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金沙讲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七月的湖光潋滟舟楫
七月的燃烧圣光璀璨
七月 一颗红星从南疆冉冉升起
一只航船从南湖起锚
是一万年的涛声要在此刻
登陆多难的圣土么
是一千年沧桑的风霜要在此刻
唤醒沉睡的迅雷么?
是一百年的蓄积的岩浆要在此刻
喷
薄灼热的激流么?
我无法用数字丈量
这暂短的一百个风雨春秋
是怎样地书写
一个东方的神话
我无法用音符书写
这漫长的一百个夏花冬雪
是怎样地浇铸
一个巨人的尊严
我的泪光 只在七月的晨光里
打湿母亲的衣襟
我的笑靥 只在七月的里
流淌儿子的虔诚。
二
举着普罗米修斯的
从七月的南湖出发
携着黄色人种的希冀
走进岁月的航道
这是文明史上最铿锵的步履
这是人类缔造最美的神话
用南昌城头的霞光
罗霄葱峰的星火
用泸定桥的铁索
金沙江的惊涛
用囚徒脚腕的镣铐
铁窗的沉吟
用横渡千帆的江水
攻克南京的炮鸣
用每一个年份的涛声
去链接我们亘古的情结
捧起太阳原初的那一刻 也许
你哭了
为了一个民族的新生
那一刻 也许
你笑了
为了一份信仰的凝重
那一刻 也许
你只有凝视 没有泪水
为了无言的祈福
三
七月!在地球东方
意味着 一个古老的种族
从历史的废墟崛起
这血与火的交响没有休止的符点
我们用九十年翰墨丹青
去诠释她诗意的链接
是沧桑得太久
还是屈辱得太深
浪漫 曾经那么炽热地燃烧
青春中国的胸怀
呼唤每一寸土地
去畅想早春的绚烂
而沉思就在那个冬天举起
哲学的圣经 掀开
真理的扉页
中国 伴着南海的春潮
选择了历史的理性
揣着七月的第一个日子起步
走进春天的故事
我遥远的乡村
从骨骼的浴火中放飞——
丰盈的富足
我躁动的城市
从灵魂的阵痛中分娩——
涅槃的绰约
我古老的国度
从地球的峰巅上铺开——
纪元的画卷
面对奥林匹亚圣山 中国说
不会再有一个人奥运的尴尬
北京已向世界捧出
八月的花环
掬起黄海的泪痕 中国说
屈辱只属于弱者
这世界如果没有龙舞的意象
该是多么冷清
走向纽约大楼讲坛 中国说
这星球不要战争
请把话语权还给和平
飞越星云河汉 中国说
敦煌是飞天的故乡
嫦娥从这里飘然而去
这就是七月的中国
这就是中国的七月
我伏在你丰腴的 聆听
你从远古走来又向未来走去
我捧起你滋润的露珠 感受
你在春天播种 又在秋风中珍藏
为什么我的泪光总是伴着歌声流淌
是因为
2007年11月5日下午5点,落日的余晖倾洒在宜宾金沙江里,倒映出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西南石油学院的硕士毕业生李滔手里捧着一个盒子,神情哀戚地走向江边,在他身后,还跟着一对呼天抢地的老人。捧着这个盒子,李滔的手不住颤抖,因为里面装着的,是他女友的骨灰!来到江边,李滔缓缓打开盒子,抓起一把骨灰,却迟迟不肯抛洒,他害怕这一松手,心爱的女孩就会随着滔滔江水永远离他而去了……
劫难过后,雪公主翩翩走来
李滔1980年10月13日出生于泸州市合江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006年7月,他从西南石油学院英语专业硕士毕业后,进入成都星美文化公司担任翻译工作,并因此结识了在同一家公司上班的成都新津县女孩吕菲。
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后,他们决定2007年国庆结婚。然而,致命的灾难从天而降。2007年9月2日,李滔和吕菲相约去星巴克喝咖啡,直到深夜11点多,他们才往回走。当走到新华大道文武路口时,一辆夏利车忽然发疯般冲了过来……
待李滔醒来,他已经躺在华西医院的急救室里,他想坐起来,却发现自己身体没有任何知觉。医生沉重地告诉他,事发时,他在试图把女友拉出人行道的一刹那,腰部受到了猛烈地撞击,他的右侧肋骨被撞断了三根,而吕菲的面部被汽车冲撞擦挂,鼻梁脱落,牙齿也被撞掉了一半。
在李滔的强烈要求下,躺在轮椅上的他隔着高危隔离病房的玻璃窗,终于见到了吕菲。他几乎认不出昔日美丽的恋人,她整个面部被严实地包了起来,只露出眼睛。看着那双蓄满泪水的大眼睛,这个刚强的小伙子泪流满面。
尽管两人度过了生死考验,但实际的困难仍然无法回避。因为伤势严重,再加上肇事司机逃逸,两人每天的医疗费就高达2000多元。半个多月的治疗中,仅李滔一人就先后进行了3次手术,治疗费已花掉了五万元,此时他们已“弹尽粮绝”,还背上了两万多元的外债。
吕菲的家人固执地认为李滔没有保护好他们的女儿,将吕菲悄悄转了院,并要求吕菲提出分手。吕菲是个孝顺的女儿,只得听从父母的话。李滔绝望了,他感觉自己就如同凄清黑夜里一颗已经枯萎的小草,没有了一点阳光和水分。
先前,他一直对父母瞒着这次事故,最终父母还是知道了,看着儿子不成人形,两位老人老泪纵横。由于李滔的伤势严重,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父母怕他想不开,专门给他申请了无线上网。
有了网络,李滔的心情终于有了转移,他把自己住院期间的一些人生感悟写成文章后,发到天涯论坛上。一天,一个网名叫“下雪的星期天”的女孩把他加为了好友。女孩叫程青兰,老家在宜宾兴文县,从内江师范学院毕业后,在宜宾三江纸业公司做行政,在交谈中,李滔感觉程青兰很活泼开朗,他相信她一定是一个生活充满阳光的人,心里不由得暗自羡慕。
程青兰看了李滔发在天涯上的文字,很心疼。为了鼓励李滔,程青兰许下承诺说,等他伤好后,两人相约一起去四姑娘山看雪,李滔脑际里立即浮现出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只要程青兰一有空,就会上网和李滔聊天,她不断给李滔发来很多心灵鸡汤式的文字,偶尔,她还会发来几张美丽绝伦的雪景照,久违的笑容终于又绽放在他脸上。
走过生命冰海,多少柔情在心中
一天,李滔提出要看程青兰的照片,程青兰给了他一个网址,让他自已去看。李滔激动地点开,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飘雪的世界,却没程青兰的身影,正当他认为程青兰在骗他时,雪地中央,一间小木屋的门轻轻推开了,里面走出来一个姑娘,她在雪地里尽情奔跑,欢呼。那一刻,李滔被她清纯脱俗的美震住了。原来,这是程青兰请人制作的一个FLSH场景,她把自己很好的嵌入其中。李滔有了想见她的冲动,程青兰似乎看破了他的心思,十一前夕,程青兰说要来看李滔,李滔一晚未眠,他让父母叫来理发师,剪了个发,还买了套漂亮的衣服穿上。
10月2日下午4点,当一个女孩手捧一束百合花走近他的病房时,李滔的呼吸几乎停顿了。虽然李滔知道她就是程青兰,但他仍然不敢相认,因为,她比照片还要漂亮得多。
七天非常短暂,转眼就要过去了,李滔想到程青兰要走,心里非常失落,这七天,他就像获得新生一般。
然而,程青兰却根本没有要走的意思,她对李滔说:“李哥,我已经向单位请了假,决定继续陪着你,直到你康复!”李滔非常感动,但他怎能误了她的工作和前程呢?他说什么也不愿意程青兰这么做,而程青兰的态度却异常坚决。不仅如此,得知李滔欠下了一万多元的医药费后,程青兰还主动帮他结清,更让李滔想不到的是,程青兰对李滔的父母说:“大叔大婶,你们放心回去吧,这儿有我,保证李滔健康出院!”两位老人高兴得直抹眼泪,心下以为程青兰喜欢上了自己儿子,放心地回了老家泸州。
李滔喜欢于丹的《百家讲坛》,程青兰专门为他买来了于丹的《庄子心得》,在病床前模仿着于丹的样子讲给他听,讲累了,程青兰就陪着他打游戏。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两人把《传奇》不可思议地练到了20级。有一天,两人正玩游戏,程青兰鼻子里突然掉下了几滴鲜血,怎么捂也捂不住,李滔急忙叫医生,可程青兰连声说着没事,独自去了卫生间。
2007年10月23日,李滔感觉自己康复得差不多了,为了节省医药费,他决定出院。出院后,李滔准备陪程青兰一起回去,当面向她的父母表示感谢,然而,程青兰却反对说:“你身体刚刚好,不适合东奔西走!”听着程青兰说出如此细致入微的话,李滔的心里又是一阵感动。
当天下午,李滔托大学时的女同学在成都春熙路悄悄为程青兰买了一套白裙,他把裙子递给程青兰说:“妹妹,过段时间,我们就去四姑娘山看雪!”程青兰非常感动,她当场在李滔面前试穿,李滔再一次被她的美折服。
第二天,在成都火车站的站台上,当车就要开离的那一刻,不知怎的,程青兰突然回过身来,将李滔紧紧拥抱,想要说什么,却终究未开口,泪却流了一脸。这是李滔第一次拥抱着程青兰,他感觉是那样的温暖和幸福,他用纸巾拭去程青兰眼角的泪水说:“好妹妹,你哭什么?又不是生离死别,过段时间我们就可以看雪了!”程青兰点了点头,擦干眼泪,头也不回地走了,可李滔分明看见,她往前走时,还在掩面哭泣。
第二天,程青兰给他报了一个平安后,手机便关了。李滔拼命拨打她的电话,但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隐瞒绝症救哥哥:
秘密揭开大爱多凄美
2007年10月28日一大早,李滔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里,那人的口气异常焦急,说程青兰想见她,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滔打车飞奔汽车站,登上了前往宜宾的客车。赶到医院,走进血液科的病房,看见李滔来,程青兰暗淡的眼神里突然放出了亮光!
“我本不应该让你来的,但我真的好想见你!”“妹妹,你为什么躲着我?你为什么这么狠心?”李滔这才得知,此时躺在床上的程青兰,已患上白血病,而且到了晚期,更让李滔震惊的是,她是在遇见自己之前就已经患上了的。
原来,2007年3月,程青兰浑身出现了异样,去宜宾第二人民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患上了白血病,这个残酷的现实一下子把她击得粉碎。父母心碎地为女儿筹钱,可根本无法筹集到做骨髓移植手术的钱,她只有隔三岔五地去医院化疗。由于她爱去天涯社区发贴,便看见了李滔的文章,她想不到还有比自己更加悲惨的人。她觉得,自己治疗,已经是白费功夫了,还不如用生命最后的时光,去拯救一个可以康复的人!
于是,她从网上走到李滔身边,两人朝夕相处的日子,她已经爱上了李滔。然而,和李滔一样,因为自身的伤病,彼此都不敢表白。在成都照顾李滔期间,晚上,她回到医院附近的小旅馆里,病痛的折磨再加上对李滔这份欲语还休的情,让她一次次捂着被子在无边的暗夜里哭泣,她多么希望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
回到宜宾后,她的病情又加重了,在身边朋友强烈的要求下,她才住进了医院。医生告诉她,进行骨髓移治还有一线生机,但手术费需要三十余万元,尽管同事朋友给她捐了款,但这个天文数字般的药费如压在她头顶的大山一般。在对生命绝望的日子里,她想了很多,尤其,想到李滔时,曾经的拒绝再也坚韧不起来,她最终决定见见他。
李滔实在不敢想象,程青兰为她竟然做出了这么巨大的牺牲,他将程青兰的手紧紧握住说:“妹妹,我的第二次生命是你给的,现在我要还给你!”然而,程青兰却说:“我不要你的报答,你这样做,会让我死了也不得安心!”
但任凭程青兰怎么说,李滔的心却异常坚定。他再次赶回成都,去求身边的朋友和同学,大家了解到他们俩的故事后,都非常感动,纷纷解囊相助,几天下来,他就借到了10万余元。
11月2日中午11点,当李滔兴奋地从成都回到宜宾,可迎接他的,却是程青兰微弱的呼吸。原来,趁着李滔外出筹钱的时侯,程青兰用尖利的摔碎的药瓶玻璃,狠狠地划破了自己的手腕……程青兰将走的那一刻,神志非常清醒。她将李滔叫到身边,叮嘱他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李滔半蹲在床前,握着她的手,任眼泪肆意。他突然感觉程青兰的手用力地抓住他,听见她喉间一阵急促的喘息:“哥,我知道自己爱你,但我更知道配不上你,现在,我走了,我终于有勇气对你说出这话,希望来生,我们能健康地谈一回恋爱!”她最后一次深情地凝望了一眼李滔,闭上了双眼。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资源;城乡统筹;成都市
[中图分类号]G127.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87-(2013)04―0086―04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党的十报告强调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性,并指明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因此,把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与特征,遵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客观规律,从成都市市情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出发,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把成都建设成为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多年来,成都市在统筹推进城乡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建设“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探索出了不少成功经验,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初步形成了城乡居民共创共享的文化发展格局,为创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打下了良好基础。2008年至2011年,全市共计投入21.3亿余元用于城乡特别是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建设,努力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建立了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通过将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纳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构建了完善的公共文化财政分级预算保障机制;落实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配置及待遇,破解了基层文化骨干队伍建设的历史难题,基本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保障机制;不断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打造了“国际非遗节”、“成都文化四季风”和“金沙讲坛”、“百姓故事会”等一系列百姓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活动。各区(市)县立足实际,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创造了许多鲜活的经验。如龙泉驿区创办了全国首家免费市民艺术学校,吸引了市民的广泛参与并受到好评;锦江区通过建立“院落书屋”和“长者空间”等,在院落一级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促进了院落自治;青羊区通过在涉农社区开展一系列“文化带动工程”,既建立和完善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又吸引了市民的广泛参与;武侯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民间组织经营管理”这一运作模式建立起来的青少年活动空间,实现了公共文化产品的多元供给;都江堰等地通过灾后重建,超额完成了乡镇、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标准化建设,较于震前跨越了20年,成为成都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的典范。2011年6月起,成都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
但是,与“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的发展奋斗目标相比,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一些不足,特别是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和建立产品供给机制等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资源配置不够均衡,缺乏有效统筹和整合
虽然成都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了全覆盖,但还存在资源配置不均、效率较低的现象。一方面,部分中心城区的设施较为陈旧、面积狭小、配套落后,特别是一些老旧城区受场地、资金的限制只能通过租借、联办等方式来完成目标任务,存在配置不足等问题。而另一方面,公共文化事业因分散投入、条条管理模式,又存在资金投入和管理的效率不高等问题。目前,政府力推的几大公共文化工程以及一些大型文化类场馆,分属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体育、工会、共青团等不同部门,虽有管理机构的部分整合和一定程度上的统筹协调,但未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容易造成有限公共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二)公共文化产品的种类较单一,群众参与度较低
目前成都市公共文化产品主要依靠政府提供。由于公众文化需求的表达机制和供给机制还不健全,自上而下的配送链条虽然保证了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内容和数量,但也产生了各区(市)县公共文化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弊端,其结果就是无法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性文化需求,使得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还不够高,特别是中青年主流群体的参与度不高。据相关调查显示,除农村居民对坝坝电影的参与率超过五成以外,城乡居民对各项主要由政府提供(或出资)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参与率均在五成以下,这也造成了有限公共文化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三)公共文化经费财政投入仍不足,尚未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
在文化事业投入方面,据文化部统计,2009年人均文化事业费,上海93.51元、北京79.24元、天津48.38元,而成都市2011年才达到20元的标准。另外,全国副省级城市2009年人均财政性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成都排名第12位,仅为66.2元,排名前两位的广州和深圳的人均支出则分别达到了394.7元和387.3元。同时,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尚未形成,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文化领域的积极性还未得到充分激发和提升,致使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目前还缺乏充足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供需缺口还较大。
(四)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不足,队伍素质还不高
发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一般都有专职专业服务队伍,保证机构的高效运行;并有兼职的专业人士和数量庞大的文化志愿者队伍。从成都市目前情况来看,一方面是缺乏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特别是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公共文化管理人员还存在着专业素养不够和流动性大等问题;另一方面是文化专业人才队伍规模有限,对于文化志愿者的组织引导还不够,群众文化骨干较少,民间文化的自我发展能力还较弱等。
二、进一步提升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提升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重在加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要求,结合国际化发展的标准和成都地域特征,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着力点,坚持“政府主导、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思路,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文化需求与产品供给、全面普及与进一步提高等几个方面的关系,不断深化成都市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整合社会资源,丰富产品供给,优化服务机制,从而全面提升成都市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一)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统筹中心
建议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建立“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统筹中心”,以会员制的方式整合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资源,统筹全市公共文化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公共文化服务统筹中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管理系统,由党政有关部门组成,负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管理和政策支持;二是操作系统,由文化事业和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组成,负责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三是咨询、评估系统,由专业机构和专家组成,负责提供规划咨询、政策咨询、项目评估、绩效评估等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统筹中心”应不同于传统的领导小组和联系会议,它可以虚实结合,具备管理、策划、协调、咨询、评估等多种功能。
(二)整合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利用效率
一是建立“成都市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库”。在全市开展公共文化资源调查,深入调查和研究区域内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利用情况,全面了解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的主管部门、具体数量、分布状况、使用情况和群众知晓率等一手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成都市公共文化资源数据库”。
二是整合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对全市能够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设施进行梳理和整合,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和妇女儿童中心、体育中心、部分博物馆和主题公园,以及区属体育馆等纳入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面向社会挂牌服务,明确规定为市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时间和方式,使其真正发挥公共文化设施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作用。同时,完善政府财政补贴制度,鼓励学校、机关等单位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办公秩序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文化资源。
三是发挥好公共文化服务网点的作用。对全市公共文化网点统一挂牌,明确服务职能和标准,实行标准化管理和规范化服务。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街道文化站(中心)要发挥好公共文化服务的龙头和枢纽作用。要争创活动品牌,开展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要加大对基层文化服务网点的指导,搞好基层文化骨干的培训。
四是建立图书馆联盟,试行全市范围内“一卡通”。建议在全市实施“图书馆联盟”工程,以成都市图书馆为中心,整合区(市)县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以会员制的方式成立“图书馆联盟”,并建立相应的网站。在此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试行“一卡通”,实施图书“通借通还”制度,提高图书的利用效率。办理了“一卡通”的市民即可通过“图书馆联盟”网站,查阅到联盟中所有图书馆的图书信息,下载相关电子资料,实现“异地借书、就近还书”。
(三)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
一是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市文化及规划部门要根据城市发展进程,按照布局均衡和网络健全等要求,科学制定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和改建升级规划,内容包括建设经费来源、规模等级、选址和服务半径、运行和管理制度等,并讨论、制定和颁布全市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规划的制定应注意其发展性、多样性和权威性;制定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应注意把国家专项标准和成都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规划一旦确定要严格实施,以此来保障成都市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的科学布局和有效运行,高质量地全面实现“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二是加快公共文化资源信息化建设,推进成都市快速进入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时代”。要建立和完善各类成都市公共文化资源信息库,及时对外公共文化资源信息,提供公共文化信息网上查询服务。规划建设公益性电子阅览室,让广大市民和外来进城务工人员便捷享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公共文化产品平台,让市民群众在家里也能够自主选择喜爱的公共文化产品。编写“成都市公共文化服务指南(电子地图)”,对全市公共文化资源的地理分布、服务功能,以及服务质量、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进行实用型解读,作为市民就近便利选择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还可以此建立市民需求的反馈渠道,促进服务水平的提高。
(四)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机制
一是建立市民文化需求调查制度。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市民文化需求调查,使之成为政府为市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依据。市民文化需求调查既可以是全域性、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区域性、专项性的。市民文化需求调查由市、县两级宣传文化部门统一设计、统一组织,委托专业机构实施。
二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和市民多样性的文化需求,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将按需定制与政府采购结合起来,变自上而下的单向供给模式为“群众点单”、“政府采购”的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双向供给模式。提高政府采购的“含金量”,政府采购既要有满足符合大众文化需求的普及型文化产品,也要有引导、提高市民审美趣味的高品质文化产品。
三是拓宽公共文化供给渠道。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机制。建议通过政府直接采购、政策引导、表彰奖励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民营文化企业、文化团体、社会组织以及个人进入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大菜单”,并通过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运作方式,培育和发展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市场。
四是大力培育文化类社会组织。一类是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建议与“成都市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合作,将文化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孵化培育纳入基金会扶持的重点目录,通过政策扶持,争取在两年内每个乡镇、街道都有一个以上以服务群众文化活动、推广大众艺术为主旨的社会组织,使其成为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建议推广武侯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成功经验――“青少年空间”。第二类是文体类群众表演社团:建议在每个乡镇、街道重点扶持5个以上群众文体类社团,并进入公共文化产品“大菜单”。通过这种“来自群众、服务群众”的方式,摊薄公共文化服务成本,提高群众共创共享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第三类是专业文化类协会:这类社会组织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一定的社会基础,它们既可以直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又可以引领群众文化类社会组织提高水平。还可以引导一些“沙龙”性质的文化组织进入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五是完善公共文化经费保障机制。首先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逐步增加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改变成都目前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靠后的状况;其次,通过制度创新,搭建公共文化投融资平台,吸引各类社会资金投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的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机制。
(五)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保障机制
一是为公共文化培养管理人才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健全以培养、使用、激励、评价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录用和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执业资格准入制度,培养一批公共文化管理人才。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和培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服务本领。
二是探索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递进培养”计划。建立成都市基层文化人才信息库,加强对基层文化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建议将活跃在基层的众多业余文化人才,按照“优秀的文化爱好者”、“优秀的文化骨干”、“公共文化辅导员”三类培养目标进行梯度培训,力争3―5年,全市每个社区、村(居)都配备一名思想觉悟较高、业务素质较强、具有组织协调能力、能够传播先进文化的公共文化专业辅导员。
三是建立文化志愿者组织体系。高度重视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作用,成立市级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和各区(市)县的分中心,有组织地面向社会招聘文化义工,建立文化义工服务信息库,建立文化义工认定、管理和褒扬制度,形成志愿者服务文化事业的常态化、制度化运行机制。积极开展专题性的“文化志愿者行动”,组织专家型、专业型或特长型的文化志愿者深入基层和社会特殊群体开展各类文化公益服务。
(六)建立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估体系
一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社会评估体系。首先,要以现代评估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按照绩效评估的相关标准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实现人民群众文化权益为重点,科学合理设计指标体系,主要应突出群众参与率和满意度等方面。其次,应该委托专业的第三方社会组织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估。
二是将社会评估与目标考核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党政机关公共文化事业专项目标考核体系,将社会评估直接引入,并占一定权重。改进目标考核方法,通过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市民参与检查考核,开展社会调查,公布评估结果,新闻媒体监督等方式,提高考核评估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监督的有效性,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