,此乃天责。当然,重视故事内容的价值引导只是故事选择的大方向,而在具体的故事选择上,我们的教师拥有广阔的个人空间。

二、抓形象感染的叙事过程

儿童的道德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感性模仿。聆听道德故事,儿童的头脑中就储存了很多被社会判定为好坏或者对错的形象化例子,通过这些形象化例子,儿童能够从中逐渐形成道德判断。正如儿童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里姆所说:“儿童的选择很少是基于正确与错误,而是根据‘谁使他同情,谁让他厌恶’的情绪,对一个儿童来说,问题不是‘我想成为一个好人(be good)’而是‘我想成为谁’”。[4]由此可见,故事对儿童道德发展所起的作用并不在于其寓含的“大道理”,而在于故事提供给儿童许多可以联想的“道德形象”。这些生动的“道德形象”可以明确地告诉儿童:好是什么样的,坏是什么样的。相对于“言之无物”的道德说教,儿童更容易接受这些可以联想到的形象。因此,道德叙事的关键在于如何使这些“道德形象”更生动、有趣,更容易感染学生,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和“理解”故事的情感场。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叙事者”的教师必须发挥其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作为“叙事者”的教师自我角色的融入。由于小学德育教材已有很多精挑细选的图画和文字故事,因而,我们的教师很容易受到教材的限制而把自己置身于故事之外,故事的讲述只是简单的“看图说话”“课文朗读”。“叙事者”置身于故事之外,讲述一些似乎与己无关的事情,再生动的故事也会因此而失去“味道”。教材只是一个大纲版的“剧本”,它唯一确定的只有故事的“主题”,即通过这堂课要让学生学到的习惯、品德及价值观念,而编者提供的图画、文字故事只是为了教师更好地向学生传递这些。那么,我们的教师就不能仅仅成为教材的“朗读者”“传达者”,而应让自己成为这个“剧本”的“总导演”“总策划”,在自我角色上积极融入“故事”之中。我们决定不了故事内容,但可以决定让故事的主人公在什么样的氛围下出现。恰当的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进入故事设定的情景中,更容易把自己与故事里的人物联系起来,在故事中寻找到自己所要模仿的榜样或禁忌。在氛围的营造上,教师还可以借助电子媒介,如播放一段与主题相关的音乐、图片、影视等。我们决定不了故事主题,但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加入“小插曲”,即教材之外的故事。这些随机插入的“小插曲”不能直接“拿来”,必须经过教师的重新理解和把握。一位美国六年级的教师在谈及讲故事时强调:“我没有对他们读这篇文章……我根据记忆中的大意重新组织了一下,我发现他们愿意以这种方式听故事。”[5]如此插入,是对一次课“道德形象”的锦上添花。同时,我们还可以让故事的讲述形式“各式各样”,比如让学生扮演故事里的角色、师生互换身份等。只有“叙事者”真正投入到讲故事这件事里,成为叙事的主导,才有可能带动“接受者”耳、眼、心的投入。

其次,作为“叙事者”的教师自我情感的融入。教师自我角色的融入只是让故事中的“道德形象”立起来,要想真正要进入学生的心灵,这些形象必须是“活生生的、带感情的”,其关键在于作为“叙事者”的教师自我情感的融入。只有教师情感的融入才能带动学生情感的投入,冷冰冰的故事讲述不会产生心灵的共鸣。故事是死的,它里面的主人公只是一个个不会发声的“娃娃”,他们(它们)需要作为“叙事者”的教师用自己真切的生命体验和人生经历去理解和把握,体会“他们(它们)”的喜怒哀乐,然后带着激动、悲愤、崇拜或鄙夷的情绪去讲述发生在他们(它们)身上的事,让那些有关崇高与渺小、善良与奸邪的道理通过他们(它们)“演出来”。带着情感的故事讲述,使学生慢慢地置身于故事的情节中,他们幼小的心灵就会因弱者的不幸而悲悯,因强者的暴虐而愤慨,因善良的胜利而欢呼,因邪恶受到惩罚而喜悦……一切自然的道德感就这样被激发起来了。记得《喜》的每一集都有这样的情境设置:小羊被大灰狼捉住,“羊落狼口”了。这一下子就把孩子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这时,很难有办法能把小孩从电视机旁弄走,这就是情绪带动。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讲故事时,做到这一点,何愁达不到德育效果呢!

三、弱道德教育的叙事目的

道德叙事的最终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但需指出的是,这一目的的达成是在道德叙事的过程中通过叙事本身引导学生融入故事情景,去感受、体悟与理解“道德形象”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教师往往带着强烈的道德教育目的,讲故事时一定要对学生进行一番所谓“大道理”的教育。最常见的是,故事讲述完后必定告知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或要学生归纳出所谓的“中心思想”“深刻寓意”等。此刻,对于正沉浸在故事情景中的学生来说,犹如警报突然响起,一切美好的想象突然被打破,又不得不面对教师的“问题”。原来,一切的讲述都是为了等待这一刻的到来。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对讲故事采取一种心理上的“预防措施”,即在故事讲述过程中去关注它在讲什么道理,有什么寓意。为了应付故事讲述完之后的“问题”,学生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寻找“答案”上,而对于故事本身的“喜怒哀乐”却没有关注。“为讲道理而讲故事”,故事里生动的“道德形象”由于过于强烈的道德教育目的而失去了那层包裹着它们的“糖衣”,道德叙事再次沦为道德灌输与道德说教。如此一来,学生如何感受得到故事所带给他们的快乐,如何感受到“道德是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履行道德的责任与义务是一种生命的快乐,张扬善念,泯灭恶念,是追寻人生的幸福”?[6]

需要指出的是,道德叙事的德育功效发挥并不主要依靠“叙事者”在叙事过程中或之后的“告知”,而在于叙事过程中“叙事者”的叙事。如果故事本身讲述得好,引导学生进入了故事的“世界”,根本没有必要再画蛇添足地“道理告知”。因此,我们的教师完全可以“为讲故事而讲故事”,为让孩子开心而讲故事。不要让一个小小的故事讲述承担那么多“责任”,不要让孩子们的满心期待再次落空。走下讲台,在孩子们耳边娓娓道来,与孩子们一起沉浸在故事的“世界”里,那颗善良的种子就在那不知不觉中落入了孩子们的心田。仔细想来,《喜》之所以深受孩子们喜爱,并不像我们成年人“幻想”的那样,这部动画片传达了什么“邪恶战胜不了正义”这类的道德观念。这些是孩子们看不见,也想不到的。他们看见的、想到的是诡计多端的大灰狼是多么地令人厌恶,聪明可爱的小羊――会偷懒、会犯错、会不懂事,但最后都能“机缘巧合”地战胜灰太狼――是那么像自己。这就是高明的“讲述”,没有讲所谓“对与错”“正义与邪恶”的道理,没有宣扬要对孩子们进行什么样的道德教育,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孩子们看得开心,听得愉快,而那道德余音却久久响彻在孩子们的脑海。这就是道德叙事的最高境界:所有的教育都暗含在叙事之中,看不到任何雕琢的痕迹,似有“清水出芙蓉”之感,又恰恰有“天然去雕饰”之结果。[7]一切好像与道德教育无关,却收获到了意想不到的德育效果,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

爱因斯坦曾说,当把学校知识忘记完的时候,剩下来的就是真正的教育。当有一天,学生已经不记得故事的内容,却在不知不觉中实践了其中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道德叙事。给学生讲一些有关道德的故事,给他们留下一些关于善良、诚实、正义的美好回忆吧!不要让孩子们在长大之后回忆童年时,除了那个“羊与狼的故事”之外什么也没有!

参考文献:

[1]孙燕.德育叙事:关注德育事件的真实[J].思想•理论•教育,2004(1).

[2]洪明,龙宝新.道德叙事与学校德育[J].教育学报,2011(3).

[3][5][美]托马斯•里克纳著.刘冰等译.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217,75.

[4]Kilpatrick,W.Why Johnny Can’t Tell Right from Wrong:Moral Literacy and the Case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M]. New York:Simon& Schuster, 1992:167.

[6]鲁洁.再议德育之享用功能[J].教育研究,1995(6).

喜根田的故事范文第4篇

站在春的眉眼里,踮着脚尖、伸长了颈子张望,春总是慵懒的半眯着睡眼。近几日,风渐渐地轻柔,似乎也只是一夜之间,春的味道便显了出来。院角榆树的黑芒胀鼓鼓的是要绽出榆钱绿了吧,还有墙根的一溜迎春花儿,迎着春光,在微风里含着娇羞一串串的灿出欢颜。最张扬的该是那白玉兰了。最初,并不知道那树的名字,只是看光秃秃的枝梢顶着一团团的白,总狐疑那到底是不是花,像一只只白鸽栖落了枝头,哪有鸟儿只恋一棵秃树哦。站在树下,张开手佯装做扑出去的样子,那展翅欲飞的白鸟并不被惊动,遂也相信那是花儿了。后来每每看到那花还是会狐疑一番,总要左右张望看四周无人时候,伸出手轻轻覆上那丝绒般的凝白,然后暗自哑然失笑于自己的痴傻无知。

前几日去到妈妈家,见到那株虬枝错节的老杏又已含着粉苞。一团团、一簇簇,扎着堆儿,枝枝桠桠打满了红苞苞,似那将解未解的心事,羞答答的在春的枝头含笑不语。去年冬时看起来还是密密实实的乱枝如今清爽了许多,打眼一看是精心修剪过的,枝干分明,显得那花苞越发的饱满娇艳。你看这花啊树啊分明跟人是一样的性情,你若对她倾心以待,她便许你一世欢颜。

这春啊,可也实在太过奢侈。那绿、那花凑在一块赶着劲儿的装扮好了争先来世间露个头脸,野外的那些个青色也是赶不及的悄露着新颜。徐风款款的午后,足蹬轻跟软鞋儿,一头乌发只需用一头绳随意扎个马尾,提个藤篮,把繁杂之事稍稍放一放,于时光里偷得点许清闲,暖湿的春风里,到野外让身心做一次肆无忌惮的放逐。

轻步缓行,微风里,有沉醉的气息,那天空,似乎也沾染了青色之气,更加幽蓝、纯澈,几片薄云清幽的散落,偶尔几只飞鸟唧唧喳喳的自头顶一掠而过,兀自把余音留下。他们演绎着春天的故事,而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所幸,我能旁观。晴空丽日,云卷云舒,一次心灵的放逐,弱水三千俗尘,历经一次与万物、心灵的邂逅,此心早是落满了喜意。

村子四野,麦垄田边,星星散落着一颗两颗的青翠野菜,眼光细细的在杂草荒野间搜寻,找到一棵,满心的欢喜雀跃,一个人的清欢,因了与自然的欢愉交融,那喜不其然的盈了满怀。走走停停,采采摘摘,看看篮子里已是装了不少的嫩绿青色。本意是挖多些荠菜做得饺子馅料,许是我贪恋了这春光吧,只是寻得一星半点。也罢,就放点豆腐加些小蘑菇做汤吧,简简单单,素淡清雅,味道也应是鲜美无比的。那几棵苦菜子,清洗干净,拿一白瓷小碟盛了,吃的时候只需拿些甜面酱轻蘸一点,细嚼慢咽,涩涩的苦徐徐入喉,清清爽爽间品味人世悲喜。

喜根田的故事范文第5篇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故事家喻产晓,也由此提炼出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成语。这其中“闭月之貌”说的便是《三国演义》中的“貂婵”。她天生丽质且申明大义,助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终使吕布杀贼子董卓。传闻这位倾国倾城的貂婵,白璧微瑕,她耳朵极小。特别是耳垂,几乎无肉,未免难看。于是聪慧过人的貂婵从耳环上弥补,她经常戴那些镶有独粒大宝石的圆形耳环,不但看不出耳朵的缺陷,反而是细耳碧环,愈显俏丽。

这些“名人八卦”虽是无史可考,却可看出古人对耳饰的重视。汉魏时期的妇女,一般不戴耳环,而佩以珥挡,即一种玉制的耳饰。《苍颉篇》解释说“珥,珠在珥也。耳挡垂珠者曰珥”。《孔雀东南飞里》用“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挡”形容刘兰芝的温婉动人;又有《陌上桑》说美人罗敷“头上倭髻,耳中明月珠”。

六朝及隋唐时期不尚穿耳,传世的绘画中也不见佩戴耳环的女子,而唐诗中却有“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又见“玉环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从标题《昆仑儿》、《蛮中》可以看出写的都并非汉族。也许是物极必反,到了宋代穿耳之凤空前流行,无论田野村妇还是皇后妃嫔都要佩戴耳环。

辽、金、元时期,穿耳戴环也很流行,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普遍喜欢佩戴耳环,甚至在男子中也流行着这种习俗。宋人丘浚《赠羊太守》诗中就有:“碧晴蛮婢头蒙布,黑面胡儿耳带环”的描述。元马祖常《石田集・绝句》诗也称:“翡翠明珠载画船,黄金腰带耳环穿。”

宋代女子喜戴耳环,不喜戴耳坠。到了明代,无论是耳环、耳坠。《金瓶梅词话》将耳坠称之为“坠子”,或称“坠儿”,提到如“金坠儿”、“金灯笼坠子”、“金镶紫瑛坠子”、“玲珑坠儿”、“金镶假青石头坠子”、“宝石坠子”、“银镶坠儿”等等。不仅质料不同。造型也五花八门,反映了当时首饰制作工艺的进步。这个时期的耳坠实物,以北京定陵明神宗孝端、孝靖二皇后墓所出土者最为精美。其中有一件玉兔耳坠,在金丝大圆环下缀以一只站立的玉兔,玉兔前肢持杵,作捣药状;在玉兔的下,还衬托着一片以金镶宝石制成的朵云。这是根据中国民间故事传说中“玉兔捣药”的故事设计制作的,玉兔向被视为月亮的象征,而月亮又象征着皇后,以此作为皇后的耳饰是最贴切不过了。

喜根田的故事范文第6篇

晨曦 二等奖 李跃波摄

建设者 二等奖 巩伟鸣摄

跨入新世纪 三等奖 田宝希摄

收获 优秀奖 柯建俊摄

明日之星 优秀奖 叶晓林摄

丽人行 优秀奖 胡小平摄

古宅新人 优秀奖 李昌贤摄

疑是仙女下凡来 优秀奖 沈一鸣摄

风光梦 优秀奖 苏吉祥摄

仙境 优秀奖 庄艳平摄

世纪手语 优秀奖 王豫明摄

金奖 《都市风》 台启森 北京 银奖 《晨曦》 李跃波 云南 银奖 《建a设者》 巩伟鸣 安徽 铜奖 《跨入新世纪》 田宝希 北京 铜奖 《仙境》 黄中文 浙江 铜奖 《我的女儿》 邢宗仁 内蒙 优秀奖 《雪海孤岛迎新娘》 周朝荣 北京 《小保姆畅游步行街》 方忠麟 上海 《未来》 赵洋 北京 《探亲》 李博 安徽 《秋的音符》 刘春喜 辽宁 《乱云飞渡仍从容》 王宏伟 北京 《风光梦》 苏吉祥 内蒙 《鹤的家园》 石云章 黑龙江 《天地协奏曲》 谢晓东 云南 《仙境》 庄艳平 黑龙江 《坎上的北极星》 何勇 浙江 《巨龙生辉》 郑旭光 福建 《看大戏》 董连山 陕西 《寺院下的故事》 左伟 陕西 《大山之晨》 姜铭林 云南 《什刹海的冬天》 陆岩 北京 《乡村理发店》 于春水 山东 《圆梦》 刘元 北京 《丽人行》 胡小平 四川 《奋战火海》 李学智 四川 《夕阳照归途》 施光华 云南 《光明使者》 杨宁环 陕西 《燕舞》 柯建俊 浙江 《千年长街宴》 追艺 云南 《期望》 应利民 浙江 《世纪手语》 王豫明 河南 《构成》 应利民 浙江 《收获》 柯建俊 浙江 《望女成凤》 任锡海 山东 《疑是仙女下凡来》 沈一鸣 浙江 《土楼人家》 李怒聆 北京 《千年钟声》 薛尧 山东 《达里湖鱼歌》 安鹤杰 内蒙 《看戏的孩子》 李怒聆 北京 《古宅新人》 李昌贤 浙江 《世纪接力》 蔡晓洪 广东 《古宅夕照》 毛进军 浙江 《明日之星》 叶晓林 上海 《回家》 边伟虎 浙江 《风采》 戚颢 浙江 《圣女》 易芝福 广东 《神采飞扬》 朱卫德 江苏 《课间》 赵大鹏 黑龙江 《哺育》 孙力 陕西 《根》 吴久灵 四川 《胡杨生命》 胡二军 江苏 《九月的祝福》 赵志强 内蒙 《成长》 王承旺 黑龙江 《晨曦》 罗光明 四川 《暖冬》 王艺 河北

2000年3月3日,由《大众摄影》杂志与上海美能达光学仪器有限公司主办的“新世纪的曙光”美能达杯全国摄影大赛,经历短短四个月的征稿,已于北京评选揭晓。本次比赛共收到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125位作者的4387幅作品。

比赛于4月份在北京颁奖并展出。一等奖作者将获得美能达α-9相机一台。

喜根田的故事范文第7篇

近几年,乡村轻喜剧通过央视及地方台热播,成为反映新农村生活的热媒介。值得关注的是,乡村轻喜剧的创作正是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期,世界商业文化强力东进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使得乡村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危机;同时,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在农民与乡土的密切关系受到现实社会中的商业大潮和流行文化的离间或解构时,乡村轻喜剧的主创者们萌动了强烈的怀乡情绪,以令人瞩目的文化关切的姿态,参与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工程。乡村轻喜剧致力于重建农民的精神家园,恢复农民对生活的信心,并构筑起城市对乡村的文化认同,其表现出的文化建设性值得我们重视。

 

一、乡村文化危机中轻喜剧的文化关切

 

1、“散了气的乡村”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乡村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大部分乡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还加快了奔小康的步伐。但是,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外来文化也给乡村带来了巨大冲击,日益暴露出的乡村文化荒漠化已成为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景象。

 

不少学者深感忧虑和痛心地指出:乡村文化面临危机。“城市商品社会制造出来的流行文化、不切农村实际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却已经渗透到农村的每—个角落”,乡村文化的核心与生存方式,即所蕴涵的泥土般的厚重、自然、淳朴而又不乏温情的生存姿态受到挑战,“乡村所具有的悠久历史传统和本土气息的文化形态更是匮乏得近乎荡然无存”,“乡村文化的虚化直接导致村民原子化生存与民间社会的解体,失去了既有文化的内在聚合力,乡村实际上越来越成为一盘散沙,利益成为彼此联系的压倒一切的纽带”,乡村文化的荒漠化致使乡村成为“散了气的乡村”。因为“乡村文化生活及社会闲暇日益金钱化、感官化以及低俗化,乡村文化不再是乡村共同体内的—个‘精神家园’,不再具有丰富的内涵,也难以具有精神慰藉的功能”。“而这些危机的根本则是乡村主体——村民的文化认同危机。”认同危机导致了乡村文化价值体系的解体。

 

2、聚人气的轻喜剧

 

在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后,新农村文化建设成为新世纪文化领域的重大课题。如何宣传党的建设性农村的方针政策,反映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矛盾和阶段性成果,展现新农村建设的美丽愿景,乡村轻喜剧以令人瞩目的文化关切的姿态,参与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工程。

 

2003年至今,仅央视一套就在黄金时间播出了《刘老根》《希望的田野》《圣水湖畔》、《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插树岭》《喜耕田的故事》《文化站长》《乡村爱情》《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金色农家》等乡村轻喜剧,多部轻喜剧由于收视喜人、观众反响热烈、社会关注度极高而拍摄了续集,而且续集更创收视率新高,被视为电视剧发展史上的奇观。不少地方电视台纷纷转播,山东、吉林等地方台乡村轻喜剧的播出更是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收视热潮,重播不断。特别要指出的是,乡村轻喜剧并非只有农民喜欢,许多城市人也同样热衷于这些“土里土气”的电视剧,一些“经典”台词一度还成为人们日常交往的“口头禅”。

 

—批具有极大创作热情和乡村情结的编导和演员为人们所熟知,成为新的乡村偶像。乡村轻喜剧的编导大多有乡村生活与离土恋乡的经历,在农民与乡土的密切关系受到现实社会中的商业大潮和流行文化的离间或解构时,萌动了强烈的怀乡情绪,并体现在对乡村题材的选择上,有着以创作乡村轻喜剧来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从而改变乡村面貌的用心。《喜耕田的故事》的编剧、导演牛建荣曾说他就是剧中的主人公喜耕田,“我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文艺工作者,在发展的过程中又重新扎根农村,将农民的真实生活搬上荧屏,这也是我创作的自白,一个与喜耕田拥有同样情操的人的故事”。《圣水湖畔》的编剧何庆魁,这个户口还在乡村的著名剧作家每年都要回乡村走走,坐在炕头上和乡亲们聊聊天。因为他的根在乡村,回去是浇浇水。而赵本山、潘长江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他们的小品为全国观众所喜爱,他们制作和出演的乡村轻喜剧也同样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还有一批乡村轻喜剧演员也通过乡村轻喜剧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喜爱的影视明星。

 

二、希望的田野上轻喜剧的文化建构

 

1、紧扣时代主旋律描绘新农村生活画卷

 

乡村轻喜剧密切围绕新农村建设中改革与发展的主题,紧紧扣住时代前进的脉搏,折射热点、反映焦点,描绘了新农村欣欣向荣的生活画卷,具有鲜明的主旋律特色,是时代的记录载体。

 

电视连续剧《圣水湖畔》讲述了一群当代农民保护耕地、树立粮食安全意识的故事。电视连续剧《喜耕田的故事》通过描写一位进城务工农民喜耕田,在党的惠农政策感召下,返乡务农、建设美好家园的亲身经历故事。展现了在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碰撞所引起的矛盾和冲突,并提出了要转变旧观点、接受新思想的发展理念。

 

作为反映时代主旋律的乡村轻喜剧,乡村轻喜剧秉承“三贴近”的创作原则和描绘生活画卷的创作使命,为我们铺展开的乡村图景,既是活生生的鲜明的富有质感的乡村生活,又是寄寓了他们理想色彩的明丽的愿景。乡村不再脏、乱、差,而是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如《刘老根》中的乡村度假村,《圣水湖畔》中的乡村旅游点。农民的生活也不再乏味不堪,而是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的新生活。在《清凌凌的水蓝盈盈的天》中,我们可以看到衣着光鲜的农民和美丽的乡村风光,无论从画面色彩还是整体氛围上,都让观众感受到了乡村的唯美和时尚。该剧主创潘长江在接受访问时就明确地表示不能用老眼光看新农村,他们现在已不再是破棉袄棉裤的贫困,他们有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而《文化站长》中管文化积极组织村民举办“评选好媳妇”活动和“健身秧歌暨国标舞大赛”,也都表现了现代农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2、提振农民自信心构筑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

 

相比于城里人而言,由于收入的差异、生活环境的不同,农民往往存在比较普遍的自卑心理,乡村轻喜剧在精神层面上关照当代农民的情感处境,凸显农民的主体性,以提振农民的自信心,倾力构筑慰藉农民心灵的精神家园。

 

乡村轻喜剧将农民传统的善良、勤苦、真诚等精神本质与新时期农民所具有的新观点、新思想糅合起来,成功塑造了一批充满现代气息、乐观进取的新农民形象,集中展示了新农民的精神风貌,以激发农民的乡土自豪感。看《圣水湖畔》,我们记住了马莲。在她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农民的诚实、率直,更感受到了新时期农民所具有的现代化农业的新观念,以及执著的开拓精神。《喜耕田的故事》通过喜耕田这个人物形象,表现了农民精神面貌所发生的变化。他敢于在市长面前披露村干部的赌博现象,既表现了不畏权贵的一面,也显示了诚实的本质;他毅然留下曾失足偷驴却掌握着大棚种植技术的文生,则表现了他对知识尊重和民主意识;他以法律为武器帮助剪纸艺人王大娘讨回了剪纸作品的版权,更表现了新农民对法律的崇尚。喜耕田也有着农民的狡黠和幽默,这个有缺点但可爱的“小人物”备受观众喜爱,他身上体现出的新农民自豪感,感染着城市和乡村。

 

以农民为本的主题叙事,强调农民的主体性是乡村轻喜剧的主旨所在。剧中农民纷纷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翁,或出谋划策,或现身说法,共同演绎了一幕幕振奋人心的精彩好戏。前不久在央视八套收视称王的电视剧《女人的村庄》讲述了一个关于新时期农村留守女人为创造幸福生活而无私奉献和拼搏创业的故事。在男人进城打工之后,这些留守妇女没有等待依靠,而是通过自身的勤劳和智慧,办起了生态养殖场,终于在坚守与坚持中迈上了增收致富之路,并吸引外出打工的男人们返乡共建美好家园。还有《金色农家》中村主任靳诚积极带领村民搞生态农业,走合作社道路,同样也都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乡村轻喜剧注重反映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中国农民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深刻变化,其显著的群体色彩和精神品格表现为积极乐观、欢快喜悦和幽默诙谐,洋溢着祥和的气氛,构筑了慰藉农民心灵的精神家园。

 

3、发掘地域文化诗化乡土民俗风情

 

选择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题材,也就形成这些轻喜剧多元的地域文化现象,而这也是乡村轻喜剧文化建构的重要资源以及艺术魅力、社会价值所在。乡土中国的地域色彩是由丰富各异的风土人情构成的,各地极其普通的生活习俗如衣、食、住、行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各地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作与生活中集体创造的结晶,体现了民众的心理和世界观的特点,与整个文化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些在乡土文学中多有杰出的表现。乡村轻喜剧继承了乡土文学的优良传统,自觉以地域为审美对象、表现对象。而且努力展示在不断创造和变化着的地域文化,发掘未被文学艺术家充分开采的民间艺术富矿。这带来地域文化展示的新气象,丰富了乡村文化的内涵。

 

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乡村轻喜剧都以互不相同的地域来强化各自的新意,同时让摄影机诗意抒情般地表现这些地域风光。《圣水湖畔》导演傅百良,以流畅、唯美展现新时代乡村田园式的生活,画面表现明快而舒展,和谐又温馨。剧中的内外景的选取也有意给人一种舒适感,并让音乐适时地加以呼应,形成城市里没有,唯有乡村有的生活环境,让人不自觉地陶醉其中。乡村轻喜剧重视地域文化的自然层面与人文层面的内在联系,凸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特有的精神文化内涵。在这里,主创人员对民俗风情最本质的把握是生活美、人情美,贯穿其中的是纯朴的文化品格。电视剧《插树岭》里的过大年,柴门外高悬的红灯笼,屋檐下挂着的沉甸甸的金黄苞米,夜晚孩子们闹腾的烟花,一个个红火的镜头推拉摇切;人们踏雪闹年的咯吱脚步声由近及远,充满浓郁关东风情的童声民谣由远及近……这一切,不仅是以画面的形式映入观众的眼帘,而且让人们感受到迎面扑来的是原生态的民风、民情、民俗和浓浓的年味。

 

原汁原昧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语言风格成为乡村轻喜剧中地域文化的突出表征。东北乡村题材电视剧《插树岭》、《圣水湖畔》、《乡村爱情》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东北方言,凸显了东北式的幽默、风趣,还表现出了浓厚的地域色彩。虽然近两年的乡村轻喜剧有弱化方言色彩的倾向,但是剧中时不时冒出的几句俚语方言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三、在传统与现代融合中重塑文化认同

 

1、跨越城乡:唤起共同的乡土情结

 

新世纪以来的乡村轻喜剧以其生活化、平民化的视角着重表现乡村社会的家长里短和喜怒哀乐,在希望的乡土、魅力的乡土、理想的乡土上寄寓了他们的文化态度和精神想象。人们从乡村轻喜剧中感受到清新又浓郁的乡土气息,看到的是“一幅幅美丽的农村风景画”及“一台台鲜活的农村生活剧”,犹如当今新农村的“清明上河图”,其以超强的艺术魅力在城乡之间唤起了共同的乡土情结。

 

乡村轻喜剧为城里人喜闻乐见是因为其触动了他们的生命根性,激活了他们深藏的民族集体意识,唤醒了城里人对乡土的脉脉温情,这种可称为乡土情结的东西,由此而引发他们对乡村的想象和向往。乡村轻喜剧展示了乡村鲜活的人生和它纯朴的文化品格,如东北乡村轻喜剧中挂在门前的火红的辣椒、黄灿灿的玉米棒子、诙谐幽默的东北乡村方言、欢快喜庆的大秧歌、激情热辣的二人转,莫不让城里人亲切地感受到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惹得城里人和“外乡人”纷纷到影视剧拍摄地去旅游,去亲身体验这种地道的乡土生活。乡村自然风光的田园诗,乡村社会生活的风俗画,乡村精神世界的交响曲感召着他们,甚至在国外的留学生也被乡村轻喜剧所吸引,认为接收、观看乡村轻喜剧是“必须的”(《乡村爱情》里的台词)。

 

2、雅俗共赏:成功地进行乡村文化对城市的传播

 

在乡村轻喜剧远没有如此风靡之前,荧屏上满是一些功夫武打、秘史戏说、都市言情电视剧,“看得见”的城乡文化互动更多地是以城市文化对乡村的传播为主体,乡村文化之于城市的传播则备受冷落。而在乡村轻喜剧频频亮相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因为优秀的乡村轻喜剧受到了城里人的普遍欢迎,乡村轻喜剧一时间成为向城市传播乡村文化的热媒介。

 

毫不夸张地说,乡村轻喜剧成功地将乡村文化带入了城市。在城市人的客厅里,乡村轻喜剧多集多部地连续热播,展示着乡土文化的原生态、土腥气,乡村人的憨厚善良、狡黠机智,民俗生活的古朴有趣、多姿多彩,乡土俚语的土得掉渣、幽默搞笑。一曲山西梆子腔正韵足,叫人心醉;两块东北手绢飞来飞去叫人眼热。就这样,乡村文化在不经意之间向城市进行了积极而广泛的传播。

 

3、文化确认:探索乡村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文化之路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乡村正处于一场深刻的变革之中,一方面是现代的各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大量涌入,让农民感到眼花缭乱,另一方面又是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习俗顽强地守护着自己的阵地,前者对后者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广大乡村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如何走出一条乡村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文化之路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课题。

 

乡村轻喜剧真实反映了现阶段乡村生活中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观念冲突和矛盾纠葛,揭示了改革浪潮和新思想的传播对乡村的广泛影响而导致的深刻变革。24集电视连续剧《插树岭》讲述了一段基层干部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的曲折、动人的故事,随着众多人物的悉数登场,各种矛盾、波澜、冲突也接踵而至,其中以马百万与杨叶青的矛盾最为突出。马百万的思想守旧,缺乏冒险精神,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是传统“家长”式的人物;而杨叶青则思想积极,勇于开拓进取,广纳意见,坚持原则,是现代“民主,’的代表。全剧以他们二人之间的矛盾铺陈开来,是对时下新农村建设中传统与现代思想的碰撞、交替的呼应。

 

尽管在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加快了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但乡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依然是7-8亿人的生活集中地,村庄依然是农民的精神家园。乡村轻喜剧立足乡村,多从乡村与城市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的角度,探索着城乡文化认同之路,探索着传统和现代融合的文化之路。从《刘老根》到《圣水湖畔》,从《乡村爱情》到《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乡村轻喜剧无不体现这一自觉的文化追求,从而也成为构建和谐文化的有力推手。

喜根田的故事范文第8篇

韩国十大悲剧电视剧 10、《对不起,我爱你》 最令人心疼的悲剧

类型:现代都市言情

片长:十六集

导演:李亨民

编剧:李庆熙

主要演员: 苏志燮林秀晶 郑京浩徐智英等

《对不起,我爱你》是一部以收养为主题的韩国电视剧,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被抛弃孩子悲苦人生的心碎故事。被称为最令人心疼的悲剧。

9、《天国的阶梯》最华丽的悲剧

类型:爱情

片长:28集

导演:李长秀

编剧:朴惠京 金南喜 元幽美 李美书

主演:权相宇 崔智友 申铉俊 金泰熙

《天国的阶梯》主要讲述了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充满了悲欢离合的凄美爱情故事。在重重阻碍之下,依然坚持对彼此的心意。被称为最华丽的悲剧

8、《天国的树》最纯洁的悲剧

类型:爱情

片长:10集

导演:李昌秀

主演:李莞 朴心惠 朝美玲奈内田朝日

天国的树是一部讲述一对在名义上是兄妹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允书和荷娜是法律上的兄妹关系。而他们的相爱是还是真情,到底情归何处?这部电视剧被称为是最纯洁的悲剧

7、《巴厘岛的故事》 最浪漫的悲剧

类型:现代都市言情

片长:二十集

主要演员: 河智苑赵仁成 苏志燮朴艺珍

该剧讲述一个狂妄傲慢的富家公子爱上了一个卑贱贫苦的可怜女人,由此展开爱恨情仇的故事。

欲望到何处才是尽头? 真正的幸福从何处而来? 难道我们现在所追求的一切不是希望而是绝望? 在这个只剩下钱是唯一价值的世上,我们所真正要寻找的价值是什么,通过这四个年轻人的人生将这一切折射出来。四个年轻人的故事在巴厘岛开始,最终又在巴厘岛结束,然而故事的结局却令人颇感意外。

6、《悲伤恋歌》最凄美的悲剧

片长:20集

类型:青春,爱情

导演:吴钟禄

编剧:崔万奎

主要演员:金喜善延政勋权相佑金莲珠

《悲伤恋歌》是韩国MBC电视台于2005年1月5日播出的水木剧。电视剧的主要情节:双目失明的惠仁与富有音乐天赋的俊英青梅竹马,然而名誉爱捉弄人,最后他们被分离了。多年后,惠仁在健宇的帮助下,双眼恢复了光明,成为了一名歌手。当惠仁和健宇从美国回到韩国后,健宇把自己的好友,已改名为俊奎的俊英介绍给惠仁认识。俊奎赫然发现好友的恋人就是自己念念不忘的初恋情人;而惠仁虽然一直放不下俊英,但因为之前失明没见过俊英,所以并没认出故人。该剧讲述了一个简单朴素的爱情故事,主角三人用生命诠释了何为真爱。

5、《蓝色生死恋》最感人的韩剧

类型:

片长:20集

导演:尹锡湖

主演:尹俊熙尹恩熙姜泰锡等

《蓝色生死恋》被认为是韩国早期电视剧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几位主角间错位的命运,纠葛的感情,整部电视剧都被一种悲伤地情感包围,由宋承宪和宋慧乔主演。被称为是最感人的韩剧。

4、《九尾狐外传》科幻爱情悲剧

类型:科幻,爱情

片长:16集

导演:金亨一

编剧:李庆美 黄成燕

主演:金泰熙赵贤载韩艺瑟等

《九尾狐外传》是一部以奇幻爱情为主题的电视剧。该剧主要讲述九尾狐族女战士诗妍与警察江民宇的爱情故事。九尾狐族女战士诗妍遇到警察江民宇之后,他们相互都发现对方就是自己儿时青梅竹马的伴侣。他们旧情复燃并相恋。然而人狐不能相恋,相恋是大忌。。最残忍的是诗妍是传说中的千年狐,而唯有警察江民宇可以杀死千年狐。到底他们情归何处?《九尾狐外传》被称为科幻爱情悲剧。

3、《这该死的爱》最让人矛盾悲剧

类型:剧情

片长:16集

导演:金魁太

编剧:李静熙

主演:郑智薰申敏儿李基佑 金莎朗等

《这该死的爱》主要讲的是江赋玖为了替躺在床上成为植物人的哥哥复仇,赋玖故意找机会接近他认为迫害哥哥的直接凶手车恩熙,但是却因为恩熙的纯洁和善良所吸引而爱上他。爱情是简单的二人关系,复杂的感情纠葛。人们往往走上与宿命相悖的歧路,虽然荆棘遍布,但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不辨方向,因为那是爱情所指引的。

该剧通过赋玖和恩熙之间的爱情故事是想告诉那些因贫穷和生活压力厌倦生活、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的人们一个事情,人生虽短,爱情虽小,然而在我们辛酸的现实生活里也隐藏着幻想般幸福的时刻。

2、《雪之女王》最悲伤的悲剧

类型:

片长:16集

导演:李亨民

编剧:金恩喜、尹恩京

主演:玄彬成宥利任柱焕柳仁英

《雪之女王》是根据自安徒生的同名著作改编而成,由《对不起,我爱你》的导演李亨民执导。主要讲述了被别人称为数学天才的拳击手和患有不治之症的千金小姐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主人翁韩太雄与金正奎和妈妈误会抄袭论文而离家出走,在途中遇见同样在离家出走的金宝拉,并与她共同度过了一段短暂的美好的时光。被称为最悲伤的悲剧。

1、《玻璃鞋》最童话的悲剧

类型:爱情

片长:40集

导演:崔允锡

编剧:姜银庆

主演:金贤珠 金芝禾 韩载硕 金玟善等

该剧主要讲述一对父母双亡的姐妹从小失散,在截然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几经波折,十五年后,两姐妹相遇却不相识,经历了种种挫折才最终相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