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所见的作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该怎样阅读写景类文章呢?
一、明确顺序
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因此明了作者的写作顺序,对理解全文的内容有相当大的帮助。写景文章常见的顺序有:空间顺序、观察顺序、时间顺序、景物类别等。如《三味书屋》一课的第二段就是按空间顺序写的: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学生的书桌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长城》一课就是按观察顺序写的。“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就是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时间变化规律来写的。《迷人的张家界》一课,就是按景物类别来写的。先写了张家界神奇的群峰,又写了张家界美丽的溪流。
二、理清层次
写景类文章在结构上一般有两种:总分结构、移位换景结构。前者简洁明了、容易掌握,移位换景结构是按照观察点的转移来写的,这时文中一般有明显的提示语,告诉我们作者位置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层次。如《参观人民大会堂》,就是以空间的变换顺序安排层次的。作者运用了如下提示段落的词句:
1.登上台阶,一抬头就望见正门上那个庄严的国徽,红底镶金,闪闪发光。
2.进了大门就是中央大厅。
3.穿过大厅,走进了大礼堂。
4.从大礼堂出来,我们又上楼去参观北面的宴会厅。
5.我们又参观了几个会议厅。
6.走出大门的时候……
通过上述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出:此文空间的变换,是随着作者立足点移动而变换的,即,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大门。运用这种顺序记叙,脉络分明、层次清楚地表现出作者所见到的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的景象。
三、体会思想感情
2、《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使至塞上写了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等景物。《使至塞上》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于737年(开元二十五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做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色,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来源:文章屋网 )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前言】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于公元811年(元和六年)秋的一首山水诗。此诗再现了诗人经荒村去南谷一路上所见的景物,写得清朗疏淡,景情交融。
【注释】
⑴南谷:地名,在永州乡下。
⑵杪(miǎo):树木的末梢。孙觌《西山超然亭》:“孤亭坐林杪,俯见飞鸟背。”引申为年月季节的末尾。杪秋:秋末,深秋。
⑶幽谷:深谷。《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⑷疏:稀疏。寂历:寂寞,寂静。韩偓《曲江晓思》:“云物阴寂历,竹木寒青苍。”孔平仲《深夜》:“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
⑸微:指泉声细微。
⑹机心:机巧的心计。《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又《魏书·公孙表传》:“不可启其机心,而导其巧利。”后指深沉权变的心计,柳诗化其意而用之。
⑺麋鹿:稀有珍贵动物,鹿属,形体庞大。角像鹿,尾像驴,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个来看哪一种动物都不像,故俗称“四不像”。
【翻译】
秋末的大地披着一层浓重霜露,我早晨起来走向那幽暗的南谷。枯黄的树叶覆盖着溪上的小桥,荒凉的山村只有参天的老树。寒花开得疏疏落落何等寂寞,深谷的泉水细小而时断时续。机巧之心很早以前就已忘却,何以我还能惊动那机敏的麋鹿。
【鉴赏】
南谷,在永州乡下。此篇写诗人经荒村去南谷一路所见景象,处处紧扣深秋景物所独具的特色。句句有景,景亦有情,交织成为一幅秋晓南谷行吟图。
诗人清早起来,踏着霜露往幽深的南谷走去。第一句点明时令。杪,末也。“杪秋”,即深秋。“霜露重”,固然是深秋景色,同时也说明了是早晨,为“秋晓”二字点题。
中间四句写一路所见。诗人来到小溪,踏上小桥,到处是黄叶满地;荒凉的山村,古树参天。一个“覆”字,说明这里树木之多,以致落叶能覆盖溪桥;而一个“唯”字,更表明荒村之荒,除古木之外,余无所见。不仅如此,南谷中连耐寒的山花,也长得疏疏落落;从深山谷里流出来的泉水,细微而时断时续,像是快枯竭了似的。诗人触目所见,自然界的一切都呈现出荒芜的景象。四句诗,处处围绕着一个“荒”字。
诗人身临凄凉荒寂之境,触动内心落寞孤愤之情。这时又见一只受惊的麋鹿,忽然从身旁奔驰而去。他由此联想起《庄子·天地》篇里说过的话:“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诗人借用此话,意思是:我柳宗元很久以来已不在意宦海升沉,仕途得失,超然物外,无机巧之心了,何以野鹿见了我还要惊恐呢?诗人故作旷达之语,其实却正好反映了他久居穷荒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在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如今之所云,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
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之师。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阅读上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平素)
B.讲章句、课文字而已(抄写)
C.而革近世之不然者(改变)
D.故其俗一而不杂(纯一)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县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B.未及为而去/人非生而知之者
C.即因民钱作孔子庙/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D.无珍产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问征人以前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学校学习而明白治国之道的古代士人可成为官吏的后备之选。
B.各地为了祭祀孔子而修建孔庙,是后世官办学校被废的原因之一。
C.为了当地人民的教化,慈溪县令在修孔庙时建学舍的举措得到了作者的肯定。
D.慈溪县有许多资质很好的人,通过学校的培养,他们很容易成为国家可用之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
译文:
(2)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译文:
补充:
这个成语取自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前赤壁赋》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贬谪黄州时所作的赋。
人们观物赏景,置身事件之中甚至旁观事件时,都不可能是无动于衷的,常会产生某种触动,产生某种微妙的感觉。那些感觉有时转瞬即逝,容易被人忽略掉,但却是个人对事物最真实、最个性化的体验,是很宝贵的。就算每个人的经历相似,所见所闻相似,但内心反应获得的体验却会是不同的。写作文时,在客观地记述、描写的同时,有意识地延伸一下自己某方面的感觉,有时哪怕只延伸一点点,也会产生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宗璞的美文《紫藤萝瀑布》被收入多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这篇散文在写法上,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在客观记述所见所闻的同时,恰到好处地延伸自己的所感所思,文章因此显得更灵动,更深刻,更慰藉人心。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这里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是纪实,是写眼所见;第二句话主要写景物在自己内心引起的触动,是写心所感。那藤萝,当然不会流动,不会欢笑,不会“不停地生长”,这些都是景物给作者留下的感觉。那紫藤萝瀑布很长,又是从高处垂下,像流泻而下,因而给人以“流动”感;那紫藤花开得绚烂生动,挤挤挨挨,因而给人的印象是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感觉和印象,化静为动,鲜明地突出了紫藤萝瀑布万花闪耀、万花攒动的华丽场面,突出了紫藤萝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如果说第一句是写景物的形态的话,第二句就是写景物的神态了。很显然,如果没有第二句,没有那感觉的延伸,描写的效果就会大为逊色。
下面这个例子,更能说明延伸感觉对提升文章品质的重要性。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是写门外紫藤萝开花的样子,最后“好像在试探什么”几个字则是写作者的感觉了。这句话大部分内容是写实,最后那么一点点内容“顺手”延伸了一下自己的感觉,这一延伸使句子光彩顿生。紫藤萝花开得零星,在作者看来是开得小心,似乎那紫藤有所顾忌不敢自由地开花一样,感觉“好像在试探什么”,一下子把那株紫藤写活了,似乎有了灵性。你看,作者只延伸了那么一点点感觉,却是点石成金,句子的内蕴丰富了,令人回味。另外,句子中“伶仃”这个词,实际上也是写自己内心的某种感觉,很好地呈现出了那株紫藤萝花穗稀疏的冷清之态。
以上两例都是作者写景时延伸自己的感觉。其实在叙事的过程中,也可适当地延伸自己的感觉。下面是中学生作文中的一段话:
法语老师是个刚刚从上外毕业,现在在里昂读研究生的女孩。她的打扮也近乎学生,Lee的牛仔裤加ELLE的上衣,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她的一段开场白让我,还有那些同学惊讶,一大串优雅的法语从她嘴里蹦出来,高贵得让人窒息。
这段话的最后,“高贵得让人窒息”几个字,写了作者听老师讲法语时的“感觉”,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听法语老师讲优雅的法语时,内心产生的震撼和敬佩,写出了自己某种独特的体验,使表达显得更加个性化。
关键词:王熙凤;形象;创作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038-01
《红楼梦》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是艺术性最高、思想性最强的作品。我认为,在《红楼梦》“生活全景”的形象世界里,创造得最为成功的不朽的艺术典型,当是王熙凤。
王熙凤在小说里的第一次出场,是第三回林黛玉刚到荣国府的眼中所见。作者把她的出场安排在黛玉已同贾母、刑王二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见面之后。这是一个刚刚经历过感情激动的氛围,而远客林黛玉已对这外祖家的外貌、家规有了初步了解,这时才让王熙凤上场,就有了她单独活动的“艺术天地”,而这个众人都在的场面,也便于通过她的言谈行动,多面地、立体地突出她的形象和性格。
未见其形,先使闻声。王熙凤人还在后院,却先传来了笑声,一句“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就引起了林黛玉的特殊感受:“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可见她一出场给予林黛玉的印象就已显示出她在荣国府的特殊地位。在这样老少三代人奉侍老祖宗的场面上,居然来了这样一个大声喧哗的年轻媳妇,怎能不使正在“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刚来外祖家怕被人耻笑了去的林黛玉的敏感和吃惊!而由远客眼中所见,也昭示了她平日的无拘无束。自然,也恰恰通过王熙凤这“放诞无礼”的出场,才有力地表现出她深得贾母的宠爱,也显示了正是这种宠爱给了她特殊的地位。
这是王熙凤第一次出场所造成的特殊的艺术境界,你看她出场后的瞬间的具体行动,包孕了这个典型人物多么丰富的个性与心态:看到林黛玉的容貌,立刻联想到“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的嫡亲的女儿,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短短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了黛玉的美,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提到黛玉母亲的去世,假哭起来,可一听到贾母的“责备”,立刻转悲为喜,表现了她不露痕迹的善于逢迎和作戏。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又询问婆子们对黛玉和伴随人员的安置情况,一方面是通过热情待客的表白,来炫耀她的管家奶奶的地位和权威;一方面又是为了表现她对黛玉的周到的关心,以取悦于贾母。所以,王熙凤的第一次出场,虽是借助于林黛玉的明眸,其中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却极富概括力、多侧面地塑造了王熙凤的鲜明的形象和性格。
王熙凤在小说里的第二次出场,是第六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亲眼所见、亲身感受的荣国府管家奶奶的形象和生活。如果说,王熙凤在林黛玉眼中的出场,这位荣府管家人的形象,主要是靠场面上的烘托,王熙凤本人言谈举止的透露,林黛玉“灵窍”的感悟,显示出这位管家人形象性格中的机敏干练,和深得“老祖宗”与王夫人的信任。那么,映入村妪刘姥姥眼帘的,却是王熙凤的家居种种。在曹雪芹笔下,刘姥姥心目里的王熙凤,是血肉融合在贵族生活的形象世界里。这里不过是荣国府中的一个小院落。这位老村妪一进王熙凤的屋子,就已目不暇接:“身子如在云端里一般”;“满屋中之物都耀眼争光的,使人头晕目眩”;“斯时唯点头咂舌念佛而已!”置身在此时此境中的刘姥姥,差点儿没把平儿当成“真佛”拜了。在这个场面上,作者借用这个老村妪的鼻、身、目的感官,更深一层地揭示了这位荣府管家人的“勤劳冗杂”“并骄矜珍贵”的生活气派,所谓“借刘妪入阿凤正文”,“曲折顿挫,笔如游龙,且将豪华举止令观者已得大概”。
王熙凤的第三次出场描写,是“协理荣国府”。这可说是曹雪芹对王熙凤作为“管家人”的行使权力的正面重场描写。作者写这偌大的丧事场面,就是为王熙凤铺陈一个适合于她大展管家人才能的机遇与境界。
王熙凤本是荣国府的管家人,作者却避开在荣府日常家务的环境,实写她理家的才能,而把这有声有色的场面留给“客串”的“协理”宁国府了。在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作者突出表现了她杰出的才干,杀伐决断,行令使权,游刃有余。看她对宁国府发“风俗”了解得何等透彻;令出如山,何等果断;分班执事,何等职责分明;而且说到做到,威重令行。她虽“未办过婚丧大事”,却筹划得十分整肃,料理得井然有序。
王熙凤的这三次出场描写,虽从不同的艺术氛围烛照出荣府管家人典型性格的某些侧面,但从《红楼梦》形象世界整体性格风貌来看,还不能说是它的“真的人物”的全貌,而只是她的个性锋芒开始崭露。曾经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概括王熙凤的典型形象给予人们的审美感受:“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在美学上,这就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典型在读者心目中所造成的富有深广社会意蕴的形象感受。
王熙凤大不同于大观园里那些较单纯的贵族少女,作者对她的多样组合的典型性格有着洞察入微的概括和刻画。可以说,王熙凤的不朽的形象的创造,以惊人的艺术魅力反映了伟大作家曹雪芹的天才。