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蜗居语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相信大家最近都在追一部电视剧武神赵子龙吧,该剧讲述了赵云传奇的一生,每次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大败曹操,挽救蜀汉于危急时刻的故事。下面就武神赵子龙中林更新饰演的赵子龙有哪些经典台词,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这柄青釭剑和你师叔身上的倚天剑,双剑合璧,可以天下无敌。
2、这婚我是不会结的,我已经爱上赵子龙了!
3、大则为国尽忠济世利民。
4、必须要博采众长。
5、刘备麾下除了关羽张飞,未闻有其他猛将,可否通禀?
6、你这个灾星,你还我桃花坳,你还我爹娘。
7、英雄者,小则逞强除恶匡扶正义,大则为国尽忠济世利民。
8、严辰,你雇了这么多人来给你演戏,得花多少钱啊!
9、不是谁的武功高就一定能取胜
10、如今遍地狼烟 群雄并起 要报效国家 唯有先强自身。
11、光天化日,强抢民女,是谁都不会坐视不理。
12、那干脆就叫赵狗蛋。
13、子龙,你这个教书的夫子,为何不给狗蛋取个正名呢?
14、子龙不可能永远蜗居在常山一带。他终有一天要统兵打仗,匡扶汉室。
15、人只有遇到真正的磨难才能体现心里的智慧和坚韧。
16、我爹和我娘呢?他们到底是被谁杀死的?
17、我要给我爹报仇!
18、吾乃常山赵子龙!
19、人有遇到真正的磨难,才能体现心中的智慧和坚韧,我就是要看看子龙,到底能不能配上这把青釭剑。
20、那两把护国神器拿来,老夫要用它震慑群臣,让他们知道谁才是皇帝小儿托付江山的人。
21、学武永无止境
22、英雄者。()
23、人有遇到真正的磨难,才能体现心中的智慧和坚韧,我就是要看看子龙,到底能不能配上这把青剑。
“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连串数字蹦出:房贷6000,吃穿用2500,人情往来600,交通费580,物业管理费340,手机电话费250,还有煤气水电费200……也就是说,从我醒来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400,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这些数字逼得我一天都不敢懈怠。”这是近来热播的电视剧《蜗居》中的一段经典台词,也是一个“房奴”的生活写照。
房奴,顾名思义就是做了房子的奴隶,因为买房承担着过重的贷款压力。很多按揭买房的人自称为“蜗牛”一族,他们身上背着房子,在享受着高薪、白领、有房一族等诸多心理安慰的同时,也承受着“一天不工作,就会被世界抛弃”的精神重压,生活质量大为下降。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高达98.09%背有房贷的人,心理上会产生焦虑情绪。有心理专家介绍,因为还房贷而出现困惑、迷茫、焦虑、压抑等心理问题的“房奴”,基本是22岁至35岁的青年人,大多是大学刚毕业或博士毕业,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喜欢争强好胜、喜欢迎接挑战。以前这部分人最容易跳槽,但因为买房却不敢轻易跳槽。因为买房后,他们需要用稳定的收入来保证还贷,他们感觉到自己的经济突然紧张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敢于随意了。
“不敢轻易换工作,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好好享受生活。”这是部分“房奴”按揭贷款买房之后的真实写照。
按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此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而新浪网房产频道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1.1%的人购房用了按揭,而这群按揭族中,有31.75%的月供占到收入的50%以上。
“房奴”,无疑是对时下依靠按揭而来的所谓“有房一族”生活现状的生动概括。要想成为房子的主人,就得先做房子的“奴隶”,为“养房”搭上大半个乃至全部的青春。可是,房子真的就是“奴主”吗?当然没这么简单,作为商品的房子,充其量也就是道具,真正的“奴主”显然另有其人。
比如银行。一直以来,住房按揭贷款被银行视为低风险、收益稳定的优质业务。有人戏称,所谓按揭就是“按住了揭你的皮”。房产抵押在银行手里,你还能跑了?而另一方面,我们知道,虽然目前银行存款实际上是负利息,但存款余额却年年创新高,这种背景下,面对“房奴”这样的优质客户,岂有放过的道理?
1.不经历人渣,怎么能出嫁,没有人能随便当妈。
2.夫妻吵架是给自己的坏脾气找一个不用道歉的发泄对象。
3.我们的城市虽小却总归有我们的家,有爸爸妈妈,大都市再大那也是别人的家。
4.你把钱带走,把爱留下。
5.男女是有别的,你看我们女的,随便拨拨头发也性感,穿个短裙也性感。可是你们男的,居然只有一种方式会让女的觉得性感就是刷碗。
6.你还比较勇敢,敢出来相亲,我就没这个勇气,现在相亲跟打仗似的,拼家世拼学历拼姿色,一上来就真刀真枪的开战了。
7.琳达是女人里的比亚迪,便宜实惠,有性价比,所以会成功,因为有人愿意贪小便宜。但车雅尼是女人里的兰博基尼,稀有、高贵,不是所有人都用得起。只要男人,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就知足了。
8.既要和对方保持距离,防止误会,又不可拒人于千里之外,不可小家子气,以免伤了对方的自尊,恶化同事关系。
9.商场上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你借重对方越多,付出也就会越多。
10.你只和你自己在一条船上,只要记住这一条,你就能适当地关心别人了。
11.在职场上,每一个人都是你的朋友,每一个人也都不是你的朋友。朋友是难得和珍贵的,你的老板不是你的朋友,同事也不是。
12.怎样在办公室拥有好人缘?
同事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记得同事的生日,给她一个意外的惊喜,着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却能让你们的友情迅速升温。
13.路遥知马力不足,日久见人心叵测。
14.与其羡慕别人,不如把握自己的长处。
15.练就从最有限的资源中挖掘最大内容的本领。
16.在职场中,比学历、背景及工作经验更加重要的,是品质与才干。
1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作为下级,做好本职工作是首位的,莫要随便去打听上司的工作进展。
18.既然做了别人的马前卒,就得干马前卒的事,如果败局难以挽回,那就不妨努力为自己的将来捞住一点胜算吧。
19.有些事心知肚明即可,说出来味道就变了,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
20.不知道怎么走,就停下来,看看全局。当局者迷,不知道怎么走,说明你离棋盘太近了。
21.要想打败一个人,就一定要比他快。
22.过犹不及,事情好过了头,就要谨防后面的危险了。
23.要打大胜仗,无论是老板,还是作为员工的你,都需要整个团队的力量,没有好兵的将军,打不了胜仗,没有好将军的小兵,再逞能也把握不了全局。
24.最受同时欢迎的,一定是哪些关键时候能够帮得上忙,职业化、能干的人。
25.局势未明之前,不要轻举妄动,以不变应万变,让对手先行,自己再后发制人。
26.既要学到本事,又要赚到钱,两者缺一不可。
27.不要自作聪明。在一件事情没有表现出来之前,不要着急给它下一个判断。
28.有些话老板永远不会告诉你。
29.、我们这些小白领,用力过猛会过劳死,用力不足连蜗居都住不起。
30.有野心的人在忙着摧毁这个世界,有梦想的人在忙着修复它。
31.在职场中,不要像玻璃一样脆弱,而是要像水晶一样透明。
32.人生最应该拥有什么?高智商?高学历?有钱的父母?其实我也觉得这些不是最应该拥有的东西……什么都不如有一个识时务的好性格。
33.事成于密、败于泄,销售刚刚开始,不要多想成了怎么样,要多想想事情过程中的细节,哪些是符合人之常情的,哪些是与事实不符的。
34.提高观察力和记忆力。只要是见过一面的人,不管隔多长时间,都能一口叫出名字,并且说出见面时的林林总总。
35.事成固然大吉,不成,最多换一份工作。重要的是,你学到了经验,积累的做销售的知识,这些东西才是真正属于你的,是比钱更重要的吃饭的本钱。
36.和对手谈判,好比下棋,你先开口未必有先机,而是让对方拿住了想法,确定了你想要什么。
3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战胜对手,先要摸清对手的底牌,知道对手都做了些什么。
38.销售不是战争,商场也不是战场。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商场,是需要双生双赢的。在商场上,你没有敌人,也不需要消灭敌人,你要尊重对方,帮助对方获取利润,前提是,他必须和你合作。
39.先有诚意,后有生意。
40.联合次要竞争对手,打击主要竞争对手,然后再打击次要竞争对手。
41.卖软件和卖冰棍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卖东西。
42.、成为好销售的必要条件:1)团结周围的一切力量;2)对人和事有着明晰的判断;3)能够事事顾全大局,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想问题。
43.有共同的利益,就有联合的可能性,即便彼此是竞争的对手。
44.我要做销售,就是为了赚钱。要凭借自己的能力,以不犯法、不亏心为前提,用尽全力挣钱。哪怕从明天起,你们笑我拜金,哪怕榨干我自己,我要改变我的生活,我要留在这座城市里!
45.速度赛马这事儿,比的是马而不是骑手。就算骑手你能力再强,技术再高,马不行,同样没有胜算。那什么样的马才是好马呢?速度、耐力、足力、品种、血统缺一不可。赛马界从来不缺好的骑手,缺的是顶级的赛马,所以可遇不可求的是好马遇上了好骑手。让人惋惜的是,本该淘汰的马困住了好骑手。你知道最终被淘汰的马会被如何处置吗?安乐死。如果把晶通比作一匹赛马,那我就是那个骑手,不管我能力如何,我也不愿意看到这匹老马被安乐死。每匹马都有自己的名字,不管它曾经是输是赢,都有自己辉煌的历史,可如果让它死了,那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46.冰箱里有块肉,现在政府要求把这块肉端出来,用双手捧着,放到太阳下面去晒一晒,然后再原封不动放回冰箱。就这个过程啊,我付出了时间,付出了精力,当然那块肉我是没资格动的,怎么拿出来的,还得怎么放回去,可是我落着什么了?得到什么好处了?除了蹭了一手的油!这油脏吗?脏。粘在手上难受吗?难受。可是我不舍得擦,那是我付出辛苦赚来的。当你手上蹭的油多了,你就不会嫌自己脏,当油不够打赏你的时候,你自然就开始惦记那块儿肉。
47.一件事的成功,两个人的感情,当开始分崩离析时,一定是因为其中一个人先开始质问自己:这件事,这个人还值不值得我相信?如果可以相信的话,我还可以信他多久?信他多少?有的时候,背叛并不是一个结果,当人们心里开始对自己提出这些问题时,背叛的过程已经宣告开始。
48.世界上所有的合作都是螳螂扑蝉,黄雀在后的游戏,就像咱们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从队友变成了对手,如果你想确保队友不会变节,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队友的对手也一起加进来,让他们互相牵制,互相提防,这样,你就安全了。
“年度最有前途嫩导”
2011年9月,由罗永浩导演的《小马》在网上开播,这是网络电影短片集“幸福59厘米”系列中最受关注的一部。网民从早上起就守候在机前,翘首期待老罗端出热气腾腾的电影处女作。
身兼英语培训机构CEO、网络文化名人的老罗,如今又当上新锐电影导演,三重身份的碰撞,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没有宣传会,没有主创人员与影迷见面会,47分50秒之后,微博上已经开始了对这部网络剧的热烈讨论。
《小马》讲述了一个身患夜尿症久治的摇滚乐手,在寻找和留住真爱的过程中,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一难以启齿的秘密。
鼎沸的评论声中,一千条言论折射出一千个小马,力挺者说:“第一次拍电影都能这么完整好看,有多处爽朗大笑,没太硬的伤,看第二遍也不觉得闷。”
拍砖者说:“这部作品达到了冷笑话精选的水平,文青也好,愤青也罢,搞来搞去不过就这点出息。”
中立者说:“老罗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要拍一部合格的电影确实不易。”
誓言要拯救中国电影的罗永浩也不断地更新微博,回应种种评论,并笑称自己为“年度最有前途嫩导。”
对于网民来说,一部网络剧的兴起和随之迅速扩散的影响力,已经不是新鲜事。
2010年,一部名叫《老男孩》的网剧以1,13亿的搜索量被评为“2010年中国十大文化产品”之一,共同获奖的还有美国大片《阿凡达》。这一奖项完全由中国网民的搜索和点击量来决定。短片《老男孩》因触及现代人的怀旧神经,在中国的网络上迅速爆红,该片的创作者“筷子兄弟”――80后肖央和60后王太利,一夜之间“粉丝”遍地。
《老男孩》是一部重温青想与激情的短片,它走红来得如此猛烈,43分钟的短片上传网络11天,播放次数已近800万。各电影网站上,这部网络短片都得到了国产电影罕见的高分。
“现在中国的网络短片正是一个最朝气蓬勃的时候,也是一个发展最自由的时期,而且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去支持它。”肖央说。
很多人将2010年称为“中国网剧元年”,而《老男孩》的走红被看做是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之_。
2010年,《老男孩》在中国大陆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的娱乐指数中超过了一些大片,遥遥领先排在第一位,评论超过2500多页,达数万条。其中的歌曲更是创造了历年来歌曲搜索的新高。
与那些靠恶搞、雷人走红的网络短片不同,网友对《老男孩》评价最多的是:“泪流满面”、“看一遍哭一遍”、“一部70后、80后必看的电影”。
“在青春和梦想面前,每一个人都是。”众多关于《老男孩》的评论中,王太利独独记住了这一句。“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老男孩》里的这句话,已经成了许多网友的签名。
2010年,中国的网络电影、网络剧、网络短片、新媒体电影等呈现出爆炸性增长,很多视频网站都尝试推出自己的原创视频。搜狐出资120万一集购买《沉浮》互联网视频版权,腾讯出资185万元一集购买《宫2》互联网视频版权。门户网站购买电视剧视频版权新闻中的“价格”,听上去就像拍卖市场中的竞价,屡次推高,屡次刷新。
相比2006年最火暴的《武林外传》视频版权总价不过10万元,如今网站开出的视频版权一集的平均价,已经相当于5年前一部电视剧的价格;而购买一部热门剧动辄开价千余万,5年问标价上涨近1500倍。
一部部构思精巧、直面现实的网络剧,在人们工作、学习之余的娱乐生活中,带来了比主流大银幕电影和电视剧更新鲜、更富趣味的谈资,文化娱乐的江湖中,网络剧影响力的涟漪,正在以年轻受众为核心,不断地层层扩散。
草根游戏悄然兴起
快餐式、碎片化的消费诉求,决定了网络剧这类影视形式异军突起的大环境。2009年,随着微博的兴起,一系列“微”字打头的概念横空出世:微小说、微语录、微电影…一
最初的网络剧来源于网友自创的各类搞笑视频,将大众熟悉的影视作品经过重新剪辑、配音,在一个自定的主题下“导演”一出新戏,这样制作出的短片,往往有着出其不意的“笑果”。
电视剧《蜗居》在全国热播的同时,一则用唐山话配音的短片《北漂儿周杰杰买房记》开始走红。这部短片以周杰伦的各类影视剧、MV剪辑合成,用夸张诙谐的手法描摹了大城市寻求容身之所的“蚁族”之辛酸。
改编得多了,自然有市场嗅觉敏锐的赞助商联合创意十足的影视从业者,用策划电影的阵容和流程创作起网络剧。跟主流大银幕电影相比,网络剧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广告植入回报率高、题材相对自由,自然深受青睐。
《Mr.雷》、《苏菲日记》、以《老男孩》为代表的“十一度青春”系列、由香港导演彭浩翔执导的“四夜奇谈”系列……不论是单独成篇还是系列成剧,不论出自知名导演还是民间鬼才,这些网络剧有新颖的角度、搞怪的口吻与时尚的装扮,将普通人爱情的悸动、友情的背离、成长的无奈娓娓道出,在吸引网友眼球的同时赢得了口碑。五脏俱全鲜活动人
中国球迷半开玩笑地认为,篮球在中国的火暴,有中国足协一部分功劳。同样,网络剧的兴盛也比照出了当下大银幕电影令人审美疲劳的态势。
国内主流院线市场,可供人选择的除了好莱坞进口大片,基本以国产时装大片为主,大银幕上,光鲜亮丽的“杜拉拉”、“单身男女”们,以“非常完美”的姿态接受着命运毫无意外的慷慨馈赠,女主角能遭遇‘名车豪宅”的他,男主角也能撞上美貌深情的“另一半”,脸谱化的人物在小打小闹的“戏剧冲突”之后迎接皆大欢喜结局,高分影评大多来自制片方雇佣。
比起花上一周的午餐费坐进电影院味同嚼蜡地感受物质生活的落差,白领青年小高更愿意早点回家,打开电脑就着自己煮的面条和女朋友分享“筷子兄弟”的网络剧新作《赢家》,剧中男主角中年取得成功后,却和妻子闹起婚姻危机,有一天他的灵魂突然飞起来,将人生重新“倒带”,发现了长久以来被自己忽视的幸福。
创作者说:“以前年轻人的榜样多是张海迪这样的励志人物,而现在主要是马云、李开复这样的财富榜样,我不是否认财富榜样的作用,而是说大家应该多思考挣钱以外的东西。”
随着网络剧的兴盛,很多低成本故事片也走起了重剧情,轻包装,反映现实的路线。这些看似没有大牌明星的影片也意外收获不少好评。受时问长度和观影方式所限,在智能手机、微博等新媒体上竞相上映的网络剧,依然以更加灵活生动的姿态扩大着观众群,影响着人们的观影方式与思路。
百花竞放时风景哪边好
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娱乐、交流方式的转变、创作者们的智慧与心血,共同催生了如今网络剧一片繁荣 的景象。
如今的网络剧不仅局限于确定一个主题展开创作,很多产品广告、网络游戏与电影的预告都采取网络剧的形式,网络剧成了一样事物进入大众视野之前的最佳“暖场”形式。
大多数人都还记得,电影《无极》上映之后,由胡戈创意制作的恶搞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则在当时引起不小轰动的短片可以算是网络剧的“鼻祖”
如今,人人网、开心网等sNs网站上冒出的许多情节紧凑搞笑、剧情连续反转的短片似乎是这一传承的延续。这些网络剧形式的产品广告均出自胡戈之手,他善于在片中结合时下热门的影视剧题材,如“穿越”、“裸婚”等,并娴熟运用网络上最火的流行语“咆哮体”、“淘宝体”等等,以亲切搞笑的无厘头风格受到网友追捧,胡戈也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网络剧广告创意策划人。
此外,某大型游戏的网络宣传广告《爱情终结者》,讲述了一对职业都是“爱情终结者”的情侣,他们看透了爱情的无常,于是用游戏ID永远记住彼此之间感情的故事。
电影《雪花秘扇》、《失恋33天》正式上映前,都推出了以主角为讲述者的预热网络剧,这种网络剧宣传形式,伴随着人们的无数次转发,正在由新颖变得寻常。
网络剧一再升温,成为微博上热议的话题。不仅正在成为无名创作者实现艺术梦的路径,也吸引了很多影视导演及演艺明星加入其中。导演姜文推出了一部10分钟左右的微电影《看球记》,用其特有的黑色幽默诠释父爱。此片在网上迅速走红,十多天里就有千余人次点击观看。除此之外还有周迅主演的《指甲刀人魔》、徐铮制作并主演的《一部佳作的诞生》、陈小春制作的《真假陈小舂之谜》,以及姜武制作的《大阴谋》等赫然列在其中。
网络剧领域的扩大,用途的复杂化造成了这个领域的鱼龙混杂,比如设备使用上很悬殊,有人用昂贵的高清设备,有人用家用摄像机,有人甚至就用手机。内容上也是有人原创,有人就用现成的网上流传的小笑话,省心省力。
家是神圣的,家里埋着生命之根——脐带。
家园是尊贵的,家园是留着梦和念想的圣地。
忘不了家,走不出家园,它们是留存心底的铜版画。
县城里有一套楼房,居住将近二十年了,但是听到或看到“家”这个词,我的脑海里第一个出现的是一所四合小院,土墙,木门,房前屋后栽满了青杨,一条小溪在门前淙淙流淌了千百年。
四合院留守的那个村庄有个诗意的地名——泽林,我出生在这个有着诗意的名字的小山村。
泽林,坐落在青藏高原三大山系之一——祁连山支脉的赤烈神山南麓的一个皱褶里。
走进泽林,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那些高大的青杨。村道旁,房前屋后,全是一棵棵青杨,四周的山沟土坡上除了青杨,其间夹杂了一些不高的白桦、云杉、沙棘。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考进师范学校开始,离开泽林将近三十年,但忘不了有山有水的故乡,忘不了那个四合小院,有梦也是在那里。只要梦回故里,离世的父母也一定在,他们在这个四合小院里养育了六个儿女,也许他们一直恋着这个给他们希望也给他们苦难的小院子,至今他们留存阳世的一袭魂魄还在守候着这个家。
家,一个名词,更是一个温馨的形容词。
上有一颗太阳,太阳底下有一栋房子,房子下养着一头猪,这就是家。
很早以前,“家”字有很多种写法,房子下面的“豕”是“人”、“羊”、“牛”“犬”,甚至“鱼”这些字,有秦始皇的统一文字,家里只剩下了猪,想象秦始皇喜欢吃猪肉。
其实很多民族家里不养猪,比如伊斯兰教民族,就说我们土族人,养猪也是定居河湟谷地之后,更早的时候,我们饲养的是牛、羊、马、牧羊狗,流传至今的赞歌里面走动的还是马牛羊它们——
赤烈神山山顶上,
枣红马儿在驰骋,
马群兴旺呈吉祥;
赤烈神山山腰上,
黑色牦牛在奔腾,
牛群发达呈吉祥;
赤烈神山山脚下,
雪白羊儿在撒欢,
羊如繁星呈吉祥。
城里的蜗居,居住二十年总是和“家”无法联系,一说回家,我总是想到坐着公共汽车,回到坐落在赤烈神山脚下的那所四合小院里,而不是回到楼房里和妻女呆在一起,心底的感觉这套楼房一直是个暂时的居所。
三面环山,山上有田地、树木;门前有草地、小溪。
这是一幅永不褪色的铜版画,至少她在我心目中就是一幅“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铜版画,虽然我不是智者也不是仁者。
从我家出门往东两公里,有一条山沟,沟口有白塔高耸,有经堂僧房静默,从背靠的山崖垂挂到经堂翘檐的经幡红黄蓝绿飘摇着,寺院的名字叫“馒头寺”,原因是经堂背靠的小山形如一个大馒头。
小时候,寺院拆除了,但寺院对面的那片松树林还在,有牧羊人在寺沟里放牧,一声声粗犷而缠绵的“花儿”随风飘来——
花石峡里的石头大,
泽林峡里的风大;
阿哥心里的烦愁大,
尕妹心里的鬼大。
我的艺术源头从这里出发,除了凄婉优美的“青海花儿”,还有奶奶讲的《黑马张三哥》的神话故事,阿妈唱的《登登玛秀》古歌,阿爸说唱的《祁家延西》英雄传奇,它们和家乡山山沟沟里的麦子、青稞、山药蛋,以及门前那条小河里的山泉水一起滋养了我。
如今,信仰开放,馒头寺重新修复。回家,看到老人们手拿佛珠,围着寺院的佛塔转经,一种祥和的温馨弥漫心头。
人应该有信仰支撑,这是我对宗教最基本的理解;我的祖辈有原始的苯教信仰,也有佛教信仰,天人合一,万物相安,和谐为美,有什么不可追随的道理!
时代在发展,有很多东西在发生变化,作为一个文化人要“与时俱进”,但我在城市生活二十年,我融不进城市生活,今夜写到“家”字,我的思绪又惯性滑向泽林滩,仿佛又走进了那座四合小院里。
有记忆之时,大门是柳枝编织的篱笆门,四合小院里只有五间北房,一家五六口人,养着的一头牛、十几只羊,烧火做饭的柴火都藏头于五间土木房下,小小年纪梦想长大了一定要盖一面红砖青瓦的松木大房。
那时房子是窄了一点,但有父母的爱笼罩在四合小院里,儿时的苦难也就有些轻描淡写。那时身上的衣服是破旧的,填进肚子里的只有青稞面、洋芋蛋,我们兄妹几个伴着门前的白杨树,风雨飘摇中茁壮成长。
回忆那段时光,今天留存心底的总是一些温馨的画面。
煤油灯下阿妈缝补衣物的剪影定格在那个花格子木窗子里,而这情景发生在一些节日之夜,平时忙于生产队的劳作的母亲像一只辛勤的“登登玛秀”(承载着土族妇女的苦难和希望的一只鸟),满心的愿望就是喂饱几只雏鸟。
曾几何时,每当夜幕降临,阿妈的一壶熬茶烧开的时候,就会有人推开篱笆门进来,有爷爷、叔叔,还有左右邻舍的大人们,他们放下疲惫和烦忧,互让着品几锅旱烟,喝着浓酽又有些苦涩的熬茶,家长里短的话题传达着一种亲情友情的绵长。
当年的话题之一是,隔壁的才丹叔叔说要到后山的元浦沟背一点煨桑的柏树叶,阿爸说:你到鹰嘴崖下看看我的皮袄发潮了没有,发潮了凉一凉。爷爷又说:擎天柱下的窝子里可能没茶了,你拿上点。
窝子,是那时候进山人休息、喝茶甚至过夜的山崖石洞,那里常年存放着干木柴、茶壶、茶碗、茶叶、盐巴,还有一两件皮袄,一把斧头。
在电脑上打出“茶壶”、“盐巴”这类词语时,我不期然想到了青海诗人昌耀的一句诗——
前方灶头,有我的黄铜茶炊。
诗人写下这句诗时,也有一些割舍不下的东西如鲠在喉吗?
有黄铜茶炊,就可以放下身心的一些疲累,就像大山深处的窝子。
窝子不是一处,有很多处;也不是某一个人的,进山的人都可以用窝子里的东西,用过,谁都会收拾好用过的东西,茶叶或者盐巴完了,有人提示,下一个人会主动续补一些;看到窝子里的皮袄发潮,谁见了,就一定会凉晒一下。
现在,这种情景还有吗?没有了,至少从泽林到元浦沟这条几十公里的进山路上没有了,整个路上的树木、灌木丛消失了,野生动物也都搬家远去了,留几个窝子没必要了。
这些画面消失的原因难以追究。
冬闲之夜,如果有人提着一瓶青稞酒进来,大家的脸上就写满了幸福和陶醉,几杯酒下肚,有人带头唱起来了——
伽哈蒙古儿的子孙啊,
端起佛恩闪光的酒杯,
唱起蒙古儿自己的歌谣吧,
用歌声把心中的情感表达。
这是一曲赞歌的开始,伽哈蒙古儿,是土族人的自称。之后就有一首首赞歌、宴席曲、祝酒歌在房间里萦绕。那时候,山野间疯玩一天的我就在这些悠长的吟唱中沉入梦乡。
后来,五间房子变成了十间,后来又有续添,家里的条件一天天好起来了,这时候父母也一天天变老了,年老的父亲多少次念叨不完的还是雕刻着福贵花卉图案的两面子松木大房。
雕刻着富贵花卉的松木大房还在泽林滩里,只不过房子里住着别姓人家,说起这些,父亲眼睛了就有了一种怨恨。
解放前,泽林滩里很多男人玩赌博,我二爷爷其中之一。爷爷病亡不到一年,二爷爷玩赌玩大了,他输光了自己的一份家业,连带着把爷爷留给父亲的一份也输掉了,年仅五岁的父亲寄养到了舅父家,那时候他不知道自己真正变成了贫农。
这事很长时间是父亲的一块心病,随着时光的流逝,儿女的成长,父亲不再提起这事。杨木的房子有了,房子里有儿女出入,父亲也就释然了;他和母亲用劳苦和爱呵护着我们的家,夜幕降临的时候父亲唱起英雄传奇《祁家彦西》,七十八岁带兵出征的老英雄就在一种苍凉中纵马驰骋。
要说的是,父亲就是父亲,他能用一种胸怀、几杯青稞酒冰释一些苦难或者心中块垒;解读这样的父辈,做儿子的我们需要一种土地一样的忍辱负重,需要水一样的一种悠长耐心。
有关变成贫农这件事,父亲就那么说过一两次,之后他就装进自己的心里,更多的给我们说到的是做人的道理,或者用歌声言传一些民族的历史文化及民风习俗。
父亲是文盲,他不会给我们讲一些生活的大道理,他会用故事、歌谣、事实引导我们,比如他讲到的架子车的故事。
话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某一年秋天的傍晚,我家的麦子青稞刚刚拉到家门口的场园里,阿爸阿妈回家吃饭,之后又出去收拾场园,看到放在旱场上的架子车不见了。
遇到贼娃了,架子车偷走了,打碾入库的喜悦随着秋风而去,父母陷入了置办不起一辆架子车的愁苦中。
三天后的早上,阿妈去担水,开门看到架子车放在大门口,架车的牛还没有卸下来,一个人蹲在门边的石头上吸着旱烟。
吸烟人看到母亲出来,问了一声好,赶紧从车箱里抬下来一个背篼,让母亲带他进门。
车子回来了,进门的陌生人从背斗里拿出一包茶、两瓶青稞酒,还有一背斗油炸馍。
上炕落座,话题拉开。
原来陌生人是山那边石窝村人,姓张,家里没有架子车,我们两家素不相识,借车不可能,无奈之下他看到我家的麦捆青稞捆已经上场,他悄悄拉走了我家的架子车,拉完自家的捆子,他还车来了。
今天,听着这个故事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但故事就发生在物质贫乏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来父母给我们讲这个故事,当初可能就是教育我们做人要厚道,让我们体会诚实是一种美德。
时至今日,提到这个故事,心中五味杂陈,当下,会产生这种传奇式的故事吗?
后来父亲和张叔成了至交,到现在两家人还在来往。架子车失而复得这样的故事流传的还有很多,但都是二三十年前的,现代版的故事是邻里间你偷我的鸡,我摸你的狗,隔壁两家人为一条排水沟的走向打得不可开交。
说到家,有一个词很珍贵地跳进脑海——串门。
记事的时候,泽林里有一半人家安不起一座木门,土墙上挖一个圆门洞,篱笆编的栅门只为了不让猪啊狗啊随便走进院子,于是邻里之间相互串门也就随便了很多,不像现在,家家都是铁大门,随手一关防盗锁自动上了锁,一家人守着一台电视机看一些肥皂剧。
那时候串门是一种交流和享受,人们在串门中相互关心着,一村的大小信息也就你知我知,一种村庄的亲和力也就牢固的传承着。
有时候回老家,特想去串个门,但看到人人家家铁门紧闭,再看到进门时主人满脸“有事吗”的警觉神态,一种心情也就自动关门。
但是还是想回家,回到“鸟枪换大炮”的红砖红瓦的四合院里,躺在打泥炕上想想过去,回忆能抚慰城市流浪中疲惫的一颗心。
黄昏来临,走在村巷间,一股油炝葱花的浓香引来一种“今夕何夕”的怀想,那时候太困难了,记得有一次二婶说:有点清油,烧一顿拉面多好。爷爷回了一句:有清油,炝到驴粪上也香。
回忆酸涩又甜蜜。
背着碎花布头书包的快乐定格出我少年的身影;走到挂着“泽林小学”校牌的校门前,那些坚守山村的启蒙老师的音容笑貌蒙太奇式幻化而来,他们大都是一些初中毕业或者小学毕业生,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民办老师”,那时候一个月拿十几块钱的工资,但是他们硬是让泽林的多少尕娃丫头睁开了懵懂的眼睛,一些人在他们的扶持下走出了大山的怀抱。
启蒙老师里面忘不掉李老师,他叫——李尔德,是山那边东沟乡人,到泽林要翻过一座叫“石崖豁”的石山,山路弯弯曲曲很不好走,至今还没有通车,李老师十八岁从初级师范班毕业分配到泽林小学,在这条山路上走了将近四十年,退休前一年胃出血倒在了讲台上。
第一次见到李老师,我想到了他家也可能很穷,他瘦瘦弱弱的,设想他也可能经常吃不饱肚子。念了几年书,有点懂事时才知道李老师有胃病,因为拉扯五六个孩子,媳妇又是长病在身,自己的病一直就那么拖着。
佩服李老师是他写一手好字,他面朝学生背对黑板,反手能写出一黑板规整的楷体字。那时候粉笔很少,下课了,我们时常拿白土块在黑板上临摹李老师的字。
老师有病,不能过多运动,他喜欢看书,养一些花草和小动物。一到夏天,他的宿舍门前花红柳绿,三两个鸟笼子里几只红胸脯的小鸟“啾啾”不停,“红勾蛋”、“黑钢蛋”之类野蜜蜂“嗡嗡”于芍药、干枝牡丹丛中,其时李老师就坐在花丛中看书,有时候拉一把二胡。
那时特想知道老师看的那么厚的一本本书里有什么东西值得他一看一下午?有一次偷偷看了一下老师的书,书名叫《增像全图三国演义》,里面是繁体字,竖排的,有很多插图,一些人骑马拿枪混战在一起。当时就有了一个梦想——要好好念书,长大了像李老师一样看厚厚的三国。
最忘不掉的是老师房门两边的那些水蜜蜂,至今不知道这种蜜蜂的学名,小蜜蜂无蛰人的小利剑,它们喜欢在土墙上打洞,之后从河边抬来河泥做蜂窝,时间长了,一根根长长的泥壳悬挂起来,水蜜蜂进进出出泥壳也不会掉下来。李老师掌握了水蜜蜂的习性,就在宿舍门两边土墙上钻了很多小洞子,结果就有不少的水蜜蜂来安家了,闲暇时李老师就会蹲在宿舍门前看蜜蜂的劳动。
三十年如一日,李老师的坚守让我学会了站高望远。
今天,“故乡”一词变成一种时髦走进歌坛,走进画册,浓妆艳抹于诗文中,我的回忆里还是充满着昨日的青涩,今日的温馨。
架子车失而复得的故成了传说。
森林、野生动物、窝子消失的时候,泽林滩和四周的大山里生长的不再是美丽、和谐、温暖这些词语。
写到这里,又想到了爷爷有关吸烟的一段类似周立波语录的精彩话语,爷爷说——
以前的人没有弯弯绕绕的花花肠子,人心耿直,所以都抽长长的、直直的将近一尺长的旱烟锅。
后来世道变了,人性扭曲变形了,这时候男人们抽的烟锅跟着变成了弯弯拐拐的不到三寸的短烟斗。
现在更是世风日下,人和人之间没感情没信任,大家做事讲究速成,因此抽烟不需要专门的烟斗,一次性的纸烟受到大家的青睐。
想想很对,现在办事喜欢在宾馆酒店茶楼洗浴中心里,一顿饭、几瓶酒、几包烟,一次暧昧的按摩,一件事就摆平了,之后很多人之间相互利用之后的那种关系,也就和易挥发的酒、易消散的烟一样烟消云散。
好在有远见的人们看出了危机的四处潜伏,因此——
为了保护环境,枪支管理办法出台了,“退耕还林”政策出台了,山林草地艰难中恢复着昔日的模样,一些消失很多年的小动物又出现了,比如红狐、岩羊、雪鸡、蓝马鸡。
为了重塑传统人文道德,“重读经典”的倡导开始了,看到这个词,首先我想到了启蒙老师李尔德,他的淡泊中的坚守,清贫中的和乐,肯定是手捧的那些经典赐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