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宝莲传说

宝莲传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宝莲传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宝莲传说范文第1篇

它,

掌握着你的未来,

遥控着你的肢体,

控制着你的呼吸。

它,

不是传说中的猞猁子,

不是神话中的宝莲灯,

不是小说中的愿望星。

它,

宝贵但却平凡,

庄重而不妖艳,

美丽但不耀眼。

因为有它,世界才如此美丽,

因为有它,世界才如此多彩,

宝莲传说范文第2篇

宝莲灯 也称宝莲花,因硕大的花序很像神话传说中的宝莲灯而得名,其实这只是它的商品名,真正的学名叫粉苞酸脚杆或美丁花。其叶片硕大,色泽浓绿光亮,粉红色的花序富丽堂皇,看上去非常喜庆,陈设于大型客厅、书房等处,雍荣华贵,新潮而又时尚,是花叶俱佳的高档花卉,尤其适合逢年过节时陈列摆放。

倒挂金钟 因花形似灯笼而被称为“灯笼海棠”或“灯笼花”,此外还有吊钟海棠等别名,其绿叶间下垂的花朵摇曳飘荡,婀娜多姿,酷似一盏盏悬挂在枝头的彩色灯笼,奇特而美丽,可做中小型盆栽点缀室内或庭院、阳台等处,尤其适合做吊盆,悬挂于窗前、廊下等处观赏,其清新飘逸,令人耳目一新。倒挂金钟的品种很多,主要有白萼倒挂金钟、重瓣倒挂金钟、水仙倒挂金钟、长筒倒挂金钟、匍枝倒挂金钟以及“封面女郎”金钟等。

风船葛 果实奇特,看上去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小灯笼在秋风中摇曳,故也称青灯笼,此外还有倒地铃、鬼灯笼、天灯笼、包袱草、三角泡等别名,在热带及亚热带有着广泛的分布,有人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引种栽培,或栽植于自家的小院,或缠绕于篱栏、墙土百,或盆栽于阳台、窗台,清新自然,富有野趣。其种子上有心形图案,可作为情侣间表达爱意的小礼品。

栾树 又名灯笼树、大夫树,其夏季及初秋金黄色的花朵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醒目,仲秋至初冬蒴果似盏盏灯笼悬挂于枝头,其果皮棕红,绚丽多姿,在微风的吹动下,如铃铛哗哗作响,故也有人称它为“摇钱树”。观果期很长,可从8月一直到11月,棕红色的果实远远望去,犹如秋天的红叶,给人以色彩斑斓、秋色浓郁之感,是优良的行道、庭院景观树种,同时也是良好的工业污染区配植树,还可作防护林、水土保持、荒山绿化树种。此外,栾树的木材较脆,易加工,可作板材、器具等。枝叶有杀菌的作用,叶可提制栲胶,花为优良的蜜源,亦可提取黄色染料,种子可榨油,供制肥皂及油。

宝莲传说范文第3篇

这是一大类古代民间神话传说的一个标准版本,包括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几个最为著名的民间神话传说,如《天仙配》、《牛郎织女》、《白蛇传》、《宝莲灯》等无不是以此结构为滥觞。不仅如此,大概许多人在各地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导游讲起当地有关某一景点的传说时,很多的“美丽动人”故事总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这些故事除了主人公换成了狐仙,龙女之类,情节上稍有变动外,在结构上也都与此相类似。

以小说的眼光来看,这类故事传说的情节,结构未免过于简单和缺乏想象,但是,这并没有妨碍这一类传说的广泛持久流传。它们不仅是在这个国度成长的每一个儿童的童话,而且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电视作为大众娱乐方式普及之前,在中国民间许多地方,由这些神话传说改编的电影、戏曲仍然是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被许多的成年人所津津乐道,构成他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中国人会如此偏爱这样一个故事主题,这一主题的频繁出现和广泛持久流传究竟说明了什么?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神话传说的这种结构趋同性曾让我感到疑惑不解。 难道这仅仅说明了中国人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而长于模仿?还是说,这仅仅是一种的偶然巧合?

在传统的解释中,这类神话故事是作为表达封建男女不满礼教束缚,追求美好爱情的愿望来解读的。的确,在这种爱情模式中,没有封建传统婚姻中的媒妁之言(或者是由一通灵的动物来充当媒介,在农耕,这一动物的典型形象是牛),双方是经过“自由恋爱”而结合的。但是,这与其说是反映了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倒不如说是反映了小农意识的实用主义特色更为合适一些。因为,在这一婚姻模式中,无一例外是作为人的男主人公和作为仙的女主人公的结合,绝对没有相反的情形出现(相反的情形就是另一类故事。男作为妖怪出现,为害一方,是最终被正义除掉的对象)。而封建礼教的最大受害者是女性。所以,作为仙的女主人公的自由大胆行动决不是作为人的现实女性的效仿对象。它表达的仍然是以满足男性需要为中心的父权社会的典型心理,而不是反抗意识。

另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和由历代文人墨客创造的以“大团圆”为特征的才子佳人故事不同,这类民间神话传说除了在结局上往往不够圆满之外,最显著的差别就是其男主人公往往是普通下层民众。这就说明了这类神话故事的民间性和普及性。所以,作为一个存在时间颇为久远,至今仍然具有重大的大众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和延续就决不是一种偶然。文化,尤其是作为一个民族精神的“活化石”的民间神话传说,作为历史的生成物,必然负载着生成和延续它的那个社会的诸多信息。既然它在那样一个社会产生,那么就必然存在这一现象赖以产生的土壤,既然它能够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和传播,并且乐此不疲演绎出多种版本,那么它一定是符合了这一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偏好。既然它能够流传长久而不衰,那么,它反映的就不仅仅是审美偏好,而是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某种反应机制,即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形态。

所以说,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精神和还原,就不仅是一项文化的任务,而是构成了认识这个古老民族的精神结构和心理形态的一个有效途径。

特定的文化总是来源于特定的现实,现实生活作为文化的载体,其与文化的关系,是全部文化的首要课题。如果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句话在抽象的意义尚可以认可的话,那么,哪一种社会存在决定哪一种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如何决定社会意识?则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文化尤其是大众文化,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这种反映决不是说文化作为存在的映像而存在,大众文化从性质是说更类似以社会无意识的产物而存在。它反映的是社会的文化心理需求,是作为这种需求的供给而存在。正象温柔是漂泊的梦想一样。大众文化的性质,往往不是对真实存在的社会关系的复制和描摹,而是对一种虚幻境界的不切实的向往。现实越是残酷,越是真实,特定时代大众文化特质就越是虚幻,越是浪漫。文化是对现实的抚慰,是对现实痛苦和无聊赖的“超越”式说明,即精神的胜利(阿Q情结)。现实和大众文化之间存在一种隐秘的“共谋”关系,它是现实痛苦的有效补偿机制,在客观的意义是维持了现实社会关系的存在和复制。

宝莲传说范文第4篇

汽车沿着公路一路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就像一团团火焰。山上的树木有的刚长出嫩绿的新芽,有的叶子依然是那么青翠。远远望去,好像一幅多彩的画卷。

一路欣赏着美景,汽车很快就驶到了我们的目的地——龙宫洞。站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有一扇巨大的石门。

走进洞口,迎接我们的是三尊鬓须斑白的“寿星老人”,鼓鼓的眼睛,长长的胡须,好像在笑眯眯地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沿着石级而上,到了一个很窄的地方,一次只能走一个人,穿过窄道,走过“百岁桥”就到了东宫,传说东宫娘娘就在此居住,里面的钟乳石千姿百态,在霓虹灯的照射下显得绚丽夺目,令人眼花缭乱。

向深处走去,到了“鼓乐厅”,“鼓乐厅”的钟乳石形同巨大的瀑布,实由数百片钟乳石组合而成,这就是着名的“龙宫编钟”,用石头轻轻敲,会发出多种悦耳的声音。沿着石级我们来到了西宫,看到了“定海神针”,它是由石笋和洞顶的钟乳石紧密衔接,就像东海龙王的定海神针,更有趣的是底下压着一石龟。一路上还有“托塔天王”“后宫垂幔”“宝莲灯”“象鼻山”……

最后,我们到了正宫,正宫内洞很宽敞,可以聚集很多人。宫顶石钟乳下垂很像宫灯。中央有个龙王宝座,左边有擎天柱,右边有石鼓,真是栩栩如生。

要出洞了,我们坐上了小船,船在水面缓缓移动,不一会儿就出洞了。

宝莲传说范文第5篇

不需要表演

神话剧说的自然是神仙老虎狗的家长里短,里面的人物基本都没有被套牢的基金必须操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刚吃完剧组的盒饭,就可以志得意满地把自己演成一个完全立不住脚的人物。

国产的神话剧的成功先例应该要从1987版《西游记》和1990年版《封神演义》算起,这两部神话剧集不仅奠定了后来诸多神话剧延续的中国神仙谱系,而且在制作上也树立了一个标杆。从《宝莲灯》到《仙剑》,从新版《封神榜》到新《牛郎织女》,我们可以看见从西方戏剧脱胎而来的影视剧竟然可以脱离表演单独存在,演员只要长得好看,同时能够忍受那么愚蠢的台词和化妆就可以上了;那边厢有看官说了,不要只盯着老版的“姜子牙”扮演者蓝天野,我们有《仙剑》里的“酒醉仙”谢君豪啊!并不是说小谢一定不如老蓝,但是像浙江版《西游记》那样找个脑残非主流演孙悟空,这么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确确实实是现在的人干出来的。

同一家山寨公司做的特效

神话剧的第一看点其实是特效,可问题竟然并非出在硬件水平上,1990年的时候,姜子牙扔出一只鞋坐在里面当飞机开,那鞋子跟纸糊的也差不了多少,可是你真觉得那是叫仙风道骨,可是等到《殷商传奇》里,王宝强穿着粉色的莲花裙声称自己是李靖家的三太子发射激光弹的时候,你一定希望自己是游坦之,二话不说就可以把眼睛送人。

国产的神话剧的特效显然不是想象力不够,而是太超前了,除了奇怪的设定之外,所有神话剧的特效表现出了高度的同质化:《西游记后传》里神仙的起飞方式和《牛郎织女》的一模一样,《宝莲灯》里的神仙和《魔幻手机》里的黄大仙修炼的是同一种武功心法。

直接无视地心引力的剧情

神话剧比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走得还要更远一些,说的显然不是世俗间的悲欢离和,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不需要直指人心的戏剧张力,可是在一般情况下,观众理解的张力总是会和那些神话剧的编导们背道而驰。

不同于以往只能改编原著,现在多出了一种游戏改编,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学会自己编神话故事了,但是问题在于,一到电视剧,不仅不能更上一层楼,最后反而会失掉游戏的魅力。《仙剑3》里最好玩儿的地方显然是迷宫和大大小小的战斗,剩下的一点儿故事,换成一个狠角色来讲的话,最多5集就收工了,可是到了电视剧版,原来的迷宫和战斗完全丢弃,重新讲述了一个琼瑶版的爱情故事,并且勇敢地撑到了33集。

美术不是为了好看

《魔剑生死棋》是一部很诡异的电视剧,比如说一大丛塑料桃花赫然生长在街道的正中央,多好的城市景观啊,旁边应该有一个不锈钢的围栏就更相衬了;然后你还可以发现很多的酒店竟然只有四面墙,既没有厨房通道也没有账房柜台……如果说这种一闪而过、置景上的疏漏还不是很明显的话,那么人物造型应该可算是真正的雷人了。

王学兵在《福星高照猪八戒》里为大家奉献了一个印度阿三版的牛魔王;于波在《水月洞天》里完完整整地移植了《小李飞刀》里焦恩俊的泡面头;吼王马景涛在下巴上留了一撮胡子,很像一个在香港投资失败想要到泰国买醉的瘪三……看了这些之后,你要说于丹是薛涛甚至是孔子他妈转世我都相信,同时令人坚信,古代中国的强盛果然不是吹的,这种装扮出场,哪个对手不得肠胃炎啊?

有个笑话叫“十三”

宝莲传说范文第6篇

钱君上述说法,我认为不符合历史记载。

先说上述这首诗。该诗并非坡在杭州吴山所吟,而是在湖北黄州所咏。《宋人轶事汇编》(中华书局1981年9月第一版)一书摘引宋代学者洪迈《夷坚志》原文曰:“东坡在黄州,尝赴何秀才会,食油果甚酥,因问主人此何名?主人对此无名。东坡又问:‘为甚酥’?坐客皆谓:‘是可以为名矣’。又,潘长官以东坡不能饮,每为设醴,坡笑曰‘此必错著水也’。他日忽思油果,作小诗求之云:“野饮花前百事无,腰间唯系一葫芦;已倾潘子(钱文误为“潘干”)错著水,更觅君家为甚酥。”

再说坡游吴山,杭州地方志只记载他在吴山山系南部的瑞石山东麓之宝成寺赏牡丹花时,见到前任太守赵亻卒壁上所题之诗,曾即兴写下《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亻卒》一诗,并由后人刻在感花岩上,一直留传至今。除此并无他诗。再说吴山宋代时并无民居,明代杭州人田汝成(杭州太守也)引用宋人史料,在《西湖游览志》一书中说:“前宋时,杭城西隅多空地,人迹不到,宝莲山、吴山、万松,林木茂盛,阒无民居。又,宋人周密在写杭州的《癸辛杂识》一书中说吴山“且闻近日多虎,往往白昼出没不常,遂不能尽讨此山之胜,故书以示好事寻游者。”由此可见,吴山在宋代时“人迹不到”、“阒无民居”,又“多虎”且“出没不常”,哪有什么“店铺”卖饼?吴山的登山石阶是元代所修(见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元之前的北宋杭州太守坡,何能“策杖步行到山上”且见“有人争相购买酥饼”,岂不是在说天方夜谭中之神话?

宝莲传说范文第7篇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变革,旅游产业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作用逐渐被各地区所认可和重视。尤其是在陕西省商洛市,随着“秦岭最美是商洛”这一旅游文化品牌唱响全国,生态旅游产业是商洛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主题,是商洛最具发展优势和潜力的支柱产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关于商洛旅游,已有不少学者对金丝峡、柞水溶洞、凤凰古镇等旅游景点进行研究,但鲜有人对洛南县云蒙山进行深入研究。

一、云蒙山风景区概况

云蒙山,又叫作书堂山,位于洛南县县城西北17公里过的麻坪镇云蒙山村,主峰海拔1 745米,是洛南县的第一高峰。云蒙山峰峦高耸入云,云遮雾绕,索回不绝,故称云蒙山,又因为山上有先贤隐居读书,只能听见琅琅的读书声,却未曾发现有人上山的足迹,故又称作书堂山。洛南县北与华山相接,与华阴市、潼关县接壤。南与蟒岭相连,与丹凤县和商洛市区相邻,是中原进出秦巴山地的要道。东与河南的卢氏县、灵宝市毗邻,是商洛市唯一的黄河流域县,洛河横贯县城,气候温和,土质肥沃,平均海拔1 200米,年降水量754.8毫米,无霜期195天,平均气温11.1度,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生物资源得天独厚,种类繁多,是天然的避暑休闲乐土。

二、云蒙山风景区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一)区位优势

洛南县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北部,是陇海铁路与西康、西合铁路、310国道和312国道这一南北交通的大动脉的连接点,随着榆商高速洛南至板桥段的建成通车使得洛南至西安的车程仅一小时,使洛南成为西安的又一个后花园。麻坪镇位于洛南县西北部,东南距县城20公里,东连石门镇距离202省道仅6公里,西北距渭南市华县43公里,东北距离华阴市60公里。从交通区位方面看,云蒙山景区距离省市都较近,为人们休闲度假游带来了交通上的便利。

(二)旅游资源优势

1.自然资源

从地理位置来看,云蒙山位于洛南的中西部,属于秦岭支脉,介于大秦岭与秦岭小山系蟒岭之间。野外考察发现山上岩性构造大部分为花岗岩和砂岩,山上垂直构造、倾斜构造、断裂、褶皱构造完整而系统,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独特性,是非常好的岩石和构造观察地点。并且云蒙山位于华山南区,①使云蒙山兼具了秦岭的浩荡冷峻、雄奇丰饶和蟒岭的秀丽纤巧、委婉温润。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春。”云蒙山山体挺拔高大,有三条道路可通往山顶,其中一条有泉水贯穿其中,溪水里鱼虾随处可见。一年四季里都可以欣赏到不同类型的气象气候景观,日出、雨凇、雾凇、雪景、雾景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居洛南八景之首的“云蒙观华”景观。如果天气晴好,在早晨日出之前登上云蒙山山顶,北望秦岭,西岳华山群峰如莲花绽放,清晰可见,奇景诱人,南眺山脚下的洛河,就如曲曲折折的玉带,百折千回;环视四周,群山如聚,峰峦回转,天高地阔,这就是著名的“云蒙观华”。

当地政府和村民非常重视保护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山上的植被保存完好,各种树种生长茂密,野花野草随处可见,山上的大树树龄大都超过百年。云蒙山也是中药材的绝佳生长地,各种野生果树种类繁多,各种飞禽走兽穿行其间,比如野猪、獐子、锦鸡、羚羊、鹿等,使得云蒙山成为野生动植物的家园,使云蒙山的静谧中显得别有韵味。

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事业,针对旅游景点的开发必然涉及开发价值的问题。从云蒙山所在的整置来看,云蒙山发展旅游的条件是得天独厚的[1]。首先,云蒙山是洛南的最高峰,又处在山区,夏季的平均温度达十几度,可谓凉爽至极,加上当地的雅俗共赏的戏剧,是人们赏玩、休闲、度假、避暑的圣地。其次,云蒙山以优美秀丽、珍奇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为主,又位于华山南区,对于许多畏惧华山之险的游人来说,这里是最佳去住,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云蒙山的温柔婉约,还可以远观华山,体验到华山的雄奇险峻。再次,云蒙山独特的地质地貌类型完整而典型,而且表露自然,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理想去处,也是建立地质学科科普基地、教学基地、青少年活动基地的最佳地方。

云蒙山还有许多特产,比如核桃、板栗。勤劳朴实的当地人还创造性制造了许多惟妙惟肖的根雕。山上还产极其稀有的观赏石种――金钱石,金钱石在云蒙山产量极大,而且质地良好,但由于交通闭塞,根雕艺术和金钱石的生产仅限于家庭式小作坊,并没有大量开发。

2.人文资源

当然,和其他许多名山大川一样,那些千奇百状、栩栩如生的胜景总会被赋予许多美丽的传说,云蒙山也不例外。相传神话人物神农雨师赤松子曾云游于此,据载汉代张良兴汉灭秦,辅弼刘邦称帝建国,功臣思退,在此隐居。还有一个就是众人皆知的传说故事――“沉香传说”,传说女神三圣母思凡下界与刘彦昌缔结良缘后皇榜高中,居官洛州。三圣母生子沉香,三圣母因为触犯天律,二郎神把三圣母压在了华山之下。秦官宝恃强凌弱,骂沉香是没有娘亲的野孩子,沉香失手打死秦官宝犯下死罪,其后母王桂英私放沉香去华山寻母。沉香途中巧遇霹雳大仙,跟随霹雳大仙在云蒙山刻苦习武,练就刀劈华山的功夫,又得大仙点化取得开山神斧,打败二郎神,劈开华山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沉香传说还被改编为不同的剧种,传唱于洛南境内,其中有秦腔戏《劈山救母》《宝莲灯》、折子戏《二堂舍子》、洛南静板书《三圣母》等说唱艺术,将沉香在洛南读书、学艺,救母等一系列故事很好地表现出来。“沉香传说”在2012年8月被商洛市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更为云蒙山的旅游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可以将旅游事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云蒙山旅游的发展[2]。

云蒙山上也有许多庙宇,山上有圣母殿、祖师殿、玉帝殿、三清殿、关岳祠等庙宇建筑,殿依山建,院随殿设,掩映于松柏之中,与山形融为一体,古朴而幽静。由于年代久远,许多庙宇坍塌残破,现仅存圣母殿和祖师殿。古庙山门外镌刻的一副对联――“岳色遥临,秦岭难遮天外目;书堂宛在,洞内犹现雪中花。”给我们描绘出云蒙山两大胜景的空阔秀美。

云蒙山集神奇风光与美丽传说于一身,古往今来吸引着人们登山观景,吟诗作赋,泼墨画彩。清代张琛曾作《登书堂山》将云蒙山如同云雾一样的悠远缥渺、神秘幽邃描绘得清晰如画:“此山多隐者,处处烟岚横。但觉书声度,更无人亦行。苔眼白鹿伏,雪映绎桃生。寻人碧云路,不知秦晋名”[3]。

(三)云蒙山旅游开发的政策优势

商洛市自2010年推进“秦岭最美是商洛”旅游发展战略以来,洛南县的旅游事业也开始起步,比如老君山道教文化圣地,仓颉造字园、花石浪猿人遗址、洛南文庙、华严寺、洛河源头等。洛南和麻坪离西安都很近,加上这里属于华山南区,可以借助西岳华山的影响力,在“华山夏都”[4]的品牌影响力下,将云蒙山打造为休闲避暑最佳胜地。与此同时,仓颉造字在全国文化具有唯一性,也是吸引游客的品牌,加上道教文化圣地老君山风景区,更为洛南的旅游锦上添花,花石浪猿人遗址现已被证实为“蓝田猿人”是具有祖孙关系,为华夏的“人根”。同时,河出图、洛出书,灵龟负书地就在灵口。利用“图与书”这一华夏民族的“文根”,把人和“文根”结合起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华夏摇篮”[5]。这些条件都是绝无仅有的,作为云蒙山有必要借助这些优势,联合其他景区进行联合开发,将休闲与旅游完美结合起来[6]。

三、云蒙山风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云蒙山的旅游发展虽有较多优势,但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开发档次、旅游经济效益与旅游资源优势地位不太相称,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导致云蒙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缓慢滞后的主要原因。

(一)资金匮乏,投入不足

洛南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麻坪镇也不例外,导致云蒙山景区景点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旅游业发展。旅游资源形式单一,档次较差;部分景区旅游基础设施设备非常简陋,交通通讯不畅,难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有的旅游景点具其形而无其实,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无法满足旅游者深层次旅游的要求,吸引力不足。

(二)交通不畅,可进入性差

从洛南至麻坪的道路路面不整,路面太窄,无法接待数量巨大的游客。更值得一提的是,云蒙山的道路岔路太多,目前仍未修通车公路,旅游开发仍处在初级阶段。

(三)市场定位模糊,发展方向不明确

麻坪镇的旅游开发尚处在初级阶段,各项基础设施也不完备,在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对自身发展的优势上不明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表现在定位模糊、卖点不明确、发展方向混乱的现象,这对旅游发展是致命的。

(四)精品不精,特色不够鲜明

旅游资源贵在独特性,“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乃是最佳状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没有深度,趋同性和低水平建设时有发生,没有树立好整体形象,在旅游市场竞争中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影响云蒙山旅游的整体发展。

四、云蒙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策略及模式

云蒙山的旅游发展存在资金、交通、品牌以及定位等四个方面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特制定了以下解决措施,以促进云蒙山旅游事业发展。

(一)应该加大投资和融资的力度与策略

旅游资源价值的提升,必须通过包装与分级开发,由资源转化为项目,再由项目转化为旅游核心竞争力,旅游利润才能最终获得。要对市场进行深度调研,为正式开发云蒙山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还要提出产品设计方案,并通过可行性研究落实论证,最为重要的是要进行商业化运作,提出开发运作模式,并形成具体的运作计划。因此必须用好国家的投资融资政策,全力推动云蒙山旅游发展。

(二)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交通建设

“路难走,走不成,不能去”是对云蒙山旅游交通状况的典型概况,这无疑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交通条件,尤其是内部交通,是制约云蒙山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旅游公路建设是洛南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重点,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决定力量[10]。要优先对旅游公路建设进行专项规划,提高旅游公路的等级和质量,加快建设通往山顶的公路,建设好景区景点的内部交通,包括进入公路、游路、停车场等各个方面,完善景区景点的交通系统。加紧完善大小交通,以及到云蒙山风景区的道路硬化工程,这是云蒙山开发的基本保障,另外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宾馆、餐饮业等,做到让游客“能游,能留,还想来”。

(三)树立大华山旅游品牌,做好华山南区旅游项目

云蒙山景区的区位优势是位于华山南区,其洛南八景之首的“云蒙观华”景观绝无仅有,因此,要做好云蒙山旅游发展,必须借助这张王牌,打响品牌,打造亮点,抓住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沉香传说,借助其文化影响力让云蒙山的旅游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依据云蒙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及历史发展状况来看,该地最适合发展成“休闲避暑旅游区”,依靠华山的影响力,做好精品旅游开发,一是“云蒙观华”,二是“沉香传说”,三是“休闲避暑”,可以定位成观华山之雄伟,赏沉香传说之故事,过休闲避暑生活[7]。

根据洛南县县委县政府和洛南县旅游局的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旅游事业的主要发展目标是打牢发展基础,开发华山南区和云蒙山风景区和老君山风景区等重点项目,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巩固提高现有景区景点建设水平,形成具备一定接待能力和规模的重点旅游项目。要唱响“汉字故里、华山夏都”两大旅游品牌,大力开发华山南区建设。以“汉字故里,华山夏都”为旅游品牌,对云蒙山来说要依托“华山夏都”这一核心品牌,发展应实行精品化、品牌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特色是形成吸引力、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关键所在[8]。

以旅游精品带动云蒙山开发,使云蒙山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产品优势;以旅游精品带动云蒙山市场营销,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和文化内涵。与此同时,在旅游需求的内容上,个性化和绿色旅游产品也越来越受欢迎[9]。必须以塑造品牌为核心,走旅游资源市场化、旅游产业化和旅游景区品牌化的路子,借助洛南“汉字故里、华山夏都”主打品牌,积极培育和开发“休闲避暑”和“云蒙观华”的主打品牌和产品,凸现云蒙山旅游产业的生态优势、文化优势。

五、云蒙山风景区的旅游开发模式

根据以上综合分析,将云蒙山的旅游开发模式定位成“云蒙山休闲避暑旅游区”,依靠华山南区的大项目开发带动云蒙山的开发,大环线辐射引导云蒙山旅游开发行动。并依据云蒙山的自身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在“云蒙山休闲避暑旅游区”这一开发模式下,将“云蒙观华”“沉香传说”和“休闲避暑”这三项旅游产品做大、做精。游人到云蒙山来首先是被“云蒙观华”所吸引,自古华山一条路,从南(洛南)也可以上华山,在云蒙山不仅可以远观华山之雄伟,还可以体验从南上华山的新鲜。

其次,已经被列为商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沉香传说”更是家喻户晓,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到以前沉香读书习武的地方,可以听到原汁原味的沉香故事,还能欣赏到秦腔戏《劈山救母》《宝莲灯》,折子戏《二堂舍子》以及洛南静板书《三圣母》等说唱艺术,体味沉香在洛南读书、学艺、救母等一系列故事。

宝莲传说范文第8篇

[关键词]动画;中国神话传说;民族化;思维创新

动画产业在我国与发达国家的萌芽时期均在20世纪60年代。举例来讲,有开山之作《大闹天宫》,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哪吒闹海》《天书奇谈》《九色鹿》等。这些改编自以中国神话传说的作品均取得了巨大成功,令逐渐成长为社会中坚力量的“80后”仍时时回味。然而到了80年代后,大量引进的美、日动画片抢夺中国观众的眼球,严重冲击国内的动画产业市场。从那时起,国产动画产业的发展陷入了僵局:第一,思想上,“中国学派”不能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第二,政策上,国产动画也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传承。因此,国产动画的良性产业链条至今尚未形成,导致现代国产动画观念陈旧、幼稚说教、手法单一、粗制滥造,产业发展步履维艰。

中国神话传说蕴涵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可谓是国产动画题材的取材宝库。神话传说题材在动画中巧妙运用,找到结合缺陷的内在原因,促进国产动画的民族化发展,不仅对中国古典文化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同时为国产动画的良性发展开辟了道路。

以中国神话传说故事内容在动画创作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民族文化角度对动画内容中的神话传说设计及故事内容进行解析,并分析对20年代神话题材的动画所取得成功的原因,对比当今中外动画中神话传说的不同影响与应用,探索中国动画发展前景和资源优势,阐述神话传说在中国动画中的重要性。

一、中国神话题材动画曾经的辉煌与尴尬现状

20世纪60至80年代,动画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形式,人们带着新奇与渴求的目光对其报以极大的热情。在当时,由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对简单,传统思想仍然主导着国内的社会风气,神话传说故事家喻户晓,伴随着几代中国人的成长,能够极好地满足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需求。崭新的表达方式与熟悉喜爱的故事形式,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缔造了神话题材动画的成功,也推动了国内动画产业的迅速发展。作为一门新的艺术形式,动画行业吸引着具有艺术天赋与前瞻性的从业人员,出产的动画制作精良,使得当时中国动画产业发展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在国外动画制作中,传统的制作方法逐渐被层出不穷的先进技术所替代,使得国外动画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制作越来越精良;而中国动画产业没有同步研究先进技术,也没有认清自身优势,导致创作观念偏激、内容老套、风格单一,从故事剧情到人物场景设计,再到制作水平,都无法跟上时代的脚步,观众流失严重,最终导致国内动画产业的繁盛景象不再,发展停滞不前。国内动画业的研究者与从业人员在迷茫中摸索着,提出一种观点——“民族文化”情节是阻碍动画产业的主因。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民间流传千年的神话传说已经属于旧时代的产物,正在逐渐失去诱人的色彩和感召力,而现代动画应该拓展视野,进行“国际化”发展。于是完全抄袭欧美或日韩动画风格的作品开始成为国内主流,如《魔比斯环》《我为歌狂》《大耳朵图图》等,但失败成为此类动画风格的最终结果。因此,国内动画业又开始重新推崇“民族文化”。于是神话传说题材动画卷土重来,如《西游记》《宝莲灯》《宝葫芦的秘密》等。但是这时期出产的此类动画片对神话故事生搬硬套,缺乏时代感与创新性的改编,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理解认知较为肤浅,艺术功底无法与《大闹天宫》这样的经典媲美。从80年展至今,国产动画的上乘之作寥寥无几,只有1997年的《小倩》在内容和艺术质量上能够称之为一枝独秀,既能传递出中国神话传说的内涵,又符合当代人的审美眼光。

二、国外神话传说题材动画的成功范例众多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CG技术的发展,动画业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和重视,逐渐成为欧美及日韩等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美国和日本的动画产业发展情况在全球领先,两国动画的风格各异,却魅力独特。神话题材也是他们关注的题材之一,如美国的《小美人鱼》《怪物史莱克》《狮子王》《功夫熊猫》等享誉全球的动画故事,灵感均来自于神话题材。故事以主人公追求自己的幸福为主题,传达着美国民族乐观、积极、自信的生活态度以及崇尚自由的个人主义,和勇于开拓的冒险精神,展现了美国人的民族特质。

日本人崇拜“神明”的宗教思想信仰和传统宗教文化观念深入骨髓,因此日本动画中涵盖神话传说题材的作品众多,呈现出崇拜神明的宗教文化思想。宫崎骏是享誉全球的日本动画大师,动画作品广受欢迎,艺术号召力经久不衰。在他最负盛名的作品中,《龙猫》《狸猫大作战》《风之谷》《幽灵公主》《天空之城》《千与千寻》等均改编自神话故事。其巧妙地将魔幻风格与神话传说融入真实世界中,画面细腻精美,故事娓娓道来,表达着现代社会的人性和现实问题,引人深思回味。赋予了动画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人文情感。

同时,日美两国的动画业的选题并不拘泥于本国神话故事。如日本的《封神榜》《西游记》,美国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作品的故事来源均为中国神话。这些动画片利用中国艺术元素的“形式”,却通过故事改编反映出日本和美国的民族特征和文化精髓的“内涵”。尽管如此,由于改编后的人物性格保持本色,故事情节紧凑精彩,在国内仍然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可见通过改编等方式,神话故事能够在动画作品中焕发崭新的光彩。

三、中国神话传说乃国产动画的核心竞争力

马克思说过:“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以形象化,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本身。”这一论述揭示神话的本质,表明神话传说的本质是人类的艺术幻想力,它源于自然和社会,更富含了更多美好奇特的想象。一部动画从故事剧情,到人物、场景的设定,再到后期的配音等,神话传说都为中国动画创作提供了大量丰富的题材和艺术元素。只有充分发挥中国这一大优势——丰富的神话传说资源,才能使中国动画走出自己的特色,再次发展起来。

中国动画发展是很具优势的,动画产业既蕴涵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深刻的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而中国有深厚的民族底蕴,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国的神话传说就是中国动画取之不尽的文化艺术源泉。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各朝各代的文学创作风格不同,而民间的神话传说风格各异,引人入胜。在国内,神话传说可谓是动画产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艺术源泉。60至80年代的创作者把神话传说大量运用在实际创作中,使国内动画取得了成功,对国内动画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后,由于欧美及日韩动画的冲击,国内动画市场迅速衰落。动画研究及从业者将衰落的原因归咎于神话传说题材已经失去时代意义,不符合现代观众审美,从而引发了山寨欧美和日韩风格的动画作品出产的热潮。但最终因为只模仿皮毛,却无法深入内涵,故事生硬,制作粗糙,而使国内动画业自此后一蹶不振。可见,将冲击而至衰落的矛头指向神话故事题材的说法有误。近年来,《花木兰》等选取中国神话题材的国外动画作品大获成功更是有力的佐证。中国动画产业的技术发展落后于欧美和日韩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很显然地是,我们对于本国神话故事精髓的理解和把握一定要更加准确,这才是国内动画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充分发挥中国这一大优势—丰富的神话传说资源,才能使中国动画创作出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内涵、体现民族传统、凝聚时代精神的动画精品,重振国内动画产业。

四、中国神话传说题材与国产动画的巧妙结合

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是对文化精神和思想内容的展现,是工业化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一部打动人心的动画片必须符合观众精神和心灵上的需求。

神话故事反应了人类精神对生命的诠释和对美好的向往,给成人世界带来童年般纯真快乐的幻想色彩。动画在起源阶段都是以各国的神话传说为剧本内容。这些神话故事,符合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传递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道德观,让人们回归心灵的平静与共鸣。

中国神话传说起源于中国文化,同时又反作用于中国文化,将文化中抽象的部分具化为精彩的故事,无形中向一代代国人传递着文化符号。中国神话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表达出民族文化的“内涵”,也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民族文化精神和世界观的体现,是动画创作的题材宝库。同时,神话故事与生俱来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动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中国神话传说被大量应用在动画创作中,使国内动画业辉煌一时,对国内动画业的发展影响深远,可见民族化发展是国内动画产业的正确发展道路。

〖HJ1.62mm〗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品味与审美水平的提高,观众们求新猎奇的心态逐渐显现,中国动画业需要在充分运用传统神话传说题材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中国人文精神,真正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找到符合观众精神需求的主题。同时,还需不断学习其他各国动画业的发展经验,但绝非一味地抄袭与效仿,首先必须走出“生搬硬套”“形式主义”的误区,在学习与借鉴过程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通过创新的方式展现中国的民族文化特点。在动画故事内容上,敢于创新与融合,在原有的神话传说题材上提取故事背景,改编故事内容,将传承几千年的故事讲出令现代观众惊叹的味道,用动画表现形式使传统文化升华为现代文化,才能真正打动观众,影响世界。只有通过神话传说题材引导动画产品形成的文化现象,推动国内动画业的民族化发展进程,才能提升动画水平,广泛并深刻地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才能让中国动画业焕发新春,迎接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薛峰.动画故事与台本——动画前期编创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贾否.动画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韩笑,曾雯.动画剧本创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