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见闻作文

社会见闻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社会见闻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见闻作文范文第1篇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生活小区、校园里、街道旁、公园里,甚至是房间里,都生长着各色各样的植物,其中,你对哪些植物最了解,哪些植物又最受你的喜爱?这次习作,我们不妨发挥想像,变换一下自己的“角色”,把自己想像成一棵树、一株草、一朵花或其它的植物,描述自己变形成“植物”后的样子、经历、见闻,在适当的地方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感受。

【写作斑马线】

变自己作为“人”的角色为“植物”的角色,把自己想像成一棵树、一株草、一朵花或其它的植物。

【审题小橘灯】

大胆想像,描述自己变形成“植物”后的样子、经历、见闻,倾吐“自己”的心声。

【下笔闯迷宫】

在我们平时的习作中,同学们写的大都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或从自我出发,叙写自己在生活中的见闻感受。可是,亲爱的同学们,这次的“作文百分百”栏目,张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习作题目却是与以前遇到的不太一样。

变换“角色”,就是把自己当成“植物”来写,也就是“我”就是一朵花、一棵树、一株草……从而使“人”具有“植物”的某些特征或情态;倾吐心声,就是要运用第一人称“我”的方式叙说自己变换成“植物”后的样子、经历,抒发内心的感受。那么,如何把这次习作写好呢?在具体写作时,我们又应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呢?在这里,张老师告诉你以下4点“诀(jué)窍(qiào)”:

诀窍一:立足生活,选准“角色”

我们生活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可到底要变换成哪个“角色”呢?在确定我们要变换的“植物”时,绝不能随意乱来,必须从生活出发,慎重选取自己熟悉的植物来写,有必要的话,我们还要了解它的外在样貌、生存环境以及生长特征。只有这样,在习作过程中才会有话可说,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诀窍二:拟物想“像”,变化多端

“想”指想像这种思维形式(想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像”指人变形成“植物”后所具有的形状、样子、情态,“拟物想‘像’,变化多端”就是运用拟物手法,并借助于丰富的想像,描述“人”“变换”成“植物”后所具有的“多端”的“形‘象’”特征,以达到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有趣的目的。请看下面两个片段:

(一)名篇节选: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李汉荣《山中访友》)

(二)习作片段:来到一朵盛开的茉莉花旁,闻着那清新的花香,我渐渐沉醉了,我觉得自己就是一株茉莉花――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中,努力汲(jí)取泥土中的水分和养分;头变成了花朵,身体变成了花茎,四肢变成了叶子,血液变成花的汁液,在身体里旋转、流淌……(作者系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一完全小学六(3)班学生 鲍丹阳)

片段(一)中,“我”走进树林,变成了一棵树,在片段(二)中,“我”走进茉莉花,变成了一株花,两个片段均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变化成“物”后的多种形态,让人感受到“我”与树、与花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引领我们走进那种“人物相融”的奇妙境界。我们在习作中不妨借鉴这种写作手法。

诀窍三:记述经历,言说见闻

不同的人对待“植物”的态度一定不会相同,在风和日丽、狂风暴雨等不同天气的情况下,“植物”也一定有不同的遭遇。另外,在生活中,“植物”一定也会见到许多不同的社会现象或自然景象,听到过许多“声音”,你不妨(fáng)站在“植物”的角度,拿起笔,把这些内容记录到习作中。

诀窍四:综合表达,倾吐心声

在语言表达上,要综合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法,真实展现“植物”的生存状态,充分表现“植物”的思想情感;还要努力将自己对人、事、物的喜爱、厌恶等感情倾向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句子、词语中,在文中倾吐“自己”的真实心声。

社会见闻作文范文第2篇

一、在观察中积累素材

学习写作,第一须观察。根据学生好新好奇、好问和观察事物常受不随意注意影响等特点,我注重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观察前,指导观察的顺序,讲话观察的目地,要求;观察时,要求抓住事物的特点,做到多看、多提、多问;观察后,要求学生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再认识及思维加工的基础上,把观察所得及时记录下来。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流”。为丰富学生的“素材库”,在学生领悟了如向观察之后,我还结合教学,指导学生走出家门、校门,让学生眼观、耳听、鼻闻、嘴问、手摸、心想、脚踩等,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

如:到大自然中,让学生观察路边的花草,田野里的庄稼,水中的游鱼,各种各样的蔬菜;观察日月星辰、蓝天白云、风雪雨露、草木鸟兽等。通过观察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这样,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后再上作文课,学生自然有话可说,自然想说、乐写。

二、在生活中积累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每位同学都经历过许许多多可以入文的事,如:在家里,我们帮家长做过许多事,喜、怒、哀、乐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在学校里,我们和老师、同学之间有友谊,有误会,也可能因一些小事而争得面红耳赤,在课堂上,做过许多有趣的游戏,参加过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社会上,还做过一些好事、趣事。把这些事用日记、短文的形式记下来,就成了日后我们作文的素材。为了真正把自己的素材库充实起来,我们要尽可能地在校内外做一些有益的事,多参加些活动,并在做的时候,留心过程,注意自己的感情变化及感受,随时记下来,就不愁没啥可写了。

三、在读书中积累素材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做到读写结合。那么怎么去做到呢?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为此,我要求学生准备好“采蜜本”和“酿蜜本”读书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积累材料的重要手段之一,读书是作文的基础,这个基础越深,作文的根基就越牢,潜力就越大。关键是怎么读?要按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去做。向蜜蜂学习,在书海中进行“采蜜”。为此,我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准备好“采蜜本”,做好读书笔记,把书中好的词语、精彩片段摘录下来。要充分利用双休日多读课外书,不但要读文学作品,还要读有关历史和自然知识等方面的书籍,只有广泛的阅读,并将书中的精华部分―“蜜”采下来,才能在作文时得心应手。读书的目的在于应用,这里的应用就是“酿蜜”的过程。学生在进行大量的阅读广泛地“采蜜”后,教师若不采取一些措施让其表现,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为此,我又让学生准备“酿蜜本”,进行写作练习。光读不练,学生得不到锻炼,写作能力谈何提高?只有做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才能提高作文能力。在教学中,我采取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进行仿写,然后再进行命题作文。作文的内容先写自己家里,从景到人,再写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最后写社会见闻等。最大可能地利用“采蜜本”上的素材和词语,使学生读写结合,练的扎实,写作能力就逐步提高了。只要勤“采”勤“酿”,何愁不出好“蜜”?

四、在收看电视中积累素材

社会见闻作文范文第3篇

只有来“真”的,才能击破假的;只有来“真”的,才能弘扬美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从来都是势不两立。写作是一种内心体验与感受的个性化表达过程,是一种生活的再现,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是一种思想的张扬。如果为赋新词强说愁,虚情假意,言不由衷,或言辞偏激,随意发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盲目创新,故弄玄虚,违背常理,不近人情,就只会写出破绽百出、格调低俗的假冒伪劣文章。

笔者搜集最近三年各省市公布的高考优秀作文包括满分作文进行研究。2009年110篇,其中,记叙文28篇,议论文82篇;2010年102篇,其中,记叙文22篇,议论文80篇;2011年134篇,其中,记叙文27篇,议论文107篇。就考生所写人物、所引材料逐一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下:

从表一可以看出,记叙文的写作对象,以“我”为中心的家庭人员,三年来占了近60%,以老师、同学、社会其他人员为写作对象的,三年来只占了约30%,而且三年都没有什么变化。其原因,一是写了真实的人;二是写了最熟悉的人;三是写了最有东西可写的人。往事历历,感怀至深,具有与生俱来的感染力。

从表二可以看出,议论文的论据所引材料,引用最多的是文学家、艺术家和新闻人物,而科学家、企业家、政治思想家相对较少。其原因,一是文学家、艺术家的事迹一般来自中小学课本及其参考读物;二是这些人及其事迹耳熟能详,有的甚至从小就听闻过;三是新闻人物及其事迹报纸电视广为传播,真实可信,恰当典型,具有无可比拟的说服力。

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真人、真事、真情、真理才能感染人、说服人,内容充实、思想深刻、形式活泼、文辞优美的文章自然能喜得高分甚至满分。

写“四真”作文,同学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专题训练:

1. 开展“我的成长”专题写作训练。

“我的成长”可以分为童年、少年和青年三个阶段,各阶段可分为身体、游玩、生活、学习、认识等诸多方面,每个方面又可分为若干角度,比如,认识方面就可分为对自然的认识、对生活的认识、对感情的认识、对自身的认识、对历史的认识等等,每一种认识还可以分为若干阶段,若干具体问题。进行专题写作时,可按题材进行,也可按体裁进行。例如,把历年高考作文题中有关“我的成长”这个专题的题目汇编成高考作文题库:记叙文——找回童年、我与故事、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我的时间、与你为邻、总有一种期待、带着快乐上路、带着感动出发、成熟的风景、品味时尚、早、难题、我想握住你的手、我的财富等等。 议论文——不要轻易说“不”、角色转换之间、这也是一种 、必须跨过这道坎、责任、纪念、拒绝平庸、情感与认知、分担与分享等等。同学们写作时既可从题库中选题,也可另拟标题。 同学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回忆、认识、评价“我的成长”,不仅有利于写作,更有益于成长。

2. 开展“家庭题材”专题写作训练。

“家庭题材”可分为人物、事件、认识三个方面,以家庭成员、以家庭生活为对象,围绕作文题目作演绎,或紧扣中心论点摆事实讲道理,抒的是真情,谈的是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认识。同学们在写作前可以先研读以家庭为题材的高考满分作文及名家名篇,然后再分直接描叙家庭成员及家庭生活,以家庭成员、家庭事情为对象演绎作文题目,和评价认识家庭等三大类来进行写作训练。其中,“以家庭成员,家庭生活为对象演绎作文题目”可作为高三年级同学训练的重点。这方面的高考满分作文也比较多,如湖南一考生以父母深夜下班回家,怕惊醒儿子,踮起脚尖进门,踮起脚尖给儿子“我”盖被子的情景和细节,抒写浓浓亲情,成功演绎高考作文题“踮起脚尖”。江苏一考生以“我”好奇于奶奶每隔几分钟就叫爷爷一声“老头子”的事为线索,叙写爷爷奶奶彼此牵挂、深情相依的至爱亲情,“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的主旨抒写绕梁三日,撼人心魄,成功演绎了高考作文题“好奇心”,喜得满分。家庭成员、家庭生活同学们都是亲历亲闻,最为熟悉,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佳作纷呈。

3. 开展“校园题材”专题写作训练。

校园是同学们成长的摇篮,在这里,同学们有童年的天真烂漫,也有少年的奇思异想,还有青年时期的困惑烦恼。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同窗之间也有很多乐趣,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校园题材专题写作可分为学习、生活、人物、事件、感悟等方面进行,一次插队,一次关窗,一次活动,一次考试,甚至一片落叶,一个眼神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以校园人物、生活为题材,演绎高考作文题也不乏成功之作,如广东一考生以同桌同学为写作对象,描叙人物故事,抒写从同桌身上学到的精神、受到的启发,成功演绎了高考作文题《与你为邻》,成为当年广东高考作文的顶尖之作。

4. 开展“社会题材”专题写作训练。

社会题材,可分为社会见闻、社会人物、社会事件评论等。为拓展见闻,也为教育同学,我们曾组织了全区“优秀义工采写活动”,采写之前,我们拟写了详细的采写计划,联系了各镇团委义工专干,确定了采写对象名单,并与采写对象进行沟通,专门邀请了报社资深记者对同学进行了专业培训,指导同学拟写了采写提纲。采访过程中,一人对一人,同学们紧紧围绕义工所做的事情而展开,以问事为主,拓宽到义工的家庭、生活、工作、情感、认识,或追问、或趣问、或旁问、或直问,一次比一次熟练,一次比一次有收获。采访归来,老师又进行写作辅导,并提供同一题材的优秀范文供同学们研读。每次同学都能写出三千到六千字的记实文学作品。所写作品,老师再修改,然后编辑成书,公开出版发行。义工是平凡的,但他们的灵魂是如此之高尚,义工所作的是一件件细小的事,可他们在受助者的眼里分明是一个个充满爱心的天使。同学们采写义工,长了见识,练了本领,受到了教育,陶冶了情操。

5. 开展“文化题材”专题写作训练。

文化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民风民俗等,包罗万象,既可直写,也可评议,还可抒情。“文化题材”专题写作,同学们可以采取就地取材、就近参访的方法,先看,先听,先感受,然后写作。我们在进行这个专题写作时,先后参访了当地历史博物馆,名胜古迹清晖园、宝林寺、文塔、杏坛逢简古祠堂、碧江金楼,探访了文天祥马岗的后裔,观看了顺德均安龙舟比赛等等。同学们参访过后,写出了很多有思想的佳作,如朱文霞《清晖园·小姐楼》,在描述介绍了小姐楼及参观过程后,结尾这样写道:“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一个人、一个家庭都无法改变这个现状,然而,看到如此精美气派的小姐楼,你还能说什么呢?我为这山高海深的父爱母爱而感动,人世间还有比这更美的至爱亲情吗?珍爱我们的父母,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美好感情吧!”思想深刻,见解独到,还能感人至深。这就说明,即使是历史文化题材,同学们参访过后也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

6. 开展“新闻时评”专题写作训练。

“长期以来阅卷老师的眼睛在评卷过程中饱受考生生搬硬套古旧材料‘摧残’,如司马迁、李白、屈原、陶渊明等都是考生笔下常客。”(广东高考阅卷语文组长、华南师大教授柯汉琳语)高考作文模式化比较严重,高考阅卷者有了厌倦感。近年来高考题明扣暗扣现实生活题材者越来越多,反映真实的现实生活已成为一种趋势。高三年级的同学不妨开展“新闻时评”专题写作训练,训练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洞察力、辨证的思考力,用以提升作文的思想深度,增强作文的时代感。“新闻时评”的写作可以采取大作文和小作文结合的方式,小作文只要求400字左右。同学们可以搜集最近两年的新闻材料若干,然后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评论。如我们提供“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的一个网络新闻。有的同学认为,一个“水贴”受到如此关注,可见,青少年的网瘾已十分严重,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有的同学认为,一个没有任何内容的“水帖”,短短一天,引来710万点击和30万条跟贴,引来了人肉搜索,引出了“贾君鹏家族”,这是一种裸的恶搞;还有的同学认为,这一事件根源就在于国人内心空虚,在于网民肓从,网民们真假难辨,真假懒辨,一味相信,或一味不信,跟风,肓从,其结果往往是,真的变成了假的,假的变成了真的。同学们的评论角度不同,见解不同,但绝对真实、新鲜、有看头,能得高分,也能迅速提升议论文写作能力。

写好四真作文,同学们要时时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类的苦难;要注重实践,注重体验,追求真实感受,抒发真挚感情;要求真务实,脱离假丑恶,弘扬真善美。诚如是,则写出的高考作文,不仅能得高分甚至满分,而且能带给读者美的享受!

社会见闻作文范文第4篇

一、材料的积累

有经验的作家认为“辛勤地积累材料是写作的一切基本功”。可见积累材料的重要性,对这一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直接材料。

生活是作文取之不竭的源泉,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但大多数缺乏观察生活的能力,经历又少社会接触面狭窄,未曾完全投入社会,而且有些学生部善于思考,所以他们眼中,每天生活雷同。一些学生说“一天除了吃饭、学习、睡觉、玩好像没什么其他的了”。其实不然,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日子是常新的,生活中存在千奇百怪的事情,各种各样的人物,各具特色的景物,人事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细心全面深入的广泛观察是不行的。

首先仔细的观察生活,让学生留心周围细枝末节的变化,天气的阴晴冷暖,人的喜怒哀乐,事情的来龙去脉,草木的枯荣,等等。并从中寻找生活的闪光点。寻求可贵的材料。如果忽视一些小事,对熟悉的东西熟视无睹,而生活中又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那么生活就变成雷同的了,那样材料近在眼前也会白白溜掉。

其次观察要有深度,事物的本质常潜藏在内,只停留在表面,不但肤浅,而且易出现谬误。引导学生多侧面多角度的观察,例如对一张四腿桌子的观察,当我问:看到桌子有几条腿时,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有四条腿”接着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却出现了桌子有三条腿的现象,这时我告诉同学们观察事物需要换位置去看,既要看到表面又要看到本质,不仅要看现在也要看发张,不但要看原因也要看结果,抓住事物的本质,正确认识生活。

最后培养学生广泛观察。学校生活是熟悉的,这是学生观察的主阵地,同学老师教室每天的学习工作都是观察的对象,但及拘泥于校园还不够,必须引导他们走出校园的四角天空,走到广阔天地中去,春天带学生去踏青,秋天去郊游,体味参加劳动的酸甜苦辣。深入自己的家,观察自己的父母、姐妹、邻里、并确立相应的题目让他们去写。渐渐的就会是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材料,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作文时就有内容可写不再为写什么发愁。

2.增强阅读量,积累直接材料。

农村学生中由于固有的条件,在家很难阅读到大量的课外材料,因而我牢牢抓住学校和教科书这块阵地,让学生不仅重视讲读课文的阅读、更重视自读课文和课外阅读课文,文章的精美语句和段落,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是作文极好地材料,单凭读一读很难不忘,为了是学生融会贯通的灵活运用这些精华,我要求学生做摘抄,分门别类地编入不同的栏目中,以便随时查找。栏目可以自己去设,如“理想”“立志”、“爱国”、“人物肖像”、“景物描写”等,并鼓励他们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由于这些栏目离学生生活较近,易摘抄学生能按时完成,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应题目让他们去写,学生把摘抄的内容恰当的应用到相关的文章当中。除了用课本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班班通、报刊杂志以及家庭电视等等,扩大学生的视野,这样学生的内容也就新了,立意也新了。语言也生动了,觉得由内容可写了。

二、练笔

有材料可写,但有些学生确是“茶壶煮饺倒不出来”,因而在积累材料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练笔训练。练笔既包括正规作文,也包括日记读书笔记等。正规作文时我选择学生有经历体会的内容去写:如开运动会后让学生写《运动会见闻》,劳动过后写《记一次劳动》等,这类题目,虽限时定量定题,但学生有切身体会都完成的较好 ,正规作文锻炼了学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除正规作文外,更主要的是课外练笔,课外练笔是灵活自由不受体裁、内容、时间、长短的限制,学生乐于这种形式。因而鼓励学生写日记读后感等等,把观察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针对社会上的某些问题发表自己的主张,四时景色,同学友谊,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学习上的酸甜苦辣等。此外课本也为学生提供了课外练笔的材料,如学完《狼》一文后让学生改写《狼》一文,学生写得很有意思,他们揣摩狼和屠户的心理,活化了他们的形象,学了《荔枝蜜》后,先让学生探讨蜜蜂的精神,然后让他们写读后感等,这种练笔既丰富了课堂内容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把心中所想表达出来。

三、传授写作技巧

社会见闻作文范文第5篇

一是教学预设与生成中没有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二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未能有机整合,应用不科学:(1)用落后思想指导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使之仅成为传授式教学工具。(2)追求表面的热闹与花哨,把多媒体功能异化为一种表演或信息快餐。(3)喧宾夺主,预设情境没有引发学生对字、词、句、段的解读与感悟。(4)资源切入点不准,或作用点过多,或其组合“形似”而“神离”。(5)没有着力充分发挥信息化环境和资源的独特优势去变革教与学方式。

总之,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学校运用远教资源上课并不多,有的学生听说运用远教资源上课,会比较兴奋,因此上课时可能只带一本书,听教师讲,看老师做,缺乏主动学习、主动记录的意识,这样远教资源对于他们来说成了纯粹的娱乐。教学预设未能摆脱“桎梏”,打开“樊篱”,冲出“围墙”,教学实施未能活化预设,唤起体验,促成生成,教学评价、目的、重点、内容、主体都不够开放,未形成鲜活生命体雀跃、相互涌动、充满人文关怀、交流互动、盈溢智慧、魅力四射的课堂,课堂教学观念、形态、行为、风格都缺乏较高有效性。那么,在如何让预设与生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呢?笔者做了初浅的尝试。

一、预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焕发探求兴趣

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我们可以方寸之间尽览天下秀色,足不出户游历世界美景。

1、激活情趣,于课堂“开篇”时。教学伊始,先让学生观看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辅助课件,学生有了兴趣,自然能主动、愉快地学习。如《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的教学。上课后,先播放雪花儿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动态画面。那飘洒的舞姿,银装素裹的世界,动人心弦的乐声和老师动情的语言描述,把孩子们带入了一连串丰富生动的情境之中。老师接着引导学生想象下雪天自己会怎么玩。交流完内心的想法后,再点击画面,出现文中的几种小动物。“小动物们在雪地里会玩些什么呢?”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入学习目标中。

2、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良好的情境,引出将要学习的新课题和学习目标,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教学《动物过冬》一课时,作这样的设计:先出示教材中春季情景,画面中有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树林里到处生机勃勃。接着播放深秋黄叶满地,枯枝风中摆动作响的场面,配以“小树”的声音:“冬天快来了,小动物们都去哪里了呢?”以动画形式显现情境,随后演示课题,引入学习目标中,深深吸引住学生,为学习新课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3、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一个相对接近现实的环境,通过呈现直观生动的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享受美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可以制作了一个网页:辽阔蔚蓝的大海展现在眼前,波涛汹涌,白鸥高飞,浪花哗啦啦地追逐着,而海底深处,却同样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样的画面,让大部分没有到过海边的孩子惊叹于海的博大。学生点击进入这个网页之后,简直大开眼界,不用说,对海的热爱,对海底世界的向往,已经深深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二、预设视听资源,带动学生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信息技术为语文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临其境,使教学更加有效。教师可以借助极富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的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绪,真正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发挥想象,领悟语言丰富深刻的内涵;学生这样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享有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利,享有充分的时间与言语作品直接接触,在理解和感受语言魅力的过程中拥有自己的体验、感悟、思维,充分汲取言语作品的营养,把作者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体验、感悟积淀为自己的生命情素,把作者表达生命感悟的典范、优美的言语形式内化为自己的言语图式。

例如在教学《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诗时,多媒体播放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显得格外醒目。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黄河横贯其间。落日西沉,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 多媒体营造出的这种劲拔而苍茫,温暖而感伤的意境,是无论怎样的语言描述都无法实现的,这令人窒息的画面,让学生为之震撼,再来理解千古壮观的名句,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多媒体彻底改变了阅读教学课堂的结构,学生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便捷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

三、预设寓教于乐,生成吸引学生主动探究发现的情境活动

现代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在表达形式上,能充分利用动画图象、场景照片和动作摄像、文字说明等手法,使语文教学新颖、生动、直观、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能提供多种形式的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在教学中也能突破教学难点,为小学生写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1、 深入观察细致描写。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各种比赛,如篮球赛、拔河赛、运动会等,在比赛结束后,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写相应的小作文,精彩的活动在学生的笔下却是乏味无比,了然无趣。现在有了多媒体技术,教师就及时用相机或DV拍下活动场景,直接传到电脑上,以便于学生观察活动过程中不同性格的人的表现,学生对于不同人物的表现就会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表象,然后指导学生用准确、鲜明、生动的文字去强化典型的人物形象,作文的精彩度就会明显提高。

例如在进行三年级的一堂作文课时,教师让学生做“木头人”的游戏,儿歌唱完,全班同学均摆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姿势,保持不动。教师用数码相机即时照相,并马上把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样子在大屏幕上播放出来。教师又进行适当的指导观察和引导联想,使学生加深了对游戏的感受,把游戏过程写得惟妙惟肖。

社会见闻作文范文第6篇

一、关于实习单位

作为淄博知名的专业型律师事务所,本所已具备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方位优质法律服务的能力,包括诉讼仲裁、外商投资、公司证券、房地产、国际贸易和反倾销、尤其在外商投资、资产重组并购和房地产等业务领域拥有强大的专业背景和多年的执业经验优势,在业界及客户中享有广泛和良好的声誉。

淄博大地人律师事务所是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作风干练、办案认真、工作效率较高的年轻化律师队伍,以及一批长期从事司法实践的经验丰富的专家、顾问。我有幸能接触这么多优秀的法律工作者。并且在我的学习和日后的工作中有很大的帮助。

二、关于实习目的和实习计划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将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理论与法律实践相结合,巩固知识,发现不足,以求积累经验、指导学习;

2、通过实习,培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习,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通过实习,树立正确的法律人观念和法律人思维。

(二)实习计划

1、熟悉律师事务所的各项管理制度;

2、熟悉与律师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律师执业纪律;

3、熟悉律师事务所的业务来源、执业范围和执业环境;

4、掌握一般办公技能;

5、与律师接触和沟通,虚心接受指导;

6、整理卷宗、资料查询、法律文书撰写;

7、协助律师接待当事人,组织证据,开庭;

8、不断充实专业知识;

9、请实习单位出具实习鉴定;整理实习记录,撰写实习报告。

三、关于实习经过

实习之前学校就已经明确实习目的和制定了实习计划,这使得我在实习过程中有目的,积极主动寻找锻炼机会,并得到许多律师的指点帮助,实习内容丰富多彩。

这些工作有助于锻炼我的各种能力,也是以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方面。在完成一般事务性工作的基础上,我注重以下实习内容:

(一)整理卷宗了解律师整个办案流程和司法程序

整理卷宗几乎是每个法学专业的实习生都要做的事。整理卷宗,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在你没做之前还是需要时间去熟悉和掌握的,比如装订次序排列就和办案流程紧密相关,也和相应的司法程序相对应。

因此,只要你用心,通过整理卷宗你就可以了解熟悉律师的办案流程及相应的司法程序,这很重要。我并没有因为工作的繁杂而轻易放弃,相反我很有兴趣并在其中学习到很多东西。

(二) 通过撰写法律文书运用法律知识并弥补知识上的不足,积累实践经验

我们在学校还没有学习法律文书,实习期间很多律师给我们实习生上课,让我们初步学习最常见法律文书的写作和基本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技巧。

我先是根据需要模仿一些固定格式文书,例如委托书、答辩状等。一份高质量的法律文书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运用、配合才能写成功。我明显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和经验的缺失。让我明白应该更加努力学习和积累。慢慢取得进步。

(三)写作技能问题

在律师所提供的各种法律服务中,书写法律文书是一项对律师的法律功底、逻辑思维、文字表达能力等均有较高要求的工作,是衡量律师法律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尺度。在我认为律师写作文书的技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充分领会当事人的意图和目的。在下笔之前首先应该占有资料和事实,注意加强与当事人的交流和沟通,不能自以为是,现实中发生的许多事情是不合常理和你无法预测的。

当然也不能一味的依从当事人的意志和愿望,还要融入自己的见解和知识,发挥本人的聪明才智,用法律的语言将当事人的意志和愿望完整的、甚至是创造性的表达出来。要是没有充分表达,或者错误表达了当事人意图和目的的法律文书,不论写的多么完美,也同样是南辕北辙,毫不可取,甚至还要给律师本人招惹麻烦。

第二,在书写格式上,要遵循法定或通行格式。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颁布过关于法律文书格式的规范,律师在书写时一定要参照,特别是向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呈送的诉讼文书和正式的合同协议、遗嘱等一定注意遵循法定或通行的格式。

切忌律师闭门造车,自创一套,否则不仅会带来程序上的麻烦,甚至导致你写的东西无效,成为废纸一堆。另外,在书写上要注意相应得要求,涂改之处一定要当事人摁印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