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孔子和学生

孔子和学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孔子和学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孔子和学生范文第1篇

一、对话观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作为人际交流的一种方式,它不仅仅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更是思想火花迸发的渠道。“对话”中的角色,应该是平等的,教师是平等“对话”的参与者,也是平等“对话”的引领者。

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至今仍不乏鲜活的对话观。《论语》一书,是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录,也是当今“对话观”教育理念的源头。这里不必搬出孔子有多少的对话理论,仅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看,就闪耀着“对话”的光辉,是孔子对话观教育思想的生动写照。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用一句“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来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热情谦和,亲切大方,一开始就营造出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接着用“‘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来激发学生自由地大胆真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子路性格坦诚,有一些鲁莽、轻率,于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不假思索地表达了他的抱负。

冉有的性格则比较谦虚谨慎,他是在孔子点名之下发表自己的看法的。“求!尔何如?”从这一句就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观。如果孔子不适时鼓励学生参与对话,引导学生参与对话交流,恐怕只有子路独揽发言权了,也不会有下文更多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对话交流了。这也体现了孔子对话观中的普遍性原则,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说话,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参与对话中来。

依据分析可以看出,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具备平等对话的先进教育思想: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师生之间更是平等的。孔子没有把自己的“志”强加给学生,更没有轻视或贬低学生的志向。孔子一开始并未直言提问,而是用谦和语气,解除弟子们在老师面前的顾虑,引出学生平时的牢骚话,敦促和启发学生尽情畅谈自己的志向,故此,这段“言志”对话流传至今。孔子没有板起老师的面孔,更没有严肃有加,唯师独尊,而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与他的学生一起谈论将来的志向。这里既没有就为什么立志、立什么志、怎样立志等预设,也没有教师权威的一家之言,而是心心相印,娓娓道来,师生心灵碰撞产生火花,抖落出来点点滴滴都是韵味。在课堂上孔子始终未把自己凌驾在学生之上,而是与学生席地而谈,平等交流。同时他也没有规定固定模式,更没有打击不同志趣的学生,而是平等对话,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将来的向往或追求,并进行适当引导。语文课堂本身与数学等学科课堂不同,不求唯一答案。平等对话,让思想自由驰骋,如此,智慧的有效的语文课堂才能产生。

二、实践观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语文来自生活,因此应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在生活中实践语文,从而达到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统一的实践观。

孔子发现了实践学习的妙处,他除了采取各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喜欢带着学生去游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亲眼所见生活现实,还能使儒家思想得以推广并发展壮大。如有一次,子路跟随孔子周游,落在后面,碰到一位老人用拐杖扛着除草的农具。子路问道:“您见到我的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说完就把拐杖插在地上,锄起草来。子路恭敬地拱着手站在一边。老人便留子路住宿,忙着杀鸡做饭给他食用,还介绍自己两个儿子见了子路。第二天,子路赶上了孔子一行,把自己昨天的经历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是一位隐士。”让子路返回去再拜见他。孔子重视实践,提倡学以致用,这一点其实与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初衷如出一辙。孔子还认为应“学而时习之”。“习”的本义是“鸟数飞”,引申为“实习”“演习”。孔子认为所讲的功课如礼、乐、射、御、书、数都需要实践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课如讲经,那就只能是“温习”或“复习”了。孔子的这种“实践观”其实就是强调语文来自社会生活,我们学习语文不能脱离活生生的生活实际。所以,笔者认为,语文综合实践课尤为重要,绝非走走形式,应适当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生活,在实践中感悟语文,学习语文。

三、个性观

新课程理念强调个性化教育,即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各方面存在的差异性,重视个体间的差异和特长,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提供较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作为“东方圣人”,孔子深刻认识到了学生的差异性和可塑性,他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孔子一生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其中不乏个性鲜明的学生,他几乎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了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这可以说就是个性教育的基本含义。孔子曾说过:“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具体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尊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彰显了教育个性化特色。颜回、子贡都是孔子的学生,但子贡自己说他只能闻一知二,颜回却能闻一知十,因此,孔子对待子贡和颜回的教育也不同。孔子对颜回讲的道理是很深的,当孔子认识到子贡的学识也精进了一层后,与之对话的深度也由此深入了一层。可见,孔子了解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何尝不是新课程个性化教育的典范和渊源呢?因此,我们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差异性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四、创新观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的创新,也呼唤教师的创新。孔子的教师观就体现出了要求教师创新。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表面上看这句话是对学生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孔子更多的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举一隅之“故”,却不能反三隅之“新”,则不是好教师;教师不能“循循然善诱”,不能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则不是好老师。孔子教师观的内核其实就是一个启发、诱导、促进。孔子在教育学生时,善于引导学生,设置情境或角色换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有创新火花迸发。“愤”,朱熹说是“心求通而未得”;“悱”,是“门欲言而未能”,这就是教育的契机和火侯。孔子扮演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十分注意把握火侯,采取不同的启发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乐于探究,勇于创新,能够举一反三,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样善于启发、懂得创新的老师,可以说,是学生之大幸,也一定会为学生所喜爱。

孔子和学生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孔子;孔子教育思想;教师;素质教育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千多年来,他和他创立的学说,对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特别是教育,有着极为深刻广泛的影响,其教育思想经历过历史的洗礼和实践的检验,精华部分已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辉,烛照着我们为做好教育工作不断地探索、研究。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研究、借鉴孔子的教育思想,将使我们得到许多积极的影响和有益的启示。本文试结合素质教育对孔子教育思想进行分析论述,以找出孔子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以及素质教育与孔子教育思想方面的联系与继承。

一、重视品德培养,使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的要旨之一,就是整体性原则,即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尤其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品行修养的培养,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立教。这种思想很多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长期以来从事教学实践,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法上,总结出许多可贵的经验,他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在教育上注意言行一致。他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这表明人的言行的不一致性。由于言行的不一致,孔子提出对一个人的观察,要通过他的行动来检验他的话是否真实。他教育学生特别注意“行”的方面,强调言行一致性,把它作为判断人的道德修养高低的标准之一。他主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要求学生“敏于事而慎于言”,反对“言过其实”的人,强调“行”的重要和多做少说。他还教育学生要做到“仁、义、礼、智,信”,尤其强调要讲诚信,认为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人无信不立”。这些思想,以我们今天的思想教育工作方面仍有借鉴意义。在教育过程中,孔子十分注意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得到全面的发展,他提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是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全面知识与技能。在注重教育全面性中,孔子曾提出“智、仁、勇”,他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庸》)

二、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开发其潜能,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注意到了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提出了“因材施教”,培养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他非常尊重学生的品德个性发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子罕》),孔子很赞美弟子子路在这方面的德性,他说:“衣敝温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这种性格无论是环境顺利或不顺利的时候都要做到这一点。孔子还注意从发展学生的特长方面进行教育。他的弟子中有所谓德行、言语、政策、文学四科的区分,这正是发挥其所长教成的。孔子以后的儒家在《礼记》的《学记》中提出教学要长善救失,也是对孔子教学经验的总结。“因材施教”一语是朱熹对孔子教学方法的概括。孔子确定是这样做的。他首先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这就是说对高才生要讲高深的道理,不要限制他的发展,对一般学生就只讲一般道理,免得他接受不了。颜回、子项都是孑L子的高才生,但颜回自己说他只能闻一知二,实则颜回却能闻一知十,可见颜回在高才生里是最突出的。因此孔子对颜回讲的道理是很深的,颜回认为听了孔子的教导,“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也体现在孔子对学生的特点很注意、很了解上。他能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教学。最典型的例子是孔子对“闻斯行诸”一句的回答。冉求问孔子听到就该立刻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当然,听到就应该去做。子路问同一问题,孔子却回答,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有父兄在吗,还应再听取些意见呀!第三个学生公西华就怀疑了,去问孔子为什么对同一问题两样回答。孔子说,冉求性慢,力行差一些,所以我鼓励他听了就去做;子路性急说干就干,所以我要教他慎重一些,多听取意见,这些都是从学生个性特征出发,以补救学生的不足而进行因材施教的。因材施教在今天仍是教学工作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方法,我国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也应创造这些方面的经验。

三、使用启发式教学,主张学思统一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需要教师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创造,是当今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孔子的启发是相当成功的,往往不给学生现成答案,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常在闲坐时,让学生随意谈论,然后因势利导,引出自己的看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一次他问子路、子贡、颜渊“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答曰:“智在使人知己,仁在使人爱己”,子贡答曰:“智者知人,仁者爱人。”颜渊答曰:“智者自知,仁者自爱。”面对不同的答案,孔子没有直接评论,而是给出让学生思考的结论:“子路可以做仕,子贡可以做仕君子,颜渊可以做明君子”。孔子还对如何启发进行总结,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就是说学生不到想明白而又不得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又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指导学生要在学生有了求知的兴趣、动机、主动性、积极性的时候才有效,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强迫灌输,学习效果是不可能好的,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雍也》)孔子不仅教学生时用启发的方法,自己和别人谈问题,也善于接受别人的启发。后来的《学记》把这一经验总结为善喻。“遵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教学上很宝贵的经验。

四、重视师生关系,主张互敬互爱

师生要建立互相尊敬与爱戴的师生关系。建立必要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关乎整个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活动,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孔子认为在教学中,师生要建立互相尊敬和爱戴的关系。为此,孔子说要持“知之

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的虚心态度,要采取“不耻下问”甚至“每事问”的态度,并且拜善人为师。不仅如此,孔子与学生情同手足,颜渊死,他悲痛不已。他不是把自己凌驾在学生之上,而是出现在学生之中或与学生结伴同行,或与学生席地而坐,或谈志向报负,或述个人情怀,都能做到胸怀坦荡心心相印。孔子的学生用下面的话来述说对老师的尊敬,“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子罕》),这正是素质教育所呼唤的真正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孔子和学生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孔子;师生观;和谐

师生关系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新的师生关系也随之产生。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的前提,一定程度决定教学的成功与否,所以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关键。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办私学的教育家,孔子的师生观对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新课改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孔子的师生观

孔子少时贫且贱。十五岁立志求学,博习诗书礼乐。早年任过小吏。约三十岁时,设学舍讲学。五十岁任过鲁国中都宰,继任司寇。不久去职,率领弟子周游列国,晚年专力讲学著述,直至逝世。孔子是我国第一个创办私学的教育家,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弟子达三千人,贤者七十余人。孔子之所以弟子众多、名望极高、深受学生仰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孔子与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

(一)孔子的师生观中师生间的相处方式

1.善于了解学生

尽管孔门弟子众多,但孔子对大部分弟子的思想特点、智力发展和能力可谓了如指掌,甚至只用一个字便准确地概括出学生的特点:“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先进》)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孔子对学生的才能也很清楚。孟武伯问孔子仲由、冉求、公西赤是不是道德高尚的仁人,孔子不对他们仁否下结论,但是评价了这三个人的才能:“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公冶长》)对学生的了解是教师采取教育方法和态度的出发点和依据,因此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

2.关心爱护学生

孔子和对学生的关爱是细致入微的。伯牛患了不治之症,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痛惜地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庸也》)孔子在与弟子的交往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深切的感情,在自己最得意的学生颜回死后,孔子表达了自己最沉痛的哀思,哭得非常伤心。“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先进》)

教师对学生无私的关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反馈过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教师只有关心爱护学生,才能取信于学生,反过来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进而双方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共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进步和谐发展。

(二)孔子的师生观中师生间的关系定位

孔子作为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的教育家、教育史上最成功的教育家,他给学生宽松自由的环境,与弟子的关系亦师亦友,这样学生就会信任他,才会和他真诚交心,良好的师生关系自然就表现出来了。

1.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开明的师生对话录,在孔子与众多学生们的一问一答的对话中,充分体现了孔子所遵循的相对民主的师生观。在交谈中,师生互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在充分交流和沟通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领悟。一个真正把爱倾注在教育事业上的老师,一个和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老师,不仅要热爱和尊重学生,还要把自己和学生看成人格平等的人。

尽管孔子是位博学多才的教师,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相反地,他认为人各有长短,学生有些优点是教师所不及的。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技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学生会观察思考,判断分析,有时教师也能从学生身上学习到一些东西。他也没把自己当作绝对的权威,而是鼓励学生发表不同于自己的意见。因此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2.高情厚谊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仅在学习上应给学生以指导,在生活中也给他们以指引,这就是所谓的“良师益友”。孔子在教授知识时使学生信服,和弟子私下交流时却能敞开心扉,轻松和谐。有一次,他要侍立在身边的颜渊、季路两人谈谈各自的志向,两人说了各自的志向后也想听听孔子的志向,孔子很爽快地和弟子分享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雍也》)

孔子的平等只是一种人格上的平等,而不是和学生间的完全对等。教师作为学生人生的指引者、学业的辅导者,与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客观的距离。孔子以博学的个人魅力、无微不至的爱征服弟子,使弟子对他产生敬畏之意、尊敬之情。

总之,孔子与其弟子情同父子的情谊,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及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的行为,都为我们今天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学术养分和实践思路。

二、孔子的师生观对新课改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指导意义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特别是其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支持中华民族长期延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对我们整个民族的心理素质、文化素养与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基于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孔子与其弟子的师生关系就显得更具有现实意义,这种师生关系无疑为当前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关系构建提供了一个理想样本,是当前新型和谐师生关系建设的重要参照。实践证明,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低估和忽视的重要问题,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所以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就成为教育成就的一个关键。

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进行施教的重要条件。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情绪愉快,有利于调动师生教与学的双方积极性,可促使教师满腔热情,专心致志地从事教育工作。而且,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产生向师性,没有恐惧、焦虑等精神负担,乐于接收教师的教育和影响,并对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教学民主,实现教学相长之功效。在《论语》中孔子提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理解后,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师受到了启发。

三、孔子的师生观对新课改下和谐师生关系的启示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价值取向。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更易于教师开展教育工作,轻松愉快的实现教育目的。在新课程改革进行地如火如荼的今天,建立完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进行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孔子与其弟子建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为现阶段的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以人性为基本出发点

党的十七大指出,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可以说,这也应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教育必须从人性的特点出发,师生关系首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师生双方都尊重对方的人性特点,在合乎教师与学生的人性特点基础上而建立的师生关系,才可能是融洽与美好的。这也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师生关系中的具体体现。

(二)师生民主平等,共同成长

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涵义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扬教育民主,教师与师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最终能协调一致、相宜相生,实现教学相长。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虽然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不同的地位,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相互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赖于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教学的成效有赖于学生的积极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多跟学生接触,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态度、兴趣和愿望,还要了解学生同教材有关的知识状况、生活经验、社会经历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看法,遵循教育规律,多采取讨论、启发等教学方法,给学生充分表达意见的机会。另一方面老师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

(三)师生协调一致,和谐融洽

协调一致是指学生与教师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师生之间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的和谐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人的心情处于愉快轻松状态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也可以得到更大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热情关怀会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

(四)尊师爱生,互敬互爱

尊师爱生可以说是我国传统师生关系的精髓,是孔子的师生关系的精华,也是我们要建立的和谐师生关系的传统意蕴。只有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教师的师生关系才可能是和谐的师生关系。

尊师爱生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在师生关系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换取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赖,要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其次,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又可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条件。还可以使教师产生自我价值被认同的愉快和满足的积极体验,从而对教育工作抱有更大的热情,对学生也就会更加关心和爱护,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有助于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五)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促进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l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面对无穷无尽的知识和信息的海洋,孔子提出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得到了有力的例证,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在面对每个学生,面对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时,教师应该抱有谦虚的态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实现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

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养新型竞争人才的根源,它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在新课改下形成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我国尊师爱生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师生通过相互交流和沟通,从而相互容纳和接受、取长补短、相互协调而达到统一。

参考文献:

[1]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申继亮:《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教师发展之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孔子和学生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孔子 教育思想 外语教学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开私人讲学之风,是民办教育家的始祖,在历史上有“平民教育家”之称。孔子的影响已不限于中国,孔子学院遍及全球各地。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为孔子博大精深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仍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孔子的教育指导思想――“有教无类”

孔子认为,不论贵贱、贫富、贤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自行来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不管什么人,只要交了学费我没有不教的。他开私人讲学之风,实施他的主张。他授徒讲学,弟子三千,极一时之盛。孔子的“有教无类”是从他的核心思想“仁”出发的。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出身平民,他同情奴隶,提出“仁者爱人”,就是要为奴隶争取做人的权利,当然也包括受教育的权利。

二、孔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首先,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包括三层意思:一是针对学生学业程度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指导。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这就是说,对于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二是顺应学生的爱好而发展其特殊才能。孔子承认人的特殊爱好和才能的存在,坚持共同的教育目的――成为“君子儒”,并采用共同的科目:诗、书、礼、乐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培养个人的特殊才能;三是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进行对症下药的教育和引导。孔子经常对弟子进行观察、研究,了解他们的个性、特长、优缺点,即使同样的问题也会针对不同的对象作出不同的回答。

其次,启发式教学。孔子育人强调启发诱导,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他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应当以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认真思考,若想不通,心中愤懑,就再去启发他;当学生经过思考有所领会,但无法表达出来时,再去开导他。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孔子的教育内容――德育第一,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孔子为学生规定了非常广泛的教育内容。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要求学生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凭,活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中。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内容中坚持的两点:其一,孔子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培养放在第一位,力求把学生塑造成为品格高尚的正人君子、志士仁人,以担当治国重任;其二,孔子想把学生培养成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才。

孔子重视德育,一是希望他的学生能成为品德高尚、有益于人民的人;一是希望他的学生将来为政,实现他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把道德教化置于教育的首位,对受教育者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此作为实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目的的保证,由此形成孔子乃至整个儒家教育的根本特点。

德育居教育的首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但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孔子安排的教育内容是文武兼备,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是对孔子安排的教育内容的概括。

四、孔子的育思想对现代外语教学的启示

孔子坚持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他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了如指掌。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而且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除此以外,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而施教。

外语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改革,任务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每种教学方法都在努力创设一种使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的也是为适应时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教学目标由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转变为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这种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也正是孔子教育理念的体现。

在外语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上课聚精会神,踊跃发言,而有的学生则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怎样改变这样的局面,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原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验参与的乐趣。

乐学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体现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语言的学习包括“学得”和“习得”,对学习效果起最终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即学习者的学习动因。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唤醒其学习热情,激发其学习动机,培养其学习策略,创造易激起其反应的学习氛围,使每位学生都能真正喜欢上外语,将外语学习作为一种乐趣。

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将孔子教学方法应用于外语教学,有利于学生将母语对外语教学的消极影响转化为积极推动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中外文化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在外语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另外,对传统教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十分重要。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作为一种精神生活的习性和民族文化的符号系统,会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通过对其内在价值的现代转化,使其成为构建民族新文化的资源,实现现代文化的本土化。

参考文献:

[1]魏荣洪.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6.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孔子和学生范文第5篇

孔子是一个具有人本精神的教育家,他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和造就“君子”的教育目标。“君子”培养目标在其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孔子认为“君子应该有很强的道德修养能力,在实践中应自觉地根据‘礼’的标准要求自己。”君子首先应该“言寡尤,行寡悔”(《论语•为政》),“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其次在困境中要“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微子》)。换句话说,孔子把君子看作心中的理性形象,是具有完美人格的人。他认为君子能谨慎对待自己不懂得地方,说话做事很少抱怨,很少在行动过后后悔;君子者,在困境中能坚持高昂的志向,不会因为所处的环境而辱没自己的身份。

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应当成为道德的典范。他将仁、知、勇作为君子之德,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其中,“仁”是君子的内在的“质”,是君子的根本。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从现代教育看,《纲要》中要求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所以说《纲要》中要求的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与孔子一贯的君子教育思想具有极大的相容相通之处。首先,坚持“为仁”的道德信念。正如孔子所言:“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道德),凭什么被称为君子呢?哪怕是一顿饭的功夫、最急迫的时候、甚至颠沛流离的时刻都不能没有仁德。其次,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孔子认为,自己在站得住的同时也要保证别人没有损失,自己做事情行得通的同时要让别人也能行得通。同时,自己不喜欢的,决不能强加于别人。孔子把自己的仁爱之心由爱自己、爱亲人推及爱周围的人、爱所有的人,甚至爱世间万物,是一种“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的大爱。

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

孔子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孔子以中人为临界,由此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完全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论语•雍也》)“中人”者,即具有中等才智的人。孔子对他的学生有非常深的了解和分析,“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此外,当面对不同学生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会针对学生的特点作不同回答。据《论语•先进》载: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孔子答“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然而当冉有也问同样的问题时,孔子却答“闻斯行之。”公西华对此抱有疑问,为何同样的问题却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回答呢?孔子解释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之,故退之。”

《纲要》强调,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不是针对我们当前的教育挑选合格的孩子,而是为了孩子创造出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因材施教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律,它对教育行为具有普遍性、根本性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针对不同学生开展有个性的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对教师而言,要对学生深入观察、充分了解学生。正如孔子所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论语•为政》)孔子从学生结交的朋友,从学生实现目标采取的手段,从学生的兴趣、志向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从而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需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把握他们的具体差异,因势利导,做到扬长避短。同时,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发展。

三、文行忠信: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教育内容

孔子不但善于发现学生的不同特质,还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学生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孔子重视学生综合发展,《论语•述而》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文”指的是文化理论知识,“行”是行为能力素质,“忠”和“信”指的是德行品行素质。即文化知识素质、行为能力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从教育内容上看,孔子非常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他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知行兼顾”的全面发展的人。更进一步讲,孔子课程设置为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地官•保氏》中载:“养国子以道,乃教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六艺分别指的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文书和算术,正好与现代教育中的德育、音乐、体育、劳技、语文和数学相对应。孔子曰:“六艺之于治一也。”即通过对《礼》、《乐》、《书》、《诗》、《易》以及《春秋》来分别陶冶学生的不同情操。通过六经的教化和学习,提高学生“和神”、“正言”、“广听”、“断事”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孔子不仅关注学生在物质追求上的长进,而且关心学生的精神成长。孔子认为,物质方面的追求不宜过多,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精神追求上。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刀》)他赞扬颜渊:“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说,颜回贤德呀,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小瓢水,住在简陋的小房中,别人都不能忍受,但是这都不能该变颜回求学问道的志向。他还说过:“饭疏食饮水,典肱而枕指,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孔子教导学生“谋道而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纲要》指出:“坚持以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孔子对学生的分析、思考,对学习内容的选择以及对学生高于物质层面的精神层面的要求,都体现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人本精神,是孔子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的真正体现。

四、自觉自发:触动学生心智的教育过程

孔子认为任何人都有求知的欲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教育活动中,孔子十分重视学生的启导诱发,给学生足够的创造空间。正如《纲要》中规定的:“要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由听课一方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其心智,在一步一步的诱导下使学生获得知识。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觉自发。他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意思是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可是他从来不反对,也没有疑问,像个木讷、愚钝之人。然而等他退下我观察其私人言行,我又发现他对我讲授的内容都有所发挥,可见他并不愚蠢。孔子强调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己矣。”(《论语•卫灵公》)据记载,当时子夏读《诗经》时,曾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的意思,孔子启发他说“绘事后素。”(《论语•八佾》)子夏领悟到孔子是说“礼”须建立在“仁”的情感基础之上,但子夏对其不能肯定。于是他进一步向孔子确认“礼后乎”?孔子听后很高兴,对其称赞道:“能够阐发我的意思的是子夏呀,现在我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显然,孔子采取的是启发而不是灌输,这是触动学生心智的教学过程。

孔子和学生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奖惩法

孔子把德行教育作为教学内容的根本。孔子作为圣者先师,伟大的教育家,善于运用世界观、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结合实际运用教学方法。

一、孔子的道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第四》)孔子以“道”为人生的根本目标。孔子在《系辞传》中指出:“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说明了整个世界、生命的起源。孔子认为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五行,阴阳五行生万物。五行体现于人则是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所以,做到仁、义、礼、智、信就是符合“道”。

孔子的世界观决定了其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这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决定的。“仁”是“道”和“德”的表现。“游于艺”就是通过六艺来达道。《论语》开篇首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指出学习的目的是改正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行“仁”,并提高人的内在修养,以此达道。所以,孔子的世界观决定了孔子的人生追求,也使道德成为教化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世界观决定了其教育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大学》把儒家教学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现方法就是使心专一,《三字经》中概括为“教之道,贵以专”。传统的教学注重内求,给学生一段诗文,先不讲意思,让学生不断地读,则其意自现。孔子的学生都学《诗》,《诗》越读,意思越出来,出的不是诗文的意思,而是本心的真知和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与以太极为本体的世界观相一致。孔子在教学中一系列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也都有其特定的理论依据,比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

二、孔子的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由不同层次的方法构成的,有方法论层次上的教育方法,如因材施教法,也有具体方法。

(一)因材施教法。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然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那么在教学中就应采用不同的教育。孔子擅长运用因材施教法。《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子路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不能!”冉有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干吧!”华西问孔子:“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回答不一样呢?”孔子说:“子路好勇过人,我要约束他;冉有很萎缩,我要鼓励他。”冉有平时做事退缩,所以孔子鼓励他放开手脚去做;而子路却胆大敢为,所以孔子对他多加管束。这种因材施教法,契机契理,所以孔子的学生出现了七十二贤。

(二)身教法。

儒家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身教法尤其重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以道德修养为重,所以能身体力行,不断地完善自己。孔子认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第十二》),这句话的意思是:身居高位的主政人的品质如风,在下者之品质如草。风加在草上,草必然会随风而倒,由此可见统治者在道德教化中的重要作用。大舜见人捕鱼,年轻体壮的人捕于深潭厚泽这些好的地方,而年老体弱的人捕于激流浅滩,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大舜与年老体弱的人为伍捕鱼,在捕鱼的过程中,见渔者相争而不言,渔者相让则赞扬之,一年之后,则人们相让深潭厚泽矣。在这里,大舜就是通过榜样的作用来教育大家。对榜样的模仿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第十二》)这句话指出了为政者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第二》)这句话指出为政者当以德行为本,不断完善自己,为百姓做出好榜样。这种发挥官员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尧舜禹时代实行的禅让制,说明当时的领导者是以天下为公,所以能够不谋私利,为百姓选出德才出众的接班人。道德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教师都做不到,怎么会希望学生去做呢?要想使大家都去做,必须理论本身是正确的,然后还要有一个优化的环境,即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还是学校,能使有道德的人有好的结果,才能引导大家成为道德人。

(三)启发诱导。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七》)。意思是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来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角落是如此,它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也是如此,就不再多说了。启发的理由有二:其一,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学记》指出:“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即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事先告诉学生什么,以便让他们用心思考。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学而第一》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文中反映出子贡对贫富的看法已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孔子则提出更积极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促使子贡立即联想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见子贡已经获得了启发,体认到做人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教师教学生,最重要的是启发诱导。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而不是代替学生作结论。教师如果能这样教学,就能使学生产生“和易以思”的效果,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学生感到学习有趣而容易,又能进行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慧、素质。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四)寓教于乐。

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诗人如果想做到寓教于乐,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和心灵净化,同时应严肃对待艺术创作,遵循特定规范,既顺应读者习惯,又左右读者的心灵和审美情感,引导读者趋善避恶。在孔子的学生都学《诗》《为政第二》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三百篇全为真情流溢之作,学得这个真字,言行思想无不率真,便是由《诗》入道。这样,内容上是大道的表达,再配上和谐的音乐,使学生在生泼的艺术教育中提升人格。寓教于乐同时也揭示了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中所包含的普遍性的真、善、美必须通过明晰的个性化,转化为个体感性可以直接接受的形式,艺术作品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美的融合、统一。

(五)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在学习中一个人独自冥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容易学识浅薄,见闻不广,可见讨论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讨论法。《八佾第二》中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一则故事通过师生的对话,各自都有所感悟,这就是讨论法的妙用。讨论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围绕同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迫使学生不得不学会基于事实、概念和原理的推理来维护自己的意见,同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国外流行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大都是通过小组或班级讨论进行的。培养集思广益的技能。在当今社会中,许多问题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所能解决的。这就要求学生能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对别人的意见做出评价,并能通过集思广益形成自己的观点。学习这些技能的最适当的途径就是通过自由的没有压力的讨论。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讨论为学生提供了练习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极好机会。它需要学生用清晰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论点,在很多场合还必须即兴发挥。讨论法有助于高水平认知能力的形成。此外讨论法还有助于转变个人的态度。

(六)奖惩法。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人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奖惩法”中,“奖惩”就是一个矛盾,“奖惩法”能把“奖惩”矛盾进行有机统一、相互作用和转换变化,人们受之影响,从而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力量。从这一点来讲,“奖惩法”是一个最根本力量。奖励是一门艺术,适当的奖励可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增强其学习动机。孔子善于运用表扬法。《雍也第六》记载:“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所以孔子很看重他,并经常表扬颜回。这样做不仅激励颜回不断完善自身,而且也会带动别人向颜回学习。表扬的手段有很多,不仅有口头上的称赞,也包含着其他形式。“奖惩法”是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产生力量的一个最根本力量。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奖惩”矛盾影响,这些“奖惩”矛盾有“优劣”、“成败”、“好坏”、“亏赢”、“贫富”和“美丑”等,人们通过心理感受、情绪反映或大脑思维,从而支配自己做出各种行为活动,由此产生各种行为活动力量。在此,我们要看到“奖惩”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是非常普通、非常实在又非常根本的一个矛盾,其中反映出来的影响或关系等就是“奖惩法”的具体体现,所以说,“奖惩法”是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产生力量的一个最根本力量。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2】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1年版

孔子和学生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奖惩法

孔子把德行教育作为教学内容的根本。孔子作为圣者先师,伟大的教育家,善于运用世界观、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结合实际运用教学方法。

一、孔子的道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第四》)孔子以“道”为人生的根本目标。孔子在《系辞传》中指出:“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说明了整个世界、生命的起源。孔子认为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五行,阴阳五行生万物。五行体现于人则是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所以,做到仁、义、礼、智、信就是符合“道”。

孔子的世界观决定了其教育的基本内容。孔子学说是以“仁”为核心的,这是由孔子的世界观决定的。“仁”是“道”和“德”的表现。“游于艺”就是通过六艺来达道。《论语》开篇首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指出学习的目的是改正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行“仁”,并提高人的内在修养,以此达道。所以,孔子的世界观决定了孔子的人生追求,也使道德成为教化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世界观决定了其教育方法。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大学》把儒家教学概括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现方法就是使心专一,《三字经》中概括为“教之道,贵以专”。传统的教学注重内求,给学生一段诗文,先不讲意思,让学生不断地读,则其意自现。孔子的学生都学《诗》,《诗》越读,意思越出来,出的不是诗文的意思,而是本心的真知和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与以太极为本体的世界观相一致。孔子在教学中一系列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也都有其特定的理论依据,比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

二、孔子的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由不同层次的方法构成的,有方法论层次上的教育方法,如因材施教法,也有具体方法。

(一)因材施教法。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然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那么在教学中就应采用不同的教育。孔子擅长运用因材施教法。《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子路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不能!”冉有问孔子:“听了就去干吗?”孔子答:“干吧!”华西问孔子:“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回答不一样呢?”孔子说:“子路好勇过人,我要约束他;冉有很萎缩,我要鼓励他。”冉有平时做事退缩,所以孔子鼓励他放开手脚去做;而子路却胆大敢为,所以孔子对他多加管束。这种因材施教法,契机契理,所以孔子的学生出现了七十二贤。

(二)身教法。

儒家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身教法尤其重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告诉我们,孔子以道德修养为重,所以能身体力行,不断地完善自己。孔子认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第十二》),这句话的意思是:身居高位的主政人的品质如风,在下者之品质如草。风加在草上,草必然会随风而倒,由此可见统治者在道德教化中的重要作用。大舜见人捕鱼,年轻体壮的人捕于深潭厚泽这些好的地方,而年老体弱的人捕于激流浅滩,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大舜与年老体弱的人为伍捕鱼,在捕鱼的过程中,见渔者相争而不言,渔者相让则赞扬之,一年之后,则人们相让深潭厚泽矣。在这里,大舜就是通过榜样的作用来教育大家。对榜样的模仿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第十二》)这句话指出了为政者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第二》)这句话指出为政者当以德行为本,不断完善自己,为百姓做出好榜样。这种发挥官员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尧舜禹时代实行的禅让制,说明当时的领导者是以天下为公,所以能够不谋私利,为百姓选出德才出众的接班人。道德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教师都做不到,怎么会希望学生去做呢?要想使大家都去做,必须理论本身是正确的,然后还要有一个优化的环境,即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还是学校,能使有道德的人有好的结果,才能引导大家成为道德人。

(三)启发诱导。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七》)。意思是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来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角落是如此,它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也是如此,就不再多说了。启发的理由有二:其一,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学记》指出:“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即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事先告诉学生什么,以便让他们用心思考。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学而第一》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文中反映出子贡对贫富的看法已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孔子则提出更积极的“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促使子贡立即联想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可见子贡已经获得了启发,体认到做人要不断地完善自己。教师教学生,最重要的是启发诱导。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而不是代替学生作结论。教师如果能这样教学,就能使学生产生“和易以思”的效果,师生关系就会融洽,学生感到学习有趣而容易,又能进行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慧、素质。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四)寓教于乐。

古罗马诗人、文艺理论家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的有关诗的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诗人如果想做到寓教于乐,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和心灵净化,同时应严肃对待艺术创作,遵循特定规范,既顺应读者习惯,又左右读者的心灵和审美情感,引导读者趋善避恶。在孔子的学生都学《诗》《为政第二》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三百篇全为真情流溢之作,学得这个真字,言行思想无不率真,便是由《诗》入道。这样,内容上是大道的表达,再配上和谐的音乐,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艺术教育中提升人格。寓教于乐同时也揭示了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中所包含的普遍性的真、善、美必须通过明晰的个性化,转化为个体感性可以直接接受的形式,艺术作品必须是形式与内容的美的融合、统一。:

(五)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在学习中一个人独自冥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容易学识浅薄,见闻不广,可见讨论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讨论法。《八佾第二》中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一则故事通过师生的对话,各自都有所感悟,这就是讨论法的妙用。讨论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围绕同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迫使学生不得不学会基于事实、概念和原理的推理来维护自己的意见,同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国外流行的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大都是通过小组或班级讨论进行的。培养集思广益的技能。在当今社会中,许多问题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所能解决的。这就要求学生能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对别人的意见做出评价,并能通过集思广益形成自己的观点。学习这些技能的最适当的途径就是通过自由的没有压力的讨论。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讨论为学生提供了练习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极好机会。它需要学生用清晰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论点,在很多场合还必须即兴发挥。讨论法有助于高水平认知能力的形成。此外讨论法还有助于转变个人的态度。

(六)奖惩法。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人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奖惩法”中,“奖惩”就是一个矛盾,“奖惩法”能把“奖惩”矛盾进行有机统一、相互作用和转换变化,人们受之影响,从而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力量。从这一点来讲,“奖惩法”是一个最根本力量。奖励是一门艺术,适当的奖励可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从而增强其学习动机。孔子善于运用表扬法。《雍也第六》记载:“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所以孔子很看重他,并经常表扬颜回。这样做不仅激励颜回不断完善自身,而且也会带动别人向颜回学习。表扬的手段有很多,不仅有口头上的称赞,也包含着其他形式。“奖惩法”是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产生力量的一个最根本力量。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总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奖惩”矛盾影响,这些“奖惩”矛盾有“优劣”、“成败”、“好坏”、“亏赢”、“贫富”和“美丑”等,人们通过心理感受、情绪反映或大脑思维,从而支配自己做出各种行为活动,由此产生各种行为活动力量。在此,我们要看到“奖惩”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是非常普通、非常实在又非常根本的一个矛盾,其中反映出来的影响或关系等就是“奖惩法”的具体体现,所以说,“奖惩法”是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产生力量的一个最根本力量。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2】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1年版

孔子和学生范文第8篇

第一,孔子提出了“成人观”,也注重德、智、勇、力等方面的教育。而所谓成人,就是崇尚礼数,有道德,有智慧与勇气,还会精通六艺的人,几乎趋向完美。孔子的成人观在其重要教育思想之一。孔子认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该将“成人”标准落实到每一处,从而培养更多趋向完美的人才。由此可见,孔子在其教学实践活动中已经培养了很多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目前,市场经济发展很快,学生们都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而无法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将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身体练习的重要手段,从而增进学生的健康。而学校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孔子思想应用于现代体育教学实践的体现。

第二,就是孔子思想中的“武备”思想与“尚礼”观念。孔子认为,在战乱不断、兼并剧烈与弱肉强食的社会背景下,人们想积极参与到政事中去,还要保国为政,则应该对武备和军事武艺等训练进行强化。在孔子看来,战乱不断的时代会尚武强兵,但是应该和仁政与德治相互促进,才能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为人们提供丰衣足食与安居乐业的生活,并且有利于子民听从政令,安心发展生产等。孔子的武备和尚礼等思想观应用于射与御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具有积极意义。孔子非常注重培养文武双全的人才,对射箭和驭车等课业的传授给予很高的重视,意在提高学生的军事体育知识、体育技术以及技能。因此,在孔子的体育教育思想中,武备观念非常明确,不赞同人们还没有对军事技术进行掌握就参与到战争中去,否则不但自身性命难保,国家也面临着灭亡的风险。因此,孔子将武备思想贯彻到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中。

第三,就是孔子的养生保健观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孔子提出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养生保健知识以及保健方法,在古代体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孔子在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时,都会传授给学生关于养生保健知识与保健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不但如此,孔子还会身体力行。孔子认为,人们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实现健康长寿的目的,比如按时休息、劳逸结合和对饮食进行节制等等。如果人们对这些养生保健内容不够重视,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孔子非常重视这个方面知识的传授。而孔子的养生保健思想与现代养生保健原则完全相符,而且具有一定科学性。因此,孔子的养生保健思想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孔子提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认为学习永无止境,不会被年龄限制,教育活动与学习活动都应该贯彻在人们整个人生之中。因此,每个人都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而提高自己的修养。而终身教育内涵在不断扩展与延伸中形成了终身体育理念,这是终身教育必然的发展趋势。而终身体育即人们终身都会接受体育教育,也会进行不断的体育锻炼。如今学校的体育教学都遵循终身教育的理念。在贯彻终身体育的过程中,学校体育非常重要,也是学生们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关键时期。学校应该满足学生们的身体发展需要,还要对学生们以后的需要进行考虑。因此,学校应该引导学生们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并且培养其相关能力。孔子的终身教育观已经与现代终身体育思想相融合,并且应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获得较佳效果。

第五,就是孔子的学以致用思想。孔子一直在贯彻学以致用和以身作则的思想,而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相脱离,主要是为教学而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枯燥无味,导致学生们厌倦体育课。因此,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并且让学生自由选择对自己有用,而且还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从而有利于学生们对运动进行掌握。另外,学生们还可以主动将掌握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融入到生活中,渐渐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形成了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其终身受益,达到学校体育教学的长远目标。

2.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